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例的作用与作法(论文文献综述)
董晓丽[1](2020)在《中学语文论述类文本中观点和材料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述类文本阅读与写作的学习是提高中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重要一环。论述类文本一直以来都是中学生语文阅读与写作的难点,学界对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写作的研究也数量众多。2003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论述类文本”取代“议论文”成为了教育部公开承认地对以表达观点、阐述道理为主要目的的这一类文本的官方表述。与文本名称转变相伴随的,是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写作学习的要点的转变。虽然最新版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着重考察“论述类文本”中“观点”和“材料”的关系的要求,但实际上,学界对观点和材料知识本身的研究是匮乏的。笔者广泛翻阅文献,尚未发现系统的针对论述类文本中观点和材料关系的研究。因此,本文首先在理清“论述类文本”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广泛翻阅文献,从学界关于论述类文本的知识要点的历史沿革入手,梳理学界关于论述类文本的名称、要素以及观点和材料的关系的研究发展,为探明课程标准中将“议论文”转换为“论述类文本”,将分析“议论文三要素”转换为理清“观点和材料的关系”的原因打下学理基础。然后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论述类文本为例,概括出论述类文本中的观点和材料的关系的构成和内涵,具体分析出5类观点和材料的关系并细分为14点。最后,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论述类文本教学课例,分析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观点和材料关系的分析和处理,进行课例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论述类文本中观点和材料分析框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希望本研究能切实有效地为中学论述类文本的阅读和写作教学以及学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张友娟[2](2020)在《基于数学理解的初中数学反例教学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数学理解和数学反例教学一直都是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其中,数学理解和数学反例存在紧密联系。数学反例基于数学理解,同时又作用于数学理解,有其独特的作用和地位。本文对数学反例和数学理解的内涵进行研究,探究初中数学反例教学模式,结合微型实验进行检验,旨在初中教学中展开有效的、系统的数学反例教学帮助学生进行深刻的数学理解。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观察法、访谈法和实验法进行研究。利用文献分析法对现有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发现缺乏数学反例和数学理解相结合的研究,以及数学反例教学的系统研究。结合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界定本文中数学理解、数学反例的概念。运用观察法和访谈法了解初中数学反例的教学现状,发现构造数学反例难的问题,提出4种构造数学反例的方法:抓住极端和特殊情况构造数学反例;根据对象本质属性构造数学反例;利用几何直观构造数学反例;采用分类的方法构造数学反例。联系实践和理论提出初中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数学反例教学原则、模式和案例设计。在初中数学概念的反例教学中,正反例的组织呈现应遵循匹配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渐进性原则;初中数学公式的反例教学过程包括原型(变式)呈现和错题呈现;初中数学定理的反例教学模式包含5个环节:论证定理、设置假命题、构造反例、分析反例、反思定理。最后运用实验法对基于数学理解的初中数学反例教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微型实验,通过对实验前测数据和后测数据的分析得到,实验班相比对照班平均成绩高出约4.7分,对两个班的检测成绩进行独立样本检验,sig(双侧)值0.028<0.05,说明两个班成绩呈显着性差异。实验在一定程度验证了进行系统的初中数学反例教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理解。
秦小双[3](2019)在《初中生尺规作图能力水平划分及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尺规作图对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旨在对初三学生的尺规作图能力进行定性分析,探究其尺规作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建立了尺规作图能力水平划分框架,并制定了相应测试卷进行验证和探究;通过“出声思考法”探究了学生进行尺规作图时的思维;通过对4位初中生的个案研究,探究学生进行尺规作图时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教学建议.本研究的结论是:(1)提出了从操作、描述、分析三个维度来评价学生尺规作图能力的框架,每个维度各含三个水平.经测试,该框架具有实用性;(2)影响学生尺规作图的内因分为非智力因素(审题、解题习惯、学习兴趣)和智力因素(知识的储备和运用)两方面;(3)根据测试结果提出四点教学建议:注重本质教学、注重逻辑教学、注重串联教学、注重分层教学.
王萍萍[4](2018)在《基于任务设计的发展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课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有关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按照关注层面的不同,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关注数学学科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中观层面关注具体学科分支(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微观层面关注具体一堂课的创造性思维教学。已有文献显示,研究者围绕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得到的研究结果大多具有学科一般性,而针对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关注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研究。研究者指出培养高层次数学能力需要相应的教学任务和相应的教学策略(Stein,2001;鲍建生,周超,2009)。基于这一观点,本研究立足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中观层面,即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数学分支,分别探讨如下三个问题:(1)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有哪些行为表现?(2)为发展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有哪些有效的任务设计策略?(3)为发展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有哪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其中,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后两个问题的基础。本研究立足于中观层面,综合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开质性研究。首先以数学宏观层面为切入点,结合不同数学分支特征,形成中观层面初步的创造性思维行为分析框架。接着以此行为分析框架为基础,初步形成中观层面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和教学策略框架,再根据中观层面的三个框架进行微观层面的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展示怎样应用中观层面三个框架于具体一节课的教学;另一方面,在研究过程中反过来修正和完善中观层面的三个框架。由于本研究具有特殊的发展目标(发展创造性思维),设计课例从研究角度和教学角度同时展开,根据中观层面的三个框架,通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结合一线教师的意见,在一节课中选择若干创造性教学干预点进行创造性任务的设计和整节课的设计,依据框架实施教学。在课例研究过程中,修正和丰富三个框架,得出研究结果。通过“数与代数”的两个课例(《算24点》和《字母表示数》)、“图形与几何”的两个课例(《圆周角》和《一分为二》)、“统计与概率”的一个课例(《方差》)研究,得到三个数学分支以思维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和精致性为主要特征维度的进一步细化完善的创造性思维行为分析框架(见7.1节),三个数学分支以背景、结构和认知为主要任务设计维度且兼顾创造性思维四个维度发展侧重的进一步细化完善的创造性任务设计框架(见7.2节),以及三个数学分支以氛围营造和方法引导为主要教学维度且兼顾创造性思维四个维度发展侧重的进一步细化完善的创造性任务教学框架(见7.3节)。上述研究结果是在数学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首轮课例研究下得到的,可进一步修正完善。
曾春燕,姚静[5](2017)在《“反例”小角色大作用——反例教学的重要性》文中认为反例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反例的辨析可以深刻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分析问题解决中的问题,更好地掌握数学定理、公式,并灵活应用于新情境.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探讨了反例在高考和竞赛中的应用、反例在课标中的地位及心理学的意义和反例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张涵[6](2017)在《反例应用于中学数学教学的调查实验与教学构建》文中研究表明反例作为逆向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现有理论证明,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反例,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的理解,提高做题速度,而且还能够提高中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反例既是中学数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中学生不可缺少的知识。笔者通过对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实验中学、淄川二中的八年级六个班的学生以及山东省东平明湖中学高二两个班的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反例的情况并不理想,中学生运用反例的能力也较弱。经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在本文中分别从教师角度、学生角度、年级差异角度、知识特点角度以及现行教育制度角度等五个角度进行总结,给出了现阶段将反例应用于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基于对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并结合现阶段高中教育的实际情况,笔者以山东省东平明湖中学高一两个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教学实验,其目的是检验在中学数学中应用反例这种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同时,本文还给出了在此实验中所应用的教学策略并对此进行教学构建。最后,把学生的反馈进行整理和分析,并且分别从五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韦林艳[7](2016)在《反例对高一数学教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罗甸县边阳中学为例》文中指出在现在的数学课堂中,反例教学已经越来越受到许多数学专家和学者的关注,新课程改革也提出了要学会举反例这一要求。但笔者通过对贵州省罗甸县部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在当前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很少使用反例来协助教学,有的教师甚至从来都没有使用过反例。究其原因就是教师认为反例对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不大,不注重反例教学,没有意识到反例对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为了在实践中研究反例教学的效果,笔者在罗甸县边阳中学高一年级进行了对比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对照班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常规教学,实验班采用笔者和原任课教师以及数学教研组长编写的教案,由原任课教师适时地采用反例教学。由于两个班进校的平均分相差不大,且大部分同学都来自边阳中学的初中部,对实验研究的结果影响较小,所以本实验采取单因子后测模式。后测试的成绩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恰当地使用反例可以有效地改善教学效果。最后将实验的结果在数学教研活动上进行展示,目的是希望引起教师们对反例的重视,主动学习反例的相关知识,将反例有效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
王为峰[8](2015)在《三角形奠基,让戏法不再神秘》文中提出2009年至2013年《中小学数学》曾有多篇文章探讨与多边形相关的结论的反例构造,笔者认真进行阅读,受益匪浅.遗憾的是,这些文章探讨了反例的作法,没有谈及教学.王晓峰在《例谈几何反例的构造》(2013年第4期)中写到"对于反例的构造学生深感困难,对教师的或辅导书的参考答案多有一种帽子戏法
许兴旺[9](2014)在《基于多智能体系统模型检测与抽象技术的Web服务组合验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的出现和发展使得Web服务成为当今服务及软件开发的发展趋势。由于功能有限的单一的Web服务在多数情况下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出现了将多种web服务按某种特定的组合集成一个面向具有不同需求用户的有统一接口的服务的技术。然而,服务组合的可信性质受到了来自于服务本身或者其运行环境各个因素的威胁。针对服务的可信性质,研究者们在不断地寻求对验证web服务组合的方法。目前验证Web服务组合方法多是形式化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形式化方法,模型检测的优点是验证的全自动化和验证所给出的证据和反例。其另一个不太易见的优点是,它不需要在验证所涉及逻辑的全体论域中推理待验证公式是否成立,而只需将待检测系统的形式化模型作为论域。在众多用模型检测检验Web服务组合性质的技术中,多智能体系统模型检测的优势在于,它不但能验证时态公式,还能验证认知公式。状态爆炸问题是模型检测面临的主要的问题之一,也当在模型检测多智能体系统的主要瓶颈之列。抽象作为解决状态爆炸问题的一种优化手段,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青睐,其研究成果也不断出现。本文探索一种多智能体系统模型检测图状反例向导的抽象,并将之应用于Web服务组合验证中,这是任何以往的Web服务组合验证工作都没有做到的。另外,以往的反例向导的抽象或者未针对多智能体系统,或者所用形式化模型的形式化程度较本文的Kripke结构形式化程度低。本文的方法论在文中获得了数学上严格证明。并且,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论在性能上的优越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概括如下:(1)提出多智能体系统的Kripke结构,提出并证明了其抽象模型和一种获得初始抽象系统的近似方法。(2)提出了多智能体系统模型检测的一种图状反例,给出并证明了图状反例的某些性质。(3)提出一种图状反例向导的多智能体系统模型检测抽象精化方法。(4)根据我们的分析,Web服务组合中常用的规范是BPEL。采用了以往的将BPEL描述的Web服务组合业务流程转化多智能体系统的一种方法。(5)形成一个基于多智能体系统模型检测及其图状反例向导的抽象与精化技术的Web服务组合验证方法论。
李瑞雪[10](2014)在《西宁市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反例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反例在数学中占有较为特殊的地位,新课程标准中对反例也提出了相关要求,在中、高考中也时常考察学生对反例的使用能力。笔者通过对西宁市部分中学反例使用情况的调查,得出如下结论:1、大部分教师了解反例的概念,对反例的类型不甚了解,对构造反例方法的了解还有待于提高;2、教师能够从教材、教参、课外书刊、网络资源获取反例,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得到反例,自己根据需要构造反例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3、大部分教师都是在平时课堂教学中适时穿插使用反例,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没有使用反例的原因是“正例就够了,没必要用反例”;4、教学中使用反例受限的原因,主要是构造反例有难度、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受限、教学内容的抽象度和教学内容的难度。同时,笔者根据调查结果给出了相关教学建议,并介绍了教学中使用反例的实际案例,提供了几种构造反例的方法,目的在于帮助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反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反例的作用与作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例的作用与作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语文论述类文本中观点和材料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1.古代论体研究 |
2.论述类文本的独立和发展 |
3.论述类文本要素的提出和发展 |
4.论述类文本中观点和材料的关系研究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1.文本分析法 |
2.课例研究法 |
(五)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六)概念界定 |
1.论述类文本 |
2.观点 |
3.材料 |
一、论述类文本课程知识要点研究沿革 |
(一)论述类文本名称的确立 |
1.“议论文”文体名称的确立 |
2.“论述类文本”文本名称的提出 |
3.“论述类文本”名称的合理性 |
(二)论述类文本要素的确定和反思 |
1.议论文三要素的确定 |
2.对议论文三要素理论的反思 |
3.关于议论文内部要素的论争 |
(三)观点和材料的关系分析框架的提出 |
二、观点和材料的关系的构成和内涵 |
(一)材料是形成观点的基础 |
1.材料是触发观点的条件 |
2.材料是表达观点的基础 |
3.材料与观点相辅相成 |
(二)材料是表达观点的支柱 |
1.材料正向支撑观点 |
2.材料逆向支撑观点 |
3.材料侧面衬托观点 |
(三)材料是检验观点的标尺 |
1.材料检验观点是否成立 |
2.材料检验观点是否全面 |
3.外部材料对观点的检验 |
(四)材料是强化观点的辅助 |
1.熟悉的经验 |
2.公认的权威 |
3.适当的描写 |
(五)材料和观点相互制约 |
1.材料制约观点 |
2.观点决定材料 |
三、论述类文本教学典型课例研究 |
(一)郑桂华《说“木叶”》课例研究 |
1.课例概况 |
2.课例中对观点和材料的关系的分析 |
(二)陈海滨《说“木叶”》课例研究 |
1.课例概况 |
2.课例中对观点和材料关系的分析 |
(三)课例对比 |
1.教学目标不同 |
2.讲解顺序不同 |
(四)课例研究结论 |
1.分析论述类文本中观点和材料关系的必然性 |
2.论述类文本中观点和材料的关系分析框架的合理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数学理解的初中数学反例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1.3 现实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数学理解相关研究 |
2.1.1 理解概述 |
2.1.2 数学理解概述 |
2.1.3 数学理解的模式及相关水平概述 |
2.2 数学反例相关研究 |
2.2.1 数学反例概述 |
2.2.2 数学反例教学概述 |
2.3 研究综合述评 |
3 概念界定和研究理论基础 |
3.1 概念界定 |
3.1.1 数学理解的界定 |
3.1.2 数学反例的界定 |
3.2 基于数学理解的数学反例教学的内涵 |
3.3 研究理论基础 |
3.3.1 APOS理论 |
3.3.2 变易理论 |
3.3.3 例证研究相关理论 |
4 初中数学反例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4.1 课堂观察 |
4.1.1 观察目的 |
4.1.2 观察对象 |
4.1.3 观察工具 |
4.1.4 观察的过程与分析 |
4.1.5 观察结果 |
4.2 教师访谈 |
4.2.1 访谈目的 |
4.2.2 访谈对象 |
4.2.3 访谈内容 |
4.2.4 访谈结果分析 |
5 基于数学理解的初中数学反例的作用与构造方法 |
5.1 基于数学理解的数学反例教学的作用 |
5.1.1 深刻理解数学概念 |
5.1.2 快速鉴别数学假命题 |
5.1.3 有效纠正数学错误 |
5.1.4 切实培养数学思维品质 |
5.2 基于数学理解的数学反例的构造方法 |
5.2.1 抓住极端和特殊情况构造数学反例 |
5.2.2 根据对象本质属性构造数学反例 |
5.2.3 利用几何直观构造数学反例 |
5.2.4 采用分类的方法构造数学反例 |
6 基于数学理解的初中数学反例教学设计分析 |
6.1 基于数学理解的初中数学概念的反例教学设计 |
6.1.1 数学概念的反例教学模式设计 |
6.1.2 正反例组织呈现原则 |
6.1.3 数学概念的反例教学案例设计 |
6.2 基于数学理解的初中数学公式的反例教学设计 |
6.2.1 数学公式的反例教学模式设计 |
6.2.2 数学公式的反例教学案例设计 |
6.3 基于数学理解的初中数学定理的反例教学设计 |
6.3.1 数学定理的反例教学模式设计 |
6.3.2 数学定理的反例教学案例设计 |
7 基于数学理解的初中数学反例教学微型实验 |
7.1 实验目的 |
7.2 实验假设 |
7.3 实验设计 |
7.3.1 实验对象 |
7.3.2 实验变量 |
7.3.3 实验材料 |
7.3.4 实验程序 |
7.3.5 实验数据收集与整理 |
7.4 实验过程 |
7.5 实验结果分析 |
7.5.1 前侧测试成绩差异性分析 |
7.5.2 后测测试成绩差异性分析 |
7.5.3 实验结论 |
8 结论与不足 |
8.1 结论 |
8.2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3)初中生尺规作图能力水平划分及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尺规作图的相关研究 |
2.1.1 历史哲学层面 |
2.1.2 课程层面 |
2.1.3 解题层面 |
2.1.4 教学层面 |
2.1.5 学习层面 |
2.2 范希尔几何思维水平 |
2.3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尺规作图能力的阐述 |
3.2 研究框架和流程 |
3.2.1 研究框架 |
3.2.2 研究流程 |
3.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3.1 研究对象 |
3.3.2 研究方法 |
第4章 测试题的编制 |
4.1 设计思路 |
4.2 预研究 |
4.3 试题分析 |
4.4 测试时间 |
第5章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1 生1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
5.1.1 测试结果及局部分析 |
5.1.2 整体分析 |
5.2 生2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
5.2.1 测试结果及局部分析 |
5.2.2 整体分析 |
5.3 生3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
5.3.1 测试结果及局部分析 |
5.3.2 整体分析 |
5.4 生4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
5.4.1 测试结果及局部分析 |
5.4.2 整体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提出了尺规作图能力水平划分框架 |
6.1.2 影响学生尺规作图能力的内因 |
6.2 尺规作图教学建议 |
6.2.1 注重本质教学 |
6.2.2 注重逻辑教学 |
6.2.3 注重串联教学 |
6.2.4 注重分层教学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尺规作图测试题 |
附录2 生1测试题答卷 |
附录3 生2测试题答卷 |
附录4 生3测试题答卷 |
附录5 生4测试题答卷 |
致谢 |
(4)基于任务设计的发展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课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创造性思维是人的发展赋予教育的必然使命 |
1.1.2 发展创造性思维是数学教育的本质属性 |
1.1.3 发展数学创造性思维需要落实于课堂教学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数学创造性思维 |
1.4.2 教学任务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创造力领域的相关研究 |
2.1.1 创造力研究的基本理念 |
2.1.2 创造力的聚合理论 |
2.1.3 创造性思维研究 |
2.1.4 创造力教学研究 |
2.1.5 创造性思维评价研究 |
2.1.6 小结 |
2.2 数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研究 |
2.2.1 思维、数学思维与数学创造性思维 |
2.2.2 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多角度理解 |
2.2.3 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4 数学创造性思维教学研究 |
2.2.5 数学创造性思维评价研究 |
2.2.6 初中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点研究 |
2.2.7 小结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过程 |
3.2.1 总体研究阶段 |
3.2.2 创造性思维行为分析框架的初步构建 |
3.2.3 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及教学策略框架的初步构建 |
3.2.4 课例研究的过程 |
3.3 研究工具 |
3.3.1 学生测试卷和访谈工具 |
3.3.2 教师的问卷和访谈工具 |
3.3.3 课堂观察记录表 |
3.4 数据收集 |
第4章 “数与代数”课例研究 |
4.1 “数与代数”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
4.1.1 “数与运算”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
4.1.2 “代数”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
4.2 本章研究思路 |
4.2.1 研究思路 |
4.2.2 初步构建的“数与代数”创造性思维分析框架 |
4.2.3 初步的“数与代数”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和教学策略框架 |
4.2.4 课例的选择 |
4.3 课例一:《算24 点》 |
4.3.1 设计前的调研 |
4.3.2 第一次教学设计及教学简析 |
4.3.3 第二次教学设计及教学分析 |
4.3.4 课例小结 |
4.4 课例二:《字母表示数》 |
4.4.1 设计前的调研 |
4.4.2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4.4.3 第一课时教学分析及反馈 |
4.4.4 第二课时教学情况简述 |
4.4.5 课例小结 |
4.5 “数与代数”课例研究小结 |
4.5.1 修正的“数与代数”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 |
4.5.2 修正的“数与代数”创造性任务教学策略框架 |
4.5.3 修正的“数与代数”创造性思维行为分析框架 |
第5章 “图形与几何”课例分析 |
5.1 “图形与几何”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
5.2 本章研究思路 |
5.2.1 研究思路 |
5.2.2 初步构建的“图形与几何”创造性思维分析框架 |
5.2.3 初步的“图形与几何”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和教学策略框架 |
5.2.4 课例的选择 |
5.3 课例(一):《圆周角》 |
5.3.1 设计前的调研 |
5.3.2 教学设计 |
5.3.3 教学分析 |
5.3.4 课后访谈及调查分析 |
5.3.5 课例小结 |
5.4 课例(二):《一分为二》 |
5.4.1 设计前的调研 |
5.4.2 教学设计 |
5.4.3 教学分析及反馈 |
5.4.4 课例小结 |
5.5 “图形与几何”课例研究小结 |
5.5.1 修正的“图形与几何”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 |
5.5.2 修正的“图形与几何”创造性任务教学策略框架 |
5.5.3 修正的“图形与几何”创造性思维行为分析框架 |
第6章 “统计与概率”课例分析 |
6.1 “统计与概率”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
6.2 本章研究思路 |
6.2.1 研究思路 |
6.2.2 初步构建的“统计与概率”创造性思维分析框架 |
6.2.3 初步的“统计与概率”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和教学策略框架 |
6.2.4 课例的选择 |
6.3 课例:《方差》 |
6.3.1 设计前的调研 |
6.3.2 教学设计 |
6.3.3 教学分析及反馈 |
6.3.4 课例小结 |
6.4 “统计与概率”课例小结 |
6.4.1 修正的“统计与概率”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 |
6.4.2 修正的“统计与概率”创造性任务教学策略框架 |
6.4.3 修正的“统计与概率”创造性思维行为分析框架 |
第7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7.1 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行为表现框架 |
7.1.1 基于课例的研究结果 |
7.1.2 行为分析框架的共性提炼 |
7.2 初中生数学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 |
7.3 初中生数学创造性任务教学策略框架 |
7.4 研究的反思 |
7.4.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7.4.2 本研究的不足 |
7.4.3 后继研究展望 |
参考资料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第一阶段参与设计与讨论的部分课例简表 |
附录2 培养中小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调查问卷 |
附录3 《圆周角》前测卷 |
附录4 《圆周角》后测卷 |
附录5 《算24 点》课后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6 课堂观察记录表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5)“反例”小角色大作用——反例教学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新课标几句话, 点明了反例的地位 |
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 |
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 |
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
2 教育学和心理学对反例的地位的阐述 |
3 反例在竞赛和高考中的地位 |
3.1 反例在高考中的应用 |
1) 直接举反例否定某命题 |
①基本形式反例在高考中的应用 |
②几何命题的反例在高考中的应用 |
2) 举反例求函数中的参数范围 |
3.2 反例在数学竞赛中的应用 |
1) 特例构造法在竞赛中的应用 |
2) 形象构造法在竞赛中的应用 |
4 反例在对数函数教学中的应用 |
4.1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穿插 |
4.2 一节专题反例教学课堂设计 |
1) 呈现反例 |
2) 分析反例 |
3) 评价反例 |
(6)反例应用于中学数学教学的调查实验与教学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1.1 理论层面 |
1.2 实践层面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数学反例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 研究综合述评 |
第三章 反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3.3 研究结论 |
第四章 反例应用于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验研究与教学构建 |
4.1 研究方法 |
4.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4.3 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 |
第五章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致谢 |
(7)反例对高一数学教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罗甸县边阳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3 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数学反例的概念 |
2.2 数学反例的构造类型 |
2.3 数学反例的构造方法 |
3 罗甸县教师使用反例现状的调查分析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 |
3.3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4 调查实施过程 |
3.5 调查结果及分析 |
3.6 调查总结 |
4 反例对数学教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对象 |
4.3 实验内容的选择和测试题的编制 |
4.4 实验过程 |
4.5 实验前的教学准备 |
4.6 实验中使用的教学策略 |
4.7 实验后的测试 |
5 实验的结果及分析 |
5.1 实验结果总体分析 |
5.2 测试结果的具体分析 |
6 实验的总结与建议 |
6.1 实验的总结 |
6.2 关于有效使用反例的一些建议 |
6.3 实施反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
7 研究的结论与不足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 |
7.3 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
附录 2 |
致谢 |
(9)基于多智能体系统模型检测与抽象技术的Web服务组合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国内外 Web 服务组合验证和模型检测研究进展 |
1.1.1 基于模型检测方法的 Web 服务组合验证 |
1.1.2 模型检测、多智能体系统模型检测的发展 |
1.1.3 状态爆炸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
1.2 论文的组织框架 |
1.3 本课题的来源、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础理论 |
2.1 多智能体系统模型检测的相关基础 |
2.1.1 多智能体系统的 Kripke 结构 |
2.1.2 时态认知逻辑 |
2.2 多智能体系统模型检测的系统抽象模型 |
2.3 抽象系统的性质保留定理 |
第3章 多智能体系统模型检测初始抽象系统 |
3.1 初始抽象系统的近似系统 |
3.2 获取初始抽象系统 |
3.2.1 初始抽象函数 |
3.2.2 初始抽象系统的生成方法 |
3.2.3 一种改进方法 |
第4章 多智能体系统模型检测的图状反例 |
4.1 时态认知逻辑反例的图状结构 |
4.2 图状反例的证明 |
4.3 图状反例的生成 |
第5章 图状反例向导的抽象精化 |
5.1 伪反例及精化 |
5.2 伪反例的识别 |
5.3 伪反例的消除 |
5.4 图状反例向导的抽象精化步骤 |
5.5 实验 |
第6章 Web 服务组合验证 |
6.1 组合验证方法的概述 |
6.2 Web 服务组合转换成多智能体系统 |
6.3 组合验证步骤 |
6.4 实验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总结 |
7.2 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10)西宁市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反例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数学反例的研究综述 |
2.1.1 数学反例的定义 |
2.1.2 数学反例的类型 |
2.2 反例在教学中作用的研究综述 |
2.2.1 深化概念教学的有效手段 |
2.2.2 纠正错误的有效方法 |
2.2.3 鉴别假命题的常用工具 |
2.2.4 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 |
2.2.5 发现原有理论的局限性,推动数学向前发展 |
第三章 反例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被试 |
3.1.2 研究工具 |
3.1.3 数据处理 |
3.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3.2.1 教师对反例及其作用和构造方法的了解情况 |
3.2.2 教师使用反例的情况及动因 |
3.2.3 教师使用反例的形式 |
3.2.4 教师所使用反例的来源 |
3.2.5 教师使用反例的效果 |
3.2.6 教师使用反例的困难 |
3.2.7 影响教师使用反例的因素 |
3.3 结论与反思 |
3.3.1 结论 |
3.3.2 反思 |
第四章 反例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
4.1 两个教学案例 |
4.1.1 关于“一个数学命题”的教学案例 |
4.1.2 关于“一个数学题”的教学案例 |
4.2 使用反例教学的时机 |
4.2.1 当学生对内涵较丰富的知识感知不全面时 |
4.2.2 当某些知识易使学生认知活动产生负迁移时 |
4.2.3 当思维受消极定势影响时 |
4.2.4 当解题过程被表面现象干扰时 |
4.2.5 当学生迷惑不解时 |
4.2.6 当学生无力改错、防错时 |
4.3 使用反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
4.3.1 不能过早进行反例教学,否则会主次颠倒 |
4.3.2 不能过于强调使用反例,否则会给学生造成困扰或心理压力 |
第五章 提供几种反例的构造方法 |
5.1 通过寻找恰当的特例构造反例 |
5.2 考虑极端情况构造反例 |
5.3 通过直观几何图形构造反例 |
5.4 通过分析命题中的隐含条件构造反例 |
5.5 克服思维定势展开想象构造反例 |
5.6 通过逐步逼近构造反例 |
5.7 利用集合的交集构造反例 |
5.8 通过类比的方法构造反例 |
5.9 通过简单运算的叠加构造反例 |
5.10 利用析取法构造反例 |
第六章 例谈反例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
6.1 列举筛选法 |
6.2 反设逆推法 |
6.3 顺推寻阻法 |
第七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反例的作用与作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语文论述类文本中观点和材料的关系研究[D]. 董晓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2]基于数学理解的初中数学反例教学实践研究[D]. 张友娟. 重庆师范大学, 2020(05)
- [3]初中生尺规作图能力水平划分及提升研究[D]. 秦小双. 苏州大学, 2019(06)
- [4]基于任务设计的发展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课例研究[D]. 王萍萍.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5]“反例”小角色大作用——反例教学的重要性[J]. 曾春燕,姚静.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6]反例应用于中学数学教学的调查实验与教学构建[D]. 张涵.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 [7]反例对高一数学教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罗甸县边阳中学为例[D]. 韦林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16(03)
- [8]三角形奠基,让戏法不再神秘[J]. 王为峰.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2015(Z1)
- [9]基于多智能体系统模型检测与抽象技术的Web服务组合验证[D]. 许兴旺. 华侨大学, 2014(02)
- [10]西宁市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反例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D]. 李瑞雪. 青海师范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