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2001年投资形势分析与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常婷婷[1](2020)在《新世纪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海外利益维护政策研究》文中指出东南亚是日本国家战略布局和实施的关键地区之一,其在日本对外政策构想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且被长期高度重视。由此,东南亚地区被日本视为战略“后院”。二战后,日本凭借“赔偿即投资”的理念、“雁阵”发展模式等政策举措,一跃实现了本国经济的复兴和起飞,继而为其追求“政治大国”目标、寻求安保领域新突破等,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可以说,东南亚地区在日本国家战略布局和实施中的特殊地位,使其在日本海外利益维护政策中占有不容小觑的战略位置。冷战结束后,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接连打击,日本经济社会发展饱受冲击,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有所折损。新世纪以来尤其是“9·11事件”后,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变化趋于微妙和复杂。加之域内外新兴国家的快速崛起、美国加速回归亚太地区的战略举动、周边国家的群体性发展态势,使日本在周边地区及全球事务处理上的主导权和影响力相对缩小,其海外利益维护领域的挑战性随之增多、压力有所增大。这一点,在东南亚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和明显。在东南亚地区,日本的海外利益可以划分为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安全利益和文化利益。总体来看,日本在该地区的海外利益维护政策,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且呈“同心圆”式排布,大致经历了经济上的“一枝独秀”、经济政治的“并驾齐驱”、经济政治安全“三足鼎立”的发展过程。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经营初期,其以经济赔偿交涉为中心、经济援助为途径,进而形成“赔偿—援助—投资”相循环的发展体系。伴随日本与东南亚国家经济关系的加强和深化,双方互动扩大到政治合作领域。以“福田主义”(1976)为标志,坚持平等发展与合作立场,通过参与地区事务、扩大本国的政治存在、坚定东南亚地区在日本战略发展中的能动作用,成为日本长期奉行的政策路线方针,使得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海外利益更趋广泛和全面,随之而来的海外利益维护需求也不断增多。新世纪以来,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海外利益维护政策更趋复杂、全面和多样,其以日美同盟为基轴、法律和制度为基础、开发合作为辅助、安全保障为拓展、夯实民意为后备的多领域共同协作政策方针,得以明确和被清晰地贯彻下来。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海外利益维护政策,呈现三大特点:在地区主导权上“从追随转向引领”,在经济合作上“由低调转向主动”,在重点领域上“从经济转向安全”。日本在该地区的长期投入,使其拥有众多的双边或区域性制度合作平台、成熟的政府开发援助体系、域内较好的民意基础等优势资源。不过,由于日本经济发展驱动力不足、海外安保维护受限较多,加之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和强化、中国影响力的增强、印度的“战略东进”政策、澳大利亚的“北上”策略、东南亚地缘安全与投资环境的波动等因素的复合影响,使其新时期实施东南亚地区海外利益维护政策受到不少限制。日美同盟对日本战略独立性的长期牵制作用,也使日本“分而治之”的地区策略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东盟一体性,由此增加了日本在东南亚地区海外利益维护政策实施的难度和不确定性。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海外利益维护政策及模式,对新时期中国维护和增进海外利益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近年来,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落实,中国海外利益拓展和维护进入新阶段。中国在推进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进程中,要优先确保“五通”的高质量建设和高水准落实,要战略规划和构建制度基准、权力外溢、软实力支撑的海外利益保护体系。
安蕾[2](2020)在《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应用》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选择,是各级政府和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经济增长有三个基本的动力:劳动、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虽然大规模投资、大量新增劳动力及效率的提高都对过去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2005年前后,这些支撑高速经济增长的因素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贯穿宏观调控全过程的主线。国际上定量研究经济结构问题的主流方法是矩阵代数衍生出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静态投入产出模型及动态投入产出模型两种。但目前研制出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主要是用于研究不同时期“生产性固定资产”与社会再生产之间的内在联系,关于“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极少。本文从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理论出发,提出了“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编制的框架结构,并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19872017年投入产出基本表及延长表,研制出涵盖31个年份、30个部门的“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2002年=100)”,在表的编制方法上有所创新,并基于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对我国宏观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完善了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理论,丰富了利用投入产出表研究经济问题的基本工具,并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支持。本文所做的工作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推算出19872017年期间我国未编表年份的18张投入产出补充表。采用标准RAS法,借助R语言软件自动化编表过程,得到19872017年期间我国未编表年份缺失的18张投入产出“补充表”,与13张统一表式结构的“收集表”,共同构成覆盖国民经济30个产品部门的31张连续年份“同部门当年价投入产出序列表”,完善研究的基础数据。第二,研制连续年份“中国19872017年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2002年=100)”。采用目前常用的方法编制可比价投入产出表,部分年度、部分部门的增加值指标易出现负值。为此,本文在现有可比表编制方法的基础上做出改进:首先,基于国家现有统计数据,整理出“第I、II象限所用价格指数”及“第III象限所用价格指数”,构建“19872017年投入产出可比价格指数体系(2002年=100)”,并按照常用方法编制得到“初始可比表”;然后,借鉴RAS法的思想,提出采用“迭代法”调整“初始可比表”的具体步骤;最终,研制出较为符合经济实际且误差较小的连续年份、30部门的“中国19872017年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2002年=100)”。为后续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奠定基础,并为本文应用部分及相关研究提供大量数据支撑。第三,完善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编制的理论框架,并研制出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2002年=100)”。目前鲜有关于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表的编制方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本文从年度表“前一年度的产品生产不能消耗后来年度生产产品”的基本性质出发,引入投资分配系数,内生化外生变量,并通过模型的运行,采取一定的方法将不同年度的静态投入产出模型“链接”起来,使过去的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的现在和将来联系在一起,考察一个时间序列上资本投入与扩大再生产的关系。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为后续动态的分析和研究国民经济活动提供了一个有力工具。“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理论是本文研究的核心:(1)明确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链接变量,给出各象限具体分配基数的确定方法:首先,基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等理论,选取静态投入产出表中的“资本形成总额”指标作为链接年度间联系的经济变量;其次,研究链接变量与以后年份的具体联系,需根据其构成项目作为资本积累属性上的差异,确定链接变量在年度表中各象限的具体分配基数。本文剥离出“存货增加”中的生产性部分,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标之和作为“生产性投资”(第I象限分配基数),不再用于年度表第II象限最终使用,只在第I象限中间使用之后年份中长期内的年度间、部门层面逐步进行分解,而存货增加指标余下的部分则作为“非生产性投资”(第II象限分配基数),在年度表最终使用后面年度短期内进行分解,分配未完额作为各期结余,放入年度表第II象限最终使用中设置的“生产性投资余额”、“存货增加余额”栏。(2)提出“新流量分解三步法”解决年度表第I象限上三角形分块矩阵的流量分解问题:第一步,采用“累计比较法”估计各年度分行业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投资时滞,并结合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及实际生产情况,综合确定分部门生产性投资在年度表中的分配年限;第二步,从资本的效能变化角度提出“二项分布折旧理论”,计算各部门生产性投资在各年度的投资分配系数、年分摊额,具有可操作性;第三步,采用结构法从实际使用角度将各年度生产性投资额在年度表的部门层面进行分解。(3)研制出“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2002年=100)”。时间跨度较长,部门分类较多,目前尚无该方面的编制实例,编制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为后续应用研究奠定数据基础。第四,利用前文研制的连续时间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数据,由浅入深开展应用研究。一方面,对过去30余年,我国国民经济从生产到最终使用这一完整的实物和价值运动过程中总量与结构演变情况、部门间关联特征及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假定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滞后性、对产出的影响是相对长期的,试图把传统对经济增长的认识转变到本文的思路下,将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与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相结合,构建面板生产函数模型,对各部门前期“累计投入”如何影响当期产出、变化趋势如何等问题进行研究,对基于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开展的应用做了有益的尝试。相关成果为我国结构改革问题提供了理论及数据支持,研究发现:(1)近几年我国总量指标表现不佳,但随着产业转型升级、部门结构不断优化,未来可期。总体上,19872017年期间,总量指标呈现先增后减态势,19871990年、19962000年及近期三个时间段,各总量指标低于全期平均水平;产业上,研究期间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主要依赖第二产业的生产活动,各项指标与总体呈现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第三产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战场;产品部门上,近几年各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的粗放型产品部门向信息化带动的集约型产品部门演变。(2)基于投入产出表纵向反映生产的投入来源、需求消耗情况,行向反映产出的分配去向、供给使用情况的特点,对部门间关联特征及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需求角度,随着我国行业分工的逐步细化,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总的资本有机构成及服务化程度逐年上升,但各产品部门的中间消耗情况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研究期间30个部门中有14个产品部门的中间投入占比上升,而大多数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部门则出现单位产品的物耗下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部门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多数部门对自身的消耗呈现一定程度的上升趋势,且增加了对第三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但对第一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在不断减少;下游终端类行业所需中间投入比重大、品种多,需求波及范围较广,相关部门如果符合国家产业升级方向,刺激其生产能力可以加速经济增长,可给予重点扶持。供给角度,一方面,研究期间我国总产出内中间使用合计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各部门生产的产品只有少部分直接作为最终产品分配使用,绝大多数又进入其下游行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参与更高水平的生产;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内、外需“双轮驱动”的特征日益明显。最终消费总量与结构优化升级的速度都在不断加快,从传统实物消费为主,发展为实物与服务消费并重。且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出口由传统产品向附加价值较高、技术含量较高的高科技产品转型。另外,中上游能源、原材料部门及生产性服务业等部门单位最初投入对国民经济整体的供给推动能力普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这类部门通常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短板,极易出现供给短缺和价格上涨的情况,提高此类部门的生产供应能力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点;而对社会的供给推动作用不断减弱的几个部门,社会对其投入需求实际是在减少的,需要预防产能过剩等问题。(3)利用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数据构建面板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在“资本投入”指标的刻画方面与以往有所不同。区分资本存量的“财富属性”与“生产属性”,考虑各部门投资时滞,从年度表中整理各年使用的之前年份资本积累及当期提供的“生产性投资”数据,得到“生产性资本累计”作为“资本投入”的代理指标,构建我国19872017年产品部门生产函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资本投入在各部门中的配置也在不断优化,投资的重心由农业、低端产业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转变。另外,我国国民经济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效率系数既受产品部门层面个体影响,又随年份变化存在显着差异,而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及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则受产品部门结构变化的影响显着。
王维[3](2019)在《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关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优势互补,也关乎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协作互动。不仅标示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也表明协调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赋予长江经济带生态先行、创新驱动和协调发展的新型战略定位,经济发展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最终目的,能源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生态先行的必然要求,教育发展是创新驱动的智力源泉,5大要素之间相互支撑、协调共进,共同完成国家赋予长江经济带的历史使命。因此,有必要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生态、环境、能源、教育5大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把控现在、最终赢得未来。从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以往关于“5E”(经济Economic、生态Ecology、环境environment、能源Energy和教育Education,简称5E)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能源协调发展、经济—教育协调发展、能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教育—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生态环境—能源协调发展等方面,并无涉及经济、生态、环境、能源与教育5个要素间协调发展的研究,且研究尺度较为单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范围,以系统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为支撑,在政策解读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法、基尼系数法、共线性检验和合理性检验等方法构建长江经济带“5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文献分析、数理分析、比较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进行区域尺度、城市群尺度、省级尺度和市域尺度等多尺度的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演化研究,并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拓展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尺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重点研究长江经济带“5E”系统发展时空特征、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时空演变以及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不断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集中在四川省和云南省境内。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不断上升,下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高于中上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高值区域;上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低于中下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低值区域。(2)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波动上升,高值区分布在江苏省和安徽省区域,低值区集中于云南省和贵州省境内。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生态建设指数快速提升,下游地区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生态压力指数逐渐增大,生态系统发展指数下降为长江经济带低值区域。(3)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中游地区湖北省方向移动,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四川省境内向上海市周边转移。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环境保护指数快速上升,中游地区湖北省区域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下游地区环境污染指数居高不下,逐渐下降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4)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平稳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能源总量指数快速上升,成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上游地区能源结构指数低于下游地区,逐渐降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5)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波动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贵州省、重庆市区域扩散,低值区由四川省向云南省西南方向收缩。2000-2015年间上游地区贵州省区域教育投入指数快速提升,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逐渐上升为长江经济带高值区域;上游地区云南省区域教育规模指数增长缓慢,处于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6)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稳步上升,高值区分布在长三角区域,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三角区域“5E”系统发展指数均高于其它区域,且发展趋势较为统一,成为长江经济带“S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游地区生态系统发展指数弱于其它“4E”发展指数,上游地区经济系统发展指数和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均低于其余“3E”发展指数,中上游地区大多为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低值区域。(7)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①2000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压力、环境污染、能源总量和教育质量5个准则层面。②2015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基础、环境保护、能源效益和教育投入5个准则层面。(8)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①提升策略: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严守生态底线、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重视教育职能、发挥智力驱动效益。②保障机制:绿色经济运营机制,生态保护法治机制,环境污染联控机制,能源安全管理机制,教育科技支撑机制等保障机制。
武振华[4](2018)在《我国化工行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及碳配额分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气候变暖是全人类面临的非常严峻的环境问题,我国政府已经多次作出了减排承诺并确定减排目标。高排放行业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其增长趋势值得关注。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之一,也是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之一,研究我国化工行业碳排放的相关问题,对我国化工行业碳减排和行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我国化工行业的碳排放效率及影响因素,对化工行业的碳排放进行了预测,探究了化工行业内部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法,并提出了基于研究结果的化工行业减排政策建议。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第一,本文使用库兹涅茨曲线分析了化工行业碳排放与其自身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化工行业及各个子行业的碳排放效率进行了评价,这种综合分析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二,本文利用LMDI模型对影响化工行业碳排放的因素进行了分解,得到了影响化工行业碳排放的关键因素,在分解的基础上,运用改进的STIRPAT模型,分别构建了化工行业及各个子行业的碳排放预测模型,并采用情景分析的方法预测分析了在四种情景模式下未来5-15年的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本文提出了STIRPAT模型拓展的一般规律,具有一定创新性。第三,本文基于公平与效率原则构建了化工行业碳排放权分配模型,对比分析了是否采用碳排放权分配模型带来的产出损失的不同,验证了本文构建的碳排放权分配模型具有成本有效性,这种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各个子行业2020年的碳配额量,并与碳排放的预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化工行业碳排放与其经济发展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同步型关系”;化工行业各个子行业的综合效率差别较大,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波动状态并无明显上升和下降,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无显着提高;经济增长与行业规模对碳排放具有促进作用,能源效率与行业结构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化工行业的总体碳排放量仍处于增长阶段,无明显拐点,但是碳排放强度将显着下降;碳排放权分配模型可以降低化工行业的减排损失,促进分配公平和效率的提升。本文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关于化工行业减排的相关政策建议。
王原雪[5](2018)在《中国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全球经济还处在金融危机之后的艰难复苏期,大部分的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仍在力图摆脱经济增长疲软之势。低迷的国际经济环境触发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美国对华的贸易战争已正式拉开序幕,中国的对外贸易环境明显恶化。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从国内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新常态,2011-2016年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发展预期不容乐观。在后TPP时代,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亚太自由贸易区等自由贸易区的呼声渐高,中国或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迎来新的机遇,触发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全球价值链的兴起,产品内贸易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分工也从传统的基于产品的分工开始转向沿着价值链生产环节的要素分工,跨国公司在区域范围,甚至全球范围的资源整合使得贸易和投资进一步融合,贸易投资一体化成为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需要适应国际贸易分工的新发展,其理论基础应建立在新的国际分工理论之上。与传统的分工模式相比,全球价值链分工生产的产品会额外地增加跨越国境的贸易成本,并且分工环节越细化、跨越国境的次数越多,贸易成本的增加幅度也就越大。即使是较低的关税,也会因为中间产品进口贸易壁垒所产生的累积效应,而使得贸易成本显着增加,并最终影响产成品的生产成本、销售价格和市场竞争力。在不存在关税的情况下,边境管理效率低下、进出口监管不利以及物流服务质量偏低等问题也会对全球价值链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这些贸易便利化的瓶颈实质上迫使货物贸易的成本增加。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国际直接投资既是投资者在全球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同时也为东道国提供了融入全球价值链、获取分工收益的途径,还能为东道国带来技术外溢、增加就业等好处。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来促进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消除资本要素流通障碍、提高资本要素流通效率,能有效增进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有益互动,推动全球价值链的发展。目前东亚地区集中了中国内地四成的对外贸易,六成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八成的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内地对东亚的进口和出口贸易在2014年以前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5年之后略有回落;东亚地区对中国内地的外商直接投资在2015年以前主要呈现上升趋势,2016年有小幅下滑;中国内地对东亚的直接投资规模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近几年依然增长强劲。本文通过对中国内地与东亚其他经济体的贸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香港、柬埔寨的进出口与中国内地一直保持了较强的互补性;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都曾在很长一段时期与中国内地保持了较强的贸易互补性,但是最近几年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为较弱的互补性;台湾、韩国、蒙古、印尼、泰国、老挝、缅甸,除个别年份外,基本保持了与中国内地较弱的互补性。本文进一步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与东亚其他经济体的贸易效率和潜力,以及自由贸易区对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对东亚地区经济较发达的经济体表现出更高的贸易效率,对东亚地区经济欠发达的经济体表现出更大的贸易潜力。与东亚经济体签署自贸协定能够显着提高我国与缔约国的出口贸易效率,增加我国的出口额,并且还对出口贸易效率具有显着的稳定作用,但是对进口贸易仅表现为对稳定性的负面影响。另外,中国对东亚地区的进口效率普遍高于出口效率,出口表现出更大潜力。本文还利用GTAP模型对“10+3”合作机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亚太自由贸易区,以及分别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效应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显示,中国经济能够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范围扩大中获益,建立统一的自由贸易区比分别签署双边自贸协定对中国经济影响更大。日本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最大的受益者,但是东亚发展中国家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有陷入“贫困化增长”的风险。中国在“10+3”机制下出现“贫困化增长”的问题,但是随着自贸区范围的扩大,这一问题得到解决;东盟的发展中国家在多个模拟结果中都显示出“贫困化增长”倾向,并且自贸区范围的扩大也并未使这一问题得到改善。最后本文建议为避免东盟发展中国家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陷入“贫困化增长”的困境,我国应该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下“互联互通”方式的经济带动作用,积极与东盟构建“命运共同体”,共享经济一体化成果。我国应该发挥关键自贸区的联动作用构建东亚自贸区网络,在巩固既有要素优势的同时培育新的要素优势,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
陈胜利[6](2018)在《基于动态价值理论的投资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为证券投资提供了条件,经济发展让资金有了剩余,投资理财市场需求巨大。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价值投资理念也逐渐被投资大众接受。价值投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被证明可以取得超额收益,但没有被所有投资者采纳,是因为实际应用时仍存在困难。本文从理论分析入手,提出了动态价值投资理论。以此为基础,结合文献和本人投资经验,对价值投资涉及到的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格波动规律、价值来源、估值与安全边际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可行的投资方法。首先,在回顾传统价值投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价值理论。动态价值理论适用于成长股、周期股等各种股票的投资,同时为投资者避免陷入价值陷阱提供分析方法。分析表明买入价值成长股至少可以获得买入安全边际和持有期间价值成长带来的持有安全边际。价值的动态变化会形成预期,理性预期会让股价波动,从而反映价值的动态变化。股价走势是短期随机波动、中期趋势驱动和长期价值决定三种趋势叠加的结果。其次,本文提出清算模型、盈利模型、交易模型和幻想模型四种模型,用于判断股价高估还是低估。投资者可以利用清算模型买入传统价值股,也可以利用盈利模型买入成长股,利用交易模型卖出股票,幻想模型做空股市获利。同时,研究了股市泡沫成因与特征,投资者可以在泡沫破裂前卖出股票,也可以在泡沫破裂后买入廉价优质股票。文章还分析了企业价值创造过程和利润来源以及企业保持持续创造价值的方法。在理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未来市盈率和PEG作为选股指标,并用A股2000年到201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未来5年5倍市盈率股票和PEG<0.5的股票有非常好的优势,可以作为投资选股指标,所有的投资周期内都取得了超额收益和正收益。由于市场已经部分反映了企业经营情况,简单选用过去的财务数据计算市盈率和PEG很难获得满意的超额收益。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总结出动态价值投资方法,从买入标的、买卖时机、持股组合原则到安全边际、风险和业绩评价,提出了投资者应该参考的原则。动态价值理论表明,计算安全边际应该考虑卖出时股票的价值而不是买入时的价值。投资标的选择应考虑四维安全边际:买入安全边际、持有安全边际、价值重估和协同价值带来的安全边际,相比静态价值投资理论只有买入安全边际可以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预期。研究表明,由于股价存在中期趋势,投资期限1至3年的循环投资好于长期持有的投资效果。
任崇强[7](2017)在《中国区域经济脆弱性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最近几十年全球环境变化,气候变化、经济社会突发事件等问题与经济问题叠加,“黑天鹅事件”频发,使得全球经济面临复杂局面和不确定性的形势,经济脆弱性问题突显。经济脆弱性是经济增长中可持续性科学的核心问题。克劳斯·施瓦布(2002)在首届世界论坛中明确提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减少发展中的脆弱性”。2015年9月25日,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通过的《变革我们的世界一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提出,加强全球宏观经济稳定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目标。2010年之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明显的下行趋势;2015年,中国经济脆弱性成为世界经济重点关注的两个主题之一。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区域经济脆弱性进行研究,在理论上,可以丰富经济地理和经济增长的学科理论;在方法上,可以科学量化区域经济脆弱性的大小;在实践上,有助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有助于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规划,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地方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提出经济脆弱性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梳理脆弱性和经济脆弱性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中经济脆弱性的特征;采用多级可拓评价方法对全国和省域经济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经济脆弱性的系统内部产生机制,衡量经济脆弱性造成经济增长损失的大小。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分析经济脆弱性的区域差异空间格局特征及其演化、空间关联特征,空间溢出效应。第四部分(包括第九章和第十章):提出降低经济脆弱性的调控方向和调控措施;梳理本论文的研究结论,研究中的不足,论文的创新点和未来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1)中国经济脆弱性在逐渐下降,省域经济脆弱性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点,经济脆弱性类型在增加。(2)经济脆弱性对于经济增长造成较大的潜在损失,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释放空间。(3)社会子系统脆弱性成为目前中国经济脆弱性产生的主要根源,经济适应性处于严重不协调状态和衰退的发展方向。(4)中国经济脆弱性的区域差异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区域内部差异呈现逐渐扩大趋势,区域内部差异是导致经济脆弱性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5)经济增长与经济脆弱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空间关联特征,经济脆弱性对邻近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负溢出效应,但在西部地区却具有轻微的正溢出效应。(6)实现降低经济脆弱性的目的,采取的主要措施落实在产业安全、金融、扶贫、卫生健康、环境治理、城镇化、科技创新、要素价格等方面,并提出将经济脆弱性应用到区域经济规划之中。
朱雄关[8](2016)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党和国家根据我国当前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国家发展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来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和经济外交战略,是新时期我国大周边外交的重要战略布局。当前,随着国际能源局势和地缘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能源需求持续高速增长,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面临非常严峻的能源安全形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我国能源海外进口的主要来源地,这一地区的能源生产和出口对于保障中国能源供给安全和解决中国能源面临的困难风险地位重要、意义特殊。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加强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困难风险和严峻形势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在对“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东、非洲、东盟、中亚、俄罗斯等主要地区和国家油气资源禀赋状况、供给能力以及与中国能源合作历史及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对中国与这些地区和国家能源合作的前景进行分析预测。通过剖析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能源合作中面临的困难问题和大国能源地缘政治博弈,对“一带一路”主要地区能源合作前景形势进行分析判断。最后对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加强能源合作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思考。本文在对“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能源状况和发展前景,以及在能源合作面临困难和挑战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一是得出了“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未来的油气贸易合作能力前景评估,并根据这些国家的投资开放程度和区位功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上下游领域的合作方向和重点;二是针对西半球和北极地区国家油气资源发展前景,从拓宽当前“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视角,思考并提出了构建能源大丝路的观点,建议国家在“一带一路”路线图中增加北线和东线方向,加强中国与美洲国家和北冰洋沿岸国家能源合作力度;三是针对当前国际能源秩序、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能源现状,思考并提出了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平台,建立丝路能源合作机制的观点以及相关的措施建议,使中国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有力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
孟赞[9](2015)在《广义相对估值理论模型构建及动态优化研究 ——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数据》文中认为当今之中国,恰遇“非常之世”、“非常之事”、“非常之时”。“非常之世”:超越、反腐、改革。超越:据IMF报告2014年底,经济总量上中国将第一次超越美国。反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必被扭转,价值投资的春天来了。改革:改革的红利,必催生股市的繁荣。非常之事:注册制、沪港通、成交量。注册制:股票发行的市场化,必促使投资者更注重内在价值的挖掘,价值投资将会真正大行其道。沪港通:带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价值活水来。”价值投资将真正从“理想王国”来到“现实世界”。成交天量,彰显股市无魂。非常之时,必待非常之人。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精诚忽交通,价值入我肠;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在投资领域,价值投资在中国到底是否可行?价值投资为什么能够长期战胜市场?价值投资的内含机理是什么?为什么提倡价值投资而不是其他投资?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和尚未解决的难题。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如下:全文涵括九个章节:绪论一章、正文七章、结论一章。第一章属绪论性质,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的主要方法、主要创新点以及开展研究的前提假设等问题进行必要的界定和阐释。第二章至第八章是本文研究的主体内容。从形式上讲,第一章是从“总”的意义上构建本文的研究架构,第二章至第五章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第六章主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第七章主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第八章主要解决“对与错”的问题。第二章到第六章是价值观,第七章是方法论。第二章的核心是基于内涵价值视角的IFP/S理论构建。首先,第一部分,对国内外价值投资理论主要研究精粹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概括了其关键特征和核心要点;第二部分,详细梳理和总结了与价值投资相关的行为金融理论,对行为金融的发展演变,及与数理金融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传统数理金融的缺陷和不足,行为金融对传统数理金融的挑战与修正;第三部分,简述了神经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决策、不确定性与大脑之间的原理和机理,介绍了神经科学的二维理论框架和自发性神经过程的基本特点。其次,是基于内涵价值视角的相对估值理论模型构建,首先探究了价值投资与中国传统智慧的思想渊源,实现道德经与价值投资,太极与价值投资、行为金融和神经经济的“互联互通”;然后,详释了从绝对估值论到相对估值论的理论演化,分别从逻辑推导、数理推导、经验观察到内含机理、一元模型到二元模型、狭义估值到广义估值、绝对估值论到相对估值论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推演,最终形成相对估值理论模型。最后,形成文章核心价值观IFP/S理论,随后具体阐释了IFP/S理论的基本释义、理论实质和理论模型。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基于IFP/S理论的产业研究。遵循文献综述、研究发现、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首先,归纳整理了基于价值投资视角的产业分析与判断主要观点精萃。其次,从产业生命周期、产业盈利能力稳定性、产业资本结构稳定性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发现。最后。对中国现阶段各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特点,盈利能力稳定性,资本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基于IFP/S理论的财务研究。首先,汇总整理归纳了以格雷厄姆和巴菲特为代表的基于投资视角的相关财务分析观点精粹;然后,分别从资产质量、负债质量、利润质量、现金流量质量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完整具体的研究总结;最后,实现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表融会贯通,有机统一。第五章的主要内容是基于IFP/S理论的产品研究。首先,是基于价值投资视角的产品需求研究,分别从文献综述、需求黏性分析和产品需求与稳定性逻辑关系三个部分进行了探究;其次,是基于价值投资视角的产品品牌研究,分别从文献综述,品牌与稳定性的内含机理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接着,是基于价值投资视角的产品商誉研究,分别从文献综述、商誉与价值投资、商誉与经济特许权、商誉与消费垄断型企业、商誉的会计估值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发现;最后,是基于价值投资视角的产品价格研究,着重探究了议价能力与价值投资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了为什么定价权是价值投资产品分析的灵魂。第六章的核心内容是相对估值理论模型构建。首先,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双加工理论,阐释了投资决策的神经机理;其次,基于情绪—理性互动决策机理,构建了基于情绪—理性互动决策的二元估值模型;最后,在绝对估值理论模型和狭义相对估值模型的基础上,得出基于理性的广义相对估值理论模型。同时对影响投资决策的情绪变量测度指标进行了归理。第七章的主要内容是动态优化。首先,阐释了动态优化的内涵、原理和理论模型;其次,详释了动态优化的成因,客观详实的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基本特征、投资者结构特征和投资者认知偏差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最后,得出基于前景理论的动态优化风险决策机制。第八章的主要内容是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IFP/S理论实证检验。首先,进行了研究设计,行业选取和公司选择;其次,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最后,形成实证结论。第九章是研究结论、主要发现及未来规划。首先,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价值投资在中国可行、有道、行难。其次、本文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研究发现:(1)构建了广义相对估值理论模型;(2)基于情绪—理性互动决策的二元估值模型;(3)基于产业企业产品的IFP/S理论;(4)科学阐释了价值投资持久成功的内在机理;(5)动态优化方法及理论模型;(6)实现了价值投资与中国传统智慧(道德经、易经、太极)的“互联互通”。最后,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价值投资的影响和意义,进行了展望,及自己下一步的研究学习规划。创新是论文的灵魂,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研究视角的创新、理论模型的创新以及实证方法的创新。具体阐述如下:一、研究视角的创新首先,虽然国内学者对价值投资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丰富异常,但尚未有基于基于神经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视角对价值投资进行探讨的,尚未有把价值投资与中国特殊证券市场相结合的全景研究。其次,注册制是我国金融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重大改革举措,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目前还没有文献对适合中国证券市场的价值投资理论和价值投资方法进行细致、系统、完整的研究,从这个角度看,本文的研究是一个有益探索。最后,国内对价值投资的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西方价值投资思想、理论和方法的传播上,即在国外价值投资“是什么”“如何做的”,但没有把价值投资与中国特殊国情、文化特征、法制特征、市场特征、投资者结构特征、行为特征,监管特征,系统结合起来研究,从这个角度看,本文的研究是做了较系统、较完整、较全面的研究尝试。基于神经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视角,这两个学科都是新兴学科,都是对金融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是革命性影响的新兴学科。作者相对独特的经历,对这两个学科,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对其的实践应用都有较为独到的感悟和理解,这使自己在研究中拥有了相对的优势,为较深入系统的创新研究打下了基础。二、理论模型的创新首先,文章基于内涵价值的视角,通过数理模型推导,指出了期望效用理论的缺陷和不足。接着将前景理论,神经经济学(不确定性、决策与大脑)和价值投资内在有机统一起来,揭示了价值投资的神经经济学原理和行为金融内含机理。然后融汇中国传统智慧,基于中国股票市场从产业、财务、产品的视角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实证检验,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构建了二元估值模型,在狭义估值法的基础,得出广义估值法。最后,在绝对估值论的基础上,形成广义相对估值论。三、实证方法的创新首先,文章把大数据作为实证检验的工具,个人出资购买了最新的Choice软件,数据的质量得以保证。该数据库可以提供基于产业、财务、产品、时机四维视角的完整数据,为进行价值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相结合的全景研究提供了条件,而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一单一视角。其次,在研究过程中,文章以实事求是为基本指导思想,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总路线,既有大数据分析,又重视调查研究,这种既要有吃苦务实精神又要有勇气突破常规的研究方法在博士论文写作中并不常见。再次,广义估值法的构建上,借鉴了保险精算思想,把保险和风险,模糊判断和精确估值较好的结合了起来。最后,在对价值投资在中国具体运用的方法研究上,吸收借鉴了运筹学中的动态规划方法,同时融合了经济学中的动态和优化思想方法,形成了本文的动态优化方法论。研究体会在本文研究过程中,根据自己多年对金融的感悟和理解,市场中的摸爬滚打,血与火的洗礼,悟到“节点理性”,“节点有效”和“动态不均衡逆向转换”,三个“或有发现”,这三个“或有发现”已经得到大数据和本人投资业绩的证明,如能再得到金融心理学实验的证明,可能会具有重大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延伸”了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基石,有利于人们对金融市场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有利于金融理论的完善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张慧敏[10](2014)在《环境约束下吉林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吉林省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实施后得到更大的发展动力与政策支持,经济上实现了再工业化过程,走向新的阶段。在此背景下,本文从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视角出发,以人地关系理论、能源经济理论、环境价值理论、协调发展理论和绿色经济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定量计算方法,对吉林省能源效率及能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探讨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友好发展约束下能源经济协调发展路径,为吉林省能源、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基础。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由5个部分组成:(1)剖析吉林省能源生产与消费、经济系统结构及演化、环境系统质量及工业污染情况,揭示了吉林省能源、经济与环境发展特征。(2)从区域发展角度对吉林省全要素能源效率时空差异进行分析。为突出环境效应下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化,对比分析了不考虑环境要素(情景1)和考虑环境要素(情景2)两种情况下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增长率时空差异。深入探讨环境效应下吉林省全要素能源效率区域差异影响因素作用机制。(3)从行业角度深入分析了吉林省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化情况。为突出环境效应下吉林省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化,对比不考虑环境要素(情景1)和考虑环境要素(情景2)两种情况。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吉林省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差异影响因素作用机制。(4)利用协整分析方法检验吉林省能源与经济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分解分析方法,探讨影响能源消费因素作用机制。通过能源消费弹性和能源消费强度研究,深入分析吉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从侧面反映能源与经济的协调程度。借鉴已有成果,针对吉林省特点,构建能源、经济、环境评价体系,分别对能源、经济与环境系统内部协调程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度进行分析。(5)根据研究结果,从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科技水平,发展吉林省大规模循环经济,加大立法监督和市场监督和加快城市质量的提高,增强民众环保意识5个方面提出促进吉林省能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2000-2001年投资形势分析与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2001年投资形势分析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海外利益维护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东南亚在日本海外利益维护政策中的战略地位 |
一、东南亚在日本海外利益维护政策中的战略价值 |
(一)“后备型”战略储备:开拓海外市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二)“跳板型”战略支点:由“经济大国”转向“国际国家” |
(三)“制衡型”战略定位:平衡域内新兴国家的发展和崛起 |
二、东南亚在日本海外利益维护政策中的经济地位 |
(一)“赔偿—援助—开发合作”构筑的庞大基础 |
(二)增长迅速和颇高依存度的互补性贸易关系 |
(三)扩大经济战略纵深,推进东南亚方向投资 |
三、东南亚在日本海外利益维护政策中的安全地位 |
(一)东南亚在日本航路与资源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
(二)东南亚在日本海外基础利益与安全中的价值 |
第二章 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海外利益维护政策框架与手段 |
一、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海外利益维护政策构想 |
(一)政治安全层面 |
(二)经济贸易层面 |
(三)社会文化层面 |
二、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海外利益维护政策资源 |
(一)政治资源 |
(二)经济资源 |
(三)软实力资源 |
三、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海外利益维护政策目标 |
(一)政治目标 |
(二)经济目标 |
(三)安全目标 |
四、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海外利益维护政策手段 |
(一)政治手段 |
(二)经济手段 |
(三)公共外交手段 |
第三章 日本在东南亚地区海外利益维护政策面临的挑战 |
一、内部问题层面 |
(一)日本国内经济发展驱动力不足 |
(二)日本在海外安保维护上的限制 |
二、地区格局层面 |
(一)域内新兴力量崛起的冲击波 |
(二)域外新兴经济体的赶超压力 |
(三)地缘安全因素新变化的影响 |
三、日企主体层面 |
(一)日企在东南亚地区的撤资率 |
(二)日企对东南亚国家风险评价 |
(三)日企对东南亚经营风险评价 |
第四章 日本在东南亚地区海外利益维护政策实施的方针与重点 |
一、经济为中心:构筑相互依存的自由贸易网络 |
(一)积极构建并参与双边和区域性经济合作机制 |
(二)通过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环境改善 |
(三)加强域内合作保障日本资源安全与海路畅通 |
二、安全为扩展:确保日本在东南亚地区利益安全 |
(一)增进与东南亚国家间双边安全交流和合作 |
(二)加强国家间多边安全保障合作与对话机制 |
(三)法律与安全支持相结合维护海外基础利益 |
三、民意为基础:以“交流互动”促进国家间理解 |
(一)强化日本战略性海外公共外交活动 |
(二)深化日本与东南亚国家间文化交流 |
(三)扩大日本与东南亚国家间人员往来 |
四、日美同盟为基轴:步调一致借力维护日本海外利益 |
(一)日美同盟的新发展与彼此间共同利益诉求 |
(二)日美共同经济活动助推日本海外利益维护 |
(三)借力日美同盟升级,强化本地区安全合作 |
第五章 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海外利益维护政策效果评价与启示 |
一、日本在东南亚地区海外利益维护政策变化的特点 |
(一)从追随到引领:推动构筑日本主导下的地区秩序 |
(二)从低调到主动:推动多边合作打造自由贸易旗手 |
(三)从经济到安全:推动由经济性转向政治性安全性 |
二、日本在东南亚地区海外利益维护政策的效果评价 |
(一)搭建制度性平台,形成规则性优势 |
(二)ODA对日本海外利益维护成效显着 |
(三)民意基础增进日本海外利益维护 |
三、日本在东南亚地区海外利益维护的经验启示 |
(一)弱化东盟一体性对日本海外利益维护的影响力 |
(二)调控日美同盟强化对日本海外利益维护的制约 |
四、新时期中国增进和维护海外利益的一些思考 |
(一)放射性:促进“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收获外溢效果 |
(二)标准性:确保“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的高质量方向 |
(三)流畅性:加强合作保障“一带一路”海洋战略通道安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攻读期间科研成果概况 |
致谢 |
(2)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静态投入产出分析 |
二、动态投入产出分析 |
三、总量与结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文章结构 |
一、研究内容 |
二、文章结构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理论 |
第一节 静态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概述 |
一、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
二、平衡关系 |
三、投入产出模型 |
第二节 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的编制理论 |
一、同部门当年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的编制方法 |
二、投入产出补充表的编制方法 |
三、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的编制方法 |
第三节 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方法 |
一、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概念 |
二、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 |
三、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理论 |
第三章 中国1987~2017 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
第一节 中国1987~2017 年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的编制 |
一、编制同部门当年价投入产出序列表 |
二、编制投入产出补充表 |
三、构建1987~2017 年投入产出可比价格指数体系 |
四、编制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 |
第二节 中国1987~2017 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模型的构建 |
一、第I、II象限分配基数的计算 |
二、第I象限流量的分解 |
三、第II、III象限的编制 |
四、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及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分析应用 |
第一节 1987~2017 年中国经济总量与结构变化分析 |
一、总产出构成及变化分析 |
二、增加值构成及变化分析 |
三、部门关联特征变化分析 |
四、最终使用构成及变化分析 |
第二节 1987~2017 年中国产品部门生产函数估计 |
一、理论基础 |
二、数据情况 |
三、模型选择及估计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一、总量及结构变化情况 |
二、部门间关联变化情况 |
三、各部门投入产出关系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中国1987~2017年30 部门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 |
附录 B 中国1987~2017 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参加的研究项目 |
三、申请的专利或获奖情况 |
(3)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尺度 |
1.5.2 数据来源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研究 |
2.1.1 知识结构图谱 |
2.1.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 国内研究 |
2.2.1 知识结构图谱 |
2.2.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基础理论与相关概念 |
3.1 基础理论解析 |
3.1.2 系统理论 |
3.1.3 协调发展理论 |
3.2 相关概念界定 |
3.2.1 长江经济带 |
3.2.2 城市群 |
3.2.3 经济系统 |
3.2.4 生态系统 |
3.2.5 环境系统 |
3.2.6 能源系统 |
3.2.7 教育系统 |
3.2.8 协调发展 |
3.2.9 时空格局 |
3.3 本章小结 |
4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1 全面性原则 |
4.1.2 简明性原则 |
4.1.3 客观性原则 |
4.1.4 可比性原则 |
4.1.5 可获得性原则 |
4.2 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
4.2.1 总结归纳法 |
4.2.2 基尼系数法 |
4.2.3 共线性检验 |
4.2.4 合理性检验 |
4.3 本章小结 |
5 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评价与分析 |
5.1 经济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5.1.1 经济系统的评价目标 |
5.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5.1.3 经济系统的评价结构 |
5.1.4 评价方法 |
5.2 经济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2.1 固定资产投资额时空变化特征 |
5.2.2 规模工业总产值时空变化特征 |
5.3 经济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3.1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
5.3.2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
5.4 经济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4.1 人均GDP时间变化特征 |
5.4.2 人均GDP空间演化特征 |
5.5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5.5.1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5.5.2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5.5.3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6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评价与分析 |
6.1 生态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
6.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3 生态系统的评价结构 |
6.1.4 评价方法 |
6.2 生态基础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2.1 人均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 |
6.2.2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时空变化特征 |
6.3 生态压力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3.1 人均年耗水量时间变化特征 |
6.3.2 人均年耗水量空间演化特征 |
6.4 生态建设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4.1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
6.4.2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
6.5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6.5.1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6.5.2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6.5.3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6.6 本章小结 |
7 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评价与分析 |
7.1 环境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
7.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
7.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3 环境系统的评价结构 |
7.1.4 评价方法 |
7.2 环境污染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7.2.1 工业废水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
7.2.2 工业烟尘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
7.3 环境保护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7.3.1 工业废水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3.2 工业烟尘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3.3 工业二氧化硫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4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7.4.1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7.4.2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7.4.3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7.5 本章小结 |
8 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评价与分析 |
8.1 能源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8.1.1 能源系统的评价目标 |
8.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8.1.3 能源系统的评价结构 |
8.1.4 评价方法 |
8.2 能源总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2.1 电力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
8.2.2 液化石油气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
8.2.3 能源消费总量时空变化特征 |
8.3 能源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3.1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时间变化特征 |
8.3.2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空间演化特征 |
8.4 能源效益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4.1 单位GDP能耗量时间变化特征 |
8.4.2 单位GDP能耗量空间演化特征 |
8.5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8.5.1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8.5.2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8.5.3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8.6 本章小结 |
9 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评价与分析 |
9.1 教育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9.1.1 教育系统的评价目标 |
9.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9.1.3 教育系统的评价结构 |
9.1.4 评价方法 |
9.2 教育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9.2.1 大学在校学生数时空变化特征 |
9.2.2 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时空变化特征 |
9.3 教育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9.3.1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时间变化特征 |
9.3.2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空间演化特征 |
9.4 教育投入准则层支出评价与分析 |
9.4.1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
9.4.2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
9.5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9.5.1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9.5.2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9.5.3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9.6 本章小结 |
10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
10.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相互作用关系 |
10.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10.2.1 综合发展指数 |
10.2.2 耦合发展指数 |
10.2.3 协调发展指数 |
10.2.4 冷热点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10.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3.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4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4.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4.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4.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5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5.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5.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5.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6 本章小结 |
1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11.1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的选择 |
11.1.1 最小二乘法 |
11.1.2 地理加权回归 |
11.2 影响因子的选择与处理 |
11.2.1 因子的选择 |
11.2.2 因子的处理 |
11.3 影响因素评价结果分析 |
11.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整体影响因素 |
11.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局部影响因素 |
11.4 本章小结 |
1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和保障机制 |
12.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 |
12.1.1 推动结构升级,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
12.1.2 加大建设力度,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
12.1.3 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 |
12.1.4 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 |
12.1.5 提高教育支出,发挥智力驱动效益 |
12.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 |
12.2.1 绿色经济运营机制 |
12.2.2 生态保护法治机制 |
12.2.3 环境污染联控机制 |
12.2.4 能源安全管理机制 |
12.2.5 教育科技支撑机制 |
12.3 本章小结 |
13 结论、不足与展望 |
13.1 主要结论 |
13.2 研究不足 |
13.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我国化工行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及碳配额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文献评述 |
2.1 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综述 |
2.1.1 库兹涅茨曲线 |
2.1.2 全要素碳排放效率 |
2.2 碳排放影响因素与预测的相关综述 |
2.2.1 LMDI分解法研究综述 |
2.2.2 LMDI分解法在碳排放研究中的应用 |
2.2.3 STIRPAT模型 |
2.2.4 情景分析预测方法 |
2.3 碳排放权分配的相关理论综述 |
2.3.1 碳排放权交易 |
2.3.2 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 |
2.3.3 碳排放权分配原则 |
2.3.4 化工行业碳排放权分配相关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的碳减排目标与化工行业碳排放现状 |
3.1 我国的碳排放现状 |
3.2 我国控制碳排放的目标与行动 |
3.2.1 我国碳排放控制目标及政策 |
3.2.2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
3.3 化工行业的经济发展现状 |
3.4 化工行业的碳排放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化工行业碳排放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我国化工行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 |
4.1.1 库兹涅茨曲线 |
4.1.2 实证分析 |
4.2 我国化工行业的碳排放效率分析 |
4.2.1 DEA方法 |
4.2.2 实证分析 |
4.3 我国化工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分解 |
4.3.1 LMDI模型 |
4.3.2 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化工行业碳排放的预测分析 |
5.1 基于STIRPAT预测模型的碳排放预测模型构建 |
5.1.1 STIRPAT模型 |
5.1.2 模型建立 |
5.2 实证研究 |
5.2.1 数据选取 |
5.2.2 数据处理 |
5.2.3 结果分析 |
5.2.4 化工子行业分析 |
5.3 化工行业碳排放预测情景构建 |
5.3.1 情景模式 |
5.3.2 各变量目标设定 |
5.3.3 情景描述 |
5.4 化工行业碳排放预测情景分析 |
5.4.1 碳排放情景预测分析 |
5.4.2 子行业碳排放情景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化工行业内部碳排放权的分配 |
6.1 碳减排综合指数的构建 |
6.1.1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6.1.2 CRITIC方法分配指标权重 |
6.2 化工行业内部碳排放权分配 |
6.2.1 基于2020 年强度减排目标的行业分配模型 |
6.2.2 化工行业碳强度减排任务分配结果 |
6.2.3 碳排放权分配结果的合理性分析 |
6.3 碳减排带来的产出损失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化工行业碳排放控制策略 |
7.1 预期碳排放与预期碳配额的对比分析 |
7.2 化工行业碳排放控制策略 |
7.2.1 化解过剩产能,转变发展模式 |
7.2.2 优化行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 |
7.2.3 通过技术进步,提升能效水平 |
7.2.4 完善政策和制度设计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中国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
绪论 第一节 |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
篇章结构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
文献综述 第一节 |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发展 第二节 |
中国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效应分析 第三节 |
简要述评 第三章 |
中国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
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二节 |
价值链分工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
中国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第四章 |
中国与东亚地区经贸合作的演变 第一节 |
中国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第二节 |
中国与东亚地区的经贸合作趋势分析 第三节 |
中国与东亚其他经济体贸易的特征分析 第五章 |
中国与东亚地区的贸易效率和潜力分析 第一节 |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设定及方法说明 第二节 |
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潜力分析 第三节 |
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进口潜力分析 第六章 |
中国参与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实证模拟分析 第一节 |
GTAP模拟方案 第二节 |
宏观经济模拟结果分析 第三节 |
对外贸易模拟结果分析 第七章 |
研究总结 第一节 |
研究结论 第二节 |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
(6)基于动态价值理论的投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动态价值投资理论 |
2.1 传统价值投资理论回顾与讨论 |
2.2 动态价值投资理论 |
2.3 投资的理性预期 |
2.4 动态价值理论的选股方向 |
第三章 股价波动规律 |
3.1 股价波动的规律 |
3.2 股价泡沫研究 |
第四章 企业价值来源 |
4.1 企业创造价值的方法 |
4.2 利润的来源 |
第五章 价值评估方法与实证模型设计 |
5.1 清算模型估值法 |
5.2 盈利模型估值法 |
5.3 交易模型估值法 |
5.4 幻想模型估值法 |
5.5 实证模型设计 |
第六章 实证分析 |
6.1 市盈率与投资收益的关系 |
6.2 低市盈率投资组合 |
6.3 PEG组合实证分析 |
6.4 实证研究结论 |
第七章 动态价值投资方法 |
7.1 投资标的 |
7.2 买卖时机 |
7.3 分散与集中原则 |
7.4 四维安全边际 |
7.5 风险与业绩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1.实证分析样本中的843只股票 |
附2.2000年初市值最小的20市值股票 |
附3.2016年12月31市值最小的20市值股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中国区域经济脆弱性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2.1 脆弱性研究 |
2.1.1 脆弱性概念及其内涵 |
2.1.2 脆弱性的研究类型 |
2.1.3 脆弱性的研究框架 |
2.1.4 脆弱性的研究方法 |
2.1.5 脆弱性的形成机制 |
2.2 经济脆弱性研究 |
2.2.1 经济脆弱性概念及其内涵 |
2.2.2 经济脆弱性中的一些概念解析 |
2.2.3 经济脆弱性评价指标研究 |
2.3 相关理论综述 |
2.3.1 经济增长理论 |
2.3.2 复杂系统理论 |
2.4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经济脆弱性特征分析 |
3.1 经济增长分析 |
3.1.1 经济增长的测度标准 |
3.1.2 中国经济增长与世界的比较分析 |
3.1.3 省域经济增长分析 |
3.2 经济脆弱性特征 |
3.2.1 经济增长波动中的脆弱性 |
3.2.2 经济效率中的脆弱性 |
3.2.3 经济制度变革中的脆弱性 |
3.2.4 产业结构中的脆弱性 |
3.2.5 金融系统脆弱性 |
3.2.6 投资、消费和国际贸易中的脆弱性 |
3.2.7 城镇化进程中的脆弱性 |
3.2.8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脆弱性 |
3.2.9 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脆弱性 |
3.2.10 系统多维度与时空多尺度的地方化脆弱性特征 |
第四章 经济脆弱性的综合评价 |
4.1 综合评价方法 |
4.1.1 评价流程 |
4.1.2 评价目标 |
4.1.3 评价对象 |
4.1.4 评价原则 |
4.1.5 评价步骤 |
4.1.6 评价方法 |
4.1.7 评价模型 |
4.1.8 评价指标 |
4.1.9 数据来源 |
4.1.10 经济脆弱性多级可拓评价模型构建的解释 |
4.2 评价结果 |
4.2.1 经济脆弱性指标权重结果 |
4.2.2 全国综合评价结果 |
4.2.3 省域综合评价结果 |
第五章 经济脆弱性系统内部产生机制及损失衡量 |
5.1 经济脆弱性系统内部产生机制 |
5.1.1 脉冲响应函数方法 |
5.1.2 隶属函数协调度模型 |
5.1.3 各子系统经济敏感性的扰动分析 |
5.1.4 各子系统经济适应性的协调分析 |
5.2 经济脆弱性对经济增长造成的损失分析 |
5.2.1 计量模型的设定 |
5.2.2 数据选取 |
5.3 计量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
5.3.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5.3.2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5.3.3 模型协整检验及结果分析 |
5.3.4 损失衡量的结果及分析 |
第六章 经济脆弱性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 |
6.1 区域差异分析方法 |
6.1.1 区域差异的时序分析方法 |
6.1.2 区域差异的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
6.2 经济脆弱性区域差异时序特征分析 |
6.3 经济脆弱性区域差异空间格局分析 |
6.3.1 不同阶段经济脆弱性空间格局比较分析 |
6.3.2 区域内外差异分析 |
6.3.3 区域差异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
6.3.4 区域差异空间结构演化趋势分析 |
第七章 经济脆弱性的空间关联特征分析 |
7.1 空间关联分析方法 |
7.1.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7.1.2 局部空间关联性分析 |
7.2 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分析 |
7.2.1 GDP总量全局空间关联分析 |
7.2.2 GDP总量局部空间关联分析 |
7.3 经济脆弱性空间关联分析 |
7.3.1 经济脆弱性全局空间关联分析 |
7.3.2 经济脆弱性局部空间关联分析 |
7.4 经济增长与经济脆弱性空间关联分析 |
7.4.1 经济增长与经济脆弱性全局空间关联分析 |
7.4.2 经济增长与经济脆弱性局部空间关联分析 |
第八章 经济脆弱性与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 |
8.1 空间计量模型 |
8.1.1 空间滞后模型(SLM) |
8.1.2 空间误差模型(SEM) |
8.1.3 空间杜宾模型(SDM) |
8.2 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 |
8.3 空间计量模型结果分析 |
第九章 经济脆弱性的调控方向与措施 |
9.1 经济脆弱性的调控目标 |
9.1.1 障碍度模型 |
9.1.2 效率模型 |
9.2 基于经济敏感性的调控方向与措施 |
9.2.1 调控方向 |
9.2.2 调控措施 |
9.3 基于经济适应性效率的调控方向与措施 |
9.3.1 调控方向 |
9.3.2 调控措施 |
9.4 基于经济脆弱性的区域经济规划 |
9.4.1 规划目标—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
9.4.2 规划依据—经济脆弱性的科学评价 |
9.4.3 规划实施—降低经济脆弱性 |
第十章 结论和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之处 |
10.3 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1 中国经济子系统敏感性数据(1993-2014) |
附录2 中国社会子系统敏感性数据(1993-2014) |
附录3 中国自然-资源-环境子系统的敏感性数据(1993-2014) |
附录4 中国经济子系统的适应性数据(1993-2014) |
附录5 中国社会子系统的适应性数据(1993-2014) |
附录6 中国自然-资源-环境子系统的适应性数据(1993-2014) |
附录7 多级可拓评价方法的源代码 |
附录8 中国31个省域空间权重矩阵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8)“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研究中国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
二、“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为解决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问题和风险开辟了重要途径 |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巨大的能源出口能力将是补充中国能源需求缺口的主要来源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论文的支撑理论、研究思路及主要创新点 |
一、论文的支撑理论 |
二、研究思路、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三、主要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及前景 |
第一节 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
一、俄罗斯油气资源禀赋 |
二、中俄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
三、中俄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
第二节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
一、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禀赋 |
二、中哈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
三、中哈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
第三节 中国与土库曼斯坦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
一、土库曼斯坦油气资源禀赋 |
二、中土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
三、中土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
第四节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
一、乌兹别克斯坦油气资源禀赋 |
二、中乌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
三、中乌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
第二章 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前景 |
第一节 中东各国油气资源禀赋 |
一、沙特阿拉伯油气资源状况 |
二、伊朗油气资源状况 |
三、伊拉克油气资源状况 |
四、科威特油气资源状况 |
五、卡塔尔油气资源状况 |
六、阿联酋油气资源状况 |
七、阿曼油气资源状况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的历史及现状 |
一、中国与沙特阿拉伯能源合作进程 |
二、中国与伊朗能源合作进程 |
三、中国与伊拉克能源合作进程 |
四、中国与科威特能源合作进程 |
五、中国与卡塔尔能源合作进程 |
六、中国与阿联酋能源合作进程 |
七、中国与阿曼能源合作进程 |
第三节 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的前景展望 |
一、中国与沙特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二、中国与伊朗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三、中国与伊拉克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四、中国与科威特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五、中国与卡塔尔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六、中国与阿联酋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七、中国与阿曼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第三章 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前景 |
第一节 非洲国家油气资源状况 |
一、非洲国家石油资源禀赋 |
二、非洲国家天然气资源禀赋 |
三、非洲传统油气国家的油气供需状况 |
第二节 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的历史及现状 |
一、中国与利比亚能源合作进程 |
二、中国与阿尔及利亚能源合作进程 |
三、中国与尼日利亚能源合作进程 |
四、中国与安哥拉能源合作进程 |
五、中国与埃及能源合作进程 |
六、中国与苏丹和南苏丹能源合作进程 |
第三节 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的前景展望 |
一、中国与利比亚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二、中国与阿尔及利亚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三、中国与尼日利亚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四、中国与安哥拉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五、中国与埃及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六、中国与苏丹和南苏丹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第四章 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前景 |
第一节 东盟国家油气资源状况 |
一、东盟国家石油资源禀赋 |
二、东盟国家天然气资源禀赋 |
三、东盟国家油气供需现状 |
第二节 东盟国家能源供需前景展望 |
一、马来西亚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二、印度尼西亚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三、越南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四、文莱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五、泰国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六、缅甸油气产出前景预期 |
七、菲律宾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八、新加坡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第三节 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的进程及思考 |
一、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历史及现状 |
二、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三、中国东盟加强能源合作的路径与思考 |
第五章 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挑战和大国博弈 |
第一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一、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二、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三、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第二节 “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国际地缘政治挑战 |
一、“一带一路”地区地缘政治形势复杂严峻 |
二、“一带一路”战略面临全球层面的战略对冲 |
三、“一带一路”战略面临地区层面的战略竞争 |
第三节 大国在“一带一路”上的能源地缘政治博弈 |
一、大国的能源状况 |
二、大国的能源供需形势 |
三、大国在“一带一路”地区面临严峻的能源地缘政治博弈 |
第六章 “一带一路”战略能源合作与中国能源安全思考 |
第一节 区分合作重点有的放矢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 |
一、针对上游领域开放程度,视情加大能源投资合作程度 |
二、针对供需发展前景,努力提升能源贸易合作水平 |
三、针对沿线进行优化布局,不断加强能源下游领域合作力度 |
第二节 拓宽合作视野构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能源大丝路 |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范围划定及其局限性 |
二、能源丝路应从“小丝路”走向“大丝路” |
三、能源大丝路北线地区和东线主要国家能源状况 |
四、推进能源大丝路合作的实施重点 |
第三节 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平台以路为桥构建丝路能源合作机制 |
一、国际能源秩序的现状 |
二、丝路能源合作机制构想的提出 |
三、丝路能源合作机制的理论基础分析 |
四、构建丝路能源合作机制的路径选择 |
第四节 多措并举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有力保障中国能源安全 |
一、深化“合作共赢”的能源合作理念,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共同发展 |
二、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全方位保障“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实施 |
三、配套举措跟进到位,对“一带一路”战略能源合作形成有力支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广义相对估值理论模型构建及动态优化研究 ——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相关问题阐释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时代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技术路线和主要方法 |
(一) 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 |
(二) 研究的技术路线 |
(三) 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三、结构安排与继承创新 |
(一) 结构安排及逻辑导图 |
(二) 继承与创新 |
(三)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一节 价值投资理论 |
一、国外关于价值投资理论的主要研究集点 |
二、国内关于价值投资理论的研究现状 |
三、简要评价 |
第二节 行为金融理论 |
一、数理金融到行为金融的发展演变及对比分析 |
(一) 发展历程:从数理金融到行为金融的演进 |
(二) 对比分析:数理金融和行为金融的比较 |
(三) 理想世界到现实世界 |
二、有效市场假说及行为金融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挑战与修正 |
(一) 有效市场假说 |
(二) 行为金融理论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挑战及修正 |
第三节 神经经济学:决策、不确定性与大脑 |
一、判断与决策的理性与非理性模式 |
二、神经科学的二维理论框架 |
三、自发性神经过程的基本特点 |
第四节 基于内涵价值视角的相对估值理论模型构建 |
一、思想渊源:中国传统智慧与价值投资 |
(一) 《道德经》与价值投资 |
(二) 太极与价值投资、行为金融和神经经济学 |
二、从绝对估值论到相对估值论的理论演化 |
(一) 逻辑导图 |
(二) 数理推导 |
(三) 经验观察→内含机理 |
(四) 一元模型→二元模型 |
(五) 狭义估值法→广义估值法 |
(六) 绝对估值论→相对估值论 |
三、基于产业公司产品内在稳定性的(IFP/S)理论 |
(一) IFP/S理论基本释义 |
(二) IFP/S理论实质 |
(三) IFP/S理论模型 |
第三章 基于IFP/S理论产业研究 |
一、研究集粹 |
二、产业生命周期的稳定性研究 |
(一)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演进 |
(二) 不同产业生命周期形态的投资特性 |
(三) 产业生命阶段特点 |
(四) 中国现阶段各产业生命周期实证分析 |
(五) 产业生命周期、公司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与IFP/S理论的关系 |
三、中国各产业盈利能力的稳定性研究 |
(一) 分析指标及内含机理 |
(二) 中国各行业盈利能力稳定性实证分析 |
四、产业资本结构稳定性研究 |
(一) 分析指标及内含机理 |
(二) 中国各行业资本结构实证分析 |
第四章 基于IFP/S理论财务研究 |
一、研究集粹 |
(一) 整体分析 |
(二) 现金流量表 |
(三) 销售净利率 |
(四) 会计舞弊 |
(五) 三个核心问题 |
二、基于IFP/S理论财务研究逻辑导图 |
三、资产质量研究 |
四、负债质量研究 |
五、利润质量研究 |
六、现金流量的质量研究 |
第五章 基于IFP/S理论产品研究 |
一、基于价值投资视角的产品需求研究 |
(一) 研究集粹 |
(二) 需求粘性分析 |
(三) 产品需求与稳定性逻辑关系 |
二、基于价值投资视角的产品品牌研究 |
(一) 研究集粹 |
(二) 品牌与稳定性内含机理 |
三、基于价值投资视角的产品商誉研究 |
(一) 研究集粹 |
(二) 商誉与价值投资 |
(三) 商誉与经济特许权 |
(四) 商誉与消费垄断型公司 |
(五) 商誉的会计估值 |
四、基于价值投资视角的产品价格研究 |
(一) 议价能力与价值投资 |
第六章 广义相对估值理论模型构建 |
第一节 情绪-理性互动决策二元估值模型 |
一、认知心理学的双加工理论 |
二、情绪—理性互动决策机理 |
三、情绪-理性互动决策二元估值模型 |
第二节 基于理性的相对估值理论模型 |
一、绝对估值理论模型 |
二、狭义相对估值理论模型 |
三、广义相对估值理论模型 |
第三节 投资者情绪变量测度 |
一、基于市场层面情绪投资者情绪测度指标 |
二、基于公司层面的投资者情绪测度 |
第七章 动态优化 |
第一节 动态优化概述 |
一、动态优化的内涵 |
二、动态优化的基本原理 |
三、动态优化的理论模型 |
第二节 动态优化的成因 |
一、中国资本市场的基本特征 |
二、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特征 |
三、投资者认知偏差及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
第三节 动态优化的风险决策机制 |
一、传统个人风险决策机制 |
二、基于前景理论的风险决策机制 |
三、动态优化下的风险决策机制 |
第八章 基于IFP/S理论的实证检验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行业选取 |
二、公司数据 |
第二节 定性分析 |
一、中药产业分析 |
(一) 中药产业生命周期 |
(二) 中药产业成长性分析 |
二、中药产品分析 |
(一) 产品需求分析 |
(二) 品牌分析 |
(三) 价格分析 |
第三节 定量分析 |
一、毛利率 |
二、盈利能力分析 |
三、资本结构分析 |
(一) 资产负债率 |
(二) 有息负债率 |
三、成长能力分析 |
(一) 营业收入增长率 |
(二) 营业利润增长率 |
四、现金流量分析 |
(一)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 |
第三节 实证结论 |
一、符合IFP/S理论公司投资组合 |
二、实证业绩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主要发现及未来规划 |
一、研究结论 |
二、主要发现 |
三、未来规划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环境约束下吉林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 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
二、 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研究 |
三、 能源消耗与环境质量研究 |
四、 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
五、 研究进展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思路 |
三、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能源及能源效率 |
二、 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
第二节 基本理论 |
一、 人地关系理论 |
二、 能源经济学理论 |
三、 环境价值论 |
四、 协调发展理论 |
五、 绿色经济理论 |
第三节 技术分析方法 |
一、 全要素能源效率测度 |
二、 协整分析 |
三、 指数分解法 第三章 吉林省能源、经济、环境发展特征分析 |
第一节 能源生产、利用及消费 |
一、 能源生产及外调情况分析 |
二、 能源消费时空特征分析 |
三、 行业能源消费评价 |
第二节 经济发展概况 |
一、 经济发展演变历程 |
二、 产业结构演变 |
三、 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分析 |
第三节 环境质量概况 |
一、 自然资源 |
二、 大气环境质量 |
三、 水环境质量 |
四、 工业污染物排放 第四章 环境约束下吉林省全要素能源效率时空差异分析 |
第一节 全要素能源效率时空差异分析 |
一、 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 |
二、 全要素能源效率动态分析 |
三、 全要素能源效率区域差异 |
第二节 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指数区域差异分析 |
一、 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指数动态变化分析 |
二、 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指数空间差异 |
第三节 全要素能源效率收敛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 收敛性分析 |
二、 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第五章 环境约束下吉林省全要素能源效率行业异质性分析 |
第一节 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 |
一、 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 |
二、 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总体分析 |
三、 全要素能源效率行业差异分析 |
四、 规模收益分析 |
第二节 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指数差异分析 |
一、 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指数及其分解 |
二、 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及差异性分析 |
第三节 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收敛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 收敛分析 |
二、 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第六章 环境约束下吉林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
第一节 能源消费与经济总量关系分析 |
一、 协整及协整检验 |
二、 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分解 |
三、 能源消费弹性 |
第二节 能源消费强度 |
一、 吉林省能源消费强度总体分析 |
二、 能源消费强度分解 |
三、 产业结构变化对各类能源消费强度影响分析 |
第三节 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分析 |
一、 评价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 |
二、 能源-经济-环境协整分析 |
三、 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度评价 第七章 吉林省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调控 |
第一节 调控思路 |
一、 实施结构优化战略 |
二、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
三、 实施循环发展战略 |
四、 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
第二节 调控对策 |
一、 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 |
二、 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科技水平 |
三、 加强经济转型发展 |
四、 加大立法监督和市场监督 |
五、 加快提高城镇化质量,增强民众环保意识 第八章 结论 |
一、 基本结论 |
二、 创新点 |
三、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 致谢 |
四、2000-2001年投资形势分析与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海外利益维护政策研究[D]. 常婷婷. 吉林大学, 2020(08)
- [2]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应用[D]. 安蕾.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3]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D]. 王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4]我国化工行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及碳配额分配研究[D]. 武振华. 天津大学, 2018(06)
- [5]中国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D]. 王原雪. 南京大学, 2018(09)
- [6]基于动态价值理论的投资方法研究[D]. 陈胜利. 闽江学院, 2018(08)
- [7]中国区域经济脆弱性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析[D]. 任崇强. 南京大学, 2017(01)
- [8]“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研究[D]. 朱雄关. 云南大学, 2016(12)
- [9]广义相对估值理论模型构建及动态优化研究 ——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数据[D]. 孟赞.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5(07)
- [10]环境约束下吉林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张慧敏.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