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腾[1](2021)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教材分析与处理情况调查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认为教材分析即在尊重教材和学生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教材的各个部分从而把握教材整体的过程。教材处理即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把教材内容转换成教学内容的过程。教材分析与处理是一切体育教学活动的开端。所以,教材分析与处理在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体育教师在教材分析与处理方面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在体育与教材的分析与处理的方式方法上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时代的发展,我们仍然发现在体育教材分析与处理方面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教师按照突出学生能力的发展方向对教材进行分析与处理的程度不够,对教材特性把握不足导致教材分析与处理的方式不合理,这说明当前教师分析与处理教材的方式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如何深化体育教材分析与处理,仍然是当前体育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教材分析与处理情况为研究对象,以上海市部分小学的体育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材分析与处理情况进行全面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教材分析与处理认识方面绝大部分教师认为教材分析与处理是重要的并且是有必要的。相较于重要性,师生对必要性的认识更好。2.在教材分析方面⑴大部分教师在对教育价值、健身价值、娱乐价值、长效价值进行分析时更侧重于对健身价值的分析。⑵教师针对不同特点教材进行分析时,分析的侧重点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无论是何种特点的教材,大部分教师都侧重于分析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和教材的趣味性。不同之处在于,大部分教师针对自主习得性教材,侧重于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分析;针对模仿习得性教材,侧重于对学生运动基础的分析;针对对抗习得性,侧重于对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坚毅品质的分析。⑶大部分教师能准确分析教材的重点。教师能通过教材、教学经验、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学情等多种形式确定教材的重点。⑷大部分教师能对教材是否适切学生进行分析。相较于对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分析,对学生的认知和技术水平方面的分析仍需进一步提升。3.在教材处理方面⑴大部分教师能遵循简化性、有趣性、有效性原则处理教材。教师遵循有趣性原则处理教材程度较深,但是在简化性和有效性原则的处理程度上仍需进一步深入。⑵大部分教师能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完整法、分解法和游戏法对教材进行处理。教师更侧重于以游戏导入课堂的形式使用游戏法且比赛是小学体育课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游戏。⑶无论针对何种特点的教材,教师采用频率最高的都是传统的先教后练的方式,教师缺乏对“学”前移的认识。4.在教材分析与处理效果方面教师对教材分析与处理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面,更体现在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情感态度、积极反馈等方面。总体而言,教师分析与处理教材的效果较好,教师对自身的分析与处理能力较为认可。
李瑶[2](2021)在《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中的简单性问题研究 ——以Q市M小学为例》文中提出对于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英语的学习并不是简单地记忆单词,背背英语短句,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感受及对英语的思维能力。学生能够以教材内容为载体,运用对比学习的方式,体验到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也能够了解到人或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双重属性或多重属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分析,以实然状态的生活为基础,以理性与人性为判断标准,分析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过程中存在的简单性问题,探索如何运用对应性思维解决这些简单性问题,从而培养教师和学生运用对应性思维学习英语的能力。本文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课堂观察法。从英语学科德育渗透的背景、内容、过程、原则、途径、方法、评价七个维度对Q市M小学的教师及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英语学科德育渗透中存在的简单性问题,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从这七个维度出发,分别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提升教师与学生的对应思维能力。文章共分为如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设计以及理论基础和核心概念界定。第二部分是调查设计与实施部分,阐述了调查设计的目的与调查对象的选择、调查方法的设计与实施以及调查数据的处理与总结。最终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在英语学科德育渗透的七个维度下都存在简单性问题这一普遍现状。第三部分具体指出了英语学科德育渗透中存在的简单性问题。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背景的简单性偏重于中国(汉语)文化背景下渗透德育,基于中英文化背景对比进行德育渗透的意识欠缺;英语学科德育内容渗透的片面性体现在渗透单一完善的理论知识,教材中中英文化对比的知识呈现薄弱;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过程的外在性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单向灌输式教育,学生缺乏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低下;英语学科德育渗透原则的抽象性体现在教师对学生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和知行统一的原则;英语学科德育渗透途径的单一性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偏重课堂教学的间接途径和重在通过文本符号形式渗透;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方法的浅显性体现在教师对学生采用说服教育法、陶冶教育法和榜样示范法;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评价的不足性偏重于采用他评和表扬的评价方式。第四部分对七个维度进行具体的原因分析。背景方面:中英文化对比进行德育渗透缺乏理论支持,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能力薄弱;内容方面:教材本身内容的单一,缺乏丰富的内容作参照,对中西方思维和价值观之间存在的差异认知浅显;过程方面: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应试教育普遍存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力度不够;原则方面:偏离实然存在的师生活动与交往,偏重间接经验,忽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对应参照;途径方面:遵循简单的课程安排,缺乏师生共同参与的安排,在考试中难以把握对实际行为效果的考查;方法方面:存在简单的道德认识观,而缺乏认识与实践的对应,存在简单的教学进度观,而缺乏教学进度与教学质量的对应;评价方面:师生间存在简单权威观,缺乏师生对应共建教育教学关系,教师对自身行使批评教育权的认识不清楚。第五部分针对问题和原因分别对这七个维度提出了英语学科德育渗透中简单性问题的建议即对应渗透。背景方面:走向中英文化对比渗透,加强培训中英文化异同点对比的相关内容;内容方面:由渗透简单求善的教育到去恶求善模式对应的转换,由零散的中英文化内容走向中英文化知识之间的对比;过程方面:改变教师单向灌输,推动师生走向对话与交流,由师生授受关系到对等型师生关系的转换;原则方面:由因材施教的原则走向因问教学原则的对应,由知行统一的原则走向知行互参定位的对应;途径方面:由偏重课堂教学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对应,由偏重文本符号到文本符号与行为事实的对应;方法方面:从认知、情感、行为层面对方法进行改造,由简单的教学进度观到教学进度与教学质量的对应;评价方面:由偏重采用他评的方式到他评与自评的对应,由采用表扬的评价方式到表扬与批评的对应。
杨蕴希[3](2020)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文中指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明确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主导的“三权并行”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用以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地方、学校及学生需求的适切性。地方和学校在国家意志的授权下获得了相对的课程自主权,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开展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实施、组织课程评价等一系列课程相关活动,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课程知识融入地方课程体系提供了良好契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地区、特定民族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沿袭而来的无形、活态流变的文化资源,是唯一的、活态的、流动的文化记忆与历史见证,其内容涵盖大量极具地方特色的知识内容,是地方课程的重要知识来源和开发素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开发研究,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育传承与保护的有效探索,还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完善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地方教育的全面发展,对地方人才培养、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有鉴于此,本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结合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案例,运用文献、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循着“在这里”“去那里”“回到这里”,亦即“田野前”的“应然”、“田野中”的“实然”、“田野后”的“使然”和“诚然”综合的研究思路,同时注重人类学中“自我”与“他者”,社会学中身份自觉与社会认同,文化学中文化多元与文化交往等学科理论视角的引入与运用,意在逐步解答“何以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及其开发对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与完善何以可行且必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何以优化”等问题。为此,围绕主题从绪论(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意义、概念澄清)、理论阐释、学科视角、研究对象与方法、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评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对策、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等方面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力图呈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的综合研究特征。本研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问题意识的切入及其概念的阐释,并将之与主题密切紧扣,以突出研究旨趣,彰显研究目的。其中,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实证对象——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中丰富斑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及其开发的形式与内容,展示了流域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高度认知、自觉以及取得的一系列实践成效;同时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尚存在着课程资源不够、课程目标缺失、文化环境蜕变、主体效能较低、评价反馈不足等“实践困境”,存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情感价值剥落、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课程生态失衡等“困境归因”。在此基础上,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价值高度,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课程内容的多重优选、课程主体的多效赋能、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等内容,就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对策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并在其中展示出了一定的学术见解。
蒋志艳[4](2020)在《龚书铎历史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龚书铎是近代文化史研究领域的奠基人,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从龚书铎多年的教育实践、史学研究当中,可以提炼出丰富的历史教育思想,这集中体现在学校历史教育与社会历史教育两大方面。首先是对学校历史教育的论述,龚书铎认为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资政育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必须同时具备优良的学品与人品,并且他还客观冷静地评价了当时轰轰烈烈的历史课程改革。同时,龚书铎的社会历史教育思想内涵也很丰富,包括对社会历史教育的目的的论述、教材编写的阐述和实践。总之,龚书铎关于历史教育的观点与实践对今日的历史教学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赵孟晶[5](2020)在《汾阳四中语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文中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也是教育制度变革的内生要素。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多种媒介的整合在各学科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媒介素养成为适应社会的必备品格。《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专门提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这一学习任务群,强调信息技术同语文学科的结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新的学习手段的适应性和运用能力。但将现代媒介高度融入语文学科的核心领域,同时鼓励融入多样的媒介资源,这在语文学科中尚属开端。加之与2017年版课标相配套的教材仍在北京等少数省市进行试用,一些一线普通学校如何在“两旧一新”的大环境下,落实“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目标就成了我们必须去研究的一个课题。以汾阳四中为例,通过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发现,一线学校“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开展存在不少问题。如对各媒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了解的不够深入、全面;教师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培训的参与度较低;在阅读与交流中,常用媒介的种类比较单一;利用不同媒介获取、处理和辨别信息的方法不恰当;借助不同媒介辨别信息的意识不强以及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评价方式比较单一。针对这些现状,笔者提出以下改进策略:深入、全面的了解“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提高教师“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专业素养;尝试利用多种媒介进行教学;加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训练;打破常规评价方式,建立客观系统的评价标准。希望这些策略可以为一线教师“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的实施和学生跨媒介的学习提供一些可借鉴的参考。
顾梦园[6](2020)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正式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得益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小学音乐课程建设逐步走向正轨,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从1978至2018这四十年间,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经历了恢复(1978-1987)、探索(1988-1999)、提高(2000-2010)、发展(2011-2018)四个时期。期间,国家先后颁布了多部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同时出版了多套小学音乐教材。通过对其课程理念、性质以及教材内容等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和解析,了解四十年来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的发展与变化,有利于新时期课程方案的创制及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开展。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主要对课题研究背景、现状、方法及意义进行阐述。第二至第五部分,主要对每一阶段国家颁布的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进行梳理,并对同期出版的国家级小学音乐教材进行解构分析。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解构主要涵盖课程理念、性质、课程类型、课时分配等;教材解析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要求、教学实践等。通过解构分析,展示四十年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的发展与变化,解读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与教材衔接的合理性和不足。通过对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的解构分析充分证明,四十年来小学音乐课程建设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稳步推进。具体表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理念在不断“推陈出新”;随着教材的不断修订,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结构更加趋于合理,教学要求更加明确具体。逐步形成了“面向全体学生”的、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课程理念和教学体系,体现了四十年来小学音乐课程建设所走过的恢复·探索·提高·发展的改革之路。最后,结合新时代学校音乐教育的总体目标要求及发展态势,对小学音乐课程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展望。
胡玉婷[7](2020)在《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课程文化建构策略研究 ——以W小学为个案》文中认为课程文化的建构,是对当下学校课程发展的深层次的思考。课程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是对文化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建构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课程文化,是学校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学校课程文化的建构,培育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提升文化自信,由此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间的积极作用。本研究以W小学为个案,通过课堂观察、教师访谈以及文本分析的方法以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价值观、课程物质环境及课程实践活动样态三个方面,对个案学校课程文化的建构策略及条件进行探讨。首先,学校课程价值观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为学校建构课程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以学生发展、时代背景、学校办学特征以及师生愿景为依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加以转化,将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理念应用到学校教育中,纳入课程体系,建构适应学校特征的课程价值观。其次,从学校课程物质环境方面探究学校传统文化教育隐性课程的建构。课程物质环境的创设要结合学校教育理念,并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审美元素。通过对个案学校校园布局规划、建筑风格、校园雕塑以及室内环境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优化策略:积极调动师生能动性与创造性;依托地域传统文化资源彰显特色;借助历史名人文化提升环境育人的潜化影响。再次,从显性课程的角度探究学校课程的实践活动样态。从课程价值定位,课程目标制定、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途径以及课程评价方式方面,对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个案学校的深入分析,提炼其课程文化建构的条件。建立健全的传统文化课程制度是课程文化建构的重要保障,校长的办学理念及课程领导能力的发挥以及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学校课程文化建构的关键。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课程文化建构,应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现代价值,选择恰当的学校课程文化建构策略:树立“和谐”的课程价值观;创设传统文化风格与传统文化氛围的物质环境;建构体验式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实践活动。从建构条件的角度应建立传统文化课程制度;提高学校校长对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观的领导;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杨紫君[8](2020)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多维互动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的深化改革,互动式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互动式教学相比于传统教学,更能够体现出课堂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定位。与此同时,课堂中良好的师生、生生互动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且利于构建充满生机的课堂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一门德育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特殊学科,加强当前《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多维互动教学研究,探索出有效的互动教学策略,对于加强学生德育内化,从而实现本课程育人的根本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对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多维互动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全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界定多维互动教学的含义、理论基础、基本特征以及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多维互动教学的主要类型。第二部分重点阐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施多维互动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部分立足实际课堂教学,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访谈以及课堂教学观察对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多维互动教学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从而发现多维互动教学中所存在的如互动对象相对失衡,互动内容相对粗浅、互动形式相对单调以及评价标准相对单一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多维互动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理念的滞后、教学设计的偏差、学生认识局限的制约以及传统评价体制的影响。第四部分针对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多维互动教学效果提出系列对策建议。主要从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挖掘、教学设计的制定以及教学评价的优化四个方面加强多维互动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通过对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多维互动教学的研究,加强教学方法与德育内容的结合,以期为今后《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施多维互动教学提供参考,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好落实以德育人的教育目标。
陈晓雨[9](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H校为例》文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引导和督促受教育者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从而深化对政治理论知识认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促进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最终实现综合素质提升的体验式教学方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部分高校在探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重形式,轻效果”等倾向,致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不够紧密,存在“两张皮”现象,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未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应有作用。面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知信分离的现状,深化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倡导在完善理论教学的同时进一步突出实践教学导向,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根本途径。本文运用文献研究、归纳分析、实地考察、访谈等研究方法,在阐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查阅资料,掌握国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整体情况,以H校为典型案例,依据实地考察,分析和研判H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总结出H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成效与存在的不足,从而尝试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提升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成效包括:增加了实践教学参与比例,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性,促进了实践教学运行规范化,推动了实践教学内容求实化;不足包括: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课程内容特殊性把握不准,实践教学场所资源匮乏,实践教学主体参与深度不够,实践教学途径单一且流于形式。本文的落脚点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存问题提出改进对策。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笔者对H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存不足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众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经验,提出了如下建议:深化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准确把握实践教学内容,充分整合实践教学资源,积极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全面构建“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付鑫[10](2019)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哲学素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中,以核心素养为纲是此次课程改革的共同追求。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中,都内含着对学生哲学素养培养的要求。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体,良好的哲学素养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领域、提升思维能力、强化理性认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四个模块中,《生活与哲学》模块是培养学生哲学素养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也是《生活与哲学》重要的教学目标。当前高中生哲学素养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学生哲学素养培养的效果欠佳。立足于这一实际,本文对《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在阐释高中生哲学素养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论述高中生哲学素养培养的意义。本研究认为高中生应具备的哲学素养包括哲学知识、辩证思维能力、科学精神三部分,哲学素养具有整体性、渗透性、实践性、批判性的特点。培养高中生的哲学素养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第二部分,对目前高中生哲学素养的培养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笔者利用教学实习的机会,对实习学校的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文献分析、课堂观察等方法进行研究。笔者发现在《生活与哲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偏重知识讲授,缺失对学生的智慧启迪;偏重答题套路,轻视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学生主体能动性发挥不够,师生、生生互动不足;学生哲学学习、素养养成的主动性不强。第三部分,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分析高中生哲学素养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教师方面,主观上教师对哲学素养培养的认识不到位,客观上教师的综合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方法“反哲学”、“庸俗化”;学生方面,学生对哲学的认识简单化、片面化,对抽象的哲学知识有畏难情绪。第四部分,就高中生哲学素养的培养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第一,更新教学观念,回归教学价值的人文性;第二,教师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张扬教学活动的示范性;第三,优化教学资源,增加教学情境的愉悦性;第四,转变教学方法,凸显教学过程的智慧性;第五,尊重学生主体,落实教学交往的民主性。希望本研究可以为《生活与哲学》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二、关于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教材分析与处理情况调查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研究 |
2.1.1 体育课教材概念研究 |
2.1.2 教材分析概念研究 |
2.1.3 教材处理概念研究 |
2.2 教材分析与处理的原则研究 |
2.3 教材分析与处理的方法研究 |
2.4 教材分析与处理的策略研究 |
2.5 教材分析与处理存在的误区研究 |
2.6 小结 |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课堂观察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对教材分析与处理的认识 |
4.1.1 对教材分析与处理重要性的认识 |
4.1.2 对教材分析与处理必要性的认识 |
4.2 教材分析研究 |
4.2.1 对教材价值的分析 |
4.2.2 对教材特点的分析 |
4.2.3 对教材重点的分析 |
4.2.4 对学生适切性的分析 |
4.3 教材处理研究 |
4.3.1 教材处理原则 |
4.3.2 教材处理方法 |
4.3.3 教材处理策略 |
4.4 教材分析与处理的效果研究 |
4.4.1 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分析 |
4.4.2 对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分析 |
4.4.3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分析 |
4.4.4 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分析 |
4.4.5 对学生积极反馈的分析 |
4.4.6 教师对教材分析与处理能力满意程度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在教材分析与处理认识方面 |
5.1.2 在教材分析方面 |
5.1.3 在教材处理方面 |
5.1.4 在教材分析与处理效果方面 |
5.2 建议 |
5.2.1 在教材分析与处理认识方面 |
5.2.2 在教材分析方面 |
5.2.3 在教材处理方面 |
5.2.4 在教材分析与处理效果方面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问卷效度检验表 |
附件2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教材分析与处理情况调查研究》调查问卷 (教师问卷) |
附录3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教材分析与处理情况调查研究》调查问卷 (学生问卷) |
附录4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教材分析与处理情况调查研究 |
(2)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中的简单性问题研究 ——以Q市M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当前英语学科德育渗透存在突出的简单性偏差 |
2.在英语学科德育渗透中运用对应性思维的重要性 |
(二)研究的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背景的研究 |
2.英语学科德育渗透内容的研究 |
3.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过程的研究 |
4.英语学科德育渗透原则的研究 |
5.英语学科德育渗透途径的研究 |
6.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方法的研究 |
7.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评价的研究 |
8.对已有研究的简评 |
(四)研究设计 |
1.研究方法 |
2.论文研究思路 |
(五)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界定 |
1.理论基础 |
2.核心概念界定 |
一、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设计目的与对象的选择 |
1.调查设计目的 |
2.调查对象的选择 |
(二)调查方法的设计与实施 |
1.课堂观察法的设计与实施 |
2.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3.访谈提纲的设计与实施 |
(三)调查数据的处理 |
1.学生对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内容的认知 |
2.学生对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原则的认知 |
3.学生对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途径的认知 |
4.学生对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的认知 |
5.学生对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评价的认知 |
6.对调查数据的总结 |
二、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中存在的问题:简单渗透 |
(一)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背景的简单性 |
1.偏重在中国(汉语)文化背景下渗透德育 |
2.基于中英文化背景对比进行德育渗透的意识欠缺 |
(二)小学英语学科德育内容渗透的片面性 |
1.渗透单一完善的德育理论知识 |
2.教材中中英文化对比的知识呈现薄弱 |
(三)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过程的外在性 |
1.教师对学生单向灌输式教育 |
2.学生缺乏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低下 |
(四)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原则的抽象性 |
1.教师对学生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渗透德育 |
2.教师对学生采用知行统一的原则渗透德育 |
(五)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途径的单一性 |
1.教师对学生偏重课堂教学的间接途径渗透德育 |
2.教师对学生重在通过文本符号形式渗透德育 |
(六)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方法的浅显性 |
1.教师对学生采用说服教育法渗透德育内容 |
2.教师对学生采用陶冶教育法渗透德育内容 |
3.教师对学生采用榜样示范法渗透德育内容 |
(七)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评价的不足性 |
1.德育渗透评价偏重采用他评的方式 |
2.德育渗透评价多采用表扬的评价方式 |
三、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简单教育 |
(一)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背景的简单性 |
1.中英文化对比教学缺乏理论支持 |
2.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能力薄弱 |
(二)小学英语学科德育内容渗透的片面性 |
1.教材本身内容的单一,缺乏丰富的内容作参照 |
2.对中西方思维和价值观之间存在的差异认知浅显 |
(三)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过程的外在性 |
1.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 |
2.应试教育普遍存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力度不够 |
(四)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原则的抽象性 |
1.偏离实然存在的师生活动与交往 |
2.偏重间接经验,忽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对应参照 |
(五)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途径的单一性 |
1.遵循简单的课程安排,缺乏师生共同参与的安排 |
2.考试中难以把握对实际行为效果的考查 |
(六)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方法的浅显性 |
1.存在简单的道德认识观而缺乏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对应 |
2.存在简单的教学进度观而缺乏教学进度与教学质量的对应 |
(七)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评价的不足性 |
1.师生之间存在简单权威观而缺乏师生对应共建教育教学关系 |
2.教师对自身行使批评教育权的认识不清楚 |
四、对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中存在问题的改造:对应渗透 |
(一)针对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背景的简单性的建议 |
1.由偏重汉语文化背景下渗透德育走向中英文化对比渗透 |
2.加强培训中英文化异同点对比的相关内容 |
(二)针对小学英语学科德育内容渗透片面的建议 |
1.由渗透简单求善的教育到去恶求善模式对应的转换 |
2.由零散的中英文化内容走向中英文化内容之间的对比 |
(三)针对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过程外在性的建议 |
1.改变教师单向灌输,推动师生走向对话与交流 |
2.由师生授受关系到对等型师生关系的转换 |
(四)针对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原则抽象性的建议 |
1.由因材施教原则走向因问教学原则的对应 |
2.由知行统一原则走向知行互参定位原则的对应 |
(五)针对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途径单一性的建议 |
1.由偏重课堂教学转换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对应 |
2.由偏重文本符号转换到文本符号与行为事实的对应 |
(六)针对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方法浅显性的建议 |
1.从认知、情感、行为层面对方法进行合理改造 |
2.由简单的教学进度观转换到教学进度与教学质量的对应观 |
(七)针对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评价不足性的建议 |
1.由偏重采用他评的方式转换到他评与自评的对应 |
2.由偏重表扬的评价方式转换到表扬与批评的对应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小学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小学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小学英语课堂观察案例分析 |
致谢 |
(3)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研究框架与拟创新点 |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阐释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立论依据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体系的知识价值 |
二、地方课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课程属性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整体相关性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概念解析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本质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特征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释义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模式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价值 |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视角 |
第一节 人类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自我”与“他者”表述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自我”与“他者”整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二节 社会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社会认同意识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社会分层结构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三节 文化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同化”“多元”博弈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多元文化教育影响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四节 教育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基于教育民族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三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
一、研究“田野”的代表性 |
二、研究“现象”的合理性 |
三、研究“行为”的持续性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使用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经验总结法 |
第三节 研究的具体过程 |
一、研究筹备阶段 |
二、行动计划阶段 |
三、实地调查阶段 |
四、总结反思阶段 |
第四节 研究伦理的澄清 |
一、研究资料真实有效 |
二、研究对象知情合作 |
三、研究行为合规合理 |
第四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保障条件 |
一、政策条件 |
二、环境保障 |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资源概况 |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省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培养目标 |
第四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开发主体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二、学校少数民族专职教师 |
三、流域内的相关社会人员 |
第五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主要内容 |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教材的开发使用 |
第六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评价途径 |
第五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效评析 |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成效 |
一、拓宽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渠道 |
二、促进了教师角色研究性转变 |
三、打造了整体性实践示范案例 |
四、搭建了地方及学校联动平台 |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困境 |
一、条件性资源保障力度不够 |
二、课程培养目标结构性缺失 |
三、内容原生文化空间的蜕变 |
四、主体参与及投入效能低下 |
五、实践评价体系的反馈不足 |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践困境的归因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精神情感价值剥落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文化空间生态失衡 |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目标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依据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分析 |
第二节 内容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多样优选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方式 |
第三节 主体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主体的多重效能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中“教师”主体的构成及效能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学生主体身份的获得及方式 |
第四节 实施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生态取向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生态实施的途径 |
第五节 评价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优化策略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以国家文化战略为导向,探讨与分析非遗文化课程开发的应然可能 |
二、以地方实践经验为依据,反思与探索地方非遗文化课程的实践路径 |
三、以多重理论视角为指导,构建与完善非遗文化地方课程的优化策略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思路如何深化 |
二、研究过程如何系统 |
三、研究结论如何全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龚书铎历史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框架 |
第一章 龚书铎的生平经历 |
第一节 坎坷求学路 |
第二节 潜心研究文化史 |
第三节 执教杏坛六十载 |
第二章 龚书铎学校历史教育思想与实践 |
第一节 目的观 |
一、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
二、维护国家安全 |
第二节 教师观 |
一、学品 |
二、人品 |
第三节 教学观 |
一、教学原则 |
二、教学方法 |
三、论中学历史课程改革 |
第四节 启示 |
一、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 |
二、对当下历史课程改革的启示 |
第三章 龚书铎社会历史教育思想与实践 |
第一节 社会历史教育的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
二、对历史和历史教育的理解 |
三、师承 |
四、自身经历与时代背景 |
第二节 社会历史教育面面观 |
一、目的观 |
二、“教材”观 |
第三节 为大众编写历史“教科书” |
第四节 中学历史教师该如何做? |
一、撰写通俗读物 |
二、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 |
三、利用历史题材影视剧和通俗读物 |
余论 龚书铎历史教育思想评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龚书铎学术系年简编 |
致谢 |
(5)汾阳四中语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 |
2.1 媒介素养理论 |
2.2 新媒介素养理论 |
2.3 大众传播学理论 |
3 文献综述 |
3.1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相关概念的认识 |
3.1.1 “媒体”与“媒介” |
3.1.2 “跨媒介”与“跨媒介阅读” |
3.1.3 “素养”与“媒介素养” |
3.2 语文课程中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综述 |
3.2.1 语文课程中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的研究综述 |
3.2.2 语文教学中整合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研究综述 |
3.3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的相关研究综述 |
3.3.1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特点的研究综述 |
3.3.2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任务的研究综述 |
3.3.3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策略的研究综述 |
3.3.4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评价的研究综述 |
3.3.5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挑战的研究综述 |
4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的调查设计与实施 |
4.1 调查的目的 |
4.2 调查工具的设计与实施 |
4.2.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4.2.2 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5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5.1 汾阳四中开展“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有利条件 |
5.1.1 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有较高的兴趣 |
5.1.2 师生认可并支持开展“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
5.1.3 学生的接触度较高,具有开展的可能性 |
5.1.4 开展多样化的活动 |
5.2 汾阳四中“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施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5.2.1 对各媒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了解的不够深入、全面 |
5.2.2 教师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培训的参与度较低 |
5.2.3 在阅读与交流中,常用媒介的种类比较单一 |
5.2.4 利用不同媒介获取、处理和辨别信息的方法不恰当 |
5.2.5 借助不同媒介辨别信息的意识不强 |
5.2.6 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客观、系统的评价标准 |
6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的改进策略研究 |
6.1 深入、全面的了解“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
6.1.1 了解不同媒介的种类和特点,把握各媒介的发展趋势 |
6.1.2 了解不同媒介的表达方式以及各媒介运用对语言的影响 |
6.2 提高教师“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专业素养 |
6.2.1 研读语文新课程标准及课标解读的相关内容 |
6.2.2 积极组织、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培训 |
6.3 尝试利用多种媒介进行教学 |
6.3.1 利用多种媒介进行阅读教学 |
6.3.2 利用多种媒介进行表达、交流 |
6.4 加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训练 |
6.4.1 增强辨别意识,引导掌握正确获取、处理和辨别信息的方法 |
6.4.2 加强利用不同媒介获取、处理和辨别信息的训练 |
6.5 打破常规评价方式,建立客观系统的评价标准 |
6.5.1 制定“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的评价体系 |
6.5.2 打破常规评价方式,积极尝试多种评价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汾阳四中语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学生问卷 |
附录 B 汾阳四中语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教师问卷 |
附录 C 汾阳四中语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D 汾阳四中语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6)改革开放四十年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恢复期(1978-1987)小学音乐课程建设 |
第一节 课程及教学大纲解析 |
一、课程理念与课程性质 |
二、课程类型与课时分配 |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 |
第二节 教材及教学内容解构 |
一、唱歌教学 |
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教学 |
三、欣赏教学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探索期(1988-1999)小学音乐课程建设 |
第一节 课程及教学大纲解析 |
一、课程理念与课程性质 |
二、课程类型与课时分配 |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 |
第二节 教材及教学内容解构 |
一、唱歌教学 |
二、唱游教学 |
三、器乐教学 |
四、欣赏教学 |
五、读谱知识和听音、视唱教学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提高期(2000-2010)小学音乐课程建设 |
第一节 课程及教学大纲分析 |
一、课程理念与课程性质 |
二、课程类型与课时分配 |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 |
第二节 音乐课程标准分析 |
一、课程理念与课程性质 |
二、课程内容与课时分配 |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 |
第三节 教材及课程内容解构 |
一、设定单元主题 |
二、激发创新创造 |
三、多元音乐艺术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发展期(2011-2018)小学音乐课程建设 |
第一节 音乐课程标准分析 |
一、课程理念与课程性质 |
二、课程内容与课时分配 |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 |
第二节 教材及课程内容解构 |
一、制定学习目标 |
二、扩展单元主题 |
三、音乐与其它学科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关于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
第一节 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模式 |
一、创新教学理念 |
二、丰富教学模式 |
第二节 拓展教学资源建立校本课程 |
一、根据地域差异性建立校本课程 |
二、实行民族文化交叉式建立校本课程 |
三、引入国外优秀音乐作品建立校本课程 |
第三节 强化过程管理完善评价体系 |
一、教学内容评价 |
二、教学方法评价 |
三、教学效果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课程文化建构策略研究 ——以W小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国家对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重视及推动 |
2.课程研究的文化趋势日益突出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设计思路 |
2.方法论取向 |
3.具体研究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
2.课程文化 |
一、相关文献综述 |
(一)课程文化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研究 |
1.课程文化的内涵 |
2.课程文化的构成要素 |
3.课程文化的特征 |
(二)课程文化建构策略研究 |
1.课程价值观的建构策略 |
2.课程物质环境的建构策略 |
3.课程实践活动的建构策略 |
(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研究 |
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定位 |
2.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设定 |
3.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选择 |
4.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途径 |
5.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 |
二、W小学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课程价值观建构 |
(一)学校课程价值观的文化凝练 |
1.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撷取 |
2.“和合”的价值思维 |
3.审美和谐的价值追求 |
(二)学校课程价值观的确立依据 |
1.以学生发展为根本 |
2.顺应时代发展需要 |
3.挖掘学校办学特征 |
4.征收共同愿景 |
(三)学校课程价值观的实践指向 |
1.倡导人文精神的课程价值追求 |
2.提升课程主体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认同 |
3.注重课程开发与教学过程中的和谐 |
三、W小学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隐性课程——物质环境建构 |
(一)学校课程物质环境的创设规约 |
1.契合学校教育理念 |
2.挖掘传统文化美育元素 |
(二)学校课程物质环境的内容定位 |
1.“庙学合一”的校园布局规划 |
2.“天人合一”的校园建筑风格 |
3.历史名人的雕塑立意 |
4.优雅和谐的班级环境 |
5.国学经典文化的走廊布置 |
(三)学校课程物质环境建构的优化路径 |
1.积极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 |
2.依托地域资源彰显环境文化特色 |
3.借助历史名人文化提升环境育人的潜化影响 |
四、W小学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课程实践活动建构 |
(一)课程建构的基本依据 |
1.适应国家课程政策的要求 |
2.发挥课程资源优势 |
3.立足学生需求 |
(二)课程目标的设计 |
1.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标准 |
2.以“知行合一”为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
(三)课程内容的架构 |
1.注重课程内容的丰富性 |
2.重塑礼仪教化 |
3.优化传统技艺内容 |
4.拓展武术文化教育内容 |
5.甄选国学经典文本 |
(四)课程实施的路径 |
1.学科课程的渗透 |
2.以活动课程增强情感体验 |
(五)课程评价的方式 |
1.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 |
2.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
3.创新评价方式 |
五、W小学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课程文化建构条件 |
(一)课程制度的设定 |
1.规范性的课程实施制度 |
2.人文性的课程管理制度 |
(二)校长的办学理念及课程领导能力的发挥 |
1.校长的文化传承意识 |
2.校长的课程意识与领导力 |
(三)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的支撑 |
1.教师课程观念的转变 |
2.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
六、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1.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价值 |
2.选择恰当的学校课程文化建构策略 |
3.构建全方位的学校课程文化生长条件 |
(二)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校长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8)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多维互动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和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多维互动教学概述 |
一、多维互动教学的界定 |
(一)多维互动教学的内涵 |
(二)多维互动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三)多维互动教学的基本特征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多维互动教学的主要类型 |
(一)师生互动 |
(二)生生互动 |
(三)人本互动 |
(四)人境互动 |
第三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施多维互动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施多维互动教学的必要性 |
(一)落实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需要 |
(二)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需要 |
(三)构建课堂和谐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需要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施多维互动教学的可行性 |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为多维互动教学提供了导向 |
(二)《道德与法治》教材为多维互动教学提供了载体 |
(三)初中生身心特点为多维互动教学提供了可能 |
第四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多维互动教学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多维互动教学现状调查情况 |
(一)调查对象与目的 |
(二)调查内容与过程 |
(三)调查结果的现状分析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多维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互动主体相对失衡 |
(二)互动形式相对单调 |
(三)互动内容相对粗浅 |
(四)评价标准相对单一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多维互动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教师教学理念的滞后 |
(二)教师教学设计的偏差 |
(三)学生认识局限的制约 |
(四)传统评价机制的影响 |
第五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多维互动教学的实施策略 |
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提高互动意识 |
(一)强化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 |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 |
二、挖掘教育教学资源,丰富互动内容 |
(一)深入研究理解课程教材 |
(二)灵活开发运用教学资源 |
三、提升教学互动设计,增强互动形式 |
(一)设置教学目标明确互动要求 |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发互动动机 |
(三)丰富教学活动充实互动方式 |
四、建立多维评价机制,优化互动效果 |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 |
(三)评价标准综合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H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三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二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三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四 教育学主体性教育论 |
五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相关概念 |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 |
(一)实践教学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
(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
(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根本途径 |
(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特征与原则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特征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原则 |
四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以H校为例 |
一 个案基本情况简介 |
(一)个案概况 |
(二)个案简介 |
二 H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的成效 |
(一)增加了实践教学参与比例 |
(二)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性 |
(三)促进了实践教学运行规范化 |
(四)推动了实践教学内容求实化 |
三 H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分析 |
(一)实践教学课程虚化严重 |
(二)对课程内容特殊性把握不准 |
(三)实践教学场所资源匮乏 |
(四)实践教学主体参与深度不够 |
(五)实践教学途径单一且流于形式 |
四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对策 |
一 深化对实践教学的认识 |
二 准确把握实践教学内容 |
三 充分整合实践教学资源 |
四 积极引导学生深度参与 |
五 全面构建实践教学模式 |
六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生活与哲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哲学素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 选题缘由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的重难点、创新之处 |
1. 研究重难点 |
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哲学素养与《生活与哲学》教学 |
(一) 哲学素养的内涵与特点 |
1. 哲学素养的内涵 |
2. 哲学素养的特点 |
(二) 《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学生哲学素养培养的主要内容 |
1. 学习哲学知识 |
2. 锤炼辩证思维能力 |
3. 塑造科学精神 |
(三) 《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意义 |
1. 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 |
2.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批判精神、创新精神 |
二、《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 高中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现状 |
1. 哲学知识层面 |
2. 辩证思维能力层面 |
3. 科学精神层面 |
(二) 《生活与哲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1. 偏重知识讲授,缺失智慧启迪 |
2. 偏重答题套路,轻视思维训练 |
3. 忽视学生主体,缺乏课堂互动 |
4. 学生哲学学习、素养养成的主动性不强 |
三、《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学生哲学素养培养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教师方面的原因 |
1. 对哲学素养培养的认识不到位 |
2. 教师的综合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
3. 教学方法“反哲学”、“庸俗化” |
(二) 高中学生方面的原因 |
1. 对哲学的认识简单化、片面化 |
2. 对抽象的哲学知识有畏难情绪 |
四、《生活与哲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哲学素养的对策 |
(一) 更新教学观念,回归教学价值的人文性 |
1. 遵循哲学本性,将反思进行到底 |
2. 贴近学生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
(二) 提升教师素养,弘扬教学活动的示范性 |
1. 研读名着,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
2. 勤于反思,做好教学经验总结 |
(三) 优化教学资源,增加教学情境的愉悦性 |
1. 有效利用教材资源,科学组织教学内容 |
2. 用心挖掘教学素材,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
(四) 转变教学方法,凸显教学过程的智慧性 |
1. 由点到面,掌握哲学知识 |
2. 由知到用,培养辩证思维 |
3. 由外而内,养成科学精神 |
(五) 尊重学生主体,落实教学交往的民主性 |
1. 重塑师生情感,增强交往的平等性 |
2. 构建有效对话,增强交往的发展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四、关于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教材分析与处理情况调查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张腾.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2)
- [2]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中的简单性问题研究 ——以Q市M小学为例[D]. 李瑶.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D]. 杨蕴希.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4]龚书铎历史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 蒋志艳. 苏州大学, 2020(03)
- [5]汾阳四中语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 赵孟晶.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改革开放四十年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研究[D]. 顾梦园. 扬州大学, 2020(05)
- [7]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课程文化建构策略研究 ——以W小学为个案[D]. 胡玉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多维互动教学研究[D]. 杨紫君.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H校为例[D]. 陈晓雨.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生活与哲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哲学素养的研究[D]. 付鑫.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