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品味”不是那“品位”(论文文献综述)
刘天宇[1](2021)在《纳博科夫长篇小说《天赋》中的庸俗》文中研究指明《天赋》是美籍俄裔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最后一部俄语小说。在《天赋》虚实交加的艺术世界中,并非只有落寞的侨民生活、失去的往昔天堂,纳博科夫的笔触早已触及到人性中脆弱的一环——庸俗。纳博科夫认为自己是一位抨击罪恶、谴责愚蠢,嘲笑庸俗和残忍的固执道德家。长期以来,西方学界对于“庸俗”的评判莫衷一是,但纳博科夫却从母语出发,根植于俄罗斯文学,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本论文运用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探究纳博科夫长篇小说《天赋》中的庸俗。论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关于庸俗”,首先从社会、经济、美学等几个层面对“пошлость”的同义词“媚俗”进行解读,并借此引出纳博科夫对“пошлость”的阐释;在俄语语境下探究“пошлость”的俄语词源,在梳理纳博科夫在《俄罗斯文学讲稿》和《尼古拉·果戈理》中对庸俗见解的基础上,以果戈理、契诃夫的作品为例归纳19世纪60年代以来俄罗斯文学中的庸俗现象。回顾纳博科夫早期俄语作品中的庸俗现象,为阐释《天赋》中的庸俗做铺垫。第二章“社会的庸俗群像——聚焦柏林的俄侨群体”,主要选取《天赋》中三位身份、年龄不同的人物:西奥果列夫、雅沙、亚历山德拉·雅科芙列芙娜,由浅到深,分别揭开庸俗的三层面孔,即鄙俗、从众、冷漠,从而印证庸俗超越时间、空间与民族的危害性。第三章“文学的庸俗——聚焦车尔尼雪夫斯基”,通过《天赋》中主人公为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所着的传记,关注纳博科夫所理解的文学中的庸俗,即虚假的自我感动、呆滞的审美品位、政治化的文学观。第四章“纳博科夫的拨正”,从三个角度探究纳博科夫在《天赋》中为克服庸俗所做的努力,首先,在人物设置方面,以妻子薇拉·斯洛尼姆为蓝本塑造了与庸俗群像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济娜;在情节方面,则以普希金的生平和作品贯穿全文,践行普希金的文学理念;最后则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构建新型读者关系,引领读者远离庸俗的滥觞。最后总结《天赋》中庸俗的几重涵义和纳博科夫的抗衡。
林亚亚[2](2021)在《文化缺省的翻译补偿策略 ——以《品味档案:美国早期种族与饮食》的汉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该报告作者选取了美国历史上首本系统探讨美国建国初期饮食文化与种族关系的书《品味档案:美国早期种族与饮食》作为翻译实践素材,并在翻译过程中详细记录了遇到的各类翻译难题,最终选取了最突出的难点——文化缺省——作为本次论文主要研究点。文化缺省在历史文化类文本当中十分常见,虽然已存在大量针对文化缺省的翻译补偿研究成果,但针对各类文化缺省,译者到底应该采取何种补偿策略?如何运用补偿策略?这依旧是十分棘手的问题,策略的生搬硬套有时会适得其反。该报告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作者对整个翻译过程做了详细的记录,并统计了原文本中出现的文化缺省现象的类别及其所需运用到的各类翻译补偿策略,以及每一类补偿策略的运用次数。最终,在针对突出难点进一步深度挖掘、分析译文后,作者总结出了在本次翻译实践中所运用的五种具体翻译补偿策略,即直译加注、音译加注、增益、归化、归化结合加注。作者希望本次研究,能够为今后翻译实践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的文本类型以及文本语境中,同类文化缺省现象所需使用的翻译补偿策略也会有所不同,译者在实际翻译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选择合适的策略。
邓琳琳[3](2021)在《部编本初中写景抒情类文言文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古人留给了我们大量的优秀文化遗产,这些优秀的文化推使我们在时代发展的路上不断前行。文言文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让我们在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汲取养分,感受我国古代文字的魅力。现今社会,许许多多的人在文化中迷失了方向,中华民族是有坚定灵魂的民族,我们要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在时代发展中拥有坚实的力量。现代中学生正是缺少这种来源于文化的自信力,因此对于他们来说,理应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写景抒情类文言文作为文言文的一条支流,它是古人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是学习语文的重要资源。本文通过五个部分对部编本初中写景抒情类文言文的教学进行研究。绪论部分主要说明的是选题缘由、研究目的、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思路。论文的正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是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以及教材中写景抒情类文言文的编排情况分析,首先阐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其次分析了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再次根据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写景抒情类文言文选篇的景物题材情况以及文人情感展开分析;最后分析了写景抒情类文言文的教学意义。第二章是对写景抒情类文言文教与学的情况的问卷调查,并结合问卷发现了写景抒情类文言文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在前两章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写景抒情类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解字词,品味语言”;“赏析文章,学习写景手法”;“领悟情感,塑造学生品格”;“传承文化,提高文化素质”。第四章探究了写景抒情类文言文的教学策略。一是,依据单元导读,制定教学计划;二是,开展情境教学,感悟“情之深”与“景之美”包括“重现时代背景,引发情感共鸣”和“借助多媒体进行氛围教学,提升审美品位”两个方面;三是,注重诵读指导,培养学生语感;四是,强调学以致用,进行读写结合训练;五是,建立文本比较,强化拓展学习,包括“比较阅读,加深学习印象”和“拓展延伸,单篇阅读与类文阅读结合”两个方面。
李欣蝶[4](2021)在《亨利·霍姆园林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亨利·霍姆作为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其在美学领域所做出的贡献长期以来被国内学术界所忽视。本文试图在全面介绍霍姆生平、学术贡献和思想史地位的基础上,梳理亨利·霍姆的美学思想,并重点强调其基于中国园林艺术西传背景下,对园林美学的深入阐发。通过这一阐发,我们试图展现现代西方美学发展过程中,对中国园林艺术的理解与美学学科核心命题的密切关联。亨利·霍姆扩大了审美范畴,他将“宏伟”与“崇高”区分开来,至此,崇高感被视为美的对立面,它引起了我们对“宏伟”对象心理上的回应,那些令人恐惧的感受转移成一种生理上的不适。霍姆也在艾迪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想象力在场(ideal presence),肯定艾迪生提出的“想象的快感”,更加强调了想象之于审美的重要性。而亨利·霍姆的美学思想与中国园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园林,其中岭南园林作为亨利·霍姆心中完美的园林范式呈现在霍姆的美学思想体系中,霍姆同通过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探寻建立统一审美品味的可能性。
雷猛猛[5](2021)在《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影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发增加,体育健康重视程度提升。伴随全民健身的热潮,体育消费和体育产业发展迅猛,诸如“球鞋热”、“运动打卡”“马拉松”等炫耀性体育消费在大学生中日益盛行,而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的浪费性、争议性引起社会关注,亟待解决。因此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进行理论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对“球鞋热”进行个案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定义为:大学生这特殊群体通过明显、公开的体育消费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消费金额高、消费数量大、消费产品稀缺等多种方式),借助体育消费的象征意义和附加功能来获取身份、地位、荣誉、声望、个性、品味、体魄、技能等符号价值,最终获取外界认可、实现认同的消费行为。(2)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的表现形式分为以“荣誉”、“地位”为代表的炫耀性体育消费、以“时尚”为主要的炫耀性体育消费、以“品味”为代表的炫耀性体育消费、以“个性”为代表的炫耀性体育消费四大类。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具有普遍性、差异性、浪费性、争议性等特点。(3)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和发生机制结果为:财富地位对外我性有正向影响;面子对外显性炫耀有正向作用;松圈主义对外我性具有正向作用;品味对内我性具有正向作用;个性对内我性具有正向作用,外我性对炫耀性体育消费具有正向作用;内隐性对炫耀性体育消费具有正向作用。通过对定量与定性的分析发现,传统型炫耀性体育消费的驯化与现代型炫耀性体育消费的兴起影响下;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存在裂变现象;“面子主义”起到了加速作用;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则是炫耀性体育消费的重要原因;炫耀性体育消费的悖论导致了消费异化的产生。(4)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的作用如下,个体层面:有利于个体促进构建新生活理念,搭建新自我实现途径的同时,过度炫耀,反而会歪曲价值观;宏观层面:推动体育发展,促进社会发展,但也会导致浪费资源,阻碍社会发展。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新趋势:由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消费转化;由传统型体育消费向新型炫耀性体育消费转化;非炫耀性体育消费行为逐渐呈现;大众化、普及化将是炫耀性体育消费的宿命。对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的反思如下:消费高低并非判断体育消费是否炫耀的标准;紧扣体育的本质功能方可不丢失根本;自我实现才是体育消费的终极旨归。(5)为防止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发生异化,提出相关建议:社会层面,提倡科学理性消费;学校层面,注重体育文化培育;家庭方面,重视消费品质培养;个体层面,回归体育消费本质。
杨依晴[6](2020)在《“打卡热”中的青年时尚品味分析 ——以“打卡网红艺术展”为例》文中认为“网红展”打卡是近年来城市中的一种青年时尚,它伴随着文化消费的热潮出现,借由互联网的传播效应引发了较大的流行效果。本研究通过对展览爱好者青年进行深入访谈,以及对网络中的“网红展”打卡内容进行观察,探讨“网红展”打卡流行现象所体现的青年时尚品味的具体内涵和形成原因,并尝试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首先,“网红展”打卡体现了青年对尚新的时髦品味、文艺的浪漫品味和小众的个性品味的追求,青年们将艺术展览视为一种新奇体验和时髦的休闲活动,将之作为构筑浪漫生活的一部分,并在这种相对小众的爱好中获得品味上的优越感。他们也积极地在网络缺场空间中打造理想自我景观,并努力使用一种自然的、克制的方式来展现品味。青年的时尚品味追求是在社会背景、传媒因素和心理因素三个方面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社会背景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和文化工业使人们向往并能够追求艺术化的生活;传媒因素方面,大众媒体抬高了品味的重要性,并塑造出美好生活的标准样态,新媒体也为青年时尚品味的展示、互动和传播创造了良好的传播环境;心理上,一方面城市生活压抑了人的审美和情感,使人们渴望在艺术欣赏中得到释放;另一方面青年自身的地位恐慌也催生了品味焦虑,使他们急于建构出生活风格。品味与阶层的关系在当前的社会中变得更加复杂。青年对“网红展”的追逐源于对艺术展代表的文化精英的品味的向往,包含着由此获取品味文化资本的希望。打卡的方式也能帮助他们找到自身所处的品味共同体,获得圈层内部的认同,但同时也体现出青年的品味建构依赖于符号消费,这实际上不利于审美品味的提升,从中获得的认同也显得短暂而虚无。
范玉刚[7](2020)在《“品味制造”的美学批判与“创意美学”何为——美学史的一种别样解读》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文化创意时代的来临,美学研究进入文化创意重要性凸显的时代。新时代审美活动的趋势是审美与市场和经济发展形成某种同构性关系,审美话语、审美实践出现诸多迥异的新特点。合乎时代机缘生成的"创意美学",既和新时代的文化创意本质相关联,又与新时代大众依托数字化技术的审美实践相切近,在关注美的经济价值中呈现流动性、变化性,数字化、可计算性,共享性(审美体验共同体)、开放性,品味的制造性、审美的生产性与消费的创造性等诸多特点。作为新的美学研究范式,"创新美学"是一种新的美学研究境域的敞开,通过对流行的"品味制造"的审慎批判和审美资本主义逻辑的遏制,有效阐释新时代大众的审美实践,实现以中国美学理论阐释中国审美经验的目标诉求。"创意美学"的合理性不仅来自于大众审美实践的变化,还有着美学思想史的理据。契合人类文化多样性、美学研究多元范式的"美美与共"也许是一种理想状态。
王依睿[8](2020)在《美妆时尚影响下我国女性白领化妆行为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女性白领的化妆行为越来越普遍,其流行的背后嵌入了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的共同书写。本研究从当前我国的美妆时尚出发,研究其影响下女性白领的化妆行为,旨在回答我国当前女性白领化妆“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力求从女性白领的生活状态出发,理解当代青年焦虑、性别建构与身体规训。在研究方法层面,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和内容分析法这三种研究方法。在美妆时尚的影响下,当前女性白领的化妆行为呈现化妆普遍化、时尚化妆仪式化、学习化妆持续化和时尚消费理性化等特点。研究发现,从宏观层面看,女性白领开始频繁化妆有其必然性,它是多种社会力量以美妆时尚为载体对女性实施身体规训的结果。资本、男性秩序与大众传媒合谋,生产出了现代社会中的“美丽标准”和“化妆带来美丽”的神话,甜蜜地劝说个体按照标准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改造。然而在压倒性的结构因素面前,女性白领并非只是被动地接受规训,从个人的生命体验出发,化妆是其经过充分理性思考后的主动选择。化妆是一种建构时尚认同的行动策略,是一种进行印象管理的身体技术,是一种表象性的身体美学,是一种“避让但不逃离”的日常生活实践。在多变的妆容背后,是一个自我控制的理性主体。女性白领通过化妆来应对风险,回应社会的多重要求,实现创造性的自我提升。
徐逍[9](2020)在《数据自我镜像的客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APP“个人年度报告”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大数据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大数据的意义在于通过量化的方式反映现实,以构建现实世界的镜像,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认识自我。近几年,各类APP于年末推出“个人年度报告”,以其所储存的用户数据,描绘用户个体画像,既帮助用户管理生活消费轨迹,又为用户建立了数据自我镜像。本研究以镜像理论作为理论根基,运用质化研究的方法对数据自我镜像呈现主体自我时的客观性问题进行探究。通过文本分析,研究总结了“个人年度报告”中数据自我镜像的分类、建构流程以及呈现的四个维度。再者,研究选择网易云音乐年度听歌报告和支付宝年度账单作为案例进行用户深度访谈,从用户评价中探究数据自我镜像的客观性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表现在四个维度的自我,其镜像客观性都是有限的,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影响客观性的因素具体可以分为数据处理过程的非客观性、算法机制的隐性支配和品牌营销动机的控制。结合镜像理论进行反思得出如下结论:数据自我镜像是用户行为自我的反映、是技术作用下的自我物化,也是理想自我的投射。本研究的价值在于,帮助个体确立对待大数据及技术文化的正确态度,也有助于数据营销产品的优化,同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易菲[10](2020)在《影像里的摩登生活 ——探析近代上海都市时尚生活与时尚设计(1896-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将中国电影的发源地上海作为研究起点,通过电影影像来透视近代的时尚生活与时尚设计,并以影像下的女明星为切入点,重点研究早期影像与时尚观念的关系、影像衍生的电影刊物对时尚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影像中女明星的时尚元素、时尚设计的演变历程,以及影像牵引的时尚潮流和时尚消费等问题。1896-1949年,上海电影经历了一个从植入到快速发展的过程。“摩登”观念通过欧美电影传入上海,营造出一个新的时尚文化。20世纪20-40年代是上海电影繁荣发展时期,致使电影明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本论文通过近代上海影片等影像资料,呈现上海近代都市典型生活形态的“样本”,并运用学科交叉视角,解读近代设计的时尚观念,探析都市生活与时尚设计的发展特性,从中发现影像下的明星不仅是近代时尚娱乐的产物,也是上海时尚文化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她们留下的图像、影像和文字资料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全新的都市时尚生活场景。而影像作为一种视角,还原了近代上海时尚生活,为研究提供了一种参考。研究发现,电影与时尚设计、时尚文化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影像下女明星的时尚设计来看,服装款式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设计风格、穿着理念都带有明显的西方烙印;从影像下时尚潮流与时尚演变的构建来看,时尚文化对上海时尚工业和时尚消费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论文从影像下女明星的角度来解读近代上海时尚,不仅可以了解近代上海时尚文化的进程和都市时尚生活方式,更能深刻地反映上海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时尚价值观、消费体系的变迁及其对中国时尚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二、这“品味”不是那“品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这“品味”不是那“品位”(论文提纲范文)
(1)纳博科夫长篇小说《天赋》中的庸俗(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1 绪论 |
2 关于庸俗 |
2.1 “庸俗”的概念考辨 |
2.1.1 西方学界的“媚俗艺术” |
2.1.2 俄语语境中的“пошлость” |
2.2 纳博科夫与庸俗 |
2.2.1 纳博科夫论庸俗 |
2.2.2 纳博科夫早期俄文作品中的庸俗书写 |
3 社会的庸俗群像——聚焦柏林的俄侨群体 |
3.1 庸俗的第一层面孔——鄙俗 |
3.2 庸俗的第二层面孔——从众 |
3.3 庸俗的第三层面孔——冷漠 |
4 文学的庸俗——聚焦车尔尼雪夫斯基 |
4.1 虚假的自我感动 |
4.2 呆滞的审美品位 |
4.3 政治化的文学观 |
5 纳博科夫对庸俗的拨正 |
5.1 塑造对立的人物形象 |
5.2 重拾俄罗斯的文学传统 |
5.3 构建新型读者关系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文化缺省的翻译补偿策略 ——以《品味档案:美国早期种族与饮食》的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port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
1.3 Practice-based Research Questions |
1.4 Methodology |
1.5 Translation Tools |
1.6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2. Task Description |
2.1 Introduction to An Archive of Taste:Race and Eating in the Early United States |
2.2 Selection of An Archive of Taste: Race and Eating in the Early United States |
2.3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in An Archive of Taste: Race and Eating in the Early UnitedStates |
3. Process Description |
3.1 Translation Tools and References |
3.2 Translation Schedule |
3.3 Translation Quality Control |
4. Literature Review |
4.1 Cultural Default |
4.1.1 Definitions of Cultural Default |
4.1.2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ultural Default |
4.1.3 Necessity of Compensation for Cultural Default |
4.2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
4.2.1 Definitions of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
4.2.2 Classifications of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
4.2.3 Strategies for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
5. Analytical Framework |
5.1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a Footnote or an Endnote |
5.2 Contextual Amplification |
5.3 Adaptation without Annotation |
5.4 Transliteration with Annotation |
5.5 Adaptation with Annotation |
6. Case Analysis |
6.1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a Footnote or an Endnote |
6.1.1 Historical Events and Terms |
6.1.2 Significant Figures |
6.1.3 Things Unfamiliar to Target Readers |
6.1.4 Books and Magazines Quoted |
6.2 Contextual Amplification |
6.2.1 Figures and Places |
6.2.2 Phrase with Connotation |
6.3 Adaptation without Annotation |
6.4 Transliteration with a Note |
6.5 Adaptation with Annotation |
7. Conclusion |
7.1 Major Findings |
7.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
(3)部编本初中写景抒情类文言文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综述 |
(一)关于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教学研究 |
(二)关于写景抒情类文言文的教学研究 |
四、研究思路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部编本初中写景抒情类文言文在教材中的情况分析 |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目标规划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 |
三、教材中写景抒情类文言文的选篇情况分析 |
(一)教材中写景抒情类文言文的选篇情况 |
(二)写景抒情类文言文选篇之写景题材分析 |
(三)写景抒情类文言文选篇之文人情感挖掘 |
四、写景抒情类文言文的教学意义 |
(一)以优美的语言文字培养语感,提升阅读能力 |
(二)以自然山水净化心灵,提升审美品味 |
(三)以文人情感影响认知,培养独立人格 |
第二章 部编本初中写景抒情类文言文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 |
一、对学生写景抒情类文言文学习情况的调查 |
(一)对文言文学习喜欢情况的调查 |
(二)对写景抒情类文言文认知情况的调查 |
(三)对写景抒情类文言文学习情况的调查 |
二、对教师写景抒情类文言文教学现状的调查 |
(一)对写景抒情类文言文教学兴趣的调查 |
(二)对写景抒情类文言文教学概况的调查 |
三、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一)学生方面 |
(二)教师方面 |
第三章 部编本初中写景抒情类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
一、理解字词,品味语言 |
(一)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
(二)熟读成诵,品味精美语言 |
二、赏析文章,学习写景手法 |
(一)正面与侧面结合的写景手法 |
(二)动景与静景结合的写景手法 |
(三)虚景实写的写景手法 |
(四)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的写景手法 |
(五)白描的写景手法 |
三、领悟情感,塑造学生品格 |
四、传承文化,提高文化素质 |
第四章 部编本初中写景抒情类文言文的教学策略 |
一、依据单元导读,制定教学计划 |
二、开展情境教学,感悟“情之深”与“景之美” |
(一)重现时代背景,引发情感共鸣 |
(二)借助多媒体进行氛围教学,提升审美品位 |
三、注重诵读指导,培养学生语感 |
四、强调学以致用,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
(一)仿写训练 |
(二)文章改写 |
五、建立文本比较,强化拓展学习 |
(一)比较阅读,加深学习印象 |
(二)拓展延伸,单篇阅读与类文阅读结合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关于部编本初中写景抒情类文言文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关于部编本初中写景抒情类文言文的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亨利·霍姆园林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独特之处 |
第一章 亨利·霍姆园林美学的产生背景 |
第一节 亨利·霍姆生平 |
第二节 社会氛围和关系网络:霍姆学术的诞生土壤 |
第三节 亨利·霍姆的美学思想传承 |
第二章 《批评原理》中的主要美学思想 |
第一节 霍姆论本质美、关联美、实用美 |
第二节 比例与关系之辩:霍姆美学的核心论题 |
第三节 “想象力在场”:霍姆的意境美学 |
第三章 亨利·霍姆美学思想中的中国园林——自然与人的互相化育 |
第一节 亨利·霍姆:“Sharawadgi”——人类对自然的改造 |
第二节 中国园林——想象力的游乐园 |
第三节 园林艺术对人的德育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社会发生转型,消费社会来临,炫耀性消费风行 |
1.1.2 体育消费重要性凸显,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风靡,社会问题重生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炫耀性消费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2 炫耀性体育消费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1.5 创新之处 |
1.5.1 炫耀性体育消费理论的内容与应用扩展 |
1.5.2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研究内容拓展,为促进行为转化提供建议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的理论基础 |
3.1 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基本理论 |
3.1.1 概念界定 |
3.1.2 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表现形式 |
3.1.3 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的种类 |
3.1.4 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的特点 |
3.2 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相关理论 |
3.2.1 符号理论与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 |
3.2.2 拟剧理论与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 |
3.2.3 认同理论与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 |
3.3 小结 |
4 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
4.1 模型假设与问卷设计 |
4.1.1 维度预设与模型构建 |
4.1.2 编制量表 |
4.1.3 预调查与正式问卷的确定 |
4.2 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
4.2.1 调查对象的描述性分析 |
4.2.2 测量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4.3 信、效度检验 |
4.3.1 信度检验 |
4.3.2 效度检验 |
4.4 结构方程模型 |
4.4.1 结构方程模型建构 |
4.4.2 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度分析 |
4.4.3 模型路径系数及显着性分析 |
4.5 小结 |
5 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个案分析 |
5.1 “球鞋文化”的兴起与流行 |
5.2 炫耀性体育消费效应下的自我认同的建构与表达 |
5.2.1 球鞋消费:现实身份的迷茫的投射 |
5.2.2 球鞋分享:卓越生活者的身份展演 |
5.2.3 成就体验:主我存在的显现 |
5.3 球鞋消费对群体归属和社会认同的追寻 |
5.3.1 群体狂欢:从被动污名到自主拥抱集体的范式转换 |
5.3.2 集体记忆:仪式感下的社会认同 |
5.4 炫耀性体育消费的动机:对“卓越运动者”的渴望 |
5.4.1 大学生身份焦虑下对社会认同的追求 |
5.4.2 大学生参照群体对优势地位的争夺 |
5.4.3 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对消费欲望的放大 |
6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1 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行为的表征与发生机制分析 |
6.1.1 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的裂变: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
6.1.2 “面子主义”的加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场 |
6.1.3 认同作用的催化: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并重 |
6.1.4 炫耀性体育消费的悖论:消费异化的产生 |
6.2 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的功能与作用 |
6.2.1 个体层面 |
6.2.2 宏观层面 |
6.3 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新趋势 |
6.3.1 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由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消费转化 |
6.3.2 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由传统型体育消费向新型炫耀性体育消费转化 |
6.3.3 非炫耀性体育消费行为逐渐呈现 |
6.3.4 大众化、普及化将是炫耀性体育消费的宿命 |
6.4 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的反思 |
6.4.1 消费水平高低不是判断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 |
6.4.2 紧扣体育的本质功能方可不丢失根本 |
6.4.3 自我价值实现才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最终归宿 |
6.5 建议 |
6.5.1 社会层面:提倡科学理性消费 |
6.5.2 学校层面:注重体育文化培育 |
6.5.3 家庭方面:重视消费品质培养 |
6.5.4 个体层面:回归体育消费本质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打卡热”中的青年时尚品味分析 ——以“打卡网红艺术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品味的定义流变 |
二、品味与社会阶层 |
三、品味、生活风格与消费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网红展”概述及“打卡”行为的界定 |
第一节 艺术展的时尚化过程 |
第二节 “网红展”和“打卡”的界定 |
一、何为“打卡” |
二、“网红展”的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网红展”的类型和特征 |
一、“网红展”的几种类型 |
二、“网红展”的主要特征 |
第三章 “网红展打卡”中的时尚品味分析 |
第一节 从“网红展”看青年的品味追求 |
一、尚新的时髦品味 |
二、“文艺”的浪漫品味 |
三、小众的个性品味 |
第二节 “打卡”:品味的线上表达 |
一、缺场空间中的品味展演 |
二、品味的景观化呈现 |
三、低调与克制的炫耀 |
第四章 青年时尚品味:社会、传媒与心理 |
第一节 青年时尚品味的社会背景分析 |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 |
二、文化工业和艺术的商品化 |
第二节 青年时尚品味的传媒因素分析 |
一、大众传媒中的品味话语 |
二、新媒体的推波助澜 |
第三节 青年时尚品味的心理因素分析 |
一、现代城市性下的审美欲望膨胀 |
二、身份不确定带来品味焦虑 |
第五章 “打卡网红艺术展”时尚品味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社会区分的指标 |
一、“网红展”代表的中等品味 |
二、对中产阶层文化精英品味的认同 |
三、作为一种职业素养的审美品味 |
四、品味共同体与圈层化社交 |
第二节 消费:品味建构的捷径 |
一、消费社会的品味经济 |
二、“网红展”打卡中的符号消费意涵 |
三、文化符号与虚幻认同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品味制造”的美学批判与“创意美学”何为——美学史的一种别样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意美学”视域中的“品味制造” |
二、美学史的斑斓色彩与复线结构 |
三、多元美学研究范式的“美美与共” |
(8)美妆时尚影响下我国女性白领化妆行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青年时尚的研究 |
二、关于女性身体的研究 |
第三节 核心概念和论文内容框架 |
一、核心概念 |
二、论文内容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访谈法 |
二、参与式观察法 |
三、内容分析法 |
第二章 传统与当代的女性化妆及其变化 |
第一节 传统的女性化妆 |
第二节 当代女性化妆及其时尚 |
一、时代背景:妇女解放与白领阶层的产生 |
二、当前美妆时尚的发展历程 |
第三章 社交媒体时代的美妆时尚分析 |
第一节 《瑞丽服饰美容》杂志内容分析 |
一、美妆时尚的妆容风格分析 |
二、美妆时尚的妆容功能分析 |
三、美妆时尚的妆容适用场合分析 |
第二节 美妆时尚的逻辑:“求新求变” |
一、日常场合与非日常场合的对立 |
二、风格化的个性妆容 |
第三节 美妆时尚的传播:“去中心化” |
一、时尚榜样:美妆博主 |
二、传播途径:种草与拔草 |
第四章 时尚影响下女性白领化妆行为的特点分析 |
第一节 化妆普遍化 |
一、“准白领”化妆:大学是座“天然的美容院” |
二、白领化妆:化妆作为一种职场礼仪 |
第二节 时尚化妆仪式化 |
第三节 学习化妆持续化 |
一、常变常新的身体时尚 |
二、娱乐化的学习过程 |
第四节 时尚消费理性化 |
第五章 时尚受众:“美丽标准”与被规训的身体 |
第一节 资本扩张:“化妆带来美丽”的神话 |
第二节 传统观念:化妆与女性气质 |
一、口红与女性魅力 |
二、化妆与女性性别社会化 |
第三节 大众传媒:拟真时代与美丽奇观 |
一、“美丽标准”与购买美丽 |
二、美妆博主与美丽奇观 |
第六章 理性主体:风险社会中的自我掌控 |
第一节 认同构建:自我表现与群体适应 |
一、差异性意欲与自我认同 |
二、趋同性诉求与社会认同 |
第二节 交往行为:化妆策略与可控的身体 |
一、化妆策略:情境与身份 |
二、印象管理与可控的身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对象资料整理 |
致谢 |
(9)数据自我镜像的客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APP“个人年度报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概念阐释及理论基础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 |
2 数据自我镜像在APP“个人年度报告”中的呈现 |
2.1 APP“个人年度报告”发展现状 |
2.2 数据自我镜像的分类 |
2.3 数据自我镜像的建构 |
3 访谈设计 |
3.1 访谈案例选择:网易云音乐年度听歌报告、支付宝年度账单 |
3.2 访谈过程规划 |
4 数据自我镜像客观性的用户评价 |
4.1 数据自我镜像的客观呈现 |
4.2 数据自我镜像的非客观呈现 |
4.3 数据自我镜像的客观性规律 |
5 数据自我镜像客观性的影响因素 |
5.1 数据处理过程的非客观性 |
5.2 算法机制的隐性支配 |
5.3 品牌营销动机的控制 |
6 讨论与反思 |
6.1 数据自我镜像客观性的反思 |
6.2 大数据及技术文化的反思 |
7 研究总结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建议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受访者个人信息汇总 |
致谢 |
(10)影像里的摩登生活 ——探析近代上海都市时尚生活与时尚设计(1896-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课题相关学术史综述 |
三、研究相关概念 |
四、研究路径与方法 |
五、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新旧交织:影像里的时尚观念植入 |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中的时尚交织 |
一、“摩登”观念的兴起 |
二、“摩登”与“时尚”的嬗变 |
第二节 国际化都市的时尚诉求 |
一、洋时尚的本土化过程 |
二、洋时尚的冲突与认同 |
第三节 新旧交织中的时尚业态 |
一、转型期下的时尚社交 |
二、墨守成规的反对质疑 |
三、蠢蠢欲动的时尚动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颠覆传统:影像派生的时尚文化传播 |
第一节 电影刊物的时尚媒介传播 |
一、争奇斗艳的时尚专刊 |
二、丰富多彩的时尚图像 |
三、人尽皆知的时尚传播 |
第二节 欧美电影的时尚文化载入 |
一、好莱坞时尚文化的传入 |
二、中西交融的时尚价值观 |
第三节 明星效应下的时尚思潮 |
一、明星身份的认同 |
二、时尚模仿的狂热 |
三、明星制造的时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霓裳舞动:影像繁衍出的时尚元素创新 |
第一节 服饰文化的转型演变 |
一、繁花似锦:旗袍的黄金年代 |
二、走向奢华:服装款式百变化 |
第二节 妆容配饰的魅力吸引 |
一、面目一新:潮流元素影响 |
二、自我创新:华丽风格塑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个性缤纷:影像潮流牵引的时尚主义 |
第一节 时尚潮流的新发展 |
一、广告:明星价值的体现 |
二、国货:时尚工业的促进 |
第二节 新女性身份的新定义 |
一、自由空间的拓展 |
二、都市生活的主导 |
第三节 时尚消费的新模式 |
一、全新的消费观 |
二、充足的消费能力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附录1 :《上海画报(上海1933)》封面女郎一览表 |
附录2 :1937年《时代电影(上海)》的《国货明星点将录》 |
附录3 :图注 |
参考文献 |
参考影片 |
致谢 |
四、这“品味”不是那“品位”(论文参考文献)
- [1]纳博科夫长篇小说《天赋》中的庸俗[D]. 刘天宇. 浙江大学, 2021(08)
- [2]文化缺省的翻译补偿策略 ——以《品味档案:美国早期种族与饮食》的汉译为例[D]. 林亚亚.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部编本初中写景抒情类文言文的教学研究[D]. 邓琳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亨利·霍姆园林美学思想研究[D]. 李欣蝶.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行为研究[D]. 雷猛猛. 中北大学, 2021(09)
- [6]“打卡热”中的青年时尚品味分析 ——以“打卡网红艺术展”为例[D]. 杨依晴.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7]“品味制造”的美学批判与“创意美学”何为——美学史的一种别样解读[J]. 范玉刚.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4)
- [8]美妆时尚影响下我国女性白领化妆行为分析[D]. 王依睿.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9]数据自我镜像的客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APP“个人年度报告”为例[D]. 徐逍. 暨南大学, 2020(04)
- [10]影像里的摩登生活 ——探析近代上海都市时尚生活与时尚设计(1896-1949)[D]. 易菲.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