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都河—孔雀河灌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邢延霞[1](2020)在《基于河长制的开都-孔雀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研究》文中提出
杨秋萍[2](2020)在《基于节水的开都-孔雀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西北干旱区,特别是在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区域,水资源短缺是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加之未来来水不确定性的增加,水资源矛盾更为加剧。因此,对干旱地区开展以节水为前提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干旱区典型流域开都-孔雀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历史和未来的供需水以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料,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System Dynamics Model,SD)和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Interval two-stage stochastic programming model,ITSP),开展了基于节水的研究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流域内未来需水及经济指标预测通过有关资料,统计了4个用水单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生活用水)的用水资料并计算了生态需水量,利用灰色预测法和Logistic模型对流域内经济社会指标做了预测,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SD)模型。通过模型检验表明,模拟结果能较好地预测未来的水资源需求状况,并识别了敏感参数,基于对这些参数的调节设置不同的节水情景,为后续的水资源配置提供了较好的数据支持。(2)节水情景设定及优选根据政策及敏感性因素识别,以节水为前提调整敏感性参数,设定四种节水情景:现状延续型,二三产业节水型,农业节水型,综合节水型。四种情景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二三产业节水型与农业节水型相比较,短期内农业节水效果最好,平均每十年需水量减少约5×108m3,但从长远看第二三产业节水更为有效。对比四种情景,综合节水型对未来的水资源发展最为有利,其水资源脆弱性指数持续增大,即水资源系统发展更加稳定,到2050年水资源脆弱性指数将达到0.81,节水效果显着。(3)最优节水情景下需水量分析未来2020-2050年,在综合节水情景下,第一产业需水量为21.06×108m3~36.00×108m3,节水量最大;由于节水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第二产业需水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需水量为1.29×108m3~2.37×108m3;第三产业需水量呈波动上升趋势,为0.12×108m3~0.18×108m3;生态和生活用水单元需水量则分别为28.87×108m3~29.59×108m3和0.08×108m3~0.09×108m3。(4)历史随机来水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结果显示历史来水量无法满足需水量,缺水主要发生在生态和第一产业用水单元。在低、中、高来水水平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生活用水单元需水量能得到满足,其最优配水量分别为:2.2×108m3、0.28×108m3和1.07×108m3。在低、中、高来水水平下第一产业最优配水量分别为:20.99×108m3~28.83×108m3、29.75×108m3~35.92×108m3和36.54×108m3~44.01×108m3。在高来水水平下生态用水单元配水量为:0~9.3×108m3。(5)未来随机来水下水资源优化配置未来2020-2050年,缺水主要发生在生态用水单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生活用水单元需水量均能得到满足,其最优配水量分别为36.00×108m3、2.37×108m3、0.18×108m3和0.09×108m3。基于四种土地利用发展情景,在RCP4.5气候条件下,生态用水单元最优配水量表现为:基于现状(2.44×108m3~9.60×108m3)>生态保护(1.80×108m3~8.9×108m3)>自然发展(1.79×108m3~8.88×108m3)>经济建设(1.4×108m3~8.44×108m3)。在RCP8.5气候条件下,生态用水单元最优配水量则表现为:自然发展(4.73×108m3~11.86×108m3)>基于现状(4.12×108m3~11.23×108m3)>生态保护(3.37×108m3~10.38×108m3)>经济建设(2.65×108m3~9.35×108m3)。通过节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开都-孔雀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可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杨媛媛[3](2020)在《基于多源数据的开都-孔雀河流域天然植被生态需水研究》文中指出开都—孔雀河流域作为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的典型代表和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区,其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受水资源严重制约,水资源矛盾突出。因此,开展流域天然植被生态需水的定量研究,是促使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可为维持流域内天然绿洲与人工绿洲的适宜规模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使用MODIS遥感数据和全球陆面同化系统(GLDAS)数据,基于P-T(Priestley-Taylor)模型,充分考虑植物系数和土壤水分限制系数,计算得到流域天然植被蒸散量;然后,结合天然植被类型、分布及覆盖面积,对开都—孔雀河流域2000年、2010年和2018年的各类天然植被现状生态需水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植被在主要生长期(4—10月)的生态需水量,并从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两个方面对天然植被生态需水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流域日潜在蒸散量变化明显,于4月开始增长,在7月中、下旬达到峰值,随后开始逐渐减少;天然植被日实际蒸散量ETc变化趋势与日潜在蒸散量ETP-T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2)以巴音布鲁克气象站和尉犁气象站为例,采用FAO P-M公式计算值对P-T模型模拟得到的天然植被实际蒸散量进行验证,发现两个站点精度检验结果R2分别为0.9762和0.875,表明本文中使用的P-T模型计算结果达到了相对较好的效果。(3)从天然植被生态需水的时间变化特征来看,(1)单日生态需水量:六类天然植被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的单日生态需水量具有明显的差异,其值先增大后减小。天然林、草地单日生态需水量的高值出现在7月中下旬,天然草地单日生态需水量的低值出现在10月份,而天然林地单日生态需水量的低值出现在4月初,这是由不同类型天然植被自身的生长机制导致的。(2)月生态需水量:各类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量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4—7月为需水增长期,7月达到峰值,7—10月为需水减少期,这与植物的生长周期规律相一致。高覆盖度草地4—10月的生态需水量变化幅度在6类天然植被中一直处于最高,其他5类天然植被变化幅度相对较小。(3)年生态需水总量:2000、2010、2018年流域内的天然植被生态需水总量分别为156.9596×108m3、156.5375×108m3和186.3474×108m3,近19年流域内天然植被生态需水呈先减少(2000—2010年)再增加(2010—2018年)的趋势,与天然植被面积变化趋势相一致。(4)从天然植被生态需水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1)不同类型天然植被单位面积平均生态需水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有林地(441.24 mm)>灌木林(339.60 mm)>高覆盖度草地(324.97 mm)>疏林地(284.09 mm)>中覆盖度草地(281.57 mm)>低覆盖度草地(244.97 mm)。(2)不同分区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量差异较大,表现为开都河流域山区(122.3801×108m3)>孔雀河流域平原绿洲区(24.0340×108m3)>开都河流域平原绿洲区(7.5288×108m3)>孔雀河流域山区(5.1230×108m3)。
孙杰[4](2019)在《干旱区流域水文过程分析及水资源管理》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维持干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受不断加剧的气候变化和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影响,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的数量和时空分布发生了显着变化,给水资源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水资源管理是一个涉及水文模拟与预报以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复杂过程。由于受降水的随机性、政策的主观性、社会经济的波动性等因素影响,水资源系统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加剧了水资源管理的难度。如何表征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高水文模拟与预报的精度,制定可靠的水资源管理方案,是干旱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在系统辨识水文过程以及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基础上,开展了干旱区流域水文过程分析,揭示了影响水文过程模拟与预报的主要因素;开发了一套基于随机分析的水资源管理方法体系,制定了稳健的水资源管理策略。具体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建立了开都河流域SLURP(Semi-distributed land-use based runoff process)水文模型,设计了 24 种数字高程模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分辨率和子流域划分水平的组合,量化了流域空间分辨率对径流模拟的影响,揭示了 DEM分辨率和子流域划分水平的交互性与径流变化的关系,优化了模型的输入。结果发现子流域划分水平对径流的影响程度比DEM的影响大,200m DEM和183个子流域数目组合下的流域径流模拟效果最好。(2)开发了耦合多气候情景的逐步聚类-SLURP模型,分析了多种气候模型(GCM,global climate model)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开都河流域温度、降水和径流的变化。该模型不仅能反映气候变化情景的不确定性对径流的影响,提出的逐步聚类降尺度方法还能够有效处理气候尺度下延时预报因子和预报量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和离散性特征,避免了函数假设关系。结果发现开都河流域春季和冬季的温度上升幅度大,春季和秋季的降水增加,春季径流先增加后减少,而且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3)集成了 GCM、随机天气发生器、SLURP水文模型和区间多阶段随机规划方法,构建了模拟-优化集合模型,探究了气候变化对开孔河流域中游人类活动用水和下游生态用水的影响。该模型系统不仅能充分反映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还能有效表征气候模式的不确定性,以及水资源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随机性、动态性和区间不确定性。通过求解模型能够得到不同气候变化模式和生态调水计划下的水资源配置方案,为开孔河流域适应气候变化以及降低缺水带来的风险提供了决策支持。(4)依托可能性模糊规划、弹性模糊规划和机会约束规划,提出了模糊机会约束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处理农业系统中参数表征为可能性分布、概率分布和弹性约束的多重不确定性信息,帮助决策者有效权衡系统收益以及系统违约风险。以阿姆河下游农业灌区为例,构建了农业水-土地资源联合管理模型,设置了 1080种情景,探究了不同农业灌溉效率对水-土地资源关联系统的影响;得到了最优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和农业种植结构,在保障粮食安全和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发现灌溉效率为0.61时能够有效适应水资源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并适合阿姆河下游灌区农业发展。(5)基于模糊可信度规划、机会约束规划和分式规划,建立了模糊随机分式规划方法,用于处理水资源-粮食-能源关联系统中的随机和模糊不确定性,同时反映系统中的多目标性;以开孔河流域为例,构建了基于随机模糊分式规划的水资源-粮食-能源关联模型,探究了来水量、需水量以及污染物和CO2减排的不确定性对水资源分配、农业种植和电力生产的影响,发现水资源供需的波动对火电生产和蔬菜种植的影响最大,结果为保障水资源、粮食和能源安全提供了最优的管理模式。总之,本文探究了流域空间分辨率和气候变化对开都河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揭示了径流变化的影响因素,提高了模型模拟与预报的精度。提出了一套基于随机分析的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模型,平衡了气候变化、有限水资源量、粮食和能源生产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优化了干旱区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农业种植结构和电力生产模式,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了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短缺带来的风险。
巴乌龙[5](2019)在《基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情景的开都河水文和水环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陆河流及湖泊是维持当地生产生活和维护流域生态平衡的重要水资源。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和水资源将变得更加脆弱和敏感,随着干旱半干旱区人口数量和人类生产水平的提高,绿洲面积不断扩张,水资源消耗量不断提升,并且向地表水系统排入大量污染物质,造成水资源供应紧张和水环境的恶化,已严重制约着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经济可以持续发展。准确剖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和水环境变化的影响机制,对不同情景下流域水文及水质变化的量化分析,对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高效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干旱半干旱区水文过程和水质变化预测研究中面临的挑战,本研究以开都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取动力降尺度(RegCM4、HadGEM3-RA和SUN-MM5)和统计降尺度(GCMs集合平均)的未来气象数据,并与构建的SWAT模型进行耦合,预测了未来开都河流域的水资源变化。进一步建立了下游灌区的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数据库,开展流域下游灌区的水环境数值模拟研究。最后根据上游预测的水资源变化情况,以及未来农业生产的发展设置了6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情景,开展下游灌区未来水文和水环境的变化趋势模拟,并剖析不同情境下开都河灌区水环境变化的成因,据此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研究得出主要结论:(1)到本世纪中叶开都河流域比1990~1999年的年均气温高1.1~2.4℃,降水量升高13.6~38.4%。随着气温的升高和蒸散发力的增加,开都河流域的水资源供给可能会减少2.1~22.3%。(2)开都河灌区内非点源污染物的流失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化肥流失是入湖氮磷等污染物的重要来源,2010~2014年年均通过农田排渠进入博斯腾水体的水量、TN和TP分别为4.21×108 m3、773.74 t和15.49 t,分别占到入湖总量的15.71%、24.81%和61.98%。(3)不同气候情景下的水环境模拟结果表明,非点源污染物排放量和降水量的变化密切相关,如在开都河的径流量减少10%,降水量增加20%的情景下,TN和TP的排放量分别增加9.56%和35.65%。农业生产方式调整的情景中,通过施肥减少20%,灌溉效率提高17%,可以使TN、TP削减14.49%、16.03%,农田排水增加4.77%。情景模拟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开都河灌区未来的来水量将减少,非点源污染物的排放有升高的趋势,但是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方式,灌区内的水环境仍然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董楠[6](2018)在《塔里木河流域水质演变规律及生态需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50年来,流域生态环境的退化已经越来越严重,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已经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处在内陆干旱区的塔河流域,更是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塔河流域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对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强度也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出现了许多水环境问题,目前塔河流域水质已有日渐恶化的趋势,尤其是水质矿化度不断升高。本文基于1982-2014年的水质数据和水文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和累积距平分析研究,揭示了塔河流域水质时空演变规律,采用改进的Tennant法计算了“四源一干”河道内生态需水。主要结论如下:(1)塔里木河干流CODMn、氨氮浓度显着上升,矿化度是不显着的下降趋势。CODMn和氨氮浓度的突变时间在20世纪90年代初,矿化度的突变时间在21世纪初。空间上CODMn和矿化度沿程下降,氨氮沿程增加。(2)阿克苏河CODMn和矿化度浓度显着上升,氨氮是不显着的下降,近五年三项检测指标均为不显着的下降趋势。CODMn的突变时间在20世纪90年代初,而矿化度的突变时间在21世纪初,氨氮无突变。空间上CODMn、氨氮、矿化度均沿程上升。(3)和田河CODMn和氨氮处于波动状态,整体有下降势头,矿化度则是较为显着的上升趋势。CODMn浓度的突变时间在21世纪初,氨氮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矿化度在20世纪90年代末。空间上CODMn和矿化度均沿程上升,氨氮浓度中游高于上游和下游。(4)叶尔羌河CODMn、氨氮和矿化度浓度都显着上升。CODMn的突变时间在1994年左右,氨氮无突变,矿化度的突变时间在2000年左右。空间上氨氮和矿化度均沿程先降后升,CODMn呈现微弱的沿程下降趋势。(5)开都-孔雀河CODMn和矿化度呈现显着的上升趋势,氨氮处于不显着的上下波动状态。CODMn突变时间在20世纪90年代末,氨氮无突变,矿化度的突变时间在21世纪初。空间上CODMn、氨氮和矿化度指标浓度都是上游到中游上升,中游到下游下降的趋势。(6)导致水质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社会人口增加和生产规模增大,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水及农田排水等污染点源不断增加,造成水质下降。地理、气候和认为因素共同导致了水质变化。(7)确定了“四源一干”一般用水期和高峰用水期的河道内生态需水量。目前各研究河段水量可以保证河道内生态系统健康。
张浩佳[7](2016)在《开都河流域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下水-地表水循环系统具有复杂的相互转换关系,为了真实、客观的反映流域内水资源的转化规律,必须将地下水-地表水系统耦合进行研究。GSFLOW模型考虑了气象条件、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以及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耦合了降雨径流模拟系统(PRMS)和三维有限差分模型(MODFLOW-2005),可适用于不同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的模拟,以评价土地利用变化、气候变化及地下水开采对地表水文过程和地下水文过程的影响。本文介绍了 GSFLOW模型的结构、计算过程、应用范围等,分析气温、降水以及不同数量的水文响应单元(HRU)对GSFLOW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可知水文响应单元划分尺度及气温、降水的变化对模拟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开都河位于新疆内陆地区,是新疆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河流。由于开都河研究区地处干旱,区域较大,资料较少,难以精细化建模。本文根据GSFLOW模型的特点,应用GSFLOW模型对开都河研究区进行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模拟。根据研究区2000-2005年的数据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识别,利用研究区地下水观测井及焉耆大桥、宝浪苏木两个径流测站数据与模型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焉耆大桥径流测站径流量的Nash模型确定性系数为0.86、宝浪苏木径流测站径流量的Nash模型确定性系数为0.74,且模型率定识别期均在0.67以上,研究区8个地下水观测孔水位的计算值与观测值的绝对平均误差约1.2m,决定系数为0.97,观测井绝对平均误差约较小,满足地下水模拟精度要求。根据研究区2006-2011年数据对模型结果进行模拟预测,利用研究区地下水观测井及焉耆大桥、宝浪苏木两个径流测站数据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焉耆大桥径流测站径流量的Nash模型确定性系数为0.82、宝浪苏木径流测站径流量的Nash模型确定性系数为0.89,研究区地下水南岸观测井的决定系数为0.98,北岸观测井的决定系数为0.99,并与研究区观测井多年数据拟合良好,取得较好的模拟结果。通过分析开都河地下水-地表水相互转化关系可知,模拟期内第一分水枢纽到焉耆大桥段、焉耆大桥到宝浪苏木段、宝浪苏木到博斯腾湖段都为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且第一分水枢纽到焉耆大桥段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量最大,其他两个河段长度相对较小。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量总体上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大。依据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方向的不同,可将开都河分为4个河段。第一分水枢纽至巴润哈尔莫敦镇段转化方向为河水补给南北两岸地下水;巴润哈尔莫敦镇至乌拉斯台河入开都河口段,在开都河南岸,地下水补给河水,而在开都河北岸,地下水接受河水补给;乌拉斯台河入开都河口至乌拉斯台干排段,南北两岸地下水补给河水;乌拉斯台干排至开都河入博斯腾湖口段为河水补给南北两岸地下水。GSFLOW模型可以较为真实反应出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的影响及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可以作为类似干旱区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的评估工具,并应用于实际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郭梦京[8](2015)在《干旱区典型内陆湖泊水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文中指出湖泊是全球环境变化的敏感区,也是气候变化研究的典型地区。内陆湖泊作为气候变化敏感的指示器,对干旱区生态与环境变化具有重大的影响。博斯腾湖地处干旱区,曾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博斯腾湖出现了湖面萎缩、水量减少、水体污染、水质咸化的现象,导致其生态环境也随之发生恶化。本文从水文生态的角度出发,利用近50年博斯腾湖的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及近期水质监测数据,运用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相关理论,借助GIS空间分析、小波分析、水量平衡模型、气候弹性模型等工具,对博斯腾湖的水文—气候变化特征、水环境变化规律以及气候变化对湖泊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博斯腾湖已由淡水湖演化成了微咸水湖。1958年以前湖水矿化度仅为0.39 g/L,属于淡水湖,1975年矿化度为1.44 g/L,1987年达到最高值1.87 g/L,目前矿化度为1.55 g/L。矿化度空间分布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矿化度最高值出现在湖区西北部,最低值在西南部。(2)博斯腾湖的水量收支主要是由开都河来水、孔雀河出流以及湖面蒸发决定的。其中开都河来水占总入湖水量的93%,而降水补给量仅占很小一部分,比例约为3%;孔雀河出湖水量和湖面蒸发消耗量分别占总出湖水量的57%和43%。(3)近50多年博斯腾湖水位变化波动较大。1958~1987年期间水位下降了3.61m;1988~2002年上升了 4.6m;2003~2012年又下降了近4.0m。水位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通过Mann-Kendall检验,结果表明博斯腾湖水位下降趋势显着。(4)1958~1987年期间博斯腾湖水位下降主要是由于蒸发损失过大造成的,人为增加了出湖水量只是进一步加剧水位下降的速度;1988~2002年期间水位上升主要是由于蒸发损失的减少以及入湖水量的增加;2003~2012年期间水位下降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河流入湖水量减少,加之孔雀河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使得出湖水量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从而导致博斯腾湖水位急剧下降。(5)目前博斯腾湖水质类别为Ⅳ类水标准,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其营养状态等级为均中营养,影响营养状态的主要因子是总氮,整个大湖区平均浓度为0.91 mg/L。(6)博斯腾湖水质咸化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区域气候条件的变化共同导致的。1958~1987年矿化度上升主要是由于60年代后焉耆盆地大规模的农业开发,洗盐和改土治碱使进入博斯腾湖的高盐农田水量增加,开都河来水量减少导致入湖淡水量减少,同时人为加大了出湖水量,从而导致了湖水矿化度的升高。1988~2003年矿化度下降主要是由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的上升使得降水及冰川融水增加,大量淡水进入博斯腾湖,湖水得以稀释,使得湖水矿化度下降。2004~2012年矿化度再次升高主要是由于冰川经过前期的消融后,冰川向更高处消退,冰川总量减少,使得入湖水量也随之减少,加之向塔里木河进行生态输水,从而导致博斯腾湖矿化度再次上升。(7)博斯腾湖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整体保持在中等水平,1993~2012年水生态系统综合健康指数呈现波动式递减趋势。通过以上研究,研究成果可为博斯腾湖水体污染治理及污染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亦可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对博斯腾湖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魏光辉[9](2015)在《基于水土生态可持续的干旱区绿洲水资源利用研究》文中指出焉耆盆地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北部,为典型的干旱区绿洲。近些年来,由于绿洲内部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灌区土壤呈现盐渍化、博斯腾湖水矿化度升高、水生态环境系统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博斯腾湖水位已长期接近法定最低运行水位1045m。如果上述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将会严重制约绿洲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焉耆盆地绿洲水土资源开发,合理配置绿洲灌区地表水地下水用水量,妥善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关系,促进绿洲水资源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对于实现绿洲水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采用生态水文学方法,多角度论述了基于水-土-生态安全的地下水合理调控区间,在此基础上,利用Modflow软件对研究区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进行数值模拟;为研究绿洲农业用水结构(地表水地下水利用比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以绿洲典型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区水盐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建立了典型区“两水”联合开发利用方案集合,确定了较适宜的“两水”开发利用模式;采用趋势外推法和用水定额法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区规划水平年各业需水量进行了预测,并以缺水量最少与供水成本最低为目标方程,建立了基于多目标约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并利用元胞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该模型优化求解;根据水资源配置结果,采用格序理论、理想解法并结合水资源承载指数模型,对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承载力情况与社会经济发展规模进行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生态水文学方法对研究区地下水水位与地表植被生长、农田土壤盐渍化及潜水蒸发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提出绿洲灌区适宜的地下水水位调控区间宜为3.0m4.5m,地下水埋深处于该深度对于植被正常生长、农田土壤盐渍化防治、适度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以及维护绿洲水资源安全都是合适的;根据地下水水位调控要求,利用Modflow软件对研究区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下水年开采量为4.0亿m3较合适,此时研究区地下水平均埋深为3.11m。(2)以焉耆盆地绿洲典型区为例,以典型区地下水最大可开采量为目标函数,以防治土壤盐渍化、地下水水位动态平衡、水盐均衡等因素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典型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开发利用模式的数值方程。利用Modflow软件对典型区不同地下水调控水位进行水均衡模拟,提出两水联合开发利用调控方案集合,在此基础上,利用盐均衡模型对不同调控方案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对不同调控方案下的地下水水质、作物根层土壤盐分、作物用水量与水资源利用这4因素综合考虑,典型区作物生育期地下水位调控在2.5m3m左右为宜,地表水地下水引水比应控制在1.063.02之间;农田土壤排盐采用冬、春灌结合方式,洗盐定额为2700 m3/hm2,冬灌采用隔年冬灌方式,每隔510年所有耕地再增加一次春灌,农田排灌比宜为11.5%11.9%。(3)采用趋势外推法和用水定额法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区规划水平年各业需水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2015年各业总需水量为138936.5万m3,2020年各业总需水量为131635.8万m3,2030年各业总需水量为125930.2万m3;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及高效节水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用水所占比重逐渐降低,2030年降至各业用水总量的83.36%,工业用水所占比重逐渐上升,2030年达到各业用水总量的12.06%。(4)以绿洲缺水量最小及供水成本最低为目标方程,综合考虑博斯腾湖运行水位、地下水开发利用“双控指标”等因素,建立了基于多目标约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利用Matlab软件结合元胞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表明:不同规划水平年,焉耆盆地各业供水量分别为138936.5万m3(2015年),131635.8万m3(2020年)与125930.2万m3(2030年),供需水量平衡,无缺水现象发生,此时博斯腾湖运行水位均在1045.0m以上;研究区绿洲农业灌溉规模宜控制在15.33万hm2为宜,较现状年减少6.48万hm2;不同水平年,高效节水农业发展比例宜控制在总灌溉面积的62.7%80.6%,农业引水比(地表水地下水用水量比值)应控制在2.6533.278。(5)根据干旱区水资源特点,并结合焉耆盆地实际情况,建立了涵盖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这4个方面、15项评价指标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评价体系。采用格序理论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利用正、负加权理想解方法对不同水平年水资源承载力值进行评价,并根据水资源承载指数模型对研究区经济发展规模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人口密度、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GDP增长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单位面积灌溉用水量及森林覆盖率是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研究区2011年、2015年、2020年及2030年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值分别为0.4989、0.5307、0.5441与0.5459,承载力综合值呈缓慢上升趋势,承载力等级由Ⅳ级上升为Ⅲ级;在现状经济技术水平和社会生产条件下,研究区水资源可承载的经济发展规模为405亿元人民币。
伊丽努尔·阿力甫江[10](2015)在《博斯腾湖水量动态平衡与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近几十年来内陆湖泊水量失衡,生态环境处于恶化趋势。系统地揭示影响内陆湖泊水量平衡要素之间的复杂错综关系及其作用机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之一。本文利用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流域——博斯腾湖流域的19582012年水文、气象与社会经济资料序列,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博斯腾湖水位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模拟技术,利用1983-2013年的气象、水文和社会经济资料,建立博斯腾湖水量平衡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水量平衡分析、敏感度分析、情景分析以及博斯腾湖水量平衡的优化调控研究。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表明:①博斯腾湖水位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经历了下降、上升和再下降三个阶段,各阶段内各驱动因素的权重不同;②灰色关联法结果表明:博斯腾湖水位变化主要是由入湖流量、降水与气温波动等自然因素和耕地面积、灌溉面积、灌溉引水量与灌溉净耗水量等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入湖流量变化是博斯腾湖水位升降的主要影响因素。1958-1987年间,开都河处于偏枯年份,博斯腾湖水位呈缓慢下降的趋势,水位从1958年的1048.00 m下降至1987年的1045.03 m,平均水位为1047.20 m,这期间自然因素对水位的影响较大;1988-2002年间,开都河处于丰水年,入湖水量较多,博斯腾湖水位呈快速上升趋势,水位从1988年的1045.21 m上升至2002年的1048.60 m,平均水位为1046.80 m,这期间人类活动对水位的影响开始增强,但自然因素对水位的影响仍强于人类活动对水位的影响;2003-2012年10年间,入湖水量减少,博斯腾湖水位又呈急剧下降趋势,水位从2003年的1048.55 m下降至2012年的1045.68 m,这期间人类活动对水位的影响呈显着增加趋势;③1958-2012年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总体呈自然因素向人类活动的变化趋势。博斯腾湖水量平衡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1)博斯腾湖水位的波动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耦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近十年来湖水位的下降主要是受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的缘故,特别是孔雀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水量猛增引起的;(2)湖水位最敏感的自然要素:入湖地表水量>蒸发量>出湖水量,湖水位最敏感的人文要素:灌溉定额>灌溉面积>工业产值>人口;(3)未来30年的情景分析暗示:为了维持博斯腾湖水位优化生态环境,实现其周围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严格控制农业灌溉面积,普及节水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有效利用水资源,调整社会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比例;(4)博斯腾湖水量平衡的优化调控分析研究表明:保证博斯腾湖的地表水入湖量,同时提高湖水的水交换率,才是整个博斯腾湖流域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协同进化与发展的最佳选择。相反,在博斯腾湖上游一直扩大农业灌溉,可能会导致博斯腾湖生态环境的恶化、湖泊萎缩或完全消失。最后,在博斯腾湖下游地区将遭遇缺水的危机。
二、开都河—孔雀河灌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都河—孔雀河灌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节水的开都-孔雀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总体概况 |
2.2 研究区水资源概况 |
2.2.1 水资源可利用量 |
2.2.2 水资源供需状况 |
2.2.3 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 数据资料 |
2.4 研究方法 |
2.4.1 系统动力学模型(SD) |
2.4.2 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ITSP) |
2.4.3 SD与 ITSP模型联合利用 |
2.4.4 灰色预测法 |
2.4.5 Logistic模型 |
2.4.6 植被需水计算方法 |
2.4.7 湖区耗水计算方法 |
第3章 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及节水情景设计 |
3.1 基于水资源脆弱性指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 |
3.1.1 模型边界和数据来源 |
3.1.2 模型因果关系分析及变量方程式 |
3.1.3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3.1.4 模型敏感性因素识别 |
3.2 节水方案设设计与优选 |
3.2.1 节水方案设计 |
3.2.2 节水方案优选及其结果与分析 |
第4章 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 |
4.1 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ITSP)模型的建立 |
4.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4.3 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与分析 |
4.3.1 历史随机来水下水资源优化配置 |
4.3.2 未来随机来水下水资源优化配置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系统动力学模型中变量及其方程式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基于多源数据的开都-孔雀河流域天然植被生态需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蒸散发研究进展 |
1.2.2 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水文特征 |
2.1.5 土壤植被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遥感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2.2 全球陆面同化系统(GLDAS)数据及预处理 |
2.2.3 气象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2.4 其他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第3章 流域潜在蒸散量估算及变化特征分析 |
3.1 P-T模型 |
3.2 模型参数分析 |
3.2.1 地表净辐射量(R_n) |
3.2.2 土壤热通量(G) |
3.2.3 汽化潜热(λ) |
3.2.4 饱和水气压—温度曲线斜率(△) |
3.2.5 干湿表常数(γ) |
3.3 潜在蒸散量(ET_(P-T))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3.1 ET_(P-T)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3.3.2 ET_(P-T)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然植被生态需水计算及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4.1 天然植被生态需水计算 |
4.2 流域天然植被面积(A) |
4.3 天然植被实际蒸散量(ET_c)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4.3.1 ET_c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4.3.2 ET_c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4.4 计算结果精度验证 |
4.5 天然植被生态需水时空变化分析 |
4.5.1 天然植被生态需水时间变化分析 |
4.5.2 天然植被生态需水空间分布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干旱区流域水文过程分析及水资源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流域水文过程分析 |
2.1.1 DEM分辨率对水文过程影响 |
2.1.2 子流域划分水平对水文过程影响 |
2.1.3 气候变化对水文过程影响 |
2.2 干旱区水资源管理研究 |
2.2.1 不确定性条件下水资源优化配置 |
2.2.2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管理影响 |
2.2.3 耦合粮食和能源的水资源综合管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开都河流域水文过程分析 |
3.1 DEM分辨率和子流域划分水平对径流模拟影响 |
3.1.1 SLURP水文模型 |
3.1.2 开都河流域概况 |
3.1.3 模型率定与验证 |
3.1.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1.5 主要结论 |
3.2 耦合多气候情景的逐步聚类-SLURP模型分析开都河流域水文过程 |
3.2.1 SCA-SLURP模型体系 |
3.2.2 问题阐述 |
3.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2.4 主要结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随机分析用于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管理 |
4.1 区间多阶段随机分析用于气候变化条件下水资源管理—以开孔河流域为例 |
4.1.1 ISAMS方法体系 |
4.1.2 开孔河流域概述 |
4.1.3 模型建立 |
4.1.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5 主要结论 |
4.2 模糊机会约束规划用于农业水-土地资源联合管理—以阿姆河流域为例 |
4.2.1 PFCP方法 |
4.2.2 阿姆河流域概述 |
4.2.3 PFCP-WLN模型建立 |
4.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5 主要结论 |
4.2.6 符号列表 |
4.3 随机模糊分式规划用于水资源-粮食-能源关联系统管理—以开孔河流域为例 |
4.3.1 SFFP方法 |
4.3.2 问题阐述 |
4.3.3 SFFP-WFE模型构建 |
4.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5 主要结论 |
4.3.6 符号列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贡献与创新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情景的开都河水文和水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
1.2.2 气候变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
1.2.3 人类活动对水文及水环境的影响 |
1.2.4 开都河流域水文及水环境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第2章 研究方法、数据资料和模型介绍 |
2.1 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2.2 研究区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特征 |
2.2.4 水文特征 |
2.2.5 社会经济 |
2.3 数据资料 |
2.3.1 空间数据 |
2.3.2 站点数据 |
2.3.3 气候模式数据 |
2.4 SWAT模型 |
2.4.1 模型概述 |
2.4.2 模型原理 |
2.5 情景分析与控制措施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气候变化对开都河水文过程的影响 |
3.1 气候模式数据预处理 |
3.1.1 区域气候模式数据的提取和检验 |
3.1.2 区域气候模式数据的校正 |
3.1.3 全球气候模式气候变化信号的提取 |
3.2 开都河流域水文模型构建 |
3.2.1 流域的离散化 |
3.2.2 定义水文响应单元 |
3.2.3 SWAT数据输入 |
3.2.4 降水和气温高程带划分 |
3.2.5 参数敏感性分析和模型校准 |
3.2.6 模型的结果和评价 |
3.3 开都河流域气候变化和水文模拟结果 |
3.3.1 温度和降水的季节变化 |
3.3.2 温度和降水的年均变化 |
3.3.3 极端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
3.3.4 径流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3.3.5 峰值流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类活动对开都河灌区水环境的影响 |
4.1 开都河灌区污染源调查 |
4.1.1 开都河灌区点源污染调查 |
4.1.2 开都河灌区非点源污染调查 |
4.1.3 开都河灌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分析 |
4.2 开都河灌区非点源污染模型构建 |
4.2.1 开都河灌区的空间数据库构建 |
4.2.2 开都河灌区的属性数据库构建 |
4.2.3 研究区的离散化及水文响应单元的划分 |
4.2.4 SWAT数据的输入 |
4.2.5 参数敏感性分析和模型校准 |
4.2.6 模型的结果和评价 |
4.3 开都河灌区非点源污染模拟结果 |
4.3.1 开都河灌区非点源污染关键区识别 |
4.3.2 开都河灌区排渠排污量统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开都河灌区水环境情景模拟及防治措施 |
5.1 未来气候和管理措施情景设置 |
5.2 不同情景下非点源污染负荷响应 |
5.3 开都河灌区水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
5.3.1 湖水水质咸化 |
5.3.2 湖水水质恶化 |
5.4 开都河灌区水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 |
5.4.1 点源污染控制措施 |
5.4.2 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 |
5.4.3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
5.4.4 湿地生态修复和重建 |
5.4.5 水环境的综合管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塔里木河流域水质演变规律及生态需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塔里木河流域水环境研究进展 |
1.2.2 流域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塔河水质时空演变规律分析 |
1.3.2 塔河流域生态需水研究 |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案 |
1.4.2 技术路线 |
2 流域概况 |
2.1 地形地貌 |
2.2 河流水系 |
2.3 气候特征 |
2.4 生态环境 |
2.5 水质评价 |
2.6 本章小结 |
3 塔河流域水质演变规律分析 |
3.1 数据及分析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分析方法 |
3.2 塔河流域水质时间演变规律分析 |
3.2.1 塔里木河干流 |
3.2.2 阿克苏河 |
3.2.3 和田河 |
3.2.4 叶尔羌河 |
3.2.5 开都-孔雀河 |
3.3 塔河流域水质空间演变规律分析 |
3.3.1 塔里木河干流 |
3.3.2 阿克苏河 |
3.3.3 和田河 |
3.3.4 叶尔羌河 |
3.3.5 开都-孔雀河 |
3.4 塔河流域水质时空变化规律成因分析 |
3.4.1 塔河干流 |
3.4.2 阿克苏河 |
3.4.3 和田河 |
3.4.4 叶尔羌河 |
3.4.5 开都-孔雀河 |
3.5 本章小结 |
4 塔河流域生态需水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2 数据选取 |
4.3 塔河流域“四源一干”生态需水量 |
4.3.1 叶尔羌河 |
4.3.2 和田河 |
4.3.3 阿克苏河 |
4.3.4 开都-孔雀河 |
4.3.5 塔里木河干流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开都河流域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地下水与地表水耦合模拟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GSLFOW耦合模拟模型 |
2.1 GSFLOW简介 |
2.2 GSFLOW模型结构 |
2.3 数值求解方法 |
第三章 GSFLOW数值模拟算例研究 |
3.1 算例研究 |
3.2 数值模拟结果 |
3.3 小结 |
第四章 新疆开都河流域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模拟研究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4.1.2 气象水文概况 |
4.1.3 地形与地貌 |
4.1.4 地质构造 |
4.1.5 地层岩性 |
4.1.6 水文地质条件 |
4.1.7 土壤类型与土地利用 |
4.2 三维数值模型的建立 |
4.2.1 模型基本概况 |
4.2.2 地下水数值模型的建立 |
4.2.3 地表水数值模型的建立 |
4.3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4.3.1 研究区率定识别结果与分析 |
4.3.2 研究区地下水模拟结果与分析 |
4.3.3 研究区地表水模拟结果与分析 |
4.4 开都河地下水-地表水相互转化关系分析 |
4.4.1 不同河段地下水-地表水转换量 |
4.4.2 不同河段地下水-地表水转化方向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干旱区典型内陆湖泊水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全球气候变化与干旱问题 |
1.1.2 干旱区水资源问题 |
1.1.3 干旱区湖泊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全球变暖与区域气候变化 |
1.2.2 气候变化与水资源 |
1.2.3 湖泊环境变化 |
1.2.4 湖泊环境影响与生态环境评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干旱区内陆湖泊概述 |
2.1 中国干旱区内陆湖泊分布 |
2.2 干旱区内陆湖泊类型 |
2.3 干旱区内陆湖泊的特征 |
2.3.1 干旱区内陆湖泊水系的独特性 |
2.3.2 干旱区内陆湖泊水化学特征 |
2.4 内陆湖泊在干旱区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2.4.1 提供丰富生物量 |
2.4.2 调节区域气候 |
2.4.3 调蓄和供水功能 |
2.4.4 净化污染物 |
2.4.5 维持生物多样性 |
3 博斯腾湖生态环境演变 |
3.1 博斯腾湖自然地理特征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特征 |
3.1.4 河流与湖泊 |
3.1.5 土壤及植被 |
3.2 博斯腾湖水文生态演变 |
3.2.1 水循环过程 |
3.2.2 水动力特性 |
3.2.3 水位与水量变化 |
3.2.4 水化学过程 |
3.2.5 生物及湿地 |
3.3 博斯腾湖生态与环境问题 |
3.3.1 湖泊萎缩、水量减少 |
3.3.2 水环境污染问题 |
3.3.3 水位控制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博斯腾湖水文-气候因子变化特征研究 |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数据来源 |
4.2 气候变化特征与趋势 |
4.2.1 气温变化特征与趋势 |
4.2.2 降水变化特征与趋势 |
4.2.3 蒸发变化特征与趋势 |
4.3 径流变化特征与趋势 |
4.3.1 入湖径流变化特征与趋势 |
4.3.2 出湖径流变化特征与趋势 |
4.4 水位变化特征与趋势 |
4.4.1 水位变化特征 |
4.4.2 水位变化趋势 |
4.5 本章小结 |
5 气候变化对博斯腾湖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2 博斯腾湖气象干旱变化过程 |
5.2.1 气象干旱等级划分 |
5.2.2 不同时间尺度SPI指数特征 |
5.2.3 不同时间尺度干旱出现的频次分析 |
5.3 博斯腾湖近55年水量平衡分析 |
5.3.1 水量平衡要素定量分析 |
5.3.2 水量平衡计算分析 |
5.3.3 水量平衡误差分析 |
5.4 气候变化对博斯腾湖入湖径流的影响 |
5.4.1 开都河水文要素的长期变化 |
5.4.2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入湖径流影响 |
5.4.3 气候弹性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 |
5.5 近55年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原因 |
5.5.1 博斯腾湖水位与水文气候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
5.5.2 不同时段水位变化的原因分析 |
5.6 博斯腾湖未来水位预测 |
5.7 本章小结 |
6 博斯腾湖水环境变化及评估 |
6.1 研究方法与数据 |
6.1.1 研究方法 |
6.1.2 数据来源 |
6.2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6.2.1 水功能区划 |
6.2.2 水质评价 |
6.2.3 富营养化评价 |
6.3 水质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 |
6.3.1 水质变化趋势 |
6.3.2 富营养化状态变化趋势 |
6.3.3 水质变化成因分析 |
6.4 水体咸化过程及成因分析 |
6.4.1 矿化度的时间及空间变化 |
6.4.2 水质咸化成因分析 |
6.5 博斯腾湖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 |
6.5.1 评估指标的选取 |
6.5.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6.5.3 评估结果及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基于水土生态可持续的干旱区绿洲水资源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焉耆盆地基本概况 |
2.1 地理地形 |
2.2 气候条件 |
2.3 河流湖泊 |
2.4 社会经济 |
2.5 水资源现状 |
2.6 水资源开发利用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水土生态安全的地下水水位阈值及可利用量研究 |
3.1 基于水土生态安全的地下水水位阈值确定 |
3.2 基于水土生态安全的地下水可利用量评价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绿洲典型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
4.1 典型区概况与数据采集 |
4.2 典型区水盐均衡模型的建立 |
4.3 模型求解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焉耆盆地供需水量预测 |
5.1 需水量预测 |
5.2 可利用水量预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水土生态可持续的焉耆盆地水资源合理配置 |
6.1 水资源合理配置背景说明 |
6.2 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建立与求解 |
6.3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焉耆盆地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研究 |
7.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7.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 |
7.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7.4 水资源承载力下的经济发展规模分析 |
7.5 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博斯腾湖水量动态平衡与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相关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博斯腾湖的研究现状 |
1.2.2 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研究动态 |
1.2.3 博斯腾湖水量平衡的研究进展 |
1.2.4 博斯腾湖水资源调控的研究动态 |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组成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博斯腾湖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植被与土壤 |
2.2 博斯腾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 |
2.2.1 人口状况 |
2.2.2 社会经济概况 |
3 博斯腾湖水位变化驱动力 |
3.1 水位变化特征 |
3.2 水位变化驱动因素 |
3.2.1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
3.2.2 驱动因素分析 |
3.3 自然因素对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影响 |
3.4 人类活动对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影响 |
4 博斯腾湖水量平衡研究 |
4.1 博斯腾湖水量平衡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4.1.1 系统动力学方法 |
4.1.2 模型的构建 |
4.1.3 有效性检验 |
4.2 博斯腾湖水量平衡分析 |
4.3 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敏感度分析 |
4.3.1 模型参数敏感度分析法 |
4.3.2 模型参数敏感度分析结果 |
4.4 系统动力学模型情景分析 |
4.4.1 情景设定 |
4.4.2 模拟结果 |
5 博斯腾湖水资源的优化调控研究 |
5.1 博斯腾湖调控面临的问题 |
5.2 博斯腾湖水量平衡的优化调控研究 |
5.2.1 模型模拟方案设计 |
5.2.2 模型模拟方案结果分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参加项目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开都河—孔雀河灌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河长制的开都-孔雀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研究[D]. 邢延霞. 新疆大学, 2020
- [2]基于节水的开都-孔雀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杨秋萍. 新疆大学, 2020(07)
- [3]基于多源数据的开都-孔雀河流域天然植被生态需水研究[D]. 杨媛媛. 新疆大学, 2020(07)
- [4]干旱区流域水文过程分析及水资源管理[D]. 孙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
- [5]基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情景的开都河水文和水环境研究[D]. 巴乌龙. 清华大学, 2019(06)
- [6]塔里木河流域水质演变规律及生态需水研究[D]. 董楠. 西安理工大学, 2018(11)
- [7]开都河流域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模拟研究[D]. 张浩佳. 南京大学, 2016(05)
- [8]干旱区典型内陆湖泊水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D]. 郭梦京. 西安理工大学, 2015(02)
- [9]基于水土生态可持续的干旱区绿洲水资源利用研究[D]. 魏光辉. 新疆农业大学, 2015(05)
- [10]博斯腾湖水量动态平衡与调控研究[D]. 伊丽努尔·阿力甫江. 新疆师范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