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企业扭亏解困的战略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空军[1](2019)在《淮南矿业集团清洁能源板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逐步成为世界能源消耗大国,能源已经成为中国高速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之一。然而,大量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使用给发展带来动力的同时,也造成大量污染。为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矛盾,国家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并明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降低能源消费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迫在眉睫。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使用力度是一重要方向,这迫切需要我们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淮南矿业集团是一家以煤炭和电力为主要业务的国有企业,在全国煤炭、火电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面对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国际能源结构逐步调整的外在形势,企业稳步落实淘汰煤炭落后产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在优化煤、电等传统能源发展质量的同时,淮南矿业集团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板块,在天然气、光伏发电、瓦斯(煤层气)开采利用等领域走出转型发展的重要一步。但是,作为国有企业,内有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外有市场的激烈竞争,前有清洁能源发展的方向不明,后有传统能源短期难被替代的实情,企业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面临前进、稳定、后退等方面战略选择问题。论文通过研究淮南矿业集团清洁能源板块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帮助企业明确战略选择的方向,解决方向模糊、决心不强、力度不大等问题。论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淮南矿业集团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分析。运用文献研究法,简单介绍了清洁能源产业及企业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国内外研究情况,综合介绍了企业战略的理论基础,包括战略和企业战略定义、战略的层次、战略的分类、战略管理的过程等。使用PEST、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以及资源能力分析对淮南矿业集团清洁能源板块发展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对外部存在的机会和挑战以及内部存在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概括,找准企业在清洁能源发展方面的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机遇和挑战。然后根据SWOT分析,得出企业战略的四个方向,通过比较四个战略方向的优劣,确定淮南矿业集团清洁能源板块发展战略的选择。在此基础上,系统设计了清洁能源板块发展战略内容,提出保障措施。最后得出结论和展望。论文经过系统分析论证认为,淮南矿业集团面对内外变化的环境,在清洁能源板块发展上要更加积极主动,战略上锁定增长型方向,充分抓住国内外能源结构升级,清洁能源产业不断壮大带来的机遇。借助国家支持煤炭去产能企业发展解困的政策机遇,利用自身在组织、管理、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专注于天然气产业拓展和瓦斯(煤层气)开采利用,立足于淮南丰富的沉陷区资源谋求光伏产业发展,做优做强清洁能源产业,培育企业新的增长点,实现公司的转型长远可持续发展。为保障清洁能源板块发展战略成功推进,要重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释放创新、技术、文化等要素活力。同时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培育一批开拓型产业领军人才、专业型运营管理人才、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工匠型高技能人才四支重点人才队伍。推进科技创新,获取创新“红利”的驱动力,以先进的技术引领企业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同时要树立风险意识,全面防范和化解决策、财务、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风险,稳定企业发展的大局。论文的研究对于淮南矿业集团清洁能源板块发展有一定的直接指导,同时也为传统能源企业发展清洁能源提供一定的参考。
李琳[2](2011)在《湖南省兵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1999年中央做出重大决策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开始到现在,中国军工企业已基本完成改革脱困和军品能力结构调整工作任务。虽然军工企业的实力已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是仍存在开放不够、思想观念滞后、体制机制不活、缺乏发展活力等一系列问题。而随着国家政策的开放,更多民营企业也将涌入军工行业,给军工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湖南省兵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家由传统军工企业组合而成的国有企业集团公司,为了迎接新时期对军工企业的挑战和解决公司内部存在的重重问题,亟需制定出一个可行的发展战略,以便更好的指导公司的改革发展之路。本文运用现有战略管理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成果,以湖南省兵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战略为研究对象,希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团发展战略,促进集团的发展壮大,亦可为同类型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本文先运用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对集团宏观环境、行业状况这些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接着对集团的组织状况、产品状况、人力资源状况、财务状况、企业文化这些内部资源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集团做出了SWOT分析,明确了湖南省兵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然后,本文在对发展战略做出定位后,结合前文的分析做出了主业军品的战略选择。与此相对应,本文也通过波士顿矩阵分析,对集团辅业民品做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除此之外,本文又分别对军品和民品做出了业务层上的战略选择。最后,为了保证战略顺利实施,本文提出了战略实施的路径和战略保障措施。
聂志华[3](2010)在《国有煤炭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研究 ——以SF集团为例》文中认为煤炭企业是资源耗竭性企业,要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是一种客观选择。国有煤炭企业能否在搞好煤炭主业发展的同时,以煤炭产业为依托,制定正确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做强做优多元化项目,培植具有成长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煤炭替代产业,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和现实任务。本文围绕“国有煤炭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这个课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以SF集团为例,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煤炭行业的现状、国有煤炭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动因及其必要性、基本条件、模式、成本,特别是对当前国有煤炭企业在发展多元化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有针对性地指出了解决或避免这些问题产生的对策,以及国有煤炭企业制定实施正确的多元化经营战略所应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最后,系统分析了SF集团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实践。
吕建中[4](2011)在《基于石油产业链价值分布不均状态下的石油公司一体化战略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性物资。石油问题经常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特别是石油产业和石油市场长期为那些上下游一体化经营的“石油巨头”所寡占,引来不少要求打破垄断的呼声。那么,石油产业为什么会出现一体化发展模式?石油市场上的竞争为什么会演变成石油公司一体化产业链的竞争呢?目前,围绕这类问题的研究和答案多集中于石油政治经济学范畴,简单使用概念、动因分析和实证介绍的多,而系统的、有深度的产业经济研究较少,特别是缺乏对石油产业链价值分布及其对石油公司一体化选择影响的研究,说服力不强。本文通过对石油产业价值链的分析,揭示出石油产业上下游环节价值分布不均的规律。基于此,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系统地研究石油公司追求一体化发展的动因、功效及其战略、策略选择,为我国石油公司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提供决策支持。因此,本文的选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应用价值。石油产业链具有典型的上、中、下游业务分段特征,处于各环节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的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链或价值创造,还取决于其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本文率先从石油产业链的基本构成出发,针对上下游各环节不同的技术经济特征,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它们在价值创造、价值分配方面的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揭示了上下游环节价值分布严重不均的规律,分析了政府干预、现代期货市场在石油产业链价值分配中的角色和局限性,指出石油公司实施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动因就是为了适应石油产业链价值分布不均,并由此形成独特的投资、盈利结构等。近几十年来,国际主要大石油公司的盈利结构大体保持在上游勘探开发占70%、下游炼油销售占20%、化工和其它占10%的水平;与之相对应的投资结构也保持着大致相同的比例。在对国外大石油公司一体化发展问题的研究中,本文全面回顾总结了国际大石油公司一体化发展的历程以及不断调整、完善一体化业务结构的策略,也对主要国家石油公司发展一体化业务的背景、方式进行了专门的研究,突出分析了并购重组在石油公司发展一体化业务中的特殊作用,并列举实例剖析,系统地总结了石油公司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功效。本文探索性地研究了石油公司一体化发展的博弈问题,为选择一体化或非一体化提供了决策支持模型。在对国内主要石油公司一体化发展问题的研究中,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全面分析研究了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的一体化业务格局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物质基础,以及三大公司坚持实施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路径、效果,尤其是一体化业务的组织管理体制、内部运行机制等。同时,从宏观层面,就国内石油公司一体化发展的障碍和潜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性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对政府和企业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国内外石油公司一体化发展比较研究是本文的重点和亮点,主要是将国内三大石油公司,特别是中石油、中石化的一体化发展与国际主要大石油公司进行对标分析,发现各方的竞争优势,指出国内石油公司的差距和不足。本文从一体化发展的动因和导向、业务结构和规模、国际化程度、发展方式与路径、运作能力和效益等方面,设计提出了一套对比分析指标,借助大量公司数据资料,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比如,国际大石油公司的油品贸易和销售总量普遍大于其原油加工量,而原油加工量又要大于其原油产量,形成放射状的产炼销结构。由于国内石油公司的发展背景和路径不同,其上下游业务结构与国际大石油公司存在较大差异。尽管不同的业务结构各有利弊,但总起来看,国际大石油公司的结构利大于弊。再比如,与国际大石油公司相比,国内石油公司的一体化运作能力和效益水平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在全面总结一体化发展规律、国际大石油公司经验,并系统分析国内石油公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专题研究了我国石油公司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与对策问题。本文认为,应从政府层面进一步明确三大公司的国家石油公司性质,坚持一体化发展的大方向不动摇。三大公司要把完善一体化经营和管理的战略着眼点集中到:突出核心业务,构建科学合理的产炼销结构;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一体化组织保障体系;改进公司运作模式,加强产业链相邻环节的一体化管理。同时,在实施一体化国际合作过程中,要正视上下游项目合作的差异性,科学选择合作模式,有效规避风险等。
韩恩泽[5](2010)在《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经济体制的改变、市场需求的变化、资源枯竭等原因,我国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产业结构单一,城市对资源型产业依赖程度过高,环境污染严重,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城市竞争力差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有的城市石油已经枯竭,面临矿竭城衰的严峻形势。而这些城市多为区域的经济、政治中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如何避免矿竭城衰,使这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实现经济转型是亟需研究的重大问题。本论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石油资源城市转型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多方面比较与借鉴,在此基础上重点对下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论文对石油资源城市转型基本理论进行研究,界定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这一基本概念的内涵,分析我国石油城市的概念和特征、现状及特点。在对石油资源城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我国石油资源城市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各类型石油资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对我国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进行必然性分析。其次,论文对我国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能力进行评价,确定了我国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能力评价的内涵与思路,从石油城市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资源环境保护四个角度构建了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大庆市等六个典型石油城市经济转型的水平进行横向分析。结果表明,石油城市经济转型仍然面临着许多严峻而复杂的问题。再次,论文对我国石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式、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和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过程中石油企业退出机制三方面进行研究,构建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理论体系。论文研究了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形成、发展和演进机制,确定了石油资源城市转型的时机选择,提出了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式;结合石油资源城市特点对主导产业进行了选择,石油资源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的特点及基准,提出了相关政策保障措施。在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和石油企业改制的难题交织在一起,是造成石油资源城市经济、社会问题的重要根源。论文分析了石油企业退出的特殊壁垒并提出石油企业退出途径,通过对企业内外部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判断,提出选择适当的退出途径的依据。最后,论文对石油资源城市转型的总体战略及对策进行研究,探讨了制定石油资源城市转型发展战略的意义,提出了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的总体战略与对策建议,并从政府职能转型的目标、作用、特征和途径等方面,探讨了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同时,以东营市为例,对我国典型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东营市基本社会经济情况及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并对东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的历程进行了回顾,提出了东营市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相关对策建议,并对东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王毅昌[6](2008)在《黑龙江森工林区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龙江森工林区(以下简称森工林区)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森工林区经营总面积占黑龙江省国土面积的22%,林业用地面积占东北内蒙古林区重点国有林区林业用地总面积的28.3%,是我国东北、华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建国以来,黑龙江森工林区累计生产木材5.07亿m3,占全国同期木材产量的20.3%,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森工林区在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长期的体制性、资源性和结构性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森工林区目前仍没有摆脱森林资源危机和企业经济危困的局面。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快林业发展等决定,为森工林区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面对新形势,如何破解森工林区发展中的难点和障碍,是摆在黑龙江森工面前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应用林业分类经营理论、生态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系统动态学原理等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了以下主要内容:(1)黑龙江森工林区的内涵特征与发展历程。(2)黑龙江森工林区发展的环境与取向分析。(3)黑龙江森工林区的管理体制创新问题。(4)黑龙江森工林区森林蓄积的动态模拟及生态体系建设问题。(5)黑龙江森工林区经济社会文化及保障体系建设问题。目的在于破解森工林区发展中的主要障碍和问题,探求森工林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模式。本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创新成果和结论:(1)提出了国有林区分工论的思想。国有林区分工论就是按照专业化分工的原则对国有林区管理职能进行分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体系建设的专业化经营与管理。所谓管理职能分工就是按照专业化的原则对国有林区管理职能进行分工,建立政府行政管理、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运营“三个主体”,打破林区管理主体“政、企、资”三权合一的管理体制。(2)提出了构建“三个主体”的制度设计。构建林区“三个主体”,即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主体,森工企业经营主体,林区政府行政管理主体。通过“三个主体”的构建,保证森林资源管理、企业经营管理、政府行政管理“三种职能”的强化。(3)提出了实现“三个主体”相协调的对策建议。提出了理顺三个管理主体投资渠道的对策。(4)根据SD模拟分析,商品林区蓄积消耗结构极不合理。2003~2006年,商品林区成熟林和过熟林只提供了7%的商品材产量。目前的419万m3的木材产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高成本的森林经营方式。(5)国务院“十一五”期间确定的黑龙江森工175万m3的商品材产量,仅由商品林区和限伐林区的成过熟林蓄积提供是难以胜任的,尚需要采伐中龄林、近熟林、散生木和疏林地的蓄积才能平衡。从另一个角度说明175万m3的产量也是一个超森林承载力的木材产量。(6)研究了不同木材产量方案下最佳蓄积消耗组合。(7)木材产量103万m3是最优的经营方案。从不同方案的比较看来,木材产量103万m3无论从森林资源保护的角度,还是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的角度,都是最优的森林经营方案。但森林采伐量的调减受制于林区经济上的压力,在没有外在的经济补偿和内在的经济发展情况下,调减木材产量是不现实的行为。(8)不论采取哪种方案商品林区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在较长时期内都将在低谷中徘徊;过熟林蓄积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供给能力很弱。不论采取哪种方案商品林区成熟林蓄积在2017年以前都处于下降和维持阶段。商品林区过熟林蓄积采伐幅度仅能维持在2~4%之间,在2024年以前都处于下降和维持阶段,20年后才能逐渐回升。这也更进一步证明了天保工程期再延长30~40年的提法。(9)提出了林区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和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认为森工林区三大系统的协同发展都不能追求各自目标的最大化,只能兼顾其它两个系统的目标,取三个系统的共同目标的交集,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文化三大效益的和谐统一。本研究对理论和实践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创新了国有林区发展理论。提出了林区分工论的思想,并按照这个思路设计了黑龙江森工林区管理的新体制。该思想的提出对改革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具有指导意义。清河林业局应用该思想进行内部政企分开改革,已得到了国家林业局和黑龙江省政府领导的肯定。目前黑龙江省森工系统已有8个林业局进行了内部政企分开改革试点,林区分工论思想已对森工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践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2)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森林蓄积系统进行了动态模拟与分析。在理论上证明了,国家确定的森工“十一五”期间商品材产量175万m3,也是一个超森林承载能力的产量,并非是合理的选择。提出木材产量103万m3是最优的木材产量方案。SD模拟分析的各种经营方案,可以对实践部门设计森林经营方案提供指导。这对在不同的木材产量下,选取最佳的资源消耗组合,减少中龄林和近熟林采伐比重,提高森林资源的供给能力,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邹隆轶[7](2006)在《我国国有农业企业发展道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和探讨我国国有农业企业发展道路问题。国有农业企业,是以由我国农垦系统转制、改制、衍生而来的国有农业企业或企业集团为主要代表,也包含其它由国有或国家控股,以农业为主业,进行多元化生产和经营的企业或企业集团。这些企业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共性:国有、以农业为主业、起步和发展过程相似、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比较突出、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至关重要要作用,能够反映出我国国有农业企业当前的客观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研究性。 本文以国有企业改革理论、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理论以及新公共行政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探求我国国有农业企业的发展道路,阐述了我国国有农业企业的涵义、总体现状、存在的必然性和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也提出了我国国有农业企业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业资源,包括耕地、水、农业人才资源等匮乏,以及资源稀缺对企业造成的的影响;本文还阐述了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区域的多样化特征、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条件、骨干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缺乏等方面对国有农业企业发展的约束。 本文提出了国有农业企业发展道路的设计。首先确定科学的发展目标:我国国有农业企业应成为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内联千千万万农户,外联庞大的资源和市场,掌握先进农业技术,实现了资源的最佳组合和配置,在国内有序竞争,在国际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走农工商结合的道路,打造农工商综合体。本文以农垦系统为代表,选取2002年至2004年的数据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论证打造农工商综合体作为我国国有农业企业发展道路的可行性。本文还对如何处理国有农业企业和政府间的关系提出了建议,在对待和政府的关系方面,政府要重视国有农业企业对社会、对国家、对农民的贡献如:食品安全、农产品创汇、资源的高效利用、环境优化、农业核心技术研发的贡献、对“三农”问题等的贡献,对于国有农业企业要建立适应新的发展需要的考评导向,倡导国有农业企业摒弃唯利润至上的思想,创新发展思路,不断开拓前进。而国有农业企业也要实现政府的有关意图,在其中谋求发展机遇。 本文提出国有农业企业的发展道路的对策和建议: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节约型农业,发展区域优势农业,创新核心技术,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构建农产品流通渠道,并对以上对策与建议进行了较为具体的阐述。本文以上海农工商集团打造现代化国有农业企业集团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李成军[8](2005)在《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共有煤矿城市90 座,占我国城市总数的近15%。我国的煤矿城市大都是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而诞生的,城市经济的一个先天不足就是产业结构单一,伴随着煤炭资源的深度开发,资源趋于萎缩,受资源产业发展规律支配,城市必然走上转型之路。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涉及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试图全面系统地回答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1、本文对煤矿城市作出如下的定义:即因煤炭资源开采而形成,煤矿及基础能源产业占城市经济主导地位,矿区人口占城市人口1/3 以上的国家行政管辖县级以上的城市。煤矿城市在我国基础产业的形成、推进全国的城市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自身在发展中也付出了深重的资源环境代价。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是指运用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手段对城市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机制等各方面进行深刻调整、全面转换,形成新的接续主导产业,替代单一的煤炭经济,使煤矿城市从煤的“黑”影中走出来,发展成新型的现代化城市。2、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强大武器,煤矿城市经济转型也离不开基础理论的指导。城市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等都是研究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基础,对经济转型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3、西方发达国家实施资源型城市转型起步较早,比较典型的法国洛林地区、德国鲁尔地区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积累了一些做法和经验,法、德两国在宏观调控方面通过立法保障,科学规划、未雨绸缪,强化协调、高层推动的做法,以及在发展接续产业,促进再就业方面的经验,对于我国实施煤矿城市经济转型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4、从操作层面上对经济转型战略和转型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经济转型战略目标的四个特征,即宏观性、系统性、现实性和兼容性特征。经济转型的战略目标取向包括促进就业、培育接续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整治和恢复生态环境、保持社会稳定诸多方面。完成转
赵予兵[9](2004)在《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吉化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基础,是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主动力量。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吉化这一20世纪50年代兴建的大型化工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要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本文在阐述了人力资源及开发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吉化人力资源开发环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吉化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与方案,并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吉化人力资源开发目标与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最后提出了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方案的具体措施。人力资源开发基本理论概述人力资源是指一个特定区域范围内的具有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精神文化财富,具有推动社会发展,从事智力和体力劳动的一个人群有机体的总称。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指对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上的全过程开发,通过不断地获得人力资源,把得到的人力整合到组织中而融为一体,保持和激励其对本组织的忠诚和积极性,控制其工作绩效并作调整,尽量开发其潜能,以支持组织目标实现的责任和职能过程。它包括人力资源现实力的开发和人力资源潜在力的开发,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人力资源战略是从人力资源的特点出发,通过安排其各项职能活动,来配合企业总体战略的实施。从实质上说,人力资源战略,就是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由人力资源的供求分析上预测,确定人力资源的开发目标和策略,制定开发方案和实施措施三部分构成。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收益就是通过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本、收益的分析对比,评估人力资源开发方案是否科学、可行。二. 吉化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推动 1.科技发展推动着企业大力开发人力资源。2. 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人力资源的竞争。3. 人力资源开发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4.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已刻不容缓。5.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呼唤人力资源开发。(二)吉化的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三.吉化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差距(一)吉化人力资源开发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吉化人资源开发自身生存人力资源开发的各项工作相互脱节;人力资源开发在公司的二级单位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育资源配置复杂,效率不高;导向教育和职业生涯设计没有提到培训部门的议事日程等问题。(二)吉化人力资源开发应重点解决的问题1. 转变观念。首先在领导干部中树立把人作为发展中心的观念。2. 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体化。就是把考核,激励与培训一体化,关键的问题是管理体制的设置与开发重心的选择,解决人才流失。四.吉化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目标(一)吉化的人力资源开发需求 通过对国内外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趋势分析和吉化内部人力资源环境的分析,找出了影响吉化人力资源开发需求的主要因素,确定了吉化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吉化人力资源外部供应比例小,以内部人力资源开发为主;高层次人才需求量大;随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对人员数量需求减少,质量需求提高,人力资源数量供大求,质量供小于求。吉化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及战略目标吉化人力资开发目标是:以智力开发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先导,大力实施考激励、培训一体化开发战略,全面提高公司人力资源质量;大力实施减员增效,合理调整人力资源结构,保持人力资源的总量与公司发展相平衡;用三年的时间培养三百名高层次人才,以此为龙头,建设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和高素质的操作人员队伍,通过合理的考核措施和激励政策,使各岗位职工适应岗位需要,并有一定的其他岗位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具体实施方案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培养三百名高层次人才;二是建设三支高素质队伍。五.吉化人力资源开发方案的实施对策吉化人力资源开发方案的实施,纵向涉及公司各厂、各车间、各岗位,横向涉及人力资源、生产、经营、财务等各系统,因此人力资源开发方案的实施,必须建立和完善由三个子系统组成的人力资源开发系统。完善吉化人力资源的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完成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完善吉化人力资源开发的实施系统该系统主要是要建立人员考核,激励和培训三者的循环系统,使三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重点是建立并完善考评机制、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使三个机制系统化。完善吉化人力资源开发的支持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人力支撑系统、基础设施、开发研究体系和政策保障制度与政策四个方面。总之,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员工素质,是吉化实现扭亏为盈、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对吉化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开发环境和开发战略与方案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对吉化未来的人力资源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时云杰[10](2003)在《天津乙烯厂亏损成因分析与解困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天津石化公司乙烯厂(原名为天津联合化学有限公司)是国家“八五”重点工程,“九五”期间兴建的,是由天津市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共同投资、引进技术的现代化石油化工企业,双方共出资本金2.25亿元,总投资达到60.4亿元人民币,于1995年12月开车一次成功。自开工投产以来,生产经营情况正常,虽然经过债转股、扩能改造等措施,但由于装置规模较小非经济规模,生产成本高,基建期汇率变化以及产品结构不合理等原因,一直处于亏损。本文通过对外部环境的分析,乙烯行业分析,天津乙烯内部环境分析以及其产品市场的分析,得出天津乙烯厂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对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匹配、评价,利用SWOT分析法得出天津乙烯厂的解困发展的战略组合:1、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2、加强和完善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3实施人才战略。这三个基础战略构成天津乙烯厂解困和生存发展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实施新产品开发和应用新技术的发展战略,提高装置规模,降低成本的重点战略。
二、国有企业扭亏解困的战略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企业扭亏解困的战略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淮南矿业集团清洁能源板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思路 |
五、研究创新点 |
(一) 在研究对象方面 |
(二) 在研究方法方面 |
(三) 在研究结果方面 |
第二章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相关概念 |
一、战略管理 |
(一) 战略的类型 |
(二) 战略的分析方法 |
(三) 战略管理的过程 |
二、清洁能源 |
(一) 清洁能源概念 |
(二) 清洁能源的常见种类 |
(三) 清洁能源的影响 |
(四) 清洁能源板块 |
第三章 淮南矿业集清洁能源板块发展环境分析 |
一、淮南矿业集团概述 |
(一) 淮南矿业集团基本情况 |
(二) 淮南矿业集团清洁能源板块发展沿革 |
二、外部环境分析 |
(一) 宏观环境分析 |
(二) 行业环境分析 |
(三) 外部因素评价分析 |
三、内部环境分析 |
(一) 重点资源分析 |
(二) 核心能力分析 |
(三) 内部因素评价分析 |
第四章 淮南矿业集团清洁能源板块战略选择 |
一、淮南矿业集团清洁能源板块SWOT分析 |
(一) 优势和劣势分析 |
(二) 机会和威胁分析 |
二、基于SWOT分析的战略选择 |
(一) SO战略 |
(二) W0战略 |
(三) ST战略 |
(四) WT战略 |
(五) 发展战略选择 |
三、淮南矿业集团清洁能源板块发展战略设计 |
(一) 愿景与目标 |
(二) 战略重点 |
(三) 发展战略对策 |
第五章 淮南矿业集团清洁能源板块发展战略实施保障 |
一、组织机构保障 |
(一) 调优总部机构设置 |
(二) 搭建专业经营板块 |
(三) 优化设计现有流程 |
(四)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
二、企业文化保障 |
(一) 继承发扬传统文化 |
(二) 培育壮大新兴文化 |
(三) 创新文化培育方式 |
三、人才队伍保障 |
(一) 建设开拓性产业领军人才队伍 |
(二) 建设专业型运营管理人才队伍 |
(三) 建设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
(四) 建设工匠型高技能人才队伍 |
四、风险防控保障 |
(一) 完善制度体系 |
(二) 加强内部管控 |
(三) 防范重大风险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湖南省兵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1.2.1 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过程 |
1.2.2 战略分析工具 |
1.3 论文结构及内容安排 |
第2章 湖南省兵器集团内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 PEST 分析 |
2.1.1 政治环境 |
2.1.2 经济环境 |
2.1.3 社会环境 |
2.1.4 技术环境 |
2.2 军工行业环境波特五力分析 |
2.2.1 竞争对手 |
2.2.2 供应商 |
2.2.3 潜在的新进入者 |
2.2.4 购买者 |
2.2.5 替代品 |
2.3 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
2.3.1 组织状况 |
2.3.2 产品状况 |
2.3.3 人力资源状况 |
2.3.4 财务状况 |
2.3.5 企业文化 |
2.4 集团的 SWOT 分析 |
2.4.1 优势 |
2.4.2 劣势 |
2.4.3 机会 |
2.4.4 威胁 |
第3章 湖南省兵器集团发展战略选择 |
3.1 集团发展战略定位 |
3.1.1 集团的使命和愿景 |
3.1.2 集团发展战略的目标 |
3.2 集团军品发展战略选择 |
3.3 集团民品发展战略选择 |
3.3.1 集团民品波士顿矩阵分析 |
3.3.2 集团民品发展的战略对策 |
3.4 集团业务战略 |
3.4.1 军品业务战略 |
3.4.2 民品业务战略 |
第4章 湖南省兵器集团发展战略的实施保障措施 |
4.1 战略实施的路径 |
4.2 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4.2.1 调整组织结构 |
4.2.2 优化人力资源 |
4.2.3 做好资本运营 |
4.2.4 加强财务管理 |
4.2.5 推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国有煤炭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研究 ——以SF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及结构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必要性 |
2.2 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条件 |
2.3 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模式 |
2.4 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成本 |
第三章 国有煤炭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动因 |
3.1 煤炭行业的特点 |
3.2 我国煤炭行业的经营现状 |
3.3 国有煤炭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动因 |
第四章 国有煤炭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存在的问题 |
4.1 国有煤炭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存在的问题 |
4.2 国有煤炭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国有煤炭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对策 |
5.1 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
5.2 增强战略管理观念,加强对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研究和规划 |
5.3 加强项目可行性的调查研究 |
5.4 完善多元化经营的科学决策机制 |
5.5 加强监督考核,严格责任追究 |
第六章 实例研究:SF集团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实施 |
6.1 SF集团经营现状分析 |
6.2 SF集团多元化经营的条件 |
6.3 SF集团多元化经营业务组合关联性分析 |
6.4 与多元化经营相适应的企业机构及业务流程重组 |
6.5 SBU间的战略协调 |
6.6 SF集团实施多元化经营的成效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石油产业链价值分布不均状态下的石油公司一体化战略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石油、石油产业、石油公司 |
1.1.2 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历程和格局 |
1.1.3 中国石油工业发展而临严峻挑战 |
1.1.4 中国石油工业管理体制改革亟待深化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经典经济管理理论在石油产业领域的困惑 |
1.2.2 石油公司一体化经营的动因、结构和规模问题 |
1.2.3 石油市场上的寡头垄断问题 |
1.2.4 石油石油公司的一体化现状和选择难题 |
1.2.5 中国石油产业发展的相关财税政策问题 |
1.3 论文结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创新性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
2.1 基本概念 |
2.1.1 石油产业价值链 |
2.1.2 石油公司一体化经营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体化理论 |
2.2.2 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体化理论 |
2.2.3 现代企业管理学中的一体化理论 |
2.3 文献述评 |
2.3.1 国外有关石油公司发展战略及产业价值链问题研究 |
2.3.2 中国石油工业改革发展中涉及的一体化问题研究 |
2.3.3 石油企业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 |
第3章 石油产业链的技术经济特征与价值分布规律研究 |
3.1 石油产业链的主要环节及其功效 |
3.1.1 勘探业务 |
3.1.2 开发与生产业务 |
3.1.3 钻井业务 |
3.1.4 集输与储运业务 |
3.1.5 炼油与化工业务 |
3.1.6 市场营销业务 |
3.2 石油产业链各环节的价值创造与分配 |
3.2.1 上游环节的价值创造与分配 |
3.2.2 下游环节的价值创造与分配 |
3.3 石油产业链的价值分布规律 |
3.3.1 石油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价值分布严重不均 |
3.3.2 造成上下游环节价值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分析 |
3.4 政府对石油产业链的利益再分配 |
3.4.1 资源国政府的深度参与对石油产业链价值分配的影响 |
3.4.2 政府利用税收和财政转移重新分配石油产业链 |
3.5 现代石油市场对石油产业链的价值再分配 |
3.5.1 石油市场上的非常规供需关系 |
3.5.2 石油期货市场上的过分投机导致价格扭曲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对国外大石油公司一体化发展问题的研究 |
4.1 国际大石油公司的一体化发展历程 |
4.1.1 国际大石油公司一体化经营的起步和形成 |
4.1.2 国际大石油公司不断完善一体化业务 |
4.2 国家石油公司加快发展一体化业务 |
4.2.1 国家石油公司大力发展一体化业务的背景 |
4.2.2 主要资源国国家石汕公司发展下游业务的主要模式 |
4.3 并购重组是石油公司一体化扩张的主要途径 |
4.3.1 石油产业并购重组的历程 |
4.3.2 两个典型的重组并购案例 |
4.3.3 重组并购的一体化整合:以BP为例 |
4.4 上下游一体化经营的功效分析 |
4.4.1 对汕价波动的“滤波”功效 |
4.4.2 对减小市场交易成本的功效 |
4.4.3 对提高石油开发利用程度的功效 |
4.5 石油公司的一体化博弈与市场寡占 |
4.5.1 石油公司一体化选择的静态博弈 |
4.5.2 石油公司一体化选择的进化博弈模型 |
4.5.3 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市场寡占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对国内主要石油公司一体化发展问题的研究 |
5.1 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与基础 |
5.1.1 历史沿革 |
5.1.2 上游业务发展基础 |
5.1.3 下游业务发展基础 |
5.1.4 原油自产自炼自销基础 |
5.1.5 国际业务发展基础 |
5.2 一体化业务的发展、完善和壮大 |
5.2.1 中石油 |
5.2.2 中石化 |
5.2.3 中海油 |
5.3 一体化业务运作模式 |
5.3.1 基本管理体制构架 |
5.3.2 公司内部运行机制 |
5.4 一体化发展与价值链管理 |
5.4.1 建立一体化价值创造模式 |
5.4.2 增强价值链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
5.5 一体化发展的障碍和潜在的问题 |
5.5.1 主要障碍 |
5.5.2 需要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内外石油公司一体化发展的比较研究 |
6.1 一体化发展动因和导向比较 |
6.1.1 国际大石油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建立和完善一体化 |
6.1.2 国内石油公司的一体化受政府安排和行政干预 |
6.2 一体化业务结构和规模比较 |
6.2.1 国际大石油公司一体化业务结构 |
6.2.2 国内石油公司一体化业务结构 |
6.2.3 规模和优势—基于国际排名 |
6.3 国际化程度比较 |
6.3.1 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国际化程度普遍很高 |
6.3.2 国内石油公司的国际化程度还很低 |
6.4 一体化发展方式和路径比较 |
6.4.1 国际大石油公司主要依靠并购重组发展一体化业务 |
6.4.2 国内石油公司主要依靠投资新建发展一体化业务 |
6.5 一体化运作能力和效益比较 |
6.5.1 规模增长和发展后劲比较 |
6.5.2 投资和盈利能力比较 |
6.5.3 经营管理水平比较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石油公司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与对策研究 |
7.1 明确国家石油公司性质定位,坚持一体化发展不动摇 |
7.1.1 关于国家石油公司的定位 |
7.1.2 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不动摇 |
7.2 完善一体化经营与管理的战略着眼点 |
7.2.1 突出核心业务,构建科学合理的产炼销关系 |
7.2.2 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一体化组织保障体系 |
7.2.3 改进公司运作模式,加强产业链相邻环节的一体化管理 |
7.3 实施一体化国际合作的战略与策略 |
7.3.1 一体化国际合作是提升石油公司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
7.3.2 正视上下游项目的差异,科学选择合作模式 |
7.3.3 充分利用一体化国际合作优势,实现互利双赢 |
7.3.4 有效规避一体化国际合作风险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8.2 主要研究结论 |
8.3 研究的创新点 |
8.4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价值分配的基本方式 |
附录2 BP的一体化整合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着作、科研、学术交流、任职及获奖、荣誉情况 |
(5)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论文写作的背景 |
1.1.2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实践概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石油资源城市转型模式及经验 |
1.3 本论文有关基本理论综述 |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2 城市经济学理论 |
1.3.3 产业经济学理论 |
1.3.4 资源经济学理论 |
1.3.5 经济转型理论 |
第2章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发展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
2.1 我国石油城市的概念及特征 |
2.1.1 石油城市的概念 |
2.1.2 我国石油城市的现状及特点 |
2.1.3 我国石油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
2.2 石油资源城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
2.2.1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基本内容 |
2.2.2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社会、资源的和谐与协调发展 |
2.3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的聚类分析 |
2.3.1 聚类分析的基本理论 |
2.3.2 系统聚类法及数据处理 |
2.3.3 聚类结果及特征分析 |
2.4 我国各类型石油资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2.5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结构面临的问题 |
2.6 我国石油城市经济转型的必然性分析 |
2.7 小结 |
第3章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状况评价 |
3.1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内涵与评价思路 |
3.1.1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内涵 |
3.1.2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评价思路 |
3.2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3.2.2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
3.2.3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评价模型 |
3.3.1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方法选择 |
3.3.2 因子分析评价方法的步骤 |
3.4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评价的实证分析 |
3.4.1 我国主要石油资源城市的数据获得 |
3.4.2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因子分析过程 |
3.4.3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总体成效评估 |
3.5 小结 |
第4章 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式及对策 |
4.1 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形成、发展及演进机制 |
4.1.1 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
4.1.2 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 |
4.2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时机选择 |
4.3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式分析 |
4.3.1 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型 |
4.3.2 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途径 |
4.4 石油资源城市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
4.4.1 石油资源城市主导产业的特征 |
4.4.2 石油资源城市主导产业选择原则 |
4.4.3 石油资源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的特点及基准 |
4.4.4 石油资源城市选择主导产业的政策保障 |
4.5 小结 |
第5章 石油资源城市转型中石油企业的退出机制 |
5.1 石油企业退出机制概述 |
5.1.1 石油企业退出的内涵 |
5.1.2 石油企业退出机制的内涵 |
5.2 石油企业的退出壁垒 |
5.2.1 企业退出的一般性壁垒 |
5.2.2 石油企业退出壁垒特殊性的原因 |
5.2.3 石油企业退出壁垒的具体体现 |
5.3 石油企业退出途径选择 |
5.3.1 石油企业退出途径 |
5.3.2 石油企业退出途径选择 |
5.4 小结 |
第6章 石油资源城市转型的总体战略及对策 |
6.1 制定石油资源城市转型发展战略的意义 |
6.1.1 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石油资源城市的竞争力 |
6.1.2 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提升社会稳定和谐程度 |
6.1.3 优化城市功能,提升石油资源城市发展承载力 |
6.1.4 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的环境品质 |
6.2 石油资源城市转型的总体战略和对策建议 |
6.2.1 总体战略 |
6.2.2 对策建议 |
6.3 石油资源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型 |
6.3.1 石油资源城市政府职能转型的目标 |
6.3.2 政府在石油资源城市转型中的作用 |
6.3.3 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政府职能转换的特征 |
6.3.4 石油资源型城市政府职能转换的有效途径 |
6.4 小结 |
第7章 典型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的实证研究 |
7.1 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
7.1.1 基本状况 |
7.1.2 转型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7.2 东营市发展优势及制约因素分析 |
7.2.1 发展优势 |
7.2.2 制约因素 |
7.3 东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转型历程回顾 |
7.3.1 从石油资源开发起步向综合功能型城市发展——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的初步探索 |
7.3.2 支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援助行动 |
7.3.3 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机遇和重要举措 |
7.4 东营市经济发展总体战略 |
7.4.1 高效生态经济的基本内涵 |
7.4.2 战略定位与战略步骤 |
7.4.3 产业布局与战略支撑 |
7.4.4 战略意义 |
7.5 东营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
7.5.1 2009 年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7.5.2 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
7.5.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及建设推进情况 |
7.6 胜利油田促进东营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
7.6.1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战略 |
7.6.2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
7.6.3 传承和创新胜利特色管理 |
7.6.4 推动建设互利双赢和谐的油地关系 |
7.7 东营市经济转型及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 |
7.7.1 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提升东营市经济竞争力,是全部工作的总纲 |
7.7.2 以黄河三角洲开发为品牌,树立东营市新形象,是长期遵循的一项重要工作策略 |
7.7.3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确立生态高效经济战略定位,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唯一正确方向 |
7.7.4 以油地军校、城乡统筹一体发展为原则,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 |
7.8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黑龙江森工林区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自然概况 |
1.1.3 社会经济概况 |
1.1.4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的林业发展问题研究 |
1.3.2 我国的林业发展问题研究 |
1.3.3 国有林区的管理体制问题研究 |
1.3.4 森工林区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结构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 |
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3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3.1 产权理论 |
2.3.2 交易费用理论 |
2.3.3 企业理论 |
2.3.4 制度变迁理论 |
2.4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4.1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4.2 区域二元经济理论 |
2.4.3 区域经济发展极理论 |
2.5 创新理论 |
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7 科学发展观理论 |
2.8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森工林区的内涵特征与发展历程 |
3.1 森工林区的内涵与特征 |
3.1.1 森工林区的内涵 |
3.1.2 森工林区的特征 |
3.2 森工林区的发展阶段 |
3.3 森工林区的建设成就 |
3.4 森工林区的经验教训 |
3.4.1 历史经验 |
3.4.2 经验启示 |
3.5 森工林区的矛盾和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森工林区发展的环境与取向分析 |
4.1 森工林区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
4.1.1 内部环境分析 |
4.1.2 外部环境分析 |
4.2 森工林区发展的SWOT分析 |
4.2.1 机遇与威胁分析 |
4.2.2 优势与劣势分析 |
4.3 森工林区发展的取向分析 |
4.3.1 战略选择 |
4.3.2 战略重点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森工林区发展的管理体制创新 |
5.1 森工林区管理体制沿革、现状与弊端 |
5.1.1 管理体制沿革 |
5.1.2 管理体制的现状与弊端 |
5.2 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比较 |
5.2.1 黑龙江农垦模式 |
5.2.2 吉林森工模式 |
5.3 国有林区分工论的提出 |
5.3.1 管理体制改革的形势 |
5.3.2 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 |
5.3.3 国有林区分工论——黑龙江森工林区制度创新的现实选择 |
5.3.4 管理体制改革的取向 |
5.4 构建"三个主体"——实现"三大职能"分工 |
5.4.1 构建森林资源管理主体 |
5.4.2 构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主体 |
5.4.3 构建林区政府管理主体 |
5.4.4 实现"三个主体"的协调 |
5.5 理顺三个管理主体的投资渠道 |
5.6 清河等林业局内部政企分开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
5.7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森工林区森林蓄积的动态模拟及生态体系建设 |
6.1 森工林区森林的分类区划 |
6.2 森工林区森林蓄积的系统动力学模拟与分析 |
6.2.1 森林蓄积系统动力学的建模目的 |
6.2.2 森林蓄积SD因果关系及流图 |
6.2.3 SD模型参数的确定 |
6.2.4 森林蓄积SD模型方程 |
6.2.5 模拟检验分析 |
6.3 森工林区森林蓄积SD模拟的结果分析 |
6.3.1 商品林区蓄积消耗结构极不合理 |
6.3.2 限伐林区已成为第二商品林区 |
6.3.3 禁伐林区得到了严格的保护 |
6.3.4 森林总蓄积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
6.4 森工林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的对策 |
6.4.1 国家应尽快将森工林区木材产量调减到合理定产水平 |
6.4.2 科学地选择森林蓄积消耗方案 |
6.4.3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 |
6.4.4 延长天保工程期 |
6.4.5 实行区域功能分工管理 |
6.4.6 实现由林木经营观向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经营观的转变 |
6.4.7 继续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
6.5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森工林区经济社会文化及保障体系建设 |
7.1 森工林区经济体系建设对策 |
7.1.1 深化改革突破森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
7.1.2 做强木基林业主产业 |
7.1.3 大力发展非木基新兴产业 |
7.1.4 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 |
7.1.5 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 |
7.2 森工林区社会文化体系建设对策 |
7.2.1 加强林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7.2.2 加快森工林区文教卫生等事业发展 |
7.2.3 实施城镇化战略 |
7.2.4 构建"四大文明"协调发展的文化体系 |
7.3 森工林区保障体系建设对策 |
7.3.1 确立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协同发展的新思维 |
7.3.2 建设法治林区 |
7.3.3 实施科技兴林战略 |
7.3.4 实施人力资源战略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我国国有农业企业发展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有企业相关理论 |
2.1.1 国有企业的涵义 |
2.1.2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基础 |
2.1.3 国有农业企业的发展定位 |
2.2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 |
2.2.1 基本原理 |
2.2.2 国有农业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 |
2.3 新公共行政管理理论 |
2.3.1 基本原理 |
2.3.2 对新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的借鉴 |
2.4 本章小结 |
3 国有农业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 国有农业企业的概念界定 |
3.2 国有农业企业发展的总体状况 |
3.3 国有农业企业存在的必然性 |
3.3.1 土地所有权问题 |
3.3.2 企业现存的困难 |
3.4 国有农业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
3.5 本章小结 |
4 国有农业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4.1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 |
4.1.1 现状概述 |
4.1.2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不利影响 |
4.2 我国农业资源稀缺 |
4.2.1 耕地资源不足 |
4.2.2 水资源不足 |
4.2.3 农业人才资源匮乏 |
4.2.4 资源稀缺的不利影响 |
4.3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约束 |
4.3.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4.3.2 我国区域的多样化特征 |
4.3.3 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条件 |
4.3.4 骨干企业缺乏 |
4.3.5 核心技术缺乏 |
4.4 本章小结 |
5 国有农业企业发展道路设计 |
5.1 确立科学的发展目标 |
5.2 建立农工商综合体 |
5.2.1 农工商综合体的建立措施 |
5.2.2 农工商综合体的经济效益分析 |
5.2.3 农工商综合体的社会效益分析 |
5.3 正确确立国有农业企业与政府关系 |
5.3.1 政府注重非盈利性评价指标 |
5.3.2 国有农业企业实现政府意图 |
5.3.3 国有农业企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6 对我国国有农业企业发展道路的对策与建议 |
6.1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
6.2 发展节约型农业 |
6.3 发展区域优势农业 |
6.4 创新核心技术 |
6.5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 |
6.6 构建农产品流通渠道 |
6.7 本章小结 |
7 上海农工商集团发展道路的实证分析 |
7.1 经济发展总体情况简述 |
7.2 发展目标的确定和执行情况概述 |
7.3 宏观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
7.4 内部资源情况分析 |
7.5 发展道路探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独创性声明 |
使用授权书 |
(8)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矿城问题研究概述 |
1.1.1 国外有关研究情况 |
1.1.2 国内有关研究情况 |
1.1.3 本文要进行的研究 |
1.2 我国煤矿城市的产生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 |
1.2.1 我国煤矿城市的产生 |
1.2.2 产业周期与煤矿城市发展周期 |
1.3 我国煤矿城市界定与典型煤矿城市 |
1.3.1 我国煤矿城市的界定及分布 |
1.3.2 典型煤矿城市概况 |
1.3.3 煤矿城市的历史功绩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文的基本框架 |
本章小结 |
2 我国典型煤矿城市现状分析 |
2.1 煤矿城市的基本特征 |
2.1.1 煤炭资源型产业在城市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 |
2.1.2 城市空间布局呈离散状态,基础设施薄弱 |
2.1.3 经济发展进程中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 |
2.1.4 条块分割,市矿关系不顺 |
2.2 煤矿城市的主要经济和社会问题 |
2.2.1 产业结构单一 |
2.2.2 经济效益低下 |
2.2.3 后续发展能力不强 |
2.2.4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
2.2.5 城市和企业负担过重 |
2.2.6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
2.3 煤矿城市主要问题的成因 |
2.3.1 思维观念僵化 |
2.3.2 体制改革滞后 |
2.3.3 投入结构固化 |
2.3.4 调控政策误导 |
2.3.5 企业素质不强 |
2.4 经济转型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 |
2.4.1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内涵 |
2.4.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现实意义 |
2.5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
2.5.1 启动经济转型的紧迫性 |
2.5.2 经济转型基础的薄弱性 |
2.5.3 经济转型过程的长期性 |
2.5.4 经济转型目标的阶段性 |
本章小结 |
3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基础 |
3.1 城市发展规律与煤矿城市经济转型 |
3.1.1 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
3.1.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必须适应经济发展规律 |
3.1.3 在转型中实现再城市化 |
3.2 可持续发展与煤矿城市经济转型 |
3.2.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
3.2.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
3.3 区域经济发展与煤矿城市经济转型 |
3.3.1 区域经济的基本理论 |
3.3.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必须重视区域经济背景 |
3.4 产业经济理论与煤矿城市经济转型 |
3.4.1 产业、产业结构和地区产业结构 |
3.4.2 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含义和相关因素 |
3.4.3 主导产业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
3.4.4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必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本章小结 |
4 国外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借鉴 |
4.1 国外煤矿城市(地区)经济转型的基本做法 |
4.1.1 国外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概况 |
4.1.2 法国洛林地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4.1.3 德国鲁尔地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4.2 中外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对比分析 |
4.2.1 转型基础条件对比分析 |
4.2.2 转型政策法规对比分析 |
4.2.3 转型中政府主导作用的对比分析 |
4.3 对我国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启示 |
4.3.1 宏观调控方面的启示 |
4.3.2 在发展接续产业方面的启示 |
4.3.3 在促进再就业方面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5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战略研究 |
5.1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战略目标的基本涵义与特征 |
5.1.1 经济转型战略目标的内涵 |
5.1.2 经济转型战略目标的基本特征 |
5.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战略目标取向 |
5.2.1 实现城市劳动力基本就业 |
5.2.2 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 |
5.2.3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体制转轨 |
5.2.4 生态环境整治和恢复 |
5.2.5 保持社会稳定 |
5.3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构想 |
5.3.1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步骤 |
5.3.2 战略上的持久战与战术上的速决战 |
本章小结 |
6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模式研究 |
6.1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模式 |
6.1.1 政府主导模式 |
6.1.2 市场调节模式 |
6.1.3 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模式 |
6.1.4 产业延伸模式 |
6.1.5 产业更新模式 |
6.1.6 产业复合模式 |
6.1.7 典型城市的实践 |
6.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切入模式 |
6.2.1 以项目开发为切入点 |
6.2.2 以培育和壮大骨干企业为切入点 |
6.2.3 以全民创业为切入点 |
6.3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时点模式 |
6.3.1 矿竭城衰——急转模式 |
6.3.2 矿兴城荣——中转模式 |
6.3.3 矿立城新——起转模式 |
6.4 确定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模式的原则 |
6.4.1 因地制宜原则 |
6.4.2 因势利导原则 |
6.4.3 遵循经济规律原则 |
本章小结 |
7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成本分析 |
7.1 煤矿城市转型成本的概念及其分类 |
7.1.1 煤矿城市转型成本的概念 |
7.1.2 转型成本的分类 |
7.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成本分析 |
7.2.1 实施成本 |
7.2.2 风险成本 |
7.3 煤矿城市转型成本的支付 |
7.3.1 国外煤矿城市转型成本支付的经验 |
7.3.2 我国煤矿城市转型成本的支付 |
7.3.3 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
7.4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时机的选择 |
7.4.1 两种转型方式及其成本支付的比较 |
7.4.2 根据数学模型得出的结论 |
本章小结 |
8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机制 |
8.1 意识对存在的作用力——经济转型的精神动力 |
8.1.1 煤矿城市生存发展的压力是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力 |
8.1.2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经济转型的精神动力 |
8.2 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力——经济转型的政策体制动力 |
8.2.1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区域经济开发的影响力 |
8.2.2 体制创新的作用力 |
8.2.3 对外开放的外向牵动力 |
8.3 资本与科技投入的作用力——经济转型的物质动力 |
8.3.1 资本投入对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意义 |
8.3.2 转型投资的来源 |
8.3.3 依靠科技放大转型物质动力 |
8.4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整合 |
8.4.1 动力来源与作用的多元化使整合成为必要 |
8.4.2 政府与市场在动力整合中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9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创新机制 |
9.1 观念创新──经济转型的思想基础 |
9.1.1 以战略思维谋长远发展的决策理念 |
9.1.2 在竞争中求生存的市场理念 |
9.1.3 在开放中转型以开放促发展的开放理念 |
9.1.4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理念 |
9.1.5 敢闯敢冒、攻坚克难的开拓理念 |
9.1.6 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
9.2 体制和机制创新──经济转型的制度保障 |
9.2.1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
9.2.2 建立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企业运行机制 |
9.3 科技创新──经济转型的根本手段 |
9.3.1 明确科技创新思路 |
9.3.2 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保障体系 |
9.3.3 实现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
9.4 产业创新──经济转型的根本目标 |
9.4.1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9.4.2 发展特色产业 |
9.4.3 发展循环经济 |
9.4.4 发展新兴第三产业 |
本章小结 |
10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政府行为 |
10.1 政策手段的内涵、特征及其重要性 |
10.1.1 政策的基本内涵 |
10.1.2 政策支持保障对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性 |
10.1.3 国外对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政策支持手段 |
10.2 社会保障政策 |
10.2.1 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
10.2.2 失业保险保障政策 |
10.2.3 养老保险保障政策 |
10.3 就业促进政策 |
10.3.1 统一人力资源市场 |
10.3.2 提供就业技能培训 |
10.3.3 支持创业,以创业促就业 |
10.3.4 开发岗位,引导就业 |
10.3.5 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10.3.6 劳务输出 |
10.4 项目与投资政策 |
10.4.1 公共项目投资政策 |
10.4.2 产业项目投资政策 |
10.5 人才政策 |
10.5.1 创新人才观念 |
10.5.2 人才培养政策 |
10.5.3 人才引进政策 |
10.5.4 人才激励政策 |
10.5.5 人才政策的成本支付 |
10.6 转型环境保障政策 |
10.6.1 转型环境保障政策应体现的原则 |
10.6.2 转型环境保障政策的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11 煤炭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阜新市经济转型的实践 |
11.1 阜新的基本市情及其经济转型的紧迫性 |
11.2 阜新市经济转型的历程 |
11.3 阜新经济转型规划纲要 |
11.3.1 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主要预期指标 |
11.3.2 产业发展方向、主要目标和重点措施 |
11.3.3 矿区转型目标和工作重点 |
11.4 阜新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及初步成果 |
11.4.1 阜新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
11.4.2 阜新经济转型的初步成果 |
本章小结 |
12 结论与展望 |
12.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12.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查新结论 |
(9)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吉化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前 言 |
一、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概述 |
(一) 人力资源的概念 |
(二) 人力资源的主要内容 |
(三) 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意义 |
二 吉化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
(一)外部环境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推动 |
(二) 吉化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
三 吉化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差距 |
(一) 吉化人力资源开发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 吉化的人力资源配置与国外企业的主要差距 |
四 吉化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目标 |
(一)吉化的人力资源开发需求 |
(二) 吉化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及战略目标 |
五、 吉化人力资源开发的实施对策 |
(一) 完善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系统 |
(二) 完善人力资源开发的实施系统 |
(三) 完善人力资源开发的支持系统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10)天津乙烯厂亏损成因分析与解困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天津石化公司乙烯厂的概况 |
1.2 研究的目的和基本思路 |
1.3 基本框架结构和创新点 |
第二章 亏损成因分析 |
2.1 天津乙烯的建立背景 |
2.2 经济技术分析 |
2.3 天津乙烯厂的生产经营及管理情况 |
2.4 乙烯厂亏损的原因和面临困难 |
第三章 外部环境分析 |
3.1 政治环境分析 |
3.2 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
3.3 技术环境分析 |
3.4 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 |
3.5 国际石化工业现状 |
3.6 我国的石化工业 |
3.7 乙烯行业的经济特征分析 |
第四章 天津乙烯厂内部环境分析 |
4.1 财务状况 |
4.2 人力资源状况 |
4.3 市场情况 |
第五章 解困的战略选择 |
5.1 外部因素分析 |
5.2 天津乙烯厂内部因素评价 |
5.3 SWOT矩阵分析法 |
第六章 天津乙烯厂解困发展战略的实施 |
6.1 天津乙烯基础战略的实施 |
6.2 天津乙烯重点战略的实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四、国有企业扭亏解困的战略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淮南矿业集团清洁能源板块发展战略研究[D]. 李空军. 安徽大学, 2019(07)
- [2]湖南省兵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李琳. 湖南大学, 2011(06)
- [3]国有煤炭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研究 ——以SF集团为例[D]. 聂志华. 天津大学, 2010(03)
- [4]基于石油产业链价值分布不均状态下的石油公司一体化战略选择研究[D]. 吕建中.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3)
- [5]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研究[D]. 韩恩泽.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1)
- [6]黑龙江森工林区发展问题研究[D]. 王毅昌. 东北林业大学, 2008(10)
- [7]我国国有农业企业发展道路研究[D]. 邹隆轶. 东北林业大学, 2006(10)
- [8]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研究[D]. 李成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5(06)
- [9]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吉化公司为例[D]. 赵予兵. 吉林大学, 2004(04)
- [10]天津乙烯厂亏损成因分析与解困对策研究[D]. 时云杰. 天津大学,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