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俄日:输油管之争(论文文献综述)
申达宏[1](2019)在《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世界格局不断变幻,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朗。亚太地区凭借飞快的发展速度和雄厚的经济实力逐渐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东北亚地区则是亚太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俄罗斯所面临的地缘现实和自身利益需求决定了俄罗斯要采取相应的东北亚政策。俄罗斯的东北亚政策是其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必须予以重视并加以研究。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是在中、美、日等世界大国在东北亚地区战略利益和地缘政治诉求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俄罗斯立足本国国情实际,既注重现实利益,又考虑长远发展,制定的涵盖政治、经济、安全等多方面内容在内的全方位策略。在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策略方面,俄罗斯的政策主要强调自己是该地区的重要成员之一,并能为地区事务发挥作用,防止被排斥在地区事务之外。在东北亚地区的经济策略方面,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核心是凭借其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某些经济优势,参与东北亚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带动其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策略方面,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发展双边关系,保证俄罗斯东部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同时积极参与该地区的各种安全对话与合作,保证东北亚局势的稳定,保证俄罗斯不被排斥在地区安全事务之外。虽然普京在其三个任期内对俄罗斯的东北亚政策进行过微调,但是对东北亚国家外交政策的总体思想没有变,那就是在依托欧亚地缘优势,在实用灵活的平衡外交基础上,通过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到东北亚国家事务中,最终达到重振俄罗斯大国地位的目的。梅德韦杰夫在总统任期内基本上秉持延续了普京的东北亚政策思想。近二十年的实践证明,普京的东北亚政策颇有成效,主要表现在:俄罗斯与中国建立起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使中俄的合作关系愈加稳固;俄罗斯与日本构筑了建设性伙伴关系,这必将推动两国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对朝韩双方奉行平衡外交,加强了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的发言权;与蒙古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确保了俄罗斯南部的安全与稳定。虽然还有一些因素制约着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实施,但随着俄罗斯国内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外交战略的适当调整,制约因素会逐渐好转,俄罗斯与东北亚各国的互利合作会不断加强。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尤其是东北亚政策对中国有着重要的影响。西伯利亚和远东是俄罗斯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主要地区,在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推动下,俄罗斯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将使我国获得战略拓展新空间、能源进口新基地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新动力。
郗重山[2](2018)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东亚能源安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能源市场目前正处于转型期,随着能源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全球能源消费增速放缓。与此同时,在科技进步和环境需求的共同驱动下,能源结构正在向更清洁更低碳的方向转型。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加速繁荣更多的来自于以亚洲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而非经合组织中的传统能源市场。世界能源消费中心正在东移,而作为其消费中心的东亚地区能源消费需求旺盛供给不足,能源供给长期依靠进口,尤其是对中东依存度较高,能源供给源与运输渠道单一等因素导致东亚能源安全困境长期存在。“一带一路”倡议的适时提出,是东亚能源安全困境得到有效解决的新时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五通”建设将给东亚能源安全合作机制的构建提供平台与机遇,以受地缘政治因素干扰较小的新能源领域作为合作的切入点,适时扩大现有的能源合作模式的范围,对开展与深化东亚国家间能源合作有积极的影响。中国近年来经济、军事实力迅速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必将在其中发挥积极引领作用。同时,由于大国博弈在东亚地区长期存在,所以东亚能源安全合作机制建设必将遇到强大的阻力,因此合作机制的建设非一朝一夕可成,需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李凤升[3](2013)在《基于东北亚石油合作的中国石油安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被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现代经济的发动机”。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石油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加,石油生产量与消费量之间的缺口逐年拉大,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不得不通过增加进口来满足石油供求平衡问题,原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呈逐年攀升趋势,并且原油进口大部分来自中东和非洲,进口来源地相对单一,运输通道又面临着“马六甲困局”等风险,中国石油安全形势极其严峻。东北亚区域是当今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石油资源较丰富,但分布非常不均。既有石油生产大国俄罗斯,又有石油匮乏但拥有技术和资金优势的日本和韩国,还有需求激增且有广阔市场的中国。目前,东北亚区域内国家在资源、技术、资金、劳动力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东北亚多边石油合作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降低石油开发风险,保障石油战略安全,又能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获得良好的区域经济效应。东北亚区域石油合作虽然具有地缘优势和较强的互补性,但东北亚是大国利益交汇之地,热点问题多、隐患多,如朝核问题、台海问题、某些岛屿的主权归属问题、海域划界争端问题等,这些因素制约着东北亚石油合作的进程。东北亚区域至今尚未建立起全面的实质性的石油合作体系,主要是由于东北亚区域各国政治问题复杂,缺乏互信,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石油需求国之间激烈竞争,地缘文化十分复杂等。另外,美国因素的介入为东北亚区域石油合作增加了变数。鉴于中国石油安全形势极其严峻,如何发挥地缘优势,依托并推进东北亚国家石油合作,确保中国石油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选择将“基于东北亚石油合作的中国石油安全研究”作为研究课题,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学术价值。与以往文献不同的是,课题结合东北亚区域实际情况,分析了各国合作基础、中外石油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了中国石油安全度;探讨了东北亚区域中外石油合作模式;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依托东北亚石油合作,确保中国石油安全的保障措施。这为促进东北亚区域中外石油合作,维护中国石油安全提供了理论指导。全文共分七部分。第1章绪论,从石油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中国石油安全形势出发,论述了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分国内外两部分,从石油安全及评价、石油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文献述评,接着阐述了研究内容与方法、思路与框架。第2章阐述了相关理论基础。首先对石油安全的涵义、判别标准进行了探讨;然后阐述了地缘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国际石油合作模式理论、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为后文研究做了理论铺垫。第3章比较分析了东北亚区域中外石油合作的基础。从石油资源禀赋、石油生产加工能力、石油消费需求水平及石油企业实力四个角度,分析了东北亚区域中俄日韩四国的合作基础。对于中国而言,如何加强与石油生产国俄罗斯的合作,以及正确处理与石油消费国日韩的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显得尤为重要。第4章分析了东北亚区域中外石油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首先分析了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然后介绍了东北亚区域石油合作的现状,分析了东北亚区域中俄、中日、中韩石油合作的影响因素。东北亚多边石油合作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但东北亚区域复杂的政治、经济关系以及外在的一些影响因素严重阻碍了东北亚区域石油合作的步伐。第5章基于东北亚石油合作综合评价了中国石油安全度。首先分析了影响石油安全的主要因素,然后筛选了中国石油安全度评价指标,接着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了中国石油安全度各指标客观权重,运用模糊一致偏好关系计算了中国石油安全度各指标主观权重,并基于离差平方和的最优组合赋权方法计算了各指标综合权重。最后运用TOPSIS法计算了2001-2011年中国石油安全度评价值。从计算结果来看,中国石油安全度处于“弱安全”和“不安全”之间,应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并指出加强东北亚区域中外石油合作,可以大大提高中国石油安全度。第6章全面论述了东北亚区域中外石油合作的模式选择。首先分析了中国石油安全形势,论述了推进东北亚石油合作应遵循的原则;接着探讨了中俄石油合作模式,比如贷款换石油、合作开发等;最后研究了中日韩三个石油消费国之间的合作模式,在边界争议海域石油权益方面采取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产量分成模式应属上策。第7章从东北亚石油合作视角提出了保障中国石油安全的措施。主要从促进中俄石油合作,提升中日韩石油合作水平,推动建立东北亚石油合作组织,完善石油期货市场,建立东北亚原油定价中心,健全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加强石油企业合作等角度提出了依托东北亚石油合作,确保中国石油安全的措施。
王双[4](2012)在《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问题、挑战及前景 ——地缘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东北亚地区是世界上能源最紧缺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地缘政治经济状况最复杂的地区之一,这使得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地缘政治经济状态既有冷战思维与现实主义影响下对能源的国家主义行为以及能源的纷争,也有相互依赖与互利互惠的能源合作,分析东北亚地区的能源的纷争与合作现实需要紧密联系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特征。本文共用七个部分从地缘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论述东北亚地区能源问题:第一章是本文的导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手段、论文的基本架构与创新点等。第二章、第三章是本文理论框架基础的构建和切入部分。从地缘政治到地缘经济到地缘政治经济学的提出,有着紧密的理论传承,本文从地缘政治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脉络入手,梳理了从古典的地缘政治理论到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冷战、“9.11”事件后的理论形态及其演变。通过对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现状、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发现,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仍占主导地位,但也表现出地缘经济的特点,因此是一种复合的地缘政治经济状态。由于能源在国家战略中政治与经济属性的密不可分,本文从能源地缘政治、能源地缘经济演绎出能源地缘政治经济的范畴及其要素,以其作为分析东北亚能源的一个基本概念,而不再将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分离。本文第四章在描述东北亚地区能源储备及需求现状的基础上,从能源的可得性、可负担性、可持续性、可靠性四个角度入手,分析了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安全问题,提出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文章第五章进而对影响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地缘政治经济因素进行了归纳和阐述,地区国家间的互不信任、关系紧张、主权和领土纷争、能源输出国俄罗斯的能源政策、朝鲜半岛局势发展以及域外大国美国的影响因素等都是影响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的现实地缘因素。虽然能源纷争和竞争激烈,但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仍有较大的进展和广阔的前景,文章第六章对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中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科技与清洁能源、机制建设等合作进展及其前景做出了详尽的分析与展望。文章最后指出东北亚地区合作仍将是国家为载体的竞争状态为主,而地区未来的能源合作范式将是平衡能源安全、环境可持续、安全与外交目标三者之间关系。政治互信、清洁能源与节能环保的技术溢出、以及能源机制建设等三个支柱是促进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建设东北亚能源共同体及东亚共同体的基础。
李晓[5](2008)在《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研究》文中指出能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和重要的战略资源。能源短缺问题已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当然也是东北亚各国关切地焦点之一。在东北亚国家中,俄罗斯是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而中国、日本、韩国分别是当今世界第二、三、四位的主要能源进口国,蒙古和朝鲜是两个潜在的能源需求国家。东北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能源需求持续上升,而国家之间的能源合作仍比较滞后,主要局限于双边合作的形式,为能源进口展开恶性竞争,多边合作进展缓慢。但是东北亚多边能源合作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和现实的可能性,它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降低能源开发风险,保障能源战略安全,又能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获得良好的区域经济效应。这符合地区内各国的共同利益。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东北亚多边能源合作存在障碍和制约因素,如地缘政治因素、美国因素等。当前,要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需要加强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这是建立在经济互利基础上的双赢和共赢,是实现我国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进一步解决东北亚各国的能源安全问题,避免恶性竞争,需要在多边合作的基础上构建东北亚能源合作共同体,实现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繁荣与稳定。
庞中鹏[6](2008)在《日本能源外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尤其是石油)是推动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已经成为一个牵动国际政治、经济全局的战略问题。能源外交是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际政治关系的重要内容。能源外交属于经济外交这一大的范畴,能源外交在许多国家外交以及国家安全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由于石油这一稀缺资源的特殊性以及石油分布、生产和消费的不均衡性,再加上石油安全在各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能源外交在各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并对国际关系以及国际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能源外交的发展程度取决于石油业的发展以及石油的逐渐推广运用。能源外交的真正兴盛始于二战后,这主要是因为石油开始取代煤炭在国民经济中大规模使用,人类进入了“石油世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能源问题与国际政治密切互动,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敏感因素之一。各国对石油的争夺与控制成为引发国际冲突与矛盾的一个重要诱因。冷战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在中东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冷战后美国发动的几场地区战争如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都与石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另外国际石油市场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呈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国际石油市场发生变化,就会进行国际能源外交活动,而国际能源外交活动通常会引起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变化;另一方面,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动也会引起国际石油市场的变化,引发新一轮的国际能源外交活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能源危机频繁发生,油价不断上升,对世界经济构成严重威胁。在此情况下,如何通过能源外交来确保本国的能源安全供应,日益引起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重视。日本是一个能源贫乏的国家,而确保海外能源稳定可靠的供给又是日本发展成为经济大国的重要保障,可以说,离开了石油等重要能源的补给,战后日本经济就无法获得飞速发展。日本是石油消费大国,绝大部分原油供应依赖进口,因此发展与产油国的良好关系、增进加强与产油国的各项合作以及高度关注世界能源动态的走向就成为日本对外政策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甚至成为战略决策,而保证外部石油的稳定供应和运输通道畅通则是日本能源外交和能源安全的主要任务。能源外交是日本经济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战后各种条件的制约下,日本以追求经济繁荣为立国之本,把经济外交作为其主要外交手段。吉田内阁以来的历届政府都以经济发展和对美协调作为外交的核心,在国际事务中主动保持低姿态,并以经济外交为经济增长拓展了国际环境。不仅如此,在政治外交和军事外交能力极为有限的条件下,日本在处理政治、安全等问题时也往往以经济外交为重要手段。于是,经济外交的功能超出了纯经济问题的范畴,从而成为战后日本外交的显着特征。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对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能否有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将直接关系到中国今后经济发展的全局,不容否认,日本是国际舞台上施展能源外交较为出色的国家之一,其某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中日两国同处于亚太地区,两国都以中东海湾地区作为重要的石油进口来源地,又都面临着海上石油运输航线的诸多风险,因此中日两国在石油等能源领域有合作的潜力,如两国在能源领域实现互利共赢,将会更好地推动中日关系向前发展。
李勇慧[7](2007)在《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中俄日关系》文中指出中国、俄罗斯、日本是东北亚地区最重要的三个国家,彼此的关系是该地区最重要的国家间关系。研究三国间的相互影响对于国际政治而言,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的和平发展将无法回避地区政治及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一边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平稳务实发展的中俄关系,一边是因参拜靖国神社等历史问题而长期陷入低谷的中日关系,一边是受领土问题钳制冷漠无为的俄日关系。中俄日三大国的关系在东北亚地区形成极大的反差。此外,中俄日关系还与美国在东亚的安全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将研究中国的和平发展进程对中俄日三国关系的影响,着重从中国和平发展的角度看中俄日三国关系中社会与政治因素的变化,并探讨美国对中俄日三国关系的影响,同时提出对推动三国关系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王志琴[8](2007)在《中俄石油合作中的日本因素》文中研究说明中日对俄罗斯石油管道之争历经“安大线—→安纳线—→泰纳线”这一过程,俄罗斯经过全方位的辩论与权衡,最终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确定了泰纳线管道方案。这既是俄罗斯战略考虑的结果,也是中国外交及经济利益的客观反映。原本一帆风顺的中俄石油合作方案,由于日本的介入,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变数,虽然给中国造成了一度的被动,但还是遭遇半出局的结果。说是半出局,是因为俄罗斯既没有完全赞成也没有彻底否定日本的方案。不过,历经这次风雨,中国认识到了很多东西,包括俄罗斯的战略打算、日本的战略打算和俄罗斯国内对中俄合作的形形色色意见。中日对俄罗斯石油管道之争经历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中国提出的安大线方案最先出局,日本提议的安纳线方案也遭否决,俄罗斯最终确定了有利于控制远东及其资源的泰纳线方案。这一结果与中日各自的期望都不一致。通过分析这一竞争历程,本文得出结论:日本争夺俄罗斯石油管道的外交战略,不仅是为了获取俄罗斯远东的石油资源,而是一场对日本多重国家利益的角逐。
孙霞[9](2007)在《权力与规范 ——东北亚能源安全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界关于能源安全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市场结构和地缘政治两个视角展开分析。在影响东北亚能源安全合作的诸多因素中,除了市场结构和地缘政治这两个因素,作为观念性要素的认同因素也是关键变量。因此,本文引入“地区认同”这一因素,与市场结构和地缘政治一起,作为影响东北亚能源安全合作的三个主要因素。通过对这三个因素的具体分析,本文建立了自己的分析框架,即东北亚能源安全竞争与合作的局面是由三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合作模式的构建也有赖于对这三个因素各自发展方向的制约。从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市场结构来看,政府引导下的市场竞争有利于能源安全合作,而完全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则易于引起恶性竞争和冲突。从东北亚的地缘政治环境来看,石油消费国为抢占石油进口来源产生冲突的可能性很大,要把东北亚地缘政治劣势转化为合作的优势,各国必须把追求绝对收益作为目标,追求相对收益的国家行为只会阻碍合作。东北亚地区认同中对能源安全合作影响最大的是观念认同。东北亚的观念认同存在明显分歧,即权力政治认同和制度规范认同之间的分歧。观念认同也影响了能源安全合作的发展方向,权力政治认同会引起能源领域的竞争与冲突,制度规范认同有利于能源领域的合作与发展。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东北亚能源安全合作的实践过程,分析了三个因素之间的互动。影响东北亚能源安全合作的三个因素:市场供求、地缘政治和地区认同,各自有两个发展方向,一共形成三对六种元素:自由竞争和政府引导、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权力政治和制度规范。这六种元素组合而成的八种结果中,只有四种能够形成合作的路径,而在这四种合作路径中,最理想的合作路径只有一种,即各国认同以制度规范的方式解决地区能源问题,市场供求方面强调政府对市场的引导作用,地缘政治方面关注绝对收益。遵循这一路径发展能源合作,即形成东北亚能源安全合作的模式——主导型合作模式。中国应当在内政、外交和地区机制三个方面制定能源安全对策。中国的能源市场化改革不能照搬西方的发展模式,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地缘政治环境决定了中国的能源外交总体上是能源目标模式的,中国应重点开展对俄罗斯和日韩的能源外交;中国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地区安全机制的建设,制约美日等国的权力政治扩张,另一方面,也要致力于构建新型的地区安全机制。
张忆南,相征[10](2007)在《解析俄罗斯石油管线泰纳线的定局》文中研究说明2006年4月28日,泰纳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西伯利亚石油输出管线的最终确定,无疑是一个多方位的竞争结果,而主要集中于中俄日之间的角力,也充分反映了当今国际社会,特别是在东亚地区围绕石油资源形成的复杂地缘政治关系和商业利益格局。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整个事件,争取主动权,依靠政治来追求包括经济利益、安全利益在内的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是其最主要的诉求。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能源竞争日益激烈。回顾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无疑对我们完善自己的能源战略,寻求多元化的能源供应渠道以及今后处理相关国际问题,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国家开展能源合作都有着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二、中俄日:输油管之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俄日:输油管之争(论文提纲范文)
(1)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前言 |
一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四 研究思路与结构设计 |
第一章 俄罗斯东北亚外交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地缘政治因素 |
一 欧洲—大西洋主义 |
二 现代斯拉夫主义 |
三 新欧亚主义 |
第二节 历史文化因素 |
一 俄罗斯文化特征 |
二 历史文化传统作用下的东北亚政治格局的变化 |
第三节 面临的国内外不利现实因素 |
一 外部影响因素 |
二 内部影响因素 |
第二章 21世纪以来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出台的背景 |
一 国际背景 |
二 国内背景 |
第二节 回眸20世纪下半叶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 |
一 二战后苏联东北亚政策简要回顾 |
二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执政时期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简要回顾 |
第三节 21世纪以来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核心内容 |
一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要点 |
二 俄罗斯落实东北亚政策的策略和措施 |
第四节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特点 |
一 谋略性 |
二 务实性 |
三 可行性 |
四 机制性 |
五 持续性 |
第三章 21世纪以来俄罗斯的东北亚国别政策 |
第一节 俄罗斯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与经济、安全合作 |
一 俄罗斯对中国的外交政策 |
二 俄罗斯与中国的经济合作 |
三 俄罗斯与中国的生态环境安全领域合作 |
第二节 俄罗斯对日本的政策 |
一 俄罗斯与日本的政治、外交纪实 |
二 俄罗斯与日本的经济交往 |
三 俄罗斯与日本的领土博弈 |
第三节 俄罗斯对朝鲜半岛国家的外交政策与经济、军事安全合作 |
一 俄罗斯对朝鲜半岛国家的外交政策 |
二 俄罗斯与朝鲜半岛国家间的经济合作 |
三 俄罗斯与朝鲜半岛国家间的军事安全合作 |
第四节 俄罗斯对蒙古国的外交政策与经济、军事安全合作 |
一 俄罗斯对蒙古国的外交政策 |
二 俄罗斯与蒙古国的经济合作 |
三 俄罗斯与蒙古国的军事安全合作 |
第四章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走势 |
第一节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走向 |
一 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关系的发展面临新挑战 |
二 俄罗斯在亚太地区面临的挑战 |
三 俄罗斯在中东地区面临的严峻挑战 |
四 俄罗斯与美欧关系仍很棘手 |
第二节 俄罗斯国内的整体发展布局 |
一 政治上稳形势、推改革 |
二 经济上推创新、促增长 |
第三节 东北亚地区的形势发展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2)“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东亚能源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一带一路”的研究现状 |
1.3.2 关于“一带一路”与能源安全的研究现状 |
1.3.3 关于东亚能源安全问题的研究现状 |
1.3.4 关于“一带一路”背景下东亚能源安全问题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创新点 |
第2章 世界能源主要状况 |
2.1 全球能源供需结构进入转型期 |
2.1.1 能源供应更趋多极化、多样化 |
2.1.2 新兴经济体推动能源需求继续增长 |
2.2 能源结构向更清洁、更低碳转型 |
2.2.1 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扩大 |
2.2.2 清洁化在传统能源的消耗中也将展开 |
第3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能源安全新内涵 |
3.1 “一带一路”倡议概念阐释 |
3.2 实现共同能源安全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 |
3.3 能源安全概念与内涵 |
3.4 能源安全新内涵 |
第4章 东亚区域的能源问题 |
4.1 东亚地区能源安全现状 |
4.1.1 资源禀赋相对匮乏,需求不断增长 |
4.1.2 能源供给源与运输线路都较单一 |
4.1.3 合作基础成熟,合作效益可观,但合作难度大 |
4.2 东亚能源安全环境分析 |
4.2.1 东亚国家的能源安全困境 |
4.2.2 东亚国家的能源安全困境成因分析 |
4.3 东亚能源安全环境的前景展望 |
4.3.1 东亚地区能源供给渠道多元化加强 |
4.3.2 东亚局势复杂,机遇与危机并存 |
第5章 “一带一路”与东亚能源安全问题 |
5.1 “一带一路”对东亚能源安全合作机制建设的作用 |
5.1.1 经济角度 |
5.1.2 文化角度 |
5.1.3 政治角度 |
5.2 中国参与东亚能源安全合作的路径 |
5.2.1 持续推动东亚多边能源合作 |
5.2.2 持续降低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 |
5.2.3 以能源清洁化与可持续作为能源合作切入点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东北亚石油合作的中国石油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成果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石油安全基础理论 |
2.1.1 石油安全的缘起 |
2.1.2 石油安全涵义的界定 |
2.1.3 石油安全标准的判别 |
2.2 地缘经济学理论 |
2.3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
2.3.1 绝对优势理论 |
2.3.2 比较优势理论 |
2.3.3 要素禀赋理论 |
2.3.4 新经济地理理论 |
2.4 国际石油合作模式理论 |
2.4.1 共同目标模式 |
2.4.2 共享信息模式 |
2.4.3 共同行动模式 |
2.4.4 双边相互依赖模式 |
2.5 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 |
2.6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北亚区域中外石油合作基础比较分析 |
3.1 石油资源禀赋优势 |
3.2 石油生产加工能力 |
3.3 石油消费需求 |
3.4 石油企业实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亚区域中外石油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
4.2 中俄石油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2.1 中俄石油合作现状 |
4.2.2 中俄石油合作影响因素分析 |
4.3 中日石油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1 中日石油合作现状 |
4.3.2 中日石油合作影响因素分析 |
4.4 中韩石油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4.1 中韩石油合作现状 |
4.4.2 中韩石油合作影响因素分析 |
4.5 东北亚区域石油合作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东北亚石油合作的中国石油安全度评价 |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和原则 |
5.1.2 石油安全影响因素 |
5.1.3 石油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5.2 主客观相结合综合赋权 |
5.2.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客观权重 |
5.2.2 基于模糊一致偏好关系计算主观权重 |
5.2.3 基于离差平方和的最优组合赋权 |
5.3 基于 TOPSIS 法计算中国石油安全度 |
5.3.1 构造指标加权矩阵 |
5.3.2 计算与上下界的距离 |
5.3.3 计算 TOPSIS 评价值 |
5.3.4 评价结果分析 |
5.4 东北亚石油合作对中国石油安全度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亚区域中外石油合作的模式选择 |
6.1 中国推进东北亚石油合作的必要性 |
6.1.1 石油供需缺口逐年拉大 |
6.1.2 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 |
6.1.3 石油进口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 |
6.1.4 石油进口运输通道风险较大 |
6.2 东北亚区域石油合作的原则 |
6.3 中俄石油合作模式 |
6.3.1 贷款换石油 |
6.3.2 合作开发 |
6.4 中日韩石油合作模式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东北亚石油合作的中国石油安全保障措施 |
7.1 促进中俄石油合作 |
7.2 提升中日韩石油合作水平 |
7.3 推动建立东北亚石油合作组织 |
7.3.1 国际油气能源组织概况与借鉴 |
7.3.2 建立东北亚石油合作组织的构想 |
7.4 建立健全石油期货市场 |
7.5 健全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
7.6 加强石油企业合作 |
7.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等成果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4)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问题、挑战及前景 ——地缘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二 国内外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 能源地缘政治的论述 |
(二) 东北亚地区能源地缘政治的论述 |
(三) 东北亚能源纷争与合作的论述 |
三 基本构想和研究方法 |
四 本论文特色及架构 |
第二章 地缘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的源与流 |
一 地缘政治学理论 |
(一) 地缘政治学的起源 |
(二) 海权论与陆权论 |
(三) 二战前后的地缘政治学说 |
(四) 冷战时期地缘政治学发展 |
(五) 冷战后地缘政治学发展趋势 |
二 地缘经济学理论 |
三 地缘政治经济学 |
四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北亚地区能源地缘政治经济概述 |
一 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
(一) 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特征 |
(二) 几对重要的双边和多边关系 |
(三) 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的发展变化趋势 |
二 东北亚地区地缘经济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
(一) 全球及东北亚地区地缘经济发展趋势 |
(二) 东北亚地区地缘经济特征 |
三 东北亚地区能源地缘政治经济 |
(一) 能源地缘政治经济的范畴及其要素 |
(二) 世界能源地缘政治与经济 |
(三) 东北亚能源地缘政治经济格局 |
四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能源安全与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必要性 |
一 东北亚能源储备与供求状况概述 |
(一) 东北亚各主要国家能源储备状况 |
(二) 东北亚地区未来能源消费展望 |
二 能源安全问题与东北亚地区能源安全现状 |
(一) 能源安全概述 |
(二) 能源安全要素、组成及其挑战 |
三 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必要性与意义 |
(一) 共同应对能源安全威胁 |
(二) 能源合作与东亚区域一体化 |
(三) 能源要素互补与能源合作 |
四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北亚地区能源的地缘政治经济纷争 |
一 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经济与能源纷争 |
(一) 国家间关系与能源纷争 |
(二) 领土主权纷争与合作困境 |
(三) 现实主义考量与合作难题 |
(四) 区域合作机制的缺乏 |
二 俄罗斯能源政策及其约束 |
(一) 俄罗斯能源政策 |
(二) 中俄能源合作中的现实主义因素 |
(三) 俄日能源合作的约束 |
(四) 俄罗斯在朝鲜半岛能源合作中的约束 |
三 朝鲜半岛问题与东北亚能源纷争 |
四 美国因素 |
五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与前景分析 |
一 东北亚地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
(一) 电网连接系统建设 |
(二) 管道建设 |
(三) 共同勘探、开发与加工 |
二 东北亚地区节能环保合作成果 |
(一) 东北亚主要国家节能环保政策 |
(二) 东北亚地区清洁能源与环境保护合作 |
三 东北亚地区能源机制合作成果 |
(一) 中日韩俄能源合作与机制建设 |
(二) 东北亚地区多边能源合作机制建设 |
(三) 其他能源合作机制建设 |
四 其他能源合作成果 |
(一) 对朝鲜的能源援助与合作 |
(二) 能源合作与地区共同能源市场 |
(三) 能源合作与地区能源储备库 |
五 欧共体经验对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启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超越现实主义地缘政治的能源战略 |
参考文献 |
一 主要中文参考书目 |
二 主要英文参考书目 |
三 部分参考期刊 |
四 主要参考报刊 |
五 主要参考网站 |
后记 |
(5)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状况 |
1.1 日俄合作 |
1.2 韩俄合作 |
1.3 朝俄合作 |
1.4 俄中日韩蒙多边合作 |
第二章 实现东北亚多边能源合作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
2.1 必要性 |
2.1.1 石油的特殊属性 |
2.1.2 保障区域能源安全的战略举措 |
2.1.3 避免市场风险 |
2.1.4 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 |
2.1.5 区域外激烈竞争的客观要求 |
2.2 现实性 |
2.2.1 俄罗斯能源外交的重点方向之一是亚太地区 |
2.2.2 中日韩对俄罗斯的能源有共同需求 |
2.2.3 符合相关国家共同利益 |
2.2.4 有利于避免恶性竞争和降低成本 |
2.2.5 各国进行的尝试 |
第三章 东北亚多边能源合作的主要障碍和制约因素 |
3.1 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地区合作 |
3.2 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和经验 |
3.3 内部因素的制约 |
3.4 美国因素的影响 |
3.5 争夺领导权问题 |
第四章 中国能源现状与中俄能源合作 |
4.1 中国的能源现状和未来需求 |
4.2 中俄能源合作 |
4.2.1 国际能源格局中的俄罗斯 |
4.2.2 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 |
4.2.3 中俄能源合作的有利条件 |
4.2.3.1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及发展 |
4.2.3.2 俄罗斯能源战略的东移 |
4.2.3.3 中俄能源供需具有互补性 |
4.2.4 中俄能源合作的意义 |
4.2.4.1 有利于我国的石油安全 |
4.2.4.2 具有能源地缘安全的重大意义 |
4.3 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对策 |
4.3.1 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 |
4.3.2 建立能源及资源的战略储备 |
4.3.3 开发新能源 |
4.3.4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第五章 构建东北亚能源合作共同体 |
5.1 东北亚能源合作共同体的启动与运作 |
5.1.1 借鉴成功的经验 |
5.1.2 定期召开区域能源合作高峰论坛 |
5.1.3 成立东北亚能源合作组织 |
5.1.4 开展各国能源企业之间的合作 |
5.1.5 建立不同类型的专业能源合作网 |
5.1.6 搁置争议,促进合作 |
5.2 东北亚能源合作共同体的前景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日本能源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该选题的意义 |
二、该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该选题的研究方法 |
四、该选题的写作框架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能源外交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能源外交的概念与内涵 |
第二节 能源安全的深刻内涵 |
第三节 地缘政治与能源外交 |
第二章 战后日本能源外交的缘起 |
第一节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概况 |
第二节 石油危机爆发的背景 |
第三节 石油危机后日本的应对措施 |
第三章 冷战后日本开展的能源外交 |
第一节 日本实施能源外交的机构 |
第二节 冷战后日本对中东的能源外交 |
第三节 日本对非洲的能源外交 |
第四节 日本对中亚的能源外交 |
第五节 日本对俄罗斯的能源外交 |
第四章 日本能源外交的战略目的、特点及制约因素 |
第一节 日本开展能源外交的战略目的 |
第二节 日本能源外交的特点 |
第三节 日本能源外交的制约因素 |
第五章 日本能源外交与中日关系 |
第一节 中日在能源领域的竞争 |
第二节 中日在能源领域的合作 |
第三节 中国的借鉴与应对之策 |
结语 |
附录一 中俄日石油管道之争主要大事记 |
附录二 《中日关于推动环境能源领域合作的联合公报 |
附录三 《东亚峰会签署关于能源安全宿务宣言》 |
附录四 《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新加坡宣言》 |
附录五 日本资源能源厅、日本经产省机构图 |
附录六 日本外务省机构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中俄日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 |
二 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中俄关系 |
(一) 中国和平发展有利于中俄关系的发展 |
(二) 俄罗斯国内的“中国威胁论” |
三 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俄日关系 |
(一) 俄日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表现 |
(二) 俄日关系发展的主要特征 |
四 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中日关系 |
(一) 中国和平发展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
(二) 中国和平发展有利于中日关系的发展 |
第一, 在能源领域拥有相互关联的经济利益。 |
第二, 两国间经贸合作密切, 经济依存度高。 |
第三, 中日合作推动以东盟为核心的东亚地区合作, 将对中日都有利。 |
五 中俄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
六 中国和平发展过程中加强 发展中俄日关系的途径 |
(8)中俄石油合作中的日本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中俄在远东地区的石油合作 |
1.1 中国石油需求概述 |
1.2 俄远东石油开发情况 |
1.3 中俄远东石油合作状况 |
第二章 中俄石油合作中日本因素产生的原因 |
2.1 日本的石油需求以及消费状况 |
2.2 日本与俄罗斯的石油合作 |
2.3 日本与中国竞争的原因分析 |
2.3.1 能源安全考虑 |
2.3.2 政治因素考虑 |
第三章 日本因素对中俄石油合作的影响 |
3.1 日本因素的政治影响 |
3.1.1 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 |
3.1.2 对俄罗斯的影响以及俄罗斯的应对 |
3.2 日本因素的经济影响 |
第四章 中俄对日本因素及各种不利因素的应对 |
4.1 提高认识,加强沟通 |
4.2 抓住机遇,加大投入 |
4.3 俄方应注意加强立法 |
4.4 中方须克服自身缺陷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权力与规范 ——东北亚能源安全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导论 |
第一节 能源问题的安全化及国家的能源安全 |
一、能源国家 |
二、能源问题的安全化 |
三、能源安全的含义 |
第二节 能源安全合作:权力与规范的结合 |
一、作为权力的能源 |
二、能源安全合作的实践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与论文框架 |
一、关于能源安全问题的研究综述 |
二、关于能源安全合作的研究视角 |
三、认同视角与本文分析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假设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与理论的应用 |
二、理论假设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东北亚能源安全合作中的市场结构因素 |
第一节 主要能源国家的能源市场状况分析与比较 |
一、中日韩能源市场状况 |
二、消费国能源市场的比较分析 |
三、供应国——俄罗斯的能源状况 |
第二节 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对东北亚能源市场的影响 |
一、朝鲜核问题与能源安全 |
二、朝鲜能源市场状况 |
三、朝鲜半岛能源发展组织与东北亚能源市场 |
第三节 案例分析:亚洲石油溢价 |
一、石油价格体系与争夺石油定价权的斗争 |
二、当前国际石油价格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
三、亚洲石油“溢价” |
四、亚洲石油价格合作现状与启示 |
小结 |
第二章 东北亚能源安全合作中的地缘政治因素 |
第一节 冷战后东北亚能源地缘环境的变化 |
一、地区冲突与大国互动 |
二、俄罗斯地缘战略地位的上升 |
三、地区一体化与地缘经济环境的变化 |
第二节 美国对东北亚能源地缘的渗透 |
一、美国能源战略的演变 |
二、美国能源战略对东北亚的辐射 |
三、中美能源合作的能源地缘意义 |
第三节 中亚地区与东北亚的互动 |
一、欧亚能源市场的联动 |
二、美国和俄罗斯在里海盆地的竞争 |
三、中亚地区能源大角逐与东北亚的互动 |
第四节 案例分析:马六甲困局 |
一、海权论与马六甲海峡的战略重要性 |
二、日本的海上运输安全思想及其马六甲海峡政策 |
三、美国背景 |
四、中国的“马六甲困局”与对策 |
五、马六甲多边海上通道安全合作现状与障碍 |
小结 |
第三章 东北亚能源安全合作中的地区认同因素 |
第一节 东北亚地区认同 |
一、地区认同 |
二、东北亚地区认同的层次分析与评估 |
三、地区认同在能源安全领域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东北亚安全观念认同对能源安全合作的影响 |
一、安全观念认同分歧 |
二、重构观念认同的障碍 |
三、地区认同的建构过程 |
第三节 案例分析:俄罗斯远东油气资源博弈 |
一、各国能源利益分析 |
二、博弈过程分析 |
三、认同的建构 |
小结 |
第四章 东北亚能源安全合作的路径与模式 |
第一节 三个因素的互动 |
一、权力、利益与观念 |
二、合作的动力机制 |
三、合作的障碍 |
第二节 东北亚能源安全合作的路径选择 |
一、能源安全合作的争论、标准及阶段 |
二、多边合作理论及缺陷 |
三、合作路径与实践 |
第三节 东北亚能源安全合作模式 |
一、制度、认同与合作 |
二、地区能源安全合作模式的比较 |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能源战略对策与东北亚能源安全合作 |
第一节 中国的能源市场化改革与地区能源市场合作 |
一、市场化发展模式的争论 |
二、能源领域改革 |
三、地区能源安全合作中的中国能源政策 |
第二节 中国能源地缘环境与周边能源外交 |
一、中国的能源外交 |
二、中国对俄能源外交 |
三、中国对日韩能源外交 |
四、中国能源外交的努力方向 |
第三节 中国的认同建构与能源安全合作机制的建设 |
一、中国能源安全观念的建构 |
二、中国参与安全机制建设对地区安全观念的影响 |
三、能源安全形势与新型地区安全秩序 |
小结 |
结论 |
一、主要观点 |
二、当前形势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解析俄罗斯石油管线泰纳线的定局(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安大线、安纳线到泰纳线 |
(一) 中俄合作, 安大线前景明确 |
(二) 日本介入, 安纳线浮出水面 |
(三) 中国优先, 泰纳线最终定局 |
二、几番管线变化的背后 |
(一) 俄罗斯以国家利益最大化为主要诉求, 兼顾政治和经济因素, 寻求最符合自身利益的管线走向 |
(二) 随着国际能源市场的变化, 俄罗斯自认奇货可居, 在日本加入竞争的同时, 努力争取和掌握主动权, 待价而沽 |
(三) 俄罗斯将能源作为重要的地缘战略武器, 在石油出口重点方向东移的同时, 试图通过石油管线的建设拓展其在东亚, 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能源卖方市场 |
四、中俄日:输油管之争(论文参考文献)
- [1]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研究[D]. 申达宏.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1)
- [2]“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东亚能源安全研究[D]. 郗重山.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2)
- [3]基于东北亚石油合作的中国石油安全研究[D]. 李凤升. 东北石油大学, 2013(10)
- [4]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问题、挑战及前景 ——地缘政治经济学视角[D]. 王双.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2(03)
- [5]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研究[D]. 李晓. 青岛大学, 2008(03)
- [6]日本能源外交研究[D]. 庞中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8(11)
- [7]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中俄日关系[J]. 李勇慧.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7(04)
- [8]中俄石油合作中的日本因素[D]. 王志琴. 青岛大学, 2007(03)
- [9]权力与规范 ——东北亚能源安全合作研究[D]. 孙霞. 复旦大学, 2007(06)
- [10]解析俄罗斯石油管线泰纳线的定局[J]. 张忆南,相征. 西伯利亚研究,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