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往机遇 总结经验 提升层次——民营企业如何应对西部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殷俊[1](2020)在《BBG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之间往来贸易日益频繁,对于大多数的生产型企业来说,原料供应是首要问题,特别是工业企业,原料物流运输成本是首要考虑问题,船运业因其成本较低的先天优势,推动了沿海、江、河的港口企业的发展。同时,港口的建设对于城市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依托,港区的建设,会引入较多投资较大的工业产业,连带与之关的产业随之兴建,人口在此处聚集,其他服务型产业也会随之搭建。因此,可以说港口产业凭借其集群的显着优势,带动着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港口建设投资较大,搭建之后,如何发展引人深思,并非所有的港口从建设,经发展,到成熟都是一帆风顺的,大多数港口在发展过程中夭折,因此港口应采用怎样的可持续商业模式做到健康、可持续发展就是论文研究的出发点,通篇思路首先是通过对当今港口所在的大环境进行梳理,提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然后结合相关文献明确研究内容与方法,再通过理论研究搭建文章整体框架。选取BBG公司商业模式演变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创新的驱动因素与驱动机制,同时结合现阶段发展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可持续商业模式创新策略。研究发现:企业发展,历经多个阶段,在每一阶段,涉及的因素不断变化,面临的问题也不断增加,主要表现在经济、自然、社会三个方面,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也随三者的关系变化而变化;把握三者的平衡,认清三者关系,及时做出调整,改变固有商业模式,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景俊海[2](2020)在《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1月12日在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文中提出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2019年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吉林工作的重要讲话
张金秋[3](2019)在《青岛海青镇特色小镇建设中政府作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特色小镇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关键着力点,较好的适应了我国新常态下的转型发展。近年来,青岛海青镇围绕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坚定“特在产业上、特在文化上、特在风格上”的发展理念,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和文化,发挥多方力量,打造特色小镇,提高城镇化水平,实现科学、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及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青岛海青镇特色小镇建设中政府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引入到特色小镇建设中,提出符合青岛海青镇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青岛海青镇特色小镇具有较好的区域资源优势,地方政府围绕“江北绿茶小镇、美丽幸福海青”的发展定位,积极推动以茶文化为主导的产业发展,建设特色小镇,正在全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但政府作用发挥尚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作用发挥不充分、政策制定不完善、茶文化挖掘不足、建设资金来源单一、高端要素引入不足等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内外特色小镇政府在产业定位、多元化产业集聚、保障机制健全、规划科学合理等方面发挥作用的经验启示。笔者认为,只有从党建引领发展、构建政府为主的多方参与治理机制、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健全资金保障机制、打造以茶文化主导的产业品牌、建立评价考核体系等方面入手,青岛海青镇特色小镇建设才能实现快速高效发展。
王先菊[4](2018)在《养老服务供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养老服务需求总量扩张、层次提高而不断升级,养老服务供给水平及结构是否升级、供给有效性如何评价及提升、供给升级的方向及措施是本文要着手的研究内容。通过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全面客观评价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效果,并提出提升建议;通过实证分析为社会资本市场预测与效益评价提供参考,以减少投资盲目性,提高有效供给。本文从以下七个部分研究我国养老服务供给。第一部分,序言。对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与述评,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研究方法与路线、研究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本文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梳理。首先对本文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然后梳理相关理论以提供学理支撑。认为解决重大结构性问题的理论是强调优化供给结构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而非强调总量控制的供给理论。第三部分,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需求升级。通过比较人口老龄化分析养老服务需求,评价了养老服务消费需求水平和结构升级趋势。第四部分,养老服务供给现状评价。通过对养老服务总供给、生产要素供给、制度供给、供给结构等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价养老服务供给现状。第五部分,养老服务供给有效性评价。有效性评价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一是对国际典型养老保障制度运行效果进行比较,评价中国适宜的养老保障制度供给模式;二是对中国正在建立和改革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进行成本投入、效果产出统计,评价基本养老服务供给的社会效果;三是通过选择样本,对社会资本供给的补充养老服务进行经济效益评价。基于三个维度的评价全面总结养老服务供给有效性及影响因素。第六部分,养老服务供给升级方向。针对有效性影响因素及需求升级趋势提出了供给升级的改革方向:发展医养结合型服务、中医药健康养老、社会化养老服务、创新养老业态。第七部分,养老服务供给升级政策建议。养老服务供给升级的改革过程不会轻而易举的自动完成,需要政府从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微观政策、改革政策和社会政策提供保障。本文主要运用了投入产出法、比较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实证分析法等。首先是调查研究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通过到相关民政、财政、统计部门以及养老机构调查取得直接资料及样本数据,研究养老服务的需求、供给总量与结构等;其次是投入产出法。分别对政府和社会资本供给的基本和补充养老服务进行了成本、效果与效益的统计,根据其投入成本与产出的对比关系,评价供给的有效性;再次是比较分析法。比较了四种国际典型养老保障制度的社会效果。最后是实证分析法。选取样本分析了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的经济效益及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形成以下观点。一是政府供给的基本养老服务是福利性的公共产品,追求的目的是“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效果;社会资本供给的补充养老服务是私人产品,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追求的目标就构成了对其评价的一级指标。二是幸福产业之一的养老服务业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与养老服务需求的矛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之一。在城乡间、省际间、不同群体间养老服务可及性、支付能力等存在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供给与需求模式不对接的供需结构性矛盾等。这个矛盾有供给总量问题,但根源性的重大问题是结构性的,从供给侧着手分析才能提供有效的养老服务供给。三是养老服务供给有效性不高。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效果中的“全覆盖”基本实现;“保基本”在城镇职工群体勉强实现,城乡居民群体尚有较大差距;“多层次”中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已全面建立,但第二支柱的年金仅覆盖7%的职工,第三支柱基本没有建立,多层次目标的实现还有较大差距;“可持续性”离目标也有一定差距。补充养老服务的市场占有量已接近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水平,但经济效益不高,需要政策支持以及自身服务创新,二者共同发力实现有效供给的提升。
薄其燕[5](2018)在《农行KL支行零售业务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具有重要的市场地位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通过对农行KL支行的考察,总结了该行零售业务发展的优势与不足,通过该行在存款、贷款、客户结构、贵宾客户规模细分、产品覆盖度、收入与利润等相关报表的深入分析,指出农行KL支行在零售业务发展中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客户基础不实,结构亟需优化;营销管理不到位,产品覆盖度低;业务发展重心不合理,收入来源单一;渠道建设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各渠道整合优化压力大;网点单点产出较低,网点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文章利用PEST分析模型,分析了该行零售业务发展面临的宏观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利用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分析了该行面临的行业竞争环境;通过对内部资源的充分挖潜,寻找零售业务发展提升的策略:强化客户建设、强化产品营销、强化渠道建设。同时指出,深化网点转型是一系列提升策略的重要保障措施,本文从人力资源保障、网点环境保障、考核激励保障、组织保障几个主要方面指出了网点转型的落实固化与否直接关系到KL支行零售业务能否长期稳健可持续发展。
杨礼惠[6](2018)在《南京市军民融合创新系统政策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是我国政府从我国国情出发,制订得事关我国全局发展的国家战略,军民融合战略有利于统筹我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齐头并进。虽然军用产业和民用产业传统看来在生产经营上具有很明确的界限,但事实上,二者在高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存在共性和相似点。长期以来,军用产业和民用产业在技术开发上各自为阵,孤立研究,导致技术重复开发,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重复投入,不仅使得资源浪费,还会造成军民产品的成本上升、价格上升,进而造成规模不经济。利用军民两个口子企业的技术共通性进行军民融合发展是有效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加速技术创新的必然选择。各级政府在军民融合创新系统中扮演者主导者和推动者的角色,通过制定政策等措施推进、引导各省市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省会,在历史条件和经济发展上都有军民融合发展的有利条件,在国家大背景下,更是积极地抓住机会,把发展区域军民融合创新系统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之一。在以往军民结合的基础上,现在的发展更强调深度融合,如何实现深度融合则要重视目前的形势,用变化的眼光看问题,强调用不同以往的发展方式、抓住根本进行变革。本文基于OECD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对南京市军民融合创新系统的政策体系进行分析,发现现存问题,提出优化建议,旨在通过构建一个完善的政策体系来促进南京地区军民融合创新系统的效率提升。从目前南京市军民融合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我省市军民融合发展政策体系上的不足与发展障碍。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南京地区军民融合创新系统的主要问题在于政策体系构成不完善、创新系统内知识流通不畅和军民融合创新系统合力不足。通过理论和经验分析,本文认为完善顶层设计的规划,构建一个各主体畅通运作、制度完善的综合运行体系,构建一个完善的政策体系,是保障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根本所在。
姜红星[7](2017)在《中国电力产业规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规制是政府为了避免市场失灵、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对特定产业采取的经济管理行为。电力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加强电力产业规制是世界各国的普遍性做法,也是我国电力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深入推进电力产业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电力产业计划经济痕迹过重的种种问题,取得十分显着的成绩,为我国改革开放顺利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电力产业存在的交易体制机制不顺畅、市场定价机制不完善、法律政策保障不充分等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着电力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为了从政府规制层面研究电力产业改革发展,本文在总结公共利益理论、自然垄断理论、政府规制理论等的基础之上,回顾我国电力产业规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并且全面总结了英美等国家关于电力产业规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深入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产业规制改革的发展路径,系统总结了当前我国电力产业规制的基本模式,剖析了电力产业改革发展中存在科学合理的输配电价形成机制缺失、投资资金在发输配环节分配不太合理、输配电价在终端销售电价中的比重偏低等突出问题,并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我国电力产业规制绩效进行了分析,提出要适度加强电力产业规制改革,完善电力产业政府规制的法律制度,加强电力产业政府规制机构建设。特别是面对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针对如何推进电力产业规制改革提供相关建议,提出推进电力产业规制改革,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充分运用政府部门看得见的手,与此同时要充分使用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具体到电力产业而言,加强电力产业规制从根子上讲就是要区分电力产业四个环节的经济特性,针对垄断性环节和竞争性环节分类施策,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方向,政府加强对输电环节的管控,逐步放开发电环节以及售电环节,深化电力产品价格规制改革、电力产业竞争性环节业务市场化改革、电力产业自然垄断业务的政府规制改革、电力产业安全领域的规制改革、电力产业相关法律规制,进一步推进电力产业政府规制改革和市场化改革相互适应、共同发展,提升电力产业市场竞争力以及生产效率。
杨妮娜[8](2016)在《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不是人力资源强国,人力资源的优势还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直接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快速发展。而人力资源服务正是以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与开发为目标的服务。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市场的促进作用以及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为各类人员发挥聪明才智、建功立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这既是实践部门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更是学术界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研究亟需引入系统思维,紧迫的实践课题需要理论研究加以突破。目前有关人力资源服务的研究大多从业态发展的角度出发,就事论事,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解决方案。破解实践难题,加快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亟需打破人力资源服务研究的条块分割,这就需要引入系统思维,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全局意识,提出综合策略。为此,本文试图从“体系”这个较为新颖的角度切入,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治理理论,以吉林省为个案,对组成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政策法规体系、组织体系、人才队伍体系、监督体系和技术体系进行系统研究,力图找到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发展的规律,提出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吉林省在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有成就,也有不足,需要运用系统思维综合施策。新中国成立以来,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从无到有、逐步完善,历经出现与探索、形成与壮大、深化改革与继续发展三个主要阶段,取得了积极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了取得完整翔实的实证材料,笔者深入到省内多个城市、县乡、街道和社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发放调研问卷、访谈、座谈等形式,全方位搜集相关资料。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调研,笔者发现,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得到强化、组织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人才队伍建设初见规模、监管体系建设愈加完善、技术体系建设更新升级。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政策法规供给不足亟待强化、公共与私营机构的发展失衡、城乡发展失衡、人力资源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失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监督呈现碎片化、技术创新与服务需求相脱节,等等。究其根源,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导致观念落后,政府尚未摆脱计划经济思维的束缚,强调“管理”多了一些,强调“治理”和服务少了一些;民众囿于“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调整等。在调研的基础上,笔者运用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进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一要健全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政策法规,尤其是要制定体现地域特点的政策措施;二要促进多元主体共同发展,突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鼓励非营利组织参与提供人力资源服务;三要积极培育、吸纳专业人才;四要搭建全方位监督体系,加大政府监督强度、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扩大社会监督范围;五要进行技术创新,更新理念,学习运用新技术、整合资源打破“信息孤岛”、提升创新能力。立足吉林,放眼全国,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人力资源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与使用的载体和平台,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虽然在中国地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客观条件下,各地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各有长短,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建设很难套用一个或几个简单模式,但是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表明,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对其他省份的人力资源建设是有借鉴意义的。立足吉林,放眼全国,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必须要遵循如下规律:先进的理论和观念是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在动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指针、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基础。唯有把握规律,将宏观总体性视角与微观可操作标准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促进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张文娟[9](2015)在《云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如何促进经济转型和推动产业升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以此为背景,旅游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如何调整产业发展的方式和方向来适应环境的变化,是我国旅游产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云南目前正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迈进,依托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云南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彰显特色的发展道路,但与国内外旅游业发达的地区相比较,云南旅游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选择了“云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作为研究主题,希望能结合MTA的学习与本人工作内容,对云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和策略内容进行初步探索。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首先,本文通过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相关的文献和理论进行对比研究,对旅游产业、旅游产业结构的定义进行了界定,探讨总结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内涵,转型升级过程的特征以及选择的途径内容,这部分是论文的理论基础。其次,对云南旅游产业发展概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云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并用SWOT分析工具对云南旅游产业内外动因进行详细分析。再次,在确定转型升级内外动力因素的前提下,构建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模型,并对转型升级的目标体系进行概述。最后,针对云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新的历史时期的新目标,提出云南旅游转型升级的七大策略—构建大产业体系,优化行业七要素;科学规划布局,区域协同发展;整合要素资源,培养旅游精品;拓展客源市场,创新营销方式;优化金融环境,推进集团化发展;发挥政府功能,深化旅游改革;推进科教兴旅,科技创新驱动。
徐嘉南[10](2014)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创新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社会不断步入工业文明时代,全球范围内因资源而生的城市不断兴起,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资源型城市转型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资源型城市是人类工业文明发展历程中,依托不可再生资源的禀赋和开发而兴起的城市,形成了以资源采掘、初级加工业等主导产业。从本质上来看,这些城市都面临步入资源期后陷入衰退的风险,实现顺利的转型是其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央政府重点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形成了对资源型城市的国家定位,长期以来一直把提高资源开发量、完成资源调拨配置作为重大目标,导致这些城市的产业结构高度单一,而且资源加工能力薄弱,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各行业比重失衡。从长期趋势来看,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严重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的整体变动趋势,传统工业化的特征仍然非常明显。很多资源型城市一旦支柱产业或支柱企业出现衰退,则整个城市经济陷入困境,从而影响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无论是传统工业城市,还是资源型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面临转型问题。城市转型是城市发展方向的重大转折和发展模式的大变革。世界上重要的资源型城市,如美国的休斯敦、德国的鲁尔区、法国的洛林、日本北九州和夕张等,其在发展中都曾面临过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城市建设等全面调整与转型的问题,许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能给我国诸多城市转型发展带来一些借鉴和启示。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模式,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标准创新形式,就是要摆脱对矿产资源的依赖,不断完善城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发挥城市内在功能进一步优化的优势,寻找城市转型所需要的内在功能支撑力量,并从外部区域寻求强大的动力支持,以助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基于此,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模式,依托于其内在功能与外部区域的耦合。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创新模式的目标是:一是促进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社会生产各环节达到基本平衡。二是促进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物”生产与“人”生活之间平衡。三是促进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社会生产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平衡。四是促进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平衡。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创新模式有其内在的机制:一是资源型城市内在功能与外部区域耦合的人口流动机制。二是资源型城市内在功能与外部区域耦合的产业聚集与扩散机制。三是资源型城市内在功能与外部区域耦合的土地利用机制。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创新模式的动力主要包括外生动力和内生动力。外生动力主要来自外部援助机制,内生动力则主要包括顶层设计创新、能源利用创新、经济系统创新、空间布局创新四个方面。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模式的产业支撑主要有:一是发展产业接续模式;二是发展产业替代模式;三是发展产业承载模式。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模式的政策保障在于:一是包容性转型政策保障;二是差异化转型政策保障。在政策实施中,应明确政策手段,因地制宜地选择产业更新政策,政府应该尽快选择不依赖与原有资源且又能体现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为替代产业,可借助外力直接将新型产业植入资源型城市,并通过内部的政策制度逐步建立新的城市产业体系和功能内涵,以尊重现实的差异化政策导向再造城市的新竞争力。
二、抓往机遇 总结经验 提升层次——民营企业如何应对西部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往机遇 总结经验 提升层次——民营企业如何应对西部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BBG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港口地位 |
二、港口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商业模式 |
二、可持续商业模式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案例概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研究框架 |
第一节 商业模式理论 |
一、商业模式 |
二、商业模式创新 |
第二节 港口商业模式 |
一、国外港口商业模式 |
二、国内港口商业模式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三章 BBG公司商业模式演变 |
第一节 初期阶段商业模式(2006年-2010年) |
一、价值主张服务重点区域 |
二、价值创造依赖基础建设 |
三、价值获取单一 |
第二节 成长阶段商业模式年(2010 年-2014 年) |
一、价值主张服务延伸上、下游客户 |
二、价值创造新增物流渠道 |
三、增项创收的价值获取 |
第三节 扩张阶段商业模式年(2014 年-2018 年) |
一、价值主张服务全国客户 |
二、价值创造依靠多业务运作 |
三、多种渠道价值获取 |
第四节 成熟阶段的商业模式(2019年至今) |
一、价值主张服务国际客户 |
二、价值创造关联城市整体经济 |
三、航运业务全方位价值获取 |
第四章 BBG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机制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因素 |
一、初期阶段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因素分析 |
二、成长阶段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因素分析 |
三、扩张阶段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因素分析 |
四、驱动因素比较分析 |
第二节 创新驱动机制 |
一、发展初期,核心是单点突破 |
二、成长阶段,核心是运营 |
三、扩张阶段,核心是管理 |
四、成熟阶段,核心是资本 |
五、驱动机制 |
第三节 成熟阶段问题分析 |
一、市场问题分析 |
二、企业问题分析 |
三、行业问题分析 |
第五章 可持续商业模式创新策略 |
第一节 加强企业核心功能建设 |
一、增强核心功能建设 |
二、提升服务质量 |
第二节 扩大企业对外开放格局 |
一、对外开放 |
二、企业联动 |
第三节 建设企业绿色友好生态 |
一、智慧港口 |
二、绿色生态 |
第四节 强化企业体制机制构建 |
一、健全体制 |
二、培养人才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相关启示 |
一、经济保障自然 |
二、自然服务社会 |
三、社会带动经济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青岛海青镇特色小镇建设中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小城镇 |
1.1.2 特色小镇 |
1.2 理论基础 |
1.2.1 政府治理理论 |
1.2.2 社会治理理论 |
2 政府在青岛海青镇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
2.1 特色小镇建设情况 |
2.1.1 海青镇简介 |
2.1.2 特色小镇建设现状 |
2.2 海青镇特色小镇建设中政府作用情况 |
2.2.1 政府主导规划设计 |
2.2.2 政府引领茶叶产业发展 |
2.2.3 政府倡导开展文化旅游 |
2.2.4 政府制定“四个一”工程 |
2.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3.1 政府作用发挥不充分 |
2.3.2 政策制度不完善 |
2.3.3 茶文化挖掘不足 |
2.3.4 建设资金来源单一 |
2.3.5 高端要素引入不足 |
2.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4.1 政府职能定位不准 |
2.4.2 政府治理能力不强 |
2.4.3 配套服务政策体系不健全 |
2.4.4 未建立投融资机制 |
3 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借鉴 |
3.1 国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 |
3.1.1 法国依云小镇 |
3.1.2 意大利蒙特贝卢纳镇 |
3.2 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经验 |
3.2.1 汤池特色小镇 |
3.2.2 太平镇特色小镇 |
3.3 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启示 |
4 青岛海青镇特色小镇建设中政府作用发挥的建议 |
4.1 坚持党建引领发展 |
4.2 构建以政府为主的多方参与治理机制 |
4.3 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
4.4 健全资金保障机制 |
4.5 打造以茶文化为主导的产业品牌 |
4.6 完善配套服务体系 |
4.7 建立评价考核体系 |
5 结语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养老服务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文献研究回顾与述评 |
二、本文解决的主要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本文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梳理 |
第一节 本文核心概念界定 |
一、老年人内涵及界定 |
二、老年人抚养比 |
三、老龄化 |
四、养老服务及相关概念 |
第二节 理论梳理 |
一、供给理论 |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三、产业升级理论 |
四、投资动机决定理论 |
五、健康养老需求理论 |
六、消费需求升级理论 |
七、本文的观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需求升级 |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 |
一、人口老龄化的国际形势 |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 |
第二节 养老服务消费需求升级 |
一、养老服务消费需求水平升级 |
二、养老服务消费需求层次升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养老服务供给现状评价 |
第一节 养老服务总供给评价 |
一、总供给现状 |
二、总供给评价 |
第二节 养老服务生产要素供给评价 |
一、养老服务生产的人才要素供给现状评价 |
二、养老服务生产的资本要素供给现状评价 |
三、养老服务生产的土地供给现状评价 |
第三节 养老服务供给结构评价 |
一、供需结构现状评价 |
二、供给模式结构现状评价 |
三、供给主体结构现状评价 |
四、供给区域结构现状评价 |
第四节 养老服务制度供给评价 |
一、养老服务制度供给现状 |
二、养老服务制度供给评价 |
第五节 养老服务供给升级 |
一、养老服务供需均衡的要求 |
二、养老服务产业升级的自然演进规律 |
三、养老服务供给升级的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养老服务供给有效性评价 |
第一节 供给有效性评价方法 |
一、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有效性评价方法 |
二、补充养老服务供给有效性评价方法 |
第二节 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效果的国际比较 |
一、养老保险制度起源和发展 |
二、国际典型养老保障制度效果测算 |
三、评价结论 |
第三节 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效果评价 |
一、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二、效果指标测算 |
三、政府投入成本测算 |
四、评价结论 |
第四节 补充养老服务供给效益评价—以河南爱馨养老集团为例 |
一、基本假设 |
二、评价对象选择 |
三、评价数据处理与分析 |
四、经验及困难 |
五、评价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养老服务供给升级方向 |
第一节 医养结合 |
一、医养结合实现养老服务升级 |
二、医养结合的条件 |
三、医养结合的有效模式 |
四、医养结合的困境 |
第二节 养老服务社会化 |
一、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升级 |
二、新中国养老服务供给的制度变迁 |
三、我国养老服务社会化历程及国际实践 |
四、我国养老服务社会化升级的现实条件 |
第三节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 |
一、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优势 |
二、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实现的升级 |
三、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能力 |
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内容 |
第四节 创新养老服务业态 |
一、智慧养老:技术型升级 |
二、旅游养老:资本型升级 |
三、文化养老:知识型升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养老服务供给升级政策 |
第一节 宏观政策 |
一、宏观政策整体要求 |
二、财政政策 |
三、货币政策 |
第二节 微观政策 |
一、简政放权 |
二、监督与管理 |
三、做好公共服务 |
第三节 产业政策 |
一、产业组织政策 |
二、产业结构政策 |
三、产业布局政策 |
四、产业技术政策 |
第四节 改革政策 |
一、教育体制改革 |
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
三、多部门联动机制改革 |
四、养老服务供给机制改革 |
第五节 社会政策 |
一、托底农村老年人:补上农村养老短板 |
二、托底贫困老年人:精准扶贫与发展养老服务同步推进 |
三、托底刚需老年人:确保满足失能、高龄老年人养老需求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5)农行KL支行零售业务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相关理论 |
2.1.1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定义及范围 |
2.1.2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特点 |
2.1.3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意义 |
2.2 核心竞争力理论 |
2.3 营销管理理论 |
2.3.1 STP理论 |
2.3.2 4P与4C理论 |
2.4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农行KL支行零售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农行KL支行基本情况 |
3.2 农行KL支行零售业务现状 |
3.3 农行KL支行零售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3.3.1 客户建设问题 |
3.3.2 利润及收入结构问题 |
3.3.3 渠道建设问题 |
3.3.4 网点单点产出问题 |
第四章 农行KL支行零售业务发展的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2 行业环境分析 |
4.2.1 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4.2.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第五章 农行KL支行零售业务发展提升策略 |
5.1 强化客户建设 |
5.1.1 客户管理职责 |
5.1.2 客户管理内容及流程 |
5.1.3 客户管理效果评价 |
5.1.4 抢抓目标客户拓展 |
5.2 强化产品营销 |
5.3 强化渠道建设 |
第六章 农行KL支行零售业务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 |
6.1 人力资源保障 |
6.2 网点营销环境保障 |
6.3 考核激励机制保障 |
6.4 组织保障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南京市军民融合创新系统政策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相关研究 |
1.2.2 军民融合创新系统相关研究 |
1.2.3 政策体系对提升军民融合创新系统效率的相关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国家创新系统内涵 |
2.1.2 军民融合及军民融合政策的概念 |
2.1.3 政策体系含义 |
2.1.4 军民融合创新系统效能和效率的含义 |
2.2 理论基础 |
2.2.1 OECD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2.2.2 政策系统相关理论 |
2.2.3 政策过程相关理论 |
2.2.4 政策体系与军民融合创新系统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
3. 军民融合创新系统政策体系结构与运行机制 |
3.1 军民融合创新系统政策体系结构 |
3.1.1 产业政策 |
3.1.2 财政政策 |
3.1.3 金融政策 |
3.1.4 人才政策 |
3.1.5 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
3.2 军民融合创新系统运行机制 |
3.2.1 军民融合创新系统的主体要素分析 |
3.2.2 军民融合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动态分析 |
4. 南京市军民融合创新系统政策体系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 南京市军民融合政策体系现状 |
4.1.1 促进军民融合的地方纲领性政策基本形成 |
4.1.2 南京市军民融合的机制建设初见成效 |
4.1.3 军民融合创新系统内各主体参与度活跃 |
4.2 南京市军民融合政策体系现状分析 |
4.2.1 问卷设计与分析方法 |
4.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 南京市军民融合创新系统政策体系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5.1 南京市军民融合创新系统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
5.1.1 政策体系构成粗放 |
5.1.2 政策体系问题指向性差 |
5.1.3 政策体系执行过程有待完善 |
5.2 南京市军民融合创新系统政策体系问题成因分析 |
5.2.1 政府政策制定环节不完善 |
5.2.2 创新系统内军民两方信息不对称 |
5.2.3 军民融合创新系统尚未形成合力 |
6. 南京市军民融合创新系统政策体系优化原则及建议 |
6.1 南京市军民融合创新系统政策体系优化原则 |
6.1.1 重视军民融合专项政策体系建立 |
6.1.2 重视政策制订与反馈环节促进政策体系良性循环发展 |
6.2 南京市军民融合创新系统政策体系优化建议 |
6.2.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
6.2.2 打通多元化融资渠道 |
6.2.3 降低企业税费负担 |
6.2.4 改善人才政策供给结构 |
6.2.5 完善信息交流与分享机制 |
6.2.6 优化行政服务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十二五以来江苏省及南京市军民融合相关政策法规 |
(7)中国电力产业规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简要评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四、论文创新之处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一)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电力产业规制的理论基础与电力产业的经济特性 |
一、公共利益理论 |
二、自然垄断理论 |
(一)萌芽阶段的自然垄断理论 |
(二)发展阶段的自然垄断理论 |
(三)相对成熟阶段的自然垄断理论 |
(四)自然垄断理论的新发展 |
三、政府规制理论 |
(一)规制俘获理论 |
(二)政府规制理论 |
四、电力产业的经济特性及规制需求分析 |
(一)电力产品的总体特征 |
(二)电力产业技术属性 |
(三)电力产业经济属性 |
(四)电力产业的规制需求 |
第三章 我国电力产业规制改革的历史回顾 |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电力产业规制 |
二、改革开放初期的电力产业规制改革探索 |
三、电力产业的市场化改革探索 |
(一)电力产业市场开放初期 |
(二)电力产业推进政企分开的阶段 |
(三)电力产业实行厂网分开的阶段 |
第四章 我国电力产业的垄断与竞争分析 |
一、电力产业的自然垄断与我国电力产业的行政垄断 |
(一)电力产业具有准公共物品性 |
(二)电力产业具有规模经济性 |
(三)电力产业具有强关联性 |
(四)电力产业具有规制性要求 |
二、我国电力产业竞争现状以及电力产业滥用垄断地位的表现形式 |
(一)输配电价形成机制不够完善 |
(二)发输配环节机制建设不合理 |
(三)输配电价占比不合理 |
三、电力产业规制的方法以及英美国家电力产业规制方法 |
(一)电力产业规制方法 |
(二)英、美电力产业规制方法 |
(三)英、美电力产业政府规制的基本经验 |
(四)英、美电力产业政府规制改革的教训 |
(五)西方发达国家电力产业规制改革的最新进展 |
四、我国现行电力产业规制内容与规制效果分析 |
(一)我国电力产业规制内容 |
(二)我国电力产业政府规制效果分析 |
(三)我国电力产业规制存在问题分析 |
(四)改进政府规制与电力产业市场竞争秩序的形成 |
第五章 中国电力产业规制绩效分析 |
一、建立电力产业规制评价指标体系 |
(一)选取指标 |
(二)选取实证模型 |
二、我国电力产业规制实证分析 |
(一)实证数据 |
(二)实证统计分析 |
三、实证研究结论及相关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电力产业规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
一、电力产业规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
二、电力产业规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
(一)市场改革原则 |
(二)科学规制原则 |
(三)保障民生原则 |
(四)环保安全原则 |
三、电力产业规制改革的总体目标 |
(一)在电力产业内部实现资源科学配置 |
(二)增强电力产业整体生产效率 |
(三)保障电力企业经济利益 |
(四)促进电力产业实现公平 |
(五)优化电力产业体系 |
四、电力产业规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一)深化电力产品价格规制改革,形成科学合理价格形成机制 |
(二)深化电力产业竞争性环节业务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放松政府规制改革 |
(三)深化电力产业自然垄断业务的政府规制改革,构建公平有序电力市场的交易环境 |
(四)深化电力产业安全领域的规制改革,提高电力产业安全可靠水平 |
(五)深化电力产业相关法律规制,提升电力产业规制的可靠性 |
五、加强规制机构与规制能力建设 |
(一)搭建相对独立的电力产业规制机构 |
(二)科学规范电力产业规制机构工作职能 |
(三)完善电力产业规制内容 |
(四)健全电力产业政府规制体系 |
第七章 论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已发表学术成果目录 |
(8)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相关研究评述 |
三、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重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一)人力资源服务的涵义 |
(二)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涵义 |
(三)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涵义 |
(四)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特征 |
(五)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
二、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第二章 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其成效 |
一、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回顾 |
(一)出现与探索阶段(1978 年至1991年) |
(二)形成与壮大阶段(1992 年至2006年) |
(三)深化改革与继续发展阶段(2007 年至今) |
二、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
(一)总体规模不断扩充 |
(二)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得到强化 |
(三)组织体系建设初步形成 |
(四)人员队伍体系增幅明显 |
(五)监管体系建设愈加完善 |
(六)技术体系更新升级 |
第三章 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现存的主要问题 |
一、法规政策供给亟待强化 |
(一)现行法律法规尚存缺失与疏漏 |
(二)现行政策零散不配套 |
(三)政府职能定位欠准确 |
二、组织发展结构失衡 |
(一)公共与私营机构的发展失衡,呈现“国强民弱”局面 |
(二)人力资源服务组织城乡发展失衡 |
(三)人力资源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失衡,结构性矛盾突出 |
三、人员素质亟待提升 |
(一)从业人员的理论政策水平偏低 |
(二)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参差不齐 |
四、监督呈现碎片化 |
(一)监督主体多元导致监管职能的模糊 |
(二)监管队伍薄弱导致监管效能的低下 |
(三)行业自律缺失导致自我监管的落空 |
五、技术创新与服务需求相脱节 |
(一)人力资源服务新技术应用少 |
(二)人力资源服务软件开发落后 |
第四章 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思想观念制约了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建设 |
(一)从“管理”向“治理”理念的变革尚未完成 |
(二)传统“熟人社会”的文化束缚了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建设 |
二、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速放缓增加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难度 |
(一)经济结构转型需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策略做出重大调整 |
(二)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增大,对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提出新挑战 |
三、政府治理能力不足限制了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建设 |
第五章 完善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
一、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法规与政策建设 |
(一)完善具有本省特色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
(二)完善具有地域特点的、科学配套的政策体系 |
二、有效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中多元主体的作用 |
(一)政府要准确定位,把握好“管”和“放”的关系 |
(二)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主体作用 |
(三)鼓励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建设 |
(四)推进政府购买,提高多元主体的互动协作 |
三、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 |
(一)通过多种渠道强化现有人员的素质 |
(二)实施有效政策广泛吸纳专业人才 |
四、强化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监督 |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体监督 |
(二)大力弘扬行业协会的自律监督 |
(三)广泛开展社会的他律监督 |
五、整合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技术信息资源 |
(一)学习运用新兴技术,重构服务流程 |
(二)整合资源,打破“信息孤岛” |
(三)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
尾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9)云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启示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线路 |
1.5 创新点和局限性 |
2 基本概念和相关概念界定 |
2.1 旅游产业和旅游产业结构 |
2.2 产业转型升级 |
2.3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
2.3.1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 |
2.3.2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
2.3.3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性 |
2.3.4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特征 |
2.3.5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途径内容 |
2.4 旅游强省 |
2.5 策略定义 |
3 云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内外动因分析 |
3.1 产业发展现状 |
3.2 产业发展面临问题 |
3.3 转型升级内外动因分析 |
3.3.1 转型升级的优势条件 |
3.3.2 转型升级的不利因素 |
3.3.3 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 |
3.3.4 转型升级的现实挑战 |
4 云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模型和目标体系构建 |
4.1 转型升级驱动模型构建 |
4.1.1 旅游需求的拉动 |
4.1.2 要素供给的推动 |
4.1.3 环境变化的促动 |
4.1.4 创新机制的带动 |
4.2 转型升级目标体系构建 |
4.2.1 产业目标 |
4.2.2 经济目标 |
4.2.3 社会目标 |
4.2.4 生态目标 |
5 云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应对策略 |
5.1 构建大产业体系,优化行业七要素 |
5.2 科学规划布局,区域协同发展 |
5.3 整合要素资源,培养旅游精品 |
5.4 拓展客源市场,创新营销方式 |
5.5 优化金融环境,推进集团化发展 |
5.6 发挥政府功能,深化旅游改革 |
5.7 推进科教兴旅,科技创新驱动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4.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 |
2.1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分析 |
2.1.1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分类与特征 |
2.1.2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质与规律 |
2.1.3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决定因素 |
2.2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构建 |
2.2.1 产业转型升级理论 |
2.2.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2.3 资源型城市转型理论及范式创新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的国内外借鉴 |
3.1 发达国家的经验 |
3.1.1 美国的经验 |
3.1.2 欧盟的经验 |
3.1.3 日本的经验 |
3.1.4 前苏联的教训 |
3.2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 |
3.2.1 新疆克拉玛依经验 |
3.2.2 辽宁阜新经验 |
3.2.3 陕西铜川经验 |
第四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问题与模式缺陷 |
4.1 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 |
4.1.1 产业结构单一导致后劲不足 |
4.1.2 环境污染突出导致生态破坏 |
4.1.3 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民生难题 |
4.2 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传统模式 |
4.2.1 以资源接续为主的城市转型模式 |
4.2.2 以资源替代为主的城市转型模式 |
4.2.3 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的城市转型模式 |
4.3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效果与模式缺陷 |
4.3.1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效果 |
4.3.2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式缺陷及未来展望 |
第五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模式的机理 |
5.1 模式的内涵——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标准创新形式 |
5.1.1 转型创新模式的目标 |
5.1.2 转型创新模式的结构 |
5.1.3 转型创新模式的机制 |
5.2 模式的动力——外生与内生结合的综合系统 |
5.2.1 转型创新模式的外生动力 |
5.2.2 转型创新模式的内生动力 |
5.2.3 动力系统的理论模型阐释 |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模式的实现路径 |
6.1 转型创新模式的产业支撑 |
6.1.1 发展产业接续模式 |
6.1.2 发展产业替代模式 |
6.1.3 发展产业承载模式 |
6.2 转型创新模式的政策保障 |
6.2.1 包容性转型政策保障 |
6.2.2 差异化转型政策保障 |
第七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模式的案例分析——以大庆为例 |
7.1 大庆市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回顾 |
7.1.1 建国至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 |
7.1.2 改革开放以来的二次创业成就 |
7.2 大庆市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现状与经验 |
7.2.1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 |
7.2.2 社会事业与民生改善 |
7.2.3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
7.2.4 转型创新模式的经验 |
7.3 大庆市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综合实证研究 |
7.3.1 大庆市转型优势的SWOT分析及结论 |
7.3.2 大庆市转型能力的SPSS分析及结论 |
7.3.3 大庆市转型效果的PROFIT分析及结论 |
综合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四、抓往机遇 总结经验 提升层次——民营企业如何应对西部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BBG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策略研究[D]. 殷俊.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5)
- [2]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1月12日在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J]. 景俊海. 吉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0(02)
- [3]青岛海青镇特色小镇建设中政府作用研究[D]. 张金秋.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4]养老服务供给研究[D]. 王先菊.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5]农行KL支行零售业务发展问题研究[D]. 薄其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6]南京市军民融合创新系统政策体系优化研究[D]. 杨礼惠.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1)
- [7]中国电力产业规制改革研究[D]. 姜红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10)
- [8]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 杨妮娜. 吉林大学, 2016(08)
- [9]云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D]. 张文娟. 云南大学, 2015(05)
- [10]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创新模式研究[D]. 徐嘉南. 东北石油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