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勃氏甜龙竹的引种与无性系选育(论文文献综述)
蒙兰杨,黄雪芬,黄大勇,唐武,潘永光,邓莉明,余慧连,韦旖旎[1](2022)在《6种大型丛生竹造林后的竹笋产量及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大型丛生竹是广西各地发展笋材两用林优先考虑的竹种类型。研究6种大型丛生竹的竹笋产量及其与竹丛结构因子的相关性,为广西大型丛生竹优良竹种选择及栽培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安排6种大型丛生竹造林,造林后第3年调查竹丛结构和竹笋产量,采用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方法比较不同竹种的竹笋产量差异性,并分析竹笋产量和竹丛结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单丛竹平均年产笋量为勃氏甜龙竹(16.30 kg)>田林麻竹(13.00 kg)>吊丝球竹(6.88 kg)>撑绿杂交竹30号(5.85 kg)>马来甜龙竹(3.77 kg)>壮绿竹(3.55 kg),年发笋数量为勃氏甜龙竹(5.24个)>田林麻竹(4.55个)>撑绿杂交竹30号(2.82个)>吊丝球竹(2.48个)>马来甜龙竹(2.06个)>壮绿竹(1.69个),单个竹笋质量为勃氏甜龙竹(3.09 kg)>田林麻竹(2.86 kg)>吊丝球竹(2.76 kg)>壮绿竹(2.10 kg)>撑绿杂交竹30号(2.07 kg)>马来甜龙竹(1.82 kg);勃氏甜龙竹和田林麻竹不但盛笋期长,而且竹笋产量和数量显着高于其他4个竹种(P <0.05);勃氏甜龙竹、田林麻竹和吊丝球竹的单个竹笋质量显着大于壮绿竹、撑绿杂交竹30号和马来甜龙竹。立竹胸径越大,田林麻竹、马来甜龙竹、撑绿杂交竹30号、壮绿竹、勃氏甜龙竹的竹笋产量和发笋数量或单个竹笋质量越大;立竹量越大,吊丝球竹的竹笋产量、发笋数量及勃氏甜龙竹的发笋数量越大;竹丛蔸部占地面积越大,勃氏甜龙竹、撑绿杂交竹30号、壮绿竹的竹笋产量、撑绿杂交竹30号的出笋数量和吊丝球竹的单个竹笋质量越大。【结论】不同竹种的出笋高峰期及其持续时间不同。勃氏甜龙竹和田林麻竹的竹笋产量较高、单个竹笋质量较大、产笋盛期较长,是广西南宁引种栽培的优选竹种。立竹胸径对大型丛生竹竹笋产量的影响比立竹数量和竹丛蔸部占地面积的影响更大。
徐鹏飞[2](2019)在《毛竹和雷竹种间杂交、鉴定及其早期生长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杂交对新物种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竹子的杂交育种进程缓慢,己选育出了一些优良丛生竹种间杂交新品种,而散生竹种尚未见报道。利用新近开花的、且具有优良的生长性状与笋材用等特点的毛竹(Phyllostachysedulis)与雷竹(P.violascens)为材料,开展种间杂交,旨在培育新品种的同时,也为散生竹种间的杂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突破竹产业中新品种缺乏的瓶颈。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雷竹为父本,毛竹为母本,进行田间杂交育种。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地区挖取半开花雷竹去鞭,以埋鞭繁殖的方式培育得出小型开花雷竹,解决了亲本花期不遇以及地理隔离的问题。在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大境瑶族乡挑选生存环境良好、处于盛花期的开花毛竹作为母本,通过人工去雄、授粉等流程进行田间杂交。通过枝叶喷洒和竹腔注射等方式实现水肥管理来防病虫促结实,以提高杂交种粒的获得率。三年期间(2017-2019),共授粉2650朵小花,获得种粒473颗,平均受孕结实率达17.18%;并且2017-2018年共获得疑似杂交苗48棵(2019年10月统计)。2.田间杂交获得的疑似杂交种粒的平均长度、直径、千粒重、发芽率与出苗率显着小于毛竹的自交种粒(P<0.01)。与对照组自交种相比,2017年获得的疑似杂交苗植株,其一年生植株平均叶长、叶宽、株高数值略低,差异不显着(P>0.05);二年生植株幼笋地径和成竹数则极显着(P<0.01)高于对照组,发笋总量也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而笋高与竹笋生长趋势则无显着差异(P>0.05);同时,疑似杂交种整体出笋较早,有部分笋箨片出现了父本雷竹相似的皱褶现象。2018年所获得的疑似杂交株系与对照组自交种相比,其一年生平均叶长、叶宽、分蘖与株高,各指标数值略低,差异不显着(P>0.05)。总之,疑似杂交苗与对照组相比,一年生疑似杂交种的各生长表型指标大部分差异不显着,该现象可能是因为散生竹类植物生长周期较长,培养年限较短导致的,二年生疑似杂交种的生长优异性开始慢慢体现出来。3.经过初步筛选,筛选出编号为a2、a3、a6、a7、a9、a11、a12这7株具有优势种质资源挖掘潜力的栽培株。编号a2、a6、a9、a11这四个疑似杂交种快速繁殖的优势极其显着,该系列疑似杂交种植株的分蘖、发笋总量与成竹数方面相较于对照组自交种增益优势高达40%-200%;编号a7这株杂交种在生长量方面优势较大,该杂交种在生长量方面挖掘潜力较大,该植株的发笋总量、成竹数与幼笋地径方面相较于对照组自交种增益优势高达40%-120%;编号a3、a12这二个疑似杂交种在叶长、叶宽、株高等10个表型特征的大部分方面都具优势,各方面增益值在1%-181%,该系列植株在生长量与快速繁殖方面都具有巨大的种质挖掘潜力。4.从已开发的98对毛竹SSR分子标记中,筛选出15对SSR引物适用于TP-M13-SSR荧光毛细电泳检测,在剩余的引物中又筛选出12对SSR引物用于常规毛细电泳技术检测。应用TP-M13-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与常规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出编号a13、a16、b2、c5、d1、d2、d4、d7的疑似杂交种,兼具有父母本特有条带,为雷竹与毛竹的杂交子代提供了分子证据。本研究首次将TP-M13-SSR荧光毛细电泳技术应用于竹类植物的辅助育种研究,后期仍需筛选引物鉴定剩余的疑似杂交种。
许春枝[3](2019)在《不同冻害补救措施对勃氏甜龙竹笋期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2016年1月下旬福建三明市区出现极端低温,最低气温-4. 2℃,造成引种的勃氏甜龙竹遭受较严重的冻害。为探讨不同冻害补救措施对勃氏甜龙竹笋期生长的影响,分别选择砍伐枯竹与扒土施肥结合、砍伐枯竹及未采取冻害补救措施3块样地进行出笋、退笋、笋高、地径及笋重量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冻害补救措施对勃氏甜龙竹笋期生长达高度显着影响,尤其对勃氏甜龙竹平均每丛笋总重量的影响最大;扒土施肥对冻害补救勃氏甜龙竹笋期生长的促进效果较为明显,出笋期也略长于未采取任何措施的竹林,对提高冻害补救勃氏甜龙竹笋的质量和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吴志庄,夏恩龙,王树东,钟哲科[4](2013)在《中国竹类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及前景展望》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世界面临着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大力开发生物质能源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中对竹类植物作为一种全新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现状、利用途径进行探讨,分析了在我国发展竹类生物质能源具有资源丰富、土地充足、市场巨大、政策支持等优势。同时针对竹类能源产业化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竹类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对策,并展望竹类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
李海营[5](2011)在《麻竹花药培养及其再生植株的生物学研究》文中认为以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花药为外植体材料,开展了麻竹花药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并分化出完整植株以及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数、生长发育性状遗传变异的研究。对影响花药愈伤诱导效率和愈伤组织分化率的一些因素进行了研究,旨在建立稳定、高效麻竹花药离体培养再生体系。为查清麻竹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倍性,利用流式细胞仪和染色体压片技术对100株花培再生植株嫩叶DNA含量和根尖染色体数目进行了研究。此外,还以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两年生的三倍体、六倍体、十二倍体再生植株和实生苗为材料,对其从形态学特征、解剖学特征、生理生化指标等生物学特性方面研究,以了解不同倍性的组培苗和实生苗在田间生长状态的差异,探索麻竹倍性育种的应用前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M8+NAA 1.0 mg·L-1+6-BA 0.3 mg·L-1+PAA 15 mg·L-1+STS 7.5 mg·L-1+水解络蛋白500 mg·L-1+脯氨酸100 mg·L-1+谷氨酰胺100 mg·L-1+麦芽糖54 g·L-1+琼脂8 g·L-1和预处理时间为3天的条件下,为诱导麻竹花药愈伤组织的良好培养基。2.M8+KT 1 mg·L-1+NAA 0.2 mg·L-1+6-BA 3 mg·L-1+PAA 15 mg·L-1+STS 7.5 mg·L-1+水解络蛋白100 mg·L-1+脯氨酸100 mg·L-1+谷氨酰胺100 mg·L-1+麦芽糖54 g·L-1+琼脂8g·L-1,为诱导麻竹花药愈伤组织分化的良好培养基。3.流式细胞仪和染色体标本制备结果表明:100株花培再生植株中,1株三倍体,3株六倍体和96株十二倍体。4.六倍体组培苗,实生苗和十二倍体组培苗形态学分析表明,在株高和叶宽形态学指标上实生苗>组培苗(6x)>组培苗(12x),叶长和茎粗形态学指标上实生苗>组培苗(12x)>组培苗(6x),而出笋数量上组培苗(12x)最多,依次是组培苗(6x)和实生苗。5.十二倍体花培再生植株叶片的显微结构分析表明,叶片厚度、气孔大小、梭形细胞大小随着麻竹倍性的增加而增大,下表皮厚度与麻竹倍性差异不显着。6.采用Li-6400XT光合作用分析仪测定六倍体组培苗、实生苗和十二倍体组培苗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结果表明,十二倍体植株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六倍体组培苗和实生苗,平均分别高出32%和20%;而叶片的蒸腾速率平均高出六倍体组培苗和实生苗27%和16%,两项生理指标差异达到显着水平。本研究从麻竹形态学特征、解剖学特征、生理生化指标等方面,较系统地研究和比较了花药离体培养条件下获得的三倍体、六倍体、十二倍体花药培养再生植株以及其实生苗的差异,结果表明,实生苗的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上明显高于组培苗六倍体和十二倍体,组培苗(12x)的出笋数量、气孔大小、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上明显高于实生苗和组培苗(6x)。从出笋数量和生物量上,组培苗(12x)明显优于实生苗和组培苗(6x);不同倍性花药培养再生植株可直接用于育种,因此它们是进一步培育高产、优材新品种的良好材料。
袁金玲[6](2010)在《孝顺竹遗传多样性、再生体系构建及杂交育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索竹类植物的遗传改良技术,选择丛生竹中分布较广、适应性较强的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为材料,开展了地理居群表型性状变异的调查分析,基于AFLP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和杂交试验,以及不同外植体类型的愈伤组织再生技术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对孝顺竹自然分布区内5个天然地理居群开展胸径、地径、全长等19个表型性状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居群间和居群内存在丰富的表型变异。19个表型性状在5个居群间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或显着差异,泸州居群有14个表型性状的均值具5个居群之首,而仁化居群有11个性状的表型均值具5个居群之末。相关分析表明,胸径、地径、胸径/地径等14个表型性状间相关性均达到极显着或显着水平;仅秆节数、秆节数/全节数、叶长、叶宽、叶长/宽等5个性状与其它性状间的相关性较弱。表型性状与地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系数显示,秆重/全重与纬度、叶长/宽与海拔呈显着性正相关,叶长与经度、叶长/宽与经度、秆节数/全节数与纬度等分别呈显着性负相关。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可获得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7.435%。第一主成分以胸径、地径、全长等8个性状的权重较大;第二主成分以叶长/宽的作用最大;第三主成分以秆节数、秆节数/全节数权重较大。将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代入群体平均值开展系统聚类,可以从表型上将5个居群划分为3类,即温岭居群首先与长汀居群聚为一类,龙山居群与仁化居群聚为一类,泸州居群单独一类。2.从56对AFLP引物中筛选出10对较好的引物用于5个孝顺竹居群150个样品的PCR扩增,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0对引物在5个居群中共检测到939个位点,多态性位点比率71.99%。5个孝顺竹居群内检测到的多态位点数A在106-464之间,平均为255.8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在11.29%-49.41%之间,平均为27.24%;观测等位基因数na在1.1129-1.4941之间;有效等位基因数ne在1.0713-1.3147之间;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在0.0406-0.1794之间;Shannon信息指数I在0.0601-0.2656之间;多态位点数A、多态位点百分率P、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信息指数I的等指标在5个居群间的排序均表现为长汀>仁化>温岭>泸州>龙山,表明长汀居群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而龙山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孝顺竹物种水平遗传分化系数Gst=0.4393,即孝顺竹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43.93%,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56.07%;居群间基因流Nm =0.6383。5个孝顺竹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在0.8165-0.9675之间,遗传距离在0.0330-0.2027之间,利用遗传距离采用UPGMA法对5个孝顺竹地理居群进行聚类的结果显示,泸州居群内和龙山居群最先聚在一起,然后与温岭居群相聚,长汀居群最后聚在一起。3.孝顺竹开花生物学和杂交试验表明,孝顺竹常于4月份形成花序,小花在早晨至上午开放,下午14:00-15:00陆续闭合;花丝伸长生长结束时花粉生活力最高,萌发率可达50%以上;稃片完全张开时柱头可授性较强,上午9:00-12:00柱头可授性较好。孝顺竹种内自交授粉、及其与麻竹的杂交试验表明,孝顺竹自交种实与杂交种实未表现出明显区别,均为长椭圆形,有不甚明显的腹沟,具喙,成熟时黄褐色。成熟的孝顺竹种子纯净种子长0.82-1.10 cm,宽0.26-0.28 cm,百粒鲜重3.32 g。孝顺竹×麻竹杂交苗在四个月龄时即表现出与母本自交苗明显的差异,叶片明显大于后者,此时表型杂种的叶长、叶宽、叶长/宽、地径、发笋数、叶脉数、叶片形状、叶鞘高度、叶鞘繸毛、叶耳、叶舌等性状均介于母本和父本自交个体之间。对表型杂种开展AFLP分子标记鉴定,10株表型杂种中父本特异位点占21.97%-28.10%,非亲本位点占1.88%-4.05%,表明杂种引入了父本的遗传基础且进行了遗传重组。杂种秆箨在15个月龄时表现出刺毛性状的分离,一种为父本的多刺毛表型,一种为母本的光滑秆箨。孝顺竹开花生物学的研究和种间杂种的获得为实现丛生竹重要性状的遗传学分析和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4.利用孝顺竹小穗和种胚外植体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并实现植株再生。适宜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组成为NB+500 mg·L-1脯氨酸+500 mg·L-1谷氨酰胺+300 mg·L-1水解酪蛋白+30 g·L-1蔗糖+8 g·L-1卡拉胶+4 mg·L-1 2,4-D的培养基上,小穗和种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可达87.30%、76.27%。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较好的培养基组成为KNO3475 mg.L-1+ NH4NO3 825 mg.L-1+ MgSO4·7H2O 185 mg.L-1 + KH2PO4340 mg.L-1 + CaCl2·7H2O 440 mg.L-1+MS basal micronutrients + MS Iron + MS vitamins +1.0 mg.L-1 proline+30 g.L-1 maltose+8 g.L-1carrageenan+4 mg.L-1 2,4-D,部分愈伤组织可耐10.0 g.L-1 NaCl胁迫,75 mg.L-1的潮霉素可用于愈伤组织的抗性筛选。悬浮培养时,接种细胞密度以4.0%为宜,转速设120 r/min较好,2,4-D浓度46 mg·L-1,7-10d为转接周期较佳。植株分化过程经历预分化转绿和发芽两个阶段,经MS+30 g·L-1蔗糖+10 g·L-1卡拉胶+4 mg·L-1 KT培养基预分化7 d后,转入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分化14 d,小穗愈伤组织仅个别长出绿色芽头;但种胚愈伤组织芽分化率可达80.0%。分化芽中有8%左右的白化苗,并伴有花叶苗出现。优化后的种胚愈伤组织预分化最佳培养基是MS+3 mg·L-1 6-BA+3 mg·L-1 KT。孝顺竹再生植株生根较容易,分化芽苗在添加2 mg·L-1 NAA的MS培养基上生根良好,移栽成活率可达70%以上。孝顺竹高效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构建为实现基于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提供了条件。
娄永峰[7](2010)在《雷竹不同变异类型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指出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是优良笋用经济竹种,经过长期的自然演化与人工栽培,种内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形成了若干变异类型。本文从形态特征、出笋-成竹规律、DNA遗传变异等方面对雷竹16个变异类型进行研究,取得如下的研究结果:1、雷竹16个变异类型的8个表型性状的平均值、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基本统计分析表明,雷竹不同变异类型间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较大,变异系数为10.1%-41.4%之间,其中枝下高的变异最大,胸径和株高次之。通过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可以将雷竹分成5类。2、通过研究雷竹16个变异类型的出笋-成竹规律,结果表明:弯秆雷竹、红壳雷竹等变异类型笋期较早,而雷山乌等较晚;不同变异类型的单株立竹出笋量、成竹率等差异显着。3、用AFLP、SRAP和ACGM标记分析雷竹16个变异类型的遗传多样性。结果:15对AFLP引物、15对SRAP引物和38个ACGM引物分别扩增出253、152和75个多态性位点。对3种标记结果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极其相似,两两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分子标记结果表明:(1)雷竹不同变异类型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2)根据UPGMA聚类可以将雷竹不同变异类型分为4类。
李楠[8](2009)在《毛竹种子保存、萌发特性和愈伤组织诱导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竹作为我国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生态经济价值较高的竹种,对其种质资源的基础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毛竹成熟种子为实验材料,就毛竹种子的保存、萌发特性、愈伤组织诱导能力,以及毛竹种子的伴生真菌展开研究,旨在为毛竹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并为今后推动毛竹遗传改良、毛竹林培育及分子水平上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试验结果表明:1.在不同温度保存条件下,毛竹种子的发芽率均先下降后升高,但就近一年的保存效果来看,发芽率没有明显变化,推测毛竹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发生二次休眠。不同保存条件下毛竹种子的生活力与相对电导率呈负相关,与发芽率呈正相关。相对电导率和发芽率的负相关性较为明显,特别是在冷冻条件下,各指标相关性均较强。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相对电导率之间的差异最先表现出来,可能是反映毛竹种子质量的敏感指标。经过近1年的贮藏,现有保存条件对毛竹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率影响较小,其保存效果还需要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进一步研究。2.通过毛竹种子灭菌试验发现,胚乳中伴生的真菌是造成毛竹种子组织培养操作污染的主要原因,切除大部分胚乳,能有效减少污染。胚乳的切除不影响其在培养基中的萌发,适当增加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没有明显改变其萌发率。3.毛竹种子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与诱导过程中种子发芽率无明显相关。添加不同种类的植物激素,会对毛竹种子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质量产生影响。其愈伤组织的产生和质量更多的取决于诱导培养基及激素等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4.对毛竹种子伴生的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共获得了八个不同表型的伴生真菌,并基于rDNA-ITS序列对其中的三个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
林树燕[9](2009)在《鹅毛竹和异叶苦竹的生殖生物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鹅毛竹(Shibataea chinensis)和异叶苦竹(Arundinaria simonii f. albostriatus)为材料,首次对其有性生殖的全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鹅毛竹不结实和异叶苦竹结实率低的原因,研究结果如下: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对两个竹种的开花动态、繁育系统及花粉萌发率等进行了观察和检测。鹅毛竹为无限花序,假小穗簇生,花芽一般于10月初在当年生新竹各节上分化,至第二年3月份开花。开花时内、外稃不张开,未见种子;异叶苦竹为有限花序,通常在往年开花竹株上开花,当年3月形成花芽并开花。开花时内、外稃张开,果实为颖果。异叶苦竹繁育系统属于以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两个竹种花粉萌发率差异显着,异叶苦竹花粉萌发率显着高于鹅毛竹。研究采用了电镜、荧光显微、石蜡制片等技术。在两个竹种的大、小孢子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的研究中,发现两者的花药壁发育为单子叶型,绒毡层为腺质型,减数分裂产生左右对称型小孢子,花粉粒为2或3细胞型。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在异叶苦竹双受精、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的研究中,发现其双受精发生在授粉后15-20h,合子休眠期较长,为5d,胚的发育类型为禾本型,胚乳发育类型为核型。鹅毛竹不结实的原因在于花粉败育和自然授粉不良。异叶苦竹结实率低的原因与零星开花的传粉有效性及花粉管生长过程中受到抑制有关。
郭祥泉[10](2009)在《邓恩桉适应性栽植决策与抗寒—速生优株选择应用的研究》文中指出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是一种耐寒的速生树种,根据近年来我国引种栽植情况,该树种能够适宜较高纬度栽植。在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福建北部等较高纬度区域已有引种栽植。在南亚热带区域引种该树种从相关报导获知,在20世纪80年代,广西南宁有引种栽植,已有单株开花结实报导,大面积开花结实尚未见报导。该树种相对于其它桉树树种,需要较长的营养期生长。在我国,该树种引种栽植结果,营养期生长长达十五年以上,至今虽然在许多地方引种栽植,但是未有报导引种地自给该树种种子。现今所用种子都由原产地澳大利亚进口,而原产地澳大利亚仅昆士兰、新威尔士两区域产该树种种子,种子市场供应紧张,价格昂贵,纯度较高的种子,平均售价高达7万元/kg,而每kg仅能培育苗木30-40万株,苗木的种子费用成本高达0.15-0.20元/株,目前每年要花巨额从澳大利亚购买该树种种子,增加了该树种的造林投资成本。该树种为异花授粉,在原产地为天然分布,种源相对较为混乱。在闽北引种栽植,其后代表现为较大的个体分化,不同个体生长与抗寒等性状差异都较显着。邓恩桉具有良好的抗寒-速生性,但属于难生根树种,无性繁育难度较大,无论组织培养,还是扦插育苗,至今还不能应用于生产实践,虽然有些报导已成功培育出该树种无性系,但是生产实践中,并未见邓恩桉无性系苗木进行生产性栽植。培育无性系苗一直是该树种生产上的一大难题。无性繁殖技术措施是邓恩桉推广栽植的一大障碍,限制了该树种优良个体的推广栽植,使该树种的北移推广与高产潜力的开发受到约束。邓恩桉实生苗栽植,经对不同年龄栽植的林分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树种个体生长存在大的分化,从胸径、树高、材积结果分析表明,优良单株生长比较平均木,在胸径、树高方面差异可达100%以上;材积生长量则相差更远。根据所选优树比较,优树的材积是平均树的200%以上,最好的优株个体是平均树的400%以上。由于群体分化大,群体的平均生长量则明显的表现较差,林分的总体林相也显得不整齐,与其它易进行无性繁殖的桉树相比,林分总生长量表现低得多,该树种实生苗栽植的生长效果不理想,未能较好的体现该树种的实际生长潜力,且导致整体林分材质下降。无性繁殖技术的研究,对该树种栽植的潜在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邓恩桉在较高纬度栽植的优株筛选研究已见报导,目前国内报导的邓恩桉优株筛选仅处于初步选择阶段,由于此前无性繁殖还未有有效的方法进行生产性苗木培育,而杂交育种因生活史较长还难于实施,前人所做的优株筛选,在生产上尚未能体现优株选择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了缓解社会对木材与木质纤维的需求,桉树已为南方工业原料林的主要造林树种,并不断北移扩大栽植。因多数桉树不耐寒,限制了许多速生的桉种的北移栽植。邓恩桉在我国的适应性,表现为抗寒-速生,在向更高纬度引种推广,抗寒性是该树种选择的重要选择因子。所以邓恩桉在北移推广的优株筛选中,重点有三个部分内容,即速生性状,抗寒性状表现和无性繁殖技术措施,无性繁殖措施是解决选择目的的重要措施,若所筛选的优良性状不能有效地表达,所筛选的该树种优良性状则不能有效地被利用,该树种的潜能难以得到开发,对缓解社会需求矛盾产生重大障碍。在福建省较高纬度的闽北建阳市,引种邓恩桉,本文分别对不同年龄的林分生长与冻害的适应性及所栽植的林分个体与群体表现进行研究分析,系统地探讨不同年龄林分的生长规律,应用所表现的林分生长规律与林木个体后代的基因重组与突变,对不同年龄引种栽植的邓恩桉林分进行突变个体的选择。采用每调查样本数不少于500株,或所选择的突变个体调查林分面积在4000m2以上的调查方法,以“t”检验的临界值为选择标准,选择适生性状良好的优良单株。在林木速生性状选择应用上,提出新的选择方法,并把该方法命名为“t”检验选择法,为本研究中首次提出。在林木优树选择方面,该方法较前人所提出的“11株标准木与5株优势木法”,具有更严密的理论与逻辑性,能较好地依据植物个体的突变,确定优树选择标准,避免了人为主观确定优树选择标准与环境所形成选择误差,解决了长期以来优树选择标准主观确定的问题。无性繁殖是该树种北移栽植要解决的一重要技术难题,经过数年的反复试验,在扦插繁殖技术措施上取得一定突破,探讨得有效技术措施,诱导插穗形成高的愈伤组织,并分化不定根,对该树种的扦插生根机理做了探讨。利用所研究繁殖技术措施,初步建立不同优良单株无性系,所建立的不同优良单株无性系,主要以速生性状为指标选择的,而林木个体的抗寒性状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抗寒性状在初步选择上,以低温胁迫后的表现做为预选。电导率技术可定量测定林木的抗寒性,并已获得成功,本文采用不同优良单株与电导率技术,定量确定不同优良单株的低温临界温度。植物的抗寒性研究,前人在抗寒机理方面做了较深的探讨,取得相关研究成果,但对不同植物在不同区域抗寒适应性上,前人仅做了定性的探讨,尚未有人做定量的研究。本文首次提出,利用数学的极值分布模型与电导率技术,定量地说明不同树种在不同区域抗寒的适应性,把抗寒能力进行标准化定量。即把抗寒能力分为抗寒性差、一般抗寒与强抗寒等不同抗寒适应性,把该方法称作“抗寒性极端低温分布法”。利用抗寒能力标准化定量,复选优良单株,筛选抗寒-速生的优良单株,探讨了所筛选的抗寒-速生优良单株在该区域的适应性。本文首次提出,利用数学的极值分布模型与植物的半致死温度进行引种适应性决策,该方法对于以温度为主要限制因子的树种引种,具有快速决策与事前评价效果,在引种生产上,有较好的理论指导意义,并把该方法命名为“极端逆境反应法”。对优良能较准确地确定不同树种在不同区域的抗寒能力,定量地划分不同的抗寒能力,单株适宜推广的水平与起垂直分布的决策探讨,从理论上为该树种优良单株引种推广栽植做了事前评价,为减少生产应用的投资风险提供系统理论参考。本文对较高纬度北移推广引种的邓恩桉,从适应性生长到无性繁殖、抗寒--速生的优良单株筛选与林木育种理论等做了多方面的探讨,并提出林木育种方面三个新的应用理论观点,解决了林木育种在生产应用的问题,在林木育种理论研究与生产应用上具有较好的指导价值,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一年生的生长规律经定期观察,该树种在日最高气温达10℃以上开始萌芽。一般在3月初开始萌动,高生长在3—4月份较慢,5月份生长加快,5月下旬后及6、7、8月份进入生长第一高峰期,9月份生长量开始下降,10、11月形成第二生长高峰,11月下旬后生长急剧下降,不形成顶芽,属于全期生长类型。霜期低温胁迫,个体适应性不同,显示不同的抗寒能力。抗寒差的,表现为顶芽冻坏,停止生长;一般抗寒的表现为叶色变红,嫩叶、顶芽受冻;抗寒性好的,叶色不变,顶芽仍保持缓慢的生长势。胸径或地径生长规律基本一致,但胸径或地径生长在第二生长峰期生长量高于第一生长量,在一年生幼树中,胸径或地径生长主要表现在第二高峰期。当年生平均高生长量约为3.0m,地径平均生长量为3.0cm。[2]邓恩桉实生苗造林,二年生在该区域生长,表现较大的群体分化,个体间高与胸径生长显示明显的分化。调查结果分析表明林分中林木个体胸径与树高生长呈正态分布。林木单株材积与高、胸径生长同样表现大的分化。所调查不同林分,高生长区间分别为2.7-10.4 m、2.9-10.8 m,极差分别达8.7 m、7.9 m;胸径生长区间分别为2.8-10.6 cm、2.5-10.9 cm,极差分别达7.8 cm、8.4 cm;林木单株材积在相同林分中的不同径阶的权重分布也呈正态分布。林木个体生长性状的早期分化表现个体遗传优势,对林木的优良性状的筛选有利,但高与胸径生长早期分化将影响该树种林分的整体生长量和材质。[3]邓恩桉实生苗栽植三年生林分,群体生长表现与二年生林分生长表现基本一致相似,林木个体分化与二年生林分比较进一步加大。三年生林分,对于桉树短周期经营而言,林分进入重要的材积生长阶段,个体单株材积生长量增大,由于三年生林分的胸径、树高生长分化加大,单株材积生长分化变得突出。所调查不同林分,高生长区间为4.2-16.5 m,极差达11.3m;胸径生长区间为3.4-15.2cm,极差达11.8 cm;材积生长区间为0.0025-0.1213m3,极差达0.1188m3,在0.07-0.13 m3材积生长区间的株数,占所调查林分1.1%。在桉树个体生长中,高径比变化较大,可能存在胸径和树高不能同时入选。单株材积生长量是由胸径和树高的指数积,是生产经营的主要指标,可以用单株材积生长指标来调节。[4]应用邓恩桉不同年龄林分生长性状的早期分化和林分中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的正态分布,进行林分突变个体的早期选择。突变个体选择,在引种区域,分别在不同年龄邓恩桉林分,以胸径、树高与材积三个主要生长因子做为选择指标,应用“t”检验选择方法确定突变个体的选择标准,进行突变个体选择。该方法较前人所研究的“11株标准木与5株优势木法”等,具有更客观的、适用性,解决了长期以来优树选择标准主观确定的问题。根据该方法,在闽北建阳市所引种1-4年生邓恩桉不同林分中,分别筛选得1年生6株,高生长在5.76m以上;2年生5株,高生长在8.8m以上,胸径8.93cm以上;3年生2株,高生长在15.03m以上,胸径14.12cm以上;4年生2株,高生长在16.59m以上,胸径15.63cm以上,显着高于各自林分相应的平均值,各平均值见表6-2。[5]无性繁殖是该树种北移栽植要解决的一重要技术难题。该树种扦插繁殖的插穗生根属于愈伤组织分化不定根生根类型。采用正交设计,以药剂1、药剂2、NAA、6-BA、多维素与处理时间为处理因子,各处理因子按三水平,诱导插穗薄壁分生组织,使切口形成愈伤组织。经反复试验,获得以药剂1与药剂2为2水平、NAA为120ppm、6-BA为40ppm、多维素为20ppm与处理时间为1.5h的有效组合,能较好诱导插穗切口形成愈伤组织,并分化不定根。应用上述方法诱导愈伤组织,对1年生插穗切口形成愈伤组织形成率达80%以上,2年生插穗切口形成愈伤组织形成率达20-60%以上,3年生插穗切口形成愈伤组织形成率在15%以下,许多不能形成切口愈伤组织,更不能形成不定根。2年以上母株,应先对母株进行修枝,促萌后获取插穗。试验结果不定根分化率最高达30%,不定根分化能获得重复效果,但不定根分化率还有待于提高。同时表明,温度区间在25-30℃,湿度在80%,土壤中性为宜。适宜条件下,经上述方法处理,7天可明显看到切口愈伤组织。[6]邓恩桉北移栽植,抗寒能力是该树种的主要限制因子。所筛选的优良单株抗寒性,因该树种生长表型的分化,抗寒性也不同。应用人工控制的制冷设备,按-1℃、-4℃、-7℃、-10℃、-13℃模拟自然低温胁迫处理不同优良个体,测定不同优良个体的半致死温度。在常温条件下,分别在8:00、10:00、12:00、14:00、16:00测定不同个体电导率的日变化,探讨不同优良个体的半致死温度与电导率的日变化的关系。应用引种区域的极端低温分布模型与不同优良个体半致死温度,定量确定不同优良个体在该区域抗寒的适应性。本文首次提出,定量地说明不同树种在不同区域抗寒的适应性,把抗寒能力应用定量进行标准化,把抗寒能力分为抗寒性差、一般抗寒与抗寒三个不同等级抗寒适应性,把该方法称作“抗寒性极端低温分布法”。解决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不同树种在不同区域抗寒适应性的模糊定性说明问题,定量衡量不同抗寒树种在不同区域的抗寒适应能力,能做好决策的事前评价,在生产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利用该方法对上述所选个体进行抗寒的适应性复选,结果认为在引种区域上限600米海拔栽植、金山-02、金山-03为强抗寒适应性,为一年生幼树;金山-04、金山-05、金山-06、金山-09、金山-11、金山-12、金山-15为一般抗寒性;而所选的金山-01、金山-07、金山-08、金山-10、金山-13、金山-14不适宜被推广,金山-02、金山-03宜建设无性系。[7]不同抗寒的植物个体,在低温胁迫时,不同个体的生理反应表现一定的差异。按-1℃、-4℃、-7℃、-10℃、-13℃模拟自然低温胁迫处理不同优良个体,分别进行SOD酶活性、MDA含量、膜脂肪酸的不饱和度的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抗寒优良个体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现差异,与上述所测得不同抗寒优良个体的半致死温度比较分析,有较为一致的试验效果。应用生理生化指标可以较好地反应植物个体的抗寒性,是研究抗寒机理的重要指标,但不能准确地反映不同个体的临界低温,只能定性地说明个体的抗寒性,在抗寒性优良性状筛选时,生理生化指标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且能较准确反映生理物质的变化。[8]植物的引种栽植受许多地理条件的限制,对不同的植物与不同的引种地,限制因子也不同。桉树北移栽植的限制因子是引种地的极端异常低温,引种地极端异常低温的分布状况决定了引种的可行性。经过研究,由作者本人、洪伟教授等首次提出的“极端逆境反应法”,在引种栽植中,进行邓恩桉引种与不同优良个体抗寒适应性决策,能够较好地进行引种的事前评价。应用建阳市历史不同时期的极端异常低温和邓恩桉的不同优良个体的半致死温度,决策不同优良个体在该区域适宜的垂直与水平分布,事前评价不同优良个体在该区域适宜栽植状况,克服了传统引种的事后评价所带来失败与损失,为优良个体无性系建设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二、勃氏甜龙竹的引种与无性系选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勃氏甜龙竹的引种与无性系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6种大型丛生竹造林后的竹笋产量及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竹林概况 |
1.3 竹笋产量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竹笋产量分析 |
2.2 竹笋数量分析 |
2.3 单个竹笋质量分析 |
2.4 竹笋产量和竹丛结构因子相关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2)毛竹和雷竹种间杂交、鉴定及其早期生长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综述 |
1.1 竹子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1.1.1 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 |
1.1.2 杂交育种 |
1.1.3 转基因育种 |
1.1.4 诱变育种 |
1.2. 植物杂交种的鉴定 |
1.2.1 形态学鉴定 |
1.2.2 细胞遗传学鉴定 |
1.2.3 同工酶标记鉴定 |
1.2.4 DNA分子标记鉴定 |
1.3 实验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毛竹与雷竹的田间杂交 |
2.1 实验材料 |
2.1.1 亲本选择 |
2.1.2 杂交材料开花雷竹的准备 |
2.1.3 杂交材料开花毛竹的准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小型开花雷竹的挖取与运输 |
2.2.2 雷竹花粉的采集 |
2.2.3 田间人工授粉杂交 |
2.2.4 田间管理 |
2.2.5 收种 |
2.2.6 种子性状测定 |
2.2.7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疑似杂交种粒获取情况 |
2.3.2 疑似杂交种种粒性状 |
2.4 本章小结: |
3 毛竹×雷竹杂交种早期生长特性研究 |
3.1 实验方法 |
3.1.1 种子处理 |
3.1.2 育苗 |
3.1.3 性状测定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毛竹F1代种质的发芽率、出苗率 |
3.2.2 疑似杂交苗成活株数统计 |
3.2.3 A、B、C株系一年生叶长、叶宽、分蘖、株高比较 |
3.2.4 A、B、C株系疑似杂交种与自交种出笋时间比较 |
3.2.5 A、B、C株系疑似杂交种与自交种幼笋形态特征比较 |
3.2.6 A、B、C株系发笋总量、退笋数与成竹数比较 |
3.2.7 A、B、C株系幼笋地径与高度比较 |
3.2.8 疑似杂交种幼笋生长速度 |
3.2.9 A、B、C株系二年生叶长、叶宽统计分析 |
3.2.10 D、E株系生长指标统计分析 |
3.2.11 优株选择 |
3.2.11.1 综合得分选择依据 |
3.2.11.2 选择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4 毛竹X雷竹杂交子代分子证据 |
4.1 试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 |
4.2.2 SSR引物序列选取 |
4.2.3 TP-M13-SSR技术引物合成与扩增体系 |
4.2.4 常规荧光毛细管电泳扩增体系 |
4.2.5 PCR产物的PAGE检测 |
4.3 实验结果 |
4.3.1 毛竹总DNA提取 |
4.3.2 SSR引物选取 |
4.3.2.1 TP-M13-SSR技术引物筛选 |
4.3.2.2 常规毛细电泳技术引物筛选 |
4.3.3 检测结果 |
4.3.3.1 TP-M13-SSR技术检测结果 |
4.3.3.2 常规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杂交亲本实验材料准备 |
5.2.2 杂交育种结实率 |
5.2.3 杂交子代早期生长性状 |
5.2.4 毛雷竹杂交种的鉴定 |
5.3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不同冻害补救措施对勃氏甜龙竹笋期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
2 试验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数据调查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冻害补救措施对勃氏甜龙竹出笋量的影响 |
3.2 不同冻害补救措施对勃氏甜龙竹退笋率的影响 |
3.3 不同冻害补救措施对勃氏甜龙竹笋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 |
3.4 不同冻害补救措施对勃氏甜龙竹出笋总重量的影响 |
4 小结与讨论 |
(4)中国竹类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及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竹类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概况 |
1.1 竹类能源利用途径 |
1.2 竹类能源研究开发现状 |
2 中国发展竹类生物能源的有利条件 |
2.1 广泛的分布、丰富的资源是竹类能源发展的物质基础 |
2.2 广阔的市场需求是竹类能源发展的内在动力 |
2.3 广大的山区和荒山荒地为竹类生物质能源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
2.4 现有政策导向是竹类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外在动力 |
3 发展竹类生物质能源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3.1 存在的问题 |
3.2 发展对策 |
3.2.1 采用定向栽培新技术, 实行规模经营, 发展原料生产基地 |
3.2.2 加强科学研究, 改进和完善生产工艺, 进一步降低纤维素乙醇生产成本 |
3.2.3 提高认识, 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 加速生物乙醇产业化的步伐 |
4 我国竹类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前景展望 |
(5)麻竹花药培养及其再生植株的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麻竹研究概况 |
1.1.1 竹类植物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
1.1.2 竹类植物遗传学研究进展 |
1.2 林木多倍体育种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关键的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麻竹组织培养的研究 |
2.1 麻竹花药愈伤组织的培养及植株的再生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1.3 讨论 |
2.2 麻竹花药诱导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倍性分析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麻竹花药再生植株的生物学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倍性的组培苗植株和实生苗植株的形态学特征的比较 |
3.2.2 不同倍性的组培苗植株和实生苗植株叶片显微特征比较 |
3.2.3 不同倍性的组培苗植株和实生苗植株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的测定 |
3.2.4 不同倍性的组培苗植株和实生苗植株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测定 |
3.3 .讨论 |
3.3.1 十二倍体组培苗植株的生物学习性 |
3.3.2 麻竹多倍体育种前景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符号索引及说明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孝顺竹遗传多样性、再生体系构建及杂交育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2.3 经费来源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孝顺竹地理居群表型性状的变异 |
2.1 试验地与调查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调查测定方法 |
2.1.3 数据分析处理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孝顺竹5 个地理居群的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
2.2.2 孝顺竹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及与地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 |
2.2.3 孝顺竹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基于AFLP 标记的孝顺竹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2.1 孝顺竹基因组DNA 提取、纯化与检测 |
3.1.2.2 AFLP 反应体系 |
3.1.2.3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孝顺竹基因组DNA 提取与检验 |
3.2.2 基因组DNA 酶切、连接和预扩增 |
3.2.3 选择性扩增和引物筛选 |
3.2.4 AFLP 扩增片断的多态性 |
3.2.5 孝顺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基因分化和基因流 |
3.2.6 孝顺竹居群的遗传一致度及遗传距离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孝顺竹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及杂交试验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1 孝顺竹的开花生物学特性 |
4.2.2 不同发育阶段孝顺竹花粉和柱头的生活力 |
4.2.3 孝顺竹自交、杂交试验及其子代的表型特征 |
4.2.4 孝顺竹×麻竹杂种的AFLP 鉴定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孝顺竹开花生物学特性及杂交试验 |
4.3.2 孝顺竹杂交育种的前景分析 |
第五章 孝顺竹愈伤组织再生技术体系构建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1 孝顺竹5 种外植体的消毒效果及愈伤组织诱导情况 |
5.2.2 孝顺竹小穗和种胚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 |
5.2.3 孝顺竹种胚愈伤组织的增殖继代培养 |
5.2.4 孝顺竹种胚愈伤组织的悬浮培养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雷竹不同变异类型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DNA 分子标记在竹类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1.1.1 DNA 分子标记的简述及类型 |
1.1.2 DNA 分子标记在竹类植物应用进展 |
1.1.2.1 RFLP 分子标记 |
1.1.2.2 RAPD 分子标记 |
1.1.2.3 AFLP 分子标记 |
1.1.2.4 SSR 和ISSR 分子标记 |
1.1.2.5 SRAP 和ACGM 分子标记 |
1.2 竹子的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1.2.1 种质资源收集及保存 |
1.2.2 引种 |
1.2.3 无性繁殖与良种选育 |
1.2.4 杂交育种 |
1.2.5 分子遗传改良育种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雷竹不同变异类型的表型变异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的调查和收集 |
2.1.2 形态观察和鉴定分类 |
2.1.3 表型性状的测量 |
2.2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雷竹的变异类型 |
2.3.2 雷竹不同变异类型表型遗传多样性基本统计分析 |
2.3.3 雷竹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3.4 聚类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雷竹不同变异类型出笋-成竹规律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地概况 |
3.1.3 研究方法 |
3.2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出笋数量的分布规律 |
3.3.2 单株立竹出笋规律 |
3.3.3 成竹规律 |
3.3.3.1 成竹率的变化 |
3.3.3.2 退笋规律 |
3.3.3.3 退笋原因 |
3.4 讨论 |
第四章 雷竹不同变异类型DNA 变异研究 |
4.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及药品 |
4.1.2.1 主要实验仪器 |
4.1.2.2 主要试剂 |
4.1.2.3 引物 |
4.2 实验方法 |
4.2.1 DNA 提取 |
4.2.2 AFLP 实验 |
4.2.2.1 基因组DNA 酶切 |
4.2.2.2 接头连接 |
4.2.2.3 AFLP 预扩增反应 |
4.2.2.4 AFLP 选择性扩增反应 |
4.2.2.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
4.2.3 SRAP 实验 |
4.2.4 ACGM 分析 |
4.3 数据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提取的基因组DNA 质量 |
4.4.2 扩增片段多态性分析 |
4.4.2.1 AFLP 扩增结果 |
4.4.2.2 SRAP 扩增结果 |
4.4.2.3 ACGM 的扩增结果 |
4.4.3 遗传相似性系数分析 |
4.4.4 聚类分析和主向量分析 |
4.5 讨论 |
4.5.1 基因组DNA 的制备 |
4.5.2 AFLP、SRAP 和ACGM 标记的分析 |
4.5.2.1 AFLP 引物组合选择 |
4.5.2.2 SRAP 标记的可靠性和竹类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适用性 |
4.5.2.3 ACGM 标记的竹类研究的应用前景 |
4.5.3 雷竹的遗传变异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发表论文情况 |
(8)毛竹种子保存、萌发特性和愈伤组织诱导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竹类植物种子的形态和发芽 |
1.2 竹类的栽培和繁殖 |
1.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4 竹子组织培养研究综述 |
1.4.1 丛生芽诱导和植株再生 |
1.4.2 竹子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 |
1.4.2.1 丛生竹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 |
1.4.2.2 散生竹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 |
1.4.3 悬浮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 |
1.4.5 竹子组织培养中防褐变技术 |
1.4.6 杂交育种与基因工程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贮藏处理对毛竹种子活力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种子贮藏条件的设置 |
2.1.3 种子发芽率的测定 |
2.1.4 TTC 活力测定 |
2.1.5 相对电导率测定 |
2.1.6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贮藏条件对毛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 |
2.2.2 不同贮藏条件对毛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2.2.3 不同贮藏条件对毛竹种子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2.2.4 不同贮藏条件毛竹种子各活力指标间的相关分析 |
2.3 讨论 |
2.3.1 贮藏过程中毛竹种子发芽率的变化 |
2.3.2 贮藏过程中毛竹种子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
2.3.3 现有保存条件对毛竹种子活力的影响 |
第三章 毛竹种子的萌发特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培养基 |
3.1.3 毛竹种子消毒试验 |
3.1.4 毛竹种子滤纸发芽试验 |
3.1.5 毛竹种子胚乳保留量与发芽率试验 |
3.1.6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毛竹种子消毒效果分析 |
3.2.2 毛竹种子滤纸发芽测定 |
3.2.3 种子胚乳保留量和培养基蔗糖浓度对毛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胚乳对毛竹成熟种子组织培养的影响 |
3.3.2 毛竹种子培养基萌发和滤纸萌发发芽率差异 |
3.3.3 蔗糖对毛竹种胚萌发的影响 |
第四章 毛竹种胚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培养基 |
4.1.3 毛竹种胚消毒 |
4.1.4 毛竹种胚愈伤组织诱导能力试验 |
4.1.5 不同激素浓度配比诱导毛竹种胚愈伤组织试验 |
4.1.6 ABA诱导毛竹种胚愈伤组织试验 |
4.1.7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毛竹种胚发芽率与愈伤组织诱导能力的关系 |
4.2.2 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毛竹种胚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4.2.3 ABA对毛竹种子愈伤组织的影响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毛竹种子伴生真菌的分离与分子鉴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培养基 |
5.1.3 毛竹种子伴生真菌分离培养 |
5.1.4 基因组DNA 提取 |
5.1.5 核糖体rDNA-ITS 扩增与克隆测序 |
5.1.6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8 个毛竹种子伴生真菌的形态特征 |
5.2.2 ITS序列分析及鉴定结果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鹅毛竹和异叶苦竹的生殖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研究进展 |
1. 被子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
1.1 花芽分化研究 |
1.2 雌、雄配子体研究 |
1.3 受精作用 |
1.4 现代生殖生物学研究的方向 |
2. 竹子开花及生殖生物学研究现状 |
2.1 开花现象的研究 |
2.2 开花原因 |
2.3 竹子生殖生物学特性研究现状 |
2.4 竹类的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
第二章 鹅毛竹与异叶苦竹的开花形态描述与繁育系统 |
1. 研究地点及方法 |
1.1 研究地点自然概况 |
1.2 研究材料 |
1.3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开花竹林特点 |
2.2 开花描述 |
2.3 开花动态 |
2.4 花粉-胚珠比 |
2.5 杂交指数的测定结果 |
2.6 柱头可授性的检测 |
2.7 繁育系统的检测 |
3. 讨论 |
3.1 鹅毛竹和异叶苦竹花序特点 |
3.2 鹅毛竹和异叶苦竹的花柱类型 |
3.3 花朵功能形态 |
3.4 鹅毛竹的生物学特征与繁育系统 |
3.5 异叶苦竹的生物学特征与繁育系统 |
4. 图版 |
第三章 鹅毛竹和异叶苦竹花粉萌发及贮藏力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花粉形态特征 |
2.2 花粉活力分析 |
2.3 鹅毛竹和异叶苦竹花粉最适萌发时间 |
2.4 花粉萌发最适培养基 |
2.5 花粉萌发率日变化 |
2.6 不同贮藏条件和贮藏时间对异叶苦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3.1 花粉形态 |
3.2 花粉活力及萌发率 |
3.3 竹子花粉的贮藏 |
4. 图版 |
第四章 鹅毛竹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 |
2.1 鹅毛竹花芽分化 |
2.2 大孢子的发生及雌配子体的发育 |
2.3 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 |
2.4 小孢子发生过程的超微结构 |
2.5 雌、雄蕊发育过程中淀粉的消长动态 |
2.6 雌、雄蕊发育的对应关系 |
2.7 异常现象 |
3. 结论及讨论 |
3.1 鹅毛竹花粉特性对发育和结实的影响 |
3.2 鹅毛竹雌蕊结构对发育和结实的影响 |
3.3 鹅毛竹胚囊结构特点 |
4. 图版 |
第五章 异叶苦竹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 |
2.1 花芽分化 |
2.2 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 |
2.3 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体发育 |
2.4 胚囊及花药几个发育时期的荧光观察 |
2.5 雄蕊发育过程中淀粉的消长动态 |
2.6 小孢子发育过程的超微结构 |
2.7 雌、雄蕊发育的对应关系 |
3. 讨论 |
3.1 异叶苦竹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特征 |
3.2 减数分裂过程中小孢子母细胞的胞质变化 |
3.3 小孢子外壁的发育 |
3.4 小孢子母细胞分裂期的核周腔现象 |
3.5 绒毡层的结构及其功能 |
4. 图版 |
第六章 异叶苦竹花粉管生长及双受精过程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花粉管的生长 |
2.2 双受精作用 |
3. 讨论 |
3.1 异叶苦竹花粉管在雌蕊组织中的生长途径与动态 |
3.2 花粉管定向生长的可能机制 |
3.3 退化胚囊的原因 |
4. 图版 |
第七章 异叶苦竹胚和胚乳的发育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受精后胚囊的状态 |
2.2 胚的发育 |
2.3 胚乳的发育 |
2.4 胚和胚乳发育的关系 |
2.5 胚乳发育过程中淀粉的积累和动态 |
2.6 果皮和种皮的发育 |
3. 讨论 |
3.1 异叶苦竹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 |
3.2 关于胚发育的营养供应 |
3.3 关于胚乳从游离核向细胞的转变 |
4. 图版 |
第八章 异叶苦竹种子特性及实生苗生长发育规律 |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种子形态特性 |
2.2 发芽 |
2.3 苗期生长 |
2.4 分蘖 |
2.5 变异 |
2.6 异叶苦竹天然更新效果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异叶苦竹的种子特性及发芽率 |
3.2 异叶苦竹种子及竹苗的变异 |
4. 图版 |
第九章 小结 |
1. 主要结论 |
1.1 鹅毛竹和异叶苦竹的开花形态及繁育系统 |
1.2 鹅毛竹和异叶苦竹的花粉萌发及贮藏 |
1.3 鹅毛竹和异叶苦竹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 |
1.4 鹅毛竹和异叶苦竹小孢子及雄配子体发育的超微结构 |
1.5 异叶苦竹的花粉管生长途径及受精作用 |
1.6 异叶苦竹胚和胚乳的发育 |
1.7 异叶苦竹种子特性及竹苗生长 |
1.8 鹅毛竹不结实与异叶苦竹结实率低的原因 |
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均为第一作者) |
详细摘要 |
(10)邓恩桉适应性栽植决策与抗寒—速生优株选择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桉树引种栽植与抗寒性研究 |
1 我国桉树的引种历史与种类 |
2 我国桉树引种分布与生长 |
3 桉树的良种选育 |
3.1 桉树的新种培育 |
3.2 桉树的无性系培育 |
4 桉树林分结构组成与生物多样性研究 |
5 我国桉树生长与经营的研究 |
6 我国桉树适应性引种试验与抭寒性的研究 |
6.1 抗寒适应性引种试验 |
6.1.1 抗寒适应性研究 |
6.1.2 桉树低温抗寒的相关指标 |
6.1.3 桉树的低温胁迫生理 |
6.2 桉树抗寒-速生筛选与机理研究 |
6.3 提高桉树抗寒性措施与研究方向 |
6.3.1 提高桉树抗寒性措施 |
6.3.2 桉树抗寒能力的研究方向 |
7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桉树遗传育种的应用 |
7.1 遗传图谱构建的研究 |
7.2 桉树转基因工程的研究 |
8 桉树栽培与研究前景 |
第3章 研究内容与特色 |
1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内容与目标 |
3 研究的创新点 |
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4章 引种与实验材料 |
1 栽植地概况 |
2 试验材料 |
第5章 邓恩桉在闽北引种生长适应性 |
1 邓恩桉在闽北引种一年生生长适应状况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引种区气候条件 |
1.1.2 生长适应性栽植的试验设计 |
1.1.3 调查方法 |
1.1.3.1 幼树生长规律 |
1.1.3.2 不同造林地当年生幼树高、地径生长调查 |
1.1.3.3 幼树抗寒性调查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树高年节律生长 |
1.2.2 地径年节律生长 |
1.2.3 当年生林分树高与地径生长分布 |
1.2.4 不同立地当年生林分树高与地径生长比较 |
1.2.5 低温胁迫适应性 |
1.3 小结 |
2 二年生邓恩桉在闽北生长适应性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气候条件 |
2.1.2 试验调查材料与方法 |
2.1.3 幼树抗寒性调查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胸径在林分的分布 |
2.2.2 不同树高在林分的分布 |
2.2.3 二年生材积生长状况 |
2.2.4 低温胁迫适应性 |
2.3 小结 |
3 邓恩桉在闽北三年生适应性 |
3.1 试验地概况 |
3.2 试验调查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树高生长适应性 |
3.3.2 胸径生长状况 |
3.3.3 林分材积生长 |
3.3.4 三年生对低温胁迫的反应 |
3.4 小结与讨论 |
4 邓恩桉在闽北引种地不同年龄林分生长状况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试验调查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年龄林分平均树高生长状况 |
4.3.2 不同年龄林分平均胸径生长状况 |
4.3.3 不同年龄林分平均单株材积生长状况 |
4.3.4 不同年龄林分抗寒适应性 |
4.4 小结 |
第6章 闽北抗寒速生邓恩按优株选择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1.1 优势木所在引种地气候条件 |
1.1.2 优势木所在林分概况 |
2 选择方法 |
2.1 抗寒能力的选择方法 |
2.2 速生性状的选择方法 |
2.3 选择程序 |
3 选择结果与分析 |
3.1 选择标准的确定 |
3.2 选择结果 |
3.3 不同优良单株与平均木的关系 |
3.4 初选优株处理 |
4 小结与讨论 |
第7章 不同优株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与抗寒适应能力标准的确定 |
1 不同优株电导率的测定 |
1.1 人工模拟与电导率测定 |
1.2 实验材料与分析 |
1.2.1 实验材料 |
1.2.2 实验温度处理设置 |
1.2.3 电导率测定方法 |
1.3 不同优良单株电导率的测定与统计分析 |
1.3.1 常温下不同优良单株电导率与统计分析 |
1.3.2 不同低温胁迫处理优良单株的电导率的变化 |
1.3.3 邓恩桉不同优株个体半致死温度测定 |
1.3.4 半致死温度聚类分析 |
1.4 小结与讨论 |
2 不同优良个体 SOD 酶活性、MDA 含量、膜脂肪酸的不饱和度与抗寒性的关系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上清液提取方法 |
2.1.3 测定 SOD 与 MDA 的低温设置 |
2.1.4 SOD活性的测定方法 |
2.1.5 MDA含量的测定方法 |
2.1.6 膜脂肪酸的测试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2.1 SOD活性与抗寒性关系 |
2.2.2 MDA含量与抗寒性关系 |
2.2.3 膜脂肪酸的不饱和度与抗寒性关系 |
2.3 结论与讨论 |
3 极值分布在闽北邓桉恩抗寒适应能力标准的确定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研究区自然气候概况 |
3.2 结果和分析 |
3.2.1 不同优良个体的电导率 |
3.2.2 模型建立与检验 |
3.2.3 不同抗寒能力标准的确定 |
3.2.4不同优良个体邓恩桉的低温适应性类型划分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8章 邓恩桉扦插穗条愈伤组织诱导机理与生根的初步研究 |
1 邓恩桉的繁殖概况 |
2 邓恩桉扦插穗条愈伤组织的诱导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设施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愈伤组织与不定根分化 |
2.2.2 愈伤组织诱导效果 |
2.2.3 对照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的分析 |
2.2.4 化学药品对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的影响 |
2.2.5 NAA,6-BA 等生长调节剂处理时间对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的影响 |
2.3 小结 |
3 邓恩桉不同木质化程度扦插穗条愈伤组织的诱导 |
3.1 试验的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施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2.1 方差分析 |
3.2.2 不同年龄穗条对愈伤组织的影响 |
3.2.3 不同木质化程度穗条对愈伤组织的影响 |
3.2.4 外在因子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
3.3 小结 |
4 不同扦插季节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4.1 试验的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施概况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方差分析 |
4.2.2 不同扦插季节温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4.2.3 不同扦插季节水分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4.2.4 不同扦插季节穗条本质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4.3 小结 |
5 不同茎段制取方式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
5.1 试验的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施概况 |
5.1.2 试验材料 |
5.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5.2 结果分析 |
5.2.1 方差分析 |
5.2.2 穗条节间数对插穗愈伤组织形成率的影响 |
5.3 小结 |
6不同外界因子处理对愈伤组织分化不定根的影响 |
6.1 试验的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分析 |
6.2.1 气温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
6.2.2 土壤温度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
6.2.3 病原菌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
6.2.4 水分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
6.2.5 季节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
6.3 小结 |
第9章 邓恩桉优良性状无性系体系建设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施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优良单株扦插苗培育 |
2.2 不同优良单株无性系的培育 |
2.3 无性系采穗圃的建设 |
3 小结与讨论 |
第10章 邓恩桉抗寒-速生不同优株在闽北适应性栽植决策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区自然气候概况 |
1.2 电导率测定 |
2 结果和分析 |
2.1 不同优株个体的电导率 |
2.2模型建立与检验 |
2.3 树种选择与垂直分布的决策 |
3 小结和讨论 |
第11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四、勃氏甜龙竹的引种与无性系选育(论文参考文献)
- [1]6种大型丛生竹造林后的竹笋产量及相关性分析[J]. 蒙兰杨,黄雪芬,黄大勇,唐武,潘永光,邓莉明,余慧连,韦旖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2(02)
- [2]毛竹和雷竹种间杂交、鉴定及其早期生长特性研究[D]. 徐鹏飞.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3]不同冻害补救措施对勃氏甜龙竹笋期生长的影响[J]. 许春枝. 林业勘察设计, 2019(01)
- [4]中国竹类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及前景展望[J]. 吴志庄,夏恩龙,王树东,钟哲科. 世界林业研究, 2013(02)
- [5]麻竹花药培养及其再生植株的生物学研究[D]. 李海营.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5)
- [6]孝顺竹遗传多样性、再生体系构建及杂交育种研究[D]. 袁金玲.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2)
- [7]雷竹不同变异类型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 娄永峰. 浙江农林大学, 2010(06)
- [8]毛竹种子保存、萌发特性和愈伤组织诱导的初步研究[D]. 李楠. 浙江林学院, 2009(02)
- [9]鹅毛竹和异叶苦竹的生殖生物学研究[D]. 林树燕. 南京林业大学, 2009(01)
- [10]邓恩桉适应性栽植决策与抗寒—速生优株选择应用的研究[D]. 郭祥泉. 福建农林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