一、2002年国际会议及展览会信息(论文文献综述)
廖斌[1](2017)在《国际会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 ——以厦门为例》文中提出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加速发展,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会展业发展迅速,受到了世界各国(地区)的普遍关注。随着亚洲经济的不断崛起,全球会展业重心逐渐东移。在此背景下,中国会展业的国际化步伐也日益加快,所举办国际展览活动的数量、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国际会展已成为推动我国对外经贸交流交往的重要平台和渠道。国际会展业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有着强大的拉动作用,引起各地的广泛重视,已成为现代城市竞相发展的一个重要新兴产业。如何利用城市的优势资源,促进城市国际会展业发展,从而推动城市经济迈上新台阶,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因此研究国际会展活动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分为六个部分,首先,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阐述了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梳理了国内外有关会展产业的相关文献。第二部分概述了国际会展产业的相关定义、分类和发展概况,总结了国际会展业特征、功能和发展趋势,并叙述了我国会展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第三部分主要研究国际会展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阐述国际会展业的聚集、乘数及产业联动等三种效应的理论机制。第四章主要通过产业规模、会展场馆、扶持政策等多方面对厦门会展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梳理其发展机遇和挑战。第五部分是实证部分,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以厦门举办的国际会展活动为研究对象,探索分析国际会展活动对厦门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带动效应,得出国际会展业对促进厦门经济发展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第六部分,根据本文实证研究结果得出本文的结论,并提出了厦门大力发展国际会展业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李进明[2](2013)在《海峡两岸国际会议展览产业营销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会展产业发达与否,可视为国际化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一国或地区的会展经济实力与发展水平,亦与其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及经济总体规模与发展水平密切关联。讨论海峡两岸会展产业营销的重要考虑因素以及选择台湾地区以及大陆地区作为会展举办地最受访者满意的因素,从中发现台湾地区和大陆国际会展产业发展未来的重点策略,以促进海峡两岸国际会议展览产业的发展。
姚恒美[3](2012)在《国际会展业发展动态》文中指出一、国际会展业总体发展态势1.全球会展业正处于逐步复苏阶段,发展重心转向新兴市场国家在过去几年中,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全球会展业经受了一定冲击,但各国发展产业的推动力却没有减弱,目前市场已逐步进入复苏阶段。国际协会联盟(UIA)2011年报告显示,其数据库中统计的2010年国际会
黄仁国[4](2010)在《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文中提出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是一段非常特殊的教育交流。从1949年到1978年这30年,中美之间没有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因而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双边官方教育交流,几乎所有的教育交流都是以民间名义进行,但是,几乎所有的教育交流又都具有明显的政治背景。这30年,前2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中断的时期,后1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恢复的时期。在后10年中,经济因素在教育交流中的作用异军突起,政治、经济与教育形成明显的三向互动。这30年,中美之间单纯的教育交流尽管不多,层次也不高,但教育交流问题始终是中美双边关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与教育有关的交流也始终是中美民间往来中最主要的形式。在中美关系中,教育交流问题由边缘位置上升到特别重要的地位。1949年至197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新生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这一时期,中美教育交流从国家主权、国家安全与现代化这两个政治与经济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中美建交前30年的双边关系,是深入了解中美建交前双边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因此,本文从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中研究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并由此打通近代与当代、建交前与建交后的中美教育交流,展现政治、经济与教育的复杂关系以及教育国际交流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本文将教育交流定义为:政府部门、工商界、民间组织及其与教育活动相关的人员,通过人员往来、项目合作、合作办学、国际会议和教材图书建设等形式,进行教育科研成果、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方法等的交流,以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的活动。这一定义能够较好地分析1949年至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也适用于分析近代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建交后的教育交流。本文以《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和美国的部分档案资料为主要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大量报道中美之间的教育交流,说明了中美教育交流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为厘清中美教育交流研究中的重要史实问题提供了依据。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本文坚持以弄清1949年至1978年中美教育交流的客观事实为最高准则,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文中列举了大量的史料,制作和使用了必要的图表,做了一些有典型意义的个案分析,以此再现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实际情况,以此分析教育交流在当时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对后来中美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教育交流大发展的影响。1949年至1978年这30年的中美教育交流,可以以1969年为界,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前2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期,后10年则是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期。前20年又可以细分为4个时期,即短暂的观望(1949-1950)、中断(1950-1955)、中方示好美方封闭(1956-1960)、中方封闭美方示好(1961-1968)。后10年细分为3个时期,即恢复(1969-1972)、发展和摇摆(1973-1976)、突破(1977-1978)。前20年是中美对抗的时期,但对抗中有试探;由于双方试探的节奏不一致,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两国间完全中断了两国政府都视为合法的直接的教育交流,中国政府有计划地接收了美国在华的文教机构,美国政府则千方百计地阻挠中国留美学生和学者回国服务。这20年中美教育交流并没有完全中断,而是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一些有限的教育交流,不过,这些交流多半是一方视为合法而另一方则视为非法,或者是以民间形式在第三国进行。后10年是中美关系逐渐改善的时期,是双边教育交流循序渐进的时期;总体上看,双边直接的教育交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加深,逐渐得到重视,逐渐起到重要作用;不过,在发展态势上,却表现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而非一帆风顺。论文由绪论和正文组成。绪论部分对教育国际交流与中美教育交流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美国和中国对当代中美教育交流的学术研究情况,提出了文章的研究思路。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其中前四章按时间顺序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第五章则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进行综合研究。第一章“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1949-1968)”。这是中美关系经过短暂的观望后便进入长期的激烈对抗时期。这章包括新中国成立前的中美教育交流概述、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中美敌对时期各自为恢复教育交流所做的准备以及这一时期的有限交流。本章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中美关系分析中美教育交流中断的背景,从中国政府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机构和争取留美学生回国工作来分析中美教育交流中断时的教育交流问题。本章认为,毛泽东向外国学习的思想以及中苏关系变化后中国教育部门的调整为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做了思想上和实践上的准备;美国《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和美国中国学的发展以及随后的富布赖特听证会和与大陆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的成立为恢复美中教育交流做了准备。中美在对抗时期的有限交流主要有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的教育交流问题、青年代表团交流、艺术交流、学术交流和美国友人访华。第二章“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1969-1972)”。这是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时期。这章主要分两部分展开,一是美国代表团或个人访华,二是中国代表团访美。中国政府通过邀请斯诺访华制定处理美国人来华问题的政策,通过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中美交往大门,通过邀请美国学者高尔斯顿和西格纳访华叩开中美学术交流的大门,通过邀请杨振宁访华带动美籍华人学者访华,通过邀请基辛格、尼克松和美国议员访华,打开直接的政治沟通渠道,并协商中美教育交流问题。这一时期,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进行了改组,还派了特别信使访华;关心亚洲问题学者委员会两次组团访华。这一时期的中国乒乓球队、医学代表团、科学家代表团和沈阳杂技团访问了美国。第三章“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和摇摆(1973-1976)”。这是中美关系取得一定发展后又出现摇摆的时期。这章主要分析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美国工商界以及美籍华人的交流活动,中国从事教育交流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的教育交流思想。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在这一时期特别明显。这种互动主要是正面的,而1975年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失败案例和西藏歌舞团事件则揭示了其负面影响。第四章“中美教育交流的新突破(1977-1978)”。这是中美关系取得积极进展的时期,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奏。这章内容包括邓小平与科教战线的拨乱反正、邓小平与中美教育交流、美中往来的新突破、美方教育交流机构的活动、中国赴美访问情况、新的教育交流形式。中国科教战线、侨务工作和旅游工作的拨乱反正使中美教育交流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一时期,中美基本确定了教育交流的大框架;这一时期的教育交流,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新的变化,为中美建交后教育交流的大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五章“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这是对前四章的总结与延伸。这章内容包括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动力分析、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分析、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作用、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的启示。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历经曲折:前20年,政治上的力量起主要作用,经济上的作用力影响不大,教育事业本身的力量起着一定的作用;后10年,政治、经济和教育本身的力量形成明显的互动,共同影响着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具有主体多元化,层次由浅入深,形式逐渐多样化,双向交流不平衡、不对称、不对等的特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美建交后教育交流的大发展。从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来看,保持政治、经济与教育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交流的功能和作用的最重要的原则。
张伟[5](2009)在《北京会展建筑发展状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会展建筑因经济效益显着而诞生,又因社会效益巨大而受到人们青睐。在会展建筑蓬勃发展的形式下,对会展建筑建设的要求更加贴近时代发展步伐。北京地区会展建筑历史相对其它地区较悠久,且发展一直位于我国会展建筑的前列,对我国其它地区的会展建筑建设与发展有极大的参考性。目前,针对北京地区会展建筑发展状况的研究尚属空白,研究北京地区会展建筑的发展状况对我国会展建筑的整体发展有实际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北京地区展览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以综合性展览为主的会展建筑。从其发展历史和现状入手,系统考察了北京会展建筑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内在动因,在建筑设计理论框架指导下,通过整合建筑学、经济学、城市规划学及其相关学科等方面知识,围绕着北京会展建筑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系统阐述其发展脉络、型态、设计特点、现存问题及发展趋势,发掘出其自身生长规律。论文共分六个章节来对北京地区会展建筑发展状况进行阐述。第一章为绪论:提出会展建筑的概念及分析会展建筑与会展业、会展经济之间的关系,明确研究课题的意义、目的和技术路线与方法,概述国内外会展建筑的研究现状。第二章对世界会展业和会展建筑的发展进行简要的概述。第三章对中国会展业和北京会展业及相关活动进行必要的论述。第四章先通过对于中国会展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的分析,提出居于其中重要地位的北京地区会展建筑的历史发展进程,以时间为序详实介绍了北京现存的13座会展建筑,并对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影响与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北京会展建筑发展特点。第五章对比了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会展业发达地区的会展建筑的现状,并结合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和2010年亚运会分别对这三个地区的影响和契机,提出北京会展建筑发展的机遇和对于其它地区的借鉴作用。最后结论与展望,总结出北京会展建筑的发展趋势和提出其发展的制约因素,梳理出其在当今发展的机遇与现实挑战。论文的核心是提供一套完整而科学的针对我国北京会展建筑历史脉络与发展的研究方法,希望整个研究体系具有现实可参考价值。
李毅超[6](2005)在《廊坊市会展经济研究》文中指出会展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中国的会展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令人关注的亮点和一种极有发展空间的产业。廊坊市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抓住发展机遇,使会展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廊坊市会展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阶段,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其发展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认识,在实践中加以解决,这也是研究廊坊市会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期廊坊市会展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实现河北省、廊坊市两级政府关于发展会展经济的目标要求。本文首先从会展经济的概念、发展历史出发,阐述会展经济的性质、功能及其发展趋势,然后对会展经济的理论基础进行综合阐述;其次对廊坊市会展经济的发展历史、现状进行系统描述,并运用SWOT分析法定性分析廊坊市发展会展经济内部具有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环境机会与挑战,指出廊坊市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是可行的而且是大有作为的;再次进一步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会展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廊坊市会展经济作定量评价;最后在此基础上,对廊坊市会展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定位战略、品牌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等具体的战略措施。
黄莉娟[7](2004)在《参展倒计时》文中研究说明特别提示:展会信息由办展单位提供,仅供参考,如欲参展、观展请与之联系确认。 展览名称 时间/地点 联系电话 上届面积(m2) 农业、渔业、畜牧业、园艺 2005中国(深圳)国际果品及技术展览会 2005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0755-33358490 10000 中国国际林业、园林技术博览会暨研讨会 2005.03 010-88570259 7800 2005东南亚(广西)水产畜牧交易博览会 2005.03.18-20 广西展览馆 0771-4810627 国际花卉园艺及绿化展览会 2005.04 024-23256988 国际灌溉及温室技术设备展览会 2005.04 024-23256988 国际畜牧业养殖业产品技术博览会 2005.04 024-23256988 第七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 2005.04.06-09 上海国际展览中心 021-62958367 12000 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 2005.04.06-09 上海国际展览中心 021-62755800 10000 第七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 2005.04.06-09 上海国际展览中心 021-62958367 8000 第六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 2005.04.20-05.07 寿光国际会展中心 0536-5678212 100000 国际农业、畜牧业及食品加工技术展览会 2005.05 全国农业展览馆 010-64227788 6000 第五届中国大连国际渔业展览会 2005.06.15-17 大连星海会展中心 0411-84809622 9600 第九届广州国际农业博览会 2005.07.01-04 花城国际
孙胜男[8](2004)在《参展倒计时》文中提出
胡燕雯[9](2004)在《会展旅游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以上海为例》文中指出会展旅游业,是世界上一个巨大的产业,涉及建筑、设计、施工、运输、通讯、咨询、广告、餐饮、购物、游览和住宿等诸多部门。国际展览业的产值约占全世界各国GDP总和的1%,如果加上相关行业从展览中的获益,展览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则达到8%的水平。国际会议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根据国际会议协会(ICCA)统计,每年国际会议的产值约为2800亿美元。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会展旅游业发展迅速,年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已初具规模。近年来国内政府和学术领域开始重视对会展旅游业的研究,但是对会展旅游的一些概念问题还没有理清,国内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关系还比较松散,展馆的空间布局还不够合理,市场运作低效。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会展旅游发展态势、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研究。通过理论研究方面的探索,对会展旅游的涵义、会展与旅游的关系、会展旅游的类型、特点进行辨析及界定。指出,会展旅游是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为支撑,以旅游景观为补充,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或展览活动,吸引大批与会、参展人员及一般游客前来进行经贸洽谈、文化交流或旅游观光,以此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旅游产品,是都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会展与旅游的关系模式、空间发展模式、市场运作模式三方面对中外会展旅游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的优化模式,并选取国内外典型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最后,以上海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发展绩效、存在问题、竞争条件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上海发展会展旅游的目标及对策思路。
李群[10](2003)在《中国会展信息参考》文中研究表明 信息分类说明轻纺家电类:(含美容、化妆、洗涤、体育、健身、休闲、食品、医药、保健、饮料、纺织、面料、辅料、服装、鞋帽、皮革、服饰、家具、家电、婚庆、宠物、花卉、钟表、珠宝、黄金、眼镜、礼品、玩具等产品及相关设备)
二、2002年国际会议及展览会信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国际会议及展览会信息(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会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 ——以厦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国际会展概述和发展趋势 |
2.1 会展的定义和内涵 |
2.1.1 会展的概念界定 |
2.1.2 会展的分类 |
2.2 国际会展的定义和特征 |
2.2.1 国际会展概念界定 |
2.2.2 国际会展的特征 |
2.3 国际会展的功能 |
2.4 国际会展业的发展趋势 |
2.4.1 国际会展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2.4.2 国际会展业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
2.4.3 中国会展业概述和国际化发展趋势 |
第3章 国际会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3.1 国际会展影响效应的理论分析 |
3.1.1 国际会展业的乘数效应分析 |
3.1.2 国际会展业的集聚效应分析 |
3.1.3 国际会展业的产业联动效应分析 |
3.2 国际会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4章 厦门会展业现状与发展分析 |
4.1 厦门会展业的现状分析 |
4.1.1 厦门会展业发展现状 |
4.1.2 厦门会展业发展特点 |
4.2 厦门会展业的发展分析 |
4.2.1 厦门会展业发展优势和机遇 |
4.2.2 厦门会展业发展劣势和挑战 |
第5章 国际会展对城市经济影响效应实证分析—以厦门为例 |
5.1 国际会展对城市经济影响效应的界定与测度 |
5.2 研究设计与数据 |
5.2.1 投入产出法简介 |
5.2.2 国际会展业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模型设计 |
5.2.3 国际会展对厦门经济影响效益实证分析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讨论 |
5.3.1 实证结果 |
5.3.2 结果分析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和建议 |
6.2.1 坚持国际化提升,促进国际服务贸易 |
6.2.2 借鉴国际管理经验,理顺政府体制机制 |
6.2.3 培育市场主体,优化运营机制 |
6.2.4 完善配套建设,提升国际会展发展环境 |
6.2.5 发挥联动效应,推动城市产业融合发展 |
6.2.6 构建全球网络,完善国际会展营销体系 |
6.2.7 拓宽引进渠道,加大人才培育力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海峡两岸国际会议展览产业营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回顾 |
(一) 国际会展产业特性 |
(二) 国际会展产业全球发展趋势 |
(三) 台湾地区会展产业概况 |
1. 场地 |
2. 展览类别 |
3. 主办单位 |
4. 参展单位 |
5. 买主 |
6. 产业供需情形 |
7. 产业供应链缺口、投资利基及潜在外商分析 |
(四) 台湾地区国际会展产业投资优势 |
1. 台湾地区政府重点扶植发展 |
2. 具全球竞争力之台湾地区台北国际专业展 |
3. 产业聚落发展居全球之冠 |
4. 服务产业人力充沛 |
5. 丰富人文及观光资源 |
6. 位居亚洲重要交通枢纽 |
(五) 大陆国际会展产业概况 |
1. 大陆近年展览次数 |
2. 大陆主要会展中心 |
3. 大陆展览种类 |
4. 大陆会展产业投资优势 |
三、研究设计 |
(一) 问卷设计 |
(二) 抽样对象 |
1. 一般问卷 |
2. Delphi问卷施测 |
(三) 分析工具 |
1. 问卷调查资料统计分析 |
2. Delphi专家问卷统计分析 |
3. SWOT分析 |
四、研究结果 |
(一) 样本基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 选择会展场地重要考虑因素分析 |
(三) 对于选择会展地点考虑因素重视程度之比较分析 |
(四) 选择台湾地区作为国际会展举办地评价之分析 |
(五) 选择大陆作为会展举办地评价之分析 |
(六) 海峡两岸国际会展产业SWOT分析 |
五、结论及建议 |
(一) 结论 |
1. 选择两岸会展城市重要考虑因素 |
2. 选择发展地点因素 |
3. 选择台湾地区作为会展举办地评价之分析 |
4. 选择大陆作为会展举办地评价之分析 |
(二) 建议 |
1. 大陆提升国际会展产业发展之方向 |
2. 台湾地区提升国际会展产业发展之方向 |
(3)国际会展业发展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会展业总体发展态势 |
1. 全球会展业正处于逐步复苏阶段,发展重心转向新兴市场国家 |
2. 会议市场长期看好,发生地较为集中 |
3. 展览市场日趋规模化、专业化,中心城市地位凸显 |
二、全球主要会展国家和中心城市 |
1. 德国 |
1)汉诺威 |
2)法兰克福 |
2. 美国 |
3. 新加坡 |
4. 中国 |
1)上海 |
2)香港特区 |
三、会展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
1. 会展业对整体经济的贡献 |
2. 会展的贸易功能不断提升 |
(4)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
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1949-1968) 第一节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美教育交流 第二节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 第三节 |
中美对抗时期各自为恢复教育交流所做的准备 第四节 |
中美在对抗时期的有限教育交流 第二章 |
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1969-1972) 第一节 |
美国代表团或个人访华 第二节 |
中国代表团访美 第三章 |
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和摇摆(1973-1976) 第一节 |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交流活动 第二节 |
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的交流活动 第三节 |
美国工商界的交流活动 第四节 |
美籍华人的交流活动 第五节 |
中国从事交流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 第六节 |
"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的教育交流思想 第四章 |
中美教育交流的新突破(1977-1978) 第一节 |
邓小平与科教战线的拨乱反正 第二节 |
邓小平与中美教育交流 第三节 |
美中往来的新突破 第四节 |
美方教育交流机构的活动 第五节 |
中国赴美访问情况 第六节 |
新的教育交流形式 第五章 |
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第一节 |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动力 第二节 |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 第三节 |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作用 第四节 |
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5)北京会展建筑发展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
1.1.1 会展的含义 |
1.1.2 会展业 |
1.1.3 会展经济 |
1.1.4 展览会 |
1.1.5 会展建筑的定义 |
1.1.6 会展建筑的类型特征 |
1.1.7 北京会展建筑发展阶段 |
1.2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1 会展业与会展经济的高速发展 |
1.2.2 我国会展建筑的高速建设 |
1.2.3 我国会展建筑由粗放型、单一型向集约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
1.2.4 研究北京会展建筑的发展状况对我国会展建筑建设的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
1.5 研究工作基础 |
1.6 本文的逻辑结构 |
1.7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7.1 国外研究现状 |
1.7.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章 世界会展业及会展建筑发展概述 |
2.1 会展活动、会展业和会展经济的发展历程 |
2.1.1 会展业的特点 |
2.1.2 世界会展业的发展历史 |
2.1.3 世界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
2.2 会展建筑的发展历史 |
2.2.1 会展建筑发展的古代与近代时期 |
2.2.2 现代时期 |
2.2.3 当代会展建筑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京会展业的发展 |
3.1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历程回溯 |
3.1.1 古代时期(原始社会末期~1840 年) |
3.1.2 近代时期(1840~1949 年) |
3.1.3 现代时期(1949~至今) |
3.2 中国会展业现状 |
3.3 北京会展活动的历史回溯 |
3.3.1 北京地区商业贸易活动的缘起(西周至清朝末年) |
3.3.2 建国前北京的商贸展览活动(清朝末年至1949 年) |
3.3.3 建国后北京会展业的发展(1949 年~2001 年) |
3.3.4 入世后北京会展业的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京会展建筑发展历程 |
4.1 中国会展建筑发展历程 |
4.1.1 萌芽时期(解放初期至20 世纪80 年代) |
4.1.2 变革时期(20 世纪80 年代至本世纪初) |
4.1.3 发展时期 |
4.1.4 当今我国展览场馆分布状况 |
4.2 建国前北京早期商贸场所的建设情况及特点 |
4.2.1 集市的出现 |
4.2.2 市的发展 |
4.2.3 商铺的出现 |
4.2.4 街的产生 |
4.2.5 封建王朝的首都商业产生 |
4.2.6 庙市的兴盛 |
4.2.7 专业集市的形成和庙会开始具有商业会展的功能 |
4.2.8 北京劝业场——中国最早意义的展览馆 |
4.3 建国初期北京会展建筑建设情况及特点 |
4.3.1 北京展览馆 |
4.3.2 全国农业展览馆 |
4.4 改革开放后北京会展建筑建设情况及特点 |
4.4.1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
4.4.2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 |
4.4.3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
4.5 2001 年中国进入WTO 北京会展建筑建设情况及特点 |
4.5.1 北京海淀展览馆 |
4.5.2 北京经开国际汇展中心 |
4.5.3 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 |
4.5.4 北京锦绣大地展览中心 |
4.5.5 国家会议中心 |
4.5.6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 |
4.5.7 北京国际花卉物流港 |
4.5.8 北京九华国际会展中心 |
4.6 北京地区现存会展建筑的现状对比分析 |
4.6.1 北京现有13 个会展场馆的历史及规模对比分析 |
4.6.2 北京会展建筑分区的发展变化 |
4.6.3 北京会展建筑的选址 |
4.6.4 北京会展建筑的建造模式 |
4.6.5 北京会展建筑的展厅设计 |
4.6.6 北京会展建筑的室外场地 |
4.6.7 北京会展建筑的会议室配比 |
4.6.8 北京会展建筑的停车与交通环境 |
4.7 北京地区会展建筑投资与经营管理现状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借鉴与比较 |
5.1 当代北京、上海、广州会展建筑现状比较 |
5.1.1 当代北京会展建筑基本概况与特点 |
5.1.2 2008 年奥运会给北京会展建筑的契机与影响 |
5.1.3 当代上海会展建筑基本概况与特点 |
5.1.4 2010 年世博会给上海会展建筑的契机与影响 |
5.1.5 当代广州会展建筑基本概况与特点 |
5.1.6 2010 年亚运会给广州会展建筑的契机与影响 |
5.2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6.1 制约北京会展建筑发展的主要问题 |
6.2 当代北京会展建筑发展趋势 |
6.2.1 北京会展建筑发展具有独特的条件和环境 |
6.2.2 北京会展建筑发展的历史机遇 |
6.2.3 北京会展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6.3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廊坊市会展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廊坊市情 |
1.2 选题背景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会展业与会展经济概述 |
2.1 会展业与会展经济的含义 |
2.2 会展活动的起源与发展 |
2.3 会展经济的功能 |
2.4 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状况 |
2.5 我国会展经济发展趋势 |
第三章 会展经济的理论基础 |
3.1 现代区位论 |
3.2 城市地理学 |
3.3 产业经济学 |
3.4 比较经济学 |
3.5 比较管理学 |
3.6 市场学 |
3.7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四章 廊坊市会展经济的现状 |
4.1 廊坊市会展经济发展阶段的回顾 |
4.2 廊坊市展览情况分析 |
4.3 廊坊市会议情况分析 |
4.4 廊坊市会展效益 |
4.5 廊坊市会展经济其它情况 |
第五章 廊坊市发展会展经济的SWOT 分析 |
5.1 廊坊市发展会展经济的外部环境机会 |
5.2 廊坊市发展会展经济的自身优势 |
5.3 廊坊市发展会展经济的环境威胁 |
5.4 廊坊市发展会展经济的自身劣势 |
第六章 廊坊市会展经济综合评价 |
6.1 廊坊市会展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6.2 廊坊会展经济综合评价 |
第七章 廊坊市发展会展经济策略思考 |
7.1 廊坊市发展会展经济的定位策略 |
7.2 正确处理会展活动中政府与企业关系的策略 |
7.3 廊坊会展经济品牌化发展策略 |
7.4 开展会展营销策略 |
7.5 廊坊市会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策略 |
7.6 廊坊市会展与旅游的互动发展与管理策略 |
7.7 发展廊坊市的会展经济主体,改变服务方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会展旅游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会展旅游发展态势与研究概览 |
1.2.1 国外会展旅游概况 |
1.2.2 国内会展业发展态势 |
1.2.3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2 会展旅游的理论分析 |
2.1 会展与旅游的关系 |
2.1.1 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差异性 |
2.1.2 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共性 |
2.1.3 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联动 |
2.2 会展旅游的概念界定 |
2.3 会展旅游的类型 |
2.3.1 会展的规模分类 |
2.3.2 会展的性质分类 |
2.4 会展旅游的特点及条件 |
2.4.1 会展旅游的特点 |
2.4.2 会展旅游的发展条件 |
3 中国会展旅游发展模式的理性思考 |
3.1 国外会展旅游发展模式的借鉴 |
3.1.1 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关系模式 |
3.1.2 会展旅游的空间集聚发展模式 |
3.1.3 会展旅游的高度市场化运作模式 |
3.1.4 实践中的案例启示 |
3.2 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模式 |
3.2.1 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外推关系模式 |
3.2.2 会展旅游的空间集散发展模式 |
3.2.3 会展旅游的低效运作机制 |
3.2.4 实践类型 |
3.3 优化模式 |
3.3.1 会展与旅游的关系优化 |
3.3.2 空间发展模式优化 |
3.3.3 运作模式优化 |
4 上海会展旅游业的实证分析 |
4.1 发展现状 |
4.1.1 发展绩效 |
4.1.2 存在问题 |
4.2 竞争条件分析 |
4.3 对策思路 |
5 结语 |
5.1 主要结论 |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四、2002年国际会议及展览会信息(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会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 ——以厦门为例[D]. 廖斌. 厦门大学, 2017(06)
- [2]海峡两岸国际会议展览产业营销分析[J]. 李进明.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1)
- [3]国际会展业发展动态[J]. 姚恒美. 竞争情报, 2012(01)
- [4]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D]. 黄仁国.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 [5]北京会展建筑发展状况研究[D]. 张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09(S2)
- [6]廊坊市会展经济研究[D]. 李毅超. 天津大学, 2005(07)
- [7]参展倒计时[J]. 黄莉娟. 中国会展, 2004(23)
- [8]参展倒计时[J]. 孙胜男. 中国会展, 2004(11)
- [9]会展旅游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以上海为例[D]. 胡燕雯.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10]中国会展信息参考[J]. 李群. 中国会展, 2003(09)
标签:会展旅游论文;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 中美建交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