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白河湿地主要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付文龙[1](2021)在《乌江与汉江上游流域河岸带植物群落构建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岸带(River riparian Zone)是陆地与河水交接处含有植被且水陆生境发生相互作用的区域。河岸带生境复杂多变,是地球生物圈中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具有独特的空间结构和生态功能,对减少面源污染输入、防止水土流失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河岸带植被的多样性是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然而,自然干扰(如故道的形成)或人为干扰(如河流拦截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等)会改变河流的水文节律及水体营养水平,从而对河岸带中植物分布、繁殖体迁移产生显着的影响。河岸带生态系统作为一种典型的开放系统和生态脆弱区受到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干扰,特别是动态的水文条件的影响。我们通过对乌江流域梯级水库和汉江流域上游河流河岸带植物群落及环境、空间因素的综合调查,使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Mantel分析、排序分析等方法,探讨不同类型河岸带植物群落构建和多样性的维持机制,揭示其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变化和关键驱动因子。然后以汉江流域为例,研究了群落的物种组成和性状组成对人为干扰的响应。所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两种不同类型河岸带植物群落组成有显着差异,海拔(Alt)和土壤总氮(STN)是影响乌江和汉江流域河岸带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的共同关键因子。两个研究区域均以草本植物为主,其中汉江流域上游支流河岸带占93.5%,乌江流域水库河岸带占83.2%。乌江流域和汉江流域上游支流研究区域内物种相似性系数为22.8%;汉江流域河岸带优势科有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Poaceae)、莎草科(Cyperaceae)、蓼科(Polygonaceae)、豆科(Fabaceae)和唇形科(Lamiaceae),物种数目均较高,而乌江流域水库河岸带以禾本科为绝对优势种。汉江流域河岸带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Pielou指数和Faith’PD指数均显着高于乌江流域,物种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多样性的趋势一致。两区域亲缘关系指数呈现不同趋势,乌江流域河岸带植物群落物种平均亲缘关系总体上呈发散的趋势(NRI<0,NTI=0),群落组成受种间竞争的影响更大;而汉江流域河岸带植物群落呈聚集趋势(NRI>0,NTI>0),群落构建过程受到生态位理论中生境过滤作用的影响更大。冗余分析结果表明乌江水库河岸带植物群落主要受水库调节类型、海拔和土壤总氮的影响;海拔、年均温(MAT)、水体p H和土壤总氮(STN)是影响汉江流域上游支流河岸带植被组成的主导因子,海拔和土壤总氮是影响乌江和汉江河岸带植物群落结构的共同关键因子。海拔可能通过影响气温和土壤理化性质等因子,进而影响植物的群落结构。(2)两种不同类型河岸带植物群落的构建机制存在差异,乌江流域梯级水库河岸带植物群落构建以中性过程为主导,但不能排除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驱动的确定性过程的作用。汉江流域上游支流河岸带植物群落构建同时受到中性过程和环境筛选驱动。Mantel检验的结果表明,乌江流域和汉江上游流域河岸带植物群落的β多样性总体而言具有相同的趋势。乌江流域群落的β多样性与地理距离显着正相关(R2=0.216,p<0.05),汉江流域群落的β多样性与环境因子和地理距离均显着正相关(R2=0.298,p<0.05;R2=0.270,p<0.05)。乌江流域的群落构建是主要基于中性理论的扩散限制的作用结果,而汉江流域河岸带植物的群落构建受到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环境筛选和基于中性理论的扩散限制共同作用,且环境筛选作用占优势。乌江流域梯级水库很大程度上阻断了植物繁殖体的传播,物种扩散受限,另外河水对河岸带的淹没和冲刷导致河岸带土壤营养匮乏,环境变化范围相对较窄,植物生长受限,因此群落构建过程主要受基于中性理论的扩散限制影响。汉江流域上游支流包含多种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环境异质性高,为环境过滤提供了很大范围,另外支流间彼此不连通,物种扩散同样受限。(3)两种不同类型河岸带植物的功能性状特征(如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等)存在显着差异。乌江水库河岸带植物磷含量(LPC)与土壤总磷含量(STP)显着正相关,水体营养是影响汉江流域上游支流河岸带植物群落性状的关键环境因素。乌江水库河岸带以多年生植物为主,入侵物种和C4植物比例高于汉江流域河岸带。两种类型河岸带植物均以湿生植物和中生植物为主,二者比例之和超过90%。其中,乌江流域河岸带中生植物的比例达71%,明显高于汉江流域上游支流河岸带。乌江水库河岸带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叶片磷含量与土壤总磷含量显着正相关(LPC=35.811+3.17*STP),而汉江流域自然河岸带群落性状主要受水体营养影响,环境因子解释了超过54.2%的性状变异,土壤总氮(STN)和水体总磷(WTP)是影响河岸带植物群落性状(物种性状加权平均值)的主要环境因子。因此,影响这两类河岸带植物功能性状的关键因子具有差异性。(4)人为干扰对汉江流域河岸带植物群落结构有显着影响,驱动其物种分布和植物性状变异的因素(环境因子和空间因子)也有所不同。本研究将汉江流域上游支流的32个样点按前期研究划分为轻度干扰、中度干扰和重度干扰三个分组。轻度干扰组河岸带的物种数、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本科(19)和菊科(17)在轻度干扰组占优势,禾本科(14)、菊科(9)和豆科(7)在中度干扰组是优势物种,而重度干组则以豆科(10)、菊科(9)和禾本科(8)为主。3组中以菊科为主要科,轻度干扰组、中度干扰组和重度干扰组中禾本科植物的比例分别为14.07%、13.46%和8.70%。河岸带植物群落的分类特征(即物种组成)和功能特征(即功能性状)均能反映群落对人为干扰的响应,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汉江流域上游支流的河岸带植物群落在轻度干扰的条件下物种多样性最高。本研究中三种程度人为干扰综合考虑了多方面因素,因此我们推论轻度干扰组可能更接近中度干扰假说中的“中等”水平。前向筛选结果表明,影响群落的物种组成和性状组成的关键驱动因素(环境和空间)都是有差异的。对物种组成而言,Alt、STN和年均温(MAT)是重要环境因子(p=0.002,p=0.044,p=0.058),分别占变异量的6.0%、4.1%和3.8%,PCNM 1、PCNM4和PCNM17是重要的空间因子;对于功能性状组成,两个环境驱动因素(STN和WTP)和三个空间驱动因素(PCNM 2、11和3)用于随后的方差分解过程,STN和WTP分别占变异量的16.6%(p=0.001)和10.0%(p=0.011),STN是影响物种组成和性状组成的共同关键环境因素。
蔡楠[2](2021)在《包头黄河湿地土壤与植被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包头黄河湿地不同地点土壤理化性质和不同群落类型下的土壤和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土壤的容重、含水量、N、P、K、PH和有机质,植物群落的植物高度、盖度、生物量、群落多样性和土壤的关系,分析黄河湿地的生态环境状况,结论如下:(1)包头黄河湿地常年积水状态的土壤容重大,孔隙度小,结构性差,在昭君岛季节性积水区,土壤容重在1.42-1.62g/cm3;季节性积水状态的土壤容重小,孔隙度大,结构性好,在昭君岛常年积水区,土壤容重在1.32-1.58g/cm3。常年积水状态下的有机质、全N、全P含量高于季节性积水状态的有机质、全N、全P含量:各湿地土壤有机质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呈逐渐递减的趋势。在季节性积水区土壤全N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常年积水区土壤全氮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呈现逐渐递减的变化趋势。各湿地0-100cm土壤全磷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章盖营常年积水区>四道沙河常年积水>昭君岛季节性积水区>昭君岛常年积水区>南海子常年积水区>小白河季节性积水区。目前,包头黄河湿地人为活动颇多,人类大量耕地对湿地土壤的营养成分消耗严重,土壤肥力降低。常年积水状态下土壤p H值小于季节性积水状态的土壤p H值。常年积水状态的土壤全盐量小于季节性积水状态的土壤全盐量。包头黄河湿地部分区域土壤盐碱化现象严重。(2)包头黄河湿地植物群落可以分为芦苇、冷蒿、扁秆藨草、碱蓬、盐爪爪6种植物群落,各植物群落通过适应各自区域内土壤水盐的运移规律和养分分布表现出显着的空间差异性。通过隶属函数分析,碱蓬对土壤的改良最高。(3)研究区6种典型湿地类型植物群落类型单一,共包括8科14种植物植物;研究区各湿地类型植物高度差异较大,在30.50-193.33cm之间;物盖度较高,在75.00%-90.00%之间;各湿地类型植物群落多样性各异;各湿地类型地上现存量存在较大差异。
贾世琪[3](2021)在《南水北调中线补给湖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浮游植物是水环境系统中的初级生产力,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可以反映水环境的变化规律,是水环境营养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开通对于缓解我国中部水资源短缺、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20年3个季度(夏季、秋季、冬季)水源地及补给湖库采集水质和浮游植物样品调查采样,运用综合污染指数(TLI)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和补给湖库进行水体富营养化状态评价,阐述了浮游植物种类数、浮游植物丰度时空分布、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浮游植物优势度,并对中线工程不同季节浮游植物群落相似性进行了比较,同时通过冗余分析明确了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及各个补给湖库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如下:(1)南水北调水源地及补给湖库综合污染指数值从高到低依次为:白洋淀>尖岗水库>鸭河口水库>白龟山水库>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水质最佳,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最低。(2)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及补给湖库共检测出浮游植物5门76种,各个湖库种群分布情况和占比均不同,所有湖库绿藻种类占比最高。微小色球藻(Chroococcus minutus)、科曼小环藻(Cyclotella comensis Grun.)和啮蚀隐藻(Crytomonas erosa)均为丹江口水库的优势藻种;针杆藻(Synedra sp.)为鸭河口水库的优势藻种;湖泊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优美平裂藻(Merismopedia elegans)、科曼小环藻和啮蚀隐藻均为白龟山水库的优势藻种;拟柱胞藻(Cylindrospermum raciborskill)为尖岗水库的优势藻种;科曼小环藻、针杆藻和啮蚀隐藻均为白洋淀的优势藻种;拟柱胞藻为密云水库的优势藻种。(3)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及补给湖库浮游植物丰度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浮游植物丰度较高,冬季浮游植物丰度明显下降。浮游植物丰度变化范围为7.14×104~1.79×107 cells/L,平均值为4.22×106 cells/L,从空间上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及补给湖库浮游植丰度差异不显着,浮游植物总丰度平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尖岗水库>白洋淀>鸭河口水库>白龟山水库>丹江口水库。(4)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及其补给湖库共鉴别出24个功能群,分别为A、B、D、E、F、G、H1、J、LO、M、MP、N、P、TC、S1、SN、W1、W2和Y功能群,主要优势功能群为B、D、P和LO功能群。其中B功能群代表藻种为科曼小环藻,D功能群代表藻种为针杆藻和双头菱形藻(Nitzschia amphibia Grun.),LO功能群代表藻种为微小色球藻、带多甲藻(Peridinium zonatum Playf.)和角甲藻(Ceratium),P功能群代表藻种为月牙新月藻(Closterium cynthia)和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通后,鸭河口水库蓝藻比重增加;白龟山水库在首次受到丹江口水库补给后浮游植物种类明显增多,硅藻种类和丰度均有增加,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消失;尖岗水库优势藻种从夏季以针杆藻、锥囊藻(Dinobryon)、角甲藻和转板藻(Mougeotia)为主,转为以拟柱胞藻为主,浮游植物丰度也较接受补水之前明显增加;白洋淀浮游植物较水体受污染后补水之前种类增加,浮游植物丰度下降;密云水库种类减少,蓝藻丰度下降,硅藻丰度增加。(6)通过冗余分析表明,硝氮、亚硝氮和总氮是主要影响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的环境因子;总氮、总磷和亚硝氮是主要影响鸭河口水库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的环境因子;水温和叶绿素是主要影响白龟山水库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的环境因子;总氮和氨氮是主要影响尖岗水库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的环境因子;亚硝氮、总磷、水温和叶绿素a是主要影响白洋淀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的环境因子;水温和氮类营养盐是主要影响密云水库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的环境因子。本文揭示了南水北调中线补给湖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演替规律,对水生态和水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评价大型调水工程的实施对湖库水生态的影响提供重要本底数据。
姜林[4](2020)在《植物功能群去除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文中指出群落中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对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潜在影响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在干扰存在的情况下,自然群落中的物种丧失常以非随机的模式出现,对系统功能造成的影响往往不均匀的取决于群落中的所有物种。受人为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草地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和物种丧失。其中,家畜过度放牧活动所导致的群落优势物种的丧失普遍存在。基于此,我们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寒草甸群落中开展了针对植物功能群(Plant functional group,PFG)的去除实验,试图通过对群落组成、结构、多样性、生产力、植物-土壤中碳、氮和磷元素含量和化学计量比以及系统CO2交换量的监测、分析,明确植物功能群丧失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主要过程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通过连续两个生长季的去除处理以及对植物群落特征、生物量(生产力)、营养元素含量和系统CO2交换量等指标的监测,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高寒草甸群落的加权平均高度和累加盖度主要受杂草功能群的影响。植物功能群和随机生物量的去除均显着抑制了群落高度、禾草盖度、禾草综合优势比(Summed Dominance Ratio,SDR)的增加和杂草盖度、杂草SDR的减小,且两种去除方式之间无显着差异;去除禾草会导致莎草高度和SDR显着增大;禾草、莎草和杂草SDR的相对变化之间均存在显着负相关,表明三者在群落中具有竞争性。(2)去除处理对群落、禾草物种多样性指数的相对变化均具有显着影响,去除禾草导致群落功能群Shannon-Wiener多样性增大而优势度减小,其他处理则相反,禾草、莎草和杂草综合优势比的变化对多样性变化具有解释力;禾草综合优势比的增加会显着增加物种优势度,而降低物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和均匀度,杂草综合优势比与此相反;禾草、杂草综合优势比的增加会减小功能群Shannon-Wiener多样性,而增加功能群优势度,莎草与此相反。(3)植物功能群和随机生物量的去除显着抑制了群落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根系生物量(LB)和禾草生物量的增加趋势,且两种去除方式之间无显着差异,LB随着去除功能群和随机生物量的增加而线性递减;AGB主要取决于禾草和杂草生物量,而根系生物量(Root Biomass,RB)主要取决于莎草生物量;禾草、莎草均与杂草生物量比例之间存在极显着线性负相关,说明二者与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4)AGB与群落中物种的均匀度指数呈显着线性负相关性关系,而与其他物种、功能群多样性指数无显着线性相关性,表明优势禾草、莎草功能群对AGB具有更大的影响。(5)去除处理显着影响了根系的氮含量,显着降低了凋落物的碳含量和C:N,而对其植物其他元素含量及计量比无显着影响;群落中植物元素含量及计量比与功能群生物量比例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功能群的去除显着降低了土壤中的全氮含量,而对全碳、全磷含量及计量比的相对变化无显着影响。土壤中的元素含量及计量比与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生物量比例之间均存在显着相关性。(6)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在生长季日间的CO2交换量表现为净吸收,即为碳汇;其GEP、ER和NEE的CO2通量分别在生长季的7月、6月和8月达到峰值。植物功能群的连续去除处理显着减小了系统的GEP和NEE的CO2吸收通量,显着减小了生长季后期的系统ER;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生长季日间的GEP和ER的CO2通量与表层土壤温度之间存在显着的正向线性回归关系,与表层土壤含水量之间存在显着的负向线性回归关系,但二者与系统NEE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不显着;生长季高峰期(07月)系统ER与群落的加权平均高度和物种丰富度之间存在显着的线性负相关关系,而系统GEP的CO2吸收通量与莎草功能群的生物量比例之间也存在显着的线性负相关关系。(7)高寒草甸群落中不同植物功能群的竞争关系显着影响干扰下群落组成的响应,而功能群作为相似物种的集合,其组合对于群落的多样性、系统的生产力、营养元素含量及计量比和系统CO2交换量均具有显着的影响。相比于物种的丰富度,物种类别对于系统过程和功能的影响同样存在。
牛慧[5](2020)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城市河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 ——以北京怀柔科学城沙河滨水公园为例》文中提出城市滨河公园是城市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最为丰富的场所,是最能体现城市风格的名片。但城市粗犷单一的发展模式导致城市滨水蓝绿空间结构破裂,城市生态系统遭受胁迫,引发生态水系统失衡、地域文化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城市河流廊道作为蓝绿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蓝绿空间的建设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城市河流廊道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是实现河流生态修复和指导城市滨水区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和分析现状问题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角度出发,以城市河流廊道为切入点,在系统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城市河流廊道评价体系,并以怀柔科学城沙河河流廊道为例,通过建立以生态系统服务为导向的评价模型,对城市河流廊道进行评价,找寻场地痛点,挖掘场地空间价值,并进一步指导滨水公园的规划策略和设计方法。文章主要分为“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三个部分。本研究采用了“研究背景——基础研究与案例分析——评价体系构建——评价结果分析——设计策略与方法的制定——实例论证”的研究框架。在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视角下,通过场地现状资源条件的调查研究,在分析过程中对场地进行资源评价,得出空间适宜性布局,并对相关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一同对规划设计策略进行指导,构建合理的河流廊道系统,打造可持续性的生态景观。研究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目标,为城市滨水公园建设在设计策略和设计方法方面提出建议和指导,并分别从生态系统安全保障、文化承载、物质供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主要包括优化生物栖息地,修复空间生态基底、整合周边多样空间、拓展游憩服务功能,保留场地历史遗迹,转译自然文化肌理的规划策略,并具体从生态修复、植物群落、功能服务、游憩设施、文化转译五方面论述具体的规划方法。论文在北京市积极建设蓝绿空间的背景驱动下,以怀柔科学城沙河滨水公园为例进行研究,验证研究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为公园的选址、结构布局和规划策略等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支持。
张雪[6](2020)在《若尔盖高寒湿地演变过程与植被物候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若尔盖高寒湿地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位于我国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带,是中国乃至亚洲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它拥有丰富的泥炭资源,是中国最大的泥炭储藏地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众多珍稀野生动物和植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加快的背景下,牛轭湖干涸、消失,沼泽萎缩、退化、斑块数量减少,沼泽化草甸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生态系统功能减弱。因此确定若尔盖湿地发展态势、实现湿地退化演变的有效监测是保障湿地合理利用、高效修复的前提。本研究基于Landsat TM/OLI数据,对研究区1990~2018年共7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进行划分,在确定研究区湿地演变规则的基础上,利用PNTI指数模型评价高寒湿地演变过程,并针对湿地重点恢复类型、恢复区域提出建议;以MODIS NDVI、GIMMS NDVI两套数据为数据源,基于TIMESAT 3.2软件实现研究区LSP参数的提取,研究植被物候的空间分异及时间变化的影响因素,最后探究植被物候对高寒湿地演变过程的指示作用。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若尔盖县湿地集中分布于地势平坦低洼处,湿地1995~2010年不断减少,2010年后逐渐转好,2018年与1990年面积占比水平相当,但湿地组成仍存在差异。湿地面积萎缩主要归因于沼泽的减少,沼泽向沼泽化草甸甚至高寒草甸转移,应将其作为本区域湿地恢复的重点。(2)28年间若尔盖县中、南部的辖曼牧场、达扎寺镇和唐克镇湿地退化演变程度较高,演变路径为水域→沼泽→沼泽化草甸→高寒草甸。湿地所处的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气候寒冷,是生态系统脆弱性较高的内在原因;人为干扰加剧、气候变暖等是其退化演变的外部条件。针对退化演变区域探究湿地退化的主导因素,可为湿地分区管理和实施适宜的生态修复措施提供决策支持。(3)高寒湿地植被物候的时空变化规律:从年际变化来看,1990~2018年间4种物候参数均未在整个研究区表现出显着的变化趋势,通过显着性检验的区域最高占比21.6%;从空间分布来看,全县植被返青期、生长盛期呈“南早北迟”的空间分布特征,枯黄期、生长期长度呈“中部早(短)、周边迟(长)”的分布规律。物候期的空间分异与海拔和植被等因素有关。(4)温度是高寒湿地植被物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植被生长当月(4或5月)平均气温升高迎来早春,使湿地植被返青期提前;植被生长初期(6月)气温升高使高寒草甸与沼泽化草甸枯黄期提前,初秋(9月)平均气温升高,使沼泽植被枯黄期推迟;9月温度升高使湿地植被生长期长度延长;6月气温升高使湿地植被生长盛期提前。(5)湿地植被的返青期与枯黄期对高寒湿地演变方向的逆转响应敏感。通过植被物候变化指示湿地发展态势,将自然过程与工程措施制定有效结合,有助于实现湿地保护与修复策略的适时更新与完善。
祁辉[7](2020)在《汉江滨河湿地功能退化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湿地与森林、海洋合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着防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作用。湿地不光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资源,而且还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随着人口压力的日益上升、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日趋扩大,而对湿地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和水环境的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不仅造成了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湿地环境的日趋恶化,也大大降低进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使湿地成为退化最严重的生态系统之一。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了。汉江滨河湿地位于汉江上游(陕西段)流域,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和我省引汉济渭的引水水源地。近年来,由于对汉江及其滨河湿地管理保护不力,导致汉江滨河湿地功能退化严重,湿地面积逐年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因此,对汉江滨河湿地退化研究及修复,迫在眉睫。本文主要通过湿地退化因素的文献调研、典型湿地修复案例分析、湿地资源评价三个方面来分析汉江滨河湿地退化的因素并给出相应的修复策略。研究内容及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全国51个已经退化的湿地相关资料和文献进行调研,归纳总结了不同湿地的退化特征和退化原因,得出了7条湿地退化的一般特征以及12条影响湿地退化的主要因素;运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将这些退化因素划分为A、B、C、D四类,构建出湿地功能退化因素的评价体系。2)对我国4个典型滨河湿地修复案例进行了对比分析,按照修复效果差异总结出可以借鉴的修复经验与技术,归纳出滨河湿地的一般修复方案与措施。3)通过建立汉江滨河湿地资源指标体系,对汉江滨河湿地进行湿地资源综合评价。其中首先将湿地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3个层次,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然后将准则层分成5个部分,将指标层细化为对应的17项指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各个层次、各项指标的权重,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汉江滨河湿地进行资源综合评价。结合专家综合赋分的方式,通过相应的矩阵计算确定出相应的评价指数,结合对评价结果做出的相应分析,得出汉江滨河湿地资源的现状评价结论。4)结合前面的研究内容,综合分析判定出汉江滨河湿地的8条退化因素,并提出了6条对应的修复策略。
程娜[8](2020)在《北京河流修复中水生植物群落构建与优化配置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河流健康问题日益严重,河流生态系统社会服务功能缺失,水生植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生态修复技术成为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围绕物种选择和优化配置两个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关键环节展开研究,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建立水生植物群落物种选择平台,提出群落物种组合和时空优化配置方法。探讨北京市河流水系生态分区尺度下水生植物群落构建与配置模式的基础上,展开妫水河世园段河流在更小的河段尺度下,水生植物群落构建与优化配置方案的设计与实践,对工程应用效果进行监测评价,以期为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应用和河流生态修复实践提供依据和建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基于Python构建的水生植物数据库平台,提供针对特定受损河段的物种选择功能,同时支持数据库中水生植物物种的增添、删除、修改、完善和查找功能,以便扩大水生植物修复物种的筛选范围。基于环境因子的物种初选功能,选定影响植物生长状况的土壤、水温、光强、水深、流速、水质6类环境因子作为水生植物群落构建初期物种的初步筛选条件;基于修复目标的优选功能,建立在完全独立型的层次分析法模型上,选定水质修复指标、水生态系统动态平衡指标、社会服务功能指标3个准则层指标,重金属修复、氮磷去除率、藻类抑制能力、有机物修复能力、固土护坡功能、生物多样性、亲水娱乐性、水资源供应、经济产能、景观功能9个指标层指标,完成特定修复目标的物种优化筛选。(2)基于自然水生植物群落的结构组成、结构特征和群落发展趋势,提出人工构建水生植物群落时,群落结构和时空配置的优化原则和方法。基于生态位理念确定主导群落功能的优势种,依照优势种和伴生种常见组合形式优化群落内部的结构组成。空间优化配置时,群落在垂直河流方向水位由浅及深依次布置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沿河流流向的水平方向上呈条带状或斑块状布置相同生活型的水生植物。时间优化配置综合考虑不同季相条件和时间尺度下,水生植物的生长状况和修复效果,总结了16种常见水生植物的最佳种植时间、种植密度和繁殖方式,以10种常见挺水植物的生长期为例,介绍我国北方寒冷季节植物的季相搭配方法,同时提出在水生植物修复工程应用的不同阶段,需要人工调控群落的组成,以优化群落功能。(3)研究北京市河流水系不同生态区的生态修复目标,参考水生植物数据库平台,在生态分区尺度下筛选适宜物种,提出适合北京市河流水系的水生植物群落构建与配置模式。借鉴北京市三级生态分区结果,分析24个三级生态区的区域特点,识别其区域内最重要的生态修复目标。总结北京市常见水生植物25科,36属,48种,作为初选植物库,结合24个生态区的生态修复目标,利用水生植物数据库平台优化筛选出13种适宜水生植物。参考北京市河流的水生植物群落调研结果,提出单优势种群落、挺水植物群落、浮水植物群落、沉水植物群落、多优势层复合植物群落共39组适宜的水生植物群落组合模式。(4)研究妫水河世园段的河流分段方法,在更小尺度下分析水生植物群落构建与优化配置的设计方法与原则,以雅荷园河段为例开展水生植物群落设计与实践,实施后进行效果监测与评估。对妫水河世园段9个采样点进行现场调研评估后,结合北京市的三级生态分区,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河段,河段的水质和植物监测结果显示,世园段末端Ⅱ-2-1-3和雅荷园河段Ⅱ-2-3-5水质较好,修复目标以水生态修复为主,三里河下游Ⅲ-1-5-6和世园段首段Ⅲ-1-8-9水质较差,以水质修复为主,夏都公园下游Ⅲ-1-6-8靠近城区,以社会经济服务功能修复为主。以雅荷园河段的水生态修复工程为例介绍了水生植物群落设计方案,并在妫水河世园段全段实施对应的水生植物修复工程。一年后水质监测结果显示,妫水河干流污染汇入前后河段,总氮的削减率分别为58.81%、14.92%,总磷削减率分别为3.8%、41.23%;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雅荷园点位附近的河流断面,生物多样性香农威纳指数SW平均值由0.915增长到2.05,最高值达2.3,生物多样性大幅度提升。
王丹阳[9](2020)在《青藏高原弯曲河流地貌单元对有机碳迁移的影响规律和机制》文中认为弯曲河流横向迁移是沿河岸塑造地貌的主要驱动力。弯曲河道、凸岸点滩和自然裁弯产生的牛轭湖等交错在河曲带内,形成镶嵌分布的地貌格局。这些地貌单元不仅连通洪泛平原和冲积河流,从而在有机碳的陆-水迁移过程中发挥截留和调节作用,其本身也是重要碳库,不同单元之间进行着有机碳交换,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河岸带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的稳定。青藏高原的若尔盖盆地发育有数量众多的典型弯曲河流,且区域泥炭地有机碳库储量丰富,占青藏高原总储量的约88%。近70年来人类沿河岸带泥炭湿地开沟排水,改变了流域内水文连通条件,使河流地貌单元的分布格局进一步斑块化、复杂化。围绕弯曲河流地貌及人类活动(开挖沟渠)对有机碳迁移的影响机制这一科学问题,作者在青藏高原若尔盖泥炭地的弯曲河流(白、黑河)开展了为期4年的研究。通过在河道、点滩、牛轭湖、沟渠和洪泛平原等位置的原位监测和实验室分析,结合无人机航拍和遥感影像解译以及水文气象数据,借助数理模型和统计方法,得到了以下主要结果。(1)识别了弯曲河道输送有机碳的组成、来源、通量和影响因素。沿白河干流往下游方向,溶解态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浓度无显着变化,颗粒态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主要来自流域内富含有机质的泥炭土,浓度随悬移质增加而显着下降,但通量被悬移质增加趋势抵消,往下游呈增加趋势,并始终是河道内有机碳的主要组成。估算生长季白河干流输送至流域外的有机碳通量约1.1×104 t,在北半球泥炭地流域中处于较低水平。(2)讨论了凸岸点滩截留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和控制因子。受河谷和河道几何影响,白河干流往下游方向点滩面积增大,截留POC相应增多。有机碳在点滩内部分布较均匀,平均浓度约1.08%,纵向和垂向上均无显着差异。点滩生长有先锋植被的位置,有机碳含量显着高于无植被覆盖的裸露沉积物,反映了凋落物和根系分泌物垂向输送造成的局部异质性。点滩处于陆地化过程初期,有机质积累时间短,含量显着低于洪泛平原。(3)讨论了由弯道凹岸侵蚀进入河道的有机碳通量及时空影响因素。一个水文年内,监测凹岸由水流裹挟、悬臂崩塌等河岸侵蚀过程进入河道的土壤约1.49m3。有机碳随崩岸土块进入河道后,其输送至下游的过程主要受流场和水流挟沙能力影响。河曲带放牧和部分河道渠化工程显着干扰了研究区域自然状态下河岸组成的二元结构,影响河岸侵蚀速率。(4)在量化牛轭湖几何特征基础上,讨论了河湖连通条件及变化对湖泊环境梯度的控制作用。不同连通状态的牛轭湖几何形态差异显着,湖泊长度、面积、长宽比和曲率均从连通湖泊到半连通湖泊再到不连通湖泊依次下降。牛轭湖水化学存在与连通性相关的环境梯度,DOC含量从不连通的19.86mg/L下降至半连通的15.10mg/L,再到连通的10.23mg/L,反映了湖泊从营养物输送角色向生产角色的转变。生长季洪水脉冲和河流横向摆动可以改变原有连通条件,干扰牛轭湖环境梯度。(5)阐述了沟渠有机碳输送对降水的响应机制,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在平水期和暴雨径流期沟渠有机碳均以溶解态为主,强降水事件下,最大流量出现时间附近POC通量可能短暂超过DOC。POC随降水和沟渠径流量增加,表现为急增急降模式,浓度最大可达30mg/L,主要由沿沟渠两岸的土壤输送,泥炭地沟渠特殊截面形态也起促进作用。DOC随径流增加出现稀释效应,是源于降水与坡面径流混合以及降水直接进入沟渠与沟渠水混合。综上所述,在青藏高原典型弯曲河流内,从单个水体到流域,河流演变和人类活动直接决定了主要地貌之间和地貌单元内部的有机碳迁移。这反映了生态背景的温度、降水和水文等因素,以及放牧、河岸工程等人为因素,在不同时空尺度上调节有机碳迁移的发生时机、方向和通量。河流地貌参与流域内有机碳迁移的程度不同,其碳库输入和输出的速率、量级、季节及空间模式也不同,从而造成非均质的有机碳空间分布格局。本研究对于高原泥炭湿地的生态保护及环境管理具有参考意义,对于水文地貌与湿地生态的交叉研究具有创新价值。
任远[10](2019)在《漓江水陆交错带植被退化机制及植被恢复研究》文中提出漓江水陆交错带植被退化严重影响了其景观观赏度,作为世界着名旅游河流,近些年来,漓江植被退化问题备受关注,漓江植被恢复成为研究的重点。了解漓江植被退化机制是漓江植被恢复的关键所在,围绕这一核心问题,本研究从漓江水陆交错带现有植被配置型式出发,分析了漓江植被退化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漓江林分健康状况评价,并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对近自然立地、放牧干扰类型、旅游干扰类型和挖砂干扰类型的植被分布、组成及多样性差异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地,通过对应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漓江植物群落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沿潜在生态梯度上的分布情况,揭示影响不同立地类型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并对各环境因子在不同干扰类型和不同淹没带之间的差异性对比,揭示植被退化机制。最后,基于以上结果,提出漓江植被恢复策略,并对植被恢复困难立地进行植被恢复试验研究,构建优良的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漓江流域植被配置型式划分为江心洲天然灌草型式、远郊天然林乔灌草型式、城区人工乔草型式、缓坡边滩天然草本型式、风景区人工林乔灌草型式和城外天然乔灌草型式六大类;现有植被配置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干扰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因素为水文干扰,人为因素主要包括旅游干扰、放牧干扰和挖砂干扰三类。(2)整体来说,林分未出现明显的更新问题,但优势树种枫杨存在明显的更新困难,尤其是以其主导的林地。应适当进行人为促进更新,以避免该乡土树种的退化和消失。在以竹子主导的林地内,其他树种更新和多样性均受到抑制,应构建合理的竹林株密度和分布,使其达到生态和景观效果相协调的地步。放牧、采砂及旅游等人为活动对中度淹没带和轻度淹没带的扰动较大,使得漓江水陆交错带生境趋于破碎化,改变了草本植物近自然状态下随着远离江水物种丰富度增加的趋势,也使物种在人为干扰类型的分布更加不稳定,物种多样性降低。(3)在近自然状态下,影响植被的主导环境因子是土壤肥力;放牧干扰类型类型下主导环境因子是土壤的结构和质地;旅游干扰类型类型下有机质含量、粘粒含量是主导环境因子;速效氮和能吸附土壤养分离子的粘粒是挖砂立地的主要限制性因子。人为干扰破坏了漓江水陆交错带的土壤结构和质地,导致水流冲刷带走了细颗粒物质,进而使得土壤肥力及速效养分的降低,导致植被退化。(4)漓江植物在各生态梯度上分布耐淹型、低磷型、土壤紧密型、砂粒型和低有机质型五种植被恢复物种群。(5)近自然立地、放牧干扰类型和旅游干扰类型植被恢复以漓江水陆交错带已有的功能型植被种植为主,可在近自然立地和旅游干扰类型辅以景观物种;植被退化情况较差的河段,结合生态护坡工程措施进行植被恢复;城区水陆交错带应当整体规划改良,尽可能接近自然状态;对于挖砂人为活动当严令禁止,提高保护意识,加强监督管理;对于砾石滩地立地条件较差的区域,可采取客土+匍匐茎+压盖的方式进行快速绿化,采用固土剂固土植草和砂石包种植技术进行具有长久效益的植被恢复。
二、北京白河湿地主要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白河湿地主要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乌江与汉江上游流域河岸带植物群落构建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河岸带 |
1.1.1 河岸带定义 |
1.1.2 河岸带的研究现状 |
1.2 河岸带植被 |
1.3 河岸带植物群落的构建 |
1.4 群落构建的研究方法 |
1.4.1 基于物种多样性 |
1.4.2 基于系统发育多样性 |
1.4.3 基于植物功能性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研究区域、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方法及实验方案 |
2.1.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1 乌江流域 |
2.1.1.2 汉江上游流域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4 样品采集 |
2.5 数据获得 |
2.5.1 物种数据 |
2.5.2 测量性状数据 |
2.5.3 环境因子 |
2.5.4 空间因子 |
2.5.5 多样性指数 |
2.6 数据分析 |
2.7 技术路线 |
第3章 两种类型河岸带植物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空间因子的关系 |
3.1 研究结果 |
3.1.1 乌江流域河岸带植物分布格局特征及季节动态 |
3.1.2 乌江流域河岸带植被组成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
3.1.3 汉江流域河岸带植物分布格局特征及季节动态 |
3.1.4 汉江流域植被多样性的季节性差异 |
3.1.5 汉江流域植被组成的环境因素的关系 |
3.1.6 两种不同类型河岸带植物群落结构比较 |
3.1.7 两种不同类型河岸带植物群落构建的驱动因素 |
3.2 讨论 |
3.2.1 乌江流域 |
3.2.2 汉江流域 |
3.2.3 两种类型河岸带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两种类型河岸带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空间因子的关系 |
4.1 引言 |
4.2 研究区域 |
4.2.1 研究区域 |
4.2.2 调查与采样 |
4.2.3 数据获得 |
4.2.4 数据分析 |
4.3 研究结果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汉江上游流域河岸带植物群落特征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区域 |
5.2.2 调查与采样 |
5.2.3 数据获得 |
5.2.4 统计分析 |
5.3 研究结果 |
5.3.1 不同人为干扰组的环境变量特征 |
5.3.2 不同人为干扰组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 |
5.3.3 不同人为干扰组的群落水平功能性状(CWM)特征 |
5.3.4 环境因子和空间因子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人为干扰梯度的群落多样性变化 |
5.4.2 人为干扰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5.4.3 环境因子和空间因子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包头黄河湿地土壤与植被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湿地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湿地开发、保护与破坏国内外状况 |
1.3.4 湿地土壤SOC、TN、TP、TK含量变化研究进展 |
1.3.5 土壤养分生态化学计量比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条件 |
2.2.1 气候特征 |
2.2.2 地质地貌特征 |
2.2.3 土壤特征 |
2.2.4 水文特征 |
2.2.5 动植物资源 |
2.3 社会经济状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湿地类型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1.2 湿地类型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1.3 不同植被群落下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1.4 湿地不同干扰方式对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地布设 |
3.2.2 植被调查 |
3.2.3 土壤采样 |
3.2.4 土壤样品测定分析方法 |
3.3 指标计算与数据处理 |
3.3.1 指标计算 |
3.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技术路线图 |
4 包头黄河湿地土壤性质分析 |
4.1 包头黄河湿地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
4.1.1 不同典型湿地土壤容重的变化 |
4.1.2 不同典型湿地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
4.1.3 不同典型湿地土壤总孔隙度的变化 |
4.1.4 不同典型湿地土壤毛管孔隙度的变化 |
4.2 包头黄河湿地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
4.2.1 不同湿地类型土壤p H值 |
4.2.2 不同湿地类型土壤全盐量 |
4.2.3 不同湿地类型土壤全量养分 |
4.3 小结 |
5 植物群落与土壤特性分析 |
5.1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物理性质特征 |
5.2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pH与全盐量特征 |
5.3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养分特征 |
5.4 植物群落土壤指标相关性分析 |
5.5 植物群落土壤指标隶属函数分析 |
5.6 小结 |
6 包头黄河湿地植物群落调查与分析 |
6.1 不同积水区对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 |
6.2 植被群落结构特征 |
6.2.1 不同湿地类型植物群落高度 |
6.2.2 不同湿地类型植物群落盖度 |
6.2.3 植被群落物种多样性 |
6.3 群落生物量 |
6.4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问题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南水北调中线补给湖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浮游植物概述 |
1.1.1 浮游植物功能群 |
1.1.2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1.2 水体富营养化 |
1.3 南水北调工程 |
1.3.1 跨流域调水工程概述 |
1.3.2 南水北调中线概述 |
1.4 中线补给湖库浮游植物研究进展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丹江口水库概况 |
2.1.2 鸭河口水库概况 |
2.1.3 白龟山水库概况 |
2.1.4 尖岗水库概况 |
2.1.5 白洋淀概况 |
2.1.6 密云水库概况 |
2.2 样点设置及采样时间 |
2.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3.1 理化因子采集与处理 |
2.3.2 浮游植物样品采集与处理 |
2.4 样品的测定与分析 |
2.4.1 水质指标的测定与分析方法 |
2.4.2 浮游植物测定与分析方法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中线补给湖库水质状况 |
3.1 中线补给湖库理化因子的时空变化分析 |
3.1.1 水温 |
3.1.2 高锰酸盐指数 |
3.1.3 氮类营养盐 |
3.1.4 磷类营养盐 |
3.1.5 叶绿素a |
3.2 中线补给湖库水体富营养状态评价 |
3.3 小结 |
第四章 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动态特征 |
4.1 浮游植物群落构成 |
4.2 浮游植物丰度时空变化 |
4.3 浮游植物功能群 |
4.4 浮游植物优势种 |
4.5 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 |
4.6 浮游植物藻类群落相似性 |
4.7 分析讨论 |
4.7.1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及其补给湖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
4.7.2 南水北调中线补给前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分析 |
4.8 小结 |
第五章 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1 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与环境因子冗余分析 |
5.1.1 丹江口水库水体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与环境因子关系 |
5.1.2 鸭河口水库水体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与环境因子关系 |
5.1.3 白龟山水库水体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与环境因子关系 |
5.1.4 尖岗水库水体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与环境因子关系 |
5.1.5 白洋淀水体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与环境因子关系 |
5.1.6 密云水库水体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与环境因子关系 |
5.2 中线浮游植物与驱动环境因子分析讨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
(4)植物功能群去除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
1.1.1 生物多样性的损失 |
1.1.2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
1.2 草地生态系统的植物多样性损失 |
1.2.1 草地植物群落的多样性 |
1.2.2 过度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
1.3 物种去除实验的应用 |
1.4 植物功能群的生态学价值 |
1.6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样地背景 |
2.1.1 区域概况 |
2.1.2 样地气候特征 |
2.1.3 样地土壤特征 |
2.2 植物群落特征 |
2.3 实验设计及操作 |
2.4 实验数据的获取 |
2.4.1 植物群落调查 |
2.4.2 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指数的计算 |
2.4.3 植物生物量样品采集与处理 |
2.4.4 植物、土壤测试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4.5 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的监测 |
2.5 数据统计及分析 |
第三章 植物功能群去除对高寒草甸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植物高度和盖度的响应 |
3.2.2 群落中植物功能群综合优势比的响应 |
3.2.3 群落水平物种及功能群多样性的响应 |
3.2.4 功能群水平物种多样性的响应 |
3.2.5 功能群综合优势比与群落多样性指数之间的关联性 |
3.3 讨论 |
3.3.1 群落组成和结构对植物功能群去除的响应 |
3.3.2 群落中功能群组成对多样性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植物功能群去除对高寒草甸群落生产力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分析 |
4.1.1 不同去除处理下的群落生物量 |
4.1.2 不同去除处理下的功能群生物量及其比例 |
4.1.3 群落及功能群生物量之间的关联性 |
4.1.4 群落生物量与多样性指数之间的关联性 |
4.3 讨论 |
4.3.1 高寒草甸群落生产力对植物功能群去除的响应 |
4.3.2 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对生产力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植物功能群去除对植物-土壤主要营养元素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植物群落碳、氮、磷含量的响应 |
5.2.2 植物群落碳、氮、磷元素计量比的响应 |
5.2.3 土壤全碳、全氮和全磷含量相对变化的响应 |
5.2.4 土壤碳氮比、碳磷比和氮磷比相对变化的响应 |
5.3 讨论 |
5.3.1 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对高寒草甸植物营养元素的影响 |
5.3.2 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对高寒草甸土壤营养元素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植物功能群去除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生长季CO_2交换量的月际动态 |
6.2.2 不同去除处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的生长季均值 |
6.2.3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生长季CO_2交换量与气候、植物因子的关联性 |
6.3 讨论 |
6.3.1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的季节变化 |
6.3.2 植物功能群去除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高寒草甸群落中不同功能群的共存关系 |
7.1.2 植物功能群类别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过程及功能的关系 |
7.1.3 物种多样性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过程及功能的关系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 |
7.2.2 高寒草甸群落物种丧失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城市河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 ——以北京怀柔科学城沙河滨水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城市生态系统危机 |
1.1.2 城市滨水区域亟需蓝绿空间的整合营造与功能提升 |
1.1.3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为风景园林的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5.1 国内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概况 |
1.5.2 国内外对河流廊道的研究概况 |
2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研究 |
2.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 |
2.2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 |
2.2.1 供给服务 |
2.2.2 调节服务 |
2.2.3 支持服务 |
2.2.4 文化服务 |
2.3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关联 |
2.4 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服务的关系 |
2.4.1 生态安全保障服务 |
2.4.2 物质供给支持服务 |
2.4.3 景观文化承载服务 |
2.5 小结 |
3 城市河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3.1 河流廊道 |
3.2 城市河流廊道 |
3.3 河流廊道的特点 |
3.4 河流廊道的功能 |
3.4.1 自然功能 |
3.4.2 社会功能 |
3.5 案例分析 |
3.5.1 琴江·老河道滨河湿地文化公园 |
3.5.2 沣河(文教园段)滨河湿地生态公园 |
3.5.3 渭柳湿地公园 |
3.5.4 漳州碧湖市民生态公园 |
3.5.5 长沙巴溪洲中央公园 |
4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河流廊道评价及规划设计方法 |
4.1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河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 |
4.1.1 理性的评价分析—为城市滨河公园的选址提供依据 |
4.1.2 科学的指导实践—为城市滨水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指导 |
4.1.3 合理的反馈优化—对河流廊道循证实践,再优化 |
4.2 研究框架 |
4.3 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河流廊道空间适宜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
4.3.1 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 |
4.3.2 评价指标因子的筛选 |
4.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4 河流廊道空间适宜性等级划分 |
4.4 规划设计原则 |
4.4.1 生态调节原则 |
4.4.2 空间开放性原则 |
4.4.3 地域文化延续性原则 |
4.4.4 景观融合性原则 |
4.5 规划设计策略 |
4.5.1 生态安全保障服务视角:修复自然生态本底,优化生物栖息环境 |
4.5.2 物质产品支撑服务视角:整合周边多样空间,拓展游憩服务功能 |
4.5.3 景观文化承载服务视角:保留场地历史遗迹,转译自然文化肌理 |
4.6 规划设计方法 |
4.6.1 生态修复——修复生态本底,构建多重生境 |
4.6.2 植物群落——优化植物群落,营造多样空间 |
4.6.3 功能服务——拓展服务功能,增添多重体验 |
4.6.4 游憩设施——完善路网体系,满足多种需求 |
4.6.5 文化转译——保留场地肌理,传承多元文化 |
5 实证案例—怀柔科学城沙河滨水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
5.1 项目背景 |
5.1.1 城市区位 |
5.1.2 政策解读 |
5.1.3 上位规划 |
5.1.4 自然气候 |
5.1.5 河流历史沿革 |
5.1.6 游憩资源分析 |
5.2 项目认知 |
5.2.1 研究范围 |
5.2.2 区域交通分析 |
5.2.3 区域用地分析 |
5.2.4 场地现状分析 |
5.2.5 场地功能需求分析 |
5.2.6 场地SWOT分析 |
5.3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指导下的空间适宜性评价 |
5.3.1 生态系统安全性评价 |
5.3.2 生物生境适宜性评价 |
5.3.3 景观游憩服务性评价 |
5.3.4 景观文化承载力评价 |
5.3.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空间适宜性评价 |
5.3.6 设计范围红线生成 |
5.4 目标与定位 |
5.4.1 设计原则 |
5.4.2 设计目标 |
5.4.3 设计定位 |
5.4.4 设计策略 |
5.5 总体规划设计 |
5.5.1 总平面图 |
5.5.2 鸟瞰图 |
5.5.3 布局理念—曲岸流芳 |
5.5.4 空间结构 |
5.5.5 功能分区 |
5.5.6 景观视线分析 |
5.6 分区详细设计 |
5.6.1 生态感知区——让宣教自然、让自然宣教 |
5.6.2 农林体验区——将生产作为景观体验 |
5.6.3 生态保育区——与自然本底共生 |
5.6.4 亲水游憩区——生机盎然的自然生态水岸 |
5.6.5 邻里休闲区——回归自然的城市滨水空间 |
5.7 专项设计 |
5.7.1 水文调节系统规划设计 |
5.7.2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
5.7.3 竖向设计 |
5.7.4 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
5.7.5 服务设施专项 |
5.7.6 节约园林专项 |
5.7.7 智慧园林专项 |
5.7.8 乡土文化景观规划 |
5.7.9 游憩规划 |
5.8 技术指标 |
6 结语 |
6.1 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6)若尔盖高寒湿地演变过程与植被物候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湿地遥感分类与监测 |
1.2.2 植物物候的研究方法 |
1.2.3 植物物候变化的影响因素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文条件 |
2.1.5 土壤类型 |
2.1.6 植被条件 |
2.2 社会经济 |
2.2.1 人口与经济状况 |
2.2.2 土地利用/覆盖现状 |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1.1 遥感数据 |
3.1.2 野外调研数据 |
3.1.3 其他数据 |
3.2 研究方法 |
3.2.1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与变化 |
3.2.2 高寒湿地演变程度与方向的判定 |
3.2.3 LSP参数提取及时空变化分析 |
3.2.4 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
4 高寒湿地面积变化与演变过程分析 |
4.1 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空间分布规律 |
4.2 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时空变化分析 |
4.2.1 土地利用/覆盖类型面积变化分析 |
4.2.2 湿地转移状况分析 |
4.3 高寒湿地时空演变过程分析 |
4.3.1 湿地植被的分布规律 |
4.3.2 湿地类型的演变方向 |
4.3.3 湿地演变过程的定量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植被物候期时空变化分析 |
5.1 植被物候期的空间分布 |
5.2 植被物候期的年际变化 |
5.2.1 研究区植被物候的年际变化 |
5.2.2 研究区植被物候年际变化的空间分布 |
5.3 本章小结 |
6 高寒湿地演变过程与植被物候变化 |
6.1 植被物候期的影响因素 |
6.1.1 不同海拔梯度的物候差异 |
6.1.2 不同植被类型的物候差异 |
6.1.3 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6.2 植被物候对高寒湿地演变过程的响应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汉江滨河湿地功能退化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1.2.1 国外湿地退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湿地退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湿地的基础概述 |
2.1 湿地的概念及分类 |
2.1.1 湿地的概念 |
2.1.2 湿地的分类 |
2.2 湿地的基本功能 |
2.2.1 调节功能 |
2.2.2 供给功能 |
2.2.3 文化功能 |
2.2.4 支持功能 |
3 湿地退化因素的文献调研分析 |
3.1 具体湿地的文献调研 |
3.2 湿地退化的特征总结 |
3.2.1 物理方面特征 |
3.2.2 化学方面特征 |
3.2.3 生物方面特征 |
3.3 湿地退化因素的评价体系 |
4 典型滨河湿地修复案例分析 |
4.1 鹤壁淇河滨河湿地修复 |
4.1.1 鹤壁淇河滨河湿地概况及生态问题 |
4.1.2 淇河滨河湿地的生态修复 |
4.1.3 经验借鉴 |
4.2 晋城丹河滨河湿地修复 |
4.2.1 晋城丹河滨河湿地概况及生态问题 |
4.2.2 丹河滨河湿地的生态修复 |
4.2.3 经验借鉴 |
4.3 顾洞河滨河湿地修复 |
4.3.1 顾洞河滨河湿地概况及生态问题 |
4.3.2 顾洞河滨河湿地的生态修复 |
4.3.3 经验借鉴 |
4.4 小浪底大坝下游滨河湿地修复 |
4.4.1 小浪底大坝下游滨河湿地概况及生态问题 |
4.4.2 小浪底大坝下游滨河湿地的生态修复 |
4.4.3 经验借鉴 |
4.5 案例比较分析及总结 |
4.5.1 案例比较分析 |
4.5.2 滨河湿地修复小结 |
5 汉江上游(陕西段)流域概况及湿地资源评价 |
5.1 汉江上游(陕西段)流域的概况 |
5.1.1 自然概况 |
5.1.2 社会经济概况 |
5.1.3 汉江滨河湿地概况 |
5.2 汉江滨河湿地的资源现状评价 |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2 指标权重确定 |
5.2.3 汉江滨河湿地资源评价的模糊层次评价模型 |
5.3 汉江滨河湿地资源评价结果与分析 |
5.3.1 生态功能 |
5.3.2 水资源 |
5.3.3 生物资源 |
5.3.4 旅游资源 |
5.3.5 保障体系 |
6 汉江滨河湿地退化因素分析及相应的修复策略 |
6.1 汉江滨河湿地退化因素分析 |
6.1.1 全球气候变暖 |
6.1.2 盲目开垦,围滩造地 |
6.1.3 湿地水体污染 |
6.1.4 湿地资源过度利用 |
6.1.5 湿地旅游业盲目发展 |
6.1.6 公众对湿地的保护意识淡薄 |
6.1.7 湿地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不健全 |
6.1.8 政府投入湿地的保护设施及资金不足 |
6.2 相应的修复策略 |
6.2.1 加强对汉江上游流域的植被建设 |
6.2.2 加强对汉江上游流域的水污染治理 |
6.2.3 完善湿地的保护设施建设,加大湿地保护的资金投入 |
6.2.4 可持续发展湿地生态旅游 |
6.2.5 健全湿地管理机制,完善湿地保护法制体系 |
6.2.6 实施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培训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附录1 具体湿地文献调研情况表 |
附录2 汉江滨河湿地资源评价问卷 |
(8)北京河流修复中水生植物群落构建与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河流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
1.2.2 河流生态分区分段研究进展 |
1.2.3 水生植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河流修复中水生植物群落构建方法研究 |
2.1 水生植物群落构建技术需求与基本原则 |
2.1.1 生活型与修复功能 |
2.1.2 环境因子与修复功能 |
2.1.3 水生植物群落构建技术 |
2.2 水生植物适宜物种初步筛选方法 |
2.2.1 指标初步筛选 |
2.2.2 指标描述与初选数据库构建 |
2.2.3 基于Python实现Excel数据库筛选 |
2.3 基于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群落物种优化选择体系 |
2.3.1 优化指标体系 |
2.3.2 优化体系的赋值与计算 |
2.3.3 优化选择体系数据库构建与算法 |
2.4 适用河流生态修复的水生植物平台数据库应用 |
2.4.1 水生植物数据平台库应用依据 |
2.4.2 平台数据库功能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3 河流修复中水生植物群落优化配置研究 |
3.1 基于水生植物群落结构的物种优化配置 |
3.1.1 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基本组成 |
3.1.2 基于生态位理念的种群关系 |
3.1.3 优势种和伴生种的搭配 |
3.2 水生植物群落立体空间配置 |
3.2.1 群落的组合形式 |
3.2.2 水生植物群落空间配置方法 |
3.2.3 注重景观搭配 |
3.3 水生植物群落时间尺度配置 |
3.3.1 控制不同物种的种植时间 |
3.3.2 基于我国冬季气候特征的植物配置 |
3.3.3 不同修复阶段的植物配置 |
3.4 本章小结 |
4 北京市河流水生植物群落构建与优化配置研究 |
4.1 北京市河流与水生植物现状 |
4.1.1 北京市地理地形特征 |
4.1.2 北京市河流水系现状 |
4.1.3 北京市水生植物 |
4.2 北京市河流系统水生植物群落构建研究 |
4.2.1 生态分区 |
4.2.2 修复目标权重值确认 |
4.2.3 北京市水生态修复物种选择 |
4.2.4 水生植物群落优化配置模式 |
4.3 北京市妫水河世园段水生植物群落设计 |
4.3.1 研究区概况 |
4.3.2 研究区不同生态区段生态修复目标 |
4.3.3 妫水河水生植物群落配置设计方案 |
4.3.4 妫水河水生植物配置实施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青藏高原弯曲河流地貌单元对有机碳迁移的影响规律和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流域内有机碳库及其控制因子 |
1.3.2 流域内有机碳迁移及平衡 |
1.3.3 流域内水文连通及其生态意义 |
1.3.4 弯曲河流内典型地貌发育 |
1.4 研究进展评述 |
1.4.1 河流中性输送通道角色的争议 |
1.4.2 高寒生态系统的独特性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逻辑架构 |
第2章 研究区域和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述 |
2.2 野外和室内工作 |
2.3 数理模型和统计方法 |
第3章 弯曲河道的有机碳输送特征 |
3.1 沿白河干流河道有机碳浓度及组成 |
3.1.1 河道水化学特征 |
3.1.2 沿河道有机碳浓度波动 |
3.1.3 河道有机碳组成及变化 |
3.2 沿白河干流河道颗粒态有机碳来源 |
3.2.1 碳同位素及碳氮比 |
3.2.2 沿白河干流土壤有机碳含量 |
3.2.3 河流颗粒态有机碳来源 |
3.3 白河干流输送有机碳通量 |
3.4 黑、白河干支流及黄河控制点有机碳浓度 |
3.5 采样和分析的不确定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凸岸点滩有机碳沉积特征及控制因子 |
4.1 点滩分布 |
4.1.1 点滩几何特征 |
4.1.2 几何特征的控制因子 |
4.2 点滩有机碳沉积 |
4.2.1 沉积物理化特征 |
4.2.2 单个点滩尺度上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及分布 |
4.2.3 流域尺度上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及分布 |
4.2.4 沉积物有机碳含量的控制因子 |
4.3 点滩与洪泛平原有机碳对比 |
4.4 点滩先锋植被扰动有机碳分布 |
4.4.1 先锋植被扰动点滩有机碳 |
4.4.2 点滩扰动下的有机碳空间热点 |
4.4.3 河道、点滩和洪泛平原间有机碳迁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凹岸有机碳侵蚀特征与影响因素 |
5.1 弯道水文地貌 |
5.1.1 弯道几何及水流条件 |
5.1.2 水文年内凹岸侵蚀情况 |
5.2 弯道有机碳分布 |
5.2.1 凹岸土壤有机碳含量 |
5.2.2 河道有机碳含量 |
5.3 河岸和坡面侵蚀的比较 |
5.4 河岸侵蚀的影响因素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牛轭湖有机碳含量对连通性的响应方式 |
6.1 牛轭湖几何及连通状态 |
6.1.1 牛轭湖分布及几何形态 |
6.1.2 河湖连通状态及特征 |
6.2 牛轭湖水化学 |
6.2.1 湖泊水质特征 |
6.2.2 高寒区域与其他区域对比 |
6.2.3 湖泊水质与湖泊几何的关联 |
6.3 河湖连通性控制的环境梯度 |
6.3.1 牛轭湖水化学与连通性的关联 |
6.3.2 河湖连通影响下的环境梯度 |
6.3.3 环境梯度的时空扰动 |
6.4 牛轭湖形态与有机碳弱相关的原因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沟渠有机碳输送动态及对降水的响应 |
7.1 平水期沟渠有机碳动态 |
7.1.1 沟渠水化学特征 |
7.1.2 平水期有机碳含量 |
7.2 降水事件中沟渠有机碳动态 |
7.2.1 有机碳随径流变化模式 |
7.2.2 不同有机碳组分对降水的响应 |
7.2.3 有机碳对不同降水强度的响应 |
7.3 模拟降水事件中有机碳动态 |
7.3.1 模型建立及参数率定 |
7.3.2 模型精度分析 |
7.4 沟渠输送有机碳通量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附录 B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10)漓江水陆交错带植被退化机制及植被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陆交错带研究进展 |
1.2.1 水陆交错带定义 |
1.2.2 水陆交错带特征 |
1.2.3 水陆交错带功能 |
1.2.4 水陆交错带的退化现象 |
1.2.5 水陆交错带研究方法 |
1.2.6 退化水陆交错带恢复研究 |
1.2.7 漓江水陆交错带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目的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象条件 |
2.1.4 水文特征 |
2.1.5 土壤植被 |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技术路线 |
3.2.2 植被调查 |
3.2.3 土壤调查 |
3.2.4 植被配置型式划分 |
3.2.5 不同干扰对植被特征的影响 |
3.2.6 种群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 |
4 漓江现有植被配置型式及其退化因素 |
4.1 配置型式聚类分析结果 |
4.2 现有植被配置型式的生态特征 |
4.2.1 江心洲天然灌草型式 |
4.2.2 远郊天然林乔灌草型式 |
4.2.3 城区人工乔草型式 |
4.2.4 缓坡边滩天然草本型式 |
4.2.5 风景区人工林乔灌草型式 |
4.2.6 城外天然乔灌草型式 |
4.3 退化因素及生态恢复途径 |
4.3.1 江心洲天然灌草型式 |
4.3.2 远郊天然林乔灌草型式 |
4.3.3 城区人工乔草型式 |
4.3.4 缓坡边滩天然草本型式 |
4.3.5 风景区人工林乔灌草型式 |
4.3.6 城外天然乔灌草型式 |
4.4 对研究漓江植被退化机制的探讨 |
小结 |
5 不同干扰对植被特征的影响 |
5.1 林下更新现状 |
5.1.1 乔灌植物的组成及多样性 |
5.1.2 乔木树种株密度变化 |
5.1.3 林下更新现状 |
5.2 不同干扰对植被特征的影响 |
5.2.1 林下植被组成及多样性差异 |
5.2.2 人为干扰对植被的影响 |
5.2.3 水陆交错带植被的生存策略 |
小结 |
6 不同立地种群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 |
6.1 近自然立地 |
6.1.1 种群的分布 |
6.1.2 主要影响因子 |
6.2 放牧干扰类型 |
6.2.1 种群的分布 |
6.2.2 主要影响因子 |
6.3 旅游干扰类型 |
6.3.1 种群的分布 |
6.3.2 主要影响因子 |
6.4 挖砂干扰类型 |
6.4.1 种群的分布 |
6.4.2 主要影响因子 |
6.5 植被恢复物种功能群 |
6.6 不同立地植被退化机制 |
6.6.1 不同立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 |
6.6.2 不同淹没带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 |
6.6.3 不同立地植被退化机制 |
小结 |
7 漓江水陆交错带植被恢复 |
7.1 前章节对漓江植被恢复的启示 |
7.1.1 水陆交错带植被恢复的原则 |
7.1.2 植被恢复物种的选择 |
7.1.3 不同立地类型植被恢复策略 |
7.2 困难立地植被恢复试验 |
7.2.1 试验地概况 |
7.2.2 快速绿化技术 |
7.2.3 固土促淤技术 |
7.2.4 砂石包种植技术 |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北京白河湿地主要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乌江与汉江上游流域河岸带植物群落构建比较研究[D]. 付文龙.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1
- [2]包头黄河湿地土壤与植被特征分析[D]. 蔡楠.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3]南水北调中线补给湖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研究[D]. 贾世琪.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4]植物功能群去除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D]. 姜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5]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城市河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 ——以北京怀柔科学城沙河滨水公园为例[D]. 牛慧.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若尔盖高寒湿地演变过程与植被物候响应研究[D]. 张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汉江滨河湿地功能退化因素分析[D]. 祁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北京河流修复中水生植物群落构建与优化配置研究[D]. 程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9]青藏高原弯曲河流地貌单元对有机碳迁移的影响规律和机制[D]. 王丹阳. 湖南大学, 2020(02)
- [10]漓江水陆交错带植被退化机制及植被恢复研究[D]. 任远.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