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苏奇[1](2021)在《下肢骨折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明确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骨科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提供对策。方法:采用自拟的临床病例调查表、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调查表及查阅电子病例系统(Hiss系统)的方式展开调查。对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患者分别从一般情况、围手术期情况、实验室检查、中医体质方面进行详细调查。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s回归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1.本次调查研究共纳入40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其中38例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9.5%,没有病人进展为肺栓塞症。18例病人在单侧肢体肌间静脉出现了血栓,3例病人在双侧肢体肌间静脉出现了血栓(共21例),占总病例的55.26%;8例病人单侧肢体腓静脉出现了血栓,2例病人在双侧肢体腓静脉出现了血栓(共10例),占总病例的26.32%;4例病人在单侧肢体胫后静脉出现了血栓,1例病人在双侧肢体胫后静脉出现了血栓(共5例),占总病例的13.16%;还有2例病人发生血栓的数量超过两根静脉血管,占总病例的5.26%。2.下肢骨折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史、手术用持续时间、麻醉方式、术中出血量、输血、应用止血带、术后卧床时间、合理应用抗凝药物、使用负压引流及中医体质类型比较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高龄、女性、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手术用时>2.5小时、麻醉方式(全麻)、术中出血量≥500ml、输血、术后卧床>3天是下肢骨折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合理应用抗凝药物、使用负压引流是防止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手段,将病人的骨折部位与是否有饮酒史同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比较分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明显的相关性。3.不同骨折部位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率分别是:髋关节18.42%、股骨13.16%、膝关节13.16%、胫腓骨26.32%、踝关节10.53%、足18.42%。4.下肢骨折术后发生静脉血栓组与未发生组的实验室指标比较结果:术后第血栓发生组的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数值均低于未发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D-二聚体在术后血栓组的测定数值均高于未发生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体质:不同中医体质类型间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得出气虚质与血瘀质患者中下肢骨折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占比较高。结论:1.本调查研究中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为9.5%,以单侧肢体的单独肌间静脉血栓为主。2.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史、合理应用抗凝药物、手术持续时间、麻醉方式、术中出血量、输血、应用止血带、使用负压引流、术后卧床时间、中医体质均是下肢骨折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其中高龄、女性、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手术用持续时间>2.5h、全麻、术中出血量≥500ml、输血、术后卧床时间>3天均是下肢骨折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合理应用抗凝药物、使用负压引流为是下肢骨折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保护因素。3.下肢骨折中胫腓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最高。4.连续动态的监测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D-二聚体(D-D)等相关指标,有利于做到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治。5.本研究发现在气虚质与血瘀质两种体质中下肢骨折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占比较高。
刘振斌,王刚,李梦虎[2](2021)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治疗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的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出现和腔内技术的成熟为患者治疗带来了新希望,而祖国医学的经验与现代医学研究结合,历久弥新。现将下肢深静脉血栓中西医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林怡涔[3](2020)在《加味补阳还五汤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气虚血瘀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别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和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气虚血瘀型患者,对比两组的实验室检验指标、疼痛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采集2019年1月到2020年6月在我院普通外科收治住院符合入组标准的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气虚血瘀型患者,共7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术后抗凝方案,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术后抗凝方案。比较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第14天凝血四项、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指标、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评价该方临床疗效。结果:(1)D-二聚体:两组的D-二聚体手术后均水平均升高(P<0.05),术后治疗后均下降(P<0.05),观察组更明显(P<0.05)。(2)凝血四项:TT、FIB术前、术后、术后14d差别无显着意义(P>0.05);PT、APTT术后较术前时间缩短,术后14d时间均延长,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别无显着意义(P>0.05)。(3)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患者的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血浆粘度的水平术后14d较术后1d均有降低(P<0.05);组间术后14d对比,观察组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改善更显着(P<0.05),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两组间改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评分:观察组术后疼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指数高于对照组,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指标:术后14d血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经术后随访,患者均未出现下肢肿胀、小腿后压痛及异常出血现象,两组术后1个月内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1.加味补阳还五汤可改善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气虚血瘀型患者的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2.加味补阳还五汤可改善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气虚血瘀型患者的术后疼痛和中医证候积分。
邵翔[4](2020)在《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候及风险评估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住院患者非预期死亡和围手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早期研究认为亚洲人群VTE发生率低于西方人群,而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我国VTE住院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我国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关于VTE中医证候分型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PTE的中医证候分型尚无统一标准,多数发表文献都是基于患者临床症状而自拟证候名称,然而自拟证候名称差异较大,且样本量均相对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在VTE诊治、预防方面的学术研究和临床经验的总结推广。住院与VTE事件的发生关系密切,约半数VTE事件的发生与患者近期住院经历相关,并且VTE风险在患者出院后仍然存在。为了更好地预防与住院相关的VTE事件,医院相关性VTE(HA-VTE)的概念逐渐被提出,旨在关注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90天内VTE事件的发生情况。然而目前针对HA-VTE的研究仍相对较少。对于住院患者来说,如果能够通过使用风险评估模型(RAM)早期识别具有VTE风险的患者,并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因为预防不足而导致的VTE事件发生。我国目前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率相对较低,恰当进行血栓预防的比例与西方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基于中国人群数据建立或验证的风险评估模型较少。临床实践中需要一个简便易行、能够预测住院患者VTE发生风险的评估模型。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有两个研究目的:1.探究住院VTE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诊治情况变迁规律。2.分析住院患者发生医院相关性VTE的危险因素,建立一个能够预测住院患者VTE发生风险的评估模型,并与现有的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比较。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以下四个部分进行逐层深入探究:1.中医证候及诊治变迁研究:收集中日友好医院医院2011年至2019年9年间出院的VTE患者的病历信息,分析中医科室住院的VTE患者的中医舌脉、证候类型、证候要素等证候相关信息,比较不同证候类型患者基线资料、合并疾病的区别,以及9年间VTE的诊治趋势和死亡率的变化情况。2.医院相关性VTE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对部分住院VTE人群进行深入分析,根据患者VTE事件是否发生在住院期间或发生VTE事件前90天内是否有住院经历,将VTE患者分为医院相关性VTE组(HA-VTE组)和社区相关性VTE组(CA-VTE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结局事件之间的差异。3.VTE风险评估模型建立:应用巢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在住院未发生VTE的人群中根据HA-VTE组患者情况匹配对照组,比较HA-VTE组(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患者发生HA-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建立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模型(以下简称“新模型”)。4.VTE风险评估模型验证及评价:应用非同时期的住院患者对新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同时比较新模型、Caprini RAM与Padua RAM对住院患者的VTE风险评估效能,计算各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绘制相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研究结果1.中医证候及诊治变迁研究:自2011年至2019年,医院收治VTE患者共计4119例,中医科室住院患者599例。对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进行研究,发现痰瘀互结证(27.0%)、气虚血瘀证(26.4%)是住院VTE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候类型。血瘀(70.3%)、痰(59.4%)是住院VTE患者最常见的病机相关证候要素,有92.3%的患者至少有痰或血瘀证候要素中的一种。在舌脉信息方面,约40%的VTE患者为暗舌及其相兼舌色;薄白苔是最常见的舌苔类型,腻苔(包括白腻苔和黄腻苔)占总人群的30%;细脉、弦脉、滑脉及其相兼脉象占到总人群的2/3,是VTE患者最常见的几种脉象类型。不同证型患者在合并疾病方面存在差异,气滞血瘀证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比例(10.5%)低于其他五组证型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33);气虚血瘀证组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比例(30.4%)低于阳气暴脱证组(64.5%)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气滞血瘀证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比例(66.7%)高于痰瘀互结证组(34.6%)、气虚血瘀证组(33.5%)、痰浊闭阻证组(27.4%)、湿热蕴结证组(16.4%),阳气暴脱证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比例(58.1%)高于痰浊闭阻证组(27.4%)、湿热蕴结证组(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33)。在诊治趋势变化方面,总VTE患者的年诊治例数由2011年的130例增至2019年的1054例,中医科室VTE患者的年诊治例数由2011年的19例上升至2019年的129例。医院内参与诊治VTE住院患者的科室数量明显增加,且外地前来就诊的患者比例增加。VTE患者的住院天数呈下降趋势,由2011年的15天降至2019年的10天。VTE患者住院期间的全因死亡率明显下降,由2012年的12.5%下降至2019年的3.0%,DVT患者全因死亡率从2012年的7.0%下降至2019年的1.9%,PTE(伴或不伴DVT)患者全因死亡率下降速度最快,从2012年的26.1%下降至2019年的4.4%。同时,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肺部感染、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是与住院VTE患者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2.医院相关性VTE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对2017年437例急性VTE患者进行分析,其中HA-VTE组266例,CA-VTE组171例。在危险因素方面,CA-VTE组更多合并静脉曲张、久坐、长途旅行,HA-VTE组更多合并近期手术(<1个月)、卧床、活动性恶性肿瘤、肺部感染、急性脑梗死、骨折、中心静脉置管等危险因素(均P<0.05)。在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方面,两组人群存在一定差异。在临床症状方面,CA-VTE组患者下肢疼痛、呼吸困难、胸痛、胸闷等发生率均显着高于HA-VTE组(均P<0.05),HA-VTE组患者合并较少临床症状但猝死比例更高(0比3.4%,P=0.035)。在HA-VTE组患者中,有92.8%VTE事件发生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个月内,中位时间为13天。在全因死亡率方面,HA-VTE组高于CA-VTE组(8.3%比1.2%,P<0.001),其中住院期间发生VTE的患者全因死亡率高于出院后90天内发生VTE的患者(12.2%比3.4%,P<0.001)。3.VTE风险评估模型建立: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的住院患者,其中HA-VTE组(病例组)患者492例,匹配对照组患者1970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住院患者发生VTE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及文献回顾建立了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模型。新模型评分为1分的危险因素有:年龄≥70岁、静脉曲张、呼吸疾病(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呼吸衰竭)(<1个月)、心脑疾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1个月);评分为2分的危险因素有:已知血栓形成倾向、既往VTE病史、活动性恶性肿瘤、近期骨折/手术/创伤(<1个月)、卧床/制动(>72h)。模型根据总分值将住院患者分为VTE风险低危(<3分)和高危(≥3分),内科患者评分≥2分即考虑VTE高风险。在内部人群中验证AUC为0.822,具有相对较好灵敏度和特异度。4.VTE风险评估模型验证及评价:在2018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出院的住院患者中,分别应用新模型、Caprini RAM和Padua RAM进行VTE风险评估。所有风险评估模型均具有识别住院患者VTE风险的能力,且VTE风险随着风险等级的增加而升高。新模型在所有住院患者中具有较好的VTE风险预测能力,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773),且具有相对较好灵敏度(69.2%)和特异度(72.2%)。研究结论1.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是住院VTE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候类型,血瘀、痰是住院VTE患者最常见的中医病机相关证候要素。2.VTE住院患者的诊治例数呈增长趋势,全因死亡率显着下降。3.超过半数VTE事件的发生与近期住院经历相关,且具有与住院相关的特殊危险因素。4.本研究新建立的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模型在住院患者中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以对住院患者的VTE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孟小裙[5](2020)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穴位注射高乌甲素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穴位注射高乌甲素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为中西医结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途径。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穴位刺激联合穴位注射组(S组),穴位刺激组(T组)和对照组(D组)各30例。对照组(D组)于术后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预防DVT;穴位刺激组(T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干预;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穴位注射组(S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及穴位注射高乌甲素联合干预。对比三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于术前,术后1d、3d、7d采集三组患者静脉血样本检测凝血功能指标,于入室后麻醉手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h采集患者静脉血样本检测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结果:(1)最终完成研究方案且观察资料完善的患者87例(D组30例、T组28例、S组29例)。比较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组成、体重、术中输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D组2/30(6.67%)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T组1/28(3.57%)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S组无一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3)凝血指标:三组间患者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3、7天S组PT、APTT较T组及D组明显延长(P<0.05),且T组PT、APTT较D组延长(在术后第一天显着延长,P<0.05);术后1、3、7天S组FIB较T组及D组明显降低(P<0.05),且T组FIB较D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1、3、7天T组和S组D-dimer较D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1天S组较T组D-dimer明显降低(P<0.05),但术后第3、7天S组与T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4)应激水平:三组间患者入室后麻醉手术前血浆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即刻和术后24h时间点S组COR、ACTH较T组及D组明显降低(P<0.05),且T组COR、ACTH较D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穴位注射高乌甲素能够显着降低围术期应激反应水平,改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对于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范欣怡[6](2020)在《当归补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骨折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骨折围术期下肢深静脉(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疗效,评价当归补血汤在防治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的效果。为围术期中医药防治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术后DVT提供方法和参考。方法:根据实验的纳入标准,选取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创伤骨科80例行股骨粗隆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抗凝治疗即在术后12小时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针皮下5000IU,连续五天,并同时给予抗凝治疗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给予当归补血汤200ml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一天和术后一、三、五天的患侧小腿围度、VAS疼痛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的指标变化,及行双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是否有DVT的形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进行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一天和术后第一天患肢小腿围度、VAS评分、PT、APTT、FIB、血浆D-二聚体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共66例患者,共有5例术后经双下肢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DVT,发生率为7.58%;对照组33例,确诊DVT的有3例,其发生率为9.09%;实验组33组,确诊DVT的有2例,其发生率为6.06%;经卡方检验p>0.500,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第三天,患侧小腿围度p=0.239、VAS评分p=0.394,患侧小腿围度和VAS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T p=0.042、APTT p=0.00、Fib p=0.00、该三项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血浆D-二聚体p=0.083,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第五天,患侧小腿围度p=0.024、VAS评分p=0.032、PT p=0.000、APTT p=0.000、Fibp=0.008、血浆 D-二聚体 p=0.028,p 均<0.05 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当归补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有效的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术后DVT的防治,其临床效果与单独应用低分子肝素相当,但联合应用在改善患者患侧的小腿肿胀程度等方面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牛文晶[7](2020)在《活脉散治疗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记录分析活脉散治疗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及优势特点,及观察小剂量利法沙班片治疗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的抗凝疗效,并分析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方法:病人来源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全院住院及门诊病人。按照随机数表法将纳入68例研究样本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服用活脉(由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制剂室统一提供,水蛭、虻虫、地龙、三七、全蝎等)8g,口服,日2次;对照组:服用利伐他班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40132),前三周10mg,一天二次,维持剂量为15mg,一天一次。分别于入组后第4周、6周、8周、12周检查D二聚体、多普勒彩超,比较入组前后及两组间的血栓情况。结果:1.本次临床观察共纳入有效病例66例,其中治疗组34例,脱落0例,对照组32例,脱落2例。2.一般资料(基线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D-二聚体数据统计学分析没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存在可比性;3.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统计学分析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可比;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P<0.01统计学分析存在显着差异;6周后与治疗4周比较,P<0.05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周后与治疗6周比较,P<0.01统计学分析存在显着差异;12周后与治疗8周比较,P<0.05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治疗组对比,治疗4周后,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P<0.01,统计学分析存在显着差异;治疗6周后,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血浆D-二聚体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2周、4周、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4周后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较治疗前增多,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P<0.01,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在治疗6周后的血浆D二聚体较治疗4周后均减少,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数据显示血浆D二聚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变化,在治疗4周后达到峰值。两组组间比较,P值均大于0.05,统计学分析不存在差异。5.治疗12周后两组治疗前后下肢彩色超声多普勒血管再通治疗12周后治疗组无血栓再通2例,部分再通17例,完全再通15例,对照组无血栓再通3例,部分再通19例,完全再通10例,χ2值为0.535,P>0.05,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活脉散、及小剂量利法沙班片治疗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验证了活脉散切实有效,且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存在优势,验证了虫类活血祛瘀法治疗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有效性。验证了小剂量利法沙班片治疗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的可行性。本次临床观察,为临床治疗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规范化治疗提供了参考。
王丽丽[8](2020)在《股肿证型部分临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对比中医“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二个证型之间及与非“股肿”患者的相关的理化检查指标(炎症指标、血流变学指标、风湿四项、自身抗体十五项、抗心磷脂抗体、抗核抗体、肿瘤六项、免疫球蛋白、补体等)的差异,借以探讨中医证型临床理化检查指标的相关性,寻找特征性指标,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逐步在中医证型中归纳添加现代医学临床理化指标内容,形成相关的、不偏离“辩证论治”原则的中医证型新的主证和兼证内容;丰富中医的内涵、提供中西医结合的新思路!方法:本研究病例源自2016年03月至2019年12月本院周围血管外科门诊、住院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115例,年龄范围为15岁~96岁,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57例。并设立55例非股肿患者为对照研究组。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股肿患者中医证型情况,并对本病中医证型与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探讨。结果:1.本研究共收入115例“股肿”患者,根据辨证论治分型,分为两个主证组,脉络湿邪瘀滞证55例,脉络湿热瘀阻证60例;同时设立55名非股肿患者为对照研究组。2.两个主证之间进行年龄组、性别、血型的差异性比较:经检验,年龄P>0.05,无统计学意义;性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血型P>0.05,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不同年龄段、性别、血型的分组之间,股肿患者中医证型间不存在差异性。3.两证型间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肿瘤病史的差异性分析:肿瘤史P=0.007<0.01,有非常显着的统计学意义;余检测指标P>0.05,无统计学意义。4.两证型之间相关理化指标差异性分析: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补体C3、补体C4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抗链球菌溶血素O、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724的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P>0.05);暂不认为在股肿不同证型间以上检验指标存在差异性。5.将非股肿对照组患者分别与股肿两证型比较发现:非股肿患者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免疫球蛋白A、尿酸、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99、D-二聚体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股肿患者与非股肿患者之间有显着差异性。在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的比较中发现非股肿对照组患者与股肿患者无明显差异性。统计学中发现糖类抗原724在非股肿对照组中与股肿脉络湿邪瘀滞证间的比较无差异性(P>0.05),在脉络湿热瘀阻证间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患者中同时有肿瘤病史者,其糖类抗原724多见于脉络湿邪瘀滞证。在与非股肿患者对比时发现在脉络湿热瘀阻证间的比较具有差异性,结果提示:可试行将糖类抗原724这一指标纳入“股肿”脉络湿热瘀阻证型中,作为判断股肿合并肿瘤患者与非股肿患者的“兼证”依据。
彭美瑶[9](2020)在《消栓饮穴位贴敷预防脊柱全麻术后患者下肢DVT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消栓饮穴位贴敷对预防脊柱全麻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更好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在湖南长沙某三甲医院脊柱外科住院的脊柱全麻手术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7例、对照组38例。术后两组患者均行脊柱外科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消栓饮穴位贴敷,对照组予糊精粉贴片(安慰剂)穴位贴敷,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及疼痛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为2.70%,低于对照组的7.89%,两组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与干预治疗前对比,两组干预后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全血低切黏度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干预治疗前对比,两组干预后D-二聚体、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干预前对比,两组干预7天后NR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脊柱外科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消栓饮药物穴位贴敷预防脊柱全麻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能够延长凝血酶原时间、调节纤维溶解系统、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降低术后DVT的发生率,具有确切的临床干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曾兴[10](2020)在《身痛逐瘀汤加味对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术后早期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评价身痛逐瘀汤加味对胸腰段椎体骨折术后早期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骨伤科住院诊断为脊柱胸腰段椎体(T10-L2)骨折且行胸腰段椎体骨折后路短节段椎弓螺钉置入术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予以指导功能锻炼加物理基础治疗14天,试验组术后则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加予口服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14天。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术后第14天的D-二聚体(D-Dmer)、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栓弹力图(R值、MA值、Angle值、CI值)等指标。观察两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阳性体征并于术后第14天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计算并分析两组试验对象的血栓发生率。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术后第14天VAS疼痛评分,及术后24小时引流量、不良事件发生率等安全性指标。进而评价身痛逐瘀汤加味这一中药汤剂对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术后早期血液高凝状态的干预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的性别、骨折类型、年龄、体重指数(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术前一般情况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D-二聚体和Fib值:两组患者术后第14天D-二聚体和Fib值均低于术后第1天且术后第1天D-二聚体和Fib值均高于术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第7、术后第14天D-二聚体和Fib值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PT和APTT:试验组患者术后第14天PT值高于术后第1天,组内比较差异显着(P<0.05);对照组PT组内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4天APTT值均高于术后第1天,组内比较差异显着(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第14天PT值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PTT值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栓弹力图:两组患者术后第14天R值均高于术前及术后第1天,组内比较差异显着(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4天MA值、Angle值、CI值均低于术前及术后第1天,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术后第7、14天R值、MA值、CI值均高于对照组,Angle值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5.VAS疼痛评分: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第7天、第14天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6.血栓发生率:两组患者试验期间均未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阳性体征。对照组、对照组血栓发生率分别为7.41%、3.45%,两组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安全性检测: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三大常规在研究期间未见明显异常;两组患者研究期间均未出不良或毒副反应。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味可有效改善胸腰段椎体骨折术后早期血液高凝状态,继而降低胸腰段椎体骨折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同时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下肢骨折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骨折诊断标准 |
1.3 深静脉血栓诊断标准 |
1.4 中医体质分类分类与判定 |
1.5 纳入标准 |
1.6 排除标准 |
1.7 剔除和脱落标准(满足一项为排除) |
1.8 研究方法 |
1.9 观察指标 |
2.统计分析 |
3.技术路线图 |
二、研究结果 |
2.1.下肢骨折患者一般情况 |
2.2.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
2.3.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分布情况 |
2.4.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术前相关因素比较 |
2.5.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术中相关因素比较 |
2.6.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术后相关因素比较 |
2.7.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实验室检查比较 |
2.8.中医体质的比较 |
2.9.下肢骨折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三、讨论 |
四、结论 |
五、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西医对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生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 |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西医治疗 |
1.1 保守治疗 |
1.1.1 单纯抗凝治疗 |
1.1.2 系统溶栓治疗 |
1.2 介入治疗 |
1.2.1 滤器置入 |
1.2.2 CDT |
1.2.3 PMT |
1.2.4 PTA和支架置入术 |
2 中医治疗 |
2.1 内服中药辨证施治目前,本病的证候诊断尚无统一标准,病机不外乎瘀、湿、热、虚,临证治疗,必先辨明病机。 |
2.2 外用中药治疗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
4 展望 |
(3)加味补阳还五汤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气虚血瘀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和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入组标准 |
2.1 西医入组标准 |
2.2 中医入组标准 |
3 排除标准 |
4 试验的终止 |
5 脱落标准 |
6 研究方法 |
6.1 分组方法 |
6.2 手术方法 |
6.3 术后治疗方案 |
6.4 观察指标和方法 |
7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1 课题样本量完成情况 |
2 一般临床资料 |
3 临床疗效指标变化 |
3.1 D-二聚体、凝血四项变化 |
3.2 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
3.3 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 |
3.4 中医证候积分量表 |
4 安全性指标 |
第三章 讨论 |
1 西医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认识 |
1.1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机制 |
1.2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
2 中药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
3 补阳还五汤分析 |
4 组方中中药功效及现代药理研究 |
5 疗效分析 |
5.1 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指标的分析 |
5.2 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分析 |
5.3 术后疼痛并发症的分析 |
5.4 中医证候积分的分析 |
6 安全性分析 |
7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中西医防治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候及风险评估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静脉血栓栓塞症中医病名及证候研究进展 |
1 肺栓塞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 |
2 肺栓塞中医证候文献研究 |
3 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 |
4 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证候文献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医院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研究进展 |
1 医院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概念 |
2 医院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特点 |
3 医院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 |
4 医院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住院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中医证候及诊治情况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资料收集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中医证候研究 |
3.2 总体诊治情况变化分析 |
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医院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
1 研究背景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临床表现 |
3.3 中医证候分布 |
3.4 中医证候要素分布 |
3.5 危险因素 |
3.6 发病时间 |
3.7 终点事件 |
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探究及风险评估模型建立 |
1 研究背景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资料收集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危险因素 |
3.3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模型建立 |
3.4 新模型在内、外科住院患者中应用 |
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模型应用及评价 |
1 研究背景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资料收集 |
2.4 风险评估模型标准 |
2.5 风险评估模型评价指标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不同风险评估模型应用比较 |
3.3 不同风险评估模型在所有住院患者中应用评价 |
3.4 不同风险评估模型在外科住院患者中应用评价 |
3.5 不同风险评估模型在内科住院患者中应用评价 |
3.6 不同风险评估模型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中应用评价 |
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5)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穴位注射高乌甲素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2.病例分组 |
3.麻醉与手术 |
4.研究方法 |
5.观察及检验指标 |
6.统计学分析 |
研究结果 |
1.入组情况 |
2.一般资料比较 |
3.应激水平 |
4.凝血功能 |
5.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附录二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Anesthesiologist,ASA)分级标准 |
致谢 |
发表论文 |
(6)当归补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骨折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理论资料 |
1.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西医研究 |
1.1. 下肢深静脉血栓定义 |
1.2.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流行病学 |
1.3.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西医病因及危险因素 |
1.4.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 |
1.5.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 |
2.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中医研究 |
2.1.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中医病因病机 |
2.2.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中医防治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疾病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脱落和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和方法 |
2.3.1. 观察指标 |
2.3.1.1. 实验室观察指标 |
2.3.1.2. 临床观察指标 |
2.4.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1.1. 性别 |
3.1.2. 年龄 |
3.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患侧小腿围度的比较 |
3.2.1. 两组患者手术前1 d患侧小腿围度 |
3.2.2. 两组患者术后1,3,5d患侧小腿围度 |
3.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疼痛评分的比较 |
3.3.1. 两组患者术前1d VAS疼痛评分 |
3.3.2. 两组患者术后1、3、5d的VAS疼痛评分 |
3.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凝血功能PT、APTT、FIB的比较 |
3.4.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PT的比较 |
3.4.1.1. 两组患者术前1d PT的比较 |
3.4.1.2. 两组患者术后1、3、5d的PT比较 |
3.4.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APTT的比较 |
3.4.2.1. 两组患者术前1d APPT的比较 |
3.4.2.2. 两组患者术后1、3、5d APPT比较 |
3.4.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FIB的比较 |
3.4.3.1. 两组患者术前1d FIB的比较 |
3.4.3.2. 两组患者术后1、3、5d FIB比较 |
3.5.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D-二聚体含量的比较 |
3.5.1. 两组患者术前1d D-二聚体含量的比较 |
3.5.2. 两组患者术后1、3、5d D-二聚体含量比较 |
3.6. 两组患者DVT发生率的比较 |
4. 安全性评估 |
讨论 |
1. 防治老年股骨粗隆手术后DVT的立题依据 |
2. 实验观察指标选择依据 |
2.1. 患侧小腿围度,VAS疼痛评分的选择 |
2.2. PT、APTT、FIB的选择 |
2.3. D-二聚体 |
2.4. 下肢深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 |
3. 当归补血汤的组成及现代药理学的研究 |
3.1. 黄芪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3.2. 当归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4. 当归补血汤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分析 |
5. 中西医联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优势 |
6.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现状 |
致谢 |
论文着作 |
(7)活脉散治疗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2.治疗方法 |
3.观察项目及评定标准 |
4.疗效评价 |
5.质量控制方法 |
6.数据处理方法 |
7.研究结果 |
8.不良事件 |
讨论 |
1.中医对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的认识 |
2.西医对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的认识 |
3.结果分析讨论 |
4.课题研究价值 |
5.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股肿证型部分临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现代医学疾病诊断标准 |
3 “股肿”中医诊断标准 |
4 “股肿”病例纳入标准 |
4.1 试验组纳入标准 |
4.2 对照组纳入标准 |
5 “股肿”病例排除、剔除标准 |
5.1 病例排除标准 |
5.2 病例剔除标准 |
6 研究观察指标 |
7 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临床研究结果 |
1 股肿中医证型之间与性别的差异性 |
2 股肿中医证型之间与血型的差异性 |
3 股肿中医证型之间与年龄段分布的差异性 |
4 股肿中医证型之间与既往病史的差异性 |
5 不同分组之间与炎症指标的差异性 |
6 不同分组之间与免疫球蛋白、补体的差异性 |
7 不同分组之间与尿酸、抗链球菌溶血素O等的差异性 |
8 不同分组之间与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的差异性 |
9 不同分组之间与D-二聚体的差异性 |
第三章 分析讨论 |
1 理论认识 |
1.1 DVT的现代医学理论认识 |
1.1.1 深静脉血栓形成 |
1.1.2 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 |
1.1.3 深静脉血栓形成病理生理的认识 |
1.2 DVT的中医理论认识 |
1.2.1 股肿 |
1.2.2 股肿辨证分型 |
1.3 现代医学关于相关临床指标的认识 |
1.3.1 D-二聚体与DVT |
1.3.2 尿酸与DVT |
1.3.3 炎症因子与DVT |
1.3.4 免疫类指标与DVT |
1.3.5 凝血因子与DVT |
1.3.6 肿瘤细胞因子与 DVT |
1.4 中医学关于相关检测指标的认识 |
1.4.1 D-二聚体的认识 |
1.4.2 尿酸与同型半胱氨酸的认识 |
1.4.3 炎症因子的认识 |
1.4.4 免疫类指标的认识 |
1.4.5 凝血因子的认识 |
1.4.6 肿瘤坏死因子的认识 |
1.5 中医“股肿”证型与现代医学研究的相关性 |
2 检验结果分析 |
2.1 股肿的中医不同证型与一般情况的分析 |
2.2 股肿的中医不同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的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不足与展望 |
1 不足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1 |
缩略词表2 |
综述 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理化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消栓饮穴位贴敷预防脊柱全麻术后患者下肢DVT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中医学对DVT的认识 |
1.2.2 西医学对DVT的认识 |
1.2.3 消栓饮预防下肢DVT的研究进展 |
1.2.4 穴位贴敷预防下肢DVT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操作性定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类型 |
2.2 研究对象 |
2.2.1 研究样本 |
2.2.2 样本量计算 |
2.3 研究方法 |
2.3.1 分组方法 |
2.3.2 干预方法与内容 |
2.3.3 研究指标与工具 |
2.3.4 资料收集方法 |
2.3.5 资料分析方法 |
2.4 质量控制 |
2.4.1 干预前准备阶段 |
2.4.2 干预阶段 |
2.4.3 资料收集阶段 |
2.4.4 资料录入、分析阶段 |
2.5 伦理学原则 |
2.6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受试者试验完成情况 |
3.2 干预前受试者一般资料比较 |
3.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相关评价指标比较 |
3.3.1 两组术后下肢DVT发生情况比较 |
3.3.2 两组干预前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
3.3.3 两组干预前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比较 |
3.3.4 两组干预前后NRS评分比较 |
3.4 安全性指标检测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4 讨论 |
4.1 干预前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比较分析 |
4.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相关评价指标比较分析 |
4.2.1 消栓饮穴位贴敷对脊柱全麻术后患者DVT发生率的影响 |
4.2.2 消栓饮穴位贴敷对脊柱全麻术后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
4.2.3 消栓饮穴位贴敷对脊柱全麻术后患者血流变的影响 |
4.2.4 消栓饮穴位贴敷对脊柱全麻术后患者NRS评分的影响 |
4.3 研究特色与创新 |
4.4 研究不足之处和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
附录3 NRS疼痛评分表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身痛逐瘀汤加味对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术后早期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临床资料 |
1 病例收集 |
2 诊断标准 |
2.1 中医诊断标准 |
2.2 西医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脱落标准 |
6 患者知情同意权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1 分组方法 |
2 治疗方法 |
2.1 基础治疗 |
2.2 对照组组与试验组设计 |
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4 疗效评定标准 |
4.1 实验室检测指标 |
4.2 VAS疼痛评分 |
4.3 血栓发生率 |
4.4 安全性评估 |
5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 |
2 两组病例一般资料分析 |
3 试验结果分析 |
3.1 D-二聚体(D-Dimer)结果比较 |
3.2 血浆纤维蛋白(Fib)结果比较 |
3.3 PT和 APTT |
3.4 血栓弹力图(R值、MA值、Angle值、CI值) |
3.5 VAS疼痛评分 |
3.6 血栓发生情况 |
第四章 讨论 |
1 脊柱骨折与三期辨证 |
2 血液高凝状态 |
2.1 现代医学方面 |
2.2 祖国医学方面 |
3 脊柱骨折术后与血液高凝状态的关联 |
4 身痛逐瘀汤加味改善胸腰段椎体骨折术后早期血液高凝状态 |
4.1 方剂配伍特点 |
4.2 方剂使用依据 |
4.3 方剂方药分析 |
5 研究结果分析 |
5.1 凝血系统指标分析 |
5.2 血栓弹力图指标分析 |
5.3 VAS疼痛评分 |
5.4 血栓发生率 |
6 术后安全性观察 |
7 存在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研究信息记录表 |
附录2:部分典型病例 |
附录3:脊髓损伤ASIA神经功能分级标准 |
附录4:受试知情同意书 |
附录5: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说明书 |
附录6:空气压力治疗仪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下肢骨折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研究[D]. 苏奇.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 刘振斌,王刚,李梦虎.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1(01)
- [3]加味补阳还五汤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气虚血瘀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的临床研究[D]. 林怡涔.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候及风险评估模型研究[D]. 邵翔.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穴位注射高乌甲素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D]. 孟小裙.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当归补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骨折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 范欣怡.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活脉散治疗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观察[D]. 牛文晶.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8]股肿证型部分临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 王丽丽.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消栓饮穴位贴敷预防脊柱全麻术后患者下肢DVT的效果研究[D]. 彭美瑶.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10]身痛逐瘀汤加味对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术后早期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D]. 曾兴.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