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改革领导委员会成立

银行业改革领导委员会成立

一、成立银行业改革领导委员会(论文文献综述)

王毅[1](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指出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张琦[2](2020)在《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行业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主体,是国民经济运转的重要枢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历经数次改革,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实体经济进入转型阵痛期,银行业获取优质资产的难度在不断上升;同时,以利率市场化为代表的金融改革步伐正在不断加快,金融监管也在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导致了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不断下降,经营风险却不断上升,亟需探寻改革路径。金融科技的兴起为我国银行业带来了转型动力。通过与新兴科技的有机融合,银行业可以降低经营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突破传统业务局限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金融科技在带来改革动力的同时,也对银行业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基于金融科技的新兴金融业态正在持续蚕食着银行业传统业务的市场份额,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提升了银行业特别是中小型银行的经营压力。因此,在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是正面提升居多还是负面冲击居多?能否成为我国银行业转型升级的润滑剂和助推器?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本文就金融科技对于我国银行业竞争力产生的影响展开了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研究方法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我国各类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风控能力、流动性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本文发现目前我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各方面竞争力相对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而言都有着较大的优势,但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更具发展潜力。同时,通过分析我国银行业在资产不良率和净息差方面的表现,以及资本约束情况的变化,发现由制度因素推动的转型路径在提升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同时,也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2)中国是金融科技大国,国内金融科技发展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总体而言落后于美国,本文认为底层技术发展的滞后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计算在战略规划、学术研究、产业发展、人才储备等方面的现状,本文发现中国金融科技相对于美国而言,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失衡:在产业发展方面,中国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的速度和效率远超美国,并且得益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金融科技相关产业比美国更具发展前景;但是在基础研究方面,无论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还是云计算,中国与美国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金融科技人才也相对匮乏。(3)通过分析近些年来我国银行业各类传统业务经营指标的变化,本文发现:在金融科技发展的上一个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我国银行业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方面降低了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流动性能力和发展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我国银行业的经营风险,进而影响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在负债业务领域,互联网理财分流了银行业的存款资金,尤其是住户存款受到了强烈影响,从而增加了我国银行业获取资金的成本,提升了我国银行业(特别是中小型银行)的经营压力;在资产业务领域,互联网信贷主要针对传统金融服务覆盖较少的长尾客户群体,因此对银行业的冲击因银行类型而异:对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比较有限,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产生了较小的影响,而对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中间业务领域,通过快捷高效的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抢占了银行业大量支付清算业务的市场份额,同时财富管理业务也受到互联网理财、互联网信贷等新兴金融模式的分流影响,银行业中间业务受到了较大冲击。(4)目前,我国金融科技处于两期叠加的发展阶段。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还在持续发生,但是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底层技术对银行业传统业务的改革机制后发现,金融科技对于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和前景正在不断显现。并且,在分析国内外银行应用金融科技的成功案例后发现,通过发挥金融科技在银行业转型升级途径中的优势作用,银行业在盈利能力、创新能力和风控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得到不断提升。(5)本文用Malmqusit指数测算的全要素生产率来近似反映银行业竞争力的变化。2008年以来,我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除去受到几次外界宏观因素冲击之外,总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快,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次之,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相对较慢;金融科技通过优化风控水平、强化创新能力等有效途径,对我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着的正面提升作用;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银行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有所不同,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提升效应最高,对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提升次之,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提升作用不显着。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加快我国银行业与金融科技的有机融合,提升银行业的竞争力,提出以下对策性建议:(1)在国家政策层面,应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扫清银行业金融科技应用障碍,发挥基础科技研究带动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扩大高素质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与供给;(2)在行业监管层面,应加快完善金融科技立法,构建行业监管框架,深化金融监管与先进科技的有效融合,加强与国外监管机构的交流联系,学习国外先进金融科技监管理念;(3)在银行发展层面,应强化金融科技发展理念,积极与金融科技企业开展多方面合作,投资或并购金融科技企业,并且加强新型金融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推动合规科技的落地应用,提升风险控制准确性。同时,应综合发挥金融科技对于金融服务质量的提升作用,深入挖掘自身比较优势,因行制宜确定金融科技发展战略。

田培江[3](2020)在《刘鸿儒的金融改革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刘鸿儒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推行者,也是改革的核心执行人,其金融改革思想是中国经济与金融改革的重大理论成果之一,多年以来一直是推行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指引。在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中,刘鸿儒组织推行了我国的银行体系改革,倡导设立了专业银行,将人民银行与专业银行的职能分离,建立了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为金融体制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又主张建立了我国的资金市场,并更进一步设立了证券交易所,解决“乱集资”的问题。在出任首届证监会主席时,他以“开荒、修路、铺轨道”的责任态度将我国的证券市场规范起来,完善了证券市场的运行规则与管理办法,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再到与国际水平相接轨的变革。刘鸿儒不断进行理论探索与实践总结,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理论体系和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理论体系。他较早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并认为发展商品经济是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出发点。他所提出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央银行制度的理论、金融调控论和金融体制改革目标四系统论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指引。在资本市场发展方面,他提出直接要实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平行发展,自行定位的理念,并将上市公司质量视为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基石,强调资本市场需要强化蓝筹股与机构投资这两大支柱。他的这些理念依然指引着在今天资本市场的发展。刘鸿儒的金融改革思想具有全局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其思想的产生、发展、修正与拓展都来源于对当时具体国情的思考和改革开放的实际需要。当前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依然在路上,刘鸿儒所提出的诸如央行应主要从事调控与监管、银行应企业化、减少干预,给予金融市场充分的自由等这些思想与主张,对于解决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困境依然有着极强的参考意义。

潘达万[4](2019)在《老挝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研究 ——来自中国的经验》文中提出老挝国有商业银行是在我国(老挝)战后重建的,1975年老挝建国之初,成立了老挝国家银行,同时承担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职能。这样的银行体系难以支撑老挝经济发展,在随后的改革中其商业银行的职能被分离出来成立了八家国有商业银行,此后几经改革形成今天三家主要国有商业银行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如学界普遍认为的,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时推进老挝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优化老挝国有商业银行体系将为老挝经济继续蓬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所以本文着眼于老挝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历程出发,吸收中国经验,提出老挝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现实路径。本文在第一部分简单论述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然后阐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的意义,最后简单阐述研究方法,并从本文的落脚点出发,阐述了研究中涉及到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思路,设计了研究路线图。第二部分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主要理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实践和对老挝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为老挝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设计一条可行路径并为之提出方案。第三部分主要归纳整理了老挝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简单回顾了老挝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以详实的数据展示了当前老挝商业银行体系,揭示了老挝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情况,并以老挝外贸银行(BCEL)为样本进行了剖析,具体分析其问题归纳出老挝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老挝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必要性:1)老挝经济发展的需要;2)老挝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3)老挝融入世界经济潮流的需要;4)改变现有问题的需要。从上述四个方面论证了老挝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必要性。第五部分则回顾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进程,并从产权改革、组织再造、流程再造、经营机制革新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内容,并以详实的数据说明了改革取得的成效,并在最后归纳提炼了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给老挝带来的经验和启示。第六部分则从改革路径、改革建议等几个方面为老挝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设计了一系列建议,提出老挝国有商业银行要构建现代化的银行治理体系、明确产权结构、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推动国企改革等建议。在第七部分则简要陈述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

王海英[5](2016)在《增量改革及产业政治: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分析(1984-2015)》文中认为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形态异军突起,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与那些强调技术创新特质的观点有所区别,本研究试图以互联网金融为引子,将其发展放置到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长时段变迁进程中,探寻(包含互联网金融在内的)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逻辑。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自1980年代中期初步确立起体制框架以来,其形态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的重要变迁:一是1984-2007年间从国有银行专业化分割垄断向多元商业化银行体系的转变;二是2008-2012年间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与制度化发展;三是2013-2015年间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作为一种宏大的产业制度变迁过程,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形态三十多年间的变迁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转型。关于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发展变迁,既有研究大致从三个主要脉络展开分析研究:一是从金融抑制或金融深化的角度辨析我国金融体制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二是从产权结构与市场结构的争论出发,讨论我国银行业金融体制变革的应然路径;三是从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二元对立出发,讨论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制度变迁的推动力量及变迁性质。从这些脉络出发的相关研究为我们理解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发展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分析框架与观察视角,但是,既有研究不能为我们揭示出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背后深层的历史制度逻辑,不能为我们理解诸如互联网金融等一系列复杂或新兴的金融现象给予有洞见力的解释框架。为此,本研究试图运用经济社会学历史制度主义的相关理论视角及推论工具,对1984-2015年间我国银行业金融形态三阶段的重要变迁提供一种制度性的分析与解释。在分析框架上,本研究主要从决策者认知、增量式战略构建、产业政治三个逻辑上紧密联系的维度出发,对不同阶段我国银行业金融形态的变迁进行具体而深入的实证分析,并试图勾勒或揭示出从体制内银行的变革、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到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之间内含的一致性的历史制度逻辑。研究发现,1984-2015年间我国银行业金融形态的变迁本质上是由国家所主(引)导的产业制度变迁过程。从早期银行业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发展到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与制度化发展,再到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每一个阶段都持续性或贯穿性地呈现出国家所主导的银行业金融体系增量式变革的一致性历史制度逻辑。即第一阶段是以股份制银行等为代表的变革发展实现了相对于国有银行体系的增量式变革;第二阶段民间金融的兴起与制度化发展,实现了相对于以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等为主体的正规金融体系的增量式变革;第三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相对于传统金融模式的增量式变革。正是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增量式变革,国家试图持续推动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适应性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更好地满足多层次的金融资源与服务需求。

肖璞[6](2013)在《后危机时代中国有效金融监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级贷款风暴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急剧动荡,金融危机的阴霾至今尚未完全散去。危机之后的研究表明,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具有内在联系,金融监管的缺位与失职是此次危机的重要原因。痛定思痛,世界各国在危机后更加重视金融监管问题,相约相继推出一系列监管改革措施,中国也就金融监管改革做了一系列制度安排,将全面实施巴塞尔协议Ⅲ。不过从实施效果与现实情况来看,国际金融监管改革仍有待进一步深化,最终实现有效金融监管还任重而道远。本文主要通过历史考察、横向对比与实证研究,着重对中国金融监管尤其是银行有效监管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现状的考察发现,尽管中国金融监管近些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相比国际标准和行业发展要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首先,监管的微观基础仍然比较薄弱,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能力、服务与创新能力等方面离监管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其次,监管者系统性风险监管能力不足,诸多有效的系统性风险防控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第三,宏观经济失衡、法制环境不健全、会计制度执行不到位、市场约束软弱等金融生态问题突出,有的甚至在恶化。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本文依照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及评估办法,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中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升。因此,鉴于中国金融正处于增长转段、发展转型和体制转轨过程的国情,本文提出有效监管建设必须与深化银行改革和改善外部环境相结合。根据危机后全球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空前关注这一现实,立足于中国银行业近十年具体市场微观主体的改革情况,本文提出加强对系统重要性性银行的监管是实现有效金融监管的关键,并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在对我国金融监管能力建设历程全面回顾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影响我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因素,并进行了实证检验。不仅如此,针对如何实现有效金融监管,本文还从建立可持续平衡的经济金融发展机制、强化金融机构自我约束、改进金融监管治理体系、改善金融监管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特色主要在于:首先,从监管视角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原因,检讨当前金融监管体制的机制性问题,提出需要从更新监管理念、突出监管重点和改进监管方式等方面来增进监管的有效性。其次,在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下,从有效监管出发界定监管者的责任,将应对市场的非正常波动、给投资者正确的信号和引导、监控市场主要参与者的交易行为、加强对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监管、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及进一步丰富监管工具箱等内容纳入到有效监管的范畴,着眼于整个金融体系,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目标,提出完善金融监管的政策建议;第三,强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是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改革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利用CoVaR方法,结合分位数回归技术,量化了我国上市银行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及单个银行对整个银行系统的风险贡献率,在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行识别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建议;第四,从宏观经济效应、行业效果以及监管效率三个方面给出了关于有效监管的具体的标准,构造了衡量监管有效性的综合指标体系,使用门限回归方法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从时间维度对我国银行业的监管的有效性做出了客观评价。本文一共分为七章,每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提出研究的背景、思路和方法,界定相关概念并对现有的研究进行了相关梳理、总结与评价。第二章,金融监管理论的流派与最新发展进行综述。对学术界有关金融监管理论演进进行了陈述,同时梳理了危机后金融监管理论的新发展,并就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的反思进行了简要总结。第三章,美国金融危机的反思与金融监管改革。这一章回顾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形成和演进过程及其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本章得出了后危机时代加强和改进有效监管的诸多启示。第四章,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监管面临的突出问题。对照巴塞尔协议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及其评估办法,分析了中国银行业有效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以此作为深化我国有效银行监管体系建设的现实出发点。第五章,中国金融市场微观主体改革与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本章对中国金融机构改革与重组的实践进行了梳理,提出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是实现有效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关键。基于实证研究,这一章对我国的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了识别,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建议。第六章,中国金融监管能力建设与监管有效性的实证分析。本章首先对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与监管成效这一问题做了全面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本章提出了我国银行业有效监管的评价标准,并做了实证检验。第七章,从更广泛的视角考虑中国有效银行监管新框架的建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金融有效监管的政策建议。

李果[7](2012)在《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 ——基于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制度变迁视角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银行业结构及其导致的银行行为变化对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的影响一直是人们长期关注和探讨的焦点之一,因为任何形式的市场失效或反竞争行为对经济增长、效率和福利都有深远的影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学界对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研究开始日益增多。这不仅源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趋势下,各国金融脆弱性问题集中爆发以及破坏力越来越强的金融危机不断侵扰,同时也体现了新时期各国政府金融监管过程中采取相机抉择策略的审慎思考。对于那些正在或刚刚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国家而言,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更为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因为只有通过宏观政策引导和制度建设促进银行业的结构性变革,帮助自身实力相对弱小的国内银行业健康成长,并积极借助外资银行和国内民间资本的协助为银行业转型提供更多的资金、技术、经验和信心支持,才能使得国家金融稳定和经营效率提高成为可能,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并不断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与此同时,在社会大转型的年代,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各个产业各个层面都在经历着急剧变革,作为经济发展核心的银行业也是如此。在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下,新旧制度的交替过程会如何影响银行业改革进程?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关系会表现出怎样不同的特点?与一般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平稳时期的表现有何差异?不同的制度绩效在不同转型国家会有怎样不同的效果?站在制度变迁视角对银行业结构和金融稳定的动态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探析,也许会给我们提供一些有趣的结论。这些结论的获取对于指导各国金融业结构性调整、制度建设以及各项维护金融稳定的改革实践无疑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基于以上考虑,本文最终选定以“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基于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制度变迁视角的分析”为题,拟以制度变迁为分析背景,探讨制度变迁过程中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动态关系,为转型国家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银行业改革和金融稳定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值得一提的是,文章的副标题揭示了研究对象是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之所以做这样的安排,主要基于三方面的原因。原因之一是这两类国家都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转型国家。虽然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两者的看法是:前者已经成功完成了转型,后者还处于转型过程中。但鉴于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制度变迁系背景下的银行业改革实践,而这两者都符合研究的基本条件:它们都经历了或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而且在经济金融改革进程中都有广泛而频繁的制度变革。因此,这些国家成为本文实证研究的极佳样本,其分析结论也能很好地作为理论研究的事实依据。原因之二是这些国家金融业改革成效不一。相比较而言,中东欧国家改革比较成功,其银行业发展已逐步步入良性轨道;而独联体国家改革成效不佳,部分国家还爆发过规模较大的银行业危机。因此,对于这两类国家银行业改革中制度变迁、结构演进与金融稳定关系和影响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从比较分析的角度更好地把握主题。原因之三是我国也正处于经济转型和金融改革的进程中。虽然有着不同的银行业发展历程和制度背景,但我国金融业改革同样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从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银行业改革的路径选择,制度创新的方式和途径,金融自由化的次序和方式选择等得到的经验和教训都可以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稳定实践的重要参考和借鉴依据,这也是文章最终的研究目的之所在。在主题明确后,文章对具体内容的架构设计如下:首先,是全文的导论部分,主要是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概括其研究目的、篇章结构分布和主要研究方法,指出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并为接下来可能进行的的研究指明前进的方向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其次,进入到正文部分。第一章是文献综述。这一章主要是对于文章将要分析的几个核心概念包括银行业结构、金融稳定及其制度变迁等进行界定和关系梳理。然后从文章立论的角度,从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分析框架、金融深化、金融抑制与金融结构、制度及其变迁理论以及脆弱性和金融稳定等方面进行理论溯源,为论文研究主题提供必要的理论分析背景知识和研究框架。最后,将在国内外相关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对与本文主题研究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梳理、总结并进行评价,找出前人研究的主要脉络和研究框架,为本文接下来的分析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和事实借鉴。第二章是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的理论关系研究。这一章主要是以理论分析为主。文章通过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具体阐述,并借助一定的理论模型刻画了银行业改革前期和中后期两者关系的演进路径。其次,对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进行具体阐述,并借助对一定的银行业市场结构下不同的分工格局、价格联动、银企关系和经济结构等因素的变动来探讨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金融稳定的具体机制。第三部分则从银行业产权结构直接影响或者通过影响市场结构的方式间接影响金融稳定的角度对产权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关系进行了剖析。作为文献综述后正式进入论文核心的起始章节,本章主要是为下文的研究起到一个理论积淀的作用。第三章是以实际情况分析的方式具体评估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银行业结构和金融稳定水平。作为背景介绍,文章首先从两类国家银行业改革历程分析入手,概述了各国银行业改革的主要特点,为后文的比较分析提供了相应的事实依据。接着,分别运用结构和非结构方法对银行业市场结构进行了测算和横向比较,同时也通过对不同产权属性银行资产占比的分析评估了各国的产权结构水平。最后,在总结和借鉴前人对于金融稳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部分核心指标对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金融稳定状况及其变化历程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这一章实际上是为第二章起到事实依托的作用。第四章主要以理论分析的视角来看待制度变迁对于银行业结构和金融稳定的影响问题。文章先从制度变迁对银行业结构的影响入手,分析在制度对于不同银行行为的作用如何间接导致银行业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的变化,即分析制度变迁、银行行为和银行业结构之间的影响关系。接着,通过对具体制度形式包括存款保险制度、金融开放制度和金融监管制度在内的多种金融制度实施影响银行行为的变化间接作用于金融稳定的过程进行了分析。此外,制度变迁引起银行业结构变化从而引起金融稳定变动的机制分析也是这一部分分析的内容之一。第五章从对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转型实际情况来分析其银行业改革中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建设成就,并尽可能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总结当中的经验和教训。文章首先从社会建设成就、经济制度改革和金融制度建设等方面对两类国家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提供了一幅相对全景式的制度建设成就版图。其次,通过金融制度变迁的主要内容及其比较分析,具体阐述了金融开放制度、金融监管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建设进程中两类国家的不同态度和具体方式。最后,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对俄罗斯金融危机和波兰金融安全网建设进行了分析,具体探讨了制度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第六章是制度变迁、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的模型分析研究。建立在前文理论阐述和实际情况分析大量铺垫的基础上,这一章将通过实证模型构建并进行实证分析的方式,对于前文的理论分析提供实证注解或是实证悖论,最后对于两者的一致性或差异性提供解释和分析。主体内容将围绕两部分展开:一是不考虑制度变迁作用下的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实证分析,这也是为了和传统分析结论做比较而特意作的安排。二是考虑制度变迁影响后对银行业结构和金融稳定关系的分析,这也是本文立论的主要目的所在。而且,在制度分析的部分,文章将分基本经济制度、金融业制度和银行业制度三个层次依次展开分析,尽可能全面地把握制度变迁对银行业改革和金融转型的综合影响和作用效果。最后,第七章是结论及对中国的启示。作为全文的结尾,这一章主要起到总括的作用:一方面它将对全文的研究和分析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概括,梳理出全文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即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另一方面,也是全文的研究目的之一,即对我国银行业改革提供相应的启示和建议。作为同处于转型进程中的国家而言,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银行业改革中得到的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我们经济体制转型和金融改革都将有着难得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这也正是本文选择研究对象时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朱盈盈[8](2011)在《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效果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2003年底,中国银行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为了应对“入世”挑战,在监管层的鼓励和推动下,中资银行加快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步伐。注资——重组——引资——上市,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由此破局,战略引资成为其中的关键环节。然而,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每一步都是在争议和期冀中前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亦不例外。一方面,监管层和部分学者对此寄予厚望,希望以引资为契机换机制、换管理、换技术,提升中资银行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学者对于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必要性和交易价格提出质疑,对于引资可能带来的金融安全问题表示担心,对于战略引资的效果颇为怀疑。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都很激烈,但是,这些争论大多围绕国有股权是否被“贱卖”、战略引资是否威胁中国金融安全展开,很少关注中外资双方进行战略合作的具体模式和内容。特别是对于战略引资效果这一根本性问题,现有文献的研究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相关经验证据非常缺乏。有鉴于此,本文基于中外资双方开展战略合作的现实情况,综合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助计量分析工具,对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效果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首先,剖析了战略引资的制度背景,回顾了外资入股的发展轨迹,梳理了战略引资的现状和特点;以此为基础,紧扣关于战略引资的四点主要争论对现有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有针对性的评述。分析认为: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中国银行业改革和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监管层鼓励和支持的改革路径;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如果将金融安全定义为金融资源的控制权,那么在现有制度和法律框架下,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不会威胁中国金融安全;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国有商业银行在引资过程中存在股权“贱卖”;战略引资的效果需要深入研究。其次,在规范分析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利用2006年底前完成战略引资的19家银行在引资前、后各三年的数据,从“引资”、“引智”和“引制”三个方面全面考察了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短期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战略引资后,中资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明显增强,创新能力和经营效率显着改善,但业务结构的变化并不显着,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在短期内也没有明显提高。简言之,“引资”已达目的,“引智”初显成效,但“引制”的效果尚待观察。最后,基于中国银行业的面板数据,在控制选择性偏差和相关变量下,进一步考察了战略引资对中资银行创新能力和信用风险水平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在短期内显着提升了中资银行的创新能力;中资银行的信用风险水平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显着负相关,但整体而言,由于外资“少数股权”的限制,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积极作用有限。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科学地评价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以为探索银行业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合理路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刘明康[9](2010)在《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制度创新》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银行业经历了60年不平凡的改革发展历程,服务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持续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对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改善社会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邓智毅[10](2008)在《三十载银行业光辉巨变》文中研究说明为隆重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和总结30年来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成就和教训,本期我们特别邀请邓智毅先生撰写了这篇文章。邓智毅先生曾是国务院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综合改革办公室成员,从2000年开始即全程参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方案的论证、设计、实施和监督,多年专职从事银行业改革,直接参与了工、中、建、交等银行的改制上市工作及农行的股改论证工作,是我国银行业改革的亲历者和见证者。邓智毅现为山西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

二、成立银行业改革领导委员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立银行业改革领导委员会(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安排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2.1.5 对发展的理解
    2.2 理论基础
        2.2.1 内生增长理论
        2.2.2 自组织理论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2.3 相关文献评述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3.5 历史价值评价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4.3.1 全面对外开放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4.5 历史价值评价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分析背景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研究对象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5.3.1 研究假设
        5.3.2 研究方法介绍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3.6 中介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模型介绍
        6.1.3 变量介绍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6.2.1 全样本分析
        6.2.2 第二阶段分析
        6.2.3 第三阶段分析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6.3.3 城市商业银行
        6.3.4 农村商业银行
    6.4 稳健性检验
    6.5 内生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致谢

(2)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1.3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1.3.3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金融科技研究综述
        2.1.1 金融科技的定义
        2.1.2 金融科技的功能
        2.1.3 金融科技的风险与监管
    2.2 银行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2.2.1 银行业竞争力的内涵
        2.2.2 银行业竞争力的衡量方法
    2.3 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影响研究
        2.3.1 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正面影响
        2.3.2 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负面影响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我国银行业发展与竞争力的演化
    3.1 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历程
        3.1.1 我国银行业二元化改革时期
        3.1.2 我国银行业多元化改革时期
        3.1.3 我国银行业股份制改革时期
    3.2 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3.2.1 我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3.2.2 我国银行业风险抵御能力分析
        3.2.3 我国银行业流动性能力分析
        3.2.4 我国银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3.3 我国银行业现阶段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金融科技的内涵、细分领域和我国发展现状
    4.1 金融科技内涵、发展和业务模式
        4.1.1 金融科技的内涵
        4.1.2 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
        4.1.3 金融科技的参与主体和业务模式
    4.2 金融科技的细分领域
        4.2.1 大数据
        4.2.2 人工智能
        4.2.3 区块链
        4.2.4 云计算
    4.3 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4.3.1 中美金融科技比较综述
        4.3.2 各类底层技术的中美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金融科技影响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机制分析
    5.1 金融科技对于我国银行业的负面冲击
        5.1.1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负债业务的冲击
        5.1.2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资产业务的冲击
        5.1.3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冲击
    5.2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路径
        5.2.1 大数据与银行分析能力升级
        5.2.2 人工智能与银行经营能力提升
        5.2.3 区块链与银行业务创新
        5.2.4 云计算与银行信息系统升级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6.1 计量模型的建立
    6.2 变量描述
    6.3 研究样本与统计性描述
        6.3.1 研究样本
        6.3.2 样本的统计性描述
    6.4 基准回归结果
    6.5 异质性检验
    6.6 稳健性检验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国家政策层面
        7.2.2 行业监管层面
        7.2.3 银行发展层面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刘鸿儒的金融改革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说明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文献回顾
        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方面的研究
        二、刘鸿儒金融体制改革思想方面的研究
第二章 刘鸿儒金融改革思想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发展历程
        一、经济体系的重建
        二、行政性分权的实施
        三、行政性分权的混乱与救治
        四、对“行政性分权”的探讨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历程
        一、国有企业改革
        二、中小企业兴起,催生融资需求
    第三节 改革开放初期金融市场
    第四节 所有制结构与分配制度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
        二、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
第三章 刘鸿儒的银行业改革思想
    第一节 改革前夕的银行业
        一、银行功能受限
        二、经济学界的探索受阻
        三、民众认识不足
        四、银行与财政之争
    第二节 刘鸿儒的银行业改革思想
        一、对银行和财政的关系的认识
        二、对于专业银行分工的认识
        三、力推建立中央银行
        四、主张规范央行职能
        五、稳定银行市场
第四章 刘鸿儒的证券业改革思想
    第一节 刘鸿儒主张建立资金市场
        一、乱集资问题严重
        二、主张建立资金市场
        三、力推证券交易所
    第二节 开荒、修路、铺轨道
        一、证监会成立历程
        二、主张依法治市
        三、推行高度透明的股票发行和上市制度
        四、建立市场化的股票交易制度
第五章 刘鸿儒经济思想的基本特点
    第一节 实践性
    第二节 全局性
第六章 对刘鸿儒金融改革思想的评价
    第一节 金融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凸显了刘鸿儒金融改革思想的可贵
    第二节 刘鸿儒的金融改革思想是一种改革实践理论
    第三节 刘鸿儒的金融改革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银行业改革思想在当下的应用
        二、微观金融环境的改革思想
参考文献
致谢

(4)老挝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研究 ——来自中国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3.1 技术路线
        1.3.2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主要理论
        2.1.1 产权改革观
        2.1.2 市场结构观
        2.1.3 公司治理观
    2.2 关于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的研究综述
        2.2.1 相关中文文献综述
        2.2.2 相关英文文献综述
    2.3 关于老挝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研究
    2.4 文献评述与本文切入点
        2.4.1 文献评述
        2.4.2 本文切入点
第三章 老挝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
    3.1 老挝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3.2 老挝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3.2.1 老挝金融体系的变革历程
        3.2.2 当前老挝的商业银行体系
    3.3 老挝国有商业银行运营情况分析
    3.4 老挝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3.4.1 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有待完善
        3.4.2 老挝国有商业银行的组织体系运作效率相对低下
        3.4.3 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和贷款的质量问题很突出
        3.4.4 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较低
        3.4.5 政企不分的银行管理体制
        3.4.6 经营管理人才极端匮乏
第四章 老挝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必要性
    4.1 老挝经济发展的需要
    4.2 老挝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
    4.3 老挝经济融入世界潮流的需要
        4.3.1 老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
        4.3.2 老挝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
    4.4 坚持问题导向,补足老挝国有银行的现有短板
第五章 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的经验
    5.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基本历程
        5.1.1 1979-1993年:确立二元银行体制的阶段
        5.1.2 1993 -1997年:建立国有商业银行的阶段
        5.1.3 1997-2003年: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阶段
        5.1.4 2003年至今:以股份制改造为核心的综合改革阶段
    5.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主要内容
        5.2.1 产权及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5.2.2 组织再造
        5.2.3 流程再造
        5.2.4 内部控制制度再造
    5.3 改革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5.3.1 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5.3.2 盈利能力的不断增强
        5.3.3 其他关键指标的分析-以中国银行为例
    5.4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主要经验
        5.4.1 改革的路径
        5.4.2 改革的原则
        5.4.3 配套措施
第六章 老挝商业银行改革的路径措施建议
    6.1 老挝商业银行改革的路径设计
        6.1.1 老挝商业银行改革的基本方法
        6.1.2 老挝商业银行改革的主要目标
        6.1.3 改革的路径
    6.2 老挝商业银行改革的具体内容
        6.2.1 明晰产权结构,引入战略投资者
        6.2.2 推动国有商业银行上市
        6.2.3 构建现代化的银行治理体系
    6.3 老挝商业银行改革的配套措施
        6.3.1 制定稳定的货币政策
        6.3.2 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6.3.3 优化金融监管体系
        6.3.4 大力培养人才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7.2.1 研究的不足
        7.2.2 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5)增量改革及产业政治: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分析(1984-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理论视角、概念工具与分析框架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五、方法与实证材料的获取
第二章 历史制度主义与产业变迁:展开分析的理论基础
    一、历史制度主义的视野及其理论特征
    二、经济社会学的历史制度学派与产业变迁
    三、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产业变迁的分析要素
第三章 第一次增量改革:体制内银行的曲折改革(1984-2007)
    一、银行业金融形态:从分割化专业银行体系到多元商业化银行体系
    二、决策者认知:国家关于国有银行业体系变革的双重战略理解
        (一)工具性认知:银行业应积极服务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国家宏观调控
        (二)实质性认知:“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
    三、增量式战略的构建:发展股份制银行等“准体制外”金融与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
        (一)市场结构增量:培育和发展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组织形式
        (二)产权结构增量: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
    四、产业政治:国家控制下依附性的政银商关系及央地金融控制权博弈
        (一)国有银行业增量式改革中利益主体的分化与形成
        (二)国家控制下依附性的政银商关系及其影响
        (三)央地间金融控制权的博弈
第四章 第二次增量改革: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与制度化努力(2008-2012)
    一、银行业金融形态:民间金融的再次兴起与制度化发展
        (一)早期的民间金融
        (二)民间金融再度兴起与制度化发展
    二、决策者认知:服务三农、实体经济与民间金融规制“宜疏不宜堵”
        (一)从服务“三农”到服务实体经济:国家对银行业金融要回应的问题及应有角色的认识
        (二)从严格打击到疏堵结合:国家重新理解和看待民间金融
    三、增量式战略的构建: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组织和区域金融改革
        (一)民间金融准入政策变迁与村镇银行等民间金融组织的发展
        (二)以民间金融为重点的区域金融改革:温州、广东、泉州等地的试点
    四、产业政治:市场化政银商关系及民间金融组织的准入门槛“游戏”
        (一)市场化的非对称银企关系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二)“开大门”与“设门槛”:“村镇银行”的准入游戏
第五章 第三次增量改革: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与合法性支持(2013-2015)
    一、银行业金融形态: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及其对传统金融的超越
        (一)互联网金融从“默默无闻”到“异军突起”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超越
    二、决策者认知:传统银行业的弊端与作为一种金融创新的互联网金融
        (一)传统银行业金融体系弊端重重亟须创新
        (二)互联网金融可以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形式
    三、增量式战略的构建:鼓励和规范以第三方支付等为重点的互联网金融发展
        (一)整体政策环境的塑造:从“让子弹飞”到“靴子落地”
        (二)具体治理探索:以第三方支付与P2P为代表的重点治理
    四、产业政治: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的竞合博弈及隐含的政银商关系
        (一)余额宝存废之争:互联网金融发展折射的政银商关系
        (二)竞争与合作: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的博弈游戏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二、进一步的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6)后危机时代中国有效金融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0 研究背景与目标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与金融相关的危机概念
        1.1.2 金融监管
        1.1.3 有效金融监管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影响有效金融监管的因素
        1.2.2 金融监管有效性的评估
    1.3 研究范式与结构
        1.3.1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2 本文的结构安排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 金融监管理论的流派与最新发展
    2.1 传统金融监管理论
        2.1.1 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的金融监管理论
        2.1.2 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理论
        2.1.3 经济管制理论框架下的金融监管理论
        2.1.4 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框架下的银行监管理论
    2.2 危机后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
        2.2.1 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
        2.2.2 顺周期性与逆周期监管
        2.2.3 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
        2.2.4 期限转化与流动性风险监管
        2.2.5 高管薪酬激励限制
        2.2.6 信用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市场控制
第3章 国际金融危机反思与金融监管改革
    3.1 监管缺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和教训
        3.1.1 监管当局的认知偏差及处置不当
        3.1.2 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薄弱
        3.1.3 系统重要性银行在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上存在严重缺陷
        3.1.4 政府应对危机准备不足和操作
        3.1.5 信用评级机构失职
    3.2 美国金融危机对于金融监管改革的启示
        3.2.1 监管要求不能替代监管本身
        3.2.2 保持对可能导致系统脆弱性的风险苗头的警觉
        3.2.3 选择恰当的金融发展与政策框架
    3.3 危机后国际社会的金融监管改革
        3.3.1 G20 成员国改进和加强金融监管的主要共识
        3.3.2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监管框架改革
        3.3.3 金融监管体制和改革方案的国际比较分析
        3.3.4 国际监管改革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第4章 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
    4.1 外部监管无法替代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
        4.1.1 公司治理差距
        4.1.2 风险管理能力差距
        4.1.3 管理信息系统差距
        4.1.4 金融服务与创新能力差距
    4.2 监管者系统性风险监管能力不足
        4.2.1 准入监管存在一定缺陷
        4.2.2 针对风险的审慎监管机制不完善
        4.2.3 持续性监管存在较大的问题
        4.2.4 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有待加强
        4.2.5 跨境跨业监管能力较弱
    4.3 金融监管环境欠佳
        4.3.1 宏观经济失衡
        4.3.2 法制环境不健全
        4.3.3 会计制度执行不到位
        4.3.4 中介机构参与监管不够
        4.3.5 市场约束软弱
        4.3.6 系统性保护机制缺乏
第5章 中国金融机构改革与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
    5.1 中国金融机构改革与重组
        5.1.1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
        5.1.2 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
        5.1.3 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与改革重组
    5.2 系统重要性银行与有效金融监管
        5.2.1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内涵
        5.2.2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识别的主要方法
        5.2.3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目标
    5.3 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识别与监管
        5.3.1 数据与模型
        5.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3 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有效监管建议
第6章 中国金融监管能力建设与有效性实证分析
    6.1 中国金融监管改革与创新
        6.1.1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演进
        6.1.2 中国银行业监管体系的改革与成效
        6.1.3 中国银行业监管实践的经验
    6.2 中国银行业监管能力建设的评估
        6.2.1 监管能力建设评估概述
        6.2.2 监管能力建设评估的主要结论
    6.3 中国金融监管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6.3.1 监管有效性测定的方法与标准
        6.3.2 中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衡量
        6.3.3 中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6.3.4 实证结果分析
第7章 加强和改进中国金融有效监管的政策建议
    7.1 建立可持续的经济金融发展机制
        7.1.1 回归金融发展服务实体经济
        7.1.2 把握金融开放的节奏与力度
        7.1.3 建立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的动态平衡
        7.1.4 实现金融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7.2 强化金融机构自我约束
        7.2.1 深化公司治理改革
        7.2.2 建立风险约束长效机制
        7.2.3 推进发展方式转型
    7.3 改进金融监管治理体系
        7.3.1 树立科学监管观
        7.3.2 增强监管治理的独立性
        7.3.3 强化监管问责和执行力
        7.3.4 提高监管透明度
        7.3.5 培育良好的监管文化
    7.4 改善金融监管的外部环境
        7.4.1 实行稳健且可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
        7.4.2 建立健全公共金融基础设施
        7.4.3 完善银行业监管协调与合作机制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B 国外金融监管跨部门委员会对比
附录 C 国际三大金融改革方案的主要措施
附录 D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示意图
附录 E 欧洲金融稳定监管新框架
附录 F 欧洲金融稳定监管新框架
附录 G 中国上市银行 2010 年主要财务数据表
附录 H 中国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法人)
附录 I 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情况表(2003-2010 年)
附录 J 中国银行业监管体制的发展演变

(7)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 ——基于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制度变迁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结构安排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创新点和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
第一章 文献概览:理论溯源与研究综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银行业结构
        二、金融稳定
        三、制度和制度变迁
    第二节 理论溯源和概要阐释
        一、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分析框架
        二、金融深化、金融抑制和金融结构理论
        三、制度和制度变迁分析
        四、金融脆弱性、宏观经济影响和微观经营安全
    第三节 相关研究的梳理和述评
        一、市场结构、竞争和金融风险
        二、产权改革、外资银行进入与银行稳定
        三、制度变迁、银行业结构和经营效率
        四、金融深化、制度变迁和金融危机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二章 银行业结构影响金融稳定的机制分析
    第一节 银行业结构演进的具体内容和动态均衡
        一、银行业结构的具体内容
        二、动态调整中的银行业结构演进
        三、组织趋同理论和银行的异质性
    第二节 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金融稳定的机制分析
        一、市场结构、分工格局和特许权价值
        二、市场结构、银企关系和中小企业融资
        三、市场结构、价格联动和风险传导
        四、市场结构、经济结构和比较优势
    第三节 银行业产权结构影响金融稳定的机制分析
        一、产权结构影响金融稳定的直接机制
        二、产权结构影响金融稳定的间接机制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对银行业结构演进与融稳定状况的实际评估
    第一节 经济转型、金融深化与银行业改革
        一、经济转型与模式选择
        二、金融深化与银行业改革
    第二节 银行业改革历程和现状分析
        一、银行业的改革历程回顾
        二、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比较分析
    第三节 银行业结构的评估和比较分析
        一、银行业市场结构的衡量指标
        二、银行业产权结构的衡量指标
        三、具体评估及比较分析
    第四节 金融稳定的评估和比较分析
        一、维护金融稳定的特殊意义
        二、金融稳定评估的方法与指标
        三. 具体评估及比较分析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制度变迁对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制度变迁与转型分析
        一、制度变迁与金融转型
        二、华盛顿共识及其基本内容
        三、金融危机带来的制度性思考
    第二节 制度变迁影响银行业结构的机制分析
        一、制度变迁对银行行为的激励约束机制
        二、银行行为变化与银行业结构演进的关系
    第三节 制度变迁影响金融稳定的具体体现
        一、存款保险制度与道德风险
        二、金融开放制度与金融安全
        三、金融监管制度与风险激励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五章 制度变迁成就的总体评价与具体内容
    第一节 制度建设成就的总体评价和比较
        一、社会发展和公共支出的情况
        二、经济和金融转型的成绩
        三、金融领域的制度改革进展情况
    第二节 金融制度变迁的主要内容及其比较
        一、存款保险制度
        二、金融开放制度
        三、金融监管制度
    第三节 案例分析:制度缺陷与金融安全网建设
        一、俄罗斯金融危机与制度缺陷
        二、波兰金融安全网的构建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六章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实证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一、实证模型的构建
        二、变量的选择
        三、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第二节 数据的统计性描述
    第三节 计量检验过程和分析
        一、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分析
        二、制度变迁、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分析
    第四节 结论及原因分析
        一、银行业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关系
        二、制度变迁对银行业结构、金融稳定的影响
    本章小结
    附录
第七章 结论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一、理论分析的主要结论
        二、现实情况的分析结论
        三、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对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启示
        一、银行业结构改革须服务于金融稳定的大局
        二、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妥善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效果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主要概念界定
        1.2.1 中资银行
        1.2.2 战略投资者
        1.2.3 合格的战略投资者
        1.2.4 引资银行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战略引资的背景、现状与文献评述
    2.1 引言
    2.2 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背景
        2.2.1 中国银行业改革
        2.2.2 金融危机和金融开放
        2.2.3 监管层的鼓励和推动
    2.3 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现状和特点
        2.3.1 外资入股步伐加快、比例提高、规模扩大
        2.3.2 外资入股路线变宽,但战略意图贯穿始终
        2.3.3 境外战略投资者呈现多元化特征
        2.3.4 入股安排体现“引资”、“引智”、“引制”多管齐下
    2.4 关于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争论和评述
        2.4.1 要不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
        2.4.2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会不会危害金融安全?
        2.4.3 是不是贱卖国有银行股权?
        2.4.4 能否真正帮助中资银行完善公司治理,提升竞争力?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战略引资效果的实证分析:基于引资银行数据
    3.1 引言
    3.2 引资效果的度量
        3.2.1 引资效果检验指标
        3.2.2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3.2.3 描述性统计
    3.3 实证研究设计
    3.4 实证结果
        3.4.1 回归结果
        3.4.2 稳健性检验
    3.5 实证结果分析
        3.5.1 “引资”效果分析
        3.5.2 “引智”效果分析
        3.5.3 “引制”效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3.7 附录 引资银行的财务重组情况及其检验
第四章 战略引资与中资银行创新能力
    4.1 引言
    4.2 实证研究设计
        4.2.1 中资银行创新能力的度量
        4.2.2 控制变量
        4.2.3 模型设计
    4.3 数据和样本
        4.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4.3.2 描述性统计结果
    4.4 实证结果
        4.4.1 回归结果
        4.4.3 稳健性检验
    4.5 实证结果讨论和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战略引资与中资银行信用风险
    5.1 引言
    5.2 研究假设
    5.3 研究方法和数据说明
        5.3.1 模型设定和变量定义
        5.3.2 数据和样本
    5.4 实证结果及分析
        5.4.1 回归结果
        5.4.2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工作与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攻博期间完成的论文
作者攻博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获得的科研奖励

(9)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制度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银行业60年改革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建国30年新中国银行业初步成长
    改革开放30年来银行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着力构建有效银行业监管体系
    确立科学的监管理念和方向, 坚持审慎有效的监管原则
    不断完善和探索监管规则, 改进监管方法和手段
    强化资本和流动性监管, 大力增强银行业经营稳健性
    微观单体机构风险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并重, 全面提高风险监管的有效性
    坚持风险有效隔离和风险监管全覆盖
银行业风险管理与服务能力显着提高
银行监管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
    积极推行国际金融监管最佳实践
    广泛开展国际监管交流与合作, 增强跨境监管能力
    持续提高监管有效性, 不断推动银行业稳健发展
    坚持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 着力维护金融稳定
    资本和流动性监管并重, 不断提高银行业抵御风险能力
    推动银行业建立新的信贷管理制度, 持续优化信贷结构
    深化银行业改革开放, 不断完善银行业体制机制
    加强监管合作与协调, 有效防范跨境风险传导

四、成立银行业改革领导委员会(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2]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 张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3]刘鸿儒的金融改革思想研究[D]. 田培江.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4]老挝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研究 ——来自中国的经验[D]. 潘达万. 广西大学, 2019(01)
  • [5]增量改革及产业政治: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分析(1984-2015)[D]. 王海英. 上海大学, 2016(04)
  • [6]后危机时代中国有效金融监管问题研究[D]. 肖璞. 湖南大学, 2013(12)
  • [7]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 ——基于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制度变迁视角的分析[D]. 李果. 复旦大学, 2012(03)
  • [8]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效果的实证研究[D]. 朱盈盈. 电子科技大学, 2011(12)
  • [9]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制度创新[J]. 刘明康. 中国金融, 2010(Z1)
  • [10]三十载银行业光辉巨变[J]. 邓智毅. 中国金融家, 2008(12)

标签:;  ;  ;  ;  ;  

银行业改革领导委员会成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