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板招人“金”愈求“精”(论文文献综述)
张桂萍[1](2018)在《技进乎道 ——论工匠精神及其培育》文中指出培养工匠精神与培养创新精神合力成为教育的时代主题,甚至正在成为教育的时代精神。但凡精神的存在都与文化和传统休戚相关。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视角,通过历史和比较研究,揭示和梳理“工匠精神之源”和“工匠精神之流”,在此基础上,通过典型案例访谈,立足职业教育现实,探讨了“工匠精神之育”的路径问题。本文的研究重点探讨了以下问题并得出了相应观点。一、描述和概括了近代以来我国工匠精神失落的诸多现象,并揭示了其背后原因,为本课题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切实性立论。二、揭示“工匠精神”具有文化特性,即不同的文化背景会生长出不同的精神内涵。在中国讨论工匠精神,不能无视中国传统文化之积极和消极影响。中国传统之工匠,虽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社会定位,导致高手主要在“民间”而非“庙堂”,但却强调“技进乎道”。“天人合一”思想下的“道技合一”、“道器合一”是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思想内核;“不诚无物”、“心无旁骛”的至诚模式是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心灵状态。西方工匠精神是西方文化的直接表达,其文化基因深蕴“理性至上”、“天职神圣”的精神“血脉”,其心灵状态表现为“为技术而技术,为艺术而艺术”的至纯模式。三、工匠精神的断续是文化的断续,工匠精神的培育是文化的培根,现代工匠精神孕育不仅在民间具有广阔的天地,在“庙堂”——即国家正规职业教育制度安排里更要突显其不可小觑的地位。德国、日本的成功经验是积极的参考,中国工匠文化依然式微已成“血色”教训。学校、企业、家庭、社会由“合育”而“和育”,是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机制,社会整体的制度建设是时代的任务。四、制度规约,文化践行,“工匠精神”之培育路径,既是现代的,也要沁入“中国文化”气息。观念上要遵循“实干兴邦”、“知行合一”、“做中学”;方法上要遵循惟精惟一的“至诚”功夫;师资上要形成“双师型”的整体和个体特性;方式上要凸显“师徒制”;制度设计上要将“个性化成长”和“家族传承”等合理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制度框架之中;平台上要将“校企合作”作为协同育人的依托。
张明贵[2](2019)在《蓝与黑(长篇小说连载)》文中研究说明引子一我匆匆赶回县局,董局长不在。回到自己办公室打开电脑,这条新闻还在,只是沉到了不显眼的地方,看看时间,已经发布四五天了。不是我不关心国家大事,是我扶贫的那个山村没有网络,手机信号都时断时续。真应了那句话:"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
刘加忠[3](2018)在《小微企业核心员工忠诚度研究 ——以ZK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ZK公司是山东一家小型电力工程咨询公司,主要从事电力技术和电力工程等方面的业务。作为一家处于发展上升阶段的小微企业,ZK公司正面临着一系列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公司的核心员工主观能动性差、工作积极性低、创新意识淡薄、稳定性差、流动性大。核心员工的上述表现充分说明了其对公司的忠诚度出现了问题,需要公司做出相应的改进,以提高核心员工的忠诚度。本研究紧扣时代背景,以前人已有研究成果为基础,将ZK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ZK公司核心员工忠诚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从个人因素、社会因素、企业因素几方面分析了忠诚度不高的原因,其中分析企业影响,包括企业文化建设滞后、薪酬设计不合理、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教育培训机制不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为ZK公司设计了一套核心员工忠诚度提升方案,具体包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健全企业文化、改善薪资待遇和员工福利、充分放权、加强与员工的沟通等。最后,将提升方案在ZK公司进行了试运行,并对试运行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本研究针对ZK公司所设计的核心员工忠诚度提升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员工流失率,提高员工忠诚度。因此,本研究不仅为ZK公司的核心员工忠诚度的提高做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对其他同类小微企业核心员工忠诚度的提高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梁林军[4](2018)在《张謇的儒商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在经济、政治、教育、军事、外交等领域都有深入、专业的思想以及突出的事功,张謇研究涉及众多学科,但是其思想内核和精神特质却是一以贯之,即儒家思想。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关头,作为传统士大夫的张謇提出实业救国、教育兴邦,认为这是国强民富的根本之道。张謇清醒地看到当时的民族危机不同于王朝更迭,也不同于太平军、捻军叛乱,而是工业社会对传统社会的全面冲击和根本破坏,中华民族真正到了亡国灭种的危险关头。这也并非是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武装军队就能解决的,中国必须要革新社会,普及教育和科学知识,建立并全面发展实业,真正在世界的大舞台上进行民族之间的竞争。张謇是开放、包容、革新的儒家,他反对闭关锁国,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新知识,“博取而精择之”;同时他又认为中学为立身始基,提倡中国的旧道德,反对全盘西化或言必称西化。面对西方工业化及西方文明的冲击,张謇抓住中华振兴的核心问题——工业化,并且舍身饲虎,投身实业、教育,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无数新路。张謇的探索说明,儒家并不阻碍工业化,也能学习工业化、发展工业化甚至能够更好地促进工业化。张謇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教育,对儒学思想发展有深入研习,是科举制度的佼佼者——状元。张謇认同桐城派“治经读史为诗文之法”,深受桐城派大师的影响,从文风、学脉方面讲应归于桐城派。张謇入募庆军多年,跟随庆军统领吴长庆,参与平叛朝鲜,从军经历增益了张謇的男儿血性和担当意识。张謇认同明清之际顾炎武和黄宗羲的学问、气节和品格,深受他们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对于王夫之,张謇也有研习;对于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及其湘军,张謇更是佩服有加,他认为这是近世儒家思想经世致用的代表和巅峰,后人难以企及。正因为如此,张謇重视学,更看重学以致用,学习就是要服务百姓、改造社会,而不是坐而论道、高谈阔论。张謇认为兴实业,当由士大夫先之。儒学应该治实用的学问,并将实用的学问用于实用的事业。士人必须担负起振兴实业的责任,而不是学而优则仕或者埋头做对社会、民生无益的学问。张謇最终弃仕从商,致力于实业、教育,源于其儒家士人的担当精神,也根植于其宏大的儒商理想,即实业救国、教育兴邦以及地方自治。张謇秉承儒家思想,虽然“术”与“道”有天然的区分和隔离,但是它们也有必然的渗透和相互作用。张謇在具体的商业经营中也常常引用儒家经典进行说明,儒家思想的精髓也无时无刻不影响其商业的具体运行。对于《周易》,张謇用力颇深,在完成周易研究专着的同时,他对易经的学术史也深有体会,认同朱子的《周易本义》的相关阐释。张謇创立的大生集团取名源自于易经,深刻反映了《周易》的仁爱与民本思想。张謇实业救国的核心主张就是“父教育、母实业”,以父母关系比喻,也充分体现了易经的阴阳和合观念。张謇在具体的商业经营中,比较注重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适时调整,这与易经饱含的通经合变思想有本质性的联结。张謇一直倡导的“棉铁主义”也与易经中刚柔相济的思想相通。张謇对于儒家的礼学思想着实重视,在乱世之中,这种倾向有增无减。张謇提倡礼学更多,主要也是因为当时社会混乱,人们价值观缺失,六神无主。在具体的商业运行中,张謇比较注重商业市场中的“礼”,即商业竞争需要有序,不能恶意竞争,最终害人害己。在企业的管理中,张謇提倡“以严为轨”,主张严格管理。张謇崇尚中庸之道,认为圣人之道即中道,且“人皆可以为尧舜”,普通人只要尽人道、尽职守,同样可以入圣人之域。区别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张謇提出“大利不言、生财有道”,实质上对儒家义利思想在工业化背景下有积极的发展和创新。从“取”到“生”,从“小利”到“大利”,本质上是张謇看重儒家应该对社会整体财富有所创造。张謇认为,遇到利益鉴定或分配困惑时,应把握“裁利于义”的原则,即用“义”来裁量、裁定利益,解决何利可取、应取多少的问题。张謇也注重区分“公利”和“私利”的区别,认为人们应该追求公利,对社会、民生有所助益。张謇在利益分配上,受西方现代企业思想影响,肯定合理的利益报酬,同时他也始终坚持“以劳取利”,厌恶并不耻不劳而获的商业模式和行为。张謇注重人的诚信和企业的信用,提出“忠信笃敬”的四字原则,具体体现在其信用观和用人观中。张謇认为商业成功的法门不外乎“勤苦简朴”,其中他尤其注重节俭之美德。中国在商业上处于混沌迷茫、一穷二白的阶段,张謇认为中国的商人应该团结起来,形成一定的合力。张謇的儒商商道至今仍有深刻的内涵和魅力,究其根本在于合理地处理官商关系。张謇创造性地提出“绅领商办”的企业组织形式,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企业组织形式臃肿、效率低下之时,在观念陈旧、政府禁锢森严的历史环境下,开辟了民营企业的商道模式。张謇在具体的企业经营中、行业的选择、利益的分配等重大问题上,有深思熟虑的考虑,因此张謇的商道观念和精神于今天仍有极强的榜样价值。如果按照西方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和标准,张謇无疑是非常优秀的企业家,主要、关键的企业家精神指标,张謇都符合并有一定超越。张謇身上所具备的爱国、仁爱、奉献、勤俭、自强、务实等儒商精神与工业文明并行而不悖,甚至是非常好的补充和融合,这些精神在今天价值有更高的凸显。如果理性地反思自工业革命以来的资本主义精神和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其弊病具体表现为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和福利主义,张謇的儒商思想和实践表明,儒家宝贵的道德伦理资源可以与工业化有更好的磨合和融通。张謇是中国儒商的典范,是儒家圣人在商界,也是中国企业家的难以逾越的巅峰。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先驱,人们不仅应该关注其可贵的实业实践,也应该细致考量他的思想构建和远见卓识。
梁帅[5](2017)在《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研究》文中指出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戏曲活动研究,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戏曲活动的梳理与讨论。得益于旗人在北京的社会地位,他们的戏曲活动介于北京市井梨园戏曲活动与宫廷戏曲活动之间。旗人对戏曲的喜爱由来已久,早在入关之时,他们便表现出对戏曲的酷爱。顺康雍三朝是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孕育期,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的诸形态,皆在此时形成。道咸时期,受到宫廷戏剧变革的深刻影响,旗人戏曲活动重心集中到北京的王公贵族府邸及市井梨园。在旗人捧角之风的影响下,清末伶人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旗人沉迷戏曲的行为,引起了当朝者的诸多不满。为了阻拦旗人观剧,政府遂颁布了许多禁戏条例。这些举措虽对旗人的观剧活动带来了许多不便,但是它最终还是淹没在旗人高涨的嗜戏热潮中。晚清民国北京旗人对近现代戏曲发展的贡献集中在三点:演剧、研究、创作。演剧方面,乾隆朝的《燕兰小谱》所记白二、八达子,是第一代技艺卓群的旗籍伶人。晚清旗人登台唱曲者更多,并在清末民国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票房”与“票友”是旗人对中国戏曲文化的特殊贡献,亦真实反映出旗人演剧水准的上乘。戏曲研究作为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重要方面,展现了旗人对戏曲的深层认知。昭梿的《啸亭杂录》、崇彝的《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等笔记,描绘了许多京师戏曲活动场景,反映出此期旗人戏曲关注视角的变化。旗人真正意义上的戏曲研究,肇始于清末民国的庄清逸、溥侗等人。穆儒丐、景孤血、华粹深、傅惜华、郑骞、吴晓铃等人在民国时期的戏曲研究,更是近代戏曲研究队伍中的重要力量。此外,北京旗籍戏曲研究者的曲艺研究也颇具特色。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戏曲创作收获颇丰。绵恺、顾太清等旗人的戏曲创作,标志着旗人古典戏曲创作的终结。而以载阔亭、庄清逸为代表的皮黄戏剧作家,又助力了清末民国皮黄艺术的发展。在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中,王公贵族是尤为特殊的一个群体。长期居住北京的八旗王公贵族有机会参与紫禁城内的戏曲活动,并对宫廷演剧产生实质性影响。各王公贵族府邸内的戏曲活动也十分精彩,往往家族内几代成员都表现出对戏曲的极大热情。昆弋戏在晚清北京八旗王公贵族府邸的戏曲观演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与皮黄戏早已风靡北京市井梨园全然不同。清代的“王府戏班”是戏班史上一个响亮名字,自乾隆朝允禄府上的大成班始,王府戏班延续数百年。清末奕诉、奕譞和善耆府内的戏班,不仅繁荣了当时京师剧坛,更是对近代北方昆曲的发展产生了直接、深远影响。为了真实呈现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的演进过程,笔者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大量使用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军机处录副奏折》、《宫中档案》、《内务府来文》等档案,以及晚清民国的报刊杂志、日记等。又为了使研究成果更加可信,笔者还进行了诸多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工作。同时,笔者也十分注重对戏曲文物、戏曲图像的探讨。
邓贤[6](2016)在《五百年来一大千》文中认为第一章少年生死劫1民国五年(1916年)初夏的一天,艳阳普照满眼苍翠,重庆求精中学17岁的天才少年张正权与同学行走在山川如画的返乡小道上,如同置身一座绵延百里的风景画廊。但是不久他们这种好心情就被子弹击碎了——张正权也就是未
何秋红[7](2015)在《《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现代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个世纪最初二十年,南通是一个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城市,在这个城市里有一份非常有特色而且至今保存相对完整的报纸——《通海新报》(1913.3.18-1929.5.26)。《通海新报》是一份办报质量较高,发行于南通及其周边地区的地方性商业报纸,较好地发挥了对南通地方民众的经济启蒙作用。该报创办人陈琛是清末民初着名实业家张謇手下的得力干将,办报是其众多产业中的一项。该报前期与同一时期发行全国的《申报》一样,注意发挥报纸服务经济的功能,商业性特征明显;不同的是该报诞生地并非租界,而且没有任何外来资本介入。随着南通工商业的凋敝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报馆的渗透,该报后期又呈现出党派性、政治性的特征。《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基本同步。该报诞生于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初具规模的时期,发展繁荣于南通早期现代化进程如火如荼之时,随着“强人”张謇离去及其大生企业系统的凋败,南通早期现代化进程趋缓中断,《通海新报》也日益艰难直至最后被官方勒令停刊。本文认为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南通城市诞孕并烙印《通海新报》。城市一方面为报纸提供了生存土壤与发展空间,随着南通早期现代化进程的全方位进行,工商业经济活跃繁荣,教育普及,加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这一切都为《通海新报》的诞生及其发展准备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城市也将其自身的特征烙印于报纸之上。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期间的南通城市具有过渡性、“张治”特色、江海文化等特征,这些特征也都一一鲜明地体现在《通海新报》之上。同时,本文亦将《通海新报》看成是一种主动的力量,它对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的影响由物质到制度再到观念行为,由表及里,层层深入。《通海新报》记录城市,沟通城市同时推动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首先,它在物质可见层面,记录南通城市在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变化:不断兴建的各种工厂、公司;逐步繁荣的商业和金融业以及日渐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种看似客观的记述背后,体现出《通海新报》对现代工业文明的赞赏之态和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拥抱之姿。其次,《通海新报》也通过搭建公共交流平台,促进了现代城市管理制度——警察制在南通的发展完善,同时促进了南通城市的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的现代转型。再次,《通海新报》还传播了西方现代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南通市民的现代知识素养;该报通过旷日持久的报道,培育了南通市民公共卫生、时间效率等现代意识观念;该报还绵密地编织进了南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比如婚嫁嫁娶,构建一种现代交往方式——报章交往,并引发促成南通市民的一些现代行为,这其中就包括五四、五卅期间的南通学生爱国运动。在《通海新报》存续的十六年内,南通城市对报纸的影响涉及到方方面面,而不只是作为背景而存在;报纸也参与到南通早期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当中,而不仅仅是一个记录者。报纸与城市纠缠共生,双方彼此嵌入,互相促动。
朱天艺[8](2015)在《徐慕云戏剧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就民国戏曲评论家徐慕云的戏剧理论进行了研究,选取徐慕云戏曲评论、戏剧史及戏剧美学观、京剧理论观三个角度为研究方向,主要依托徐慕云发表的报刊类文章、《中国戏剧史》、《京剧字韵》、《梨园影事(外二部)》等材料,通过对徐慕云主要论着的集中研究,从“全”和“细”两方面着手,对他的理论性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整合、评述和分析。徐慕云以“以人为本”为理论及实践基础,就戏曲虚实中的“象”与“像”提出了“化境者”的概念,关注到行当间的“主”与“配”问题,对戏曲存疑名目进行了辨析,他极其注重演员的价值并详细关注到各地方戏及伶人、戏剧之组合,将话剧、宫廷戏放入戏剧史中,形成了他独特的史观视角。他的戏剧本体视角转移到舞台,提出了“遗貌取神”的美学本质论和“歌舞并重、传神写意”的美学形态观,并在中西剧评价与比较基础上,关注到中国戏曲之于世界的发展,提出了戏剧改革的“利器说”及具体的改良、办学方法。徐慕云的京剧唱念音韵及行腔研究引进了语言学,得出了“以‘字’为主,以‘腔’为宾”、“重发声、次归韵”、“字韵由音出,音发乎于情”等观点。论文着眼于以小见大,试图通过徐慕云的戏曲理论,找到其理论的独特价值及在学术界的定位。
吕涛[9](2013)在《民国时期青田华侨群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田县恶劣的自然环境是致使青田人陷入贫困的主要原因,山多地少、土壤贫瘠、自然灾害多样而频繁等都是其重要表现;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的时代特点,又加剧了他们的贫苦程度,在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压力下,县人苦不堪言,走出去是他们得以生存的唯一出路。丰富而独特的区域文化在青田石雕的媒介下,开始引导县人另谋出路,重商主义、移民传统、不安分的性格等都是他们到海外谋生的深层原因。青田华侨怀揣着梦想踏出国门,走向了一个据说是“天堂”的完全陌生的境地。他们主要分布在全球的44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欧洲的法国、俄罗斯、意大利、德国、奥地利等,亚洲的日本、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等,美洲的美国、巴西等。出国谋生不是一个简单的行动,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对于贫困的青田人来讲,他们只能集全家之力供一人出国,即使这样很多人也凑不够出国的盘缠,只能铤而走险,采取不合法的途径出国,此种情况在当时是有发生。欧战招募华工为青田人出国谋生提供了绝好的机会,而且绝大多数战后留在法国继续打拼,这为后来青田人的出国谋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亲带亲”、“邻带邻”的出国模式使得青田华侨在海外能够相互照应,相互帮助,老华侨帮助新华侨找工作、住处以及资金支持都是常有之事。随着青田人出国谋生者越来越多,青田华侨群体逐渐形成。从性别结构看,民国时期,青田华侨基本是“清一色”的男性,女性极少,只有7人,这也是由男性自身的特点以及客观社会环境决定的;从年龄结构看,青田华侨以青壮年占据绝大多数,老人与未成年人基本没有,海外谋生的冒险性决定了这一状况;从知识结构看,青田华侨一般文化程度比较低,但诸多人拥有专业技能;从职业结构看,青田华侨一般从事行商、餐馆、洗衣房等服务型行业,这是由青田华侨自身的综合条件决定的。在海外的打拼,青田华侨都是从最底层的低级职业开始,积累资本,等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就开始往更高级的职业发展,从行商小贩到坐商的转变就是这种路径。需要强调的是,从低级职业到高级职业的转变,对于不同的人情况是不一样,大部分青田华侨的转变时间都是比较长的,甚至其中很多人自出国到回国也没有具备转变的条件,有的则很快转变,成为青田华侨中的佼佼者。纵观整个民国时期的青田华侨,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未能完成转变,在完成转变的那部分人中,真正做大做强的也寥寥无几,因此可以说青田华侨在民国时期基本都在从事着中低级的职业。由于青田华侨从事职业的原始积累性,使得他们基本处于温饱状态,衣服破旧,不讲卫生,居住环境恶劣,物质生活是相当凄惨的,而且基本没有精神娱乐,即使有也是喝酒、打牌等单一、枯燥的形式,这是一般青田华侨的状态,同时,还有的青田华侨赌博、嫖娼,但只是少数;当然,对于极少数发展较好的青田华侨来讲,他们有着比较优越的物质生活,而且精神娱乐也较丰富,他们融入侨居国的主流社会,接受当地的文化,同时也保持自身的中国文化,呈现出精神娱乐的中西合璧性,但这毕竟是极少数。青田华侨的婚姻生活,可以说是多样性的,从婚姻形式看,有本土婚姻,也有异国婚姻,同时还有不婚人群,而且青田华侨本土婚姻的数量远远多于异国婚姻的数量;从婚姻生活看,本土婚姻生活以凄苦为最显着特征,异国婚姻生活既有家庭的圆满,又有中途的破裂;从本质上讲,本土婚姻生活的状况是陈腐社会的直接产物,异国婚姻生活状况的形成既有个人的因素,也有客观社会造成的无奈,但它把青田与世界联系在一起使青田真正开始走向世界的作用是巨大的。由于大部分青田华侨的形式是本土婚姻,其凄苦性决定了青田华侨群体婚姻生活总体的不如意性。同时,侨居国人民的压迫与歧视,用人单位的不公平待遇,都使他们发展受限,为了改变这种境况,他们组建各式侨团,团结起来共同抵御不公与压迫,在当时侨团确实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上述境况。“弱国无外交”的亲身体会,使青田华侨更具爱国意识,在国家危难,民族独立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他们挺身而出,或亲自奔赴前线,助阵杀敌,或捐款捐物支援前线战争,他们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青田华侨的大量出国也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侨乡经济的发展,侨汇事业的兴起并逐步发展就是例证,可以说这是青田华侨为家乡作出的不自觉的贡献。
于琦[10](2013)在《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文中研究说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外来势力的刺激和影响下,逐渐走出传统的封闭体系,开始寻求现代化并走向世界。二十世纪前期,报纸期刊等现代传媒业迅速崛起,对艺术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二十世纪前期也是中国戏曲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其自身的发展也需要更有力的传播工具,因此戏曲期刊与戏曲艺术的联合成为一种必然。戏曲期刊一经产生,就刊发了大量戏曲理论批评文章,它们是二十世纪前期戏曲理论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戏曲期刊之于戏曲理论批评的重大意义。本文的关注范围划定在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主要研究对象是这一时期戏曲期刊所刊载的戏曲理论批评,探讨作为新传播媒介的戏曲期刊,如何参与戏曲理论研究与批评实践,如何凭借自身力量影响戏曲理论批评的发展。第一章简述戏曲期刊兴起、发展的原因,并根据戏曲期刊上的理论批评发展状况,对其进行了时段上的划分,同时介绍戏曲期刊所登载的戏曲批评具体包括哪些内容。第二章从戏曲期刊入手,梳理戏曲观念的演变过程。西方戏剧艺术传入中国后,为传统戏曲艺术提供了新的参照物,刷新了人们的戏曲观念。戏曲期刊关于“旧剧”和“国剧”的探讨.反映了理论界对中国戏曲的定位与评价,建构了中国戏曲之于世界戏剧艺术的意义。第三章阐述了戏曲期刊对戏曲特征的探寻。戏曲期刊一方面通过对戏曲“综合性”和“写意性”的论证,在本体上肯定其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的特殊价值:另一方面,通过考察戏曲艺术中的民间意识与民族意识,梳理出戏曲在文化系统中的流动与蘖变,从而获得戏曲对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意义。第四章主要分析戏曲期刊对戏曲变革问题的探讨。二十世纪前期,传统戏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革新、演变,人们也开始有意识地关注、推动戏曲艺术的更新。作为戏曲舆论的前沿阵地,戏曲期刊对戏曲改革的相关话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戏曲期刊始终留意戏曲领域的新变,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反思失败的教训,在戏曲改革的潮流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五章论述戏曲期刊开辟了新的“批评空间”,影响了戏曲理论批评的生成与传播。戏曲期刊的办刊宗旨与批评主体的思想意识,对戏曲批评进行了筛选和整合,使其呈现出独特的面貌。戏曲期刊凭借占有戏曲资料的丰富性,以及与读者之间密切、频繁的联系,使人们增进对戏曲的理解和思考,并为不同理论观点之间的争鸣提供了平台,从而推动了戏曲理论批评的更新与发展。结语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通过对二十世纪前期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的研究所获得的当代意义。
二、老板招人“金”愈求“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板招人“金”愈求“精”(论文提纲范文)
(1)技进乎道 ——论工匠精神及其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
二、现有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章 工匠精神之源 |
第一节 中国先秦工匠精神之源 |
一、先秦“工匠精神”之源 |
(一)夏商周时代的工匠 |
(二)百家之言工匠 |
二、先秦工匠的特征 |
(一)国之四民,百工居一 |
(二)工必尚巧,巧亦有度 |
(三)官民区别,层次不一 |
(四)管理分流,伦理自洽 |
(五)子承父业,师徒相传 |
三、先秦工匠精神之蕴 |
(一)天人合一,民胞物与 |
(二)技进乎道,心合于道 |
(三)备物致用,器利天下 |
(四)惟精惟一,知行相须 |
小结 |
第二节 西方“工匠精神”之源 |
一、西方“工匠精神”之源 |
(一)古希腊神话的工匠神:赫淮斯托斯 |
(二)希腊至中世纪的“工匠精神” |
(三)“工匠”到“天才”: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工匠精神” |
二、工匠的特征 |
三、西方“工匠精神”的表达 |
(一)为艺术而艺术:理性至上之精神 |
(二)工匠信仰:职业神圣的天职观 |
(三)皮格马利翁效应:至诚如神的创造精神 |
小结 |
第三章 工匠精神之流 |
第一节 中国工匠精神之流 |
一、转折——现代对传统的冲击 |
二、战争——不堪一击的婴孩 |
三、出路——培育制器之才 |
四、追逐——欲速则不达的恶果 |
小结 |
第二节 德国工匠精神之流 |
一、诞生——工匠社会 |
二、哺育——民族文化 |
三、成熟——天职神圣 |
四、传承——教育培养 |
小结 |
第三节 :日本工匠精神之流 |
一、母体——文化孕育匠人 |
(一)匠人文化 |
(二)简素与崇物 |
(三)尊崇科技与实学精神 |
二、内核——宗教信仰 |
三、动因——近代工业化发展 |
四、传承——家育与职业教育 |
小结 |
第四章 工匠精神之育 |
第一节 工匠精神培养所面临的困境 |
一、历史维度:传统与现在的断裂 |
二、哲学维度:庸俗的唯“物质”主义 |
三、文化维度:固化劳心与劳力的鸿沟 |
四、教育维度:人才培育模式未触及根本 |
第二节 :何为现代工匠精神 |
一、工匠精神的时代背景 |
二、工匠精神的当代表达 |
(一)职业精神:尽人之性,成己之道 |
(二)践行精神:事上磨、做中学 |
(三)企业家精神:与古为新,创造精进 |
第三节 :如何培育现代工匠精神 |
一、家庭 |
二、社会 |
三、学校 |
(一)理念:全环节渗透“工匠精神” |
(二)课程:培育工匠精神的根本 |
(三)师资:工匠精神的传承者 |
(四)校企合作:工匠精神的培养皿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依波精品(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先生 |
附录二 访谈深圳市金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先生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小微企业核心员工忠诚度研究 ——以ZK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访谈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综述 |
第一节 核心员工的相关综述 |
一、核心员工的定义 |
二、核心员工在企业中的作用 |
三、核心员工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意义 |
第二节 员工忠诚度相关理论综述 |
一、员工忠诚度的定义 |
二、员工忠诚度的作用 |
三、员工忠诚度的影响因素 |
四、员工忠诚度的提升措施 |
第三节 小微企业员工忠诚度现状 |
第三章 ZK公司核心员工忠诚度的现状 |
第一节 ZK公司简介 |
一、公司发展背景及组织结构 |
二、公司人力资源及核心员工现状分析 |
三、公司核心员工忠诚度低的几点表现 |
第二节 ZK公司核心员工忠诚度的现状调查 |
一、深度访谈问题和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结果 |
第三节 ZK公司核心员工忠诚度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忠诚度低的总体原因分析 |
二、工作环境欠佳,人员关系紧张 |
三、企业文化体系建设滞后 |
四、团队合作意识薄弱,管理制度不完善 |
五、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 |
六、领导权力集中,上下级沟通困难 |
七、晋升通道不畅,薪酬设计不合理 |
第四章 ZK公司核心员工忠诚度提升的方案设计 |
第一节 提升忠诚度策略的整体思路 |
一、优化潜在忠诚度的外部环境 |
二、追求企业文化和生产管理的融合 |
三、建立以忠诚度为导向的用人机制 |
第二节 改善工作环境,和谐人际关系 |
一、改善工作环境及工作条件 |
二、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
三、共进退同分担,缓解经营压力 |
第三节 健全企业文化体系 |
一、加强管理者认知,树立榜样的力量 |
二、注重企业文化改革,打造新的文化理念 |
三、加强培训企业文化,促进双方价值观匹配 |
第四节 加强团队合作,完善管理制度 |
一、强调团队之间的协作,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 |
二、制度流程标准化,组织架构扁平化 |
第五节 加强教育培训机制建设 |
一、重视员工素质教育,树立职业道德观念 |
二、完善培训体系,实现员工自我价值 |
三、制定相关制约 |
第六节 充分授权,加强沟通 |
一、对员工充分授权,使员工积极参与管理 |
二、加强领导与员工的沟通,尽量满足员工需求 |
第七节 完善晋升通道,改进薪酬机制 |
一、打造合适的工作岗位,完善员工的晋升通道 |
二、优化薪酬结构,改进薪酬激励机制 |
第五章 ZK公司核心员工忠诚度提升方案的试运行 |
第一节 ZK公司核心员工忠诚度提升方案实施的建议 |
一、规避误区 |
二、重视影响提升方案实施的相关因素 |
第二节 ZK公司核心员工忠诚度提升方案的正式实施 |
一、成立忠诚度提升专门项目组 |
二、开展全员忠诚度培训 |
三、及时沟通与辅导 |
四、调查与反馈 |
第三节 ZK公司核心员工忠诚度提升方案的效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张謇的儒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当儒学遭遇工业化 |
二、旧道德与新知识:张謇的回应 |
三、言商仍向儒:儒商张謇 |
第二节 张謇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一、张謇研究的回顾 |
二、张謇的儒商思想研究简析 |
第三节 本文的旨趣与结构 |
一、主题和框架 |
二、资料及其说明 |
三、研究工具和方法 |
第一章 张謇的士人精神与儒商理想 |
第一节 思想渊源 |
一、师承 |
二、随军 |
三、科考 |
四、经世致用 |
第二节 士人担当 |
一、儒家信徒 |
二、学以致用 |
三、兴实业,当由士大夫先之 |
第三节 张謇的儒商理想 |
一、实业救国 |
二、教育兴邦 |
三、村落主义与地方自治 |
第二章 实业与儒家思想 |
第一节 张謇与易学思想 |
一、张謇与《周易》 |
二、大生集团与“生生之谓易” |
三、商业经营与通经合变 |
第二节 礼学思想与企业经营 |
一、张謇与礼学思想 |
二、商业礼让与利导整齐 |
第三节 中庸思想及其实业应用 |
一、圣人之道即中道 |
二、人尽人道 |
第三章 张謇的儒商伦理思想 |
第一节 “大利不言”的义利观 |
一、裁利于义 |
二、公不自利 |
三、以劳取利 |
第二节 “忠信笃敬”的诚信观 |
一、忠信笃敬的信用观 |
二、笃实安分的用人观 |
第三节 “勤苦俭朴”与成功法门 |
一、勤苦俭朴 |
二、俭德 |
三、聚力合群 |
第四章 张謇的儒商商道与儒商精神 |
第一节 商道与官商关系 |
一、绅领商办 |
二、官商关系 |
三、张謇的商道 |
第二节 企业家精神与儒商精神 |
一、张謇与企业家精神 |
二、张謇的儒商精神 |
第三节 儒商精神与资本主义精神 |
一、经济人与道德情操论 |
二、资本主义精神 |
三、张謇对西方价值观的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5)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原由及意义 |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
三、本课题学术研究的回顾 |
四、既往研究成果之反思与检讨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的整体演进 |
第一节 清前中期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形成 |
一、入关前满洲地区的戏曲活动——旗人观剧热潮的萌生 |
二、清前期北京旗人的戏曲活动——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形成 |
三、乾隆朝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的新变 |
第二节 道咸两朝北京旗人戏曲活动中心的下移:由道光元年裁撤外学伶人说起 |
一、道光朝内廷演剧变革及对北京八旗贵族戏曲活动的影响 |
二、道光朝北京戏曲活动的发展与旗人观演剧活动的转变 |
三、咸丰朝后期旗人戏曲活动的回暖 |
第三节 同光两朝旗人观剧活动的高涨——兼谈清末伶业地位的提高 |
一、同治朝内城演剧场所的复苏 |
二、光绪朝中后期伶业地位的提高——以旗人与伶人关系的检讨为中心 |
三、王朝的衰落与最后的放纵:宣统朝旗人“忘我”的戏曲活动 |
四、清末社会舆论关于旗人戏曲活动评论的两极分化 |
第四节 民国八旗族裔社会地位的变化及他们的戏曲活动 |
一、北京八旗社会的瓦解:民国初期北京旗人的社会地位与生计状况 |
二、民国八旗贵族的遗民世界及他们的观演剧活动 |
三、民国时期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多样 |
第二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观剧活动 |
第一节 晚清民国北京八旗王公贵族府邸观剧活动考述 |
一、庄王府观剧历史之久远 |
二、恭王府观剧之瞩目 |
三、庆王府观剧之奢靡 |
四、车王府观剧内容之丰富 |
五、醇王府观剧之痴迷 |
六、肃王府观剧、演剧、编剧等多样的戏曲活动形态 |
七、晚清民国北京八旗王公贵族府邸的戏楼(台) |
八、晚清民国北京八旗王公贵族府邸观剧活动的整体特点及戏曲史地位 |
第二节 晚清禁戏法令与旗人观剧环境的建构 |
一、承上启下的嘉庆朝:晚清北京旗人观剧活动环境的初步建构 |
二、言无二贵、法无两适:道光朝对北京旗人观剧活动的严厉查禁 |
三、查禁力度的衰退:咸同两朝对北京旗人观剧活动的管控 |
四、亡羊补牢:光宣时期对北京旗人观剧活动的查禁 |
五、晚清政府针对旗人的观剧法令及其效力:辩证看待禁戏举措与京师旗人的赏戏行为 |
六、相得益彰:晚清中央针对旗人与全体民众的禁戏法令之比较 |
第三节 晚清民国“关公戏”、“包公戏”在旗人生活圈的盛行 |
一、晚清北京“关公戏”与“包公戏”的扮演与禁演 |
二、一场由上而下的“关公戏”改革——晚清八旗观演文化影响下《青石山》曲本的革新 |
第四节 晚清民国旗人观剧氛围影响下的旗装戏形成与发展 |
一、晚清八旗贵族文化的哺育——旗装戏的形成 |
二、萧太后——旗装戏形成的标志 |
三、从萧太后到铁镜公主——旗装戏的转型 |
第三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演剧活动(一) |
第一节 晚清民国北京戏曲舞台上的旗籍伶人 |
一、政府对旗人登台唱曲的无奈与妥协:晚清旗籍伶人纷纷涌现的客观原因 |
二、崭露头角——道光朝至光绪初年的旗籍演员 |
三、演剧队伍的壮大——清末民初的旗籍伶人 |
四、走出北京:民国中后期的旗籍伶人 |
第二节 晚清北京票房的形成与发展 |
一、由龙票谈及民国文人对票房及票友产生原因的错误认识 |
二、从曲艺到戏曲——晚清票房活动内容的转变 |
三、晚清北京的票房分布及其发展 |
第三节 晚清民国北京旗籍票友的演剧活动及其影响 |
一、旗人玩票之风的盛行 |
二、旗籍票友下海的主客观原因 |
三、晚清民国旗籍票友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
第四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演剧活动(二) |
第一节 晚清北京八旗王公贵族组织宫廷演剧活动考论 |
一、晚清八旗王公向昇平署进呈伶人 |
二、晚清八旗王公组织宫廷礼乐活动 |
三、晚清八旗王公贵族观演内廷演剧活动 |
四、内务府大臣对宫廷戏剧活动的管控 |
五、晚清八旗王公贵族组织宫廷演剧活动对宫廷演剧文化的影响 |
第二节 晚清民国北京八旗王公府邸内演剧活动的承担者:王府戏班活动考论 |
一、晚清王府戏班的基础:乾嘉时期的“王府大班”、“王府新班”以及“和春班” |
二、王府戏班运营模式在嘉庆朝至同治朝的新变与回归 |
三、清末王府戏班的鼎盛——奕譞和善耆的王府戏班 |
四、晚清王府戏班的戏曲史贡献 |
第五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戏曲研究 |
第一节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笔下的戏曲活动记载 |
一、昭梿的“尚昆抑弋”——兼谈九思堂本对《啸亭杂录》原本的删改 |
二、《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纷繁多姿的京师戏曲活动 |
三、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笔记中戏曲史料的变化 |
第二节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研究的专案探讨 |
一、以示忠心、阐扬风教:爱新觉罗·绵恺与《灵台小补》 |
二、对皇族观演文化的探讨——末代庄亲王爱新觉罗·溥绪的戏曲研究 |
三、近代戏曲批评史上的奇葩——“遗民”穆儒丐和他的戏曲研究 |
四、古人所以馀裕,后进所以莫遑:傅惜华、吴晓铃、郑骞等学者民国期间的戏曲研究 |
第三节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研究的动因、视角 |
一、夫文心者,言为文旨用心:研究之动因与肇始 |
二、性各异禀:旗人戏曲研究视角的独特 |
三、旗籍戏曲研究者对北京传统曲艺研究的推动 |
第六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戏曲创作 |
第一节 晚清北京旗人的杂剧创作 |
一、绵恺及其杂剧《业海扁舟》 |
二、存韫斋 |
三、佑善 |
第二节 场上之曲——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皮黄戏创作 |
一、晚清民国皮黄戏创作的重要力量:京师旗籍票友 |
二、载阔亭与庄清逸“因人设戏”的编剧实践 |
三、清末民国京师旗籍票友皮黄戏创作的意义及影响 |
附:明清宗室视野下的清代宗室子弟的戏曲创作 |
一、根干丽土而同性——清前中期八旗宗室剧作家及其剧目 |
二、循环相因——宗室剧作家创作之因袭与传承 |
三、参伍因革,通变之数——晚清民国宗室剧作家创作的新变与革新 |
结语 |
一、社会阶层的差异与戏曲活动的差别 |
二、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对当下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借鉴意义 |
三、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心得 |
附录一: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编年(晚清部分) |
附录二: 晚清民国北京旗籍名伶点将录 |
附录三: 晚清民国北京旗籍剧作家及剧目知见录 |
参考书目 |
后记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五百年来一大千(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少年生死劫 |
1 |
2 |
3 |
4 |
第二章百日强盗 |
1 |
2 |
3 |
4 |
第三章扶桑东渡 |
1 |
2 |
3 |
4 |
5 |
第四章百日和尚 |
1 |
2 |
3 |
4 |
5 |
6 |
第五章拜师学艺 |
1 |
2 |
3 |
4 |
5 |
第六章英雄莫问来路 |
1 |
2 |
3 |
4 |
5 |
第七章天生我才 |
1 |
2 |
3 |
4 |
5 |
第八章迷途知返 |
1 |
2 |
3 |
4 |
5 |
6 |
第九章红颜知己 |
1 |
2 |
3 |
4 |
5 |
6 |
第十章京华烟云 |
1 |
2 |
3 |
4 |
5 |
第十一章莫使金樽空对月 |
1 |
2 |
3 |
4 |
5 |
第十二章长兄如父 |
1 |
2 |
3 |
4 |
5 |
第十三章崭露头角 |
1 |
2 |
3 |
4 |
5 |
第十四章天地吾师 |
1 |
2 |
3 |
4 |
5 |
第十五章身陷囹圄 |
1 |
2 |
3 |
4 |
5 |
第十六章虎口脱险 |
1 |
2 |
3 |
4 |
5 |
第十七章千里跋涉 |
1 |
2 |
3 |
4 |
5 |
第十八章兄弟情深 |
1 |
2 |
3 |
4 |
第十九章青城悟道 |
1 |
2 |
3 |
4 |
5 |
第二十章善子之死 |
1 |
2 |
3 |
4 |
5 |
第二十一章大漠探幽 |
1 |
2 |
3 |
4 |
5 |
6 |
第二十二章敦煌面壁 |
1 |
2 |
3 |
4 |
5 |
第二十三章大师归来 |
1 |
2 |
3 |
4 |
5 |
第二十六章东张西毕 |
3 |
4 |
5 |
第三十章人生绝唱 |
2 |
3 |
第三十一章尾声:五百年来第一人 |
1 |
后记 我为什么要写张大千 |
(7)《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创新点和难点 |
1.6 研究思路 |
1.7 关键概念说明 |
2 《通海新报》的发展历程:与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基本同步 |
2.1 诞生背景: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初具规模(1895-1913) |
2.1.1 1895年之前的南通 |
2.1.2 1895—1913年南通现代化进程的启动 |
2.1.3 《通海新报》诞孕环境 |
2.2 发展繁荣:南通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剧(1914-1926) |
2.2.1 南通城市现代化的发展 |
2.2.2 《通海新报》的发展繁荣 |
2.3 渐趋凋零:南通城市现代化进程受挫趋缓(1924-1929) |
2.3.1 南通城市现代化进程趋缓 |
2.3.2 《通海新报》凋零停刊 |
3 记录城市:《通海新报》与城市物质设施的现代化 |
3.1 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展开 |
3.1.1 现代交通:公路、汽车与铁路 |
3.1.2 现代通讯:电话、邮政与电报局 |
3.1.3 现代文化机构:图书馆、博物苑、公园与剧场 |
3.1.4 现代慈善机构:养老院、育婴堂与游民工厂 |
3.1.5 现代医疗机构:南通医院与基督医院 |
3.2 呈现商业、金融业的逐步繁荣 |
3.2.1 新式商品层出不穷 |
3.2.2 商贸空间的固定与拓展 |
3.2.3 声光电影的世界:照相与电影 |
3.2.4 现代金融:银行、保险公司与证券交易所 |
3.2.5 现代旅馆:西式会馆、俱乐部 |
本章小结 |
4 沟通城市:《通海新报》与城市制度的现代化 |
4.1 介绍推行现代警察制度 |
4.1.1 传播现代警政价值理念 |
4.1.2 记录警务活动进程与细节 |
4.1.3 监督警务活动 |
4.2 推进南通教育制度的现代转型 |
4.2.1 呈现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善 |
4.2.2 促进教育对象的扩大化 |
4.2.3 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现代化 |
4.2.4 促进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
4.3 现代经济制度的媒介启蒙 |
4.3.1 股份制的启蒙 |
4.3.2 公司制的教化 |
本章小结 |
5 改变城市:《通海新报》与市民观念行为的现代化 |
5.1 传播现代知识 |
5.1.1 传播自然科学知识 |
5.1.2 输入西方社会科学知识 |
5.2 培育现代意识观念 |
5.2.1 卫生意识 |
5.2.2 时间观念 |
5.3 构建现代交往方式——报章交往 |
5.3.1 新式团体的报章交往 |
5.3.2 旧有组织的新式交往 |
5.3.3 公开的私人交往 |
5.3.4 编读互动 |
5.3.5 文人交往 |
5.4 引发并促成现代行为 |
5.4.1 推动“五四”“五卅”爱国运动 |
5.4.2 促成现代赈灾活动 |
本章小结 |
6 结论:报纸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
6.1 城市诞孕并烙印报纸 |
6.1.1 城市诞孕报纸 |
6.1.2 城市烙印报纸 |
6.2 报纸记录并影响城市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通海新报》关于私塾的报道 |
(8)徐慕云戏剧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综述 |
2 徐慕云生平与论着 |
2.1 生平与交游 |
2.2 着作概述 |
2.2.1 简明概述 |
2.2.2 《梨园影事》及外二部 |
3 戏曲评论中的理论研究 |
3.1 虚实中的“象”与“像”(“化境者”的提出) |
3.1.1 戏剧之表演 |
3.1.2 演员之表演 |
3.2 行当间的“主”与“配” |
3.2.1 各行发展不均之现状 |
3.2.2 旦行发展之异象 |
3.3 戏曲的“改”与“革” |
3.3.1 戏曲改革的反思及受阻原因 |
3.3.2 京剧(平剧)艺术性及改革方向 |
小结 |
4 《中国戏剧史》的戏剧史观和美学品格 |
4.1 独特的史观视角 |
4.1.1 酌戏曲之异说 |
4.1.2 话剧之时代性与“利器说” |
4.1.3 关注宫廷戏 |
4.1.4 地方戏及伶人 |
4.1.5 戏曲之组合 |
4.2 戏剧艺术本体论 |
4.2.1 戏曲艺术的美学本质——“遗貌取神” |
4.2.2 戏曲艺术的美学形态——“歌舞并重、传神写意” |
4.2.3 戏剧剧场观 |
4.3 戏剧改良及办学方法论 |
4.3.1 中西剧评价与比较 |
4.3.2 改良办法及办学态度 |
5 京剧理论观——以《京剧字韵》为例 |
5.1 徐慕云音韵成就 |
5.1.1 规律性解析与总结 |
5.1.2 以“字”为主以“腔”为宾 |
5.1.3 重发声、次归韵 |
5.1.4 字韵由音出音发乎于情 |
5.2 京剧唱念音韵及行腔研究 |
5.2.1 化“生”为“熟”——引进语言学,嫁接互释 |
5.2.2 化“繁”为“简”——追溯源头,师出有名 |
5.2.3 化“难”为“易”——图表、戏曲实例标明 |
5.2.4 化“杂”为“细”——尽归各色,枝桠表述 |
5.3 谭派唱腔小摭 |
5.3.1 京剧流派与谭派 |
5.3.2 徐慕云谈谭调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获奖情况 |
(9)民国时期青田华侨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青田的自然与人文社会环境 |
第一节 青田自然环境的区域特征 |
一、 平原面积狭小,低山丘陵广布,呈“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貌 |
二、 耕地面积小而土质贫,物产种类多而产量少,环境承载力弱 |
三、 灾荒频仍,自救能力差,人类生存困难 |
第二节 青田的人文社会环境 |
一、 特有物产引导下的精湛石雕工艺 |
二、 山地、海洋因素影响下的重商文化 |
三、 悠久的迁移传统和便利航运交通作用下的移民意识 |
四、 浓厚地域文化熏陶下的县人性格 |
小结 |
第二章 出国谋生的基本状况 |
第一节 青田人出国谋生的基本方式 |
一、 华工应招出国 |
二、 自由出国 |
第二节 青田人出国谋生的基本路径和途径 |
一、 青田人出国谋生的基本路径 |
二、 青田人出国谋生的基本途径 |
第三节 青田人在海外的分布及特点 |
一、 青田人在海外的分布 |
二、 青田华侨在海外分布的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出国谋生的群体结构状况 |
第一节 青田华侨的性别与年龄结构 |
一、 青田华侨的性别结构 |
二、 青田华侨的年龄结构 |
第二节 青田华侨的知识结构 |
一、 青田华侨的文化程度 |
二、 青田华侨以专业技能为代表的综合素质 |
第三节 青田华侨的职业结构 |
一、 民国时期全国华侨的整体职业状况 |
二、 民国时期青田华侨出国前的职业状况 |
三、 民国时期青田华侨的海外职业状况 |
小结 |
第四章 青田华侨的经济活动 |
第一节 青田石雕与赛会经济 |
一、 青田石雕与其国内的商品化 |
二、 青田石雕商品化的国外初步延伸 |
三、 赛会经济—青田石雕在国外的进一步商品化 |
第二节 拎卖与做工的苦力型经济 |
一、 独具特色的青田“拎卖业” |
二、 艰苦的苦力型务工 |
第三节 华侨经济的多元化 |
一、 青田华侨商业贸易的多元化 |
二、 青田华侨服务业形式的多元化 |
三、 青田华侨中餐馆的异军突起 |
四、 工厂加工行业的崭露头角 |
小结 |
第五章 青田华侨的物质生活 |
第一节 青田华侨的收入与衣食消费 |
一、 青田华侨的收入情况 |
二、 青田华侨的支出、消费情况 |
第二节 艰苦的居住环境 |
一、 行商小贩的居住条件 |
二、 青田华工的居住条件 |
三、 青田海员的居住条件 |
小结 |
第六章 青田华侨的精神及婚姻生活 |
第一节 青田华侨的精神生活 |
一、 以侨团为平台的精神娱乐活动 |
二、 侨团以外青田华侨的精神娱乐生活 |
三、 青田华侨精神生活的特点 |
第二节 青田华侨的婚姻生活 |
一、 青田华侨的本土婚姻生活 |
二、 青田华侨的异国婚姻生活 |
三、 青田华侨婚姻生活的评述 |
小结 |
第七章 青田华侨的社会存在 |
第一节 青田华侨的群体存在 |
一、 青田华侨的单身流浪生活 |
二、 青田华侨的群体聚居生活 |
第二节 边缘化的侨居国社会存在 |
一、 侨居国政治、经济因素制约着青田华侨的生存空间 |
二、 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风俗的巨大反差阻碍着青田人融入欧洲社会 |
三、 青田华侨自身素质也限制了对欧洲社会的融入 |
四、 良性互动的萌芽 |
第三节 侨乡情结与国家意识 |
一、 连锁出国与侨乡的形成 |
二、 衣锦还乡与侨乡消费 |
三、 特殊时代下国家意识的升华 |
小结 |
第八章 青田华侨参加的海外社团组织 |
第一节 海外社团组织产生的原因及类型 |
一、 海外社团组织产生的原因 |
二、 海外社团组织的类型 |
第二节 青田华侨的海外社团组织概况 |
一、 九一八事变前青田华侨的社团组织 |
二、 抗日战争时期青田华侨的社团组织 |
三、 抗日战争结束后青田华侨的社团组织 |
四、 海外社团组织的社会功用与价值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戏曲期刊的发展与戏曲理论的繁荣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一 戏曲期刊的初兴阶段(1904-1927年) |
二 戏曲期刊的繁荣阶段(1928-1936年) |
三 戏曲期刊的衰退阶段(1937-1949年) |
第二节 主要内容 |
一 功用论 |
二 创作论与表演论 |
三 接受论 |
第二章 戏曲期刊与戏曲观念的演变 |
第一节 “旧剧”与戏曲期刊 |
一 “甲寅中兴”时期的新、旧剧比较论 |
二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旧剧理论 |
第二节 “国剧”与戏曲期刊 |
一 新“国剧”的错综发展 |
二 作为“国剧”的戏曲艺术 |
第三章 戏曲期刊与戏曲特性的认知 |
第一节 戏曲期刊与戏曲艺术精神的探讨 |
一 论戏曲的综合性 |
二 论戏曲的写意性 |
第二节 戏曲期刊与戏曲文化属性的思考 |
一 民间意识与雅俗艺术论 |
二 民族意识与“国防戏曲”论 |
第四章 戏曲期刊与戏曲改革的反思 |
第一节 戏曲期刊对海派京剧的辨析 |
一 对海派新戏的批判 |
二 对海派艺术的辨析 |
第二节 戏曲期刊对舞台艺术改革的反思 |
一 舞台艺术改革论的提出 |
二 舞台艺术改革论的反思 |
第五章 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的生成和传播 |
第一节 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的生成 |
一 戏曲期刊的创刊宗旨 |
二 戏曲期刊的批评主体 |
第二节 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的传播 |
一 理论批评与其他资料的协调 |
二 戏曲期刊与读者的交流互动 |
结语 |
附录 |
(一) 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戏曲期刊理论批评篇目汇录(未完) |
(二) 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戏曲期刊理论批评文章选辑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四、老板招人“金”愈求“精”(论文参考文献)
- [1]技进乎道 ——论工匠精神及其培育[D]. 张桂萍. 深圳大学, 2018(08)
- [2]蓝与黑(长篇小说连载)[J]. 张明贵. 啄木鸟, 2019(01)
- [3]小微企业核心员工忠诚度研究 ——以ZK公司为例[D]. 刘加忠.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2)
- [4]张謇的儒商思想研究[D]. 梁林军. 武汉大学, 2018(06)
- [5]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研究[D]. 梁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6]五百年来一大千[J]. 邓贤. 当代, 2016(04)
- [7]《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现代化研究[D]. 何秋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8]徐慕云戏剧理论研究[D]. 朱天艺. 山西师范大学, 2015(09)
- [9]民国时期青田华侨群体研究[D]. 吕涛. 吉林大学, 2013(08)
- [10]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D]. 于琦.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