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VC炒作在山东开始缩水(论文文献综述)
刘艳[1](2021)在《大蒜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大蒜是我国重要的小宗农作物产品,近年来,我国大蒜产量和出口量在海外市场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山东省又是我国最重要的大蒜产地,其价格波动对全国的大蒜价格都具有较大的影响,但长期以来山东省大蒜产业仍以粗放的种植和经营模式为主,造成附加值较低,同时又易受气候,季节,民间资本炒作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较大幅度的价格波动现象,造成蒜农收入不稳定,也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有鉴于此,自从“十三五”以来,我国加强了农业改革和发展力度,这也给山东省的大蒜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大力发展大蒜产业关键在于产业链整体升级,进而提高蒜农的收入水平,增强抵御市场变动带来的风险。近十多年来,山东省大蒜价格屡次发生异常波动,这也说明山东省的农产品市场监督与调节体系仍有待完善,长此以往,不仅会降低农民种植热情,损害大蒜产业的稳定发展,还会对农产品市场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针对山东省大蒜价格波动的特征并明晰造成波动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有鉴于此,本文收集了近十年来山东省的大蒜批发价格并总结了其波动特征,分析了山东省大蒜批发价格对于全国和邻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X-12季节调整和H-P滤波法将大蒜价格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划分,并分析每种因素的影响规律,从供给和需求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大蒜价格波动的要素并量化分析了各个要素的影响程度以及作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乃至全国的大蒜价格与山东省保持高度一致,山东省大蒜批发价格对全国都有较大影响;目前山东省大蒜价格波动以震荡上升为主,虽然短期内有所波动但长期趋势保持不变,趋势性因素是影响大蒜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随机性波动因素在大蒜价格波动剧烈的年份影响较显着,季节性因素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对大蒜价格波动存在影响但可预测。目前,供给量与需求量的不平衡、洋葱对大蒜的替代作用以及货币供应量均会影响大蒜价格变动。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深化建设大蒜价格透明制度,优化大蒜价格形成体系;其次,推动大蒜生产规模化,提升大蒜种植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大蒜产量;第三,对全省大蒜市场和贮藏数量做出规划,合理安排大蒜的存储和出货量,保障有效供给,稳定大蒜价格;第四,优化大蒜出口结构,提升大蒜出口产品的多样性,保障出口稳定性;第五,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管理,抑制大蒜炒作,并及时发布市场相关的供求信息,增加市场透明度等。第六,优化大蒜出口结构,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何沁璇[2](2020)在《低估值中概股企业回归A股市场的动因及绩效研究 ——以三六零为例》文中提出2011年以来,海外上市的浪潮逐渐退去,众多中概股企业选择在海外私有化退市后回归国内资本市场,如暴风科技、三六零等。2015年6月,三六零宣布收到私有化要约,于2016年7月正式退出美国纽交所,并于2018年2月28日正式回归国内A股市场,这中间一共历时32个月。三六零决定私有化回归国内A股市场的动因是什么?回归国内A股市场后,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绩效水平?本文在众多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价值重估理论和规避监管理论,首先简要分析中概股回归的概况,然后以在海外上市面临低估值困境后选择退市回归国内A股市场的三六零为例,从回归动因、方案设计和绩效三个方面展开讨论。本文将三六零的回归动因主要归结为获高估值谋求发展、公司战略调整需要、降低上市维护成本、寻求稳定上市环境和利好政府政策支持。本文从回归路径的选择、壳资源的选择和交易方案这三个方面对回归方案设计及其预期对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借壳上市是最适合三六零的回归路径;三六零选择江南嘉捷作为壳资源的原因主要是背景清楚、市值较低以及经营状况不佳;回归方案设计预期能使三六零回归后的绩效得到改善。本文结合财务绩效和非财务效果对三六零回归后的效果进行分析,财务绩效分析包括对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的分析,发现三六零回归A股市场有利有弊,其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得到增强,但是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却在减弱,收入出现停滞;非财务效果分析包括公司价值变化和公司战略调整分析,发现三六零在回归初期虽然收获市值大涨,但是后期逐渐出现市盈率下降、市值缩水现象,同时发现回归有利于公司战略的长远发展,但是也面临潜在的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经营管理和战略转型风险、业绩承诺失败风险。本文希望通过对低估值中概股企业回归动因和绩效的深入研究,为三六零、中概股企业、监管部门提出建议。
张馨月[3](2019)在《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不良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之后,我国房地产市场获得了迅猛发展。不可否认,房地产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场所,也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房地产价格也持续高涨,“房地产泡沫”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是由于“房地产泡沫”定义的模糊性以及测度方法的不完备,并且泡沫通常是在产生并破裂之后才得到证实,用泡沫来形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是不合适的。有鉴于此,本文在第二章提出“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这一概念来代替“房地产泡沫”描述我国房地产市场当前的状态。具体地,本文将“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定义为由于房地产市场中各个参与主体(房地产商、购房者、地方政府、中央政府、银行等)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行的“理性”决策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集体行为非理性,房价因此违背市场规律不断上涨的现象。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国民经济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一方面,飞涨的房价抬高了工商业生产成本、限制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面对着高昂房价,普通居民往往为了一套住房而耗费将近半生的收入,购房压力与巨额房贷使得居民背上沉重的负担不得不压缩消费。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带来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不断加剧,严重威胁了我国宏观经济安全。鉴于房地产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其非理性发展可能引起的巨大危害,我们必须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理清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不良影响及其机制。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全面地把握房地产市场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机制,对我国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房地产市场对国民经济的诸多部门也有着极强的影响力,为了更好地把握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机制,本文将从多角度进行考察。具体地,本文研究思路如下:首先,以美、日房地产危机的历史经验和我国房地产发展历史进程为切入点,从国民经济视角对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的不良影响进行整体判断;然后,在整体判断的基础上,本文将分别从实体经济、居民消费和宏观金融风险等视角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不良影响进行分维度的考察。文章共分为八章,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进行展开。各章的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本文首先在对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的现状及其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了简单介绍,并由此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问题一:房地产泡沫破裂会造成何种后果?房地产泡沫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路径是怎样的?我国是否存在房地产风险?问题二:我国房地产地产的非理性发展的成因与其他国家有何差异?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发展对国民经济有何影响?能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吗?问题三:房地产的非理性发展会如何影响实体经济?具体地,房地产的非理性发展是否会影响实体投资?进一步,房地产市场的片面发展是否会阻碍我国的工业创新?问题四: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会产生什么影响?房价过快上涨是如何影响居民消费的?高房价对不同居民群体消费的影响是否存在异质性?影响机制是什么?问题五: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发展是否会加剧宏观金融风险?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银行部门和非金融部门风险有何影响?风险传递机制是怎样的?本文的研究致力于解决以上五个问题,本文的研究脉络也依此展开。在第二章,本文主要从房地产泡沫化机理及其影响、房地产非理性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房地产非理性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房地产非理性发展对宏观金融风险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文献梳理,并通过文献梳理找出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我国相关研究中的空白,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三章,首先,通过对美国、日本两国房地产危机的历史观察,明确了房地产非理性发展带来的严重后果,并建立变参数模型探明了房地产泡沫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路径。接下来,通过与美、日的经验对比,本文将深入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现状,检验我国房地产市场所处的非理性阶段。在第四章,本文主要讨论了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笔者首先将从历史角度对从1978年至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史进行考察,明确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并从现有历史数据出发,从国民经济视角对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的不良影响进行整体判断,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在第五章,本文从理论层面和实证层面探讨了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制。在理论层面,笔者提出了两个假说:第一、房价上涨与实体经济间呈倒U型关系,伴随着房价上涨速度的不断加快,实体投资将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态势;第二、企业利润率在房价上涨和实体经济之间发挥着倒U型中介作用。在实证层面,本文将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分别考察房价增速对实体投资和工业创新的影响效应,检验了上述假说。第六章中主要分析了高房价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本文一方面利用宏观经济数据明晰了高房价对居民消费的总“量”效应,为现有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另一方面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利用2016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项目(CFPS)的微观数据,由房价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异质性出发,深入探讨了高房价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第七章则考察了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发展对宏观金融风险的影响。首先,笔者构造了房地产泡沫风险、银行风险和非金融部门风险指标,刻画了近年来房地产市场、银行部门和非金融部门中风险的变化情况。其次,通过上述指标,本文还通过利用TVP-VAR模型探究了房地产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宏观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最后,本文在第八章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与研究结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房地产泡沫在不同时期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首先,在房地产泡沫出现的初期,房价上涨对私人投资有着一定的拉动作用,但当泡沫程度超过某一限度之后,这种拉动作用会逐渐减弱;特别地,在金融危机后,房价上涨对私人投资的拉动作用甚至会转为抑制作用。其次,在我国,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总体来看有助于私人投资的增加,但其拉动作用正逐渐减弱,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潜藏着巨大的风险。(2)房地产非理性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的总体考察。我国政府出于增加财政收入和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将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发展。长远来看,政府刺激房地产发展的行为不仅无法拉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反而会破坏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房地产非理性发展造成实体经济增长乏力,阻碍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的同时,还会导致信贷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市场,风险不断累积,不利于宏观金融系统的稳定。(3)房地产非理性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房价上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呈倒U型,房价的过快上涨会抑制实体经济的增长;房价上涨可以通过企业利润的部分中介效应对实体投资(工业创新)施加影响。(4)高房价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首先,我国高房价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我国消费低迷的现状,高房价不利于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的增长。其次,高房价对我国租房家庭的消费具有抑制效应,且抑制效应主要在年轻家庭群体中体现。再次,虽然房价上涨可以带来财富效应,但是高房价带来的待偿住房贷款的增加与家庭资产流动性的减弱对家庭消费有着显着的抑制效应。总体来说,现阶段我国房价上涨会抑制城镇居民特别是年轻群体的消费行为,高房价会促使年轻群体增加储蓄、压缩消费,不利于平滑他们一生的消费。(5)房地产非理性发展对宏观金融风险的影响。首先,房价上涨冲击在短期内会推动银行部门风险的上升,但中长期冲击影响会逐渐减弱。其次,房价上涨冲击对非金融部门风险的正向影响不存在“时滞”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推动作用将会逐渐减弱。再次,房价上涨还可以通过“房价上涨——非金融部门负债增加——银行风险上升”这一机制对银行风险产生影响。最后,政府宽松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各部门间的风险传递有放大作用。最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从世界金融危机历史出发,探究了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机制和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为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和实证基础。本文一方面考虑了以往的文献大都未考虑金融危机前后经济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以美国和日本发生过的房地产危机为例,尝试利用变参数模型研究了房地产泡沫(房地产价格偏离)在不同时期对私人部门投资影响的时变路径,揭示了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将我国房地产发展现状与美、日历史对比分析,正确认识了我国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所处的阶段。第二,本文通过对我国房地产发展历程的考察,明确了政府在我国房地产非理性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明晰了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不良影响。一方面,本文基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从政府调控的角度研究了我国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的原因,并对政府干预房地产市场的动因和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本文利用房地产和国民经济的历史数据,对我国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总体考察,并得出结论;长远来看,政府刺激房地产无助于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最后,本文从多角度考察了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不良影响,深入考察了我国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实体经济、居民消费和宏观金融安全等多方面的影响机制。具体来说,第一、实体经济视角。与现有文献不同的是本文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证实了房价上涨对实体经济存在“倒U型”影响,企业利润率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即存在房价上涨—企业利润率—实体经济这一传导机制)。同时考虑到“实体投资”和“工业创新”都是实体经济蓬勃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本文从“实体投资”和“创新活动投入”两个角度验证了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第二、居民消费视角。高房价对城镇居民消费的不良影响方面,本文一方面利用宏观经济数据明晰了高房价对居民消费的抑制效应,为现有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另一方面,本文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深入探讨了高房价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发现现阶段我国的高房价会促使年轻群体增加储蓄、压缩消费,扭曲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不利于平滑他们一生的消费。第三、宏观金融视角。本文通过构建新的风险指标,准确刻画了房地产部门、银行部门和非金融部门的潜在风险,对我国宏观金融风险的现状有了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本文充分考虑了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三者关系的时间演变特征,通过TVP-VAR模型探究了房价上涨对银行和非金融部门风险的时变影响,明晰了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宏观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
葛倍辰,李东徽,张敬丽,杜娟[4](2018)在《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中的模糊空间设计初探——以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以创意产业园的主要使用者—创意阶层的心理需求及行为模式为出发点,运用模糊空间理论,对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设计提出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并通过对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的几个公共空间的实地调研分析,针对现有空间提出了一些改造意见。
王宏[5](2017)在《中国高利贷规制制度研究》文中指出近年以来,中国民间资本迅速发展,民间融资和投资渠道不畅,实体经济的下行压力和转型需求不断增大,加之复杂的国际金融形势,国内民营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日益突出,民间借贷随之甚嚣尘上,尤其是高利贷泛滥现象凸显。中国高利贷正在向个人消费短期借贷领域迅速渗透和拓展,大量的高利贷行为已聚集了一定的金融风险,与高利贷相关的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中国高利贷问题将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表现突出。因此,从制度上检视与规制现实高利贷问题已然是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的重大疑难课题。本论文基于制度创新的法律考量,以高利贷的法学基础理论研究作为逻辑起点,结合民商法和经济法学理论,运用历史分析、比较法分析、法律解释和法经济学分析等方法,主要研究中国高利贷规制目前存在哪些具体问题,中国高利贷规制创新有哪些环境支持,中国高利贷规制的思路突破、价值标准以及路径选择分别是什么,如何建构中国高利贷规制制度模式,如何设计中国高利贷规制形式和组织形式等问题。高利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所发生的资金利息率明显高于平均资本收益率和生活消费资本正常使用费用的资金融通行为。高利贷是一种客观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民事行为。作为一个词汇,高利贷是一个中性概念,既不是褒意的,也不是贬意的。高利贷就是高利率借贷,包括一般性高利贷和违法性严重高利贷。高利贷具有悠久的历史,既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性、民商法学理论的正当性,又具有刑法视野的适当惩戒性。对待高利贷既不能完全放任,也不宜过度约束,而是应进行综合性地适当规制。本研究通过对高利贷的资金规模和实际利率情况进行归纳,分析中国高利贷现象的形成原因;通过对高利贷规制现状进行厘清和研究,按类别归纳中国现行高利贷规制特征;通过对高利贷纠纷案件进行数据统计并分析民间借贷(含高利贷)案件的具体情况,归纳总结了高利贷纠纷案件的主要特点。基于这些研究,本研究总结出中国高利贷规制方面存在四大类具体问题:体系不完善、主体定位不明确、行为规则过于简单、相关配套规制缺失。这些规制缺陷既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研究对象,也是中国高利贷规制制度问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所在。本研究认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为高利贷规制创新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环境支持,促使高利贷规制的理念和思路突破。首先,国家发展战略为高利贷法律规制创新提供了政策环境。全面深化改革为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制度创新理念为创新提供了思想支持,大力推广普惠金融为创新提供了观念支持,“脱虚向实”振兴实体经济为创新提供了思路支持。其次,利率市场化为高利贷规制创新提供了制度环境。通过对利率市场化的概念、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利率市场化与高利贷相互关系的分析研究,本研究说明利率市场化虽然不能彻底解决高利贷问题,但为缓解高利贷现象提供了金融制度支持。再次,高利贷的法制需求为高利贷规制创新提供了市场环境。高利贷规制应当能够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满足社会金融需求,有利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同时,还要能够克服高利贷对资本市场的冲击,避免对国家金融体制造成隐形风险,防止经济犯罪和暴力犯罪。然后,域外高利贷法律实践经验为高利贷规制创新提供了经验环境。域外积累了大量高利贷规制的成果,值得研究借鉴。通过分析域外规制的经验和不足,结合社会主义法治实际,为中国规制高利贷提供了制度参考。最后,综合审思中国高利贷规制环境,从高利贷观念、高利贷资本运行和高利贷法律规制三个维度实现思路突破和观念创新。高利贷应该按照市场规律和法学原理,实现趋利避害,规范民间金融行为,更好地发挥其民间金融补充作用。重构高利贷规制模式,需要在确定制度价值标准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规制路径,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性构建。首先,审视高利贷规制制度模式的现实情况,归纳其规制思路和基本特征,作为解决模式问题的基础样本。其次,提炼高利贷制度所应具有的基本规则和价值标准,包括整体的多维度构架、金融自由的适度维护、利益平衡原则的坚守、系统性风险的有效防控、类型化思维的运用,使高利贷规制更加符合高利贷的自身规律,以此作为规制制度模式选择的理论基础。再次,根据高利贷的用途、数额和期限等基本特征,可以将其分为商事性高利贷和民事性高利贷,这两种高利贷形式具有明显的本质区别,应当分别加以规制,并以此作为高利贷“二元化”的规制路径。最后,设定分类、规定利率限制,构建以较宽松的民事性高利贷法律规制为一般,以较严格的商事性高利贷法律规制创新为重点,以小额短期高利贷形式创新为补充,以严重高利贷行为入罪制度创新为保障的中国高利贷规制制度全面创新模式。构建商事性高利贷规制制度,回应“脱虚向实”的国家经济发展要求。首先,从行为和主体上对商事性高利贷进行边界界定。明确提出商事性高利贷并非商事高利贷,而是具有商事行为特征的部分高利贷,通过构建一个相对稳定独立的制度架构,对商事性高利贷实现有针对性的重点规制。商事性高利贷的行为边界是:双方主体均具有特定性,借贷行为的经营性,目的的双重营利性,不得吸收公众存款。其特定主体包括以放贷为业的职业放贷人、非金融企业法人、典当行、私人钱庄、小额贷款公司。而自然人、担保公司、私募基金、融资租赁公司以及合作基金会与金融服务社不宜列入。其次,对商事性高利贷的资金来源进行法律疏导。在论证民间资本向商事性高利贷法律疏导可行性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层次的民间资本疏导方案,以实现民间金融资本能够顺利进入阳光运行,使民间金融资本既保值增值,又服务于个人消费、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最后,从主体准入、行为运行和主体退出三个方面提出放贷主体注册资本、放贷主体资格审核、违规放贷行政处罚、放贷行为区域性监管、放贷行为备案监管、借贷主体重;组整合、借贷主体司法救助等十条规范措施,将商事性高利贷的主体和行为纳入较为全面规范的制度监管,实现对民间金融资本系统性风险的有效防控。设计小额短期高利贷规制制度,回应社会大众的多样化金融需求。首先,对美英两国“发薪日信贷”的基本情况、操作规则和监管措施进行列举式研究,并详细了解两国在次贷危机后对这一制度的调整,以对“发薪日信贷”特征进行全面、客观掌握。其次,对“发薪日信贷”的利弊进行分析从发展战略、借贷市场、技术创新、法律道德四个层面对小额短期高利贷进行了理性分析,并从主体、行为、监管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小额短期高利贷的制度设计。借鉴德国的多层次合作社形式以及印度的合会组织形式,建立多层次小额短期高利贷专门组织形式,国有资本发起并参与,吸引民间资本共同经营,以实现民间资本的阳光监管与运行,严格控制违规催债,运用国家资本实现社会担当和道德保障。参考意大利规制高利贷的做法,建立借款援助基金,化解因特殊情况而形成的高利贷欠款;建立小额短期高利贷的大数据监测平台,实现借贷主体个人信用监控;建立个人破产制度,以实现对小额短期高利贷的制度底限保障。最后,针对近年出现的互联网“现金贷”进行研究,分析其高利贷的本质特性,提出将其纳入中国小额短期高利贷规制范畴,以满足社会个体的个性化资金需求,真正实现普惠金融。本研究系统性地提出高利贷规制的思路突破、价值标准以及路径选择,创新性地构建高利贷规制制度模式,突破性设计高利贷规制形式和组织形式,为中国高利贷规制提供可供参考的制度解决方案。以期望民间资本得到规范引导和阳光监管,使个人和企业的各种金融需求得到合理供给,使系统性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张娣[6](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李茂清[7](2015)在《C品牌手机山东市场营销策略优化》文中指出2011年至2013年中国三家通讯运营商在定制手机方面的高额补贴,成就了一批依托补贴政策崛起的手机厂家,有业内老字号品牌,亦有起步于代工的小品牌。2014年三大运营商大幅降低对于定制手机的补贴,作为手机厂家,凭借以往机型上市速度和低价策略赢得市场份额举步维艰。2015为中国手机行业4G元年,伴随互联网模式的日渐渗透,手机行业竞争进入新一轮较量。2015年元旦、五一假期为销售高峰期,新品牌的涌现亦如同雨后春笋,多数为来自其他行业的新进入者,销售氛围反而异常火热。诞生于激烈的红海竞争时代,相比经验丰富、技术雄厚、规模庞大的手机厂家来说,它们将依托何种优势生存发展?本文所分析的国产C品牌与其他民族企业一样,特别是在山东市场的营销状况,高份额依靠高投入,盈利水平极低,个别月份甚至出现亏损。互联网模式对手机行业影响加深,传统渠道模式下的市场运作已大多力不从心,粗放投入产生的资源浪费着实让厂家惴惴不安。根据市场规律进行精确化投入成为时代的必然,综合相关理论、经验和数据模型开展分析研究是目前最为理性的途径。本文分析遵循由大到小的惯例,按照国内手机全行业、C品牌整体、C品牌山东的次序,最终聚焦于山东区域C品牌的市场营销研究。首先,通过4P营销角度的主线分析,总结出国内手机市场4P方面的营销规律;从产品价位组合规律、渠道分布规律、促销组合规律,对比得出C品牌市场营销的欠缺和机会点。其次,通过SWOT分析其竞争优劣势,梳理C品牌的市场营销痛点,并提出该品牌接下来的进攻与防御策略。然后,进一步从4P角度对C品牌山东市场营销工作进行数据对比和回归研究,总结得出山东C品牌市场营销4P规律,并利用该回归模型对该品牌山东区域的单品操作方案进行了检验和改进。接着,根据模型对其营销要素进行边际分析,强调重点投入方向。本文核心部分综合以上的定量定性分析,提出C品牌山东营销策略优化的具体措施,在实际工作开展中,量化各种资源的比例,并明确最佳的边际投入。最后,为提高市场营销决策的效率,依据近五年的山东市场营销数据,本文梳理出C品牌特定的方案生成器模型,为后续工作提供高效工具。本文的主要特色和创新点在于:第一,以山东C品牌市场营销为核心,通过行业全局与C品牌自身的对比,运用4P营销理论、SWOT分析、回归分析和边际分析,评估C品牌山东区域的市场营销工作,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第二,本文为C品牌营销工作建立了方案生成器模型,藉此提升C品牌制定山东市场营销组合方案的决策效率。第三,本文分析得出的市场规律以及研究方式可以对其他企业的营销工作有所帮助。
黄聪英[8](2014)在《论实体经济》文中研究表明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根基,也是世界经济平稳发展的保证。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世界各国曾经十分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积累了发展实体经济的宝贵经验。然而,20世纪末尤其是21世纪以来,欧美不少发达国家逐渐忽视发展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不断萎缩,虚拟经济日益膨胀,最终引发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并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洗礼之后,世界各国重新深刻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纷纷制定了回归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然而,近年来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苗头初显,引起了中国政府、学术界和实业界的极大关注。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重振实体经济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梳理了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界定了实体经济的范畴,总结了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与教训,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中国、德国实体经济的冲击以及这些国家回归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和复苏成效,探讨了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研究了中国省域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产业和实体经济企业的发展状况,最后系统论述了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
李姣[9](2013)在《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质量的优劣是关系着证券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在证券市场各种制度建设中,退市制度起着保障上市公司质量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我国证券市场从1991年正式建立至今,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相较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来说,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的股票市场发展时间短,各项制度还不是很健全,退市制度的建设仍不完备,导致证券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垃圾股、绩差股,在严重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资源的极度浪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12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对退市制度进行改革,分别发布了《关于完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2年修订)》,对退市制度进行改革。新的退市制度弥补了旧版退市制度的很多不足,增加了退市标准,完善了退市程序,然而,退市新规是否还存在某些缺陷,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笔者决定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进行研究,重点评价退市新规,为我国退市制度的建设做出贡献,为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文主要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论文思路、内容框架和研究方法,最后阐述文章的预期贡献;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与研究基础,包括国内文献综述、国外文献综述、退市机制的要素分析、我国退市机制的发展历程以及完善退市机制的意义。前两章是整个文章写作的大背景。第三章是国内外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的比较,从比较中提出问题,介绍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新规存在的缺陷;第四章是通过案例分析问题,将第五章中提出的退市新规的缺陷具体的体现在案例中;第五章是为完善退市新规和为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应对退市新规提供政策建议;第六章是对文章的总结。上市公司退市新规刚刚推出,本文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找出退市新规人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退市新规在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责任追究、具体操作以及退市后出路方面仍存在缺陷;第二,为完善退市新规提供政策建议,认为证券交易所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新规,并提高新规的操作性,还要建立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第三,为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应对退市新规提供思路,上市公司可以在政府帮助和公司重组中寻求平衡,并正确认识退市,而投资者应摆正心态,寻找适合投资的潜力股,避免盲目投资带来的损失。然而,由于笔者个人知识的局限性,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由于退市新规刚刚发布,还没有上市公司退市的实例,选择*ST金泰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可能并不具有代表性,另外,对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的比较也有些浅显,没有更深层次的分析,理论铺垫稍显不足。这些缺陷,笔者一定会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完善,逐步改进的。
李政[10](2012)在《石油金融化市场的前沿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进步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石油与金融已经密不可分。石油金融市场已经成为现代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金融不仅涵盖了石油市场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各个层面,还被欧美等发达国家视为能源安全和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石油金融化”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普遍现象,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价格体制的金融化;二是资本投机对石油价格和石油市场的操纵;三是石油和国际货币体系联系密切。在现代石油工业诞生至今的150多年历史中,国际石油市场格局几经变迁,在经历了欧美石油公司垄断和欧佩克(OPEC)官方控制后,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最终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定价机制。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期货市场蓬勃发展起来,大量的石油交易通过金融市场完成,以期货价格作为世界大宗商品的定价基准已成为国际通行标准。石油期货市场的发展,体现了期货市场巨额资金对石油的追捧,国际石油市场的金融属性已经越来越明显,“石油金融化”这个词语被频繁地用来描述国际原油市场上的价格波动。石油市场的金融化充分地表现在金融机构对石油市场的投机上。近年来,投机成为影响油价的最主要因素。以对冲基金为首的各种投机力量纷纷进入石油衍生品市场,通过对实货和衍生产品的双重参与,造成国际石油价格急剧动荡。国际石油价格不仅是一种基于石油市场厂商生产边际成本和消费者效应函数、反映供需平衡的经济学概念,也成为包括大量金融投机行为的金融学概念。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普遍认识到加强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由于美元垄断了石油交易的媒体地位,美国的货币政策成为决定石油价格的重要因素。美元的霸权货币体系是一种松散的受操纵的国际货币体系,强势经济体可以利用这种货币体系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导致了汇率及利率不同方向的变动,而汇率及利率的变化立即成了对冲基金炒作油价的由头。在汇率因素、利率因素和通胀因素的影响下,石油价格的波动已经彻底成为一种金融现象和货币现象。中国加入WTO时曾郑重承诺,国内的石油市场和金融市场将逐步实现对外开放,石油安全的本质已经从“生产—供应”模式转变成“贸易—金融”模式①。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我国现行的以两大集团垄断为主导的石油流通体系和以政府为主导定价机制相对封闭,在客观上不利于保障石油供应安全。丰富和完善我国石油金融发展的途径,对确保我国石油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提高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格局中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选题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了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石油金融化市场的基本概念和国内外研究成果,指明了本选题的研究结构、主要创新点以及不足点。第二章“石油市场的金融化属性与理论概述”,研究了石油市场金融化属性的本质特征、表现形式、产生条件和经济功能,并通过对石油期货定价理论、价格波动理论和石油货币理论的相关文献综述,认清了石油金融化理论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三章“石油金融化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采取历史分析与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国际石油定价机制的衍变历程、市场交易体系进行分析,展示了国际油价的一般形成机制和历史波动轨迹。第四章“石油金融化市场的的货币传导机制”,以规范和实证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石油美元的价格传导机制、油价与美元的联动性进行分析,论证了石油美元形式所展现的霸权主义以及美元贬值对美元霸权带来的深刻影响。第五章“石油金融化市场的投机与监管”同样以规范和实证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投机基金在国际石油市场投机行为的实证分析,以及次贷危机所展现的金融监管缺陷,论证出投机是推高油价的系统性因素。第六章“完善中国石油金融化市场”,分析了中国高度垄断的石油产业格局、初具雏形的石油金融市场和僵硬滞后的价格形成机制等独具特色的市场特征,从国家能源安全和进口高度依存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完善我国石油金融化市场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本选题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主题立意有所创新石油的金融化现象是近年来随着石油价格飙升才引起社会关注的,并发展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石油金融化”问题既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也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受政策限制,国内尚未形成真正意义的石油金融化市场,因此相关领域的研究大多围绕如何构建中国的石油金融安全体系,系统地研究石油金融市场的论文并不多见。本选题从全局和发展的层面对石油金融市场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结合石油金融化市场的历史格局、结构形式、参与者、交易方式等问题,考查了现货市场、期货市场、石油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以及国际石油市场上期货、期权等金融化交易工具的使用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联系货币、汇率、投机、流动性等金融因素,突出了国际石油市场金融化的属性。在此基础上,本选题将石油价格的金融化、国际投机资本对石油市场操纵干预以及石油价格与国际货币体系的联系密切三大问题统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辩证地分析出我国石油市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属跨学科综合研究范畴。2、分析角度具有新颖性国际石油市场从垄断向竞争的转变是其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的实证过程。本选题从国际石油市场的历史格局出发,从投机行为、石油美元、货币驱动的传导机制等独特的视角论证了金融属性与国际石油市场的内在联系,剖析了逻辑与事实的关系。这对提示国际石油市场的金融风险,完善石油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发展中国的石油金融市场,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建议构想具有新颖性本选题在分析如何完善中国石油金融化战略中,提出了“合理运用外汇储备的建议”、“确定国内成品油与原油的比价关系、加快成品油调价频率”、“充分利用税收杠杆,适当调整汽、柴油消费税的征收标准”、“逐步推出石油衍生品场外交易,加快石油期货品种创新”等新颖的建议。论证了中国石油企业、金融企业走出去,使用国家外汇储备在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上建立石油仓单,以虚拟货币向股权资产转变为导向,将外汇储备转化为石油金融资产的必要性;呼吁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的改革,尽快改变两大集团的市场垄断,充分开放成品油市场,完善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加速人民币的国际化;构划了实现石油定价机制市场化的方案,逐步建立起原油、汽油、柴油、燃料油、场外衍生品交易在内的国内石油期货市场体系。本选题所提出的建议和构想,是基于作者长期实际工作基础上所做出的总结,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原创性。
二、PVC炒作在山东开始缩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VC炒作在山东开始缩水(论文提纲范文)
(1)大蒜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农产品价格波动 |
二 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研究 |
三 大蒜价格波动特征研究 |
四 大蒜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 技术路线 |
五 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价格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大蒜价格 |
二 大蒜价格形成机制 |
第二节 研究理论基础 |
一 市场供求理论 |
二 蛛网模型 |
三 均衡价格的形成 |
四 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理论 |
第三章 山东省大蒜价格波动分析 |
第一节 数据来源 |
第二节 指标选取 |
一 大蒜价格波动情况分析 |
二 山东省与其他大蒜产区价格波动的同步性 |
第三节 山东省大蒜价格波动特征的实证分析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大蒜价格波动的季节性和趋势性特征 |
三 大蒜价格长期趋势和周期特征 |
四 不同波动成分贡献率 |
五 研究结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蒜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供给方面 |
一 大蒜的生产情况 |
二 大蒜的库存量 |
三 农产品炒作 |
第二节 需求方面 |
一 大蒜的国外需求情况 |
二 大蒜的国内消费情况 |
三 大蒜的加工情况 |
第三节 其他因素分析 |
一 季节因素 |
二 成本因素 |
三 全国货币供给量 |
四 自然灾害 |
五 市场炒作 |
六 替代品价格 |
第四节 大蒜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 研究方法和指标选取 |
二 实证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 深化建设农产品价格透明制度,优化大蒜价格形成体系 |
二 改善个人农户种植机制,完善农产品价格保险 |
三 加强对炒蒜行为的管控,平稳大蒜价格 |
四 提升大蒜精加工水平,告别粗放型加工 |
五 发展现代农业,提升抵御气候等风险的能力 |
六 优化大蒜出口结构,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低估值中概股企业回归A股市场的动因及绩效研究 ——以三六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2 价值重估理论 |
2.1.3 规避监管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于中概股回归动因的文献综述 |
2.2.2 关于中概股回归绩效的文献综述 |
2.2.3 关于绩效评价方法的文献综述 |
2.2.4 文献评述 |
3 案例介绍 |
3.1 中概股回归现状 |
3.1.1 中概股私有化数量及行业分布 |
3.1.2 中概股回归数量 |
3.1.3 中概股回归方式 |
3.2 三六零公司简介 |
3.3 三六零回归过程 |
3.3.1 私有化退市 |
3.3.2 拆除VIE结构 |
3.3.3 借壳江南嘉捷上市 |
4 案例分析 |
4.1 三六零回归动因分析 |
4.1.1 获高估值谋求发展 |
4.1.2 公司战略调整需要 |
4.1.3 降低上市维护成本 |
4.1.4 寻求稳定上市环境 |
4.1.5 利好政府政策支持 |
4.2 三六零回归方案分析 |
4.2.1 路径选择 |
4.2.2 壳资源选择 |
4.2.3 交易方案分析 |
4.3 三六零回归绩效分析 |
4.3.1 财务绩效分析 |
4.3.2 非财务效果分析 |
4.4 存在问题及潜在风险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对三六零的建议 |
5.2.2 对中概股企业的建议 |
5.2.3 对监管部门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不良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3 创新点和特色 |
1.4 局限和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房地产泡沫化机理及其影响研究 |
2.1.1 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制 |
2.1.2 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与国民经济 |
2.2 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与实体经济 |
2.2.1 实体经济的定义 |
2.2.2 房地产非理性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
2.3 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与居民消费 |
2.3.1 财富效应 |
2.3.2 抵押效应 |
2.3.3 流动性约束效应和替代效应 |
2.4 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与宏观金融风险 |
2.4.1 宏观金融风险的定义 |
2.4.2 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宏观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 |
2.5 总结与评述 |
第三章 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与金融危机的历史观察 |
3.1 美国和日本金融危机的历史观察 |
3.2 房地产泡沫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路径分析——基于美国和日本金融危机的经验证据 |
3.2.1 理论分析 |
3.2.2 模型设计与研究样本 |
3.2.3 实证分析 |
3.3 美国、日本房地产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影响国民经济的综合分析 |
4.1 我国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原因分析——基于政府干预视角 |
4.1.1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历史进程 |
4.1.2 政府行为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 |
4.2 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影响国民经济的总体考察 |
4.2.1 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
4.2.2 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与经济“脱实向虚”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
5.1 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影响实体经济的理论分析 |
5.2 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实体投资的影响 |
5.2.1 模型设定 |
5.2.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5.2.3 实证分析 |
5.3 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工业创新的影响 |
5.3.1 模型设定 |
5.3.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5.3.3 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 |
6.1 概述 |
6.2 高房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分析 |
6.2.1 研究背景 |
6.2.2 实证分析 |
6.3 高房价对城镇家庭消费的影响机制分析 |
6.3.1 理论分析 |
6.3.2 高房价影响城镇租房家庭消费的实证分析 |
6.3.3 高房价影响城镇自有房家庭消费的实证分析 |
6.3.4 实证考察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与宏观金融风险 |
7.1 研究背景 |
7.1.1 房价上涨与银行风险 |
7.1.2 银行风险与非金融部门负债 |
7.1.3 房价上涨与非金融部门负债 |
7.2 房地产、银行与非金融部门风险指标的构建 |
7.2.1 指标设计 |
7.2.2 样本数据选取与数据分析 |
7.3 房价上涨影响银行和非金融部门风险的实证分析 |
7.3.1 研究方法 |
7.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中的模糊空间设计初探——以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创意产业园模糊空间设计的背景 |
2 创意产业园模糊空间设计研究 |
2.1 模糊空间的界定 |
2.2 模糊空间设计方法 |
2.2.1 模糊空间界限增强空间流动性 |
2.2.2 强化空间的多义性设计 |
2.2.3 丰富空间体验 |
3 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模糊空间设计分析 |
3.1 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 |
3.2 空间一现状及改进意见 |
3.2.1 空间一现状 |
3.2.2 空间一改进意见 |
3.3 空间二现状及改进意见 |
3.3.1 空间二现状 |
3.3.2 空间二改进意见 |
4 结语 |
(5)中国高利贷规制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四、可能取得的突破及面临的困难 |
第一章 高利贷的法学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高利贷的法律概念解构 |
一、高利贷概念的诠释 |
二、高利贷的法律定义及其构成要素 |
第二节 高利贷的发展历史透视 |
一、欧洲高利贷发展历史 |
二、中国高利贷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
第三节 高利贷的法律属性厘定 |
一、经济学理论下高利贷的合理性 |
二、民法学基础下高利贷的正当性 |
三、刑法学视野下高利贷的适度惩戒性 |
第二章 高利贷规制供给检视 |
第一节 高利贷的现状与成因 |
一、高利贷的现实状况 |
二、高利贷的成因分析 |
第二节 高利贷法律制度和规制现状 |
一、新中国成立后高利贷法律制度的发展 |
二、高利贷规制现状 |
第三节 高利贷纠纷案件的数据统计与主要特点 |
一、民间借贷案件情况的数据收集 |
二、民间借贷案件的主要特点 |
三、高利贷案件的司法现状 |
第四节 高利贷规制制度的主要缺陷 |
一、法律体系不完善 |
二、主体定位不明确 |
三、行为规则过于简单 |
四、相关配套制度缺失 |
第三章 高利贷规制环境审思与思路突破 |
第一节 国家发展战略的政策环境 |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 |
二、制度创新的要求 |
三、普惠金融的要求 |
四、资本“脱虚向实”的要求 |
第二节 利率市场化的制度环境 |
一、利率市场化的概念 |
二、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
三、利率市场化与高利贷的关系 |
第三节 高利贷发展的市场环境 |
一、充分发挥高利贷积极作用的法律规制需求 |
二、规避高利贷现实危害的法律规制需求 |
第四节 域外高利贷规制的经验环境 |
一、高利贷规制体系比较分析 |
二、高利贷界定模式的比较分析 |
三、划定利率上限的比较分析 |
四、严重高利贷行为入罪的比较分析 |
第五节 高利贷规制制度的思路创新 |
一、传统高利贷观念的突破 |
二、传统高利贷资本运行思路的突破 |
三、传统高利贷规制思路的突破 |
第四章 高利贷规制制度模式重构 |
第一节 高利贷现行规制制度模式 |
一、现行规制制度的立法思路 |
二、现行规制制度模式 |
第二节 高利贷规制制度模式的价值标准 |
一、整体主义的多维度构架 |
二、金融自由的适度维护 |
三、利益平衡原则的坚守 |
四、系统性风险的有效防控 |
五、类型化思维的运用 |
第三节 高利贷类型化规制进路 |
一、类型化分析的意义 |
二、民事性高利贷和商事性高利贷 |
三、其他高利贷的分类 |
第四节 高利贷规制制度模式选择 |
一、一般性法律规范与重点性法律规范相结合的综合性规制体系 |
二、利率上限为主的复合性高利贷判定标准 |
三、按高利贷类别区分划定利率上限 |
四、合法形式为补充的否定性高利贷效力评价 |
五、超过利率最高限制直接认定严重高利贷罪 |
第五章 高利贷的合法化再塑之——商事性高利贷 |
第一节 商事性高利贷法律边界 |
一、商事性高利贷的行为边界 |
二、商事性高利贷的主体边界 |
第二节 商事性高利贷资本的法律疏导 |
一、商事性高利贷融资行为的可行性 |
二、构建多层次的商事性高利贷主体融资渠道 |
第三节 商事性高利贷法律监管 |
一、商事性高利贷主体准入制度 |
二、商事性高利贷行为运行制度 |
三、商事性高利贷主体退出机制 |
第六章 高利贷的合法化再塑之二——小额短期高利贷 |
第一节 美英合法形式高利贷概述 |
一、美国的发薪日贷款 |
二、英国发薪日信贷 |
三、次贷危机后美英对发薪日借贷的反思 |
第二节 小额短期高利贷的制度设计 |
一、发薪日高利贷的利弊分析 |
二、小额短期高利贷的理性思考 |
三、小额短期高利贷的制度设计 |
四、个人破产制度的底限保障 |
第三节 互联网+下的小额短期高利贷 |
一、“现金贷”的概念和特点 |
二、“现金贷”实质上是高利贷 |
三、运用小额短期高利贷规范“现金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上篇 |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
下篇 |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C品牌手机山东市场营销策略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市场营销理论 |
2.1.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1.2 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 |
2.1.3 营销4P理论 |
2.2 SWOT分析法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2.3.1 描述性数据分析 |
2.3.2 线性回归分析 |
2.3.3 边际分析 |
3 国内手机行业分析 |
3.1 国内手机行业的现状分析 |
3.1.1 渠道三分天下 |
3.1.2 国产品牌超越国外品牌 |
3.1.3 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 |
3.1.4 几大品牌逐渐形成核心竞争力 |
3.2 国内手机行4P分析 |
3.2.1 国内手机行业Product与Price分析 |
3.2.2 国内手机行业Place分析 |
3.2.3 国内手机行业Promotion分析 |
4 C品牌手机山东市场营销分析 |
4.1 C品牌手机山东市场营销概况 |
4.2 C品牌手机山东市场营销SWOT分析 |
4.3 C品牌手机山东市场营销4P分析 |
4.3.1 C品牌手机山东市场Product与Price分析 |
4.3.2 C品牌手机山东市场Place分析 |
4.3.3 C品牌手机山东市场Promotion分析 |
5 C品牌手机山东市场营销策略优化 |
5.1 产品策略优化 |
5.1.1 筛选高质量产品进入山东市场 |
5.1.2 实施精品策略 |
5.1.3 合理把握上市节奏 |
5.2 价格策略优化 |
5.2.1 优化各价位款型分布 |
5.2.2 借助高价产品拉动整体品牌 |
5.2.3 优化产品各生命周期段的定价 |
5.2.4 实施价格管控 |
5.3 渠道策略优化 |
5.3.1 强化线上电商渠道 |
5.3.2 开辟线下开放渠道 |
5.3.3 优化运营商渠道 |
5.4 促销策略优化 |
5.4.1 应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决策和预算 |
5.4.2 增加体验营销投入 |
5.4.3 优化单品促销方案 |
5.4.4 提升促销方案的制定效率 |
5.5 C品牌4P营销整合逻辑 |
5.6 其他策略优化 |
5.6.1 针对4C的策略优化 |
5.6.2 针对竞品的策略优化 |
5.6.3 针对社会的策略优化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8)论实体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金融危机暴露虚拟经济过度的弊端 |
二、脱实向虚是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风险 |
三、复苏实体经济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 |
第二节 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动态 |
一、实体经济的国外研究动态 |
二、实体经济的国内研究动态 |
第三节 实体经济的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四节 实体经济的研究方案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之处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之处 |
第一章 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实体经济的相关论述 |
三、毛泽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实体经济的相关论述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二、内生技术变化理论 |
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 |
四、政府干预与经济增长理论 |
第三节 简要评论 |
第二章 实体经济的范畴界定 |
第一节 实体经济的概念、特点与功能 |
一、实体经济的概念 |
二、实体经济的特点 |
三、实体经济的功能 |
第二节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区别 |
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联系 |
第三节 实体经济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
一、第三产业的范畴界定 |
二、实体经济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
第三章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与教训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道路分析 |
一、德国道路 |
二、美国道路 |
三、日本道路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借鉴 |
一、注重创新制造技术 |
二、培养优质人力资源 |
三、拓宽国际销售市场 |
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
第三节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
一、要注重发展实体经济 |
二、要培育国际高端品牌 |
三、要调整经济发展模式 |
四、要保持健康的产业结构 |
五、要科学应对产能过剩 |
第四章 全球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的回归 |
第一节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 |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
三、全球金融危机对德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
第二节 金融危机后美中德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
一、美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
二、中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
三、德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
第三节 金融危机后美中德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
一、美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
二、中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
三、德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
第五章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SWOT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优势分析(Strength) |
一、实体经济发展成就辉煌 |
二、技术创新体系稳步形成 |
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 |
四、产业链成熟劳动力丰富 |
第二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劣势分析(Weakness) |
一、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 |
二、科技创新体制尚不健全 |
三、金融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
四、职业技术教育不够发达 |
第三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机遇分析(Opportunity) |
一、扩大国内消费市场的机遇 |
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机遇 |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 |
第四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挑战分析(Threat) |
一、产业空心化趋势 |
二、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
三、发展环境不容乐观 |
第六章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省域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
一、广东省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
二、福建省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
第二节 实体经济产业的实证分析 |
一、传统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纺织服装业为例 |
二、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 |
第三节 实体经济企业的实证分析 |
一、国有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上汽集团为例 |
二、民营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福耀玻璃为例 |
第七章 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指导思想 |
第二节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实力 |
一、着力化解产能过剩 |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
三、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
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
第三节 激发企业活力,坚守实体经济 |
一、重振企业家精神 |
二、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
三、培育国际知名品牌 |
四、加大人才建设力度 |
第四节 加强宏观调控,服务实体经济 |
一、制订发展规划,推进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
二、优化社会氛围,营造勤劳创业的外部环境 |
三、坚持扩大内需,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
四、强化楼市调控,坚定不移遏制投机炒作 |
第五节 深化体制改革,壮大实体经济 |
一、完善科技体制,尽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二、深化金融改革,确保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三、加强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熟练技术工人 |
四、深化税制改革,切实减轻实体企业负担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内容框架及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内容结构 |
1.2.3 研究方法 |
1.3 预期贡献 |
1.4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与研究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文献综述 |
2.1.2 国内文献综述 |
2.1.3 文献评述 |
2.2 研究基础 |
2.2.1 退市要素分析 |
2.2.2 我国退市机制发展历程 |
2.2.3 完善退市机制的意义 |
2.3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及比较 |
3.1 国内外上市公司退市机制 |
3.1.1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退市机制 |
3.1.2 日本东京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退市机制 |
3.1.3 香港联交所的退出机制 |
3.1.4 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退市机制 |
3.2 国内外退市制度的相互比较 |
3.2.1 我国新版退市制度与旧版退市制度的比较 |
3.2.2 我国新版退市制度与国外退市制度的比较 |
3.3 我国新退市制度存在的问题 |
3.3.1 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缺乏保护 |
3.3.2 责任追究不到位 |
3.3.3 退市新规的操作性令人质疑 |
3.3.4 上市公司退市后出路难 |
3.4 本章小结 4. 对我国退市制度的案例分析——以*ST金泰为例 |
4.1 公司简介 |
4.2 山东金泰的发展历程 |
4.2.1 山东金泰上市 |
4.2.2 山东金泰保壳 |
4.2.3 山东金泰股价的涨停与跌停 |
4.2.4 *ST金泰的艰难重组 |
4.2.5 *ST金泰经营不佳,陷入经营困境 |
4.2.6 *ST金泰面临退市危机 |
4.3 国内外不同退市标准下的*ST金泰 |
4.3.1 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退市标准来分析*ST金泰 |
4.3.2 从东京证券交易所的退市标准来分析*ST金泰 |
4.3.3 从香港联交所的退市标准来分析*ST金泰 |
4.3.4 从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退市新规来预测*ST金泰的未来走向 |
4.4 从*ST金泰看中国上市公司退市机制 |
4.4.1 从*ST金泰看我国上市公司的退市标准和退市程序 |
4.4.2 从*ST金泰看我国特有的“壳资源”现象 |
4.4.3 从*ST金泰看我国退市新规的缺陷 |
4.4.4 退市新规的出台,*ST金泰的未来之路 |
4.5 本章小结 5. 政策建议 |
5.1 完善退市新规 |
5.1.1 证券交易所做好执行和监督工作 |
5.1.2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
5.2 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做好应对准备 |
5.2.1 上市公司积极应对 |
5.2.2 做一个聪慧的投资者 |
5.3 退市新规的未来道路 |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
(10)石油金融化市场的前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 研究目的、思路及方法 |
二、 基本概念及国内外研究成果 |
三、 研究结构、创新点及不足点 |
第二章 石油市场的金融化属性与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石油市场的金融化属性概述 |
一、 石油市场金融化属性的本质特征 |
二、 石油市场金融化属性的产生条件 |
三、 石油市场金融化属性的经济功能 |
第二节 石油金融化的理论概述 |
一、 石油期货定价理论概述 |
二、 石油价格波动规律理论概述 |
三、 石油货币理论概述 |
第三章 石油金融化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 |
第一节 国际石油定价机制的衍变历程 |
一、 垄断定价时期(18591973) |
二、 主导定价时期(19731985) |
三、 市场定价时期(1985 今) |
第二节 石油金融化市场的交易体系 |
一、 石油金融化市场的交易场所 |
二、 石油金融化市场的交易产品 |
三、 石油金融市场的交易方式 |
第三节 市场定价体系的形成机制及波动轨迹 |
一、 国际油价的一般形成机制 |
二、 国际油价的历史波动轨迹 |
第四章 石油金融化市场的货币传导机制 |
第一节 石油美元的传导机制 |
一、 石油美元的界定 |
二、 石油美元的环流 |
三、 石油美元的背景因素 |
第二节 油价与美元政策的联动性分析 |
一、 油价与美元汇率的联动性分析 |
二、 油价与美元利率的联动性分析 |
三、 油价与通货膨胀的联动性分析 |
第三节 美元贬值与对石油美元的挑战 |
一、 美元贬值的影响作用 |
二、 石油美元面临的挑战 |
第五章 石油金融化市场的投机与监管 |
第一节 石油市场的金融投机 |
一、 石油金融投机的系统性分析 |
二、 主要的石油金融投机者分析 |
第二节 NYMEX 市场中金融投机的实证分析 |
一、 对 NYMEX 合约持仓量的分析 |
二、 对 NYMEX 交易头寸的分析 |
第三节 石油市场的金融监管 |
一、 监管的总体情况 |
二、 监管的主要问题 |
三、 对监管缺陷的认识与补救 |
第六章 发展中国石油金融化市场 |
第一节 中国石油金融化的市场特征 |
一、 高度垄断的石油产业格局 |
二、 初具雏形的石油金融市场 |
三、 僵硬滞后的价格形成机制 |
第二节 健全石油金融化市场的必要性 |
一、 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 |
二、 进口高度依存的需要 |
第三节 完善中国石油金融化市场的建议 |
一、 充分发挥外汇储备的金融工具作用 |
二、 深化改革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
三、 发展石油期货市场谋求定价主导权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附件 |
四、PVC炒作在山东开始缩水(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蒜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山东省为例[D]. 刘艳. 烟台大学, 2021(02)
- [2]低估值中概股企业回归A股市场的动因及绩效研究 ——以三六零为例[D]. 何沁璇. 暨南大学, 2020(04)
- [3]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不良影响研究[D]. 张馨月. 山东大学, 2019(02)
- [4]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中的模糊空间设计初探——以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为例[J]. 葛倍辰,李东徽,张敬丽,杜娟. 建材发展导向, 2018(04)
- [5]中国高利贷规制制度研究[D]. 王宏. 武汉大学, 2017(07)
- [6]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7]C品牌手机山东市场营销策略优化[D]. 李茂清. 山东大学, 2015(06)
- [8]论实体经济[D]. 黄聪英.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9]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研究[D]. 李姣.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4)
- [10]石油金融化市场的前沿问题研究[D]. 李政. 武汉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