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8例早期乳腺癌病人的白细胞变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敬[1](2021)在《癌症病人共病现患状况及其对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 ——基于Q医院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癌症等慢性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肺癌、乳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居癌症发病率的前四位。人口老龄化是包括癌症等慢性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呈现上升趋势。随年龄增加,慢性病发病率随之升高。另外,癌症和部分慢性病还存在吸烟、饮酒等共同危险因素。因此,多病共存现象越来越“易发”。其中,癌症合并其他慢性病患病率的升高,其影响癌症治疗选择,严重降低了癌症共病人群的生活质量和缩短了生存期,增加了家庭和国家的疾病负担。研究目的了解和掌握癌症病人共病现患状况,并探讨共病是否影响癌症治疗方案选择。为帮助癌症共病病人制定合理的治疗管理措施、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有效的研究证据支持。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定量研究方面,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法,通过Q医院HIS系统,将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入院于肿瘤科、胸外科、乳腺外科、普外科和结直肠外科的肺癌、乳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资料包括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患病特征和接受的癌症治疗方案等。在定性研究方面,采用目的抽样,选择Q医院的癌症共病病人或病人家属、外科和肿瘤科医生进行半结构式定性访谈,探究癌症共病病人、家属和医生的癌症治疗方案决策过程,分析影响共病治疗决策的原因及其在决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定量数据采用统计描述、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分析。通过描述性分析了解癌症病人共病现患状况;通过卡方检验分析肺癌、乳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病人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等常见慢性病、共病类型、Charlson共病数量和Charlson共病严重程度与常规治疗方案(手术、化疗和放疗等单一方式或多种治疗方式结合)、靶向治疗选择之间的联系。共病类型、Charlson共病数量和Charlson共病严重程度是依据Charlson共病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评估和分类的。CCI是一种包括19种疾病的共病评估工具,主要用于探讨共病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收集的定量资料通过Excel进行整理和校对,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根据录音和现场记录笔记,利用Word转换为文本,形成定性资料。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分析定性资料,对访谈对象的观点进行描述和阐释,形成主题。研究结果1.基于Q医院HIS系统收集资料的定量研究结果(1)四种癌症共病现患状况2679例癌症病人中,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率由高到低的顺位依次为高血压、肝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它们的患病率分别为30.53%,23.67%,23.25%,14.97%,6.98%。存在共病的占 75.33%;存在 Charlson 共病的癌症病人占65.02%;同时存在3种及以上Charlson共病的癌症病人占15.27%;存在重度Charlson共病的癌症病人占20.38%。(2)共病现患状况对治疗方案选择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常规治疗方案影响因素的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确诊年龄、婚姻状况、平素健康状况、确诊时间、TNM(Tumor Node Metastasis,TNM)分期、组织学类型等因素对肺癌常规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手术+化疗+/放疗、其他治疗)选择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年龄、TNM分期对乳腺癌常规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TNM分期对胃癌常规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年龄、婚姻状况、确诊时间、TNM分期对结直肠癌常规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卡方检验分析发现影响常规治疗方案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P<0.05)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结果显示:存在Charlson共病、Charlson共病+其他共病的肺癌病人比没有任何共病的更倾向于选择手术治疗,存在2种和3种及以上Charlson共病的肺癌病人比没有Charlson共病的更倾向于选择手术治疗,存在重度Charlson共病的肺癌病人比没有Charlson共病的更倾向于选择手术治疗,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的肺癌病人更倾向于选择其他治疗,患有肝脏疾病的肺癌病人选择其他治疗的概率更低;乳腺癌病人共病现患状况与常规治疗方案选择之间的关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严重Charlson共病的胃癌病人比没有Charlson共病的更倾向于选择其他治疗;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结直肠癌病人更倾向于选择手术治疗,存在3种及以上Charlson共病的结直肠癌病人比没有Charlson共病的更倾向于选择手术治疗。靶向治疗选择影响因素的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医保、平素健康状况、确诊时间、TNM分期对肺癌病人是否接受靶向治疗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卡方检验分析发现影响靶向治疗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P<0.05)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结果显示:存在Charlson共病、Charlson共病+其他共病的肺癌病人比没有任何共病的更倾向于接受靶向治疗,存在严重Charlson共病的肺癌病人比没有Charlson共病的更倾向于接受靶向治疗。2.定性研究结果多数患方对癌症和其他慢性病的认知不全面,认为其他慢性病没有影响癌症相关治疗。在病人入院后的治疗过程中,发现糖尿病、高血压等轻度共病没有影响癌症病人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辅助化疗方案;1例患有严重肝硬化共病的早期肺癌病人没有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接受了姑息性手术治疗。医生在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决策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病情、KPS评分、共病、病人依从性、病人经济条件和并发症等。共病主要通过增加围手术期风险和毒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等影响医生的治疗决策,尤其是严重共病。多数医生认为多学科诊疗团队的支持能为病人做出更适合的治疗方案。结论与建议Q医院癌症住院病人共病的患病率较高,尤其是肺癌住院病人。共病对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的常规治疗方案选择均有影响,对肺癌病人是否接受靶向治疗有影响。但是,不同共病特征对不同癌症种类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不同。存在共病的数量仅是肺癌和结直肠癌常规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因素;存在共病的严重程度仅是肺癌和胃癌常规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因素。定性访谈结果证实,共病的严重程度是影响医生的治疗决策因素,增加了围手术期风险、毒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为癌症共病病人个性化诊疗方案的制定,医疗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的提高,病人疾病负担的减轻,我们提出三条建议:1)关注老年肺癌人群,降低共病发生率;2)加强对癌症共病的管理,细化肿瘤诊疗规范;3)加强多学科诊疗团队的建设。
施锦红[2](2021)在《早期乳腺癌辅助化疗方案AC-T与TAC的对比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739例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应用AC-T与TAC辅助化疗方案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启发临床实践;总结关于两方案疗效比较的临床试验,进行meta分析。方法:1.回顾性分析:收集2009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AC-T及TAC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名单,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病理资料、其他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在真实世界中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比较两组预后和不良反应。2.meta分析: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关于两辅助化疗方案疗效对比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相关数据,并进行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亚组分析等数据处理。结果:1.回顾性分析1.1.符合条件患者共739例,AC-T组370例,TAC组369例。两组资料大致平衡,总体具有可比性。1.2.单因素、多因素综合分析显示:原发肿瘤大小、Ki67、危险度分级、辅助化疗方案和辅助内分泌治疗是DFS的独立预测因素,是否复发是OS的唯一独立预测因素。1.3.TAC较AC-T方案显着改善患者DFS,P=0.031;在OS方面,两组没有显着性差异(P=0.629)。AC-T对比TAC的3年DFS率为84.0%vs 86.5%;5年DFS率为74.9%vs 80.4%;5年OS率为94.3%vs 93.5%。1.4.分层分析显示,DFS方面:对于35-60岁、Ⅰ期和Ⅱ期、激素受体阴性、中度复发风险患者,TAC显着优于AC-T,P<0.05;对于<35岁和>60岁、各淋巴结分层、Ⅲ期、各组织学分级分层、激素受体阳性、高度复发风险患者,两组DFS无显着性差异,P>0.05。OS方面:上述分层分析中,两组OS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1.5.在淋巴结阴性、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组织学分级为3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中,蒽环紫杉联合、紫杉为主和蒽环为主三种辅助化疗方案的DFS(P=0.531)和OS(P=0.783)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1.6.病理分期和危险度分级是Ki67<14%患者的独立预测因素。1.7.TAC组调整治疗方案的比例高于AC-T组,TAC组3-4级血液学毒性、白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显着高于AC-T组,P<0.05。2.meta分析2.1.共纳入4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均为RCTs,研究总人数6986人,其中AC-T组3492人,TAC组3494人。总效应量HR=0.90,95%CI:0.77~1.05,P=0.19,AC-T方案与TAC方案在DFS方面无显着差异。2.2.发表年代亚组分析显示,5年内HR=0.99,95%CI:0.87~1.11,P=0.81,该亚组内两方案DFS无差异;5年前HR=0.81,95%CI:0.67~0.99,P=0.03,该亚组内两方案DFS有差异,AC-T较TAC降低19%DFS事件风险。2.3.样本量>1000、高加索人种、随访>5年、淋巴结阳性:HR=0.90,95%CI:0.77~1.06,P=0.22,该亚组内两方案DFS无差异;样本量<1000、亚裔人种、随访<5年、无论淋巴结状态:HR=0.82,95%CI:0.32~2.12,P=0.68,该亚组内两方案DFS无差异。结论:1.回顾性分析提示在早期HER-2阴性乳腺癌中,辅助化疗方案TAC在DFS方面优于AC-T。2.对于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TAC辅助化疗方案是更优的选择。3.不推荐单纯组织学分级高而其他危险因素少者选择高强度的蒽环紫杉联合方案。4.总体上TAC方案的血液学毒性较AC-T方案明显。5.RCTs的meta分析:AC-T方与TAC辅助化疗方案在DFS方面均无显着差异,且结果不受研究的样本量、人种、随访时间和淋巴结状态影响。
赵同德[3](2020)在《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与机制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是影响化疗方案执行的重要原因,本课题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设计,以气血两虚证的肺癌、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芪胶升白胶囊、安多霖胶囊、化疗为干预措施,监测化疗后全血细胞计数、气血两虚证积分变化,评价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进一步以环磷酰胺诱导的白细胞减少小鼠模型为研究对象,以芪胶升白胶囊为干预措施,通过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观察小鼠白细胞计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骨髓增生程度、细胞因子表达等变化,探讨芪胶升白胶囊促进化疗后白细胞复常的机制,为推广中成药辅助治疗肿瘤性疾病提供临床及实验依据。方法1.临床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设计,拟纳入8个中心260例肺癌、乳腺癌具有气血两虚证并拟行化疗的患者,按脱落率不超过20%,拟纳入312例,中央随机按2:1的比例进入观察组(芪胶升白胶囊组)及对照组(安多霖胶囊组)。肺癌患者应用含顺铂/卡铂方案,乳腺癌应用含多西他赛/紫杉醇方案。观察组口服芪胶升白胶囊,对照组口服安多霖胶囊,两组患者均口服包装编盲药物每次4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个化疗周期(20天)。入组前3天填写一般资料,采集血常规、评价气血两虚证积分及安全性指标,化疗第5±1天、10±1天、15±1天、20±1天采集血常规,第20±1天评价气血两虚证积分及安全性。主要疗效指标分别使用FAS、PPS进行统计,次要疗效指标使用PPS进行统计。课题来源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重大新药创制“苗药芪胶升白胶囊再评价研究”(课题编号:2014ZX09301308007)。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审批号ECPJ-BDY-2015-09。主要疗效指标为4级、3/4级、1-4级中性粒细胞(NE)下降发生率;次要疗效指标包括白细胞(WBC)及NE最低值、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使用率、后续化疗延期率、各访视点WBC、NE变化情况及复常率。根据本次化疗的疗程数、基线WBC计数、患者年龄分别进行分层统计,对影响1-4级NE下降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逻辑回归分析。气血两虚证积分量化,对气血两虚证候总积分改善率、单项症状改善率、各项症状积分的差值,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2.实验研究:①造模:应用ICR小鼠制备白细胞减少模型。5-6周龄ICR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mg/kg连续给药3天。②分组给药:以白细胞减少模型鼠为研究对象,芪胶升白胶囊为干预措施。将ICR小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5雄5雌),分为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正常空白组、正常中药组共6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芪胶升白胶囊0.5、1.0、2.0g/Kg,正常中药组为正常小鼠灌胃芪胶升白胶囊1.0g/Kg,模型组及正常空白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17天。各中药组于造模前3天开始灌胃芪胶升白胶囊,除正常两组外,注射环磷酰胺造模。③观察指标:给药第7天开始隔日采集血常规,第17天处死动物,眼眶取血,制备骨髓涂片,称重计算脾指数、胸腺指数,观察骨髓增生程度,ELISA方法检测脾组织IL-2、IL-4、IL-6、GM-CSF以及血清GM-CSF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脾组织GM-CSF蛋白表达。结果1.临床研究:2016年3月-2018年3月共纳入309例肺癌、乳腺癌具有气血两虚证的患者。观察组及对照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1)主要疗效指标:全数据集(FAS)287例(观察组192例、对照组95例),符合方案集(PPS)共252例(观察组175例、对照组77例)。4级、3/4级、1-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在FAS中分别为14.6%vs15.5%、31.2%vs 31.7%,73.2%vs 73.5%;在 PPS 中分别为 13.4%vs15.5%、29.4%vs 30.5%,71.9%vs 72.7%,FAS 及 PPS 中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AS中第1周期化疗的患者,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为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P<0.05);3/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为1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P<0.05)。(2)次要疗效指标:①WBC、NE的最低值、G-CSF使用率、后续化疗延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②在第2周期化疗的患者中,观察组化疗第5±1天的WBC、NE计数(×109/L)分别为(6.29±1.87)、(4.79±1.9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75±1.08)、(2.26±0.75),(P<0.01);③头晕眼花症状为化疗后1-4级NE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3)肺癌单病种分析:纳入肺癌患者168例(观察组114例,对照组54例),FAS中161例(观察组109例,对照组52例),PPS中138例(观察组98例,对照组40例)。4级、3/4级、1-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在FAS中分别为6.6%vs6.1%、28.8%vs25.7%、65.5%vs 6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第5±1天,观察组WBC明显高于对照组。NE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为KPS评分、头晕眼花症状。(4)乳腺癌单病种分析:纳入乳腺癌141例(观察组96例,对照组45例),FAS中126例(观察组83例,对照组43例),PPS中114例(观察组77例,对照组37例)。4级、3/4级、1-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在FAS中分别为24.6%vs28.0%、34.4%vs40.0%、83.3%vs 81.5%,均无明显差异(P>0.05)。NE回升幅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第3周期及以上化疗者更为突出。≥60岁的患者,观察组WBC降低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老年患者获益更明显。(5)中医疗效指标,FAS共309例(观察组210例、对照组99例)。PPS共266例(观察组185例、对照组81例)。芪胶升白胶囊能显着改善气血两虚证,避免药毒损耗气血。①两组患者气血两虚证候总积分及各单项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②两组患者气血两虚证候总积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心悸失眠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④基线气血两虚证候总积分≥10分者:观察组心悸失眠症状改善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心悸失眠、神疲乏力积分回落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6)安全性指标:共有309例患者进入安全性分析,观察组210例,对照组99例。①观察组4例患者发生4次,对照组3例患者发生3次,经关联性判定“可能及以上”的人数为0。②HGB稳定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1.0%vs81.2%;PLT稳定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4.0%vs93.0%,均无明显差异(P>0.05)。2.实验研究:成功建立白细胞减少小鼠模型。60只SPF级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正常空白组、正常中药组。①白细胞计数:中药给药后第7天,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空白组、正常中药组白细胞(×109/L)分别为4.03±0.92、3.48±1.71、3.60±1.34、3.91±1.52、9.96±1.94、11.41±3.63,各组与正常空白组比较差异(P<0.05)。给药第15天,中药高剂量组白细胞计数高于模型组,给药第17天,中药中、高剂量组白细胞计数高于模型组(P<0.05)。②骨髓增生程度:以正常空白组为参照,模型组增生程度明显减低,高剂量组骨髓增生程度已接近正常。③脾脏指数、胸腺指数: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均高于模型组(P<0.05)。④脾组织IL-2、IL-4:模型组IL-2、IL-4含量均低于正常空白组及正常中药组(P<0.05);中药高剂量组IL-2、IL-4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⑤脾组织GM-CSF含量:模型组GM-CSF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空白组及正常中药组(P<0.05);中药中、高剂量组GM-CSF含量(ng/L)分别为0.99±0.14、0.81±0.11,均明显高于模型组0.33±0.05(P<0.01)。Western blot检测中、高剂量组GM-CS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⑥血清GM-CSF含量:模型组血清GM-CSF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空白组及正常中药组(P<0.01);中药低、中、高剂量组 GM-CSF 含量(ng/L)分别为 358.75±20.02、350.19±28.28、323.60±34.44,均高于模型组 290.02±43.74(P<0.05)。结论芪胶升白胶囊能有效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改善气血两虚证,通过调控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提高造血功能,促进化疗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复常。
许凤锐[4](2020)在《人工智能决策系统在乳腺癌治疗应用中的探索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人工智能决策系统在乳腺癌临床应用中的探索性研究第一章人工智能决策系统在乳腺癌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目的:探讨人工智能决策系统在我国乳腺癌患者临床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适用率,初步对比人工智能推荐的治疗方案与临床实际的方案之间的一致性,为后续探索人工智能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模式和价值奠定基础。材料和方法:该研究共纳入2017年6月1日-30日我科经治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别的乳腺癌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及病理信息(分期、分型、治疗情况等信息),导入智能决策系统并产出智能决策,其中早期乳腺癌回顾性对辅助治疗进行决策,晚期乳腺癌回顾性对一线解救治疗进行决策,记录成功生成决策和无法生成决策的病例,并对比智能决策和实际决策的符合率,以率的形式报告结果。结果:共筛选436乳腺癌患者,47.1%(n=205)的病例可成功生成智能决策,其中筛选149早期患者,76人可生成辅助治疗智能决策,适用率51.3%。筛选287晚期患者,129人可生成解救治疗智能决策,适用率45%。分析不适用的原因主要为智能系统无法识别既往治疗方案(72.3%)、病理类型不符(13.4%)和智能系统评估病灶失败(12.6%)等。智能决策和实际决策之间的符合率为45.8%,早期乳腺癌符合率高于晚期乳腺癌(55.2%vs 40.3%,p=0.038)。结论:本研究提示人工智能决策系统在我国乳腺癌临床实践中应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潜在的应用价值,为后续人工智能决策系统的而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未来的研究需要针对本研究发现的合适人群,在更大的人群中并对人工智能决策的规范性和价值进一步评估。第二章人工智能决策系统与不同年资医生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对比性研究目的:评估在不同类别、不同阶段乳腺癌中,人工智能决策系统治疗推荐和不同年资肿瘤医生治疗推荐的符合率,并通过专业乳腺癌治疗指南评估两种决策之间的规范性。材料与方法:这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对比性研究,该研究通过了机构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通过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数据库,获取2012~2017年符合入排标准的1977例具有高复发风险早期乳腺癌或转移性乳腺癌病例,以分析智能决策系统方案与10位不同年资肿瘤专科医师方案(分为高、中、低年资)之间的差异。所有决策均为前瞻性提供,每位肿瘤专科医师以盲法提供平均198份病例的治疗建议,智能决策系统提供所有1977份病例的治疗建议。比较医生决策和人工智能决策之间的符合率,同时以NCCN和CSCO乳腺癌指南为标准,判断比较两种决策的指南符合率,以率和逻辑回归比值比报告结果,符合率以数值的形式报告,如50%报告为0.50。结果:在全部1977例乳腺癌病例中,有1192例早期乳腺癌进行辅助治疗决策,396例晚期乳腺癌进行一线解救治疗决策,389例晚期乳腺癌进行二线解救治疗决策。智能决策与肿瘤医生决策总体符合率为0.56,决策符合率受分期、分子分型和治疗阶段的影响,对于不同分期乳腺癌,II期、III期和IV期乳腺癌的一线治疗符合率高于I期乳腺癌中的符合率(0.66,0.56和0.53 vs 0.45,p值均<0.05)。对于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符合率高于其它亚型乳腺癌(0.69 vs 0.54,0.46和0.56,p值均<0.01)。对于不同的治疗阶段,辅助放疗和辅助靶向治疗有着最高的符合率(均大于0.95),辅助内分泌治疗和辅助化疗符合率中等(分别为0.81和0.78),一线解救和二线解救治疗中决策的符合率最低(分别为0.52和0.50)。其中相比中、高年资医生,智能决策系统与低年资医生符合率更高(0.54、0.49比0.68,p<0.001)。在与乳腺癌指南的符合率方面,人工智能决策的指南符合率可达0.81,但明显低于肿瘤医生(0.81 vs 0.96,p<0.01),高年资医生和中年资医生决策的指南符合率无明显差异(0.96 vs 0.98,p=0.06),低年资医生决策符合率明显低于高年资医生(0.93 vs 0.96,p=0.05)。智能决策系统的指南符合率受分期和分子分型的影响,在I期乳腺癌(0.9 vs 0.57和0.78,p<0.001)和三阴性乳腺癌(0.92vs 0.83,p<0.001)中指南符合率更高。结论:人工智能决策与医生决策符合率受乳腺癌分期及分型的影响,通过乳腺癌专业指南,首次验证了WFO智能决策与不同年资医生的差异及决策的规范性,提示WFO在乳腺癌治疗中展示出较好的可行性和规范性,但决策水平距离高水平乳腺癌专科医生尚有一定差距。有必要对该智能系统的可扩展性、其临床最佳应用模式及对医生治疗决策的影响进一步探索。第三章人工智能对医生决策影响的探索性研究目的:探索人工智能决策系统对肿瘤医生治疗决策的影响,评估在人工智能系统的辅助应用下,医生决策的具体方案和规范性的变化。材料与方法:针对来自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数据库的1977例具有高复发风险早期乳腺癌或转移性乳腺癌病例,10名肿瘤医生在盲态情况给出决策后,将智能决策提供给医生,由医生决定是否更改最初的推荐方案,再次给出治疗决策,比较医生前后两次决策的差异及原因。同时以乳腺癌专业指南为标准,判断肿瘤医生前后两次决策的指南符合率。以率和逻辑回归比值比报告结果。结果:在1977份病例中,有105例(5%)的治疗决策发生了变化,主要集中在激素受体阳性(HR+)乳腺癌和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治疗决策中(分别为73%和5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R阳性乳腺癌的决策更有可能更改(OR:1.58,p<0.05),而IIA(OR:0.29,p<0.05)、IIIA期(OR:0.08,p<0.01)乳腺癌决策改变的可能性更小。智能决策证据等级更高(63%的病例)、智能决策方案更适合患者病情(23%)是医生更改决策的主要原因。患者的年龄等因素和肿瘤医生的经验与决策的改变无关。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后,医生决策的指南符合较前明显提高(0.5%,p=0.003),特别是在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中(0.77%,p<0.001)。结论:人工智能决策系统对肿瘤医生制定方案具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在HR阳性乳腺癌中。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医生治疗推荐方案的指南符合率会明显提高,提示人工智能辅助医生进行决策是目前有效的应用模式。需要对医患沟通、患者临床获益进行进一步研究,以确立人工智能决策技术的对医生帮助的最终价值。第二部分基于人工智能算法预测化疗骨髓毒性的探索性研究第四章不同升白保护模式预防乳腺癌化疗骨髓毒性的对比性研究目的:评价长效升白制剂HHPG-19K对比短效升白制剂预防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临床研究,339例计划接受新辅助/辅助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HHPG-19K 100μg/kg组、HHPG-19K 6mg组和5μg/kg/day rh G-CSF组。主要观察指标为3度及以上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次要观察指标为3度及以上粒细胞减少发生率,FN发生率与安全性。结果:第1周期≥3度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HHPG-19K 100μg/kg剂量组、HHPG-19K 6mg固定剂量组和rh G-CSF组分别为1.06(95%CI:0.65,1.26)天、1.23(95%CI:0.84,1.88)天和2.06(95%CI:1.66,2.46)天。HHPG-19K 100μg/kg剂量组和rh G-CSF组差异值为-1.00(95%CI:-1.52,-0.48),HHPG-19K 6 mg/kg剂量组和rh G-CSF组差异值为-0.83(95%CI:-1.36,-0.30),均达到统计学差异(上限界值小于1天的预设值)。HHPG-19K 100μg/kg组、HHPG-19K 6mg组和rh G-CSF组3度及以上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50.45%、50.91%、66.36%,HHPG-19K两组与rh G-CSF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HPG-19K 100μg/kg组、HHPG-19K6mg组和rh G-CSF组FN发生率4.50%、0%、1.82%,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结论:本研究证实了HHPG-19K在乳腺癌骨髓毒性初级预防及多周期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固定剂量给药模式与按体重剂量给药效果类似且临床方便操作,简化了乳腺癌患者的化疗管理,为升白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证据与选择。第五章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预测乳腺癌化疗骨髓毒性的探索性研究目的:利用初次接受化疗的乳腺癌病例,初步建立化疗第1周期中性粒细胞下降的二分类预测模型,评估不同机器学习算法的可行性和预测效能。材料与方法:基于CSCO BC数据库,本研究纳入2011年1月-2015年9月初次接受新辅助/辅助化疗,具有详细治疗及血常规信息的乳腺癌患者。研究预设应用基于机器学习的Light GBM方法构建预测模型,并与XGBoost、Bernoulli N等方法对4度中性粒细胞下降的预测价值进行比较。结果:研究共入组1083例乳腺癌患者,将数据按8:2的比例分配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纳入866份病例,测试集纳入217份病例,两组在年龄、身高、体重、基线血常规、肝功能、化疗方案、升白保护模式等临床因素方面均未见明显差异,可用来进行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使用Light GBM、XGBoost、Bernoulli NB三种算法建立预测模型,三种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0.67、0.58、0.6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0.60和0.62,Light GBM具有更好的预测效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4度中性粒细胞下降预测模型,与其它机器学习算法相比,Light GBM机器学习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效能,未来可考虑将该模型方法应用于乳腺癌化疗骨髓毒性多分类预测的研究中。
李文英[5](2020)在《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大分割放疗急性毒副反应及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行同步大分割放疗、序贯大分割放疗及常规分割放疗方案之间急性毒副反应的差异及不同放疗方案对患者心理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唐山市人民医院于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需要全乳放疗的患者156例,采用SPSS17.0软件产生的随机数字随机分为三组,为获取最大检验效能,等比例设置:同步大分割放疗组52例,全乳腺照射剂量为43.5Gy/2.9Gy/15F,瘤床同步加量剂量为49.5Gy/3.3Gy/15F;序贯大分割放疗组52例,全乳腺照射剂量为43.5Gy/2.9Gy/15F,瘤床序贯加量8.7Gy/2.9Gy/3F;常规分割放疗组52例,全乳腺照射剂量50Gy/2Gy/25F,瘤床序贯加量10Gy/2Gy/5F。1按照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标准比较三组患者皮肤、肺部和血液的急性毒副反应;ELISA法检测三组患者放疗前(T0)、放疗结束时(T1)、放疗结束后1个月(T2)及放疗后3个月(T3)时外周血细胞因子浓度,比较不同放疗方案对细胞因子浓度的影响及其与放疗损伤之间的关系。2按照放射治疗联合中心(Joint Center for Radiation Therapy,JCRT)标准评价三组患者放疗前(T0)、放疗结束时(T1)、放疗结束后1个月(T2)及放疗后3个月(T3)时乳腺局部的美容效果,放疗前(T0)及放疗结束时(T1)填写焦虑评估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了解不同放疗方案对患者美容效果的影响及患者心理状况的变化。结果由于在放疗过程中,4例患者感染流感,2例退出研究,1例未按规定进行复查,最终共纳入患者149例:同步大分割组50例,序贯大分割组51例,常规分割组48例。随访至2020年2月,随访率100%:1三组患者急性皮肤反应、放射性肺炎及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29,P=0.938;χ2=0.496,P=0.780;χ2=0.132,P=0.717)。2 IL-6、IL-10和IL-12P70浓度在不同放疗方案和检测时间无交互作用(F=0.233,P=0.797;F=0.792,P=0.461;F=0.232,P=0.842),不同放疗方案之间IL-6、IL-10和IL-12P7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00,P=0.819;F=0.411,P=0.792;F=0.334,P=0.716),时间因素对IL-6、IL-10及IL-12P70的浓度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081,P<0.001;F=5.443,P=0.019;F=18.541,P<0.001)。IL-6浓度在放疗结束时较放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0.002),并于放疗结束后1个月和放疗结束后3个月较放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0,<0.001,0.031;P<0.001,<0.001,<0.001);IL-10浓度放疗结束时及放疗结束后1个月较放疗前均升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98,0.214,0.112;P=0.073,0.415,0.061),放疗结束后3个月较放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0.006);IL-12P70浓度放疗结束时较放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0.001),放疗结束后1个月较放疗前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3,0.195,0.132),放疗结束后3个月较放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0.001)。3三组患者放疗前、放疗结束时、放疗结束后1个月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美容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68,P=0.919;χ2=0.340,P=0.844;χ2=0.340,P=0.844;χ2=0.340,P=0.844)。4放疗前及放疗结束时三组患者SAS评分均高于中国常模(全国协作组根据1158例正常人测评的平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42,P<0.001;t=7.493,P<0.001;t=7.815,P<0.001;t=5.623,P<0.001;t=5.898,P<0.001;t=8.442,P<0.001);三组患者放疗前后SAS评分差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38,P=0.029);放疗后三组患者SAS评分与放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894,P=0.324;t=1.915,P=0.371;t=0.652,P=0.183)。结论1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大分割放疗、序贯大分割放疗及常规分割放疗方案引起患者急性毒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同步大分割放疗并未显着增加患者急性毒副反应的发生。2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行同步大分割放疗减少了治疗次数,缩短了治疗时间。3与常规分割放疗组和序贯大分割放疗组相比,同步大分割放疗组减轻了患者心理负担。图7幅;表12个;参133篇。
尹佳祥[6](2020)在《基于微纳技术实现尺寸过滤和亲和性富集循环肿瘤细胞的研究》文中认为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分离与分析在癌症早期诊断、分析、治疗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微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CTCs的分离和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然而,现有的微纳技术在捕获肿瘤细胞纯度、小尺寸肿瘤细胞的分离与鉴定及大体积血液样本的处理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发展。本论文从滤膜上微孔结构的设计、荧光微球介导的肿瘤细胞分离与鉴定、多层滤膜磁分离等思路着手,研究了应用微纳技术制备的过滤装置对CTCs的分离与分析,为微纳技术在癌症诊断和临床试验中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1)四棱台状微孔可以有效提高捕获的肿瘤细胞的纯度基于亲和性的捕获虽然纯度较高,但其通量较低,而且一旦肿瘤细胞发生上皮-间质之类的转化,其捕获效率则大大降低。利用细胞物理特性对血液样本中的CTCs进行分离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过滤,而现阶段研究者制备的各种滤膜分离出的CTCs纯度还不能满足要求。为此,本研究制备了一个集成了硅基滤膜的微流控过滤装置,在用于从全血样品中分离CTCs时表现出了出色的捕获效率和卓越的富集纯度。本研究通过微纳加工制备了四棱台状微腔阵列的硅基滤膜。本研究设计了微孔的结构,以有效富集肿瘤细胞,同时允许血细胞变形并通过。掺入1 m L全血中的MCF-7,SW620和Hela细胞的捕获效率约为80%,而截留在滤膜上的白细胞低于0.003%。此外,这种微流控装置还成功检测到5/6名患者血液样本中的CTCs,每毫升范围为5-86个。这些结果表明,该一次性微流控装置可以有效地富集具有不同大小和各种形态的肿瘤细胞,同时保持高捕获效率和纯度。因此,这种无标记技术可作为通用平台,以促进各种生化应用中CTCs的分析。(2)荧光微球不但有助于提高小尺寸肿瘤细胞的捕获效率,还可以用于肿瘤细胞的鉴定基于尺寸的过滤法分离血液中的CTCs是基于CTCs通常大于血细胞,并且低于预定大小阈值的细胞都可以通过滤膜而被去除。但是有些CTCs的尺寸几乎与白细胞(WBCs)相同甚至更小,因此很难通过尺寸来对其进行分离检测。为此,在我们制备的四棱台状微孔阵列的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了一种荧光微球介导的CTCs分离和分析方法。此方法不仅可以对癌症病人血液中的CTCs(特别是小尺寸CTCs)进行分离,而且还可以在无需免疫染色的情况下实现对CTCs的鉴定。该方法使用了可以选择性结合CTCs的抗体功能化荧光聚苯乙烯微球,CTCs和荧光聚苯乙烯微球的结合形成了CTCs和荧光聚苯乙烯微球的复合物,因此CTCs被尺寸放大的同时也被荧光标记。然后使用硅基四棱台状微孔阵列过滤装置可以有效对微球标记的CTCs进行分离,同时允许血细胞变形并通过。使用此方法,在18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的15例中分离并检测到CTCs。这种方法将为CTCs的分离和鉴定开辟新的可能性,并可以作为一个多功能平台,促进各种生物医学应用中CTCs的分析。(3)高密度梯度磁场分离装置连续对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进行分离由于现有技术只能对少量血液(几毫升)进行处理,可能会因为所采集的血液中没有CTCs存在而造成漏检。为此,本研究制备了一种高通量的高密度梯度磁分离装置,用于连续对血液中的CTCs进行分离。在我们先前制备的过滤装置的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了多层过滤结构。过滤腔室中放置的镍基滤膜的孔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在提高分离效率的同时避免了堵塞。本研究还在镍基滤膜上铺满了功能化的磁珠,使滤膜不再是一个二维的平面,更有利于对CTCs的特异性捕获。实验表明,我们的高密度梯度磁分离装置可以对大体积血液进行处理,有连续对血液中CTCs进行去除而达到切断肿瘤转移途径的潜力。总体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滤膜上的孔结构进行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分离出的肿瘤细胞的纯度,而将功能化的荧光微球与滤膜相结合不但有助于小尺寸肿瘤细胞的分离,而且无需进行免疫染色即可对分离出的肿瘤细胞进行鉴定。通过使用多层滤膜磁分离,可以避免传统单层滤膜处理大量样本溶液时的堵塞现象,有助于获得大量的CTCs样本用于后续的核酸分析和药敏实验,还有望用于连续去除血液中的CTCs从而切断肿瘤转移途径。
曾琴[7](2020)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和序贯瘤床补量放疗的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行同步瘤床补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和全乳调强放疗后序贯电子线瘤床补量两种放疗方式的靶区容积、剂量、危及器官受照射剂量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观察两种瘤床补量照射方式的早期放疗并发症、皮肤美容效果等的差异,为患者选择更优化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为早期乳腺癌(T12N01M0,IⅡ期,部分ⅡB期)并完成保乳手术、术后在我院肿瘤科行放射治疗的患者150名,中位年龄47岁,其中病灶位于左侧的患者80例,右侧70例,分别采用同步瘤床补量调强放射治疗和全乳调强放疗后序贯电子线瘤床补量两种方式进行术后辅助放疗,同步加量组患者97例,序贯加量组患者53例。参照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在Oncentra系统或Pinnacle9.10系统上勾画全乳腺及瘤床靶区,使用Pinnacle9.10放疗计划系统设计放疗计划,瘤床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组采用6MV的X射线,处方剂量为全乳腺PTV:50Gy/25F,剂量分割为2Gy/次,瘤床PTV-tb:60Gy/25F,剂量分割为2.4 Gy/次,共25次;全乳腺调强放疗后序贯瘤床电子线补量组全乳腺照射采用6MV的X射线,处方剂量为全乳腺PTV:50Gy/25F,剂量分割为2Gy/次,共25次,全乳腺放疗结束后,行电子线瘤床补量,采用9-15MeV的β射线,处方剂量为10-16Gy,剂量分割为2Gy/次,平均5-8次。危及器官(OAR)包括双侧肺、心脏、健侧乳腺、脊髓、肝脏、肱骨头、喉与食管等。比较两种放疗计划的靶区容积、靶区剂量、危及器官的受照射量等的差异,以及两种放疗方式的早期放疗毒副反应、皮肤美容效果等的差异。采用SPSS17.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步加量组勾画的瘤床PTV的体积平均98.87cm3,全乳腺CTV的体积平均501.42cm3,全乳腺PTV的体积平均660.78cm3,瘤床PTV与全乳腺PTV的比值(VPTV-瘤床/VPTV-全乳)平均16.48%;序贯加量组勾画的瘤床PTV的体积平均87.89cm3,全乳腺CTV的体积平均456.48cm3,全乳腺PTV的体积平均605.81cm3,瘤床PTV与全乳腺PTV的比值(VPTV-瘤床/VPTV-全乳)平均平均15.66%。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加量组的瘤床PTV Dmax平均66.14Gy,Dmean平均62.38Gy,序贯加量组的瘤床PTV Dmax平均67.74Gy,Dmean平均63.63Gy,序贯加量组较同步加量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步加量组的全乳腺CTV Dmax平均66.05Gy,全乳腺PTV Dmax平均66.08Gy;序贯加量组的全乳腺CTV Dmax平均67.51Gy,全乳腺PTV Dmax平均67.70Gy,后者较前者稍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种放疗方式下的全乳腺CTV和PTV的D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16、0.715);瘤床PTV D95的平均剂量分别为60.54Gy、60.91Gy,序贯加量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瘤床PTV D95剂量与瘤床PTV平均剂量的比值分别平均为0.9705、0.9574,同步加量组较序贯加量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步加量组的心脏最大剂量平均35.43Gy,平均剂量5.12Gy,V30平均2.20%,患肺平均剂量9.63Gy,序贯加量组的心脏最大剂量39.01Gy,平均剂量4.65Gy,V30平均2.46%,患肺平均剂量10.03Gy,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同步加量组患肺V20平均15.43%,序贯加量组17.05%,序贯加量组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健肺平均剂量分别为1.05Gy、0.99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2)。同步加量组的健侧乳腺最大剂量4.19Gy,平均剂量0.72Gy,序贯加量组的健侧乳腺最大剂量3.01Gy,平均剂量为0.59Gy,后者较前者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加量组出现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患者有73例,其中1级61例(62.89%),2级8例(8.25%),3级4例(4.12%);序贯加量组有46例,其中1级37例(69.81%);2级8例(15.09%);3级1例(1.89%),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116)。同步加量组发生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患者有16例(16.49%),主要为1级肺损伤;序贯加量组有10例(18.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5)。同步加量组发生晚期放射性肺损伤的患者有7例(7.22%);序贯加量组3例(5.66%),均为1级肺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6)。同步加量组皮肤美容效果为“优良”的患者43例(44.33%),“一般”54例(55.67%);序贯加量组“优良”的患者13例(24.53%),“一般”39例(73.58%),“差”1例(1.89%)。同步加量组优于序贯加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同步加量组有3例出现肺部新增结节,1例局部复发;序贯加量组1例肺部结节,2例复发,2例出现持续性白细胞及血小板减低。结论:同步瘤床加量和序贯瘤床加量放疗计划的瘤床及全乳腺靶区容积差异较小;两种计划均满足治疗处方要求前提下,同步加量组的靶区剂量稍低于序贯加量组,但前者瘤床D95所占比例更高;同步加量组健侧乳腺及肝脏受照剂量较序贯组高,但患侧肺V20低于后者,其余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差异较小,难以从剂量学上评估哪种治疗方案更佳;调强放疗同步加量方式下乳腺皮肤美容效果更佳;两种放疗方式下,放射性皮肤损伤和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以及短期肿瘤局部控制率基本无差异。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可缩短治疗疗程,故更推荐采用调强放疗同步加量,但远期肿瘤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还需进一步跟踪随访研究。
黄欣[8](2019)在《特殊类型乳腺癌预后因素及治疗方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异质性大、治疗方案单一且预后较差。除临床病理因素外尚缺乏精准预测TNBC预后的指标以及针对特殊类型TNBC的治疗靶点。本研究旨在基于基因突变图谱以及肿瘤免疫状态,结合患者预后信息,发掘潜在的预后指标与治疗靶点。方法本项目对75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获得胚系和体系的变异情况以及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和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的分布情况,探讨不同因素对生存的影响。再运用DAVID生物信息数据库对75例TNBC的测序结果进行体细胞突变层面的基因富集分析。结果 本研究发现了 27个胚系突变:26个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HRR)通路基因突变及1个错配修复基因突变;480个体细胞突变:其中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110个。本研究发现有无胚系HRR突变、BRCA1/2突变的TNBC患者的5年DFS无统计学差异(p=0.0624,p=0.15)。本研究TMB的中位值为4.1Muts/Mb,生存分析显示TMB-1组的5年DFS较TMB-h组差(p=0.0457)。本研究未检测到MSI-h。本研究发现的高频体细胞突变包括:TP53(91%)、MYC(14%)、PIK3CA(11%)、MCL1(11%)、EPHA3(9%)、GATA3(9%)、FAT3(8%)、RB1(8%)、CCND2(6%)、CCNE1(5%)。其中有CCNE1拷贝数扩增的TNBC 5年DFS明显更差(p<0.0001)。COX多因素回归确定肿瘤大小(T)、脉管浸润(lymphovascular invasion,LVI)以及CCNE1拷贝数扩增是DFS的独立危险因素:T,HR=2.01(95%可信区间 1.05-3.87),p=0.036;LVI,HR=2.81(95%可信区间 1.1-7.17),p=0.031;CCNE1,HR=13.48(95%可信区间2.62-69.23),p=0.002)。并发现CCNE1扩增的TNBC都在TMB-1组,并且与BRCA1/2突变出现互斥。进一步的基因富集分析确定了 CCNE1扩增影响预后的基因通路为有丝分裂细胞周期G1/S转换中的转录调控(regulation of transcription involved in G1/S transition of mitotic cell cycle)通路。结论 胚系HRR突变或BRCA1/2突变对TNBC的预后没有影响。TMB≥4.1 Muts/Mb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相较于TMB<4.1 Muts/Mb的患者具有生存优势,这可能与CCNE1作为TMB低组的特异性体细胞变异位点而导致TMB低组的不良预后有关。用于指导其他实体瘤免疫治疗的指标MSI-H可能不适用于TNBC。肿瘤大小、脉管浸润和CCNE1拷贝数扩增是TNBC的独立危险因素。TNBC中CCNE1扩增与BRCA突变具有互斥性。CCNE1扩增的TNBC可能是CDK4/6抑制剂(帕博西林)、硼替佐米(蛋白酶体抑制剂)的潜在治疗靶点。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BRCA1/2胚系突变的乳腺癌由于乳腺癌发病风险增加而可能使BR CA1/2胚系突变的乳腺癌患者无法进行保乳手术。对于BRCA1/2基因突变的中国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是否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尚待商榷。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胚系BRCA1/2突变的中国乳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从数据库中检索1120名中国女性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对高危531名患者进行下一代测序发现了 56名BRCA1/2基因突变的乳腺癌患者,分为保乳手术组和乳腺全切组。采用卡方检验、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的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中国BRCA1/2胚系突变的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5例患者(26.8%)接受了保乳手术,41例患者(73.2%)接受了乳腺全切术。乳腺全切术后的患者TNM分期明显更晚(p=0.000),淋巴结阳性率更高(p=0.001),淋巴结转移的个数更多(p=0.008),出现脉管浸润的可能性更大(p=0.025)。中位随访时间为20.5个月。保乳手术组局部复发率(13.3%)比乳腺全切组(0.0%)高且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06),但接受保乳手术组的无病生存(DFS)和总生存(OS)与接受乳腺全切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126和p=0.865)。在对临床病理因素进行校正以后,保乳和全切的无病生存、总生存以及无复发生存均没有统计学差异。[HRDFS=6.4,confidence interval(CI):0.4-115.8,P=0.21;HROS=0.18,confidence interval(CI):0.01-32.1,P=0.52;HRRFS=0.002,CI 0.001-18.9,P=0.95,respectively).结论:因此,乳腺保乳手术可能是中国BRCA1/2胚系突变的乳腺癌患者的一种安全、合理的选择。但在选择手术治疗时,应考虑TNM分期、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及是否有脉管浸润。
袁秋月[9](2019)在《早期宫颈癌血浆循环肿瘤DNA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早期宫颈癌患者初始治疗前血浆循环肿瘤DNA的拷贝数变异及含量分布情况,研究初始治疗前血浆循环肿瘤DNA含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监测手术后、治疗结束后及随访过程中血浆循环肿瘤DNA的含量变化情况,探讨治疗结束后随访过程血浆循环肿瘤DNA含量变化在早期宫颈癌复发监测方面的作用。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就诊于青岛市市立医院经宫颈活检病理结果证实为早期宫颈癌的33例患者,其中27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6例宫颈癌IIA2期患者拒绝手术治疗,接受同期放化疗。在接受初始治疗之前,收集33例入组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一般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HPVE6E7 mRNA拷贝数、肿瘤直径大小、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HPV分型、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组织学分型,并且抽取每例入组的早期宫颈癌患者肘静脉血10ml进行血浆循环肿瘤DNA检测。其中,27例入组的早期宫颈癌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收集患者的手术病理资料,包括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手术切缘、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宫颈间质浸润深度,并再次抽取其术后2周的肘静脉血10ml进行血浆循环肿瘤DNA检测。手术后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根据有无中高危因素进行辅助治疗。接受辅助治疗的患者治疗结束后4周抽取肘静脉血10m进行血浆循环肿瘤DNA检测。随后,对治疗结束后早期宫颈癌患者进行随访,随访过程中每6个月抽取肘静脉血10ml(无复发迹象)检测血浆循环肿瘤DNA,若存在复发迹象,随时抽取肘静脉血10ml进行血浆循环肿瘤DNA检测。应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血浆循环肿瘤DNA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及含量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33例入组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中,16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初始治疗前血浆中存在染色体拷贝数变异,血浆循环肿瘤DNA的拷贝数变异发生率为48.48%,其中,3q扩增为最常见的拷贝数变异;13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初始治疗前血浆循环肿瘤DNA的含量阳性,其检出率为39.39%;早期宫颈癌患者初始治疗前血浆循环肿瘤DNA含量与肿瘤直径大小、临床分期、宫颈间质浸润深度、分化程度、HPV感染有相关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宫颈癌患者手术后及治疗结束后血浆中循环肿瘤DNA含量均为阴性;随访过程中,2例复发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检测血浆循环肿瘤DNA的含量为阳性。结论:早期宫颈癌患者血浆中存在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其中3q扩增为最常见的拷贝数变异,部分患者血浆中可检测出循环肿瘤DNA含量;早期宫颈癌患者初始治疗前血浆循环肿瘤DNA含量与肿瘤直径大小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负荷大小;早期宫颈癌初始治疗前血浆循环肿瘤DNA含量与临床分期、间质浸润深度、分化程度、HPV感染有相关性;治疗结束后随访过程中复发的早期宫颈癌患者血浆中检测到循环肿瘤DNA含量增加,可能在早期宫颈癌患者的复发监测方面有指导意义。
李思雨[10](2019)在《灸药结合改善乳腺癌化疗性骨髓抑制及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温肾升白方结合艾灸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性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评价灸药结合对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对化疗期间乏力、潮热、失眠、疼痛、纳差、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其他不良反应的疗效,并监测安全性。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乳腺科使用蒽环、紫杉类方案化疗的乳腺原发性癌患者72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分别予以单纯化疗和温肾升白方结合艾灸足三里、三阴交、神阙、关元、气海联合化疗,治疗时间为4-8个化疗周期,记录每个化疗周期患者第7(±1)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及每周期使用的rh G-CSF的剂量,观察两组患者骨髓抑制的差异;在化疗前、化疗中期,化疗结束时由患者本人填写乳腺癌生存质量量表(EORCT QLQ C-30)、(EORCT QLQ C-BR30),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生活质量评分越低,生活质量越高,并记录化疗导致的乏力、潮热、失眠、疼痛、纳差、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其他不良反应,按照CTCAE 4.03进行分级记录,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差异;评价患者的皮肤烫伤程度、肝肾功能、血脂等指标,监测艾灸及温肾升白方的安全性。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72例使用蒽环、紫杉类方案化疗的乳腺原发性癌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其中对照组脱落1例,治疗组脱落3例,最终纳入统计例数为68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33例。完成试验的患者均为女性,入组前的月经状态、肿块大小、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化疗方案进行比较,最终结果显示两组基线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治疗前后骨髓抑制情况比较:治疗终点时,两组患者化疗均可引起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程度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治疗组使用灸药结合可显着改善白细胞计数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无影响(P>0.05)。治疗组使用rh G-CSF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分层分析灸药结合可以显着改善使用蒽环方案化疗患者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的降低(P<0.05);可改善已绝经患者白细胞计数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无影响(P>0.05)。灸药结合可减少蒽环类、已绝经患者使用rh G-CSF剂量(P<0.05)。3.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治疗终点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乳腺癌生活质量量表总评分较化疗前升高,生活质量下降(P<0.05);治疗组的乳腺癌生活质量量表总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较好(P<0.05);其中治疗组生理功能、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化疗结束时两组患者乳腺癌生活质量评分较化疗中期降低,生活质量改善(P<0.05)。4.治疗前后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治疗终点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较化疗前均出现明显不良反应(P<0.05);治疗组的全身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分层分析发现灸药结合可改善紫杉类、未绝经患者的不良反应(P<0.05)。5.治疗结束时安全性指标比较:治疗终点时,两组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等安全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未出现艾灸导致皮肤严重烫伤情况。结论1.温肾升白方结合艾灸可以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减少化疗期间使用rh G-CSF剂量,尤其是对使用蒽环方案化疗、已绝经患者疗效更明显。2.温肾升白方结合艾灸可以显着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尤其是对生理功能、情感状况、功能状况改善明显。3.温肾升白方结合艾灸可减轻化疗时全身及胃肠道不良反应,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二、58例早期乳腺癌病人的白细胞变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8例早期乳腺癌病人的白细胞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癌症病人共病现患状况及其对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 ——基于Q医院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3 研究目的 |
4 研究意义 |
5 研究内容 |
6 技术路线图 |
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1 调查现场 |
2 数据收集方法 |
3 测量工具 |
4 资料分析方法 |
5 质量控制 |
研究结果 |
1 癌症病人的特征描述 |
2 共病对癌症病人的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 |
3 治疗方案决策过程的定性访谈分析结果 |
讨论 |
1 癌症病人共病现患状况 |
2 癌症共病现患状况对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 |
3 其他因素对治疗决策的影响 |
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建议 |
特色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早期乳腺癌辅助化疗方案AC-T与TAC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综述 乳腺癌辅助化疗 |
2.1 辅助化疗的地位 |
2.2 辅助化疗患者的选择 |
2.3 辅助化疗方案 |
第3章 资料和方法 |
3.1 回顾性分析 |
3.1.1 研究对象 |
3.1.2 资料收集 |
3.1.3 随访 |
3.1.4 研究终点 |
3.1.5 化疗方案 |
3.1.6 评判标准 |
3.1.7 数据处理 |
3.1.8 统计学方法 |
3.2 meta分析 |
3.2.1 检索途径 |
3.2.2 检索策略 |
3.2.3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
3.2.4 数据提取 |
3.2.5 质量评价 |
3.2.6 数据处理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情况 |
4.2 DFS和OS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 |
4.2.1 单因素分析 |
4.2.2 多因素分析 |
4.3 预后分析 |
4.3.1 DFS |
4.3.2 OS |
4.3.3 分层分析 |
4.4 组织学分级、Ki67与辅助化疗方案决策的分析 |
4.4.1 高组织学分级与化疗决策 |
4.4.2 低组织学分级选择化疗的考量 |
4.4.3 Ki67低表达选择化疗的考量 |
4.5 安全性分析 |
4.6 meta分析 |
4.6.1 文献检索结果和筛选过程 |
4.6.2 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 |
4.6.3 文献质量评价 |
4.6.4 两方案发生DFS事件风险的比较 |
4.6.5 敏感性分析 |
4.6.6 亚组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一般情况 |
5.2 DFS和OS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 |
5.3 预后分析 |
5.3.1 DFS、OS |
5.3.2 分层分析 |
5.4 组织学分级、Ki67与辅助化疗方案决策的分析 |
5.5 安全性分析 |
5.6 meta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与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化疗相关血细胞减少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1 肺癌及乳腺癌常用化疗药物的血液学毒性 |
2 常用化疗方案的血液学毒性 |
3 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进展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化疗相关血细胞减少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
1 单味中药 |
2 中药药对 |
3 经典组方 |
4 自拟组方的临床研究 |
5 中成药 |
6 中药注射制剂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 |
研究方案及内容 |
研究结果 |
1 入组情况及病例分布 |
2 人口学资料与基线资料 |
3 疗效指标 |
4 分病种统计-肺癌 |
5 分病种统计-乳腺癌 |
6 中医疗效指标 |
7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芪胶升白胶囊促进化疗后白细胞复常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改进与展望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人工智能决策系统在乳腺癌治疗应用中的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人工智能决策系统在乳腺癌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1.1 背景 |
1.2 材料和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章 不同年资医生与人工智能决策系统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对比性研究 |
2.1 背景 |
2.2 材料和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人工智能决策系统对肿瘤医生决策影响的探索性研究 |
3.1 背景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升白保护模式预防化疗骨髓毒性的对比性研究 |
4.1 背景 |
4.2 材料和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机器学习预测化疗骨髓毒性的探索性研究 |
5.1 背景 |
5.2 材料和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代表性论着 |
主要简历 |
致谢 |
(5)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大分割放疗急性毒副反应及对患者心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随机分组 |
1.1.3 放疗设备及放疗过程 |
1.1.4 血液标本采集及处理 |
1.1.5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1.6 随访 |
1.1.7 伦理问题 |
1.1.8 样本量确定方法 |
1.1.9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临床基本资料 |
1.2.2 三组患者急性毒副反应对比结果 |
1.2.3 三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结果 |
1.3 讨论 |
1.3.1 急性毒副反应 |
1.3.2 放疗对患者心理的影响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乳腺癌放疗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
2.1 乳腺癌的治疗现状 |
2.1.1 外科治疗 |
2.1.2 药物治疗 |
2.1.3 放射治疗 |
2.2 乳腺癌放疗的重要性 |
2.3 放疗后细胞因子浓度变化的意义 |
2.3.1白细胞介素-2 |
2.3.2白细胞介素-6 |
2.3.3白细胞介素-8 |
2.3.4白细胞介素-10 |
2.3.5 其他细胞因子 |
2.4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焦虑评估量表(SAS)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6)基于微纳技术实现尺寸过滤和亲和性富集循环肿瘤细胞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循环肿瘤细胞概论 |
1.2 微纳技术概论 |
1.3 基于微纳技术的循环肿瘤细胞分离 |
1.3.1 基于物理性质的分离 |
1.3.1.1 尺寸和变形性 |
1.3.1.2 流体动力学 |
1.3.1.3 介电性 |
1.3.1.4 声学 |
1.3.2 基于亲和性的分离 |
1.3.2.1 免疫微珠 |
1.3.2.2 微纳结构 |
1.4 基于微纳技术的循环肿瘤细胞的分析及应用 |
1.4.1 细胞水平的分析 |
1.4.1.1 计数 |
1.4.1.2 转移性 |
1.4.2 分子水平的分析 |
1.4.2.1 核酸 |
1.4.2.2 蛋白 |
1.4.2.3 代谢产物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基于四棱台状微孔阵列高效捕获具有低背景信号的循环肿瘤细胞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滤膜及滤器的设计及加工 |
2.2.4 微孔阵列的功能化 |
2.2.5 细胞的培养及样本的制备 |
2.2.6 实验方法 |
2.2.7 循环肿瘤细胞捕获效率与白细胞清除效率的定义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矩形及四棱台状微孔阵列的细胞截留模型 |
2.3.2 滤膜上截留细胞的分布模拟 |
2.3.3 过滤装置的构建 |
2.3.4 微孔阵列的表征及优化 |
2.3.5 不同流速条件下对循环肿瘤细胞的捕获效率及对白细胞的清除效率 |
2.3.6 加标的肿瘤细胞数量和血液稀释倍数对捕获效率的影响 |
2.3.7 功能化滤膜与非功能化滤膜的对比 |
2.3.8 临床样本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荧光微球介导的尺寸放大法实现循环肿瘤细胞的可视化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滤膜及滤器的设计与加工 |
3.2.4 细胞培养和样品的准备 |
3.2.5 滤器装置组件的溶血性 |
3.2.6 微球的功能化 |
3.2.7 细胞与微球的孵育 |
3.2.8 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 |
3.2.9 细胞染色 |
3.2.10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3.2.11 肿瘤细胞捕获效率和白细胞去除率的定义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链霉亲和素修饰微球的表征 |
3.3.2 微球及滤器组件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
3.3.3 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 |
3.3.4 聚苯乙烯微球尺寸对捕获效率的影响 |
3.3.5 聚苯乙烯微球浓度对捕获效率的影响 |
3.3.6 聚苯乙烯微球与样本孵育时间及孵育时摇晃速率对捕获效率的影响 |
3.3.7 微孔宽度的优化 |
3.3.8 流速对捕获效率的影响 |
3.3.9 滤器装置的灵敏度 |
3.3.10 细胞活性和增殖能力测试 |
3.3.11 临床样本测试 |
3.3.12 蛋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高密度梯度磁场连续分离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高密度梯度磁场分离装置的设计及加工 |
4.2.4 镍网的表征 |
4.2.5 高密度梯度磁场分离装置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
4.2.6 红细胞裂解 |
4.2.7 磁珠的功能化 |
4.2.8 细胞培养和样品的准备 |
4.2.9 细胞染色 |
4.2.10 循环肿瘤细胞捕获效率的定义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镍网的表征 |
4.3.2 过滤装置组件的血液相容性 |
4.3.3 分离装置的组装和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 |
4.3.4 磁珠浓度的优化 |
4.3.5 流速的优化 |
4.3.6 分离装置对不同肿瘤细胞系的捕获效率 |
4.3.7 镍网在过滤装置中的不同放置对捕获效率的影响 |
4.3.8 分离装置的灵敏度 |
4.3.9 细胞活性 |
4.3.10 动物实验 |
4.3.11 临床样本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乳腺癌患者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及核酸检测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细胞培养 |
5.2.4 待检测靶标核酸序列和引物设计及其序列 |
5.2.5 DNA样本的提取 |
5.2.6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CR产物的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论文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和序贯瘤床补量放疗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补量放疗的研究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特殊类型乳腺癌预后因素及治疗方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多维度探索三阴性乳腺癌预后因素及治疗靶点的研究 |
摘要1 |
Abstract1 |
第一章 前言 |
1.1 乳腺癌分子分型简介 |
1.2 三阴性乳腺癌特征简介 |
1.3 肿瘤基因组学简介 |
1.4 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治疗靶点及免疫治疗现状 |
1.5 NGS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运用 |
1.6 三阴性乳腺癌独特的胚系突变 |
1.7 三阴性乳腺癌的胚系突变 |
1.8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与研究对象 |
2.2 组织基因组DNA的提取、文库构建与测序及分析(图lb,图lc)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研究结果概述 |
3.2 三阴性乳腺癌胚系突变的分析 |
3.3 三阴性乳腺癌同源重组修复通路基因突变的分析 |
3.4 三阴性乳腺癌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突变的分析 |
3.5 三阴性乳腺癌免疫维度相关指标测序分析 |
3.6 三阴性乳腺癌具有胚系突变的体细胞变异特征分析 |
3.7 三阴性乳腺癌体细胞突变的分析 |
3.8 三阴性乳腺癌脉管浸润(lymphovascular invasion,LVI)的分析 |
3.9 三阴性乳腺癌体细胞突变进行通路富集分析 |
3.10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概述 |
4.2 研究队列讨论 |
4.3 三阴性乳腺癌基因突变概况的讨论 |
4.4 三阴性乳腺癌胚系突变情况的讨论 |
4.5 三阴性乳腺癌免疫维度指标的讨论 |
4.6 三阴性乳腺癌体细胞突变的讨论 |
4.7 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结果的讨论 |
4.8 基因富集分析结果的讨论 |
4.9 研究的局限性 |
4.10 研究的前景 |
第五章 结论 |
综述 基于下一代测序技术探索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因素及治疗靶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乳腺保乳术与乳腺全切术对中国BRCA1/2突变乳腺癌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
摘要2 |
Abstract2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与研究对象 |
2.2 研究终点及随访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乳腺癌BRCA1/2突变的发生率及临床病理特征 |
3.2 生存分析 |
3.3 无病生存、总生存和无复发生存的COX多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综述 MRCA1/2突变的乳腺癌的手术治疗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9)早期宫颈癌血浆循环肿瘤DNA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病例资料收集 |
2 实验试剂与实验设备 |
3 实验步骤 |
3.1 血浆分离及储存 |
3.2 血浆ctDNA的提取及浓度测定 |
3.3 DNA文库构建 |
3.4 上机测序 |
4 生物学信息 |
4.1 数据处理 |
4.2 参照标准 |
5 观察及分析指标 |
6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1.1 临床病理资料 |
1.2 手术病理资料 |
2 初始治疗前血浆ctDNA拷贝数变异及含量分布情况 |
2.1 初始治疗前血浆ctDNA含量分布情况 |
2.2 初始治疗前血浆ctDNA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分布情况 |
3 初始治疗前血浆ctDNA含量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
4 初始治疗前血浆ctDNA含量与手术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5 手术后不同时点血浆ctDNA含量变化及随访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缩略词 |
致谢 |
(10)灸药结合改善乳腺癌化疗性骨髓抑制及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 |
1.资料与方法 |
1.1 课题及病例来源 |
1.2 样本量估计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研究病例的终止 |
1.7 病例的剔除 |
1.8 结局指标评判标准 |
2.随机化方法及药物管理发放 |
2.1 随机化方法 |
2.2 药品发放与管理 |
3.治疗方案 |
3.1 艾灸 |
3.1.1 取穴 |
3.1.2 灸法 |
3.1.3 疗程 |
3.2 中药方剂 |
3.3 rhG-CSF应用 |
3.4 化疗方案 |
3.5 合并用药的规定 |
3.5.1 允许合并的用药 |
3.5.2 禁止合并的治疗 |
4.观察指标 |
4.1 主要结局指标 |
4.1.1 基线信息 |
4.1.2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监测: |
4.1.3 分层分析 |
4.2 次要结局指标 |
4.2.1 生存质量调查 |
4.2.2 不良反应 |
4.3 观察时点 |
4.4 疗效评价标准 |
5.统计方法 |
6.技术路线图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两组患者基线情况分析 |
1.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 |
2.总体治疗结果分析 |
2.1 白细胞结果比较 |
2.1.1 总体白细胞计数比较 |
2.1.2 白细胞计数分层比较 |
2.2 中性粒细胞结果比较 |
2.2.1 中性粒细胞的总体比较 |
2.2.2 中性粒细胞计数分层比较 |
2.3 骨髓抑制使用rh G-CSF剂量的比较 |
2.3.1 骨髓抑制使用rh G-CSF剂量的总体比较 |
2.3.2 使用rh G-CSF剂量分层比较 |
3.乳腺癌生存质量的比较 |
3.1 乳腺癌生存质量的总体比较 |
3.2 乳腺癌生存质量的共性模块比较 |
4.不良反应的比较 |
4.1 两组患者全身不良反应 |
4.2 不良反应分层分析 |
5.安全性指标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乳腺癌常用化疗方案及现状 |
1.1 蒽环及紫杉类作用机制与局限性 |
2.骨髓抑制的研究现状 |
2.1 化疗性骨髓抑制的机制 |
2.2 西医改善骨髓抑制的治疗及现状 |
3.乳腺癌化疗性骨髓抑制的中医研究 |
3.1 乳腺癌化疗性骨髓抑制的病因病机 |
3.1.1 正虚毒滞是乳癌发病的基本状态 |
3.1.2 手术耗损是骨髓抑制的促进因素 |
3.1.3 化疗攻伐是骨髓抑制的首要因素 |
3.1.4 脾肾亏损是骨髓抑制的根本因素 |
3.2 乳腺癌术后化疗骨髓抑制的中医治疗 |
3.2.1 乳腺癌术后化疗骨髓抑制溯源 |
3.2.2 中药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骨髓抑制的相关研究 |
3.2.3 艾灸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骨髓抑制的相关研究 |
4.温肾升白方结合艾灸治疗乳癌化疗性骨髓抑制 |
4.1 理论基础 |
4.1.1 立方根本大法 |
4.1.2 方药组成特色 |
4.1.3 灸药灵活运用 |
4.2 药理基础 |
4.2.1 健脾温肾法改善骨髓抑制 |
4.2.2 温肾升白方药味改善骨髓抑制 |
5.温肾升白方结合灸药的临床效果分析 |
5.1 治疗白细胞降低疗效分析 |
5.2 治疗中性粒细胞降低疗效分析 |
5.3 减少rh G-CSF剂量相关分析 |
5.4 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5.5 对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分析 |
6.结论 |
7.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五苓散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提高生活质量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已发表文章 |
四、58例早期乳腺癌病人的白细胞变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癌症病人共病现患状况及其对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 ——基于Q医院的实证研究[D]. 张文敬. 山东大学, 2021(11)
- [2]早期乳腺癌辅助化疗方案AC-T与TAC的对比分析[D]. 施锦红. 吉林大学, 2021(01)
- [3]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与机制探讨[D]. 赵同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人工智能决策系统在乳腺癌治疗应用中的探索性研究[D]. 许凤锐. 军事科学院, 2020(02)
- [5]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大分割放疗急性毒副反应及对患者心理的影响[D]. 李文英.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6]基于微纳技术实现尺寸过滤和亲和性富集循环肿瘤细胞的研究[D]. 尹佳祥.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7]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和序贯瘤床补量放疗的比较[D]. 曾琴. 西南医科大学, 2020(09)
- [8]特殊类型乳腺癌预后因素及治疗方式的研究[D]. 黄欣.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5)
- [9]早期宫颈癌血浆循环肿瘤DNA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D]. 袁秋月. 青岛大学, 2019(02)
- [10]灸药结合改善乳腺癌化疗性骨髓抑制及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D]. 李思雨.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