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花苜蓿引种栽培试验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龙[1](2021)在《苜蓿抗寒性鉴定及耐寒种质筛选》文中研究说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高产优质,适口性好,经济价值高,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其生态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有大面积栽培。本研究以国外引进和国内审定登记的10个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观察测定和室内分析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从种子、幼苗、田间植株直至根系入手对材料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理化特性等进行了系统的鉴定评价,并利用转录组分析技术筛选研究与苜蓿抗寒性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旨在探究苜蓿耐寒响应机理,为苜蓿耐寒品种选育、种质创新及分子育种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低温条件下,所有苜蓿材料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根长和芽长均呈下降趋势,萌发高峰期随温度降低而后延。6℃的温度条件为苜蓿材料萌发的临界温度,超过该温度全部品种发芽率均高于50%;低于该温度发芽率不及或部分达到50%。品种间简化活力指数、根长和发芽率差异显着,且与萌发时的温度条件相关,可以作为评价指标鉴定萌发期苜蓿的抗寒性。依据这几个指标的表现,经隶属函数筛选分析初步判定龙牧806、龙牧801、草原3号、肇东和公农2号苜蓿的耐寒能力较强。(2)苜蓿材料中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低温处理时间延长呈先升后降之势,丙二醛(MDA)含量和电导率(EC)呈升高趋势,但不同品种之间差异明显。低温处理6h后,品种龙牧801的Pro、SP和SS含量均最高,而草原3号和公农2号的SOD、POD活性最高;处理8h后,龙牧801和龙牧806的MDA含量及EC最低,龙牧801的SP和SS含量最高,而龙牧806和肇东苜蓿CAT、POD活性最高。据此可将全部材料按抗寒性等级分类,龙牧801、龙牧806和肇东苜蓿属于强抗寒性品种,草原3号、公农2号为较强抗性品种,敖汉、中苜1号、皇后苜蓿抗寒性较弱,420、赛迪苜蓿抗寒性较差。(3)品种越冬率与中性洗涤纤维、饲草产量之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光合速率、叶片水汽压、可变荧光(Fv)、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呈显着正相关(P<0.05);越冬率与株高、节间长、相对饲用价值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品种草原3号、肇东、龙牧806、龙牧801和中苜1号苜蓿饲草产量较高,龙牧806和中苜1号苜蓿饲用品质优良,适宜在呼和浩特地区种植。(4)冬季尽管苜蓿停止生长,但根系内部的生理生化活动一直延续。随地温降低,根系内Pro、SS、SP、MDA、脱落酸含量和SOD、POD、CAT活性均普遍升高,至最冷的1月(气温、地温均最低)达到峰值,此后随温度回升有所下降;而EC也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秋眠等级越低、越冬率越高的品种,变化趋势越明显,且其根系内各种内含物的含量与活性在最冷时期显着高于其他品种。简言之,最冷时期根系内含物含量与活性的测定分析是甄别苜蓿品种抗寒性强弱的有效手段,依此排列的品种抗寒强弱顺序依次为:龙牧801>龙牧806>肇东>草原3号>公农2号>中苜1号>敖汉>皇后>420>赛迪。苜蓿越冬率与根颈大小及位置密切相关,根颈越大、入土越深、则翌年苜蓿越冬率越高。(5)从苜蓿根颈中共获得444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鉴定出7个低温响应转录基因和关键信号转导通路DEGs,分别从属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过氧酶体通路和转录因子家族(MYB、B3、AP2/ERF、WRKY),且主要富集在细胞部分(cell part)、细胞膜部分(membrane part)、对刺激反应(response to stimulus)和催化活性(catalytic activity)等细胞生理、代谢过程。7个DEGs经实时荧光定量(q RT-PCR)得出的结果与转录组测序(RNA-seq)结果趋于一致。论文研究探索出苜蓿种子萌发的临界温度,明确了根颈大小、入土位置与苜蓿越冬相关,提出幼苗期和越冬期苜蓿叶片和根系内各种内含物含量与活性的变化可以作为品种抗寒性鉴定的重要指标。今后将进一步完善并优化苜蓿抗寒性鉴定评价体系,结合代谢组学或蛋白组学,深入揭示苜蓿抗寒响应机理。
王雪婷[2](2020)在《苜蓿种质饲草产量及品质评价与SSR标记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依托“牧草和大豆类作物育种以提高欧盟和中国蛋白质自给”项目,以来自国内外28份苜蓿(Medicago)种质为试材,对其生产性能、品质特性、适应性及SSR分子标记特征进行分析,旨在综合鉴定评价源自国内外不同苜蓿种质材料,提高豆科作物的育种效率,为优异种质筛选及新品种培育提供依据或参考,结果如下:(1)在饲草产量方面,第一茬产量最高,第二茬次之,第三茬稍差。参试材料年产量均在10000kg/hm2以上,研究发现植株高、生长速度快、分枝数多的品种产量较高,总体来说,生产性能评价最好的品种为草原3号。(2)参试材料CP均在16%以上,最高的品种为龙牧803,达21.21%,最低的为WL323;ADF在23.68%~35.37%之间,其中公农1号最高,草原2号最低;NDF在46.43%~35.42%之间,NDF最高的为敖汉苜蓿,最低的为多叶苜蓿;EE含量在1.05~2.50%之间,察北苜蓿的EE最高,陇东苜蓿和中苜1号的最低;Ash在7.30%~8.68%之间,最高的为龙牧803,最低的是中苜1号;茎叶比在1.03~1.25之间,最高的为伊犁苜蓿,最低的为扶风;干鲜比介于2.81~3.70,最高的为敖汉苜蓿,最低的为公农1号。RFV在160.25~120.36之间,最高的为龙牧803,最低的为公农1号;综合来看,龙牧803的各项指标表明其营养品质特性评价最优。(3)供试苜蓿材料生育期在77~79d,生育期长的品种有草原3号、中苜2号等,生育期短的品种有新疆大叶和皇后;28份材料在呼和浩特市地区均能正常越冬,越冬率均超过75%,其中草原3号、中苜2号等的越冬率高达98%,瑞典苜蓿、多叶苜蓿和三得利苜蓿的越冬率较差,仅为75%;应用隶属函数值分析株高、产量、营养成分等7个指标,排在前5位的为草原3号、肇东苜蓿、中苜2号、龙牧803、伊犁苜蓿,均为呼和浩特地区种植的28份材料中生产性能好、营养价值高的品种,适宜在该地区种植;总体来说,适应性评价中最强的品种为草原3号。(4)10对SSR引物从28个苜蓿品种中共检测到103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在15~25之间;各引物扩增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均值为1.4526;基因多样性水平均值为14.8856;所有引物PIC值均大于0.5;Shannon信息指数均值为0.3896;28份种质的遗传距离在0.0600~0.5239之间,遗传一致度在0.5922~0.9417之间;用Structure将28份苜蓿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群体的组成与来源地、育成单位不完全相符,结果的复杂性说明了在长久的进化及选育的过程中,紫花苜蓿所包含的遗传多样性信息较高,其遗传背景较复杂。
刘淑霞,郭永霞,魏国江,肖宇,王晓飞,孙宇峰,石杰,高宇,关向军[3](2020)在《利用隶属函数模型评价黑龙江省大庆地区引进的20个紫花苜蓿品种》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大庆地区引进的2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15个生物学性状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庆地区引进的20个紫花苜蓿品种中综合表现良好的品种为龙牧803,其次为龙牧806,最差的品种为巨能耐湿。评价结果与田间长势和收获后获得草产量一致,可为黑龙江省大庆地区紫花苜蓿引种栽培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杨叶华[4](2020)在《绿肥在柑橘园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累积及其释放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肥作为清洁的有机肥源,在培肥地力和替代化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中国果业的快速发展,为果园绿肥的种植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对果园绿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肥种植对土壤及果树的影响上,但是关于不同区域果园适宜的绿肥品种、不同绿肥品种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累积规律及还田后养分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缺乏系统研究。为此,本文首先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和相关书籍的绿肥产量及养分含量,收集整理了包含17种我国常见绿肥的3431个数据变量,整合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常见绿肥的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含量特征,评估了不同区域种植绿肥替代化学氮肥的潜力。在此基础上,以柑橘园为依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绿肥品种在西南柑橘园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累积规律;并通过田间试验或盆栽试验系探讨了土壤水分含量、土壤肥力、不同播期和免耕等因素对绿肥生长的影响;进一步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绿肥不同利用模式下的腐解特征和养分释放规律。旨在筛选出适宜柑橘园种植的绿肥品种,为柑橘园绿肥的高产高效种植和利用提供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不同区域常见绿肥产量和养分含量特征及替代氮肥潜力评估研究表明:不同绿肥种类产量及养分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黑麦草、沙打旺、柱花草和红三叶的生物学产量在42.553.2 t/hm2,显着高于其他绿肥种类;不同绿肥氮磷钾养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8.0、7.0和25.3 g/kg,其中以豆科绿肥含氮量最高,二月兰具有较高的磷和钾含量;沙打旺、黑麦草、红三叶草、苜蓿和柱花草等绿肥的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可分别达250.0、50.0和191.7 kg/hm2以上。绿肥产量和养分含量受到不同区域气候环境条件的调控。种植豆科绿肥具有较高的化肥替代潜力,当前中国绿肥种植面积约448.6万hm2,相当于生产39.580.8万t氮肥;如果按照中国可种植绿肥的潜在面积4600万hm2估算,相当于生产405.3828.1万t的氮肥。在绿肥的推广应用过程中,应根据绿肥的区域适应性及其产量和养分含量特征因地制宜地选择绿肥品种。(2)绿肥在柑橘园生长发育、养分累积规律的研究表明:毛叶苕子、光叶苕子、箭筈豌豆、山黧豆、紫云英、白三叶、红三叶、黑麦草和二月兰在幼龄柑橘园行间的生长良好,地上部产量随生长期的延长逐渐提高,冬绿肥最高产量(28.683.6 t/hm2)出现在播种后的第160220 d之间,即春季盛花期或旺长期。其中光叶苕子、毛叶苕子、箭筈豌豆、山黧豆和一年生黑麦草等绿肥苗期生长迅速,地上部鲜草最高产量均达到55 t/hm2以上,产量和养分累积量均高于其他绿肥,还田后能为柑橘树提供大量养分,是适于柑橘园种植的优质高产的绿肥品种。但是黑麦草是直立型植物,第160 d时株高在大于90 cm以上,不适宜在幼龄柑橘园种植。(3)土壤含水量显着影响绿肥种子萌发和生长。土壤含水量在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5%100%之间绿肥种子发芽率最高,二者差异不显着;当低于田间持水量50%时则显着抑制种子发芽;土壤含水量越高,种子萌发越快。豆科和禾本科绿肥的地上部产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50%时产量最高;水分含量过低时氧化酶(POD、CAT、SOD)活性高,抑制绿肥生长。十字花科绿肥在田间持水量75%时生长最好,此时氧化酶的活性和MDA的含量基本都处于最低状态。因此播种时保持较高的土壤墒情是保障绿肥种子快速萌发以及前期绿肥生长、及覆盖压草的必要条件。(4)柑橘园土壤肥力对绿肥生长的影响的研究表明:土壤肥力显着影响绿肥地上部产量,高肥力土壤的生物量和养分吸收量显着高于低肥力土壤;山黧豆、紫云英、白三叶、红三叶、黑麦草和二月兰在低肥力土壤上表现出较低的生产性能,最高产量在0.4613.3 t/hm2之间;毛叶苕子、光叶苕子、箭筈豌豆的适应范围广,在不同肥力土壤上均生长较好,高肥力和低肥力土壤的产量分别为55.375.3 t/hm2和28.037.6 t/hm2,可作为立地条件差、肥力低下的果园的先锋绿肥品种推广应用。(5)不同播期对绿肥生长的影响的研究表明:播期主要影响绿肥的产量,对其养分含量的影响较小。播期在9月21日到10月11日之间,适当早播可提高绿肥的产量,毛叶苕子、光叶苕子、箭筈豌豆鲜草产量和养分累积量达最高,产量和有机碳、氮、磷、钾分别为21.438.2 t/hm2、15072881 kg/hm2、91.9205 kg/hm2、28.181.9 kg/hm2。毛叶苕子和箭筈豌豆在10月21日左右播种仍有较高的产量,是适宜柑橘园晚播的绿肥品种。(6)轻简化播种对绿肥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壤翻耕和免耕主要影响绿肥的前期生长,随生长时间的延长对绿肥产量的影响逐渐减小,到第190 d220 d差异不显着,此期间养分含量和养分累积量也无显着性差异。供试绿肥毛叶苕子、光叶苕子、箭筈豌豆、山黧豆、紫云英等可在柑橘园采用免耕直播的轻简化方式进行种植。(7)绿肥腐解特征及养分释放规律的研究表明:田间条件下不同处理的腐解特征和养分释放规律相似。绿肥腐解均分为快速腐解期(030 d)-中速腐解期(3060 d)-缓慢腐解期(60120d)三个时期,养分的释放速率均表现为钾>氮>碳>磷,绿肥翻压比覆盖利于腐解和养分释放,且适宜的温度和水分促进绿肥腐解和养分释放。冬季绿肥在每年的4月份翻压或覆盖,绿肥的快速腐解正好与柑橘春季的养分需求一致,能为柑橘提供大量的有效养分。综上所述,不同绿肥的生长发育、养分累积规律不同,但养分释放规律相似。豆科绿肥毛叶苕子、光叶苕子和箭筈豌豆适应能力强,在西南柑橘园种植均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养分累积量,可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罗天琼,莫本田,张瑜,龙忠富,张明均[5](2019)在《东方山羊豆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方山羊豆(Galega orientalis Lam.)为多年生、根蘖型、直立的冷季型豆科牧草,抗寒、耐旱,鲜草产量54.15~59.41 t/hm2,干草产量14.29~15.68 t/hm2,种子产量211.35~467.40 kg/hm2,蛋白质含量高达23.88%、富含17种氨基酸,各类家畜均喜食,反刍家畜青饲不发生臌胀病。就近年来国内外对东方山羊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今后深入研究东方山羊豆提供科学依据。
李争艳[6](2019)在《江淮地区不同年龄苜蓿及换茬后土壤质量变化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优质牧草,它具有一种特殊的种内化感作用-自毒性,随着苜蓿生产年限的增加,苜蓿产量品质会下降、土壤环境恶化,甚至会影响到后茬植物的生长。随着我国奶业不断发展,对优质牧草的需求不断加强,国内苜蓿种植面积增加、范围扩大,逐步形成产业化及规模化态势,与此同时,连作问题、土传病害及自毒效应也日益严重,江淮地区的苜蓿生产缺少相关经验,且高温高湿的环境更容易引发病虫害及连作障碍,对该地区苜蓿生产造成严重的制约和影响。本研究在江淮地区以苜蓿连续种植、苜蓿茬后不同品种高丹草、以及苜蓿→玉米→苜蓿及苜蓿→高丹草→苜蓿轮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苜蓿连续种植、苜蓿茬后不同品种高丹草及不同轮作方式的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来研究连作、不同品种高丹草、不同轮茬作物土壤质量的动态变化及苜蓿产量变化的影响,为江淮地区牧草规模化种植方式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上述的研究,得到了以下结果:(1)江淮地区紫花苜蓿连续种植造成苜蓿产量的降低及土壤质量的改变:不同生长年龄的产量排序为3年龄>1年龄>5年龄,3年龄年干物质最高产量达到18.63±0.30 t·hectare-1;3年龄及5年龄苜蓿根部土壤pH值显着小于撂荒地与1年龄苜蓿地(P<0.05),3年龄苜蓿根部土壤总氮(TN)显着高于其他年龄土壤;3个土层土壤有效磷(AP)含量随年龄增加显着增高(P<0.05);3个土层3年龄土壤有机质值(OM)均显着高于其他年龄苜蓿(P<0.05);3个土层土壤速效钾(AK)含量随年龄增加显着降低(P<0.05);土壤化学元素均具有表聚效应;紫花苜蓿不同生长年龄的土壤容重排列顺序为5年龄>3年龄>撂荒地>1年龄,随着土层的增加,土壤容重增大;(2)土壤蔗糖酶活性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降低,撂荒地根部土壤蔗糖酶显着小于苜蓿根部土壤,其他年龄间差异不显着(P>0.05);在各个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排列顺序为3年龄>撂荒地>5年龄>1年龄(P<0.05);随着苜蓿年龄的增加,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在3年龄达到最大值,5年龄随即降低;3年龄土壤脲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他年龄苜蓿(P<0.05);苜蓿年龄与苜蓿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皮尔森相关系数表明,苜蓿年龄与土壤有效磷呈正相关,与速效钾呈负相关,苜蓿年产量与土壤有机质、碱性磷酸酶、脲酶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总氮、速效钾、过氧化氢酶呈显着正相关(P<0.05);(3)土壤细菌OTU数量1年龄>撂荒地>3年龄>5年龄,真菌OTU数量1年龄>撂荒地>5年龄>3年龄;土壤细菌丰度及多样性均随着苜蓿年龄的增大而降低,土壤真菌的丰富度及多样性随着苜蓿年龄的增大而增大;在苜蓿不同年龄土壤中,苜蓿产量与细菌丰度及多样性相关性不显着,与真菌多样性相关性达显着水平(P<0.05);随着苜蓿年龄的增大,土壤中的放线菌Actinobacteria、绿湾菌Chloroflexi丰度逐渐降低;苜蓿不同年龄土壤中,pH、AK、AP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pH、OM、TN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苜蓿不同年龄土壤中,细菌螺旋菌门spirochaetae与未分离细菌candidate divisionWS6与苜蓿产量正相关;真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与苜蓿产量正相关,壶菌门Chytridiomycota与苜蓿产量负相关。(4)通过对苜蓿后茬不同品种高丹草的生产性能、产量、品质及土壤质量比较发现:海牛Monster(HN)、帕卡Pa Kahuna(PK)、大卡Big Kahuna(DK)和BJ0603(GDC)4个品种中,海牛生育期最长,可以达到腊熟期,其他品种在江淮地区均不能完成生殖生长;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高丹草株高和叶重是决定鲜草产量高低的最为密切的性状;不同刈割次数下,刈割2次的鲜草产量略高于刈割1次,但标准草产量及干物质产量刈割2次甚至低于刈割1次;不同品种草产量差异显着,BJ0603的鲜草产量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5),标准草产量及干物质产量帕卡与BJ0603显着高于海牛与大卡(P<0.05);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及粗蛋白(CP)含量逐步增加,粗蛋白(CP)含量在孕穗期达到最高值,粗灰分(ASH)含量随生育期增加逐步减小;茎杆中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蛋白(CP)及粗灰分(ASH)含量均有品种差异。在江淮地区春播高丹草生产模式中,各品种均表现良好,作为青饲或青贮利用时,综合产量、营养含量等因素,适合刈割1茬,海牛和BJ0603收获期应选择在孕穗期,而帕卡与大卡可以提前收获。(5)4个品种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各品种根部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具有显着的品种差异;PK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多样性均显着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根部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化与土壤TN及OM含量变化关系较大,pH、OM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6)通过对不同轮茬方式对苜蓿产量及土壤质量影响的比较,发现轮茬玉米(T1)及轮茬高丹草(T2)后苜蓿产量分别是苜蓿连种(CK)的1.27和1.13倍;轮茬高丹草使土壤pH、有机质、总氮含量显着增加(P<0.05),轮茬玉米及轮茬高丹草显着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含量(P<0.05);不同轮茬均能减轻土壤容重,且高丹草轮茬更为显着;与苜蓿连续种植相比,轮茬玉米与轮茬高丹草土壤过氧化氢酶及土壤脲酶活性均显着高于苜蓿连种土壤(P<0.05);借助高通量测序法对根部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表明,各处理土壤前3位高丰度表达优势细菌门均为变形菌,拟杆菌和厚壁菌;真菌门为子囊菌和担子菌;轮茬玉米与轮茬高丹草处理根部土壤细菌种群数量显着高于CK,OTU数量分别是苜蓿连种土壤的1.25和1.39倍,土壤真菌种群数量显着高于CK,OTU数量分别是苜蓿连种土壤的1.20和1.36倍,且轮茬高丹草处理的土壤细菌Shannon、Chao、Sobs及真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着高于苜蓿连作土壤(P<0.05);而在细菌相对丰度上,苜蓿连作土壤中变形菌及厚壁菌相对丰度显着高于轮茬处理(P<0.05),而轮茬土壤中绿湾菌及浮霉菌要显着高于连作土壤(P<0.05),真菌相对丰度上,苜蓿连作土壤中担子菌相对丰度显着高于轮茬处理(P<0.05)。江淮地区轮茬较苜蓿连续更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活性,稳定微生物群落结构,改良土壤,提高土地生产力进而提高产量。综上所述,苜蓿年龄影响着苜蓿产量及土壤品质,在江淮地区3年龄苜蓿产量最高,苜蓿土壤品质随着苜蓿年龄增加而减低;苜蓿茬后高丹草的品种在生产性能、产量、品质及根部土壤质量均有不同的响应,而选择合适的品种,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恢复土壤质量;建立轮作机制有利于提高苜蓿产量及土壤质量。建议江淮地区选择3年龄苜蓿轮茬,轮茬高丹草较玉米更能恢复地力,提高土壤质量,轮茬玉米更能提高苜蓿产量,苜蓿茬后高丹草品种帕卡具有更优的恢复地力的能力。因此,根据土壤质量的变化特性制定引种及管理方案可以在提高产量品质的基础上改良土壤,提高土地生产力。
刘志帅[7](2019)在《国外4个苜蓿品种在土默川地区的引种适应性评价》文中指出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土默川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本试验引进国外4个紫花苜蓿品种,以国产品种公农1号为对照进行了连续3年(2016-2018)的田间比较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品种的生物学性状、光合性能、生产性能、营养品质。研究表明:供试苜蓿品种均可以在土默川地区越冬,其中龙威6010、公农1号的光合性能要优于Barricade(标靶)、Magnum Salt、Magnum CR;运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供试苜宿品种在土默川地区的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龙威6010、Barricade(标靶)、Magnum CR的综合品质均高于国内苜蓿品种公农1号,可作为该地区适宜引进的品种加以推广种植,龙威6010是其中生产性能好、营养价值高的最优品种。
雷会义,覃宗泉,郭中茂,娄秀伟,郑仕琼[8](2019)在《岩溶区4种紫花苜蓿免耕栽培生长表现》文中研究说明在安顺岩溶区,以4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研究对象,采取免耕栽培方法,对其生长表现进行了观测记录。结果表明,各参试紫花苜蓿品种均不能完成整个生育期,全年总株高差异极显着(P<0.01),茎粗变化1.54~2.39mm,产草量变化14 008.7~16 218.1kg·hm-2(P<0.05),产草量均为第3茬最高,分枝数差异不显着,4年后各参试紫花苜蓿品种有效植株总分枝数普通品种最多(677株·m-2),其次为维多利亚(618株·m-2)、三得利(569株·m-2)及西部之星最少(550株·m-2),再生植株高度与产草量呈正相关。经综合分析,秋眠级6级维多利亚、三得利适宜于安顺1 200~1 400mm岩溶区推广栽培。
刘汉成[9](2018)在《小黑麦与黑麦的甄别及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正确区分小黑麦和黑麦,并探索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小黑麦和黑麦高产栽培技术,本论文从根系、茎秆、叶片、花序和种子结构特征等方面对小黑麦和黑麦进行了甄别,并研究了播种密度、氮肥施用量和刈割时期对小黑麦和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得到结果如下:1小黑麦和黑麦根系结构差异明显。小黑麦根系的鲜重(0.74±0.13 g)、干重(0.47±0.10 g)、冠层干重(6.32±1.67 g)极显着大于黑麦,根系总长度(722.08±152.78 cm)、表面积(52.76±11.76 cm2)和根尖数(2556.20±560.75)极显着小于黑麦(P<0.01);根系入土深度极显着小于黑麦,二者的根体积无显着差异。从二者根系结构特征来看,小黑麦和黑麦均有较强的抗逆性,适宜在青藏高原推广种植。2从茎秆形态和化学组分而言,小黑麦株高(103.20 cm)小于黑麦(134.50 cm),且每一节间长度均小于黑麦,整个植株的重心较低;小黑麦节间较粗壮,基部第2节间的粗度(3.67±0.49 mm)、秆壁厚度(0.72±0.12 mm)、叶鞘包被长度与节间长度之比(80.39±8.06%)和叶鞘重与节间重之比(22.83±2.55%)等指标均小于黑麦,说明小黑麦较黑麦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小黑麦茎秆的可溶性糖含量是黑麦的23倍,CP含量、NDF含量、ADF含量、灰分含量、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均显着小于黑麦(P<0.05),说明小黑麦茎秆虽然粗蛋白含量较低,但适口性较好,家畜更喜食。3小黑麦和黑麦的叶片数量无显着差异,小黑麦为46片,黑麦均为5片。但小黑麦叶面积(20.34±4.96 cm2)和叶片厚度(317.50±34.98μm)均显着大于黑麦(P<0.05),因此,小黑麦植株中叶片所占比重较大,粗蛋白含量也较高,饲草的适口性好。4小黑麦和黑麦花序结构特征差异显着。小黑麦的花序明显大于黑麦,但小穗数(21.35个)显着低于黑麦(30.20个);小黑麦的小花数变化较大,平均为3朵小花,黑麦较稳定,有2朵小花。从小花结构来看,小黑麦花序中部小穗的护颖长度和宽度显着大于黑麦(P<0.05),小花的外稃宽度、高度和芒的长度极显着大于黑麦(P<0.01),而外稃和内稃的长度都小于黑麦。小黑麦的穗粒数(52.50±1.80粒)显着低于黑麦(58.50±2.50粒)(P<0.05),但其穗粒重(2.08±0.04g)、粒重(0.04±0.00 g)和籽粒宽(3.04±0.32 mm)均极显着高于黑麦(P<0.01),每个花序的籽粒不仅体积大,而且质量较重,其籽粒的生产性能高于黑麦。小黑麦和黑麦花序结构与籽粒性状之间Pearson相关性表明,小黑麦种子长与花序宽度、花序基部小穗数目显着正相关(P<0.05),种子宽度与花序长度极显着正相关(P<0.01),穗粒重和穗粒数分别于花序中部小穗的下位护颖和上位护颖宽度极显着正相关(P<0.01);黑麦种子长度与中部小穗第2小花的内稃长显着正相关(P<0.05),而穗粒数与中部小穗第2小花的外稃高度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5小黑麦种子的长度和高度与黑麦无显着差异,但其宽度(3.03±0.32 mm)极显着大于黑麦(2.53±0.20 mm)(P<0.01),因此千粒重(38.82±0.63 g)极显着大于黑麦种子(30.89±0.18 g)(P<0.01);小黑麦种子的果毛较长、较浓密,腹沟较深,胚乳腔较大,种子皱缩程度大于黑麦,种子表面具纵条纹状不规则纹饰,而黑麦种子表面纹饰为纵条状-网状。6本试验首次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尝试秋季播种小黑麦并取得成功。秋播小黑麦翌年生长发育速度较快,草产量显着大于春播小黑麦(P<0.05)。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对秋播和春播小黑麦的草产量和营养品质有显着影响。小黑麦的氮肥施用量为240360 kg N/hm2、播种密度为8431101万基本苗/hm2时,草产量最高、营养评价值最高。7小黑麦和黑麦不同刈割期的草产量和营养品质差异较大。蜡熟期刈割时,鲜、干草产量均最高,孕穗期刈割时粗蛋白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最高,随着刈割期推迟,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不断升高。从综合评价结果看,小黑麦和黑麦蜡熟期刈割时综合评价值最高,乳熟期次之。但如果考虑小黑麦和黑麦的饲草品质,开花期则为最佳刈割期;如果考虑经济效益,宜在乳熟期刈割;如果考虑相对饲喂价值,则可在抽穗期刈割。8本试验采用响应面设计法对本试验得出的小黑麦和黑麦播种密度、氮肥施用量和刈割期进行了验证,与结果较吻合。结果表明,小黑麦播种密度为300.75kg/hm2,氮肥施用量为302.43 kg/hm2,开花期刈割时,干草产量最高(13.80 t/hm2),粗蛋白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16.11%和79.71%,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50.76%和31.88%。黑麦的播种密度为300.00 kg/hm2,氮肥施用量为304.79kg N/hm2,开花期刈割时,干草产量最高,粗蛋白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16.67%和79.64%,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49.51%和31.86%。
张文浩,侯龙鱼,杨杰,宋世环,毛小涛,张强强,白文明,潘庆民,周青平[10](2018)在《高寒地区苜蓿人工草地建植技术》文中研究指明高寒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近1/3,也是我国天然草地的主要分布区和传统的畜牧业基地,由于不合理利用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天然草地退化严重,草地的生产和生态功能低下,草畜矛盾突出.优质人工草地种植规模小和产业化水平低是我国草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大力发展优质苜蓿(Medicago sativa L.)人工草地是破解我国目前草牧业可持续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和抓手.本文结合国内外苜蓿生产和市场现状,探讨了我国苜蓿种植和产业发展的不足与解决办法.同时,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高寒地区调研等,明确高寒地区发展苜蓿人工草地在促进当地环境友好型草牧业发展中的作用.针对我国优质抗寒苜蓿品种少、越冬技术不足等问题,归纳总结出高寒地区品种选择、选地与整地、播种技术、密度控制、根瘤菌(Rhizobium)接种、水肥管理和刈割等一整套技术与相应理论,为我国高寒地区优质苜蓿种植与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更好地推进我国草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二、紫花苜蓿引种栽培试验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紫花苜蓿引种栽培试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苜蓿抗寒性鉴定及耐寒种质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苜蓿生态生物学 |
1.2 苜蓿品种适应性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萌发期耐寒性研究 |
1.3.2 幼苗期耐寒性研究 |
1.3.3 形态结构与抗寒性 |
1.3.4 秋眠性与抗寒性 |
1.3.5 根系性状与抗寒性 |
1.3.6 抗寒基因表达研究 |
1.3.7 转录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萌发期耐寒性 |
2.3.2 幼苗期耐寒性 |
2.3.3 生物学特性与农艺性状 |
2.3.4 越冬期根系生理 |
2.3.5 越冬后期根系性状 |
2.3.6 转录组测序分析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萌发期种子对低温的响应 |
3.1.1 恒温梯度下种子萌发特性 |
3.1.2 变温梯度下种子萌发特性 |
3.1.3 萌发期抗寒性综合评价 |
3.2 幼苗期生理及基因对低温的响应 |
3.2.1 苜蓿幼苗对低温的生理响应 |
3.2.2 幼苗期抗寒性综合评价 |
3.2.3 抗寒基因对低温的响应 |
3.3 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与抗寒性 |
3.3.1 生物学特性及农艺性状 |
3.3.2 耦合作用及相关性分析 |
3.3.3 光合荧光特性 |
3.4 越冬期根系生理对低温的响应 |
3.4.1 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变化 |
3.4.2 根系膜系统及酶活性变化 |
3.4.3 根系抗寒性综合评价 |
3.5 越冬后期的根系构成 |
3.5.1 根颈直径、入土深度及主根直径 |
3.5.2 侧根数、侧根直径、位置及根颈干重 |
3.5.3 根系表面积、体积、根长及根尖数 |
3.5.4 根颈体积和表面积 |
3.5.5 地下生物量 |
3.5.6 根系构成与耐寒相关性分析 |
3.6 转录组分析 |
3.6.1 测序及数据组装 |
3.6.2 功能注释 |
3.6.3 DEGs鉴定 |
3.6.4 差异基因的KEGG通路分析 |
3.6.5 转录因子 |
3.6.6 qRT-PCR验证 |
4 讨论 |
4.1 萌发期苜蓿抗寒性 |
4.2 幼苗期苜蓿抗寒性 |
4.3 生长期苜蓿抗寒性 |
4.3.1 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与抗寒性 |
4.3.2 光合荧光特性与抗寒性 |
4.4 苜蓿根系生理与抗寒性 |
4.5 苜蓿根系构成与抗寒性 |
4.6 转录组分析 |
4.6.1 抗氧化系统与抗寒性 |
4.6.2 转录因子参与抗寒性 |
4.6.3 激素信号转导与抗寒性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苜蓿种质饲草产量及品质评价与SSR标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苜蓿概述 |
1.1.1 我国苜蓿起源及种植利用现状 |
1.1.2 苜蓿研究的重要性 |
1.2 生产性能研究 |
1.2.1 株高、生长速度与分枝数 |
1.2.2 饲草产量 |
1.3 饲用品质研究 |
1.3.1 茎叶比 |
1.3.2 干鲜比 |
1.3.3 营养成分 |
1.4 适应性研究 |
1.4.1 生育期 |
1.4.2 适应性及越冬率 |
1.5 分子标记与遗传多样性 |
1.5.1 遗传多样性概述 |
1.5.2 分子标记技术 |
1.5.3 分子标记在苜蓿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供试材料 |
2.2.2 田间试验设计 |
2.3 观测项目及测定方法 |
2.3.1 生产性能测定 |
2.3.2 品质特性测定 |
2.3.3 适应性评价 |
2.4 SSR分子标记 |
2.4.1 DNA的提取 |
2.4.2 引物筛选与PCR扩增 |
2.4.3 PCR产物检测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产性能评价 |
3.1.1 株高 |
3.1.2 生长速度 |
3.1.3 产量 |
3.1.4 分枝数 |
3.2 品质特性评价 |
3.2.1 营养成分 |
3.2.2 茎叶比 |
3.2.3 干鲜比 |
3.2.4 相对饲用价值 |
3.3 适应性评价 |
3.3.1 饲草产量及品质综合评价 |
3.3.2 生育期 |
3.3.3 越冬率 |
3.4 SSR标记分析 |
3.4.1 基因组DNA检测 |
3.4.2 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 |
3.4.3 SSR遗传标记特征 |
3.4.4 群体结构分析 |
4 讨论 |
4.1 苜蓿的生产性能 |
4.2 苜蓿的品质特性 |
4.3 苜蓿的适应性 |
4.4 苜蓿的SSR遗传标记特征及其群体结构划分 |
4.4.1 苜蓿SSR标记特征 |
4.4.2 群体结构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利用隶属函数模型评价黑龙江省大庆地区引进的20个紫花苜蓿品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方法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5 分析方法 |
1.6 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紫花首宿品种生物学性状比较 |
2.2 隶属函数模型评价结果 |
3 讨论与结论 |
(4)绿肥在柑橘园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累积及其释放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果园绿肥种植及利用概况 |
1.1.1 果园绿肥发展概况 |
1.1.2 果园绿肥的种植模式和品种选择 |
1.1.3 果园绿肥的利用方式 |
1.2 绿肥在果园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 |
1.2.1 果园种植绿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
1.2.2 果园种植绿肥的水土保持效果 |
1.2.3 果园种植绿肥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2.4 果园种植绿肥的生态环境效应 |
1.3 影响果园绿肥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的因素 |
1.3.1 气候和土壤对果园绿肥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
1.3.2 绿肥品种对果园绿肥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
1.3.3 肥水管理对果园绿肥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
1.3.4 栽培措施对果园绿肥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中国不同区域常见绿肥产量和养分含量特征及替代氮肥潜力评估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数据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不同绿肥种类产量差异 |
3.3.2 不同绿肥种类养分含量和累积量特征 |
3.3.3 不同区域绿肥产量及养分含量差异 |
3.3.4 不同地区种植豆科绿肥替代化学氮肥潜力评估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不同绿肥品种在柑橘园的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规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2 数据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3.1 不同绿肥品种的生长发育特征 |
4.3.2 不同绿肥品种养分含量 |
4.3.3 不同绿肥品种养分累积量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土壤含水量对绿肥生长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2 数据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5.3.1 土壤含水量对绿肥种植发芽的影响 |
5.3.2 土壤含水量对绿肥产量的影响 |
5.3.3 土壤含水量对绿肥农艺性状的影响 |
5.3.4 土壤含水量对绿肥SOD、POD、CAT和 MDA含量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柑橘园土壤肥力对绿肥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地概况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6.2 数据分析 |
6.3 结果分析 |
6.3.1 土壤肥力对绿肥产量的影响 |
6.3.2 土壤肥力对绿肥养分含量和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7章 不同播期对绿肥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地概况 |
7.1.2 试验设计 |
7.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7.2 数据分析 |
7.3 结果分析 |
7.3.1 不同播期对绿肥产量的影响 |
7.3.2 不同播期对绿肥养分含量及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
7.4 讨论 |
7.5 小结 |
第8章 果园免耕对绿肥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试验地概况 |
8.1.2 试验设计 |
8.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8.2 数据分析 |
8.3 结果分析 |
8.3.1 果园免耕和翻耕对绿肥产量的影响 |
8.3.2 果园免耕和翻耕对绿肥养分含量和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
8.4 讨论 |
8.5 小结 |
第9章 绿肥腐解特征及养分释放规律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试验材料 |
9.1.2 试验设计 |
9.1.3 测定方法 |
9.2 数据分析 |
9.3 结果分析 |
9.3.1 绿肥腐解特征 |
9.3.2 绿肥养分释放特征 |
9.4 讨论 |
9.5 小结 |
第10章 结论 |
10.1 主要结论 |
10.2 本文创新点 |
10.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第3章数据来源) |
致谢 |
论文发表及参研课题情况 |
(5)东方山羊豆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现状 |
1.1 植物形态学分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 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
1.3 引种筛选 |
1.4 牧草丰产栽培及种子生产 |
1.5 饲用价值及草产品加工 |
1.6 饲喂家畜效果 |
1.7 常见病虫害 |
1.8 根瘤菌固氮及对土壤的影响 |
1.9 抗逆基因克隆、表达载体构建方面 |
1.1 0 抗逆胁迫 |
1.1 0. 1 抗盐胁迫方面 |
1.1 0. 2 抗旱胁迫 |
1.1 0. 3 抗寒胁迫 |
2 发展趋势 |
(6)江淮地区不同年龄苜蓿及换茬后土壤质量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项目来源 |
文中主要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紫花苜蓿长期种植对土壤及后茬作物的影响 |
1.1.1 长期种植紫花苜蓿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1.2 长期种植的紫花苜蓿产生的自毒效应 |
1.1.3 长期种植紫花苜蓿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
1.2 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
1.2.1 耕作方式对土壤化学元素的影响 |
1.2.2 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1.3 耕作方式对土壤酶的影响 |
1.4 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4.1 土壤微生物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1.4.2 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影响因素 |
1.4.3 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4.4 根际微生物对植物抗胁迫能力的影响 |
1.4.5 土传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
1.4.6 植物与根际微生物的信号转导互作过程 |
1.5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土壤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位置地形 |
2.1.2 气候环境 |
2.1.3 土壤、植物 |
2.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2.3 研究内容 |
2.4 预期目标 |
2.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江淮地区不同年龄苜蓿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和样地 |
3.1.2 土壤采样方法 |
3.1.3 测定方法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苜蓿年龄对不同茬次产量及年产量的影响 |
3.2.2 不同苜蓿年龄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3 不同苜蓿年龄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2.4 苜蓿年龄与苜蓿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系数 |
3.3 讨论 |
3.3.1 不同苜蓿年龄对苜蓿产量的影响 |
3.3.2 不同苜蓿年龄对苜蓿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3 不同苜蓿年龄对苜蓿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4 苜蓿年龄与苜蓿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相关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 江淮地区苜蓿年龄对苜蓿根部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样地 |
4.1.2 方法 |
4.1.3 序列数据分析 |
4.1.4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DNA提取,PCR质量检测 |
4.2.2 细菌真菌溶解曲线 |
4.2.3 不同苜蓿年龄不同微生物门的微生物群落及相对丰度的变化 |
4.2.4 不同年龄苜蓿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
4.2.5 苜蓿年龄对不同微生物门相对丰度的影响 |
4.2.6 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 |
4.2.7 苜蓿年龄与不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皮尔森相关系数 |
4.2.8 苜蓿产量与不同微生物门皮尔森相关系数 |
4.2.9 苜蓿年龄与微生物门相对丰度与年产量的皮尔森相关系数 |
4.3 讨论 |
4.3.1 苜蓿年龄对微生物多样性特征的影响 |
4.3.2 苜蓿年龄对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
4.3.3 苜蓿不同年龄土壤中较为典型的微生物 |
4.3.4 苜蓿连续种植土壤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化学因子的关系 |
4.3.5 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与产量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江淮地区苜蓿后茬高丹草根部土壤质量变化特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苜蓿后茬不同品种高丹草生长表现 |
5.2.2 苜蓿后茬不同品种不同生育阶段营养成分变化 |
5.2.3 苜蓿后茬不同品种高丹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5.2.4 苜蓿后茬不同品种高丹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2.5 苜蓿后茬不同高丹草品种对根部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苜蓿后茬不同品种间生育期比较 |
5.3.2 苜蓿后茬不同品种间农艺性状与鲜草产量的关系研究 |
5.3.3 草产量对品种及刈割次数的响应 |
5.3.4 苜蓿后茬不同品种高丹草不同生育期营养成分的变化趋势 |
5.3.5 苜蓿后茬不同品种高丹草对根部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5.3.6 苜蓿后茬不同品种高丹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3.7 植物品种对根部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化的影响 |
5.3.8 植物品种对根部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变化的影响 |
5.3.9 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化学因子的关系 |
5.4 结论 |
第六章 江淮地区不同轮茬作物对苜蓿根部土壤质量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轮茬作物对苜蓿产量的影响 |
6.2.2 轮茬作物对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的影响 |
6.2.3 轮茬作物对土壤容重变化的影响 |
6.2.4 轮茬作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不同轮茬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影响 |
6.3.2 不同轮茬处理对土壤酶活性大小变化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轮茬作物对苜蓿根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不同轮茬作物对根部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
7.2.2 不同轮茬作物对根部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7.2.3 不同轮茬作物对根部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特征的影响 |
7.2.4 轮茬作物对根部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影响 |
7.3 讨论 |
7.3.1 不同轮茬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的影响 |
7.3.2 不同轮茬处理对细菌、真菌丰度变化的影响 |
7.4 小结 |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 |
8.2 结论 |
8.3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
8.3.1 研究的特色 |
8.3.2 创新点 |
8.4 尚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7)国外4个苜蓿品种在土默川地区的引种适应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苜蓿生产的重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苜蓿生产性能 |
1.2.2 苜蓿营养价值 |
1.2.3 苜蓿光合性能 |
1.3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方案 |
2.4 测试指标及方法 |
2.4.1 生物学性状测定方法 |
2.4.2 苜蓿光合生理测定方法 |
2.4.3 生产性能(干草)测定方法 |
2.4.4 苜蓿营养物质测定方法 |
2.4.5 土壤化学成分测定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2.6 不同苜蓿品种的综合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物学性状分析 |
3.1.1 越冬率(返青率) |
3.1.2 生长速率和生长强度 |
3.1.3 田间密度 |
3.1.4 干鲜比和叶含量 |
3.1.5 小结 |
3.2 光合生理分析 |
3.2.1 不同年份内净光合速率 |
3.2.2 不同年份内蒸腾速率 |
3.2.3 不同年份内水分利用效率 |
3.2.4 不同年份内气孔导度 |
3.2.5 不同苜蓿品种光合生理指标与群体干草产量间的关系 |
3.2.6 小结 |
3.3 干草产量 |
3.3.1 不同年份内干草产量 |
3.3.2 不同茬次内干草产量 |
3.3.3 不同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隶属函数分析 |
3.3.4 小结 |
3.4 营养物质分析 |
3.4.1 营养物质含量比较 |
3.4.2 不同苜蓿品种营养物质的隶属函数分析 |
3.4.3 不同苜蓿品种生长性状和营养物质的综合评价 |
3.4.4 小结 |
3.5 土壤成分分析 |
4 讨论 |
4.1 苜蓿的适应性评价 |
4.2 运用隶属函数分析法综合评价 |
4.3 苜蓿光合性能评价 |
4.4 苜蓿改良土壤评价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岩溶区4种紫花苜蓿免耕栽培生长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2.1 试验设计 |
1.2.2 栽培管理 |
1.2.2. 1 工艺流程 |
1.2.2. 2 技术方法 |
1) 地面处理 |
2) 播种 |
3) 田间管理 |
4) 刈割 |
1.3 观测项目与方法 |
1.3.1 物候期、生育期及生长天数 |
1.3.2植株高度 |
1.3.3 分枝数 |
1.3.4 茎粗 |
1.3.5 产草量、茎叶比及干鲜比 |
1.3.6 生长 (再生) 速度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出苗情况、生育期与生长期 |
2.2 植株高度 |
2.3 分枝数与茎粗 |
2.4 产草量、干鲜比与茎叶比 |
2.6 生长 (再生) 速度 |
3 讨论 |
3.1 紫花苜蓿生长表现与产草量的关系 |
3.2 水气热与紫花苜蓿产草量的关系 |
4 结论 |
(9)小黑麦与黑麦的甄别及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小黑麦和黑麦植物学特征研究 |
2.2 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牧草栽培技术研究 |
2.3 小黑麦育种栽培研究现状 |
2.4 小黑麦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3 研究目标 |
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小黑麦和黑麦植物学结构特征比较 |
第一节 小黑麦和黑麦根系结构特征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参试材料 |
1.2 试验地概况 |
1.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5 数据分析方法与原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黑麦根系深度和质量比较 |
2.2 小黑麦和黑麦根系长度比较 |
2.3 小黑麦和黑麦根系总表面积比较 |
2.4 小黑麦和黑麦根系体积比较 |
2.5 小黑麦和黑麦根尖数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节 小黑麦与黑麦茎秆结构特征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地概况 |
1.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5 电镜扫描观察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黑麦和黑麦茎秆形态学特征 |
2.2 小黑麦和黑麦基部第2节间结构特征 |
2.3 小黑麦和黑麦基部第2节间显微结构特征 |
2.4 小黑麦和黑麦茎秆基部第2节间化学成分 |
3 讨论 |
3.1 小黑麦与黑麦茎秆结构差异明显,小黑麦抗倒伏能力强于黑麦 |
3.2 小黑麦比黑麦生产潜能更高 |
4 结论 |
4.1 小黑麦抗倒伏能力强于黑麦 |
4.2 小黑麦比黑麦生产潜能更高 |
第三节 小黑麦与黑麦叶片结构特征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地概况 |
1.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5 数据分析方法与原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黑麦和黑麦主茎倒二叶外部形态特征 |
2.2 小黑麦和黑麦表皮结构特征 |
2.3 小黑麦和黑麦主茎倒二叶表皮亚显微结构特征 |
2.4 小黑麦和黑麦主茎倒二叶解剖结构特征 |
2.5 小黑麦和黑麦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四节 小黑麦与黑麦花序结构和籽粒特性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地概况 |
1.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5 数据分析方法与原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黑麦和黑麦的花序结构特征 |
2.2 小黑麦和黑麦花序结构与籽粒性状相关性分析 |
2.3 小黑麦和黑麦不同品系花序结构比较 |
3 讨论 |
3.1 小黑麦和黑麦的花序结构差异明显 |
3.2 小黑麦籽粒的生产性能高于黑麦 |
3.3 小黑麦和黑麦品系的代表性 |
4 结论 |
第五节 小黑麦和黑麦种子结构特征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参试材料 |
1.2 试验地概况 |
1.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1.4 形态指标测定 |
1.5 电镜扫描观察 |
1.6 数据分析方法与原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黑麦与黑麦种子外部形态特征 |
2.2 小黑麦和黑麦胚乳腔及胚大小特征 |
2.3 小黑麦和黑麦种子微观结构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章 青藏高原高寒牧区氮肥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对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地概况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5 小黑麦在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下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
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物候期 |
2.2 生长速率 |
2.3 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对小黑麦草产量影响 |
2.4 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对小黑麦营养价值影响 |
2.5 小黑麦在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下饲草品质综合评价 |
3 讨论 |
3.1 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对生长速率的影响 |
3.2 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对草产量的影响 |
3.3 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对营养价值的影响 |
4 结论 |
第四章 小黑麦和黑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适宜刈割期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4 小黑麦和黑麦不同生育时期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黑麦和黑麦物候期测定 |
2.2 小黑麦和黑麦生长速率 |
2.3 小黑麦和黑麦在不同刈割时期的草产量分析 |
2.4 小黑麦和黑麦不同刈割时期饲草营养价值分析 |
2.5 小黑麦和黑麦不同刈割时期饲草品质综合评价 |
3 讨论 |
3.1 不同刈割时期的株高效应 |
3.2 不同刈割时期的枝条数效应 |
3.3 不同刈割时期鲜干比效应 |
3.4 不同刈割时期草产量效应 |
3.5 不同刈割时期营养品质效应 |
3.6 小黑麦和黑麦在不同生育时期的综合评价 |
4 结论 |
第五章 小黑麦和黑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最适栽培条件的响应面优化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地概况 |
1.3 试验设计及方法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响应面设计下小黑麦试验结果 |
2.2 响应面设计下黑麦试验结果 |
3 讨论 |
3.1 播种密度对小黑麦和黑麦干草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
3.2 氮肥施用量对小黑麦和黑麦干草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
3.3 生育天数对小黑麦和黑麦干草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
4 结论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1 小黑麦和黑麦植物学结构差异显着 |
1.1 小黑麦与黑麦根系结构差异 |
1.2 小黑麦与黑麦茎秆结构差异 |
1.3 小黑麦与黑麦叶片结构差异 |
1.4 小黑麦和黑麦花序结构差异 |
1.5 小黑麦和黑麦种子结构差异 |
2 播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对小黑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生产性能的影响 |
3 小黑麦和黑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最佳刈割期研究 |
4 小黑麦和黑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最适栽培条件响应面优化筛选 |
第二节 创新点 |
1 青藏高原高寒牧区小黑麦秋季播种技术研究 |
2 小黑麦和黑麦的甄别 |
3 响应面法确定小黑麦和黑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适宜播种量、氮肥施用量和刈割期研究 |
第三节 不足之处 |
1 播种期研究不足 |
2 免耕播种模式尚不能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推广 |
3 跨专业研究的局限性 |
第四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导师简介 |
(10)高寒地区苜蓿人工草地建植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苜蓿发展现状 |
1.1 世界苜蓿发展 |
1.2 我国苜蓿产业发展 |
1.3 我国苜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2 高寒地区苜蓿人工草地种植 |
2.1 高寒地区发展苜蓿人工草地的意义 |
2.2 高寒地区种植苜蓿存在的问题 |
3 我国高寒地区苜蓿生产关键技术 |
3.1 品种选择 |
3.2 选地与整地 |
3.3 播种技术 |
3.4 密植技术 |
3.5 根瘤菌接种技术 |
3.6 水肥管理技术 |
3.7 刈割技术 |
4 展望 |
四、紫花苜蓿引种栽培试验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苜蓿抗寒性鉴定及耐寒种质筛选[D]. 王晓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苜蓿种质饲草产量及品质评价与SSR标记分析[D]. 王雪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3]利用隶属函数模型评价黑龙江省大庆地区引进的20个紫花苜蓿品种[J]. 刘淑霞,郭永霞,魏国江,肖宇,王晓飞,孙宇峰,石杰,高宇,关向军. 江苏农业科学, 2020(10)
- [4]绿肥在柑橘园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累积及其释放特征研究[D]. 杨叶华. 西南大学, 2020(01)
- [5]东方山羊豆研究综述[J]. 罗天琼,莫本田,张瑜,龙忠富,张明均. 湖北农业科学, 2019(S2)
- [6]江淮地区不同年龄苜蓿及换茬后土壤质量变化特征研究[D]. 李争艳.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1)
- [7]国外4个苜蓿品种在土默川地区的引种适应性评价[D]. 刘志帅.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
- [8]岩溶区4种紫花苜蓿免耕栽培生长表现[J]. 雷会义,覃宗泉,郭中茂,娄秀伟,郑仕琼. 草地学报, 2019(03)
- [9]小黑麦与黑麦的甄别及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 刘汉成. 甘肃农业大学, 2018(02)
- [10]高寒地区苜蓿人工草地建植技术[J]. 张文浩,侯龙鱼,杨杰,宋世环,毛小涛,张强强,白文明,潘庆民,周青平. 科学通报, 20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