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劳动力市场失业回滞现象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宁戌霞[1](2019)在《基于变结构面板单位根检验的失业回滞现象研究 ——以197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为例》文中认为就业问题一直是国民生活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而与其伴随的失业率也一直是宏观经济研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模块。失业回滞现象的存在与否,会直接影响国家宏观经济的政策调控。判断是否存在失业回滞现象有很多种方法,对失业率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就是其中一种。随着非平稳计量经济学的兴起,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的研究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青睐。但是当存在结构突变时,原有的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的检验水平和检验功效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即出现“Perron现象”。而绝大多数宏观经济数据由于受到特殊政策或事件的影响,均会存在某些结构突变点,因而研究者在分析是否存在失业回滞现象时,是否考虑到结构突变因素显得至关重要。本文的主要工作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蒙特卡罗模拟的方法,具体分析研究了CIPS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在存在水平突变和斜率突变情形下的实际检验水平和检验功效;(2)针对其在结构突变情形下的检验表现,通过在模型表达式中引入结构突变因素的方式,对原有的CIPS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进行修正,使其能够适用于结构突变情形下的单位根检验;(3)通过结构突变影响修正后的CIPS*方法对我国28个省市的失业率水平进行了面板单位根检验的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我国存在较为显着的失业回滞现象,其中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存在非常显着的失业回滞现象,而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失业回滞现象。
王涛[2](2018)在《我国失业回滞现象的理论解析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失业回滞是劳动力市场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也是政策制定者难以处理的棘手问题。失业回滞是指因经济衰退而上升的失业率并不能随着经济的复苏而快速回落,甚至长期存在,难以消除,甚至提高自然失业率的一种现象。曾有学者(丁守海,2011,2013)发现我国经济在1997年至2012年间存在失业回滞现象,因为受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估算的)实际失业率并没有因2003年以来的复苏而下降,即使是在高速增长阶段也未见明显下降,而是维持在较高的失业水平,并长期持续。2008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又受到了新一轮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并且至今仍处于下行周期,如此漫长的下行周期对我国实际失业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引起失业回滞的因素是不是还继续存在,是不是可能出现新因素?由于失业回滞现象会破坏劳动力市场的自我修复机制,即因经济衰退导致劳动力市场失业增加,并不会立即随经济复苏增长而下降,甚至提高自然失业率水平,可能需那么什么样的政策如何干预才有效呢?考察2008年以来失业率上升所潜在的失业回滞迹象及其可能的原因,并提出合适的建议,是本文重点关注的三个议题,也是对该领域的研究的一种继承与延续。基于文献研究与理论基础,首先借鉴使用了第三代菲利普斯曲线检验法(丁守海与蒋家亮,2013),利用1997—2016年宏观季度数据,检验了我国失业回滞现象。然后,运用资本深化论、人力资本错配论、实际工资制度刚性论来解释我国失业回滞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解释本轮经济下行将可能引发失业回滞的因素。之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利用2008-2016年的经验数据,检验了我国2008年以来新一轮的下行周期潜在的引发我国失业回滞现象产生的原因。通过检验发现资本深化、人力资本错配以及劳动者工资成本上升对我国潜在的失业回滞现象影响较大。最后,基于前面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包括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劳动者人力资本;构建灵活的劳动力市场等。
陈利锋[3](2016)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具有失业呆滞特征吗?——基于新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框架》文中研究指明在新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框架内,结合NKPC与NKWPC,分别采用单位根检验法、工资方程检验法以及基于NKPC的检验法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失业呆滞的存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劳动力市场具有显着的失业呆滞特征;基于工资方程的失业呆滞检验的结果表明,我国失业呆滞的程度约为0.653,而基于NKPC的失业呆滞检验的结果指出,我国失业呆滞的程度约为0.625。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尝试提出失业呆滞显着存在背景下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建议。
郭春良,吕心阳[4](2016)在《实际工资、劳动就业与中国的货币政策模拟——基于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域的一般均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与传统计量经济学模型关注名义价格粘性和名义工资粘性不同,本文为排除"货币幻觉"的影响,从动态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范式出发,设定价格和工资粘性的相关参数,构建符合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状况的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然后观察实际工资、劳动就业对技术冲击、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数值模拟研究发现,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实际工资和劳动就业对技术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脉冲反应的经验特征。根据失业的历史方差分解,发现总需求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在推动失业波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显着的"失业回滞"现象,这是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相对较小的根本原因,也是抑制经济增长推动社会就业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同时本文提出,在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和制定相关政策时,一定要密切关注产品和劳动力市场中的实际工资粘性等非完全竞争因素。
陈利锋[5](2016)在《二元劳动力市场、异质性雇佣成本与失业波动》文中认为非正规性2的普遍存在是发展中国家的典型事实。通过建立多部门异质性雇佣成本NK-DSGE模型,对我国失业波动与非正规部门的角色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不同部门的异质性建模可能更为合理;(2)货币政策冲击是我国失业波动的主要动因;(3)非正规部门的存在扩大了货币政策的产出和劳动力市场效应,而对于通胀则具有"缓冲效应"。因此,政府可以采用适宜的政策鼓励创业并对非正规部门的发展进行积极的引导,发挥其对于就业的促进作用,并有效地回避其负面效应,从而利于达到缓解社会失业的目的。
胥莉[6](2015)在《Block Bootstrap面板单位根检验理论方法》文中研究表明Block bootstrap面板单位根检验是一种区别于且优于传统基于渐近理论推断的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不仅比渐近检验更稳健,还能应用于更一般的截面相依的面板数据,是有效分析跨国或跨地区面板数据的一种更可靠的检验方法。文章阐述block bootstrap面板单位根检验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并将其用于国内尚待系统研究的失业回滞现象。基于我国28省21年的面板数据,检验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是否存在失业回滞现象,结果显示,我国存在显着的失业回滞现象。
陈利锋[7](2015)在《异质性雇佣成本、劳动力流动与失业的持续性》文中研究说明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存在大量的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就业,并且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具有不同的雇佣成本。基于这一事实,通过建立多部门异质性雇佣成本模型,文章考察了我国失业的持续性问题。贝叶斯模型选择的结论表明,多部门异质性雇佣成本模型较好地拟合了现实数据;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显示,外生冲击下正规部门就业与非正规部门就业表现出不同的动态反应,这意味着考虑不同部门的差异是合理的;并且相对于单一部门雇佣成本模型而言,多部门异质性雇佣成本模型较好地刻画了失业的持续性特征。失业的贝叶斯冲击分解的结果表明我国存在显着的失业回滞现象,这一发现较好地解释了失业的持续性问题。因此,通过劳动力市场改革以缩小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之间的差距将有利于缓解中国社会失业问题。
陈利锋[8](2015)在《累进性工薪所得税、失业回滞与中国劳动力市场波动——基于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包含累进性工薪所得税的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文章考察了税收的累进性对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累进性工薪所得税的引入改变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用于劳动力市场的机制,具体表现为累进性工薪所得税的引入使得"天赐的巧合"不复存在并且改变了新凯恩斯主义工资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全样本贝叶斯冲击分解的结果发现中国存在显着的"失业回滞"问题,进而使得我国失业表现出较强的持续性。子样本敏感度分析表明全样本估计的结论具有相当的稳健性,并且工薪所得税的累进性具有稳定劳动力市场的"内生稳定器"功能。基于此,文章认为采用类似于"Evans规则"的对劳动力市场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机制,结合调整工薪所得税的累进性的财政政策,将有利于缓解社会就业形势、稳定劳动力市场以及降低单一货币政策引起的社会福利损失。
陈利锋[9](2015)在《理解非正规就业:异质性雇佣成本、社会福利与稳定化政策》文中研究说明在一个包含名义价格刚性、名义工资刚性和异质性雇佣成本的多部门模型中,考察了劳动力在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之间的流动及其宏观经济效应。外生冲击的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表明,失业在外生冲击下表现出较强的持续性,并且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之间的显着性差异使得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显着的"失业回滞"问题。社会福利分析的结果发现,尽管非正规部门的广泛存在通过降低名义价格刚性和名义工资刚性实现了社会福利的改善,但整体而言非正规部门与正规部门的显着性差异导致了社会福利的恶化。在此基础上,采用对失业做出反应的政策机制以及进行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有利于稳定劳动力市场,也有利于降低非正规部门广泛存在引起的社会福利损失。
陈利锋[10](2014)在《非平滑工资调整、失业波动与货币政策》文中提出基于包含非平滑工资调整的新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文章考察了非平滑工资调整机制对于经济波动以及货币政策的影响。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表明,非平滑工资调整机制下,货币政策冲击的效应具有时间依存性;基于贝叶斯冲击分解,发现总需求冲击与货币政策冲击是推动我国失业波动最主要的动力,并且我国存在显着的失业回滞问题。在此基础上,货币政策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包含非平滑工资调整机制的模型中,相对于不对劳动力市场做出反应的政策机制而言,对劳动力市场做出反应的政策机制引起的社会福利损失相对较小。这一发现意味着,在包含非平滑工资调整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应该对劳动力市场做出反应。
二、我国劳动力市场失业回滞现象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劳动力市场失业回滞现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变结构面板单位根检验的失业回滞现象研究 ——以197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变结构面板单位根检验的研究现状 |
1.2.2 失业回滞现象相关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基本概念 |
2.1.1 面板数据的概念 |
2.1.2 单位根检验的概念 |
2.1.3 结构突变的概念 |
2.2 面板单位根检验相关理论 |
2.2.1 第一代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 |
2.2.2 第二代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 |
2.3 结构突变下的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 |
2.3.1 考虑结构突变的LM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 |
2.3.2 考虑多个突变的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 |
第三章 变结构CIPS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 |
3.1 CIPS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 |
3.2 结构突变对CIPS面板单位根检验的影响 |
3.2.1 结构突变对CIPS实际检验水平的影响 |
3.2.2 结构突变对CIPS实际检验功效的影响 |
3.3 变结构CIPS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 |
第四章 我国失业回滞现象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 |
4.1 失业回滞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
4.1.1 失业回滞的概念 |
4.1.2 失业回滞现象的成因 |
4.2 我国失业回滞现象的统计分析 |
4.2.1 全国失业率及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
4.2.2 各省市失业率变动情况分析 |
4.3 我国失业回滞现象的计量分析 |
4.3.1 失业回滞现象的检验方法 |
4.3.2 数据截面相关性检验 |
4.3.3 各省市失业率的CIPS*面板单位根检验 |
4.4 失业回滞现象的原因探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我国失业回滞现象的理论解析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三节 可能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概念解析、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解析 |
一、失业的定义 |
二、自然失业与周期性失业 |
三、失业回滞与失业回滞现象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失业理论的发展脉络 |
二、失业回滞理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失业回滞文献综述 |
二、文献评述及启示 |
第二章 我国失业回滞现象描述及存在性检验 |
第一节 我国失业回滞现象描述 |
一、关于我国实际失业率的一种估算 |
二、我国存在失业回滞迹象的两个阶段 |
三、2012年至今失业回滞现象消失还是继续? |
第二节 我国失业回滞现象存在性检验 |
一、我国失业回滞现象检验模型的设置 |
二、数据收集与处理 |
三、我国失业回滞现象检验结果与分析 |
四、我国失业回滞现象存在性检验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失业回滞现象成因的理论解析 |
第一节 基于资本深化论的解释 |
一、关于资本深化论 |
二、资本深化对劳动力需求减少 |
三、政府和外商投资的就业效应衰减 |
第二节 基于人力资本错配论的解释 |
一、关于人力资本错配论 |
二、我国人力资本错配引发结构性失业 |
三、职业培训市场落后加剧结构性失业 |
第三节 基于实际工资制度刚性论的解释 |
一、关于实际工资制度刚性论 |
二、劳动者权益保护法规加强 |
三、内部人协议 |
四、劳动者工薪福利制度将更加完善 |
第四节 我国失业回滞现象成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失业回滞现象成因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我国自然失业率测算 |
一、自然失业率测算模型的建立 |
二、自然失业率测算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我国失业回滞现象成因的实证检验 |
一、变量处理与数据来源 |
二、检验模型设置 |
三、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四、实证检验小结 |
第五章 缓解我国失业回滞现象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
一、多方面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增长 |
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 |
第二节 提高劳动者人力资本 |
一、政府重视职业培训 |
二、培训机构加强建设管理 |
三、着力改善人力资本结构 |
第三节 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 |
一、弱化内部人协议 |
二、建立灵活的劳动力市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我国劳动力市场具有失业呆滞特征吗?——基于新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模型与估计 |
(一)基于失业数据的单位根检验法 |
(二)基于工资方程的失业呆滞检验 |
(三)基于包含前瞻性与后顾式预期的NKPC检验 |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
(4)实际工资、劳动就业与中国的货币政策模拟——基于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域的一般均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模型设定 |
(一)代表性家庭部门的优化行为 |
(二)劳动力市场和工资决定 |
(三)最终产品企业 |
(四)中间产品企业及其定价行为 |
(五)货币当局 |
(六)市场均衡 |
三、参数校准、模型求解与脉冲响应分析 |
(一)参数校准与系统求解 |
(二)技术冲击的宏观经济波动效用脉冲分析 |
(三)货币政策冲击的宏观经济波动效用脉冲模拟 |
(四)技术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对劳动就业的脉冲模拟 |
(五)技术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对实际工资的脉冲模拟 |
(六)稳健性检验 |
(七)失业的历史方差分解 |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
(5)二元劳动力市场、异质性雇佣成本与失业波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与文献评述 |
二、模型与设定 |
( 一) 劳动力市场 |
( 二) 家庭的优化行为决策 |
( 三) 零售企业的行为 |
( 四) 两类部门批发企业的决策 |
( 五) 工资的决定 |
( 六) 最终消费品生产企业 |
( 七) 货币政策当局与市场均衡 |
三、模型的参数化 |
( 一) 部分参数的校准 |
( 二) 参数的贝叶斯估计 |
四、模型动态分析 |
( 一) 贝叶斯脉冲响应 |
( 二) 失业的贝叶斯冲击分解 |
( 三) 非正规部门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
五、结语 |
(7)异质性雇佣成本、劳动力流动与失业的持续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及文献 |
二、基准模型: 包含劳动力流动的单一部门雇佣成本模型 |
( 一) 家户的行为 |
( 二) 劳动力市场 |
( 三) 批发企业 |
( 四) 工资与价格的决定 |
( 五) 市场出清与货币政策 |
三、扩展的模型: 包含劳动力流动的多部门异质性雇佣成本模型 |
( 一) 多部门异质性雇佣成本模型的构建 |
( 二) 模型的参数化 |
四、动态分析 |
( 一) 贝叶斯模型选择检验 |
( 二) 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 三) 失业的持续性 |
( 四) 贝叶斯冲击分解 |
五、结论 |
(8)累进性工薪所得税、失业回滞与中国劳动力市场波动——基于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模型设定 |
1. 代表性家户 |
2. 厂商 |
3. 政府 |
三、模型分析 |
1. 动态 IS 曲线 |
2. 新凯恩斯主义工资菲利普斯曲线( NKWPC) |
3. 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 NKPC) |
4. 实际工资与失业 |
四、模型的估计与分析 |
1. 部分参数的校准 |
2. 参数的贝叶斯估计 |
3. 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 |
4. 贝叶斯冲击分解 |
五、子样本敏感度分析 |
六、结论 |
(9)理解非正规就业:异质性雇佣成本、社会福利与稳定化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模型与假设 |
( 一) 劳动力市场 |
( 二) 家庭 |
( 三) 零售企业 |
( 四) 最终产品企业 |
( 五) 批发企业 |
( 六) 工资的决定 |
( 七) 市场均衡与货币政策 |
三、模型的参数化与动态分析 |
( 一) 基本参数的校准 |
( 二) 参数的贝叶斯估计 |
( 三) 动态分析 |
四、非正规部门存在的成本收益与政策分析 |
( 一) 非正规部门存在的社会福利成本和收益 |
( 二) 稳定化政策分析 |
五、结论与展望 |
四、我国劳动力市场失业回滞现象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变结构面板单位根检验的失业回滞现象研究 ——以197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为例[D]. 宁戌霞. 天津商业大学, 2019(09)
- [2]我国失业回滞现象的理论解析与实证研究[D]. 王涛.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3]我国劳动力市场具有失业呆滞特征吗?——基于新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框架[J]. 陈利锋. 当代经济管理, 2016(08)
- [4]实际工资、劳动就业与中国的货币政策模拟——基于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域的一般均衡分析[J]. 郭春良,吕心阳. 当代经济科学, 2016(04)
- [5]二元劳动力市场、异质性雇佣成本与失业波动[J]. 陈利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6]Block Bootstrap面板单位根检验理论方法[J]. 胥莉. 统计与决策, 2015(14)
- [7]异质性雇佣成本、劳动力流动与失业的持续性[J]. 陈利锋. 浙江社会科学, 2015(04)
- [8]累进性工薪所得税、失业回滞与中国劳动力市场波动——基于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视角[J]. 陈利锋.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9]理解非正规就业:异质性雇佣成本、社会福利与稳定化政策[J]. 陈利锋.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5(01)
- [10]非平滑工资调整、失业波动与货币政策[J]. 陈利锋. 经济科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