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关怀送到百姓心中(论文文献综述)
陈巨昌,刘玉慧,赖丙文,张学亚,马琳,李帅[1](2021)在《刘文艳散文创作的审美评论》文中提出《一纸情深》是一部植根沃土、扎根人民的作品。作者把创作的热情和视点始终放在对最平凡最普通人物的关切中,用真情讲述了一个个真实朴素感人的故事,关注普通人及普通人的命运,珍视普通人的朴素感情,讴歌普通人的高尚品格和境界,发现挖掘普通人身上蕴藏的真善美。作者将"文以载道"之旨,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叙述中显现。书内文章真情灼灼,是作者"捧出鲜活的心"的文字,作品情感细腻,直抵心灵。无论是写亲情、友情、乡情,还是写生活中普通平凡的人,都浸润着作家浓郁深厚丰沛的情感,有质朴纯真、清新自然之美。
刘佳[2](2020)在《直面·迂回·悬置 ——“多棱镜”式的铁凝小说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铁凝的小说主题如同“多棱镜”,从整体看,集中了对女性、文化、人性各类主题的探索;从同一主题看,其言说方式呈现出“直面”与“迂回”共存的特征。在其文学想象世界中,兼具飞扬升腾的情思和进退维谷的困境,于理性“直面”与智性“迂回”之间是暂时遗留的“悬置”,对任一主题的探索仍在继续。全文以“问题意识”纵向突破,运用文化批评方法,通过文本细读和比较分析,探讨铁凝小说对女性存在、文化现实、人性深度三重主题不同面向的思考,兼顾铁凝的超越和局限,对铁凝小说进行系统性、辩证性研究。论文共分五部分。绪论部分依次交代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框架及方法、研究意义与价值。第一章主要分析女性存在建构主题,从性别视角出发,论证“突围”与“回旋”的写作策略。铁凝于男性话语的解构和女性主体的剖析中实现了对社会性别秩序的质询。但是,对父权价值体系的温和回应使女性同时被个体“恋父”情结和父法家国情怀束缚,形成女性自我主体意识建构的隐形回旋。对此,铁凝揭示出女性主体建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多重困境。第二章主要分析文化现实反思主题,从文化内涵视角出发,论证“洞见”与“固守”的写作策略。铁凝洞见到现代文明观照下的传统伦理观演变,在城市人格底蕴塑造与乡土儒道文化浸润中,开启传统信仰在现代性语境下的回归思考。面对种种文化现实,在对现代人孰“退”孰“进”选择可能的展现中,铁凝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作出辩证思考。第三章主要分析人性深度追问主题,从人性视角出发,论证“裸呈”与“隐匿”的写作策略。铁凝直面人性之“恶”,并依靠向善的力量对其救赎。在她笔下,“善”是自我追求人格完善的过程,是对生命的珍视,也是她坚守的文学观和生命观。人性善恶不断延伸,铁凝仍在追问,以求奉献更丰富的人性书写。结语部分总结全文。
本刊编辑部[3](2020)在《欢乐时别忘了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文中认为春节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围坐一桌,共同守岁,庆贺佳节。与此同时,也有一些职工,为了千千万万的家庭团圆,放弃了自己的假日,留守在一线。在大家合家欢庆的同时,不应忘记这些默默付出的人。那么,在春节期间,我们应该为这些默默奉献的职工送上什么样的"温暖"呢?
王小凡[4](2019)在《《续金瓶梅》的思想意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续金瓶梅》成书于明清鼎革的特殊历史时期,借宋金历史写明末清初的社会现实。作者丁耀亢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悲愤的心情描写了当代社会的乱象和战争给社会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复杂的民族情绪和劝世思想。论文分为五章。引言部分概述《续金瓶梅》的研究现状,指出学术界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目标。第一章介绍作者丁耀亢的生平经历,论述其“三教合一”思想,并对《续金瓶梅》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版本问题等进行描述,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讨论《续金瓶梅》“刺新朝而泄黍离”的复杂情感心态。指出丁耀亢虽然并非学术界一般认为的遗民身份,但这并不妨碍他的思想中带有鲜明的遗民意识。《续金瓶梅》借宋金隐喻明清,痛斥金兵的残暴罪行,抒写了乱离情怀。第三章论述《续金瓶梅》对明朝灭亡的历史反思。作者从忠奸斗争、纲纪败坏的朝政、道德沦丧的世风三个方面总结了明朝灭亡的教训,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第四章结合明末清初善书流行的背景,分析《续金瓶梅》的劝世思想,着重分析《续金瓶梅》和《太上感应篇》的关系。第五章探讨《续金瓶梅》与明末清初的遗民文学和实学思潮的关系,论述丁耀亢以长篇小说的形式抒写遗民情怀、批判社会现实的意义。
仲秋云[5](2019)在《论迟子建小说的苦难书写》文中提出迟子建是中国当代文坛颇有实力和影响力的一位作家。她在展现东北独特地域风情的同时,又对底层平民的生存困境予以关注与思考。迟子建认为幸福是一种错觉,辛酸才是人的真实处境,于是她从自身经历与感受出发,深刻描摹生活中的苦难与艰辛。论文从呈现形态、表现手法以及意识成因等角度对迟子建的苦难意识进行分析,以挖掘出其书写苦难的现实意义。论文分三章,第一章分析迟子建苦难的呈现形态,将其笔下的苦难分为个人苦难与民族苦难两种形态进行分析,展现底层人民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困境,以及人类遭遇群体性灾难后的余痛与反思。第二章重点分析苦难书写的艺术表现,着重从叙事视角、意象选择与叙述技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本章从“儿童”与“动物”两个叙事视角入手,展现人性的虚伪与残酷;用“自然意象”与“神话意象”表达迟子建对家乡亲人的怀念和对原乡失落的伤感;用“阻断”和“城乡对比”的叙述技巧,展现生命的无常以及人类在城乡两种场域挤压下难以言说的精神困境。第三章则是分析迟子建苦难书写的创作动因。亲人的早逝让迟子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地域文化所包含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因素为其提供了众多创作的素材,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与俄罗斯“小人物”写作精神都是迟子建“关注底层”创作的思想来源。迟子建将自身悲伤抚平,用悲悯的目光观照社会,书写底层人民生存之困,精神漂泊之悲,批判了现实的黑暗与人性的冷漠,同时也记录了历史进程中的痛苦劫难,从而在反思中重新审视内心,以达到追求人性回归、道德重建的目的。论文以苦难书写作为切入点,深刻揭示苦难的本质,对于人们认识社会现实,了解人性阴暗,从而进行思考反思,都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代文慧[6](2019)在《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曾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重要途径、基本要求与重要保障。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就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专门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一系列文件与规定。农业、农村、农民在我国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在农村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了解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然与应然是对农民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前提。所谓“应然”是指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要求与意义。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三个层面来看,农民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决定着农民能否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所谓“实然”是指农民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特殊性,当前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内容宣传、活动开展、载体建设、实践养成、组织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譬如,教育难度大、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内容不完整、“三落”“四化”问题多、主体责任难落实、教育缺乏针对性、实践引领不够、网络教育是明显短板等。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立足实然,力求实现应然要求,达到实然与应然的辩证统一。在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着眼于农村的特殊性,在“以文化人”的教育层面下足力气。文化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价值观,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革命文化激发农民的奋斗精神,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农民的改革创新精神。农民是价值观教育的对象,是“以文化人”所“化”的对象,农民的文化素质、历史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对农民精神生活的影响以及带来的新变化等诸多因素是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的关键。唯有深刻把握这些关键点,才能找到“以文化人”的方法和路径,明确化人的主体、建设化人的载体、坚持“三贴近”原则、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建立切实可行的体制机制、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农民的精神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农村深入人心发挥作用,就必须融入农民的生产生活全过程,让农民在实践中感知、领悟其内涵和价值,达到日用而不觉的程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日常生活教育思想,是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源头活水。新时代,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紧紧围绕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运用各类文化形式,发挥榜样示范效应,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情境和社会氛围,使人们无时无刻不浸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影响中,在日常生活的熏陶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者、拥护者、践行者。在农村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靠教育和实践来培养,更需要强有力的制度来保障。利用制度的稳定性和强制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农村被重视、能落实,使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常态化、持久化。制度既体现价值观又保障价值观的落实,应根据农村的社会结构和风俗习惯建立健全价值观教育的规章制度,譬如推动家族家规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推动村规民约建设、设立红白理事会、完善村民协调机制、组织老人协会等,推动移风易俗、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法律的约束作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使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法治、社会等方方面面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将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落”“四化”落到实处,建构科学的评价体系十分重要。农民的精神获得感是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评价体系最根本的评价维度,除此之外,评价维度还包括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度、情感认同度、内化度、行为的持久度。就具体的评价标准而言,应该重点考察农民是否形成了日常生活价值观念、是否获得了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是否获得了满足自身能力素质发展的需要、是否建立了健全的教育体制机制、是否外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为等。评价实施应坚持辩证思维,做到动机评价与效果评价的统一,普遍评价与特殊评价的统一,规范评价与示范评价的统一,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统一,激励评价与惩戒评价的统一,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的统一。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能评估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还能对其产生导向和引领作用。
丁岩[7](2018)在《忠路土司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基于田野调查材料和历史文献收集,比较归纳元、明、清朝忠路土司兴亡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忠路土司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与中央朝廷的关系,如何在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与周边土司构建好地域政治关系,从而勾勒出忠路土司与中央朝廷、忠路土司与周边土司在政治互动、经济交流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本文紧密围绕当时人记当时事的历史背景,探究中央王权如何与代表地方势力的土司政权在权力地带进行妥协,如何在社会发展、民族融合等方面进行协调。希望在新形势下,能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些许借鉴作用。第一部分:绪论。这一部分从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土司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分析。第二部分:田野中的忠路土司。本章主要对忠路土司曾经统治的区域进行了田野调查,调查侧重于忠路土司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进行。第三部分:忠路土司的历史考辩。本章主要对忠路土司整个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包括忠路土司的兴起、忠路土司的鼎盛和忠路土司的衰亡,从而还原历史上的忠路土司原貌,还包括忠路土司与其他土司的关系,如播州土司、石砫土司和建南土司。第四部分:忠路土司史的几个问题。本章主要对忠路土司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剖析,包括忠路土司与覃氏家族的关系,忠路土司与覃氏族谱的渊源,本章也对忠路土司的佛教信仰进行了分析,还对忠路土司崇尚学习的传承进行了追溯。第五部分:余论。本章讨论了忠路土司与中华民族“统一体”,朝廷认同和贡献,民族利益及其独立性,忠路土司政治适应性应对等方面,以期获得专家学者的指导。第六部分:结语。对忠路土司的发展进行了总结。
郎晶晶,张潇予[8](2017)在《以廖俊波为榜样 扑下身子苦干实干》文中认为“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让我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精神激励和灵魂洗礼。”“廖俊波把忠诚、为民、担当写在闽北大地,是新时期县委书记的标杆。”“廖俊波同志用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用生命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忠诚干净担当。”昨日,
李丹丹[9](2016)在《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文中研究说明女性主义是近几十年来世界的重要思潮之一,它催生了女性主义伦理学、女性主义电影等多门学科和艺术领域。女性主义伦理学就是以母性思维、性别分析法为基础,也就是以女性的视角重新审视伦理学问题,出现了女性主义自由伦理学、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学、女性主义生态伦理学、女性主义性伦理学等相关学术领域。女性主义电影就是以女性为主体,反映女性主义基本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虽然诞生于西方,但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之后也初具规模。研究女性主义伦理思想在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叙事中的表现无论对于推进当代中国女性主义伦理还是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叙事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选题旨在探讨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的关系,展示女性主义伦理思想在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的种种表现,并从其中发现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思路、核心概念分析等。第一章探讨的是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包括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本质、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分析、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电影分析等。文章认为,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也就是自由主义女性伦理思想,强调女性生存的目的应该同自由主义的理念一样,根据自由、自主和自我的决定原则,以自我实现、自我潜能发展为优先。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本质就是追求自由、独立、理性,还包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等。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不少反映女性主义以及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电影,如《红高粱》、"小妞电影"及其代表作之一的《杜拉拉升职记》等。它们以现代艺术形式诠释着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本质。第二章探讨的是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包括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分析、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电影分析等。文章认为,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强调关系、情感、关怀等,其理论基础是两性的道德差异。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的本质是一种女性的道德,它从情感出发将关怀与同情应用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它建立在心理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实证性相对明显。它的视角主要是女性的,强调关系、关爱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实现关爱的可行路径。本章在对当代中国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电影叙事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美丽的大脚》和《亲爱的》作为麻雀进行了解剖。《美丽的大脚》的女主人张美丽是一个农村妇女,她所展现的是关怀与责任。在《亲爱的》中一共建立了三位母亲的形象,尽管各自的特征不同,但同样都体现出母性的自然关怀情感。第三章探讨的是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包括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本质、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应用、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电影分析等。文章认为,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是站在女性的视角关怀所有生命,尤其关注与女性自身息息相关的生命伦理问题。女性主义生命伦理的核心是关怀,所以它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联系十分密切。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关注所有生命,它与女性主义生态伦理的连接是内在的。在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有不少反映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作品。论文重点分析了以艾滋病为题材的《地久天长》、《好死不如赖活着》等,还有以器官移植为题材的《透析》等。第四章探讨的是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包括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本质、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反思、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电影分析等。文章认为,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本质是从女性的视角以及切身感受来看待性伦理的规范及道德原则,以女性体验为重心,将女性作为核心来探讨性伦理的道德范式该是如何。它可以约束女性在社会及家庭中的行为,帮助女性树立健康的性意识、性行为,促进婚姻家庭的稳定和谐以及社会的良好发展。在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多数展示的都是健康的性观念,自由自主、性爱合一、真诚专一,批判性混乱、性交易等不健康的性行为。当代中国电影叙事还涉及到与女性性意识、性行为以及性伦理相关的一些新问题,主要是"第三者"、"同性恋"、"女汉子"、"伪娘"等。结语部分探讨了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特点、价值、展望。文章认为,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特点是正面、温和、多样;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性平等、女性自由、关怀关爱、尊重生命、性健康等方面;当代中国电影叙事所反映的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依然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继续加强。
邢爽[10](2015)在《佛学与北宋士大夫的精神世界》文中研究指明隋唐佛教之所以能形成强大的影响力,除了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外,更主要是因为它凝聚了时人思想、认识能够达到的至高点,满足了人们精神理想之所愿。至北宋时期,作为中国士人精神特出群体的北宋士大夫,继续吸纳佛禅严密的哲理和精密的修行方法,力图解决长期以来儒家在形上本体的认识和具体工夫方面的缺漏问题,其精神世界也明显带有佛禅的意蕴。通过对佛学与北宋士大夫精神世界关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北宋士人风貌、治学风气演变方面因素的探析,还能让我们对佛学思潮与理学思潮的内在理路问题有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从而为明确更多儒、佛、道关系问题提供有效可行的方案。佛学思想与北宋初期士风的转变有着密切的关联。佛对儒的外在推力、佛与儒的内在关联,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宋士大夫的精神世界(人格精神、人生境界、治学风气、学术思想)体现了其受佛禅影响,趋于理性化、注重自觉性以及追求宏大境界等特征。佛禅对心性本体的阐述,内在超越性的追求,以及对“圆融无碍”宏大境界的展现等,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儒学在个体安顿、哲学思辨、身心修养方面的不足,进而引发了士风、学风的转变。在学理方面,受佛学思维方式的刺激和内在理论的影响,理学家们将传统儒家的道德和人性置于天道的根源之下,使北宋时人的道德实践有了形上的依据,也为后来的士人提供了一个超越性的“精神世界”和“意义世界”。所以,佛学对理学发生的助益作用不仅是一种“外缘说”,而是一种内在思想的传承。范仲淹作为理学先驱,其实际贡献不仅在于他对儒学精神的恢复、对后辈理学人物的识拔,更在于他开风气地援引佛禅心性思想,把“孔颜乐处”问题引向了“本体心性”之学的思考;周敦颐作为理学开山,其“无心是道”般的“自家意思”,“明通公溥”的君子人格,使整个宋明理学都蒙上一层佛禅的意境;二程的“元无欠少”的天理说可谓是对“佛祖一般,何处欠少一毫毛”禅语的述而不作,其“主敬”的修养工夫也与佛家“心不妄动之静”有着很大的关联;苏轼的“性情合一”思想、“精灵妙透”的完美人格、“圆融无碍”的人生境界都是其深受佛禅影响的具体体现。在佛学与儒学的关系方面,北宋士大夫对佛学基本上奉行的是拿来用之的开放态度,其宗旨是“儒学为体,佛学为用”。即便他们追崇佛家之意境,其内心仍是坚定、至诚的儒者。北宋士人多不同程度地排斥佛教,但不可否认他们的思想武器乃是对佛学“入室操戈”所得。“儒佛交融”是伴随着时代思潮演进的一个复杂而全面的过程,二者在其各自的内涵和特征下,相互作用和影响。理学是儒学欲更新而引出的思想整合运动,佛学正是其重要的思想来源和推力。在佛教、佛学自身发展方面,北宋佛僧们更多地以宣扬儒佛一致的态度出现,反映了佛学理论方面优势地位的丧失。尽管北宋士大夫沿着佛僧们路径,继续阐释其没有讲明白的一些心性义理问题,但由于佛教之前在调适儒释矛盾的过程中向儒学输入了大量自身思想的特质内容,此时的佛学已经再无隋唐之姿势,而逐渐被理学思潮所淹没。佛学思想在北宋士人精神风貌以及学术构建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于一些学者认为北宋佛学思想已经衰落的论断,笔者以为,北宋佛学,尤其是禅宗,以渗入士大夫人格精神和程朱理学等为自身新的表现形式。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这未尝不是佛学于另一层面上繁盛的表现。
二、把关怀送到百姓心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关怀送到百姓心中(论文提纲范文)
(1)刘文艳散文创作的审美评论(论文提纲范文)
人品文品高度统一的范本——读刘文艳《一纸情深》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情到深处跃然纸上——读刘文艳《一纸情深》随想 |
一部明德引领风尚的文学力作——简评《一纸情深》的思想性 |
一 |
二 |
三 |
一纸情深,深情溢纸——简评刘文艳的散文集《一纸情深》 |
一、浓浓亲情 |
二、眷恋乡情 |
三、真诚友情 |
四、心怀民情 |
五、《一纸情深》情感表现的审美特征 |
1.借事传情 |
2.以景抒情 |
3.托物寄情 |
人间有大爱,心上有苍生——评刘文艳的散文集《一纸情深》 |
一、我们现在怎样做父母 |
二、人生需审视,大爱在苍生 |
三、大美无形亦有形 |
疏淡清雅,质朴自然——评刘文艳散文集《一纸情深》(1) |
一、“花小香淡”:人格化的审美意象 |
二、“大美无色”:疏淡清雅之审美格调 |
三、“会心处不必在远”:清新自然的审美表现 |
(2)直面·迂回·悬置 ——“多棱镜”式的铁凝小说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性别书写研究 |
(二)文化内涵研究 |
(三)创作风格流变研究 |
(四)叙事学研究 |
(五)比较研究 |
三、研究框架及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价值 |
第一章 突围与回旋的女性存在建构 |
一、社会性别秩序的冷峻质询 |
(一)对男性话语的有力解构 |
(二)对女性主体匮乏的剖析 |
二、父权价值体系的温和回应 |
(一)潜隐的个体“恋父”情结 |
(二)压抑的历史“在场”表达 |
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困境揭示 |
(一)母性精神指认的怪圈 |
(二)情爱价值虚无的孤独 |
(三)自我成长分裂的困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洞见与固守的文化现实反思 |
一、现代文明观照下的伦理观演变 |
(一)物质丰饶带动的精神觉醒 |
(二)物欲膨胀衍生的心灵迷失 |
二、传统信仰回归中的现代性思考 |
(一)胡同文化对城市人格的塑造 |
(二)儒道文化对乡土生命的浸润 |
三、“退”与“进”之间的选择可能 |
(一)生存与现实的龃龉描摹 |
(二)困守与求变的颉颃书写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裸呈与隐匿的人性深度追问 |
一、理性开掘震颤的生命本相 |
(一)历史暴力对“人性之恶”的激发 |
(二)生命本能对“潘多拉魔盒”的释放 |
二、智性探寻超越的救赎力量 |
(一)对原罪记忆的主动反思 |
(二)对生命本真的渴望回归 |
三、“善与恶”和“罪与赎”的永恒追问 |
(一)问题一:何处是家园 |
(二)问题二:“善”对于人性的力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欢乐时别忘了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论文提纲范文)
为餐饮行业春节留守人员送祝福 |
三个“精准”让职工更“温暖” |
为值守队员办除夕迎新会 |
为值守职工建“探亲房” |
搞联欢访员工“家”暖人心 |
陪值守职工一起过年 |
岗位慰问海内外的坚守职工 |
(4)《续金瓶梅》的思想意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丁耀亢和《续金瓶梅》 |
第一节 丁耀亢生平及其思想 |
第二节 《续金瓶梅》概况 |
第二章 “刺新朝而泄黍离” |
第一节 借宋金影射明清 |
第二节 抨击金人暴行,抒写乱离血泪 |
第三节 丁耀亢的遗民心态 |
第三章 《续金瓶梅》对明朝灭亡的历史反思 |
第一节 褒扬忠烈,鞭挞奸佞 |
第二节 纲纪败坏的朝政 |
第三节 道德沦丧的世风 |
第四章 《续金瓶梅》的劝世思想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善书的流行 |
第二节 《续金瓶梅》与《太上感应篇》 |
第五章 《续金瓶梅》与明末清初思潮 |
第一节 《续金瓶梅》与清初遗民文学 |
第二节 《续金瓶梅》与明末清初实学思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论迟子建小说的苦难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迟子建创作概况及其小说研究现状 |
二、“苦难书写”的界定 |
三、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苦难的呈现形态 |
第一节 无望而沉痛的个体苦难 |
一、“残缺者”的伤痛 |
二、女性“无我”的命运 |
三、底层打工者的悲苦 |
第二节 厚重而深刻的民族苦难 |
一、“文革”运动的创伤 |
二、“兵祸”屠戮的绝望 |
三、“原乡”失落的挽歌 |
第二章 苦难书写的艺术表现 |
第一节 非常规的叙事视角 |
一、儿童视角:透视人性的规则 |
二、动物视角:揭露残酷的人性 |
第二节 苦难意象的选择 |
一、自然意象:承载忧思 |
二、神话意象:寄托哀思 |
第三节 多元化的叙述技巧 |
一、“阻断”:展现生命无常 |
二、空间对立:城乡场域之间的挤压 |
第三章 迟子建苦难书写的创作动因 |
第一节 独特的死亡感知 |
一、父亲坎坷经历的影响 |
二、丈夫意外离世的悲痛 |
第二节 东北地域文化的浸染 |
一、东北自然环境的影响 |
二、东北历史文化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外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与影响 |
一、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 |
二、屠格涅夫和契诃夫等俄罗斯作家的影响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重点与难点 |
二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意义之维: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应然与实然 |
第一节 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应然要求 |
一 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新时代农民的地位和作用 |
二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农村和谐是中国社会稳定的基础 |
三 培育什么样的公民——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 |
第二节 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然状况 |
一 富而教之:农村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二 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殊性 |
三 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的成就 |
四 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农村价值观教育实然与应然的辩证统一 |
一 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体现农村实际 |
二 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追求应然的目标 |
三 增强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
第二章 以文化人: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 |
第一节 以文化人的理论基础 |
一 文化是弘扬“道”的载体 |
二 文化认同是民族复兴的基础 |
第二节 重视“文化之魂”的研究与凝练 |
一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农民的人文精神 |
二 用革命文化激发农民的奋斗精神 |
三 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农民的改革创新精神 |
第三节 关注“农民”的现实与变化 |
一 关注现实的农民而不是抽象的农民 |
二 当代农民的新变化 |
第四节 把握以文化人的方法与路径 |
一 确立“化人”的自觉意识和主体意识 |
二 注重“化人”的载体建设 |
三 坚持“化人”的“三贴近”原则 |
四 解决制约以文化人的体制机制问题 |
五 做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作 |
第三章 实践养成: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生活 |
第一节 在生活实践中进行价值观教育 |
一 日常生活是人的生存状态 |
二 儒家生活养成教育的启示 |
第二节 紧紧围绕新时代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进行价值观教育 |
一 新时代农村美好生活的内涵 |
二 重视生活情景与社会氛围的营造 |
三 生活过程论对价值观教育的要求 |
第三节 重视礼仪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 |
一 礼仪教育的地位 |
二 礼仪教育的特征 |
三 礼仪教育的功能 |
四 新时代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运用礼仪的探索 |
第四节 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 |
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
二 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
三 传承好人精神放大好人效应 |
第四章 制度规制: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保障 |
第一节 制度既体现价值观又保障价值观的落实 |
一 制度及其价值意义 |
二 制度的价值原则 |
三 发挥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的作用 |
第二节 发挥政策的价值导向和引领作用 |
一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
二 党的农村政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第三节 让农民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体会到公平正义 |
一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 |
二 农村司法公正的着力点 |
第四节 农村社会管理应承担起倡导价值观教育的责任 |
一 农村社会管理应彰显农民主体地位 |
二 农村社会管理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
三 农村社会管理应形成好人好报、恩将德报的价值导向 |
第五章 评价体系: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评估 |
第一节 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评价维度 |
一 “精神获得感”存在的客观事实说明价值观教育和评价的客观性 |
二 衡量和评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的根本依据 |
第二节 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评价标准 |
一 是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形成日常生活价值观念 |
二 是否能让农民在践行的过程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
三 是否满足农民获得自身能力素质提升的发展需要 |
四 是否建立了健全的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制机制 |
五 是否外化为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为 |
第三节 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评价应坚持辩证思维 |
一 坚持动机评价与效果评价的统一 |
二 坚持普遍评价与特殊评价的统一 |
三 坚持规范评价与示范评价的统一 |
四 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统一 |
五 坚持激励评价与惩戒评价的统一 |
六 坚持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的统一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忠路土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田野中的忠路土司 |
第一节 忠路土司与忠路镇 |
一、忠路土司的地理范围 |
二、忠路镇简况 |
三、田野调查线路 |
第二节 忠路民间流传的土司兴亡 |
一、忠路土司的兴起 |
二、忠路土司的鼎盛 |
三、忠路土司的消亡 |
第三节 忠路土司的政治、经济、文化 |
一、忠路土司政治 |
二、忠路土司经济 |
三、忠路土司文化教育 |
四、忠路土司军事 |
五、忠路土司传说 |
小结 |
第二章 忠路土司的历史考辩 |
第一节 忠路土司的形成 |
一、龙渠县 |
二、龙渠寨与龙渠洞 |
第二节 忠路土司鼎盛期 |
一、鼎盛时期忠路司主 |
二、忠路土司替代龙渠土司 |
三、忠路土司复设 |
四、忠路土司与播州土司 |
五、忠路土司与石砫土司 |
六、忠路土司与建南土司 |
七、人口及疆域 |
第三节 忠路土司消亡 |
一、清朝雍正时期的忠路土司 |
二、忠路土司“改土归流”的原因 |
三、忠路土司自请“改土归流” |
小结 |
附表 |
第三章 忠路土司史的几个问题 |
第一节 忠路覃氏土司 |
一、覃氏家族与忠路土司 |
二、覃氏族谱与忠路土司 |
第二节 忠路土司社会文化发展 |
一、忠路司主的佛教信仰 |
二、破山禅师在忠路 |
三、忠路土司尚学 |
四、忠路土司与朝廷中央的互动——朝贡 |
第三节 忠路土司记忆 |
一、覃氏土司后裔的忠路土司记忆 |
二、当地土民后裔的忠路土司记忆 |
三、外来民后裔的忠路土司记忆 |
四、忠路人对忠路土司的碎片化记忆 |
五、佛教信仰共同认同记忆 |
六、忠路人的苦难记忆 |
小结 |
第四章 余论 |
第一节 忠路土司与中华民族“统一体” |
一、朝廷认同和贡献 |
二、民族利益及其独立性 |
第二节 忠路土司政治适应性应对 |
一、忠路土司的类型特征及多重角色 |
二、忠路土司改土入流完美政治结局归因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思路 |
五、核心概念分析 第一章 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 |
第一节 自由、独立、理性: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 |
一、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本质 |
二、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应用 |
第二节 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分析 |
一、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意义 |
二、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不足 |
三、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与电影叙事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电影分析 |
一、反抗男性压迫:《红高粱》 |
二、女性价值的实现:"小妞电影" |
三、"小妞电影"的典范:《杜拉拉升职记》 |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 |
第一节 关系、情感、关爱: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 |
一、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
二、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本质 |
三、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分析 |
一、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意义 |
二、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不足 |
三、女性主义关怀伦理与电影叙事 |
第三节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电影分析 |
一、当代中国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电影概观 |
二、关怀、奉献:《美丽的大脚》 |
三、自然关怀:《亲爱的》 |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 |
第一节 女性视角的生命关怀: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本质 |
一、与传统生命伦理的关联 |
二、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的关联 |
三、与女性主义生态伦理的关联 |
四、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意义 |
第二节 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应用 |
一、女性堕胎 |
二、代孕母亲 |
三、安乐死 |
四、器官移植 |
五、生态环境 |
第三节 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电影分析 |
一、引言 |
二、艾滋病题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 |
三、器官移植类电影叙事中的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 |
第一节 女性视角的性健康: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本质 |
一、中国性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
二、女性主义性伦理的研究领域 |
三、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应用 |
第二节 对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反思 |
一、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意义 |
二、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前提 |
第三节 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电影分析 |
一、追求"真爱"的"第三者" |
二、超越性别的蕾丝边 |
三、逃避性别的"女汉子"与"伪娘" |
本章小结 结语 |
一、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特点 |
二、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价值 |
三、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佛学与北宋士大夫的精神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解题及研究范围说明 |
1.2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1 选题背景 |
1.2.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创新及不足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及不足 |
上编 佛学对北宋士大夫精神世界的影响(总论) |
第2章 从浇漓靡风到圣贤气象 |
2.1 唐末、五代士人的浇漓靡风 |
2.1.1 忠义之风荡然 |
2.1.2 纵情享乐成风 |
2.2 北宋士人的圣贤气象 |
2.2.1 心忧天下、尚志节 |
2.2.2 孔颜乐处、适意自得 |
2.3 从浇漓靡风到圣贤气象之时代与思潮背景 |
2.3.1 社会的转型与士大夫政治地位的提升 |
2.3.2 儒学的中衰与佛学思潮的“乘虚而入” |
第3章 佛学与北宋士大夫精神气象转变之关联 |
3.1 北宋的佛学精神 |
3.1.1 入宋后佛教的恢复与禅宗的再兴 |
3.1.2 禅宗的心性思想 |
3.1.3 北宋智圆、赞宁、契嵩等高僧对儒、释的调和 |
3.2 北宋士大夫与佛禅之关涉 |
3.2.1 北宋士大夫的排佛之势 |
3.2.2 北宋士大夫的参禅学佛之风 |
3.2.3 北宋士大夫眼中兼容互补的儒、释关系 |
3.3 北宋士大夫儒佛会通的理论背景 |
3.3.1 儒佛人性与佛性的相互吸纳 |
3.3.2 儒佛生命价值与生死苦乐的殊途同归 |
3.3.3 儒佛社会伦理与入世、出世理论的再融合 |
3.4 北宋士大夫佛学与士风转变之关联 |
3.4.1 佛禅悟入本体的思维模式对士大夫理性精神的敦促 |
3.4.2 佛性的内在超越对士大夫主体自觉实践精神的催发 |
3.4.3 佛教理想人格对士大夫精神境界的提升 |
第4章 北宋士大夫“佛儒交融”的精神理路 |
4.1 北宋士大夫的“圆融精神” |
4.1.1“圆融精神”的来源 |
4.1.2 有无之圆融 |
4.1.3 和乐之圆融 |
4.2 北宋士风的转变与思想学术之关系 |
4.3 理学的发生与佛学之因缘 |
4.4 佛学向儒学的靠拢 |
下编 佛学对北宋士大夫精神世界影响的个案研究 |
第5章 范仲淹与佛学 |
5.1 范仲淹理学先驱之地位及其对理学的实际贡献 |
5.1.1 范仲淹与北宋士风的转变 |
5.1.2 范仲淹对后辈理学重要人物的识拔 |
5.1.3 范仲淹对儒学精神的复兴 |
5.1.4 范仲淹对理学思想上的实际贡献 |
5.2 范仲淹对佛学的服膺及与其学术思想上的关联 |
5.2.1 范仲淹与佛禅的渊源 |
5.2.2“先忧后乐”与“忧乐圆融” |
5.2.3“孔颜乐处”向“心性之学”的转变 |
5.3 范仲淹受佛禅影响的人格精神 |
5.3.1 追求和践行大乘菩萨道“悲心宏愿”的最高境界 |
5.3.2 吸收佛禅“无”之境界,诠释“有无之境”的完美统一 |
5.3.3 为后来士人树立“宠辱不惊”的独立人格典范 |
第6章 周敦颐与佛学 |
6.1 周敦颐与僧人的交游 |
6.2 周敦颐理学思想与佛学的联系 |
6.2.1 周敦颐着作的佛教来源考释 |
6.2.2“实理之诚”与“理事交彻” |
6.2.3“窗前草不除”与“无心是道” |
6.2.4“艮卦”与《法华经》 |
6.3 周敦颐受佛学影响的精神世界 |
6.3.1“明通公溥”的君子人格 |
6.3.2“孔颜乐处”的境界追求 |
6.3.3“无欲主静”的修为方法 |
第7章 二程与佛学 |
7.1 二程对佛学的双重态度 |
7.2 二程理学对佛学思想的吸收 |
7.2.1 二程“理之本体”与佛学之“理”本体论 |
7.2.2 二程对佛学心、性、情论的批判与吸收 |
7.2.3 二程受佛禅影响的“识敬存之”与“涵养须用敬”的修养工夫 |
7.3 二程受佛禅影响的精神世界 |
7.3.1 程颢浸润佛学之精神境界 |
7.3.2 程颐浸染佛学之精神气象 |
第8章 苏轼与佛学 |
8.1 苏轼与佛教的因缘 |
8.2 苏轼思想上与佛学的关联 |
8.2.1 苏轼受佛教影响的轮回说和鬼神观 |
8.2.2 圆融佛境与苏轼的“立朝大节” |
8.2.3“平常心是道”与苏轼的“性情合一”说 |
8.2.4“精灵妙透”的完美人格 |
8.3“悟而未悟”复归儒学精神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目录 |
四、把关怀送到百姓心中(论文参考文献)
- [1]刘文艳散文创作的审美评论[J]. 陈巨昌,刘玉慧,赖丙文,张学亚,马琳,李帅.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直面·迂回·悬置 ——“多棱镜”式的铁凝小说主题研究[D]. 刘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3]欢乐时别忘了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J]. 本刊编辑部. 工会博览, 2020(02)
- [4]《续金瓶梅》的思想意蕴研究[D]. 王小凡. 青岛大学, 2019(02)
- [5]论迟子建小说的苦难书写[D]. 仲秋云. 江南大学, 2019(12)
- [6]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 代文慧. 郑州大学, 2019(07)
- [7]忠路土司研究[D]. 丁岩. 湖北民族学院, 2018(01)
- [8]以廖俊波为榜样 扑下身子苦干实干[N]. 郎晶晶,张潇予. 云南日报, 2017
- [9]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D]. 李丹丹. 东南大学, 2016(12)
- [10]佛学与北宋士大夫的精神世界[D]. 邢爽. 湖南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