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清时期福建的土堡(论文文献综述)
乔晓阳,李刚[1](2021)在《闽中土堡文献研究综述》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国知网为数据库,将土堡作为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闽中土堡研究文献进行梳理。通过对文献发文量、类别、研究机构、区域、作者及研究角度等方面的归纳分析,总结目前研究的进展及成果,进一步分析闽中土堡研究的现状,探寻当前研究中的缺憾与不足,为后续闽中土堡研究提供借鉴与指导。
叶文亮,李刚[2](2021)在《福建土堡文献研究综述》文中指出福建土堡是位于福建中部一带的防御性乡土建筑,有着极高的文化遗产价值,是闽中先民遗留的宝贵财富。文章对目前福建土堡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分析了福建土堡的历史渊源、概念特点及未来走向等核心问题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乡土建筑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王涌泉[3](2021)在《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福温古道(闽地段)历史空间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福温古道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历史悠久,在历史的进程中,福温古道自身得以不断的发展与演变,并对其沿线地区产生了广泛的文化辐射与影响。近年来,国内关于的大型线性遗产的关注度日益高涨,相关的课题研究层出不穷,对于福温古道这一大型线性空间的研究是顺应学术热点与潮流的表现。本文以文化地理学为视角,针对福温古道闽地段的历史与空间形态的演变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探讨了文化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将福温古道的构成要素分成自然地理环境、古道本体、沿线聚落、沿线附属设施以及非物质要素等5个部分,并依据福温古道沿线各地区的基本特点将其分成6个文化子区,即地理空间单元。在上述铺垫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先后对福温古道的道路本体、沿线聚落、沿线附属设施的历史空间演变过程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与分析。对于福温古道道路本体,本文从驿道与非驿道两个部分的历史发展与空间路线演变两个角度进行阐述,从而最终得出福温古道道路本体时空演变过程;对于福温古道沿线聚落及沿线附属设施,则通过对目标范围内的对象的始建年代及空间分布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对于沿线聚落方面又进一步对典型聚落的基本空间形态、聚落与古市级镇的基本联系以及聚落的空间演变等三个部分进行了探索,从而最终得出了自然地理环境、古道对古道沿线聚落及附属设施发展的基本影响与关联。随后,本文对福温古道整体道路系统的时空演变的基本规律进行了总结,对福温古道历史空间发展的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对福温古道沿线所影响区域的文化属性及文化区的基本特点进行了挖掘,对因福温古道而形成的文化共同体概念进行了补充说明。最后,本文对福温古道的保护与日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充分运用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福温古道整体系统的时空演变研究,其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线性文化空间的理论内容与研究方法,对古道的保护与传统聚落的复兴提供了研究基础。对于福温古道而言,本文的研究部分完善了福温古道整体系统的基本内容与资料,为日后他人的研究及福温古道潜在的相关保护、规划及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运用文化地理学相关理论为视角,多学科理论交叉,视角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以福温古道整体的道路系统为研究内容,探讨了福温古道演变与发展的规律与动力,内容上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本文将文化地理学与线性文化遗产理论相结合,构建了福温古道演变的新框架,模式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梁霄[4](2021)在《闽东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乡村民宿设计研究与实践 ——以寿山乡前洋村民宿设计实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内民宿建设发展步入快车道,设计改造研究的着力点却具有一定片面性。风口之上,建筑师当有自己的责任与担当,讲求创新、接轨世界的同时更应当树立文化自信,在民宿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当有发掘和弘扬本土地域文化意识。理念上明晰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实践中探寻合理利用与展现地域文化的方法和策略是建筑师迫在眉睫的任务。闽东作为极具鲜明地域文化特征,民宿发展又方兴未艾的地区,为此次研究提供了理想的阵地。因此,以闽东地域文化着手,从地域环境适应表达、形式空间地域性、材料表达地域性、装饰艺术地域性四个层面探究乡村民宿设计方法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以闽东地区乡村民宿为研究对象,探究闽东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乡村民宿设计方法,并将其在寿山乡前洋村民宿设计实践中运用和检验。理论研究方面,从地域文化与地域性、地域文化与民宿设计、闽东地域文化及乡村民宿等方面展开,总结归纳地域文化、地域性设计、乡村民宿设计的内涵与关联,总体把握闽东地域文化中地域环境、民俗文化及传统民居的基本特征。实证调研方面,分由民宿案例和传统民居展开,通过实地踏勘、入住体验和现场访谈相结合,根据案例民宿特点从建筑地域环境适应表达、形式空间延续和改造、建筑材料延续和表达、装饰艺术延续和表达、乡村空间整体规划、产业空间场景营造、民俗场景的还原、民俗空间的再现等方面展开分析和研究,并以此为依据,从地域环境、形式空间、材料表达、装饰艺术四个角度制定民宿建筑地域性设计方法。最后,在前文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以前洋村民宿区整体规划和五处单体民宿改造设计为落脚点,将理论和方法结合实践。乡村民宿是乡村建设、旅游发展的产物,是承载地域文化的实体。本文在闽东地域文化和乡村民宿理论研究基础之上,实地案例调研整理分析,制定闽东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乡村民宿设计方法,为乡村建设和民宿设计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也期望在应对乡村失活和发掘地域本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正文约11万字,图表计220幅。
朱忠飞[5](2020)在《明末清初的动乱与地方应对——以闽南诏安二都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明清易代之际,东南沿海一带陷入国家权力真空和社会动荡不安的状态,诏安二都尤为典型。此时,诏安二都原有的传统——地方军事化、结社传统与大的历史时机相结合,在动乱的背景下家族发展出各自的地方武装力量。家族之间的关系在明清易代的环境下被放大,结盟或仇杀成为这一时期家族之间关系的异样反映。这种结盟与仇杀又同地方政治相联系,各大家族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选择各自的政治依靠势力——或明郑,或三藩,或清朝,也有家族内部的多元选择。这必然导致地方权力格局的混乱与变化,一些家族势力被削弱,而另一些家族崛起,地方社会呈现复杂的发展面貌。
徐慧卿[6](2020)在《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闽地段)线性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及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自古以来频繁地出现移民活动和军事战争,移民迁徙贯穿了福建历史的始终,对福建社会经济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对福建地区道路系统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福温古道便是沟通闽浙地区的重要通道。同时,军事战争和商品贸易也带动了福温古道及沿线传统聚落的发展。随着线性文化景观理论的发展,引起了中外学者的研究热潮,我国对线性文化遗产的重视度也随之提高,已从线性文化景观的视角对部分线性文化遗产展开研究。福温古道作为一种历史道路线性文化景观,蕴含着历史人文、景观生态、营造技艺等多方面的突出价值,值得进行深入地研究。本研究以福温古道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线性文化景观的概念、类型、构成要素及特征进行解读,并构建出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框架,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随后,对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自然景观要素、人为构造景观要素和文化系统要素展开论述。再次,总结出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具有悠久的历史性、功能的多样性、景观的地域性和价值的多元性四个特征,视角独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最后,在价值评估的基础上,提出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进一步丰富了古道型线性文化景观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探索。
朱广轶[7](2020)在《福建永安会清堡及其修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福建省三明市永安西洋镇福庄村会清堡为研究对象。该堡由邢氏家族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65年),是一座集防御、生活与祭祀于一体的大型夯土木构建筑。会清堡共由外院、主体土堡、书院三部分组成。主体土堡部分采用“凸”字形平面,书院独立设置于主体土堡外部富有园林气息,外院作为风水补救措施呈不规则形态,上述三点在闽中土堡中均为罕见,共同构建起会清堡的独特形制。会清堡为永安市历史保护建筑,现阶段房屋损毁严重,修复保护工作迫在眉睫。本文以实地调研、现场测绘、口述史采集为依据,对会清堡从概况、现状与修复、发展利用三个角度进行探讨。论文首先对会清堡的建设背景、建设目标、选址与布局进行分析。其次对主体土堡的8个组成部分(即上堂、下堂、后堂、廊厢、厢房、南北护拢、上下级姑亭、堡墙)及问渠书院的4组成部分(即正房、厢房、廊房、西护拢)进行现状陈述、平面修复、大木修复、小木修复、屋面修复、修复成果六个方面的论述,然后对外院、周边环境进行分析。最后对会清堡的发展与利用展开系列探讨。本文以现状与修复部分为文章主体,修复工作主要以光绪版《邢氏族谱》与数位学者留下的珍贵影像资料为依据。最终笔者初步推断、复原出会清堡的原貌。希望可补充、深化学界有关会清堡的现有研究成果。全文共73000余字,插图385幅。
陈家欢[8](2020)在《基于明清广东动乱形势的乡村聚落防御性研究》文中提出乡村聚落是从土地中生长出的文明,是人与自然不断协调的结果,需要日复一日的修补、完善,其营建方式和手段浸润着时间积累与空间变化融合成的智慧经验,是当代聚落建设值得借鉴的源泉。对安全的需求是乡村聚落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防御性的表征一直伴随着聚落的演变与发展,在动乱环境中民间自卫的聚落形式往往与官方屯守系统相互补充,很好地体现了防御性文化在基层组织中的渗透。明清时期,广东形成了有别于他地的多民系、多民族共生于复杂海陆地理环境中的生存格局,并在动乱环境中逐渐建立和发展了军事布防体系,乡村聚落在防御性的表征上亦随之波动延展。本文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综合运用了建筑学、历史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采用历时观与共时观并重的思路构建研究框架,将聚落防御性分别置于历史整体进程和聚落系统之内进行分析。通过对乡村聚落发展历程的回溯,揭示了聚落防御性变化、聚落演变和社会动乱之间的关系,借助对明清时期广东社会背景、动乱形势和在此基础上的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分析,阐释了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在明清陆续涌现、相继选择的历史情境和重要刺激因素。再以防御性为切入点,通过实例印证,分析在明清时期受到社会动乱的影响下,广东传统乡村聚落最终形成的以防御性表征特点为依据分化的聚落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旨在从地理空间分布和时间波动序列上构建战争、军事布防体系建设与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对乡村聚落演变进程中重要历史节点的社会背景梳理,尤其是一些防御性凸显的乡村聚落生成的社会情境,来阐释土地政策和组织类型引发的社会变革对乡村聚落演变的重要影响,以明确在聚落演进中防御性变化与社会动乱起伏之间的关联规律,以及与军事防御体系相互作用的事实,进而明晰防御性与公共性、社会性和在地性相互博弈的过程对聚落演进方向的促进作用。其次,以防御性变化规律为基础,确立了研究明清广东社会变革背景、社会动乱、军事防御体系、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四大主要研究内容。先是从朝代更迭、土地兼并、自然灾害、科技进步等方面阐述明清广东社会战争频发的时代背景,再通过分析时代背景引发的在广东地域发生的特殊政策变革及其对应的社会组织变化,从而阐释明清广东地方社会基于身份矛盾、经济矛盾、学额矛盾为主的多族群对抗、融合、共生的族域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明清时期发生在今广东辖区范围内有关动乱与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历史记载,把握明清广东动乱的整体形势与军事防御体系的建设规律,并分析两者之间的时空关联。之后,基于对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在维度建构、策略选择、空间塑造三个层面的分析,概括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防御性的表征机制及其内涵。最后,通过实例调研和综合分析,以不同层面、层层递进的思路,构建了从防御性到防御行为选择,再到防御实体和防御性的空间表征之间的关联脉络,从而从防御性表征的视角将乡村聚落类型总结为三大模式、七类实体和十七种主要亚型。再以地理空间和时间序列作为连接的桥梁,将不同防御模式的乡村聚落与动乱形势、军事防御系统在时空分布规律上进行比对,既把握了明清广东动乱形势对另两者有直接影响的整体规律,也阐释了动乱核心圈与挤压带对聚落防御模式选择的影响,并通过个案分析提出了军事防御体系营建与乡村聚落防御性变化之间的关联性。
邢浩[9](2019)在《明福建地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代海防体系与长城防御体系共同组成维护明代边疆稳定的东、北两道防线,而福建地区海防在明代海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明代东南沿海海防防区中,福建防区所遭受的侵扰状况最为严重,这与福建防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有着很强的关联性。然而,相对于明代其他海防防区而言,学界对福建防区海防研究较为落后。对福建防区海防军事聚落研究不是局限于一类聚落的研究,就是局限于一个聚落实体的研究,这并不能从整体上反映出明代福建海防军事聚落的整体布局与设置情况。本文以福建防区海防军事防御聚落为研究对象,以量化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着重分析明代福建防区海防军事聚落的布局情况。首先,从明代福建防区海防形势、行政、军事制度与军事聚落布局层次角度对明福建防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背景进行梳理。然后,在厘清福建各类海防军事聚落布局情况的基础上,对影响海防军事聚落布局的各项因素做详细地量化分析。其次,从海防军事聚落的布局数量、线密度与整体性防御角度对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的防御效率做出研究。最后,本文着眼于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单体,从平面布局、交通布局与防御性设施布局等方面对单体布局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对明福建地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进行辩证地、系统地研究,力图对明福建地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有直观而理性的认识。通过本文研究,笔者有以下发现。宏观层面上,在影响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的各项因素中,社会因素对聚落布局影响最大,地理因素次之,军事因素则最弱。海防军事聚落虽在宏观布局上较为合理,能够覆盖福建沿海的大部分地区,但疏忽了军事因素对聚落布局影响。中观层面上,缺乏对军事影响素的重视,导致福建防区主要屯兵聚落的防御效率较差,明中后期,各主要屯兵军事聚落往往各自为战,不能完成海防整体性防御任务。微观层面上,福建海防屯兵聚落单体布局较为合理,能够在实现使用面积最大化的同时,又使防御能力保持在较高水平。聚落内部交通体系布局合理,既能满足战时对高效防御支援的需求,又能满足军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各类防御性设施则达到加强了聚落的防御能力。
李刚,黄媛[10](2019)在《福建大田桃源安良堡民居建筑初探》文中研究表明安良堡是闽中土堡极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也是大田土堡群中唯一由畲族建造的土堡。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梳理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建筑形态及防御体系进行详细分析与探究,展现其独特的建筑形态艺术及其人文历史价值。安良堡建筑形态具有地域性、防御性、民族性及唯一性的独特魅力,对研究明清时期大田地区社会、经济、治安、畲族民俗、营造技艺及建筑风格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二、明清时期福建的土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明清时期福建的土堡(论文提纲范文)
(1)闽中土堡文献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现状 |
3 闽中土堡文献分类计量分析 |
3.1 发文数量及类别分析 |
3.2 研究机构及区域分析 |
3.3 核心作者及文献被引分析 |
3.4 学科分布及研究角度分析 |
4 结语 |
(2)福建土堡文献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统计 |
2 追根溯源 |
3 特色辨析 |
4 土堡展望 |
5 结语 |
(3)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福温古道(闽地段)历史空间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术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文化地理学研究概述 |
1.2.2 移民古道及线性文化空间形态演变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线性文化空间沿线聚落研究综述 |
1.2.4 综合评述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福温古道构成要素 |
2.1 文化地理学基本理论研究 |
2.1.1 文化地理学的发展概况 |
2.1.2 文化地理学的空间理论 |
2.1.3 文化地理学的地理空间单元研究 |
2.1.4 文化地理学的文化空间 |
2.1.5 文化地理学的文化景观 |
2.1.6 文化地理学的分析方法 |
2.2 文化地理学启示下福温古道空间构成 |
2.2.1 启示一: 福温古道空间具备线性文化空间属性 |
2.2.2 启示二: 福温古道的构成要素与段落划分 |
2.2.3 启示三: 福温古道文化区划分 |
2.2.4 启发四: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空间形成的原因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福温古道本体的时空演变 |
3.1 福温古道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
3.1.1 福温古道的整体自然地理环境 |
3.1.2 福温古道自然环境变迁下的差异化特征 |
3.2 福温古道驿道的时空演变 |
3.2.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
3.2.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
3.2.3 福安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
3.2.4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
3.2.5 柘荣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
3.2.6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
3.2.7 福温古道驿道时空演变总结 |
3.3 福温古道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
3.3.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
3.3.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
3.3.3 福安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
3.3.4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
3.3.5 柘荣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
3.3.6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
3.3.7 福温古道非驿道时空演变总结 |
3.4 福温古道本体道路系统时空演变汇总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的时空演变 |
4.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
4.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
4.3 福安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
4.4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
4.5 柘荣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
4.6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
4.7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时空演变结论探究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福温古道沿线附属设施的时空演变 |
5.1 福温古道沿线古桥梁时空演变 |
5.1.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
5.1.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
5.1.3 福安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
5.1.4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
5.1.5 柘荣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
5.1.6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
5.1.7 福温古道沿线古桥梁时空演变小结 |
5.2 福温古道沿线古亭时空演变 |
5.2.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
5.2.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
5.2.3 福安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
5.2.4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
5.2.5 柘荣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
5.2.6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
5.2.7 福温古道沿线古亭时空演变小结 |
5.3 福温古道沿线古码头时空演变 |
5.3.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 |
5.3.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 |
5.4 福温古道沿线古关隘时空演变 |
5.4.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 |
5.4.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 |
5.4.3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 |
5.4.4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 |
5.5 福温古道沿线附属设施时空演变汇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福温古道的规律特征与动力因素 |
6.1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规律 |
6.1.1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规律一之探讨 |
6.1.2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规律二之探讨 |
6.1.3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规律三之探讨 |
6.2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的动力因素分析 |
6.2.1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的外在推力分析 |
6.2.2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的内在军事动力分析 |
6.2.3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的内在移民动力分析 |
6.2.4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的内在交通与贸易动力分析 |
6.2.5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内外动力相互关系分析 |
6.3 福温古道系统的特征属性 |
6.3.1 古道系统空间特征的历史性 |
6.3.2 古道空间特征的地域兼容性 |
6.3.3 古道空间特征的功能性 |
6.3.4 福温古道空间特征的多元性 |
6.4 福温古道文化区的特征 |
6.4.1 福州文化区的基本特征 |
6.4.2 宁德文化区的基本特征 |
6.4.3 福温古道系统文化共同体 |
6.5 福温古道系统文化区的现状与保护 |
6.5.1 福温古道文化区的现状问题 |
6.5.2 福温古道文化区的保护初探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福温古道实地调研表 |
致谢 |
(4)闽东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乡村民宿设计研究与实践 ——以寿山乡前洋村民宿设计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地域文化传承保护 |
1.1.2 乡村民宿发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2.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论文研究相关概念 |
2.1 地域文化 |
2.1.1 地域文化与地域性设计 |
2.1.2 地域文化与民宿设计 |
2.2 闽东地域文化 |
2.2.1 闽东地区 |
2.2.2 闽东文化 |
2.2.3 闽东民居 |
2.3 乡村民宿 |
2.3.1 乡村民宿的概念 |
2.3.2 乡村民宿的基本特征 |
2.4 建筑类型学 |
2.4.1 类型学与建筑的历史性和地域性 |
2.4.2 乡村民宿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特征 |
第三章 闽东地区乡村民宿案例调研与分析 |
3.1 案例调研概况 |
3.1.1 田野调查案例概况 |
3.1.2 分析案例选取 |
3.1.3 案例分析框架 |
3.2 以传统建筑延续为依托——三落厝 |
3.2.1 基本情况 |
3.2.2 建筑地域环境适应表达 |
3.2.3 形式空间的延续和改造 |
3.2.4 建筑材料的延续和表达 |
3.2.5 装饰艺术的延续和表达 |
3.3 以地域特色表达为依托——读旅民宿 |
3.3.1 基本情况 |
3.3.2 建筑地域环境适应表达 |
3.3.3 形式空间的延续和改造 |
3.3.4 建筑材料的延续和表达 |
3.3.5 装饰艺术的延续和表达 |
3.4 以乡村特色产业体验为依托——竹海庄园 |
3.4.1 基本情况 |
3.4.2 乡村的空间整体规划 |
3.4.3 产业空间场景的营造 |
3.5 以民俗文化体验为依托——月蓝舍 |
3.5.1 基本情况 |
3.5.2 村落民俗场景的还原 |
3.5.3 建筑民俗空间的再现 |
第四章 闽东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乡村民宿设计方法 |
4.1 闽东传统建筑的特征解析 |
4.1.1 .传统建筑功能空间 |
4.1.2 传统建筑立面形态 |
4.1.3 传统建筑细部装饰 |
4.2 地域环境适应表达设计方法 |
4.2.1 传统建筑的地域环境适应解析 |
4.2.2 民宿的地域环境适应地域性设计方法 |
4.3 形式空间地域性设计方法 |
4.3.1 借鉴传统符号 |
4.3.2 借鉴传统空间 |
4.3.3 延续木构体系 |
4.3.4 民宿空间改造 |
4.4 材料表达地域性设计方法 |
4.4.1 传统材料现代化运用 |
4.4.2 现代材料地域性表达 |
4.5 装饰艺术地域性设计方法 |
4.5.1 遵从地域色谱 |
4.5.2 展现雕刻艺术 |
4.6 延续与转译的思考 |
第五章 闽东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寿山乡前洋村民宿设计实践 |
5.1 改造项目简介 |
5.1.1 民宿改造背景 |
5.1.2 区位条件 |
5.2 项目调研现状 |
5.2.1 村落空间现状 |
5.2.2 单体民居现状 |
5.2.3 现状问题分析 |
5.3 前洋村民宿总体规划设计 |
5.3.1 场地设计 |
5.3.2 功能设计 |
5.4 前洋民宿单体设计 |
5.4.1 前洋游客中心设计 |
5.4.2 写生小院民宿设计 |
5.4.3 夜话酒屋民宿设计 |
5.4.4 若谷书院民宿设计 |
5.4.5 清禾养生民宿设计 |
5.5 乡村民宿设计方法在实践中的综合运用 |
5.5.1 自然环境适应表达设计方法运用 |
5.5.2 形式空间地域性设计方法运用 |
5.5.3 材料表达地域性设计方法运用 |
5.5.4 装饰艺术地域性设计方法运用 |
第六章 结论 |
6.1 各章概要 |
6.2 研究结论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展示 |
(5)明末清初的动乱与地方应对——以闽南诏安二都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万为姓” |
二顺治年间的南陂保卫战 |
三二都各家族的多元选择 |
余论 |
(6)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闽地段)线性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学术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线性文化景观的研究综述 |
1.3.2 古道的研究综述 |
1.3.3 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研究综述 |
1.3.4 综合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福温古道与线性文化景观理论研究 |
2.1 福温古道的历史溯源 |
2.1.1 福温古道的定义 |
2.1.2 福温古道的发展历程 |
2.2 线性文化景观概念诠释 |
2.2.1 景观 |
2.2.2 文化景观 |
2.2.3 线性文化景观 |
2.3 线性文化景观的类型分析 |
2.3.1 文化景观的类型 |
2.3.2 线性文化景观的类型 |
2.4 线性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及特征分析 |
2.4.1 景观的构成要素 |
2.4.2 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
2.4.3 线性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
2.4.4 线性文化景观的特征 |
2.5 启发: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景观要素的构建 |
2.5.1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构成 |
2.5.2 福温古道的段落划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福温古道自然景观要素分析 |
3.1 古道南段 |
3.1.1 多山地丘陵的地貌格局 |
3.1.2 网格状水系 |
3.1.3 暖热的亚热带气候 |
3.1.4 土壤植被 |
3.1.5 景观特色归纳——农田型景观 |
3.2 古道中段 |
3.2.1 滨海低丘平原的地貌格局 |
3.2.2 扇形水系 |
3.2.3 湿润的海洋性季风气候 |
3.2.4 土壤植被 |
3.2.5 景观特色归纳——滨水型景观 |
3.3 古道东北段 |
3.3.1 多丘陵河谷的地貌格局 |
3.3.2 多树枝状水系 |
3.3.3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
3.3.4 土壤植被 |
3.3.5 景观特色归纳——茶场型景观 |
3.4 古道西北段 |
3.4.1 多中山低山的地貌格局 |
3.4.2 狭长带状水系 |
3.4.3 湿润的山地性气候 |
3.4.4 土壤植被 |
3.4.5 景观特征归纳——梯田型景观 |
3.5 福温古道自然景观要素构成归纳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福温古道人为构造景观要素分析 |
4.1 福温古道本体研究 |
4.1.1 福温古道线路走向及其变迁 |
4.1.2 古道高程分析 |
4.1.2.1 古道南段 |
4.1.2.2 古道中段 |
4.1.2.3 古道东北段 |
4.1.2.4 古道西北段 |
4.1.3 福温古道本体要素构成归纳 |
4.2 福温古道附属设施研究 |
4.2.1 古道南段 |
4.2.1.1 南段山门 |
4.2.1.2 南段关隘 |
4.2.1.3 南段桥梁 |
4.2.1.4 南段渡口 |
4.2.1.5 南段路亭 |
4.2.1.6 南段摩崖石刻和碑刻 |
4.2.2 古道中段 |
4.2.2.1 中段桥梁 |
4.2.2.2 中段渡口 |
4.2.2.3 中段路亭 |
4.2.2.4 中段关隘 |
4.2.3 古道东北段 |
4.2.3.1 东北段关隘 |
4.2.3.2 东北段桥梁 |
4.2.3.3 东北段路亭与茶亭 |
4.2.3.4 东北段摩崖石刻 |
4.2.4 古道西北段 |
4.2.4.1 西北段桥梁 |
4.2.4.2 西北段路亭 |
4.2.5 福温古道附属设施要素构成归纳 |
4.3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研究 |
4.3.1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历史概况 |
4.3.2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选址及平面形态 |
4.3.2.1 古道南段聚落 |
4.3.2.2 古道中段聚落 |
4.3.2.3 古道东北段聚落 |
4.3.2.4 古道西北段聚落 |
4.3.3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街巷格局 |
4.3.3.1 古道南段聚落 |
4.3.3.2 古道中段聚落 |
4.3.3.3 古道东北段聚落 |
4.3.3.4 古道西北段聚落 |
4.3.4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民居建筑特色 |
4.3.4.1 古道南段民居建筑 |
4.3.4.2 古道中段民居建筑 |
4.3.4.3 古道东北段民居建筑 |
4.3.4.4 古道西北段民居建筑 |
4.3.5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要素构成归纳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福温古道文化系统要素分析 |
5.1 福温古道文化系统中的历史文化 |
5.1.1 移民文化 |
5.1.2 军事文化 |
5.1.3 商贸文化 |
5.1.4 海洋文化 |
5.2 福温古道文化系统中的生产生活 |
5.2.1 多神崇拜的民间信仰 |
5.2.2 积淀深厚的宗族文化 |
5.2.3 古朴丰富的民风民俗 |
5.2.4 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 |
5.2.5 独特实用的传统工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特征研究 |
6.1 悠久的历史性 |
6.1.1 历史孕育下的福温古道 |
6.1.2 移民视野下的福温古道 |
6.2 功能的多样性 |
6.2.1 军事功能 |
6.2.2 交通功能 |
6.2.3 商贸功能 |
6.2.4 文化传播功能 |
6.3 景观的地域性 |
6.3.1 耕读文化下的南段田园型景观 |
6.3.2 海洋文化下的中段滨水型景观 |
6.3.3 茶乡文化下的东北段茶场型景观 |
6.3.4 山林文化下的西北段梯田型景观 |
6.4 价值的多元性 |
6.4.1 历史文化价值 |
6.4.2 艺术审美价值 |
6.4.3 科学研究价值 |
6.4.4 社会发展价值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初探 |
7.1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 |
7.1.1 构建意义 |
7.1.2 构建原则 |
7.1.3 价值评估框架的构建 |
7.2 国内外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案例及借鉴 |
7.2.1 保护现状 |
7.2.2 国外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 |
7.2.3 国内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 |
7.3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初探 |
7.3.1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保护的主要问题 |
7.3.2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原则 |
7.3.3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7)福建永安会清堡及其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篇 会清堡测绘图纸 |
第一部分 现状图 |
第二部分 修复图 |
后篇 会清堡研究报告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0.1.1 研究背景 |
0.1.2 闽中土堡研究现状 |
0.1.3 研究意义 |
0.2 研究对象、目的与方法 |
0.2.1 研究对象 |
0.2.2 研究目的 |
0.2.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0.3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会清堡的概况 |
1.1 建设背景 |
1.1.1 自然环境 |
1.1.2 社会环境 |
1.1.3 邢氏家族历史流变 |
1.2 建设目标 |
1.2.1 防御 |
1.2.2 生活 |
1.2.3 祭祀 |
1.3 选址布局 |
1.3.1 选址 |
1.3.2 布局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会清堡的现状与修复 |
2.1 主体土堡 |
2.1.1 上堂 |
2.1.2 下堂 |
2.1.3 后堂 |
2.1.4 廊厢 |
2.1.5 厢房 |
2.1.6 南北护拢 |
2.1.7 上下级姑亭 |
2.1.8 堡墙 |
2.2 问渠书院 |
2.3 外院 |
2.4 周边环境 |
2.4.1 道路 |
2.4.2 码头 |
2.4.3 民主庙 |
2.4.4 桥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会清堡的发展与利用 |
3.1 福庄村的保护发展规划的制定 |
3.2 会清堡的整治与发展 |
3.2.1 会清堡修复后的空间特色 |
3.2.2 会清堡修复发展工作现阶段面临的问题 |
3.2.3 会清堡修复发展工作的指导原则 |
3.3 会清堡的活化利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4.1 总结 |
4.2 启发 |
4.3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 |
(8)基于明清广东动乱形势的乡村聚落防御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内容及范畴 |
1.2.1 对象——聚落防御性 |
1.2.2 载体——(传统)乡村聚落 |
1.2.3 时空——明清广东 |
1.2.4 变量——地域动乱、自然环境、文化传播 |
1.3 研究现状及基础 |
1.3.1 国内外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
1.3.1.1 建筑学科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
1.3.1.2 其他学科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
1.3.2 国内建筑学科对聚落防御性的研究 |
1.3.2.1 研究地域分布 |
1.3.2.2 主要研究类型 |
1.3.2.3 研究范畴划分 |
1.3.3 关于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防御性的研究 |
1.3.4 其他学科对广东明清时期地域动乱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
1.3.4.1 历史学视角: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 |
1.3.4.2 社会学视角:社会文化变迁与族群融合 |
1.3.4.3 地理学视角:动态历史进程中的空间结构变化 |
1.3.5 研究现状小结 |
1.3.6 对相关古籍志书及专门史着作的整理 |
1.3.6.1 断代史着作 |
1.3.6.2 地方志着作 |
1.3.6.3 专门史着作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1.1 田野调查 |
1.5.1.2 文献综述 |
1.5.1.3 归纳分析 |
1.5.2 研究框架 |
1.6 案例选取的依据及概况 |
第二章 产生:乡村聚落及其防御性的历史演进 |
2.1 聚落防御性的缘起与表征 |
2.1.1 物候环境与群体生存 |
2.1.2 防御意识与聚落演变 |
2.2 明清之前乡村聚落的演进综述 |
2.2.1 乡村聚落的形成 |
2.2.1.1 “聚”在集合过程中分化出的城乡雏形 |
2.2.1.2 户籍制度完善下的乡制初立 |
2.2.2 乡村聚落的发展 |
2.2.2.1 从地域区别到社会职业分工差异的城乡两分 |
2.2.2.2 从“乡-里”到“乡-村”的乡村基层结构变化 |
2.2.3 乡村聚落的复杂化 |
2.2.3.1 乡村行政组织单元的规模变化 |
2.2.3.2 自然村在社会基层管理中的重要性 |
2.2.3.3 乡村的“都市化”进程 |
2.2.4 乡村聚落演变的关键动因 |
2.2.4.1 土地政策 |
2.2.4.2 组织类型 |
2.3 明清之前乡村聚落演进中的防御性表征 |
2.3.1 生产群体的依附与疏离 |
2.3.1.1 显性表征——庄园的空间集聚化过程 |
2.3.1.2 隐性表征——行政组织与民间组织的交互影响 |
2.3.2 社会组织的割裂与统一 |
2.3.2.1 显性表征——坞壁的扩散普及 |
2.3.2.2 隐性表征——地方割据到生活单元的演进 |
2.3.3 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立与更迭 |
2.3.3.1 显性表征——军堡的体系化建设 |
2.3.3.2 隐性表征——防御性文化的基层渗透 |
2.3.4 民间自卫与官方屯守的若即若离 |
2.3.4.1 显性表征——山水寨的几废几兴 |
2.3.4.2 隐性表征——“居民自为保守”组织的延续 |
2.4 明清之前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的基本情况 |
2.5 本章小结 |
2.5.1 防御性与聚落演变的关系 |
2.5.2 社会动乱对聚落防御性表征的影响 |
2.5.3 明清之前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的特点 |
第三章 情境:影响明清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的社会背景 |
3.1 明清两朝:战争频发的时代背景 |
3.1.1 科技进步转化的世界格局 |
3.1.2 朝代更迭激化的民族斗争 |
3.1.3 土地兼并分化的阶级立场 |
3.1.4 自然灾害恶化的生存环境 |
3.2 广东地方:变革丛生的地域背景 |
3.2.1 迁界展届与移民活动 |
3.2.1.1 迁界、展届的基本概况 |
3.2.1.2 移民安置下的族群 |
3.2.2 土地开垦与宗族扩张 |
3.2.2.1 土地垦殖的基本情况 |
3.2.2.2 由“官-民”之别到“民-沙”之别的转变 |
3.2.2.3 宗族在土地开垦中的作用 |
3.2.3 乡勇团练与结社会匪 |
3.2.3.1 守御废弛的官方防御力量 |
3.2.3.2 地方武装力量的兴起 |
3.3 群体融合:冲突蔓延的族域背景 |
3.3.1 基于户籍制度的身份矛盾 |
3.3.1.1 瑶、黎等少数民族的“归化”与“反抗” |
3.3.1.2 棚户、矿民等职业集团的集聚 |
3.3.1.3 疍户的征用与消弭 |
3.3.2 基于赋税制度的经济矛盾 |
3.3.2.1 田赋制度的改革 |
3.3.2.2 盐利与走私 |
3.3.2.3 租佃与争讼 |
3.3.3 基于科举制度的学额矛盾 |
3.3.3.1 学额的分配制度 |
3.3.3.2 寄籍应试政策 |
3.4 本章小结 |
3.4.1 社会矛盾与族群的凝结 |
3.4.2 防御对象与武器的变化 |
第四章 刺激:明清广东动乱形势与军事防御体系的时空耦合 |
4.1 动乱形势的基本建构 |
4.1.1 时空范畴的确立 |
4.1.2 动乱统计的方法 |
4.1.3 动乱类型的划分 |
4.1.3.1 A型:割据与统一的对抗 |
4.1.3.2 B型:掠夺与保卫的对抗 |
4.1.3.3 C型:流劫与平乱的对抗 |
4.1.3.4 D型:争占资源的互相对抗 |
4.1.3.5 其它复合型 |
4.2 动乱的时空分布规律 |
4.2.1 动乱频次的波动规律 |
4.2.2 动乱密集期的类型统计 |
4.2.2.1 明景泰(1449-1457)至明天顺(1457-1464) |
4.2.2.2 明嘉靖(1521-1566)至明隆庆(1566-1572) |
4.2.2.3 清顺治(1644-1661)至清康熙(1661-1722) |
4.2.2.4 清嘉庆(1796-1820)至清道光(1820-1840) |
4.2.3 动乱的空间分布特点 |
4.2.3.1 Ⅰ类:沿海及近海动乱圈 |
4.2.3.2 Ⅱ类:内陆动乱圈 |
4.3 动乱形势的动态生成 |
4.3.1 由明至清的空间变化 |
4.3.1.1 Ⅰ类动乱核心由东部至中部转移 |
4.3.1.2 Ⅱ类动乱核心由省界边境向粤东南及境中转移 |
4.3.2 动乱叠加的综合态势 |
4.3.2.1 核心圈的叠合:大型核心区与集中核心点 |
4.3.2.2 挤压带的形成:核心圈夹击的外围交汇区域 |
4.3.2.3 弥散区的均衡:动乱均衡蔓延的区域 |
4.4 军事防御体系的建设 |
4.4.1 建设概况 |
4.4.1.1 明朝对布防体系的初步建设 |
4.4.1.2 清朝对布防体系建设的延续与改变 |
4.4.2 基层巡司的分布与变化 |
4.4.3 海防卫所的分布与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4.5.1 地方动乱的主要类型与综合分布 |
4.5.2 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时间后置性 |
4.5.3 动乱与军事防御体系的空间对应 |
第五章 涌现: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的解析 |
5.1 防御性实体的维度构建 |
5.1.1 私密居住(P) |
5.1.1.1 实体构成 |
5.1.1.2 要素特点 |
5.1.2 公共凝结(C) |
5.1.2.1 实体构成 |
5.1.2.2 要素特点 |
5.1.3 联合对抗(U) |
5.1.3.1 实体构成 |
5.1.3.2 要素特点 |
5.1.4 自然融合(N) |
5.1.4.1 实体构成 |
5.1.4.2 要素特点 |
5.2 防御性策略的地域适应 |
5.2.1 借势与造势 |
5.2.1.1 山水掩映 |
5.2.1.2 连片聚集 |
5.2.2 统合与多元 |
5.2.2.1 轴心布局 |
5.2.2.2 分支布局 |
5.2.3 特殊与普及 |
5.2.3.1 临时避难 |
5.2.3.2 住防合一 |
5.3 防御性空间的塑造手段 |
5.3.1 网络秩序化 |
5.3.1.1 集聚 |
5.3.1.2 排列 |
5.3.1.3 复合 |
5.3.2 层级界域化 |
5.3.2.1 线性围合 |
5.3.2.2 点式布防 |
5.3.3 空间吸引场 |
5.3.3.1 错位 |
5.3.3.2 迷迭 |
5.3.3.3 曲折 |
5.3.4 精神布控点 |
5.3.4.1 核心性 |
5.3.4.2 多样性 |
5.4 本章小结 |
5.4.1 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的表征机制 |
5.4.2 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的表征内涵 |
5.4.2.1 环境适应性 |
5.4.2.2 安全围合性 |
5.4.2.3 族群凝聚性 |
第六章 反馈: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类型与选择 |
6.1 防御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实体分化 |
6.1.1 (P·U)模式:私密与联合为主 |
6.1.1.1 模式特点 |
6.1.1.2 实体分化 |
6.1.1.3 实例分析 |
6.1.2 (P·C)模式:私密与公共为主 |
6.1.2.1 模式特点 |
6.1.2.2 实体分化 |
6.1.2.3 实例分析 |
6.1.3 (C·U)模式:公共与联合为主 |
6.1.3.1 模式特点 |
6.1.3.2 实体分化 |
6.1.3.3 实例分析 |
6.2 动乱形势下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选择 |
6.2.1 动乱核心圈防御模式的整体概况 |
6.2.1.1 江-佛区 |
6.2.1.2 汕-揭区 |
6.2.1.3 惠-河区 |
6.2.1.4 其他核心点 |
6.2.2 动乱类型影响下的防御类型分野 |
6.2.2.1 交通体系的规整与混沌 |
6.2.2.2 小家庭聚居的扩张与中断 |
6.2.3 动乱时间促进中的防御核心凝结 |
6.2.3.1 宗族控制下单核心的极速扩张 |
6.2.3.2 共同抗险形成的多元核心聚集 |
6.2.4 动乱空间挤压出的防御体系复合 |
6.2.4.1 挤压带一:点式布防的分散运用 |
6.2.4.2 挤压带二:防御、生活空间的集成化 |
6.2.4.3 挤压带三、挤压带四:外部围合的重复使用 |
6.3 军事防御体系对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影响 |
6.3.1 巡司变更影响下的乡村聚落防御模式 |
6.3.1.1 职能转化对乡村集聚格局的促进 |
6.3.1.2 驻地建设对乡村防御体系的重构 |
6.3.2 卫所兴衰影响下的乡村聚落防御模式 |
6.3.2.1 卫所衍变型聚落防御维度的转移 |
6.3.2.2 营房制度对空间网络均质的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6.4.1 防御模式的三种主要类型及其七类实体分化 |
6.4.2 动乱类型、时间及空间分布对乡村聚落防御模式选择的作用 |
6.4.3 军事防御体系与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关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明清(1368-1912)主要战争分类表 |
附录2-明朝(1368-1644)主要动乱汇总表 |
附录3-清朝(1645-1840)主要动乱汇总表 |
附录4-广东省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名单 |
附录5-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部分)防御模式统计简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明福建地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学术意义 |
1.2.2 文化意义 |
1.2.3 社会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明代海防体系研究 |
1.3.2 明代海防军事聚落研究 |
1.3.3 明代福建地区海防军事聚落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史料的搜集与归纳 |
1.4.2 军事聚落实地调研 |
1.4.3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 |
1.4.4 量化分析 |
1.5 研究创新性 |
1.5.1 实现了军事聚落布局研究的可视化 |
1.5.2 丰富了军事聚落布局研究的分析方法 |
1.5.3 探索了军事聚落布局防御效率的分析框架 |
1.6 研究内容框架 |
第2章 明代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背景综述 |
2.1 福建地区概述 |
2.1.1 福建行政区划 |
2.1.2 福建地区地理、社会环境 |
2.2 福建海防防御形势 |
2.2.1 明代海防形势 |
2.2.2 福建海防形势 |
2.2.3 福建海防的重要性与作用 |
2.3 明代海防制度与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建设 |
2.3.1 海防行政制度与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建设 |
2.3.2 海防军事制度与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建设 |
2.4 明代福建海防军事聚落的布局层次 |
2.4.1 福建海防远海防线 |
2.4.2 福建海防近海防线 |
2.4.3 福建海防海岸防线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明代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影响因素研究 |
3.1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 |
3.1.1 卫城、所城 |
3.1.2 巡检司城 |
3.1.3 堡、寨 |
3.1.4 烽堠、墩台 |
3.1.5 驿站、急递铺、递运所 |
3.2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影响因素 |
3.2.1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3.2.2 海防军事聚落布局影响因素 |
3.3 福建海防屯兵军事聚落布局影响因素量化分析 |
3.3.1 福建海防卫城、所城布局影响因素量化分析 |
3.3.2 福建海防巡检司城布局影响因素量化分析 |
3.3.3 福建海防堡、寨布局影响因素量化分析 |
3.4 福建海防烽传、驿传军事聚落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福建海防烽堠、墩台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
3.4.2 福建海防驿站、递运所、急递铺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明代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防御效率研究 |
4.1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与福建地区遭受侵扰情况 |
4.1.1 福建地区遭受侵扰情况 |
4.1.2 福建防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与各地遭受侵扰情况 |
4.2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数量与线密度研究 |
4.2.1 .福建海防卫城、所城布局数量与线密度 |
4.2.2 福建海防巡检司城布局数量与线密度 |
4.2.3 福建海防烽堠、墩台布局数量与线密度 |
4.2.4 福建海防驿站、急递铺、递运所布局数量与线密度 |
4.3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整体性防御研究 |
4.3.1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整体性防御原理与可达性理论 |
4.3.2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可达性分析 |
4.4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防御效率举例 |
4.4.1 福宁州海防军事聚落布局防御效率 |
4.4.2 兴化府海防军事聚落布局防御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明代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单体布局研究 |
5.1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单体等级与规模 |
5.1.1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单体等级 |
5.1.2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单体规模 |
5.2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单体平面形制量化分析 |
5.2.1 福建海防卫城、所城军事聚落单体平面形制分类 |
5.2.2 福建海防卫城、所城军事聚落单体平面布局量化分析 |
5.2.3 福建海防卫城、所城军事聚落单体交通体系布局 |
5.3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单体防御性设施布局 |
5.3.1 城墙 |
5.3.2 雉堞 |
5.3.3 月城 |
5.3.4 城门、门楼 |
5.3.5 敌楼、窝铺 |
5.3.6 其他设施 |
5.4 福建海防军事聚落单体内部布局-以蒲禧所城为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存在的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福建防区海防巡检司情况统计表 |
附录 B 福建海防堡、寨情况统计表 |
附录 C 福建防区海防烽堠、墩台情况统计表 |
附录 D 福建防区驿站、递运所情况统计表 |
附录 E 福建防区急递铺情况统计表 |
附录 F 明代福建海防卫城、所城屯田统计表 |
附录 G 明代福建海防卫、所城选址布局影响因素数值统计表 |
附录 H 明福建海防巡检司城选址布局影响因素数值统计表 |
附录 I 明代福建地区倭寇侵扰情况统计表 |
附录 J 福建海防线变迁示意图统计表 |
附录 K 福建沿海各县南北跨度统计表 |
附录 L 明代海防福建防区总图统计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福建大田桃源安良堡民居建筑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安良堡概况 |
二、建筑平面组织与立面空间 |
(一)平面组织 |
(二)立面空间 |
(三)装饰艺术 |
三、防御体系 |
(一)外围堡墙 |
(二)跑马廊 |
(三)斗式条窗与射击孔 |
(四)水田与堡门 |
四、形制辨析及文化体现 |
(一)堪舆择址 |
(二)血缘祭祀 |
(三)防御异同 |
(四)礼教文化 |
五、结语 |
四、明清时期福建的土堡(论文参考文献)
- [1]闽中土堡文献研究综述[J]. 乔晓阳,李刚.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1(12)
- [2]福建土堡文献研究综述[J]. 叶文亮,李刚. 工业设计, 2021(11)
- [3]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福温古道(闽地段)历史空间演变研究[D]. 王涌泉. 华东理工大学, 2021
- [4]闽东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乡村民宿设计研究与实践 ——以寿山乡前洋村民宿设计实践为例[D]. 梁霄.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5]明末清初的动乱与地方应对——以闽南诏安二都为中心[J]. 朱忠飞. 区域史研究, 2020(02)
- [6]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闽地段)线性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及特征研究[D]. 徐慧卿.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7]福建永安会清堡及其修复研究[D]. 朱广轶. 东南大学, 2020(01)
- [8]基于明清广东动乱形势的乡村聚落防御性研究[D]. 陈家欢.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明福建地区海防军事聚落布局研究[D]. 邢浩. 天津大学, 2019
- [10]福建大田桃源安良堡民居建筑初探[J]. 李刚,黄媛.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