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自动控制技术及发展

制冷设备自动控制技术及发展

一、制冷装置自动控制技术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杨珊珊[1](2021)在《制冷与空调装置电气自动控制技术运行分析》文中认为制冷和空调系统作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生活设施之一,由于大型建筑物内温度、湿度变化大以及昼夜温差较大等原因导致了低温负荷运行。因此,在保证室内空气品质优良的条件下,设计智能化且具备节能环保特点的制冷装置,进而体现电气自动控技术的应用价值和良好发展前景。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制冷与空调装置电气自动控制技术进行相关分析。

刘瑞恒[2](2021)在《大型冷库智能控制与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大型冷库作为冷链物流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节点,同时也是食品冷冻加工、储存和流通的重要基础设施。制冷系统作为冷库的核心系统,其能效水平的高低将极大的影响冷库的总体效率。通过提高冷库控制效率,可以减小库温较大波动,防止食品变质、质量下降,同时达到了降低能耗、节能的目的。本文以兰州某副食品采购中心M-6大型低温冷库为研究对象,展开对冷库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通过对制冷工艺介绍和控制要点的分析,设计了冷库制冷控制系统,并研究了温度控制与节能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过程时,由于冷库中随机进行的进货和取货,库内温度容易出现较大的波动,从而使得模糊控制器的控制参数无法达到最优,导致模糊PID算法在冷库温度控制上出现了自适应能力差以及控制精度低等问题,本文引入变论域思想对模糊PID控制器进行优化,设计了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同时针对冷库温度控制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与模糊PID控制方式相比,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具有超调量小,抗干扰性强等特点。(2)针对节能控制,通过对低温冷库的节能相关问题的分析,确定了冷库制冷压缩机组大多是都处于部分负荷,从而造成了能源浪费,因此采用了滑阀调节结合变频技术对压缩机容量进行优化。(3)设计了以西门子S7-200SMART PLC为核心的冷库监控系统,构建了基于上下位机为主的控制系统的网络结构。下位机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对现场参数进行检测、控制现场执行机构和设备,采用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Modbus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上位机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基于WINCC组态软件开发平台,设计开发大型冷库控制系统监控界面,实现对大型冷库运行过程的实时监控、参数显示及报警等功能。控制系统运行结果表明:冷库制冷控制系统运行可靠、性能稳定,实现了对大型冷库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控制,达到了预定的控制目标。

沈金权[3](2021)在《基于ZigBee的食用菌生长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农业发展逐步趋向于信息化、智能化的生产模式。食用菌是宁夏贺兰县“银川市永久性蔬菜基地”的主要产品,该基地因环境调控设备落后,自动化程度低,导致食用菌产量并不理想。为解决以上问题,本课题结合ZigBee技术,开发一套可实时监控食用菌生长环境的系统,以减轻菌棚管理者的工作负担、提高食用菌生产效率,在食用菌生长环境监控应用方面具有实际价值。本文结合物联网特点,将系统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首先,为更加有效地对食用菌基地进行多棚监控,将系统感知层分为主控制端和现场控制端。主控制端以STM32F407ZGT6作为控制器,其通过与ZigBee协调器通信实现与现场控制端的数据交互,并驱动SD卡保存菌棚环境数据,驱动TFTLCD屏实现系统的人机交互功能,驱动ESP8266实现与oneNET云平台的数据交互。现场控制端利用ZigBee节点搭建无线传感网络,各节点均以CC2530作为控制器,一方面驱动相关传感器采集现场环境数据,然后通过ZigBee网络将该数据上传至主控制端。另一方面,接收来自主控制端的控制指令,驱动现场执行设备,调节棚内的环境因子。其次,利用oneNET云平台和ESP8266搭建网络层,实现主控制端与手机APP之间的通信。最后,在应用层设置手机APP,用户能够在APP上实时监测食用菌棚内的环境数据,并通过APP发布指令,远程调控现场设备作业。系统完成了对食用菌棚环境因子的采集、显示、存储与控制等功能,经测试,基本满足无线化与智能化的需求,实现了对食用菌棚的网络化管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完成系统硬件结构和软件功能,利用ZigBee模块搭建传感网络,进行多棚独立调控作业;(2)利用oneNET云平台,实现对食用菌棚内环境因子远程监控功能,使系统的控制方式更加灵活;(3)采用食用菌生长周期分段控制策略,构建食用菌最适宜的温度环境;(4)引入增量式PID控制算法进行温度调控,并通过MATLAB对模糊PID和PID控制算法进行仿真对比实验。

李梓铭[4](2020)在《家具用人造板VOC检测用气候舱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家具用人造板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GB18580-2017中规定,气候舱法作为检测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量的唯一方法。气候舱是一种可提供恒定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及换气率的无损检测设备。针对最新国家标准,本文对气候舱进行了设计与研究,包括控制系统、净化系统和舱体结构。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控制系统采用以PLC为核心的实时甲醛检测控制方案,包括软件设计、硬件选型和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温度控制采用以模糊控制算法为主体、PID自整定算法精准控制的分段调温法,湿度控制采用等含湿量调温的露点调湿法。通过控制系统验证实验,得出PID自整定功能可以使温度控制的超调量减小、响应时间缩短,证明了所设计控制系统的可行性。(2)净化系统采用物理吸附法为主的三级净化方案:一级为粗过滤,二级为水洗过滤,三级为吸附过滤。根据该净化方案研制了净化系统实验台,针对VOC和甲醛的净化效果,选取了颗粒活性炭和活性碳纤维进行对比实验,实验得出活性碳纤维的净化结果更纯净,且选用240g活性碳纤维可在满足国标要求的同时节约成本。(3)舱体结构分为测试舱和设备舱:测试舱采用内舱夹层结构,用于放置被测家具用人造板;设备舱用于放置其他元器件,其中露点调湿水箱采用水浴加湿和雾化加湿结合的方法对气体进行加湿。针对气候舱布局问题,利用Ansys Fluent软件对气候舱的温度场分布进行分析,得出测试舱和设备舱上下布局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同时避免发热设备对其他设备温度的影响。

张蕊[5](2020)在《自然冷源和机械制冷双向切换节能型制冷装置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果蔬大国,也是一个能源供应十分紧张的国家。果蔬的新鲜供应和贮藏是一个关系民生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由于普通机械制冷保鲜库具有耗能高的特点,一些价位较低数量较大的果蔬贮藏成本过高,大大影响了人们种植和贮藏的积极性,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的号召,将我国的地理位置、气温气候和果蔬的主要种植基地结合分析,发现在我国主要的果蔬生产基地,其冬春季节的室外空气温度低,拥有相当可观的自然冷源资源,结合自然冷源资源和不同果蔬的贮藏温度,研究开发一种低成本、低能耗的自然冷源和机械制冷双向切换的节能型果蔬保鲜装备库迫在眉睫。本文以位于北京市密云区石匣村改造冷库为主体研究目标,以未改造普通窖藏库为对照实验,以西瓜红红薯为试验材料,研究自然冷源和机械制冷双向切换库对于果蔬保鲜的可行性以及自然冷源和机械制冷双向切换库的节能性。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是对库体的改造,包括自然冷源引入的方式、库体的设计、库内温湿度控制措施等;其次,基于Comsol模拟,模拟了自然冷源引入室内的最佳速度和进风口尺寸;最后以红薯的生理指标对比研究,测得含水量、淀粉含量、可溶性还原性糖以及多种酶等生理指标,对照了两个实验库内的红薯的外观、色泽以及内部和表皮的纹路情况,对照研究了自然冷源和机械制冷双向切换库对于果蔬保鲜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于普通窖藏库,自然冷源和机械制冷双向切换库对于红薯的保鲜起着显着作用,当贮藏至100d时,双向库内的红薯含水量比普通地窖内的红薯高出7.69%,硬度高出268.37 N/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出5.94%,MDA含量低于4.65%,淀粉含量高出3.89%。在贮藏至40-50d这段时间内,两组红薯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峰值,双向切换库内红薯为20.34%,对照组库内红薯为17.22%。切换库内的红薯外观、色泽均优于普通窖藏库的红薯;(2)通过对贮藏实验期间红薯库内库温湿度的实测观察,发现对比同时间内的普通窖藏库,自然冷源和机械制冷双向切换库能给较好的维持库内的温湿度环境,避免因为温湿度波动太大而造成的红薯冷害或干耗等现象,对于红薯的保鲜作用显着;并且对比于同贮藏时长的单一机械制冷冷库,自然冷源和机械制冷双向切换库节能效果显着,节能效率在76.34%;(3)利用Comsol软件进行库内物理场模拟发现,不同送风速度和送风尺寸对于库内速度场和温度场稳定有很大影响,其中4m/s和5m/s送风速度的情况下库内速度场不均匀,存在一定的高温死角;6m/s时候速度场和温度场较均匀,但是所需时间过长,在现实中较难实现;7m/s的送风速度,速度场和温度场均匀,且用时较短,比较合理;又考虑到400mm尺寸达到稳态所需时间相对于300mm少,避免了因为尺寸过大而引起的库房露冷等情况的发生,因此400mm的开洞尺寸和7m/s的风速针对于此改造库为最佳。所得结论可为后续北方地方采用自然冷源引入贮藏果蔬提供理论依据以及参考案例,促进西北、华北等地区荒废的窖藏库的改造以及与自然冷源引入技术的相结合,有利于因地制宜引入自然冷源、按果蔬最佳贮藏温度所配的果蔬产地保鲜的发展,促进自然冷源与机械制冷双向切换节能型制冷装置的研究。

刘志兵[6](2020)在《基于模糊控制的空调水节能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认为近年来,空调水系统变流量控制在城市轨道交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优化控制算法,设计空调水系统节能控制系统,降耗提效成为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关键技术研究领域热点。由于空调系统的时滞、时变和非线性特征,其优化算法的的设计和选择尤为重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文首先分析了新一代通风空调节能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发展趋势,并研究了其控制算法,根据通风空调系统负荷的变化,提出了变频节能控制与模糊PID控制相结合的节能控制策略,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通过模糊变频仿真,在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节能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对比,表明模糊PID变频节能控制效果较好。其次对控制系统的硬件和控制软件进行设计,采用PCC作为监控主机,采集温度、压力传感器输入量,应用模糊PID控制算法优化输出,通过PLC S7-200 SMART控制变频器ACH580执行控制水泵的命令,并且采用威纶公司的触摸屏作为监控水泵现场的人机交互控制界面。根据水系统特性,推理预测冷冻水负荷变化,并进一步寻优使通风空调水系统总能耗最低的空调冷却水最佳的温度,从而有效降低冷冻水的能耗和输送,实现空调系统性能的进一步综合提高和优化,使空调系统的效率最佳。最后通过对比数据分析,综合考虑了客流、开行列次等众多对节能率和车站实际运行负荷有直接影响的因素,系统进行能耗估算的节能率与对车站实际运行负荷能耗估算节能的效率较为相近,满足了使用需求。

汪绍平[7](2019)在《中央空调控制策略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中央空调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建筑物内的温湿度,报章建筑物内的舒适度。在现代商业建筑中,建筑高度越来越高,建筑对通风空调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随着建筑的高度不断增加,通风系统要求更为严格,中央空调系统能够为高层建筑内生产和生活的人员提供舒适的空气环境。与此同时,中央空调系统能耗成为了商业地产开发运营中能源消耗大户。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不断调整,很多的开发商对中央空调的节能控制越发重视。本文将以已完成商业建筑为案例,针对水系统中央空调的能耗进行分析,并对其系统控制策略进行优化探讨。中央空调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设备和核心系统组成:制冷冷水机组,冷冻、冷却水循环系统、终端空气处理系统。本文通过对现有已建成项目的现有情况进行分析,发掘系统中的待改进之处,对系统运行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建议。首先需要根据中央空调制冷主机厂家提供的产品技术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出制冷主机的最佳运行工况。对比合肥区域的天气情况,计算出在不同气象条件下,中央空调冷冻站在相对较优工况下的供水温度、流量,进而调整系统中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的工作频率,冷却塔的开启台数,使水循环系统与冷水主机最佳运行工况相匹配。最终达到降低中央空调系统能耗、节省建筑运营成本、延长中央空调设备工作寿命的计划目标。

任慧超[8](2019)在《电气自控技术在工厂的应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气自动控制技术在工厂中目前是广泛应用的技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电气自控技术就是通过各类电气自动化仪表、自控技术、设备以及生产工艺集合起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的技术。电气自控技术在工厂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者劳动强度、提高安全性、降低生产事故发生率,为实现我国制造业发展现代化做出重要贡献。首先,通过分析讨论DCS控制系统的发展与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控技术领域的应用,说明了国内外电气自控技术在工厂中应用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特点,包括其简易化、分布化、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以及其控制的多样性、灵活性、连续性、实时性与复杂性的特点。其次,通过工厂中锅炉水位监测与报警以及锅炉极低水位连锁停炉控制说明了电气自控技术的保护功能,通过空压机振动监控与油压油温监控说明了电气自控技术的监控功能,通过工厂中除氧加药系统的电气自动控制说明了电气自控技术的自动化控制功能。再次,结合作者工作实际,对电气自控技术在工厂中的三个应用实例进行详细分析、讨论:(1)电气自控技术在变配电系统监控消防分闸回路设计中的应用,其目的在于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监控功能明确消防分闸位置,用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实现配电系统非消防电源回路分闸的监控。(2)电气自控技术在烟箱外形检测剔除中的应用,其功能为当烟箱箱皮的折边松弛外展有外形缺陷时,用电气自控装置自动剔除并实现声光报警。(3)电气自控技术在自动运料小车中的运用,其主要作用在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运料小车实现手动/单周期/连续周期运料的控制,灵活满足实际生产中不同量物料的运送。最后,通过工厂中工艺空调温湿度指标的设定与传感器位置设置方面指出电气自控技术在工厂应用时尚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张鹏[9](2019)在《中央空调节能自动控制设计》文中认为中央空调系统是大型建筑楼宇自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AS)的主要监控对象,同时也是整个大型建筑中能耗最大的设备(约占40%以上)。制冷压缩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等制冷系统是中央空调设备中最主要的耗能设备。通过釆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设备,提高中央空调制冷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是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某地文体中心的中央空调自控系统,从建设绿色智能建筑,基于实现文体中心节能低耗的目的出发,指出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和节能控制策略。釆用变频技术和PID控制、最优化控制等技术开发设计了制冷机房群控系统,从制冷机房中冷(热)水机组、冷冻(热)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四个方面的综合能效(Chiller Plant Efficiency,CPE)出发对制冷(热)设备进行智能化群控,实现了中央空调制冷(热)系统综合能耗的降低和管理的优化。通过选用先进的智能楼宇管理平台系统,设计了制冷系统群控的网络架构,开发了自定义程序模块,实现了系统的节能控制。本论文设计的制冷(热)机房群控系统,不仅能实现文体中心中央空调系统的全面调节与控制,减少人工管理,而且还可以依据能效和设备的最佳性能,提供最优的设备运行组合。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可以将整个制冷(热)系统能耗降低约30%。该论文有图37幅,表2个,参考文献60篇

李良[10](2019)在《油品码头油气回收处理系统设计》文中指出近些年,随着国家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各企业对油气回收设备的投入也相应增大。为减少加油站、油库、油品码头等地的油气排放污染,我国对油品储存、运输以及销售过程分别制订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并陆续投入使用。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关键领域预防和控制大气污染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指出,被列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控制区域的城市必须在2014年底前完成油库、加油站和油罐车的油气污染治理工作。所以,各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油气回收处理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本论文分析了油气回收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主体结构、工艺流程以及自动控制流程,采用PLC控制系统对油气回收处理装置进行控制,使油气在冷凝、吸附、低温催化氧化控制方面实现自动调节。在本套核心PLC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和软件设计中,硬件采用了GE公司的PAC8000PLC系列模块,软件采用了GE公司的Proficy编辑软件。本论文完成了该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案:油气回收处理系统运用变频器和PLC结合的方法,通过改变变频器频率调节罗茨风机转数,进而调节油气流量;冷凝过程运用制冷压缩机和PLC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油气冷凝回收、装置安全运行及设备故障报警;油气流程采用自动控制,有效提高油气流量的控制精度和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采用MCGS触摸屏与PLC相结合作人机界面,对系统进行监控、操作以及参数设定。本文的自动控制系统可进一步提高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对油气的处理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建立了各部分模块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便于排查设备故障,确保油气回收处理装置运行稳定,减少维护成本,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二、制冷装置自动控制技术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制冷装置自动控制技术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制冷与空调装置电气自动控制技术运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制冷与空调装置
2 电气自动化控制
3 电气自动控制技术相关功能研究
4 电气自动控制技术在制冷与空调设备中应用的重要性
    4.1 有助于提升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的节能效果
    4.2 有助于提升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的高效性
    4.3 有助于提高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4.4 有利于延长制冷与空调设备的使用寿命
5 制冷与空调设备电气自动控制应用的具体分析
    5.1 传统机械控制
    5.2 电气元器件控制
    5.3 计算机智能化控制

(2)大型冷库智能控制与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1.2.1 冷库制冷系统研究现状
        1.2.2 制冷系统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2章 大型制冷冷库工艺描述及控制要点
    2.1 大型制冷冷库工艺描述
        2.1.1 大型制冷冷库工艺简介
        2.1.2 大型制冷冷库工艺描述
    2.2 大型冷库制冷系统控制要点分析
    2.3 冷库制冷控制方案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冷库控制策略研究与仿真
    3.1 PID控制算法
    3.2 模糊PID控制算法
        3.2.1 模糊控制器原理
        3.2.2 模糊控制器设计
    3.3 变论域模糊控制算法
        3.3.1 变论域模糊控制原理
        3.3.2 变论域调整机构的设计
    3.4 控制算法仿真分析
        3.4.1 冷库温度数学模型建立
        3.4.2 仿真分析
    3.5 冷库节能控制方法
        3.5.1 制冷压缩机能量调节方式
        3.5.2 制冷系统节能控制设计
    3.6 小结
第4章 大型冷库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冷库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
    4.2 冷库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4.2.1 氨气泄漏检测与处理
        4.2.2 FCS总线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4.2.3 控制器设计
    4.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3.1 节能控制程序设计
        4.3.2 温度控制程序设计
        4.3.3 自动融霜程序设计
    4.4 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4.4.1 WINCC组态软件
        4.4.2 WINCC与S7-200SMART通讯
        4.4.3 监控系统设计
    4.5 控制系统的实现与控制效果分析
        4.5.1 控制系统实现
        4.5.2 控制效果分析
    4.6 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ZigBee的食用菌生长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ZigBee技术发展现状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二章 环境分析及系统相关技术
    2.1 环境分析
    2.2 环境控制相关方法
    2.3 系统相关技术说明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3.2 主控制端
    3.3 现场控制端
    3.4 硬件电路总图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境控制策略研究
    4.1 增量式PID控制
    4.2 模糊PID控制
    4.3 基于Simulink的模型仿真
    4.4 环境调控策略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5.1 软件开发环境
    5.2 软件设计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功能测试
    6.1 ZigBee网络通信测试
    6.2 数据采集测试
    6.3 环境数据存储、显示、查询测试
    6.4 执行设备模式切换测试
    6.5 温度分段控制测试
    6.6 oneNET云平台数据收发测试
    6.7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4)家具用人造板VOC检测用气候舱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气候舱发展现状
        1.2.1 国外气候舱发展现状
        1.2.2 国内气候舱发展现状
    1.3 气候舱发展现状评述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1.4.1 论文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
2 气候舱控制系统设计与实验
    2.1 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2.2 温湿度控制方案设计
        2.2.1 温度控制方案设计
        2.2.2 湿度控制方案设计
    2.3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2.3.1 控制器选型
        2.3.2 检测元件选型
        2.3.3 执行元件选型
    2.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2.4.1 主程序设计
        2.4.2 自动控制程序设计
        2.4.3 手动控制程序设计
        2.4.4 测试舱相对湿度自调节程序设计
        2.4.5 实时甲醛检测程序设计
        2.4.6 温湿度读取程序设计
        2.4.7 PID向导程序设计
        2.4.8 人机界面组态设计
    2.5 控制系统方案验证
        2.5.1 验证实验原理
        2.5.2 验证实验过程
        2.5.3 结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气候舱净化系统设计与实验
    3.1 净化系统设计要求
    3.2 净化系统方案设计
        3.2.1 净化系统结构设计
        3.2.2 吸附器设计
        3.2.3 洗气水箱设计
    3.3 净化系统方案验证
        3.3.1 净化材料研究
        3.3.2 验证实验过程
        3.3.3 验证实验结果
        3.3.4 净化材料质量补充实验
    3.4 本章小结
4 气候舱舱体结构设计与分析
    4.1 测试舱舱体结构设计
        4.1.1 内舱设计
        4.1.2 夹层及壳体设计
        4.1.3 保温舱门设计
    4.2 露点调湿水箱设计
    4.3 气候舱舱体布局设计
        4.3.1 舱体布局方案设计
        4.3.2 舱体布局方案验证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PLC程序变量地址对应表
附录B 总体装配图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自然冷源和机械制冷双向切换节能型制冷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自然冷源间接利用方式研究现状
        1.3.2 自然冷源对果蔬保鲜的实验研究现状
    1.4 提出问题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自然冷源与机械制冷双向切换库流场的数值模拟
    2.1 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的介绍
    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2.2.1 控制方程
        2.2.2 湍流模型的确定
    2.3 自然冷源和机械制冷双向切换库物理模型
        2.3.1 自然冷源和机械制冷双向切换库材料及结构形式
        2.3.2 物理建模与网格划分
        2.3.3 假设条件
    2.4 域及边界条件设定
    2.5 模拟结果及分析
        2.5.1 300mm时不同送风速度对库内流场的影响
        2.5.1.1 送风速度为4 m/s时模拟结果
        2.5.1.2 送风速度为5 m/s时模拟结果
        2.5.1.3 送风速度为6 m/s时模拟结果
        2.5.1.4 送风速度为7 m/s时模拟结果
        2.5.2 400mm时不同送风速度对库内流场的影响
        2.5.2.1 送风速度为4 m/s时模拟结果
        2.5.2.2 送风速度为5 m/s时模拟结果
        2.5.2.3 送风速度为6 m/s时模拟结果
        2.5.2.4 送风速度为7 m/s时模拟结果
    2.6 结论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然冷源和机械制冷双向切换库的改造
    3.1 改造方案设计
    3.2 改造材料、设备设计
    3.3 自控系统的设计
    3.4 库内温湿度的结果比对
        3.4.1 库内温度的结果比对
        3.4.2 库内湿度的结果比对
    3.5 能耗比较
    3.6 结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造库与对照库贮藏红薯生理指标试验
    4.1 实验方案设计
    4.2 试验材料、设备与测试指标
        4.2.1 试验材料与试验安排
        4.2.2 主要试验设备
        4.2.3 相关指标测定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贮藏期间红薯含水量变化分析
        4.3.2 贮藏期间红薯硬度的变化与分析
        4.3.3 贮藏期间红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与分析
        4.3.4 贮藏期间红薯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与分析
        4.3.5 贮藏期间红薯淀粉含量的变化与分析
        4.3.6 贮藏期间红薯外观及内部变化
    4.4 结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6)基于模糊控制的空调水节能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分析
    1.4 发展趋势
    1.5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通风空调控制系统的组成
    2.1 通风空调系统的组成
        2.1.1 通风空调的组成
        2.1.2 冷却水系统
        2.1.3 冷冻水系统
    2.2 空调负荷的特点及预测
        2.2.1 空调负荷的特点
        2.2.2 空调负荷预测
    2.3 水系统变频控制原理
        2.3.1 冷冻水控制
        2.3.2 冷却塔控制
        2.3.3 冷却水控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系统模糊PID控制器
    3.1 水系统模糊PID控制器
        3.1.1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
        3.1.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步骤
        3.1.3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3.2 模糊PID控制器的仿真研究
        3.2.1 冷水系统的系统模型
        3.2.2 仿真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空调水系统节能控制系统设计
    4.1 系统总体设计
    4.2 系统的硬件设计
        4.2.1 配电柜
        4.2.2 集中控制柜
        4.2.3 水泵智能控制柜
        4.2.4 风机智能控制柜
        4.2.5 数据采集柜
    4.3 空调水系统节能控制策略
        4.3.1 冷冻水系统节能控制策略
        4.3.2 冷却水系统节能控制策略
        4.3.3 冷却塔控制策略
    4.4 软件组态功能
        4.4.1 控制功能
        4.4.2 安全保护功能
        4.4.3 历史曲线功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节能率测试及能耗情况的分析
    5.1 空调水系统节能率测试
        5.1.1 典型车站空调负荷
        5.1.2 典型车站空调能耗模拟分析
        5.1.3 测量方法及条件
        5.1.4 节能效益计算
    5.2 数据分析
        5.2.1 非通风空调系统部分用电量分析
        5.2.2 通风空调系统用电量分析
    5.3 本章小结
总结和展望
    一、本文总结
    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7)中央空调控制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问题与目标
        1.2.1 研究目标
        1.2.2 关键问题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央空调的系统分析计算和设备选型
    2.1 中央空调系统组成
        2.1.1 中央空调系统概述
        2.1.2 中央空调系统架构
        2.1.3 中央空调系统制冷循环过程
    2.2 中央空调系统的相关数据计算
        2.2.1 室内冷负荷计算
        2.2.2 案例冷负荷数据分析及计算
        2.2.3 室内新风量的计算
        2.2.4 中央空调制冷站的参数计算、设计和选型
        2.2.5 中央空调水循环系统的计算与选型
        2.2.6 末端设备的计算和选型
    2.3 常规状态下中央空调能耗
第三章 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3.1 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介绍
        3.1.1 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践意义
    3.2 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
        3.2.1 系统优势与特点
    3.3 系统设计总则
        3.3.1 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目标
        3.3.2 系统设计原则
    3.4 系统的监控内容
    3.5 巢湖市图书馆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
    3.6 巢湖市图书馆自控系统结构
        3.6.1 中央图形操作站
        3.6.2 控制器
        3.6.3 传感器及执行器
    3.7 系统设计方案说明
        3.7.1 总线型结构及开放的网络协议BACnet
    3.8 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配置及控制功能
        3.8.1 冷冻站系统监控
        3.8.2 新风系统监控
        3.8.3 组合式空调机组系统监控
        3.8.4 风机盘管系统监控
        3.8.5 系统实现的监控功能:
    3.9 与第三厂商设备及其他系统的通信
    3.10 系统软件功能及特性
        3.10.1 软件功能
        3.10.2 系统软件特性
    3.11 巢湖市图书馆中央空调自控系统点表及清单
        3.11.1 系统点表
        3.11.2 系统清单
    3.1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策略及其优化
    4.1 传统中央空调控制策略及分析
        4.1.1 传统的中央空调控制策略
        4.1.2 传统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分析
    4.2 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策略优化
        4.2.1 风机盘管系统的控制策略
        4.2.2 新风机组控制策略
        4.2.3 组合式空调机组控制策略
        4.2.4 中央空调末端设备节能效果分析
        4.2.5 冷水机组控制数据计算及控制策略优化
        4.2.6 数据分析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8)电气自控技术在工厂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DCS系统的研究动态
        1.2.2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气自控技术的研究动态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特点及主要功能
    2.1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特点
    2.2 工厂中电气自控技术的主要功能
        2.2.1 保护功能
        2.2.2 监控功能
        2.2.3 自动控制功能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气自控技术在工厂中的应用实例
    3.1 电气自控技术在变配电系统监控消防分闸回路设计中的应用
    3.2 电气自控技术在烟箱外形检测剔除中的应用
    3.3 电气自控技术在自动运料小车中的运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工厂中电气自控技术存在问题与应用前景
    4.1 工厂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4.1.1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4.1.2 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存在问题
    4.2 工厂中电气自控技术应用前景
        4.2.1 构建网络体系架构
        4.2.2 开发统一的应用系统平台
        4.2.3 促进电气控制的智能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中央空调节能自动控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中央空调制冷(制热)系统)
    1.3 制冷(制热)与空调自动化国内外发展现状
    1.4 主要的研究内容
2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概述
    2.1 项目基本情况
    2.2 中央空调综合管理节能控制系统组成
    2.3 制冷(热)机房及交换机房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制冷机房集中控制系统
    3.1 硬件组成
    3.2 软件设计
    3.3 控制流程
    3.4 制冷系统图
    3.5 本章小结
4 制热机房集中控制系统
    4.1 硬件组成
    4.2 控制方法
    4.3 软件设计
    4.4 控制流程
    4.5 制热系统图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内容与结论
    5.2 系统运行与节能效果
    5.3 研究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油品码头油气回收处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1.3 本课题设计主要完成的任务
    1.4 小结
2 油气回收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
    2.1 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工艺原理
        2.1.1 冷凝回收原理
        2.1.2 吸附原理
        2.1.3 低温催化氧化原理
    2.2 油气回收处理装置的工艺构造
        2.2.1 主体结构
        2.2.2 主要设备
        2.2.3 辅助设备
        2.2.4 油气回收处理装置监测主要参数
        2.2.5 检测仪表与执行机构
    2.3 油气回收处理装置的工艺流程
        2.3.1 整体工艺流程
        2.3.2 船岸对接单元
        2.3.3 冷凝油回收流程
        2.3.4 吸附流程
        2.3.5 低温催化氧化流程
    2.4 小结
3 油气回收处理装置的控制要求
    3.1 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启动主流程
    3.2 装置启动准备过程
    3.3 码头压力调节过程
    3.4 报警及相关信息
    3.5 小结
4 油气回收处理装置PLC控制系统设计
    4.1 系统的硬件配置
    4.2 I/O点数分配
    4.3 PLC的控制程序设计
        4.3.1 主程序设计
        4.3.2 压力、温度、流量的信号采集
    4.4 油气回收处理装置系统监控界面设计
    4.5 小结
5 油气回收处理装置的调试运行
    5.1 油气回收处理装置仪表控制盘的安装要求
        5.1.1 动力部分
        5.1.2 二次回路部分
    5.2 油气回收处理装置调试步骤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制冷装置自动控制技术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制冷与空调装置电气自动控制技术运行分析[J]. 杨珊珊. 电子世界, 2021(14)
  • [2]大型冷库智能控制与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刘瑞恒.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ZigBee的食用菌生长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沈金权.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8)
  • [4]家具用人造板VOC检测用气候舱设计与研究[D]. 李梓铭.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自然冷源和机械制冷双向切换节能型制冷装置的研究[D]. 张蕊. 天津商业大学, 2020(10)
  • [6]基于模糊控制的空调水节能控制系统设计[D]. 刘志兵. 苏州大学, 2020(02)
  • [7]中央空调控制策略优化研究[D]. 汪绍平. 安徽建筑大学, 2019(04)
  • [8]电气自控技术在工厂的应用分析[D]. 任慧超. 山东大学, 2019(02)
  • [9]中央空调节能自动控制设计[D]. 张鹏.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10]油品码头油气回收处理系统设计[D]. 李良.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制冷设备自动控制技术及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