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形成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朱林莹[1](2020)在《天维菌素与阿维菌素交互抗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维菌素A(Tenvermectins A,TVMs A)是从基因工程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MHJ1011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的新型阿维菌素衍生物,具有很好的杀虫杀螨活性。本文以室内选育出的小菜蛾中抗天维菌素A品系RS(RR=33.57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天维菌素与阿维菌素等药剂的交互抗性,抗性种群现实遗传力、抗性风险评估、适合度代价以及抗性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RS品系对阿维菌素等5种药剂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RS品系仅与氯氰菊酯(RR=10.26倍)存在中等水平交互抗性;与天维菌素B(RR=1.80倍)、阿维菌素B1a(RR=2.29倍)、氯虫苯甲酰胺(RR=3.89倍)和多杀菌素(RR=1.95倍)等四种杀虫剂不存在交互抗性。2.抗性现实遗传力结果表明:RS品系的平均选择响应R随着筛选代数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现实遗传力从G4代到G9代数值下降,表明小菜蛾种群中起始抗性基因频率低。G9抗性现实遗传力h2=0.0135,这表明小菜蛾对天维菌素A抗性遗传力低,即抗性发展慢,不易得到高抗种群。3.抗性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假定田间种群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室内筛选估算值的1/2,使用天维菌素A来防治小菜蛾,若杀死率达到50%、60%、70%、80%、90%,预计小菜蛾获得10倍抗性所需代数分别为113代、93代、77代、64代、51代。4.利用两性生命表研究小菜蛾RS和SS品系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与SS品系相比,RS品系卵期显着延长,幼虫的发育历期、蛹期、雌成虫寿命、雄成虫寿命、总繁殖前期和产卵天数均显着缩短,蛹孵化率、雌成虫存活率较明显下降,相对适合度代价为0.9930,说明RS品系存在适合度代价。5.解毒代谢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与SS品系相比,RS品系中多功能氧化酶活性高2.92倍,羧酸酯酶活性增加2.86倍,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高1.72倍。推测小菜蛾对天维菌素A产生中等抗性,与多功能氧化酶和羧酸酯酶活性增加有关。6.通过克隆测序RS和SS品系谷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α亚基,并测定4种抗性相关基因的m RNA表达量差异。结果表明:与SS品系相比,RS品系的谷氨酸氯离子通道α亚基存在6处突变,与小菜蛾对天维菌素A抗性产生有关;在m RNA水平上,RS品系为SS品系的4.86(Px Glu Cl)倍、3.85(ABCC2)倍、2.94(CYP6)倍、2.05(GST)倍,其中Px Glu Cl、ABCC2和CYP6三个基因差异显着,GST无显着性差异。综上,小菜蛾对天维菌素A产生中抗水平可能是由谷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ABC转运蛋白与多功能氧化酶共同协作,多基因调控形成的抗性机制。
徐巨龙[2](2020)在《小菜蛾对十种杀虫剂的抗性检测及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风险评估》文中认为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属鳞翅目菜蛾科,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的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害虫。由于小菜蛾的危害极大,因此用于治理小菜蛾的费用也是十分的高昂,经统计,全世界每年用于防治小菜蛾的费用高达40-50亿美元。小菜蛾幼虫主要取食十字花科蔬菜的叶片,严重时全叶被取食成网状。小菜蛾本身具有世代短、发生量大、抗药性发展快且较为严重等特点,因此对防治小菜蛾的过程中造成了较大的困难。为了有效的防治小菜蛾,减少其对蔬菜作物的危害,本文测定了室内相对敏感种群小菜蛾对十种常用药剂的敏感性;对全国几个主要十字花科类蔬菜生产区采集的小菜蛾进行了抗性检测;并对溴氰虫酰胺进行了抗性风险评估。主要结果如下:1.室内相对敏感种群小菜蛾对十种药剂的敏感性测定采用浸渍法分别测定了室内相对敏感种群小菜蛾对八大类杀虫剂中的10种常用药剂的毒力。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小菜蛾48h的毒力最高,LC50值为0.17 mg/L;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腈对小菜蛾48h的毒力也相对较高,LC50值分别为0.25 mg/L以及0.33 mg/L;丁醚脲的毒力较低,48h的LC50值为24.85 mg/L,高效氯氰菊酯对小菜蛾毒力最低,48h的LC50值为36.72 mg/L。2.不同地区小菜蛾对十种药剂的抗性检测本试验采用浸渍法测定了广东增城、广东白云、云南通海、江苏无锡、山东泰安、山东潍坊、山东莱芜等七个地区小菜蛾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溴氰虫酰胺、高效氯氰菊酯、溴虫腈、茚虫威、虫酰肼、唑虫酰胺、丁醚脲10种杀虫剂的抗性,并以室内相对敏感种群小菜蛾对十种药剂的毒力监测结果为基线,结果显示:田间小菜蛾种群均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了高等水平的抗性,且江苏无锡与广东增城种群达到了1000倍以上的抗性,特别是广东增城种群抗性达到了6642.12倍。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7个地区均小于5倍。对丁醚脲的抗性7个地区均小于10倍,为低抗水平(RR≤10)。对溴虫腈的抗性江苏无锡种群达到26.49倍,为中抗水平(10<RR<100),其余地区种群均处于低抗水平。对唑虫酰胺的抗性除云南通海种群的29.96倍和江苏无锡种群的16.84倍外,其余均处于低水平抗性以下。对虫酰肼的抗性除云南通海种群的42.26倍、山东泰安种群的26.75倍以及山东潍坊种群的17.64倍外,其余地区种群抗性均小于10倍。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抗性除山东泰安种群的2.11倍、山东莱芜的3.76倍外,其余地区种群均大于10倍,且云南通海种群达95.82倍。对茚虫威的抗性除广东增城和广东白云种群外,其余地区种群抗性均大于10倍,其中江苏无锡种群抗性达67.57倍。广东增城、广东白云以及山东莱芜三地区种群对于氟虫腈的抗性均在10倍以下,其余地区均产生了中等抗性。山东莱芜、山东潍坊以及江苏无锡三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中等抗性,其余地区为低抗水平。3.小菜蛾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汰选及抗性风险评估用溴氰虫酰胺对相对敏感种群小菜蛾汰选15代后,溴虫氰酰胺抗性种群(X)小菜蛾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倍数已达35.89倍。在抗性发展过程中,自X0到X8抗性发展缓慢,X9之后抗性发展逐渐加快,至X15已发展成中等水平的抗性。同时还进行了小菜蛾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现实遗传力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了15代的汰选,小菜蛾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0.209。假设在不同的致死率的基础上对小菜蛾抗性增长10倍进行预测(假设致死率为50%90%):当h2=0.209时,并且造成种群中50%90%的个体死亡时,要经过410代才会发展到10倍的抗性;当h2=0.137时,要经过718代才会发展到10倍的抗性。
付彩青[3](2020)在《西藏小菜蛾对常用药剂抗药性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小菜蛾(Plutellda xylostella L.)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繁殖能力强,生活周期短,世代较多,分布于世界各地,是世界性的害虫。在农业上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常年大量使用同种药剂,造成小菜蛾抗性快速发展,防控比较困难。西藏地区十字花科蔬菜的种植量大,小菜蛾发生普遍且严重,但对小菜蛾的抗性程度尚不明确。本次研究采用叶片浸药法对西藏6个地点的小菜蛾田间种群进行常用药剂的抗性测定,并进行了马来酸二乙酯、增效醚、磷酸三苯酯这三种增效剂与阿维菌素混配的室内毒力测定,以便杀虫剂发挥最佳药效。在抗药性测定结果基础上,通过对两种不同药剂混配的试验,筛选出具有增效作用的合理组合。本次研究明确了西藏6个地点对常用药剂的抗性现状,为田间防控小菜蛾制定合理可行策略,从而降低农药的过量使用,使杀虫剂的药效得到更好的发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室内采用叶片浸药法测定了西藏地区谢通门县、西藏农牧学院农场实习基地、日喀则市、林芝镇、米林县、拉萨市6个地点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氰戊菊酯、吡虫啉、噻虫胺、高效氯氰菊酯5种药剂的抗药性程度。结果表明:6个地点小菜蛾田间种群对生产实践中常用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程度各不相同。西藏农牧学院农场实习基地、谢通门县、林芝镇、拉萨市、米林县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氰戊菊酯产生高水平抗性。日喀则市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氰戊菊酯的抗性达极高水平,抗性倍数达224.872倍;各地小菜蛾种群对噻虫胺抗性最低,谢通门县、米林县种群对噻虫胺抗性水平表现为敏感下降,其余4个地点对噻虫胺的抗性均属于低水平抗性;对吡虫啉的抗性,农场实习基地种群属低水平抗性,为15.178倍,谢通门县、日喀则市、米林县、林芝镇、拉萨市种群处于中等抗性;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日喀则市、谢通门县、米林县种群呈高水平抗性,农场实习基地、林芝镇、拉萨市种群呈中等水平抗性;林芝镇、米林县、谢通门县、日喀则市4个地点小菜蛾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均处于高水平抗性,拉萨市、农场实习基地种群处于中等抗性水平。(2)测定西藏农牧学院农场实习基地小菜蛾田间种群对马来酸二乙酯(DEM)、增效醚(PBO)、磷酸三苯酯(TPP)3种增效剂与杀虫剂阿维菌素复配后的增效作用,筛选出理想增效剂的最佳复配比例组合。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马来酸二乙酯(DEM)混配时,有效成分比为1:1时,毒效比最大,为2.08,且具有明显的增效效果,增效倍数可达2.53。阿维菌素分别与磷酸三苯酯(TPP)和增效醚(PBO)混配,有效成分比都为1:5时,毒效比最高,且都为2.00。阿维菌素与PBO有效成分比为1:5混配时,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增效效果不太明显,增效比仅为1.01。(3)在6个地点小菜蛾田间种群都处于高水平抗性的氰戊菊酯杀虫剂,与其它3种(噻虫胺、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杀虫剂进行混配组合,对西藏农牧学院农场实习基地小菜蛾田间种群进行联合毒力测定,初步选取具有增效作用的配比组合,并且作进一步筛选,找到两种杀虫剂的最佳复配比例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氰戊菊酯与吡虫啉两种杀虫剂混配后各处理组对小菜蛾的毒力均表现为相加作用。氰戊菊酯与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处理组(2)(5)(有效成分含量为1273.324+34.646、848.882+138.584)对小菜蛾3龄幼虫表现为相加作用,剩余9组处理均表现为拮抗作用。而氰戊菊酯与噻虫胺混配时,处理组(4)(6)(9)(10)(有效成分含量为990.363+50.473、707.402+84.122、282.961+134.595、141.480+151.420)这4个处理组对小菜蛾3龄幼虫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因子分别为81.69、60.15、67.74、86.89。其中氰戊菊酯+噻虫胺(141.480+151.420)、氰戊菊酯+噻虫胺(282.961+134.595)两种药剂混用对小菜蛾田间种群增效作用较明显,共毒系数分别为126.23、130.25。
左亚运[4](2019)在《甜菜夜蛾对甲维盐和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ubner)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虫,其间歇性暴发成灾的特性导致化学防治成为控制甜菜夜蛾危害的主要手段。由于甜菜夜蛾对传统的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了严重的抗性,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等新型杀虫剂成为防控甜菜夜蛾的主要药剂。由于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广泛和大量使用,我国部分地区甜菜夜蛾种群已对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产生了高水平抗性,但甜菜夜蛾对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机理尚不清楚。甜菜夜蛾WH-EB品系对甲维盐的抗性为244倍,且抗性为显性遗传。本研究旨在通过遗传定位,找出甜菜夜蛾WH-EB品系对甲维盐的抗性基因,以明确该品系显性抗性的分子遗传机理。同时,通过建立近等基因系和定点突变,研究甜菜夜蛾RyR突变与双酰胺类杀虫剂的关系。这些结果有助于改进甜菜夜蛾的抗性治理策略,制定适当的抗性管理措施,以延缓甜菜夜蛾对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进化。1.甜菜夜蛾P-糖蛋白基因敲除对阿维菌素和甲维盐敏感性的影响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在癌细胞的多重耐药性中起到重要的参与作用,也有研究发现昆虫P-gp基因过量表达与阿维菌素抗性相关。本研究克隆了编码甜菜夜蛾P-gp蛋白的一个基因(SeP-gp),氨基酸序列同源比对结果显示SeP-gp和其他昆虫ABCB1转运蛋白具有共同的结构特征。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了缺失4个核苷酸的SeP-gp敲除品系。生测结果表明,甜菜夜蛾SeP-gp敲除品系对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的敏感性显着增加(~3倍),但对其它10种化学杀虫剂(多杀菌素、溴虫氰、高效氯氰菊酯、丁硫克百威、茚虫威、毒死蜱、辛硫磷、丁醚脲、氟啶脲、氯虫苯甲酰胺)和2种Bt毒素(Cry1Ca和Cry1Fa)的敏感性无明显变化。上述结果表明甜菜夜蛾SeP-gp可能通过逆向转运作用降低靶标细胞内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的浓度来提高幼虫的耐药性,并暗示该基因过量表达可能导甜菜夜蛾对阿维菌素和甲维盐产生抗性。2.甜菜夜蛾WH-EB品系甲维盐抗性基因的图位克隆及活体功能验证本研究采用遗传定位策略对甜菜夜蛾WH-EB品系甲维盐抗性基因进行图位克隆。根据鳞翅目昆虫基因组具有同线性(synteny)的特性,采用特定基因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或内含子插入缺失标记(Indel)对甜菜夜蛾的31条染色体进行标记,并将抗性基因定位于29号染色体上(Chr29);然后,在Chr29上进一步开发分子标记,将抗性基因定位于Chr29上0-2.5 Mbp区间。在该定位区域内存在与杀虫剂解毒功能相关的CYP9A基因簇,据此推测甜菜夜蛾WH-EB品系对甲维盐的显性抗性可能与CYP9A基因簇中一个或多个P450基因点突变或表达上调有关。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甜菜夜蛾WH-EB抗性品系CYP9A基因簇(~130 kb)完全敲除,发现CYP9A基因簇缺失品系恢复了对甲维盐的敏感性,从而证实了甲维盐抗性基因位于CYP9A基因簇中。通过CYP9A基因簇内大片段敲除和P450基因序列比对,发现WH-EB抗性品系CYP9A58在底物结合部位SRS1区的116F氨基酸残基突变成116V可能与抗性有关。将WH-EB抗性品系CYP9A58基因完全敲除后,恢复了对甲维盐的敏感性,从而明确CYP9A58基因F116V突变是导致甜菜夜蛾WH-EB品系对甲维盐产生高水平抗性的遗传基础。3.CYP9A58氨基酸F116V突变对甲维盐和阿维菌素代谢能力的影响以及其在田间种群突变频率的检测为了明确CYP9A58氨基酸F116V突变对甲维盐解毒代谢的影响以及其在田间种群突变频率与甲维盐抗性的关系。本研究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对甜菜夜蛾CYP9A58野生型等位基因(116F)和突变型等位基因(116V)分别进行了体外表达,测定其对甲维盐和阿维菌素的代谢能力,并于2018年从山东、河南、福建和上海4个省市采集了 5个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对其进行了生物测定和F116V基因突变频率检测。结果表明,来自抗性品系的CYP9A58突变型(116V)对甲维盐和阿维菌素具有较强的代谢能力,而来自敏感品系的CYP9A58野生型对甲维盐和阿维菌素没有代谢能力。通过质谱进一步鉴定其代谢产物,发现CYP9A58突变型在代谢甲维盐和阿维菌素的过程中产生了羟基-和O-脱氧甲基化代谢产物。生测结果表明,5个地区的甜菜夜蛾种群均已对甲维盐产生了高水平抗性(212-388倍),F116V的突变频率为80.36%-96.67%,其中上海QP种群的抗性水平及F116V突变频率均为最高,河南LY种群的抗性水平和F116V突变频率均为最低,不同种群的甲维盐抗性水平与抗性等位基因频率有显着的相关性(R2=0.9794)。离体功能表达结果进一步证实,甜菜夜蛾WH-EB品系CYP9A58通过F116V点突变获得对甲维盐和阿维菌素的解毒代谢能力,从而对甲维盐和阿维菌素产生抗性。田间种群突变频率与甲维盐抗性的关系表明,可以依据CYP9A58氨基酸F1 16V突变频率预测甜菜夜蛾田间种群甲维盐抗性水平,为快速、精准选药提供科学依据。4.甜菜夜蛾鱼尼丁受体氨基酸点突变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的影响双酰胺类杀虫剂是一类以昆虫鱼尼丁受体(RyR)为靶点的新型化合物。已在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 和番茄潜麦蛾 Tuta absoluta中发现RyR的C-端跨膜区G4946E和I4790M位点突变(按小菜蛾PxRyR氨基酸序列编号)导致对双酰胺类杀虫剂产生靶标抗性。在2018年采自山东潍坊的甜菜夜蛾田间品系(WF)中发现了与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相关的鱼尼丁受体I4743M突变(对应于PxRyR的I4790M),但并未发现G4900E突变(对应于PxRyR的G4946E)。为了明确甜菜夜蛾鱼尼丁受体I4743M突变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影响,通过与敏感品系杂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WF品系的I4743M等位基因导入WH-S敏感品系遗传背景中,建立纯合的I4743M突变品系(命名为4743M)。甜菜夜蛾4743M品系的遗传背景与WH-S品系为一对近等基因系,具有约94%的遗传相似性。4743M品系对氯虫苯甲酰胺(21倍)、溴氰虫酰胺(25倍)和氟虫双酰胺(22倍)的抗性处于中等水平,说明I4743M突变本身对这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约为20倍。为了明确甜菜夜蛾鱼尼丁受体G4900E突变(对应于PxRyR的G4946E)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的影响,通过CRISPR/Cas9技术将与G4900E突变成功敲入WH-S敏感品系中,建立的G4900E突变纯合品系命名为4946E。4946E品系与野生型WH-S品系相比,分别对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氟虫双酰胺具有223-,336-和>1000-倍的抗性。抗性遗传分析表明,甜菜夜蛾4743M品系和4946E品系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本研究明确了甜菜夜蛾鱼尼丁受体I4743M突变(田间已发生的,导致中等水平抗性)和G4900E突变(未来可能发生的,导致高水平抗性)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的不同影响,对于开发抗性分子检测技术和制订适应性的抗性治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赵康[5](2018)在《小菜蛾对啶虫丙醚的抗性筛选以及田间抗性监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啶虫丙醚(Pyridalyl)是一种新型杀虫剂,对鳞翅目昆虫如对小菜蛾(Lepidoptera:Plutellidae)等具有显着防效,其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为了评价目前啶虫丙醚在中国对小菜蛾的防治现状并为揭示啶虫丙醚的作用机制提供信息。于2013-2017年对我国16个不同地理种群的小菜蛾对啶虫丙醚的敏感性进行了监测。同时,在实验室条件下筛选了抗啶虫丙醚的小菜蛾品系。利用室内以及田间获得的抗性品系,研究了小菜蛾对啶虫丙醚的交互抗性谱,并测定了不同增效剂对啶虫丙醚的增效作用,从而对其抗性机制做出预测。16个田间种群对啶虫丙醚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其致死中浓度(LC50值)的范围为1.573-1652 ppm,并且呈现出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由此可见,我国南方田间小菜蛾种群对啶虫丙醚已经产生了较高的抗性,而我国中部地区以及北部地区小菜蛾对啶虫丙醚的抗性处于中等以及较低的水平。经过10代筛选,获得了对啶虫丙醚的抗性品系XY-PR。与敏感品系XY-PS相比,XY-PR品系对啶虫丙醚产生了 32倍抗性。XY-PR品系对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虫腈和氯虫苯甲酰胺没有交互抗性,但对氟虫腈存在40倍的交互抗性。而田间高抗种群ZL-PR对以上几种杀虫剂均存在高水平的交互抗性。这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小菜蛾很容易对啶虫丙醚产生抗性,单独使用啶虫丙醚连续筛选的小菜蛾品系很容易与氟虫腈产生交互抗性,所以这两种杀虫剂不建议同时使用。在XY-PR品系中,PBO对啶虫丙醚有5.8倍的增效作用,而DEM和TPP对啶虫丙醚没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在ZL-PR品系中,PBO、DEM和TPP对啶虫丙醚均无明显的增效作用。增效剂实验表明,XY-PR品系对啶虫丙醚的抗性可能与多功能氧化酶的解毒代谢能力增强相关,而田间抗性品系ZL-PR可能与XY-PR品系存在不同的抗性机制。
陈洁琼[6](2014)在《小菜蛾对唑虫酰胺的抗性及22种萜类化合物对小菜蛾的拒食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小菜蛾为靶标,研究了小菜蛾对唑虫酰胺的抗药性机理,唑虫酰胺对小菜蛾的亚致死效应,以及萜类化合物对小菜蛾的拒食活性。1.江西不同地区小菜蛾对9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比较2013年采取浸叶法测定了江西省8个地区田间小菜蛾对9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小菜蛾8个地理种群对BT、溴虫腈和丁醚脲表现为敏感至低水平抗性,对啶虫隆、氯虫苯甲酰胺和茚虫威均表现为中等及以下水平抗性,对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已产生了高水平的抗性。吉水种群对多杀菌素表现高抗(抗性倍数:42.69)外,其余7个种群表现中等或中抗以下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7.0635.12)。因此,在江西小菜蛾的防治方面,可轮换使用Bt、溴虫腈、氯虫苯甲酰胺、多杀菌素、啶虫隆、茚虫威和丁醚脲,而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建议停止使用。2.小菜蛾对唑虫酰胺的抗性选育、抗性风险评估及交互抗性研究用喷雾法在室内用唑虫酰胺筛选了小菜蛾(R)18代抗性。与敏感种群(S)相比,抗性上升了5.09倍,初步达到低等抗性水平。小菜蛾对唑虫酰胺的抗性呈现曲折上升趋势。运用阈性状分析法计算抗性现实遗传力h2=0.1187,筛选前期和后期h2分别为0.5546和0.2407。由此说明小菜蛾对唑虫酰胺的抗药性后期发展比前期要快。在实验室环境下,假设筛选p=0.54,当药剂杀死率在50%99%之间,h2=0.1187对抗性提升10倍所需代数进行预测,得出需要19.592.99代。由此表明小菜蛾对唑虫酰胺可能产生抗性风险。采用浸叶法测定抗性小菜蛾对8种常用杀虫剂的交互抗性的结果表明,抗唑虫酰胺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有近7倍的交互抗性,对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和氟虫双酰胺3种酰胺类杀虫剂也存在低等抗性,对茚虫威有近2倍的低水平抗性,而对定虫隆、丁醚脲和溴虫腈则未表现交互抗性。因此,为了延缓小菜蛾对唑虫酰胺的抗性发展,在田间防治小菜蛾时,避免选用同类型的酰胺类杀虫剂和阿维菌素。3.小菜蛾对唑虫酰胺的抗药性机理将增效醚(PBO)、磷酸三苯酯(TPP)、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与唑虫酰胺混配测定对敏感和抗性种群的活体增效活性。结果表明,TPP、PBO、DEM对唑虫酰胺抗性种群的增效作用分别为2.00、1.96、1.22倍,而敏感种群基本无增效作用。敏感种群与抗性种群的离体解毒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酯酶(EST)、多功能氧化酶(MFOs)、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分别比对照种群提高了2.14、1.32、0.95倍。其中酯酶的活性提高最大,活体增效试验与离体酶活性测定结果相一致。由此说明,解毒酶参与了对唑虫酰胺的抗性机理,而酯酶发挥的作用最大。4.唑虫酰胺对小菜蛾的亚致死效应采用浸叶法在室内测定了小菜蛾3龄幼虫对唑虫酰胺的毒力,以确定唑虫酰胺的亚致死剂量(LC30和LC50)并研究其对小菜蛾生长发育、氧化酶、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与对照相比,经唑虫酰胺亚致死浓度处理后,小菜蛾幼虫体重与蛹重减轻,幼虫历期和蛹期明显延长,成虫寿命缩短。羽化率、单雌产卵量与卵孵化率亦均低于对照,说明亚致死浓度的唑虫酰胺对小菜蛾的种群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唑虫酰胺亚致死浓度处理小菜蛾3龄期幼虫后,其体内的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均显着低于对照,表明唑虫酰胺亚致死浓度对小菜蛾体内的解毒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说明唑虫酰胺亚致死剂量能显着抑制小菜蛾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并降低小菜蛾幼虫体内3种解毒酶活性,这对唑虫酰胺的合理应用以及小菜蛾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5.萜类化合物对小菜蛾的拒食活性研究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了22种萜类化合物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作用。22个样品0.01g/mL初步选择性筛选结果表明,8、12、13、19及21号5个样品活性较高。进一步用5个样品0.01、0.001、0.0001g/mL测定对小菜蛾的选择性拒食活性。结果表明:药后48h,13号和21号化合物拒食率高于其它3个样品,13号样品0.01g/mL拒食率达100%。非选择性拒食活性试验结果表明,13号和21号0.01g/mL药后48h拒食率分别为74.85%和68.93%,均低于选择性拒食率。
叶超[7](2014)在《华东地区小菜蛾抗药性监测和PxGluClα亚基A309V突变与阿维菌素抗性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小菜蛾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十字花科作物重要害虫,由于生活周期短、繁殖能力强、世代重叠严重以及田间不合理用药,导致其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性,已成为当今最难防治的农业害虫之一。阿维菌素是一类具有杀虫、杀螨和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是目前用于防治小菜蛾的主要药剂之一,已有报道小菜蛾对其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初步研究表明抗性与靶标基因的不敏感有关,因此明确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的分子机理,对于深入解析抗性形成的机制、建立有针对性的抗性检测方法和抗性治理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监测了2012和2013年华东地区小菜蛾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克隆了小菜蛾对阿维菌素高抗、敏感品系的PxGluCla亚基基因cDNA全长,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发现抗性品系中存在PxGluCla亚基A309V突变,进一步比较不同抗性水平品系中突变的发生情况,发现此突变与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高水平抗性有关,同时使用直接测序法对10个田间种群进行了基因突变频率的检测,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华东地区小菜蛾抗药性监测2012-2013年对来自华东地区合肥、南京、昆山、济南等四地的小菜蛾田间种群,采用浸叶法测定其对十一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小菜蛾田间种群对不同杀虫剂的抗药性表现不一,呈现多样性。小菜蛾田间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倍数为30.5-785.9倍,达到中等或高水平抗性;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为24.5-332.6倍,属于中等到高水平抗性;对多杀菌素和茚虫威的抗性倍数为2.9-29.6倍和5.5-26.1倍,属于低到中等水平抗性;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水平不高,抗性倍数普遍在5倍以下,但是2012年的监测发现合肥种群具有103.6倍的高水平抗性;对定虫隆、丁醚脲、虫酰肼、溴虫腈、巴丹、Bt等其余六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都很低。因此各地在小菜蛾的防治中应根据不同药剂的抗性状况合理选用,以避免抗性的进一步发展。2.小菜蛾PxGluClα亚基A309V突变与阿维菌抗性的关系.现有研究表明谷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是阿维菌素的作用靶标。在小菜蛾上克隆了抗性和敏感品系谷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基因PxGluClα亚基cDNA全长,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在Roth-Abm抗性近等基因系中存在A309V点突变。为研究该点突变与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的关系,我们利用Roth-Abm衰退品系进行进一步研究,当阿维菌素的处理浓度分别为0mg/L、10mg/L、20mg/L、40mg/L、80mg/L时,Roth-Abm衰退品系的抗性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14%、15%、20%、32.5%、55%,随着阿维菌素处理浓度的升高,抗性等位基因频率显着升高。当Roth-Abm高抗品系抗性为11500倍时,抗性等位基因频率为95.7%,接近100%,而在Roth-Abm衰退品系中,抗性倍数约为1700倍,抗性等位基因频率为7.14%,低于10%。PxGluClα亚基A309V突变可能与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高水平抗性有关。我们还抽查了全国十个小菜蛾田间种群(抗性水平<300倍),没有检测到室内高水平抗性品系中存在的A309V点突变,这说明低水平阿维菌素抗性可能由其他(多)因子介导。因此,小菜蛾PxGluClα亚基A309V突变对阿维菌素抗性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的功能验证。
王兴亮[8](2012)在《小菜蛾对多杀霉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特征及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epidoptera:Yponomeutidae)属于鳞翅目菜蛾科,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重要害虫,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50亿美元。小菜蛾寄主植物种类达40多种,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由于生活周期短、繁殖能力强、世代重叠严重及田间不合理用药,使小菜蛾几乎对所有的防控用药(至少涉及84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小菜蛾抗药性问题给十字花科蔬菜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和巨大挑战,抗性治理形势严峻。多杀霉素是一种作用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抗生素类药剂,氯虫苯甲酰胺是作用于昆虫鱼尼丁受体的二酰胺类杀虫剂。这两种新型杀虫剂均对鳞翅目等靶标害虫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并具备良好的环境安全性。本文系统研究了小菜蛾对多杀霉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特征(包括抗性筛选、抗性稳定性、交互抗性谱及抗性遗传方式等)以及抗性机理,研究结果对于了解小菜蛾对新型杀虫剂抗性演化的分子机理及制订抗性治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1.小菜蛾对多杀霉素抗性特征的分析利用浸叶法对小菜蛾SZ-Spin56品系进行26代连续筛选,获得多杀霉素高抗品系SZ-Spin83。与室内敏感品系Roth和室内对照品系SZ相比,SZ-Spin83品系对多杀霉素的抗性分别达到10,000倍和4,000倍。对该高抗品系用多杀霉素继续筛选或停止筛选,抗性均无显着变化,表明小菜蛾SZ-Spin83品系对多杀霉素抗性稳定(抗性基因已经纯合)。交互抗性测定结果显示,SZ-Spin83品系对阿维菌素和乙基多杀菌素存在高水平交互抗性(交互抗性分别为468倍和2396倍),对茚虫威、高效氯氰菊酯、氟虫腈、溴虫腈、巴丹、啶虫隆、丁醚脲、虫酰肼、氰氟虫腙和氯虫苯甲酰胺均没有明显交互抗性。抗性遗传方式分析表明,小菜蛾SZ-Spin83品系对多杀霉素的抗性受位于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控制。2.小菜蛾对多杀霉素的抗性机制三种解毒酶抑制剂(PBO、DEM和DEF)在室内敏感品系Roth、室内对照品系SZ和抗性品系SZ-Spin83中对多杀霉素均不存在显着的增效作用(增效比<2倍)。SZ-Spin83品系多功能氧化酶、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相对于敏感品系Roth有所升高(<2倍),但与其初始种群SZ品系水平相当(<1.2倍)。因此,代谢酶介导的解毒作用与SZ-Spin83品系对多杀霉素的抗性关系不大,其主导抗性机理可能为靶标变异。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小菜蛾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Pxa2基因,该基因在多杀霉素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间不存在保守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并且该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抗性品系SZ-Spin83与其初始种群SZ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另外,对已报道的多杀霉素抗性基因Pxa6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敏感品系Roth55个和抗性品系SZ-Spin8358个阳性克隆的测序,检测到Pxa6亚基的6种转录本,其中3种类型为本研究首次发现。Pxa6基因在抗性和敏感品系间不存在保守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同时SZ-Spin83品系与其初始种群SZ相比,Pxa6的mRNA表达量没有差异。因此,我们认为小菜蛾对多杀霉素的抗性机理以靶标抗性为主,但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a6亚基(Pxa6)和α2亚基(Pxa2)无关,或为nAChR其它亚基突变所致,亦不排除其它靶标基因参与抗性演化的可能性。3.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毒力基线和抗性监测利用浸叶法测定了2007-2009年间采集自我国11个地区的16个田间种群和7个室内饲养品系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16个田间种群的LC50值介于0.221-1.104mg/L之间,敏感性波动幅度在5倍以内;7个室内饲养品系基于LC50值的敏感性波动范围小于10倍。同时,利用16个田间种群的毒理学数据确定了15mg/L的诊断剂量,7个室内品系和5个田间小菜蛾种群在该剂量下的平均死亡率为99.75%(98%-100%)。该结果表明我国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尚未用于蔬菜害虫防控的氯虫苯甲酰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本研究建立的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敏感毒力基线对于抗性监测与预警具有重要价值。在2010-2011年间,监测了我国12个地点采集的20个小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敏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采自北部地区的14个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仍然敏感,LC50值在0.226-0.71mg/L,波动范围仅3倍。采自广东省的6个田间种群对该药剂的抗性水平差异很大,LC50值在0.343-256.2mg/L之间,波动幅度达770倍。与敏感品系Roth相比,广东珠海(ZH)和增城(ZC)种群分别具有150倍和2,140倍的抗性。该结果表明,必须合理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小菜蛾以延缓抗性;同时,加强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监测,在高抗地区必须停止使用氯虫苯甲酰胺。4.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特征的分析2011年秋季采集的对氯虫苯甲酰胺具有抗性的PY、ZH和ZC种群(F3测定抗性倍数为18-1,150倍),对氟虫双酰胺表现出相近的抗性水平(15-800倍),说明二酰胺类的两种药剂之间存在着交互抗性。药剂选择压力移除以后,ZC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表现出不稳定性,由2,040倍下降至25倍仅用6代时间。抗性遗传方式分析表明,小菜蛾ZC高抗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为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由ZC分离一部分建立ZC-R品系,对其进行的增效实验表明PBO、DEF和DEM对氯虫苯甲酰胺毒力具微弱的增效作用(增效比为2.2~2.9),表明代谢酶介导的解毒作用在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形成中作用有限,靶标抗性可能为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主要机理。5.小菜蛾鱼尼丁受体的变异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昆虫鱼尼丁受体是二酰胺类杀虫剂的作用靶标。我们克隆了小菜蛾的鱼尼丁受体基因(PxRyR)cDNA全长,从而为研究靶标抗性奠定基础。PxRyR由15,495bp的ORF框、267bp的5’-UTR区和351bp的3’-UTR区组成,编码5164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583.7KDao PxRyR具备鱼尼丁受体的普遍特征:保守的羧基端结构,此区域含6个跨膜结构域可形成功能性的Ca2+通道,胞浆区为大的氧基端结构域。PxRyR与昆虫RyR在氨基酸水平上的一致性很高,为78%-80%. PxRyR全长cDNA存在10个缺失多态性位点,说明单个PxRyR基因可以产生多种类型的转录本。同时,PxRyR基因在小菜蛾卵期、幼虫期和成虫期mRNA表达量分别是蛹期的1.36、2.47和1.40倍,幼虫期表达量显着高于蛹期;在幼虫不同组织部位中的表达量相对一致,没有显着差异。分别以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小菜蛾品系ZC-R和室内敏感品系Roth为材料,利用PxRyR碱基13,349位存在的保守替换位点作为抗性、敏感个体的分子标记,通过遗传分析发现氯虫苯甲酰胺抗性与PxRyR基因连锁。对抗性和敏感品系PxRyR基因羧基端1691个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发现抗性品系ZC-R在氨基酸4790(I到K)和4946(G到E)位存在50%和41%的突变频率,遗传分析结果表明G4946E点突变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具有相关性。以β-actin和EF-1α基因为内参的定量PCR分析表明,ZC-R品系PxRyR基因mRNA表达量仅为室内敏感品系Roth和室内对照品系SZ的41-46%。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与鱼尼丁受体基因连锁,该基因可能通过氨基酸点突变、mRNA表达下调或两者协同作用导致高水平抗性的形成。
柳峰[9](2011)在《GluCl受体在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上一种非常重要的世界性害虫。阿维菌素作为一种高效低毒的抗生素类杀虫剂,对小菜蛾具有很好的杀虫效果。但是由于大范围的长期单一使用,致田间小菜蛾很快对其产生了抗性。GluCl受体是阿维菌素的主要作用靶标,GluCl受体在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室内抗药性筛选、不同抗性品系GluCl a亚基基因差异位点分析、以及GluCl a亚基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测定,来阐明GluCl受体在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中的作用。一、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室内抗性筛选小菜蛾最初采于福建田间,在室内饲养约5年后用阿维菌素进行抗性汰选。本实验是在前期已进行汰选2年的基础上继续选育,抗性倍数由20.85倍上升到218.92倍,达到了较高的抗性水平。该种群在最初筛选的两年时间里,抗性发展非常缓慢。但是随着汰选次数的逐渐增加,抗性个体的比率显着上升。二、不同抗性水平的小菜蛾GluCla亚基基因的差异位点分析分别克隆了室内汰选的福建抗性品系(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是180倍),广州抗性品系(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是30倍),田间采集的广东惠州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是217倍)、云南弥渡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是513倍)、云南通海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是680倍)以及海南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是534倍)小菜蛾GluCla亚基基因。对所获得的多个拷贝序列GluCla亚基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后发现,共有16个位点发生了核苷酸的变异,其中只有4个位点引起了氨基酸的变异,其他位置还有序列的替换、缺失和插入。这些变异中,四个氨基酸的变异只是同时出现在室内饲养的广州汰选和福建汰选种群中,在其他抗性种群中没有发现,其他三个位置的序列替换、缺失和插入变异则普遍存在各抗性种群中,各种群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三、不同抗性水平的小菜蛾GluCla亚基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的方法,分别对福建敏感品系和福建抗性品系小菜蛾卵、一龄、二龄、三龄、四龄幼虫的GluCla亚基基因进行了表达量分析,结果证明在所检测的各个龄期中,不论是福建敏感品系还是福建抗性品系,一龄小菜蛾GluCla亚基基因表达量最高,但抗性和敏感种群各龄期之间的差异以四龄幼虫为最大,达到7.47倍。同时还对田间采集的小菜蛾云南弥渡种群、云南通海种群、北京南口种群,进行了GluCla亚基基因表达量分析,结果表明各个田间种群相比于福建敏感品系均表现出更高水平的GluCla亚基基因表达量。
梁延坡,吴青君,张友军,徐宝云,谢圣华,吉训聪[10](2010)在《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风险评估及交互抗性的室内测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室内用阿维菌素对小菜蛾进行抗性选育,结果表明: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发展先慢后快,经过20代14次选育,与敏感种群相比,抗性指数为20.92倍。应用域性状分析法,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1303,在致死率为50%~99%的选择压力下,预计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增长10倍,需要2.4~15.9代。这表明小菜蛾对阿维菌素产生高水平抗性的风险很大。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阿维菌素抗性小菜蛾种群对甲维盐具有明显的交互抗性,抗性指数为8.85倍;对多杀菌素、茚虫威、氟虫腈和溴虫腈类药剂无交互抗性或交互抗性不明显。
二、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形成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形成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天维菌素与阿维菌素交互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天维菌素研究现状 |
1.1.1 天维菌素产生菌研究 |
1.1.2 天维菌素应用研究 |
1.2 抗药性现状 |
1.2.1 小菜蛾抗药性现状 |
1.2.2 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发展现状 |
1.3 抗药性产生机制 |
1.3.1 表皮穿透速率降低 |
1.3.2 解毒代谢功能增强 |
1.3.2.1 酯酶 |
1.3.2.2 多功能氧化酶 |
1.3.2.3 谷胱甘肽-S-转移酶 |
1.3.3 靶标位点敏感性减弱 |
1.3.3.1 钠离子通道 |
1.3.3.2 乙酰胆碱酯酶 |
1.3.3.3 γ-氨基丁酸受体 |
1.3.3.4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
1.3.4 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机制研究 |
1.3.5 小菜蛾阿维菌素抗性与GluCl受体 |
1.4 论文研究思路 |
2 天维菌素对小菜蛾的抗性选育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虫源 |
2.1.2 供试药剂 |
2.1.3 小菜蛾饲养 |
2.1.4 生物测定 |
2.1.5 天维菌素抗性种群选育 |
2.1.6 交互抗性 |
2.1.7 现实遗传力的估算和抗性风险评估 |
2.1.7.1 现实遗传力的估算 |
2.1.7.2 抗性风险评估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抗性品系选育 |
2.2.2 交互抗性 |
2.2.3 抗性品系现实遗传力及抗性风险评估 |
2.2.3.1 小菜蛾天维菌素A抗性品系现实遗传力 |
2.2.3.2 小菜蛾天维菌素A抗性品系抗性风险评估 |
2.3 讨论 |
3 小菜蛾天维菌素A抗性品系生物适合度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 |
3.1.2 供试药剂与器材 |
3.1.3 种群适合度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4 小菜蛾对天维菌素A抗性生化机理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虫源 |
4.1.2 供试药剂 |
4.1.3 供试器材 |
4.1.4 解毒酶酶活测定 |
4.1.4.1 酶源制备 |
4.1.4.2 蛋白含量测定 |
4.1.4.3 多功能氧化酶MFO测定 |
4.1.4.4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测定 |
4.1.4.5 羧酸酯酶CarE测定 |
4.1.4.6 乙酰胆碱酯酶AchE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总蛋白含量 |
4.2.2 四种解毒酶活性 |
4.3 讨论 |
5 小菜蛾Glu Clα亚基基因克隆及抗性相关基因表达量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供试试剂 |
5.1.3 仪器及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引物设计 |
5.2.2 总RNA提取 |
5.2.3 RNA检测 |
5.2.4 cDNA合成 |
5.2.5 PCR扩增 |
5.2.5.1 小菜蛾Glu Clα亚基全长序列的克隆 |
5.2.5.2 实时荧光定量qPCR反应 |
5.2.6 PCR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
5.2.7 连接 |
5.2.8 转化 |
5.2.9 序列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小菜蛾抗性和敏感品系Glu Clα亚基序列对比 |
5.3.2 小菜蛾抗性和敏感品系抗性相关基因表达量比较 |
5.4 讨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小菜蛾对十种杀虫剂的抗性检测及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小菜蛾的分布与危害 |
1.2 小菜蛾抗药性研究 |
1.2.1 害虫抗药性发展概况 |
1.2.2 小菜蛾抗性发展概况 |
1.2.3 小菜蛾的抗药性机理 |
1.3 供试杀虫剂概况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小菜蛾 |
2.1.1 供试小菜蛾饲养 |
2.1.2 供试小菜蛾种群采集信息 |
2.1.3 饲养材料的培植 |
2.2 供试试剂、药剂以及主要仪器 |
2.2.1 化学试剂 |
2.2.2 供试药剂 |
2.2.3 试验仪器 |
2.3 室内毒力测定 |
2.4 抗性汰选方法 |
2.5 抗性风险评估 |
2.5.1 抗性遗传力的估算 |
2.5.2 抗性发展速率的预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菜蛾对十种杀虫剂的敏感基线 |
3.2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十种药剂的抗药性监测 |
3.2.1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丁醚脲的抗性检测 |
3.2.2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茚虫威的抗性检测 |
3.2.3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抗性检测 |
3.2.4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虫酰肼的抗性检测 |
3.2.5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检测 |
3.2.6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检测 |
3.2.7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溴虫腈的抗性检测 |
3.2.8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唑虫酰胺的抗性检测 |
3.2.9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氟虫腈的抗性检测 |
3.2.10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检测 |
3.3 小菜蛾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汰选 |
3.4 小菜蛾抗溴氰虫酰胺的抗性现实遗传力和风险评估 |
3.4.1 小菜蛾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现实遗传力 |
3.4.2 小菜蛾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风险评估 |
4 讨论 |
4.1 溴氰虫酰胺等十种杀虫剂对相对敏感种群小菜蛾的室内毒力 |
4.2 溴氰虫酰胺等十种药剂对不同地区的小菜蛾的抗性检测 |
4.3 小菜蛾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汰选及抗性风险评估 |
4.3.1 抗性汰选 |
4.3.2 抗性发展规律的比较 |
4.3.3 小菜蛾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现实遗传力和风险评估 |
5 结论 |
6 创新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6.1 创新之处 |
6.2 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西藏小菜蛾对常用药剂抗药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小菜蛾的基本概况 |
1.2 小菜蛾的饲养 |
1.2.1 叶片离体法 |
1.2.2 甘蓝苗活株法 |
1.2.3 结球甘蓝饲养法 |
1.2.4 萝卜苗蛭石法 |
1.2.5 人工饲料法 |
1.2.6 小菜蛾饲养环境的研究 |
1.2.7 寄生天敌对小菜蛾的影响 |
1.3 小菜蛾抗药性的研究 |
1.3.1 目前小菜蛾的抗药性概况 |
1.3.2 小菜蛾对有机磷类药剂的抗药性 |
1.3.3 小菜蛾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的抗药性 |
1.3.4 小菜蛾对氨基甲酸酯类药剂的抗药性 |
1.3.5 小菜蛾对沙蚕毒素类药剂的抗药性 |
1.3.6 小菜蛾对抗生素类药剂的抗药性 |
1.3.7 小菜蛾对苏云金杆菌类药剂的抗药性 |
1.3.8 小菜蛾对植物源杀虫剂的抗药性 |
1.4 农药混配对于防治小菜蛾的应用 |
1.4.1 农药混配研究现状 |
1.4.2 农药混配的原则 |
1.4.3 溴氰菊酯与有机磷农药的混配效果 |
1.4.4 阿维菌素和乙酰甲胺磷的混配效果 |
1.5 农药增效剂的应用 |
1.5.1 农药增效剂的研究进展 |
1.5.2 植物油 |
1.5.3 生物碱类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菜蛾饲养 |
2.1 饲养小菜蛾植物的栽培 |
2.2 供试虫源 |
2.3 人工饲养条件 |
2.4 饲养过程 |
2.4.1 幼虫饲养 |
2.4.2 成虫饲养 |
第三章 西藏地区小菜蛾的抗药性测定 |
3.1 供试虫源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供试药剂 |
3.2 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
3.3 数据计算方法 |
3.4 抗药性测定结果与分析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增效剂对阿维菌素防治小菜蛾的增效作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虫源 |
4.1.2 供试药剂 |
4.1.3 毒效比与增效比的测定 |
4.1.4 数据计算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三种增效剂对阿维菌素的毒效比 |
4.2.2 三种增效剂对阿维菌素的增效作用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两种杀虫剂复配对小菜蛾增效作用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供试药剂 |
5.2 联合毒力测定方法 |
5.2.1 初步筛选两种药剂混配的增效组合 |
5.2.2 两种药剂最佳配比筛选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初步筛选2种杀虫剂混配的增效组合 |
5.3.2 两种杀虫剂混配最佳配比组合的筛选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甜菜夜蛾对甲维盐和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甜菜夜蛾危害及对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抗药性概况 |
2 阿维菌素类杀虫剂抗性机理的研究现状 |
2.1 靶标抗性 |
2.2 代谢抗性 |
2.3 穿透抗性 |
2.4 P-gp蛋白 |
3 双酰胺杀虫剂抗性机理研究现状 |
3.1 靶标突变 |
3.2 其他抗性机理 |
4 细胞色素P450 |
4.1 P450的结构 |
4.2 细胞色素P450突变与功能的关系 |
5 CRISPR/Cas9系统 |
5.1 CRISPR/Cas9系统的简介 |
5.2 CRISPR/Cas9作用原理 |
5.3 CRISPR/Cas9基因编辑在昆虫中的应用 |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甜菜夜蛾P-糖蛋白基因敲除对杀虫剂敏感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克隆SeP-gp |
1.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1.4 sgRNA的体外转录 |
1.5 胚胎显微注射 |
1.6 基因组DNA提取和突变鉴定 |
1.7 杀虫剂和t毒素 |
1.8 生物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eP-gp的克隆和特性描述 |
2.2 CRISPR/Cas9介导的SeP-gp敲除品系 |
2.3 SeP-gp敲除品系对杀虫剂和Bt毒素敏感性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甜菜夜蛾WH-EB品系甲维盐抗性基因的图位克隆及活体功能验证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图位克隆定位 |
1.3 体外转录sgRNA |
1.4 显微注射 |
1.5 品系纯化 |
1.6 生测测定 |
1.7 克隆CYP9A亚家族基因并分析其进化 |
2 结果 |
2.1 染色体定位 |
2.2 染色体区间定位 |
2.3 甜菜夜蛾CYP9A各基因的相对位置 |
2.4 WH-EB-dA9品系纯化及其对甲维盐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 |
2.5 WH-EB-dA52-59品系纯化及其对甲维盐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 |
2.6 克隆CYP9A58基因并分析WH-EB和WH-S品系之间的差异 |
2.7 WH-EB-A58-KO品系纯化及其对甲维盐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 |
3 讨论 |
第四章 CYP9A58氨基酸F116V突变对甲维盐和阿维菌素代谢能力的影响以及其在田间种群突变频率的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甜菜夜蛾 |
1.2 供试药剂 |
1.3 甜菜夜蛾总RNA的提取及第一链cDNA的合成 |
1.4 甜菜夜蛾CYP9A58表达载体及重组Bacmid的构建 |
1.5 Bacmid的转染与杆状病毒载体的制备 |
1.6 CYP9A58体外表达 |
1.7 甲维盐和阿维菌素的体外代谢 |
1.8 生物测定方法 |
1.9 田间种群CYP9A58 F116V突变频率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甜菜夜蛾CYP9A58和CPR基因的克隆与载体构建 |
2.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3 在High Five细胞中表达P450s |
2.4 CYP9A58突变型和野生型的重组蛋白对甲维盐和阿维菌素的代谢 |
2.5 鉴定代谢产物 |
2.6 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对甲维盐的抗性水平 |
2.7 F116V抗性等位基因频率及与甲维盐抗性水平的关系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甜菜夜蛾鱼尼丁受体氨基酸点突变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昆虫品系和饲养 |
1.2 杀虫剂和生测 |
1.3 甜菜夜蛾SeRyR基因突变鉴定 |
1.4 田间品系14743M抗性等位基因频率检测 |
1.5 SeRyR I4743M突变导入WH-S品系中 |
1.6 利用CRISPR/Cas9技术将G4900E敲入甜菜夜WH-S品系中 |
1.7 4743M和4946E品系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遗传分析 |
2 结果 |
2.1 田间品系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 |
2.2 检测田间SeRyR突变位点并分析其突变频率 |
2.3 甜菜夜蛾I4743M突变对双酰胺杀虫剂敏感性的影响 |
2.4 4946E品系的建立与纯化 |
2.5 甜菜夜蛾SeRyR G4900E突变对双酰胺杀虫剂敏感性的影响 |
2.6 4743M品系和4946E品系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遗传分析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基金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小菜蛾对啶虫丙醚的抗性筛选以及田间抗性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菜蛾的发生与为害 |
2 小菜蛾的防治方法 |
2.1 农业防治 |
2.2 物理防治 |
2.3 生物防治 |
2.4 化学防治 |
3 小菜蛾的抗性概况 |
3.1 小菜蛾的抗性现状 |
3.2 小菜蛾的抗性机理 |
4 啶虫丙醚的研究概况 |
4.1 啶虫丙醚简介 |
4.2 啶虫丙醚中毒症状 |
4.3 啶虫丙醚的作用机理 |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小菜蛾对啶虫丙醚的抗性监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供试品系 |
1.4 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
1.5 抗性选育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杀虫剂抗性水平 |
2.2 抗性筛选和抗性衰退 |
3 讨论 |
第三章 小菜蛾抗啶虫丙醚品系的交互抗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品系 |
1.2 供试药剂 |
1.3 室内毒力测试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3种增效剂对啶虫丙醚的增效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增效剂活体增效实验 |
2 结果与讨论 |
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小菜蛾对唑虫酰胺的抗性及22种萜类化合物对小菜蛾的拒食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小菜蛾抗药性研究概述 |
1.1 小菜蛾的发生与危害 |
1.2 小菜蛾的抗药性发展现状 |
1.2.1 小菜蛾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性 |
1.2.2 小菜蛾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 |
1.2.3 小菜蛾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 |
1.2.4 小菜蛾对酰基脲类杀虫剂的抗性 |
1.2.5 小菜蛾对抗生素类杀虫剂的抗性 |
1.2.6 小菜蛾对沙蚕毒素类杀虫剂的抗性 |
1.2.7 小菜蛾对微生物杀虫剂的抗性 |
1.2.8 小菜蛾对植物源杀虫剂的抗性 |
1.3 小菜蛾交互抗性的研究 |
1.4 小菜蛾抗性机理的研究 |
1.4.1 表皮穿透性与小菜蛾的抗药性 |
1.4.2 代谢酶与小菜蛾的抗药性 |
1.4.3 靶标部位不敏感与小菜蛾的抗药性 |
1.5 唑虫酰胺的研究进展 |
1.6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江西不同地区小菜蛾对 9 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比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虫源 |
2.1.2 供试药剂 |
2.1.3 生物测定 |
2.1.4 数据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南昌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抗药性 |
2.2.2 武宁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抗药性 |
2.2.3 信丰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抗药性 |
2.2.4 吉水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抗药性 |
2.2.5 崇仁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抗药性 |
2.2.6 乐平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抗药性 |
2.2.7 都昌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抗药性 |
2.2.8 铅山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抗药性 |
2.3 讨论 |
第三章 小菜蛾对唑虫酰胺的抗性选育、风险评估及交互抗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 |
3.1.2 供试药剂 |
3.1.3 抗性选育 |
3.1.4 生物测定方法 |
3.1.5 抗性风险评估和抗性发展速率的预测方法 |
3.1.6 交互抗性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小菜蛾抗唑虫酰胺品系的选育 |
3.2.2 唑虫酰胺对小菜蛾的抗性现实遗传力 |
3.2.3 唑虫酰胺对小菜蛾的抗性风险评估 |
3.2.4 抗唑虫酰胺品系的交互抗性 |
3.3 讨论 |
3.3.1 唑虫酰胺对小菜蛾的抗性选育和风险评估 |
3.3.2 抗唑虫酰胺小菜蛾种群的交互抗性 |
第四章 小菜蛾对唑虫酰胺的抗药性机理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虫源 |
4.1.2 供试试剂和仪器 |
4.1.3 实验方法 |
4.1.3.1 三种增效剂(PBO、DEM、TPP)对唑虫酰胺的增效试验 |
4.1.3.2 酶原制备 |
4.1.3.3 酯酶活性测定方法 |
4.1.3.4 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测定方法 |
4.1.3.5 多功能氧化酶的测定方法 |
4.1.3.6 蛋白质含量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三种增效剂对唑虫酰胺的增效作用 |
4.2.2 三种解毒酶活力的比较 |
4.3 讨论 |
第五章 唑虫酰胺对小菜蛾的亚致死效应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昆虫及饲养条件 |
5.1.2 供试药剂、试剂及仪器 |
5.1.3 生物测定方法 |
5.1.4 不同浓度唑虫酰胺对小菜蛾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5.1.5 不同浓度唑虫酰胺对小菜蛾幼虫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
5.1.5.1 酶原制备 |
5.1.5.2 解毒酶活性的测定 |
5.1.5.3 蛋白质含量测定 |
5.1.5.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唑虫酰胺对小菜蛾的毒力 |
5.2.2 亚致死浓度唑虫酰胺对小菜蛾幼虫体重及蛹重的影响 |
5.2.3 亚致死浓度唑虫酰胺对小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
5.2.4 亚致死浓度唑虫酰胺对小菜蛾幼虫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
5.2.4.1 唑虫酰胺对小菜蛾多功能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2.4.2 唑虫酰胺对小菜蛾幼虫体内酯酶活性的影响 |
5.2.4.3 唑虫酰胺对小菜蛾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萜类化合物对小菜蛾的拒食作用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虫源 |
6.1.2 供试药剂 |
6.1.3 药剂配置 |
6.1.4 拒食活性测定方法 |
6.1.4.1 选择性拒食活性 |
6.1.4.2 非选择性拒食活性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华东地区小菜蛾抗药性监测和PxGluClα亚基A309V突变与阿维菌素抗性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菜蛾的发生、分布与危害 |
2 小菜蛾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
2.1 小菜蛾的抗药性现状 |
2.2 小菜蛾抗药性产生机制 |
3 小菜蛾抗药性的治理 |
4 阿维菌素的研究概况 |
4.1 阿维菌素类药物的发现与发展 |
4.2 阿维菌素的理化性质与结构 |
4.3 阿维菌素的生物活性 |
4.4 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现状 |
4.5 阿维菌素的抗性机理 |
5 谷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
5.1 GluCl受体的分子结构 |
5.2 GluCl受体的分子特性 |
5.3 GluCl受体与阿维菌素抗药性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华东地区小菜蛾抗药性监测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饲养方法 |
1.3 供试药剂 |
1.4 抗性水平标准 |
1.5 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安徽合肥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 |
2.2 江苏南京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 |
2.3 江苏昆山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 |
2.4 山东济南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 |
3 讨论 |
第三章 小菜蛾PxGluCla亚基A309V突变与阿维菌素抗性的关系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1.4 不同浓度的阿维菌素处Roth-Abm衰退品系 |
1.5 小菜蛾cDNA模板的制备 |
1.6 基因组DNA的制备 |
1.7 PCR反应 |
1.8 PCR产物的纯化回收 |
1.9 连接反应 |
1.10 转化反应及扩大培养 |
1.12 测序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oth-Abm与Roth品系PxGluClα亚基序列比较 |
2.2 小菜蛾PxGluClα亚基A309突变检测方法的建立 |
2.3 A309V突变与阿维菌素抗性的相关性分析 |
2.4 田间种群A309V突变的检测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小菜蛾对多杀霉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特征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菜蛾抗药性研究概述 |
1.1 小菜蛾的发生与为害 |
1.2 小菜蛾抗药性现状 |
1.3 小菜蛾的抗性机理 |
1.3.1 表皮穿透率下降 |
1.3.2 解毒代谢酶活力增强 |
1.3.3 靶标抗性 |
1.4 小菜蛾抗性的化学治理 |
2 多杀霉素抗性研究概况 |
2.1 多杀霉素的杀虫活性和作用机制 |
2.2 昆虫对多杀霉素的抗药性现状 |
2.3 多杀霉素的交互抗性 |
2.4 多杀霉素的抗性遗传与适合度 |
2.5 多杀霉素的抗性机理 |
3 新型二酰胺类杀虫剂及其抗药性 |
3.1 新型二酰胺类杀虫剂的研发和性能 |
3.1.1 邻苯二甲酰胺类杀虫剂 |
3.1.2 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 |
3.2 鱼尼丁受体 |
3.2.1 鱼尼丁受体的结构和类型 |
3.2.2 鱼尼丁受体的功能 |
3.2.3 鱼尼丁受体的调节 |
3.2.4 昆虫鱼尼丁受体与二酰胺类杀虫剂 |
3.3 新型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演化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小菜蛾抗多杀霉素品系的选育及稳定性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
1.4 抗性选育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抗性选育及毒力测定 |
2.2 抗多杀霉素品系的抗性稳定性 |
2.3 小菜蛾对多杀霉素的抗性发展和衰退趋势 |
3 讨论 |
第三章 小菜蛾抗多杀霉素品系的交互抗性和抗性遗传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交互抗性测定方法 |
1.4 正反交实验设计 |
1.4.1 抗性的显隐性分析 |
1.4.2 抗性等位基因数目的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交互抗性谱 |
2.2 小菜蛾对多杀霉素的抗性遗传方式 |
2.3 抗多杀霉素品系对阿维菌素抗性的特征 |
2.3.1 SZ-Spin83品系对阿维菌素的抗性稳定性 |
2.3.2 PBO在SZ-Spin83品系中对阿维菌素毒力的增效作用 |
2.3.3 SZ-Spin83品系对阿维菌素交互抗性的遗传方式 |
3 讨论 |
第四章 小菜蛾抗多杀霉素的生化和靶标抗性机制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主要生化试验试剂 |
1.3 主要分子试验试剂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1.5 增效剂活体增效试验 |
1.6 酶活力测定 |
1.6.1 多功能氧化酶(MFO)活力测定 |
1.6.2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GST)测定 |
1.6.3 酯酶活力(EST)测定 |
1.6.4 蛋白质浓度测定 |
1.7 小菜蛾cDNA模板制备 |
1.7.1 小菜蛾总RNA的提取 |
1.7.2 RNA质量检测 |
1.7.3 普通cDNA第一链的合成 |
1.7.4 RACE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1.8 PCR反应 |
1.8.1 引物设计 |
1.8.2 PCR体系和程序 |
1.9 PCR产物的纯化回收 |
1.10 连接反应 |
1.11 转化反应及扩大培养 |
1.12 重组质粒的提取及酶切检测 |
1.13 测序与分析 |
1.14 荧光实时定量PCR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活体增效试验 |
2.2 代谢酶活性测定 |
2.3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亚基片段的克隆与分析 |
2.4 Pxa2亚基cDNA全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
2.4.1 RACE技术获得Pxa2亚基的末端序列 |
2.4.2 Pxa2亚基cDNA全序列组装与验证 |
2.4.3 Pxa2亚基cDNA序列分析 |
2.4.4 小菜蛾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Pxa2亚基的系统进化 |
2.5 Pxa2亚基与多杀霉素抗性 |
2.5.1 Roth与SZ-Spin83品系的Pxa2亚基序列比较 |
2.5.2 Pxa2亚基mRNA水平相对表达量 |
2.6 Pxa6亚基与多杀霉素抗性 |
2.6.1 Roth与SZ-Spin83品系的Pxa6亚基序列比较 |
2.6.2 Roth与SZ-Spin83品系的Pxa6亚基mRNA表达量 |
3 讨论 |
3.1 多杀霉素抗性的生化机理 |
3.2 多杀霉素抗性的靶标突变机理 |
第五章 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毒力基线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和化学品 |
1.3 生物测定和增效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敏感毒力基线的建立 |
2.2 氯虫苯甲酰胺的增效实验 |
3 讨论 |
第六章 田间抗氯虫苯甲酰胺种群的抗性特征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和化学品 |
1.3 生物测定和增效试验 |
1.4 抗性遗传方式测定 |
1.5 抗性稳定性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监测 |
2.2 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的交互抗性 |
2.3 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母体效应、性别连锁及显隐性 |
2.4 小菜蛾对氯虫苯甲丑胺的抗性稳定性 |
2.5 氯虫苯甲酰胺的活体增效实验 |
3 讨论 |
3.1 间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演化 |
3.2 二酰胺类杀虫剂间的交互抗性及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稳定性 |
3.3 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遗传方式及机理探测 |
第七章 小菜蛾RyR基因克隆及其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主要分子试验试剂 |
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4 小菜蛾PxRyR基因全长克隆 |
1.5 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 |
1.6 PCR反应 |
1.6.1 引物设计 |
1.6.2 PCR体系、程序及产物连接、转化 |
1.7 相对定量PCR |
1.7.1 小菜蛾总RNA的提取 |
1.7.2 RNA质量检测 |
1.7.3 基因组DNA去除反应 |
1.7.4 反转录反应 |
1.7.5 定量PCR引物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xRyR基因cDNA全长克隆 |
2.2 小菜蛾鱼尼丁受体基因序列结构与分析 |
2.3 鱼尼丁受体基因家族的系统进化 |
2.4 小菜蛾PxRyR基因的时空表达 |
2.4.1 定量PCR产物溶解曲线和扩增效率一致性分析 |
2.4.2 PxRyR基因在小菜蛾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量 |
2.5 ZC-R品系与Roth品系PxRyR基因C-端重要功能区序列比对 |
2.6 遗传连锁 |
2.6.1 PxRyR基因13,349位碱基的遗传分析 |
2.6.2 PxRyR基因I4790K和G4946E位氨基酸遗传分析 |
2.7 PxRyR基因在抗性和敏感品系间的表达量 |
2.7.1 定量PCR引物有效性分析 |
2.7.2 PxRyR基因在抗性和敏感品系间的表达量比较 |
3 讨论 |
3.1 鱼尼丁受体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
3.2 小菜蛾鱼尼丁受体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GluCl受体在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小菜蛾概况 |
1.2 小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 |
1.2.1 小菜蛾抗药性的发生现状 |
1.2.2 小菜蛾抗药性形成与发展的机制 |
1.2.3 小菜蛾的抗药性综合治理 |
1.3 阿维菌素研究概况 |
1.3.1 阿维菌素的作用机理 |
1.3.2 害虫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和交互抗性 |
1.3.3 害虫对阿维菌素的抗性遗传方式及分子机制研究 |
1.4 谷氨酸受体的研究进展 |
1.4.1 GluCl受体的分子特性 |
1.4.2 GluCl受体的生理功能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阿维菌素对小菜蛾的抗性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供试药剂 |
2.2 主要研究方法 |
2.2.1 小菜蛾的饲养 |
2.2.2 阿维菌素抗性小菜蛾的汰选 |
2.2.3 小菜蛾的生物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小菜蛾GluClα亚基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主要仪器 |
3.1.3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3.1.4 培养基及常用溶液 |
3.1.5 引物和测序 |
3.2 试验方法 |
3.2.1 总RNA提取 |
3.2.2 RNA检测 |
3.2.3 cDNA合成 |
3.2.4 cDNA合成效率的内参检测 |
3.2.5 小菜蛾GluClα亚基全长序列的克隆 |
3.2.6 PCR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
3.2.7 PCR纯化产物与pEASY-T1载体的连接 |
3.2.8 PCR纯化产物与pEASY-T1载体的转化 |
3.2.9 阳性克隆检测 |
3.2.10 序列测定 |
3.2.1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小菜蛾总RNA的提取 |
3.3.2 Actin检测cDNA效果 |
3.3.3 cDNA全长序列的验证 |
3.3.4 小菜蛾GluClα亚基cDNA测序结果及推测的氨基酸序列 |
3.4 GluClα推测的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1 氨基酸序列信号肽分析 |
3.4.2 GluClα推导氨基酸二级结构预测 |
3.4.3 GluClα氨基酸跨膜结构预测 |
3.4.4 G1uClα编码蛋白的氨基酸组成 |
3.4.5 GluClα推导氨基酸亲脂性分析 |
3.4.6 GluClα蛋白的分子量及等电点 |
3.5 讨论 |
第四章 抗性品系小菜蛾GluClα亚基基因克隆和变异位点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主要仪器 |
4.1.3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4.1.4 培养基及常用溶液 |
4.1.5 引物和测序 |
4.2 试验方法 |
4.2.1 总RNA提取 |
4.2.2 RNA检测 |
4.2.3 cDNA合成 |
4.2.4 cDNA合成效率的内参检测 |
4.2.5 不同品系小菜蛾GluClα亚基全长序列的克隆 |
4.2.6 PCR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
4.2.7 PCR纯化产物与pEASY-T1载体的连接 |
4.2.8 PCR纯化产物与pEASY-T1载体的转化 |
4.2.9 阳性克隆检测 |
4.2.10 序列测定 |
4.2.11 突变点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测序结果比对 |
4.3.2 不同抗性水平小菜蛾种群GluClα基因差异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不同品系小菜蛾GluClα亚基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昆虫 |
5.1.2 主要仪器 |
5.1.3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5.1.4 培养基及常用溶液 |
5.1.5 引物和测序 |
5.2 试验方法 |
5.2.1 总RNA提取 |
5.2.2 cDNA合成 |
5.2.3 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的设计 |
5.2.4 内参基因的克隆 |
5.2.5 实时荧光定量PCR条件的优化 |
5.3 结果分析 |
5.3.1 总RNA的提取 |
5.3.2 cDNA的合成 |
5.3.3 传统PCR验证引物特异性 |
5.3.4 β-Actin引物的内参验证 |
5.3.5 qRT-PCR条件的优化 |
5.3.6 标准曲线和扩增曲线的建立 |
5.3.7 扩增曲线的建立 |
5.3.8 熔解曲线的建立 |
5.3.9 可重复性GluCl基因表达差异的检测 |
5.3.10 田间小菜蛾种群GluClα相对表达量的测定 |
5.3.11 抗Bt种群小菜蛾GluClα基因表达量测定 |
5.4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风险评估及交互抗性的室内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及饲养 |
1.2 供试药剂 |
1.3 抗性选育 |
1.4 毒力测定和交互抗性测定 |
1.5 现实遗传力的估算 |
1.6 抗性风险评估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选育 |
2.2 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现实遗传力 |
2.3 抗性风险评估 |
2.4 交互抗性测定 |
3 讨 论 |
四、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形成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维菌素与阿维菌素交互抗性研究[D]. 朱林莹.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2]小菜蛾对十种杀虫剂的抗性检测及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风险评估[D]. 徐巨龙. 山东农业大学, 2020
- [3]西藏小菜蛾对常用药剂抗药性的初步研究[D]. 付彩青. 西藏大学, 2020(12)
- [4]甜菜夜蛾对甲维盐和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机理的研究[D]. 左亚运.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5]小菜蛾对啶虫丙醚的抗性筛选以及田间抗性监测[D]. 赵康.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6]小菜蛾对唑虫酰胺的抗性及22种萜类化合物对小菜蛾的拒食作用[D]. 陈洁琼. 江西农业大学, 2014(02)
- [7]华东地区小菜蛾抗药性监测和PxGluClα亚基A309V突变与阿维菌素抗性的关系[D]. 叶超.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7)
- [8]小菜蛾对多杀霉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特征及机理[D]. 王兴亮.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9]GluCl受体在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中的作用研究[D]. 柳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2)
- [10]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风险评估及交互抗性的室内测定[J]. 梁延坡,吴青君,张友军,徐宝云,谢圣华,吉训聪. 热带生物学报, 2010(03)
标签:小菜蛾论文; 阿维菌素论文; 杀虫剂论文; 甲维盐论文;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