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图思维规律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顾卫娟,程言峰[1](2021)在《看图写话,从儿童出发——《看图画,写一写》教学实录及评析》文中指出一、导入新课,回顾方法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习作课是看图作文。(出示课本图文)请小伙伴们分享一下你所了解的看图画写作文的基本方法。生:在观察图画时,先要看懂图画的主要内容。生: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师:说说可以按照怎样的顺序观察图画。生:由近到远,由远到近,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整体到局部……生:看图写作文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图画展开想象。
吴文君[2](2021)在《基于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初级汉语口语教材二次开发研究 ——以《看图说话》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李思圆[3](2021)在《小学生写作思维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正式启动,“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根据写作教学与思维发展的过往研究及相关理论,确定了写作思维的构成要素,并根据小学阶段的现实要求构建分析框架。基于小学阶段写作思维的理论框架,通过访谈、观察等方法对X市5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思维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当前学生写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在写作准备阶段,重写作教学模式讲解,轻写作思维形象训练;学生观察能力薄弱,写作思维逻辑性欠缺。在写作构思阶段,写作素材单一,学生写作思维创新性不足;写作结构套路化,写作思维固化。在写作表达阶段,文字表达缺乏逻辑性,写作作品修改缺乏专业性评价。对照理论基础,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在写作准备阶段,借助表象训练,培养学生形象思维;通过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掌握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在写作构思阶段,提供选材的基本步骤,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巧用主题单元写作选材,扩充学生写作思维;掌握列提纲、思维导图加强抽象思维训练。在写作表达阶段,图文转换,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串联词句理清学生写作思维逻辑;通过作品修改培养学生写作思维批判性;建立多元化的写作作品评价方式,提升作品修改意识。
石迎春[4](2021)在《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缺乏“过程”的教育,具有极强的“结果导向”;二是对“归纳教学”重视不够,忽视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学习。小学数学学科,学习内容具有“先验性、抽象性”,儿童掌握这种先于经验、脱离具体情境、经过多次抽象之后的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儿童学习的心理机制要求儿童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应浓缩再现人类数学发展的过程,要经历动手操作、实践探索,要亲历知识的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有过程的归纳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旨在回应上述的诉求,变革儿童的学习方式、促进儿童知识的理解与智慧的生成。“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已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研究立足实际,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以归纳性教学理论的生成路径为指引,从“宏观的理论阐释——中观的模式建构——微观的教学实践”三个层面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做纵深的探查与研究。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构建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探寻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本研究围绕三个研究问题:1.什么是“有过程的归纳教学”?2.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是什么?3.如何修订和完善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具体展开了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本研究从理论和现实两个维度,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立论基础进行分析,并基于对国内外关于“过程及过程教学”“归纳及归纳教学”文献的分析,在结合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内涵、典型特征及其条件系统进行了阐述。之后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通过三轮的教学迭代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进行了回应,并对典型特征及其实现条件进行了完善。其次,本研究以“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为指引,利用视频图像分析法对小学数学10节典型的“关注过程、注重归纳”的教学课例的典型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注重过程的归纳式教学”课堂样态是怎样的,之后确定了“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建构的五个核心要素:“类特征”的学习主题、“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探究性”的操作活动、“贯穿性”的归纳建构、“嵌入式”的学习评价,并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初步构建了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Mode of Procedural Inductive Teaching,以下简称“P-I”教学模式)原型,并从指导思想、功能目标、操作流程和实现条件四个方面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初步构建的“P-I”教学模式具体的操作流程主要有:确立学习目标——设置问题情境——探索新知、建构意义——归纳新知——应用巩固这五个环节。最后,将“P-I”教学模式的原型与小学数学学科的典型案例结合进行具象化,展开了三轮的教学迭代。一方面是将教学理念转化成了实践,另一方面是对教学模式进行检验和修正,同时也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意义、价值、内涵等进行回应。第一轮教学研究是尝试和探索阶段,按照之前构建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的考察。通过第一轮的教学实践,本研究对“P-I”教学模式原型的操作流程进行了优化,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了“P-I”教学模式的变式。第二轮是调整和改进的阶段,在第一轮的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对“P-I”教学模式进行中观的调整。进一步将教学模式的原型及其变式的操作流程进行优化,并增加了“P-I”教学模式的师生行为指南。第三轮是提升和应用的阶段,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对教学模式的细节进行打造,最终将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优化为:“确立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探索新知、建构意义”、“回顾反思”、“应用巩固,拓展延伸”五个环节,并将学生的学习评价嵌入到整个模式之中。至此,经过三轮的教学迭代,本研究构建了与“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相互匹配的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P-I”教学模式原型、变式及其师生行为指南。本研究最终构建了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P-I”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1.立足我国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尝试给出来自实践的探索;2.“P-I”教学模式很好地将“过程教育”与“归纳教学”思想结合起来;3.将“P-I”教学模式做变式的处理,以此来增加模式的灵活性;4.将学生的学习评价嵌入到整个模式之中。另外,本研究在教学实践研究中,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进行了提炼。“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策略主要有:“聚焦‘核心内容’,确定类特征学习主题”“整体分析学习内容、把握知识本质”“剖析学生前概念、定位学习起点”“形成以‘单元’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实施策略主要有:“创建课堂学习共同体,实现多种形式的对话”“经历多种思维的沉思,实现新知的归纳”“对归纳的结论进行辨思,处理好‘或然与必然’的关系”“介入真实情境和任务,实行多元性教育评价”。
孔明媚[5](2020)在《可视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初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等对未来化学的学习至关重要。可视化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育领域中应用愈加广泛,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在教育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针对初中化学教学特点和教学现状,将可视化教学的理念与初中化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在初中阶段如何将可视化教学应用到教学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查阅文献、界定核心概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教材中的可视化资源和插图的教学功能与应用,基于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提出将可视化教学应用于初中化学内容教学和教学环节中,利用多种可视化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现知识的生产过程和挖掘显现知识背后的思维,选取并设计了两个教学案例,将提出的可视化教学策略应用于教学中。本研究以两个班级学生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对实验班进行可视化教学,对照班进行传统教学,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教学研究。借助前测、后测成绩分析、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了解可视化教学对初中生化学学习的影响,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等的变化。经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教师将可视化教学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借助可视化工具把抽象的化学知识形象化,隐性思维显性化,为化学课堂增添了趣味性,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可见,降低了学习的难度,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掌握了化学学科知识,丰富了学习方式,并且建构了知识网络,提高了学习效率。
汪甘霖[6](2020)在《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三部曲”》文中研究指明"写话"是小学低段写作教学的主要形式,而"看图写话"是写话教学的一部分。对于看图写话的具体教学,传统的形式无外乎教师的全程引导,亦或在学生自主表达基础上进行简略性点评,而这并无法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写话能力,因为这并不符合学生思维的规律,亦未从本质上触及学生思维。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能够弥补此缺漏的"三部曲":鼓励说,以初步形成思维;着手写,以梳理思维;对比教,以指引提升思维。
包雅倩[7](2019)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教育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发展思维已日趋成为世界教育的共同追求。在我国当代学生群体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逻辑思维能力普遍不足,表现之一为逻辑只停留在知识表面,没有依托思维习惯,不会灵活运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语文课程的重中之重,而语言又是发展逻辑思维的载体。语文教学肩负发展逻辑思维的内在使命。在小学阶段,虽然从表面上看,学生主要采用形象思维,但实际上,逻辑思维已经渗透于形象思维逐渐萌芽并不断发展。本文着重研究逻辑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中的误解和模糊性,通过教学现场观摩、教学现状调查、学生样本分析等方式,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教育问题。第一章讨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教育的可能性及必要性。主要从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中的逻辑知识安排等方面阐述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教育的可能性,进而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逻辑思维教育的价值等来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教育的必要性,为本文的研究做好铺垫。第二章展现小学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教育的现状。本章分别从教师、学生两个维度进行现状调查,通过对教师群体教学观念和方式进行调查及对低段、中段、高段学生所表现出的显着的逻辑思维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当前无论是教师领悟,又或者是学生的经验生成状态,均呈现出凌乱、缺省、无从的状态。而之所以形成这一状态可能与教师自身的逻辑素养不高、语文课堂上逻辑教育的渗透意识观念不强、课堂教学手段有待改进、逻辑知识缺乏考核及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经验有限等因素有关,其中教师方面的因素与学生方面的因素还会相互影响。第三章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教育的策略和方法。本章针对现状调查中所反映的问题,从加强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逻辑素养的提升、加强逻辑思维教育与语文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加强语文教学中逻辑知识落实程度的考核评价三方面提出设想和策略方法建议。主张教师要重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逻辑思维教育,做到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教育并重,善于挖掘语文课本中的逻辑因素,并认真研读教参以辅助教学。在语文的听和说中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在语文的读和写中引导学生掌握恰当的逻辑思维方法。此外,应该明确相应的逻辑知识落实程度的考核标准,对教师多从语文教学内容的逻辑知识落实角度进行观课评教,并让这种语文教学中逻辑知识落实程度的考核评价成为一种常态,将会更好地促进语文课堂中的逻辑思维教育。小学语文逻辑思维的教育需要回归到以内容为导向的语文教材和以交流与表达为导向的语文教学中来,与学生的现实期盼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深入融合发展。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界的创新,也是逻辑教育界的创新,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推动基础教育改革,还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未来人才竞争力,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
颜大威[8](2018)在《数字内容的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计算机的诞生改变了人类的进化历程。从个人的感官、行为、思想到社会的结构分层、价值认同都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数字内容作为计算机科学的核心部分之一,尽管从正式被提出至今只有几十年,但却得到了蓬勃发展,大众对它的认识也经历了从载体到媒介再到交互对象的变迁。然而,随着人类在计算机领域的不断探索,这样的认识就显现出了越来越大的滞后性。如何在人类借助计算机不断挖掘自身潜力的今天重新构建对数字内容概念的理解,同时借由概念引发人与数字内容发展关系的思考成为了本论文的源起。本文遵循“本源—结构—功能—验证”的逻辑顺序,以在内容创作中,人类认知理论的发展进程作为立论基础,结合计算机科学介入内容创作时所引起的认知变化,确立了以“人机共生”状态为背景的论文语境。随后在该语境下对目前存在认识滞后的数字内容进行概念重构,并提出了人与数字内容之间需通过创作迭代来进行互相进化的立论观点。本文从数字内容的创作认知演化、创作思维、创作方法以及创作评估四个层面来论证观点。首先,以人对内容创作的认知理论以及计算机对认知的改变为线索,重构了对数字内容以及数字内容创作概念的理解。其次,在“人机共生”语境下探讨人创作思维的运行原理。通过意识、常识和智能三个基础层以及精神活动层级、自我两个扩展层,深度剖析人脑创作思维的活动规律。再次,对创作方法进行梳理和归纳。分别从发展进程、概念环节、实践环节三个方面来分析方法在数字内容的实际创作过程中的运用。提出在概念环节的四种创作思路与七种具体思维方式以及实践环节的六道操作步骤。最后,从验证的角度去反思概念与实践环节中各方式方法的适合性。采取定性与定量两种手段分别对概念与实践两个环节中的方式方法进行评估,介入主观决策与客观数据之间,寻找相对适合的人机协作路径,并将结果转化成为潜在的未来创作经验。本文以探讨人机未来的共生趋势为背景,对数字内容创作由理论到实践进行了重新构建。不仅为目前的数字内容创作活动提供了思想与行动上的辅助参考,同时也为创作者对未来“人机共生”状态下自身认知的发展方向给予了启示。
伍新春[9](2016)在《聚合思维、逆向思维在高中材料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认为写作是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综合表现,也是学生个性思维品质的重要表现形式。作文训练本质上就是一种思维训练,要写好作文就要利用好思维。写作中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材料组织、行文表达以及对文章的修改无一不是在思维的支配下一步一步完成的。每个人因为个性不同,其思维品质也不一样,当面对同一个问题时,思考的方式和方法也就不同。材料作文作为一种特殊的作文命题形式,教材没有专题研究,没有理论和方法的具体指导,教学者对这类命题形式的作文教学多数倾向于“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即使有些教学者意识到了思维的重要性,但更多是将训练重点放在其审题立意的环节上。于是,教学中重视审题立意训练、局部技巧训练、模式训练,很少从思维的角度去研究整个写作过程,写作离开了思维的指导,教学也缺少了思维训练。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在分析国内研究现状、高中生材料作文写作中出现的思维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专题研究材料作文写作中有关聚合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运用。通过分析聚合思维、逆向思维的特点以及与命题材料的关系,探求运用这两种思维来进行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方法和具体操作过程。通过理论分析、语文教材课文实例分析以及高考考题范例分析等,将理论分析和实际相联系,研究材料作文写作中运用聚合思维和逆向思维进行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材料组织、语言表达的具体方法,并将方法在高中一线教学中进行试验。本论文力求通过研究找到材料作文写作中关于聚合思维、逆向思维和命题材料之间的思维规律,力求能对高中材料作文写作及教学有所裨益。
宋飞[10](2015)在《按照汉字结构与汉语思维的规律教识字——以《识字8》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识字教学应当遵循汉字结构与汉语思维的规律,把识字能力的习得放入汉语思维的养成中。透过独体字"贯通形音义"的结构特点,学习汉字意象性的思维方式;透过形声字"类化加形旁"的结构特点,学习汉字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并且,从鲜明的诗性与隐喻出发,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识读用同步,回到"语言即思维,语言即文化"的根。
二、看图思维规律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看图思维规律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看图写话,从儿童出发——《看图画,写一写》教学实录及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入新课,回顾方法 |
二、初步练习,把握要点 |
1. 整体观察,读懂画意。 |
2. 有序观察,分层表达。 |
三、细致观察,生动表达 |
1. 对标要求,明确方法。 |
2. 聚焦画面,完善表达。 |
四、课堂练笔,评改促写 |
(3)小学生写作思维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 |
二、写作教学的思维之殇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写作思维的理论研究 |
二、写作思维培养的实践探索 |
三、启示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学生写作思维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 |
一、写作思维的内涵 |
二、写作思维的过程 |
三、写作思维的构成要素 |
第二节 分析框架的现实依据 |
一、课程标准 |
二、教科书 |
三、小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特征 |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构建及其可行性论证 |
一、分析框架的构建 |
二、分析框架的可行性 |
第三章 小学阶段写作思维的现状 |
第一节 对小学阶段写作思维的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第二节 小学写作思维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
一、写作准备阶段 |
二、写作构思阶段 |
三、写作表达阶段 |
第四章 小学写作思维教学建议 |
第一节 写作准备阶段 |
一、写作动机 |
二、积累素材 |
第二节 写作构思阶段 |
一、设置内容 |
二、条理结构 |
第三节 写作表达阶段 |
一、文字运用 |
二、作品修改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后续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B 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 C 专家评价量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召唤“过程的、归纳的”教学 |
(二)教育改革诉求“注重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
(三)知识的“先验性”和儿童学习心理机制呼唤“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
(四)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
二、研究问题 |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阐释 |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构建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修正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四、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过程”及“过程教学”的研究 |
(一)“过程教育”涵义及价值 |
(二)课程中的“过程目标” |
(三)关于“过程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二、关于“归纳”及“归纳教学”的研究 |
(一)“归纳推理”涵义及价值 |
(二)数学课程中的“推理能力” |
(三)关于“归纳式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三、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 |
(一)教学模式的涵义 |
(二)几种典型的教学模式 |
(三)教学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四、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阶段 |
(三)研究框架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一)研究的学校 |
(二)研究的学科 |
(三)典型课例的选取 |
(四)实践研究的教师和学生 |
三、研究方法的确定 |
(一)文献分析 |
(二)视频图像分析 |
(三)课堂观察 |
(四)访谈 |
(五)作品分析 |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一)教学模式理论阐释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二)教学模式原型构建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三)教学模式实践修订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五、研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
第四章 “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理论阐释 |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立论基础 |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基础 |
(二)“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现实基础 |
二、“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基本内涵 |
(一)归纳式教学 |
(二)过程性教学 |
(三)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
三、“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典型特征 |
(一)情境性 |
(二)过程性 |
(三)建构性 |
四、“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条件系统 |
(一)教学的情境性条件 |
(二)教学的过程性条件 |
(三)教学的建构性条件 |
五、小结 |
第五章 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构建 |
一、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典型案例的分析 |
(一)教学内容 |
(二)教学结构 |
(三)教学方式 |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的核心要素 |
(一)“类特征”的学习主题 |
(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
(三)“探究性”的操作活动 |
(四)“贯穿性”的归纳建构 |
(五)“嵌入式”的学习评价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的设计 |
(一)指导思想 |
(二)功能目标 |
(三)操作流程 |
(四)实现条件 |
四、小结 |
第六章 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迭代 |
一、模式的第一轮运用:宏观的尝试和探索 |
(一)第一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
(二)第一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
(三)第一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
(四)第一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
二、模式的第二轮运用:中观的调整与改进 |
(一)第二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
(二)第二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
(三)第二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
(四)第二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
三、模式的第三轮运用:微观的提升与应用 |
(一)第三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
(二)第三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
(三)第三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
(四)第三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
四、三轮教学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一)三轮迭代教学研究概述 |
(二)对三轮迭代教学研究的评鉴 |
(三)对“P-I”教学模式的讨论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对研究问题的回应 |
(一)什么是“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的修订与完善 |
二、研究结论 |
(一)“P-I”教学模式阐释 |
(二)“P-I”教学模式的特色与创新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策略 |
(四)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实施策略 |
三、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反思 |
(二)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可视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可视化教学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
二、初中化学教学的特点 |
三、化学可视化教学的重要性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可视化研究现状 |
二、可视化教学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可视化 |
二、可视化教学 |
三、知识可视化 |
四、思维可视化 |
五、化学可视化教学 |
六、可视化教学支持工具分析 |
第二节 可视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脑科学研究理论 |
三、视觉思维理论 |
四、双重编码理论 |
五、信息加工理论 |
六、认知负荷理论 |
第三章 初中化学可视化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说明 |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
二、调查研究的对象 |
三、调查步骤 |
四、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二节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四章 初中化学可视化教学应用策略研究 |
第一节 教材中可视化教学资源分析与应用 |
第二节 可视化教学在内容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一、微观世界可视化,促进建构三重表征 |
二、实验信息可视化,揭示化学本质 |
第三节 可视化教学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策略 |
一、新课导入,创设可视化教学情境 |
二、课堂小结可视化 |
三、习题讲解可视化 |
第四节 可视化教学遵循的教学原则 |
一、目的性原则 |
二、直观与引导相结合原则 |
三、学生主体的原则 |
四、适度性原则 |
第五节 初中化学可视化教学案例分析 |
一、教学案例1“分子和原子” |
二、教学案例2“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结果分析 |
一、问卷调查情况说明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测试成绩统计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学生访谈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不足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初中化学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B 初中化学应用可视化教学况问卷调查 |
附录 C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前后测成绩表 |
附录 D 学生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三部曲”(论文提纲范文)
一、鼓励说,以语言形成思维 |
二、着手写,以梳理澄清思维 |
三、对比教,以指引提升思维 |
(7)小学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教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小学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教育的可能性及必要性 |
第一节 小学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教育的可能性 |
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发展思维能力 |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包含逻辑因素 |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教育的必要性 |
一、小学是学生身心发展及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 |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教育具有重要价值 |
第二章 小学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教育的现状调查及问题 |
第一节 教师逻辑思维教学观念和方式的调查 |
一、现场观摩及问卷调查实施 |
二、问卷调查相关数据分析 |
第二节 学生逻辑思维水平的分析 |
一、低段学生逻辑思维的分析 |
二、中段学生逻辑思维的分析 |
三、高段学生逻辑思维的分析 |
四、学生逻辑思维差异形成原因的分析 |
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
第一节 加强对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逻辑素养的提升 |
一、重视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渗透 |
二、挖掘语文教材中的逻辑因素 |
三、认真研读语文教参辅助教学 |
第二节 加强逻辑思维教育与语文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 |
一、在听和说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
二、在读和写中引导学生掌握恰当的逻辑思维方法 |
第三节 加强语文教学中逻辑知识落实程度的考核评价 |
一、明确逻辑知识落实程度的考核评价标准 |
二、从语文教学内容的逻辑知识落实角度观课评教 |
三、让逻辑知识落实程度的考核评价常态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现行语文教材中的逻辑训练习题 |
附录B 小学语文教师逻辑教学现状问卷调查 |
附录C 小学语文逻辑教学现状问卷调查相关数据 |
致谢 |
(8)数字内容的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蓬勃发展的内容产业 |
1.1.2 数字内容存在的问题 |
1.2 创新点 |
1.3 研究内容与文献梳理 |
1.3.1 概念的演化 |
1.3.2 思维与方法 |
1.3.3 评估的机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比较研究法 |
1.4.2 模型研究法 |
1.4.3 逻辑研究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数字内容的概念界定 |
2.1 内容与形式 |
2.1.1 内容与形式的认知演化 |
2.1.2 外在形式与内在形式的提出 |
2.1.3 注重内在形式的创作观 |
2.2 内容与数字表现 |
2.2.1 计算机技术介入内容创作 |
2.2.2 媒体、混合媒体与多媒体 |
2.2.3 交互与沉浸 |
2.2.4 “生成”与“软件”艺术 |
2.3 数字内容的共生演化 |
2.3.1 “人机共生”的提出 |
2.3.2 人机交互和人工智能 |
2.3.3 共生的误区——机器的自主性问题 |
2.3.4 数字内容概念的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内容的创作思维规律 |
3.1 创作中的思维构成 |
3.1.1 意识 |
3.1.2 常识 |
3.1.3 智能 |
3.2 创作中的思维扩展 |
3.2.1 精神活动层级 |
3.2.2 自我 |
3.2.3 人机之间的“思维”合作 |
3.3 创作中的思维过程 |
3.3.1 问题型思维 |
3.3.2 常见的思维方式与“批评家—选择器”层级 |
3.3.3 思维的过程与“批评家—选择器”组合 |
3.3.4 中断与持续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内容的创作方法 |
4.1 创作方法概述 |
4.1.1 方法的历史演化与分类 |
4.1.2 方法的价值链问题 |
4.2 概念环节的创作方法 |
4.2.1 概念的衍生 |
4.2.2 概念衍生的方法分析 |
4.2.3 讨论与总结 |
4.3 实践环节的创作方法 |
4.3.1 纸上模型 |
4.3.2 实物模型 |
4.3.3 高保真模型 |
4.3.4 隐喻设计 |
4.3.5 布局设计 |
4.3.6 动态效果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内容创作方法的评估机制 |
5.1 概念环节的评估机制 |
5.1.1 扎根理论研究法概述 |
5.1.2 基于实际案例的质性分析 |
5.2 实践环节的评估机制 |
5.2.1 标签决策 |
5.2.2 认知勘查与角色扮演 |
5.2.3 协同交互 |
5.2.4 眼动测试 |
5.2.5 心理及生理观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做的项目 |
致谢 |
(9)聚合思维、逆向思维在高中材料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现状研究 |
(一)高中材料作文教学现状研究 |
(二)对高中材料作文教学现状研究的评述 |
二、课题的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高中生在材料作文写作中存在的思维问题及原因 |
(一)存在的思维问题 |
(二)存在思维问题的主要原因 |
四、课题研究方法、目标、可行性研究及创新点 |
(一)课题采取的研究方法 |
(二)课题研究目标 |
(三)课题可行性研究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聚合、逆向思维与高中材料作文的关联 |
第一节 概念界定(聚合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含义) |
第二节 聚合思维与逆向思维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聚合、逆向思维与高中材料作文的内在联系 |
一、聚合思维与高中材料作文的内在联系 |
二、逆向思维与高中材料作文的内在联系 |
第二章 聚合、逆向思维在高中材料作文写作中的运用原则 |
第一节 高中材料作文命题类型及命题特点 |
一、高中材料作文的命题类型 |
二、高中材料作文的命题特点 |
第二节 聚合、逆向思维在高中材料作文写作中的运用原则 |
一、审题立意的原则 |
二、谋篇布局的原则 |
三、选材剪裁的原则 |
四、组织语言的原则 |
第三章 聚合、逆向思维在高中材料作文写作中的运用方法 |
第一节 审题立意的方法 |
第二节 谋篇布局的方法 |
第三节 选材剪裁的方法 |
第四节 组织语言的方法 |
第四章 聚合、逆向思维在高中材料作文写作中的运用过程 |
第一节 审题立意的运用过程 |
第二节 谋篇布局的运用过程 |
一、运用聚合思维谋篇布局 |
二、运用逆向思维谋篇布局 |
三、举例分析运用过程 |
第三节 材料组织的运用过程 |
一、运用聚合思维选材剪裁 |
二、运用逆向思维选材剪裁 |
三、举例分析运用过程 |
第四节 组织语言的运用过程 |
一、运用聚合思维组织语言 |
二、运用逆向思维组织语言 |
三、举例分析运用过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按照汉字结构与汉语思维的规律教识字——以《识字8》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透过独体字“贯通形音义”的结构特点, 学习汉字意象性的思维方式 |
二、透过形声字“类化加形旁”的结构特点, 学习汉字整体性的思维方式 |
三、从鲜明的诗性与隐喻出发, 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 |
四、识读用同步, 回到“语言即思维, 语言即文化”的根 |
四、看图思维规律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看图写话,从儿童出发——《看图画,写一写》教学实录及评析[J]. 顾卫娟,程言峰.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21(09)
- [2]基于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初级汉语口语教材二次开发研究 ——以《看图说话》为例[D]. 吴文君. 安徽大学, 2021
- [3]小学生写作思维培养研究[D]. 李思圆.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D]. 石迎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可视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孔明媚.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三部曲”[J]. 汪甘霖.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 2020(05)
- [7]小学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教育的研究[D]. 包雅倩. 湖南大学, 2019(07)
- [8]数字内容的创作研究[D]. 颜大威. 上海大学, 2018(03)
- [9]聚合思维、逆向思维在高中材料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伍新春. 四川师范大学, 2016(05)
- [10]按照汉字结构与汉语思维的规律教识字——以《识字8》为例[J]. 宋飞.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