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00万线华为交换机在北京通信网稳定运行(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雅[1](2019)在《某省联通IMS网络系统应用研究》文中提出IMS通用体系结构主要应用在IP多媒体业务,可实现分离呼叫与控制、业务与承载,对提供解决终端客户日益多元化业务方案有着理想效果。IMS通用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很好的实现了电信网络与业务之间的融合。IMS通用体系结构与软交换技术不同的是其在控制与承载分离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呼叫控制层和业务控制层的分离,且由于IMS起源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应用而充分考虑了对移动性的支持,最终具备了用户鉴权和保护用户业务触发规则,除此之外,IMS全部采用会话初始协议(SIP)作为呼叫控制和业务控制的信令。因此,IMS通用体系结构的研究和应用更适合解决本文中某省的通信网络改造问题。电信业务和互联网业务正在趋于融合化,彼此之间的竞争关系也越来越明显,对互联网和传统通信的要求也不能与以往相比。在通信服务的能力和质量上有着更严格的需求,传送的速度也有着很大的提升。IP多媒体子系统(简称IMS)被认为是未来的主要通信技术,某地联通将固网用户进行IMS改造列入计划。以某省联通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暴露的固网用户规模增长趋缓、PSTN网络设备老化、端口不足、设备能耗高等弊病,亟待形成通信网络改造的可行性方案,以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本文着重探讨IMS体系架构在某省NGN网络改造升级中的应用设计路径及实施方法。在剖析探讨IMS体系架构的前提下,立足某省联通网络构成现状,对网络部署做详细设计,涉及要点涵盖IMS总体架构、核心网元设置、SBC建设、路由计划等。此外,对涉及IMS承载和接入的相关应用技术作详细分析。IMS网络部署完成后,完全承载了某省联通固有的PSTN、软交换等业务,固网暴露出的种种弊端得以从根本上解决,为网络扩展融合夯实了坚实基础。改造升级后的网络状况趋于稳定,由此表明此项方案符合科学、高效的项目设计要求。该工程在某省联通分阶段施工,最终证明方案是可行的。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固定语音网络的未来发展,为IMS统一业务平台的搭建提供了参考。
黄慧琼[2](2018)在《甘肃联通IMS网络系统设计与应用》文中提出IMS是提供IP多媒体业务的通用体系结构,能够将呼叫和控制分离、业务与承载分离,可以满足终端客户的多样化业务需求,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认为是实现电信网络融合和业务融合的核心技术。为了解决甘肃联通存在的固网用户增长缓慢、PSTN网络设备老化、端口占用率高、设备能耗较大等问题,需要对现有通信网络进行必要的改造,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本文主要研究将IMS体系架构引入甘肃NGN网络的设计方案与工程应用。在深入研究IMS体系架构的基础上,结合甘肃联通的网络现状,就IMS网络部署制定了具体的设计方案,主要内容包括IMS总体架构及核心网元设置、SBC建设、路由计划及网络配套系统建设等。同时,分析研究了与IMS承载和接入密切相关的MPLS VPN技术及其应用。随着IMS网络的成功部署,甘肃联通原有的PSTN业务、软交换业务逐渐迁移到IMS网络,从根源上解决了甘肃联通固定网络存在的各种弊端,同时为未来网络扩展和网络融合奠定了基础。目前,改造后的网络运行状况稳定,证明了本项目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李茜[3](2016)在《基于软交换的某单位通信网优化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当前,随着用户对于网络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网络融合化、服务多元化已成为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以软交换技术为代表的下一代网络技术具有支持多类型网络接入、支持多媒体服务、增值业务触发灵活、建设改造成本小等优势,已成为现阶段网络技术发展演进的主要方向。本文通过分析北京市某单位通信网络建设现状,针对其多种网络长期并存,各网络用户无法实现互联互通,无法满足所有网络用户的多媒体服务需求等问题,引入软交换技术对原有通信网络进行优化设计,构建能够融合多种网络,实现各网络用户互联互通,充分分享网络资源,语音、视频及其他多媒体业务数据传输拥有QoS保障,网络管理灵活可控,网络运行安全可靠的优化网络。本研究基于软交换技术对该单位通信网络进行优化设计,主要完成三项工作:1.根据该单位当前通信网络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网络优化设计的主要需求和设计目标。基于对软交换技术的分析、研究,以实际需求为牵引,分析论证了采用软交换技术对该单位通信网络进行优化设计的必要性。2.基于软交换技术,提出该单位通信网络优化设计总体架构,从网络组织、设备选型、协议应用、编码方案、业务量规划等方面,提出优化设计的具体解决方案,并进一步研究了优化后网络的QoS保障、网络管理、安全防护的设计与实现。3.在该单位通信网络节点建立优化网络的实验验证模型,应用IxChariott测试系统对优化后的网络性能进行测试,通过对网络时延、时延抖动、丢包率、MOS值等性能指标测试结果的分析研究,讨论优化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给出网络优化设计实验验证结论,并提出下一步网络优化的方向。本研究从某单位通信网络改造的现实需求入手,引入软交换技术提出了网络优化设计的解决方案。对该单位通信网络的优化设计工作,对于研究基于软交换技术改变传统网络的组网模式、提升多元化的网络承载能力、丰富网络应用服务,进而全面提升网络应用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罗剑锋[4](2013)在《产业链变革的动态视角下通信运营商合作伙伴选择与合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全业务运营的开展、三网融合的推进、移动互联网的普及、OTT业务的崛起、民营资本即将进入等重大事件的发生,通信行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通信行业产业链亦出现了革命性的变革,通信运营商的主导地位受到了来自多方主体的挑战。在行业变革导致产业链变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的多样化和持续加剧对通信运营商整合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对产业链资源的整合能力,考验的则是通信运营商与产业链主体之间展开合作共赢的能力。基于电信产业剧烈变革背景下通信行业产业链的变化状况,立足通信运营商,研究了产业链动态变革背景下通信运营商如何选择合作伙伴、如何与合作伙伴展开深入合作等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包括:(1)通信产业变革的深层次解读及合作主体企业分类研究。通信产业深层次变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三网融合的试点与推进、全业务运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智能终端的更新和融合、通信技术的革新、OTT业务及OTT公司的崛起、物联网和云计算广泛应用等。分析了通信行业变革对电信产业链和通信运营商的影响,认为在纵向产业链的基础上,电信行业的变革将深化和扩展横向产业链,电信商业模式创新将形成基于双边市场的侧向产业链,纵向、横向和侧向三个维度的产业链相互交织将形成网状化产业链形态;并依据企业在产业链中与通信运营商的地位关系,将通信运营商的合作伙伴划分为了非对称企业合作主体和对称企业合作主体。其中,非对称企业合作主体包括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设备提供商和终端制造商等;对称企业合作主体主要是指广电运营商和其他通信运营商。(2)产业链变革动态视角下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研究。对于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分别构建了通信运营商选择合作伙伴的共性指标体系和特性指标体系。综合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采用组合权重计算方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合作伙伴选择的静态模糊评价体系。考虑到长期合作应重点考虑合作伙伴未来的发展能力变化,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的合作伙伴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其动态模糊评价模型。以湖南移动在推进全业务运营时选择光交换机的设备提供商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静态评价中,湖南移动将选择中兴通讯或华为作为合作伙伴;而在考虑到企业的动态发展时,湖南移动应更多地考虑与华为展开深入合作。(3)通信运营商与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合作机制设计研究。构建了由信任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利益与风险协调机制和合作监督机制所组成的电信运营商与合作伙伴的合作机制,为电信运营商与合作伙伴展开业务往来和合作过程提供重要保障。并提出了利益分成、全资、参股、控股、定制与合作开发以及构建联盟共6种可能的合作模式。其中,利益与风险协调机制采用的是改进Shapley值法,合作监督机制的设计则是依托于演化博弈模型的仿真结果。(4)通信运营商与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合作问题研究。首先,就通信运营商与广电运营商在物理建设和业务融合方面的合作模式问题展开了研究,通过构建业务合作模型和结盟模型,提出了成立合资公司、宽带接入合作、在增值业务节目内容等方面深度合作等广电运营商与通信运营商之间可能的合作模式;然后,研究了不同运营商之间如何合作、共享共建基础网络设施问题,具体而言:首先构建了非规制条件下网络共建与接入的博弈模型,然后提出了共享共建模式的解决方案。研究发现政府的管制(尤其是接入费用的管制)是非常必要的,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运营商之间共建共享基础网络和基础设施的实施建议。最后,就如何应对行业剧变,提出了通信运营商的对策措施;就政府如何推动通信业变革、正视通信运营商地位,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深入分析电信产业变革的基础上,综合原有的纵向产业链、深化扩展出的横向产业链、基于双边市场的侧向产业链,提出了电信产业的网状产业链形态。②立足通信运营商,依据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关系,将合作主体分类为非对称企业合作主体和对称企业合作主体,并提出了共性指标体系和特性指标体系。③从产业链变革和合作伙伴发展的动态视角,构建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动态选择模型,丰富了合作选择理论和方法。
何江恒[5](2012)在《华为辽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产业和通讯制造产业获得长足的进步。华为公司以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还有扎实的区域市场营销能力在国内外获得了巨大成功。在交代了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后,文章提出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其次,本研究任何有意义的工作都立足于市场营销理论和营销策略理论,并对各种常用理论工具统一介绍比如4P和SWOT等等。第三,利用PEST详细地分析了华为公司辽宁市场的宏观营销环境,先回顾中国通信制造行业发展历程,描述近年来行业主要经济指标。用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分析方法,深入地研究了华为在辽宁市场上的行业竞争环境,并重点分析了中兴等主要竞争对手。第四,从品牌文化、业务领域、经营业绩、管理体系几个方面对华为进行总体介绍,重点对北方市场中有代表性的华为辽宁代表处成立与历史意义、组织与人力资源、财务状况和营销能力做了较为细致的陈述。利用SWOT分析方法将华为沈阳代表处目前的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进行分析。第五,在明确市场定位的基础上,文章将重点放在适当的策略制订上。并重点剖析了华为公司具有代表性的客户关系营销方式。第六,本文也对华为辽宁市场营销的实施与控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用较大篇幅描述了如何从人力、项目管理两个方面保证其营销策略的实施到位。华为公司在区域市场方面的成功是其业务飞速发展的基石,其优秀经验和制度可供企业在区域营销方面作为参考借鉴。华为正在与时俱进地发展。随着公司目标的变化,其区域市场营销策略要随之调整,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李战杰[6](2010)在《专业化劳动力、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走过了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保持了长期高速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付出沉重的代价。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产业升级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命题。深圳市的改革实践似乎为这一命题提供了可行的答案,即通过自主创新、分工深化、产业集聚、专业劳动力培育与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长期快速稳定增长。这种升级和发展,不是一味模仿,也不是简单的“雁形理论”的跟从,而是依靠创新和专业化分工,实现以简单劳动力静态比较优势为主向以专业化劳动力动态比较优势为主的转变。时至今日,深圳不仅拥有华为、中兴等国际一流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有服装、珠宝等产品远销海外的传统优势产业,深圳还培育出了发达的金融服务业,创新的现代物流业,走向全球的文化产业,并创建了国际一流的人居环境。本文通过对增长理论的梳理,以增长理论的最新扩展即内生专业化劳动力增长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做了进一步推演,构建了专业化劳动力的升级模型和基于专业化劳动力的产业结构分析模式。并以此为分析框架,选取深圳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生物基因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样本,选取深圳黄金珠宝业、服装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的样本,对深圳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案例研究,总结发现了一条发展中国家基于专业化劳动力比较优势实现赶超的可能路径,从而回答了中国经济增长、转型、升级的三大核心问题。形成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信息革命、知识经济、全球化分工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核心源泉来自由分工和专业化形成的、富于创造和创新的专业化劳动力。2、通过促进产业聚集,深化分工,从而增加专业化劳动力的种类和数量,推动专业化劳动力升级,是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与技术差距的关键。3、依托专业化劳动力动态比较优势,推进新技术的应用,新产业的开发,新产业的创造,是发展中国家加快长期经济增长速度,拉近甚至赶超发达国家的关键。4、中国可以通过发挥专业化劳动力的动态比较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国可以依托专业化劳动力的升级,实现产业的升级;中国可以借助基于专业化劳动力的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高级化,巩固和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战略产业,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长期较快增长。
柏昊[7](2007)在《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学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赶超的研究范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能否开展有效的技术学习活动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赶超的关键。通过技术学习,发展中国家能够迅速地提高技术能力,有效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然而,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学习研究主要集中于传统制造业领域,对于虚拟网络型产业研究较少。但是,虚拟网络型产业是发展中国家技术学习活动开展的重要领域,也是发达国家具有领先优势并试图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领域。因此,研究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学习问题,不仅对丰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学习理论,而且对指导发展中国家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技术学习理论,大多在引进、吸收和提高的理论框架下解释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学习活动。这一技术学习理论分析框架忽略了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要素,难以解释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学习活动。本文在研究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标准、网络外部性和竞争规则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分析的理论框架,并应用此理论框架,对数字电视产业和数字通信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及创新性工作如下:1.通过分析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标准和网络外部性特征,指出由于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的融合,以及网络外部性的正反馈效应,虚拟网络型产业的竞争规则发生了重大改变,技术标准成为虚拟网络型产业市场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2.提出了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分析的理论框架:国际贸易环境分析框架、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演化分析框架和企业层面技术学习过程的分析框架。国际贸易环境分析框架展示了两种不同的贸易规则:货物贸易条件下的国际贸易规则和知识产权贸易条件下的国际贸易规则;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演化分析框架分析了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演化轨迹;企业层面技术学习过程的分析框架对虚拟网络型企业技术学习活动进行了分类,总结了企业技术学习过程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企业技术学习过程的简化模型。3.基于对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多层次性的分解,本文证明了基于产品和价格的市场竞争不是虚拟网络型产业从产品层次技术学习过渡到技术标准层级技术学习的充分条件。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层次的升级需要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持,在现有国家创新体系下,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竞争主要是基于产品和价格的竞争,这种竞争的加剧只能强化数字电视产业在产品层次上的技术学习,产品层次技术学习的同质化又加剧了产品和价格的竞争。4.通过研究我国数字通信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指出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的有效途径是形成技术能力提高和市场开拓的良性循环,找到有效途径的关键在于发现利基市场。我国的二元市场需求特性,有利于发现虚拟网络型企业技术学习的利基市场。我国数字通信产业的技术学习就是从国外竞争对手忽略的农村通信市场入手,形成了技术能力提高和市场拓展的良性循环,并逐渐渗透到主流市场。5.通过研究数字电视产业和数字通信产业的技术标准制定过程,指出政府和国内市场是影响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标准层次技术学习的两个主要因素。政府和国内市场发挥作用的方式与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标准竞争情况密切相关。当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标准的竞争为国内技术标准之间的竞争,政府主要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市场竞争选择最终技术标准;当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标准的竞争为国内技术标准与国外技术标准之间的竞争,政府可以通过推迟市场开发,促进国内技术标准产业化,为国内技术标准的技术学习争取时间和市场。
成媛[8](2007)在《我国通信设备企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末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一向由外资企业垄断的中国通信设备市场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我国一大批以程控交换机起家的通信设备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当时华为、中兴、巨龙、大唐这四家公司以“巨大中华”享誉全国,然而到目前每个公司的发展情况却大不相同。本文通过对这四家公司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与比较,总结成功企业的战略启示,并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通信设备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引用的理论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第二章主要从通信设备行业涉及到的专业术语入手,分析了我国通信设备行业的发展概况、发展历程、行业特点,并对该行业进行了五力模型分析,文章最后对该行业国内外主要厂商进行了介绍。第三章以安索夫产品——市场成长战略理论为指导,按时间顺序分析了华为、中兴、大唐集团、巨龙集团的发展战略历程。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多数公司都是以程控交换机起家,主要通过采用产品开发与市场开发战略迅速发展。第四章主要对华为、中兴、大唐集团、巨龙集团这四家公司的发展战略进行比较。本章分为五个层次,首先对我国通信设备企业进行基本评价,其次对华为与中兴两大比较成功的公司进行比较,通过对这两家公司的共性与差异性研究,分析促使他们成功的因素;第三节对大唐电信集团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总结,分析大唐电信发展速度与规模均低于华为和中兴的原因;第四节分析了巨龙集团失败的教训,总结出长期发展战略的制定是企业长期发展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在进行了分层次的比较之后,文章最后对这四家公司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再思考,并归纳了成功企业的启示。第五章首先对通信设备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通信设备厂商进行了SWOT分析,列出我国通信设备企业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通信设备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张长岭[9](2004)在《华为和中兴的发展战略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通信设备制造业在过去的二十年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华为公司和中兴通讯是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杰出代表,他们的水平代表了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最高水平。 他们的发展在本文中大致被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成立到1995年,是两家公司的早期发展阶段,期间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程控交换机,从农村市场起步,初步站稳脚跟开始进攻城市市场;第二个阶段是从1996年到2000年,这是两个公司高速成长的阶段,从单一的程控交换产品拓宽到全面的通信解决方案,立足国内市场,并开始拓展国际市场;第三个阶段是从2001年至今,是两家公司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在调整中发展的阶段,他们巩固了在国内市场的地位,进一步加大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两家公司的产品差异化增大。 它们的起点大致相当,都有民营经济的成分,从没有电信行业背景的小作坊式企业发展到大型通信设备供应商。在市场方面早期目标集聚在农村市场,然后重点转向城市市场,地毯式地在全国完成了业务布局,后来就瞄准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在产品方面研制程控交换机取得发展,及时拓宽了产品线,跟上了中国电信行业发展地脚步。它们也有很多不同之处,销售额的差距是最外在的表现,华为后来居上,保持了10年的领先,但是最近差距开始缩小。中兴是国有控股的公司,后来引入了民营结构,华为是全部的民营成分。在市场上,华为更倾向一种积极进攻的态度,中兴则相对稳健务实。华为的管理更有效率,内部有些独特的管理制度,中兴的管理相对平稳,但是效率和执行没有华为那么突出。两家公司在产品上已经拉开了一定的差异,华为专注在3G上投入很大,中兴则在手机、小灵通、CDMA等方面大有收获。共同的外部环境使得两家公司有相似的发展空间,相似的战略目标使得两家公司有相似的业绩,不同的战略执行过程使得两家公司的发展步伐存在差距。
陈金岭,王黎冬[10](2001)在《联通CDMA设备中标厂商巡礼(二)》文中研究说明 中标厂商之六:大唐 大唐电信是国内厂商中第一个于去年4月就推出全套CDMA设备的,此次通过与北电和朗讯的技术合作,拿到了联通CDMA网3个省份、7个多亿、80多万线的定单。 1.产品特性 M30-C MSC系统结构继承了
二、100万线华为交换机在北京通信网稳定运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0万线华为交换机在北京通信网稳定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1)某省联通IMS网络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IMS网络架构及技术 |
2.1 IMS定义及IMS特点 |
2.1.1 IMS定义 |
2.1.2 IMS特点及优势 |
2.2 IMS网络架构 |
2.2.1 IMS接口介绍 |
2.2.2 主要网元介绍 |
2.3 IMS相关技术 |
2.3.1 IMS协议分析 |
2.3.2 IMS呼叫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IMS网络系统应用设计 |
3.1 某省联通网络现状 |
3.1.1 省内PSTN固定语音网现状 |
3.1.2 省内固定软交换语音网现状 |
3.1.3 省内固定智能网现状 |
3.1.4 省内IP承载B网现状 |
3.1.5 省内IP承载A网现状 |
3.1.6 本地IP综合承载网现状 |
3.2 用户预测及部署内容 |
3.3 IMS网络设计及网元配置 |
3.3.1 IMS网络设计 |
3.3.2 网元配置原则及容量配置 |
3.3.3 IMS核心网元容量设置 |
3.3.4 应急备份方式 |
3.4 IMS互联互通和路由设计 |
3.4.1 IMS互联互通设计 |
3.4.2 IMS路由设计 |
3.4.3 会话边界控制器应用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IMS网络系统在某省应用实施 |
4.1 计费功能应用实施 |
4.2 网管平台应用实施 |
4.3 IMS组网及接入实施 |
4.3.1 承载网架设 |
4.3.2 IMS接入承载网 |
4.3.3 IMS网络互连接入 |
4.3.4 用户接入 |
4.4 业务开通 |
4.5 方案应用效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甘肃联通IMS网络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甘肃联通IMS网络部署的必要性 |
1.1.1 IMS发展背景 |
1.1.2 中国联通IMS历程及甘肃联通IMS网络引入的背景 |
1.2 IMS网络架构及基本概念 |
1.2.1 IMS定义及主要特点 |
1.2.2 IMS的网络架构 |
1.2.3 IMS协议、接口及呼叫流程 |
第二章 甘肃联通网络现状 |
2.1 省内PSTN固定语音网现状 |
2.2 省内固定软交换语音网现状 |
2.3 省内固定智能网现状 |
2.4 省内IP承载B网现状 |
2.5 省内IP承载A网现状 |
2.6 本地IP综合承载网现状 |
第三章 甘肃IMS网络部署设计方案 |
3.1 基本用户预测及部署内容 |
3.2 IMS甘肃总体架构及核心网元设置方案 |
3.2.1 IMS系统在甘肃的总体结构 |
3.2.2 IMS主要网元设置原则及容灾方式 |
3.2.3 IMS核心网元容量设置 |
3.3 SBC部署方案 |
3.4 互联互通和路由计划 |
3.4.1 互联互通 |
3.4.2 路由计划 |
3.5 网络安全 |
3.6 时间、时钟同步方案 |
3.7 相关标识定义 |
3.8 IP地址分配 |
3.9 其他需求 |
第四章 IMS网络配套系统部署方案 |
4.1 计费 |
4.2 网络管理 |
4.3 IMS网络承载及接入方案 |
4.3.1 甘肃IMS承载网络架构 |
4.3.2 甘肃IMS接入方案 |
4.3.3 IMSVPN部署及AS号、RD/RT值规划 |
4.3.4 IMS网络接入承载网的实施方案 |
4.3.5 甘肃IMS与信息化接入方案 |
4.4 业务开通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甘肃IMS部署情况总结 |
5.2 IMS网络发展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软交换的某单位通信网优化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软交换技术概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本概念 |
1.2.2 体系结构 |
1.2.3 主要功能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某单位网络优化需求与技术论证 |
2.1 某单位通信网络建设现状 |
2.2 某单位通信网络现状分析 |
2.2.1 PSTN的局限性分析 |
2.2.2 当前网络主要问题分析 |
2.3 网络优化需求和设计目标 |
2.4 引入软交换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
2.4.1 各种解决方案分析 |
2.4.2 可行性分析 |
2.5 网络优化设计的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优化的总体架构设计 |
3.1 总体设计 |
3.1.1 软交换组网设计 |
3.1.2 软交换网络功能设计 |
3.2 网络优化设计中的设备选型 |
3.2.1 软交换机 |
3.2.2 其他网元设备 |
3.3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优化设计解决方案 |
3.4 网络优化设计中主要应用协议 |
3.5 网络优化设计中编码方案 |
3.6 网络优化设计中网络业务量规划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QoS保障、网络管理及安全体系的设计与实现 |
4.1 通信网络QoS保障设计 |
4.1.1 语音通信业务 |
4.1.2 多媒体业务 |
4.2 网络管理优化方案 |
4.2.1 网管系统接入方案 |
4.2.2 网管系统结构及功能 |
4.2.3 网管系统接口协议设计 |
4.2.4 网络管理实现方案 |
4.3 网络安全优化体系 |
4.3.1 网络安全体系规划 |
4.3.2 安全区域的安全体系设计 |
4.3.3 信任区域的安全体系设计 |
4.3.4 非信任区安全体系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优化设计的可行性验证及分析 |
5.1 测试评估基准 |
5.2 测试评估工具 |
5.3 验证方案 |
5.4 实验测试结果及数据分析 |
5.4.1 实验测试结果及数据评价 |
5.4.2 实验数据分析 |
5.5 实验验证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产业链变革的动态视角下通信运营商合作伙伴选择与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合作伙伴选择及关系维持问题 |
1.2.2 合作风险及共担问题 |
1.2.3 合作收益及分配问题 |
1.2.4 通信产业链及通信业竞合问题 |
1.2.5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资源基础理论 |
2.2 交易成本理论 |
2.3 社会交换理论 |
2.4 合作竞争理论 |
2.5 价值链理论 |
3 通信行业剧变下的通信产业链变革 |
3.1 通信行业剧变 |
3.1.1 三网融合的试点与推进 |
3.1.2 电信运营商全业务运营 |
3.1.3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
3.1.4 智能终端不断更新和融合 |
3.1.5 通信技术的革新 |
3.1.6 OTT业务和OTT公司的崛起 |
3.2 行业剧变下的电信产业链变革 |
3.2.1 传统链式产业链形态 |
3.2.2 变革后的网状产业链形态 |
3.3 通信运营商的合作主体变革 |
4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合作伙伴动态选择:指标与方法 |
4.1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特性分析 |
4.2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选择考虑的要素 |
4.2.1 通信运营商合作伙伴分类 |
4.2.2 通信运营商生产型合作伙伴选择考虑的要素 |
4.2.3 通信运营商服务型合作伙伴选择考虑的要素 |
4.3 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 |
4.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1 通信运营商生产型合作伙伴选择指标体系 |
4.4.2 通信运营商服务型合作伙伴选择指标体系 |
4.5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的基本思路 |
4.5.1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的特性分析 |
4.5.2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的基本思路 |
4.6 基于组合方法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6.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确定 |
4.6.2 基于熵值法的客观权重确定 |
4.6.3 组合权重的确定 |
4.7 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现状等级的模糊评价 |
4.7.1 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现状等级隶属度的确定 |
4.7.2 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现状等级模糊综合评价 |
4.8 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及其模糊评价 |
4.8.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定量指标变化量的预测 |
4.8.2 评价指标改善状况隶属度的确定 |
4.8.3 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未来发展趋势的模糊综合评价 |
4.9 本章小结 |
5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合作伙伴动态选择:实证分析 |
5.1 湖南移动全业务运营背景及样本收集 |
5.1.1 湖南移动全业务运营的背景及意义 |
5.1.2 样本及数据搜集 |
5.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确定 |
5.2.2 基于熵值法的客观权重确定 |
5.2.3 组合权重的确定 |
5.3 合作伙伴现状等级的模糊评价 |
5.4 合作伙伴未来发展趋势的模糊综合评价 |
5.4.1 指标变化量的预测 |
5.4.2 合作伙伴未来发展趋势的模糊综合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通信运营商与非对称合作企业伙伴的合作机制 |
6.1 信任机制 |
6.2 信息共享机制 |
6.3 利益与风险协调机制 |
6.3.1 基于Shapley值法的运营商与合作伙伴间利益分配 |
6.3.2 基于风险的改进Shapley值算法 |
6.4 合作监督机制 |
6.4.1 违约惩罚机制模型 |
6.4.2 数值仿真 |
6.4.3 运营商与合作伙伴间的合作建议 |
6.5 可能的合作模式 |
6.6 本章小结 |
7 通信运营商与对称企业合作伙伴间的合作 |
7.1 通信运营商与广电运营商的合作 |
7.1.1 电信与广电的业务合作模型 |
7.1.2 电信与广电结盟的合作模型 |
7.1.3 电信与广电的合作模式 |
7.2 通信运营商之间的合作 |
7.2.1 非管制下网络共建与接入博弈分析 |
7.2.2 共享共建的理论解决方案 |
7.2.3 共享共建的实施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实施建议 |
8.2.1 面向通信运营商的建议 |
8.2.2 面向政府的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目录 |
(5)华为辽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市场营销理论及发展状况 |
2.2 营销策略理论及发展状况 |
2.2.1 4Ps |
2.2.2 4Cs |
2.2.3 4R营销理论 |
2.3 常用的研究理论 |
2.3.1 PEST |
2.3.2 五力模型 |
2.3.3 SWOT理论 |
2.3.4 STP理论 |
2.3.5 4P理论 |
第3章 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通讯设备制造行业发展概况 |
3.2.2 通讯设备制造行业主要经济数据 |
3.2.3 基于五力模型的行业环境分析 |
3.2.4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第4章 内部环境分析 |
4.1 华为公司概况 |
4.1.1 品牌文化 |
4.1.2 业务领域 |
4.1.3 经营业绩 |
4.1.4 管理体系 |
4.2 华为公司沈阳代表处分析 |
4.2.1 成立背景及历史 |
4.2.2 组织与人力资源 |
4.2.3 财务状况和营销能力 |
4.3 SWOT分析 |
4.3.1 优势 |
4.3.2 劣势 |
4.3.3 机会 |
4.3.4 威胁 |
第5章 华为辽宁市场营销策略制定 |
5.1 目标市场研究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选定 |
5.1.3 产品及市场定位 |
5.2 营销组合策略 |
5.2.1 产品策略 |
5.2.2 价格策略 |
5.2.3 促销策略 |
5.2.4 渠道策略 |
5.3 客户关系营销 |
第6章 营销策略的实施与控制 |
6.1 市场营销策略的实施 |
6.1.1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制度 |
6.1.2 贯彻规范的项目管理 |
6.2 营销控制 |
6.2.1 年度计划控制 |
6.2.2 盈利控制 |
6.2.3 效率控制 |
6.2.4 战略控制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专业化劳动力、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秘密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的迷局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结构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2 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 |
1.3.3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的回顾和评论 |
第一节 第一代经济增长理论:资本积累 |
2.1.1 哈罗德-多马模型 |
2.1.2 索罗-斯旺模型 |
第二节 第二代经济增长理论:知识积累 |
2.2.1 AK模型 |
2.2.2 干中学模型 |
2.2.3 两部门模型 |
2.2.4 罗默模型 |
2.2.5 人力资本理论 |
第三节 第三代经济增长理论:分工与专业化 |
2.3.1 斯密与杨格定理 |
2.3.2 D-S模型与分工理论的新发展 |
2.3.3 杨小凯-博兰德的分工演进理论 |
2.3.4 基姆-莫迪塔的劳动专业化理论 |
2.3.5 贝克尔-墨菲的协调成本理论 |
2.3.6 技术创新的内生化模型 |
第四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理论新发展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间集聚与内生专业化劳动力 |
第一节 DS理论的空间化 |
第二节 模块化分工与现代产业组织 |
3.2.1 模块化分工引起社会分工深化与规模收益递增 |
3.2.2 模块化分工与空间产业扩散与集聚 |
第三节 一个标准的产业升级动态均衡解:戴群解 |
3.3.1 非空间的内生专业化劳动力 |
3.3.2 专业化劳动力与空间产业集聚 |
第四节 对内生专业化劳动力与空间集聚的再考察 |
3.4.1 空间集聚推动企业内部分工转变为社会分工 |
3.4.2 分工与专业化劳动力的演进过程 |
3.4.3 企业边界、产业边界与专业化劳动力的细分 |
第五节 内生专业化劳动力增长理论的扩展 |
3.5.1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落后国家或地区创新活动的特征 |
3.5.2 开放式创新与模块化分工形成了持续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 |
3.5.3 基于内生专业化劳动力的经济赶超过程 |
第四章 内生专业化劳动力增长的深圳模式 |
第一节 有关产业外包与生产率实证研究的理论综述 |
第二节 深圳动态产业升级的起点与主要特征 |
4.2.1 深圳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
4.2.2 深圳布吉街道产业升级的故事 |
第三节 从模块化分工到内生专业化劳动力产业升级的内在机制 |
4.3.2 模块化分工组织形态变化与产业升级 |
4.3.3 模块化分工与产业升级 |
第四节 内生专业化劳动力增长过程中政府的作用 |
第五章 无边界的产业 |
第一节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
5.1.1 产业分工、聚集、升级的历程 |
5.1.2 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
5.1.3 高度分工的网状产业结构 |
5.1.4 产业聚集的外部性 |
5.1.5 小结 |
第二节 生物基因产业 |
5.2.1 深圳生物产业 |
5.2.2 生物基因产业 |
5.2.3 小结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5.3.1 产业无边界 |
5.3.2 创新的持续性 |
5.3.3 原始创新的重要性 |
5.3.4 产业的替代性 |
第六章 有边界、有创造的产业 |
第一节 黄金珠宝产业 |
6.1.1 产业分工、集聚、升级历程 |
6.1.2 深圳黄金珠宝产业发展特征 |
6.1.3 产业分工与专业化 |
6.1.4 网状产业结构 |
6.1.5 产业聚集的外部性 |
6.1.6 小结 |
第二节 服装产业 |
6.2.1 产业分工、集聚、升级的历程 |
6.2.2 产业发展特征 |
6.2.3 产业分工与专业化 |
6.2.4 网状产业结构 |
6.2.5 产业集聚的外部性 |
6.2.6 小结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6.3.1 产业边界确定 |
6.3.2 产业的升级趋势 |
6.3.3 产业的动态集聚趋势 |
第七章 创新的空间 |
第一节 政府的作用 |
7.1.1 推动形成有效市场环境,激发市场自身活力 |
7.1.2 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鼓励科技创新 |
7.1.3 强化政府扶持力度,促进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升级 |
第二节 学术机构的作用 |
7.2.1 国内大学的发展与创新 |
7.2.2 大学发展推动深圳产业创新 |
7.2.3 问题 |
第三节 创新的现代服务体系 |
7.3.1 专业化并不断创新的金融服务业 |
7.3.2 创新的现代物流业 |
第八章 总结、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第三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学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1.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技术学习理论文献综述 |
1.2.2 虚拟网络型产业的相关研究 |
1.2.3 技术学习理论文献评述及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思路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虚拟网络型产业的特征 |
2.1 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标准特征 |
2.1.1 技术标准的发展历程 |
2.1.2 技术标准的定义与分类 |
2.1.3 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标准的归类 |
2.1.4 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关系 |
2.1.5 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标准管理与全球许可战略 |
2.2 虚拟网络型产业的网络外部性特征 |
2.2.1 虚拟网络型产业网络外部性概念的界定 |
2.2.2 虚拟网络型产业网络外部性的源泉 |
2.2.3 虚拟网络型产业的网络外部性与市场结构 |
2.3 虚拟网络型产业竞争规则的差异性特征 |
2.3.1 基于技术标准的虚拟网络型产业竞争规则 |
2.3.2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标准竞争 |
2.3.3 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标准竞争中的“政府失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分析 |
3.1 国际贸易环境与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学习 |
3.1.1 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变 |
3.1.2 国际贸易环境对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的影响 |
3.2 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演化分析 |
3.2.1 传统的全球产业技术演化轨迹 |
3.2.2 传统的产业技术演化轨迹的腐蚀性因素 |
3.2.3 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演化轨迹 |
3.3 虚拟网络型企业技术学习分析 |
3.3.1 虚拟网络型企业技术学习活动分类 |
3.3.2 虚拟网络型企业技术学习的影响因素 |
3.3.3 虚拟网络型企业的技术学习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电视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 |
4.1 数字电视产业相关概念 |
4.1.1 数字电视技术与数字电视产业 |
4.1.2 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历程 |
4.2 数字电视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 |
4.2.1 数字电视产业技术学习阶段的划分 |
4.2.2 数字电视技术之前的技术学习过程 |
4.2.3 数字电视机的技术学习过程 |
4.2.4 数字电视技术标准的技术学习过程 |
4.3 数字电视产业技术学习过程分析 |
4.3.1 数字电视产业技术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2 数字电视企业技术学习战略的模型分析 |
4.3.3 数字电视产业技术学习的路径分析 |
4.3.4 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标准制定过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通信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 |
5.1 数字通信产业相关概念 |
5.1.1 数字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产业 |
5.1.2 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
5.2 数字通信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 |
5.2.1 数字通信产业技术学习阶段的划分 |
5.2.2 基于引进的产品层次技术学习 |
5.2.3 基于自主研发的产品层次技术学习 |
5.2.4 基于自主研发的技术标准层次技术学习 |
5.3 数字通信产业技术学习过程分析 |
5.3.1 数字通信产业技术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2 程控交换机企业技术学习决策和市场战略分析 |
5.3.3 TD-SCDMA技术标准制定和产业化过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促进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的政策建议 |
6.1 促进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的宏观政策 |
6.1.1 技术学习宏观政策及其体系 |
6.1.2 知识产权政策 |
6.1.3 技术标准政策 |
6.1.4 科技政策 |
6.1.5 竞争政策 |
6.2 促进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的微观政策 |
6.2.1 提高虚拟网络型企业的抱负水平 |
6.2.2 优化虚拟网络型企业专利情报战略 |
6.2.3 实施虚拟网络型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 |
6.2.4 改善虚拟网络型企业的激励制度 |
6.2.5 加强促进虚拟网络型企业技术学习的企业文化建设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1.1 本文的研究成果 |
7.1.2 本文的研究不足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和发表的论文 |
(8)我国通信设备企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二节 本文引用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中国通信设备行业发展环境概述 |
第一节 通信设备行业专业术语简介 |
第二节 通信设备市场环境分析 |
第三节 通信设备行业国内外主要厂商简介 |
第三章 我国通信设备企业的发展战略历程 |
第一节 我国通信设备企业的发展战略方式 |
第二节 华为公司发展战略历程 |
第三节 中兴通讯发展战略历程 |
第四节 大唐电信集团发展战略历程 |
第五节 巨龙集团发展历程 |
第四章 我国通信设备企业发展战略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我国通信设备企业发展战略的基本评价 |
第二节 华为与中兴的战略异同性比较 |
第三节 大唐的经验与教训总结 |
第四节 巨龙的教训 |
第五节 中国通信设备企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
第五章 我国通信设备企业未来发展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我国通信设备企业未来环境综合分析 |
第二节 对我国通信设备企业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华为和中兴的发展战略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背景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思路 |
2.1 分阶段的研究方法 |
2.2 研究应用的战略理论 |
第三章 中兴和华为的发展概况和当时的环境 |
3.1 中兴发展简史 |
3.2 华为发展简史 |
3.3 通信产业链 |
3.4 中兴和华为成立之前的产业环境: |
第四章 华为和中兴的分阶段比较 |
4.1 第一阶段 |
4.1.1 第一阶段的外部环境 |
4.1.2 第一阶段中兴和华为的关键战略对比 |
4.1.2.1 第一阶段的产品战略对比 |
4.1.2.2 第一阶段市场战略的对比 |
4.1.2.3 第一阶段人才战略的对比 |
4.1.2.4 第一阶段管理战略的对比 |
4.1.3 第一阶段对比小结 |
4.2 第二阶段:1996-2000 |
4.2.1 第二阶段的外部环境变化 |
4.2.2 第二阶段华为和中兴的战略对比 |
4.2.2.1 中兴和华为的资本运作的观念和战略 |
4.2.2.2 第二阶段产品战略的对比 |
4.2.2.3 第二阶段的营销战略对比 |
4.2.2.4 企业文化的对比 |
4.2.2.5 第二阶段管理战略的对比 |
4.2.2.6 第二阶段人才战略对比 |
4.2.3 第二阶段对比小结 |
4.3 第三阶段:2001-2003 |
4.3.1 第三阶段环境的变化 |
4.3.2 第三阶段的战略对比 |
4.3.2.1 产品战略对比 |
4.3.2.2 国际化战略的对比 |
4.3.2.3 市场战略的对比 |
4.3.2.4 人才战略的对比 |
4.3.2.5 第三阶段管理战略的对比 |
4.3.3 第三阶段的对比小结 |
4.4 对下一步发展的展望 |
第五章 结论和借鉴 |
5.1 结论 |
5.2 借鉴 |
5.3 本文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个人简历 |
四、100万线华为交换机在北京通信网稳定运行(论文参考文献)
- [1]某省联通IMS网络系统应用研究[D]. 王思雅. 吉林大学, 2019(03)
- [2]甘肃联通IMS网络系统设计与应用[D]. 黄慧琼. 兰州大学, 2018(11)
- [3]基于软交换的某单位通信网优化设计与实现[D]. 李茜.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6(10)
- [4]产业链变革的动态视角下通信运营商合作伙伴选择与合作机制研究[D]. 罗剑锋. 中南大学, 2013(01)
- [5]华为辽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何江恒. 东北大学, 2012(05)
- [6]专业化劳动力、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D]. 李战杰. 南开大学, 2010(07)
- [7]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学习研究[D]. 柏昊. 合肥工业大学, 2007(05)
- [8]我国通信设备企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D]. 成媛.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9]华为和中兴的发展战略比较研究[D]. 张长岭. 清华大学, 2004(03)
- [10]联通CDMA设备中标厂商巡礼(二)[J]. 陈金岭,王黎冬. 邮电商情, 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