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RM中国首届研讨会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王庆阳[1](2020)在《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研究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演出接受。无论就研究视角的选取还是时间范围的选择而言,涉足这个领域内的研究都比较少。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机遇与挑战。绪论部分厘清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研究概况,并对本文研究思路、方法以及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进行必要的说明和阐述。第一章研究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本文将新世纪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划分为两个阶段。1、2000—2007年为第一阶段,借助新的平台——中国大学生戏剧节,逐步扩大接受面和影响力。同时,校园戏剧也走出象牙塔,尝试社会商演。本阶段,实验类校园戏剧与校园题材类校园戏剧最受人们的关注,但接受相对单一。2、2008年—2019年为第二阶段,走向广泛、多元和深入的接受新阶段。本阶段校园戏剧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有了飞跃式地发展,其标志是中国校园戏剧节的成立和推广,校园戏剧的社会商演出现“现象级”作品,官方组织的校园戏剧巡演成为高校新的风景。本阶段,校园戏剧不再局限于实验类校园戏剧与校园题材类校园戏剧,经典、教育、娱乐等类型的校园戏剧也纷至沓来,好戏连台。第二章研究新世纪以来不同类型校园戏剧的接受。笔者按照校园戏剧的题材与风格,将之分类为实验类校园戏剧、经典类校园戏剧、教育类校园戏剧、原创类校园戏剧与娱乐类校园戏剧,依托于每一类校园戏剧中的现象级作品,分析其接受的情形,阐述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旨在对不同类型的校园戏剧进行“深描”。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在这部分对校园戏剧的分类并不严密,部分类型之间可能有重叠和交叉,为的是突出特点,大体反映校园戏剧的概貌。第三章在前两章基础上概括新世纪校园戏剧受众的构成特点与审美心理。校园戏剧的受众除了大学生观众,也可以是专家学者与一般社会观众,但考虑到校园戏剧观演双方的文化层次与年龄特征,以大学生观众为主,其受众构成特征呈现为为小众化、年轻化、单纯化、多地域、不稳定以及见识广等特点。而大学生观众的审美心理因之也表现出叛逆化、求异性、多元化等特点,需要我们客观对待。通过对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演出接受的考察,可以发现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创作和接受均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结语部分对校园戏剧接受与时代语境、观众构成以及戏剧教育的关系进行反思。
王迪[2](2019)在《观念与流变 ——1998年首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研究》文中提出1998年首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作为中国陶艺类型展览的成功案例,为研究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提供了可观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历史发展时间线为序,通过文献整理、作品分析、采访记录等方法,从该双年展的策划缘起、内容经过及总结展望三个部分进行分析,论述该展览带来的观念突破、现代性内涵以及价值意义等。并通过该双年展原始资料的分析与整理,试图更全面的去阐述中国九十年代现代陶艺发展的概况,从而完善现代陶瓷艺术史的研究。同时,也反思与总结该展览及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不足与局限性,为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提供一种学术研究模式。
刘江[3](2019)在《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研究 ——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资本市场和现代科技的冲击下,文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局和困惑。然而,与文学有关的评奖却大行其道,经久不衰。究其原因,乃在于各利益相关方对文学奖声誉“红利”与“祝圣权力”的觊觎。文学奖不仅具有社会学和文化学的形而上功能,其催生的多重效应也潜藏着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一般规律。文学奖声誉的创建、积累、维护与传播过程也体现和反映了管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智慧。遗憾的是,传统的文学奖研究大多关注其制度性的一面和经典化功能,或聚焦文学奖个案的评奖机制,缺乏对文学奖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意义的思考。虽有个别学者论及文学评奖的声誉经济现象,但其切入视角仍归属于传统的文学社会学或文化学范畴,更遑论就文学奖声誉影响力进行系统的跨学科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另一方面,现有的声誉研究对象仅囿于企业或一般社会组织,长期忽略了作为一种特殊组织行为的文学评奖活动所蕴含的声誉管理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声誉经济,也忽略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与文学奖多元效应之间的逻辑关联等理论性与现实性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文学奖为研究对象,从“声誉”这一文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最大公约数出发,借助案例分析、调查研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之法,对文学奖声誉影响力进行系统的跨学科考察。本研究基于跨学科的视角,首次提出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系统性研究课题,既致力于该议题的理论与模型建构,也注重对其进行科学的实证分析与量化测评,以期拓展文学奖研究和声誉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视域。概而言之,本研究的贡献或创新之处涉及理论、方法与实践等三个层面。理论上,本研究尝试就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创建,主要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本体性问题,如概念、内涵、特征、利益相关者网络、构成因素等进行了理论界定;二是厘定了文学奖声誉管理概念的特定内涵与外延,剖析和构建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路径、管理模型和实践机制;三是分析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效应表征,指出资本化和经典化是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两大核心效应,并以莫言为例对其分别进行了实证考察;四是从声誉测量的角度构建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测评的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对其效度和信度进行了检验。方法上,本研究试图实现三个融合:一是跨学科研究方法、理念与思想的融合,即将声誉理论、文化资本理论、文学经典化理论等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文化学、社会学和文学等跨学科的理论融为一体;二是将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相融合,在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传统文学研究模式中,引入了定量统计分析,从而将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入文学研究之中;三是理论建构与案例分析相融合,即在进行理论建构的同时,既注重理论探讨围绕案例分析展开,也注重通过案例分析反向检验理论建构之合理性与科学性。在实践中,本研究的预期贡献可概括为三个维度:一是对国家而言,可以为我国文学评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从而有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跨文化传播;二是对文学奖管理机构而言,有助于其发现相关文学奖项在声誉创建、维护、提升、传播、管理等方面的短板,从而为其提供理论与经验借鉴;三是对文学奖各利益相关群体来说,基于本研究创建的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模型的评价结果,能为其在评奖参与、赞助捐赠、市场介入等决策上提供较为科学、可信的参照标准。本研究由八个章节构成,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引言,提出本研究的选题要义和研究意义,并就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预期创新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有关文学奖及其声誉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缜密的爬梳,回顾了经济学与管理学等多学科框架下的声誉理论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了述评。第三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理论构念。探讨了文学奖声誉的定义和内涵,总结了其六大特征及利益相关者网络。第四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构成因素。从奖项身份特征、管理策略和利益相关者三个层面,分析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14种主要构成要素。第五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管理。聚焦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管理之道,对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剖析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路径,构建了文学奖声誉管理模型,并从准入管理、过程管理、后期管理等三个维度探讨了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实践经验与启示。第六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效应表征。总结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五大效应表征共性,指出资本化和经典化是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两大核心效应表征,并以莫言以为例,对这两大核心效应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实证考察。第七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实证测评。建构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测评的动态模型,结合国内外文学奖项样本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该模型得出的评价结果,梳理了国内文学奖在声誉创建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第八章为结语,就全文的主要发现和贡献进行了总结提炼,并对研究中有待改进之处和后续研究的努力方向进行了相应的说明。
张嘉资[4](2018)在《冷战后法国对非军事外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军事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治外交、经济外交、文化外交等共同构成了国家的外交战略,对于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冷战后法国对非军事外交的战略背景、军事外交的实践内容进行梳理提炼,分析了法国对非军事外交的特点、收益与存在的问题,预测了法国对非军事外交的前景,旨在对我国对非军事外交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首先介绍了法国对非军事外交的战略背景,背景因素主要分为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变化、非洲地区的发展以及法国对非军事外交的战略调整三部分。在此背景下,本文在第三章对冷战后法国对非军事外交活动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将冷战后法国对非军事外交实践活动归纳为军事交往、军事合作与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三部分。随后,本文第四章对法国对非军事外交工作进行评析,总结出法国对非军事外交特点为政策灵活务实、强调多边组织载体作用以及重视军事外宣工作,并认为法国通过对非军事外交工作实现了政治、经济、安全利益,同时还提高了法军军事干预的能力。与此同时,法国对非军事外交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受利己主义思维限制、军事外交带有浓重的干预色彩、战略方向较多,资源掣肘明显。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第五章结合马克龙总统上台后的对非政策新动向对法国对非军事外交工作的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对我国的四点启示,即优化对非军事外交政策顶层设计、审慎对待非洲地区反恐机制、深入推进对非军事培训以及大力推动对非军援工作。研究表明,冷战后法国对非军事外交对于推进法国利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提高政治地位到维护经济利益,从维护安全利益到锻炼法军,法国通过对非军事外交可以称得上收获颇多。从我国的角度出发,应对法国的做法予以正确分析,将其好的经验应用至我国对非军事外交工作中,努力维护我国利益。
杨与柔,柳欣林,王大宁,夏宁邵,李少伟[5](2019)在《人乳头瘤病毒中和表位及抗体中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类无包膜的小DNA病毒,其衣壳蛋白由主要衣壳蛋白L1和次要衣壳蛋白L2组成,持续感染HPV将引起宫颈癌和尖锐湿疣等多种疾病。HPV衣壳蛋白L1和L2中分布着大量中和表位,并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HPV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并阻碍病毒感染,进而预防宫颈癌等疾病的发生。分析阐述HPV衣壳蛋白中和表位及抗体的中和作用机理,有助于阐明HPV疫苗预防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为今后设计新一代保护范围更广的HPV疫苗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就HPV衣壳蛋白中和表位及抗体的中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苏王飞[6](2018)在《《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研究(1958-2017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化传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展问题日益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不同时期、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武术的报道也不尽相同。因此,对武术报道的历时研究,就具有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中,报纸的武术报道现场表现力不如电视,速度快不过网络,但也拥有自身独特的报道优势和特色,报纸内容繁多丰富,选择性和针对性较强,能将武术报道做深、做全、做透,有利于受众深度了解武术事件本身。在众多大众媒体中,根据办报历史、综合全面、权威主流的筛查标准。《中国体育报》(原名为《体育报》)作为我国第一份专业体育类报纸,也是第一份体育类党报。它信息量大,权威性强,无论从体育界还是报纸业或是体育的大众传播领域,都是首屈一指的。更为重要的是,它见证了中国体育报纸发展的所有阶段,能够提供完整详实的文本资料,并具有代表性,而且其内容安排除了在竞技体育新闻报道上大做文章之外,更重视体育报纸的宣传功能,传统体育也被囊括其中,而武术报道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本文选择《中国体育报》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其对武术的报道作为研究样本。本文选定1958年至2017年作为研究时间区域。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中国体育报》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我国武术的发展情况,对《中国体育报》创刊60年武术报道的发展历程以及特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武术报道探索起步阶段(1958-1966年);武术报道恢复发展阶段(1973-1987年);武术报道繁荣发展阶段(1988-2007年);武术报道深化改革阶段(2008-2017年)。本论文还从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报道特征等几个方面分别对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与归纳,以探讨《中国体育报》历年来武术报道的变化趋势、呈现出的特点及其报道的整体特征。《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在其6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其内容与形式可以说一直都在发生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很多,有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还有来自体育事业和新闻事业本身的影响。从武术报道的规模上来看,《中国体育报》成立之初,其对武术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武术报道一直是时而增加时而减少,并未形成稳定、成熟的报道模式。从恢复发展阶段到繁荣发展阶段,其武术报道量虽有所起伏,但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深化改革阶段,报道量更是大幅度上升;从武术报道的内容上来看,由最初的国内武术新闻报道逐渐拓展到国际武术新闻报道比重不断增大,成为该报的报道重点;从武术报道的体裁上来看,由起步阶段以数量较小字数较少的消息类为主发展到通讯类、评论类等各体裁相辅相成;从武术报道的手段来看,由最初单纯的黑白版面和文字类新闻到色彩和图片不断地运用到武术报道中,版面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武术报道在体裁上主要是消息和通讯,还有一部分单纯的图片报道和少量的评论。初期其稿件多来自本报记者和新华社,随着报道团队不断发展壮大,派出记者釆访各种国际武术赛事,逐渐形成了以本报作者自釆稿件为主。研究60年《中国体育报》的武术报道,不仅仅是为了描述和概括武术报道的特征和内容变化等,还是为了寻找《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对于当今武术新闻传播的现实意义。作为我国第一份专业体育类报纸,《中国体育报》的武术报道无论是报道理念还是报道业务,对于当今的武术报道、传播和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刘心怡[7](2017)在《冷战结束后法国对非援助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选取研究的法国对非援助问题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国家推翻了殖民统治,取得了民族独立,而法国在二战的重大打击之后,想要恢复大国地位就必须继续维护在非洲前殖民地区的利益,法国的历届政府无一例外的将法非关系,尤其是和非洲法语国家的关系置于优先的地位,其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对外援助。近年来,非洲国家政治上相对稳定、经济上迅速发展,非洲也成为了大国展开国际竞争的重点。面对非洲群雄逐鹿的局面,法国加快调整对非的援助政策以保持在非的传统地位,调整之间存在的诸多特点和挑战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同时,中非关系日益成为中国外交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了解法国对非援助政策的变化,对于发展中非关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概述了选题来源、研究目的与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创新点和难点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从戴高乐、蓬皮杜、德斯坦、密特朗四个政府时期梳理了冷战前法国对非援助的发展,总结特点;第二章为重点章节,从多个方面分析冷战后法国对非援助政策调整的原因、内容、影响;第三章以具体事例分析得出法国对非援助政策调整过程中的特点;第四章分析法国对非援助面临的挑战,对援助工作提出意见并预测法非关系走向,最后对中国对非援助发展作出了思考。
邵靖[8](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武洪滨[9](2010)在《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学术性建构历程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艺术博览会”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新兴事物,迄今为止历史还不足50年,在我国的历史更是不到20年。它是从较早成熟的综合性市场运作模式——“博览会”中逐渐细分出来,形成的一个专业性的市场形态:即一种艺术商品集中展示交流与交易的形式、一种将艺术审美与商品经济有机结合的组织活动。艺术博览会所具备的开放式、全景式市场模式使其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种艺术品展示和交易的商业活动,同时也为当代的艺术发展提供了一个社会化的舞台。艺术博览会是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所带动文化消费需求的必然产物,在市场经济语境下,其既是一种产业形态又是一种市场形态。艺术本身所具有的精神属性使其产品与业态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这样艺术市场行为的发生就不仅仅具有经济特征,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具有一种社会特征与精神影响的现实意义。也正因如此,对于学术性的建构成为艺术博览会区别于其它类别博览会的一个本质特征。本文以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学术性建构历程与问题为切入点,行文从以下四个角度对这一论题进行析理与研究:一、对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发生、发展进行客观、翔实的考述,并对其在我国当下市场语境中的具体形态与表现进行全面的考察与阐释;二、对其学术性建构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对其中所存在的现象与问题予以总结和剖析;三、从学术与市场的关系、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艺术的市场传播等三个主要矛盾层面,对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的价值目标进行拟设;四、针对上述分析,结合国际规范与成熟业态的发展模式,为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学术性的建构提出现实策略。可以说,艺术博览会在经济全球化下如何面对行业竞争健康的发展,并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效益与影响,既是一个艺术领域课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如今艺术博览会已经成为我国当代艺术市场链中的重要一环,与画廊、拍卖会共同构筑起当代艺术的两级市场,在规范与完善市场机制与秩序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商业本质的产业形态,其在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对艺术的社会推广与普及、艺术教育等方面也产生着巨大的社会效益。通过对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全面考察与研究,我们也理性的认识到在市场化进程中我国的艺术博览会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引起业内人士及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环境下,艺术市场已呈一日千里的发展趋势,对于当代文化艺术产业与市场相关领域的介入与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产力研究》编辑部,中国经济学网[10](2009)在《中国经济学大事记(2009年9月)》文中研究说明9月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主办,"金融危机下中日经济比较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729会议室举行,林岗副校长出席研讨会并致辞。研讨会由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泰岩
二、ARM中国首届研讨会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RM中国首届研讨会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 |
第一节: (2000—2007)借助新平台,逐步扩大接受面和影响力 |
第二节: (2008—2019)走向广泛、多元和深入的接受新阶段 |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不同类型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一节 实验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二节 经典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三节 教育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四节 原创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五节 娱乐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观众的构成特点和审美心理 |
第一节 校园戏剧观众的构成特点 |
第二节 校园戏剧观众的审美心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新世纪以来国内校园戏剧的演出报道 |
附录二: 新世纪以来部分校园戏剧剧目展示 |
附录三: 扬州大学校园戏剧现状的问卷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观念与流变 ——1998年首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方法 |
1.1.3 研究思路 |
1.2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1.2.1 专着类 |
1.2.2 期刊论文类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学术与理论研究意义 |
1.3.2 史料意义 |
1.3.3 现实指导意义 |
2. 回顾 |
2.1 首届双年展学术研讨会 |
2.2 首届双年展艺术家采访 |
2.3 首届双年展之展品解析 |
2.4 首届双年展之面貌 |
2.4.1 重陶艺材料语言 |
2.4.2 重内心的直观感受 |
2.5 首届双年展之特性 |
2.5.1 时代性 |
2.5.2 开拓性 |
2.5.3 自发性 |
3 探源 |
3.1 观念 |
3.1.1 现代艺术观念影响下的“走泥社”与“奥蒂斯”运动 |
3.1.2 后现代主义与陶瓷艺术 |
3.1.3 本土文化的根基 |
3.2 展览及相关交流活动 |
3.2.1 积极思考的萌芽期 |
3.2.2 多元探索的发展期 |
3.3 社会大环境的改变 |
3.3.1 现代陶艺教育模式的开始 |
3.3.2 传媒对现代陶艺的关注 |
3.3.3 现代陶艺技术环境的改善 |
4 总结与展望 |
4.1 首届双年展之面貌与特性的原因总结 |
4.1.1 被动的接受-现代与后现代思潮的传入 |
4.1.2 主动的表达-对自我意识的表达 |
4.1.3 主动与被动的交融-文脉的延续 |
4.2 现代陶艺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
4.2.1 现代陶艺的地域化共识 |
4.2.2 现代陶艺的国际化发展 |
4.3 学术性与创造性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研讨会纪要 |
附录二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三 历届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信息 |
附录四 首届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参展艺术家现状 |
附录五 中国陶艺大事年表 |
作者简介 |
(3)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研究 ——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4.1 跨学科研究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1.4.3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法 |
1.4.4 调查研究法 |
1.5 研究思路及框架设计 |
1.6 预期创新之处 |
1.7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学奖及其声誉相关研究进展 |
2.1.1 文学奖相关研究述评 |
2.1.2 文学奖声誉相关研究述评 |
2.2 声誉理论相关研究述评 |
2.2.1 声誉概念界定 |
2.2.2 声誉管理研究 |
2.2.3 声誉测评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理论构念 |
3.1 文学奖声誉的界定 |
3.1.1 文学奖声誉的定义 |
3.1.2 文学奖声誉定义的内涵 |
3.2 文学奖声誉的特性 |
3.2.1 积累的长期性 |
3.2.2 存续的稳定性 |
3.2.3 形成的综合性 |
3.2.4 影响的广泛性 |
3.2.5 价值的溢出性 |
3.2.6 管理的制度性 |
3.3 文学奖声誉的利益相关者 |
3.3.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3.3.2 文学奖声誉利益相关者网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构成因素 |
4.1 声誉影响因素概述 |
4.2 奖项身份因素 |
4.2.1 奖项名称 |
4.2.2 奖项历史 |
4.2.3 奖励范围 |
4.2.4 奖励强度 |
4.2.5 奖励人数 |
4.2.6 颁奖周期 |
4.3 奖项管理因素 |
4.3.1 评审制度 |
4.3.2 颁奖规格 |
4.3.3 宣传造势 |
4.3.4 信息披露 |
4.4 利益相关者因素 |
4.4.1 颁奖机构 |
4.4.2 获奖作家 |
4.4.3 其他利益相关者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管理 |
5.1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界定 |
5.1.1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含义 |
5.1.2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内涵 |
5.2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机制与管理模型 |
5.2.1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机制 |
5.2.2 文学奖声誉管理模型 |
5.3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实践环节 |
5.3.1 准入管理 |
5.3.2 过程管理 |
5.3.3 后期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效应表征 |
6.1 奖励声誉影响力的共性效应 |
6.1.1 增强效应 |
6.1.2 马太效应 |
6.1.3 晕轮效应 |
6.1.4 时间效应 |
6.1.5 整体效应 |
6.2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经典化效应 |
6.2.1 学术期刊接受 |
6.2.2 学术论着接受 |
6.2.3 学术会议接受 |
6.2.4 研究课题接受 |
6.2.5 官方体制接受 |
6.3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资本化效应 |
6.3.1 文学奖与出版经济 |
6.3.2 文学奖与旅游经济 |
6.3.3 文学奖与“周边经济”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实证测评 |
7.1 测评方法与指标确立原则 |
7.1.1 测评方法 |
7.1.2 指标确立原则 |
7.2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测评模型 |
7.2.1 文学奖声誉影响因素结构模型 |
7.2.2 判断矩阵的建立与一致性检验 |
7.2.3 模型建构与赋值说明 |
7.3 实证检验与分析 |
7.3.1 样本来源及筛选 |
7.3.2 描述性统计 |
7.3.3 相关性分析 |
7.3.4 定性分析 |
7.4 国内外文学奖声誉影响力对比分析 |
7.4.1 奖项身份特征指标对比分析 |
7.4.2 利益相关者指标对比分析 |
7.4.3 管理策略指标对比分析 |
7.4.4 对策建议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8.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
8.3 本研究有待改进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国内外主要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排行榜 |
附录2:中国文学奖项样本及基本信息 |
附录3:世界各国知名文学奖项样本及基本信息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冷战后法国对非军事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与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预期创新点及研究难点 |
1.4.1 预期创新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方法 |
1.5.1 历史分析法 |
1.5.2 综合分析法 |
1.5.3 调研与理论结合法 |
1.6 相关核心概念 |
1.6.1 中国军事外交相关概念 |
1.6.2 法国防务外交相关概念 |
1.6.3 本文的研究视角 |
第二章 冷战后法国对非军事外交的战略背景 |
2.1 冷战后国际形势对法国的影响 |
2.1.1 冷战后美苏两极争霸体系的瓦解对法国大国地位形成冲击 |
2.1.2 多边主义的迅速发展为法国军事外交提供重要支撑 |
2.1.3 军事外交地位日益提高,成为法国对非合作重要路径 |
2.2 冷战后非洲地区战略格局的变化 |
2.2.1 非洲大陆走向一体化,战略地位日益提升 |
2.2.2 非洲国家安全形势恶化,威胁法国在非利益 |
2.2.3 美国对非战略调整和军事扩张对法国构成严峻挑战 |
2.2.4 新兴大国对非关系日益密切,撼动法国传统地位 |
2.3 法国对非军事外交的战略调整 |
2.3.1 冷战结束初法国政治经济发展面临考验 |
2.3.2 法国对非军事外交传统政策难以为继 |
2.3.3 推进对非军事安全政策的调整与改革 |
2.3.4 法国对非军事外交机构与职能进行体系性重塑 |
第三章 冷战后法国对非军事外交的具体实践 |
3.1 法国积极开展与非军事交往 |
3.1.1 注重发挥驻非军事代表外交职能 |
3.1.2 改进对非军事培训方式 |
3.1.3 优化在非军事前沿部署 |
3.1.4 重视开展多层次军事访问 |
3.2 法国强化对非军事安全合作 |
3.2.1 稳步推进对非军贸工作 |
3.2.2 广泛开展双多边军事情报合作 |
3.2.3 推动建立非洲区域反恐合作机制 |
3.3 法国在非开展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 |
3.3.1 积极参与非洲地区联演联训 |
3.3.2 依托海外军事部署开展反恐合作 |
3.3.3 灵活参与非洲维和行动 |
第四章 冷战后法国对非军事外交评析 |
4.1 冷战后法国对非军事外交特点 |
4.1.1 奉行灵活务实的对非军事外交政策 |
4.1.2 强调多边组织在对非军事外交活动中的载体作用 |
4.1.3 善于通过对非军事外宣工作提升军事外交话语权 |
4.2 冷战后法国对非军事外交收益评估 |
4.2.1 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 |
4.2.2 获取非洲资源,维护经济利益 |
4.2.3 改善法国战略安全环境,保证海外侨民安全 |
4.2.4 强化法国对非军事干预能力建设 |
4.3 法国对非军事外交存在的问题 |
4.3.1 利己主义思维限制法国对非军事外交效果 |
4.3.2 对非军事外交带有浓重的干预色彩 |
4.3.3 战略方向较多,资源掣肘明显 |
第五章 冷战后法国对非军事外交前景及对我国的启示 |
5.1 冷战后法国对非军事外交前景 |
5.1.1 保持在多边框架下开展对非军事外交 |
5.1.2 加大对非反恐合作投入 |
5.1.3 军事干预在未来必然存在 |
5.2 冷战后法国对非军事外交对我国的启示 |
5.2.1 优化对非军事外交政策顶层设计 |
5.2.2 审慎对待非洲地区反恐机制 |
5.2.3 深入推进对非军事培训 |
5.2.4 大力推动对非军援工作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人乳头瘤病毒中和表位及抗体中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HPV衣壳蛋白中和表位研究进展 |
1.1 HPV L1中和表位研究进展 |
1.2 HPV次要衣壳蛋白L2中和表位研究进展 |
2 HPV衣壳蛋白抗体中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2.1 HPV L1中和抗体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2.2 HPV L2中和抗体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3 小结和展望 |
(6)《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研究(1958-2017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体育报道的相关研究 |
1.2.2 有关武术报道的相关研究 |
1.2.3 有关《中国体育报》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
2.1 研究方法 |
2.1.1 文献资料法 |
2.1.2 内容分析法 |
2.1.3 数理统计法 |
2.1.4 逻辑分析法 |
2.2 研究对象 |
3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发展历程 |
3.1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探索起步阶段 |
3.2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恢复发展阶段 |
3.3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繁荣发展阶段 |
3.4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深化改革阶段 |
4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阶段分析 |
4.1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探索起步阶段 |
4.1.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4.1.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4.1.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4.2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恢复发展阶段 |
4.2.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4.2.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4.2.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4.3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繁荣发展阶段 |
4.3.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4.3.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4.3.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4.4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深化改革阶段 |
4.4.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4.4.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4.4.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5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总体分析 |
5.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5.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5.2.1 报道数量 |
5.2.2 报道版面 |
5.2.3 报道来源 |
5.2.4 报道体裁 |
5.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增多报道形式、加强深度报道 |
6.2.2 采取独家报道 |
6.2.3 推崇大众武术报道 |
6.2.4 加强媒介融合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1958-1966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
附表2:1973-1987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
附表3:1988-2007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
附表4:2008-2017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
致谢 |
(7)冷战结束后法国对非援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及难点 |
第二章 冷战前法国对非援助的演变 |
2.1 戴高乐时期:开拓对非政策新模式 |
2.1.1 非殖民化进程实现在非积极存在 |
2.1.2 “合作”政策密切法非特殊关系 |
2.1.3 多边援助拓宽对非援助渠道 |
2.2 蓬皮杜时期:戴高乐政策的延续与完善 |
2.2.1 积极处理法属殖民地问题 |
2.2.2 首届法非首脑会议巩固法非关系 |
2.3 吉斯卡尔·德斯坦时期:“世界主义”框架下的过渡 |
2.3.1 重视地中海的战略地位 |
2.3.2 广泛发展多边经济援助 |
2.4 密特朗时期:“第三世界主义”的提出 |
2.4.1 主张南北对话,联合法语国家 |
2.4.2 保留在非驻军,增加与非军贸 |
2.4.3 运用人权外交,附加政治条件 |
第三章 冷战后法国对非援助的调整 |
3.1 法国对非援助调整的原因 |
3.1.1 基于国家核心利益的高度 |
3.1.2 适应国际形势变化的需求 |
3.1.3 出于国内环境变化的考虑 |
3.2 法国对非援助调整的主要内容 |
3.2.1 政治上:从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到地中海联盟 |
3.2.2 经济上:从传统援助到平等互利 |
3.2.3 文化上:从文化殖民到国际交流 |
3.2.4 军事上:从非洲宪兵到非洲维和机制的倡导者 |
3.3 法国对非援助调整的影响 |
3.3.1 对法国:加强竞争,维护长远战略利益 |
3.3.2 对非洲:双重作用,无法实现真正平等 |
3.3.3 对大国关系:协调平衡,促进多边合作发展 |
第四章 法国对非援助的特点 |
4.1 援助体系运作愈发成熟 |
4.1.1 援助规模变化规律化 |
4.1.2 援助方式愈发多样化 |
4.1.3 援助对象普遍与重点结合 |
4.2 重视国际交流中的文化因素 |
4.2.1 扩大法语的国际影响 |
4.2.2 重视国家的文化宣传 |
4.2.3 文化双边主义的转变 |
4.3 军事合作趋向平等开放 |
4.3.1 军事合作关系逐渐平等化 |
4.3.2 军事合作逐渐多边开放化 |
4.3.3 军事合作逐渐透明公开化 |
4.4 围绕多边合作开展援助 |
4.4.1 合作机制的紧密性 |
4.4.2 借助非政府组织的力量 |
4.4.3 配合国际组织的政策 |
第五章 法国对非援助面临的挑战及未来趋势 |
5.1 法国援非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5.1.1 法国亟需解决的内在问题 |
5.1.2 非洲脆弱复杂的内部环境 |
5.1.3 西方国家展开在非新争夺 |
5.1.4 新兴大国对非影响明显 |
5.2 法国对非政策的未来趋势 |
5.2.1 虚多实少的奥朗德对非政策 |
5.2.2 新任总统马克龙的对非政策 |
5.3 对中国的启示 |
5.3.1 扩大对非文化影响 |
5.3.2 加强与非军事合作 |
5.3.3 注重与非多边合作 |
5.3.4 适当关注非洲发展问题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1.中文参考文献 |
2.外文参考文献 |
3.参考网站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文化背景 |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
三、 公共花园雕塑 |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
一、 美术团体 |
二、 美术期刊 |
三、 美术展览 |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
二、 李金发 |
三、 江小鹣 |
四、 刘开渠 |
五、 滑田友 |
六、 张充仁 |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
一、 孙中山雕像 |
二、 名人塑像 |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美协的成立 |
二、 向苏联学习 |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四、 “两结合” |
五、 “大跃进” |
六、 文化大革命 |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
五、 名人雕塑作品 |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艺术背景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
一、 工作职能 |
二、 存在问题 |
三、 改变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一、 存在问题 |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
结语 |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
引用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学术性建构历程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行文思路 |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 研究现状 |
(二) 文献综述 |
第一章、艺术博览会历史溯源及当代阐释 |
引言 |
第一节、艺术博览会的由来与发展 |
一、艺术博览会历史溯源 |
(一) 从博览会到艺博会的近现代衍变 |
(二) 我国艺术博览会的早期表现形态 |
二、艺术博览会在当代的发展状况与表现形态 |
(一) "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出现 |
(二) 当代艺术博览会在全球化下的定位区隔与整合竞争 |
第二节、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发展描述 |
一、1993——2004年:摸索期的本土形态 |
(一) 政府行为到市场行为的过渡 |
(二) 参展主体的渐次清晰与规范化 |
(三) 遍地开花与三足鼎立的地缘呈现 |
二、2004年以来的国际化接轨与竞争格局的形成 |
(一) "当代艺术"与"国际化形态"的艺术博览会应时而生 |
(二) 低端市场与高端市场分流 |
第三节、当代艺术与文化经济合力引导下的新兴业态与走向 |
一、创意经济与文化资本对当代艺博会的产业促成 |
(一)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艺博会的时代背景与动因 |
(二) 当代艺术品资本市场对艺术会展业的促成 |
二、从艺术博览会看我国艺术的市场化过程(兼论我国一、二级市场业态与现状) |
小结 |
第二章、我国艺术博览会学术性建构历程及现象剖析 |
引言 |
第一节、市场体制中我国艺博会学术性建构的17年衍变 |
一、1993——1996年:学术与市场结合的尝试 |
二、1997——2004年:学术与市场的磨合 |
三、2004年以来:学术与市场的逐渐融合 |
第二节、我国艺博会在市场化进程中的问题呈现及深层剖析 |
一、参展主体混乱 |
(一) 现象呈现:个体化经营、私下交易、行画充斥 |
(二) 深层剖析 |
二、藏家群体缺失 |
(一) 现象呈现:藏家基础薄弱、高学术含量作品遭市场冷遇、成交量偏低 |
(二) 深层剖析 |
三、专业定位不明 |
(一) 现象呈现:艺术博览会变身艺术类产品大杂烩 |
(二) 深层剖析 |
四、税收瓶颈制约 |
(一) 现象呈现:贸易壁垒阻碍业态顺利发展 |
(二) 深层剖析 |
小结 |
第三章、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价值目标的拟设 |
引言 |
第一节、学术性与商业性的共赢 |
一、市场与学术:从博弈走向互惠的时代趋势 |
二、学术价值在当代两级市场(博览会与画廊)中的体现 |
(一) 商业与学术的两翼共振:当代艺博会之圭臬 |
(二) 学术性视野下的画廊经营:从品质到品牌 |
三、艺术展会市场中的商业合作行为:从助力到获利 |
第二节、艺术博览会与画廊、艺术家、藏家良性市场关系的确立与维护 |
一、当前我国艺术市场的级别失序与艺博会的市场身份定位 |
(一) 错位的产生 |
(二) 纠偏与理序:定位的意义 |
二、通过规范画廊市场行为建立与艺术家的间接合作 |
三、培养与引导藏家开拓艺术消费市场 |
第三节、艺术在市场形态下的有益传播 |
一、艺术市场中文化主体价值的传递 |
(一) 我国当代艺术市场中文化价值传递的失误现象解析 |
(二) 从完善市场机制到承担文化责任 |
二、市场传播对艺术推广与教育功能的实现 |
(一) 作为媒介的艺术博览会 |
(二) 当代艺博会对艺术教育功能的承载与体现 |
小结 |
第四章、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学术性建构的现实策略 |
引言 |
第一节、"巴塞尔模式"的启示:"学术引领市场"理念下的市场机制生成 |
一、会展的核心理念:学术引领市场 |
二、会展的品质保障:严格的遴选与管理机制 |
三、会展的活力之源:内在创新机制 |
第二节、会展准入制的建立——学术性保障的前提 |
一、准入制:市场规范与学术保证的互证关系体现 |
(一) 准入制的历史动因与内外之差 |
(二) 艺博会与画廊双向审视的实现 |
二、从"画廊博览会"的产生与发展看我国艺博会准入制的必要性与有效性 |
(一) "画廊博览会"的出现与表现 |
(二)、传统形态展会的对比性存在 |
第三节、定位与品牌战略——学术性的载体与依托 |
一、当代的艺术博览会定位应体现出"专业主题"与"市场方向"的复合 |
(一)、对比性分析:以"CIGE"、"艺术北京"、"ShContemporary"为中心 |
(二)、问题呈现及对策 |
二、以学术创新为基点与核心的品牌战略实施 |
第四节、文化资源的整合与联动——学术性的延展与综合呈现 |
一、作为"城市事件"的艺博会对城市文化的彰显与互动 |
(一) 表征与互动——城市文化视野下的艺术博览会 |
(二) 我国的艺博会与城市文化——以北京、上海为中心 |
二、资源整合带动下"展——会——节"联动效应的发生 |
(一) "展——会——节"从模式到效应 |
(二) 从"艺术北京"看"展——会——节"联动模式在我国的可行性 |
小结 |
结语:艺术博览会——市场中的一场艺术盛宴 |
参考文献 |
文中所附图、表情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附录:艺术博览会业界访谈录 |
中国艺术博览会主要创办者之一王仞山访谈录 |
"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执行总监董梦阳访谈录 |
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总监王一涵访谈录 |
第三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当代艺术展总监秦思源访谈录 |
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组委会秘书长秦宏奇访谈录 |
艺术中国艺术博览会总监姚薇、副总监杨帆访谈录 |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访谈录 |
"长征空间"画廊总监卢杰访谈录 |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总监郑林访谈录 |
BOERS-LI画廊总监皮力访谈录 |
当代艺术收藏家张锐访谈录 |
(10)中国经济学大事记(2009年9月)(论文提纲范文)
9 月7日 |
9 月9日 |
9 月9日 |
9 月12日 |
9 月12日 |
9 月13日 |
9 月18日~20日 |
9 月22日 |
9 月23日 |
9 月24日 |
9 月24日 |
9 月24日 |
9 月24日~25日 |
9 月25日 |
9 月25日 |
9 月25日 |
9 月26日 |
9 月26日 |
9 月27日 |
9 月28日 |
9 月29日 |
9 月29日 |
9 月29日 |
四、ARM中国首届研讨会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D]. 王庆阳. 扬州大学, 2020(06)
- [2]观念与流变 ——1998年首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研究[D]. 王迪. 浙江大学, 2019(03)
- [3]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研究 ——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D]. 刘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4]冷战后法国对非军事外交研究[D]. 张嘉资.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5]人乳头瘤病毒中和表位及抗体中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杨与柔,柳欣林,王大宁,夏宁邵,李少伟. 病毒学报, 2019(01)
- [6]《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研究(1958-2017年)[D]. 苏王飞.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7]冷战结束后法国对非援助问题研究[D]. 刘心怡.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8]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9]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学术性建构历程与问题研究[D]. 武洪滨.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09)
- [10]中国经济学大事记(2009年9月)[J]. 《生产力研究》编辑部,中国经济学网. 生产力研究, 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