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启新水泥厂预分解窑增湿塔正压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彭长寿[1](2017)在《水泥行业烟气多种污染物“超低排放”整体解决方案》文中认为1概述1.1我国水泥概况水泥行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产业,也是主要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行业之一。根据中国建材联合会的公布,截止2012年低,全国水泥生产能力达到30.7亿t,全国水泥总产量22.1亿t,水泥产能利用率73.7%。正在建设生产线投产后,水泥产能将达36.3亿t。2014年全国水泥总产量更是达到创纪录的24.76亿t,占全世界水泥总产量的近60%。1.2污染物种类
张向[2](2013)在《水泥熟料生产与余热发电的协调控制和优化运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产业突飞猛进,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水泥,其产量很大,而水泥生产是高能耗行业。因此针对水泥生产特别是水泥熟料生产的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被迅速推广应用,在国家政策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推动作用下,余热发电技术在全国各地的熟料生产线上推广应用。在水泥熟料生产和余热发电过程中,如何实现稳定的运行工况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余热回收有效利用率和降低系统整体能耗至关重要,但由于熟料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及两套生产系统相互影响,使其成为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引起各国研究者的重视。本文针对中国水泥熟料生产和余热发电技术发展现状,从两系统协调控制的角度出发,对熟料生产和余热发电的协调控制方法和协调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本文首先概述国内外水泥熟料生产和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其过程控制技术。在对熟料生产和余热发电相互影响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熟料生产和余热发电的协调控制方法的研究思路,从理论研究和现场试验两方面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工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进行了熟料生产和余热发电系统控制对象分析,剖析了两套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关系,提出了水泥熟料生产和余热发电协调控制的必要性和实现方法,搭建了“水泥熟料生产和余热发电的协调优化控制系统平台”,确定了协调控制目标和评判指标。在对窑头控制对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窑头篦冷机、窑头余热锅炉(AQC锅炉)和窑头引风机等的协调控制需求,研究了协调控制方法,构建了基于模糊控制方法的窑头篦冷机与AQC锅炉协调控制子系统,阐述了各模糊控制器的开发过程。现场运行试验的效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窑尾各控制对象进行了控制分析,提出了窑尾协调控制需求,研究了协调控制策略和模糊控制器,构建了窑尾协调控制子系统。对该协调控制子系统的现场试验运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协调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明显改善。针对两台锅炉一台汽轮机组负荷协调控制需求,结合余热锅炉热源大幅波动现状,提出引入余热锅炉废气温度变化率,改进机炉协调控制系统中的热量信号表达式。还针对余热锅炉热源大幅波动导致汽包水位难于自动控制的现状,研究了基于模糊方法和前馈补偿的汽包水位控制方法。并对除氧器和凝汽器水位的协调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现场试验数据分析证明了协调控制方法和新的汽包水位控制方法的实际效果。利用开发的系统平台,对余热发电系统的启动、运行过程和停机过程的控制方法和制度进行了优化研究,制定了最优的控制曲线和控制方法。此外还对所开发的协调优化控制系统的72小时测试和长期运行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有利于熟料产量增加、熟料生产煤耗降低和余热发电量增加,有利于熟料生产和余热发电整体效益的优化。最后,对全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进行了总结,对本文建立的熟料生产和余热发电的协调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具体的模糊控制器等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该协调控制方法的应用前景。对协调控制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索,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
吕刚[3](2011)在《水泥分解炉内NO生成和还原机理的实验及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水泥工业的快速发展及其产量的日益提高,水泥生产已是我国NOx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仅次于火力发电和汽车尾气之后居第三位。水泥预分解窑技术(干法水泥星产技术)是当今世界水泥工业的主流生产工艺,分解炉是干法水泥生产工艺中降低NOx排放的有效设备。国内外研究者注重降低水泥预分解窑NOx排放的实际效果,而对炉内NOx生成和还原的机制研究较少。所以,开展水泥分解炉这一特殊工况条件下NO转化机制研究对水泥工业的NOx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总结和分析了水泥分解炉内NO生成与还原反应机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采用理论分析、模拟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分解炉内NO生成和还原反应规律,以及全尺度分解炉内NO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利用模拟分解炉悬浮及喷腾条件的高温气固悬浮实验系统,对分解炉内不同类型的水泥生料、生料的各种配料及高CO2浓度对煤粉和煤焦燃烧过程中NO生成反应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生料及其配料对煤粉和煤焦燃烧NO的生成反应均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不同类型的生料对煤燃烧NO生成反应的催化作用差异不大,生料配料中石灰石对NO生成反应的催化作用最强。气氛中CO2浓度升高,煤粉和煤焦燃烧过程中NO的生成反应速率降低,NO排放总量减少。升高温度对煤粉和煤焦燃烧NO的生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气氛中C02浓度升高,添加生料及升高温度对煤粉和煤焦燃烧NO生成的促进作用减弱。分析了水泥分解炉内煤粉和煤焦对窑尾烟气中NO的还原作用机制,得到了不同温度条件下水泥生料及CO2浓度对煤粉和煤焦还原NO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煤焦及生料对CO还原NO反应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煤粉和煤焦对NO的还原作用差异较大;挥发分与NO的反应速率更快,焦炭与NO反应的速率较慢,但与NO反应的时间相对较长;生料对挥发分和焦炭还原NO的反应均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且生料对挥发分含量高的煤粉还原反应的催化作用更强;温度升高,生料对NO还原反应的催化作用也逐渐增强。气氛中C02浓度升高,煤粉和煤焦对NO的还原能力均增强,而生料对NO还原反应的催化作用减弱。煤焦和生料对CO还原NO的反应均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但CO2浓度升高时,生料对CO还原NO反应的促进作用降低。在模拟分解炉的悬浮实验系统上,研究了分解炉内煤粉及煤焦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对窑尾烟气中NO还原的动态变化特性,得到了挥发分和焦炭在燃烧过程中NO生成和还原的动态转化规律。研究表明:在氧气存在条件下,煤粉还原NO的转化过程分为均相还原和异相氧化两个阶段。添加水泥生料、变化温度及O2浓度,煤焦及煤粉与NO反应的动态转化过程均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分解炉内NO生成及还原的动态转化机制实验研究,揭示了分解炉内窑尾烟气中NO被大量还原的本质。在煤焦燃烧及水泥生料分解耦合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对分解炉条件下煤焦燃烧过程中NO生成反应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得到了适用于水泥工业常用的几种煤样的煤焦燃烧过程中NO生成反应动力学模型与参数,并将各模型和参数应用于分解炉NO排放模拟的计算机辅助试验平台。在此基础上,从动力学的角度探讨了分解炉内煤焦燃烧过程中NO生成及实际排放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分解炉内NO生成及还原的主要途径及数值模拟的数学模型,在原有分解炉热态模拟计算机辅助试验平台基础上,建立了分解炉NO排放数值模拟计算机辅助试验平台,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了某5000吨/天生产能力的全尺寸三喷腾分解炉的NO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三喷腾分解炉三次风入口上部区域的NO浓度最高,温度对炉内NO排放的影响较大;分三次风可以降低炉内的燃烧温度及主燃区的O2浓度,从而有效的减少预分解窑系统的NO排放。多工况模拟结果与现场测量的数据偏差较小,验证了所建立的试验平台的适用性,为开发低NO分解炉提供了一套完备的试验平台。
舒云星[4](2008)在《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与质量预测支持向量机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水泥工业生产中有效的过程监控和质量控制是保证生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如何充分利用来自生产过程监控系统的数据信息,进行水泥生产过程工艺故障诊断和质量预测是生产实际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支持向量机是一种适用于小样本情况下的故障诊断和质量预测的有效方法。本文以水泥烧成系统工艺故障诊断、熟料游离氧化钙含量预测和生料磨出磨生料细度预测为对象,系统深入地研究支持向量机多类分类算法和回归估计算法,构建水泥烧成系统的工艺故障诊断模型和产品质量的预测模型,为指导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有限样本情况下故障诊断的特点和传统模式识别方法在故障模式分类中面临的困难,以水泥烧成系统的工艺故障为诊断对象,研究了支持向量机用于故障诊断的关键问题,给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故障诊断的基本步骤,提出了基于类间分离性测度的支持向量多类分类算法、基于核聚类的支持向量多类分类算法和半模糊超球面的支持向量多类分类算法,建立了相应的多类分类模型,并对影响多类分类器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2.为了降低分类机和回归机的计算复杂度、提高分类和回归的精度,针对主成分分析在特征提取上存在的不足,通过计算原始特征空间的内积核函数来实现原始特征空间到高维特征空间的非线性映射,在高维特征空间中对映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来得到原始特征数据的非线性主成分,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非线性特征提取方法。3.为了降低熟料游离氧化钙含量和出磨生料细度预测的计算复杂度,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约简和核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非线性特征提取方法,利用粗糙集的知识约简算法对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删除冗余的属性,减少样本输入空间的维数,然后利用核主成分分析进行非线性特征提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集成粗糙集、核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通过粗糙集属性约简和核主成分分析特征提取方法的研究,得出了可以利用粗糙集的约简结果来指导选择核主成分的数目。4.在总结分析烧成系统常见工艺故障的产生原因和主要现象的基础上,利用核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提出了水泥烧成系统工艺故障诊断的两种二叉树支持向量机多类分类算法和半模糊超球面多类分类算法,建立了新型干法水泥烧成系统工艺故障诊断模型,在小样本情况下对水泥烧成系统的工艺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以明显地减少训练和测试时间,且分类精度比较理想。5.针对水泥生产过程中质量不能在线测量或有较长时间延迟的问题,通过分析5000t/d水泥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的特点,选取合适的过程工艺参数,提取在线的过程运行数据,基于所研究的算法,提出了几种水泥生产过程质量预测方法,预测结果验证了所提出多种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刘明亮[5](2008)在《水泥料方的稳定及其对水泥质量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水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一直是不可忽视的,其重要性也越来越突显。作为水泥制造单位,为了能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所追求着共同的目标:生产出质量更好、成本更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高的水泥产品以满足市场的要求。本课题从回顾水泥工业的发展历史入手,接着介绍了水泥新技术的应用,并阐述了当前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分析了影响水泥产品质量的因素,提出了当前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本课题以湖南省新生水泥厂2006年日产6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的生产资料为依据,对一年中295个正常生产工作日的原燃材料、生料、熟料的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论述了料方的稳定在水泥质量中所起的作用。影响水泥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原燃材料、生产控制水平、工艺条件等。对于一个已经建成投产的水泥工厂来说,确保原燃材料的质量和提高生产控制水平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主要手段。通过大量资料的统计和分析,最终表明原燃材料、生料、熟料各化学成份的稳定是影响熟料质量的关键,归纳起来是熟料中的氧化钙、氧化硅、氧化铁、游离氧化钙、煤灰分、挥发份是影响水泥熟料强度的主要因素,反映到率值和矿物组成是饱和比、硅酸率、硅酸三钙、硅酸二钙和铁铝酸四钙。通过建立熟料28天、3天强度与各相关因素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不但可以用来分析影响水泥熟料强度的因素,还可以用已知的熟料成份估算出熟料的各龄期强度,可作强度测算之用。根据分析的结论,提出均衡稳定是成份稳定的基础,均化是解决物料均衡稳定的最有效办法。关键的均化工序主要是原燃材料的预均化和生料的均化。
谢克平[6](2008)在《小型预分解窑的改造心得》文中认为0前言在国内预分解窑水泥生产线蓬勃发展的当今,活跃着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这就是1500t/d以下的小型预分解窑。这些小型预分解窑往往都有十余年的生产历史,在技术上也较传统的回转窑领先不少。但与较成熟的大型预分解窑相比,显得过于原始,热耗、电耗等指标过高,正逐渐失去竞争优势。
张保生[7](2007)在《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中低品位燃料燃烧特性和窑内燃烧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泥回转窑中燃用低品位燃料存在以下问题:低品位燃料的燃烧特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回转窑内温度场分布情况(尤其是高温烧成带)还不清楚;现有多通道喷燃器存在风道过多、风速过高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以热重法对不同品位燃料的静态燃烧特性进行了机理研究,并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多重扫描速率的动力学求解方法。结果表明:在热重试验条件下,烟煤的燃烧性能最好,贫煤和无烟煤次之,石煤最差。褐煤虽然着火和稳燃性能最好,但是后期燃尽性能较差。褐煤和烟煤遵循圆柱形对称的三维扩散机理,贫煤、无烟煤和石煤则倾向于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机理。从燃烧特性参数和反应动力学参数判断,石煤属于高变质的无烟煤。其次,通过沉降炉模拟燃料在回转窑内的燃烧环境,重点对低品位燃料的动态燃烧特性进行考察,并提出微分差热法对着火点进行判断。结果表明:在沉降炉试验条件下,过量空气系数的适当降低、着火段壁温的提高、二次风温度的增加,以及煤样挥发分、发热量的提高、粒度的减小,均有利于提高燃料的着火和燃尽性能。接着,构建了物理模拟试验台,分析燃烧器喷口结构对流场和混合强度场的影响,并提出一种新型的齿结构喷燃器。结果表明:叶片角度的增加可以促进一、二次风的混合,有利于内回流区的形成,但是对于外回流区的形成并不总是有利的。扩口有利于内回流区的形成和外回流区的扩展,但会造成速度衰减的加快和混合强度的降低。提出的齿结构喷燃器,对于增大内、外回流区和提高整体的混合强度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然后,采用计算机辅助试验,从操作参数的角度对低品位燃料在整个回转窑内的燃烧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45°的旋流叶片角、3:1的外内风量比、1.2的过量空气系数是一个较好的操作状态,利于产生较大的内、外回流区,保证较长的高温带分布,同时避免局部高温的出现和实现燃料的完全燃烧。因此,在良好的操作状态下采用三通道喷燃器实现低品位燃料比如无烟煤的燃烧是可行的。最后,对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中应用不同品位燃料的情况进行考察,重点对燃用低品位燃料时烧成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分析。
张超[8](2006)在《日产2000吨DD型预分解窑综合研究与改进》文中研究指明新型干法水泥工艺是水泥工业发展的方向。秦岭水泥股份有限公司2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是国内首条引进的带DD型分解窑外分解窑,由于对窑外分解窑系统认识不清,该条线长期不能达标生产,为了尽快使生产线达到设计指标。本课题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对窑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采取以下方法对系统进行诊断和研究:(1)对系统作了热工标定;(2)对3级预热器做冷模试验;(3)对DD型分解炉做冷模实验。通过系统研究发现:(1)该预热器系统为双系列高阻型预热器,由于阻力高限制了产量的进一步;(2)DD炉阻降低,流场基本合理,但炉容偏小;(3)篦冷机的热效率低,影响了热量回收,增加了热耗;(4)由于炉容偏小,为了达产往往强制喂煤,这使得燃烧向上移,造成预热器内筒烧损。以上这些因素造成了烧成系统不能够达标。针对以上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1)改善煤质,降低煤粉细度,同时改进炉用燃烧器,提高煤粉燃烧速度,使得分解系统达到稳定生产;(2)改造蓖冷机,提高热效率,降低系统热耗;(3)改进两路阀确保两列分料均匀;(4)改进内筒结构。采取以上措施后,窑系统产量由1800t/d稳定提高到2100~2200t/d,热耗由830×4.18kJ/kgcl降低到750×4.18kJ/kgcl。
郭志伟[9](2006)在《天瑞集团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实践优化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预分解窑为代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具有生产能力大,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高、能耗低、有害物排放低等优点,大型化的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已成为水泥制造业发展趋势。通过对天瑞集团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实践和优化。结论如下:(1)总结了天瑞集团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在试运行阶段运行状况,并根据试运行情况对石灰石破碎系统、原煤均化系统、生料粉磨及废气处理系统、回转窑系统和熟料储存及散装系统进行了简单的处理改造,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2)针对生产中存在的妨碍生产的稳定和产量提高的系统性问题进行系统改造、优化,包括对原材料的选择和配料方案的系统优化、原料粉磨设备的改进优化、窑用耐火材料配置和实施方案系统优化、篦式冷却机的改进及优化和窑头煤粉燃烧器,优化后的各项性能参数均优于优化前。(3)对天瑞集团50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运行的总体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熟料烧成热耗降低和水泥综合电耗分别降低了18.1%和14.46%,熟料28d强度增加了6.0MPa,窑运转率提高至93.5%,人均劳动年生产率由4406吨提高至9045吨,窑尾粉尘排放,窑尾排放烟气中NOx、SO3含量显着降低。优化后各项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说明对天瑞集团50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系统改造和优化是成功的。通过对天瑞集团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工程实践和系统优化结果表明,对现有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和优化,能够显着提高生产总体水平,同时也为国内其他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系统改造和优化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钱永祥[10](2006)在《昆钢嘉华2000t/d新型干法窑中控操作经验总结》文中提出结合昆钢嘉华水泥公司20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调试、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浅析新型干法窑中控操作的一些要点,操作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分析、控制。并对窑系统生产中常见的预热器堵塞、窑内结圈、红窑、飞砂料等工艺故障、异常情况的判断处理进行了阐述。
二、启新水泥厂预分解窑增湿塔正压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启新水泥厂预分解窑增湿塔正压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水泥行业烟气多种污染物“超低排放”整体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1.1 我国水泥概况 |
1.2 污染物种类 |
1.3 排放量 |
1.4 现行排放标准 |
1.5 标准趋势 |
1.6 现行污染物处理技术 |
2 排放标准趋势 |
2.1 国外标准 |
2.2 我国地方标准 |
3 水泥窑超低排放目标值制定建议 |
3.1 超低排放目标值建议依据 |
3.2 水泥窑超低排放目标值 |
4 水泥工业超低排放技术路线 |
4.1 颗粒物 |
4.2 SO2排放治理 |
4.3 NOx排放治理 |
5 结束语 |
(2)水泥熟料生产与余热发电的协调控制和优化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水泥熟料生产及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水泥熟料生产与余热发电过程控制技术分析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协调控制需求分析与控制系统开发 |
2.1 控制对象分析 |
2.2 熟料生产与余热发电的相互影响 |
2.3 熟料生产与余热发电的协调控制需求和方法 |
2.4 熟料生产与余热发电协调控制系统的实现与开发 |
2.5 协调控制目标 |
2.6 本章小结 |
3 篦冷机与窑头余热锅炉的协调控制 |
3.1 控制对象分析 |
3.2 窑头部分协调控制方法 |
3.3 窑头协调控制子系统结构 |
3.4 窑头协调控制的模糊控制算法 |
3.5 现场试验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窑尾预热系统与窑尾余热锅炉的协调控制 |
4.1 控制对象分析 |
4.2 窑尾部分协调控制方法 |
4.3 窑尾协调控制子系统结构 |
4.4 窑尾协调控制策略 |
4.5 模糊控制器的开发 |
4.6 现场试验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余热发电系统的协调控制 |
5.1 控制对象分析 |
5.2 余热发电系统的协调控制需求分析 |
5.3 余热发电系统的协调控制方法 |
5.4 余热发电系统协调控制子系统 |
5.5 现场试验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熟料生产与余热发电的优化运行研究 |
6.1 协调控制方法的优化研究 |
6.2 协调优化控制系统的应用效果 |
6.3 协调优化控制系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
6.4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进一步研究的工作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博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
(3)水泥分解炉内NO生成和还原机理的实验及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水泥工业NO_x的排放现状及控制技术 |
1.2 水泥预分解窑技术的生产工艺 |
1.3 分解炉内煤燃烧NO_x生成及还原特征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2 实验装置和方法 |
2.1 悬浮态实验系统 |
2.2 实验参数设置 |
2.3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分解炉内煤燃烧过程中NO生成研究 |
3.1 生料作用下煤燃烧NO生成机制 |
3.2 不同CO_2浓度下煤燃烧过程中NO的生成机制 |
3.3 本章小结 |
4 分解炉内煤粉及煤焦对NO的还原特性研究 |
4.1 惰性气氛下煤粉及煤焦对NO的还原特性 |
4.2 分解炉内CO对NO还原作用 |
4.3 氧气存在时煤焦及煤粉还原NO的动态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5 分解炉内煤焦燃烧NO生成动力学研究 |
5.1 煤焦燃烧NO生成动力学研究分析 |
5.2 煤焦燃烧NO生成动力学模型 |
5.3 温度、煤种及生料等对动力学影响规律分析 |
5.4 煤焦燃烧NO生成动力学参数求取 |
5.5 煤焦燃烧过程中NO的生成与释放 |
5.6 本章小结 |
6 水泥分解炉NO排放数值模拟研究 |
6.1 分解炉内NO模拟计算机辅助试验平台的开发 |
6.2 分解炉内煤燃烧NO生成途径及模型 |
6.3 仿真条件 |
6.4 模拟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的工作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4)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与质量预测支持向量机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本文研究内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课题支撑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与质量预测的支持向量机理论基础 |
2.1 小样本下机器学习问题的数学表述 |
2.2 小样本下故障诊断的支持向量分类机的算法基础 |
2.3 小样本下质量预测支持向量回归机 |
2.4 支持向量机算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支持向量多类分类机的改进算法 |
3.1 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支持向量多类分类机的基础算法 |
3.2 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支持向量多类分类机的改进算法 |
3.3 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支持向量多类分类机改进算法的测试 |
3.4 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支持向量多类分类机的分类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与质量预测的样本处理技术 |
4.1 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与质量预测样本特征提取算法 |
4.2 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与质量预测样本特征提取算法测试 |
4.3 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与质量预测粗糙集样本特征约简 |
4.4 基于粗糙集和核主成分分析的样本特征处理混合算法 |
4.5 样本处理粗糙集方法与核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比较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支持向量分类机的水泥烧成系统工艺故障诊断技术 |
5.1 水泥烧成系统工艺及其主要监控参数分析 |
5.2 水泥烧成系统常见工艺故障分析 |
5.3 基于支持向量分类机的水泥烧成系统工艺故障诊断 |
5.4 基于集成算法的水泥烧成系统工艺故障诊断技术 |
5.5 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方法效果分析与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水泥生产过程质量预测技术 |
6.1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熟料游离氧化钙含量预测技术 |
6.2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出磨生料细度预测技术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与本文相关的论文发表和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5)水泥料方的稳定及其对水泥质量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泥发展简史 |
1.2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特点 |
1.2.1 煅烧设备分离 |
1.2.2 新型干法水泥窑向大型化发展 |
1.2.3 新型干法窑技术、经济指标日益先进 |
1.2.4 先进的装备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
1.3 提高水泥产品质量的途径 |
1.4 料方稳定的实质及内涵 |
1.5 新生水泥厂生产状况分析 |
1.6 选题理由及研究内容 |
1.7 小结 |
第2章 新生水泥厂生产工艺过程 |
2.1 原料来源及工艺流程 |
2.2 现有工控过程及质量控制点简介 |
2.3 小结 |
第3章 数据收集及处理 |
3.1 新生水泥厂熟料质量的基本情况 |
3.2 新生水泥厂生产用原料、质量控制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
3.3 小结 |
第4章 影响产品质量因素的分析 |
4.1 建立数学模型 |
4.2 用EXCEL 中的LINEST 函数求出各相关参数 |
4.3 分析检验 |
4.4 定量分析的数学表达式——回归方程 |
4.5 小结 |
第5章 熟料质量保证措施 |
5.1 料方稳定是保证新生水泥厂熟料质量的主要措施 |
5.2 物料均化是料方稳定的最为重要的途径 |
5.2.1 新生水泥厂物料的均化方法 |
5.2.2 先进的均化技术在水泥工厂的应用 |
5.2.3 不同均化方式效果的比较 |
5.3 小结 |
第6章 先进的均化技术在新生水泥厂新设计水泥工厂的应用 |
6.1 新设计水泥厂原料的基本情况 |
6.1.1 常德项目原料的情况 |
6.1.2 湘潭项目原料的情况 |
6.2 新设计的水泥厂先进的均化技术应用 |
6.2.1 原料预均化技术的应用 |
6.2.2 生料均化技术的应用 |
6.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中低品位燃料燃烧特性和窑内燃烧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水泥工业发展迅猛且耗能巨大 |
1. 发展情况 |
2. 耗能情况 |
1.1.2 我国能源形势严峻且煤炭资源分布不均衡 |
1. 能源消耗结构 |
2. 煤炭分布情况 |
1.1.3 水泥工业应用低品位燃料的重要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1.2.1 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的发展 |
1. 水泥的诞生 |
2. 水泥煅烧技术的发展 |
3. 新型干法水泥技术 |
1.2.2 水泥窑中燃料利用技术的研究 |
1. 水泥熟料烧成的物理化学反应进程 |
2. 水泥窑中燃料利用技术的研究 |
1.2.3 回转窑中喷燃技术的研究 |
1. 喷燃器的定义及其组成 |
2. 喷燃器的功能 |
3. 喷燃器的分类 |
4. 喷燃技术的发展历程 |
5. 喷燃技术的发展方向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低品位燃料燃烧特性的热重研究 |
2.1 试验方案的构建 |
2.1.1 低品位燃料的定义探析 |
2.1.2 试验样品分析 |
2.1.3 试验装置和方法 |
2.2 非等温热重试验中燃料燃烧特性指数 |
2.2.1 TG-DTG曲线的转换 |
2.2.2 TG-DTG曲线特征点 |
2.2.3 综合燃烧特性指数 |
2.2.4 傅氏通用着火指数 |
2.2.5 热重试验中燃料燃烧指数的确定 |
2.3 低品位燃料燃烧特性研究 |
2.3.1 升温速率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
2.3.2 烟煤燃烧特性研究 |
2.3.3 褐煤燃烧特性研究 |
2.3.4 贫煤燃烧特性研究 |
2.3.5 无烟煤燃烧特性研究 |
2.3.6 石煤燃烧特性研究 |
2.3.7 不同品位煤燃烧特性综合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多重扫描速率的动力学求解新方法研究 |
3.1 热分析动力学方法概述 |
3.1.1 动力学方程的衍化 |
3.1.2 传统求解方法存在的问题 |
3.2 基于多重扫描速率的动力学求解新方法 |
3.2.1 理论基础 |
3.2.2 求解过程 |
3.2.3 几点讨论 |
3.3 不同品位煤燃烧反应动力学三因子的求解 |
3.4 基于燃烧特性和动力学分析对石煤的类属研究 |
3.4.1 石煤概述 |
3.4.2 石煤理化特性 |
3.4.3 基于燃烧特性和动力学的类属研究方法 |
3.4.4 石煤类属的判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品位燃料窑内燃烧特性的沉降炉模拟 |
4.1 回转窑内燃料燃烧特点 |
4.2 试验方案的构建 |
4.2.1 试验样品 |
4.2.2 试验台架 |
4.2.3 试验方案的确定 |
4.3 沉降炉中低品位燃料动态燃烧特性指数的确定 |
4.3.1 沉降炉试验中低品位燃料着火点确定新方法—微分差热法 |
4.3.2 沉降炉中低品位燃料燃烧特性指数的确定 |
4.4 燃料品位对沉降炉模拟结果的影响 |
4.4.1 挥发分的影响 |
4.4.2 发热量的影响 |
4.4.3 粒度的影响 |
4.5 沉降炉操作参数对燃料燃烧特性的影响 |
4.5.1 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 |
4.5.2 着火段壁温的影响 |
4.5.3 二次风温度的影响 |
1. 二次风温度对低品位混煤燃烧特性的影响 |
2. 二次风温度对无烟煤燃烧特性的影响 |
3. 高温二次风条件下烟煤燃烧特性 |
4. 高温二次风条件下不同品位煤燃烧特性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三通道喷燃器空气动力过程物理模拟 |
5.1 喷燃器物理模拟方法 |
5.2 物理模拟原理 |
5.2.1 冷态模化原理 |
5.2.2 研究射流混合过程热平衡法原理 |
5.3 试验方案的构建 |
5.3.1 试验系统及测试技术 |
5.3.2 三通道喷燃器的设计 |
5.3.3 模拟方案的制定 |
5.4 喷燃器动力场总体分布特征 |
5.4.1 混合强度与混合率的辨析 |
5.4.2 射流速度场总体分布特征 |
5.4.3 射流横向混合强度分布特征 |
5.5 喷燃器结构参数对空气动力过程的影响 |
5.5.1 旋流叶片角度的影响 |
5.5.2 风道扩口的影响 |
5.5.3 外风道牙齿的影响 |
1. 齿结构喷燃器的提出 |
2. 齿结构喷燃器的空气动力场特性 |
3. 外内风量比对齿结构喷燃器空气动力过程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回转窑中低品位燃料喷燃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
6.1 CAT技术在回转窑中应用的可行性 |
6.2 模拟方案的构建 |
6.2.1 研究对象 |
6.2.2 物理模型 |
6.2.3 模拟工况的确定 |
6.3 喷燃器操作特征对低品位燃料燃烧过程的影响 |
6.3.1 旋流叶片角度的影响 |
1. 空气动力场和内回流区分布 |
2. 碳燃尽速率和煤粉颗粒浓度分布 |
3. 温度场分布 |
6.3.2 外内风量比的影响 |
1. 外回流区和内回流区分布 |
2. 碳燃尽速率和煤粉颗粒浓度分布 |
3. 温度场分布 |
6.3.3 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 |
1. 气氛分布 |
2. 外回流区分布 |
3. 烧成高温带分布和有效火焰长度 |
6.4 燃料品位对燃料喷燃过程的影响 |
1. 挥发分析出速率和碳燃尽速率分布 |
2. 烧成高温带分布和有效火焰长度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低品位燃料在新型干法回转窑中的应用研究 |
7.1 不同品位燃料在4000/5000 t/d回转窑中应用研究 |
7.1.1 低品位燃料在5000 t/d回转窑中应用研究 |
1. 回转窑系统规格和参数 |
2. 热工标定系统图 |
3. 生料量、熟料量和燃料量 |
4. 煤粉工业分析 |
5. 气体量和气体成分分析 |
6. 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表 |
7. 系统性能指标计算 |
7.1.2 高品位燃料在4000 t/d回转窑中应用研究 |
1. 回转窑系统规格和参数 |
2. 热工标定系统图 |
3. 生料量、熟料量和燃料量 |
4. 煤粉工业分析 |
5. 气体量和气体成分分析 |
6. 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表 |
7. 系统性能指标计算 |
7.1.3 不同品位燃料在4000/5000 t/d回转窑中应用分析 |
1. 回转窑系统规格比较 |
2. 燃料品质比较 |
3. 系统性能指标比较 |
4. 烧成系统工作状况分析 |
7.2 不同品位燃料在2000/2500 t/d回转窑中应用研究 |
7.2.1 高品位燃料在2500 t/d回转窑中应用研究 |
1. 回转窑系统规格和参数 |
2. 热工标定系统图 |
3. 生料量、熟料量和燃料量 |
4. 煤粉工业分析 |
5. 气体量和气体成分分析 |
6. 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表 |
7. 系统性能指标计算 |
7.2.2 不同品位燃料在2000/2500 t/d回转窑中应用分析 |
1. 回转窑系统规格比较 |
2. 燃料品质比较 |
3. 系统性能指标比较 |
4. 烧成系统工作状况分析 |
7.2.3 2000/2500 t/d级回转窑数值模拟结果的热工标定检验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及主要创新点 |
8.1 全文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下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后记 |
(8)日产2000吨DD型预分解窑综合研究与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新型干法生产技术及其发展 |
1.2 秦岭水泥2000t/d生产线预分解窑系统概述 |
1.2.1 概述 |
1.2.2 烧成系统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性能 |
1.2.3 烧成系统工艺特点 |
1.2.4 DD型分解炉的特点 |
1.2.5 运行情况及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冷态模型实验研究及主要研究结果与分析 |
2.1 DD型分解炉冷态模型试验 |
2.1.1 DD炉冷态模型装置 |
2.1.2 DD炉的冷模试验流程 |
2.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1.4 DD型分解炉阻力系数 |
2.1.5 DD型分解炉物料停留时间研究 |
2.1.6 DD炉内气体流动分布 |
2.1.7 DD炉内物料流动及燃烧行为分析 |
2.2 预热器系统特性研究 |
2.2.1 旋风筒的阻力特性 |
2.2.2 旋风筒的分离效率 |
2.2.3 各级旋风筒结构分析与评价 |
2.3 小结 |
3 对影响熟料锻烧系统正常运行的因素分析和改进措施、效果 |
3.1 篦式冷却机 |
3.1.1 改造措施 |
3.1.2 改造效果 |
3.2 燃烧器 |
3.2.1 改进措施 |
3.2.2 使用效果 |
3.3 煤粉制备系统 |
3.3.1 改造措施 |
3.3.2 改造效果 |
3.4 窑头护板 |
3.4.1 改进措施 |
3.4.2 改进效果 |
3.5 预热器两列分料不均 |
3.5.1 改进措施 |
3.5.2 改进效果 |
3.6 窑口耐火材料的改进 |
3.6.1 改进措施 |
3.6.2 改进效果 |
3.7 预热器内筒的改进 |
3.7.1 改进措施 |
3.7.2 改进效果 |
3.8 工艺操作优化 |
4 预分解窑反求计算结论及对生产的指导作用 |
4.1 反求计算方法概述 |
4.2 反求计算数据选用 |
4.3 反求计算结果 |
4.4 反求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4.1 预热器、分解炉各部分的风速 |
4.4.2 各级旋风筒的分离效率及其匹配 |
4.4.3 窑尾预热、分解系统的换热效率 |
4.5 小结 |
5 综合分析及评价 |
5.1 原燃材料特性分析 |
5.2 旋风预热器的分析与评议 |
5.3 分解炉的分析与评议 |
5.4 系统设计思想 |
6 改进方向探讨 |
6.1 分解炉改造 |
6.1.1 改造思路 |
6.1.2 预期效果 |
6.2 低阻、高固气比预热器改进 |
6.3 入预热器喂料由气力输送改造为机械输送 |
6.3.1 改造方案 |
6.3.2 改造效益分析 |
6.4 篦冷机再改造 |
6.5 生料均化库改进 |
6.6 提高窑速 |
6.7 燃烧器改造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天瑞集团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实践优化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0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泥工业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
1.1.1 国外水泥工业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
1.1.2 新型干法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
1.1.3 国内水泥工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特点 |
1.2.1 原料的预均化 |
1.2.2 生料的预均化 |
1.2.3 新型节能粉磨技术及设备 |
1.2.4 高效预热器和分解炉 |
1.2.5 新型篦式冷却机技术及其设备 |
1.3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存在的问题 |
1.4 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第二章 天瑞集团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实践 |
2.1 天瑞集团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配置 |
2.2 50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试生产及基本问题处理 |
2.2.1 生产调试程序 |
2.2.2 原料破碎、预均化系统 |
2.2.3 原料粉磨及废气处理系统 |
2.2.4 原煤均化及粉磨系统 |
2.2.5 熟料烧成系统 |
2.2.6 水泥粉磨、储存及包装系统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天瑞集团50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系统改造和优化 |
3.1 原材料的选择及配料方案系统优化 |
3.1.1 优化前配料方案及存在的问题 |
3.1.2 配料方案的优化 |
3.1.3 配套工艺的改进 |
3.1.4 配料方案优化后的效果 |
3.2 原料粉磨设备改进优化 |
3.2.1 立磨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
3.2.2 立磨在运行期间存在的问题 |
3.2.3 立磨技术改进和系统优化 |
3.3 预热器内筒挂片的优化 |
3.4 三次风闸板的改造 |
3.5 窑头罩浇注料固定装置的改造 |
3.6 窑用耐火材料配置和实施的优化 |
3.6.1 影响窑衬寿命的主要因素 |
3.6.2 回转窑用耐火砖配置与施工优化 |
3.6.3 窑衬首次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
3.6.4 窑用耐火材料优化后性能 |
3.7 篦式冷却机的改进及优化 |
3.7.1 在运行阶段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
3.7.2 篦冷机技术改造优化方案 |
3.7.3 篦冷机改造前后性能对比 |
3.8 窑头煤粉燃烧器的优化 |
3.8.1 煤粉燃烧器的作用 |
3.8.2 煤粉燃烧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造 |
3.8.3 煤粉燃烧器改造前后效果对比 |
3.9 天瑞集团50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运行达到总体效果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启新水泥厂预分解窑增湿塔正压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泥行业烟气多种污染物“超低排放”整体解决方案[J]. 彭长寿. 中国水泥, 2017(03)
- [2]水泥熟料生产与余热发电的协调控制和优化运行研究[D]. 张向.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2)
- [3]水泥分解炉内NO生成和还原机理的实验及模拟研究[D]. 吕刚.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6)
- [4]水泥烧成系统故障诊断与质量预测支持向量机方法的研究[D]. 舒云星. 武汉理工大学, 2008(10)
- [5]水泥料方的稳定及其对水泥质量影响因素研究[D]. 刘明亮. 湖南大学, 2008(09)
- [6]小型预分解窑的改造心得[J]. 谢克平. 四川水泥, 2008(02)
- [7]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中低品位燃料燃烧特性和窑内燃烧过程研究[D]. 张保生. 浙江大学, 2007(05)
- [8]日产2000吨DD型预分解窑综合研究与改进[D]. 张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03)
- [9]天瑞集团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实践优化及研究[D]. 郭志伟. 郑州大学, 2006(06)
- [10]昆钢嘉华2000t/d新型干法窑中控操作经验总结[J]. 钱永祥. 建材发展导向,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