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春季节菜蚜的发生及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玉[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黎族地区的自然灾害及其防御措施初探(1950-198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崔睿航,傅常智,陈燕红[2](2020)在《观赏型羽衣甘蓝水培技术要点及适宜品种的筛选》文中研究表明为实现观赏型羽衣甘蓝在设施园艺中的景观应用效果,对观赏型羽衣甘蓝从播种育苗、定植到相应水培设施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梳理及总结说明;分析了水培过程中羽衣甘蓝上色后驯化的技术难点及注意事项;阐述了观赏型羽衣甘蓝品种确定的关键并从13个品种中筛选出了京莲红3号、京莲白3号、白鸥、白孔雀、红孔雀、白名古屋等适合水培并观赏性良好的品种,为观赏型羽衣甘蓝的水培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武城琛[3](2019)在《德盛全蔬菜专业合作社管理模式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合作社作为我国农业的着眼点和发力点,在围绕本国小农,发挥“维护、培养、引导、服务、殷实”的作用方面凸显成效。当前,我国正值走山越沟的关键期,要认清并尊重小农的主体地位,耐心规范并逐步引导合作社发展壮大。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合作社的管理模式关系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适度改进和完善管理模式,可直接助力现代农业,实现乡村全面发展。自2005年起,古交市农业局开始合理安排农业结构,立足优特产业,培养生产大户,培植龙头企业,设立各类生产技术专业协会,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直至目前,古交市作为山西省省会的第二大城区,已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270余家,其中组织效益显着的有34家,而德盛全蔬菜专业合作社便是其一。它作为高水平合作社的代表,在当地颇负盛名,不仅带动村民增收,而且推动了古交市设施蔬菜的发展。但是,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它的内部管理模式与外部市场环境之间不够协调,运营管理中存在发展规模小、人才引进难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德盛全蔬菜专业合作社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地方宏观数据,介绍了德盛全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主要是:(1)龙子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合作社发展蔬菜产业奠定了资源基础,发展迅猛的社会经济为合作社推进蔬菜产业奠定了经济基础;(2)合作社成立以后,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积极整合并充分利用当地的区域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市场优势和科技优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取得了一系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技术效益和环境效益,说明当前“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促进了合作社的发展,体现了管理模式的优越性。为了具体研究分析合作社“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本文主要从两个角度开展深入研究:首先,从组织的角度,分析了合作社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主要从生产管理环节、技术管理环节、物流管理环节、营销推广环节、盈利创收环节五个环节进行分析;其次,从农户的角度,分析了合作社管理模式下的农户参与行为,主要从农户基本特征、农户参与行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合作社的生产管理环节、技术管理环节、物流管理环节、营销推广环节、盈利创收环节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管理模式的优越性;(2)合作社管理模式下的农户参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管理模式的合理性。但是两个角度的研究分析,在不同程度上都体现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1)受地域限制,发展后劲不足;(2)复合型人才匮乏,人才造血功能较弱;(3)产业链较短,残次品的开发利用不足;(4)政府扶持力度不够,自身较难突破发展瓶颈。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优化建议:(1)强化合作意识,实现区域联动发展;(2)多渠道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3)延伸产业链,提高残次品的利用率;(4)寻求政府多方位扶持,走出发展困境。
缪亮[4](2009)在《菜蚜生态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了几种植物次生物质提取物、非生物因子、物理技术、尿洗合剂、天敌等对菜蚜的控制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植物提取物对菜蚜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芹菜、大蒜、茴香3种菜蚜非嗜食植物提取物对菜蚜种群增长均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茴香提取物的控制作用最大。同时,这三种植物提取物对菜蚜的翅型分化也有一定得影响。2植物次生物质对菜蚜控制机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蒜提取物对菜蚜体内几种解毒酶的活性有显着地抑制作用,对照菜蚜体内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性分别是处理菜蚜的1.56倍、1.10倍和1.53倍。3非生物因子对菜蚜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菜蚜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为15~25℃,高于28℃对菜蚜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85%,在高于90%或者低于40%时,对菜蚜有抑制作用。在光照时间高于8h条件下,死亡率最高。4物理技术对菜蚜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黄板诱杀、黄盆诱杀和防虫网对菜蚜种群增长均有一定得控制作用。黄盆的诱杀效果优于相同面积的黄板。防虫网对有翅蚜有显着地防控作用。5尿洗合剂对菜蚜的控制作用对不同配比尿洗合剂对菜蚜的拒食活性、触杀毒力和控制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尿素:洗衣粉:水为4:1:400的效果最好,对菜蚜24h的拒食率为75.08%,96h的校正死亡率为86.7%,7d虫口减退率为55%。6天敌对菜蚜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甘蓝田菜蚜的控制作用,草间小黑蛛最大,其它依次为食蚜蝇、中华螂蛛、三突花蛛和异色瓢虫,平均控制率依次在50%、10%、7.8%、6.5%和4.9%以上。
张晓明[5](2009)在《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对某种特定生物控制(促进或抑制)的最好办法,就是改变群落,而不是直接攻击生物本身。以作物为中心的有害生物生态管理,必然要以群落生态学为理论基础。本研究从“作物一害虫一天敌”相互作用关系的整体出发,采用田间系统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生态学、分类学、统计学、系统论、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研究花椒园生态系统中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探讨害虫与天敌群落重建与种群动态变化的规律,分析害虫与天敌的空间格局及其之间的空间关系,比较了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生态系统中害虫与天敌群落的影响,揭示花椒园生态系统中害虫与天敌的控制与管理的机理。其研究结果主要如下:(1)根据花椒园节肢动物的营养和取食关系,将群落划分为植食类、捕食类、寄生类和中性类4个亚群落。共调查到物种383种,隶属于20目165科。其中植食性节肢动物亚群落205种,隶属于15目88科,发生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有棉蚜(Aphis gossypii)、花椒伪安瘿蚊(Pseudasphondylia zanthoxyli)、桑拟轮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花椒凤蝶(Papilio xuthus)、红褐斑腿蝗(Catantops pinguis)及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等。捕食性节肢动物亚群路类群有127种,隶属于11目46科,主要种类包括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a)、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大灰食蚜蝇(Metasyrphus corollae)、金环胡蜂(Vespa mandarinia)、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a)、拟环纹狼蛛(Lycosa pseudoannulata)、中国地蛛(Atypus sinensis)等。寄生性节肢动物类群共45种,隶属于2目11科,主要种类为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lasus)、黄金小蜂(Pteromalrs puparum)、翠绿巨胸小蜂(Perilampus prasinus)、家蚕追寄蝇(Exorista sorbillans)等。中性节肢动物类群共16种,隶属于1目13科,主要种类为短脉异蚤蝇(Megaselia curtineura)、红头丽蝇(Calliphora vicina)、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泛叉毛蚊(Pentherria japonica)等。(2)应用群落特征参数及主分量分析方法分析了7个不同海拔花椒园昆虫群落特征、在时间过程中的主导因素及时间格局。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逐渐上升,除了具有特殊小生境的地块外,节肢动物群落的个体数量逐渐增多,种群动态与海拔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性,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及均匀度等指数与海拔相关性小,种群的时间动态呈现季节性波动,主导昆虫群落变化的最主要因子因生态环境而异。(3)利用主分量分析(PCA)方法对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相关结构指数进行分析,构建评估群落结构的综合指标(第1主分量和第2主分量),并根据第1和第2主分量方程进行二维排序。结果表明,多样性指数H’是衡量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最重要的指标,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在时间系列上保持稳定,但在个别时间上表现差异和波动。(4)在分析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组织水平的基础上,对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动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对不同时期的总群落、亚群落进行模糊聚类,其结果显示:总群落的24次调查结果可以聚为9类,T = 0.98,3月20日,5月20日,3月30日,4月28日,4月10日,10月10日各分为一类,10月20日、10月30日、11月12日为一类,其余归为一类;天敌亚群落调查结果聚为7类,T = 0.95,3月20日,5月30日,11月12日,3月30日各自归为一类,4月20日、4月28日归为一类,4月10日、10月30日归为一类,其余归为一类;非天敌亚群落调查结果聚为9类,T = 0.97,3月20日、3月30日、5月20日、6月20日、9月30日、10月10日各自归为一类,6月10日和6月30日归为一类,10月20日、10月30日、11月12日归为一类,其余归为一类。聚类结果反映了群落状况的季节差异,聚类交替现象反映了群落结构复杂性,聚类结果的复杂性反映了各时期的非生物因素对群落动态有较大影响。(5)对4种不同种植模式的花椒园昆虫群落组成和结构变化进行调查,应用群落特征参数分析了昆虫群落特征及其时间格局。结果表明,间作套种作物花椒园与单一种植花椒园相比,其昆虫群落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较高,而优势度指数较低。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依次为花椒玉米大豆园>花椒大豆园>花椒玉米园>花椒园。3个群落稳定性指数评价结果均表明花椒、玉米、大豆间作套种系统中的昆虫群落较为稳定。(6)运用通径分析方法,对花椒园节肢动物总群落及各亚群落中多样性与其它生态学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群落中均匀度J与多样性关系密切,除直接作用外,物种数S、个体数N、优势集中性C、丰富度指数R、优势度D均通过其对多样性产生影响;天敌亚群落中也是均匀度J对多样性作用较大;非天敌亚群落均匀度J、优势集中性C、优势度D均是影响该亚群落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应用灰色系统方法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生境因素各指标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拔高度>温度>相对湿度。(7)对中性昆虫亚群落研究结果表明,中性昆虫物种数量在各类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中所占的比例均大于10%,是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性昆虫与天敌数量发生趋势相随现象较明显,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天敌因跟随效应在自然控害中的不足;主要中性昆虫之间的种间相遇几率表明,中性昆虫间从时间结构上相遇机率较小,表明复杂的生态环境对中性昆虫亚群落有着很大影响;应用主成分分析评价了中性昆虫在群落中的作用,结果中性昆虫对群落的主导作用相对比较分散,可以认为它们作为一个功能团共同起主导作用;对天敌对中性昆虫混合种群数量影响效果的灰色系统分析计算得出,天敌数量与中性昆虫种群数量追随关系即关联度R(Y,X)排序前三位的分别为:R(Y,X1)>R(Y,X5)>R(Y,X10),即草间小黑蛛>广大腿小蜂>异色瓢虫。
黄继梅[6](2008)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研究及推广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烟蚜茧蜂”对气味和颜色的趋性、“烟蚜茧蜂”繁殖散放技术、成蜂运输方法和大田散放对烟蚜的防治效果等进行了研究,并较为详尽地阐述了人工繁殖“烟蚜茧蜂”的操作规程,其主要结论如下:1.“烟蚜茧蜂”成蜂对不同气味的趋性差异显着,对蜂蜜、酸醋和蔗糖气味较敏感,具有较强的趋性;而对烟叶汁、烟蚜活体和烟蚜体液的敏感性较差;烟蚜茧蜂成蜂对绿色和黄色的趋性较强。2.在较低的起始蚜量5头/株条件下,按蜂蚜比1:1放蜂,采用少量多次(3次以上)的放蜂方式,可有效地控制烟蚜的增长速度和绝对蚜量。蚜量在30头/株时,按不同的蜂蚜比1:5,1:10,1:15,1:20一次性释放“烟蚜茧蜂”对烟蚜进行防治。各处理对烟蚜种群数量的增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不同蜂蚜比处理对烟蚜的抑制作用不同。蜂蚜比为1:5和1:10的处理对烟蚜的相对防效显着高于1:15和1:20的防效,放蜂后20天蜂蚜比为1:5时,对烟蚜的相对防效达93.2%。3.在晴天的上午10:00时到下午18:00时之间运送成蜂,将蓄蜂袋放置在烟株中下部叶下或在蓄蜂袋内装入烟叶、青草,并避免阳光直射、保持通风可使烟蚜茧蜂保持较高的成活率。4.采用散放“烟蚜茧蜂”并配合施用高效低毒农药的防治技术,能有效控制烤烟大田生长期烟蚜的危害,能较长时期的将烟蚜控制在30头/株以下。5.阐述了“烟蚜茧蜂”人工繁殖的基本操作、大棚温室一代快速繁殖技术、大棚温室二代繁殖技术、田间简易小棚繁殖技术的操作规程,以及烟蚜茧蜂的收集、散放时间、散放量、散放次数等技术。6.通过对大面积放蜂田和常规农药防治田的防治蚜虫效果调查表明,在放蜂后,放峰田单株蚜量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CK(不施药田),单株僵蚜量与单株蚜量存在跟随效应,而常规农药防治田在调查期间出现了2次高峰。从相对防效上看,常规施药田用药后10d调查,防效效果明显,但其后防效效果下降;而放蜂田在放蜂后到烟株封顶前,防效效果呈逐步升高的趋势,施药次数比常规施药田减少了1.22次,用药量减少了40%。
林东[7](2008)在《崇左市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及防治对策》文中指出本文报道了崇左市市郊部分蔬菜基地露地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的发展为害动态和筛选生物低毒农药对主要害虫的控制作用的研究结果。1、明确崇左市市郊部分蔬菜基地露地十字花科蔬菜上近年可见到的昆虫有8目20科49种,其它有害动物3种,包括直翅目5科7种,同翅目3科10种,半翅目1科4种,鞘翅目3科8种,鳞翅目7科15种(类),双翅目2科4种,膜翅目1科1种,蜗牛类2种,和钻头螺1种。其中常年严重发生为害的主要害虫有8种,包括鳞翅目菜蛾科的小菜蛾,夜蛾科的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粉蝶科的菜青虫;鞘翅目叶甲科的黄曲条跳甲;同翅目蚜科的桃蚜、萝卜蚜、甘蓝蚜等2、在菜青虫和小菜蛾幼虫发生高峰期,用15%三唑磷·阿维菌素微乳剂750 ml/ha防治小菜蛾,药后3、7天防效分别达83.69%、91.12%;防治菜青虫,药后3、7天防效分别达82.26%、92.04%,其药效显着优于1.0%阿维菌素乳油,与20%三唑磷乳油常规剂量效果相当,且对作物安全。3、亩用5%锐劲特悬浮剂20ml与2.5%敌杀死乳油30ml混配使用,对蔬菜上的小菜蛾、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超过80%。4、防治小菜蛾选用的剂量为阿维菌素+锐劲特(240 ml/ha+300ml/ha),防治菜青虫选用的剂量为阿维菌素+锐劲特(180 ml/ha+225ml/ha)。5、1.8%依维菌素和1.8%阿维菌素对田间小菜蛾均有良好的防效,6mg/·L液防治药后第4、7天平均校正防效分别为94.92%和83.64%、97.26%和89.00%;依维菌素和阿维菌素9 mg/L防治美洲斑潜蝇药后第3天,高龄幼虫的平均校正防效为72.18%和51.48%,低龄幼虫为90.42%和81.28%,总的防效为81.55%和68.43%:药后第7天依维菌素对菜豆上、中、下部叶片的保叶效果分别为83.46%、67.85%和42.90%,平均为58.22%,阿维菌素的保叶效果分别为41.69%、45.93%和43.83%,平均为44.46%。依维菌素对小菜蛾、美洲斑潜蝇的防效及保叶效果优于阿维菌素。
陈琳[8](2007)在《瑞香狼毒灭蚜活性物质的结构优化和杀虫活性研究》文中认为在农药创制研究中,以天然产物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研究、开发新农药品种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以具有活性的天然产物为先导化合物不仅可以更快、更经济的发现活性更高的类似物,而且因其内在的性能使产品更易符合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之需要。在本实验室前期工作中,我们从瑞香狼毒中分离出了三个重要的具有杀虫活性的化合物,分别是1,5-二苯基-1-戊酮(A),1,5-二苯基-2-烯-1-戊酮(B)和1,5-二苯基-3-羟基-1-戊酮(C)。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1,5-二苯基-1-戊酮和1,5-二苯基-2-烯-1-戊酮对棉花蚜虫和麦二叉蚜具有较好的触杀毒性和拒食活性,其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47和0.23g/L,毒性实验表明化合物A和B对小鼠,白鼠和家兔毒性较低,属微毒级。化合物1,5-二苯基3-羟基-1-戊酮对菜粉蝶3龄幼虫的触杀致死中浓度(LC50)是0.48g/L。我们发现这些化合物与杀线虫剂Daphneolone,查尔酮,二氢查尔酮,黄烷酮等均具有C6-Cn-C6的基本结构,这个C6-Cn-C6基本结构可能对杀虫活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寻找到高效低毒的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本文以C6-C5-C6为结构模板,采用分子相似方法,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共20个目标化合物,其中7个化合物未见任何报道。通过氢谱和气质联用谱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认。并对目标化合物的灭蚜活性进行了生物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用杂环取代苯环能够提高化合物的活性,其中化合物呋喃甲酸苯丙酯显示了较好的活性,其致死中浓度LC50为0.85 g/l。这将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打下基础。
林伟丽[9](2006)在《新疆香梨园昆虫种类与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的种群动态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了新疆香梨园的昆虫种类,并运用性诱剂对阿克苏地区的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香梨园主要昆虫种类:有害生物共8个目,31科;非有害生物6个目,18科;天敌5个目,18科。主要害虫有:春尺蠖、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香梨优斑螟、黄褐天幕毛虫、香梨茎蜂、绣线菊蚜、梨黄粉蚜、梨圆蚧、吐伦球坚蚧、糖槭蚧、李始叶螨、土耳其斯坦叶螨、三种梨木虱和梨冠网蝽。2.在新疆阿克苏地区苹果蠹蛾一年发生4代,4月24日左右达到全年成虫羽化最高峰,有世代重叠现象;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5代,9月2日左右达到全年成虫羽化最高峰,世代重叠现象显着,特别是第二代与第三代、第三代与第四代的重叠,故化学防治应重点放在第一代幼虫上,可有效降低后几代及越冬虫口基数;通过苹果园和香梨园诱蛾效果比较表明:苹果蠹蛾更偏食苹果,梨小食心虫更喜食香梨,由此反应出两种食心虫的寄主性差异。3.采用Taylor幂法则、Iwao’s回归分析法测定出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分布格局为:1)①苹果蠹蛾成虫在平均密度m≤3时,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呈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在m>3时,个体间相互排斥,呈均匀分布。②梨小食心虫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且种群密度越高,分布越均匀。并确定了两种害虫在不同精确度下的理论抽样模型。4.通过生态数学方法,构建了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的种群数量消长的数学模型,模型如下:越冬代苹果蠹蛾成虫种群密度消长拟合模型:Nt=0.02669·t3.07095·e-0.26881t R=0.9373第一代苹果蠹蛾成虫种群密度消长拟合模型:Nt=5.27497×10-7·t6.70833·e-0.24771t R=0.9074越冬代梨小食心虫成虫种群密度消长拟合模型:Nt=6.742796·t0.2035·e-0.134623t R=0.9838第一代梨小食心虫成虫种群密度消长拟合模型:Nt=0.000401·t3.83919·e-0.184042t R=0.92775.在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中,以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导,化学防治为辅助,进而有效控制两种蛀果害虫为害。
曹威[10](2005)在《瑞香狼毒素灭蚜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作者采用系统溶剂分离法分级萃取得到瑞香狼毒根的几种提取物,取灭蚜生物活性最高的正己烷萃取物和氯仿萃取物,经大柱初分、中柱细分、合并薄层检测与反相层析制备瑞香狼毒素样品,经HPLC检测为纯样。 利用瑞香狼毒素对农业上几种常见的蚜虫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烟蚜(Myzus nicotianae B.)、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和甘蓝蚜(Brevicorvne brassicae L.)进行了触杀活性测定,触杀毒力LC50分别为232.16mg/L、373.0mg/L、252.89mg/L和734.32mg/L,具有较显着的毒杀活性。 通过连续观察蚜虫受药后72h内行为特征及中毒症状,发现蚜虫中毒症状与神经毒剂作用相类似。进一步研究瑞香狼毒素对棉蚜解毒水解酶系关键酶羧酸酯酶和对神经系统关键酶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发现瑞香狼毒素对这两种酶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作用。5×103mg/L处理浓度的瑞香狼毒素丙酮溶剂对棉蚜酯酶、羧酸酯酶活性的抑制力分别为48%和56%。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效果显着,瑞香狼毒素5×103mg/L处理浓度的抑制力达到70%。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与生物活性试验中观察到的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结果一致,表明昆虫神经系统关键酶乙酰胆碱酯酶极有可能是瑞香狼毒素的作用靶标。
二、冬春季节菜蚜的发生及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冬春季节菜蚜的发生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2)观赏型羽衣甘蓝水培技术要点及适宜品种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筛选 |
2 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
2.1 播种育苗 |
2.2 苗期管理 |
2.3 水培驯化 |
2.4 移栽定植 |
2.5 病虫害防治 |
3 观赏型羽衣甘蓝水培技术关键点 |
3.1 观赏型羽衣甘蓝上色后驯化 |
3.2 观赏型羽衣甘蓝适宜水培品种的确定 |
(3)德盛全蔬菜专业合作社管理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论文框架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可能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民专业合作社 |
2.1.2 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合作组织理论 |
2.2.2 组织管理理论 |
2.2.3 运营管理理论 |
2.2.4 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合作社理论的相关研究 |
2.3.2 合作社管理的相关研究 |
2.3.3 合作社管理模式的相关研究 |
2.3.4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德盛全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
3.1 龙子村概况 |
3.1.1 自然环境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合作社概况 |
3.2.1 合作社成立背景 |
3.2.2 合作社成立动因 |
3.2.3 合作社发展特点 |
3.2.4 合作社发展成效 |
第四章 德盛全蔬菜专业合作社管理模式分析 |
4.1 合作社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分析 |
4.1.1 生产管理环节 |
4.1.2 技术管理环节 |
4.1.3 物流管理环节 |
4.1.4 营销推广环节 |
4.1.5 盈利创收环节 |
4.2 合作社管理模式下的农户参与行为分析 |
4.2.1 农户基本特征分析 |
4.2.2 农户参与行为分析 |
第五章 存在的问题 |
5.1 受地域限制,发展后劲不足 |
5.2 复合型人才匮乏,人才造血功能较弱 |
5.3 产业链较短,残次品的开发利用不足 |
5.4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自身较难突破发展瓶颈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优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优化建议 |
6.2.1 强化合作意识,实现区域联动发展 |
6.2.2 多渠道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6.2.3 延伸产业链,提高残次品的利用率 |
6.2.4 寻求政府多方位扶持,走出发展困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4)菜蚜生态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寄主植物 |
3.1.2 供试昆虫 |
3.1.3 供试植物提取物 |
3.1.4 供试器材 |
3.1.5 供试药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植物提取液的制备 |
3.2.2 植物提取物对菜蚜的干扰控制作用 |
3.2.3 植物提取物对菜蚜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
3.2.4 非生物因子对菜蚜种群数量消长的影响 |
3.2.5 物理技术对菜蚜的控制作用 |
3.2.6 尿洗合剂对菜蚜种群数量消长的影响 |
3.2.7 天敌对菜蚜种群数量消长的影响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植物提取物对菜蚜的干扰控制作用 |
4.1.1 三种相同浓度植物提取物对菜蚜种群消长的影响 |
4.1.2 三种不同浓度植物提取物对菜蚜控制作用研究 |
4.2 植物提取物对菜蚜虫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
4.2.1 大蒜提取液对菜蚜体内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
4.2.2 大蒜提取液对菜蚜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
4.2.3 大蒜提取液对菜蚜体内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
4.3 非生物因子对菜蚜种群数量消长的影响 |
4.3.1 温度对菜蚜种群数量消长的影响 |
4.3.2 光照对菜蚜种群数量消长的影响 |
4.3.3 土壤含水量对菜蚜种群数量消长的影响 |
4.4黄板黄盆诱蚜效果试验 |
4.4.1 不同高度黄板诱蚜效果 |
4.4.2 黄色盆诱蚜效果 |
4.4.3 防虫网控蚜效果 |
4.5 尿洗合剂对菜蚜的控制作用结果 |
4.5.1 尿洗合剂对菜蚜的拒食活性 |
4.5.2 尿洗合剂对菜蚜的触杀毒力 |
4.5.3 尿洗合剂对菜蚜的防治效果 |
4.6 天敌对菜蚜控制作用结果 |
4.6.1 菜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的种群动态 |
4.6.2 不同天敌对菜蚜捕食量室内测定 |
4.6.3 菜蚜与捕食性天敌的空间生态位比例相似性 |
4.6.4 捕食性天敌群落对菜蚜控制率 |
5 讨论 |
5.1 植物次生物质对菜蚜的控制作用 |
5.2 植物提取物对菜蚜虫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
5.3 非生物因子对菜蚜的控制作用 |
5.4 物理技术对菜蚜的控制作用 |
5.5 尿洗合剂对菜蚜的控制作用 |
5.6 天敌对菜蚜的控制作用 |
6 结论 |
6.1 植物次生物质对菜蚜的控制作用 |
6.2 植物次生物质对菜蚜控制机理的研究 |
6.3 非生物因子对菜蚜的控制作用 |
6.4 物理技术对菜蚜的控制作用 |
6.5 尿洗合剂对菜蚜的控制作用 |
6.6 天敌对菜蚜的控制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群落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
1.2 群落生态学的战略意义 |
1.3 群落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
1.3.1 落结构和组织学 |
1.3.2 群落的时空动态 |
1.4 害虫综合治理的原则 |
1.5 群落水平的有害生物管理 |
1.6 我国节肢动物群落研究进展 |
1.6.1 我国林果类节肢动物群落的研究进展 |
1.6.1.1 不同生态环境条件对林果类植物园节肢动物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 |
1.6.1.2 气候因子对节肢动物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 |
1.7 中性昆虫的研究进展 |
1.7.1 中性昆虫在大田生态系统的地位及其影响因素 |
1.7.1.1 中性昆虫在大田节肢动物群落中的比例 |
1.7.1.2 中性昆虫与大田害虫数量发生趋势分析 |
1.7.1.3 农业措施对害虫—中性昆虫—天敌系统的影响 |
1.7.2 中性昆虫在大田IPM 中的作用 |
1.8 我国花椒害虫研究进展 |
1.8.1 花椒害虫的种类及分布 |
1.8.1.1 新疆东部、陕西、甘肃等西北地区 |
1.8.1.2 云南东北部、四川、重庆、贵州等西南地区 |
1.8.1.3 广西、广东、福建等华南地区 |
1.8.1.4 浙江、江苏、山东等华东地区 |
1.8.2 花椒主要害虫的为害与发生规律研究 |
1.8.2.1 地下害虫 |
1.8.2.2 枝干害虫 |
1.8.2.3 花芽害虫 |
1.8.2.4 食叶害虫 |
1.8.3 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
1.8.3.1 农业防治 |
1.8.3.2 物理及机械防治 |
1.8.3.3 生物防治 |
1.8.3.4 化学防治 |
1.9 本项目的立题依据、目标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样地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调查方法 |
2.2.1.1 调查工具 |
2.2.1.2 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的调查方法 |
2.2.1.3 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的调查方法 |
2.2.2 标本鉴定方法 |
2.2.2.1 鉴定工具 |
2.2.2.2 标本的保存 |
2.2.2.3 标本的制作 |
2.2.2.4 标本的鉴定 |
2.2.3 海拔高度及温湿度的测定方法 |
2.2.4 数据分析方法 |
2.2.4.1 群落特征指数分析方法 |
2.2.4.2 稳定性分析 |
2.2.4.3 主分量分析方法 |
2.2.4.4 模糊聚类分析方法 |
2.2.4.5 最优分割方法 |
2.2.4.6 灰色系统分析方法 |
2.2.4.7 通径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组成的研究 |
3.1.1 花椒园植食性及中性节肢动物名录 |
3.1.2 花椒园节肢动物天敌名录 |
3.2 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指数的主分量分析及排序 |
3.2.1 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主分量分析 |
3.2.2 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排序 |
3.3 不同海拔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稳定性 |
3.3.1 不同海拔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 |
3.3.2 不同海拔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 |
3.3.3 不同海拔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指数比较 |
3.3.4 不同海拔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指数的时间格局 |
3.4 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时间动态的聚类分析 |
3.4.1 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模糊聚类分析 |
3.4.1.1 花椒园节肢动物总群落聚类 |
3.4.1.2 天敌亚群落聚类 |
3.4.1.3 非天敌亚群落聚类 |
3.5 不同时期的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最优分割 |
3.5.1 不同时期的花椒园节肢动物总群落的最优分割 |
3.6 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时间动态的稳定性分析 |
3.6.1 不同海拔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分析 |
3.6.2 不同海拔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时间动态的稳定性分析 |
3.6.3 不同海拔节肢动物群落的主分量分析 |
3.7 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稳定性分析 |
3.7.1 不同种模式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 |
3.7.2 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指数 |
3.7.2.1 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指数 |
3.7.2.2 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指数季节变化 |
3.7.3 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稳定性分析 |
3.7.4 不同种植模式节肢动物群落的主分量分析 |
3.8 群落多样性及其生境因素的灰色系统分析 |
3.8.1 群落多样性及其生境因子的动态 |
3.8.2 群落多样性及其生境因素的灰色系统分析 |
3.9 群落多样性及其它群落特征指数的灰色系统分析 |
3.9.1 群落多样性及其它群落特征指数的动态 |
3.9.2 群落多样性及其它群落特征指数的灰色系统分析 |
3.10 节肢动物总群落多样性与其它指标关系通径分析 |
3.10.1 总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各生态学指标的通径分析 |
3.10.2 植食类亚群落多样性与其它指标关系通径分析 |
3.10.3 天敌类亚群落多样性与其它指标关系通径分析 |
3.11 不同海拔花椒园中性昆虫亚群落分析 |
3.11.1 不同海拔花椒园中性昆虫亚群落的组成及在节肢动物群落中的比例 |
3.11.2 不同海拔花椒园中性昆虫与天敌的数量发生趋势分析 |
3.11.3 不同海拔中性昆虫多样性、均匀度、种间相遇机率及优势度动态分析 |
3.11.4 不同海拔花椒园中性昆虫亚群落的主分量分析 |
3.12 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中性昆虫亚群落分析 |
3.12.1 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中性昆虫亚群落的组成及在节肢动物群落中的比例 |
3.12.2 不同种植模式中性昆虫与天敌的数量发生趋势分析 |
3.12.3 中性昆虫多样性、均匀度、种间相遇机率及优势度动态分析 |
3.12.4 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中性昆虫亚群落的主分量分析 |
3.13 天敌与中性昆虫混合种群数量之间影响效果的灰色系统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物种丰富 |
4.1.2 不同海拔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差异不明显 |
4.1.3 多样性指数是衡量群落结构水平的关键参数 |
4.1.4 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时间动态的聚类分析 |
4.1.5 群落多样性与生境因素及其它群落特征指数的灰色系统分析 |
4.1.6 花椒与玉米、大豆园多样性较大、结构较稳定 |
4.1.7 中性昆虫亚群路在整个群落中占有重要作用 |
4.2 讨论 |
4.2.1 节肢动物群落的组织结构研究 |
4.2.2 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时间动态 |
4.2.3 多样性的测度 |
4.2.4 间作套种作物对花椒园昆虫种类及数量有直接影响 |
4.2.5 分层间作套种作物花椒园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
4.2.6 天敌昆虫亚群落成为间作套种作物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的主导因子 |
4.2.7 花椒园内分层间作套种玉米、大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种植模式 |
4.2.8 花椒园节肢动物的模糊聚类分析 |
4.2.9 中性昆虫的作用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研究及推广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烟蚜茧蜂对气味和颜色趋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烟蚜茧蜂对气味的趋味性研究 |
1.2 烟蚜茧蜂对颜色的趋性研究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蚜茧蜂对气味趋性研究 |
2.2 烟蚜茧蜂对颜色趋性研究 |
3 讨论 |
第二章 烟蚜茧蜂繁殖散放技术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不同放蜂方式对烟蚜的控制作用 |
1.2 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蜂蚜比例研究 |
1.3 散放烟蚜茧峰与高效低毒农药的不同配合方法研究 |
1.4 烟蚜茧峰运输保存方法研究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放蜂方式对烟蚜的控制效果 |
2.2 烟蚜茧峰防治烟蚜的蜂蚜比例研究 |
2.3 散放烟蚜茧峰与高效低毒农药的不同配合方法研究 |
2.4 烟蚜茧峰运输保存方法研究 |
3 讨论 |
第三章 繁殖散放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推广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烟蚜茧峰的繁殖散放技术 |
1.2 繁殖散放烟蚜茧峰防治烟蚜的推广应用 |
1.3 2007年散放烟蚜茧峰防治烟蚜效果调查 |
1.4 放蜂防治成本核算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蚜茧峰的繁殖散放技术 |
2.2 繁殖散放烟蚜茧峰防治烟蚜的推广应用 |
2.3 散放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效果调查 |
2.4 放蜂防治与农药防治成本比较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崇左市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概述 |
1.2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防治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 |
1.2.1 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 |
1.2.2 化学杀虫荆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发生与防治情况调查 |
2.1.1 十字花科蔬菜生产栽培管理情况 |
2.1.2 害虫种类 |
2.1.3 不同蔬菜品种害虫发生情况 |
2.1.4 主要害虫发生消长情况 |
2.2 15%三唑磷·阿维菌素微乳剂防治菜青虫、小菜蛾药效试验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试验处理 |
2.3 锐劲特和敌杀死混用防治小菜蛾、甜菜夜蛾药效试验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试验设计 |
2.4 阿维菌素和锐劲特混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
2.4.1 试验材料 |
2.4.2 试验方法 |
2.5 依维菌素和阿维菌素对小菜蛾、美洲斑潜蝇田间防治效果 |
2.5.1 材料与方法 |
2.5.2 试验方法 |
2.5.3 调查方法 |
2.6 频振式杀虫灯对十字花科蔬菜害虫防治效果 |
2.6.1 供试材料及试验地点 |
2.6.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发生与防治情况 |
3.1.1 十字花科蔬菜品种构成 |
3.1.2 种植季节 |
3.1.3 对害虫的防治情况 |
3.1.4 露地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种类 |
3.1.5 露地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种类发生消长情况 |
3.1.6 三种主要害虫在芥菜上的种群数量动态 |
3.1.7 结果分析 |
3.2 15%三唑磷·阿维菌素微乳剂防治菜青虫、小菜蛾药效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 |
3.2.2 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
3.2.3 对作物的安全性 |
3.3 锐劲特和敌杀死混用防治小菜蛾、甜菜夜蛾药效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阿维菌素和锐劲特混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分析 |
3.4.1 阿维菌素与锐劲特混剂对小菜蛾的防效 |
3.4.2 阿维菌素与锐劲特混剂对菜青虫的防效 |
3.5 依维菌素和阿维菌素对小菜蛾、美洲斑潜蝇防治效果结果与分析 |
3.5.1 依维菌素、阿维菌素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 |
3.5.2 依维菌素、阿维菌素对美洲斑潜蝇的田间防治效果 |
3.5.3 依维菌素、阿维菌素保叶效果 |
3.6 频振式杀虫灯对十字花科蔬菜害虫防治效果结果与分析 |
3.6.1 试验结果 |
3.6.2 杀虫灯诱杀量 |
3.6.3 杀虫灯对天敌的杀伤力 |
3.6.4 成本比较 |
4.讨论与结论 |
4.1 课题根据蔬菜无公害生产要求开展研究 |
4.2 崇左市郊露地十字花科害虫发生情况结果及其意义 |
4.3 试验筛选出的防治药剂符合无公害生产要求,具有实用价值 |
4.4 崇左市郊露地十字花科害虫综合治理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瑞香狼毒灭蚜活性物质的结构优化和杀虫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棉蚜概述 |
2 瑞香狼毒的研究概况 |
3 结构优化对新药发现的意义 |
4 本实验的思路和意义 |
第一章 瑞香狼毒灭蚜活性物质类似物的合成 |
1 试剂和仪器 |
2 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3 结果与讨论 |
第二章 瑞香狼毒灭蚜活性物质类似物的杀虫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4 总结 |
第三章 综述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或已接收的论文 |
致谢 |
(9)新疆香梨园昆虫种类与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的种群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言 |
1.1 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研究现状 |
1.1.1 苹果蠹蛾研究现状 |
1.1.2 梨小食心虫的研究现状 |
1.2 昆虫种群生态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香梨园昆虫种类调查 |
2.1 研究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查阅文献资料 |
2.2 调查结果 |
2.2.1 有害生物 |
2.2.2 香梨园非有害生物 |
2.2.3 香梨园天敌种类 |
2.3 小结 |
第三章 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消长动态 |
3.1 研究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苹果蠹蛾成虫消长动态 |
3.2.2 梨小食心虫成虫消长动态 |
3.2.3 两种性诱剂在苹果园和香梨园诱蛾效果比较 |
3.3 小结 |
第四章 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空间分布型调查方法 |
4.1.2 空间分布型的测定方法 |
4.1.3 抽样技术的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苹果蠹蛾成虫空间分析 |
4.2.2 梨小食心虫成虫空间分析 |
4.2.3 抽样模型 |
4.3 讨论 |
第五章 种群数量消长模型 |
5.1 研究方法 |
5.1.1 试验地点与调查方法 |
5.1.2 种群数量消长模型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越冬代苹果蠹蛾成虫种群密度消长的拟合模型 |
5.2.2 第一代苹果蠹蛾成虫种群密度消长的拟合模型 |
5.2.3 越冬代梨小食心虫种群密度消长的拟合模型 |
5.2.4 第一代梨小食心虫成虫种群密度消长的拟合模型 |
5.3 讨论 |
第六章 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治探讨 |
6.1 植物检验检疫 |
6.2 农业防治及人工防治 |
6.3 生物防治 |
6.4 诱杀防治 |
6.5 果实套袋 |
6.6 化学防治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瑞香狼毒素灭蚜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部分:瑞香狼毒素(1,5-二苯基-2-烯-1-戊酮)的制备及生物活性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 讨论及小结 |
第二部分:瑞香狼毒素对不同种类蚜虫的生物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及小结 |
第三部分:瑞香狼毒素对棉蚜毒性作用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及小结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声明 |
致谢 |
四、冬春季节菜蚜的发生及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黎族地区的自然灾害及其防御措施初探(1950-1987)[D]. 王佳玉.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2]观赏型羽衣甘蓝水培技术要点及适宜品种的筛选[J]. 崔睿航,傅常智,陈燕红. 蔬菜, 2020(12)
- [3]德盛全蔬菜专业合作社管理模式优化研究[D]. 武城琛.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菜蚜生态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缪亮. 安徽农业大学, 2009(S2)
- [5]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D]. 张晓明. 云南农业大学, 2009(S2)
- [6]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研究及推广应用[D]. 黄继梅.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9)
- [7]崇左市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及防治对策[D]. 林东. 广西大学, 2008(01)
- [8]瑞香狼毒灭蚜活性物质的结构优化和杀虫活性研究[D]. 陈琳. 四川大学, 2007(05)
- [9]新疆香梨园昆虫种类与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的种群动态研究[D]. 林伟丽. 新疆农业大学, 2006(02)
- [10]瑞香狼毒素灭蚜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D]. 曹威. 四川大学,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