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气化铁路改扩建技术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郑平标[1](2021)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运营组织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部陆海新通道是我国西部地区实现与东盟及其他国家区域联动和国际合作、有机衔接“一带一路”的复合型对外开放通道,海铁联运班列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三种运输模式之一,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和很大的发展空间。针对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存在问题和发展形势,本文围绕其班列运营组织,提出西部陆海新通道货源市场分析、班列通道布局优化、班列产品设计优化、班列品牌建设4个关键科学问题的模型、方法,在理论上深化既有研究成果,在实践中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通道布局和班列设计提供决策支持。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提出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货源分析方法。利用我国西部地区与东盟进出口贸易实际数据,结合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运营调研数据,分析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的货源结构及目标市场;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货源吸引范围划分模型,设计了改进近邻传播(AP)聚类算法,在算法设计中内嵌衰减函数,可充分体现时空交互影响下的货源吸引衰减效应;在此基础上,研究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市场需求预测方法,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的货运市场需求预测模型,采用网格搜索法确保模型的最佳参数;对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钦州通道进行案例分析,验证所提出货源吸引范围划分模型、货运市场需求预测模型的有效性。(2)提出了基于网络设计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通道布局优化方法。结合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通道主要线路的能力利用现状,识别铁路通道存在的能力瓶颈;分析影响铁路通道布局的主要因素;结合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通道布局问题与交通运输网络设计问题的共通点,将该问题转化为线路能力离散性变化的混合网络设计问题;以箱流总运输费用、线路新/改扩建费用及未运送箱流惩罚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箱流不可拆分、箱流树形径路、线路离散性变化的能力限制等约束,构建基于网络设计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并进一步转换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可直接采用商业优化软件求解;对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通道布局开展案例分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通道布局规划提供决策支持。(3)提出了基于列流备选集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设计优化方法。分析近几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方案和开行情况,提出班列运行组织存在的问题;总结班列方案构成要素,分析班列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引入列流备选集和服务网络,以含班列开行固定成本、箱流在途运输成本、箱流在途中转成本的班列设计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箱流守恒、箱流补轴次数、箱流运到期限、车站能力、线路能力、列车能力等约束,建立了基于列流备选集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设计0-1线性规划模型,可采用商业优化软件有效求解;利用西部陆海新通道实际数据进行案例分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开行方案优化提供支撑。(4)提出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品牌建设方法。根据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组织开行现状,从发展政策、市场需求、铁路自身三个维度总结海铁联运班列品牌建设的影响因素,结合海铁联运班列特征,从加强班列精细组织、构建信息平台、延伸服务链条、优化多方合作等品牌建设发展策略,运用点-轴渐进扩散理论设计通道多点行动、通道发展协同、通道共建共享的品牌建设实施路径。
赵文明[2](2019)在《106国道湖北省麻城白塔河至彭店段改扩建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快速发展的公路行业,对完善城镇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靠城市主城区路段,除了承担对外和过境交通外,越来越多地开始承担城市交通功能,极大影响了公路网络和城市运行整体效率。加快国省干线公路的改扩建,是提升区域路网整体运行效率的最佳途径,对解决我国城市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十二五”期间划定的国道为对象,以106国道湖北省麻城白塔河至彭店段改扩建工程为实例,通过交通量分析预测,为改扩建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对基础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方案比选,确定最优的路线走向方案。针对国省道改扩建过程中技术标准选用和路基拼宽段差异沉降等关键技术问题,通过详细的分析、比选,确定了适合的技术方案;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路线改造方案进行经济评价、节能评价和社会影响评价等论证106国道湖北省麻城白塔河至彭店段改扩建工程的可行性。并得出最终结论如下:(1)按照项目的功能定位,结合交通量预测情况和沿线工程地质条件,确定研究项目采用设计时速80km/h的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2)通过对路基拼宽段差异沉降的原因分析,并对多种处理方案进行比选论证,选定项目起点段路基拼宽采用复合地基+开挖台阶的处理方案,项目终点段路基拼宽采用开挖台阶并铺设土工格栅的处理方案。(3)基于经济评价、节能评价和社会风险评价等方面的综合分析,106国道湖北省麻城白塔河至彭店段改扩建工程项目技术方案是可行的,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刘思琦[3](2019)在《基于铁路车流改编链的编组站布局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编组站作为铁路车流集散中心和“货物列车制造工厂”,是衔接铁路干线、架构铁路网络的关键枢纽。近年来,随着路网规模的扩大和完善,部分编组站衔接的铁路线数量增加,在路网中的重要性增强;随着铁路复线率和电气化率的不断提高,部分线路的通过能力增大,点线能力不匹配的问题凸显;随着高速铁路逐步成网,既有线释放出部分货运能力,为开行更多的货物列车提供支撑;随着运输结构的调整,部分货流从公路转移至铁路,推动铁路货运量的上升。在这种背景下,改扩建(或新建)部分编组站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编组站建设动辄数十亿元,占地上千亩,若其位置和规模选择不当,既会造成运输资源的巨大浪费,也难以实现车流组织态势的有效改善,因此有必要对编组站布局优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由于编组站之间的分工具有高度的非线性关联,任何一股车流中转地点的改变都将通过改编链的蝴蝶效应传递到其他编组站,造成有关节点中转负荷的变化和车流中转成本的变化,因此铁路网编组站布局优化问题不仅涉及投资方案的比选,还涉及车流改编链(编组计划)的优化。然而目前铁路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仍以手工编制为主,编组站布局决策也基本上立足于经验判断,并且随着路网规模的扩大和备选站的增多,问题的复杂度呈指数增长,人工比选的方式已愈加不适用于编组站布局的优化。因此,采用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工具解决日益复杂的编组站布局优化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既有文献来看,国内外致力于解决车流径路与编组计划一体优化问题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而针对铁路车流改编链和编组站布局联合优化问题的研究不多;对多阶段选址问题和枢纽选址问题的研究较多,而鲜有针对多阶段编组站布局优化问题的研究。此外,由于国内外车流组织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直接采用既有相关成果存在较大难度。本文围绕基于铁路车流改编链的编组站布局优化问题,重点研究了无能力约束的编组站改编负荷问题,单阶段编组站布局优化问题以及多阶段编组站布局优化问题等三大子问题,旨在为铁路运营管理人员及勘察设计人员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编组站的主要功能以及影响编组站布局的主要因素。厘清编组站主要办理的作业内容,从作业负荷、建设成本、铁路网结构等三方面阐释影响编组站布局的主要因素,并从城市发展、工程地质条件、高附加值货物运输等方面分析影响编组站布局的其他因素。为后续优化建模奠定良好的基础。(2)无能力约束的编组站改编负荷问题。在不考虑编组站能力约束(包括解体能力约束和调车线数量约束)的基础上,对车流径路与改编链进行一体优化,以期获取理想条件下的铁路网编组站改编负荷,从而为编组站的投资建设提供支撑。构建了非线性0-1整数规划模型,以车流集结成本、改编成本和走行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并采用线性化技术将模型线性化。设计小规模算例并分别采用商业软件Gurobi和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验证优化方法的有效性。(3)单阶段编组站布局优化方法。首先分析我国编组站的典型站型,之后引入双态决策变量来刻画编组站建设和车流组织中的关键决策因素,并构建了一个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旨在寻找最优的改扩建(或新建)方案,以年化投资和年度车流组织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考虑建设资金约束,以及编组站站型选择不相容约束;将不进行改扩建作为特殊的投资方案,同时引入资金回收系数用以年化项目投资。下层规划旨在获取编组站布局方案给定情况下的最优改编链,以日均车流组织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考虑编组站的解体能力约束、调车线数量约束、区段通过能力约束以及决策变量之间的逻辑约束。在生产实践中,同一编组站每天的作业负荷可能出现波动,因此引入编组站可用解体能力系数,将编组站的日均作业量限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避免改编高峰时段编组站能力过饱和。其次采用线性化技术将模型线性化。最后设计小规模算例并分别采用商业软件Gurobi和模拟退火算法进行计算试验,验证优化方法的有效性。(4)多阶段编组站布局优化方法。将整个规划期细分为若干个子规划期,研究了编组站分阶段投资建设的问题。构建了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以整个规划期内的编组站建设成本和铁路网车流组织成本最小化为优化目标,考虑了相邻阶段的站型延续性约束(即同一备选站在上阶段末的站型与本阶段初的站型相同)。下层规划以各阶段日均车流组织成本的期初净现值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同样设计了小规模算例验证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5)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编组站布局实证研究。由于Gurobi求解器难以解决实际规模的的编组站布局优化问题,故采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构建了基于中国铁路网的支点网,并对车流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优化计算并对部分关键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
李月松[4](2019)在《中小型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铁路网络规模的扩大,网络密度的增加,科学合理规划设计铁路枢纽也日显重要。中小型铁路枢纽虽然在路网中地位较低,所在城市规模及承担的客货运量较小,却也是影响着铁路网络整体性及系统性的重要因素。研究中小型铁路枢纽规划方法也有助于统筹优化运输资源,提升枢纽运营组织效率。且由于与大型铁路枢纽所处地位不同,其规划理念与方法也有差异,研究中小型铁路枢纽总图布局规划方法对完善枢纽规划方法也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小型铁路枢纽总图布局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地研究。论文疏理了中小型铁路枢纽的特点,确定了我国中小型铁路枢纽的范畴及具体的标准,并给出了中小型铁路枢纽的总图布局内容和影响因素。总结对比在实际铁路规划与设计项目中常用铁路运量预测方法,结合中小型铁路枢纽的运量特点,提出了适合中小型铁路枢纽的运输需求预测方法。从规划的综合成本角度,以铁路枢纽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以及枢纽城市或地区客货集散成本的综合最小为目标,建立铁路枢纽总图布局模型。建立了中小型铁路枢纽总图布局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指标的量化方法,建立了基于层冻分析的中小型铁路枢纽综合评价方法。论文以梧州铁路枢纽规划为实际案例,基于实际经济和运输数据,及既有铁路车站和运量,预测了2030年梧州市分方向的客货运量,采用隐枚举法和Dijkstra算法得到梧州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的初选方案与比较方案,通过对不同方案的综合比选,得到综合最优方案,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
李响[5](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文中研究表明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沈阳具有“东方鲁尔”之称号和“共和国工业的长子”之美誉。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这一时段内,妥善接收城市并迅速恢复各项功能之后,在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影响和推动下,沈阳城市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不仅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工业城市和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而且对此后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历史学为基础,兼用城市社会学、城市形态学、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以沈阳城建档案和当时报刊为主要资料,研究了这一时期沈阳城市的发展背景、历程、建设成果及其影响,并对这一时段的城市发展做出评价,以期为当今城市建设和深入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启示。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探讨解放后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沈阳城市的恢复建设,为沈阳城市大规模建设奠定了基础。沈阳解放后,沈阳军管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的完成了接收和管理工作,成为全国大城市接收的典范。在国家的支持和城市人民的努力下,沈阳恢复和新建了市内工厂,使其在规模上和技术上达到或超过建国前水平。在工业恢复的同时,残破的城市得以修复,社会重新运转并进一步走向安宁有序,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时期的恢复建设,不仅壮大了沈阳工业经济实力,更为此后大工业发展计划的确立、规划和实施创造了条件。第二章论述了沈阳城市发展的规划设计。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城市建设的方针和计划是围绕工业化制定和实施的。基于国内外现实条件和沈阳自身基础,国家在此布置了较多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和配套项目。为与工业化建设相适应,沈阳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化也有了新的规划,将城市发展计划与工业建设协调起来。因此沈阳不仅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建立了城市现代工业体系,而且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现代城市骨架结构,为城市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章论述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的城市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历程。沈阳的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市范围内形成了4个完整的工业区,完成建设项目近1500项,其中重点项目50多项,形成了以机床、电机电器制造工业和航空工业为核心的国家重工业基地。作为工业建设的载体,城市道路、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交通、供水、供电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公园、广场、文体场馆等公共空间丰富多样,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的呈现成为沈阳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沈阳被苏联专家誉为当时“中国八大城市之一,中国独一无二的大工业城市。”第四章论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的重构。随着工业建设和市政建设的发展,城市空间也获得了超常规发展,形成了现代城市发展中的沈阳模式。从城市整体布局的调整出发,扩建成铁西和大东两个工业体系较为完整、生产规模宏大的工业区,新建陵北工业区和沈海工业区;配合工业发展,形成了南北两个文教区,教育科研机构规模和数量较为庞大;按照社会主义的城市空间布置调整了行政中心位置;逐渐形成了市、区、住宅区3层商业中心。城市以市政府为新的城市中心,构建了南北和东西轴线,沿轴线、铁路和陆路交通线向外拓展趋势明显。城市内部结构得到重构,外部形态得以扩展,重塑了沈阳作为东北工业化首位城市的空间形貌。第五章论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的更新。“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使中国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一大步,也促进沈阳城市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动,出现了与计划经济体制和工业城市水平相吻合的城市社会基层管理机制——单位制,城市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变动,科学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符合社会主义工业城市特征。在此基础上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丰富,这一过程不仅深刻反映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也映射在今天的生活范式中。第六章阐述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的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业绩成就了沈阳中国重工业第一城和东北首位城市的地位,也决定了城市发展方向;以工业建设为依托,沈阳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空间形貌得到重塑,也奠定此后城市发展格局结构;城市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生活水平提高,也造就了辉煌的工业历史和独具魅力的工业精神。同时,这一时期沈阳城市发展也具有局限性,体现在城市建设落后于工业化,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设备与技术更新缓慢,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动力等,这些问题对当今城市发展也产生了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沈阳乃至东北城市发展史上的最重要时期,是巨大的更新也是辉煌的起点。在铭记昔日成就的同时,经验与教训均值得汲取,更需要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深思,寻求解决之道。要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沈阳,如何发挥辽宁精神,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研究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历程可获得借鉴和启示。
矫旭飞,姚辉瑞[6](2019)在《京台高速公路泰安至枣庄(鲁苏界)段改扩建工程总体方案设计》文中指出针对京台高速公路泰安至枣庄(鲁苏界)段现状特点,通过对上跨铁路、通航河流、穿越城市市区等路段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推荐的总体扩建方案。
卫永刚[7](2019)在《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技术方案设计》文中指出朔黄铁路西起神池南站东至黄骅港站,与黄万线和黄大铁路相连,构成了我国西煤东运的第二大通道,是国家能源集团运输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朔黄铁路2017年完成煤炭运量29 194万t,2018年计划完成煤炭运量3.05亿t,2万吨重载列车按照运行图日均开行32对,远期煤炭运量稳定在4亿t。新的运输形势,朔黄铁路既有牵引供电系统面临新的挑战,有必要对牵引供电系统进行扩容改造。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电气化重载铁路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大秦铁路和朔黄铁路的重载发展过程。针对朔黄铁路目前的运量,指出了既有牵引供电系统存在的过负荷、变电所功率因数过低和末端电压低等问题。然后从牵引变压器增容改造、牵引网导线更换方案、接触网改造方案、接触网施工工艺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技术方案。将既有直供加回流区段的供电方式改造成AT供电方式,实现全线AT供电方式的贯通,并根据需要新增设AT所,增强了供电能力。对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增容改造进行了电气仿真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上验证了改造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对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进行了前景展望。
山东省人民政府[8](2018)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年)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政字[2018]199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2018年9月7日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年)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和标志。建设现代化的综合交通网络,是坚决落实习近
辽宁省人民政府[9](2017)在《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辽宁省人民政府文件辽政发[2017]49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现将《辽宁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7年11月13日(此件公开发布)辽宁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行业。加快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辽宁振兴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10](2017)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指出宁政发[2017]73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组织实施。2017年9月1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是我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开放、转型发展的机遇期,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先导性、基础性和服务性行业,承担着转型升级和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使命。面对
二、电气化铁路改扩建技术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气化铁路改扩建技术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运营组织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集装箱运输需求分析研究综述 |
1.2.2 运输通道布局研究综述 |
1.2.3 班列组织优化研究综述 |
1.2.4 货运品牌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海铁联运班列组织理论基础 |
2.1 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发展概述 |
2.1.1 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历程 |
2.1.2 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内涵 |
2.1.3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组织情况 |
2.2 海铁联运班列运营组织理论 |
2.2.1 货运需求理论 |
2.2.2 运输通道理论 |
2.2.3 货物班列理论 |
2.2.4 集装箱运输理论 |
2.3 小结 |
3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货源分析方法研究 |
3.1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货源市场需求分析 |
3.1.1 我国西部地区与东盟进出口贸易分析 |
3.1.2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货源结构现状分析 |
3.2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货源吸引范围划分模型 |
3.2.1 建模思路 |
3.2.2 显着性因子筛选 |
3.2.3 变量标准化清洗 |
3.2.4 改进AP聚类算法 |
3.3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货运市场需求预测模型 |
3.3.1 模型选择 |
3.3.2 模型构建 |
3.3.3 模型预测流程 |
3.4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货源组织案例分析 |
3.4.1 通道货源吸引范围 |
3.4.2 通道货运市场需求预测 |
3.5 小结 |
4 基于网络设计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通道布局优化研究 |
4.1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通道能力情况分析 |
4.1.1 现有铁路通道及支撑网络 |
4.1.2 铁路通道能力利用现状 |
4.1.3 铁路通道能力瓶颈分析 |
4.2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通道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
4.2.1 箱流需求 |
4.2.2 铁路通道能力 |
4.2.3 铁路通道扩能措施 |
4.2.4 铁路箱流组织要求 |
4.3 基于网络设计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通道布局优化模型 |
4.3.1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通道布局问题分析 |
4.3.2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通道布局优化流程 |
4.3.3 优化模型构建 |
4.3.4 整体模型及线性化 |
4.4 案例分析 |
4.4.1 案例数据处理 |
4.4.2 计算结果 |
4.4.3 对比分析 |
4.5 小结 |
5 基于列流备选集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设计优化方法研究 |
5.1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组织现状分析 |
5.1.1 图定班列方案分析 |
5.1.2 班列开行情况分析 |
5.1.3 班列组织存在问题分析 |
5.2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设计分析 |
5.2.1 班列方案构成 |
5.2.2 班列设计影响因素 |
5.3 基于列流备选集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设计优化模型 |
5.3.1 问题描述及假设 |
5.3.2 班列设计优化流程 |
5.3.3 列流备选集生成及服务网络构建 |
5.3.4 模型构建 |
5.4 案例分析 |
5.4.1 案例数据处理 |
5.4.2 计算结果 |
5.4.3 不同班列方案对比分析 |
5.5 小结 |
6 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品牌建设研究 |
6.1 海铁联运班列品牌建设制约因素 |
6.2 海铁联运班列服务品牌构成要素 |
6.3 海铁联运班列品牌建设发展策略 |
6.3.1 实行班列品牌化经营 |
6.3.2 加强联运班列精细组织 |
6.3.3 构建多式联运信息平台 |
6.3.4 延伸联运班列服务链条 |
6.3.5 优化通道各方运营合作 |
6.4 海铁联运班列品牌建设实施路径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106国道湖北省麻城白塔河至彭店段改扩建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
1.2.1 交通运输现状 |
1.2.2 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
1.3 项目的功能与作用 |
1.3.1 路网结构 |
1.3.2 主要控制点 |
1.3.3 交通特性 |
1.4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工程项目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水文气候 |
2.2.1 水文、河流水系 |
2.2.2 气候 |
2.3 影响区域公路、铁路现状 |
2.3.1 沪蓉高速麻武段(麻武高速) |
2.3.2 大广高速 |
2.3.3 沪汉蓉高速铁路 |
2.3.4 京九铁路 |
2.4 小结 |
3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
3.1 交通调查与分析 |
3.2 相关运输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
3.3 交通量预测思路及方法 |
3.3.1 远景交通量构成 |
3.3.2 交通量预测方法 |
3.4 交通量预测 |
3.4.1 预测依据和参数 |
3.4.2 预测特征年确定 |
3.4.3 特征年路网 |
3.4.4 交通生成 |
3.5 交通量预测结果及分析 |
3.5.1 路段交通量及分析 |
3.5.2 未来车型比例预测 |
3.6 小结 |
4 工程技术方案研究 |
4.1 路线走向方案分析 |
4.1.1 麻城市城市总体规划 |
4.1.2 项目建设起终点论证 |
4.1.3 路线走向及控制点 |
4.2 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及解决方案 |
4.2.1 技术标准的选定 |
4.2.2 路基拼宽段差异沉降原因分析及处治方案 |
4.3 桥涵工程 |
4.4 小结 |
5 项目改建方案可行性分析评价 |
5.1 经济评价 |
5.1.1 评价依据和方法 |
5.1.2 评价结论 |
5.2 节能评价 |
5.2.1 节能评价年限和内容 |
5.2.2 建设期能耗分析 |
5.2.3 运营期的能源消耗与节能分析 |
5.2.4 运营期节能的计算方法及模型 |
5.2.5 计算过程及结果 |
5.2.6 节能综合评价 |
5.3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
5.3.1 项目主要的风险因素 |
5.3.2 主要风险的防范、化解措施 |
5.3.3 项目风险等级 |
5.3.4 落实风险防范、化解措施的有关建议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 个人简介 |
致谢 |
(3)基于铁路车流改编链的编组站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能力约束的编组站改编负荷问题研究现状 |
1.2.2 单阶段编组站布局优化问题研究现状 |
1.2.3 多阶段编组站布局优化问题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编组站的主要功能与影响编组站布局的主要因素 |
2.1 编组站的主要功能 |
2.2 编组站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
2.2.1 作业负荷 |
2.2.2 建设成本 |
2.2.3 铁路网结构 |
2.3 编组站布局的其他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无能力约束的编组站改编负荷研究 |
3.1 问题描述 |
3.1.1 无能力约束的编组站改编负荷问题概述 |
3.1.2 无能力约束的编组站改编负荷问题示例 |
3.1.3 问题复杂度分析 |
3.2 数学优化模型 |
3.2.1 模型基本假设 |
3.2.2 符号说明 |
3.2.3 优化目标与约束条件分析 |
3.2.4 模型的线性化 |
3.3 算例分析 |
3.3.0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求解策略 |
3.3.1 基础数据准备 |
3.3.2 优化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单阶段编组站布局优化方法 |
4.1 问题描述 |
4.1.1 单阶段编组站布局优化问题概述 |
4.1.2 单阶段编组站布局优化问题示例 |
4.1.3 问题复杂度分析 |
4.2 数学优化模型 |
4.2.1 模型基本假设 |
4.2.2 符号说明 |
4.2.3 优化目标与约束条件分析 |
4.2.4 模型的线性化 |
4.3 算例分析 |
4.3.1 基础数据准备 |
4.3.2 优化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多阶段编组站布局优化方法 |
5.1 问题描述 |
5.1.1 多阶段编组站布局优化问题概述 |
5.1.2 多阶段编组站布局优化问题示例 |
5.1.3 问题复杂度分析 |
5.2 数学优化模型 |
5.2.1 模型基本假设 |
5.2.2 符号说明 |
5.2.3 优化目标与约束条件分析 |
5.3 算例分析 |
5.3.1 基础数据准备 |
5.3.2 优化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编组站布局优化实证研究 |
6.1 基础数据准备 |
6.2 优化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中小型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中小型铁路枢纽特点及规划影响因素 |
2.1 中小型铁路枢纽的概念与范围 |
2.1.1 铁路枢纽的概念 |
2.1.2 中小型铁路枢纽的范围 |
2.1.3 大型与中小型铁路枢纽的研究区别 |
2.2 我国中小型铁路枢纽现状与发展 |
2.2.1 中小型铁路枢纽现状 |
2.2.3 中小型铁路枢纽发展趋势 |
2.3 中小型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的影响因素 |
2.3.1 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内容 |
2.3.2 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的一般影响因素 |
2.3.3 中小型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的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小型铁路枢纽运量预测 |
3.1 铁路运量预测的主要方法 |
3.2 中小型铁路枢纽运量特点 |
3.3 中小型铁路枢纽运量预测方法 |
3.3.1 客运量预测 |
3.3.2 货运量预测 |
3.4 本章总结 |
4 中小型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模型 |
4.1 中小型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目标与原则 |
4.1.1 中小型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目标 |
4.1.2 中小型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原则 |
4.2 中小型铁路枢纽车站选址与车站规模 |
4.2.1 车站选址 |
4.2.2 车站数量 |
4.3 铁路枢纽规划成本计算 |
4.3.1 建设成本 |
4.3.2 运营成本 |
4.3.3 客货集散成本 |
4.4 中小型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模型 |
4.4.1 模型假设 |
4.4.2 相关变量 |
4.4.3 目标函数 |
4.4.4 约束条件 |
4.4.5 建立模型 |
4.4.6 模型求解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小型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方案评价方法 |
5.1 规划方案评价的主要内容 |
5.2 规划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
5.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5.2.2 评价指标及量化 |
5.3 评价方法 |
5.3.1 评价方法选择 |
5.3.2 评价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6 应用案例 |
6.1 梧州市铁路枢纽概况 |
6.1.1 梧州市城市概况 |
6.1.2 梧州市既有铁路线路概况 |
6.1.3 梧州市既有铁路车站概况 |
6.2 客货运量预测 |
6.2.1 客货运量发展趋势 |
6.2.2 客货运量预测 |
6.3 梧州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方案 |
6.3.1 梧州铁路枢纽规划线路 |
6.3.2 梧州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方案求解 |
6.4 重点方案评价比较 |
6.4.1 方案说明 |
6.4.2 指标与权重 |
6.4.3 方案分析及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内容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对象和内容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资料、研究方法和创新 |
第一章 解放后沈阳城市的接收和恢复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沈阳城市接收 |
一、城市接收前的准备工作 |
二、城市接收的过程与实施 |
第二节 城市管理和建设工作次第开展 |
一、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 |
二、市政建设恢复 |
三、教育、卫生事业进步 |
第三节 城市工业的恢复和改造 |
一、解放前沈阳工业状况 |
二、国营工业的恢复和新建 |
三、私营工商业的恢复和改造 |
第四节 配合抗美援朝战争动员的城市社会生产运动 |
一、全市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支援 |
二、配合战争动员进行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 |
第五节 新政权的巩固与城市社会秩序的稳定 |
一、收缴武器弹药,确保城市安全 |
二、进行城市救济、收容散兵、乞丐和无业游民 |
三、封闭妓院,教育改造妓女和暗娼 |
四、严禁贩毒吸毒,肃清烟毒流害 |
五、镇压反革命运动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规划 |
第一节 “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过程和原因 |
一、国家工业发展策略中沈阳地位的确立 |
二、“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原因 |
第二节 新的城市规划设计 |
一、《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制定基础 |
二、《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形成过程 |
三、《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具体内容和评价 |
第三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 |
第一节 城市工业飞速发展 |
一、铁西区工业的扩充 |
二、大东区工业的调整 |
三、新工业区的工业建设 |
第二节 城市建设逐步完善 |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 |
二、城市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 |
三、城市公共空间丰富多样化 |
四、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呈现 |
第四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重构 |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
一、原有工业区的充实和调整 |
二、新工业区和工业居民点的规划和兴建 |
三、文教区的新建 |
四、行政区域迁移和构建 |
五、等级化商业区的出现 |
第二节 城市空间总体形态及特点 |
一、更新与拓展——总体城市形态 |
二、扩张与重构——城市形态特征 |
第三节 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演变逻辑 |
一、城市发展动力综合分析 |
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逻辑 |
第五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变迁 |
第一节 单位制在城市社会基层管理中占主导 |
一、单位制的形成 |
二、沈阳地区单位制的特征 |
第二节 城市社会人口结构变化 |
一、城市人口数量增长 |
二、城乡人口结构变动 |
三、人口经济结构的变化 |
四、女性劳动人口增加及意义 |
第三节 科学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突出 |
一、科学和教育事业突飞猛进 |
二、医疗卫生条件有质的飞跃 |
第四节 城市居民生活变迁 |
一、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变迁 |
二、城市居民文体娱乐活动丰富 |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评述 |
第一节 沈阳城市发展成就与历史影响 |
一、谱写辉煌时代,建成新中国重点工业城市 |
二、形成以沈阳为核心的辽宁中部城市产业集群 |
三、重构工业城市形态,奠定城市发展格局 |
四、城市精神初步形成 |
第二节 沈阳城市发展的局限性 |
一、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水平落后于工业化 |
二、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 |
三、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 |
四、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自下而上的动力 |
结论 |
一、革新与辉煌:建国初期城市整体风貌变革 |
二、辐射与担当:城市职能的转变 |
三、反思与梦想: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与当代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京台高速公路泰安至枣庄(鲁苏界)段改扩建工程总体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背景 |
2 技术标准 |
3 主要控制因素 |
3.1 铁路 |
3.2 通航河流 |
4 局部路段扩建方案 |
4.1 石泉庄—屈家村段 (跨京沪铁路) 局部方案 |
4.2 庞家村—春秋东路段 (跨兖南联络线、兖石铁路) 局部方案 |
4.3 北辛路—腾飞路段 (穿滕州市区) 局部方案 |
4.4 潘龙河—匡山腰段 (跨枣临铁路) 局部方案 |
4.5 胜利渠—张山子段 (跨京杭运河、伊家河) 段局部方案 |
4.6 光明大道—老郯薛路路段 (穿枣庄市区) 局部方案 |
5 各路段扩建方案 |
(7)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技术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二章 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电气参数计算 |
2.1 朔黄铁路概况 |
2.1.1 朔黄铁路基本资料 |
2.1.2 主要技术标准 |
2.1.3 机务设备情况 |
2.2 牵引供电电气参数计算 |
2.2.1 供电量计算 |
2.2.2 变电所变压器容量计算 |
2.2.3 牵引网末端电压水平 |
2.3 接触网参数计算 |
2.3.1 接触网简介 |
2.3.2 接触网负载计算 |
2.3.3 接触网载流能力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技术方案 |
3.1 既有牵引供电系统设备状况介绍 |
3.1.1 既有牵引供电系统设备改造情况 |
3.1.2 既有牵引变电所 |
3.1.3 分区所、开闭所 |
3.1.4 接触网运行现状 |
3.2 牵引变压器增容改造 |
3.2.1 牵引变压器类型 |
3.2.2 牵引变压器安装容量确定条件 |
3.2.3 牵引变压器计算容量、校核容量 |
3.2.4 牵引变压器安装容量 |
3.2.5 自耦变压器安装容量 |
3.3 牵引网导线更换方案 |
3.3.1 牵引网导线现状 |
3.3.2 牵引网导线更换方案 |
3.4 接触网改造方案 |
3.4.1 沿线主要工点 |
3.4.2 接触网改造主要工程内容 |
3.4.3 接触网悬挂类型 |
3.4.4 线材选择 |
3.4.5 主要技术数据 |
3.4.6 接触网承导线施工方案 |
3.5 朔黄铁路扩容项目接触网施工安装图 |
3.6 朔黄铁路扩容项目接触网施工工艺 |
3.6.1 零件 |
3.6.2 拉线安装 |
3.6.3 定位器及定位装置 |
3.6.4 承力索、接触线架设 |
3.6.5 吊弦安装 |
3.6.6 接触悬挂 |
3.6.7 补偿装置安装 |
3.6.8 电连接 |
3.6.9 分相绝缘器 |
3.6.10 分段绝缘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仿真分析 |
4.1 朔黄铁路复线AT供电方式电气图 |
4.2 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仿真模型 |
4.3 空载情况下的仿真分析 |
4.4 HXD1 电气参数仿真电路图 |
4.5 有载情况下的仿真分析 |
4.6 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方案效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造方案中采用的新技术 |
5.1 新型紧固件的应用 |
5.2 变电所智能巡检系统的应用 |
5.2.1 变电所巡检机器人的整体结构 |
5.2.2 变电所巡检机器人的功能实现 |
5.2.3 变电所巡检机器人的应用前景 |
5.3 牵引供电6C系统的应用 |
5.3.1 C系统简介 |
5.3.2 6C系统的重要意义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电气化铁路改扩建技术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运营组织方法研究[D]. 郑平标.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
- [2]106国道湖北省麻城白塔河至彭店段改扩建方案研究[D]. 赵文明. 郑州大学, 2019(06)
- [3]基于铁路车流改编链的编组站布局优化研究[D]. 刘思琦.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4]中小型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方法研究[D]. 李月松.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5]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D]. 李响.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6]京台高速公路泰安至枣庄(鲁苏界)段改扩建工程总体方案设计[J]. 矫旭飞,姚辉瑞. 山东交通科技, 2019(01)
- [7]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技术方案设计[D]. 卫永刚.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8]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年)的通知[J].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8(27)
- [9]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J]. 辽宁省人民政府. 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7(23)
- [10]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J].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