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湾扇贝人工育苗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元[1](2021)在《扇贝杂交新品系“紫海墨”F4及F5的生长与遗传特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杜美荣,方建光,毛玉泽,李锋,高亚平,房景辉,王同勇,蒋增杰[2](2020)在《底栖硅藻生物膜附着基对扇贝幼虫附着和变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建立生态、高效的扇贝幼虫附着和变态诱导技术,采用底栖硅藻生物膜附着基对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开展了附着和变态诱导的现场实验。实验围绕底栖硅藻在扇贝幼虫培育池内的数量变动、存活状态、在栉孔扇贝食谱组成中的贡献以及其对两种扇贝附着和变态的诱导效果开展。结果表明,底栖硅藻附着基能极显着提高海湾扇贝和栉孔扇贝幼虫的附苗量和变态率(P<0.01)。在海湾扇贝实验中,底栖硅藻处理组比对照组附苗量提高220.19%(P<0.01),变态率和壳长两组差异不显着(P>0.05)。在栉孔扇贝实验中,底栖硅藻处理组比对照组附苗量提高43.02%(P<0.01),变态率提高87.31%(P<0.01),底栖硅藻处理组壳长和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对照组附着基比对照组早3d检查到变态的稚贝。底栖硅藻附着基在进入幼虫培育池的黑暗环境后光合作用受限,对于扇贝幼虫的日常管理导致底栖硅藻脱落,数量有一定的下降,但丰度最终能保持为56.0—183.9个/mm2。使用基于混合模型对栉孔扇贝稚贝食物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对稚贝的食物贡献较高,底栖硅藻的贡献较低,其0.95水平的置信区间的贡献率为0%—44%,表明底栖硅藻也是扇贝物来源之一。本研究为底栖硅藻生物膜在贝类幼虫附着变态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为生态、高效的商业化苗种培育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侯雪菲[3](2019)在《中日虾夷扇贝设施养殖发展的对比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野生贝类的采捕有着悠久的历史,人工养殖的相关技术也日趋成熟,贝类产业逐渐成为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的贝类养殖物种逐渐增多、产量不断增加,而其中,虾夷扇贝经过近二十年的养殖推广,目前已在渤海及黄海北部形成规模化养殖,近10年来创造了数十亿元的产值,已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之一。然而,随着虾夷扇贝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诸多问题和不足也不断出现,养殖环境恶化、病害频发等问题亟需解决。本文采用调查研究和对比研究的方法,以中日两国虾夷扇贝设施养殖产业发展的整体特征为切入点,对比分析两个国家在虾夷扇贝设施养殖产业发展方面的异同,通过对我国虾夷扇贝设施养殖产业在技术、产业发展两方面的横向对比和中日两国的纵向比较,为我国虾夷扇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研究发现:(1)通过对比我国与日本在海流、盐度、水温、冰清、降水量和潮汐差六个方面的自然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在适宜虾夷扇贝设施养殖的自然环境方面,总体上日本优于我国。(2)我国在虾夷扇贝设施养殖的设备、技术研发,工厂化育苗,以及适宜生态环境调控等方面取得一定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相应的不足,特别是在设备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亟待加强。(3)相较于日本,我国在虾夷扇贝设施养殖过程中,贝类产量虽然逐年增加,但整体规划相对落后、基础研究进展较缓慢;“产-学-研-用”为一体的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4)我国在虾夷扇贝设施养殖生产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健全、机构建设不够完善、民间协会作用不够突出等现实问题依然存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宏观管理和具体技术两个维度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和意见:(1)合理规划,谋划虾夷扇贝设施养殖产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建立起从上到下的监督和管理体系;(2)加大政策性资金投入,全力支持“产-学-研-用”为一体的服务体系的建立,以此来推动虾夷扇贝设施养殖创新技术研发和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3)加大对虾夷扇贝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的监测、预防和预警力度,力求实现“贝类—环境—设施系统”在发展动态过程中的稳定和平衡;(4)规范虾夷扇贝设施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优化设施养殖生产过程中的设施设备,完善设施养殖生产过程中对不良气象、生态条件和极端生产环境的适应策略。
潘奕达,封杰,刘行,王文杰,潘英[4](2017)在《墨西哥湾扇贝与华贵栉孔扇贝的远缘杂交》文中指出为进一步研究扇贝属间远缘杂交的可行性,以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concentricus)与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作为亲本,建立了两种扇贝的正交组MH、反交组HM、墨西哥湾扇贝自交组MM和华贵栉孔扇贝自交组HH。对各实验组的胚胎发育速度、受精率、孵化率、D形幼虫发生率和幼虫生长速度进行比较,分析了不同温度、盐度和精子浓度对各实验组配子亲和力及合子育性的影响,并尝试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杂交组浮游幼虫的生长趋势。结果表明,两种扇贝的正反杂交均可获得早期杂交子代(F1)。从胚胎发育情况看,正反杂交组幼虫发育到D形幼虫的时间均少于两个自交对照组;其受精率、孵化率、D形幼虫发生率也低于两个自交对照组;即使在不同温度、盐度和不同精子浓度下正反交组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也均低于两个自交组。从浮游幼虫生长情况看,正反交组D形幼虫的壳长和壳高均高于两个自交组,具有显着的差异性(P<0.01),表现出较明显的杂种优势。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正反交组的浮游幼虫进行预测,其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误差率均小于4%。
刘锡胤,胡丽萍,张勇,李衍祥,于炳礼[5](2016)在《海湾扇贝人工育苗常见问题分析及相应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湾扇贝自1982年引入中国后,育苗技术虽然日臻成熟,但仍有不少单位育苗生产效果不稳定甚至失败。本文针对海湾扇贝育苗过程中常见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一、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1.亲贝死亡量大几乎每年都出现亲贝升温促熟过程中死亡严重的问题。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亲贝质量差通常入池时瘦弱、所在养殖海区死亡量大的亲贝,促
潘奕达[6](2016)在《墨西哥湾扇贝与华贵栉孔扇贝属间远缘杂交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实验研究了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 irrdians concentricus)和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的属间远缘杂交,初步探讨了墨西哥湾扇贝(雌)与华贵栉孔扇贝(雄)、华贵栉孔扇贝(雌)与墨西哥湾扇贝(雄)杂交的可行性,对两个杂交组的胚胎发育阶段、受精率、孵化率、D形幼虫发生率和幼虫生长情况与自交组进行对比,并且根据不同温度、不同盐度和不同精子浓度下杂交组和自交组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情况,初步分析了杂交组的配子亲和力及合子的育性。最后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对杂交子代的生长优势做了初步的预测比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墨西哥湾扇贝(雌)与华贵栉孔扇贝(雄)的属间杂交实验在水温28±0.5℃、盐度24-25的养殖水体中,墨西哥湾扇贝(雌)与华贵栉孔扇贝(雄)杂交组MH、墨西哥湾扇贝自交组MM和华贵栉孔扇贝自交组HH均可以得到发育正常的子代。从胚胎发育情况看,MH杂交组发育到D形幼虫所需要的时间均小于MM自交组和HH自交组(MH为18 h,MM为21 h,HH为22 h)。MH杂交组的平均受精率比MM自交组和HH自交组的平均受精率低16.7%,MH杂交组的平均孵化率比两个自交组的平均孵化率低19.1%。从浮游幼虫生长情况看,MH杂交组的浮游幼虫的壳长和壳高均高于MM自交组和HH自交组,表明MH杂交组的杂交子代幼虫与MM自交组和HH自交组相比具有较明显的杂交优势。此外,在不同温度、不同盐度和不同精子浓度下墨西哥湾扇贝(雌)与华贵栉孔扇贝(雄)杂交组MH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均小于墨西哥湾扇贝自交组MM和华贵栉孔扇贝自交组HH,且MH杂交组、MM自交组和HH自交组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华贵栉孔扇贝(雌)与墨西哥湾扇贝(雄)的属间杂交实验在水温28±0.5℃、盐度24-25的养殖水体中,华贵栉孔扇贝(雌)与墨西哥湾扇贝(雄)杂交组HM、墨西哥湾扇贝自交组MM和华贵栉孔扇贝自交组HH均可以得到发育正常的子代。从胚胎发育情况看,HM杂交组发育到D形幼虫所需要的时间均小于MM自交组和HH自交组(HM为19 h,MM为21 h,HH为22 h)。HM杂交组平均受精率比MM自交组和HH自交组的平均受精率低11.7%,HM杂交组的平均孵化率比MM自交组和HH自交组的平均孵化率低24.9%。HM杂交组的浮游幼虫的壳长和壳高均高于MM自交组和HH自交组,表明HM杂交组的杂交子代幼虫与两个自交组相比具有较明显的杂交优势。此外,在不同温度、不同盐度和不同精子浓度下华贵栉孔扇贝(雌)与墨西哥湾扇贝(雄)杂交组HM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均小于墨西哥湾扇贝自交组MM和华贵栉孔扇贝自交组HH,且HM杂交组、MM自交组和HH自交组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下对墨西哥湾扇贝和华贵栉孔扇贝杂交子代生长趋势的预测比较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华贵栉孔扇贝(雌)与墨西哥湾扇贝(雄)杂交组HM以及墨西哥湾扇贝(雌)与华贵栉孔扇贝(雄)杂交组MH的杂交子代的壳长和壳高进行预测检测和预测比较,检测结果表明运用神经网络得出的预测数据与真实值具有较高的符合度。预测比较结果表明其杂交组的预测值均小于实际值,但是,预测值的误差率均小于4%。
毛俊霞[7](2015)在《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紫扇贝(Argopecten purpuratus)♂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研究》文中提出杂种优势作为一种重要的遗传学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其在农业生产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关于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争论了近一个世纪未得到统一的结论,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海洋贝类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和紫扇贝(Argopecten purpuratus)的成功杂交,不仅促进了贝类养殖业的发展,也为贝类杂种优势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本研究分别从基因组和转录组水平上对海湾扇贝、紫扇贝及其杂交贝进行了研究,为贝类杂种优势研究提供更多的线索和参考。1海湾、紫贝和海紫杂交贝基因组Survey分析本研究分别构建了海湾扇贝、紫扇贝及其杂交子代的180 bp基因组短插入片段文库,并进行了Solexa双末端测序,共得到测序数据108.8Gb,测序深度分别为29,29和20。利用该数据对三种扇贝进行了基因组基本特征的分析,包括基因组大小、杂合度、重复序列、GC含量等。杂交贝的基因组大小约是海湾扇贝和紫扇贝之和,且其基因组杂合度极低,如同一个单倍体,推测其分别继承了两亲本的各一套染色体且未发生大规模染色体丢失或加倍现象。重复序列及GC含量方面三种扇贝未表现出较大差异。利用SOAPdenovo对三种扇贝进行了基因组拼接,对拼接后的序列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分析,海湾扇贝与紫扇贝表现出了较大的基因组差异,这种差异性很可能与杂种优势的产生有关,而杂交贝在基因组上与紫扇贝更为接近,表现出一定的偏好性。2海紫杂交和海湾自交家系标记偏分离分析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海湾扇贝×紫扇贝杂交家系和一个海湾自交家系,并对两个家系进行了2b-RAD文库的构建和Solexa测序,利用RADtyping软件对两家系的亲本和各子代进行了SNP分型,并进行了偏分离分析。杂交家系中共获得1696个SNP,平均54.5%偏离孟德尔分离比(P>0.05);对于Aa×Aa类型偏分离标记的分析结果显示,81.1%是由合子选择造成的,9.4%是由配子选择造成的。自交家系中共获得4058个SNP,59.8%发生偏分离,其中配子选择偏分离占25.6%,合子选择偏分离占67.9%。对两家系中的合子选择偏分离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显性效应和超显性效应同时存在,且显性效应在两家系中都占有较大比例。将两个家系的SNP进行对应,获得共享SNP 1149个。对这部分标记在两家系中的分离统计发现,既存在偏分离方向相同的位点,偏分离程度一致或不一致,也存在偏分离方向相反的位点,表明了杂种优势与近交衰退间相通性和相异性。3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重要经济性状的QTL定位本研究分别构建了海紫杂交家系和海湾自交家系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其中杂交家系中,海湾扇贝的遗传连锁图谱包含2994个标记,覆盖16个连锁群,每个连锁群含有100到293个标记不等,平均每个连锁群具有187个标记,图谱总长度为948.0cM,平均图距达到0.32cM,图谱覆盖率达到99%,该图谱是目前海湾扇贝中分辨率最高的。紫扇贝的遗传连锁图谱包含1583个标记,覆盖16个连锁群,每个连锁群含有25到176个标记不等,平均每个连锁群具有99个标记,图谱总长度为800.5cM,平均图距为0.51cM,图谱覆盖率达到98%,这是紫扇贝的首张遗传连锁图谱且已达到高密度水平。利用这两张图谱成功定位到了3个与生长相关的QTL位点,其中2个与闭壳肌重有关,分别位于海湾扇贝的11号连锁群和紫扇贝的2号连锁群上,1个与体重有关,位于紫扇贝的2号连锁群。此外还定位到了一个与壳色相关的QTL位点,位于海湾扇贝的2号连锁群;从该性状的分离及QTL结果推测,壳色性状很可能是一质量性状且由单基因控制。自交家系中,海湾扇贝的图谱包含1437个标记,分布在16个连锁群上,每个连锁群的标记数由21到189个不等,平均每个连锁群具有90个标记,图谱总长度为831.9 cM,平均间隔为0.59 cM,覆盖度为97.5%。图谱上还检测到了14个偏分离聚集区,主要由于配子选择造成。利用该图谱还定位到了一个与体重有关的QTL位点,位于3号连锁群上。本研究为贝类遗传育种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为重要经济性状的研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提供了候选位点。4海紫杂交贝与亲本表达谱差异分析本研究分别构建了海湾扇贝、紫扇贝及杂交贝闭壳肌的RNA-seq文库,Solexa测序获得三种扇贝的数据量分别为13.9 Gb、12.9 Gb、36.7 Gb。首先对海湾扇贝和紫扇贝进行了转录组拼接和注释,其中海湾扇贝拼接获得86,740条unigene,14,944条获得注释信息,GO分类和KEGG代谢通路定位表明这些基因涵盖了各个生物学功能和代谢途径;紫扇贝拼接获得62,014条unigene,14,885条具有注释信息,GO分类和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与海湾扇贝相似。海湾扇贝与紫扇贝的比较转录组分析发现,两个转录组在基因功能注释和分类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杂交贝与两亲本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发现,杂交贝与海湾扇贝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数目要远远多于与紫扇贝间的,且杂交贝表达谱与紫扇贝间具有更高的相似性,因此杂交贝在基因表达上也表现出了的一定的偏好性。杂交贝与海湾扇贝差异表达基因的富集分析发现,上调基因主要参与线粒体形成和能量代谢有关的过程,下调基因主要参与免疫相关过程,推断杂交贝通过产生更多的能量或通过降低免疫反应来节约更多能量提供给生长,从而加速生长产生杂种优势。
代平[8](2014)在《文蛤(Meretrix meretrix)选育群体的遗传测定及生长相关SNP鉴定》文中提出文蛤作为我国重要经济贝类之一,其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优质苗种资源的需求日益迫切。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一直是文蛤养殖业的焦点,这要求我们选育高产、抗逆并且稳定遗传的文蛤良种。本研究利用开发的微卫星标记,结合传统的选择和杂交手段,对文蛤不同选育群体进行了遗传测定,另外开发了与生长性状相关的SNP标记,以期为文蛤新品系培育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推动文蛤养殖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利用文蛤野生群体构建了一批家系,从中选取3个家系(P1、P2、P3)按3×3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得到9个组合。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9个组合进行亲权鉴定,统计各个组合中亲本对子代的贡献率。结果显示,同一个家系来源的不同亲本间的子代贡献率差异很大,同一个亲本在不同组合中的贡献率也明显不同。根据亲本贡献率估算了有效亲本数量(Ne),发现所有组合的有效亲本数量都有所偏小,Ne/N值从0.58到0.86不等。另外,大部分组合的子代遗传多样性较其亲本都有所下降。从9个组合中选取3个高存活率的杂交组合和3个近交组合分别构成对照组和近交组,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评估它们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近交组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下降19.4%,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下降20.8%和9.3%。近交组的平均近交系数(FIS)显着高于对照组以及野生群体。在12月龄时,近交组在壳长、壳高、壳宽和湿重4个性状上的近交衰退系数分别为0.803、0.747、0.826和2.073。另外,通过研究家系P1和其子代组合P1×P1发现,在繁育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遗传漂变现象。模拟分析显示,较大的亲本数量可以控制闭锁群体杂合度的降低。将9个组合的子代分别养殖在室内池和室外池两种环境中,测量其12月龄时的生长数据并利用一般线性模型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存在显着的组合效应、环境效应以及组合环境互作效应。配合力分析显示,3个家系中P2在生长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GCA)最高,P1和P3组合的特殊配合力(SCA)最高,而且组合间的反交效应显着。另外,计算了在单个环境内和综合环境间6个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MPH)。结果显示,有半数的杂交组合存在有利的杂种优势(>1%)。基于文蛤EST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了一批EST-SNP标记,经混合测序验证后,将确认的16个SNPs通过SNaPshot的方法在一个生长优势群体和一个对照群体中分型,利用标记-性状关联分析鉴定出7个与生长性状显着相关的SNPs(SNPg3、SNPg4、SNPg5、SNPg6、SNPg8、SNPg9和SNPg16)(P<0.05),又利用一个独立群体进行双向选择性分型验证了其中3个标记(SNPg5、SNPg6和SNPg9)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这是首次在文蛤中进行生长相关EST-SNP标记的批量开发,为文蛤标记辅助选育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利用生长差异的群体材料,开展了重要功能基因多态性与文蛤生长的关联分析。从文蛤中克隆到一个长链酯酰辅酶A合成酶基因(MmeACSL1),全长1867bp,编码475个氨基酸。利用Real-time PCR检测了在不同营养条件下文蛤该基因的表达,发现MmeACSL1在禁食条件下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正常进食下的表达水平(P <0.05),提示其参与了文蛤的能量代谢。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和直接测序,在此基因中发现2个外显子SNPs和6个内含子SNPs。基于标记-性状关联分析,从这些SNPs中鉴定出5个显着生长相关的SNPs(mmACSLe-2、mmACSLi-2、mmACSLi-3、mmACSLi-5和mmACSLi-4)(P <0.05),而且它们所构建的单倍型也与生长性状显着相关(P <0.05),表明MmeACSL1在文蛤能量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与文蛤生长存在密切联系。克隆获得了文蛤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基因(CDK10),cDNA全长1854bp,编码390个氨基酸。此基因与哺乳动物中CDK10基因的同源性最高,将其命名为MmeCDK10。通过对该基因测序,发现5个外显子SNPs和5个内含子SNPs。利用两个生长差异显着的群体对这些SNPs进行标记-性状关联分析,发现4个外显子SNPs(mmCDKe-1、mmCDKe-3、mmCDKe-4和mmCDKe-5)和1个内含子SNP(mmCDKi-1)与生长性状显着相关(P <0.05),提示MmeCDK10参与了文蛤的生长。
王大海[9](2014)在《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及规模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我国海水养殖业布局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实施生态工程养殖战略,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然而,海水养殖业布局具有资源导向性、空间离散性和产业弱质性等农业布局的一般特性,从而使得海洋养殖资源的空间分布具有地域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养殖海域附近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因此,如何运用现代生物学理论和生物与工程技术,协调好养殖生物与养殖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海水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选题以海水养殖业为研究对象,基于规模经济、产业经济学、产业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在分析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起点的基础上,阐述近年来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产业态势,审视海水养殖业在生物资源养护、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技术创新、产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根据四化同步的基本原则,探寻海水养殖业工业化发展的逻辑机理,提出发展规模经济以及提高规模效率的具体对策。现代海水养殖业是海水养殖业产业升级的具体方向,而发展规模经济是海水养殖业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然路径。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生态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产业结构理论是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理论依据。理论上,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模式主要包括工厂化养殖、海水网箱养殖、海水池塘养殖、浅海筏式养殖、浅海底播养殖。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涉及到环境、资源、市场、科技、投资、政策等诸多方面,其发展规模经济必须统筹安排、系统考虑、科学谋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水养殖业取得巨大成就,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了海水养殖业在农业经济发展、改善膳食结构、增加渔民收入、技术进步、调整海洋渔业产业结构等方面的骄人业绩,但同时我国海水养殖业在养殖环境、海洋生态灾害、产业结构、水产品质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整个世界来看,海水养殖业已经成为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优质蛋白质需求的重要途径。发达渔业国家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通行做法是:重视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海水养殖业整个流程;通过养殖技术的创新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益;加强政府监管提升养殖质量。这些做法为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指明了方向:积极推进水域滩涂规划和养殖规划制订工作;强化政府对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公共服务职能;整合科研资源,为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提供技术支撑;有针对性地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长期以来,我国海水养殖业积极开展规模经济的探索:重视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养护方面的产业发展;通过培育优良品种推进海水养殖业规模化发展;不断完善、创新养殖模式,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益;充分发挥科技在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中的技术支撑作用;防治病害降低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风险;养殖机械化、数字化成为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的新动力。但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在经济效益、良种培育、养殖方式、病害防治、养殖机械化数字化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问题,影响了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的高端发展。规模效率分析能够正确评判我国海水养殖业的规模效益。在构建我国海水养殖规模效率模型前提下,运用DEA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海水养殖规模效率。结果表明,海水养殖技术水平过低是导致我国当前海水养殖规模差异的主要原因。短期来看,我国海水养殖业应适度规模经营,着重提升海水养殖技术水平,改善资本、鱼苗、海水养殖面积规模的生产效率。从长远来说,应当实现海水养殖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提升海水养殖的规模效率,实现规模经济。产业生态化、装备工程化、技术现代化、生产工厂化、管理工业化是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未来方向,与之相应,工业化养殖就成为当前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必然选择,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以及提高规模效率的具体对策是:产业化运营推进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首要措施。其次,以技术创新促进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可持续性。第三,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第四,运用工业经营管理理念,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是系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
孙妍,黄晓婷,胡丽萍,王师,王春德,包振民[10](2013)在《紫扇贝、海湾扇贝及其正反杂交子代群体遗传结构的AFLP分析》文中指出本研究应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紫扇贝(Argopecten purpuratu,PP)、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Ⅱ)、正交子一代(紫扇贝♀×海湾扇贝♂,PI)及反交子一代(海湾扇贝♀×紫扇贝♂,PⅠ)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用5对AFLP引物扩增得到433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为88.45%;正反交子代中的扩增位点大部分(97.23%)来源于紫扇贝和海湾扇贝;扩增中出现了非孟德尔遗传位点,如紫扇贝和海湾扇贝的部分扩增位点在杂交子代中丢失,正反交子代中出现12个紫扇贝和海湾扇贝中没有的扩增位点;通过多态位点比率、Nei’s基因多样性、香农式多样性指数、遗传距离和AMOVA分析发现,正反杂交子代之间的遗传分化最小,与紫扇贝和海湾扇贝的遗传分化均显着。
二、海湾扇贝人工育苗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湾扇贝人工育苗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底栖硅藻生物膜附着基对扇贝幼虫附着和变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基于稳定碳氮同位素的栉孔扇贝稚贝食物来源分析 |
1.3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底栖硅藻附着基对海湾扇贝和栉孔扇贝附着和变态的影响 |
2.2 附着基上扇贝的扫描电镜观察 |
2.3 底栖硅藻在幼虫培育池内的数量变动 |
2.4 底栖硅藻附着基上扇贝的食物来源 |
3 讨论 |
4 结论 |
(3)中日虾夷扇贝设施养殖发展的对比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查询 |
1.4.2 专家访谈咨询 |
1.4.3 综合对比分析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中国虾夷扇贝设施养殖的现状 |
2.1 虾夷扇贝养殖设施装备的研制与应用情况 |
2.2 虾夷扇贝设施养殖(育苗)技术的研发情况 |
2.3 虾夷扇贝工厂化育苗设施的标准化建设情况 |
2.4 虾夷扇贝养殖(育苗)适宜生态环境条件的工程调控情况 |
2.5 虾夷扇贝养殖(育苗)新装置、新方法、新技术的集成与应用情况 |
2.6 中国虾夷扇贝设施养殖面临的问题 |
2.6.1 规划相对滞后,管理模式有待完善 |
2.6.2 基础研究落后,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
2.6.3 科技创新力度不够,技术研发速度缓慢 |
2.6.4 水域环境的实时监测体系尚待加强,病害预警体系亟待建立 |
第三章 日本虾夷扇贝设施养殖的产业分析 |
3.1 虾夷扇贝设施养殖过程中的自然采苗 |
3.1.1 自然采苗的主要生产流程 |
3.1.2 自然采苗的主要设施装备 |
3.2 虾夷扇贝设施养殖过程中的自然苗分选、疏密与装笼 |
3.2.1 自然苗分选、疏密与装笼流程 |
3.2.2 自然苗分选、疏密与装笼的设施装备 |
3.3 虾夷扇贝设施养殖过程的中间育成及倒笼、垂下式养殖和底播作业 |
3.3.1 中间育成、倒笼、垂下式养殖和底播作业的生产流程 |
3.3.2 中间育成、倒笼、垂下式养殖和底播作业的设施装备 |
3.4 虾夷扇贝设施养殖过程中的净化与暂养 |
3.5 虾夷扇贝设施养殖过程中的敌害驱除 |
3.6 虾夷扇贝的贝壳处理 |
第四章 中日虾夷扇贝设施养殖的整体特征对比分析 |
4.1 设施养殖面临的自然因素 |
4.1.1 海流情况 |
4.1.2 盐度情况 |
4.1.3 水温情况 |
4.1.4 冰情情况 |
4.1.5 降水量情况 |
4.1.6 潮汐差情况 |
4.2 设施养殖的生产流程 |
4.3 设施养殖的生产管理 |
4.3.1 出台的法律对比 |
4.3.2 管理机构的对比 |
4.3.3 民间组织的对比 |
4.4 经济因素对设施养殖的影响 |
第五章 中国发展虾夷扇贝设施养殖的对策建议 |
5.1 宏观管理方面 |
5.1.1 合理规划,实现从上到下的监督和管理体系 |
5.1.2 实现校企联合的“产-学-研-用”贯通研究模式,搭建全方位的服务体系 |
5.1.3 加大政策性资金投入,提升研发能力,实现技术和资源共享 |
5.1.4 加强对养殖水域环境的保护和监测力度 |
5.2 产业技术方面 |
5.2.1 存在的问题 |
5.2.2 规范虾夷扇贝养殖过程中的工艺流程 |
5.2.3 优化虾夷扇贝养殖过程中的设施设备 |
5.2.4 完善虾夷扇贝在不良气象生态条件和极端生产环境的管理策略 |
5.2.5 构建“贝类—环境—设施系统”综合调控体系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墨西哥湾扇贝与华贵栉孔扇贝的远缘杂交(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扇贝的采集和暂养 |
1.2 精卵收集和授精 |
1.3 配子亲和力和合子育性的分析 |
1.4 幼虫的培养和管理 |
1.5 性状观察与测定 |
1.5.1 胚胎发育不同阶段所需时间 |
1.5.2 受精率的观察测量 |
1.5.3 孵化率的观察测量 |
1.5.4 D形幼虫发生率的观察测量 |
1.5.5 D形幼虫生长的测量 |
1.5.6 杂种优势的计算与比较 |
1.5.7 杂交子代浮游幼虫生长趋势的预测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正反交组和自交对照组的胚胎发育比较 |
2.2 各实验组的受精率、孵化率和D形幼虫发生率比较 |
2.3 正反交组和自交对照组面盘幼虫的生长比较 |
2.4 不同温度、盐度和精子浓度对各实验组配子亲和力及合子育性的影响 |
2.5 墨西哥湾扇贝与华贵栉孔扇贝杂交子代生长趋势的预测比较 |
2.5.1 墨西哥湾扇贝与华贵栉孔扇贝杂交子代 (F1) 生长趋势的预测检测 |
2.5.2 墨西哥湾扇贝与华贵栉孔扇贝杂交子代生长趋势的预测检测 |
3 讨论 |
(5)海湾扇贝人工育苗常见问题分析及相应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
1. 亲贝死亡量大 |
2. 亲贝流产 |
3. 孵化率低 |
4. 面盘解体 |
5. 幼虫变态率低 |
6. 稚贝死亡量大 |
二、主要技术措施 |
1. 优选亲贝 |
2. 海水处理 |
3. 强化亲贝促熟培育 |
4. 严格幼虫培育管理 |
5. 附着基的投放与管理 |
6. 合理投饵 |
7. 水质管理 |
8. 科学用药 |
(6)墨西哥湾扇贝与华贵栉孔扇贝属间远缘杂交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杂交育种的原理 |
1.2 杂交育种的方法 |
1.3 杂种优势理论及其机理 |
1.4 海洋贝类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 |
1.5 墨西哥湾扇贝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1.5.1 墨西哥湾扇贝的分类地位和分布区域 |
1.5.2 墨西哥湾扇贝的形态学特征 |
1.5.3 墨西哥湾扇贝的食性、生长和繁殖 |
1.5.4 墨西哥湾扇贝的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1.6 华贵栉孔扇贝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1.6.1 华贵栉孔扇贝的分类地位和分布区域 |
1.6.2 华贵栉孔扇贝的形态特征 |
1.6.3 华贵栉孔扇贝的生长和繁殖 |
1.6.4 华贵栉孔扇贝的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1.7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1.7.1 神经网络的发展 |
1.7.2 神经元原理及结构 |
1.7.3 BP神经网络 |
1.7.4 BP神经网络的特点 |
1.7.5 BP神经网络的建立 |
1.7.6 神经网络在子代生长趋势的预测 |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墨西哥湾扇贝(雌)与华贵栉孔扇贝(雄)的杂交、胚胎发育及其生长比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亲贝的选择及处理 |
2.1.3 杂交受精 |
2.1.4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杂交组和自交组的胚胎发育情况 |
2.2.2 杂交组和自交组的受精率、孵化率和D形幼虫比较 |
2.2.3 杂交组和自交组的浮游幼虫生长比较 |
2.3 讨论 |
第三章 墨西哥湾扇贝(雌)与华贵栉孔扇贝(雄)的配子亲和力与合子育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亲贝的选择及处理 |
3.1.3 扇贝精子和卵子的收集 |
3.1.4 实验设计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和分析 |
3.2.1 温度对扇贝杂交组和自交组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
3.2.2 盐度对扇贝杂交组和自交组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
3.2.3 精子浓度对扇贝杂交组和自交组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华贵栉孔扇贝(雌)与墨西哥湾扇贝(雄)的杂交、胚胎发育及其生长比较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亲贝的选择及处理 |
4.1.3 杂交受精 |
4.1.4 实验方法 |
4.1.5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扇贝杂交组和自交组的胚胎发育情况 |
4.2.2 杂交组和自交组的受精率、孵化率和D形幼虫比较 |
4.2.3 杂交组和自交组的浮游幼虫生长比较 |
4.3 讨论 |
第五章 华贵栉孔扇贝(雌)与墨西哥湾扇贝(雄)的配子亲和力与合子育性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亲贝的选择及处理 |
5.1.3 扇贝精子和卵子的收集 |
5.1.4 实验方法 |
5.1.5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温度对扇贝杂交组和自交组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
5.2.2 盐度对扇贝杂交组和自交组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
5.2.3 精子浓度对扇贝杂交组和自交组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下对墨西哥湾扇贝和华贵栉孔扇贝杂交子代生长趋势的预测比较 |
6.1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对墨西哥湾扇贝与华贵栉孔扇贝杂交子代生长趋势的预测检验 |
6.1.1 墨西哥湾扇贝(雌)与华贵栉孔扇贝(雄)杂交子代生长趋势的预测检测 |
6.1.2 华贵栉孔扇贝(雌)和墨西哥湾扇贝(雄)杂交子代生长趋势的预测检测 |
6.2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对墨西哥湾扇贝与华贵栉孔扇贝杂交子代生长趋势的预测比较 |
6.2.1 墨西哥湾扇贝(雌)与华贵栉孔扇贝(雄)杂交子代生长趋势的预测比较 |
6.2.2 华贵栉孔扇贝(雌)与墨西哥湾扇贝(雄)杂交子代生长趋势的预测比较 |
6.3 讨论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
(7)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紫扇贝(Argopecten purpuratus)♂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杂种优势及其产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
0 引言 |
1 杂种优势及其应用 |
2 杂种优势经典遗传假说 |
2.1 显性假说 |
2.2 超显性假说 |
2.3 上位效应 |
2.4 杂种优势的其它假说 |
第二节 杂种优势基因组学研究 |
0 引言 |
1 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
1.1 454测序技术 |
1.2 Solexa测序技术 |
1.3 SOLiD测序技术 |
1.4 第三代测序技术 |
2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杂种优势研究中的应用 |
2.1 基因组水平的研究 |
2.2 转录组水平的研究 |
2.3 DNA甲基化分析 |
第三节 海洋贝类杂交育种及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0 引言 |
1 海洋贝类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1 海洋贝类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2 海湾扇贝与紫贝种间杂交研究 |
2 贝类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海湾、紫贝和海紫杂交贝基因组Survery分析 |
0 引言 |
第一节 海湾、紫贝和杂交贝基因组Survery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来源 |
1.2 海湾、紫贝及杂交贝基因组DNA提取 |
1.3 短插入片段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测序 |
1.4 测序数据的处理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测序数据统计 |
2.2 K-mer分布及基因组大小评估 |
2.3 基因组杂合度、重复序列及GC含量评价 |
第二节 海湾、紫贝和杂交贝基因组denovo拼接 |
1 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第三节 海湾、紫贝及杂交贝比较基因组分析 |
1 方法 |
1.1 海湾、紫贝基因组比较 |
1.2 杂交贝与两亲本基因组比较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海湾、紫贝基因组比较 |
2.2 杂交贝与两亲本基因组比较 |
第三章 海紫杂交和海湾自交家系标记偏分离分析 |
0 引言 |
第一节 海紫杂交及海湾自交家系构建及SNP标记分型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杂交及自交家系构建 |
1.2 杂交及自交家系基因组DNA的提取 |
1.3 杂交及自交家系2b-RAD文库的构建及测序 |
1.4 测序数据预处理及基因分型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海湾×紫贝杂交家系及海湾自交家系构建情况 |
2.2 测序数据统计 |
2.3 杂交及自交家系基因分型 |
第二节 杂交及自交家系SNP标记偏分离分析 |
1 方法 |
2 结果 |
2.1 杂交家系偏分离情况 |
2.2 自交家系偏分离情况 |
3 讨论 |
第三节 杂交自交共享SNP偏分离分析 |
1 方法 |
1.1 杂交自交家系共享SNP标记统计 |
1.2 共享SNP偏分离统计分析 |
1.3 杂种优势候选位点基因注释 |
2 结果 |
2.1 杂交及自交家系共享SNP情况 |
2.2 共享SNP分离分析 |
2.3 偏分离位点注释 |
3 讨论 |
第四章 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重要经济性状的QTL定位 |
0 引言 |
第一节 海湾×紫贝杂交家系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1 方法 |
1.1 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2 结果 |
2.1 海湾扇贝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2.2 紫扇贝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3 讨论 |
第二节 海湾自交家系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1 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2.2 偏分离聚集区统计 |
3 讨论 |
第三节 杂交及自交家系重要经济性状的QTL定位 |
1 方法 |
1.1 重要经济性状的统计分析 |
1.2 重要经济性状的QTL定位 |
1.3 QTL位点注释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生长相关性状分布情况 |
2.2 生长相关性状相关性分析 |
2.3 生长相关性状主成分分析 |
2.4 生长相关性状QTL定位 |
2.5 壳色性状的QTL定位 |
2.6 QTL位点注释信息 |
3 讨论 |
第五章 海紫杂交贝与亲本表达谱差异分析 |
0 引言 |
第一节 海湾、紫贝及杂交贝闭壳肌转录组测序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来源 |
1.2 RNA-seq文库构建及测序 |
1.3 测序数据处理 |
1.4 海湾、紫贝转录组拼接 |
1.5 海湾、紫贝转录组功能注释、分类及代谢通路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测序数据处理 |
2.2 海湾、紫贝转录组拼接 |
2.3 海湾、紫贝转录组功能注释 |
2.4 海湾、紫贝转录组GO注释 |
2.5 海湾、紫贝转录组代谢通路分析 |
第二节 海湾、紫贝比较转录组分析 |
1 方法 |
1.1 功能注释比较 |
1.2 同源序列聚类分析 |
2 结果 |
2.1 功能注释比较 |
2.2 同源序列比较 |
3 讨论 |
第三节 海紫杂交贝与其亲本表达谱差异分析 |
1 方法 |
1.1 海湾、紫贝及杂交贝表达量计算 |
1.2 海湾、紫贝及杂交贝差异表达分析 |
1.3 差异基因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 |
2 结果 |
2.1 海湾、紫贝及杂交贝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2.2 海湾、紫贝及杂交贝差异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2.3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学术成果 |
(8)文蛤(Meretrix meretrix)选育群体的遗传测定及生长相关SNP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综述 |
1. 我国海洋贝类养殖业概况 |
2. 贝类遗传育种的理论基础 |
2.1 育种性状的选择 |
2.2 选配制度 |
2.3 遗传力 |
2.4 杂种优势 |
2.5 配合力 |
2.6 近交衰退 |
2.7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
2.8 贝类遗传育种技术路线 |
3. 海洋贝类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3.1 选择育种 |
3.2 杂交育种 |
3.3 细胞工程育种 |
3.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3.4.1 分子标记连锁图谱的构建 |
3.4.2 QTL 定位 |
3.5 基因组选择育种 |
4. 分子标记技术 |
4.1 分子标记类型 |
4.1.1 微卫星标记技术 |
4.1.1.1 微卫星概述 |
4.1.1.2 微卫星标记的优缺点 |
4.1.2 SNP 标记技术 |
4.1.2.1 SNP 概述 |
4.1.2.2 SNP 开发 |
4.1.2.3 SNP 检测技术 |
4.2 分子标记在贝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4.2.1 贝类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2 贝类亲缘关系研究 |
4.2.3 贝类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4.2.4 贝类 QTL 定位 |
4.2.5 贝类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
5. 文蛤遗传育种研究背景 |
5.1 文蛤的特性 |
5.2 文蛤的养殖和苗种培育 |
5.3 文蛤分子育种的相关基础研究现状 |
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人工繁育条件下文蛤亲本贡献率和有效群体大小评估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文蛤 3×3 完全双列杂交实验设计 |
2.2 幼虫养成 |
2.3 样品收集和 DNA 准备 |
2.4 微卫星分析 |
2.5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6 亲权分析 |
2.7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模拟分析和亲权鉴定 |
3.2 亲本和子代的遗传多样性 |
3.3 亲本贡献率 |
3.4 有效亲本数量 |
4.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微卫星标记揭示的文蛤小群体近交的遗传效应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设计和取样 |
2.2 微卫星分析 |
2.3 数据分析 |
2.4 模拟分析 |
3. 结果 |
3.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 近交系数和近交衰退 |
3.3 全同胞交配中的遗传漂变 |
3.4 不同亲本数量(Ne)下的杂合度变化趋势模拟 |
4.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文蛤家系双列杂交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家系建立和实验设计 |
2.2 取样和数据记录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方差分析 |
3.2 不同组合及环境间的生长表现差异 |
3.3 配合力分析 |
3.4 杂种优势 |
4. 讨论 |
第五章 文蛤生长性状相关 SNP 标记的开发和鉴定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文蛤群体和样品收集 |
2.2 DNA 样品准备 |
2.3 候选的生长相关 EST-SNP 筛选 |
2.4 多重 SNaPshot 分型 |
2.5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6 SNP 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
3. 结果 |
3.1 SNP 开发 |
3.2 生长比较 |
3.3 遗传多样性 |
3.4 SNP 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
3.5 生长相关 SNP 的功能注释 |
4. 讨论 |
第六章 长链酯酰辅酶 A 合成酶 1 基因的克隆以及与文蛤生长的相关分析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文蛤材料和样本收集 |
2.2 文蛤饥饿实验 |
2.3 RNA 提取和 cDNA 合成 |
2.4 文蛤 ACSL 基因的克隆 |
2.5 MmeACSL1 基因的序列分析 |
2.6 MmeACSL1 基因在不同组织以及不同营养条件下的表达 |
2.7 MmeACSL1 基因的 SNP 鉴定和分型 |
2.8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MmeACSL1 基因的序列分析 |
3.2 MmeACSL1 基因在文蛤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
3.3 MmeACSL1 基因在不同营养条件下的表达 |
3.4 MmeACSL1 基因中的 SNP 鉴定 |
3.5 SNP 和单倍型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
4. 讨论 |
第七章 文蛤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10 基因的鉴定及其 SNPs 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文蛤材料和样本收集 |
2.2 RNA 提取和 cDNA 合成 |
2.3 文蛤 CDK 基因的克隆 |
2.4 MmeCDK10 基因的序列分析 |
2.5 MmeCDK10 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
2.6 MmeCDK10 基因的 SNP 鉴定和分型 |
2.7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MmeCDK10 基因的序列分析 |
3.2 MmeCDK10 基因在文蛤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
3.3 MmeCDK10 基因中的 SNP 鉴定 |
3.4 SNP 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和完成的文章 |
致谢 |
(9)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及规模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 |
2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理论分析 |
2.1 海水养殖业的内涵与产业发展要素 |
2.1.1 海水养殖业的内涵与产业特征 |
2.1.2 海水养殖业发展的产业要素 |
2.1.3 发展现代海水养殖业的现实意义 |
2.1.4 现代海水养殖业的发展目标 |
2.2 规模经济与海水养殖业发展 |
2.2.1 规模经济 |
2.2.2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必要性 |
2.2.3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条件 |
2.3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理论依据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产业生态理论 |
2.3.3 产业关联理论 |
2.3.4 产业结构理论 |
2.4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模式 |
2.4.1 工厂化养殖 |
2.4.2 海水网箱养殖 |
2.4.3 海水池塘养殖 |
2.4.4 筏式养殖 |
2.4.5 浅海底播养殖 |
3.1 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概况 |
3.1.1 养殖品种、结构 |
3.1.2 养殖面积 |
3.1.3 养殖产量 |
3.1.4 养殖产值 |
3.2 我国海水养殖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
3.2.1 海水养殖业是我国成为世界海洋渔业大国的重要支撑 |
3.2.2 科技在提升生产要素品质方面的效应日渐突出 |
3.2.3 海水养殖业成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
3.2.4 海水产品冷链流通体系初步建成 |
3.2.5 海水产品加工业逐渐呈现专业化、系列化特征 |
3.3 我国海水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
3.3.1 养殖环境问题 |
3.3.2 海洋生态灾害问题 |
3.3.3 产业结构问题 |
3.3.4 水产品质量问题 |
4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国际经验借鉴 |
4.1 世界海水养殖业发展现状 |
4.2 发达渔业国家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通行做法 |
4.2.1 重视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 |
4.2.2 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海水养殖业整个流程 |
4.2.3 创新养殖技术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益 |
4.2.4 通过政府的监管与支持提升养殖质量 |
4.3 经验借鉴 |
5 我国海水养殖业规模经济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
5.1 开始重视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养护方面的产业发展 |
5.2 培育优良品种推进海水养殖业规模化发展 |
5.3 不断完善、创新养殖模式,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益 |
5.3.1 工厂化养殖成为海水养殖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
5.3.2 池塘围堰养殖稳步发展 |
5.3.3 以清洁生产为主旨大力发展滩涂养殖 |
5.3.4 不断拓展浅海养殖产业发展空间 |
5.4 充分发挥科技在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
5.5 防治病害降低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风险 |
5.6 养殖机械化、数字化成为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的新动力 |
5.7 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
5.7.1 经济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 |
5.7.2 良种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
5.7.3 养殖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
5.7.4 病害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 |
5.7.5 养殖机械化、数字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
6 我国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的实证分析 |
6.1 我国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评价的模型构建 |
6.1.1 DEA 方法的基本原理 |
6.1.2 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评价的模型构建 |
6.2 海水养殖业经营规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6.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6.2.2 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 基于 DEA 方法的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实证研究 |
6.3.1 数据处理与说明 |
6.3.2 不同规模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实证分析 |
6.3.3 海水养殖业效率最优规模的确定 |
6.4 海水养殖规模效率差异性原因分析 |
6.4.1 海水养殖规模效率差异性原因分析方法 |
6.4.2 海水养殖生产函数估计 |
6.4.3 实证结论 |
7 我国海水养殖业提高规模经济效率的路径:工业化养殖 |
7.1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方向预测 |
7.2 工业化养殖成为当前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必然选择 |
7.2.1 工业化养殖的内涵 |
7.2.2 海水养殖业工业化养殖的必要性 |
7.3 我国海水养殖业工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
8 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及提高规模效率的对策 |
8.1 通过产业化运营,深化专业化分工,发展规模经济 |
8.1.1 产业化运营对于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推进机理 |
8.1.2 以产业化运营推进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具体措施 |
8.2 以技术创新促进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可持续性 |
8.3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提供资金支持 |
8.4 运用工业经营管理理念,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 |
8.5 配套措施 |
8.5.1 重视政府在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进程中的协调与规制作用 |
8.5.2 以保护—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系统为原则,优化养殖模式 |
8.5.3 以科技成果转化夯实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技术支撑 |
8.5.4 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和流通业,提升规模效益 |
9 结语 |
9.1 结论 |
9.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紫扇贝、海湾扇贝及其正反杂交子代群体遗传结构的AFLP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AFLP扩增带谱分析 |
2.2 紫扇贝(PP)、海湾扇贝(II)及其正反杂交子一代(PI和IP)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3 讨论 |
四、海湾扇贝人工育苗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扇贝杂交新品系“紫海墨”F4及F5的生长与遗传特性分析[D]. 张元. 广东海洋大学, 2021
- [2]底栖硅藻生物膜附着基对扇贝幼虫附着和变态的影响[J]. 杜美荣,方建光,毛玉泽,李锋,高亚平,房景辉,王同勇,蒋增杰. 海洋与湖沼, 2020(01)
- [3]中日虾夷扇贝设施养殖发展的对比分析研究[D]. 侯雪菲. 大连海洋大学, 2019(03)
- [4]墨西哥湾扇贝与华贵栉孔扇贝的远缘杂交[J]. 潘奕达,封杰,刘行,王文杰,潘英. 中国水产科学, 2017(04)
- [5]海湾扇贝人工育苗常见问题分析及相应措施[J]. 刘锡胤,胡丽萍,张勇,李衍祥,于炳礼. 海洋与渔业, 2016(09)
- [6]墨西哥湾扇贝与华贵栉孔扇贝属间远缘杂交的初步研究[D]. 潘奕达. 广西大学, 2016(02)
- [7]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紫扇贝(Argopecten purpuratus)♂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研究[D]. 毛俊霞.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7)
- [8]文蛤(Meretrix meretrix)选育群体的遗传测定及生长相关SNP鉴定[D]. 代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4(10)
- [9]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及规模效率研究[D]. 王大海.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
- [10]紫扇贝、海湾扇贝及其正反杂交子代群体遗传结构的AFLP分析[J]. 孙妍,黄晓婷,胡丽萍,王师,王春德,包振民. 海洋科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