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绘工作中仪器设备管理浅议(论文文献综述)
马歆宁[1](2020)在《基于数字技术的青岛里院保护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里院是青岛近代历史建筑中的一类典型代表,里院由于其独特性和地域性,在青岛近代历史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建筑形式,里院结合欧洲联排住宅及中国传统四合院两种建筑形式,形成中国城市历史街区重要肌理原型之一。由于早期社会各界对里院价值认识不足,里院保护缺乏科学的指导,有关里院的历史资料文献十分匮乏,资料管理效率较低,里院数字化测绘工作迟迟未开展,里院数字化保护工作止步不前。为保护青岛里院,青岛市政府已制定历史建筑保护政策并逐步实施里院翻新修复等措施。但在里院保护工作实施过程中,由于早期勘测技术水平限制、建筑信息数字化程度低、建筑缺乏定期维护修缮及信息记录跟踪等问题,里院的历史资料信息大多仅限于图纸、影像等二维信息,不足以真实反映建筑自身特质及变化,里院相关资料匮乏成为一大难题。三维激光扫描具有高精度、速度快、非接触性等优势,运用三维激光扫描获得的里院点云数据可作为高精度、立体化的存档资料,也可对建筑受损程度以及建筑沉降变形等情况评估,实现里院的数字化保护。文章的创新点在于为里院保护提供新的数字技术方法,研究主要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结合实地测绘、三维建模、数据库构建等方式,以青岛里院为研究对象,通过获取的里院点云数据,探索里院街区及里院建筑结构形式规律,建立里院基础信息库,提出青岛里院数字化保护存在问题。基于此,提出有针对性的里院数字化保护方法与修复计划,实现里院的数字化保护。具体开展工作如下:1.针对里院数字化资料匮乏的问题,本文根据青岛里院特点,建立了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仪、RTK等仪器设备采集里院街区及里院建筑点云数据的方法,并对四方路里院街区内典型里院——广兴里、鸿吉里、孟鸿升等里院数据进行了实测;2.通过点云数据处理软件Scan master以及三维建模软件Revit提取青岛里院的二维、三维基础数据,并结合历史资料文献,对青岛里院街区以及一般里院建筑的尺度和结构形式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为后期里院的数字化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3.结合ArcGIS与BIM技术建立里院建筑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里院各类资料信息的数字化管理,为里院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数字化档案;4.基于青岛里院数字化保护原则及策略,提出里院数字化保护方法,结合广兴里、孟鸿升里院具体情况,针对性提出数字化修复方案。研究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里院建筑数字化保护工作具有可行性且优势明显。
银波[2](2020)在《出版物中“问题地图”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地图是一种特殊的专业出版物,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进程与文明。地图的基本要素和特性是相对固定的,构成要素有地图的地理要素、地图的数学要素以及地图的辅助要素,严肃的政治性、严谨的科学性、严饰的艺术性和严格的保密性是地图四特性。地图的作用和效能合称地图的功能,有地图模拟与模型功能、信息载负与存储功能、信息传递与交流功能和地图认识与感受功能四个基本功能。地图编制是一项严谨的工作,精度高、内容广、工作量大和专业性强。根据编辑工作的阶段性,编辑工作可分为编辑准备工作、编绘过程中的编辑工作、出版准备阶段的编辑工作、地图出版阶段和地图出版后的编辑工作。常见的地图编制方法分摄影测量制图和实测成图、地图资料制图、野外实地调查和测绘、数据资料制图、遥感数据测绘和计算机制图几种。地图出版是一个特殊的出版行业,地图出版行业具有自身不可替代的特殊性,主要为政治倾向明显、保密要求特殊、编制科学严谨和知识产权明确。地图编辑工作具有独特的思想政治意识、独特的专业知识要求、独特的专业操作技能和独特的编辑设计流程四个独特性。“问题地图”是指一切错误传递空间信息的载体,它既指错误地运用地图三要素进行地图编制,也指包含使用错误信息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状况的图形。出版物中“问题地图”主要表现存在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情况,或表现存在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情况,以及表现其他不符合地图管理相关规定的情况。集中表现在漏绘和错绘、名称注记错误和变形压盖。常见错误分为中国地图常见错误和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图常见错误。“问题地图”主要危害包括政治性危害、安全性危害、民族性危害、误导性危害和迟滞性危害五种。“问题地图”产生的原因有作者和编辑国家版图意识淡薄、引用未经合法编制和审核的地图,随意从互联网下载直接使用、未加处理直接引用境外版地图和重印再版时未更新地图资料。“问题地图”可以通过政府部门加强地图监管、出版机构合法选编地图和编辑主体提升地图素养三个主要措施来解决。政府部门加强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强化问题地图监管治理、无偿提供地图公共服务。出版机构合规编制报审地图、合法获取使用地图、合情选择合作地图。地图出版者熟悉地图编校知识、掌握地名编校知识和理解地图政策法规,才能更好强化自身的国家版图意识,才能在地图出版工作中遵法守法,才能避免出版物中“问题地图”的产生。
李旭洋[3](2020)在《多平台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大比例尺测图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面积、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项目,采用全野外作业模式进行全站仪测量、水准测量、GNSS-RTK测量,已经日益凸显出人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劣势。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发展和应用为测绘地理信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数据获取方式,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工作思路,是测绘领域的再一次技术革新。三维激光扫描系统依靠免接触、快速的立体扫描模式,能够精确地获取点位的三维空间坐标信息。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可以搭载在多种平台上使用,目前已经使用的有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机载激光扫描雷达系统以及车载三维激光扫描系统。不同搭载平台的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在测绘领域中的应用各有其特点和优劣势,但大比例尺地形图成果具有地物要素表示丰富、精度要求高的特点,采用一种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进行作业往往不能有效完成大面积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任务,为此,有必要开展多平台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大比例尺测图应用的研究。本文研究了国内外相关资料,阐述了多种大比例尺测图原理并进行了具体测图方法的比较和归纳,总结出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项目中的作业优势。通过分析比较三种平台的三维激光扫描系统作业的原理与方法,总结了三种平台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适用范围和技术特征,提出了一套基于多平台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大比例尺测图技术方案,制定了详细地工作流程,论述了作业方法及质量评定标准。最后,本文以上海市1:10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项目为例,对所提方案进行了实践验证与结果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所述的多平台三维激光扫描系统作业流程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可以大幅度提高大比例尺测图项目内外业成图效率和产品质量。本文通过对综合多平台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案的研究,认为与传统的全野外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相比,具有明确的技术优势和应用潜力。此外,还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发展的方向。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薛昌华[5](2020)在《测绘行业中的安全生产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测绘行业作为各项建设的基础工作,其在一定程度上已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其中随着测绘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测绘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问题便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测绘工程的安全生产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安全生产是保障测绘产品的质量与工作效率的一个要点,而如何落实好测绘工程项目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便成为相关企业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测绘行业中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希望能够通过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来促进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
魏亚妮[6](2020)在《关于测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控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当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现代城市建设当中测绘工程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为了进一步提高测绘行业竞争实力,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更加凸显出其重要性。为此,下文在分析测绘工程质量管理要素基础上,对测绘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对策措施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李肖婧[7](2019)在《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产业的出现,工程活动的复杂性、规模性和不确定性均处于前所未有的状态,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体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工程体验”的本质在于通过个体与客观工程环境的互动促进个体的反思,加强个体对工程专业实践的认知,形成工程专业实践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美国等部分发达国家本科工程教育界已率先做出改革以增强“工程体验”的地位。相较而言,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尚未形成该项意识,现行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一味重视对显性的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初步应用,却弱化对隐性的专业实践技能与态度的培养,现状亟待改变。基于此,探讨“本科工程教育应如何开展‘工程体验’以培养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需求的未来工程师”成为亟需学科探讨和解决的复杂问题。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对该问题给予系统性考量,亦未深入应用有效理论以指导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针对上述现实问题与理论诉求,本研究以“如何构建并运行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简称体验模式),从而强化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地位与实施效果,进而培养出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所需的未来工程师?”为核心研究问题,并由此展开4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1)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识别;(2)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维度识别;(3)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4)我国情境下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通过充分的文献阅读、案例分析、专家访谈、同行专家研讨,结合问卷调查等方法,借助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手段,开展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形成如下四项结论:(1)全面解析21世纪工程背景下“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提出“工程体验”的本质,并指出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标准为:是否涉及亲身经历、是否涉及理论知识应用或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否帮助学生认识工程专业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体验”的广义范畴和核心范畴。21世纪工程背景下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是:一方面朝着系统性组织各类工程体验活动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聚焦于工程体验活动本身的完整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多样性,重视那些属于工程体验核心范畴的体验活动。(2)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包括三大子系统(目标子系统、过程子系统、支撑子系统)、六项维度(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学习评价、师资队伍、支撑环境)、三组关系(模式构成维度间结构关系、体验模式与整体工程教育间的相互联系、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3)通过文献识别、案例补充、同行专家研讨、实证检验,最终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所包含的36个构成要素,以构成要素特征命名体验模式的六大构成维度——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并验证通过六大构成维度与工程体验成效间的正相关关系。(4)综合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构成维度以及结构关系,构建形成完整的体验模式,并运用隐性知识观和体验式学习观,深入本科工程教育的具体情境,探析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中介性、交互性、协同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以指导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具体理论贡献包括:(1)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视角,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指导方法,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2)基于文献、案例和实证检验,识别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与构成维度;(3)构建完整的工程体验教育模式并深入挖掘体验模式的内在特征。除上述理论贡献外,本研究进一步联系实际,深入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面向政府、产业、社会机构、工科院校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参与主体,从(1)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2)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3)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4)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5)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6)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等六方面提出了确保体验模式运行的对策建议。
张莹莹[8](2019)在《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实现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预制装配式生产建造技术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主要措施,信息化可以使项目各阶段、各专业主体之间在更高层面上充分共享资源,极大高预制装配式建造的精确性与效率。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要素,准确地追踪和定位预制构件能够更好地管理装配式建筑的整个流程。构件追踪定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与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息息相关。因此,深入了解装配式建筑的全流程,分析和总结各阶段工作需要的构件空间信息,是建立合理追踪定位技术框架的重要前。显然,仅用单一技术难以满足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的要求,因此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技术的优缺点与适用性,以便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技术方案。另外,预制构件追踪定位及空间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涉及到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工程、计算机、自动化等多个专业。但是,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学以外的学科,鲜有从建筑学专业角度出发,综合地研究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而建筑学专业在装配式建筑的全流程中起着“总指挥”的作用,需要汇总、评估、共享各阶段与各专业的信息,形成完整的信息链。因此,建筑学专业对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的缺失不仅会导致构件空间信息的片段化,而且难以深度参与到项目的各阶段、协调各专业的工作。基于上述需求和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典型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类型和结构构件类型,以及从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装配、运营维护直至拆除回收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总结出各阶段所需的构件空间信息以及追踪定位的内容,并根据精度需求将构件追踪定位分为物流和建造两个层级。其中物流层级的定位精度要求较低,主要用于构件的生产运输和运维管理;建造层级的定位精度要求较高,主要用于构件的生产和施工装配。其次,详细分析了BIM、GIS等数据库,GNSS、智能化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技术、摄影测量技术等数字测量技术,以及RFID、二维码、室内定位等识别定位技术的功能和在装配式建筑中的适用性。通过对现有技术的选择和优化,建立了一套基于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结合多项数据采集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并分别从物流和建造两个层级对此技术链的应用流程进行了探索。着重介绍了装配式建筑数据库中预制构件分类系统和编码体系,分析二者在预制构件追踪定位技术中的作用。最后,以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的设计、生产和建造过程为例,说明以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为核心,结合数据采集技术实现预制构件追踪定位和信息管理的方法。本文以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构件作为基本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库和数据采集技术建立了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对于整合项目各阶段构件空间信息、形成完整信息链、协调各专业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这些方面是实现预制构件精细化管理、高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效率的关键。本文共计约160000字,图片143幅,表格63张
冯湘茗[9](2019)在《中小勘测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以科安勘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为例》文中指出当今的市场环境及形势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小型勘测企业能否适应外部复杂多变的动态环境,破解“短寿”的魔咒,迎接极其严峻的考验,已成为当今中小型勘测企业面临的一个艰巨的挑战。为了迎接这一挑战,我们需要使用现代成本管理的方法来提高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风险,抓住机遇,控制企业的命运,在市场上立足。本文的目的是以成本管理为立足点,探索中小型勘测企业的发展前景,寻找和分析中小型勘测企业“短寿”的根本原因和影响因素,并尝试为中小型勘测企业构建先进的成本管理体系,使中小型勘测企业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活力。本文首先通过介绍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把中小勘测企业突破困境的基点定位于成本管理。其次,在介绍各种成本管理理论和勘测企业成本构成、特点、管理原则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以科安勘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为案例,介绍了科安勘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基本经营状况,并描述了各部门日常管理工作中和勘测项目开展过程中的成本管理现状,探求了该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可行性。再次,详细地表述了科安勘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成本管理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原因,并从提高科安勘测技术服务公司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实行全过程成本管理、加强科安勘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激励机制的构建、完善科安勘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建立全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责任成本中心和平衡计分卡六个方面对科安勘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现有成本管理模式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最后,从实践再上升到理论,找出加强中小勘测企业成本管理普遍适用的有效方法。
汪妍泽[10](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二、测绘工作中仪器设备管理浅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测绘工作中仪器设备管理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字技术的青岛里院保护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数字技术应用于历史建筑保护发展历程 |
1.3.2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中应用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青岛里院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青岛里院现状 |
2.1.1 青岛里院街区现状 |
2.1.2 青岛里院建筑现状 |
2.1.3 青岛里院特色及价值 |
2.2 青岛里院保护现状 |
2.2.1 里院保护的原则 |
2.2.2 里院保护方法措施 |
2.2.3 里院保护现阶段成果 |
2.3 青岛里院保护存在的问题 |
2.3.1 里院保护方法存在的问题 |
2.3.2 里院保护问题产生的原因 |
2.4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里院保护优势分析 |
2.4.1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里院数据采集优势分析 |
2.4.2 三维点云数据相较于传统测绘成果优势分析 |
2.4.3 测绘成果应用于青岛里院保护研究优势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青岛里院三维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 |
3.1 青岛里院三维点云数据采集 |
3.1.1 测站设置原则 |
3.1.2 测站设置方案 |
3.1.3 里院数据采集过程难点分析 |
3.2 里院点云数据处理及提取 |
3.2.1 数据的拼接及处理 |
3.2.2 建筑图面信息提取 |
3.3 里院点云数据三维建模 |
3.3.1 三维建模对里院数字化保护优势分析 |
3.3.2 里院建筑三维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点云数据的青岛里院特征分析及数据库构建 |
4.1 青岛里院空间尺度特征分析 |
4.1.1 里院街区空间尺度特征分析 |
4.1.2 里院建筑空间尺度特征分析 |
4.2 青岛里院建筑部件特征分析 |
4.2.1 里院建筑基本部件特征分析 |
4.2.2 里院建筑其他部件特征分析 |
4.3 青岛里院建筑数据库建立 |
4.3.1 数据库建库必要性 |
4.3.2 数据库构建原则 |
4.3.3 数据库构建方法 |
4.3.4 数据库框架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青岛里院数字化保护方法实践研究 |
5.1 青岛里院数字化保护原则 |
5.1.1 延续历史风貌原则 |
5.1.2 动态保护原则 |
5.1.3 以人为本原则 |
5.2 青岛里院数字化保护策略 |
5.2.1 青岛里院整体性保护策略 |
5.2.2 青岛里院物质空间保护策略 |
5.2.3 青岛里院文化保护策略 |
5.2.4 青岛里院长期保护策略 |
5.3 青岛里院数字化保护方法应用研究 |
5.3.1 青岛里院数字化保护手段 |
5.3.2 青岛里院数字化保护修复流程 |
5.3.3 青岛里院数字化保护修复实践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附录 |
致谢 |
(2)出版物中“问题地图”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和价值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价值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基本结构与主要创新点 |
一、基本结构 |
二、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地图与地图出版 |
第一节 地图的要素、特性和功能 |
一、地图三要素 |
二、地图四特性 |
三、地图四功能 |
第二节 地图编辑和地图出版 |
一、地图编制方法和过程 |
二、地图出版特性 |
三、地图编辑特性 |
第三章 “问题地图”集中表现和常见错误 |
第一节 “问题地图”集中表现 |
一、漏绘和错绘 |
二、名称注记错误 |
三、变形和压盖 |
第二节 “问题地图”常见错误 |
一、中国地图常见错误 |
二、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图常见错误 |
第四章 “问题地图”主要危害和产生原因 |
第一节 “问题地图”主要危害 |
一、政治性危害 |
二、安全性危害 |
三、民族性危害 |
四、误导性危害 |
五、迟滞性危害 |
第二节 “问题地图”产生原因 |
一、政治层面原因 |
二、经济层面原因 |
三、技术层面原因 |
第五章 “问题地图”解决措施 |
第一节 政府部门加强地图监管 |
一、加强版图意识宣传教育 |
二、强化问题地图监管治理 |
三、无偿提供地图公共服务 |
第二节 出版机构合规选编地图 |
一、合规编制报审地图 |
二、合法获取使用地图 |
三、合情选择合作地图 |
第三节 编辑主体提升地图素养 |
一、熟悉地图编校知识 |
二、掌握地名编校知识 |
三、理解地图政策法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多平台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大比例尺测图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激光LIDAR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国内激光LIDAR技术在大比例尺测图中的应用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大比例尺测图原理与方法 |
2.1 全野外数字测图 |
2.2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 |
2.2.1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
2.2.2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 |
2.3 三维激光扫描系统 |
2.4 常用大比例尺测图方法对比 |
第三章 三种平台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测图原理与方法 |
3.1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测图的原理与方法 |
3.1.1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组成 |
3.1.2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工作原理 |
3.1.3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测图外业数据采集 |
3.1.4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测图内业数据处理 |
3.2 机载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测图的原理与方法 |
3.2.1 机载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组成 |
3.2.2 机载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工作原理 |
3.2.3 机载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外业数据采集 |
3.2.4 机载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内业数据处理 |
3.3 车载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测图的原理与方法 |
3.3.1 车载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组成 |
3.3.2 车载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工作原理 |
3.3.3 车载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外业数据采集 |
3.3.4 车载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内业数据处理 |
3.4 各平台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测图综合对比 |
第四章 多平台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大比例尺测图方案设计与实现 |
4.1 多平台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大比例尺测图流程设计 |
4.2 多平台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大比例尺测图方案实现 |
4.2.1 多平台三维激光扫描系统 |
4.2.2 多平台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大比例尺测图的实现 |
4.3 多平台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大比例尺测图成果质量检查与评定 |
第五章 工程应用与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多平台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数据采集 |
5.2.1 直升机机载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数据采集 |
5.2.2 车载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数据采集 |
5.3 多平台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1 直升机机载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数据处理 |
5.3.2 车载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数据处理 |
5.3.3 补漏区采集与数据处理 |
5.4 多平台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点云数据大比例尺成图 |
5.5 多平台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数据大比例尺成图质量评定 |
5.6 多平台三维激光扫描系统与传统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比对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5)测绘行业中的安全生产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测绘工程安全生产的因素 |
1.1 设备安全问题 |
1.2 人员安全问题 |
1.3 外业作业问题 |
2 测绘工作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对策 |
2.1 提升测绘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
2.2 做好测绘工作前期的准备工作 |
2.3 做好测绘工作前期的检查工作 |
3 结语 |
(6)关于测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要素分析 |
(一)测绘人员质量管理 |
(二)测绘设备质量管理 |
(三)科学的管理测绘文件 |
二、做好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对策措施 |
(一)建立测绘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
(二)增强领导和员工的质量意识 |
(三)布控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 |
(四)加大经费与人力的投入力度 |
(五)做好测绘工程的全过程控制 |
(六)记录和标识 |
三、结语 |
(7)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现实背景 |
1.1.1 21世纪工程发展和工程师培养的迫切需求 |
1.1.2 国外本科工程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
1.1.3 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的内在驱动 |
1.2 理论背景 |
1.3 问题提出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框架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章节安排 |
1.5 可能的创新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综述 |
2.1.1 体验的概念与工程体验的本质 |
2.1.2 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工程体验的实施阶段 |
2.1.3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 |
2.1.4 21世纪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 |
2.1.5 本节述评 |
2.2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研究现状综述 |
2.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可视化分析 |
2.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研究焦点 |
2.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理论视角 |
2.2.4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
2.2.5 本节述评 |
2.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
2.3.1 体验开展的内在驱动:隐性知识观 |
2.3.2 体验的具体作用过程:体验式学习观 |
2.3.3 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与教育模式构建方法 |
2.3.4 本节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识别 |
3.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1 培养目标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2 课程体系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3 教学方法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4 学习评价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5 师资队伍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6 支撑环境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2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成效指标 |
3.3 本章小结 |
4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多案例分析 |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4.1.1 案例研究目的 |
4.1.2 案例选择与描述 |
4.1.3 案例数据收集与分析 |
4.2 伦敦大学学院工程科学学院的“交叉整合型”体验 |
4.2.1 背景简介 |
4.2.2 教育愿景 |
4.2.3 教育过程 |
4.2.4 支撑条件 |
4.2.5 个案小结 |
4.3 奥尔堡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的“问题导向型”体验 |
4.3.1 背景简介 |
4.3.2 教育愿景 |
4.3.3 教育过程 |
4.3.4 支撑条件 |
4.3.5 个案小结 |
4.4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的“基于设计周期型”体验 |
4.4.1 背景简介 |
4.4.2 教育愿景 |
4.4.3 教育过程 |
4.4.4 支撑条件 |
4.4.5 个案小结 |
4.5 欧林工学院的“深度融合型”体验 |
4.5.1 背景简介 |
4.5.2 教育愿景 |
4.5.3 教育过程 |
4.5.4 支撑条件 |
4.5.5 个案小结 |
4.6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四维设计型”体验 |
4.6.1 背景简介 |
4.6.2 教育愿景 |
4.6.3 教育过程 |
4.6.4 支撑条件 |
4.6.5 个案小结 |
4.7 案例中本科工程教育工程体验开展的相关经验 |
4.7.1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案例研究 |
4.7.2 案例研究结果与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5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 |
5.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框架及研究假设 |
5.1.1 构成要素框架 |
5.1.2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5.2.1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5.2.2 数据收集 |
5.2.3 统计方法 |
5.3 描述性统计 |
5.3.1 样本基本信息 |
5.3.2 模式要素的描述性统计 |
5.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4.1 信度分析 |
5.4.2 效度分析 |
5.5 回归分析 |
5.5.1 多元线性回归基本问题检验 |
5.5.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建 |
6.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
6.1.1 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 |
6.1.2 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 |
6.1.3 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 |
6.1.4 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 |
6.1.5 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 |
6.1.6 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 |
6.1.7 模式构建的三组结构关系 |
6.1.8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
6.2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 |
6.2.1 内在特征一:中介性 |
6.2.2 内在特征二:交互性 |
6.2.3 内在特征三:协同性 |
6.3 本章小结 |
7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 |
7.1 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 |
7.2 对策一: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 |
7.3 对策二: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 |
7.4 对策三: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
7.5 对策四: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 |
7.6 对策五: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 |
7.7 对策六: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 |
7.8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国外案例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3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教师版) |
附录4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学生版) |
附录5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研究者版) |
附录6 :国内调研访谈记录(摘要) |
作者简介 |
(8)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 |
1.1.2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 |
1.1.3 构件追踪定位与空间信息管理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3.1 构件空间信息 |
1.3.2 构件追踪定位技术 |
1.3.3 现有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的空间信息 |
2.1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和结构构件类型 |
2.1.1 装配式结构体系类型 |
2.1.2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类型 |
2.2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工作流程 |
2.2.1 设计阶段 |
2.2.2 生产运输阶段 |
2.2.3 施工安装阶段 |
2.2.4 运营维护阶段 |
2.2.5 拆除回收阶段 |
2.3 构件空间信息 |
2.3.1 构件空间信息的内容 |
2.3.2 构件空间信息的传递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制构件追踪定位技术 |
3.1 数据库 |
3.1.1 建筑信息模型 |
3.1.2 地理信息系统 |
3.1.3 BIM与 GIS的特性 |
3.1.4 BIM-GIS与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契合性分析 |
3.2 数字测量技术 |
3.2.1 GNSS定位系统 |
3.2.2 全站仪测量系统 |
3.2.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3.2.4 摄影测量技术 |
3.2.5 施工测量技术的适用性分析 |
3.3 自动识别和追踪定位技术 |
3.3.1 自动识别技术 |
3.3.2 追踪定位系统 |
3.3.3 自动识别和追踪定位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流程 |
4.1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 |
4.1.1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的基本组成 |
4.1.2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中的关键技术 |
4.1.3 数据库交互设计 |
4.2 建造层面的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流程 |
4.2.1 基于BIM的构件定位 |
4.2.2 设计阶段 |
4.2.3 生产阶段 |
4.2.4 装配阶段 |
4.3 物流层面的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流程 |
4.3.1 构件生产与运输 |
4.3.2 构件施工装配 |
4.3.3 运营维护与拆除回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示例 |
5.1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定位技术的实现 |
5.1.1 南京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 |
5.1.2 预制构件追踪管理技术的实现 |
5.2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结构构件追踪定位 |
5.2.1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概况 |
5.2.2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设计 |
5.2.3 构件生产与运输 |
5.2.4 构件装配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各章内容归纳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鸣谢 |
(9)中小勘测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以科安勘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成本管理 |
2.1.2 中小勘测企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作业成本管理理论 |
2.2.2 目标成本管理理论 |
2.2.3 质量成本管理理论 |
2.3 勘测企业成本概述 |
2.3.1 勘测企业成本的构成 |
2.3.2 勘测企业成本的特点 |
2.3.3 勘测企业成本管理的实施原则 |
第三章 科安勘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 |
3.1 科安勘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概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科安勘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历程 |
3.1.3 科安勘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业务状况 |
3.1.4 科安勘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状况 |
3.1.5 科安勘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架构 |
3.2 科安勘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成本管理现状 |
3.2.1 工作人员节约意识不足,办公费用支出大 |
3.2.2 勘测产品报价偏低,而销售相关费用偏高 |
3.2.3 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成本漏洞多,产生额外费用较高 |
3.2.4 科安勘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在用人方面产生的费用较高 |
3.2.5 科安勘测公司成本核算采用人工分析法,效率不高且作用不大 |
3.3 科安勘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
3.3.1 .运用SWOT分析的意义 |
3.3.2 从优势角度分析 |
3.3.3 从劣势角度分析 |
3.3.4 从机会角度分析 |
3.3.5 从威胁角度分析 |
3.3.6 SWOT分析矩阵 |
第四章 科安勘测服务公司成本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科安勘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管理者对“成本管理控制”的认识存在误区 |
4.1.2 成本管理制度落后 |
4.1.3 成本管理效率低下,未能有效控制质量、工期、安全成本 |
4.1.4 人员流动大,管理队伍不稳定 |
4.1.5 成本管理的责权划分不够明确 |
4.2 科安勘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
4.2.1 全员成本管理的意识较薄弱 |
4.2.2 内部成本管理机制不科学 |
4.2.3 对测绘项目成本构成认识不足,非生产性成本加大 |
4.2.4 家族式企业的弊端 |
4.2.5 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不完善 |
第五章 科安勘测技术服务公司成本管理的改进措施 |
5.1 提高科安勘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
5.1.1 加强学习培训,转变思想观念 |
5.1.2 让员工参与成本标准的制定,充分体现员工的主人翁地位 |
5.1.3 人性化的管理,激发全员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
5.1.4 加强巡查力度,对任何容易产生额外费用的工作环节加强监督 |
5.1.5 节约成本要与职工的利益结合起来 |
5.2 完善科安勘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成本管理体系 |
5.2.1 加强各部门成本管理中的协调配合 |
5.2.2 调整测绘成本的实现形式 |
5.2.3 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控制 |
5.3 实行全过程成本管理 |
5.3.1 加强勘测项目前期成本预算 |
5.3.2 加强勘测项目中期资源要素控制 |
5.3.3 加强勘测项目后期质量检验 |
5.4 加强科安勘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的构建 |
5.5 建立全成本管理信息系统 |
5.6 建立责任成本中心和平衡计分卡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现实: 问题提出 |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
0.2.1 研究对象 |
0.2.2 论述要点 |
0.2.3 案例选择 |
0.2.4 时间限定 |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国外研究现状 |
0.3.2 国内研究现状 |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创新 |
0.4.3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
1.1.1 机构与职责 |
1.1.2 课程与评价 |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
1.2.4 民间画室 |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
1.3.1 课程基本架构 |
1.3.2 课程构架扩展 |
1.3.3 教学研究结合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
2.1.1 设计 |
2.1.2 表现 |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
2.3.1 古典美学余温 |
2.3.2 现代主义萌芽 |
2.3.3 现代主义盛期 |
2.4 终结及后续 |
2.4.1 终结背后 |
2.4.2 思想回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
3.1.1 行业背景 |
3.1.2 工学根基 |
3.1.3 美术缘起 |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
3.2.1 工学预设 |
3.2.2 美术居上 |
3.2.3 建国前后 |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
3.3.1 院系调整 |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
4.1 教学思想传播 |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
4.1.3 初识与误读 |
4.2 基础设计训练 |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
4.3 建筑设计训练 |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
5.2.1 “中国现代建筑 |
5.2.2 技术为手段 |
5.2.3 建造为目的 |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
6.1 十年断续 |
6.1.1 工农兵学员 |
6.1.2 新三届 |
6.1.3 研究生 |
6.2 改革前奏 |
6.2.1 外界输入 |
6.2.2 自发改革 |
6.3 理性思想 |
6.3.1 国际交流 |
6.3.2 理性教改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
7.4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测绘工作中仪器设备管理浅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字技术的青岛里院保护方法研究[D]. 马歆宁.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2]出版物中“问题地图”探究[D]. 银波.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多平台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大比例尺测图应用研究[D]. 李旭洋. 长安大学, 2020(06)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测绘行业中的安全生产管理[J]. 薛昌华. 科技风, 2020(10)
- [6]关于测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控制的研究[J]. 魏亚妮. 冶金管理, 2020(05)
- [7]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D]. 李肖婧. 浙江大学, 2019(02)
- [8]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D]. 张莹莹. 东南大学, 2019(01)
- [9]中小勘测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以科安勘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为例[D]. 冯湘茗.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9(03)
- [10]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