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添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生物力学研究

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添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生物力学研究

一、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添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海威,谢家豪,林燕平,王羽丰,杨清淇[1](2021)在《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与常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修复骨质疏松椎体效果及安全性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合并骨质疏松的脊柱内固定修复中,可以显着提高固定强度和稳定性,但与常规强化方式比较,是否更具有优势尚无定论。文章比较骨质疏松椎体内固定采用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与常规椎弓根螺钉结合骨水泥的修复效果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关于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与常规椎弓根螺钉结合骨水泥强化在骨质疏松椎体内固定术中的临床对照研究。由2名评价者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对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并独立进行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回顾性队列研究采用NOS量表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2种方式的临床疗效、放射学结果及相关并发症差异。结果:(1)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6项随机对照试验,6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共包含823例患者,空心侧孔螺钉组408例,常规螺钉组415例;(2)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目测类比评分、JOA评分、ODI评分、Cobb角、椎体变形指数和融合率方面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空心侧孔螺钉组在术中出血量(MD=-10.66,95%CI:-18.63至-2.68,P=0.009)、术后椎体前缘丢失高度(MD=-0.62,95%CI:-0.89至-0.35,P <0.000 01)和总体并发症发生率(RR=0.44,95%CI:0.32-0.60,P <0.000 01),包括骨水泥渗漏率(RR=0.59,95%CI:0.40-0.88,P=0.009)、螺钉松脱率(RR=0.29,95%CI:0.13-0.61,P=0.001)显着低于常规螺钉组。结论:现有的临床证据表明,与常规椎弓根螺钉结合骨水泥强修复相比,骨质疏松椎体内固定中采用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修复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更有利于维持椎体高度,并显着减少了术后骨水泥渗漏和螺钉松脱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刘锦滔[2](2021)在《骨水泥强化经皮椎弓根螺钉的临床应用及渗漏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椎弓根螺钉贯通脊柱前、中、后三柱,具有优秀的矫形和固定能力,早已成为脊柱后路内固定治疗的金标准。与开放置钉技术比较,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能在较小的手术创伤下,提供同等的稳定性,是一种更微创且有效的治疗手段,适用于临床大部分的患者。但随着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合并胸腰椎疾病的骨质疏松患者越来越多,因骨密度的下降,导致内固定术后出现螺钉松动、脱落的情况也随之增多。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技术早被证实可有效提高螺钉在椎体内的锚固性能,而骨水泥的渗漏是该技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骨水泥强化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出现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并评估骨水泥强化手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行骨水泥强化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手术病例,共45例,其中男性19例(42.22%),女性26例(57.78%);年龄47~89岁,平均(68.11±8.78)岁;体质指数(BMI)16.81~33.25,平均(23.74±3.74);骨密度T值-2.50~-3.87,平均(-2.96±0.41)。使用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Oswestry功能指数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碍进行疗效的评估。根据术后三维螺旋CT扫描结果对骨水泥有无渗漏及渗漏类型作出判断及统计,并测量螺钉置入位置(螺钉置入深度、螺钉尖端与椎体中线距离);通过术后X线及CT检查评估术后螺钉松动情况。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形式表示,定性数据以百分率“%”形式表示;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手术疗效;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及相关文献资料比较,针对骨水泥渗漏的影响因素作出分析。结果:本研究45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5.02±4.33个月。共使用椎弓根螺钉228枚,强化221枚,出现渗漏螺钉数量为36枚(16.29%),渗漏分型:B型渗漏23枚(10.41%),S型渗漏8枚(3.62%),C型渗漏4枚(1.81%),其中1枚(0.45%)螺钉的骨水泥分型同时存在B型及S型的情况。术后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显着低于术前(p<0.01),且患者末次随访的上述指标与术后7d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直至末次随访仅发现1例出现螺钉在椎体内断裂情况,其余所有病例未发现松动、脱落等情况,未见内固定失败需要翻修治疗。本组患者术后无感染、水泥渗漏导致相关神经受压或肺栓塞等并发症。对于患者整体因素分析:在单因素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中,BMD和螺钉数量是骨水泥渗漏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明确多因素在共同作用时对骨水泥渗漏的影响,取单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中P≤0.10的因素作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BMD是骨水泥渗漏的影响因素。对于螺钉置入情况分析表明:在单因素二元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中均发现,螺钉尖端与椎体中线的距离及螺钉深度均是骨水泥渗漏的影响因素。通过多因素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螺钉深度是发生B型渗漏的影响因素;螺钉尖端与椎体中线是发生S型渗漏的影响因素。C型渗漏未见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结论:1、应用骨水泥强化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合并胸腰椎疾病的骨质疏松患者,螺钉固定可靠,渗漏所致的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2、骨水泥强化经皮椎弓根螺钉的使用中,在选择合适骨水泥注射时机和剂量的情况下,出现骨水泥渗漏情况尚与其他多种因素如患者骨密度情况、强化螺钉数量、螺钉置入深度、螺钉尖端与椎体中线距离等等多因素相关。3、术者应熟练掌握椎体结构,并在术前对患者情况作详细评估、提高经皮置钉的准确性,选择合理的置钉位置,制定个性化的骨水泥应用方案,以达到降低骨水泥渗漏风险的目的。

侯广原[3](2021)在《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技术治疗退行性脊柱病变伴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文中指出目的探究应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的不同类型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远期疗效。方法纳入60例伴骨质疏松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0例,完善术前检查及X射线片、CT、MRI检查。对照组使用常规椎弓根螺钉技术,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骨水泥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1 d及术后1周、6个月、1年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此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与结论(1)2组患者中,术后1周、6个月及1年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优于术前,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术后1周,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术后1年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术后6个月,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2)试验组术后6个月及1年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术后内固定棒松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说明应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有效,治疗效果尚可。

肖军[4](2020)在《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的临床应用及关键技术》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伴随我国经济、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居民平均寿命明显较前延长,脊柱退行性疾患患者逐渐增多,脊柱退行性疾患合并骨质疏松者并不少见。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脊柱外科的标准操作,由于骨质疏松患者的椎体骨密度降低和骨小梁数量减少,椎弓根螺钉的固定强度将受到直接影响,如容易出现螺钉松动、移位、脱落,造成脊柱结构失稳,甚至手术失败。当前在此类患者中运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对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bone cement-injectable cannulated pedicle screw,CICPS)进行强化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然而临床中仍缺乏对此类患者的大样本的中、长期随访以证实其中长期疗效,更为重要的是临床上使用骨水泥螺钉的时机、策略及使用骨水泥螺钉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预防上仍然缺乏一个相关的统一标准及技术总结。与此同时,骨质疏松患者的椎间融合术中,当前的PEEK椎间融合器由于存在应力遮挡,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融合器下沉屡见不鲜,为此我科自主研发了一款新型同种异体骨椎间融合器(BioCage),前期已通过相关生物力学测试,并获得国家相关专利,其与传统PEEK型椎间融合器相比,临床疗效如何,本研究在此一并在此进行初步探索。目的:通过大样本的中长期随访,进一步评估CICPS在此类患者中的中长期疗效;总结CICPS治疗脊柱疾患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关键技术,并提出系统科学的标准;初步探索CICPS联合新型同种异体骨椎间融合器(BioCage)治疗脊柱疾患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2011年5月至2018年6月运用骨水泥对CICPS进行强化的脊柱退行性疾患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276例,腰椎滑脱症11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91例,退行性脊柱侧弯11例,脊柱骨折37例,强直性脊柱炎并后凸畸形22例,翻修手术4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214例,平均年龄61.74±9.83(24~83)岁,平均双光子骨密度值-3.18±0.68(-2.5~-5.4)SD。术中CICPS应用采取我们前期提出的“必须有效,尽量少用,小剂量强化(1-2ml骨水泥/枚螺钉)”的原则。个体化应用原则为:腰椎滑脱复位:Ⅰ-Ⅱ°单侧应用,Ⅱ°以上双侧应用;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单侧应用;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最近、远端使用;脊柱骨折:单侧应用,必要时双侧应用;退行性脊柱侧弯畸形:近端融合椎推荐使用,其余椎体根据术中情况应用。常规于术后即刻,术后1月、3月、6月、12月及此后每隔一年对相关指标进行定期随访。临床有效性评估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变化情况进行评估。临床安全性评估主要采集骨水泥有无渗漏及相关临床并发症等情况。影像学有效性评估通过X线、CT等采集患者手术前后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恢复及丢失程度、脊柱畸形矫正及丢失程度及术后螺钉位移、融合节段融合率等相关指标。结果:276例患者共植入CICPS 835枚,PEEK型椎间融合器254枚,BioCage 47枚,随访时间26.37±13.93(6-80)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腰腿部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脊柱后凸角、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较术后无明显丢失(P<0.05)。所有椎间融合术患者术后椎间隙高度均较前明显改善(P<0.05),但末次随访时,椎间隙存在一定程度丢失,BioCage组融合器下沉率(18.4%)高于传统PEEK组(13.8%)(P<0.05)。术中64例(23.2%)患者74枚(8.9%)CICPS发生渗漏,其中胸椎渗漏55枚(15.96%),腰椎渗漏15枚(8.63%),骶椎渗漏4枚(3.85%),椎管内渗漏2枚,术中取出,所有渗漏患者未发生临床相关症状。单变量分析和Logestic回归分析提示骨水泥螺钉的使用数量、位置及患者的手术指征与骨水泥的渗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术后一年随时BioCage组融合率100%,PEEK组77.3%(P<0.05),截止末次随访时所有融合节段均实现骨性融合,无螺钉断裂、松动及拔出。结论:PMMA强化CICPS术中虽存在一定危险性,在熟练掌握其关键外科技术的前提下,运用脊柱疾患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依然是安全、有效的,但CICPS运用于特殊节段(胸椎)和特殊指征(骨折、强直性脊柱炎伴后凸畸形)时具有较高的渗漏率,术中应提高警惕;中长期临床结果显示我们前期提出的CICPS应用原则和个体化应用策略是科学的,有望作为骨水泥螺钉应用的统一标准;CICPS联合BioCage治疗脊柱疾患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效果良好,与PEEK型椎间融合器相比,能获得更早的椎间融合,但更容易出现与临床效果无关的椎间隙下降。

王文凯[5](2020)在《经皮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与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评价不同骨质密度条件下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探究骨水泥螺钉骨-钉界面固定强度与椎体骨质疏松程度之间的关系。2.回顾性对比分析经皮骨水泥螺钉与传统螺钉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探究经皮骨水泥螺钉治疗伴骨质疏松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安全性和技术优势。材料和方法:1.4种不同骨质密度的Sawbones仿生力学模块模拟不同骨质疏松程度的腰椎椎体。将60枚传统螺钉与60枚骨水泥螺钉分成4组,分别置入4种不同骨密度的力学模块,并测试其各自骨钉界面的轴向最大拔出力、非轴向最大压缩应力与非轴向疲劳强度。比较两种螺钉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差异,并探究骨水泥螺钉骨-钉界面固定强度与椎体骨质疏松程度之间的关系。2.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入住我科的88例诊断腰椎滑脱症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其中传统椎弓根螺钉治疗52例,经皮骨水泥椎弓根螺钉治疗36例。手术方式均为单节段微创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技术(MIS-TLIF)。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1周、3月、6月、12月的临床症状与功能评分,以及影像学参数变化。比较骨水泥螺钉与传统螺钉的临床疗效异同。结果:1.在骨质疏松条件下,与传统螺钉相比,骨水泥螺钉能有效提升椎弓根螺钉的轴向最大拔出力、非轴向最大压缩应力以及非轴向疲劳强度。随着骨密度逐渐降低,骨水泥螺钉的整体力学稳定性(最大拔出力、最大压缩应力与疲劳强度)均会受到影响,并呈现一致性降低。当骨质疏松程度较为严重时(BMD<50mg/cm3),骨水泥螺钉的稳定性大大减弱,尤其非轴向最大压缩应力和疲劳强度与传统螺钉无异。2.传统螺钉治疗组52名患者(男性12名,女性40名),平均年龄67.3±6.55岁,平均随访时间约36.6月;经皮骨水泥螺钉治疗组36名患者(男性2名,女性34名),平均年龄65.9±9.38岁,平均随访时间约15.4月。(1)两组队列术后症状评分(VAS/ODI/JOA)、腰椎滑脱指数(Taillard)以及椎间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01);(2)两组队列在手术时间、失血量、术中辐照时间以及术中使用螺钉的长度、直径等无明显差异(p>0.05);(3)两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VAS、ODI及JOA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4)术后Taillard指数:骨水泥螺钉治疗组为7.04%±3.11%,传统螺钉治疗组为13.12%±3.81%,骨水泥螺钉组显着优于传统螺钉治疗组(p<0.001)。(5)术后1年椎间融合率:传统螺钉组80.8%,骨水泥螺钉组83.3%,无统计学差异(p>0.05)。(6)骨水泥螺钉组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36名患者共计97枚骨水泥螺钉,影像学提示骨水泥渗漏发生22枚,渗漏率22.7%。发生骨水泥渗漏的13名患者(36.1%)均无相关临床症状。(7)两组在随访时间段内均无内固定松动或失败的情况。结论:1.骨水泥螺钉通过注射骨水泥强化的方式,能够充分提升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但随着骨质疏松程度逐渐加重,骨水泥强化作用逐渐下降。当骨密度低于50mg/cm3时,骨水泥螺钉的力学稳定性与传统螺钉无异。因此,对于严重骨质疏松条件下使用骨水泥螺钉,还应从骨水泥注射剂量和时机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以提升其固定强度。2.MIS-TLIF手术联合经皮骨水泥螺钉能够在确保内固定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腰椎滑脱节段的复位率。同时,骨水泥螺钉的应用并不干扰腰椎椎间融合的效率。尽管存在无症状性骨水泥渗漏的风险,但对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滑脱症患者而言,经皮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技术。

刘纯[6](2019)在《新型磷酸钙复合骨水泥的设计、制备及在强化空心椎弓根螺钉固定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是应用最广泛的增强空心椎弓根螺钉固定稳定性的材料,在临床应用中被证实有很好的增强效果。然而,PMMA有许多的缺点,例如聚合物单体具有毒性,刚度过高,缺乏骨传导性,以及其在体内的不可降解性等。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在传统磷酸钙骨水泥(CPC)的基础上,将淀粉和硫酸钡显影剂加入到磷酸钙粉末中,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可注射、可生物降解的磷酸钙基纳米复合材料(CPN),并表征分析了 CPN结构与性能,探索了其用于空心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加强效果和应用潜力。本文的第一部分对CPC骨水泥进行改进,加入淀粉和显影剂硫酸钡,制备了新型的磷酸钙纳米复合材料(CPN),并通过微观结构观察、力学测试等手段对CPN的材料学性能进行表征。此外,针对临床上对于螺钉强化材料的要求,系统地研究了CPN的注射性能、生物相容性、体内成骨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CPC,CPN的抗溃散性能和力学性能显着提高,CPN的压缩强度约为50 MPa,达到了 CPC(13.21±2.45 MPa)的三倍多,并且其压缩模量也有明显的提升,达到1.01±0.29 GPa。与PMMA骨水泥相比,CPN表现出了类似的注射性,且当CPN的混合成型液固比(L/S)为0.6 mL/g时,其注射率达到95±1%。此外,CPN表现出了更快的自固化特性,初始固化时间和最终固化时间均短于PMMA,表明CPN可以满足临床应用所需的操作时间。CPN的细胞生物相容性测试结果显示:在第3天时,CPN组的成骨细胞增殖比PMMA组快,细胞相对增殖率分别为1886%和1277%(p=0.018)。为了进一步评估CPN骨水泥的体内降解性能,利用兔子股骨缺损模型对CPN的生物降解和骨整合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24周后,CPN发生降解,并且在降解部位有明显的新骨生成。上述结果表明,CPN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本文的第二部分针对骨水泥的弥散性能展开研究,利用开孔的标准测试材料(Sawbones,model 1522-507)、脱钙羊椎体骨质疏松模型以及骨质疏松尸体骨椎体模型分别对CPN骨水泥的流动性和弥散性能进行评估,并与临床用PMMA骨水泥进行对比。在Sawbones标准测试材料中,将固化后的水泥块进行影像学检查和分析,计算其投影面积和弥散体积。在尸体骨中,通过3D打印导板的引导准确置入螺钉,并将骨水泥注入椎体。通过测量椎体的正位以及上下位方向骨水泥的投影面积,并对强化后的腰椎样本进行三维CT重建,以测量不同骨水泥的弥散体积。结果显示:在三种模型中,CPN均表现出了与PMMA相似的弥散能力;CPN在Sawbones标准测试材料中可以弥散流动形成海绵状结构;在羊椎体中的实验结果显示,CPN从中空管道流出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能够在多孔的骨结构中交叉流动和弥散;在尸体骨中更容易弥散到螺钉远端,因此适合用作椎弓根螺钉的强化材料。本文的第三部分针对骨水泥对螺钉的力学增强效果展开研究,利用Sawbones标准测试材料、脱钙羊椎体骨质疏松模型以及骨质疏松尸体骨椎体模型中对CPN加强空心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进行了评估。在Sawbones标准测试材料中的结果表明,与临床使用的PMMA相比,CPN表现出更好的抗拔出能力,CPN组的最大抗拔出力达到121±6 N,高于PMMA组(100±23 N)和CPC组(98±6 N)。在羊椎体中的抗拔出力结果显示,CPN组的最大抗拔出力为1351 ±324N,与PMMA组接近(1459±304N),无统计学差异(p=0.35)。在尸体骨中的实验结果进一步显示,CPN组的最大抗拔出力(1199±225 N)与PMMA组(1337±483 N)接近,尽管CPN的平均值略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47),上述生物力学结果表明了 CPN取代PMMA用于固定空心椎弓根螺钉的潜在可能性。

李庆涛[7](2019)在《椎体成形联合骨水泥钉道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重度压缩性骨折中远期随访》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椎体成形联合椎弓根螺钉骨水泥钉道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重度压缩性骨折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通过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在我院脊柱外科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重度压缩性骨折病例进行中远期随访,符合进入研究对象总共49例;根据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三组:对照组一组为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17例(A组);对照组二组为椎体成形术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15例(B组);另一组为观察组椎体成形术联合椎弓根螺钉骨水泥钉道强化内固定17例(C组);根据VAS评分、椎体前后缘高度、椎体压缩比、胸腰段后凸Cobb角、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相关指标,整理收集以上相关数据,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分析。结果1.A组与B组、A组与C组间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骨水泥使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随访时间、年龄、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与B组、C组在椎体前缘高度术后及末次随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在椎体前缘高度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C组在椎体压缩比术后即刻、末次随访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与C组在椎体压缩比术后即刻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与C组椎体压缩比末次随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胸腰段Cobb角术前与术后即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后凸畸形加重(P<0.05);B组胸腰段Cobb角术后即刻较术前有所改善(P<0.05),但末次随访与术后即刻比进一步加重(P<0.05)。C组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胸腰段Cobb角中远期随访优于A组和B组(P<0.05),无明显改变。3.手术前三组VAS评分无差异(p>0.05);在出院当天A组低于B组和C组(P<0.05);三组末次随访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C组评分优于A组及B组(P<0.05)。术后即刻X线片提示A组骨水泥渗漏率为76.5%,B组骨水泥渗漏率为26.7%,C组骨水泥渗漏26.4%,B组和C组骨水泥渗漏低于A组。术后随访期间,B组出现4例椎弓根螺钉松动移位,C组无1例患者出现内固定物断裂、松动、再发或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随访期间A组出现新发椎体骨折5例,发生率为29.4%,B组和C组无新发椎体骨折。结论椎体成形联合椎弓根螺钉骨水泥钉道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重度压缩性骨折是安全、可靠、可行的,可达到即刻稳定,具有降低骨水泥渗漏率、降低椎体再发骨折率、通过恢复伤椎高度使伤椎椎体成形术操作简单化的优势,在中远期对于重度骨质疏松的患者可以持续维持脊柱稳定性、维持椎体高度、避免后凸畸形加重,并且减少螺钉松动率及椎体再塌陷骨折。

孟冰[8](2019)在《新型“渐变孔”骨水泥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滑脱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腰椎滑脱是临床上腰腿痛的最常见病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往往需要手术治疗。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是目前治疗腰椎滑脱的主要手术方式。然而,对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患者,由于其椎体骨密度降低,骨小梁薄弱,对于螺钉的把持能力显着下降,通常存在螺钉松动乃至拔出的风险。文献报道,在OP患者进行腰椎PLIF手术5年后,螺钉松动率可达1121.2%。目前临床上为了提高骨质疏松椎体中螺钉的稳定性,降低螺钉松动率,往往不得不选择延长固定节段、牺牲腰椎活动度;或是在钉道内注射骨水泥,然而也面临着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可能。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课题组研究开发了一种具有“渐变孔”结构的新型空心侧开孔骨水泥椎弓根螺钉(Fenestrated Pedicle Screw,FPS)。前期的生物力学和动物实验显示,这种“渐变孔”FPS具有良好的固定强度和较低的骨水泥渗漏率等优势。“渐变孔”FPS已获得国家医疗器械注册号并于2013年起应用于临床。但是,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的临床研究验证“渐变孔”FPS在治疗腰椎滑脱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本研究采用影像学评估和功能评分量表随访的方法,回顾性的比较了普通椎弓根螺钉(Common Pedicle Screw,CPS)和“渐变孔”FPS治疗腰椎滑脱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滑脱复位率、后凸畸形矫正率、术后螺钉松动率、螺钉断裂率及融合成功率等影像学指标和疼痛缓解、功能评分等功能恢复情况,综合评估“渐变孔”FPS内固定系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目的:通过与普通椎弓根螺钉(Common Pedicle Screw,CPS)的回顾性比较,研究评估新型“渐变孔”骨水泥椎弓根螺钉(Fenestrated pedicle screw,FPS)在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66例合并有骨质疏松症的腰椎滑脱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47例,均由同一手术小组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根据其术中使用的椎弓根螺钉的种类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2例应用FPS的患者纳入FPS组,34例纳入CPS组。记录每个患者的手术时长(min)、术中的出血量(ml)及住院时长(天);通过术前和术后每次随访的X线或CT测量椎间隙高度、椎体楔形变指数、滑脱指数、滑脱角,比较两组患者的滑脱复位率、后凸畸形矫正率、椎间融合率及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术中C臂X线透视监测及术后X线、CT三维重建评估FPS组患者骨水泥的渗漏情况;术前和术后随访所有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Questionnaire,ODI)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功能、疼痛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65个月(平均41.8月)。1.手术资料对比:尽管置入FPS的PLIF手术操作更为复杂,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长并无统计学显着差异(p=0.264,p=0.658,p=0.856)。2.影像学结果对比:(1)滑脱复位率:FPS组为85.6%,CPS组为66.8%,p=0.001;(2)椎间隙高度恢复:FPS组术后较术前平均恢复4.3 mm,CPS组为2.8 mm,p=0.002;(3)畸形矫正情况:FPS组后凸畸形矫正率为80.0%,CPS组为50.0%,p=0.034;(4)骨水泥渗漏:FPS组术中C臂X线透视及术后三维CT检查共发现3枚渗漏的FPS(渗漏率为2.2%),都为Yeom C型,术后均无不适。3.疼痛与功能评分: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ODI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着降低(p<0.05),其中FPS组末次随访时ODI改善率为81.1%,优于CPS组的64.4%(p=0.001);FPS组末次随访的VAS评分较术前下降53.8 mm,CPS组为44.1 mm,FPS组显着优于CPS组(p=0.004)。5.并发症情况:随访期间,FPS组的全部病例滑脱均无复发,无螺钉松动、断裂,根据Suk标准椎间融合成功率达100%,CPS组出现2例椎弓根螺钉断裂(共4枚CPS,断钉率5.9%),2例椎弓根螺钉松动(松动率5.9%,2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滑脱复发),融合成功30例,融合成功率88.2%。除外骨水泥渗漏,CPS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7.7%)显着高于FPS组患者(0%,p=0.025)。然而,两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FPS组为9.4%,p=0.477)和融合成功率(p=0.113)并无显着统计学差异。结论:新型“渐变孔”骨水泥螺钉能够提供牢靠的内固定稳定性,在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滑脱患者融合固定手术治疗中,比普通椎弓根螺钉具有更高的滑脱复位率、畸形矫正率、脊柱融合率和更低的螺钉松动率、螺钉断裂率,且无明显的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骨质疏松脊柱手术的一种安全可靠的内固定选择。

陈聪[9](2019)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疾病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旨在观察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行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的76例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55(24.76±5.06)个月,全程予以规范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依据椎弓根螺钉进行骨水泥强化与否,分为两组: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组,33例,男8例,女25例,年龄66.18±5.50岁,骨密度-3.39±0.48SD;普通椎弓根钉组,43例,男13例,女30例,年龄64.77±4.97岁,骨密度-3.41±0.45SD。收集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情况的数据,术前、术后6月及术后12月随访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法评估腰腿疼痛现状,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疗效评估分数(JOA)阐明腰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患者术前、术后6月及术后12月时行X线片或CT检查,术前及术后12月时记录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disc space height,DSH),术后12月时确定两组的融合率、螺钉松动发生率。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检验采用SNK法,计数资料(性别、疾病诊断类型、融合节段、螺钉松动率及融合率)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得到相关指标来评价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手术皆顺利完成,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56.36±17.47 min,术中出血量250.91±59.18ml,平均住院时间10.94±2.75 d;普通椎弓根钉组平均手术时间140.81±13.80min,术中出血量255.81±56.54ml,平均住院时间11.74±2.68 d。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普通椎弓根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融合节段及疾病类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组所有螺钉(132枚)均行骨水泥强化,每枚螺钉骨水泥注入量约2 ml,有19枚钉道周围(14.4%)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12枚螺钉骨水泥渗漏至椎旁软组织,7枚螺钉骨水泥渗漏至椎基底静脉,术后未出现因骨水泥渗漏引起的脊髓或神经压迫症状。随访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脊髓或神经损伤、术后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等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6月及术后12月时VAS评分、ODI指数及JOA评分相较术前指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月时VAS评分、ODI指数及JOA评分较术后6月也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时,术前及术后6月的VAS评分、ODI指数及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但术后12月时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组VAS评分、ODI指数及JOA评分均优于普通椎弓根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6月、12月时测量融合节段DSH,两组术后12月时DSH均较术前有所丢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组较普通椎弓根钉组术后12月DSH丢失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时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组未发现螺钉松动,普通椎弓根螺钉组有28枚(16.3%,28/172)螺钉发生松动,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2);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组发现1例(3.0%,1/33)未融合病例,普通椎弓根钉组有3例(7.0%,3/43)未融合病例,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时,患者接受规范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术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与普通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相比,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虽然手术时间延长了,但其螺钉松动率更低,脊柱稳定性更可靠。

左如俊,黄承,蒋毅,张丛笑[10](2018)在《不同方式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预后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不同方式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1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94例与对照组9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椎弓根螺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进行强化,观察组采用可灌注椎弓根螺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进行强化,记录与调查2组患者预后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单椎体骨水泥量、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脑脊液漏、骨水泥渗漏、切口感染、内固定松脱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3%,低于对照组的2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的椎前缘高度分别为(4.53±1.11)mm和(5.09±1.42)mm,均明显低于术前的(6.41±1.39)mm和(6.38±1.31)mm(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椎前缘高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Frankle评级A级0例,B级0例,C级10例,D级18例,E级66例;对照组分别为6例、14例、20例、20例与34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灌注椎弓根螺钉联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中并不增加手术难度,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降低椎前缘高度,从而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二、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添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添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与常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修复骨质疏松椎体效果及安全性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Introduction
1 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1.1 文献检索策略
        1.1.1 检索者
        1.1.2 资料库
        1.1.3 检索词
        1.1.4 检索时间范围
        1.1.5 数据库检索策略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3 数据提取
    1.4 文献质量评价
    1.5结局指标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2.3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差异
        2.4.2各组临床疗效差异
        2.4.3 各组影像学结果参数差异
        2.4.4 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
    2.5 敏感性分析结果
    2.6 发表偏倚分析
3 讨论Discussion
    3.1 研究意义
    3.2 文章结果分析
    3.3 研究的局限性

(2)骨水泥强化经皮椎弓根螺钉的临床应用及渗漏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及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椎弓根螺钉在合并骨质疏松症的脊柱疾患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3)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技术治疗退行性脊柱病变伴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排除标准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参与者数量分析
    3.2 试验流程图见图1
    3.3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3.4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参数的比较
    3.5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目测类比评分比较
    3.6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ODI比较
    3.7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3.8 典型病例
4 讨论
5 研究不足与展望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伴有骨质疏松的退行性脊柱病变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4)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的临床应用及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研究方法
    一、实验材料
    二、研究方法
结果
    一、一般结果
    二、临床和影像学结果
    三、并发症情况
    四、典型病例
讨论
    一、脊柱退行性疾患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外科治疗的难点
    二、CICPS在脊柱退行性疾患合并骨质疏松症中的独特优势
    三、CICPS运用的相关技术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椎弓根螺钉在伴骨质疏松脊柱疾患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主要成果
致谢

(5)经皮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与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不同骨质密度条件下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与传统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
    2.3 方法
    2.4 结果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经皮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伴骨质疏松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
    3.3 方法
    3.4 结果
    3.5 讨论
    3.6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新型磷酸钙复合骨水泥的设计、制备及在强化空心椎弓根螺钉固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提高椎弓根螺钉力学稳定性的方法
        1.1.1. 皮质骨钉道螺钉内固定技术
        1.1.2. 可膨胀式螺钉
        1.1.3. 改进螺钉的螺纹设计
        1.1.4. 椎弓根螺钉骨水泥钉道加强技术
    1.2. 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骨水泥
        1.2.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
        1.2.2. 硫酸钙骨水泥
        1.2.3. 磷酸钙骨水泥
        1.2.4. 复合型骨水泥
    1.3. 本研究课题的提出、研究内容
        1.3.1. 本研究课题的提出
        1.3.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新型磷酸钙复合骨水泥的设计、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3. 材料的设计、制备与表征
        2.3.1. 磷酸钙复合骨水泥(CPN)的设计原理
        2.3.2. CPN的制备方法
        2.3.3. CPN的力学性能测试
        2.3.4. CPN的注射性能测试
        2.3.5. CPN的抗溃散性能测试
        2.3.6. CPN的固化时间测试
        2.3.7. CPN的微观结构与相成分转化研究
        2.3.8. 细胞毒性测试
        2.3.9. 体外降解测试
        2.3.10. 体内成骨性能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CPN的力学性能
        2.4.2. CPN的注射性能、抗溃散性能以及固化时间
        2.4.3. CPN的微观结构与相成分
        2.4.4. 细胞毒性测试
        2.4.5. CPN的体外降解行为
        2.4.6. CPN的体内降解和成骨性能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PN加强空心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弥散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3. CPN在Sawbones标准测试材料中的弥散性能研究
        3.3.1. CPN注入Sawbones后的投影面积和弥散体积
        3.3.2. 在Sawbones标准材料中用CPN加强椎弓根螺钉固定
        3.3.3. CPN的推注力测试
        3.3.4. 影像学评估
        3.3.5. 骨水泥的弥散性能研究
    3.4. CPN在脱钙羊椎体模型中的弥散性能研究
        3.4.1. 羊椎体标本的收集和处理
        3.4.2. 构建骨质疏松羊椎体模型
        3.4.3. 置钉操作和骨水泥强化过程
        3.4.4. 影像学评估
    3.5. CPN在尸体椎体中的弥散性能研究
        3.5.1. 尸体椎体标本的前期处理与分组
        3.5.2. 3D打印椎弓根导板
        3.5.3. 置钉操作过程
        3.5.4.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
        3.5.5. 影像学评估
        3.5.6. 骨水泥的弥散性能研究
    3.6. 结果与讨论
        3.6.1. CPN在Sawbones标准测试材料中的弥散性能
        3.6.2. CPN的推注力分析
        3.6.3. CPN在羊椎体中的弥散性能
        3.6.4. CPN在尸体椎体中的弥散性能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PN加强空心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力学增强效果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3. CPN在Sawbones标准测试材料中的力学增强效果研究
        4.3.1. CPN在Sawbones材料中填充后的压缩强度测试
        4.3.2. 抗拔出力测试
        4.3.3. 抗扭转性能测试
    4.4. CPN在脱钙羊椎体中的力学增强效果研究
        4.4.1. 抗拔出力测试
        4.4.2. 抗扭转性能测试
    4.5. CPN在尸体椎体中的力学增强效果研究
        4.5.1. 抗拔出力测试
        4.5.2. 抗扭转性能测试
    4.6. 结果与讨论
        4.6.1. CPN在Sawbones空腔模型中的力学增强效果分析
        4.6.2. CPN在脱钙羊椎体中的力学增强效果分析
        4.6.3. CPN在尸体椎体中的力学增强效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专利和学术获奖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致谢

(7)椎体成形联合骨水泥钉道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重度压缩性骨折中远期随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术后处理
    1.4 疗效评定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观察结果
    1.1 随访时间、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水泥使用量
    1.2 VAS评分比较
    1.3 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椎体压缩比
    1.4 胸腰段后凸CObb角
    典型病例
讨论
    1.1 骨质疏松重度椎体压缩性骨折传统治疗措施
    1.2 椎体成形联合钉道强化治疗重度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行性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前言
    1.骨质疏松治疗及预防现状
    2.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分型进展
    3.钉道强化技术发展情况
    4.不同种类强化椎弓根螺钉及并发症
    5.椎体成形联合钉道骨水泥强化国内外治疗情况分析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新型“渐变孔”骨水泥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滑脱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1 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2 治疗方案
    2.3 随访及疗效评价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结果
    3.2 影像学结果
    3.3 疗效评价
    3.4 典型病例
4 讨论
5 结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9)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疾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合并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治疗现状
    3.2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3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的相关并发症分析
    3.4 本研究结果分析
4. 存在问题与展望
5. 结论
6. 附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论文情况

(10)不同方式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指标对比
    2.2 并发症对比
    2.3 椎前缘高度变化对比
    2.4 神经功能评估对比
3 讨论

四、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添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与常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修复骨质疏松椎体效果及安全性Meta分析[J]. 郭海威,谢家豪,林燕平,王羽丰,杨清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30)
  • [2]骨水泥强化经皮椎弓根螺钉的临床应用及渗漏因素分析[D]. 刘锦滔.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3]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技术治疗退行性脊柱病变伴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D]. 侯广原.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的临床应用及关键技术[D]. 肖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5]经皮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与临床应用研究[D]. 王文凯.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6]新型磷酸钙复合骨水泥的设计、制备及在强化空心椎弓根螺钉固定中的应用[D]. 刘纯. 苏州大学, 2019(04)
  • [7]椎体成形联合骨水泥钉道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重度压缩性骨折中远期随访[D]. 李庆涛.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8]新型“渐变孔”骨水泥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滑脱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应用研究[D]. 孟冰.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9]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疾病的疗效观察[D]. 陈聪. 扬州大学, 2019(02)
  • [10]不同方式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预后的影响[J]. 左如俊,黄承,蒋毅,张丛笑.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04)

标签:;  ;  ;  ;  ;  

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添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生物力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