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季型草坪常见病害分析及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马晴晴[1](2020)在《草地早熟禾矮化突变体的抗病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是世界温带地区应用最广泛的草坪草种,本课题组前期通过空间诱变育种技术获得了草地早熟禾矮化突变体(dwarf mutant,A16),为分析其抗病性,本研究以草地早熟禾“巴润”野生型(wild type,WT)及矮化突变体A16为实验材料,分别接种引起币斑病的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起腐霉枯萎病的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以及引起褐斑病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测定WT以及A16在三种病原菌侵染下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病程相关基因NPR1、PR1在侵染后不同时间的表达量,比较WT和A16在不同病原菌侵染下的抗性。结果表明,在核盘菌的侵染下,WT和A16的各项指标均有一定区别。表观指标中WT的发病率以及病情指数均显着大于A16,生理指标中WT中的SOD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与A16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OD活性、CAT活性、APX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均显着小于A16,MDA含量显着大于A16。A16的分子指标NPR1以及PR1基因相对表达量均在48h达到峰值,分别为51.099,36.903。在瓜果腐霉菌的侵染下,WT以及A16的各项指标亦有区别。表观指标中WT的发病率以及病情指数均显着高于A16,WT中的SOD、POD、CAT活性、APX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均显着小于A16,WT中的MDA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着大于A16。A16的分子指标NPR1以及PR1基因相对表达量均在24h达到峰值,分别为7.434,8.723。在立枯丝核菌侵染下,WT以及A16的抗性响应区别为:表观指标中WT的发病率以及病情指数均显着小于A16。WT中的SOD、POD、CAT活性、APX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均显着大于A16,WT中的MDA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着小于A16。A16的分子指标NPR1以及PR1基因相对表达量均在96h达到峰值,分别为6.738,2.916。根据表观指标、生理指标以及分子指标判断,A16对于币斑病和腐霉病的抗性强于WT,对于褐斑病的抗性弱于WT。当A16被三种病原菌同时侵染时,其抗性为A16腐霉>A16币斑>A16褐斑。
徐晓霞[2](2020)在《种群密度对丝茅生长速度和生理反应及自疏能力的影响》文中认为丝茅(Imperata koenigii(Retz.)Beauv.)为热带、亚热带地区草坪常见恶性杂草,入侵后造成草坪群落结构破坏,草坪景观被毁,致使草坪退化,同时带来潜在生态风险,尚无有效可行的防治方法。针对此种问题,开展入侵途径、生长发育及抗性机理研究,是控制丝茅入侵、限制散播扩繁和制定防除措施的基本要求。试验通过设5个密度(14株/m2、28株/m2、42株/m2、56株/m2、70株/m2)盆栽试验,测定构件性状、生物量结构等生长指标,及糖分组成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研究种群密度对丝茅生长速度和生理代谢的影响,分析丝茅种群自疏能力,为丝茅探究拓展机理及制定防除技术提供参考,为草坪建植养护、控制生物入侵及保持生态安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群密度对丝茅构件性状的影响种群密度对丝茅叶长、叶宽、叶厚、单蘖叶数等叶性状均无显着影响(P>0.05),丝茅叶性状受密度影响大小为叶宽>叶厚>单蘖叶数>叶长。种群密度对株高、节间长、茎直径、根直径、根系深度、分蘖数等根和茎性状均有极显着影响(P<0.01),随密度增加根和茎性状生长状况呈下降趋势。(2)种群密度对丝茅生物量结构的影响种群密度对丝茅根、茎生物量存在极显着影响(P<0.01),但对叶生物量影响不显着(P>0.05)。密度越小,根茎生物量越大。植株的根茎叶分配比均存在显着变化(P<0.01),根茎分配比随密度增大而总体呈下降趋势,叶分配比随密度增大呈总体上升趋势。地上生物量比随着密度的增大丝茅趋于增加,受密度影响显着(P<0.05)。密度对单位面积总生物量基本无影响(P>0.05),满足单位面积生物量守恒的规律。(3)种群密度对生理代谢的影响定植60 d、120 d到180 d,叶片中的淀粉、蔗糖、可溶性糖和丙酮酸的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均随丝茅植株的发育极显着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P<0.01)。定植60 d、120 d、180 d,种群密度与叶片蔗糖、淀粉、可溶性糖、丙酮酸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存在极显着负相关(P<0.01),随着密度的增大,叶中蔗糖、淀粉、可溶性糖、丙酮酸含量降低,硝酸还原酶活性减弱。(4)种群密度对丝茅自疏能力的影响叶生物量异速指数-1.006与-1接近,与密度呈等速生长关系。因此随密度增加,叶生物量保持最终产量恒定。根、茎生物量与密度呈异速关系,受到密度的强烈制约。随着密度的增大,根、茎生物量减少,植株自疏能力增强。根、茎生物量自疏斜率分别为-0.013、-0.011,茎竞争对自疏的影响大于根。单株总生物量-密度的异速指数为-1.026接近-1,表明单株总生物量与密度存在等速生长关系,密度变化对单株总生物量影响不大,最终保持稳定。种群密度影响丝茅的构件性状、生物量结构、生理代谢及自疏能力,但丝茅在5个密度下均可通过形态可塑性和代谢调节,维持较高的生长能力和适应能力。虽然丝茅种群具有一定自疏能力,但种群密度对构件数量及生物量总量影响较小,故丝茅具有较强的拓展能力和生长潜力。因此,发现丝茅入侵草坪时,低密度下采取防除措施是减少丝茅危害的必然要求。
欧阳佳炜[3](2019)在《成都地区高尔夫球场草坪建植与养护技术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将成都地区高尔夫球场草坪养护技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成都市多家有代表性的高尔夫球场进行调研、访谈与实际数据收集,调查球场的草坪养护技术现状,并分析球场草坪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改进建议。本研究调研的高尔夫球场养护技术主要集中在球场不同功能区(果岭、发球台、球道区、高草区)的草坪草种选择、坪床建造两方面的草坪建植以及灌溉、施肥管理、修剪、杂草防治和病虫害防治等六方面的草坪养护技术。经过调研发现,成都市六家高尔夫球场不同功能区的草种选择不尽相同,都能按照不同功能区的需求选择恰当的草种。而且坪床建设也都符合标准,为草坪成长提供良好基础;另外六家高尔夫球场在草坪灌溉、施肥管理、修剪、杂草防治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采取的养护手段都基本满足草坪生长需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得知:成都地区的大多数高尔夫球场的草坪养护管理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成都地区每家球场都提供足额资金保证各项草坪养护工作的开展,在草坪选种和建坪、修剪等难度较低的技术方面都能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养护和管理,但是在灌溉方面的水资源利用以及病虫害防止和施肥方面的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对这些方面的管理,进而保证高尔夫球场草坪的质量。本研究旨在解决高尔夫球场草坪养护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升高尔夫球场草坪管理水平,对提高高尔夫球运动训练的草坪质量,降低球场草坪养护成本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有利于推动成都地区高尔夫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巩佳佳[4](2019)在《浅薄型草坪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氮磷去除特性的研究》文中指出人工湿地在实现脱氮除磷功能上投资和运行成本低,管理简单,因此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备受青睐,但长期以来发现人工湿地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难以避免地存在填料淤堵、冬季水生植物停止生长其净化能力下降等问题。草坪植物具有生长周期短,可选种类多,根部繁密等优势,通过进行冷暖季节草坪植物套种,可实现湿地植物快速换茬,减少湿地植物空床期,从而提高冬季的处理能力。基于此,实验选取多年生黑麦草、匍匐剪股颖、草地早熟禾、高羊茅四种冷季型草坪植物和马尼拉、狗牙根两种暖季型草坪植物作为人工湿地植物,以黄土、河沙、蛭石、陶粒、加气混凝土作为人工湿地基质,构建基质层为0.1 m厚度的浅薄型草坪潜流人工湿地,连续监测出水各项水质指标,探索浅薄型草坪潜流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经过生物处理后的尾水中氮磷去除效果,具体结论如下:(1)秋冬季,在湿地基质层播撒黑麦草、剪股颖、早熟禾、高羊茅四种冷季型草坪植物种子,选取最佳水力负荷0.027 m3/(m2·d-1),湿地从11月运行至次年5月。黑麦草与高羊茅四季常青,长势良好,剪股颖和早熟禾在夏季开始出现枯黄,四种植物生长情况评分从大到小为:黑麦草>高羊茅>剪股颖>早熟禾。种植黑麦草浅薄型人工湿地对TP、TN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27%、61.37%、54.45%,种植高羊茅人工湿地对TP、TN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1.34%、58.48%、52.38%。种植剪股颖和早熟禾浅薄型人工湿地出水TN浓度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与无植物对照组相比,湿地出水各项水质指标明显偏低。(2)春夏季,在湿地基质播撒马尼拉和狗牙根根茎,20d左右即可滋生匍匐茎,快速成坪,湿地从5月运行至12月,水力负荷为0.027 m3/(m2·d-1)。马尼拉和狗牙根在5月至11月上旬长势良好,11月下旬气温有所降低,出现部分枯黄。马尼拉浅薄型人工湿地对TP、TN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26%、55.28%、58.22%;狗牙根浅薄型潜流人工湿地对TP、TN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4.31%、52.12%、56.76%,种植暖季型草坪植物的浅薄型潜流人工湿地出水TP、TN和NH4+-N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3)四种冷季型草坪植物对氮、磷的吸收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黑麦草适合用于修复NH4+-N、PO43--P较高浓度的尾水,尤其对PO43--P的吸收与传统湿地植物相比具有优势;早熟禾和高羊茅适合用于修复低PO43--P高NH4+-N浓度尾水,剪股颖对氮磷吸收效果不佳。(4)黄土、河沙、蛭石、加气混凝土、陶粒这五种基质对PO43--P的吸附能力大小排名为:加气混凝土>蛭石>陶粒>黄土>河沙,五种基质对NH4+-N的平衡吸附量大小排名为:蛭石>加气混凝土>陶粒>黄土>河沙。(5)黄土、河沙、蛭石和加气混凝土四种基质最佳质量配比为:4:2:1:1。(6)对进水氮和磷在湿地中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湿地系统对磷的去除主要依靠基质的富集,去除量占进水磷负荷的54.04%73.39%,通过植物吸收去除的磷占进水磷负荷2.88%10.34%。湿地系对氮的去除主要依靠微生物作用,去除量占进水氮负荷的23.28%37.63%,其次是基质的富集作用,去除量占进水氮负荷20.96%26.11%,植物的吸收只占很小部分,比例为0.51%3.81%。
李广硕[5](2019)在《北京和海南高尔夫球场草坪草病害初步调查及病原真菌分类学研究》文中提出草坪草是高尔夫球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坪病害的发生不仅会严重降低球场草坪的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还会为球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真菌病害是高尔夫球场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害种类,但目前我国对其研究甚少。本研究在2017-2018年间,以北京和海南省高尔夫球场为代表,对我国高尔夫球场主要建坪草种早熟禾(Poa pratensis)、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海滨雀稗(Paspalum vaginatum)等草坪草的真菌病害进行了调查,并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方法对部分病原真菌进行了分类学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在调查期间,对北京的8家和海南的6家高尔夫球场进行了病害发生及分布情况的调查。共采集病害样品130份,通过单孢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和土悬液分离法,分离纯化菌株603株。基于形态学以及ITS的初步鉴定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属于40个属。其中报道可以造成草坪病害的真菌共计452株,分属于16个属。主要的病原真菌属包括弯孢属(Curvularia),镰刀菌属(Fusarium),微座孢属(Microdochium),小光壳属(Leptosphaerulina),漆斑菌属(Myrothecium),茎点霉属(Phoma),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丝核菌属(Rhizoctonia)等。2.以北京为代表的冷季型草种建植的高尔夫球场和以海南为代表的暖季型建植的高尔夫球场主要病原菌存在差异,其中北京高尔夫球场草坪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病原菌属于弯孢菌属,其次是漆斑菌属(Myrothecium)和小光壳属(Leptosphaerulina),。在海南高尔夫球场草坪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病原菌属于镰刀菌(Fusarium),还有弯孢菌属(Curvularia),微座孢属(Microdochium)。此外,果岭和球道的病原真菌的多样性比发球台和高草区高,这可能与果岭和球道的修剪频率较高有关。3.发现了一种引起冷季型草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和匍匐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的叶斑病,命名为微座孢叶斑病,利用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学鉴定其病原菌为真菌新物种,禾生微座孢(Microdochium poae)。致病性试验发现侵染后匍匐剪股颖的发病时间(35天)早于草地早熟禾的致病性比早熟禾(45天)更高。4.首次报道漆斑类(Myrothecium-like)真菌可以造成草坪叶枯病和根腐病。对本研究获得的84株Myrothecium-like菌株进行分类学研究。利用ITS,tub2,rpb2和cmdA对Myrothecium-like菌株和参考菌株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形态学,显示其中14个菌株被鉴定为4个已知种(Albifimbria verrucaria,Alb.Terrestris,Striaticonidium brachysporum和Paramyrothecium nigrum),其余菌株被划分为5个具有高支持率的进化分支,通过形态比对,将其描述为5个新种,Alfaria humicola,Alf.poae,Dimorphiseta acuta,D.obtusa和Paramyrothecium sinense。5.在球道草地早熟禾根际土和高草区马塘根际土中分离获得4株Phoma-like菌株,对用ITS,LSU、tub2、rpb2对其与参考菌株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形态学显示,这4株菌株在Pyrenochaetopsis属中形成独立分支,由于这些菌株可以产生器菌核,区别于该属所有已知种,因此描述为新种Pyrenochaetopsis sinensis。
刘敏[6](2019)在《长沙市芙蓉区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城市园林建设正在健康有序的发展,国家更加强调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化和特色化。但绿化养护管理方面的研究处于早期状态,设计人员重设计,轻养护,使得后期养护无法与前期绿化相结合,导致道路绿化成效不明显,道路维护的工作量巨大,精细而专业的养护,才能更好地保证道路绿化的景观效果使其发挥重要的绿化功能。城市主干道及其示范道路代表了一个地区的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水平,本文以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道路绿化带植物应用现状、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相关的措施和养护管理模式现状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法、访谈法和资料收集法等方法首次调查了芙蓉中路、韶山北路、凌霄路、荷花路等城市主干道和具有文化特色的次干道及支路共14条,走访了负责道路绿化的相关单位,取得了芙蓉区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的道路横断面形式、道路绿化带植物应用情况、管理模式和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措施现状。分析了芙蓉区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模式、道路绿化植物应用现状和道路断面形式及道路绿化带植物的分布情况,记录了芙蓉区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措施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议。芙蓉区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的问题有:(1)杜鹃的修剪方式不符合其花灌木的观赏特性,使道路绿化中的杜鹃只长叶却不见开花;(2)大多数采用模纹形式栽植的绿篱,其内膛无法通风透光,导致植物生长势较弱,易感病虫害,营养被杂草抢夺,出现大量枯枝败叶、滋生杂草和病虫害,增加养护难度,影响其观赏性;(3)除草过程中,只有少数地被中的杂草采用了化学防治的方式,多数绿带中的杂草只能人工拔除,且除草时间没有根据杂草特性合理安排,每年重复除草工作,大大增加了养护人员的工作量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4)只有少数养护人员熟练掌握养护管理措施,大部分养护人员无法独挡一面,许多养护工作需要带队队长亲自指导,否则无法按时按效完成。建议:(1)调整杜鹃的修剪方式,使其充分发挥观赏价值;(2)根据道路绿地杂草的生长特点合理安排除草时期,灵活运用多种除草方式对杂草进行综合防治;(3)加强养护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的组织力度,确保在养护过程中做到合理、明确、精准;(4)适当调整绿化植物比例,丰富绿化植物品种;(5)建立养护管理措施标准及阶段性养护方案,确保养护工作的延续性。
董洪玮[7](2018)在《北方地区冷季型草坪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文中认为北方地区冷季型草坪防治技术的有效落实,不但能够提升草坪病虫害的抗病能力,确保绿化工作在延续性方面得到保障,同时凭借病虫害防治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绿化质量水准,巩固地方土壤环境,以便为可持续生态体系的构建埋下扎实基础。本文基于冷季型草坪病虫害特点展开分析,确定现阶段冷季型草坪的状况和保护措施,期望能够为后续草坪体系功能构建提供良好的参照条件。
王文平,李新雷[8](2017)在《北方地区冷季型草坪的夏季养护管理》文中研究说明冷季型草在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极易发生病虫害,造成斑秃,严重影响草坪的绿地景观。对冷季型草特征特性进行描述,从修剪、施肥、浇水、通气等方面提出冷季型草坪的夏季养护管理措施。
郭志鹏,宗士寅,张靖雪,王苗利,曲根,管永卓,严学兵,郭玉霞[9](2017)在《郑州地区3种冷季型草坪草根部入侵真菌鉴定》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不同草坪草根部入侵真菌的种类对草坪病害鉴定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河南省郑州市内8个公共草坪上的3种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研究材料,于2013年春季,在8个混播草坪上采用"Z"字形法随机进行根部取样,每种草在各采样地内分别取12株根样,并在实验室内分离鉴定其根部入侵真菌种类。结果表明:从288株根样中共分离到13种真菌,其中6种真菌为3种草根部共同的入侵真菌,包括: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尖孢镰孢(Fusarium oxysporum)、柱孢(Cylindrocarpon destructuns)、枝孢(Cladosporium herbarum)、多隔镰孢(F.decemcellulare)、德氏霉(Drechslera sp.)。郑州地区冷季型草坪草根部入侵的主要病原真菌是细交链孢、尖孢镰孢和枝孢,不同地点和草种根部主要的入侵真菌种类有明显的不同,根部带菌率最高的是多年生黑麦草。
张海剑,石洁,胡清玉,陈利纳,索相敏[10](2016)在《不同药剂对高羊茅腐霉病预防效果的比较》文中研究说明以北方冷季型高羊茅草为试材,进行了28.2 g/L嘧菌酯·10.9 g/L精甲霜灵悬浮剂495 g/hm2,28.2 g/L嘧菌酯·10.9 g/L精甲霜灵悬浮剂1 005 g/hm2和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1 200 g/hm2对观赏草坪腐霉病的田间预防治疗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发病前和发病初期喷雾的预防性防治方法,28.2 g/L嘧菌酯·10.9 g/L精甲霜灵悬浮剂495 g/hm2的防治效果最佳,其防效达到92%;其次为28.2 g/L嘧菌酯·10.9 g/L精甲霜灵悬浮剂1 005 g/hm2,防效为90.19%。研究结果对于草坪腐霉病的防治具有指导作用。
二、冷季型草坪常见病害分析及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冷季型草坪常见病害分析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草地早熟禾矮化突变体的抗病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草地早熟禾育种现状 |
2.1.1 草地早熟禾常用品种 |
2.1.2 草地早熟禾育种现状 |
2.1.3 草地早熟禾主要病害 |
2.1.4 病害胁迫对草地早熟禾的影响 |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3 技术路线 |
3 材料和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移栽缓苗 |
3.2.2 接菌 |
3.2.3 取样与病原菌鉴定 |
3.2.4 发病情况的测定 |
3.2.5 生理指标的测定 |
3.2.6 分子指标的测定 |
3.2.7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发病情况 |
4.2 三种病原菌对WT和A16的生理影响 |
4.2.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 |
4.2.2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 |
4.2.3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 |
4.2.4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变化 |
4.2.5 丙二醛(MDA)含量变化 |
4.2.6 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
4.2.7 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
4.3 生理指标综合分析 |
4.4 相关性分析 |
4.5 病程相关基因NPR1以及PR1相对表达量变化 |
4.5.1 接种核盘菌对WT和A16的NPR1和PR1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4.5.2 接种瓜果腐霉菌对WT和A16的NPR1和PR1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4.5.3 接种立枯丝核菌对WT和A16的NPR1和PR1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4.6 分子指标综合分析 |
5.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2)种群密度对丝茅生长速度和生理反应及自疏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1.1 杂草对草坪的影响 |
1.2 丝茅简介 |
1.2.1 丝茅生物学特征 |
1.2.2 丝茅生态学特征 |
1.3 丝茅对草坪的影响 |
1.3.1 丝茅对草坪生长的影响 |
1.3.2 丝茅对草坪景观的影响 |
1.3.3 丝茅的防除方法 |
1.4 种群密度对植物的影响 |
1.4.1 种群密度对生长特征的影响 |
1.4.2 种群密度对生理生化的影响 |
1.4.3 种群密度对自疏能力的影响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指标测定 |
2.4.1 生长指标 |
2.4.2 生理指标 |
2.4.3 自疏指标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种群密度对丝茅生长速度的影响 |
3.1.1 种群密度对丝茅单株构件性状的影响 |
3.1.2 种群密度对丝茅生物量结构的影响 |
3.2 种群密度对丝茅生理反应的影响 |
3.2.1 不同发育时期种群密度对丝茅叶构件淀粉含量的影响 |
3.2.2 不同发育时期种群密度对丝茅叶构件蔗糖含量的影响 |
3.2.3 不同发育时期种群密度对丝茅叶构件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4 不同发育时期种群密度对丝茅叶构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3.2.5 不同发育时期种群密度对丝茅叶构件丙酮酸含量的影响 |
3.3 种群密度对丝茅自疏能力的影响 |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种群密度对丝茅生长特征的影响 |
4.2 种群密度对丝茅生理反应的影响 |
4.3 种群密度对丝茅自疏能力的影响 |
第5章 小结与展望 |
5.1 小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的科研情况 |
(3)成都地区高尔夫球场草坪建植与养护技术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调研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成都地区高尔夫球场简介 |
3.1.1 地理位置 |
3.1.2 气候条件 |
3.2 成都地区高尔夫球场草坪建植调查研究结果 |
3.2.1 成都地区高尔夫球场草坪草种选择 |
3.2.2 成都地区高尔夫球场建坪调查 |
3.3 成都地区高尔夫球场草坪养护调查研究结果 |
3.3.1 成都地区高尔夫球场草坪修剪调查 |
3.3.2 成都地区高尔夫球场草坪灌溉调查 |
3.3.3 成都地区高尔夫球场草坪铺沙调查 |
3.3.4 成都地区高尔夫球场草坪杂草防治调查 |
3.3.5 成都地区高尔夫球场草坪病虫害防治调查 |
3.3.6 成都地区高尔夫球场草坪施肥情况调查 |
3.4 成都地区高尔夫球场在职草坪养护人员情况调查 |
3.4.1 成都地区高尔夫球场在职草坪养护人员构成 |
3.4.2 成都地区高尔夫球场在职草坪养护人员受教育程度调查 |
3.4.3 成都地区高尔夫球场在职草坪养护人员培训情况调查 |
3.5 成都地区高尔夫球场草坪质量评估 |
3.5.1 成都地区高尔夫球场草坪质量评估指标 |
3.5.2 成都地区高尔夫球场草坪质量评估结果 |
4 结论及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录 :访谈提纲 |
(4)浅薄型草坪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氮磷去除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 |
1.1.2 农村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
1.2 人工湿地研究进展 |
1.2.1 人工湿地的概念和种类 |
1.2.2 人工湿地的组成 |
1.2.3 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机理 |
1.2.4 人工湿地面临的问题 |
1.3 研究课题目标和意义 |
1.3.1 研究内容和所属基金项目 |
1.3.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选取材料 |
2.1.1 禾草选取 |
2.1.2 基质选取 |
2.2 实验工艺流程 |
2.3 实验系统的建立 |
2.3.1 实验场地 |
2.3.2 湿地进水水质 |
2.3.3 实验装置 |
2.4 分析内容 |
2.4.1 禾草生长状况分析 |
2.4.2 水质状况分析 |
2.4.3 土壤测定指标 |
第三章 禾草根系吸收与基质吸附实验 |
3.1 禾草生长预实验 |
3.2 禾草对氮磷营养盐的吸收动力学实验 |
3.2.1 供试材料与培养方法 |
3.2.2 实验方法 |
3.2.3 结果与分析 |
3.3 基质对氮磷营养盐的吸附特性研究与基质配比实验 |
3.3.1 不同基质不同时间对溶液的吸附效果试验 |
3.3.2 不同基质对不同浓度溶液的等温吸附实验 |
3.3.3 基质配比确定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冷季型草坪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氮磷营养盐去除 |
4.1 实验启动 |
4.2 禾草生长状况分析 |
4.3 进出水pH、DO和水温的变化 |
4.4 水力负荷的选取 |
4.4.1 水力负荷对TP去除的影响 |
4.4.2 水力负荷对TN去除的影响 |
4.4.3 水力负荷对NH_4~+-N去除的影响 |
4.5 氮磷去除特性 |
4.5.1 对TP的去除效果及分析 |
4.5.2 对TN的去除效果及分析 |
4.5.3 对NH_4~+-N的去除效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暖季型草坪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氮磷营养盐去除 |
5.1 禾草生长情况分析 |
5.2 进出水pH、DO和水温的变化 |
5.3 氮磷去除特性 |
5.3.1 对TP的去除效果及分析 |
5.3.2 对TN的去除效果及分析 |
5.3.3 对NH_4~+-N的去除效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湿地系统中氮磷物料平衡分析 |
6.1 湿地系统中磷的物料平衡分析 |
6.1.1 系统出水中的磷 |
6.1.2 基质吸附的磷 |
6.1.3 植物吸收的磷 |
6.1.4 微生物作用 |
6.2 湿地系统中氮的物料平衡分析 |
6.2.1 系统出水中的氮 |
6.2.2 基质吸附的氮 |
6.2.3 植物吸收的氮 |
6.2.4 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作用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科研成果 |
(5)北京和海南高尔夫球场草坪草病害初步调查及病原真菌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尔夫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
1.2 中国高尔夫球场的现状 |
1.3 高尔夫球场草坪真菌病害统计 |
1.3.1 草坪病害研究现状 |
1.3.2 冷季型草 |
1.3.3 暖季型草 |
1.4 研究目和意义 |
第二章 高尔夫球场草坪真菌性病害的调查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调查区概况 |
2.2.2 调查方法 |
2.2.3 标本采集 |
2.2.4 菌株分离 |
2.2.5 形态学研究 |
2.2.6 DNA提取 |
2.2.7 PCR及测序 |
2.2.8 序列比对 |
2.3 结果 |
2.3.1 高尔夫球场草坪主要病害 |
2.3.2 高尔夫球场草坪病原菌统计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真菌新种禾生微座孢引致的病害——微座孢叶枯病 |
3.1 前言 |
3.1.1 分类学 |
3.1.2 生活习性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菌株 |
3.2.2 形态学鉴定 |
3.2.3 DNA提取 |
3.2.4 PCR及测序 |
3.2.5 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
3.2.6 致病性鉴定 |
3.3 实验结果 |
3.3.1 实验菌株 |
3.3.2 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 |
3.3.3 物种描述 |
3.3.4 致病性鉴定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真菌漆斑类新种引致的病害——漆斑根腐叶枯病 |
4.1 前言 |
4.1.1 分类学 |
4.1.2 生活习性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菌株 |
4.2.2 形态学研究 |
4.2.3 DNA提取 |
4.2.4 PCR及测序 |
4.2.5 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实验菌株 |
4.3.2 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
4.3.3 物种描述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Pyrenochaetopsis分类学研究 |
5.1 前言 |
5.1.1 分类学 |
5.1.2 生活习性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菌株 |
5.2.2 形态学研究 |
5.2.3 DNA提取 |
5.2.4 PCR及测序 |
5.2.5 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实验菌株 |
5.3.2 系统发育学分析 |
5.3.3 新物种描述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长沙市芙蓉区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调查背景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4 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
1.4.1 调查目的 |
1.4.2 调查意义 |
第2章 调查内容、方法及芙蓉区概况 |
2.1 调查内容 |
2.2 调查方法 |
2.2.1 调查道路 |
2.2.2 走访单位 |
2.2.3 调查方式 |
2.3 长沙市芙蓉区概况 |
2.3.1 地理位置 |
2.3.2 气候概况 |
2.3.3 土壤条件 |
第3章 主要理论依据及相关概念 |
3.1 主要理论依据 |
3.2 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相关概念 |
第4章 长沙市芙蓉区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现状及分析 |
4.1 芙蓉区道路绿地养护管理模式现状及分析 |
4.1.1 管理部门 |
4.1.2 片区划分情况 |
4.1.3 养护人员情况 |
4.1.4 养护工作分配 |
4.2 芙蓉区道路绿地植物应用现状及频度分析 |
4.2.1 主要植物应用现状 |
4.2.2 植物应用频度分析 |
4.3 道路断面形式和绿化带植被分布现状及分析 |
4.3.1 道路断面形式 |
4.3.2 道路绿化带植物分布 |
4.4 芙蓉区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措施现状及分析 |
4.4.1 道路植物的养护 |
4.4.2 绿化维护措施现状 |
第5章 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养护管理的因素分析及建议 |
5.1 存在的问题 |
5.2 影响因素分析 |
5.3 建议 |
5.3.1 调整杜鹃的修剪方式,使其充分发挥观赏价值 |
5.3.2 根据道路绿地杂草的生长特点合理安排除草时期,灵活运用多种除草方式对杂草进行综合防治 |
5.3.3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培养专业养护队伍,确保养护工作科学、精准 |
5.3.4 适当调整绿化植物比例,丰富绿化植物品种 |
5.3.5 建立养护管理措施标准及阶段性养护方案,确保养护工作的延续性 |
第6章 结论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北方地区冷季型草坪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北方地区冷季型草坪的现状 |
2 冷季型病虫害概述 |
2.1 夏季斑枯病 |
2.2 草坪褐斑病 |
2.3 草坪腐烂病 |
2.4 冷季型草坪病害治疗分析 |
3 冷季型草坪虫害 |
3.1 越冬虫卵及病菌孢子 |
3.2 蚧壳虫及吉丁虫 |
3.3 草坪虫害防治分析 |
4 冷季型草坪保护和治疗措施 |
结语 |
(8)北方地区冷季型草坪的夏季养护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冷季型草概述 |
1.1 冷季型草种类 |
1.2 冷季型草生物学特性 |
1.3 冷季型草的种植时间及方法 |
2 冷季型草坪的夏季养护管理 |
2.1 修剪 |
2.2 浇水 |
2.3 施肥 |
2.4 通气 |
2.5 除杂草 |
2.6 病虫害防治 |
2.7 其他养护措施 |
2.7.1复壮 |
2.7.2表层耕作 |
(9)郑州地区3种冷季型草坪草根部入侵真菌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与取样 |
1.3 根部入侵真菌的分离 |
1.4 真菌的鉴定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地点高羊茅根部入侵真菌的分离率 |
2.2 不同地点草地早熟禾根部入侵真菌的分离率 |
2.3 不同地点多年生黑麦草根部入侵真菌的分离率 |
2.4 3种冷季型草坪草的带菌率 |
3 讨论与结论 |
(10)不同药剂对高羊茅腐霉病预防效果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草坪 |
1.1.2 病原菌 |
1.1.3 试验药剂 |
1.2 试验地概况 |
1.3 试验方法 |
1.3.1 试验处理 |
1.3.2 接菌 |
1.3.3 调查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药剂处理对草坪生长安全性的影响 |
2.2 不同药剂处理对草坪腐霉病的防治效果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四、冷季型草坪常见病害分析及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草地早熟禾矮化突变体的抗病性分析[D]. 马晴晴.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种群密度对丝茅生长速度和生理反应及自疏能力的影响[D]. 徐晓霞. 西华师范大学, 2020(12)
- [3]成都地区高尔夫球场草坪建植与养护技术调查研究[D]. 欧阳佳炜.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4]浅薄型草坪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氮磷去除特性的研究[D]. 巩佳佳. 东南大学, 2019(06)
- [5]北京和海南高尔夫球场草坪草病害初步调查及病原真菌分类学研究[D]. 李广硕. 河北大学, 2019(08)
- [6]长沙市芙蓉区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D]. 刘敏.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7]北方地区冷季型草坪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J]. 董洪玮.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8(16)
- [8]北方地区冷季型草坪的夏季养护管理[J]. 王文平,李新雷. 种业导刊, 2017(06)
- [9]郑州地区3种冷季型草坪草根部入侵真菌鉴定[J]. 郭志鹏,宗士寅,张靖雪,王苗利,曲根,管永卓,严学兵,郭玉霞. 草地学报, 2017(03)
- [10]不同药剂对高羊茅腐霉病预防效果的比较[J]. 张海剑,石洁,胡清玉,陈利纳,索相敏. 山西农业科学,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