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国奇僧普明头陀(论文文献综述)
潘逸炜[1](2020)在《普陀山圣地景观空间叙事及实践》文中认为普陀山作为东亚闻名的观音圣地,其空间营造融入了自宋元至今的历时性想象,且受到自然环境、传说故事、宗教习俗和仪式的影响,作为典型圣地景观的空间建构问题有着独特的研究意义。论文运用古典文献、历史图像、地理与空间现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普陀山的自然场所特征、传说所构建的圣地意义和景观空间格局的历时性变迁,揭示其自然地形形成的多层围合关系如何与源于传说的圣迹空间融通进而使观音朝圣中心的地位深入人心,从而揭示空间叙事是普陀山圣地实践的中心。全山景观格局从宝陀观音寺的单一中心到与海潮寺构成的前后双中心,再到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共同构成了空间叙事骨架;传奇故事的追录、景点的命名、以洞穴为中心的感应附加和清代普陀山十二景名称及图像的确定使景观的意义被强化,实现了由凡到圣的转变,从而构成了空间叙事的血肉;连接各景点的香道作为空间叙事的线索,伴随拜山行脚的游行方式,起到进香导引和叙事编排的作用,控制情节的发生顺序和整体节奏。景观实践是达到空间叙事的手段,论文探索各主要节点的营造手法和规律,为普陀山景观营造中的特殊之处寻找合理解释,并揭示近当代民间主导的景观创制对完善和接续空间叙事的意义,同时洛迦山作为圣地的微缩品也纳入了朝山系统,且圣地印象一直在持续建构与变化中。本研究以普陀山作为个案研究,从景观时空变迁及空间叙事展开的角度揭示观音圣地空间和意义互动建构的进程与特征,为中国传统圣地的景观学研究、佛教本土化与景观空间交互影响等领域提供方法参考和借鉴。
须博[2](2019)在《明清时期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是依托太湖发展而来,根据明清时期地理的完整性、经济的一体性、文化的共同性、行政区划上的一致性和人们的心理认同,地域特色明显,将其界定为明清时期的“苏南地区”.明清苏南佛教建筑设计特征都从侧面反映着苏南人民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受到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影响,许多佛教建筑古建筑或直接被拆毁、或不按原貌修复或直接拆旧建新,因此对明清时期佛教建筑的系统化就显得迫切和需要.根据本文关于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这一研究重点,首先对苏南佛教建筑的历史渊源进行分析,明确明清苏南佛教建筑所依托的社会背景。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资料收集,实地测绘与数据还原,确定现状分布以及目前的保护状态.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论、结构学,类型学等相关研究方法和理论对明清时期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群落的分布特征、建筑空间布局、建筑样式和技术特征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形成全面系统的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通过对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的研究,指出苏南佛教建筑群落空间会以同一场域中两个子场域的方式存在,并提出山林与城市、苏州府与常州府、自然与人文的三元互文并存的佛教建筑场域分布特征,并揭示出动静相济的明清苏南佛教场域精神.空间格局上采用了园林布局观体现大观之境,且不断深化的这一特征,呈现出明清空间布局特征由宽大走向紧凑的演化趋势。以及在明清苏南香山匠作系统影响下体现出的实用主义营造特征.以此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的档案库.将论文中涉及的宏观、中观、微观的三个层次放入到明清苏南这个大的时空范围内,不仅是通过共时性对建筑的设计特征做分析,还通过历时性的方式理解其演化过程。文章通过深化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社会功能的影响,士绅和僧人们的捐赠让佛教建筑在明清的延续带有书香清淡之风,香山匠人和民众及民间信仰让佛教建筑具有了实用主义的崇拜,进一步理解和认识明清苏南地区所描绘的朴质超逸的佛教建筑场域意境。本文是从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研究入手,以实际建筑遗存和具体测绘数据为依托,自下而上的对明清苏南地区佛教建筑进行剖析。研究了明清苏南佛教建筑通过三元互文并存的关系存在于两种子场域中,深化了园林式的佛教建筑空间格局,并呈现出在官式外形下的具有香山匠帮精神的建筑样式和技术特征。归纳出明清苏南佛教建筑呈现民间化的总体演化过程。为建筑设计形态与苏南意境的复合提供思路,对明清苏南地区佛教建筑传统风貌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何年丰[3](2016)在《清初两浙诗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初两浙诗僧不仅人数繁多而且诗歌成就突出,但目前学界对于清初诗僧的研究在地域上主要只涉及了吴中、岭南和滇黔,对于清初两浙庞大的诗僧群体只有少数个案的研究。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大量的文献资料,共梳理出清初两浙诗僧204位,在此基础上对清初两浙诗僧的分布特点、群体类型、诗歌创作和文学贡献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六章,具体如下: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清初两浙诗僧的总体概况研究。第一章在量化统计基础上对清初两浙诗僧群体的空间分布和宗派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作了详细的分析。第二章根据诗僧对清廷政权的不同政治态度把清初两浙诗僧划分为遗民诗僧、征召诗僧和方外诗僧三类,探讨了他们的类型特点及其成因。其中,遗民诗僧多为明代遗民,他们追悼故明,不与新朝合作;征召诗僧是甲申后被清朝征召和扶持的大和尚,他们在政治态度上亲近新朝,成为新朝在佛门中的代言人:方外诗僧指那些在明亡前后都没有表现出鲜明政治倾向的诗僧,他们固守僧人的方外净土,参禅弘法。第三章到第五章是清初两浙诗僧的诗歌研究。第三章论述了清代两浙寺院中的天童寺、灵隐寺和净慈寺的诗歌传承现象,即寺院诗系。寺院诗系是明末清初才开始形成的一种寺院诗歌的传承现象,它一般有形成、发展、兴盛和衰落等阶段,因而第三章所涉及的诗僧不仅仅局限于清初这一时期,而是涉及了整个清代各个寺院的诗僧。第四章探讨了清初两浙僧诗的题材内容,具体分析了山居山行诗、弘佛参禅诗、交游酬唱诗和政治寄怀诗。第五章探讨了清初两浙诗僧的创作特点,认为清初两浙诗僧的诗歌创作具有家传师承、地域涵化和佛门沐浴的特点。第六章论述了清初两浙诗僧的文学贡献,重点探讨了清初两浙诗僧对中国古代僧诗、清诗和乡邦文学发展的贡献。此外,文末有附录两个,附录一为两浙诗僧禅宗法系传承图,包括临济宗幻有正传一系和曹洞宗小山宗书一系诗僧之间的法系传承。附录二为清初两浙僧诗存目。
孙宇男[4](2014)在《明清之际诗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般认为佛教文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指佛教的一切文献,此有过泛之嫌;狭义上指带有文学色彩之佛教典籍。关于诗僧的研究,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作家与佛禅关系研究、文本研究。论及诗僧,我们要区别僧诗与偈颂。偈颂主要是以弘扬佛法、阐发教义、举扬宗旨、激励后昆目的。两者主要不同在于:僧诗较有文采,偈颂多质朴;僧诗侧重词理意美,偈颂意浅而露;僧诗侧重心灵表达,偈颂偏于“举扬宗旨”。明清之际诗僧众多,除了社会环境等因素,值得一提的是阳明心学的突起,阳明心学在当时引起了士大夫的极大兴趣,同时对士大夫逃禅产生推动作用。据《明史·儒林传》载:“宗守仁者姚门之学,门徒遍天下,流传逾百年,其教大行,其弊滋甚。嘉、隆以后,笃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可见当时推崇心学的盛况。佛教自传入中国之日起,就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融、相处碰撞。正如赖永海先生所说,佛教在与中国古代各种学术文化的相互关系中,当以与儒学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两种文化一经接触,就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相互吸收、相互融摄。结果就是,一方面,由于佛教的影响,佛学在思维模式,修养方法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另一方面,佛教在中国传统的学术气氛中逐渐被儒学化。所以,笔者也探讨诗僧与儒学的交涉;僧诗与佛禅的交涉,最终达到圆融的境界。笔者以“四大高僧”之一的袾宏;生前身后两次惨遭“文字狱”的函可、担当、大汕作为个案的研究对象。考察他们的生平、着作版本以及诗歌等情况;分析明清之际诗僧的社会背景、文化变迁来对其创作产生的影响;以诗僧之间的唱和、交游来探究他们的人格、诗格;通过对诗僧游走于儒、道、佛之间来阐释儒教、道教、佛教的现实价值。简而言之,本论文的研究试图在国内外学者对明末个案研究成果基础上,整合明清之际诗僧的研究。
张夸[5](2014)在《清初吴中遗民僧及其文学研究》文中认为清初,大批遗民逃入佛国,此奇特现象在吴中尤为普遍。吴中因其特有的人文地理环境,产生并吸引了大量遗民僧在此修行,人数之多、情况之复杂为世所罕见。这些遗民僧或藏匿于山,或隐于佛寺,或闭户不出,虽为僧人,却不忘君父之恩,结交志士、修史明志;既是遗民,却又广结佛缘,参禅论道。他们秉持忠义,生存艰难,却依旧不忘以唱和诗文自娱。由于身份的复杂,他们形成了融汇丰富的文化思想,并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独特的文学风貌。本文共分为六部分进行论述,分别为引言、正文四章和结语。引言部分梳理吴中遗民僧的研究现状,对清初吴中遗民僧及其文学的研究价值做简要阐述,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行文思路。第一章,概述清初遗民僧现象,分析产生大量遗民僧的原因,归纳整理遗民僧的地域分布状况,为下文研究其事迹、生存、活动等奠定基础。第二章,主要探讨吴中在清初的政治氛围与佛教氛围,在此基础上,分类考查吴中所产生的遗民僧的生平事迹,着重考证其出家时间、原因、地点,及为僧后的生活。第三章,具体论述遗民僧的生存、活动与思想心态。包括生存的艰难,及在此生存之下所进行的政治、文学、宗教活动,进一步阐释其遗民思想与佛教思想。第四章,概括吴中遗民僧文学创作的整体风貌。以熊开元、叶绍袁、薛寀、吴有涯为代表,分别研究佛寺修行与隐遁修行遗民僧的文学创作情况,力图探寻佛教给他们造成的影响。结语部分即是对吴中遗民僧问题做总结,并对这一话题的研究空间做展望。
段宁[6](2009)在《归庄文学思想之演变》文中研究指明归庄身处明清鼎革之际,其文学思想的发展演变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本文以归庄文学思想之演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学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具体分析归庄各时期的创作情况,结合其文论表述,分析其文学思想的阶段性特点与整体面貌。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结合明末清初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与归庄的生活经历、性格品行,分析归庄的人生态度与审美情趣的变化及其对文学思想的影响。本文力图呈现归庄文学思想发展演变的整体性、复杂性、历时性、立体性,并以之反观明末清初的文学发展情况,最终使归庄文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得以还原,使其时代意义得以揭示。在论文结构的安排上,本文将紧紧围绕归庄各时期文学创作的具体情况和文学思想的复杂内涵、发展变化、形成原因等问题展开论述。第一章第一节研究归庄早期的娱情之作以及以诗娱情、“清才意气真”的文学思想并分析其成因。第二节研究归庄明末扬名求仕、关注现实之作以及求实尚质的文学思想并分析其成因。第二章第一节研究归庄明清易鼎之际的写实记史之作以及以诗文存史的文学思想并分析其成因。第二节研究归庄明亡后的发愤抒情之作以及发愤抒情的文学思想并分析其成因。第三章第一节研究归庄后期重视忠义精神与文学实用性的作品以及重视忠义精神的文学思想及其实用文学观并分析其成因。第二节研究归庄晚期遣兴消愁之作以及遣兴消愁的文学思想并分析其成因。结语将在前三章历时性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归庄文学思想的总体特征与时代意义。本文认为归庄的娱乐抒情和经世致用这两大文学功能观在三个阶段交替占据主导地位,在每一阶段的具体表现又有所不同。本文还认为归庄的文学思想受晚明心学与明清易代之际重视儒家精神的经世致用思潮影响,以“真”为核心,讲求以真品行抒写真性情并记录真事物。其文学作品以“理”和“气”为两大元素,在不同心态的影响下具体表现为“清气”之作与“元气”之作。最后,本文指出归庄文学思想演变的时代意义是完整地体现了明末清初文学的发展脉络:一、随着政治危机的加重,明末文学创作逐渐倾向于反映现实、经世致用;二、鼎革之际,强烈的亡国之痛使文学创作转向史实之记载与悲痛之抒写;三、随着清朝的统治日益巩固,文学创作倾向又开始向日常审美回归。
张兵[7](2005)在《明遗民诗人归庄与佛教》文中研究指明佛教自东汉末年传人中国,西晋时已与文人士大夫结下了不解之缘,唐宋以至明清各代有不少文人均程度不同地受到佛教思想的浸染。可以说,佛教对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乃至审美情趣均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当然,佛教在对文人士大夫思想进行渗透的同时,它自身也在进行改造,它在逐步完成佛教的中国化,即儒学化。其影响是双向的。而被清初文人称为"天崩地解"、"王纲解纽"的明清之际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独
刘红娟[8](2005)在《归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归庄是明末清初重要的作家。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归庄的研究很不充分。本文试图通过有关史籍与他的创作勾画出其人其文在历史中的原貌,希望对归庄的研究有所益助。论文分为四个部分。一、生平考述。主要是勾勒考察归庄所处的时代环境、归庄思想性格特征及其交游。二、思想考索。该部分在梳理归庄实学思想、儒佛观念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归庄政治思想政治态度的变化及原因。三、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该部分以归庄“深其学问,养其性情”的诗论为重点,论述了归庄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系列诗论主张,并将归庄的诗歌按主题分为国事诗与赏花诗进行论述。四、散文理论与散文创作。该部分在梳理归庄散文创作的师承渊源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他对归有光散文的继承和发展。在四个方面论述的基础上,得出应重视归庄在文学史上地位的结论。
俞晓红[9](2004)在《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探讨佛教东传与唐五代白话小说形成的关系。佛教东传的过程,对中国来说就是经历了一个外来文化与固有的传统文化冲突直至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佛教的观念深刻影响了汉民族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心理,帝王后妃、文人才士、黎民百姓的文化生活都与佛教发生了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关系。而寺院僧徒讲经说法时,有意借助佛教文学中故事性譬喻性的题材,以宣教辅教,示现化导,这一方式导致了唐五代时期俗讲“变文”的产生。从“变文”的体式、题材诸方面看,其中一部分已经具备了白话小说的诸种美学特征,可以视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发端,并且影响到后世白话小说的发展,拥有明显的小说史价值。 导言部分主要探讨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梳理其研究历史与现状,确定本课题的研究对象、范围和文本依据,说明本论文的学理依据、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并及论文的疑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意在梳理佛典东传对中国文学带来的影响。佛经翻译经历了一个从口述笔受到建立译场的嬗变过程,译经文体是华梵结合、韵散相间。这种译经方式和文体特点,为俗讲变文由口头讲述发展为文字记录、并采用韵散相间体制,提供了必要的文化准备。佛经传译者选择、比配中土文化概念以传达佛教文化观念,是俗讲变文采纳中土历史时事题材以宣说教义这一动机的创作前提。 第二章试图描述佛教东传影响魏晋隋唐时期中土文化生活的历史状貌。帝王文士的佛学修养与佛教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佛教理论的本土化;释子之精通儒释道,与朝廷贵族士林的交往,加快了释教中国化的过程,使佛教更多地具有了中国化宗教的文化品位;民间各阶层百姓的佛教信仰及其佛事活动,是佛教走向大众化世俗化的重要途径。 第三章辨析“变”的涵义和“变文”的由来,认为“变文”受到佛教文化的直接影响而产生。“变”即“正变”之“变”,意谓对正宗文体的变异。俗讲是释弟子用以说明教义、化导众生的世俗化途径。面对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的俗众听者,僧徒有意选择佛典中原有的那些具有神异色彩和譬喻意义的情节,加以发挥、敷演,形成书面文字后,便衍变为一种新的文体。它与内典正文既相关联又有变异,故题名曰“变文”。 第四章考察探究寺院俗讲的发生状况和形成“变文”的具体状貌,并试图确立唐五代白话小说概念及其具体篇目。“变文”并不是转变、俗讲的底本,而应该是俗讲的记录本,寺僧、学士郎、孔目官、知术院弟子和一些普通百姓出于发愿、修持或辅助教化的需要,书写记录俗讲内容,导致“变文”的出现。“变文”中一部分故事性很强的叙事作品,便构成白话小说的基本篇目。 第五章论析唐五代白话小说叙事体制的形成,主要源于汉译佛典的影响。本章从韵散相间体制、叙事基本句式的特征和功能、诸多语汇的构词特征这三个方面,论证唐五代白话小说叙事体制的佛典渊源,并力求说明佛教文学向传统文学靠拢过程中的形式变异现象。 第六章和第七章重点探寻唐五代白话小说的题材来源。唐五代白话小说题材主要有佛教故事、僧道故事、历史故事、时政故事、民间传说、感应故事等多种类型。除了时事与感应题材的极少数篇目之外,大部分篇目都有佛教文献或中土文献的文本来源。本章梳理了这些作品的题材渊源与流变情况,对其变异及其原因作了辨析。 第八章侧重论析唐五代白话小说的观念世界:修道说法的人生观,善恶轮回的果报观,三教融存的伦理观,三世三界的时空观。源于佛典故事和中土高僧故事的篇目,传达了佛家的信仰与观念;诸多取材于中土史实时事或民间传说的篇目,则在情节的处理和叙述过程中,也或多或少渗入了释家的观念,从而出现儒道思想杂揉融合的状态。 第九章试图阐明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的文学史意义。佛教东传,融入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体系,对中国文学产生深刻的影响。它生发了中国小说的三生观念,拓展了小说创作的思维空间,激发了小说作家的想象潜能。而唐五代白话小说则不仅影响唐代文言小说的形式构成,并且直接导致宋元白话小说的形成,更对后世宝卷、诸宫调、鼓子词、弹词、戏曲、道情、子弟书、快书等多种艺术形式发生深刻的影响。
朱哲[10](2002)在《爱国奇僧普明头陀》文中认为 普明头陀(1613—1673),明末清初义士归庄,初名祚明,字玄恭,一字元功,又日圆功,号恒轩。姓好奇,又自称归藏,归来乎、悬弓、园公、鏖鍪钜山人,逸群公子等。江苏昆山人。为太仆卿归有光曾孙,处士归世昌(字文休)之子。好学敦行,为诸
二、爱国奇僧普明头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爱国奇僧普明头陀(论文提纲范文)
(1)普陀山圣地景观空间叙事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理论意义 |
1.2.1 深化对名山景观时空体验的研究 |
1.2.2 构建以普陀山为代表的佛教圣地景观学研究思路 |
1.2.3 拓展佛教建筑和景观的历史研究视野 |
1.3 研究对象及范畴 |
1.3.1 普陀山 |
1.3.2 空间叙事 |
1.3.3 景观实践 |
1.4 研究现状 |
1.4.1 圣地景观营造相关研究 |
1.4.2 观音本土化与进香相关研究 |
1.4.3 普陀山历史和空间格局相关文献与研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观音圣地:补陀洛迦地理位置的变易 |
2.1 佛经中的观音与补陀洛迦 |
2.1.1 补陀洛迦在佛经中的位置 |
2.1.2 佛经中补陀洛迦的景观特征 |
2.1.3 补陀洛迦作为真实位置的出现 |
2.2 妙善公主传说与汝州香山寺 |
2.2.1 观音经典在中国本土的接纳和演绎 |
2.2.2 妙善公主:中国民间的观音菩萨 |
2.2.3 “香山模式”:观音祖庭汝州香山寺的出现 |
2.3 杭州上天竺寺与白衣观音 |
2.3.1 白衣观音感应与上天竺寺创建 |
2.3.2 “上天竺模式”的成熟:从碑刻到《香山宝卷》 |
2.3.3 上天竺寺与普陀山 |
2.4 普陀山的自然神性与传说构建 |
2.4.1 疑经中的观音本生与补陀洛迦 |
2.4.2 多层围合的神性场所 |
2.4.3 传说的历时性叠加 |
2.4.4 “普陀山模式”的传播与复制 |
2.5 布达拉宫:第二普陀山 |
2.5.1 三怙主圣山与《西藏镇魔图》 |
2.5.2 从森康噶布到布达拉宫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从单一中心到三大寺的叙事骨架 |
3.1 宝陀观音寺的单中心叙事 |
3.1.1 从宋代宝陀观音寺到观音道场的确立 |
3.1.2 宝陀观音寺与潮音洞形成的初期景观结构 |
3.1.3 《补陀落山圣境图》中的初期圣地叙事 |
3.2 晚明镇海禅寺建立后的双中心叙事 |
3.2.1 大智真融和“宝陀寺风波” |
3.2.2 前后寺的历史兴废和殿堂格局 |
3.2.3 从海潮庵到观音别院:寺院结构的复制与互补 |
3.2.4 “补陀洛迦山总图”和“普陀山图”反映的圣地格局变化 |
3.3 慧济禅寺的兴起与晚清三大寺格局的确立 |
3.3.1 从慧济庵到慧济禅寺 |
3.3.2 慧济禅寺的殿宇及格局特征 |
3.3.3 普陀山山境图反映的圣地格局 |
3.4 景观叙事的序列和主题 |
3.4.1 明清时期的观音与弥陀净土信仰 |
3.4.2 《普陀宝卷》与普陀山空间的民间想象 |
3.4.3 景观叙事序列和净土次第因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景观神圣化:叙事的血肉 |
4.1 传奇故事的空间演绎 |
4.1.1 从“梵僧燃指”“慧锷开山”到潮音洞灵感中心地位的确立 |
4.1.2 井——本土仙道传说的“物证” |
4.1.3 短姑道头:从“神迹”到“胜迹” |
4.2 景观的命名:空间由凡转圣的标志 |
4.2.1 山峰命名的来源 |
4.2.2 岛礁的命名与圣地发轫传奇 |
4.2.3 景点的命名与传奇的发展 |
4.3 洞穴景观的特殊感应与神圣性 |
4.3.1 自然的观瞻中的灵感示现 |
4.3.2 丹洞、礼佛洞和修行洞 |
4.4 普陀山十二景的意义与图像 |
4.4.1 普陀山十二景的文学描述 |
4.4.2 普陀山十二景图像的定形与传承 |
4.4.3 普陀山十二景的近当代流变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作为叙事线索的香道 |
5.1 路径导引与情节编排 |
5.1.1 单中心叙事时期的香道 |
5.1.2 双中心叙事时期的香道 |
5.1.3 慧济禅寺兴起后的香道 |
5.1.4 香道发展模式与景点组织关系 |
5.2 香道的组景设计与进香体验 |
5.2.1 登岸:短姑道头埠 |
5.2.2 翻山:妙庄严路 |
5.2.3 越岭:香华街——几宝岭——玉堂街 |
5.2.4 登高:香云路 |
5.3 香道的命名及文字景观 |
5.3.1 香道命名的寓托性意义 |
5.3.2 香道沿线文字景观的内涵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圣地景观的近当代演绎 |
6.1 民间主导的圣地景观实践 |
6.1.1 太子塔的修建和海岸牌坊的建成 |
6.1.2 印光法师住锡与道场影响力的扩大 |
6.1.3 民国和1980年代后的民间力量 |
6.2 中兴与圣地意义的接续 |
6.2.1 全山方丈妙善长老中兴普陀 |
6.2.2 露天南海观音像建成的特殊意义 |
6.2.3 思想变革中的传统礼俗和仪式 |
6.3 洛迦山:普陀山的“下山” |
6.3.1 洛迦山作为圣地附属地的出现 |
6.3.2 洛迦山叙事意义的建构 |
6.4 现代交通方式下朝山体验与空间的变化 |
6.4.1 轮船时代的来临 |
6.4.2 岛内交通方式的多样化 |
6.4.3 游山线路的固化与寺庵景点的减少 |
6.5 旅游和传媒兴起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
6.5.1 民国旅游中景观叙事的弱化 |
6.5.2 商业化的反思与当代旅游空间特征 |
6.5.3 传媒出版物影响下的圣地印象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余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讨论的方向 |
7.3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普陀山岛地理信息基础资料 |
附录二 《华严经》善财童子访补陀落迦文本比较 |
附录三 佛经中补陀落迦景观的相关文本 |
附录四 普陀山三大寺发展年表 |
(2)明清时期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缘起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分布现状 |
1.2.2 与佛教建筑相关的研究方法现状 |
1.2.3 苏南及周边地区佛教建筑的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中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的时空界定 |
1.4.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理论基础 |
1.6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的历史渊源 |
2.1 苏南地区的生态环境 |
2.1.1 苏南水体概况 |
2.1.2 苏南的地貌 |
2.2 苏南文化的历史渊源 |
2.2.1 苏南三市古邑起源 |
2.2.2 吴文化的时空渊源 |
2.2.3 苏南政权、经济文化特征 |
2.2.4 明清前苏南佛教文化的历史发展 |
2.2.5 宗教名山的形成 |
2.3 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社会背景 |
2.3.1 明清时期苏南行政区划 |
2.3.2 明清时期吴地建筑文化的强盛 |
2.4 明清时期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的文化特征 |
2.4.1 明清时期佛教是苏南地区最重要的宗教形式之一 |
2.4.2 明清时期苏南地区的建筑帮派与建筑典籍 |
2.5 小结 |
第三章 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基本概况 |
3.1 现存建筑遗产的调研情况 |
3.1.1 调研的范围及内容 |
3.1.2 调研的方法及过程 |
3.1.3 苏南佛教建筑遗产考证 |
3.1.4 相关保护措施及保护名录 |
3.1.5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
3.2 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类型及分布 |
3.2.1 明代“禅、讲、教”的分明 |
3.2.2 清代的“诸宗合一 |
3.2.3 明清时期的苏南两府佛教建筑分布情况 |
3.2.4 明清时期的常州府佛教建筑分布情况 |
3.3 解放后苏南佛教建筑遗存概况 |
3.3.1 苏州寺观保护和调研情况 |
3.3.2 无锡寺观保护和调研情况 |
3.3.3 常州寺观保护和调研情况 |
3.3.4 苏南寺塔类建筑、建筑艺术文物遗存 |
3.4 小结 |
第四章 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分布特征 |
4.1 苏南传统佛教建筑群落的场域特征 |
4.1.1 苏南佛教建筑的场域共性特征 |
4.1.2 同一场域内的两种场域空间 |
4.1.3 两种场域空间的共有关系 |
4.2 苏南滨湖山地场域佛教建筑群落的空间分布关系—叠加式 |
4.2.1 环太湖山区佛教建筑群落的具体分布情况 |
4.2.2 苏南山势向心静态空间特性 |
4.2.3 苏南佛教建筑求心动态空间分布特征 |
4.2.4 聚散有序、层次分明的网络状群落结构 |
4.2.5 沿湖地区佛教建筑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叠加式 |
4.3 内陆平原地区场域的佛教建筑群落空间形态—以苏州府和常州府为例 |
4.3.1 内陆平原场域的地理生长情境 |
4.3.2 苏南两府城市要素特征之同质性 |
4.3.3 明清苏州府佛教建筑分布特征之异质性一 |
4.3.4 明清常州府佛教建筑分布特征之异质性二 |
4.3.5 同质性的苏南内陆区域佛教建筑分布特征 |
4.4 小结 |
第五章 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空间布局特征 |
5.1 苏南佛教建筑明以前空间格局的形成 |
5.1.1 初期佛教建筑的基本格局 |
5.1.2 南宋时期的寺院格局 |
5.2 明清苏南园林佛教建筑的基本格局 |
5.2.1 廊院式布局观的形成 |
5.2.2 巧借山地境致的园林佛教建筑 |
5.2.3 造补之平原园林寺院 |
5.3 博约折中的空间组合关系 |
5.3.1 塑造序列空间 |
5.3.2 院落围透空间关系灵活多变 |
5.3.3 特殊建筑空间形态特征 |
5.3.4 正殿建筑体量与庭院空间比例关系特征 |
5.4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空间布局的特征演化 |
5.4.1 明代佛教建筑空间布局特征 |
5.4.2 清代佛教建筑空间布局特征 |
5.5 小结 |
第六章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样式及技术特征 |
6.1 明清时期的香山匠作系统 |
6.1.1 明清香山帮与香山匠人 |
6.1.2 苏南佛教建筑的香山帮营造及影响 |
6.2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殿庭建筑大木构造及特点 |
6.2.1 明清佛教建筑殿庭建筑的平面特征 |
6.2.2 苏南佛教建筑殿庭建筑的梁架结构特征 |
6.2.3 苏南佛教建筑牌科的主要特点 |
6.3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造型艺术特色 |
6.3.1 寺院殿庭建筑外观形态 |
6.3.2 苏南佛教建筑中砖石建筑的艺术特色 |
6.4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小木装折的朴质特征 |
6.4.1 外檐装折建筑艺术特色 |
6.4.2 内檐装折建筑艺术特色 |
6.5 小结 |
第七章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语境下的时空发展 |
7.1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的“全面”世俗化 |
7.1.1 与官府的关系 |
7.1.2 与施主的关系 |
7.1.3 书香清淡之风的形成 |
7.2 由“自然”到“自我”的互文共生场域语境 |
7.2.1 三元并存的互文分布关系 |
7.2.2 分布关系中的的趋势特点 |
7.3 “自然山林”到“城市山林”的园林式布局 |
7.3.1 因借与造补的空间格局 |
7.3.2 博约与折中的空间组合 |
7.3.3 由宽大到紧凑的格局演化 |
7.3.4 城市园林语境的强化 |
7.4 “实用功利”的明清苏南佛教建筑营造方式 |
7.4.1 简化与实用的大木构 |
7.4.2 质朴的小木装折与造型艺术特色 |
7.4.3 贯穿始终的香山匠帮建筑营造精神 |
7.5 “朴实超逸”的明清苏南佛教建筑语境 |
7.5.1 实用崇拜的儒释道合一 |
7.5.2 合于自然—明清苏南佛教场域格局观 |
7.5.3 境与性会—明清苏南佛教场域意境 |
7.6 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后续研究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附录2: 苏南地区寺观建筑遗存测绘及调查案例 |
附录3: 苏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明洪武) |
附录4: 苏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明嘉靖) |
附录5: 苏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清乾隆) |
附录6: 常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明洪武) |
附录7: 常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明成化) |
附录8: 常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清康熙) |
附录9: 常州市现存僧寺调查表 |
附录10: 无锡市现存僧寺调查表 |
附录11: 苏州市现存僧寺调查表 |
(3)清初两浙诗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诗僧研究现状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价值 |
四、选题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清初两浙诗僧的分布特点 |
第一节 诗僧的空间分布 |
一、分布特点 |
二、分布成因 |
第二节 诗僧的宗派分布 |
一、分布特点 |
二、分布成因 |
第二章 清初两浙诗僧的群体类型 |
第一节 遗民诗僧 |
一、由“遗”而“僧”的遗民诗僧 |
二、因“僧”兼“遗”的遗民诗僧 |
第二节 征召诗僧 |
一、征召诗僧群体的形成方式 |
二、征召诗僧群体的形成原因 |
第三节 方外诗僧 |
一、方外诗僧的政治态度 |
二、方外诗僧的宗教特点 |
第三章 清初两浙诗僧的诗系传承 |
第一节 天童诗系 |
一、天童诗系的渊源 |
二、天童诗系的形成 |
三、天童诗系的兴盛 |
四、天童诗系的衰落 |
第二节 灵隐诗系 |
一、灵隐诗系的渊源 |
二、灵隐诗系的形成 |
三、灵隐诗系的兴盛 |
四、灵隐诗系的衰落 |
第三节 净慈诗系 |
一、净慈诗系的渊源 |
二、净慈诗系的形成 |
三、净慈诗系的兴盛 |
四、净慈诗系的延续 |
第四章 清初两浙诗僧的文学创作(上) |
第一节 山居山行诗 |
一、住行坐卧的生活书写 |
二、生态各异的景物描写 |
三、超尘脱俗的心境抒发 |
第二节 弘佛参禅诗 |
一、弘法颂佛的佛教宣扬 |
二、悟道明性的禅机参悟 |
第三节 交游酬唱诗 |
一、集会宴游的友朋酬唱 |
二、此地分离的难舍赠别 |
三、他乡故知的寓情寄怀 |
第四节 政治寄怀诗 |
一、家国兴亡的遗民咏叹 |
二、兵燹劫后的民瘼关怀 |
三、皇恩浩荡的新朝颂扬 |
第五章 清初两浙诗僧的文学创作(下) |
第一节 诗僧文学创作的家传师承 |
一、诗歌创作的家学传承 |
二、诗歌创作的名士教化 |
第二节 诗僧文学创作的地域涵化 |
一、杭州:发乎性情,诗风清丽 |
二、宁波:衲衣本色,清高野逸 |
三、嘉、绍:唐贤风调,出尘云朗 |
四、台、温:旷然清俊,悠然自远 |
第三节 诗僧文学创作的佛门沐浴 |
一、“蔬笋气” |
二、“烟霞气” |
第六章 清初两浙诗僧的文学贡献 |
第一节 对僧诗发展的贡献 |
一、僧诗的新发展 |
二、诗系的新现象 |
第二节 对清诗发展的贡献 |
一、独特的创作群体 |
二、深远的文学影响 |
第三节 对乡邦文学发展的贡献 |
一、乡邦文献的繁荣 |
二、乡邦文人的成长 |
结语 |
附录一 两浙诗僧禅宗法系传承图 |
附录二 清初两浙僧诗存目 |
征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明清之际诗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回顾 |
二、 本文选题意义 |
三、 明清之际的界定以及诗僧与僧诗概念之别 |
第一章 明清之际诗僧宗派、地域分布及文学创作考 |
第一节 诗僧宗派及地域分布情况 |
第二节 诗僧别集、词作考 |
一、 诗僧别集考 |
二、 诗僧词作考 |
第二章 明清之际诗僧层出不穷之原因 |
第一节 动荡的时局 |
第二节 禅宗之兴盛 |
第三节 心学的异军突起 |
第四节 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 |
第五节 诗僧与士大夫的交游 |
第三章 明清之际诗僧与儒学的交涉 |
第一节 诗僧援佛入儒 |
一、 产生之原因 |
二、 禅悦之风兴盛 |
三、 晚明狂禅派的禅儒互释 |
第二节 诗僧会通儒释 |
第三节 调和儒释 |
第四节 儒学影响下的释子及其文论 |
一、 文论儒学化 |
二、 释子儒家化 |
第四章 明清之际僧诗与佛禅的交涉 |
第一节 以诗证禅 |
第二节 以禅喻诗 |
第三节 诗禅圆融 |
第五章 明清之际诗僧个案研究(上) |
第一节 函可:以诗得罪诗愈奇 |
一、 函可生平考 |
二、 函可《千山诗集》版本考 |
三、 函可诗歌内容论 |
四、 函可诗歌风格、艺术论 |
第二节 “僧中班马”之袾宏:净土宗上下千年最纯圆之人 |
一、 袾宏生平考 |
二、 袾宏莲池着述考 |
三、 袾宏的思想成就 |
第六章 明清之际诗僧个案研究(下) |
第一节 担当:老僧自有梅花骨 |
一、 担当生平考 |
二、 担当着述版本考 |
三、 “云中一鹤”之担当 |
四、 担当的艺术观 |
五、 世人对担当的评价 |
第二节 石濂:一位值得关注的人物 |
一、 石濂大汕生平考 |
二、 石濂着述版本考 |
三、 “妖僧”不妖 |
第七章 后人对明清之际僧诗的评价 |
第一节 明清之际僧诗歌无“酸馅气”、“蔬笋气” |
第二节 明清之际僧诗的“烟霞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清初吴中遗民僧及其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价值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清初遗民僧问题概说 |
第一节 “遗民僧”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清初遗民僧产生的原因 |
一、政治环境的促使 |
二、社会环境的熏陶 |
三、佛教盛行的影响 |
第三节 遗民僧的地域分布 |
第二章 清初吴中地域氛围及遗民僧事迹考 |
第一节 清初吴中地域氛围 |
一、政治氛围 |
二、佛教氛围 |
第二节 吴中遗民僧事迹考 |
一、隐遁型 |
二、传统型 |
三、云游型 |
第三章 清初遗民僧的生存、活动与思想 |
第一节 遗民僧的生存 |
一、依佛寺生存 |
二、靠家中或友人接济 |
第二节 遗民僧的活动 |
一、政治活动 |
二、佛教活动 |
三、文学活动 |
第三节 遗民僧的思想 |
一、遗民思想 |
二、佛教思想 |
第四章 清初遗民僧的文学创作 |
第一节 遗民僧文学创作的总体特点 |
一、遗民思想的表现 |
二、对明代文学的反思 |
三、文学中的“佛禅” |
第二节 熊开元的文学创作 |
一、散曲 |
二、序文 |
三、杂着 |
第三节 隐遁修行遗民僧的诗歌创作 |
一、叶绍袁的亡国悲叹 |
二、吴有涯的借“禅”浇愁 |
三、薛寀的“佛禅参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归庄文学思想之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论题的提出 |
研究现状综述 |
一、对于归庄之生平与思想及其相关时代背景的研究 |
二、对于归庄之文学思想的研究 |
三、对于归庄之具体作品的研究 |
四、对于归庄之性格行为与文化品格及其在作品中的反映的研究 |
五、对于归庄之交游及其时代意义的研究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本文的创新点 |
一、目前归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章 归庄明末的文学思想 |
1.1 诗以娱乐、诗以抒情、“清才意气真” |
1.1.1 归庄早期的娱情之作 |
1.1.2 归庄早期以诗娱情、“清才意气真”的文学思想 |
1.1.3 归庄早期以诗娱情、“清才意气真”的文学思想之成因 |
1.2 以诗扬名、以文求仕、求实尚质 |
1.2.1 归庄明末扬名求仕、关注现实的作品 |
1.2.2 归庄明末求实尚质的文学思想 |
1.2.3 归庄明末求实尚质的文学思想之成因 |
第2章 明崇祯十七年至清顺治九年归庄的文学思想 |
2.1 “手持简书诛逆胡” |
2.1.1 归庄明清鼎革之际的写实记史之作 |
2.1.2 归庄明清鼎革之际以诗文记史的文学思想 |
2.1.3 归庄明清鼎革之际以诗文记史的文学思想之成因 |
2.2 “长吟写我心,涕下沾双扉” |
2.2.1 归庄明亡后的发愤抒情之作 |
2.2.2 归庄明亡后发愤抒情的文学思想 |
2.2.3 归庄明亡后发愤抒情的文学思想之成因 |
第3章 归庄后期的文学思想 |
3.1 对忠义精神之重视与其实用文学观 |
3.1.1 归庄后期重视忠义精神与文学实用性的作品 |
3.1.2 归庄后期重视忠义精神的文学思想与其实用文学观 |
3.1.3 归庄后期重视忠义精神的文学思想与其实用文学观之成因 |
3.2 “晚寄诗酒聊娱情” |
3.2.1 归庄晚期的遣兴消愁之作 |
3.2.2 归庄晚期以诗文遣兴消愁的文学思想 |
3.2.3 归庄晚期以诗文遣兴消愁的文学思想之成因 |
结语 |
归庄文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
归庄文学思想的时代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陈玉璂《归元恭诗文集序》 |
附录2:归庄作品版本 |
附录3:归庄生平与作品系年简编 |
致谢 |
(8)归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一、归庄生平考述 |
二、归庄思想考索 |
三、归庄的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 |
四、归庄的散文理论与散文创作 |
结语 |
主要参考书目 |
附录一:佚诗一首 |
附录二:归庄研究论文列表 |
附录三:归庄交游人名考录 |
致谢 |
华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9)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导言 |
第一章 佛典传译和佛教的本土化 |
第一节 译经方式:口述笔受,建立译场 |
一、 口传与口译 |
二、 重质与重文 |
三、 译场与助手 |
第二节 译经文体:华梵结合,韵散相间 |
一、 理念:从直译到意译 |
二、 文体:以通俗释抽象 |
第三节 文化取向:借外传内,格义拟配 |
一、 译经时的概念选择 |
二、 讲经中的比配贯通 |
第二章 佛教和魏晋隋唐时期的文化生活 |
第一节 帝王的宗教需求 |
一、 精神崇尚,礼佛敬僧 |
二、 政治需要,裨益王化 |
第二节 僧侣的文化生活 |
一、 博涉内外,相与名士 |
二、 擅诗会文,兼工书画 |
第三节 文士的佛学修养 |
一、 交好名僧,儒释兼修 |
二、 融通佛理,优游文学 |
第四节 民间的宗教信仰 |
一、 佛教道场的建立 |
二、 百姓的佛事活动 |
第三章 佛教与变文 |
第一节 “变文”成说 |
一、 变佛经为俗讲说 |
二、 述佛经神变事说 |
三、 由梵语而转译说 |
四、 经文文体变异说 |
五、 本土文体发展说 |
第二节 疏“变” |
一、 汉语文献中的“交” |
二、 汉译佛典中的“变” |
第三节 多重文化视角的考察 |
一、 从本土文化的视角考察变之由来 |
二、 从变文和经文关系的视角考察变文由来 |
三、 从佛法要义的视角考察变之涵义 |
第四节 从变相看变文 |
一、 佛像与像教:造像、观像、行像 |
二、 示现与观想:变相的由来和功能 |
第四章 俗讲、变文与白话小说的形成 |
第一节 讲唱者:身份的变迁与技艺的传播 |
一、 法师、都讲与经师、导师 |
二、 僧讲、尼讲与俗讲、转变 |
第二节 书录者:发愿、修持与教化 |
一、 从变文和说话渊源推导其可然性 |
二、 从经文和变文写本判断其实然性 |
第三节 接受者:听讲与阅读的双重接受 |
一、 听觉接受:观听俗讲 |
二、 视觉接受:阅读变文 |
第四节 唐五代白话小说的界定 |
一、 白话小说的概念确立 |
二、 白话小说的基本篇目 |
第五章 唐五代白话小说的叙事体制 |
第一节 叙事体制的渊源与衍变 |
一、 韵散相间体制的佛典渊源 |
二、 韵文引导方式的三种类型 |
第二节 叙事形式的特征与功能 |
一、 散文的基本句式及其特点 |
二、 韵文的基本句式及其特点 |
三、 韵散相间形式的基本功能 |
四、 全韵篇目的形式特点和功能 |
第三节 佛典语汇的袭用和变异 |
一、 佛典常用语汇的袭用 |
二、 基本句式的整饬变异 |
第六章 唐五代白话小说的题材来源(上) |
第一节 佛经故事的直接演化 |
一、 八相题材 |
二、 目连题材 |
三、 祗园题材 |
四、 其他题材 |
第二节 僧道故事的敷衍变异 |
一、 慧远题材 |
二、 玄奘题材 |
三、 道士题材 |
第七章 唐五代白话小说的题材来源(下) |
第一节 史实时事的异样观照 |
一、 历史题材 |
二、 时事题材 |
第二节 民间故事的杂糅变迁 |
一、 传说题材 |
二、 感应题材 |
三、 其他题材 |
第八章 唐五代白话小说的观念世界 |
第一节 修道说法的人生观 |
一、 为度众生,示现化导 |
二、 舍生求法,给施众生 |
第二节 善恶轮回的因果观 |
一、 善恶因果,六道轮回 |
二、 人有三生,业有三报 |
第三节 三教融存的伦理观 |
一、 三教并存,彼含互摄 |
二、 援儒入佛,征史说法 |
三、 忠孝并崇,渊源深厚 |
第四节 三世三界的时空观 |
一、 三生三世,百千万劫 |
二、 三界六天,三千大千 |
第九章 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
第一节 佛教对中国文学观念世界的影响 |
一、 佛教文学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 |
二、 佛教文学补构了中国文学的形象体系 |
三、 佛教理念生发了中国文学的三生观念 |
第二节 唐五代白话小说的小说史价值 |
一、 影响唐代文言小说的形式构成 |
二、 直接导致宋元白话小说的形成 |
三、 分流出后世多种文学艺术种类 |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爱国奇僧普明头陀(论文参考文献)
- [1]普陀山圣地景观空间叙事及实践[D]. 潘逸炜.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2]明清时期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研究[D]. 须博. 江南大学, 2019(07)
- [3]清初两浙诗僧研究[D]. 何年丰. 浙江师范大学, 2016(02)
- [4]明清之际诗僧研究[D]. 孙宇男. 吉林大学, 2014(09)
- [5]清初吴中遗民僧及其文学研究[D]. 张夸. 西南大学, 2014(11)
- [6]归庄文学思想之演变[D]. 段宁. 首都师范大学, 2009(10)
- [7]明遗民诗人归庄与佛教[A]. 张兵. 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05
- [8]归庄研究[D]. 刘红娟. 华南师范大学, 2005(07)
- [9]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D]. 俞晓红. 上海师范大学, 2004(03)
- [10]爱国奇僧普明头陀[J]. 朱哲. 世界宗教文化,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