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牛原[1](2021)在《基于零序电流投影分量比值的小电阻接地系统故障保护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城市配电网安全标准的提高,因小电阻接地系统具有可迅速隔离故障区域、过电压水平低等优点,小电阻接地系统在城市配网中逐渐替代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传统的小电阻接地系统一般采用定时限零序过流保护,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现有保护装置在发生高阻抗接地故障时,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往往小于保护装置的启动电流定值,保护容易发生拒动现象,导致故障区域的进一步扩大甚至人身伤害事件的出现。因此,小电阻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选线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首先,本文对常见10k V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故障特征进行了分析。分别针对馈线单相接地故障和母线单相接地故障两种情况,将网络图化简为对应的等效零序网络图;对两种情况下的各条馈线和中性点接地电阻支路的零序电流幅值、零序电流相位等电气量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二,针对可能出现的多馈线同时同相接地故障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其零序等效网络,分析其故障电气量,同时与单馈线单相接地故障特征进行比较。第三,以电路分析法为基础,通过提取中性点接地电阻支路零序电流、故障馈线零序电流、健全馈线零序电流的故障特征,比较它们各自幅值、相位电气特征量的不同,提出了一种基于零序电流投影分量比值的小电阻接地保护方案。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对所提保护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了该方案既能够在低阻接地时可靠动作,又能在高阻接地时灵敏动作,切实提升了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配电网络高阻接地故障保护的灵敏性,具有较好的实用前景。
程丁文[2](2021)在《城市电缆线路增多对接地方式的影响及小电阻接地改造》文中提出随着城市电缆线路增加,对当前配电网带来两大问题,一是配电网电容电流逐渐变大,导致中性点小电流接地方式在发生单相接地时,容易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严重危害配电系统设备安全及用户人身安全。二是电缆出线过多会引起无功功率倒送等问题,造成系统末端电压偏高甚至越限等危害。本文针对电容电流过大问题,提出小电阻接地方式及相关的改造方法,并针对发生高过渡电阻接地故障时,小电阻接地保护系统容易拒动等问题进行再研究。首先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对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研究现状,以及城市电缆化所引发的问题。然后对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四种接地方式下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进行特性分析,并分析四种方式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以及阐述选择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影响因素。紧接着分析研究电缆化对配电网的影响和解决办法。包括电缆线路增多对网架结构的要求,并提出电缆化自动化改造方案。以及分析在发生接地故障时,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的对地电流大小及电容电流过大导致的危害,并提出目前主要采用的解决方案。同时对以电缆线路为主的配电网所产生的无功功率进行分析,探究其导致线路末端电压越限的原理,并通过IEEE14节点法进行仿真分析。本文提出一种小电阻接地改造方案,着重对接地电阻值的选取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以技术性要求为约束条件,经济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建模。结合算例,通过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确定接地电阻值,从而得出一种选取电阻值模型。并对改造后的继电保护做出相应调整。当配电网发生高过渡电阻接地时,故障线路零序电流较小,小电阻接地保护系统难以检测而容易引发误动,严重影响配电网运行安全,因此本文对小电阻接地保护系统进行再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零序功率特征法对高阻接地进行识别。
彭楠[3](2021)在《基于多源暂稳态信息的电缆型配电网故障辨识与定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缆在城网配电线路中所占的份量越来越重,已逐步取代了架空线路。电缆工作环境恶劣,容易受到外力、潮气、污染、内部缺陷等因素影响而发生故障。故障精准、可靠定位有助于加快故障查找速度、提升运维检修效率、保证供电安全和可靠性。然而,实际城市配电网短线路分支众多,配电电缆内部结构复杂、故障类型多样、电气特征多变,给故障定位带来极大挑战。现有方法仅能实现金属性接地或短路等严重故障的区段定位,无法实现复杂故障下配电网电缆的在线精确测距。此外,现有故障定位系统主要基于集中式数据处理平台,大量的故障数据上传至主站云服务器,加剧了通信压力,不仅增加了故障处理的响应时间,而且大大降低了数据安全性和系统可靠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电缆型配电网暂稳态分析、故障馈线检测及定位、故障精确测距、云边协同故障定位系统设计这四个方面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如下:首先,考虑配电网应用最广泛的三芯电缆结构和电气参数,在对电缆故障进行分类和建模的基础上,建立了故障发生前后集总参数下的三芯电缆稳态等效电路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下故障和健全电缆沿线电压、电流稳态分布特征;从多导体传输线方程出发,论证了三芯电缆时频域解耦的可行性,提出了适应三芯电缆结构参数的暂态信号时域解耦一般方法,总结归纳了解耦后电压特征模量信号的在单一电缆上的传播规律,以及电流特征模量在全网中的时频特征。其次,基于故障前后特征模量变化,提出了配电网三芯电缆故障检测的方法;从理论上推导了馈线和母线故障下暂态电压特征模量频率分量幅值的表达式,提出基于电缆馈线首末端幅值比差异的选线判据;建立了三芯电缆时域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下全网电缆首端接地线电流和零序电流的内在关联关系,提出了基于电缆接地线电流分布特征的选线判据。基于不同电缆线路区段上电流特征模量信号时频特征差异,提出了融合暂态电流频率分量幅值和极性特征的故障区段辨识判据。然后,基于三芯电缆正常运行时沿线稳态电压分布,提出了电缆两端相量同步测量误差修正方法;根据故障后三芯电缆沿线电压、电流分布连续性原理,提出了适应于稳定故障的故障相辨识、故障电阻估计和精确测距方程;考虑实际电缆测量、同步水平差异,利用暂态模量信号到达时刻、极性、频率分量幅值信息构建了适应于非稳定故障的测距方法。最后,在工业现场边缘计算的一般性架构下,考虑所提故障馈线检测、区段定位和精确测距方法的特点,设计了适用于电缆型配电网故障定位的云边协同系统,给出了测量点和边缘节点的部署方法,并将所设计的云边协同系统与现有主站集中式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所设计系统在降低主站通信压力、提升系统响应速度、保证系统可靠性方面的优势。通过PSCAD/EMTDC搭建典型的10kV电缆型配电网故障仿真模型,大量的故障仿真案例的计算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线、精准、快速定位故障馈线、区段及故障点,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和故障初始条件对所提方法的影响微弱,绝大多数情况下方法受噪声、线路参数变化、通信延迟、保护动作等因素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该论文有图55幅,表39个,参考文献117篇。
郑一斌[4](2021)在《基于数据驱动建模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不断发展,配电网得以采集广域信息并集中于控制中心统一处理,为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提供了数据条件。但是,现有故障定位方法的应用仍存在两大难题:一方面是配电网量测设备较为落后,无法满足方法对故障特征的高精度需求;另一方面是针对高阻接地、中性点接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等特征不明显的故障情况,缺少在量测设备有限条件下的有效故障定位算法。为此,本文从数据驱动角度出发,重点研究了机器学习方法在有限信息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的应用,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在分析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特征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广域信息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模型。分析了配电网有限的信息源,从故障特征对应唯一故障区段的角度选择稳态前后广域电流有效值变化量作为关键特征,并详细地给出了理论证明。阐述了将数据驱动方法用于故障区段定位的合理性,同时,针对训练数据的来源问题,给出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样本生成方法,并与节点电压编程法的计算时间进行了对比,简单估计了训练样本的获取时间、模型应用的时间消耗,验证了模型的快速性。算例表明,当故障发生在不同区段时,故障特征确实存在明显差别。(2)结合数据驱动方法,提出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区段定位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场景。分析模型误判情况,将误判分为三类,并给出了类别置信度辅助识别、易错线路标注两种辅助识别手段,进一步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率。算例表明,依据所提的特征组合,基于Light GBM的区段定位方法能够可靠定位单相接地故障,并具备对高阻接地故障的良好检测能力。(3)结合逆变器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ors,IIDG)的工作特性,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含IIDG配电网中的故障定位能力。考虑不同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及IIDG接入位置、容量,将所提方法应用于不同的配电网。针对故障后广域稳态电流有效值、故障前后广域稳态电流有效值变化量这两种不同的特征组合,在含IIDG配电网中比较了其模型效果。算例表明,所提方法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及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表现优秀,受IIDG的渗透率影响不大,且两种特征组合均表现良好,其中,故障前后广域稳态电流有效值变化量的特征组合在准确性上表现更好,而故障后广域稳态电流有效值则更适合与辅助手段联合定位故障区段。
王珏[5](2020)在《基于晶闸管控制的消弧线圈自适应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配电网的改造需求,很多城市架空线路逐渐改为地下电力电缆线路,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容性电流不断增大,若调谐不当,易出现弧光接地过电压与相间短路。现有的大多数消弧装置不能对故障容性电流精确补偿而消弧效果不够理想。为了实现容性故障电流的全补偿,有必要研究可快速响应、准确性高、控制简单可靠且性价比高的全补偿消弧线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晶闸管控制的新型自适应补偿策略。首先,本文对消弧线圈经中性点接地运行原理进行了综合研究,构建配电网正常运行时的电压谐振模型和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电流谐振模型,推导相关参数间的基本关系,并总结已有的几种配电网消弧线圈,分析其结构和补偿控制策略,指出了现有调谐技术存在的不足。其次,本文以广泛应用的调匝式消弧线圈为基础,改进了一种主辅式全补偿消弧装置,该装置的结构包括主消弧装置、辅消弧装置和双向晶闸管三部分。主辅消弧装置采用预调式和随调式相结合的“预随调式”调谐补偿方式,不需要串联或并联限压电阻来限制中性点位移电压,简化了消弧装置。然后,在分析可控串联补偿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改进误差反馈校正命令阻抗的方式,并首次运用于对消弧线圈的控制系统中。正常运行状态下,主消弧线圈置于过补偿,辅助消弧线圈的控制基于触发角校正PI阻抗控制原理,双向晶闸管采用触发角校正的控制策略,使消弧装置实现自适应控制。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在引入较小谐波分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抑制电容电流,实现完全补偿接地故障电流容性无功分量的效果。最后,在PSCAD/EMTDC环境下分别搭建中、小型10k V配电网仿真模型,采用电缆为输电线路,对中性点经谐振接地系统的各类状态(包括中性点不接地、谐振接地和全补偿谐振接地)进行仿真,并对单相故障点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仿真配电网发生最常见的单相接地故障时,消弧线圈对接地电容电流的补偿效果,验证了所提自适应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赵旭阳[6](2019)在《中压配电网小电阻接地方式改造相关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中性点接地是预防电力系统安全事故的主要技术之一,每种接地方式都有其自身的适用条件。我国配电网主要以小电流接地方式为主,但是随着城市配电网的快速发展,小电流接地方式暴露出各种比较严重的问题,将这些配电网改为小电阻接地方式是解决问题的方案之一,本文对改造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国内外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使用情况,对主要的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小电阻接地进行了原理分析,并简述了其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电气特性。在改造方案中,本文从最佳中性点接地电阻值的确定和继电保护调整两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系统技术要求和安全考虑对中性点接地电阻的取值范围进行限定,然后建立相关设备费用与中性点接地电阻值之间的函数关系,以经济性最优确定接地电阻阻值。根据改造后的单相接地故障特点对主要设备的保护做出了调整建议。从技术性和经济性两方面对改造方案进行了评估。首先计及线路类型建立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下的故障跳闸率模型,然后在考虑了配电网的网架结构和自动化水平的情况下,对供电可靠性指标进行定量计算,从而达到技术评估的目的。最后建立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对改造方案进行了经济性评估。
张姗[7](2019)在《我国大型城市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适应性及对策》文中指出我国大型城市10 kV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有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方式。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系统对地电容电流越来越大,许多城市采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暴露出各种安全问题,这对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有很大影响。因此,对城市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适应性分析已经势在必行,然后针对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方案。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目前我国大型城市10 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面临的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对策。对10kV配电网采用的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特性逐一进行分析,明确不同接地方式的适用范围。其次,对我国大型城市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统计分析影响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相关因素,确定出主要指标和参考指标。依据主要指标构建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权重体系,据此计算出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对应权重,从而确定出合适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利用参考指标对确定出的接地方式进行校核,完成对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适应性分析。最后通过典型应用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最后,针对我国大型城市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不适应情况提出了合理的对策方案。针对10kV配电网网架结构复杂,配网自动化水平低,供电可靠性不高,可以考虑对网架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对于系统网架结构比较薄弱的配电网,提出了一种消弧线圈分布式补偿改造方案;对于系统网架结构坚强的电网,提出了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的改造方案;从而为我国大型城市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对于不适合进行改造的谐振接地系统,提出了一种电容电流测量新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消弧线圈调谐的准确性,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严倚天[8](2019)在《配电线路电缆化对电网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架空线路落地的电缆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加上分布式能源大量通过电缆接入,导致配电网电缆出线大量增多。由此带来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因电缆电容电流远高于架空线路,使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电容电流急剧增加;二是因电缆充电功率大,导致线路轻载时容性无功功率倒送严重。针对小电流接地系统电容电流超标,而实际工作中变电站消弧线圈增容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了新规划区域与全电缆出线变电站采用中性点低电阻接地、因地制宜实施消弧线圈增容和消弧线圈分布式补偿等解决措施。而对消弧线圈的分布式补偿方案,通过Simulink软件进行了仿真论证。仿真结果表明:消弧线圈的电容电流补偿具有区域效应,既可在变电站内集中补偿,也可在同一配电区域的其它地方,如变电站出线、配电站等处进行集中或分散布偿。针对电缆出线充电功率增大,轻负荷时无功倒送严重的问题,本文将IEEE33节点配电网改为电缆线路,并通过matpower对其轻载时无功倒送及感性无功补偿进行了仿真论证,同时归纳了电缆线路无功倒送的特点与结论。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在满足电能质量的前提下以降低成本为目标,创新性地突破传统感性无功就地补偿原则,对相应节点采用有选择性的补偿方案。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优化方法所得感性无功补偿方案成本较传统就地补偿有显着减少;并提出了当电网线损可以忽略时宜采用集中感性补偿方式,当电网线损远大于补偿设备成本时宜采用就地分散感性补偿方式的观点。
杨颖[9](2015)在《配电网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理论讨论及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从"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在城市配电网中的应用"、"中性点接地系统的选择和保护配置"及"城市配电网中性点电阻接地方式可行性分析"等方面对配电网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理论进行相关分析。
贾恒[10](2013)在《城市配电网混合接地系统合环运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配电网中,合环操作是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中性点接地方式则会影响到系统短路后的过电压、短路电流大小,以及继电保护的选择。目前我国一些大中城市既存在谐振接地系统,也存在小电阻接地系统,两种接地方式处于混合运行状态。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谐振接地系统和小电阻接地系统下单相短路时的暂态过程提出一套新的分析方法。在该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和研究了两种接地方式下的合环过程和合环后发生单相短路故障的情况,对几种可能的合环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了最佳的合环策略。文章首先对混合接地系统合环前各自发生单相短路的暂稳态过程进行分析。针对常规暂态分析方法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暂态分析方法。利用PSCAD/EM TDC程序进行10kV配电网的建模和仿真,并将结果与传统计算方法及新型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通过波形对比和FFT频域分析对比,验证了所提出新型暂态计算方法的准确和有效性。对相关稳态分析作出补充和完善,使混合接地模式下单相短路故障的暂稳态分析理论完整统一起来。其次,根据实验条件下某两所相邻变电站的中性点实际接地情况,使用PSCAD程序建立了与之相对应的系统模型。在对合环过程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仿真,验证了相应暂态合环电流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得到了能成功合环的必要条件和最佳合环时间的计算方法。根据某城区的一次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单相短路实验结果,获得了实际短路条件下的接地电弧特性。根据该实验结果和电弧特性,对原Mayr电弧模型进行了变换和改进。利用PSCAD中的Multiple Run功能分别获得了用于描述暂态电弧和稳态电弧接地情况下的最佳电弧模型参数。根据所提出的三种合环运行方式,分别带入电弧故障模型,对每种运行方式下的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仿真。综合考虑系统过电压情况、零序电流大小及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后,选出了最佳合环方式:两种接地系统应保留各自接地方式直接合环,但需在合环点处加装零序电流保护,并与小电阻侧原有零序保护进行逻辑配合。系统解环后,所使用的继保措施仍然有效。
二、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零序电流投影分量比值的小电阻接地系统故障保护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小电阻接地系统保护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小电阻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
2.1 单相接地故障零序电流幅值特征 |
2.1.1 馈线单相接地故障零序电流幅值特征 |
2.1.2 母线单相接地故障零序电流幅值特征 |
2.2 单相接地故障零序电流相位及投影分量特征 |
2.2.1 馈线单相接地故障零序电流相位及投影分量特征 |
2.2.2 母线单相接地故障零序电流相位及投影分量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电阻接地系统多馈线同相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
3.1 两馈线同相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
3.1.1 零序电流幅值特征 |
3.1.2 零序电流相位及投影分量特征 |
3.1.3 两馈线同相接地与单馈线单相接地故障比较 |
3.2 多馈线同相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零序电流投影分量比值保护方案 |
4.1 提高保护灵敏度的思路 |
4.2 5G技术在保护中的应用 |
4.2.1 5G技术简介 |
4.2.2 5G技术在配电网保护中的应用 |
4.3 投影比值原理 |
4.3.1 基本原理 |
4.3.2 故障判定规则 |
4.4 启动电流定值整定 |
4.5 相位保护原理 |
4.6 基于零序电流投影分量比值的小电阻接地系统故障保护流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验证 |
5.1 仿真模型搭建 |
5.2 单馈线单相接地故障仿真分析 |
5.2.1 馈线单相接地故障 |
5.2.2 母线单相接地故障 |
5.3 多馈线同时单相接地故障仿真分析 |
5.3.1 两馈线同相接地故障 |
5.3.2 三馈线同相接地故障 |
5.4 多馈线同时单相接地故障不同步选线仿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城市电缆线路增多对接地方式的影响及小电阻接地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研究现状 |
1.2.2 城市电缆化引发的问题研究 |
1.2.3 小电阻接地方式改造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单相接地故障特性分析 |
2.1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
2.1.1 基本原理分析 |
2.1.2 单相接地故障运行分析 |
2.1.3 中性点不接地优缺点 |
2.2 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
2.2.1 基本原理分析 |
2.2.2 单相接地故障运行分析 |
2.2.3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优缺点 |
2.3 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
2.3.1 基本原理分析 |
2.3.2 单相接地故障运行分析 |
2.3.3 中性点直接接地优缺点 |
2.4 小电阻接地方式 |
2.4.1 基本原理分析 |
2.4.2 单相接地故障运行分析 |
2.4.3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优缺点 |
2.5 选择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影响因素 |
2.5.1 供电可靠性 |
2.5.2 生命安全 |
2.5.3 设备的安全与绝缘 |
2.5.4 继电保护的选择性 |
2.5.5 通信干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电缆化对配电网的影响和相关研究 |
3.1 城市配电网网架结构电缆化改造 |
3.1.1 城市配电网基础网架结构 |
3.1.2 配电网电缆化自动化改造方案 |
3.2 配电网电容电流过高的危害及其解决方案研究 |
3.2.1 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电容的基本特点 |
3.2.2 电容电流过高的危害 |
3.2.3 目前电容电流过高的解决方案 |
3.3 电缆线路增多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及相关治理方法 |
3.3.1 充电功率对配电系统的影响分析 |
3.3.2 感性无功补偿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电阻接地方式改造及相应继电保护配置 |
4.1 城市配电系统小电阻接地改造可行性分析 |
4.2 小电阻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值的选型 |
4.2.1 电阻值确定的技术性要求 |
4.2.2 电阻值确定的经济性要求 |
4.2.3 算例分析 |
4.3 配电网的继电保护配置及改造方案的确定 |
4.3.1 单相接地保护配置 |
4.3.2 电流互感器(CT)装设与保护装置问题 |
4.3.3 改造方案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电阻接地故障保护系统再研究 |
5.1 高过渡电阻接地故障特征及检测方法 |
5.2 零序功率特征理论分析 |
5.3 零序功率特征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基于多源暂稳态信息的电缆型配电网故障辨识与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4 章节安排 |
2 配电网三芯电缆故障特征分析 |
2.1 配电网三芯电缆故障分类及建模 |
2.2 配电网三芯电缆故障稳态特征 |
2.3 配电网三芯电缆故障暂态特征 |
2.4 本章小节 |
3 基于多模量分析的电缆型配电网故障辨识及区段定位 |
3.1 基于故障前后暂态特征模量变化的故障辨识 |
3.2 基于多模量时频特征的故障区段定位 |
3.3 仿真验证 |
3.4 本章小节 |
4 多故障场景下配电网三芯电缆故障精确测距 |
4.1 利用故障前稳态信息的两端同步测量误差修正 |
4.2 基于稳态电压连续性的稳定故障精确测距 |
4.3 基于暂态模量到达时刻和幅值的非稳定故障精确测距 |
4.4 仿真验证 |
4.5 本章小节 |
5 云边协同下电缆型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设计 |
5.1 云边协同的故障定位系统架构 |
5.2 云边协同系统与主站集中式系统的优势对比 |
5.3 仿真验证 |
5.4 本章小节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数据驱动建模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配电网量测现状 |
1.2.2 配电网故障定位研究现状 |
1.2.3 数据驱动建模在电力领域的应用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基于数据驱动建模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可行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有限信息配电网故障定位原理 |
2.2.1 有限信息配电网 |
2.2.2 故障后电压变化分析 |
2.2.3 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
2.3 数据驱动建模应用可行性分析 |
2.3.1 应用条件分析 |
2.3.2 特征与标签选择 |
2.3.3 样本生成方法 |
2.4 算法选择与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Light GBM的配网单相接地故障区段定位研究 |
3.1 引言 |
3.2 应用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
3.2.1 类别权重调整 |
3.2.2 数据缺失与补齐 |
3.2.3 误判分析与解决方案 |
3.2.4 评价指标 |
3.3 数据驱动方法故障区段定位流程 |
3.4 算例分析 |
3.4.1 算例概述 |
3.4.2 交叉验证选取最优超参数 |
3.4.3 算法与特征选择对故障定位效果的影响 |
3.4.4 关键因素对故障定位效果的影响 |
3.4.5 其他因素对故障定位效果的影响 |
3.4.6 误判结果识别方法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据驱动建模在不同情况配电网中的应用分析 |
4.1 引言 |
4.2 含IIDG配电网故障定位分析 |
4.2.1 IIDG输出特性分析 |
4.2.2 含IIDG配电网电压与电流分布分析 |
4.3 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下故障定位分析 |
4.3.1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配电网 |
4.3.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配电网 |
4.3.3 其他配电网 |
4.4 算例分析 |
4.4.1 算例概述 |
4.4.2 数据驱动在含IIDG配电网故障定位中应用 |
4.4.3 数据驱动在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故障定位中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基于晶闸管控制的消弧线圈自适应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中性点常用接地方式 |
1.2.2 国内外消弧线圈技术的进展及研究现状 |
1.2.3 常用消弧线圈的分类和特点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 |
2.1 消弧线圈及接地电容电流的限制 |
2.2 谐振接地系统正常运行的分析 |
2.2.1 正常运行时不对称电压的计算 |
2.2.2 电压谐振回路 |
2.3 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运行的分析 |
2.3.1 补偿电网等值接线图 |
2.3.2 电流谐振回路 |
2.3.3 单相接地故障残流特征分析 |
2.3.4 故障相电压恢复过程分析 |
2.4 消弧线圈的补偿策略 |
2.4.1 预调式补偿策略与随调式补偿策略 |
2.4.2 预随调式补偿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3 消弧线圈的自适应控制策略 |
3.1 主辅式可控电抗器的结构 |
3.1.1 双向晶闸管的简介 |
3.1.2 基于晶闸管控制的消弧线圈结构分析 |
3.1.3 主辅式可控电抗器的组成 |
3.2 消弧线圈的补偿策略 |
3.2.1 主消弧线圈 |
3.2.2 辅助消弧线圈 |
3.3 消弧线圈的自适应控制策略 |
3.3.1 触发角校正PI阻抗控制原理 |
3.3.2 晶闸管触发角校正的自适应控制策略 |
3.3.3 主辅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 |
3.4 本章小结 |
4 PSCAD仿真建模与验证 |
4.1 10KV谐振接地系统模型的搭建 |
4.1.1 仿真模型及其参数 |
4.1.2 消弧线圈的模型 |
4.1.3 晶闸管自适应控制的实现 |
4.2 仿真验证 |
4.2.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
4.2.2 中性点经调匝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
4.2.3 中性点经全补偿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中压配电网小电阻接地方式改造相关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中压配电网各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基本原理 |
2.1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
2.1.1 基本原理 |
2.1.2 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
2.1.3 适用范围 |
2.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
2.2.1 基本原理 |
2.2.2 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
2.2.3 适用范围 |
2.3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 |
2.3.1 基本原理 |
2.3.2 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
2.3.3 适用范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改造方案 |
3.1 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适应性分析 |
3.2 中性点接地电阻值的选择 |
3.3 接地变压器的选择 |
3.3.1 Z型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及特点 |
3.3.2 Z型变压器的设置方案 |
3.3.3 Z型接地变的容量选择 |
3.4 小电阻接地配电网的继电保护配置 |
3.4.1 单相接地保护配置 |
3.4.2 CT装设和保护设备问题 |
3.5 改造方案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性点接地方式改造方案评价 |
4.1 评价体系的建立 |
4.2 技术可行性分析 |
4.2.1 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
4.2.2 两种中性点接地方式下配电线路跳闸原因的分析 |
4.2.3 两种中性点接地方式下的跳闸率模型 |
4.2.4 网架结构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
4.2.5 可靠性评价模型 |
4.2.6 算例分析 |
4.3 经济可行性分析 |
4.3.1 设备相关费用分析 |
4.3.2 故障相关费用分析 |
4.3.3 经济性评价模型 |
4.3.4 算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7)我国大型城市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适应性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国内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发展及现状 |
1.2.2 国外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发展及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10kV配电网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特性分析 |
2.1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
2.1.1 单相接地故障运行特性分析 |
2.1.2 适用范围 |
2.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
2.2.1 单相接地故障运行特性分析 |
2.2.2 适用范围 |
2.3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 |
2.3.1 单相接地故障运行特性分析 |
2.3.2 适用范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大型城市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适应性分析 |
3.1 影响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主要因素 |
3.1.1 技术方面 |
3.1.2 管理方面 |
3.1.3 其他方面 |
3.2 中性点接地方式特征指标及权重体系 |
3.2.1 影响因素分析 |
3.2.2 主要指标权重体系构建 |
3.2.3 具体操作步骤 |
3.3 典型应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大型城市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对策研究 |
4.1 计及可靠性的配电网网架结构的优化 |
4.1.1 基础网架结构 |
4.1.2 基础网架结构的拓扑约束 |
4.1.3 计及可靠性的典型接线组的优化改进 |
4.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改造方案研究 |
4.2.1 分布式补偿方案的基本原则 |
4.2.2 分布式补偿容量的确定 |
4.2.3 分布式补偿装置的研究 |
4.2.4 补偿后接地残流分析 |
4.3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的改造方案 |
4.3.1 小电阻接地变压器的选用及配置 |
4.3.2 中性点接地电阻值的选择 |
4.3.3 小电阻接地系统继电保护配置与整定 |
4.4 一种谐振接地系统电容电流测量新方法 |
4.4.1 测量原理 |
4.4.2 系统对地参数的精确测量 |
4.4.3 系统对地额定电容电流的计算 |
4.4.4 仿真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8)配电线路电缆化对电网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电容电流超标治理问题 |
1.2.2 感性无功优化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关于电容电流超标治理 |
1.3.2 关于感性无功优化 |
2 城市配电网电缆化引起的问题分析 |
2.1 电缆线路增加对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影响 |
2.1.1 现行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
2.1.2 配电网电容电流超标的危害 |
2.1.3 现行电容电流超标治理方案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
2.2 电缆线路增加对配电网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
2.2.1 容性充电功率功倒送导致电压升高 |
2.2.2 变电站现行无功补偿设备配置存在的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3 配电网电容电流超标整治实用方案研究 |
3.1 新规划区域、全电缆出线变电站中性点采用低电阻接地 |
3.2 因地制宜实施消弧线圈增容 |
3.3 采用分布式补偿 |
3.3.1 消弧线圈分布式补偿的原理分析 |
3.3.2 消弧线圈分布式补偿的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配电网感性无功补偿最优化问题研究 |
4.1 配电网感性无功补偿的理论依据 |
4.1.1 电缆线路的基本特点 |
4.1.2 电力系统电压、线损与无功的关系 |
4.1.3 电力系统无功平衡的基本原则 |
4.2 感性无功补偿仿真研究 |
4.2.1 IEEE33节点配电线路算例和原始数据分析 |
4.2.2 IEEE33节点部分线路电缆化正常负荷算例分析 |
4.2.3 IEEE33节点部分线路电缆化轻载算例分析 |
4.2.4 IEEE33节点部分线路电缆化轻载电抗器集中补偿算例分析 |
4.2.5 本节小结 |
4.3 感性无功配置的数学模型 |
4.3.1 目标函数 |
4.3.2 约束条件 |
4.4 感性无功配置的数学模型求解 |
4.4.1 粒子群优化算法 |
4.4.2 粒子群优化算法原理 |
4.4.3 引入惯性权重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
4.5 IEEE33节点全电缆线路感性无功优化补偿算例 |
4.5.1 优化边界条件与对照实验设置 |
4.5.2 工业区感性无功选择性优化补偿算例 |
4.5.3 生活区感性无功选择性优化补偿算例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与创新点 |
5.2 创新点摘要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城市配电网混合接地系统合环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混合接地系统下合环过程的研究现状 |
1.2.1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和现状 |
1.2.2 配电网合环操作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2章 混合接地系统的运行特点及合环前的保护配置 |
2.1 3种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的运行特点 |
2.1.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运行特点 |
2.1.2 中性点谐振接地系统运行特点 |
2.1.3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运行特点 |
2.2 混合接地系统的继电保护配置 |
2.2.1 谐振接地系统的保护配置 |
2.2.2 小电阻接地系统的保护配置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混合接地系统合环前的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
3.1 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暂稳态分析及仿真 |
3.1.1 谐振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暂态分析 |
3.1.2 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稳态分析 |
3.2 小电阻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暂稳态分析及仿真 |
3.2.1 小电阻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暂态分析 |
3.2.2 小电阻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稳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合接地系统合环过程的暂稳态分析与仿真 |
4.1 合环过程的暂稳态分析 |
4.1.1 配电网合环操作简介 |
4.1.2 合环过程的暂态分析 |
4.1.3 合环过程的稳态潮流分析 |
4.2 混合接地系统的建模 |
4.3 混合接地系统合环过程仿真 |
4.3.1 仿真前的分析 |
4.3.2 仿真内容与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合接地系统合环后的故障分析与保护配置 |
5.1 故障模型的建立 |
5.1.1 实验说明 |
5.1.2 实验录波与分析 |
5.1.3 电弧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
5.2 合环运行时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仿真 |
5.2.1 仿真说明 |
5.2.2 合环方式 1 运行时发生单相接地故障 |
5.2.3 合环方式 2 运行时发生单相接地故障 |
5.2.4 合环方式 3 运行时发生单相接地故障 |
5.3 最佳合环方式及其保护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四、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零序电流投影分量比值的小电阻接地系统故障保护方案研究[D]. 牛原.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城市电缆线路增多对接地方式的影响及小电阻接地改造[D]. 程丁文. 南昌大学, 2021
- [3]基于多源暂稳态信息的电缆型配电网故障辨识与定位研究[D]. 彭楠.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基于数据驱动建模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研究[D]. 郑一斌. 浙江大学, 2021(08)
- [5]基于晶闸管控制的消弧线圈自适应策略研究[D]. 王珏.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中压配电网小电阻接地方式改造相关技术的研究[D]. 赵旭阳.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7]我国大型城市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适应性及对策[D]. 张姗.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8]配电线路电缆化对电网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 严倚天. 沈阳工程学院, 2019(01)
- [9]配电网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理论讨论及分析[J]. 杨颖. 通讯世界, 2015(02)
- [10]城市配电网混合接地系统合环运行研究[D]. 贾恒. 湖南大学, 2013(04)
标签:中性点论文; 消弧线圈论文; 中性点电阻接地系统论文; 接地系统论文; 单相接地故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