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棉/丙织物干湿状态下透气性能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囡[1](2019)在《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背心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生活消费水平提高和全民健身运动大潮,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运动健身队伍中,相比户外运动更多的人选择在室内健身锻炼,市场上对于运动健身服装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目前健身运动主要以室内运动为主,健身运动服装多为紧身贴体款,除去时尚和美观性人们对于运动服装的透气、透湿等功能性要求增加。国内市场上常见的运动健身服装以纬编为主,经编运动服装类产品的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由于经编全成型运动服装发展不够成熟,研究领域大多为工艺、尺寸等,产品以女装为主,在运动服装尤其是男式运动服装的开发以及舒适性能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研究的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背心为紧身贴体筒形结构,符合人体特征满足运动舒适性要求,将运动服的透气透湿等舒适性与经编贾卡组织相结合,通过功能分区优化设计改善运动服装的透气透湿等性能,为经编全成型运动服装的生产开发以及功能舒适性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男性人体结构特征与经编全成型工艺原理相结合,在研究针织服装尺寸设计基础上结合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背心尺寸设计要求,建立了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背心的原型样版与尺寸模型。通过分析男性人体上半身的出汗量和热湿分布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温湿度区域划分。将人体热湿分区与经编全成型服装相结合,通过区域分割确立了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背心的透湿、透气功能分区。通过选定2种原料与11种贾卡组织对其透气、透湿等性能进行测试,探讨原料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A(40D锦纶+2050锦氨包覆纱)透气透湿等综合性能较B(70D锦纶+4060锦氨包覆纱)优;经编网孔组织透气透湿等综合性能优于薄组织和厚组织;菱形排列的网孔组织综合性能优于横向并列网孔组织;网孔越大厚组织占比例越小,透湿、透气性能越好;织物的横向拉伸比例影响其透气性能,随着拉伸比例的增加透气性能逐渐增强。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择原料与组织可以提高服装的整体穿着舒适性。根据贾卡组织试样的测试和综合性能评价,选择综合性能较优的贾卡组织用于填充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背心功能分区。采用主观和客观综合评价的方法对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背心的整体舒适性能进行评价验证,得出优化设计的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背心综合性能较优,提高了服装穿着舒适性,为开发舒适功能性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装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王亚静[2](2019)在《湿环境对织物热湿传递及服装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服装的舒适性能,其中热湿舒适性是评价服装舒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保持人体处于一个合理热湿状态的性能。而当人体大量出汗或身处高湿环境中时,服装面料会被浸湿使人产生潮湿感,严重影响服装穿着的舒适性能,因此研究湿环境下织物与服装的热湿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服装面料含湿后,其性能指标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本课题分别从织物和服装两个层面,探讨湿环境对织物热湿传递性能以及服装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在湿环境下两者的相关关系。本课题选取由T公司提供的用于制作运动服装的面料作为实验材料,分别对不同湿环境下织物与服装的热湿性能进行实验研究。首先,通过对织物进行不同含湿率处理,分别测试了不同含湿率下织物的热传导率、保温率、透气率和透湿率,分析探讨了含湿对织物保暖性能、透气性能、透湿性能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1)当织物含湿后,织物的保暖性能变差,实验材料中针织类织物含湿率达到40%以上时,含湿率对织物的保暖性能影响加剧;(2)实验材料中机织类织物的透气性能随含湿率的增加明显变差,而针织类织物的透气性能随含湿率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含湿率大于30%时,针织织物的透气率随含湿率增加均呈现减小的趋势;(3)通过测试不同含湿率下织物的透湿率,发现实验材料中针织织物的透湿率随含湿率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其次,考虑到人体穿着服装后是否舒适,主要受环境、人体、服装等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进行了真人服装穿着实验,对不同环境湿度条件下服装的热湿舒适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在环境温度为22℃,相对湿度分别为55%、70%、85%,风速≤0.1 m/s的人工气候室内完成。结合人体着装热生理、服装微气候环境、人体主观感受对服装的热湿舒适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随着环境湿度的增加,受试者在每个运动阶段的平均皮肤温度波动范围在0.5℃之内;(2)当环境相对湿度每增加15%时,受试者在每个运动阶段的服装衣内微气候温度大约下降0.5~1℃,服装衣内微气候湿度大约上升5%~10%;(3)在三种环境湿度条件下,当人体不运动或运动量较小时,服装能够维持衣内微气候的热平衡,使人处于即不热,不凉也没有湿感的中性状态,因此人体的主观感受主要在运动后期以及运动恢复阶段发生变化。最后,运用SPSS数理统计软件中的相关分析法对织物的热湿传递性能和服装热湿舒适性能的测试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通过观察不同湿环境下织物与服装热湿性能指标的变化趋势。发现服装衣内微气候温度和保温率,服装衣内微气候湿度与透气率受湿环境影响变化趋势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丁俊华[3](2017)在《夏季女式合体T恤衫湿舒适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夏季女士合体T恤衫的湿舒适性进行了研究,重点对衣下间隙的水汽传递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选择13种夏季常见的针织T恤衫面料,测试了其透湿性能和面料“衣下”间隙的水汽传递性能,详细探讨了水温为20℃时,不同空气层厚度(3mm、6mm、9mm、12mm、15mm、18mm)和不同测试面积(直径83mm、87mm、93mm、115mm)情况下面料“衣下”间隙的水汽传递规律。在此基础上,选择其中的3种面料进行了水温为33℃时不同空气层厚度和不同测试面积情况下面料“衣下”间隙的水汽传递规律的研究。采用上述3种面料分别制作了胸围松量为4cm和9.5cm的女式合体T恤衫,共6件。选择6名受试者,在环境温度为(30±2)℃、相对湿度为(60±5)%、风速小于0.1m/s的条件下,对6件T恤衫分别进行了穿着实验,对胸部和背部两个测量点T恤衫衣下间隙的湿度和受试者皮肤温度进行了测量,并对胸部、背部和整体的热感、湿感和舒适感进行了主观评价。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1)由13种面料的透湿性测试可知,面料的纤维成分和组织结构相同时,面料厚度较小的透湿率较大,纵横向密度较小的透湿率较大,织物表面绒毛较少的透湿率较大。(2)对测试结果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当透湿杯水温和测试面积相同时,随着空气层厚度的增大,面料“衣下”间隙的水汽传递率和水汽传递率占水汽总散失率的百分比随之增大,当空气层厚度达到15mm时水汽传递率达到最大,随着水汽不断地向外界环境传递,使得透湿杯周围的湿度变大,从而降低了面料“衣下”间隙与环境之间的水汽压差,当空气层厚度升高到18mm时,水汽传递率出现略微下降的现象。(3)对测试结果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当透湿杯水温和空气层厚度相同时,面料“衣下”间隙的水汽传递率随着测试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原因是随着测试面积的增大,水面的蒸发速率随之增加,从而增大了面料“衣下”间隙的水汽压,促使水汽更快地向外界传递。(4)当透湿杯水温为20℃时,由于测试面积和空气层厚度均会影响面料衣下间隙的水汽传递率,因此通过matlab软件拟合出水汽传递率与测试面积和空气层厚度的关系模型,模型为二元二次方程。(5)在测试面积和空气层厚度相同情况下,透湿杯水温为33℃时的面料“衣下”间隙水汽传递率比水温为20℃时的大。(6)由同种面料制成的胸围松量为4cm和9.5cm的t恤衫,通过穿着实验发现松量较小者在前胸和后背的衣下湿度和皮肤温度均大于松量较大者;在运动10min后,受试者对松量较小的t恤衫的热感和湿感的评分值均值大于松量较大的t恤衫,对舒适感的评分值均值小于松量较大的t恤衫;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虽然6名受试者对不同松量的T恤衫的热感、湿感和舒适感的评分值均值有一定差异,但是在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
张琳婕[4](2016)在《织物湿态贴体舒适性的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人们对服装舒适性的追求随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日益增强,各类新型舒适型面料在市场上层出不穷。贴身衣物在人体出汗或被水淋湿等情况下,贴在人的皮肤上造成很大不适,近年来各类吸湿、快干、抗贴体面料不断推向市场,然而目前尚无对面料抗贴体功能性的评价标准,对面料湿态贴体舒适性评价方法仍以着装试验为主,但也未形成较为统一的测试方法和标准。服装面料湿贴体性的着装试验的结果通常离散性大,不仅受受试者个体的主观情绪影响,也与测试时间点的选取和受试者的运动状态(速度)的选择不统一有关。本文首先通过对人体不同部位的服装湿态贴体性感知试验确定了主观评价的测试点和测试方法,舒适感测量部位的设定和测试点的选取。试样为市场上的常规服用织物作为实验试样,实验对象为10名身体健康的青年学生。并通过对10块织物的主观测试排序,结合客观贴附性测试的结果进行拟合比较。结果确定了主观评价的测试点为前手臂内侧,并显示揭离距离、最大贴附力、贴附功三者的大致变化趋势,通过数据拟合又显示出一致性:将最大贴附力的倒数扩大到100倍,得到的曲线与揭离距离的曲线变化较为一致;将最大贴附力缩小到原来的二分之一,并与揭离距离相加,来与原始数据进行比较,得到的曲线与最大贴附力的曲线变化较为一致。为了更好地指导织物湿态贴附舒适性的客观测试和主观评价实验,本文利用XAD-1型织物湿态贴附仪,对湿态织物的静置时间和揭离速度这两个参数进行探究。实验发现:当人体在不同状态运动速度不一致,湿态服装的舒适感不一。在5s/15s/30s/60s/120s/180s的静置时间下,不同湿态织物受影响较小。为了规范实验操作和提高实验效率,推荐静置时间为15s;在15mm/s、30 mm/s、50 mm/s、100 mm/s的揭离速度下,大部分湿态织物的贴附性随揭离速度变化,但未影响不同面料之间的差异。最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来研究机织物的物理参数和机织物湿态贴体性能的关联度,研究表明最大贴附力与贴附功之间相关性较大,对比针织试验的贴附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发现与机织物贴附性能之间的规律性基本一致。对于机织物结构参数和透气性、含水量而言,与贴附指标中的揭离距离的相关性最大。这与针织织物结构参数、基本性能与贴附性能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差异,但差别不大。本文中发现的规律,为织物湿态贴体舒适性的客观仪器测试以及着装试验提供指导,为相应试验方法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也对舒适性有利的原材料及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有利于研发湿态舒适性突出的面料。
郭一菲[5](2016)在《热湿舒适针织保暖内衣的拼接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寒冷环境中,人们对服装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保暖性能好,也需要良好的轻薄性和美观性。相比过于厚重笨拙的冬装,人们现在更倾向于选择轻巧且保暖性能优良的服装。对于秋冬季节的着装而言,保暖不仅体现于服装多层次的搭配方式、外层服装的防风性能和密闭性能,还与各层服装的隔热保温值密切相关,其中保暖内衣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影响针织保暖内衣产品的热湿舒适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包括纱线的种类、粗细,织物的厚薄、组织结构等。为了使针织保暖内衣的保温性,透湿性,透气性满足人体的需求,保暖内衣的设计与人体生理特征相结合,采用拼接的设计理念,将不同性能的面料拼接在不同部位,以提高针织保暖内衣的热湿舒适性。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将一套针织保暖内衣根据人体结构划分为24个部位,进行人体热湿舒适性主观评价实验,根据人体对寒冷的敏感强度和运动状态下的出汗强度两个方面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分别聚合成三块有代表性的部位区域;根据人体主观实验及织物静态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分别基于保暖内衣服装的保暖性、透湿性和热湿舒适性对其进行分区及面料拼接设计,并按照不同条件拼接设计方案制作出拼接针织保暖内衣样品;根据实验分析结果,分别以满足保暖性、透湿性、热湿舒适性为条件进行针织保暖内衣的热湿舒适性拼接设计,并制作出拼接针织保暖内衣样品;选取拼接制作出的针织保暖内衣与市场常见的针织保暖内衣样品,对其进行热湿舒适性能的主观评价实验并进行分析,证明拼接设计的合理性并得到最优设计。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根据冷敏感强度聚类分析得出,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各部位对冷敏感的顺序。根据出汗强度聚类分析得出,在寒冷环境中运动状态下人体各部位出汗强度的顺序。(2)通过对试样的透气性、透湿性、吸水性、保暖率等静态物理性能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到各织物热湿舒适性的特点和织物热湿舒适性的相对优劣顺序,并分析了引起差异的原因。(3)根据人体各部位对热湿舒适性的不同要求,基于保暖性、透湿性和热湿舒适性分别对针织保暖内衣进行分区设计及面料拼接设计,其中拼接设计了四款保暖性好的内衣,四款透湿好的内衣,八款热湿舒适性好的内衣。(4)主观评价实验分为两个独立实验进行,分别确定了最合适的分区方案及基于最合适的分区方案得到最优的面料拼接设计,证明分区拼接设计的针织保暖内衣具有良好的人体穿着热湿舒适性能,拼接设计具有合理性。本论文通过对人体热湿舒适性和针织保暖内衣热湿舒适性的分析研究,对针织保暖内衣进行分区及拼接设计。希望能为以后针织保暖内衣的设计提供新的理论与方法,也为企业保暖内衣的生产与研发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
张红梅[6](2015)在《涤棉麻混纺纤维织物的舒适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近年来舒适性产品多元混纺化的趋势,课题选用八种涤/棉/麻混纺织物,对其舒适性进行研究。原料分别为吸湿放湿速率快、细度仅次于亚麻、刺痒感较弱、并具有一定杀菌作用的汉麻,普通长绒棉,差别化涤纶长丝及短纤。纱线采用两种纺纱方式,赛络纺和赛络菲尔纺,将织物分为两组,每组四种混纺比,两组混纺比相同。并在纱线细度、织物组织、平方米克重、织物厚度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对它们的舒适性展开讨论。实验设计35种温湿度条件,7种不同回潮率,模拟不同使用环境下,织物的热湿舒适性和接触舒适性。热湿舒适性测试指标包括织物热阻、湿阻、透湿率及放湿速率。接触舒适性采用SDL ATLAS公司的FTT织物触感仪,通过织物低应力下的各物理指标,间接表征织物接触舒适性。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得出不同混纺比和不同纺纱方式在各种环境下的的舒适性差异,选择一种综合舒适性较好的纺纱方式和原料混纺比,并得到涤/棉/麻混纺织物的舒适性使用环境。通过研究,最终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课题设计的涤/棉/麻混纺织物在温度高于20℃,相对湿度低于70%条件下使用,热传导性稳定,汉麻纤维能够表现出其优异吸湿放湿速率,并且汉麻含量越高,热阻值和湿阻值越小,织物热湿舒适性好。(2)回潮率控制在10%以内,织物触感最为舒适,弯曲刚度小,接触冷感弱,摩擦系数小,蓬松感适中,因此织物触感蓬松、柔软、刺痒感和湿粘感弱、接触冷感适中,触感舒适。(3)综合考虑织物热湿舒适性、接触舒适性及产品用途,得出不同混纺比涤/棉/麻混纺织物,含麻量越高,热湿舒适性越好,接触越凉爽,刺痒感和湿粘感适中,因此涤棉麻混纺比以60/20/20为佳。(4)涤/棉/麻混纺织物使用赛络菲尔纺更容易表现出含麻量差异,且赛络菲尔纺织物的热湿舒适性均好于赛络纺,触感凉爽,因此热湿舒适性考虑涤/棉/麻混纺织物以赛络菲尔纺为佳。而赛络纺织物刺痒感弱,蓬松柔软,接触舒适性更好。(5)此外,课题还得到了织物透湿率与温湿度关系式,并将透湿率与织物湿阻联系到一起,证明它们不但负相关,而且在温湿度一定情况下,乘积为一常数值,该值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减小,符合二次函数关系。
暴少帅[7](2015)在《军用凉席织物的设计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经纱选用合股数相同的纯棉股线,纬纱依次选用合股数不同纯棉股线,棉/汉麻混纺股线,锦纶丝股线为原料,从系统性和实用性两方面着手,设计织造了9块不同规格的交织织物,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各织物在热、湿性能及透气性能等方面的表现;重点探讨了织物紧度及纱线刚度对人体与织物接触面积的影响规律。客观方面,首先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纤维的微观形态结构,采用数码微距镜头拍摄了经、纬纱的屈曲状态并计算得出了织物的几何结构相序数,运用MATLAB软件对织物模拟与人体接触面积的图像进行了处理,并对影响织物表面接触面积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其次对不同织物的透气、吸湿、透湿、芯吸、接触冷感、热传导等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借助雷达图对各织物的整体性能进行了直观评价。主观方面,让受试者对凉席织物进行了实际平躺实验,并对主观感觉与客观测试结果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织物几何结构相序数与经纱曲率半径呈负相关关系;人体与织物的表面接触面积与纬纱刚度呈正相关联系;当织物经向紧度相同时,人体与织物的表面接触面积与纬向紧度有显着的线性正相关性;同时织物表面接触面积与织物几何结构相序数呈正相关联系。纬纱为汉麻/棉混纺股线的织物的吸湿、透湿、散湿及热传导性能较纬纱为纯棉股线织物及锦纶股线织物优异。纬纱成分相同时,纱线线密度较低的织物对水分的吸收传导及热量的传递散发均较优异。主观问卷结果显示受试者平躺在含汉麻类织物或纬纱线密度较低的织物上时,织物给人的湿感、热感及接触舒适感都较舒适,且整个平躺过程中受试者的体表温度也是较低的。结合以上结果说明设计纬纱为汉麻/棉混纺股线且线密度较低的织物,可以很好地满足夏季军用凉席织物的需求。
严静雅[8](2014)在《非标准条件下夏季服装面料的湿舒适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体每时每刻都在向外呼出水汽,但环境条件和身体活动水平的差异会影响到水汽的呼出量,即非显汗量。而服装材料由于纤维成分和组织结构的不同,对水汽的传递和吸收能力也会有差异,导致服装和人体皮肤之间微气候的水汽压不同,从而造成不同服装材料的服装在湿舒适性上的差异。当环境温度或身体活动水平发生变化时,人体的不感知蒸发量(非显汗量)随之变化,服装面料的湿舒适性能也会发生变化,在标准条件下测试得到的服装面料的透湿性能及吸湿性能无法充分全面的解释服装穿着过程中的湿舒适性能的变化。本文选用不同纤维原料和组织结构的九种常见夏季服装面料,分别为棉平布、棉府绸、亚麻细纺、亚麻平布、涤纶乔其、涤纶缎、真丝乔其、真丝双绉、毛凡立丁,在对它们的规格参数进行测试的基础上,将智能数显温控仪与水正杯法结合并改进,通过将透湿杯中水温控制在20℃、25℃、30℃、35℃、40℃、45℃及50℃这七种温度,分别对实验面料在标准及非标准条件下的透湿率、不覆盖面料时不同水温下透湿杯水分蒸发率、实验面料在非标准条件下的吸湿量进行了测试。通过实验与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同种纤维构成的面料,厚度较大者透湿率较小,紧度较大者透湿率较小;(2)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透湿杯的旋转使得空气相对面料外表面的流动速度增加,促使面料表面的水汽扩散加快,使得面料两面能够保持较大的水汽压差,透过面料的水汽量也随之增大;(3)随着透湿杯水温的升高,无面料覆盖时透湿杯的水分蒸发率WVP空明显增大,面料的透湿率WVP’值也随之增大,且WVP’值增大的速率也在增加。但面料的透湿率WVP’增加的速率小于无面料覆盖时透湿杯的水分蒸发率WVP空增加的速率,使得实验面料的水汽透过百分比下降,且下降值呈减小趋势。这意味着,在夏季环境下,随着人体不感知蒸发量的增加,服装穿着的湿舒适性会迅速下降,且下降速度逐渐减缓,服装穿着的湿舒适性趋于稳定。(4)在本论文中非标准测试条件下,无面料覆盖时透湿杯的水分蒸发率WVP空与水温T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幂方程表示为:WVP空=0.026·T3.686。当透湿杯上不覆盖面料时,随着水温T升高,透湿杯中水的动能增大,透湿杯的水分蒸发率WVP空也随之变大,且变大的速率也在增加。(5)随着水温的升高,九种实验面料的吸湿量均值也随之上升。(6)对于夏季面料,相较于面料的透湿能力,面料吸湿能力的差异对面料湿舒适性能的影响非常小。
钱银南[9](2013)在《基于热湿舒适性的经编成形服装分区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经编成形服装发展较快。经编成形服装能够起到塑体、增强体型美的效果,比较轻柔地贴近人体皮肤,没有多余的臃肿部分和使人不舒服的缝合线。人们在穿着经编成形服装的过程中不仅享受其带来的柔软舒适、活动清爽、贴身自如等优点,还要求经编成形服装具有很好的舒适性。然而由于经编成形服装的发展仍不够成熟,产品款式比较单一陈旧,研究领域主要为经编成形服装的工艺软件设计、花型图案设计以及服装的尺寸稳定性等方面,经编成形服装的舒适性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经编成形服装热湿舒适性及经编成形服装分区设计的研究。本文通过试验方法对贾卡组织的热湿舒适性进行研究,探讨其对经编成形服装舒适性的影响,并根据热湿舒适性探讨经编成形服装组织结构的优化设计,对经编成形服装的舒适性研究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本课题首先介绍了经编成形服装贾卡组织的基本理论,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常用的经编成形服装的贾卡组织结构进行分析,从不同经编贾卡组织的数量和分布两个方面选择实验所需的17种贾卡组织的试样织物,选取保温性、透湿性、透气性等作为热湿舒适性的指标,测试分析贾卡组织试样的相关数据,结合灰色聚类分析法得出以下结论:经编贾卡组织中网孔较大的组织面料的热湿舒适性能最好,网眼较小的贾卡组织面料热湿舒适性能中等;厚组织由于其采用的是红色厚贾卡组织,其热湿舒适性要比薄贾卡组织要差。根据人体不同部位冷敏感强度和出汗强度的差异,对人体各部位进行聚类分区,对经编成形服装进行热湿舒适性分区设计,得出并设计开发出一款具有较好热湿舒适性的经编成形服装。根据常用经编成形服装贾卡组织和分区设计贾卡组织设计4件经编成形服装,运用主观评价法对4件服装的热湿舒适性进行主观评价,实验证明分区优化设计的经编成形服装具有良好的热湿舒适性。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设计开发经编成形服装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李莹[10](2012)在《基于电阻法对织物湿舒适性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衣着的服用性能有了根本的改变,由以内在质量为主,讲究耐穿耐用,转变为以外观为主,讲究款式和花色新颖,近几年又向注重服用舒适性的方向发展,其中湿舒适性是服用舒适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课题着重研究织物的湿舒适性,研究其具有的实际应用价值,为面料生产厂商、服装生产厂商及消费者提供相关指导和理论依据。论文基于多孔介质的传质理论,分析了作为多孔介质材料的织物的结构特征、液态水传递规律及湿蒸发过程规律,得出水分浓度梯度的存在是润湿织物湿蒸发的驱动力。基于湿态织物电阻与含水率的相关关系,自主设计研制了一台织物电阻动态测试仪,该仪器可测量润湿织物不同层面上的电阻值。利用织物电阻动态测试仪,设计一系列实验,探讨大气条件、织物规格参数对多孔介质材料湿蒸发过程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润湿织物不同层面电阻值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即润湿织物不同层面的含水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在初始阶段,含水率的变化较快,即蒸发速度较大,后期,含水率的变化趋于平缓,且测试结果不受织物规格参数的影响;在润湿织物的湿蒸发过程中,不同层面的含水率不同,即存在一定的浓度梯度,符合费克扩散第一定律;外界条件,如温度和湿度,以及织物规格参数,如原料、密度、厚度等,都会影响湿蒸发的速率和时间;与此同时,提出了一套综合评价织物湿蒸发能力的指标,该指标可分析织物中不同层次的湿蒸发性能,同时也可以判断不同织物间的湿蒸发性能差异。设计了系列湿感觉生理实验,研究分析了人体主观湿感觉与织物种类、密度等参数的关系。论文还将基于电阻法对织物含水率的测试与主观湿感觉生理实验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二者的相关性比较高,说明了基于电阻法来间接反映织物含水率的测试方法与实际相符,验证了织物电阻动态测试仪的合理性与正确性。
二、棉/丙织物干湿状态下透气性能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棉/丙织物干湿状态下透气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背心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经编成形机器设备研究现状 |
1.2.2 经编成形服装技术研究现状 |
1.2.3 经编成形服装舒适性能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课题创新点 |
1.5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背心结构设计 |
2.1 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背心概述 |
2.1.1 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背心的概念及分类 |
2.1.2 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背心结构设计特点 |
2.1.3 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背心成形原理 |
2.1.4 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背心性能要求 |
2.2 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背心的原型设计 |
2.2.1 常规男背心原型设计 |
2.2.2 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背心原型设计 |
2.3 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背心的尺寸与规格设计 |
2.3.1 针织男装尺寸模型 |
2.3.2 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背心尺寸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背心的组织结构性能 |
3.1 贾卡组织选择 |
3.2 织造及后整理 |
3.2.1 上机织造 |
3.2.2 织物后整理 |
3.3 组织试样的结构参数 |
3.3.1 组织试样的厚度测试 |
3.3.2 组织试样的克重测试 |
3.3.3 组织试样的横纵密测试 |
3.4 组织试样的性能测试 |
3.4.1 透气性测试 |
3.4.2 透湿性测试 |
3.4.3 保温性测试 |
3.4.4 耐磨性测试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组织试样的透气性分析 |
3.5.2 组织试样的透湿性分析 |
3.5.3 组织试样的保温性分析 |
3.5.4 组织试样的耐磨性分析 |
3.6 贾卡组织试样性能的综合评价 |
3.6.1 组织试样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
3.6.2 两种原料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背心的优化设计 |
4.1 男性人体上半身热湿分布 |
4.2 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背心优化设计的依据 |
4.2.1 分区设计的依据 |
4.2.2 贾卡组织的理论应用 |
4.3 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背心优化设计 |
4.3.1 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背心功能分区 |
4.3.2 贾卡组织分区设计填充 |
4.4 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背心成衣制作 |
4.4.1 设备与原料 |
4.4.2 工艺图绘制 |
4.4.3 成品织造 |
4.4.4 后整理 |
4.5 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背心性能的综合评价 |
4.5.1 实验人员选定 |
4.5.2 实验环境及仪器 |
4.5.3 实验方案 |
4.5.4 评价方法 |
4.5.5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 :论文的实验数据 |
(2)湿环境对织物热湿传递及服装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服装热湿舒适性 |
1.2 湿环境下服装热湿舒适性 |
1.3 研究现状 |
1.3.1 湿态条件下织物热湿性能研究 |
1.3.2 湿环境下服装热湿舒适性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设计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织物 |
2.1.2 实验服装 |
2.2 实验条件及仪器 |
2.2.1 实验条件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指标 |
2.3.1 织物性能测试指标 |
2.3.2 人体着装客观测试指标 |
2.3.3 人体着装主观感受评价标尺 |
2.4 实验方案及过程 |
2.4.1 实验方案 |
2.4.2 实验过程控制 |
2.4.3 实验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湿对织物热湿传递性能影响探究 |
3.1 不同含湿率下织物保暖性能分析 |
3.1.1 不同含湿率对织物热传导率的影响 |
3.1.2 不同含湿率对织物保温率的影响 |
3.1.3 不同含湿率对织物保暖性能影响显着性分析 |
3.2 不同含湿率下织物透气性能分析 |
3.2.1 不同含湿率对织物透气率的影响 |
3.2.2 不同含湿率对织物透气性能影响显着性分析 |
3.3 不同含湿率下织物透湿性能分析 |
3.3.1 不同含湿率对织物透湿率的影响 |
3.3.2 不同含湿率对织物透湿性能影响显着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湿环境对服装热湿舒适性能影响探究 |
4.1 人体着装实验服装的选择 |
4.2 环境湿度变化对人体热生理的影响 |
4.2.1 平均皮肤温度 |
4.2.2 出汗量 |
4.3 环境湿度变化对服装衣内微气候的影响 |
4.3.1 衣内微气候温度 |
4.3.2 衣内微气候湿度 |
4.4 环境湿度变化对人体主观感受的影响 |
4.4.1 热感受 |
4.4.2 湿感受 |
4.5 环境湿度变化对人体主客观实验结果趋势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湿环境下服装与织物热湿性能一致性分析 |
5.1 织物与服装热湿性能指标相关性分析 |
5.1.1 相关性分析 |
5.1.2 织物性能指标与服装热湿性能指标相关性探讨 |
5.2 不同湿条件下织物与服装热湿性能变化趋势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Ⅰ:实验面料 |
附录Ⅱ:主观感觉评价表 |
致谢 |
(3)夏季女式合体T恤衫湿舒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课题研究的相关知识背景 |
1.2.1 衣下微气候和衣下空气层的相关研究 |
1.2.2 服装和织物湿舒适性的相关研究 |
1.2.3 服装和织物热湿舒适性的测试与评价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面料规格参数和透气性能测试 |
2.1 面料的选择 |
2.2 面料规格参数的测试 |
2.2.1 厚度测试 |
2.2.2 克重测试 |
2.2.3 纵向密度和横向密度的测试 |
2.3 实验面料透气性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3 面料透湿性能和“衣下”间隙水汽传递率的测试与分析 |
3.1 水温为 20℃时面料透湿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
3.2 水温为 20℃时面料“衣下”间隙水汽传递率的测试与分析 |
3.2.1 实验仪器的搭建 |
3.2.2 实验设计 |
3.2.3 实验结果 |
3.2.4 结果分析 |
3.3 水温为 33℃时面料的透湿性能测试与分析 |
3.3.1 水温控制 |
3.3.2 面料透湿性能测试与分析 |
3.4 水温为 33℃时面料“衣下”间隙水汽传递率的测试与分析 |
3.4.1 实验设计 |
3.4.2 实验结果 |
3.4.3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穿着实验 |
4.1 实验方法 |
4.1.1 受试者的选择 |
4.1.2 实验服装 |
4.1.3 实验仪器和测量点 |
4.1.4 主观评价 |
4.1.5 实验流程 |
4.2 结果分析 |
4.2.1 皮肤温度测试结果分析 |
4.2.2 衣下湿度测试结果分析 |
4.2.3 主观评价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不足 |
5.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实验面料规格参数和透气性测试数据 |
附录2 实验面料透湿性能测试数据 |
附录3 实验面料衣下间隙水汽传递率测试结果 |
附录4 皮肤温度和衣下湿度测试部分数据 |
附录5 主观评价数据 |
致谢 |
(4)织物湿态贴体舒适性的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织物的舒适性的概述 |
1.2 织物湿态贴体舒适性的评价方法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织物湿态贴体舒适性主观实验的探究 |
2.1 主观评价概述 |
2.2 湿态贴体舒适性实验 |
2.3 湿态贴体舒适感测量部位的设定和测试点的选取 |
2.4 湿态贴体舒适性的主观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3 织物静置时间对织物湿态贴附性测试的影响 |
3.1 XAD-1 织物湿态贴附性测试仪 |
3.2 试验试样与设计 |
3.3 实验测试数据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分离速度对织物湿态贴附性测试的影响 |
4.1 试验试验与设计 |
4.2 实验测试数据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影响机织物湿态贴体性的客观因素相关性分析 |
5.1 灰度关联相关性分析方法 |
5.2 试验试样准备 |
5.3 试样基本性能测试 |
5.4 试验数据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热湿舒适针织保暖内衣的拼接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内外服装热湿舒适性研究概况 |
1.1.2 针织保暖内衣热湿舒适性的研究现状 |
1.1.3 面料拼接技术的研究概况 |
1.2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课题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人体热湿舒适性主观评价研究 |
2.1 主观评价实验 |
2.1.1 实验样品及评价部位的选择 |
2.1.2 实验环境 |
2.1.3 主观评价实验受试者的选择 |
2.1.4 主观评价标尺的确定 |
2.1.5 实验流程 |
2.2 数据分析 |
2.2.1 数据信度分析 |
2.2.2 数据一致性分析 |
2.2.3 聚类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保暖内衣织物热湿舒适性能客观实验及数据分析 |
3.1 实验目的及方案设计 |
3.1.1 实验目的 |
3.1.2 实验方案设计 |
3.2 实验面料的准备 |
3.3 保暖内衣织物基本结构参数的测定 |
3.3.1 织物厚度测试 |
3.3.2 织物克重测试 |
3.4 保暖内衣织物透气性研究 |
3.4.1 织物透气性测试 |
3.4.2 织物透气性实验数据分析与结果 |
3.5 保暖内衣织物回潮率研究 |
3.5.1 织物回潮率测试 |
3.5.2 织物回潮率实验数据分析与结果 |
3.6 保暖内衣织物透湿性研究 |
3.6.1 织物透湿性测试 |
3.6.2 织物透湿性实验数据分析与结果 |
3.7 保暖内衣织物芯吸效应研究 |
3.7.1 织物芯吸量测试 |
3.7.2 织物芯吸效应实验数据分析与结果 |
3.8 保暖内衣织物保温性研究 |
3.8.1 织物保温性测试 |
3.8.2 织物保温性实验数据分析与结果 |
3.9 保暖内衣织物静态物理性能指标综合评价 |
3.9.1 织物种类聚类分析 |
3.9.2 织物静态物理性能指标的因子分析 |
3.9.3 织物静态物理性能指标的回归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4 针织保暖内衣的面料拼接设计 |
4.1 人体运动状态下各部位热湿需求差别化分析 |
4.2 基于热舒适性的分区设计及面料拼接 |
4.2.1 基于热舒适性的分区设计 |
4.2.2 基于热舒适性的面料拼接 |
4.3 基于湿舒适性的分区设计及面料拼接 |
4.3.1 基于湿舒适性的分区设计 |
4.3.2 基于湿舒适性的面料拼接 |
4.4 基于热湿舒适性的分区设计及面料拼接 |
4.4.1 基于热湿舒适性的分区设计 |
4.4.2 基于热湿舒适性的面料拼接 |
4.5 本章小结 |
5 拼接设计保暖内衣的热湿舒适性主观评价 |
5.1 针织保暖内衣分区设计方案的确定 |
5.1.1 实验用保暖内衣的选用 |
5.1.2 实验人员的确定 |
5.1.3 实验过程 |
5.1.4 主观实验评价标尺的确定 |
5.1.5 不同分区服装热湿舒适性主观评价结果与分析 |
5.2 拼接针织保暖内衣的热湿舒适性主观评价 |
5.2.1 实验用保暖内衣的选用 |
5.2.2 实验人员的确定 |
5.2.3 主观实验评价标尺的确定 |
5.2.4 实验过程 |
5.2.5 拼接保暖内衣热湿舒适性主观评价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6)涤棉麻混纺纤维织物的舒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舒适性概念 |
1.2 舒适性发展概论 |
1.2.1 热湿舒适性发展 |
1.2.2 接触舒适性发展 |
1.3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
1.3.1 热环境下的织物舒适性 |
1.3.2 湿环境下的织物舒适性 |
1.3.3 汉麻织物舒适性研究 |
1.3.4 舒适性产品开发现状与展望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舒适性理论与表征 |
2.1 人体生理调节和舒适性条件 |
2.1.1 人体体温调节 |
2.1.2 人体舒适性条件 |
2.2 热湿舒适性理论与表征 |
2.2.1 织物热传导机理及表征手段 |
2.2.2 织物湿传导机理及表征手段 |
2.3 接触舒适性理论与表征手段 |
2.3.1 织物刺痒感 |
2.3.2 接触冷暖感 |
2.3.3 接触湿粘感 |
3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织物热舒适性研究 |
3.1 原料及样品 |
3.2 测试仪器与方法 |
3.2.1 测试仪器 |
3.2.2 测试方法 |
3.3 测试结果分析 |
3.3.1 不同相对湿度下的织物热传导性 |
3.3.2 不同温度下的织物热传导性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织物湿舒适性研究 |
4.1 不同环境下的织物透湿率 |
4.1.1 测试仪器及方法 |
4.1.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4.2 不同环境下的织物湿阻 |
4.2.1 无温差,不同相对湿度下的织物湿阻 |
4.2.2 相对湿度一定,顺温差环境下的织物湿阻 |
4.3 织物透湿率与湿阻关系 |
4.4 影响织物透湿性因素的主次关系 |
4.5 不同相对湿度下的织物放湿性 |
4.5.1 实验方案 |
4.5.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不同回潮率下的织物接触舒适性研究 |
5.1 测试仪器与方法 |
5.2 不同回潮率下的织物接触热传导性能 |
5.3 不同回潮率下的织物湿摩擦性与表面粗糙度 |
5.3.1 织物摩擦性 |
5.3.2 织物粗糙度 |
5.4 不同回潮率下的织物压缩回弹性 |
5.5 不同回潮率下的织物弯曲性能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论文主要结论 |
(2) 论文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致谢 |
(7)军用凉席织物的设计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凉爽型织物的研究概述 |
1.1.1 国外研究状况 |
1.1.2 国内研究状况 |
1.2 织物凉爽舒适性机理探讨 |
1.2.1 热传递性能 |
1.2.1.1 热传导 |
1.2.1.2 热对流 |
1.2.1.3 热辐射 |
1.2.2 湿传递性能 |
1.2.3 透气性能 |
1.3 织物凉爽舒适性的评价方法 |
1.3.1 凉爽舒适性的客观评价 |
1.3.1.1 物理指标评价方法 |
1.3.1.1.1 热舒适性物理指标 |
1.3.1.1.2 湿舒适性物理指标 |
1.3.1.1.3 热湿综合指标评价 |
1.3.1.2 生理学评价方法 |
1.3.2 凉爽舒适性的主观评价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军用凉席织物的设计 |
2.1 凉爽织物的吸湿快干原理 |
2.2 军用凉席织物的设计思路 |
2.2.1 凉席织物的纤维选择 |
2.2.2 凉席织物的纱线选择 |
2.2.3 凉席织物的组织结构的选择 |
2.3 军用凉席织物的设计 |
第3章 实验部分 |
3.1 纤维及纱线结构表征 |
3.1.1 纤维形态 |
3.1.2 经纬纱屈曲形态 |
3.1.3 纱线捻度 |
3.1.4 纱线刚度 |
3.2 织物基本性能及外观 |
3.2.1 织物密度测试 |
3.2.2 织物紧度测试 |
3.2.3 织物平方米克重测试 |
3.2.4 织物厚度测试 |
3.2.5 织物外观形态的观察 |
3.3 织物表观性能测试 |
3.3.1 织物表面性能的测试 |
3.3.2 织物模拟与人体接触面积的测试 |
3.4 织物透气性能的测试 |
3.4.1 透气量的测试 |
3.5 织物湿性能的测试 |
3.5.1 回潮率的测试 |
3.5.2 吸水率的测试 |
3.5.3 芯吸高度的测试 |
3.5.4 透湿量的测试 |
3.5.5 散湿量的测试 |
3.6 织物热性能的测试 |
3.6.1 导热系数的测试 |
3.6.2 最大瞬态热流量的测试 |
3.7 人体实际平躺实验 |
3.7.1 实验样品 |
3.7.2 实验仪器 |
3.7.3 实验员 |
3.7.4 实验内容 |
3.7.4.1 凉爽舒适性主观问卷调查 |
3.7.4.2 体表温度的客观测试 |
3.7.5 实验过程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4.1 纤维及纱线的形态研究 |
4.1.1 纤维的形态 |
4.1.2 经纬纱屈曲形态 |
4.2 织物基本性能及外观研究 |
4.2.1 织物基本性能的研究 |
4.2.1.1 织物的基本性能 |
4.2.1.2 纱线的刚度 |
4.2.2 织物外观形态的研究 |
4.3 织物表观性能研究 |
4.3.1 织物的表面性能 |
4.3.2 织物表面接触面积的研究 |
4.3.2.1 织物模拟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图像 |
4.3.2.2 纱线刚度对织物表面接触面积的影响 |
4.3.2.3 织物紧度对织物表面接触面积的影响 |
4.3.3 小结 |
4.4 织物的透气性能 |
4.4.1 织物的透气性 |
4.4.2 小结 |
4.5 织物的湿性能 |
4.5.1 织物的吸湿性能 |
4.5.2 织物的导湿性能 |
4.5.3 织物的透湿性能 |
4.5.4 织物的散湿性能 |
4.5.5 小结 |
4.6 织物的热性能 |
4.6.1 织物的导热性能 |
4.6.2 织物的接触冷暖感 |
4.6.3 小结 |
4.7 织物性能的综合评价 |
4.7.1 湿舒适性能 |
4.7.2 热舒适性能 |
4.7.3 小结 |
4.8 人体实际平躺实验主客观结果分析与讨论 |
4.8.1 主观评价结果分析与讨论 |
4.8.2 体表温度结果分析与讨论 |
4.8.3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非标准条件下夏季服装面料的湿舒适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课题研究的知识背景和现状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4 课题技术路线图 |
1.5 论文大纲 |
2 实验面料的选择与规格参数测试 |
2.1 实验面料的选择 |
2.2 实验面料的规格参数测试 |
2.3 实验面料的规格参数 |
3 测试方法的选择与实现 |
3.1 透湿性能测试方法的选择与实现 |
3.2 吸湿性能测试方法的选择及实现 |
3.3 与水温对应的温控仪温度设定 |
4 实验面料的透湿性能测试与分析 |
4.1 标准条件下实验面料的透湿性能测试 |
4.2 非标准条件下实验面料的透湿性能测试 |
4.3 非标准条件下水温对实验面料透湿率测试结果的影响 |
4.4 旋转台旋转对实验面料透湿率测试结果的影响 |
5 非标准条件下实验面料的水汽透过百分比 |
5.1 不同水温下透湿杯水分蒸发率测试 |
5.2 不同水温下透湿杯水分蒸发率结果及分析 |
5.3 水汽透过百分比 |
6 实验面料的吸湿性能测试与分析 |
6.1 非标准条件下实验面料的吸湿性能测试 |
6.2 实验面料的吸湿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实验面料厚度测试 |
附录 2 实验面料克重测试 |
附录 3 实验面料经纬纱纱支测试 |
附录 4 实验面料经纬向密度测试 |
附录 5 对应水温的温控仪温度设定值 |
附录 6 标准条件下实验面料的透湿率 |
附录 7 非标准条件下水温 20℃时实验面料的透湿率 |
附录 8 非标准条件下水温 25℃时实验面料的透湿率 |
附录 9 非标准条件下水温 30℃时实验面料的透湿率 |
附录 10 非标准条件下水温 35℃时实验面料的透湿率 |
附录 11 非标准条件下水温 40℃时实验面料的透湿率 |
附录 12 非标准条件下水温 45℃时实验面料的透湿率 |
附录 13 非标准条件下水温 50℃时实验面料的透湿率 |
附录 14 不同水温下无面料覆盖时透湿杯水分蒸发率 |
附录 15 非标准条件下水温 20℃时实验面料的 30min 吸湿量 |
附录 16 非标准条件下水温 25℃时实验面料的 30min 吸湿量 |
附录 17 非标准条件下水温 30℃时实验面料的 30min 吸湿量 |
附录 18 非标准条件下水温 35℃时实验面料的 30min 吸湿量 |
附录 19 非标准条件下水温 40℃时实验面料的 30min 吸湿量 |
附录 20 非标准条件下水温 45℃时实验面料的 30min 吸湿量 |
附录 21 非标准条件下水温 50℃时实验面料的 30min 吸湿量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基于热湿舒适性的经编成形服装分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服装热湿舒适性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经编成形服装的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经编成形服装概述 |
2.1 经编成形服装概述 |
2.1.1 经编成形服装的概念及特点 |
2.1.2 经编成形服装的分类 |
2.1.3 经编成形服装的原料及机器结构 |
2.2 经编成形服装成形原理 |
2.2.1 经编成形服装成形原理 |
2.2.2 经编贾卡组织 |
2.3 经编成形服装的工艺设计 |
第三章 贾卡组织热湿舒适性测试与评价 |
3.1 经编成形服装热湿舒适性能基本理论 |
3.1.1 服装的舒适性 |
3.1.2 经编成形服装舒适性的要求 |
3.1.3 服装的热湿传递机理 |
3.1.4 服装热湿性的评价指标 |
3.2 正交试验法选用贾卡组织 |
3.2.1 正交试验的基本理论 |
3.2.2 正交试验法贾卡组织的选定 |
3.3 织物实验测试准备 |
3.3.1 实验面料试样 |
3.3.2 实验环境条件 |
3.4 透湿性研究 |
3.4.1 透湿性测试 |
3.4.2 透湿性分析 |
3.5 保温性研究 |
3.5.1 保温性测试 |
3.5.2 保温性分析 |
3.6 透气性研究 |
3.6.1 透气性测试 |
3.6.2 透气性分析 |
3.7 贾卡组织的分布对热湿性的影响 |
3.8 织物贾卡组织热湿性评价 |
3.8.1 常用评价方法的介绍 |
3.8.2 经编成形服装的灰色聚类分析 |
第四章 基于热湿舒适性的经编成形服装的分区优化设计 |
4.1 经编成形服装的分区优化设计依据 |
4.2 热湿舒适性的综合分区优化设计 |
4.2.1 透湿性的分区设计 |
4.2.2 保暖性的分区设计 |
4.2.3 热湿舒适性的综合分区优化设计 |
4.3 试验用经编成形服装的制作 |
4.4 热湿舒适性评价 |
4.4.1 热湿性主观评价的概述 |
4.4.2 主观试验流程 |
4.4.3 主观实验的评分结果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课题的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基于电阻法对织物湿舒适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服装(织物)舒适性概述 |
1.2 服装(织物)湿舒适性的研究概述 |
1.2.1 国外服装(织物)湿舒适性的研究概述 |
1.2.2 国内服装(织物)湿舒适性的研究概述 |
1.3 多孔介质材料的液态水传递和蒸发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2 织物水分蒸发规律理论分析 |
2.1 织物中液态水传递规律分析 |
2.2 织物的结构特征 |
2.2.1 织物中孔洞孔隙的分类 |
2.2.2 织物中孔洞孔隙的基本特征 |
2.3 多孔介质水分蒸发理论分析 |
2.3.1 多孔介质概述 |
2.3.2 多孔介质传质理论基础 |
2.3.3 多孔介质的水分蒸发过程 |
2.3.4 多孔介质中孔隙对水分蒸发过程的影响 |
2.4 织物水分蒸发理论研究 |
2.4.1 织物中水的存在形式 |
2.4.2 费克第一扩散定律 |
3 织物电阻动态测试仪的设计与研制 |
3.1 织物电阻动态测试仪设计基础 |
3.2 织物电阻动态测试仪的总体设计 |
3.2.1 织物含水率与测试电阻间的关系 |
3.2.2 湿度传感器 |
3.2.3 传感器电场分布图 |
3.3 实验测试装置的构建 |
3.3.1 检测电路 |
3.3.2 信号采集设备 |
3.3.3 信号处理设备 |
3.3.4 其他硬件设备 |
3.4 实验环境对实验系统的影响评估 |
4 多孔介质材料的湿蒸发过程规律 |
4.1 实验样品规格参数 |
4.2 实验方案设计 |
4.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插针方式对多孔介质材料湿蒸发的影响 |
4.3.2 多孔介质材料湿蒸发过程中浓度梯度的验证 |
4.3.3 不同湿度对多孔介质材料湿蒸发的影响 |
4.3.4 不同温度对多孔介质材料湿蒸发的影响 |
4.3.5 不同原料对多孔介质材料湿蒸发的影响 |
4.3.6 不同密度对多孔介质材料湿蒸发的影响 |
4.3.7 不同厚度对多孔介质材料湿蒸发的影响 |
4.4 测试指标的提取 |
4.5 本章小结 |
5 织物湿感觉舒适性研究 |
5.1 湿感觉生理实验方案设计 |
5.2 湿感觉生理测试结果与分析 |
5.3 主客观测试实验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四、棉/丙织物干湿状态下透气性能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经编全成型运动男背心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 张囡. 江南大学, 2019(12)
- [2]湿环境对织物热湿传递及服装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D]. 王亚静. 苏州大学, 2019(04)
- [3]夏季女式合体T恤衫湿舒适性研究[D]. 丁俊华. 东华大学, 2017(01)
- [4]织物湿态贴体舒适性的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琳婕. 东华大学, 2016(08)
- [5]热湿舒适针织保暖内衣的拼接设计研究[D]. 郭一菲. 西安工程大学, 2016(08)
- [6]涤棉麻混纺纤维织物的舒适性研究[D]. 张红梅. 西安工程大学, 2015(04)
- [7]军用凉席织物的设计与性能研究[D]. 暴少帅. 北京服装学院, 2015(03)
- [8]非标准条件下夏季服装面料的湿舒适性能研究[D]. 严静雅. 东华大学, 2014(07)
- [9]基于热湿舒适性的经编成形服装分区设计[D]. 钱银南. 江南大学, 2013(05)
- [10]基于电阻法对织物湿舒适性的研究[D]. 李莹. 西安工程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