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潼地区自然疗养因子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周晓媛[2](2021)在《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到从高速度到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大城市越来越多城市问题的出现,发展小城镇,对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小城镇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就近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人口就地城镇化,从而缓解大中城市压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推进农村土地集中集约经营,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现代农业发展创造条件,进而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协调发展。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是因地制宜的培育特色非农产业,并通过非农产业聚集带动人口聚集,通过非农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实现城镇发展。陕西关中地区小城镇发展落后,城镇经济基础薄弱,推进小城镇发展,必须发掘特色资源,选择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生存和发展的特色产业,并通过科学的产业培育模式和实施路径,才能形成城乡联动发展的小城镇特色发展与就地城镇化格局。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以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为研究主题,从小城镇与特色产业发展的关系解析入手,通过分析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特征、非农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与市场环境,研究并确定了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借鉴“集群创导”经验,构建了小城镇特色产业培育模式。最后,以咸阳市旬邑县太村镇为例,进行了小城镇特色产业选择与培育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小城镇发展的关键问题是选择并培育特色非农产业。小城镇经济基础薄弱,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产业要生存必须有特色优势。另外,关中地区大中城市仍处于聚集发展阶段,尚未形成向小城镇扩散转移的产业发展态势,因此在吸引产业聚集方面小城镇也面临大中城市的竞争挤兑。有鉴于此,小城镇发展只有挖掘自身特色资源并依据特色资源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才能在双重竞争压力下求得生存和发展。(2)小城镇产业选择必须因地制宜的选择与自身资源环境和要素条件相匹配的产业类型。关中地区小城镇在基础设施条件、技术水平、资金投入等方面都无法与大中城市相比,产业发展只有依靠自身特色资源,选择其他小城镇不可复制或不具备比较优势,而又达不到大中城市规模或效益门槛的产业,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生存发展。关中地区小城镇多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各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评价资源、研判市场、选择产业特色化发展方向,是因地制宜引导小城镇发展的基础。(3)集群创导是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的重要途径。小城镇产业发展条件有限,需要政府、企业共同发力,通过园区化集中布局和聚集发展,以较低的建设成本改善产业发展软硬件条件,特别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才能有效培育产业并形成集群化发展态势。在分析集群创导的基本要件、内在关系和动力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经验,本文构建了基于集群创导的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模式与路径。(4)小城镇产业培育发展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与乡村振兴形成联动发展格局。小城镇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所依托的特色资源与农民、农业存在天然的联系,尤其是特色农产品资源。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不但可以通过就近加工农村特色资源(主要是特色农产品资源),带动农业生产,实现农特资源增值,还可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从而多方面促进农民增收,是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途径。因此,培育发展小城镇特色产业,将产业链主体留在小城镇,有利于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实现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联动发展。本文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的思路和方法。系统总结了国内外产业选择、小城镇产业选择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进展。目前已有研究中,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尚未将利用自身资源和合理配置要素,深入到小城镇产业选择方法理论研究中。小城镇产业基础条件差,存在要素劣势、设施劣势;同时,小城镇面临与大城市竞争的影响,产业选择与大城市、区域不同;此外,小城镇作为乡村之首,城市之尾,能够就近吸引农村劳动力,带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本文根据小城镇和大城市不同的发展特征,以及区域产业发展特征,探讨独特资源利用、产业存活发展的科学问题。通过分析小城镇在产业发展条件不及大城市的情况下,以独特资源利用为发展路径,从关中地区小城镇发展特征出发,通过产业发展条件分析、市场条件分析、资源分析,选择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关中地区小城镇特色产业选择理论研究。(2)构建了基于集群创导的欠发达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模式与路径。借助“集群创导”,为小城镇产业培育提供思路。在小城镇空间尺度下,构建集群创导模型,形成在政府支持下产业园区的聚集,降低发展成本,有力促进小城镇产业集群化发展。同时也减少了分散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通过结合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案例的集群创导经验,形成基于集群创导的不同产业集群阶段的产业培育模式和分阶段实施的培育思路。在产业集群未萌芽阶段主要寻找“种子企业”,在产业集群萌芽阶段主要完善集群创导基本构成,在产业集群成长期注重科技创新,在产业集群稳健期以解决集群创导问题为主;在小城镇空间尺度下,协调产城空间、发展关系,形成产城融合发展;通过小城镇产业集群质量化提升和品牌效应推动区域发展。
付洁[3](2021)在《西安近郊休闲旅游类乡村养老地适宜性评价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黄滢[4](2020)在《芷阳花巷温泉度假酒店建筑策划研究》文中提出温泉旅游即围绕温泉资源进行的旅游活动,一般开展在温泉资源丰富的地区。中国温泉资源丰富,利用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仰韶时期,其中西安市温泉资源尤为着名,华清宫景区内还留有6000年历史的温泉泉眼。除此之外,在温泉资源利用过程中留下了丰厚的温泉文化,不仅有温泉沐浴流程、形式、模式等温泉活动具体的记述,还有文人墨客描绘温泉美好的诗篇。西安是“一带一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因此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温泉旅游第五阶段逐步开启,温泉度假酒店正成为温泉旅游目的地。因此研究温泉度假酒店具有一定意义。建筑策划作为建筑设计的先行环节,对建筑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所以温泉度假酒店有必要进行建筑策划来保障自身竞争力。反观温泉度假酒店现有的研究,大多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运营模式展开,对建筑策划系统性研究不足,因此本文通过建筑策划理论方法对温泉度假酒店进行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本文前三章是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由绪论、建筑策划理论研究和温泉度假酒店案例研究组成。温泉度假酒店建筑策划结合事实研究、归纳统计、经验吸收这三方面,通过事实研究即案例研究与社会现状明确温泉度假酒店特征,通过归纳统计即利用计算机分析明确温泉旅游中的旅客倾向与偏好,通过规范经验即现有技术规范与规章明确温泉度假酒店的基本要求,经过三方研究得出温泉度假酒店建筑策划提升应用中的要点。由于具体项目的建筑策划具有唯一指向性,因此第四章开始阐述具体案例,即芷阳花巷温泉度假酒店建筑策划的研究。芷阳花巷温泉度假酒店面向第五阶段温泉旅游,是温泉旅游目的地,在其建筑策划过程中围绕秦温泉文化,通过内外条件调查明确芷阳花巷温泉度假酒店的核心竞争力。在经过个性条件挖掘后,进行芷阳花巷温泉度假酒店建设内容设定与建筑空间构想。通过以上研究,本文明确温泉度假酒店建筑策划的流程、方法、主要环节与要点,分析相关案例得出温泉度假酒店的共性特征与构建核心竞争力要点。希望通过温泉度假酒店建筑策划的研究可以使温泉度假酒店面向多元化的温泉旅游,成为温泉旅游目的地。
张家年[5](2020)在《文化遗产类景区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西安临潼华清宫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好,很多地区已经将旅游业确立为支柱产业,文化遗产类景区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独特的资源禀赋而成为地方形象的典型代表,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其中,重游游客的数量是判断一个景区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重游是代表游客对该区域整体认可程度的指标,也是分析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情感态度的重要因素。由此,本文在借鉴众多学者对于重游意愿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假设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游客满意度均对游客重游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运用问卷调查法获得所需要的数据。并采用信度效度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重游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进行假设检验后,最终得出结论:文化遗产类景区旅游目的地形象(情感形象和认知形象)和游客满意度均是游客重游意愿的直接影响因素。其中,文化遗产类景区旅游目的地形象(情感形象和认知形象)对游客满意度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文化遗产类景区旅游目的地形象(情感形象和认知形象)对游客重游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对游客重游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由高到低分别是:文化与景观形象、游客满意度、情感形象和设施与服务形象。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不断提升文化遗产类景区的核心吸引力;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提升情感形象;提升景区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旅游服务质量;游客满意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希望通过以上建议为文化遗产类景区提升游客重游率做出一定程度的参考。
罗雅丽[6](2018)在《西安市都市农业结构演变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都市农业是大都市生产、生活、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大都市发展的内在需求,结合都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需要,本研究以都市农业结构演进与优化为研究主题,遵循过程—格局—机理—调控的基本路径,探讨了都市农业结构演进过程、空间格局、动力机制、优化模式和保障政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已有研究梳理与思考。围绕研究主题,从都市农业基础研究、都市农业功能与功能结构、都市农业产业与产业结构、都市农业区位与空间结构四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思考,明确了现有研究中尚存争议和仍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2)都市农业的内涵辨析。从“都市农业是自然演变的结果,还是一种理想的形态”争议出发,指出都市农业是位于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在服务于城市需求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殊生产特征的农业形态,是自然演变的结果,“服务于城市需求的特殊产业结构”是都市农业的本质特征。(3)都市农业结构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探讨。基于都市农业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以解决实践问题为导向,探讨了都市农业结构分析方法。(1)分析了现代都市农业产业结构一般特征,从结构的层次性、适应性、协调性和效率性四个维度,针对性选取了八个指标,构建了都市农业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2)分析了都市农业的功能类型、特征、关系等,就都市农业的供给保障、生态维护、休闲服务、农民收益和农区带动等五项基本功能,选取十二个指标,构建了都市农业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3)基于都市农业本质特征和城市需求结构的阶段性、城乡需求结构变化的同向性,根据区位商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思想,构建“农业产业结构优势指数”,界定都市农业空间。(4)利用景观格局分析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势指数”,运用arcgis空间分析与可视化方法,探究都市农业空间格局。(4)西安市都市农业结构演变。运用都市农业结构分析的理论方法,从宏观尺度,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都市农业结构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农业产业结构呈现出层次高级化、农业内部结构向养殖业转换、种植业内部结构向瓜果蔬菜转换、农业结构经济效率稳步提高等明显趋势;农业食品供需总量结构均衡但时空结构失衡、产业环节之间效率失衡等产业结构失衡问题突出;(2)功能结构整体上呈现出多功能性波动增强;而单项功能中,都市农业供给保障能力、休闲服务、农区带动等功能逐步提高,但生态维护、农民收益保障等功能有下降的倾向;(3)都市农业空间,伴随城乡消费结构从1990年代前的“温饱型”、2000年代年的“小康型”、2010年代的“享受型”向未来的“未来型”阶段性演进,范围边界呈现不断外扩的趋势。(5)西安都市农业空间格局。运用都市农业空间格局分析的思路与方法,从宏观(区县)、中观(乡镇)、微观(园区)三个尺度,分析了大西安都市农业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都市农业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中观尺度是大都市区农业空间研究的理想尺度。(2)从中观尺度分析,西安都市农业空间结构可以抽象为“圈层+板块”的结构模式,即近郊精品斑块镶嵌的蔬菜产业圈,中郊专业化产业板块组成的规模农业圈和远郊特色生态农业主导的生态屏障圈;(3)农地多元价值实现的内在机理、农业生产要素资源空间约束机理以及市场经济环境、制度安排等调控机理共同解释了都市农业空间结构模式。(6)都市农业结构演变驱动机制。在梳理并分析影响都市农业结构的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都市农业结构演变的驱动力及驱动机制;认为推动都市农业结构演变的驱动力包括城市化作用力和非城市化作用力,驱动机制即城市化推动都市农业生产要素竞争机制、城市化引致的市场需求变化拉动机制、价值观转变形成的多元价值目标诱导机制、政策制度变化的抑推机制、农业经营主体的应变机制。(7)都市农业结构优化。基于都市农业层级嵌套的地理特征和结构内在关系,提出了从宏观到微观逐层深化的都市农业结构优化路径。宏观尺度,确定都市农业目标功能和产业结构,进行农业空间功能分区;中观尺度,确定不同类型都市农区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优化模式;微观尺度,提出五种典型的都市农业生产模式。最后针对市场失灵,提出推进都市农业结构优化的政策措施。
杨欢[7](2018)在《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估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期,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城乡差距明显、公共设施非均衡、扶贫脱困难度大、村庄风貌单调等诸多问题。为改善农村建设滞后的现象,统筹城乡发展,2005年我国提出新农村建设战略。经过10余年的实施建设,关中地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金、设施和技术,农村整体面貌得到了明显提升。然而农村可持续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城乡二元差距依然存在。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对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绩效进行评估,反思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及时调整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思路和内容方向,最终实现关中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首先,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视角审视农村建设的研究重点和内容特征,梳理国内外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整理后发现从投入产出视角对新农村建设绩效进行系统性评估的研究成果略少,且大多数成果并未充分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公共价值属性,轻视农民主体对新农村建设绩效的认知。在农村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地方实践提出了名目众多的发展模式,然而模式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欠佳。同时对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和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实践经验进行整理,为后文关中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借鉴。其次,从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利用、设施配套和人居环境等维度对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特征和主要经验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对比分析、数据包络分析模型、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数理方法,从过程事实一致性、建设实施绩效和农民主体满意度等三方面入手对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综合绩效进行评估。之后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影响新农村建设绩效水平的主要因素,立足城乡规划学,全面反思当前关中地区农村发展模式和规划技术体系存在的不足,为后文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和农村规划技术体系优化创新提供思路。之后,在反思现实模式的基础上,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构筑以―多产融合、内源驱动‖、―因地适宜、集约高效‖、―均衡共享、和谐宜居‖、―绿色安全、和谐共生‖为核心的多维目标价值导向。并遵循“时空差异性、空间尺度性、操作可行性”的原则,构建关中地区“地方模式+类型模式”的双层叠加适宜模式体系。同时立足城乡规划学,从体系结构、内容框架、技术方法、规范标准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入手,对农村规划技术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最终为实现关中地区农村社会、经济、资源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最后,聚集村庄微观层面,选择渭南市白水县尧禾镇新武村、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平罗村、咸阳市礼泉县西张堡镇白村、咸阳市三原县新兴镇柏社村、宝鸡市陈仓区县功镇桃园村和宝鸡市太白县桃川镇灵丹庙村作为实证案例,对关中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四大类型模式进行验证,确保模式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吴悠[8](2018)在《基于旅游需求偏好的陕西省康养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城市喧闹、社会焦虑等问题,康养旅游逐渐成为人们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重要途径,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康养旅游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而国内外关于康养旅游的研究视角局限于单一的供给或需求维度,缺少基于需求偏好的康养旅游产品开发的探讨。本文以旅游偏好、旅游需求、旅游动机、旅游资源开发等理论为依据,对康养旅游概念进行界定。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发展康养旅游宏观环境、开发现状以及对潜在康养旅游资源的梳理,从陕西省发展康养旅游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设计问卷,运用SPSS均值分析、频数分析、因子分析以及AMOS结构方程法分析康养旅游游客的需求偏好,从而为陕西省康养旅游产品开发设计提供建议。研究表明,陕西省拥有丰富的康养旅游资源,且具有较大市场潜力,而陕西省目前康养旅游发展存在开发深度不足、宣传成本大,康养形象塑造难、供需不平衡、康养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康养旅游游客最关注的目的地安全性和优良自然环境,出游动机主要为感情的维系交流和压力释放,通过因子分析,将影响因素分为“养生文化”、“服务接待质量”、“目的地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四大类,将动机分为“求知与购物”、“社交与自我提升”以及“身心健康”三大类;游客信息渠道分为“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两大类,且线上渠道对游客影响最大,其中熟人朋友圈等社交网络推荐、影视综艺节目为影响游客决策的主要信息渠道;从陕西省康养旅游产品开发空间布局看,开展以西安旅游圈为中心,辐射关中渭河平原、陕南秦巴山地以及陕北黄土高原三大区域的陕西省康养旅游产品开发,以陕南和关中为开发重点,陕北逐步开发,注重打造区域康养旅游主要目的地,以点带面,塑造陕西省整体康养旅游形象。最后,根据游客需求偏好为陕西省康养旅游产品开发提供相关建议。
刘婧超[9](2017)在《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旅游型乡村景观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西安特色经济板块的快速发展,加速秦岭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影响着该地区乡村原有的景观历史风貌。基于对秦岭北麓地区生态、经济、乡村景观的发展及构建乡村景观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分析发现,乡村景观面临着生态、经济、文化的三重挑战,需理论结合实践,合理构建乡村景观评价体系为保护秦岭北麓及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推动该区域乡村景观的绿色循环与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旅游型乡村景观评价的研究方法,分别运用实地调研法、系统分析法与归纳法对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旅游型乡村景观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初步探寻其构成要素(自然要素、人文物质要素、非物质文化要素等)的发展,同时对研究区乡村景观现状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文章基于评价指标选取的三个基本原则,整理得出乡村景观评价体系的思路,从评价目的出发,研究了评价的内容、标准及方法,并针对现有的乡村景观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从而建立了乡村景观评价体系的框架。综合运用AHP与模糊综合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权重,建立了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旅游型乡村景观的评价体系,并且通过案例——李家岩村验证该评价体系的实用性。通过对该乡村现状概况的解析,系统分析了乡村景观各个构成要素,得出评价质量等级,与现状调研情况相一致,并针对等级为“良好”与“一般”的指标提出了相应景观层面的建议,为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将为此类乡村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依据。
吕晓鹏,莫东平,陈长宇,廖忠友,夏琳[10](2016)在《氡温泉水疗对高海拔地区疗养官兵静息心率和血压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高海拔地区疗养官兵在氡温泉浸浴水疗前后静息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方法将80名高海拔地区疗养官兵随机分为氡温泉组和热水组,分别给予氡温泉浸浴或普通热水浸浴水疗,每日下午30 min,疗程10 d,比较两组水疗前后静息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同组内干预前后对比,氡温泉组水疗后静息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较水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热水浴组在水疗前后收缩压有显着降低(P<0.05),但舒张压和静息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同时间组间对比,水疗后氡温泉组静息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热水浴组(P<0.05)。结论氡温泉浸浴能降低高海拔地区疗养官兵的静息心率、血压,对于恢复和促进高海拔地区疗养官兵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二、临潼地区自然疗养因子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临潼地区自然疗养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小城镇是就地城镇化、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
1.1.2 非农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 |
1.1.3 产业培育是推进小城镇发展的重要途径 |
1.1.4 关中地区小城镇特色产业培育具有实践意义和科学价值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区域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区域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4.3 研究动态述评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特征与问题 |
2.1 小城镇发展现状 |
2.2 小城镇产业发展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
2.2.1 小城镇产业发展现状 |
2.2.2 小城镇产业发展特征 |
2.2.3 小城镇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研究 |
3.1 产业选择相关分析 |
3.2 产业选择思路 |
3.3 小城镇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
3.3.1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3.2 现状基础分析 |
3.3.3 资源分析 |
3.3.4 市场条件分析 |
3.3.5 影响城镇产业发展的区域综合分析 |
3.3.6 基于区域成本收益的产业发展分析 |
3.4 产业量化选择方法 |
3.4.1 选择依据和基准 |
3.4.2 产业量化选择方法思路 |
3.4.3 指标体系建构 |
3.4.4 权重确定 |
3.4.5 产业选择验证 |
3.5 产业发展定性综合评价及产业选择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培育研究 |
4.1 集群创导与小城镇发展 |
4.1.1 培育产业集群化发展 |
4.1.2 集群创导与小城镇发展 |
4.2 小城镇集群创导构成 |
4.2.1 小城镇集群创导构成与动力机制 |
4.2.2 基于集群创导演化中的产业培育 |
4.3 基于集群创导的小城镇产业培育实践总结分析 |
4.3.1 优势产业传承——眉县首善镇产业培育案例分析 |
4.3.2 市场需求导向——鄠邑区渭丰镇产业培育案例分析 |
4.3.3 多产融合——三原县大程镇产业培育案例分析 |
4.3.4 园区培育——蓝田县华胥镇产业培育案例分析 |
4.3.5 基于集群创导的产业培育对比总结 |
4.4 产业培育思路与培育模式 |
4.4.1 小城镇产业培育思路 |
4.4.2 基于集群创导的小城镇产业培育模式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实证研究 |
5.1 城镇概况 |
5.2 太村镇产业选择 |
5.2.1 旬邑县太村镇产业发展条件 |
5.2.2 太村镇产业选择验证 |
5.2.3 综合定性分析与产业选择 |
5.3 太村镇产业培育 |
5.3.1 产业集群化发展分析 |
5.3.2 以产业集群化发展为目的太村镇产业培育 |
5.3.3 以产城融合为理想状态的太村镇产业培育 |
5.3.4 以太村镇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形成驱动效应培育 |
5.4 太村镇产业选择与培育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芷阳花巷温泉度假酒店建筑策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西安市旅游发展状态 |
1.1.2 西安市温泉资源 |
1.1.3 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大趋势 |
1.1.4 温泉旅游发展的新阶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1.3.1 研究概念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范围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温泉度假酒店建筑策划相关理论 |
2.1 建筑策划基本理论 |
2.1.1 建筑策划的流程 |
2.1.2 建筑策划的方法 |
2.2 温泉度假酒店建筑策划的主要环节与要点 |
2.2.1 温泉度假酒店建筑策划主要环节 |
2.2.2 温泉度假酒店建筑策划要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温泉度假酒店案例研究与建筑策划应用分析 |
3.1 案例的选取与研究要点 |
3.1.1 案例选取 |
3.1.2 案例分类 |
3.1.3 调研要点 |
3.2 温泉度假酒店案例研究 |
3.2.1 观光娱乐式温泉酒店 |
3.2.2 综合开发式温泉酒店 |
3.2.3 绿色休闲式温泉酒店 |
3.3 温泉度假酒店案例总结与建筑策划应用提升 |
3.3.1 温泉度假酒店案例共性总结 |
3.3.2 温泉度假酒店建筑策划定位要点 |
3.3.3 温泉度假酒店建筑策划空间构想要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芷阳花巷温泉度假酒店建筑策划核心竞争力构建 |
4.1 芷阳花巷温泉度假酒店建筑策划外部条件分析 |
4.1.1 规划设计条件 |
4.1.2 规范标准条件 |
4.1.3 地理地质条件 |
4.1.4 人文景观条件 |
4.1.5 社会经济条件 |
4.2 芷阳花巷温泉度假酒店建筑策划内部条件分析 |
4.2.1 功能要求条件 |
4.2.2 地形地质条件 |
4.2.3 使用者条件 |
4.2.4 设施设备条件 |
4.2.5 管理服务条件 |
4.3 内外部条件调查构建芷阳温泉度假酒店核心竞争力 |
4.3.1 构建特色温泉文化 |
4.3.2 贴合城市发展要求 |
4.3.3 遵循旅客多元需求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芷阳花巷温泉度假酒店建筑目标设定与空间构想 |
5.1 芷阳花巷温泉度假酒店建设目标的确定 |
5.1.1 芷阳花巷温泉度假酒店主题定位 |
5.1.2 温泉度假酒店空间内容确定 |
5.2 芷阳花巷温泉度假酒店空间构想 |
5.2.1 建筑空间平面构想 |
5.2.2 建筑风貌形态控制 |
5.2.3 空间成长的构想 |
5.3 策划文件的编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SD法相关性矩阵 |
附录2 :SD法样本因子得分表格 |
致谢 |
(5)文化遗产类景区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西安临潼华清宫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 |
2.2.1 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 |
2.2.2 市场细分理论 |
2.2.3 期望差异理论 |
3 华清宫景区旅游资源禀赋及发展概况 |
3.1 华清宫景区简介 |
3.2 华清宫历史沿革 |
3.3 华清宫旅游资源禀赋 |
3.3.1 自然景观资源 |
3.3.2 人文景观资源 |
3.4 华清宫旅游发展历程 |
4 华清宫景区游客重游意愿调查与分析 |
4.1 研究假设 |
4.2 问卷设计与发放 |
4.2.1 问卷设计 |
4.2.2 问卷发放 |
4.3 调查数据分析 |
4.3.1 调查样本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
4.3.2 游客感知的景区形象分析 |
4.3.3 游客重游意愿统计与分析 |
4.4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5 重游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5.1 因子分析 |
4.5.2 研究假设检验 |
4.5.3 游客重游意愿影响因素的结果分析 |
4.6 文化遗产类景区形象提升建议 |
4.6.1 增强景区核心吸引力 |
4.6.2 提升情感形象的重视程度 |
4.6.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 |
4.6.4 加强对游客满意度的关注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华清宫景区游客形象感知和满意度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西安市都市农业结构演变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区选择 |
1.3.1 研究区—西安市域 |
1.3.2 研究时段—改革开放至今 |
1.4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视角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思考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1.1 都市农业基础研究 |
2.1.2 都市农业功能研究 |
2.1.3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研究 |
2.1.4 都市农业区位与空间结构研究 |
2.2 相关研究的思考 |
2.2.1 都市农业基础研究的思考 |
2.2.2 都市农业功能研究的思考 |
2.2.3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的思考 |
2.2.4 都市农业空间研究的思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农业结构研究的理论构建 |
3.1 都市农业与都市农业结构再认识 |
3.1.1 都市农业 |
3.1.2 都市农业结构 |
3.2 地理学视角下都市农业结构研究框架 |
3.2.1 总体研究框架 |
3.2.2 理论分析逻辑 |
3.2.3 实证空间逻辑 |
3.3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研究 |
3.3.1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内涵 |
3.3.2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一般特征 |
3.3.3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评价 |
3.4 都市农业功能结构研究 |
3.4.1 都市农业的功能类型 |
3.4.2 都市农业功能结构 |
3.4.3 都市农业功能评价 |
3.5 都市农业空间结构研究 |
3.5.1 都市农业空间形成与发展 |
3.5.2 都市农业空间范围的界定 |
3.5.3 都市农业空间格局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安市农业结构演变分析 |
4.1 西安市农业发展概述 |
4.1.1 农业生产条件 |
4.1.2 农业发展历程 |
4.1.3 农业地域空间变化 |
4.2 西安市农业产业结构演变 |
4.2.1 农业产业结构评价 |
4.2.2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特征 |
4.2.3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演变阶段 |
4.2.4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
4.3 西安市农业功能结构演变 |
4.3.1 农业功能评价 |
4.3.2 都市农业功能演变特征 |
4.3.3 都市农业功能结构调整方向 |
4.4 西安市都市农业空间演变 |
4.4.1 农业空间的内部分异 |
4.4.2 都市农业空间演变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市都市农业空间格局分析 |
5.1 区县尺度都市农业空间格局 |
5.1.1 区县尺度都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势指数 |
5.1.2 区县尺度数据的获取 |
5.1.3 各区县都市农业优势产业 |
5.1.4 区县尺度都市农业空间格局 |
5.2 乡镇尺度都市农业空间格局 |
5.2.1 乡镇尺度都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势指数 |
5.2.2 乡镇尺度数据的获取 |
5.2.3 各乡镇都市农业优势产业 |
5.2.4 乡镇尺度都市农业空间格局 |
5.3 园区尺度都市农业空间格局 |
5.3.1 现代农业园区空间格局 |
5.3.2 休闲农业园区空间格局 |
5.4 都市农业空间结构 |
5.4.1 都市农业空间结构模式 |
5.4.2 模式形成的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都市农业结构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 |
6.1 都市农业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6.1.1 自然资源禀赋 |
6.1.2 农业生产要素禀赋 |
6.1.3 农产品市场与流通体系 |
6.1.4 农业经营主体 |
6.1.5 宏观政策制度 |
6.2 都市农业结构演变驱动力 |
6.2.1 城市化作用力 |
6.2.2 非城市化作用力 |
6.3 都市农业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 |
6.3.1 城市化推动都市农业生产要素竞争机制 |
6.3.2 城市化引致的市场需求变化拉动机制 |
6.3.3 价值观转变形成的多元价值目标诱导机制 |
6.3.4 政策制度变化的推阻机制 |
6.3.5 技术进步对都市农业结构演变的推动机制 |
6.3.6 多力综合作用下农业经营主体应变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都市农业结构优化 |
7.1 大都市层面的都市农业结构优化 |
7.1.1 都市农业功能结构定位 |
7.1.2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
7.2 分区层面的农业结构优化 |
7.2.1 都市农业空间分区及其功能定位 |
7.2.2 分区层面都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式 |
7.3 微观生产单元的生产模式优化 |
7.3.1 生产模式构成要素 |
7.3.2 生产模式优化方向 |
7.4 促进都市农业结构优化的政策措施 |
7.4.1 都市农业发展中的“市场失灵” |
7.4.2 推都市农业结构优化的政策措施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估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缘起及研究背景 |
1.1.1 城乡统筹发展任重而道远 |
1.1.2 新农村建设迈入关键时期 |
1.1.3 农村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1 新农村 |
1.3.2 可持续发展 |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及实践启示 |
2.1 多维学科视野 |
2.1.1 地理学领域 |
2.1.2 社会学领域 |
2.1.3 经济学领域 |
2.1.4 政治学领域 |
2.1.5 城乡规划学 |
2.1.6 多维度审视 |
2.2 理论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3 研究进展评述 |
2.3 典型经验借鉴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3.3 启示借鉴 |
第三章 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特征认知 |
3.1 发展阶段梳理 |
3.1.1 试点示范阶段(2005~2010年) |
3.1.2 推广建设阶段(2011~2014年) |
3.1.3 全面提升阶段(2015年~至今) |
3.2 建设实态分析 |
3.2.1 产业经济维度 |
3.2.2 社会发展维度 |
3.2.3 空间利用维度 |
3.2.4 公共设施维度 |
3.2.5 人居环境维度 |
3.3 主要建设经验 |
3.3.1 以点带面、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
3.3.2 以设施配套和环境整治为切入点 |
3.3.3 政府主导、规划先行、互促发展 |
3.4 典型问题审视 |
3.4.1 “粗放的生产,薄弱的经济” |
3.4.2 “分散的布局,低效的空间” |
3.4.3 “失衡的配套,滞后的维护” |
3.4.4 “单调的风貌,破碎的生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综合绩效评估 |
4.1 评估框架构建 |
4.1.1 现行绩效评估体系的反思 |
4.1.2 综合绩效评估的框架优化 |
4.2 绩效水平测算 |
4.2.1 过程事实一致性评估 |
4.2.2 建设实施绩效的评估 |
4.2.3 农民主体满意度评估 |
4.3 绩效评估结果 |
4.3.1 综合绩效不甚理想 |
4.3.2 投入产出结构失衡 |
4.3.3 空间差异特征明显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绩效的制约因素分析 |
5.1 影响机制阐述 |
5.2 外部因素分析 |
5.2.1 财政实力薄弱 |
5.2.2 资源投入偏差 |
5.2.3 管理行为不当 |
5.2.4 政策制度弊端 |
5.3 内部因素检讨 |
5.3.1 村庄自治能力较弱 |
5.3.2 人力资源质量欠佳 |
5.3.3 农民主体意识缺失 |
5.4 规划技术反思 |
5.4.1 发展价值导向偏颇 |
5.4.2 发展模式同质模仿 |
5.4.3 编制内容质量欠佳 |
5.4.4 规划实施有待增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关中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适宜模式建构 |
6.1 理论内涵认知 |
6.1.1 概念阐述 |
6.1.2 要素解构 |
6.2 目标价值体系 |
6.2.1 先进理念借鉴 |
6.2.2 目标价值导向 |
6.3 建构思路及原则 |
6.3.1 核心思路 |
6.3.2 主要原则 |
6.4 适宜模式构建 |
6.4.1 地方模式 |
6.4.2 类型模式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关中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技术创新 |
7.1 规划体系结构调整 |
7.1.1 纵向层次体系 |
7.1.2 横向类型体系 |
7.1.3 阶段过程体系 |
7.2 编制内容框架优化 |
7.2.1 增加村庄农民行为特征和意愿分析 |
7.2.2 增加对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引导 |
7.2.3 增加风貌营造和文化传承相关内容 |
7.2.4 回归乡土,重塑村庄社会交往空间 |
7.3 核心规划方法创新 |
7.3.1 农村人口外流导向下规模预测方法 |
7.3.2 美丽宜居导向下村庄空间利用方式 |
7.3.3 精明增长导向下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
7.3.4 自下而上农民主体参与式规划方法 |
7.4 相关保障策略完善 |
7.4.1 加快完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
7.4.2 全面推进驻村/镇规划师制度 |
7.4.3 实施规划评估动态监测体系 |
7.4.4 设立村庄规划编制专项资金 |
7.4.5 搭建农村规划数据共享平台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关中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实证案例研究 |
8.1 村庄产业经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
8.1.1 村庄基本情况 |
8.1.2 产业现状特征 |
8.1.3 产业体系构建 |
8.1.4 产业空间布局 |
8.1.5 相关支撑体系 |
8.2 村庄土地资源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
8.2.1 农业现代化驱动下白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
8.2.2 桃园村居民点空间整合及可持续推进路径 |
8.3 村庄公共设施配套及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
8.3.1 新武村公共设施配置模式及其建设内容 |
8.3.2 灵丹庙村公共设施现状特征及配置模式 |
8.4 村庄人居环境提升及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
8.4.1 村庄实态认知 |
8.4.2 主要问题剖析 |
8.4.3 人居环境提升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1.学术论文 |
2.科研项目 |
附件 |
附件1: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调查问卷 |
附件2: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
附件3: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投入-产出原始数据 |
附件4:关中地区调研村庄的基本情况统计表 |
(8)基于旅游需求偏好的陕西省康养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康养旅游需求的产生 |
1.1.2 康养旅游供给涌现 |
1.1.3 国家政策支持康养产业发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康养旅游概念研究 |
2.1.2 宏观康养旅游开发研究 |
2.1.3 专项康养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
2.1.4 康养旅游市场研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康养旅游相关概念研究 |
2.2.2 康养旅游的开发研究 |
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2.4 康养旅游概念界定 |
2.4.1 康养旅游相关概念 |
2.4.2 康养旅游的特征 |
2.4.3 康养旅游的分类 |
2.5 相关理论基础 |
2.5.1 旅游偏好理论 |
2.5.2 旅游需求理论 |
2.5.3 旅游动机理论 |
2.5.4 旅游资源开发理论 |
第三章 陕西省发展康养旅游现状与问题 |
3.1 陕西省发展康养旅游宏观环境 |
3.1.1 地理区位与交通 |
3.1.2 自然环境 |
3.1.3 社会经济环境 |
3.1.4 陕西省旅游业发展情况 |
3.2 陕西省康养旅游开发现状与潜在资源 |
3.2.1 陕西省康养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
3.2.2 陕西省康养旅游潜在资源 |
3.3 陕西省发展康养旅游存在问题 |
3.3.1 开发深度不够,缺乏系统理论指导 |
3.3.2 宣传成本高,康养形象塑造难 |
3.3.3 供需不平衡,缺乏对游客需求的了解 |
3.3.4 康养旅游产品单一 |
3.3.5 康养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
第四章 康养旅游需求偏好分析 |
4.1 问卷调研 |
4.1.1 调研内容 |
4.1.2 问卷设计与指标选取 |
4.1.3 调研过程 |
4.1.4 人口统计特征描述 |
4.2 影响康养旅游因素分析 |
4.2.1 数据样本有效性检验 |
4.2.2 影响因素均值比较描述 |
4.2.3 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
4.3 康养旅游动机分析 |
4.3.1 数据样本有效性检验 |
4.3.2 动机均值比较描述 |
4.3.3 动机因子分析 |
4.4 康养旅游信息渠道分析 |
4.4.1 数据样本有效性检验 |
4.4.2 信息渠道均值比较描述 |
4.4.3 信息渠道因子分析 |
4.5 不同类型游客信息渠道偏好分析 |
4.5.1 理论模型构建 |
4.5.2 养生文化吸引型游客信息渠道偏好 |
4.5.3 服务接待吸引型游客信息渠道偏好 |
4.5.4 自然环境吸引型游客信息渠道偏好 |
4.5.5 社会关系吸引型游客信息渠道偏好 |
4.6 康养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
4.6.1 康养旅游花费特征 |
4.6.2 康养旅游目的地选择 |
4.6.3 康养旅游停留时间 |
4.6.4 进行康养旅游的季节 |
第五章 陕西省康养旅游开发建议与启示 |
5.1 陕西省康养旅游开发原则 |
5.1.1 独特性原则 |
5.1.2 保护与开发相协调原则 |
5.1.3 市场导向原则 |
5.1.4 互动原则 |
5.2 陕西省康养旅游产品开发区域与产品 |
5.2.1 陕西省康养旅游开发思路 |
5.2.2 陕西省康养旅游开发核心区域与辅助区域 |
5.2.3 康养旅游开发核心产品与辅助产品 |
5.3 陕西省康养旅游市场开发建议 |
5.3.1 主要客源市场 |
5.3.2 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康养旅游产品 |
5.3.3 注重康养旅游产品多元化 |
5.3.4 陕西省康养旅游宣传策略 |
5.3.5 政府政策的支持 |
5.3.6 开发模式灵活多样性 |
5.3.7 加强康养旅游人才的培养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与启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旅游型乡村景观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战略意义与乡村发展建设意义 |
1.1.2 秦岭及陕西省的发展需求 |
1.1.3 生态旅游型乡村景观的发展需求与背景 |
1.1.4 构建乡村景观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生态旅游 |
1.4.2 生态旅游型乡村 |
1.4.3 乡村景观 |
1.4.4 乡村景观评价体系 |
1.5 概念界定 |
1.5.1 秦岭北麓 |
1.5.2 生态旅游 |
1.5.3 生态旅游型乡村 |
1.5.4 乡村景观 |
1.5.5 乡村景观评价体系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生态旅游型乡村景观评价相关理论研究 |
2.1 乡村景观资源理论 |
2.2 人文地理学理论 |
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4 乡村旅游学理论 |
2.5 景观美学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旅游型乡村景观现状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形地貌 |
3.1.2 气候特征 |
3.1.3 水文地质 |
3.1.4 文化与社会形态 |
3.2 研究区生态旅游型乡村景观调研分析 |
3.2.1 调研对象的解析 |
3.2.2 调查流程概述 |
3.2.3 研究区生态旅游型乡村景观构成要素分析 |
3.2.4 现状总结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态旅游型乡村景观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体系相关概念 |
4.1.1 指标 |
4.1.2 指标体系 |
4.2 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
4.2.1 科学性分析 |
4.2.2 综合性分析 |
4.2.3 代表性分析 |
4.3 景观评价体系思路 |
4.3.1 评价目的 |
4.3.2 评价内容 |
4.3.3 评价标准 |
4.3.4 评价方法 |
4.4 指标体系选取框架 |
4.4.1 现有乡村景观指标体系研究 |
4.4.2 指标体系的框架 |
4.4.3 选取原则 |
4.4.4 评价等级标准 |
4.5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1 方法概述 |
4.5.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李家岩村景观评价体系研究 |
5.1 李家岩村现状概况 |
5.2 李家岩村景观构成要素的评价分析 |
5.2.1 自然要素评价分析 |
5.2.2 人文物质系统评价 |
5.2.3 非物质文化系统评价 |
5.3 综合分析评价 |
5.3.1 结论 |
5.3.2 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研究结论 |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氡温泉水疗对高海拔地区疗养官兵静息心率和血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检测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水疗前后静息心率变化比较 |
2.2 两组水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 |
3 讨论 |
3.1 峨眉山氡温泉资源概况 |
3.2 氡温泉水疗对高海拔地区疗养官兵静息心率和血压的影响 |
四、临潼地区自然疗养因子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关中地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研究[D]. 周晓媛. 西北大学, 2021
- [3]西安近郊休闲旅游类乡村养老地适宜性评价及规划策略研究[D]. 付洁. 长安大学, 2021
- [4]芷阳花巷温泉度假酒店建筑策划研究[D]. 黄滢.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5]文化遗产类景区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西安临潼华清宫为例[D]. 张家年.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西安市都市农业结构演变及其优化研究[D]. 罗雅丽. 西北大学, 2018(02)
- [7]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估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 杨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12)
- [8]基于旅游需求偏好的陕西省康养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 吴悠. 长安大学, 2018(01)
- [9]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旅游型乡村景观评价体系研究[D]. 刘婧超. 长安大学, 2017(03)
- [10]氡温泉水疗对高海拔地区疗养官兵静息心率和血压的影响[J]. 吕晓鹏,莫东平,陈长宇,廖忠友,夏琳. 西南国防医药,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