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概念,在上海交大科技园(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编辑部[1](2020)在《见证,科技赋能》文中指出在漫漫的岁月变迁中,我们一直用不同的视角观望着科技变化的各个面貌,涵盖科技政策、区域、产业、科技盘点、人物、孵化器、企业、服务机构等等,同时,我们也将挖掘更多新的视角,进而传达科技创新浪潮中更真实的声音。
张清艳[2](2019)在《基于创新的浙江大学创业教育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教学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如何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难点。浙江大学在近20年摸索中,结合校史校情和区域特点形成以创新为导向的创业教育体系。对此,本研究从宏观视角阐述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理念孕育以及基本体系,并总结其经验做法;从微观视角调研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了解和体验情况。最终结合学生反馈和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情况,分析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可能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完善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以创新为导向的浙江大学创业教育体系具有以下特点:在组织管理上,强化“部门协同”与“院系主体”;在课程教育上,强调“分层分类”与“本硕贯通”;在实践实训上,强化“科创耦合”与“产学一体”;在资源保障上,注重“资源集聚”与“制度保障”。同时还注重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理论研究,形成以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教育学院等师资为主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队伍。本研究通过对8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4名不同专业的学生创业者访谈,获取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了解和体验情况。结合学生反馈与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情况,本研究认为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在强调“专创融合”和“科创耦合”的理念践行上,院系主体作用的发挥还不够明显,学生的创业项目大多停留在浅层面的“专创融合”和“科创耦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教育上,课程内容的实操实践性不强,授课方式的有效性不明显,课程考核与创业实践脱节;在非课程的实践实训上,无论实践活动还是孵化平台数量虽多,但受众面具有较大局限性,同时在活动宣传、平台推广等方面效果不明显;在师资、政策等资源保障上,一方面校内外师资相对独立未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政策宣传的覆盖面小,政策实施的效果缺乏追踪和反馈。基于以上体系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分别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落实、课程教学“转向”、实践育人路径拓展以及组织保障完善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张利波[3](2018)在《上海众创空间社群的成熟度研究》文中指出众创空间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全国各地的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但是众创空间数量在激增的同时,也出现了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问题,真正优质的众创空间数量较少。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社群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基于一定的社群组织,人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组织”,快速地聚集在一起并且传播信息、交流情感以及共享价值等,进而达到相互之间资源交换、知识创新的目的。运营好众创空间社群可以为众创空间和社群成员都带来巨大的价值。但是在我国,首先众创空间发展的年限较短,其次学者对社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营销领域、社会学领域等,将众创空间和社群联系一起研究的几乎没有,更提不上对众创空间社群的成熟度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将界定众创空间社群的定义和功能,立足于上海来研究上海众创空间社群的发展状况,着重对上海众创空间社群的成熟度做出等级的划分和评价。因此,本文将主要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来展开研究:第一,由于众创空间在我国的发展尚属于初创阶段,所以将众创空间与社群理论的研究相结合的几乎没有。因此本文将会在学者对众创空间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众创空间社群的概念进行分析和界定,并概括众创空间社群的功能。第二,上海众创空间社群的形态分析,截止2016年底,上海已经有500多家众创空间,每个众创空间或多或少地都会举办一些社群活动,但是每个众创空间组织和运营社群的方式各不相同,因此众创空间社群的发展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在走访调研上海多家众创空间的基础上,对上海众创空间社群的发展形态做出了大致的分类,主要总结出了上海众创空间社群发展的十大形态,并在形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分析了上海众创空间社群的运营机理。第三,在上海众创空间社群的十大发展形态的研究基础上,我们还无法评价出上海众创空间社群的发展程度,因此本文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设计出一套上海众创空间社群的成熟度评价体系,用于评价上海众创空间社群的成熟度发展所处的阶段,并对上海的25家众创空间社群做了案例分析。从上海众创空间社群的成熟度评价中,寻找出上海众创空间社群发展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更好地提升上海众创空间社群的成熟度,继而提升众创空间的绩效。
张仁开[4](2016)在《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 ——基于要素·关系·功能的三维视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生态系统是以生态学的理念来考察创新系统而形成的概念体系,本质上是“创新系统”的“生态学隐喻”;它的提出和兴起,既是创新模式演进的规律使然,也是全球创新实践的共同选择。近年来,学术界和实践界掀起了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热潮和持续关注,但从“演化”的视角来审视区域或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还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学术领域。基于此,本文尝试从生物进化视角揭示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要素、结构、功能及其演化的一般模式和动力机制;参照演化经济地理学和关系经济地理学的分析逻辑,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要素E-关系R-功能F三维模型(ERF模型),并以上海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为例,从构成要素(创新物种)、网络联系(创新网络)、系统功能(创新功能)等三个层面,探讨其演化发展的具体路径和模式;同时,设计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系统演化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演化状况进行综合测度;最后,从政府公共治理的视角提出推动上海创新生态系统良性演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全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从创新生态系统提出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梳理阐释了生态系统、演化经济地理学、自组织理论以及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发展脉络及其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创新系统和创新生态系统,详细论述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结构模型及其主要功能。创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创新主体(群落)与创新环境之间通过复杂的知识、技术、文化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个具有一定大小和特定结构的功能复合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适应系统。创新生态系统具有知识生产、知识应用、知识扩散、发展驱动和文化引领等功能,一般由知识生产群落(大学和科研院所等创新机构,也包括一些具有知识生产功能的企业研究机构)、知识应用群落(主要是各类企业)、知识扩散群落(主要是指各类服务机构和组织)和创新环境要素(经济、政策、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构成。第二,基于“演化”的基本要义,分析梳理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基本规律。作为一个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具有不可逆性、协同性、路径依赖性和阶段性等特征,一般可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或再生期等几个阶段。演化过程和路径通常受到不同因素和多种动力的共同作用。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影响因素包括6类:一是创新组织(大学、高校、科研院所及中介服务机构等)自身进化因素,二是科技进步因素,三是经济社会因素,四是创新政策及体制因素,五是创新文化环境因素,六是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包括:一是技术拉动,即科学技术进步对创新主体发展及整个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拉动;二是市场推动,即创新产品或创新需求所带来的市场发展变化,从而推动创新主体及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在不断适应市场变化中发展演化;三是政策促动,在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中,政府的创新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扶持政策起着非常重要甚至关键性的作用;四是环境扰动,即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往往受到其所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和影响。第三,参照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理论逻辑,分析建构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ERF模型。演化经济地理学认为,演化分析可从微观的组织、中观的网络和宏观的系统三个维度展开。据此,文章建构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集“微观要素E(Element)"-“中观关系R(Relation)"-“宏观功能F(Function)"于一体的3D模型(ERF模型):在微观层面或要素(Element)维度,主要表现为创新组织(创新物种)等构成要素的进化,多样性和优势种是其演化的双重逻辑;在中观层面或关系(Relation)维度,主要表现为创新要素(创新组织)所形成的结构关系即系统内部创新网络的变动,地方化和全球化是其演化的两个向度;在宏观层面或功能(Function)维度,主要表现为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功能的不断发展,集聚和扩散是其演化的两大机制。基于ERF模型,设计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成熟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创新要素(物种)演化指数”、“创新关系(网络)演化指数”、“创新功能演化指数”等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1个具体指标构成。第四,运用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ERF模型,对上海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路径、模式和成熟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总体而言,上海创新生态系统处于高阶演化状态,呈现五大演化特征:一是创新物种多样与优势物种缺乏并存,二是政府强势主导与普惠政策不足并存,三是创新开放度较高与自主创新不足并存,四是环境包容性不够与生态错位乱象并存,五是创新资源丰富与支撑发展不够并存。从创新物种演化看,科研院所、高校和科技型企业在市场转型中的适应能力逐步增强,但也打上了政府强势干预的“烙印”;从创新关系演化看,创新生态系统的内部网络和外部联系逐步增强,地方化和全球化在博弈中逐步均衡,集聚和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得以提升;从创新功能演化看,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依然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和研发产业是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的重要突破口。最后,从政府公共治理的视角,研究提出了促进上海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路径,但政府作为创新生态系统中最能动的参与主体,可以对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进行调控,从而使其朝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上海应培育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相适应的创新生态系统,要注重培育创新优势种、提升创新包容度、延伸创新食物链。
张小红[5](2016)在《上海市大学科技园综合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二十多年大学科技园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关于大学科技园的理论、运营模式以及评价体系的研究工作也越来越多。大学科技园已逐渐成为上海高等学校技术创新的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育的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催化的基地。同时习总书记2014年5月上海考察一行中,明确提出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要求,这充分说明了上海已具有国内创新高地的资源优势和引领我国科技竞争力发展的重任,而且也对上海提出继转型发展后的新的战略目标。在此背景下,因此大学科技园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的把握其功能功能,建立完善而科学的大学科技园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首先梳理了大学科技园的相关国内外研究成果,包括大学科技园的概念、未来发展趋势、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以及大学科技园的绩效评价研究。总结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有关经验,界定大学科技园的基本内涵,比较大学科技园与科技园的区别。其次,介绍了全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及总体发展现状,对其上海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通过与北京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比较分析,得出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下上海市国内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以大学科技园区绩效评价为研究对象,站在企业、政府、大学科技园和高校等多元视野,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上海市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指导下,对当前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借以功能变化及发展趋势来探讨上海市大学科技园综合绩效的构建。同时,从大学科技园内企业的角度设计对园区整体服务满意度测评,以便全面评价园区的综合实力,并主要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通过对上海市的大学科技园的绩效评价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大学科技园的多元视角,从政府、园区及大学多层面考虑制定出提高大学科技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曹扬[6](2014)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创业高度重视。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依赖于创新创业活动,提出要“鼓励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支持青年创业”。随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提出:“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上述指导思想和国家发展战略为本论文赋予了特殊和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在一个以知识、信息和技术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经济已经对经济发展方式、教育改革走向、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模式、人的发展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创新创业教育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契合时代发展潮流,吻合时代主流精神,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是国家发展战略在教育领域中的新确证和新响应。它以如何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根本目标,是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的实践,并正在成为高等教育创新的一个亮点。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目前还处在认识与实践的起步阶段,虽然它得到了体制的反复确认,但还不具备快速发展的内外环境,包括:(1)没有引起地方政府、社会和高校的足够重视;(2)未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充分结合起来;(3)适应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的理论、实训与实践体系还有待研究破解和完善成熟。从上述认识出发,本文研究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问题,以吉林省为例,研究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研究了创新创业教育如何借助区域资源优势;研究了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对策。具体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1)梳理相关文献,介绍本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与问题、意义,理清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本文对尚未形成共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给出界定和梳理,包括:第一,研究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驱动”的关系。本文将“知识型创业”作为中介将二者密切联系起来,即创新驱动需要知识群体大规模的投身于知识型创业过程中,同时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以知识型创业为核心来组织和设计教育内容、模式与方法,从而呈现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意义;第二,研究了传统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将后者作为一种基础性和通用性才能的公共教育而与专门培养创业者的前者相区分。(3)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本部分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省内高校进行了调研,了解创新创业教育在区域经济、文化条件下的运行状况、特征及存在问题,并进行了问题成因分析,以找到影响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因素及其根源。(4)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本部分重点考察能够适应和支撑大学生开展知识型创业的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结合国内外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制度、教育模式和实践经验,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5)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优势在对创新创业教育各项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大学生在给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创新创业活动的实际与效果,研究了吉林省支撑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产业资源、教育资源、科技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如何与区域资源互动互促。(6)促进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发展的策略立足于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和需求实际,探讨了通过贯彻“三个统一”原则(生存型教育和发展式教育统一;教育广谱化和个性化统一;知识传授与实践体会统一);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外部环境、整合资源、鼓励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等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思路,力争对提高吉林省乃至全国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规范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实践支持。
覃璇[7](2013)在《科技创新视角下我国大学衍生企业空间集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衍生企业产生(起步)较晚,但在发展的长河中不断的摸索,也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本文以我国“211”、“985”大学参股、控股的所有599所大学衍生企业为研究样本,在科技创新的视角下,研究分析了这些企业的组织和扩张特征、控股情况、空间分布特征、行业特征、以及企业主要的科技创新指标,围绕这些企业数据做了四个板块的研究,分别是:大学衍生企业的母体特征和组织特征;大学衍生企业发展现状;大学衍生企业空间集聚现状;我国大学衍生企业科技创新的的现状。本文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二、第三、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第一部分分为第一、二章,主要是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对大学衍生企业相关的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第二部分是第三章,对我国大学衍生企业的衍生母体和组织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三个部分是第四章,分析了我国大学衍生企业空间集聚的现状;第四个部分是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五章梳理了我国大学衍生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和地位;第六章则是结论和讨论。
刘永芳[8](2013)在《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 ——基于江苏高校的案例分析》文中指出知识经济进一步密切了大学与社会的联系,建设创业型大学以回应社会的需求已成为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以往创业型大学的研究中,几乎集中在创业型大学的介绍、理论分析和组织转型等方面,从创业型大学的视角分析学术创业行为以及学术创业对学科发展影响的研究很少;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单因素研究较多,而从政府、大学、学科、教师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的综合研究较少;从大学行政管理者角度思考创业型大学建设问题的研究较多,从个体角度关注大学教师对于学术创业的需求、认知和回应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21世纪以来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为背景,从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教师和学科发展等关键性因素入手,结合政府、市场等要素,选取了江苏省“985工程”、省属普通本科高校等不同层次以及综合性、工科类等不同类型的3所大学作为案例,分析了大学内部学术组织和成员对经济社会需求、大学政策制度的回应策略以及学术创业与学科建设、教师自身发展的机制与影响。在收集三所案例大学相关文本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大学职能部门—院系—教师三个层次,分别对案例大学职能部门负责人、院系管理者和教师等不同类型人员共12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并对教育厅有关人员(2人)进行了咨询和访谈。借助伯顿·克拉克的创业型大学转型五要素理论、希拉·斯劳特的学术资本主义理论和埃兹科维茨的三螺旋理论等重要理论框架,深入分析了中国大学学术创业的现状及其内外部环境,探讨了政府、市场与大学学术创业之间的关系。运用新制度主义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对于教师的学术创业行为、回应策略进行了理性分析和解释。教师的学术创业实际上受到大学政策制度的制约和影响,其行为选择是学校政策与个人利益选择共同作用和驱动的结果,并呈现出同型化特征。访谈结果证实了新制度主义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在教师学术创业行为中的意义,即:教师的学术创业行为是为了回应大学奖惩制度以获得“现实合法性”(新制度主义理论),是为了获得外部资源(这些资源有助于职称提升、研究改善、收入增加等)以避免可能的地位下降和资源减少(资源依赖理论)。运用SPSS因子和聚类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江苏省38所高校的学术创业、学科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归纳了江苏高校学术创业结果所处的五个层级,并证实了江苏高校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之间所存在的紧密互动机制,同时也揭示了学术组织创业与学科发展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在对案例大学综合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案例大学学术创业的五种类型,这五种类型分别为混合型、初始型、适应型、成熟型和理想型,就目前江苏省高校而言,学术创业类型主要集中于初始型、适应型和混合型三类,尚缺乏成熟型和理想型创业大学。借鉴和运用美国学者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分析框架和英国学者哈里森、雷奇关于创业结果与市场因素互动机制模型,构建了由大学发展规划与定位、学科发展水平、学术资本机制和文化、大学学术创业结果等四个内部因素组成以及由政策制度、社会经济环境、产业需求、时机等外部要素构成的学术创业结果与内外部因素的互动概念模型。根据对创业型大学范式的概括、大学学术创业现状、内部成员对学术创业的认知、理解、选择以及实证分析结果,论文建议中国大学在今后建设创业型大学的过程中要坚持知识创新与技术转移、组织转型的有机统一,要坚持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结合,要推进有利于创业型大学形成的政策制度环境和校企有效互动机制,要走特色创新之路,要切实推动大学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从而达成学术与行政、学科与创业的平衡,以实现大学与政府、市场的良性互动和共赢发展。
吴保根[9](2013)在《大学科技园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基于知识创新视角》文中指出知识管理、知识创新作为当今学术界、理论界的研究热点,正逐渐成为知识社会中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最重要理论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大学科技园以一种新兴的经济组织形式应运而生并且在短时间内蓬勃发展,对推动区域创新、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科技园是一个知识密集的基地,园区企业通过对知识的获取、积累、传播、整合以及应用,不断地完成知识创新过程。因此,大学科技园同样需要通过知识管理来营造一种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促进园区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然而,虽然知识管理理论逐步趋于成熟,但现有的研究多数把目光集中在单个企业或企业集群中,对于知识集群的大学科技园却鲜有涉及,形成了该研究领域的相对空白。本研究独辟蹊径,从知识创新的视角对大学科技园实施知识管理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本研究基于文献回顾以及对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的基本理论分析构建了一个探讨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大学科技园的知识创新能力以及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绩效三者之间影响关系的理论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同时,根据文献研究、专家建议以及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实践,开发和设计了一套测量量表,并利用SPSS和AMOS等软件工具对所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了初步的研究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启示。研究内容和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的基本理论分析。本研究提出,大学科技园的知识体系由技术知识、市场知识以及管理知识构成,三者互相渗透、共同作用。大学科技园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集群现象,其本质内涵就是“知识集群”。因而,大学科技园的知识创新活动,不仅是指各行为主体内部的个体创新,还包括集群内跨组织之间的协作创新,它的内在机理是通过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以及内在化等一系列动态循环过程,实现知识在隐性和显性状态下的相互转化,不断创造出新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由知识资产、微观巴、宏观巴和SECI模型组成的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系统,亦即本研究理论模型的雏形。(2)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界定。本研究以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系统为基础,将大学科技园的微观巴、宏观巴和已有的知识资产作为前因变量来衡量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把SECI模型作为中介变量反映知识创新能力的大小,而将输出的知识资产作为结果变量来衡量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绩效,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在具体界定时,将影响因素划分为基础因素域、组织因素域以及支撑因素域三个维度,将知识创新能力划分为技术知识创新水平和市场知识创新水平两个维度,将创新绩效划分为孵化产出、创新产出、人才培养成效以及区域互动成效四个维度。同时,围绕理论模型,本研究提出了研究假设,认为基础因素域、组织因素域与支撑因素域分别对大学科技园的技术知识创新水平、市场知识创新水平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而技术知识创新水平、市场知识创新水平分别对大学科技园的孵化产出、创新产出以及人才培养成效、区域互动成效具有显着正向影响(3)实证分析。本研究根据文献分析、专家建议以及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实践,开发设计了一套测量量表,并通过小样本测试对测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栓验,修订后得到正式问卷。同时,通过对大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大样本数据的各项检验值均达到了统计要求,说明测量量表结构合理并且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在结构方程分析环节,所选择的八个拟合指数的统计值均符合可接受值,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最后,通过分析模型中各条路径的C.R.值和P值,对本研究所提出的关系假设进行了检验,发现除H4外,其他的关系假设都得到了支持,说明各变量之间具有显着正向影响,本研究对各变量的维度划分以及界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进一步研究表明,基础因素域对技术知识创新水平的影响最明显,其次是组织因素域和支撑因素域;而对市场知识创新水平的影响,支撑因素域比基础因素域更显着。同时,技术知识创新水平对大学科技园创新产出的影响较孵化产出要大;而市场知识创新水平对大学科技园区域互动成效的影响比对人才培养成效的影响更明显。(4)实践启示。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本研究从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着手,围绕三个因素域和十个具体影响因素,对应地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希望通过对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调节,进一步增强大学科技园的知识创新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绩效的目的。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有:首先,本研究将知识管理理论、集群理论引入我国的大学科技园管理中,开辟了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这一全新的理论研究视角,并综合运用知识管理和企业集群等相关理论,提出了“知识集群”概念,指出大学科技园企业集群现象的本质内涵就是“知识集群”。其次,本研究对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探索性的梳理,厘清了大学科技园的知识分类和知识体系,剖析了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的内在作用机理,并构建了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系统。同时,在加拿大学者Tim Padmore和Hervey Gibson的GEM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科技园的GOS影响因素模型,将GEM模型“因素对”的概念改进为“因素域”,归纳了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的十个影响因素,将其分别划分到基础、组织和支撑三个因素域中。再次,本研究从贴近发展实践出发,对大学科技园的知识创新能力及其创新绩效进行了具体的界定,并构建了一个探讨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知识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绩效三者之间影响关系的理论模型,开发设计了一套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测量量表。最后,本研究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路径影响关系,并从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着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大学科技园增强知识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姚建建[10](2011)在《研究型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基于上海市高校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拓展传统的教学与科研职能,与政府、产业界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注重提升研究与发展的质量,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动力;以跨学科研究中心、衍生企业、技术转移办公室等创业型组织为载体,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研究型大学扮演着区域知识创新主体的角色,承担着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本论文尝试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分析研究型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主要利用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从动态层面分析研究型大学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侧重探讨它们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同时结合国内外研究型大学的案例分析,试图较深入探讨研究型大学如何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本论文以“研究型大学”为逻辑起点,通过“理论探讨、定量分析与案例研究”的多维视角,借鉴“人力资本理论”、“区域发展”、“三螺旋”等理论,探究研究型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定性分析部分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经验,选取密西根大学和斯坦福大学,阐述其服务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定量分析部分基于上海市高校展开,选取上海市若干所研究型大学作为代表,从衡量研究型大学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的指标入手,以上海市1994-2009年的GDP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分别以科技经费拨入数、专利授权数、R&D活动参与人数等几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采用计量经济模型等分析方法,对研究型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大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定量分析。在计量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选取上海交通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的典型代表进行个案分析,剖析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最后,在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上海研究型大学的实际情况以及上海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研究型大学对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二、新概念,在上海交大科技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概念,在上海交大科技园(论文提纲范文)
(1)见证,科技赋能(论文提纲范文)
政策 |
科技“小巨人”折射政策需求 |
“36条”配套政策,鼓励创新,让政策及时对接企业 |
解困“生产力”——浦东创新政策 |
创新券——研发平台的新实践 |
新创新引擎:“科创22条” |
又见创新券 |
科创政策四十年 |
科改进行时 |
成果转化 |
众说纷纭“产学研一体化” |
科技成果转化:路将越走越宽 |
“孩子”,你为什么不能长大? |
科技成果转化跃上新起点 |
“速配”?“拼盘”?寻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平衡点 |
技术“破茧”,转化“成蝶” |
国际 |
国家创新芬兰为镜 |
寻访英国创新因子 |
印象·法国创新 |
奥地利瑞典创新行纪 |
中以合作“哑铃模式” |
德国创新模式 |
区域 |
回眸:苏南模式20年 |
科创一体化的长三角“答卷” |
孵化器“安徽模式” |
“解锁”长三角 |
香港科技“大跨步” |
长三角“技术升级潮” |
科技金融 |
科技企业融资有“道” |
资金就是能量!科技金融合力才能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
与央视一起聚焦钱流 |
发展科技金融,杨浦区构建专业功能区 |
服务机构 |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调查 |
立意高远虚实结合打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
孵化 |
“引进来”与“走出去” |
远飞者当换其新羽,善筑者先清其旧基——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党委书记朱正红的2010记忆 |
崛起的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群像 |
孵化器,国企里的创新乐土 |
区域发展的“灵魂”——漕河泾开发区创业中心的品牌建设路径 |
“饮水思源”的交大慧谷 |
斥资近7亿元的上海西虹桥想要孵化世界级“北斗硅谷” |
在孔雀机构孵化器里,我们曾经创业15个月 |
孵化器新布局:“纽带模式” |
中国孵化的华东风采 |
人物 |
压力动力耐力合力活力——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人大副主任、着名经济学家厉无畏畅言科技创新呼唤“五力齐发” |
火红的中国芯——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首家海外上市公司的创办人施雷 |
胡润——领跑中国财富的冒险家 |
刘昌胜: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
张忠铧:做科研贵在坚持 |
李劲松︰逆转生命的程序 |
科技功臣金亚秋:“做其他人做不到的创新之事” |
陈亚珠:读懂医工交叉的科技“先行者” |
田禾:与诺奖得主并肩创新 |
产业 |
起底新能源 |
繁荣的生物医药 |
转基因已经来了! |
国内太阳能无人机迎革命 |
大数据时代 |
VR下的虚虚实实 |
解码区块链 |
人工智能VS人脑智慧 |
芯片产业加速记 |
企业 |
振华港机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
淘米网络:打造中国版迪士尼——记上海淘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天诚通信创始人雍竣华:倾心宽带的“最后一公里” |
这家企业如何打破国外垄断?以不变的“创新”应万变 |
澜起科技:掀起内存接口芯片的“巨澜” |
科技盘点 |
2015科技盘点 |
2016科技盘点 |
2017科技盘点 |
2018科技盘点 |
2019科技盘点 |
亚太知识竞争力 |
2015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报告 |
2016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报告 |
2017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报告 |
2018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报告 |
2019亚太知识报告 |
(2)基于创新的浙江大学创业教育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研究 |
1.2.2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内容研究 |
1.2.3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院校模式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创新教育 |
1.3.2 创业教育 |
1.3.3 创新创业教育 |
1.3.4 创业教育体系 |
1.4 理论基础 |
1.4.1 主体教育理论 |
1.4.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1.5 研究设计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5.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
2.1 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历程回顾 |
2.1.1 萌芽起步阶段(2003年前) |
2.1.2 逐步深化阶段(2004-2013年) |
2.1.3 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 |
2.2 “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理念孕育 |
2.2.1 理念内涵 |
2.2.2 孕育基础 |
2.3 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基本体系与实施现状 |
2.3.1 组织管理体系 |
2.3.2 课程教育体系 |
2.3.3 实践实训体系 |
2.3.4 研究支持体系 |
2.3.5 资源保障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学生反馈调查 |
3.1 问卷调查与访谈的设计和实施 |
3.1.1 调查设计 |
3.1.2 问卷处理 |
3.1.3 样本的基本情况统计 |
3.2 学生对创业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情况 |
3.2.1 对创业的认知 |
3.2.2 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认知 |
3.3 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了解情况 |
3.3.1 对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了解情况 |
3.3.2 对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了解情况 |
3.3.3 对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了解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问题分析 |
4.1 理念落实方面 |
4.1.1 专创融合难 |
4.1.2 科创耦合难 |
4.1.3 师生共创难 |
4.2 课程教育方面 |
4.2.1 课程内容实操实践性不强 |
4.2.2 授课方式的有效性不明显 |
4.2.3 课程考核与创业实践脱节 |
4.3 实践实训方面 |
4.3.1 活动的受众面具有较大局限 |
4.3.2 活动类型多但宣传效果不佳 |
4.3.3 孵化平台向学生推广不到位 |
4.4 组织保障方面 |
4.4.1 双创教育推进中被动的院系主体 |
4.4.2 校内外师资相对独立未形成合力 |
4.4.3 创新创业政策宣传的覆盖面较小 |
4.4.4 政策实施的效果缺乏追踪和反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完善的对策建议 |
5.1 贯彻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 |
5.1.1 “自下而上”探索专创融合点 |
5.1.2 多途径促进科创耦合 |
5.1.3 创建师生共创的平台 |
5.2 促进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转向” |
5.2.1 课程理念的转向 |
5.2.2 课程模式的转向 |
5.2.3 课程内容的转向 |
5.2.4 课程考核的转向 |
5.3 拓宽创新创业实践育人路径 |
5.3.1 分层分类设计 |
5.3.2 项目引导实践 |
5.3.3 强化体验学习 |
5.4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保障 |
5.4.1 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
5.4.2 创业政策切忌“只管种,不管收” |
5.4.3 营造全校性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上海众创空间社群的成熟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众创空间社群的理论分析 |
2.1 众创空间的概念与文献综述 |
2.1.1 众创空间的概念 |
2.1.2 众创空间的文献综述 |
2.2 社群的概念与文献综述 |
2.2.1 社群的概念 |
2.2.2 社群的文献综述 |
2.3 社群的类型及特征 |
2.3.1 社群的类型 |
2.3.2 社群的特征 |
2.4 众创空间社群的概念及功能 |
2.4.1 众创空间社群的概念 |
2.4.2 众创空间社群的功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众创空间社群的形态和机理分析 |
3.1 上海众创空间社群的形态 |
3.1.1 以“投资+孵化”为核心的形态 |
3.1.2 以“大企业平台”为依托的形态 |
3.1.3 以“提升影响力”为驱动的形态 |
3.1.4 以“联合办公”为支撑的形态 |
3.1.5 以“聚焦产业”为导向的形态 |
3.1.6 以“项目路演”为联结点的形态 |
3.1.7 以“喝咖啡”来烘托创业氛围的形态 |
3.1.8 以“创业比赛”来筛选创客的形态 |
3.1.9 以“创业社区”来构建创业生态的形态 |
3.1.10 以“展览会”为文化交流途径的形态 |
3.2 上海众创空间社群的运营机理分析 |
3.2.1 资料来源 |
3.2.2 开放性编码 |
3.2.3 主轴编码 |
3.2.4 选择性编码 |
3.2.5 动因和条件 |
3.2.6 路径的选择与实施 |
3.2.7 运营的效果与目的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众创空间社群的成熟度评价体系 |
4.1 评价指标来源 |
4.1.1 宏观指标 |
4.1.2 微观指标 |
4.2 评价指标的内涵 |
4.2.1 上海众创空间社群服务环境 |
4.2.2 上海众创空间社群服务内容 |
4.2.3 上海众创空间社群内部信息流动绩效 |
4.3 建立上海众创空间社群成熟度评价体系 |
4.4 上海众创空间社群成熟度测量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众创空间社群的成熟度案例分析 |
5.1 实证案例的来源 |
5.2 评价社群成熟度 |
5.3 上海众创空间社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
5.3.1 缺乏社群管理制度和运营体系 |
5.3.2 社群活动种类单一,成员缺乏参与感 |
5.3.3 社群成员间沟通不畅,信息扩散和重组的速度较慢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海众创空间社群成熟度提升的对策建议 |
6.1 提升自身运营水平,提供良好的众创空间社群服务环境 |
6.1.1 加强技能培训,提升众创空间社群运营者的运营水平 |
6.1.2 建立组织机构,完善众创空间社群管理制度和运营规则 |
6.2 设计多类型的社群活动,丰富众创空间社群的服务内容 |
6.2.1 定期举办多种类型的众创空间社群活动 |
6.2.2 发挥创业辅导员或者创业导师的指引作用 |
6.3 圈定众创空间社群活动的主题,促进成员之间高效沟通 |
6.3.1 选择恰当的主题,聚焦社群成员的注意力 |
6.3.2 线上线下活动呼应,促进成员间充分交流 |
6.4 总结众创空间社群活动规律,提升成员参与感 |
6.4.1 发布信息前要做好“预热” |
6.4.2 打造全员学习的氛围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 ——基于要素·关系·功能的三维视阈(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类型及特征的研究 |
1.2.2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及运行机制的研究 |
1.2.3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作用、绩效及其评价的研究 |
1.2.4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内容框架及创新 |
1.4.1 内容框架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理论基础 |
2.1 生态系统理论 |
2.1.1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
2.1.2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
2.1.3 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
2.1.4 生态系统的功能 |
2.1.5 生态系统的演替 |
2.2 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 |
2.2.1 经济地理学的“演化转向”:演化经济地理学 |
2.2.2 惯例·新奇·适应: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式 |
2.2.3 组织·网络·空间: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应用场景 |
2.2.4 技术·制度·文化: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解析视域 |
2.3 自组织理论 |
2.3.1 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
2.3.2 协同学理论(Synergetics) |
2.3.3 超循环理论(Super circle Theory) |
2.4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2.4.1 系统与复杂系统 |
2.4.2 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
2.4.3 CAS理论的应用 |
第三章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3.1 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 |
3.1.1 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界定 |
3.1.2 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系统的异同 |
3.1.3 创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征 |
3.1.4 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与结构 |
3.2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周期及特点 |
3.2.1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主要特征 |
3.2.2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基本过程 |
3.3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影响因素 |
3.3.1 创新组织演化因素 |
3.3.2 科技进步因素 |
3.3.3 社会经济因素 |
3.3.4 创新体制及政策因素 |
3.3.5 创新文化环境因素 |
3.3.6 自然环境要素 |
3.4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 |
3.4.1 技术拉动 |
3.4.2 市场推动 |
3.4.3 政策促动 |
3.4.4 环境扰动 |
第四章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ERF模型建构 |
4.1 ERF模型建构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
4.1.1 地理学的演化思维与关系范式:ERF模型的理论渊源 |
4.1.2 创新研究的“四大转向”:ERF模型的实践域境 |
4.2 要素(E)维度:创新物种演化 |
4.2.1 创新物种演化的双重逻辑:多样性与优势种 |
4.2.2 创新物种演化的基本方式:遗传·变异·迁入·选择 |
4.3 关系(R)维度:创新网络演化 |
4.3.1 创新网络演化的核心实质:创新关系 |
4.3.2 创新网络演化的两种向度:地方化与全球化 |
4.3.3 创新网络演化的两种机制:竞争与协同 |
4.4 功能(F)维度:创新功能演化 |
4.4.1 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
4.4.2 创新功能演化的基本机制:集聚与扩散 |
第五章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研究 |
5.1 建国以来上海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历程 |
5.1.1 计划经济下的科技种植园(1949年-1980年代初期) |
5.1.2 市场转型中的创新体系构建(1980年代中后期-21世纪初) |
5.1.3 迈向成熟市场的创新生态培育(2010年代以来) |
5.2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 |
5.2.1 知识生产群落 |
5.2.2 知识应用群落 |
5.2.3 知识扩散群落 |
5.2.4 创新环境要素 |
5.2.5 创新人才要素 |
5.3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的产出状况分析 |
5.3.1 知识性产出 |
5.3.2 技术性产出 |
5.3.3 经济性产出 |
第六章 基于ERF模型的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路径研究 |
6.1 创新物种演化:市场经济转型中的适者生存 |
6.1.1 科研院所:市场能力与公益服务能力的消长 |
6.1.2 高等院校:过度行政化与过度市场化的悖论 |
6.1.3 科技企业:市场竞争与创新追求的迷失 |
6.2 创新网络演化:地方化与全球化的均衡博弈 |
6.2.1 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网络的内部强化 |
6.2.2 长三角区域合作:创新网络的区域扩张 |
6.2.3 科技对外开放:嵌入全球创新网络 |
6.3 创新功能演化:科技与经济融合的绩效追求 |
6.3.1 科技成果转化:从知识生产到知识应用 |
6.3.2 R&D产业:创新功能的专业化与科技经济的一体化 |
第七章 基于ERF模型的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评价 |
7.1 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的内涵及界定 |
7.2 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7.2.1 设计原则 |
7.2.2 设计过程 |
7.2.3 指标构成 |
7.2.4 权重确定 |
7.3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评价方法及步骤 |
7.3.1 数据来源 |
7.3.2 方法与步骤 |
7.4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评价结论及分析 |
7.4.1 基于创新物种(E)演化的分析 |
7.4.2 基于创新关系(R)演化的分析 |
7.4.3 基于创新功能(F)演化的分析 |
7.4.4 基于成熟度综合指数的分析 |
第八章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思路研究 |
8.1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总体判断 |
8.1.1 创新物种多样与优势物种缺乏并存 |
8.1.2 政府强势主导与普惠政策不足并存 |
8.1.3 创新开放度较高与自主创新不足并存 |
8.1.4 环境包容性不够与生态错位乱象并存 |
8.1.5 创新资源丰富与支撑发展不够并存 |
8.2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愿景勾勒 |
8.2.1 全球创新生态的物种库 |
8.2.2 国际创新网络的动力源 |
8.2.3 世界创新环境的调节阀 |
8.3 促进上海创新生态系统良性演化的对策 |
8.3.1 培育创新优势种 |
8.3.2 提升创新包容度 |
8.3.3 延伸创新食物链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不足之处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上海市大学科技园综合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立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赋予大学科技园更高的使命 |
1.1.2 大学科技园成为区域经济转型的重要成长极和源动力 |
1.1.3 构建大学科技园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现实紧迫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运用多角度对大学科技园进行综合绩效评价 |
1.4.2 运用新的目标定位来进行大学科技园绩效指标的选取与设计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大学科技园的相关概念界定 |
1.5.2 大学科技园综合绩效的概念界定 |
1.5.3 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及理论基础 |
2.1 理论基础 |
2.1.1 三元参与理论 |
2.1.2 孵化器理论 |
2.1.3 三螺旋创新理论 |
2.1.4 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 |
2.1.5 区域创新理论 |
2.1.6 生态位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研究综述 |
2.2.2 大学科技园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综述 |
2.2.3 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相关研究综述 |
2.3 相关研究述评 |
2.3.1 研究的贡献 |
2.3.2 研究的不足 |
第三章 上海市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概况 |
3.1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 |
3.2 全国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总体发展情况 |
3.2.1 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基本情况 |
3.2.2 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总体分布情况 |
3.2.3 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企业发展情况 |
3.2.4 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创新能力情况 |
3.3 上海市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现状分析 |
3.3.1 上海市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 |
3.3.2 上海市大学科技园发展特征 |
3.4 京沪两地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比较 |
3.4.1 京沪两地大学科技园的基本情况 |
3.4.2 京沪两地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情况 |
3.5 上海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存在的问题 |
3.5.1 产学研结合水平有待提高 |
3.5.2 资本筹集存在障碍 |
3.5.3 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尚需完善 |
第四章 上海市大学科技园综合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 |
4.1.1 大学科技园的传统功能定位 |
4.1.2 大学科技园具有世界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背景下的功能定位 |
4.2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趋势 |
4.2.1 大学科技园将转向国际化发展 |
4.2.2 大学科技园将转向协同创新网络发展 |
4.2.3 大学科技园将转向土地集约化和全要素、全过程的生态模式 |
4.3 上海市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1 指标选取的总体思路 |
4.3.2 指标选取的原则 |
4.3.3 评价体系指标的确立 |
4.3.4 各项指标的说明 |
4.4 上海市大学科技园服务满意度测评的建立 |
4.4.1 上海市大学科技园服务满意度测评的原则 |
4.4.2 建立服务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 |
4.4.3 各项指标的说明 |
第五章 大学科技园综合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
5.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概述 |
5.1.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基本情况 |
5.1.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情况 |
5.1.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经济发展情况 |
5.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 |
5.2.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2 基于规则的评价方法 |
5.2.3 评价结果分析 |
5.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服务满意度调查 |
5.3.1 问卷设计及数据处理 |
5.3.2 满意度调查数据的回归分析 |
5.3.3 满意度调查数据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提高上海市大学科技园的对策建议 |
6.1 政府层面对策 |
6.1.1 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大学科技园专属的配套政策设计 |
6.1.2 对园区进行战略方向定位指导,全面对接和融合区域发展重点大局 |
6.2 园区层面对策 |
6.2.1 进行园区企业绩效评估,健全现代服务支撑体系 |
6.2.2 加强园区企业合作交流,形成产业集群式的合作网络 |
6.2.3 建立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营造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 |
6.2.4 积极开展国际研发合作,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创新能级 |
6.3 大学层面对策 |
6.3.1 加强产学研合作,评估产学研合作效果 |
6.3.2 提高对大学科技园的功能认知,提供园区所需资源支撑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国家发展战略呼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
(二) 适应于创新驱动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提出与分解 |
二、 研究意义 |
三、 文献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资料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比较分析法 |
五、 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二) 可能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
一、 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
(一) 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内涵 |
(二) 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关系 |
(三)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
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理与路径 |
(一)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微观机理 |
(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化路径 |
(三) 知识型创业的内涵 |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知识型创业和创新创业教育三者间的关系 |
四、 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特性 |
五、 我国高校开展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
第二章 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一、 调查设计 |
二、 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兴趣不高、态度不积极 |
(二)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专业知识或技术含量不高 |
(三) 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得不到满足 |
(四)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停滞于浅层 |
(五) 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人数少、成果转化率低 |
(六)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不理顺 |
三、 吉林省大学创新创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有缺失 |
(二)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支持不足 |
(三)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 |
第三章 国内外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
一、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
(一)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概况 |
(二) 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二、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模式及启示 |
(一)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
(二) 我国高校现有创业教育的模式与特点 |
(三) 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优势 |
一、 “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的政策环境 |
二、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环境 |
三、 “高教大省走向强省”的教育环境 |
四、 “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知识环境 |
第五章 促进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发展的策略 |
一、 创新创业教育的原则 |
二、 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外部环境,发挥政府牵动作用 |
(一) 充分认识构建完备的社会环境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
(二) 完善相关法律政策,畅通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实施环节 |
(三) 建立创新与创造的社会风尚,倡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价值与精神 |
三、 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
(一) 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与目标体系 |
(二) 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化走向 |
(三) 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建设 |
(四)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体系建设 |
(五) 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体系建设 |
(六) 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建设 |
四、 整合资源,建立创业教育平台的联动机制 |
(一) 高校内部科研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整合 |
(二) 不同学校间的教育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
(三) 社会与学校间教育资源的整合 |
五、 政府鼓励高校向创新创业型大学转型 |
(一) 创业型大学的职能、定义与特征 |
(二) 创业型大学与传统大学的异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科技创新视角下我国大学衍生企业空间集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论文相关理论 |
2.1 科技创新理论 |
2.1.1 科技的含义 |
2.1.2 创新的含义 |
2.1.3 科技创新的含义 |
2.2 科技成果转化理论 |
2.3 空间集聚理论 |
2.4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2.5 我国大学衍生企业的发展历程 |
第三章 我国大学衍生企业的发展特征 |
3.1 我国大学衍生企业总体现状 |
3.1.1 我国大学衍生企业发展总体概况 |
3.1.2 我国“211”、“985”大学衍生企业发展历程 |
3.2 我国大学衍生企业的母体特征 |
3.2.1 理工科类的大学和专业是衍生母体主力 |
3.2.2 优势学科或重点实验室衍生频率较高 |
3.2.3 国家工程中心逐渐成为衍生母体的重要来源 |
3.2.4 母体大学的科研项目或课题是技术源之一 |
3.3 我国大学衍生企业组织和扩张特征 |
3.3.1 从离散型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
3.3.2 企业组建主体、合作方式逐渐多元化 |
3.3.3 中试性衍生企业开始出现 |
第四章 我国大学衍生企业空间集聚特征 |
4.1 企业空间集聚的宏观特征 |
4.1.1 向科研资源丰富的省会城市集聚 |
4.1.2 “两群一带”城市群分布格局形成 |
4.2 企业空间集聚的中观特征 |
4.2.1 向大学科技园集聚 |
4.2.2 向高新技术开发区集聚 |
4.2.3 向高新技术区和大学科技园、科技地产嵌套地区集聚 |
4.2.4 向专业工业园区集聚 |
4.3 企业空间集聚的微观特征 |
4.3.1 向大学内部集聚 |
4.3.2 向大学周边或衍生企业自营的科技地产集聚 |
第五章 我国大学衍生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
5.1 我国大学衍生企业科技创新现状 |
5.1.1 企业创新面临的科技环境发生变化 |
5.1.2 大学衍生企业的科研创新指标分析 |
5.2 我国大学衍生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的作用 |
5.2.1 填补我国科技空白 |
5.2.2 盘活我国各方科技创新资源 |
5.2.3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5.3 案例分析 |
5.3.1 产品创新 |
5.3.2 观念创新 |
5.3.3 研发机制创新 |
5.4 我国大学衍生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不足和思考 |
5.4.1 科技创新存在的不足 |
5.4.2 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8)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 ——基于江苏高校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现状概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结构 |
一、研究问题与内容 |
二、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
一、主要研究方法 |
二、案例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
三、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
第二章 创业型大学:概述与反思 |
第一节 创业型大学的兴起与范式分析 |
一、创业型大学兴起的时代背景 |
二、创业型大学概念的多重解读 |
三、关于创业型大学范式的综合分析 |
第二节 大学学术创业及其范围 |
一、西方国家学者关于学术创业的内涵解读 |
二、对中国大学学术创业内涵及范围的界定 |
第三节 创业型大学生成机制与价值反思 |
一、创业型大学生成机制分析 |
二、创业型大学价值反思 |
第三章 资源依赖:大学学术创业的外部作用机制探析 |
第一节 资源依赖图景中的大学学术创业 |
一、资源依赖理论:大学学术创业行为的理论诠释 |
二、我国大学学术创业的趋同性和特殊性 |
第二节 政府、市场对大学学术创业的外部作用分析 |
一、政府对大学学术创业行为的作用与影响 |
二、学术创业与市场的交融与互动 |
第四章 创业动因与组织运行:大学创业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创业的驱动因素分析 |
一、社会责任是促使中国一批高水平大学从事创业行动的重要原因 |
二、竞争压力驱使一些地方普通高校实施创业型大学战略 |
三、以创业推动学术发展是大学开展学术创业行动的另一重要驱动因素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创业的法律与政策环境分析 |
一、国家及江苏省出台的相关法规、政策及其作用 |
二、大学创业激励措施及其评析 |
第三节 大学学术创业组织与运行 |
一、大学的技术转移与管理组织——学术创业的最直接组织形式 |
二、大学的跨学科合作研究组织——学术创业的重要载体 |
三、大学科技园——校政企行合作与学术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 |
四、大学科技型企业——学术创业的典型模式 |
第五章 行为方式与策略选择:教师对于学术创业的回应 |
第一节 教师关于学术创业的认知与体会 |
一、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 |
二、大学行政管理者对于学术创业的回应 |
三、教师对于大学学术创业的经历与体会 |
第二节 教师回应学术创业的策略与思考 |
一、教师学术创业行为动机 |
二、教师学术创业的策略选择 |
三、教师所面临的困境与思考 |
第六章 高校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互动机制与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大学学术创业与新兴学科的关系分析 |
一、大学学术创业与新兴学科的兴起 |
二、大学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的关系分析——以斯坦福大学和沃里克大学为例 |
第二节 关于江苏高校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 |
一、江苏公办本科高校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
二、江苏公办本科高校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三、简要结论 |
第三节 学术创业成效比较与分析:以江苏三所案例高校为例 |
一、三所案例大学的学术创业因子分析与比较 |
二、国际比较与分析 |
三、学术创业结果概念模型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发现及其意义 |
一、主要研究发现与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发现的知识贡献及意义 |
第二节 对我国建设创业型大学的思考与建议 |
一、坚持知识创新与技术转移、组织转型的辩证统一 |
二、坚持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结合 |
三、营造政策制度环境,完善校企有效互动机制 |
四、走特色创新之路 |
五、切实推动大学体制机制改革 |
第三节 后续研究的展望 |
一、研究的局限 |
二、研究的推广 |
三、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征询信 |
附录二: 关于“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关于“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四: 关于“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五: 关于学术创业成本收益情况的问卷调查表 |
后记 |
(9)大学科技园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基于知识创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范围内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概况 |
1.1.2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1 知识 |
2.1.1 知识的定义 |
2.1.2 知识的分类 |
2.2 知识集群 |
2.2.1 知识集群的概念 |
2.2.2 知识集群的特性 |
2.3 知识创新 |
2.3.1 知识创新的概念 |
2.3.2 知识创新的特征 |
2.3.3 知识创新的内容 |
2.4 知识管理 |
2.4.1 知识管理的定义 |
2.4.2 知识管理的内容 |
2.5 知识创新与知识管理 |
2.5.1 知识创新属于知识管理的范畴 |
2.5.2 知识创新与知识管理的交互作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的基本理论 |
3.1 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 |
3.1.1 我国政府对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 |
3.1.2 我国学者对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 |
3.1.3 大学科技园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功能定位比较 |
3.2 大学科技园的知识界定 |
3.2.1 大学科技园的知识分类 |
3.2.2 大学科技园的知识体系 |
3.3 大学科技园中的集群现象 |
3.3.1 大学科技园中的企业集群 |
3.3.2 大学科技园中的知识集群 |
3.4 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一般性分析 |
3.4.1 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的内涵 |
3.4.2 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的分类 |
3.4.3 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的内在作用机理 |
3.5 基于SECI模型的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系统 |
3.5.1 大学科技园的知识资产 |
3.5.2 大学科技园的微观巴与宏观巴 |
3.5.3 大学科技园的知识创新系统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4.1 模型构建 |
4.1.1 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 |
4.1.2 变量界定 |
4.1.3 本研究的全模型 |
4.2 假设提出 |
4.2.1 基础因素域与知识创新能力的关系假设 |
4.2.2 组织因素域与知识创新能力的关系假设 |
4.2.3 支撑因素域与知识创新能力的关系假设 |
4.2.4 知识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问卷设计与小样本测试 |
5.1 小样本的研究方法 |
5.2 测量量表的开发与设计 |
5.2.1 基础因素域的衡量 |
5.2.2 组织因素域的衡量 |
5.2.3 支撑因素域的衡量 |
5.2.4 知识创新能力的衡量 |
5.2.5 创新绩效的衡量 |
5.3 小样本测试 |
5.3.1 小样本描述 |
5.3.2 小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 |
5.3.3 样本测试方法与步骤 |
5.3.4 小样本测量条款的净化 |
5.3.5 小样本的信度分析 |
5.3.6 KMO样本测度和Bartlett球体检验 |
5.3.7 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
5.4 实证研究的测评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据收集、分析与模型校验 |
6.1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6.1.1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 |
6.1.2 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步骤 |
6.1.3 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指数 |
6.2 数据收集与描述 |
6.2.1 大样本的数据收集方法 |
6.2.2 大样本调查对象的描述统计 |
6.2.3 大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6.3 大样本的信度分析 |
6.3.1 前因变量的信度分析 |
6.3.2 中介变量的信度分析 |
6.3.3 结果变量的信度分析 |
6.4 大样本的效度分析 |
6.4.1 KMO样本测度和Bartlett球体检验 |
6.4.2 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
6.5 模型的检验与评价 |
6.5.1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 |
6.5.2 模型拟合 |
6.5.3 模型修正 |
6.7 统计结果分析 |
6.7.1 假设检验结果 |
6.7.2 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实践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附录一:经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名单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列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研究型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基于上海市高校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型大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1.1.2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研究型大学的推动作用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研究型大学 |
1.4.2 经济发展 |
1.5 理论基础 |
1.5.1 人力资本理论 |
1.5.2 区域发展理论 |
1.5.3 三螺旋理论 |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6.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经验借鉴 |
2.1 密西根大学 |
2.1.1 密西根大学办学理念 |
2.1.2 密西根大学对区域经济的贡献 |
2.2 斯坦福大学 |
2.2.1 斯坦福大学社会服务职能产生的背景 |
2.2.2 斯坦福大学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高科技社区硅谷的成功 |
2.2.3 斯坦福大学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 |
2.3 研究结论 |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的计量分析 |
3.1 研究样本及指标选取 |
3.1.1 样本选取 |
3.1.2 指标选取 |
3.2 研究思路及分析方法 |
3.2.1 研究设计 |
3.2.2 分析方法 |
3.3 计量分析过程 |
3.3.1 基于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 |
3.3.2 基于因子分析的结果 |
3.3.3 单位根检验、协整与Granger 因果分析 |
3.4 研究结论 |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的个案分析 |
4.1 上海交通大学的基本情况分析 |
4.2 基于上海交通大学的计量分析 |
4.2.1 指标选取和研究数据 |
4.2.2 基于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 |
4.2.3 单位根检验、协整与Granger 因果分析 |
4.3 研究结论 |
第五章 研究建议 |
5.1 树立研究型大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共赢模式 |
5.2 加强研究型大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应对重大产业需求 |
5.3 推进研究型大学学科链对接产业链,加强官产学研新型合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新概念,在上海交大科技园(论文参考文献)
- [1]见证,科技赋能[J]. 本刊编辑部. 华东科技, 2020(10)
- [2]基于创新的浙江大学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 张清艳. 浙江大学, 2019(05)
- [3]上海众创空间社群的成熟度研究[D]. 张利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8(04)
- [4]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 ——基于要素·关系·功能的三维视阈[D]. 张仁开.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5]上海市大学科技园综合绩效评价研究[D]. 张小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12)
- [6]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D]. 曹扬.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7]科技创新视角下我国大学衍生企业空间集聚研究[D]. 覃璇.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2)
- [8]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 ——基于江苏高校的案例分析[D]. 刘永芳. 南京大学, 2013(03)
- [9]大学科技园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基于知识创新视角[D]. 吴保根. 东华大学, 2013(07)
- [10]研究型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基于上海市高校的分析[D]. 姚建建.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