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借只是用字法质疑——兼谈汉字构造理论的缺失和重建(论文文献综述)
顾王乐[1](2020)在《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说文》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六书”原理对汉字进行系统分析的文字学专着。《说文》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字资料,以及许慎时代关於文字的研究成果,爲古文字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许慎所见到的小篆、古文、籀文等字形已有譌误,他对字形结构和造字本义的理解有不少是不可信的。而且《说文》成书以後,屡经传抄刊刻,年代浸远,谬误滋多。历代学者在校正《说文》方面都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真正有所突破则是在近代古文字学兴起以後。随着古文字资料在《说文》研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古文字与《说文》的互证研究已经成爲《说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方面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成果,除一些专门研究《说文》的着述外,这一时期的许多甲骨金文考释书籍、论文、札记和题跋中都能看到不少根据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错误的意见。目前对於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校正《说文》的研究和总结还有很多不到位之处,许多早期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一些已经被古文字学界判定爲错误的观点在《说文》学界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也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正。本文对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方面的成就、特点以及不足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全文主要分爲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相关术语的界定,学术史的回顾,选题目的及其意义,研究思路等方面内容。第一章主要讨论了与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密切相关的学术背景:一是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二是清末民国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说文》学的拓新;三是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清末民国《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共分爲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83年吴大澂《说文古籀补》书成到甲骨文发现前夕;第二阶段,从1899年殷墟甲骨文发现到1929年马叙伦《说文解字研究法》出版;第三阶段,从三十年代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每一阶段介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研究成果。第三、四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成果例释。第三章主要考察清末民国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和纠正《说文》篆文和说解方面的具体成果。第四章则主要收录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古籀形体方面的成果。第五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我们对这一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中的失误类型和失误原因进行分类与总结。结语部分对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研究进行总体的评价,并对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附录部分是清末民国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相关论着目录,分爲《说文》研究论着目录、古文字学论着目录和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三类。
金永春[2](2020)在《符号学视域下的异体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异体字是汉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体构造表现出人们不同的认知视角和认知习惯,对汉字本体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符号学理论,从异体字的本质、规则和传播三大方面分析异体字的特点,总结其变化规律,并反思符号学理论在解释异体字现象上的得失。异体字是能指不同,但在某一时期被人们共同承认或使用的所指相同的字,具有理据性大於任意性和双向遮蔽性的特点。在字际关系上,古今字与假借字的区别度>假借字与异体字>古今字与异体字。异体字有一套自己的编码模式和解码规则。异体字的编码可分全同异体字和非全同异体字两类讨论,每类下都有各自的形体结构组合规则。异体字的解码则强调人在汉字认知中所发挥的主体性作用。正面作用体现爲人们可以通过原型推导来识读异体字,反面作用则表现爲可能出现过度解释和不足解释等情况。而异体字的解码不仅可以指向意义释读,还可以指向美学释读、文化释读、意识形态释读等不同方向。分类、原因和来源是研究异体字的三个不同角度。从分类上讲,可以按编码功能将异体字分爲认知编码、科学逻1编码和美学编码三类。从存在原因上讲,实用性是异体字得以传播的本质原因。从来源上讲,诞生阶段,人类认知的多样性和认知的转变爲异体字的诞生提供了条件,发展阶段,内、外因双重因素影响了异体字的産生。利用符号学来研究异体字的优势体现在,符号学能帮助解决异体字的概念内涵等基础问题,指出其意义所在,提升异体字在汉字研究中的地位,爲汉字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可操作平台。不足之处表现爲符号学难以描写汉字系统的细节内容,横面研究扩展不开,纵向分析不够深入,研究理论的零散性大於系统性。研究异体字是推动汉字符号学发展的需要。对其内部现象的全面分析,有利於深入探索汉字符号学理论,不仅对国内符号学的实践开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且能促进传统汉字学研究与西方先进科学的交流与有机融合。
袁晓光[3](2019)在《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是《说文解字》研究的一个重要节点,《说文解字》研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对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说文解字》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梳理,有利于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一段时期《说文解字》研究的水平和进程,认识这一段时间《说文解字》研究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此外,对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成果的梳理也可为《说文解字》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必要的参考文献和研究信息,有助于拓展研究思路与视野,从而推动今后《说文》学更加自觉、深入的发展,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说文解字》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较为全面地搜集了四十年来《说文解字》有关文献,在此基础上,分门别类地梳理《说文解字》的研究成果,并归纳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的特点及不足。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十三个章节。第一部分包括一至三章,第一章说明四十年来对许慎其人的生平经历、哲学思想、学术思想及《说文·叙》的研究成果;第二章梳理四十年来对《说文解字》版本、校勘及注本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三章对四十年来从整体上研究《说文解字》的成果进行介绍。第二部分四至七章是对《说文解字》本体的研究成果。第四章“《说文解字》体例研究”主要是梳理《说文解字》的编排条例、说解条例、引证条例以及其他条例的研究成果。第五章“《说文解字》六书研究”主要是梳理总体上研究六书的成果及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分别研究的成果。第六章“《说文解字》部首研究”是关于部首注释、部首性质、立部归部及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七章“《说文解字》形体研究”主要是梳理对《说文解字》中的字体,即篆文、古文、籀文、或体、俗字及整体上对《说文解字》重文进行研究的成果。第三部分八至十一章是从语言学角度对《说文解字》进行研究的成果。第八章“《说文解字》古文字研究”梳理了研究《说文解字》与古文字关系的成果及运用古文字考证《说文解字》说解的成果;第九章“《说文解字》语音研究”整理了《说文解字》上古语音系统研究、《说文解字》中古音反切研究及《说文解字》注音的研究成果;第十章“《说文解字》训诂与词汇研究”主要是梳理揭示《说文解字》训诂学价值、《说文解字》词义研究、《说文解字》训诂方式研究及《说文解字》词汇研究的成果。第四部分是十一章和十二章,相比于传统《说文》学,是关于新兴领域的《说文》学研究成果。第十一章“《说文解字》文化研究”回顾了全面揭示《说文解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成果及对《说文解字》中所蕴含的社会状况、物质文化、科技文化分别研究的成果。第十二章“《说文解字》其他方面研究”梳理了《说文解字》相关文献整理、《说文解字》检索及《说文解字》应用的研究成果。第五部分是最后一章,总结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的特点及不足。此外,本文的参考文献部分较为全面地收录了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的成果,可看做是上起1978年,下迄2018年的《说文解字》研究论着索引,为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必要的参考文献。
李宗侠[4](2016)在《假借字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文中指出假借是传统"六书"之一。关于假借是造字法还是用字法的争议至今还没有一个定论,原因是研究者们分析时所站的角度不一样。如果从给语词一个文字形式的角度看,假借即为造字法;如果从原有文字的应用角度看,则假借为用字法。假借法的出现有着一定的原因,并且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王书凯[5](2016)在《八部古代汉语教材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论研究是古代汉语教材研究的重点。但目前关于古代汉语教材通论的个案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我们将对当前国内较为通行的八部古代汉语教材通论进行比较分析。文字通论、词汇通论、语法通论是古代汉语教材通论的基础部分,通过对八部古代汉语教材三个部分的知识点统计整理以及对共现知识点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文字通论、词汇通论、语法通论编写的一般经验,呈现古代汉语教材通论的大体面貌,同时分析各共现知识点在不同教材中的优劣得失,为教材通论的编写提供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文章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等内容,并对学界在古代汉语教材通论方面做的研究进行综述。第二章对八部古代汉语教材各自的文字通论、词汇通论和语法通论的知识点进行分述,概述八部教材在这三个方面的异同,并通过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第三章到第六章为对比研究,分别就八部教材文字、词汇和语法进行具体描述和系统比较。第七章提出了古代汉语教材通论文字、词汇、语法部分编写的参考性建议。
苟东锋[6](2012)在《孔子正名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正名作为孔子首倡的一种学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思想史意义。在古代,孔子正名说不仅揭开了先秦诸子名辩思潮的序幕,还被铸造为一种名教的形式而渗透于儒家中国的方方面面。近代以来,孔子正名说又被理解为沟通中西思想之间的一个孔道,从而以柏拉图主义的方式重新塑造着近代中国思想的面貌。有鉴于此,全面反省和重新诠释孔子正名思想,就是我们的当务之急。综合古今中外对孔子正名说的理解,有三个要素必须承认:一、名有确切性的要求;二、名能定实;三、名有道德实践意味。其中,一、二分别对应于古典的名言解和名分解,三则是对柏拉图主义进行反省的结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史料和文本分析,我们得出“名”应解作前孔子时代就已经产生的政治伦理之名分,而在名辩思潮影响下出现的名言解只是名分解的应有之义。于是,结合正名章来看,孔子正名说强调的是君子若有其名,应有其言,且当有行。因此,我们将孔子正名的致思格式理解为“名”→“言”(“义”)→“行”。从这一致思格式重新检视和梳理孔子学说,能够发现一套可观而严整的思想系统。然而,就总体的义理结构来看,孔子及儒家的名学可以分为三个独立而相互关联的命题:“名定实辨”、“循名责实”和“实至名归”。第一个命题涉及儒家的认识论;第二个命题涉及儒家的道德论和政治论;第三个命题涉及儒家的历史观。儒家认识论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人具有一种把握实的能力?为此,我们提出了通感的观念,认为实是由这种先天的直觉整合了感觉材料而成的。儒家道德论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名对实有决定作用?我们发现,名分的作用在于使人能够顾念其名而反归仁心,从而激发出道德的决断力,而仁心实际上是通感与名分相互结合而构成的一种伦理心境。儒家政治论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古今政治之间的变迁?我们发现,与原始儒家二元政治架构相适应的现实已经发生变化,这就使得儒家政治必须将其智性的原则贯彻到底,从而发展出民主政治。儒家历史观的关键在于:如何看破名声?于是我们提出了历史心境的观念,用来解释爱名之心源于人有一种追求永恒和不朽的无限心。儒家因此行权而设为名教,但其对名的运用却因君子和平民的不同立场区分为不同的层次。最后,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主要是以名教的形式影响和塑造了古代社会,为此,我们有必要从思想史的角度对儒家正名思想的产生过程做一个系统梳理,并对正名思想与现实王权相互结合而成的名教的成型与流变的线索做一个检讨,以期对孔子正名思想做一种历史的回眸与甄定。
陈月培[7](2012)在《“假借”浅议》文中研究指明许慎在《说文解字·序》里给"假借"下的定义是:"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后世学者时许慎的这一定义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解释,也出现了许多质疑,而这些质疑多从历代学者们对于"假借"的产生、分类以及它是否为造字法的研究上体现出来。笔者将结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针对这些问题浅议六书中的"假借"。
金梦[8](2006)在《六书“假借”再探讨——兼与杨薇先生商榷》文中研究指明从假借字产生的过程和条件出发,结合刘又辛先生“汉字发展三阶段”学说的分析,对假借是用字法还是造字法进行了探究,并与杨薇先生商榷,认为假借是用字法并非造字法。
杨薇[9](2004)在《假借只是用字法质疑——兼谈汉字构造理论的缺失和重建》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假借与造字相伴、假借字存在、假借字产生和假借造字等事实,对“四体二用”说否定假借造字法意义提出强烈质疑,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和传统汉字构造理论的缺失,并从分析假借现象入手,谈汉字构造理论的重建。
二、假借只是用字法质疑——兼谈汉字构造理论的缺失和重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假借只是用字法质疑——兼谈汉字构造理论的缺失和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相关术语的介绍 |
二、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校证《说文》研究之回顾 |
三、选题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背景 |
第一节 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 |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文字学的拓新 |
第三节 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 |
第二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 |
第一节 探索尝试时期(1883-1898) |
第二节 初步发展时期(1899-1929) |
第三节 蓬勃发展时期(1930-1949) |
第四节 汉学家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情况 |
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上) |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说文》保存的单字和古说 |
(一)《说文》保存的单字 |
(二)《说文》保存的古说 |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篆形和说解的错误 |
一、《说文》分爲二字或三字、古实爲一字 |
二、校正《説文》篆形和字形结构分析之失 |
三、纠补《说文》释义之失 |
四、纠正《说文》形义分析俱失 |
第三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补苴《说文》漏收偏旁字 |
第四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探求文字形体演变之迹 |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下) |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古文例释 |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籀文例释 |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 |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类型分析 |
一、误析字形结构 |
二、误认文字初形 |
三、误说字本义 |
四、误混二字爲一字 |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原因分析 |
一、因误据古文字形而误 |
二、因误析古文字形结构而误 |
三、因不明汉字构形演变规律而误 |
四、因囿於《说文》而误 |
五、因不明字词关系而误 |
六、因所见古文字资料有限而误 |
结语 |
附录: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论着目录 |
一、《说文》研究论着目录 |
二、相关古文字学论着目录 |
三、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 |
单字索引 |
简称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2)符号学视域下的异体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异体字与符号学 |
二、近代以来异体字研究概况 |
三、符号学与汉字符号学的发展情况 |
四、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异体字的符号学内涵 |
第一节 汉字与异体字的符号学定义 |
第二节 异体字的符号学特点 |
第三节 字际关系的符号学阐释 |
第二章 异体字的编码与解码 |
第一节 异体字的编码类型 |
第二节 异体字的符号学分类 |
第三节 异体字的解码规则 |
第三章 异体字存在的符号学阐释 |
第一节 异体字存在的理据 |
第二节 异体字的来源 |
第三节 异体字的传播 |
第四章 异体字符号学研究的反思 |
第一节 符号学研究异体字的优势 |
第二节 符号学阐释异体字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对象、方法及目标 |
第四节 《说文》研究成果简述 |
第一章 许慎研究及《说文·叙》研究 |
第一节 许慎生平研究 |
第二节 哲学思想研究 |
第三节 学术思想研究 |
第四节 《说文·叙》研究 |
第二章 《说文解字》版本、校勘、注本研究 |
第一节 《说文》版本研究 |
第二节 《说文》校勘研究 |
第三节 《说文》注本 |
第三章 《说文解字》通论综述 |
第一节 《说文》通论专着 |
第二节 《说文》通论论文 |
第四章 《说文解字》体例研究 |
第一节 《说文》编排体例研究 |
第二节《说文》说解体例研究 |
第三节《说文》引证体例研究 |
第四节 《说文》其他体例研究 |
第五章 《说文解字》六书研究 |
第一节 六书总论研究 |
第二节 象形、指事、会意研究 |
第三节 形声研究 |
第四节 转注研究 |
第五节 假借研究 |
第六章 《说文解字》部首研究 |
第一节 《说文》部首注释 |
第二节 《说文》部首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七章 《说文解字》形体研究 |
第一节 《说文》篆文研究 |
第二节《说文》重文研究 |
第三节《说文》古文研究 |
第四节 《说文》籀文研究 |
第五节 《说文》或体与俗字研究 |
第八章 《说文解字》与古文字研究 |
第一节 《说文》与古文字资料互证关系研究 |
第二节 运用古文字资料考证《说文》说解 |
第九章 《说文解字》语音研究 |
第一节 《说文》上古语音系统研究 |
第二节 《说文》中古音反切研究 |
第三节 《说文》现代注音研究 |
第十章 《说文解字》训诂与词汇研究 |
第一节 《说文》训诂价值的研究 |
第二节 《说文》词义研究 |
第三节《说文》训诂方式研究 |
第四节 《说文》词汇研究 |
第十一章 《说文解字》历史文化研究 |
第一节 文化的全面研究 |
第二节 社会状况研究 |
第三节 物质文化研究 |
第四节 科技文化研究 |
第十二章 《说文解字》其他研究 |
第一节《说文》资料的整理 |
第二节 《说文》检字研究 |
第三节 《说文》应用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假借字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假借”是造字法还是用字法 |
二、假借字出现的原因 |
(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 |
(二)人们思维的发展、情感的丰富 |
三、假借字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
(一)假借字的积极作用 |
1. 弥补汉字中没有相应的形式来表示一定概念的缺点 |
2. 成为象形、指事、会意到形声的桥梁 |
3. 为音译外来词提供方便 |
(二)假借字的消极影响 |
四、结语 |
(5)八部古代汉语教材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古代汉语教材选题缘起、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 |
第二节 古代汉语教材通论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八部教材通论概况 |
第一节 八部教材通论通论概况分述 |
第二节 八部教材通论构成异同概况 |
第三章 八部教材文字通论的比较 |
第一节 汉字起源方面的比较 |
第二节 汉字形体演变方面的比较 |
第三节 汉字构造方面的比较 |
第四节 古书用字方面的比较 |
第五节 俗字方面的比较 |
第四章 八部教材词汇通论的比较 |
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特点方面的比较 |
第二节 单音词与复音词方面的比较 |
第三节 单纯词与合成词方面的比较 |
第四节 同义词辨析方面的比较 |
第五节 反义词方面的比较 |
第六节 古今词义异同方面的比较 |
第七节 本义与引申义方面的比较 |
第八节 词义的分类方面的比较 |
第五章 八部教材语法通论的比较(上) |
第一节 数词和量词方面的比较 |
第二节 副词和代词方面的比较 |
第三节 介词和连词方面的比较 |
第四节 助词和叹词方面的比较 |
第五节 语气词方面的比较 |
第六节 词头和词尾方面的比较 |
第七节 兼词方面的比较 |
第八节 词类活用方面的比较 |
第六章 八部教材语法通论比较(下) |
第一节 语序方面的比较 |
第二节 判断句方面的比较 |
第三节 被动句方面的比较 |
第四节 其他方面的比较 |
第七章 八部教材通论文字、词汇、语法的改进建议 |
结语 |
附录 1 王本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各知识点统计 |
附录 2 郭本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各知识点统计 |
附录 3 蔡本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各知识点统计 |
附录 4 洪本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各知识点统计 |
附录 5 荆本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各知识点统计 |
附录 6 胡本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各知识点统计 |
附录 7 蒋本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各知识点统计 |
附录 8 董本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各知识点统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孔子正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篇 必也正名乎章辨解 |
第一章 正名诸解辨——兼导论 |
第一节 孔子是否提出了正名说? |
第二节 古人对孔子正名的理解 |
一、形名解 |
二、名实解 |
三、名字解 |
四、名分解 |
五、历史解 |
第三节 近人对孔子正名的诠释 |
一、柏拉图主义派 |
二、马克思主义派 |
三、语言哲学派 |
四、还原主义派 |
五、当代新儒家派 |
第四节 如何解读孔子的正名说? |
一、古人理解的两个要素 |
二、近人诠释的三个要素 |
三、道德实践意义的突显 |
第二章 正名的涵义 |
第一节 正名章的语境分析 |
一、《论语》的先后次第论 |
二、必也正名乎句式 |
三、子路的正名初印象 |
第二节 孔子时代以前的名 |
一、名的五种涵义 |
二、五种名的关系 |
三、政治伦理之名 |
第三节 正名说之名的确定 |
一、《论语》中的名学观 |
二、名字与名分的和解 |
第四节 正名说之正的意义 |
一、名定而后言顺 |
二、名正而后言顺 |
三、定与正的统一 |
第三章 正名章义解 |
第一节 正名章的推论致思 |
一、反省正名的致思格式 |
二、正名致思的双重结构 |
三、正名的政治运作模式 |
四、正名政治的二元现象 |
第二节 孔子正名说的特质 |
一、孔子对名的改造 |
二、定名与正名之间 |
三、有名与无名之间 |
四、必先正名的真义 |
第二篇 孔子正名思想阐微 |
第四章 名论 |
第一节 人伦之名 |
一、五伦与十名 |
二、重处下之名 |
三、据内而推外 |
第二节 道德名分 |
一、者字造词法 |
二、君子分身术 |
第三节 人与平民 |
一、人字分别 |
二、平民分疏 |
第四节 万物之名 |
一、鸟兽草木之名 |
二、名与万物之名 |
第五节 鬼神与天 |
一、鬼神释义 |
二、天命解析 |
第五章 义论 |
第一节 名必有义 |
第二节 孝与十名之义 |
一、孝的四个特征 |
二、孝中的情与理 |
三、孝与悌忠信等 |
第三节 十名以外之义 |
一、文质彬彬 |
二、中庸之道 |
第四节 君子与仁 |
一、作为君子之义的仁 |
二、仁之方的两大条件 |
三、有关仁的其它论述 |
第六章 言论 |
第一节 有德者必有言 |
一、言必有中 |
二、言而有信 |
三、时然后言 |
第二节、有言者不必有德 |
一、知言的必要 |
二、知言的方法 |
第七章 行论 |
第一节 躬行君子 |
一、君子务本 |
二、君子不器 |
三、君子固穷 |
四、为仁由己 |
第二节 博施于民 |
一、君子之德风 |
二、小人之德草 |
第三节 践仁成名 |
一、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
二、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
第三篇 名学义理结构试探 |
第八章 名定实辨 |
第一节 从象的学说谈起 |
一、象的研究 |
二、象是什么 |
三、名象关系 |
第二节 儒家名学再审视 |
一、荀子的名学旨趣 |
二、命物之名的构造 |
三、康德哲学的点化 |
第三节 通感观念的作用 |
一、通感的涵义和根据 |
二、通感中的时空因素 |
三、儒家认识论的结构 |
第九章 循名责实 |
第一节 道德之名 |
一、通感的扩大化 |
二、孝慈关系解正 |
三、伦理心境新释 |
第二节 政治之名 |
一、政与德的分野 |
二、义利之辨再辨 |
三、从民心到民主 |
第十章 实至名归 |
第一节 名垂青史的历史观 |
一、死而不朽的观念 |
二、君子对名之立场 |
三、平民对名之态度 |
第二节 名教的异化及解治 |
一、名教异化现象的产生 |
二、名教异化问题的解治 |
第四篇 名教的定型与流变 |
第十一章 名教的定型 |
第一节 周文疲弊与名的省察 |
一、西周文德制度的兴建 |
二、礼坏乐崩与名的省察 |
第二节 先秦诸子的名辩思潮 |
一、老庄无名思想的出现 |
二、墨子及名家的名实观 |
三、儒家正名思想的分化 |
四、黄老法家的形名之术 |
第三节 汉代名教观念的定型 |
一、汉初儒术的登场 |
二、汉代名教的成型 |
第十二章 名教的流变——含结论 |
第一节 魏晋时代的名教大反省 |
一、东汉名教观念的流变 |
二、名教与自然的大辩论 |
第二节 三教融合中的名教新解 |
一、名教衰落与玄学时代 |
二、佛教兴起与名教新解 |
第三节 道学的产生与名教复归 |
一、孟子升格运动中的道学 |
二、名教复归中的道学分歧 |
第四节 走出中世纪与名教退场 |
一、新义理学对道学的批判 |
二、西学东渐下的名教退出 |
附论:近代中国哲学中的柏拉图主义 |
一、正名说与柏拉图主义 |
二、对柏拉图主义的反省 |
三、如何超越柏拉图主义 |
附录:孔子正名思想研究述评 |
第一节 古代中国与经学传统下的孔子正名 |
第二节 近代中国与西学背景下的孔子正名 |
第三节 港台海外与新儒家眼中的孔子正名 |
第四节 共和国与马克思主义影响下的正名 |
第五节 近三十多年来的孔子正名研究情况 |
征引文献 |
一、古典文献 |
二、现代专着 |
三、现代论文 |
后记 |
(7)“假借”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假借”的产生 |
1.“假借”产生的客观原因及条件 |
2.“假借”产生的主观原因 |
二、“假借”是否为“造字法” |
(一)按照狭义的“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
(二)按照广义的“假借”,既包括“六书”所说的“假借”,又包括“通假”。 |
三、结语 |
(8)六书“假借”再探讨——兼与杨薇先生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一、假借字产生的过程和条件 |
二、假借是用字法还是造字法 |
三、结语 |
(9)假借只是用字法质疑——兼谈汉字构造理论的缺失和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1 假借只是用字法的质疑 |
2 从假借现象看传统汉字构造理论的缺失 |
3 假借与汉字构造理论的重建 |
4 结语 |
四、假借只是用字法质疑——兼谈汉字构造理论的缺失和重建(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D]. 顾王乐. 吉林大学, 2020(03)
- [2]符号学视域下的异体字研究[D]. 金永春.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3]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综述[D]. 袁晓光.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4]假借字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J]. 李宗侠.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4)
- [5]八部古代汉语教材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对比研究[D]. 王书凯. 广西民族大学, 2016(03)
- [6]孔子正名思想研究[D]. 苟东锋. 复旦大学, 2012(05)
- [7]“假借”浅议[J]. 陈月培.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2)
- [8]六书“假借”再探讨——兼与杨薇先生商榷[J]. 金梦. 宜春学院学报, 2006(03)
- [9]假借只是用字法质疑——兼谈汉字构造理论的缺失和重建[J]. 杨薇.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