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喷药防治美洲白蛾试验

打针喷药防治美洲白蛾试验

一、打孔注药防治美国白蛾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冯玉婷[1](2019)在《山东省临沂地区云斑天牛对白蜡的危害与防治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Hope)在临沂市绿化树木中危害日趋严重,尤其是在白蜡上,其幼虫在树木根基部和主干的分叉处蛀食危害,造成木材根基部中空,并常引起“风折木”现象,致使树木折断或死亡,极大地影响了景观效果和经济作用。因此,调查临沂地区云斑天牛在白蜡树上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现状,进一步研究该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选择高效低毒的虫害防治技术,有利于在该地区的城市绿化工作中降低施药成本、提高防护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本研究以兰山区绿化带和罗庄区苗圃白蜡林为试验地点,分别通过随机抽样法和整片抽样法,调查兰山区城区绿化带白蜡树上的云斑天牛的排粪孔和羽化孔数量,监测该虫的始见期、高峰期和该虫发生的世代数。通过观察幼虫、成虫发育历期以及观察树干上是否有天牛虫孔及虫孔数量,计算被害株率,确定为害等级,明确临沂地区云斑天牛发生规律和危害情况。用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胶囊水悬剂200倍、400倍、800倍药液对白蜡树进行喷雾,采用罩网法、地面调查法调查羽化成虫时期毒杀的成虫数量,计算死亡率。研究表明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胶囊水悬剂对白蜡树上的云斑天牛成虫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使用400倍液防效可达到92.6%,防治效果较好。用15%吡虫啉·敌敌畏注干液剂、4%吡虫啉·阿维菌素注干液剂、4.5%吡虫啉注干液剂、10%啶虫脒注干液剂和30%敌敌畏·氧化乐果注干液剂、20%氯虫苯甲酰胺注干液剂共6种药剂进行了树干注射防治云斑天牛幼虫。6种注干药剂均对白蜡云斑天牛幼虫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15%吡虫啉·敌敌畏注干液剂防效最好,其次为30%敌敌畏·氧化乐果注干液剂,两种药剂防效差异不显着。通过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卡、花绒寄甲成虫等对云斑天牛寄生效果进行调查。发现释放卵卡的防效比释放成虫的好,且在室外实验环境下,释放花绒寄甲成虫时,成活率较放置花绒寄甲卵卡更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影响。人工繁育花绒寄甲成虫成本远高于生产花绒寄甲卵成本,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大面积进行云斑天牛防治时,采用放置花绒寄甲卵卡的方试较为经济实用,可行性更高。利用两种不同配比的糖醋液诱杀天牛成虫,发现糖醋液诱杀白蜡云斑天牛成虫有一定效果,且糖醋液配方Ⅰ诱杀效果好于糖醋液配方Ⅱ。但此种方式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干扰,在苗圃等人流量、车流量较小的地方有一定的应用可行性,不适用于以白蜡作为行道树的老城区大规模应用。通过最终研究分析,形成了适用于临沂地区的,以高效、安全的化学防治为主,以天敌防治和诱杀防控为辅的白蜡云斑天牛综合防治方法。对当地园林病虫害防治和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王旭[2](2019)在《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成虫趋性及幼虫化学防治药剂筛选》文中认为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是专一危害臭椿的林木钻蛀性害虫。针对这两种象甲已有监测与防治方法的不足,测定了二者对不同颜色和形状以及不同偏振光的趋性;针对臭椿沟眶象幼虫,进行了不同化学药剂的毒力测定及林间树干注药防治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室内和野外测定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对不同颜色和不同形状的趋性结果表明:室内颜色选择试验中,两种象甲对所选取7种颜色中的红色和黑色最敏感。室内形状选择试验中,两种象甲均能被高大直立的物体吸引。野外颜色试验中,红色和黑色诱捕器均能有效捕获沟眶象。当颜色和引诱剂结合,组合诱捕器有增效的作用。2.室内和野外测定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对不同偏振光的趋性结果表明:室内偏振光选择试验中,两种象甲均表现趋光的特性,沟眶象能够感知到偏振光,但臭椿沟眶象对偏振光不敏感。野外试验中,偏振光诱捕器对沟眶象的回捕率显着高于非偏振光诱捕器。3.室内和林间筛选防治臭椿沟眶象幼虫的高效低毒化学药剂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中,5种药剂对臭椿沟眶象幼虫的LC50排序:4.5%高效氯氰菊酯>2.6%甲维高氯氟>20%丁硫克百威>10%吡虫啉>5%啶虫脒;林间挂药袋进行树干注药试验,10%吡虫啉1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吕云彤,张琪慧,苑冉,曹传旺[3](2018)在《中国森林害虫化学防治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呈频发重发态势,严重危害林业生态安全。化学防治是目前森林害虫综合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措施之一。本文基于我国森林害虫发生特点,详实阐述森林害虫化学防治中烟雾防治、注干防治、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和行为化学防治的作用、应用技术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化学防治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森林害虫化学防治未来发展方向,为我国森林害虫化学防治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杨忠岐,王小艺,张翌楠,张彦龙[4](2018)在《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控制我国重大林木病虫害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林业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森林病虫害严重威胁森林健康生长,影响林业的发展。如何保护好我国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功能?作者提出的"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方针和策略是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科学之路,可以在保护环境、不污染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森林病虫害,促进林木健康生长。国家林业局采纳和实施了这项方针和策略,这对我国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几十年来,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生物防治学科组针对严重危害我国森林的外来入侵病虫害和我国本土病虫害,研究以生物防治为主、辅以其他无公害控制技术,成功解决了这些病虫害的防治问题,包括下述10种重大森林病虫害: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栗山天牛,松褐天牛(松材线虫),云斑天牛,锈色粒肩天牛,光肩星天牛,白蜡窄吉丁,苹小吉丁和杨十斑吉丁。

赵灿[5](2017)在《兴化市美国白蛾的发生及综合防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美国白蛾的形态特征和兴化市美国白蛾的发生情况,并提出综合防控措施、防治对策及保障措施,以期为今后当地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张维维[6](2017)在《天津市北辰区林木病虫害现状调查及综合防治》文中指出为准确掌握天津市北辰区内林木病虫害发生种类、分布区域和危害情况,了解病虫害防治现状及存在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途径并提出对策,对于提高今后病虫害防治水平和防治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意见,对北辰区区域内的有害生物(主要是林木病虫害)发生情况做一详细调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共调查发现并鉴定林木病虫害34种。其中:病害5种,杨树溃疡病、杨树烂皮病、杨树黑斑病、早期落叶病和冠瘿病。虫害29种,其中刺吸式害虫3种:膜肩网蝽、蚱蝉和斑衣蜡蝉;食叶害虫19种:大叶黄杨尺蠖、洋槐袋蛾、铜绿异丽金龟、春尺蠖、榆绿天蛾、杨扇舟蛾、四斑绢野螟、钩翅舟蛾、美国白蛾、白须天蛾、黄褐天幕毛虫、刺槐掌舟蛾、杨小舟蛾、国槐尺蠖、槐羽舟蛾、榆蓝叶甲、肖浑黄灯蛾、金绿宽盾蝽、柳毒蛾;蛀干害虫7种:光肩星天牛、锈色粒肩天牛、白蜡窄吉丁、白杨透翅蛾、小木蠹蛾、六星黑点豹蠹蛾、白蜡哈氏茎蜂。发生危害较重的是:美国白蛾、春尺蠖、光肩星天牛和杨树溃疡病,并总结出北辰区林木病虫害名录。针对杨树溃疡病,进行了实验室试验和田间试验,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苯并噻二唑,作为防治杨树溃疡病的新型药剂。制定了北辰区林木病虫害防治规程,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指导病虫害防治工作,并推广到全区。

潘永胜,王军,张霞,许杰[7](2016)在《宿迁市美国白蛾发生动态及防治建议》文中认为美国白蛾是一种国际性检疫害虫,因其寄主植物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危害严重等,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该文概述了宿迁市美国白蛾发生现状,分析了发生原因,介绍了近几年防治方法和总体效果,并提出防治建议,旨在为科学防治美国白蛾提供有益参考。

邱燕[8](2015)在《白蛾周氏啮小蜂产卵策略的研究》文中提出美国白蛾是我国重要的外来入侵害虫,在北方地区严重为害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已在多地实施并取得较好的防效,迄今,对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应用研究开展得较多,但对白蛾周氏啮小蜂的行为生态学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解析补充营养、温度、体型大小、寄生经历和雌蜂竞争等因素如何影响雌蜂的产卵行为,为认识啮小蜂生殖行为的生适应性和室内大规模繁蜂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果和结论。1.接蜂量和寄主体型大小对白蛾周氏啮小蜂产卵决策行为的影响采用接蜂数量和寄主柞蚕蛹体型大小等2因素析因实验设计,设置接蜂30、50、70、100、130、150和180头等7个处理水平,寄主体重选择从轻到重的连续变化水平作为连续自变量。研究发现,随着接蜂量增加,寄生蜂的出蜂量增大,后代中雄蜂比例增大;不同接蜂量之间子代蜂的体型大小差异显着,子代蜂体型随接蜂量增大而减小;在同一接蜂量下,随寄主体重增大,子代蜂的出蜂量和体型大小均不同程度增大。本研究结果说明,白蛾周氏啮小蜂雌蜂可根据寄主体型大小和雌蜂密度调节性比和窝卵数等产卵决策。2.母蜂竞争经历和寄主体型大小对白蛾周氏啮小蜂产卵决策行为的影响设计有、无竞争等2个水平处理雌蜂,以美国白蛾蛹为寄主,观察子代蜂性比、出蜂量和成虫寿命等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母蜂具有竞争经历使后代中雄蜂比例增大,但对子代蜂出蜂量和成虫寿命没有影响;对于同一处理的寄生蜂而言,随寄主体重增大,后代寿命变长、出蜂量增多。本研究结果说明,竞争经历影响白蛾周氏啮小蜂性比分配产卵决策。3.温度和寄主体型大小对白蛾周氏啮小蜂产卵决策行为的影响设置20℃、25℃和30℃等3个温度水平和寄主美国白蛾蛹体重连续变化的多梯度水平等因素处理,观察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子代发育历期、出蜂量和性比。研究结果表明,子代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出蜂量在25℃时最多,30℃次之,20℃出蜂量最少;20℃处理下子代蜂雌蜂比例最大,25℃次之,30℃最小。同一温度条件下,随寄主体重增加,雄蜂比例增加、出蜂量增大,但子代蜂发育历期没有变化。研究结果说明,25 ℃是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最适温度。4.补充营养、温度和母蜂体型大小对白蛾周氏啮小蜂寿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析因设计,以柞蚕蛹为寄主,观察了雌蜂体型大小(2水平)、补充营养(2水平)和温度(3水平)等3因素对白蛾周氏啮小蜂成虫寿命的影响。生存回归模型分析表明,雌蜂体型大小、补充营养和温度等3因素互作显着影响白蛾周氏啮小蜂成虫的存活率,在不同雌蜂体型大小与补充营养因素组合处理下,白蛾周氏啮小蜂成虫存活率受温度的显着影响,温度越高,存活率下降越早。不同体型与补充营养处理下周氏啮小蜂成虫寿命在不同温度处理之间均存在显着差异,其中,20℃时成蜂寿命显着大于25℃,后者又显着大于30℃处理。本研究结果说明,温度、补充营养和雌蜂体型大小等3因素不仅直接、而且间接影响白蛾周氏啮小蜂成虫的寿命。

杨鹏[9](2015)在《沟眶象人工饲养及防治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chinensis是专一危害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及其变种千头椿的害虫,主要以幼虫钻蛀根部为害。由于其生活周期长、活动场所隐蔽,缺乏有效防控,且获取虫源困难,本文开展了沟眶象室内人工饲养和综合防治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室内实现用半人工饲料饲养沟眶象,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半人工饲料饲养较天然饲料饲养,幼虫体重增加迅速,幼虫历期大为缩短,并且在幼虫存活率、化蛹率、蛹历期、羽化率方面都显着优于天然饲料,初步建立了实验室种群。2.常规喷雾法测定6种杀虫剂对成虫的毒力值,为3%苯氧威EC>5%吡虫啉EC>10%啶虫脒EC>25%噻虫啉OF>1%甲维盐EC>3%高效氯氰菊酯EC。树干打孔注药法结果表明3%苯氧威EC胸径注药量为1 ml/cm,校正防效最高达到58.25%;枝干喷雾法结果显示3%苯氧威EC和25%噻虫啉OF防效均超过50%,其中3%苯氧威EC稀释1600倍液校正防效最高,达到66.68%。3.采用拌土法用4种药剂对沟眶象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毒力值大小依次为40%辛硫磷EC>48%毒死蜱EC>20%丁硫克百威EC>1.8%阿维菌素EC。土壤打孔注药进行林间试验结果表明,只有40%辛硫磷EC和48%毒死蜱EC在用药后10d校正死亡率在50%以上,其中40%辛硫磷乳油200倍液防效较好,校正死亡率达到64.45%,4.对农用施肥枪进行了改良,设计出土壤注药枪,并连接1套车载防治器械,提出一种新型防治地下害虫的施药方法。相对于传统土壤挖坑灌药,新方法防治效率和平均施药量分别为34株/天和0.06kg/株,防治成本仅为1.5元/株。5.野外发现侵染沟眶象的虫生真菌,初步鉴定为轮枝孢属(Verticilljum)。在室内进行侵染试验,幼虫校正死亡率可达60%,成虫校正死亡率为18.52%。应用300亿孢子/克白僵菌进行林间初步试验,稀释1000倍液校正死亡率最高,但只有7.87%。

赵坤[10](2013)在《他,摸到了防控美国白蛾的道道——记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先进个人王俊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美国白蛾像一个幽灵一直在齐鲁大地上作祟,危害的领域不断扩大,搅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为此,全省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人虫大战"。在这场"人虫大战"中,他,淄博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王俊亮,踏遍千山万水,想尽办法,历经千辛万苦,克服艰难险阻,最后,终于制服了看似"桀骜不驯"的美国白蛾,取得了这场人虫大战的胜利。

二、打孔注药防治美国白蛾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打孔注药防治美国白蛾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临沂地区云斑天牛对白蜡的危害与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云斑天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云斑天牛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1.2.2 云斑天牛防治研究
        1.2.2.1 化学防治
        1.2.2.2 树干打孔注射技术研究
        1.2.2.3 物理防治
        1.2.2.4 生物防治
        1.2.2.5 人工防治措施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3 临沂地区白蜡云斑天牛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程度调查
        2.3.1 发生规律调查
        2.3.2 危害程度调查
    2.4 诱杀防控
        2.4.1 试验时间
        2.4.2 试验地点
        2.4.3 试验药剂
        2.4.4 试验方法
    2.5 六种药剂对云斑天牛幼虫防治试验
        2.5.1 试验时间
        2.5.2 试验地点
        2.5.3 试验药剂及仪器
        2.5.4 施药方法
        2.5.5 药效检查
    2.6 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胶囊水悬剂对云斑天牛成虫防效研究
        2.6.1 试验时间
        2.6.2 试验地点
        2.6.3 试验药剂
        2.6.4 试验方法
    2.7 释放花绒寄甲对云斑天牛防治效果的研究
        2.7.1 试验时间
        2.7.2 试验地点
        2.7.3 试验天敌
        2.7.4 试验方法
    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云斑天牛发生危害规律
        3.1.1 云斑天牛发生规律
        3.1.2 云斑天牛危害情况的调查
    3.2 诱杀防控
    3.3 化学防治
    3.4 天敌防治
        3.4.1 天敌释放情况
        3.4.2 寄生情况统计
4 讨论
    4.1 防治效果分析
    4.2 利用树干打孔注射技术防治云斑天牛幼虫
        4.2.1 应用树干打孔注射技术的创新性
        4.2.2 树干打孔注射技术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分析
        4.2.3 存在的问题
    4.3 低毒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防治云斑天牛幼虫
    4.4 喷施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胶囊水悬剂防治云斑天牛成虫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成虫趋性及幼虫化学防治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研究现状
        1.2.1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生物学
        1.2.2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防治进展
    1.3 昆虫视觉研究进展
        1.3.1 昆虫的视觉器官
        1.3.2 昆虫的颜色视觉
        1.3.3 昆虫的偏振视觉
        1.3.4 昆虫的空间视觉
    1.4 蛀干害虫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1.4.1 树干喷雾
        1.4.2 树干注药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成虫对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趋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室内不同颜色选择
        2.1.2 室内不同形状选择
        2.1.3 野外诱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对颜色的选择
        2.2.2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对形状的选择
        2.2.3 沟眶象野外诱捕调查
    2.3 结论与讨论
3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对偏振光的趋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室内不同偏振光的选择
        3.1.2 野外标记回捕调查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对偏振光的选择
        3.2.2 沟眶象野外标记回捕调查
    3.3 结论与讨论
4 臭椿沟眶象幼虫化学防治药剂筛选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室内毒力测定
        4.1.2 林间树干注药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室内毒力测定
        4.2.2 林间树干注药调查
    4.3 结论与讨论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中国森林害虫化学防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防治在森林害虫综合治理中的现状
2 我国森林害虫化学防治技术
    2.1 烟雾防治
    2.2 注干防治
    2.3 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
    2.4 行为化学防治
3 展望和对策

(4)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控制我国重大林木病虫害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技术在保护我国森林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的重要性
2 我国近年来林木重大害虫生物防治研究新进展
    2.1 重大食叶害虫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技术
    2.2 重大外来入侵蛀干害虫红脂大小蠹生物防治技术
    2.3 栗山天牛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
    2.4 无公害综合防治松褐天牛控制松材线虫病技术
    2.5 云斑天牛生物防治技术
    2.6 锈色粒肩天牛生物防治技术
    2.7 生物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
        2.7.1 花绒寄甲生物学、生态学和行为学研究
        2.7.2 研究成功花绒寄甲光肩星天牛生物型人工大量繁殖技术
        2.7.3 进行了花绒寄甲光肩星天牛生物型释放技术和长期持续控制效果研究
        2.7.4 筛选出防治光肩星天牛低龄幼虫期的天敌
    2.8 白蜡窄吉丁生物防治技术
    2.9 新疆苹小吉丁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2.1 0 杨十斑吉丁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5)兴化市美国白蛾的发生及综合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1 形态特征
2 发生情况
3 技术措施
    3.1 人工物理防治
    3.2 生物防治
    3.3 化学防治
4 防治对策
    4.1 完善监测体系
    4.2 加强检疫封锁
    4.3 积极组织防治
5 保障措施
    5.1 加强领导
    5.2 落实保障
    5.3 明确责任

(6)天津市北辰区林木病虫害现状调查及综合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林业生物灾害的发生与危害
        1.1.1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发生的基本情况及现状
        1.1.2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发生的特点
        1.1.3 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的主要种类
        1.1.4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发生严重的原因
    1.2 我国林木病虫害的防治历程
    1.3 林业发达国家林业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
    1.4 天津市林业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
    1.5 北辰区林木病虫害防治概况
        1.5.1 北辰区概况
        1.5.2 北辰区病虫害防治现状及存在问题
        1.5.3 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试验方案
    2.1 有害生物调查
        2.1.1 调查范围
        2.1.2 调查对象
        2.1.3 调查方法
    2.2 杨树溃疡病的药剂筛选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林地试验
        2.3.1 试验材料
        2.3.2 试验方法
        2.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调查结果
    3.2 杨树溃疡病的药剂筛选结果
    3.3 林地试验结果
    3.4 北辰区林木病虫害防治规程
第四章 综合防控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7)宿迁市美国白蛾发生动态及防治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宿迁市美国白蛾发生现状
2 美国白蛾危害特点
    2.1 传播蔓延迅速
    2.2 食性杂
    2.3 危害严重
3 美国白蛾发生原因分析
    3.1 美国白蛾繁殖量大
    3.2 美国白蛾适应性强
    3.3 美国白蛾传播途径广
    3.4 宿迁市林业资源现状利于美国白蛾发生
    3.5 群防群治氛围薄弱
4 防治方法和总体效果
    4.1 成虫期防治
    4.2 卵期防治
    4.3 幼虫期防治
    4.4 蛹期防治
5 防治建议
    5.1 坚持预防为主
    5.2 防治宜抓早防小
    5.3 分类施策
    5.4 应开展全面防治

(8)白蛾周氏啮小蜂产卵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寄生蜂的性比分配机制概述
    1.2 影响寄生蜂性比分配的生态因素
        1.2.1 温度
        1.2.2 寄主体型大小
        1.2.3 产卵雌蜂数量
        1.2.4 寄生蜂龄期
        1.2.5 遗传因素
    1.3 影响寄生蜂出蜂量的主要因素
        1.3.1 寄主体型大小和品质
        1.3.2 母蜂数量
    1.4 影响寄生蜂寿命和体型大小的因素
        1.4.1 补充营养
        1.4.2 温度
    1.5 美国白蛾的危害及防治
    1.6 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研究进展概况
        1.6.1 白蛾周氏啮小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6.2 白蛾周氏啮小蜂在生物防治中的现实应用
        1.6.2.1 繁殖子代蜂的寄主选用
        1.6.2.2 蜂种的复壮和保存
        1.6.2.3 接蜂
        1.6.2.4 放蜂
    1.7 论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和设计方案
        1.7.1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1.7.2 技术路线
第2章 雌蜂数和寄主体型大小对白蛾周氏啮小蜂产卵决策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点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2.1 寄主的选择和寄生蜂的接入
        2.1.2.2 寄生蜂子代蜂的行为学观察
        2.1.2.3 寄生蜂子代蜂出蜂量、雌雄个体、体型大小的测定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子代蜂出蜂行为的观察
        2.2.2 母蜂密度和寄主体型大小对子代蜂出蜂量的影响
        2.2.3 母蜂密度和寄主体型大小对子代蜂体型大小的影响
        2.2.4 母蜂密度和寄主体型大小对子代蜂性比的影响
    2.3 讨论
第3章 雌蜂竞争经历和寄主体型大小对白蛾周氏啮小蜂产卵策略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2.1 获取有无竞争经历的寄生蜂
        3.1.2.2 接蜂
        3.1.2.3 寄生蜂子代蜂出蜂量、雌雄个体、寿命的测定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寄生蜂有无竞争经历和寄主体型大小对子代蜂出蜂量的影响
        3.2.2 寄生蜂有无竞争经历和寄主体型大小对子代蜂性比的影响
        3.2.3 寄生蜂有无竞争经历和寄主体型大小对子代蜂寿命的影响
    3.3 讨论
第4章 温度和寄主体型大小对白蛾周氏啮小蜂产卵策略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点和供试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2.1 接蜂
        4.1.2.2 寄生蜂子代蜂出蜂量、雌雄个体、发育历期、寿命的测定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温度和寄主体型大小对子代蜂出蜂量的影响
        4.2.2 温度和寄主体型大小对子代蜂性比的影响
        4.2.3 温度和寄主体型大小对子代蜂寿命的影响
        4.2.4 温度和寄主体型大小对子代蜂发育历期的影响
    4.3 讨论
第5章 温度、补充营养和母蜂体型大小对白蛾周氏啮小蜂成虫寿命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全文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全文主要结论
全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沟眶象人工饲养及防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沟眶象研究现状
        1.2.1 形态学研究
        1.2.2 生理学研究
        1.2.3 生物学研究
        1.2.4 防治研究
    1.3 钻蛀性昆虫人工饲料饲养研究进展
        1.3.1 人工饲料成分
        1.3.2 饲养环境
        1.3.3 饲养方法
    1.4 地下害虫防治研究
        1.4.1 化学防治
        1.4.2 生物防治
    1.5 农用施肥枪研究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7.1 主要内容
        1.7.2 技术路线
2 沟眶象室内人工饲养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幼虫半人工饲料组分和制备方法
        2.1.2 人工饲养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3 沟眶象成虫化学防治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室内毒力测定
        3.1.2 林间防治试验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毒力测定
        3.2.2 林间药效
    3.3 结论与讨论
4 沟眶象幼虫化学防治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室内毒力测定
        4.1.2 林间防治试验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毒力测定
        4.2.2 林间药效
    4.3 结论与讨论
5 土壤打孔注药法探索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药械开发与改进
        5.1.2 林间防治测试
    5.2 结果与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6 虫生真菌初步试验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结论与讨论
7 总结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附图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打孔注药防治美国白蛾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临沂地区云斑天牛对白蜡的危害与防治研究[D]. 冯玉婷.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3)
  • [2]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成虫趋性及幼虫化学防治药剂筛选[D]. 王旭.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3]中国森林害虫化学防治研究进展[J]. 吕云彤,张琪慧,苑冉,曹传旺. 环境昆虫学报, 2018(03)
  • [4]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控制我国重大林木病虫害研究进展[J]. 杨忠岐,王小艺,张翌楠,张彦龙.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02)
  • [5]兴化市美国白蛾的发生及综合防控[J]. 赵灿. 现代农业科技, 2017(14)
  • [6]天津市北辰区林木病虫害现状调查及综合防治[D]. 张维维. 天津农学院, 2017(01)
  • [7]宿迁市美国白蛾发生动态及防治建议[J]. 潘永胜,王军,张霞,许杰. 江苏林业科技, 2016(05)
  • [8]白蛾周氏啮小蜂产卵策略的研究[D]. 邱燕.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9]沟眶象人工饲养及防治初探[D]. 杨鹏.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1)
  • [10]他,摸到了防控美国白蛾的道道——记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先进个人王俊亮[J]. 赵坤. 绿叶, 2013(09)

标签:;  ;  ;  ;  ;  

打针喷药防治美洲白蛾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