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渣在天津港东部矿山建设泊位建设中的应用

钢渣在天津港东部矿山建设泊位建设中的应用

一、钢渣在天津港东突堤矿建泊位建设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钊[1](2017)在《面向复杂通航系统的船舶交通流特征及演化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资源分布和需求的区域差异性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强有力的驱动力,船舶作为国际贸易中货物运输的重要工具,在货物运输的强大需求下其数量日益繁多;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造船工艺的进步,船舶的专业化、大型化、高速化和智能化的趋势明显,使水域船舶呈现出数量密集、类型多样、尺度和速度跨度大等特点,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船舶交通流的复杂性。船舶交通流特征及演化研究是解析船舶交通流复杂性和揭示船舶交通流变化规律的重要基础理论,也是解决水上交通秩序和风险与海事监管效能匹配性问题的重要技术支撑。论文以船舶交通流为研究对象,以复杂通航系统、船舶交通流特征、船舶交通流影响因素、船舶交通流演化机理和船舶交通流演化模型等为主线,通过复杂通航系统解析、船舶交通流特征建模、船舶交通流影响因素层级结构及耦合建模和船舶交通流演化建模等形成了船舶交通流特征及演化的系统理论与方法,以揭示船舶交通流变化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性成果包括:(1)分析了通航系统的属性、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复杂性和脆性,设计了通航系统的服务水平评价模型,提出了复杂通航系统演变仿真方法。(2)从船舶交通流的概念出发,在船舶航行过程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AND-OR图构建了船舶交通流特征模型,并应用向量和集合工具对船舶交通流特征进行了抽象,最后以天津港船舶交通流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示例分析。(3)在船舶交通流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构建了船舶交通流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构模型;进而建立了基于图论的船舶交通流影响因素耦合模型,并以天津港集装箱船舶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4)从船舶交通流结构特征和行为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了船舶交通流演化机理;在通航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低秩稀疏理论建立了基于特征模型的船舶交通流多尺度演化预测模型,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了船舶交通流动力学演化模型,在船舶行为约束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规则约束的船舶交通流仿真方法,并运用天津港数据进行了例证分析。关于复杂通航系统、船舶交通流特征、影响因素和演化的研究,丰富了船舶交通流理论与技术;基于天津港船舶交通流数据的模型验证和示例分析表明:提出的模型和方法与船舶交通流的实际数据契合性较好,船舶交通流特征模型能够更全面系统地表征船舶交通流,船舶交通流耦合模型能够表明各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船舶交通流多尺度演化预测模型能够更全面地反映船舶交通流的演化信息,船舶交通流动力学演化模型能够兼顾船舶交通流与通航系统的协同演变机制,基于规则约束的船舶交通流演化仿真方法能够从本质上揭示特定通航系统下船舶交通流的演化机制,研究成果对港口设计、规划建设、交通组织与安全保障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项珏[2](2017)在《南港综合助航体系规划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港是天津港总体规划新一轮修编确定的九大港区之一的大港港区,位于环渤海经济带中部天津滨海新区的大港区,是通过围海造田而兴建的大型工业港。随着南港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航运业亦随之不断发展壮大,南港地区船舶交通流量逐年增大。为了全面提升该水域海事航海保障能力,满足航运发展的需要,研究和规划南港新型综合助航体系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新型综合助航体系是以提供完善的助航服务为目标,以先进的技术为支撑,以各航运单位的需求为导向,从助航设施硬件到人员服务与信息系统相结合的综合系统。本文创新性的从港口综合助航体系出发规划建设港口助航,形成一个从助航设施建设到管理与维护再到综合信息服务有机结合的完善、全面、高效的系统。本文从规划编制者的角度,立足于新型综合助航体系,对助航设施建设、航标管理与维护能力建设和综合助航信息管理与服务建设进行了具体的规划研究。首先,通过南港水域的船舶交通流状况研究,预测了南港建成后的主要交通流向、交通危险水域、交通量等,为南港的助航设施建设提供参考。其次,从港口总体发展需求与水域交通管理分析了南港助航体系建设的需求。再次,通过对南港航道、航标现状分析,根据规划的标准和原则,提出南港助航设施配布规划,包括视觉航标配布规划、冰标规划建议及无线电助航设施配布规划。然后,在港口规划中首次应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南港的航标管理与维护能力进行具体规划,包括航标维护人员的确定、航标维护设施、场地的建设规划。最后,探索性的提出以航标信息云平台建设为基础,涵盖航标业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航标遥测遥控系统、港口航标视频监控系统及移动航标巡检系统的助航业务内部管理系统,涵盖港口助航信息发布系统,以及外接大型LED助航信息提示牌的助航业务对外服务系统,形成综合助航信息管理与服务总体规划。总体而言,助航体系的建设在各个港口的规划必然会根据港口的特点而不同,但需要有统一的规划标准。本文通过对南港进行综合助航体系规划,尝试在综合助航体系规划中进行某些基础研究,为未来其他港口进行助航体系规划做参考。

熊善高[3](2014)在《海域船舶溢油风险评估及应急管理体系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海上贸易的不断增长和船舶吨位的大型化,海洋面临着较高的溢油风险,给人类生命健康安全、海洋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因此,对海域船舶溢油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并据此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这对确保人类生命财产安全与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对海洋船舶溢油的风险评估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为此,本文通过分析全球船舶溢油事故的历史资料,构建了溢油事故发生频率估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溢油清污成本和生态环境资源分布,建立了溢油环境风险指数评估模型对海域船舶溢油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了船舶溢油的风险可接受准则,同时,采用GNOME溢油轨迹模型和ADIOS风化模型对溢油归宿进行模拟,探讨溢油可能影响的范围。此外,还阐述了船舶溢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关技术理论。最后,以天津海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目的是为海洋船舶溢油的风险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船舶溢油事故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基于全球和我国海域船舶溢油事故的历史资料,对船舶溢油事故的风险特征作了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溢油事故随时间有下降的趋势,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单一溢油事故影响程度更大;船舶溢油事故中操作性事故其溢油量较小因而造成的影响较小,而海难性事故其溢油量较大所造城的影响较大;对于海难性溢油事故,其事故原因主要为:碰撞、火灾/爆炸、搁浅和船体损坏等;不同船舶类型发生船舶溢油事故的频率有所差异。(2)船舶溢油发生频率具有一定的规律,据此得出船舶溢油事故频率估算模型。结果表明:船舶碰撞事故下溢油频率模型为:F碰撞=∑nfn·Vf·Tn·MFvis·MF措施;船舶火灾/爆炸型事故溢油频率模型为:F火灾/爆炸=∑nfn·TnVtraf;船体损坏型事故溢油频率模型为:F损坏=∑。fn·Tn·MFwind·Vtraf;船舶搁浅型事故溢油频率模型为:F搁浅=∑。fn·Tn·MF风险措施·VtrafˉMFcoast·MFvis。(3)针对海洋生态环境资源的分布,采用基于层次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计算出海洋保护区、农渔业区、旅游娱乐区、矿产与能源区、工业与城镇建设区、港口航运区、特殊利用区和保留区这八大类功能区的生态环境敏感性指数,结果表明:海洋保护区敏感指数最高,为0.906,保留区敏感指数最低,为0.093。8种海洋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性指数大小依次为:海洋保护区>农渔业区>旅游娱乐区>矿产与能源区>工业与城镇建设区>港口航运区>特殊利用区>保留区。在此基础上,引入溢油清污成本模型,并结合溢油频率和溢油量,构建了船舶溢油环境风险指数模型:ERI=∑spills F·Cu·ESIα·Q0.7233。此外,制定了我国船舶溢油风险接受准则,结果表明:一年内该海区溢油量大于10t的船舶溢油事故发生频率不得超过一次。(4)以天津海域船舶为研究对象,对本文提出的海域船舶溢油风险评估方法及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理论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在今后实际研究中推广:①2014年,天津海域船舶溢油事故的发生频率为8.258次/年,其中由船舶碰撞导致的溢油事故发生频率最高,为8.023次/年,所占比例约为97.2%。从船舶类型看,杂货船导致的溢油事故发生频率最高,为4.463次/年,约占总频率的54.05%,渔船导致的溢油事故发生频率最低,为0.226次/年。②天津海域发生溢油量大于1t的船舶事故的频率约为4.989次/年,发生大于10t的船舶溢油事故频率约为3.3次/年,发生大于100t的船舶溢油事故频率为1.669次/年,发生大于1000t的船舶溢油事故的频率为0.233次/年。③一旦在天津港主航道交汇处发生较大船舶溢油事故,在冬季西北风下,溢油会影响深水锚地和天津东南部的渔业区;在夏季东南风下,溢油则会影响东疆、南疆港区和东疆东旅游娱乐休闲区。在南风为主导风向下,溢油会影响东疆港区,并可能会影响汉沽农渔业区。三种事故情景下,油的乳化量约占总溢油量的1%-2%,油的蒸发量约占20%-22%,残油量约占76%-79%。④天津海域环境风险指数ERI为1.39×108元/年,单元ERI值最高为1.24x107元/年。天津港主航道ERI值最高,北疆港区、南疆港区和主要的船舶锚地也表现出较高的ERI值。此外,北塘港区ERI值也较高。⑤根据天津海域船舶溢油风险评估结果,天津海域环境风险均超过风险接受准则的可接受范围,表明天津海域现阶段溢油风险较高,处于不可接受水平,因此,应从船舶管理、交通管理和人员管理等方面采取强制性措施以降低风险。⑥根据天津海域应急管理现状,从“一案三制”入手,探讨了天津海域船舶溢油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并建立了应急管理能力评估体系。

焦玉会[4](2013)在《天津港三港池泊位码头改造工程通航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津港三港池泊位码头改造后,泊位所停靠船舶尺度将加大,同时也增加了三港池海域的通航风险,对附近海域通航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为避免通航环境恶化,保障船舶航行安全,防止海域污染,系统科学地对三港池泊位码头改造工程通航安全研究非常重要和必要。论文结论不仅能为制定工程的安全生产提供对策,为海上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还能够保障和促进通航水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天津港三港池泊位码头改造工程概况,分析总结了码头改造所在海域的分析气象、水文等自然环境;分析总结港口、航道等港口基础设施情况;选取了海域的三种代表船型,统计了船舶交通流特征和航迹分布特点;分类统计了该海域近十年的交通事故;分析了通航安全监管机构和救助力量分布,结果表明该海域通航的自然环境较为简单。在此基础上,论文从合理性、码头改造设计要素规范性、码头靠泊能力适应性和船型发展一致性等方面研究了天津港三港池泊位码头改造的可行性,计算了港池宽度、码头前沿高程、泊位长度、前沿停泊水域宽度和水深、港池及回旋水域水深和直径、制动水域的长度、船舶系缆力和码头防撞力等要素,结果表明海域实际情况满足设计要求分析了天津港三港池泊位码头改造对通航环境的影响。论文研究了码头改造与自然环境影响的相互影响,分析了码头改造后船舶进出港、靠离泊方式及其对附近船舶交通流、航道通过能力的相互影响,分析被改造泊位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对附近泊位影响分析,并给出了相关建议。论文结合专家指导和问卷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识别了改造工程影响通航安全的风险因子,建立了通航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各风险因子对通航安全的影响程度。利用综合安全评价模型,分析评价了三港池的通航安全等级,结果为较低危险,并提出了控制风险的缓解措施。本文的研究为科学评价天津港三港池泊位码头改造对通航安全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姜涛[5](2013)在《天津港集团生态港口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天津港作为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战略资源,是天津城市经济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龙头产业之一,是塘沽生态区建设、滨海新区生态区建设和天津生态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天津港生态港口建设能够促进和保障天津生态市、滨海新区生态区建设目标的实现。天津港集团公司非常重视生态港口的发展建设,将“建设生态港口,共享碧海蓝天”作为环保理念并将其纳入港口的十大企业文化之一,由此可以看出集团领导对天津港的建设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天津港生态港口建设进行分析研究,将“港口—人—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理念,渗透到天津港今后的发展建设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港口经济活动的资源使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港区对所处区域环境的负面影响,总体上提高天津港的环境管理水平,改善港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建立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增长方式优、规模效应强的港口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港口的内涵、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国外生态港口建设实例,阐述了中国生态港口的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论证,对天津港建设进行科学系统调查分析评价,找出科学有效的解决办法,协调好港口“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矛盾。其次,通过对天津港自然社会条件的现状调查,分析目前港口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天津港建设的总体思路,随后提出生态港口的指标体系构建。最后,通过对港口环保基础设施分析、污染防治分析、风险防范分析、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天津港环境信息平台的应用及生态港口建设的重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来对天津港生态港口建设进行策略分析,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庄茜[6](2006)在《数据包络分析法在港口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港口规划建设及生产经营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涉及多个部门。衡量港口效益的指标也并不唯一。要想用一个统一的综合指标来衡量港口经营好坏,这就是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规划问题。本文阐述了适用于评价港口营运的多投入、多产出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具体介绍了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概念、常用模型及应用方法等。首先结合欧洲、亚洲共16个港口1996年的内部资源配置情况,探讨了数据包络分析在港口营运效率评价中的适用性。得到了不同指标体系下的不同评价结果,并为相对无效港口提供了改进方向。运用改进的DEA模型对参评港口进行分析,得到了所有港口相对效率的排序。然后针对天津港近十几年的发展过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了相对有效和相对无效年份,并对相对无效年份的规模收益进行了分析,指出其改进的方向。对相对有效的年份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到所有被评价年份相对效率值的排序,为决策管理指出具有较高效益的年份。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寻求“最优化”的特点和能分析多产出问题的优势,对个别年份的吞吐量和船舶待泊时间进行了预测。预测值与实际值存在一定差异,这可以解释为是由于基础设施能力饱和造成的,进而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港口评价中的实用性。

王传成[7](2006)在《水下真空预压的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水下真空预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水下地基加固处理方法是在陆上真空预压技术充分完善的基础上,提出来应用于水下土体加固的一种工程技术。当前我国港湾建设逐步向深水进行,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此技术对码头、防波堤的建设有着积极作用,可以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基础上缩短加载周期,提高码头适用年限和有效控制防波堤堤顶标高。另外,由于近几年来国家对海上环境污染控制逐渐严格,采用该项技术可以减少淤泥的挖填量,并能有效改善海上环境污染。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当前国内外软土地基处理现状和各种加固方法,给出了相应的理论和概念。本文研究的水下真空预压是陆上真空预压技术在水下的延伸,所以作者认为有必要对陆上真空预压机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对排水固结法的两种方法: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机理进行了各方面的对比研究。根据对这些对比的掌握以及对真空预压机理的进一步探讨,本文开始了对水下真空预压机理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依然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对真空预压在陆上、水下两种情况,预压土体各应力变化进行了分析。我们根据已有的关于真空预压法机理和砂井阻力的研究,推导出了水下真空预压中,砂井在平面垂直等应变假设下,单井中某深度平均孔隙水压力和平均固结度公式,我们希望这些公式可以用于水下真空预压的设计和计算中。

吴桂芬[8](2005)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基效果的试验研究》文中提出真空预压法及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作为一种新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道路、码头、工民建、机场等工程中。但其理论研究相比于工程实践较落后,不少理论问题还未得到解决。如:真空预压法的有效加固深度、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法加固效果的差别、真空预压及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下土体的微观结构的变化等问题。 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和微观试验分析,对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土地基效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通过室内试验模拟了真空预压、堆载预压、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分析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法对不同深度土体的加固效果;在相同的预压荷载下,比较真空预压和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对土体的加固效果;对不同围压下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的加固效果以及不同真空压力与堆载压力比值的联合预压下的加固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2)通过分析现场试验资料得出,珠江三角洲地区某软基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下的有效加固深度可以达到排水管以下4m;沉降盆曲线的变化除了与边界的密封情况有关,还与加固区土质情况、加载大小等因素有关;在未填土之前的抽真空期间,各深度的孔隙水压力下降速度较快,开始填土后,由于真空负压的抵消作用,超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幅度较小,并且在停止加载后迅速下降。 (3)通过定量分析大量的预压前、真空预压后、堆载预压后和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后土样的微观图像发现:真空预压法和堆载预压法的加固效果是可以叠加的;真空预压、堆载预压和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后土体颗粒的形状变得狭长;真空预压、堆载预压和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后土体颗粒的定向度增大,孔隙的定向度减小;真空预压、堆载预压和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后颗粒的平面分布面积增大,孔隙的平面分布面积减小,表明预压后颗粒之间更加密实。最后从微观角度对预压前后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真空预压、堆载预压和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之间的加固效果进行了解释。

邓岳[9](2003)在《钢渣在天津港东突堤矿建泊位建设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文中以钢渣在天津港东突堤矿建泊位建设中的成功应用为例 ,对钢渣在重力式码头建设中应用的环境可行性等进行了分析论述。

罗萍[10](2003)在《加快建设天津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建议》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东北亚地区港口激烈竞争要求以及天津港具有建设国家集装箱枢纽港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加快建设天津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9点对策建议。

二、钢渣在天津港东突堤矿建泊位建设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钢渣在天津港东突堤矿建泊位建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复杂通航系统的船舶交通流特征及演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道路交通流
        1.2.2 船舶交通流
        1.2.3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船舶交通流基础理论
    2.1 船舶交通流概念及模型
        2.1.1 船舶交通流概念
        2.1.2 船舶交通流模型
    2.2 船舶交通流数据及特征
        2.2.1 船舶交通流数据
        2.2.2 船舶交通流特征
    2.3 船舶交通流影响因素
    2.4 船舶交通流预测、仿真及演化
    2.5 小结
第3章 复杂通航系统研究
    3.1 通航系统定义及组成要素
    3.2 通航系统服务流程及服务水平
        3.2.1 通航系统服务流程
        3.2.2 通航系统服务水平
    3.3 通航系统子系统分析
        3.3.1 自然条件子系统
        3.3.2 功能水域子系统
        3.3.3 服务管理子系统
        3.3.4 船舶交通流子系统
        3.3.5 与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
    3.4 通航系统的复杂性分析
    3.5 通航系统的脆性分析
    3.6 通航系统演变
        3.6.1 系统演变路径
        3.6.2 基于服务水平的系统演变仿真示例
    3.7 小结
第4章 船舶交通流特征研究
    4.1 船舶交通流特征识别
    4.2 船舶交通流特征模型
    4.3 船舶交通流特征数学表征值
    4.4 船舶交通流特征模型案例分析
        4.4.1 数据处理
        4.4.2 数学表征
    4.5 小结
第5章 船舶交通流影响因素耦合机理研究
    5.1 船舶交通流影响因素识别分析
    5.2 船舶交通流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构模型
    5.3 船舶交通流影响因素耦合模型
        5.3.1 认知图论
        5.3.2 基于认知图论的影响因素耦合模型构建
        5.3.3 模型验证
    5.4 面向典型特征峰值及尺度的影响因素耦合机理
    5.5 小结
第6章 船舶交通流演化研究
    6.1 船舶交通流演化机理分析
        6.1.1 船舶结构特征演化机理
        6.1.2 船舶行为特征演化机理
    6.2 基于特征分布的船舶交通流多尺度演化预测模型
        6.2.1 演化预测模型构建
        6.2.2 船舶交通流量低秩稀疏分解
        6.2.3 低秩稀疏预测方法
        6.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6.3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船舶交通流演化模型
        6.3.1 船舶交通流演化框架
        6.3.2 船舶交通流演化路径
        6.3.3 船舶交通流演化动力学模型
        6.3.4 船舶交通流演化动力学模型平衡态
        6.3.5 船舶交通流动力学演化仿真
        6.3.6 天津港动力学演化仿真分析
    6.4 基于规则约束的船舶交通流演化仿真方法
        6.4.1 船舶交通流仿真流程
        6.4.2 船舶交通流仿真参数
        6.4.3 船舶运动约束条件
        6.4.4 基于规则约束的天津港船舶交通流演化仿真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参研课题等
附录A 天津港基本情况
附录B 天津港码头参数表
附录C 天津港锚地参数表
附录D 天津港船舶交通流演化仿真实验参数及方案

(2)南港综合助航体系规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主要内容
    1.4 研究路线与创新点
第2章 南港水域船舶交通状况分析
    2.1 南港自然条件
        2.1.1 港区气象
        2.1.2 港区水文
    2.2 南港港区现状分析
        2.2.1 港区总体规划及建设情况
        2.2.2 港区航道与锚地
        2.2.3 航道通航船型与吞吐量预测
    2.3 南港水域船舶交通状况分析
        2.3.1 南港附近水域交通流分析
        2.3.2 航道船舶通过量预测
        2.3.3 南港未来危险水域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南港综合助航体系建设需求分析
    3.1 南港助航体系建设总体需求分析
        3.1.1 港口发展需求
        3.1.2 海上交通管理需求
    3.2 南港助航需求特点与建设需求分析
        3.2.1 助航设施建设需求特点
        3.2.2 航标管理与维护能力建设需求
        3.2.3 综合助航信息管理与服务建设需求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南港助航设施建设规划研究
    4.1 规划目标
    4.2 南港航道、航标现状
    4.3 助航设施配布规划的原则
        4.3.1 港区航标配布规划的基本原则
        4.3.2 港口口门航标配布规划细则
        4.3.3 人工航槽航标配布规划细则
    4.4 助航设施配布规划
        4.4.1 视觉航标配布规划
        4.4.2 冰标规划建议
        4.4.3 无线助航设施配布规划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航标管理与维护能力建设规划
    5.1 航标管理与维护能力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5.2 南港航标维护人员配置规划
        5.2.1 部海事局人员编制算法
        5.2.2 航标维护人员定额算法
    5.3 南港航标设施建设规划
        5.3.1 基地站与港口支持系统区
        5.3.2 基地办公楼、保养车间
        5.3.3 航标堆场
        5.3.4 码头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南港综合助航信息管理与服务建设规划
    6.1 南港综合助航信息云计算平台架构建设规划
        6.1.1 综合助航信息云计算平台内涵和目标
        6.1.2 南港综合助航信息云计算平台架构规划研究
        6.1.3 南港综合助航信息云计算平台建设规划
    6.2 综合助航信息云计算平台下的应用管理与服务系统的搭建
        6.2.1 助航业务内部管理系统
        6.2.2 助航业务对外服务系统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3)海域船舶溢油风险评估及应急管理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1.1 船舶溢油概况
        1.1.2 海洋溢油危害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风险评价概述
        1.2.2 船舶溢油风险评价
        1.2.3 应急管理概述
        1.2.4 国内外船舶溢油应急管理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海域船舶溢油风险识别
    第一节 船舶溢油风险识别分析
        2.1.1 全球海域船舶溢油事故分析
        2.1.2 我国海域船舶溢油事故分析
    第二节 船舶溢油风险影响因素
        2.2.1 船舶因素对溢油风险的影响
        2.2.2 环境因素对溢油风险的影响
        2.2.3 人为因素对溢油风险的影响
    第三节 船舶溢油物质危险性识别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域船舶溢油源项分析
    第一节 全球船舶事故特征分析
        3.1.1 全球船舶事故分析
        3.1.2 船舶类型分析
    第二节 船舶碰撞事故溢油频率分析
        3.2.1 碰撞事故发生频率
        3.2.2 碰撞事故溢油概率
        3.2.3 碰撞事故溢油频率
        3.2.4 碰撞事故下溢油量与溢油概率的关系
        3.2.5 碰撞溢油频率估算模型
    第三节 船舶火灾/爆炸型事故溢油频率分析
        3.3.1 火灾/爆炸型事故频率
        3.3.2 火灾/爆炸型事故溢油概率
        3.3.3 火灾/爆炸型船舶溢油频率
        3.3.4 火灾/爆炸型事故溢油量与溢油概率的关系
        3.3.5 火灾/爆炸型溢油频率估算模型
    第四节 船舶船体损坏型事故溢油频率分析
        3.4.1 船体损坏型事故频率
        3.4.2 船体损坏型事故溢油概率
        3.4.3 船体损坏型事故溢油频率
        3.4.4 船体损坏型事故溢油量与溢油概率的关系
        3.4.5 船体损坏型事故溢油频率估算模型
    第五节 船舶搁浅型事故溢油频率分析
        3.5.1 搁浅事故发生频率
        3.5.2 搁浅事故溢油概率
        3.5.3 搁浅事故溢油频率
        3.5.4 搁浅事故溢油量与溢油概率的关系
        3.5.5 搁浅事故溢油频率估算模型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溢油行为风险预测
    第一节 溢油行为与归宿过程
        4.1.1 溢油动力过程
        4.1.2 溢油非动力过程
    第二节 溢油动态模型
        4.2.1 溢油主要过程模型
        4.2.2 溢油GNOME轨迹模型
        4.2.3 溢油ADIOS风化模型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船舶溢油风险评估
    第一节 海洋生态环境敏感类型划分
        5.1.1 相关计算理论
        5.1.2 生态环境敏感指数计算
    第二节 船舶溢油环境风险指数模型
        5.2.1 溢油事故清污成本分析
        5.2.2 溢油环境风险指数模型
    第三节 海域船舶溢油风险接受准则分析
        5.3.1 风险接受准则概述
        5.3.2 风险接受准则分类
        5.3.3 我国船舶溢油环境风险接受准则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船舶溢油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第一节 溢油事故应急预案
        6.1.1 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
        6.1.2 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
    第二节 溢油事故应急法制
    第三节 溢油事故应急体制
    第四节 溢油事故应急机制
        6.4.1 溢油事故预防准备机制
        6.4.2 溢油事故监控预测机制
        6.4.3 溢油事故决策处置机制
        6.4.4 溢油事故信息沟通机制
        6.4.5 溢油事故恢复重建机制
        6.4.6 溢油事故调查评估机制
    第五节 溢油应急管理能力评估
        6.5.1 溢油应急管理能力评估主体
        6.5.2 溢油应急管理能力评估原则
        6.5.3 溢油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流程
        6.5.4 溢油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实证研究
    第一节 天津海域概况
        7.1.1 地理位置
        7.1.2 气象水文
        7.1.3 自然资源
        7.1.4 海域布局
        7.1.5 港区概况
    第二节 海域船舶溢油风险识别与分析
        7.2.1 天津海域溢油风险识别
        7.2.2 天津海域溢油源项分析
    第三节 海域船舶溢油风险预测
        7.3.1 溢油事故轨迹预测
        7.3.2 油品风化特征预测
    第四节 海域船舶溢油风险评估
        7.4.1 生态环境分布
        7.4.2 风险指数评估
        7.4.3 风险可接受水平
        7.4.4 不确定性分析
        7.4.5 风险减缓措施
    第五节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7.5.1 构建理念
        7.5.2 天津海域溢油应急预案
        7.5.3 天津海域溢油应急法制
        7.5.4 天津海域溢油应急体制
        7.5.5 天津海域溢油应急机制
        7.5.6 船舶溢油应急管理能力评估体系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天津港三港池泊位码头改造工程通航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改造工程海域的通航环境分析
    2.1 工程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三港池泊位现状
        2.1.3 总平面布置
    2.2 自然环境分析
        2.2.1 气象
        2.2.2 水文
    2.3 港口环境分析
        2.3.1 港口
        2.3.2 航道
    2.4 交通环境条件
        2.4.1 代表船型
        2.4.2 交通流统计分析
        2.4.3 航迹分布统计
        2.4.4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2.4.5 事故空间分布分布特征
    2.5 监管机构和救助力量
        2.5.1 天津港VTS
        2.5.2 海事巡逻船
        2.5.3 搜救力量
第3章 码头改造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3.1 码头改造合理性分析
    3.2 工程设计要素规范性研究
        3.2.1 港池宽度
        3.2.2 码头前沿高程
        3.2.3 泊位长度
        3.2.4 码头前沿停泊水域宽度
        3.2.5 码头前沿停泊水域水深
        3.2.6 港池及回旋水域水深
        3.2.7 回旋水域直径
        3.2.8 制动水域
    3.3 码头靠泊能力的适应性分析
        3.3.1 船舶系缆力分析
        3.3.2 码头防撞力分析
    3.4 船型发展的一致性分析
第4章 码头改造对通航安全的影响分析
    4.1 码头改造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分析
        4.1.1 码头改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4.1.2 风对船舶停泊及航行安全的影响
        4.1.3 流对船舶停泊及航行安全的影响
    4.2 泊位码头改造对交通组织的影响分析
        4.2.1 码头改造对船舶交通流的影响
        4.2.2 泊位码头改造对主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
    4.3 对港口设施、功能的相互影响分析
        4.3.1 被改造泊位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
        4.3.2 码头改造对南1#泊位的影响
        4.3.3 码头改造对5+000以西泊位的影响
        4.3.4 码头改造对其他泊位的影响
第5章 码头改造所在水域通航风险评价
    5.1 评价指标体系
        5.1.1 风
        5.1.2 流
        5.1.3 能见度
        5.1.4 冰
        5.1.5 航道尺度
        5.1.6 航道弯曲度
        5.1.7 交通流
        5.1.8 小结
    5.2 风险评价模型
        5.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5.2.2 评价模型
    5.3 三港池海域通航风险评价
        5.3.1 自然条件评价
        5.3.2 交通条件评价
        5.3.3 航道条件评价
        5.3.4 码头设计要素评价
        5.3.5 风险评价等级
    5.4 风险控制措施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履历

(5)天津港集团生态港口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生态港口发展的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港口与环境规划
        1.2.2 港口环境影响评价
        1.2.3 生态港口建设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生态港口建设理论研究
    2.1 生态港口内涵
    2.2 生态港口建设的基本内容
        2.2.1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港口
        2.2.2 建立生态示范港区
        2.2.3 建立生态港口评价指标体系
        2.2.4 发挥港口区域经济特色
    2.3 国外生态港口建设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天津港集团生态港口建设及问题分析
    3.1 天津港的自然条件
    3.2 天津港的社会经济现状
    3.3 天津港的生态环境现状
        3.3.1 水环境质量状况
        3.3.2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3.3.3 声环境状况
        3.3.4 海洋生物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状况
    3.4 天津港集团公司生态港口建设的总体思路
        3.4.1 指导思想
        3.4.2 基本原则
        3.4.3 规划目标
        3.4.4 技术思路
    3.5 天津港生态港口建设的问题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天津港集团生态港口指标体系构建
    4.1 生态港口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4.2 生态港口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4.3 生态港口指标体系
    4.4 重要指标体系可达性分析
        4.4.1 已达标指标
        4.4.2 较难达到的指标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天津港集团生态港口建设策略分析
    5.1 天津港环境污染防治分析
        5.1.1 天津港环境容量分析
        5.1.2 天津港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5.1.3 天津港水环境影响分析
        5.1.4 天津港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5.1.5 天津港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5.1.6 天津港水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2 天津港环境风险防范分析
    5.3 天津港生态环境建设分析
    5.4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在天津港生态港口建设中的应用
    5.5 天津港生态港口环境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5.5.1 天津港环境管理信息平台的功能介绍
        5.5.2 天津港环境管理信启、平台的功能特点
        5.5.3 天津港环境管理信息平台的技术特点与运行保障
    5.6 天津港集团生态港口建设的重点任务
    5.7 天津港生态港口建设的措施保障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点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数据包络分析法在港口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综合评价方法的发展和现状
    1.3 几种综合评价方法及其特点
    1.4 有关港口综合评价工作的回顾及现状
    1.5 本文主要的工作
第二章 数据包络分析理论模型
    2.1 DEA简介
    2.2 DEA的基本模型——C~2R 模型
    2.3 具有非阿基米德无穷小的C~2R 模型
    2.4 DEA有效性C~2R 的经济含义
    2.5 决策单元在DEA的相对有效面上的“投影”
    2.6 DEA模型与规模收益分析
    2.7 DEA模型的改进
    2.8 DEA方法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2.8.1 运用DEA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的步骤
        2.8.2 确定指标体系时应注意的原则
        2.8.3 数据的分类及处理
    2.9 DEA在预测方面的应用
    2.10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进DEA在港口效率评价中的应用
    3.1 评价目的
    3.2 决策单元的选取和指标体系的建立
    3.3 数据的处理
    3.4 有效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EA在天津港营运状况评价中的应用
    4.1 天津港概况
        4.1.1 天津港的地位和作用
        4.1.2 天津港吞吐量的发展过程
        4.1.3 天津港的基础设施
    4.2 存在的问题和综合评价的目的
    4.3 选择决策单元
    4.4 确定评价天津港营运相对有效性的指标体系
        4.4.1 指标体系的选择
        4.4.2 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
    4.5 应用DEA对天津港的发展进行分析评价
        4.5.1 评价天津港的营运效率
        4.5.2 应用DEA对天津港的吞吐量及船舶待泊时间进行预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水下真空预压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真空预压理论的提出
        1.1.2 水下真空预压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陆上真空预压技术在国外的运用
        1.2.2 陆上真空预压技术在国内的运用
        1.2.3 水下真空预压法的研究现状
    1.3 目前存在问题
    1.4 水下真空预压法的意义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软土地基及水下地基处理综述
    2.1 软土地基的成因及其分布
        2.1.1 软土地基的定义
        2.1.2 软土地基的成因及其分布
    2.2 软基处理的目的和影响因素
        2.2.1 加固处理的目的
        2.2.2 地基处理的各种影响因素
    2.3 国内外软基处理概况
        2.3.1 国外软基处理概况
        2.3.2 国内软基处理概况
    2.4 几种常用处理方法的讨论比较
    2.5 水下地基加固处理方法
        2.5.1 挤淤法
        2.5.2 水下灌注法
        2.5.3 水下真空预压法
第三章 堆载预压与真空预压的对比
    3.1 两种预压法的比较
        3.1.1 加固机理的比较
        3.1.2 适用条件的比较
        3.1.3 侧向变形的比较
        3.1.4 施工工期和加固效果的比较
    3.2 真空预压机理的进一步探讨
        3.2.1 真空预压时的地下水位
        3.2.2 真空预压的有效加固深度
        3.2.3 真空预压与边界的相互影响
    3.3 低位真空预压法简介
        3.3.1 低位真空预压法的基本概念
        3.3.2 低位真空预压法的使用范围
第四章 水下真空预压机理及井阻作用研究
    4.1 理论和概念
        4.1.1 固结理论简介
        4.1.2 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
        4.1.3 超孔隙水应力
    4.2 水下真空预压机理分析
    4.3 水下真空预压中砂井阻力的研究
        4.3.1 井阻理论的发展
        4.3.2 目前井阻理论研究成果
        4.3.3 负压情况考虑砂井阻力的固结解
    4.4 水下真空预压中其它问题
        4.4.1 水下真空预压的边界问题
        4.4.2 水下铺膜密封问题
        4.4.3 边界渗流分析
        4.4.4 抽真空设备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5.1 本文的结论
    5.2 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发表的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8)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基效果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基的室内试验研究
    2.1 室内试验原理及试验过程
    2.2 试验结果分析
    2.3 加固效果的比较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基的现场试验分析
    3.1 工程概况及试验方案
    3.2 现场试验成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基的微观结构试验分析
    4.1 微观结构试验
    4.2 成果分析
    4.3 加固效果的一些微观解释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作者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二 河海大学岩土所历届硕士学位论文目录

(9)钢渣在天津港东突堤矿建泊位建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环境可行性及钢渣化学性质分析
    1.1 钢渣海水浸泡溶出物分析
        (1) 实验方案
        (2) 实验结果
        (3) 实验结果分析
    1.2 钢渣海水浸泡膨胀试验
        (1) 实验方案
        (2) 实验结果
2 钢渣的工程力学实验
    2.1 实验方案
    2.2 实验结果
3 钢渣在天津港东突堤矿建泊位建设中的应用

四、钢渣在天津港东突堤矿建泊位建设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复杂通航系统的船舶交通流特征及演化模型研究[D]. 刘钊.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 [2]南港综合助航体系规划的研究[D]. 项珏. 集美大学, 2017(01)
  • [3]海域船舶溢油风险评估及应急管理体系的研究[D]. 熊善高. 南开大学, 2014(04)
  • [4]天津港三港池泊位码头改造工程通航安全研究[D]. 焦玉会. 大连海事大学, 2013(05)
  • [5]天津港集团生态港口发展策略研究[D]. 姜涛. 大连海事大学, 2013(S1)
  • [6]数据包络分析法在港口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 庄茜. 天津大学, 2006(01)
  • [7]水下真空预压的机理研究[D]. 王传成. 天津大学, 2006(01)
  • [8]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基效果的试验研究[D]. 吴桂芬. 河海大学, 2005(02)
  • [9]钢渣在天津港东突堤矿建泊位建设中的应用[J]. 邓岳. 交通环保, 2003(S1)
  • [10]加快建设天津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建议[A]. 罗萍. 天津港国际集装箱运输发展论坛论文集, 2003

标签:;  ;  ;  ;  ;  

钢渣在天津港东部矿山建设泊位建设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