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元智能理论对个性教育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邓晶艳[1](2021)在《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定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位。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路径与新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面集成与广泛应用,人类逐步迈入大规模数据挖掘、运用与创新的“大数据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之富有时代性、增强针对性、彰显实效性,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作为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大数据广域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全新的思维范式,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即时性、精准性、前瞻性与个性化等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与新空间。将大数据思维、技术与方法全方位嵌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各环节与全过程,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革新思维、优化供给、改进方法、重构范式,建构科学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向“精准思政”“智慧思政”转型升级,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其进一步提质增效、焕发新机的重要生长点与强劲推动力。阐释大数据内涵、价值、特征与功能,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并且辨析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探讨两者的深度融合。基于此,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概念得以提出。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思维三个维度全面阐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论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生成逻辑、发展动因、方法论基础与价值取向,可以明确大数据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契合点,理清大数据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面临一些困境、存在一些短板和弱环。运用文献资料法、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与访谈调研法审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总结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作原因剖析,同时探讨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指出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以及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教育内容体系以及教育工作的主体转型,有利于为新时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分析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技术优势以及可能性,进一步探讨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精准画像”“规律探寻”与“超前感知”三个应用呈现。以之为基础,基于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念滞后、模式粗放、知行脱节、供需错位等难题,提出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四大发展转向并详细阐述四大发展转向的实现路径。基于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遵循学科规律、注重理论深化,还要坚持实践导向,致力推动大数据应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由之,宏观上,探索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与存储、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应用与可视化、数据解释与反馈五大工作模块与应用流程;微观上,对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典型场域中的“数据画像”“精准资助”“失联告警”三个应用进行数据模型构建,从而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提供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大数据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还存在观念性、路径性与机制性瓶颈,同时,大数据是一柄双刃剑,对数据的不当应用会带来诸如“数据垄断”“数据滥用”“数据侵害”“数据冰冷”等一些可能的风险与挑战。高校尚须在思维理念、技术开发、政策支持、制度完善、机制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对大数据应用作出回应与调试。不仅如此,在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注重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始终坚持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相结合。
杜雷[2](2020)在《多元智能理论在儿童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8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是关于人类认知方式与智能结构发展的重要理论,该理论改变了我们现有的教学思路和衡量学生进步的方式,影响了我国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同时为中国当代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舞蹈,作为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之所以能够在当代社会确立素质教育的地位,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在作用于人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思想道德品质、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艺术所没有的独特的教育功能。笔者认为,作为舞蹈艺术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去展现未来的舞蹈教育是如何集结不同的智能和天分,来弥补孩子们在传统教育中缺失的内容。因此本文针对现阶段儿童舞蹈教学的现状,对多元智能理论在艺术教育方面的应用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后,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儿童舞蹈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方法、综合论述法、访谈法、经验分析法等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是从儿童本身出发,利用多元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多种感官参与舞蹈课堂,激发孩子们学习舞蹈的兴趣。另一方面则是从教学改革方面来审视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及评估体系的变革。绪论部分主要申明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综合性论述,明确了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界的影响,并对多元智能理论在儿童舞蹈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进行研究分析。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从智能在舞蹈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多元智能的调动与相关教学法的融合、构建舞蹈教学测试与评估体系三个方面分析多元智能在儿童舞蹈教学中的开发与探索。第三章是从教学改革方面看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价值,最后是结语部分,总结本文观点,指出文中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内容。
郝思文[3](2019)在《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证研究》文中提出词汇教学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听说读写技能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尽管词汇在教学中已受到高度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反映词汇教学效果并不好,它仍是初中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除了缺乏词汇量之外,很多学生更不能在听说读写中很好的使用单词,从而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教师有必要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借鉴新的理论指导初中英语词汇教学。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并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渐渐得到广泛应用,但将多元智能理论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却并不多。本文主要针对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进行了实证研究。焦点是研究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对初中生英语词汇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影响如何。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以及根据自身教学实践,本研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1)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对学生词汇学习兴趣有何影响?2)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对学生词汇学习效果有何影响?从这两个问题出发,本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市某中学八年级两个平行班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教学实验。一个为实验组(39人),一个为对照组(40人),均为同一个老师教学,学习水平相当,在教学实验期间,实验组采用多元智能教学模式,对照组继续采用之前的未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模式。通过综合运用前后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访谈和前后测试卷等多种研究工具搜集数据,并利用SPSS(22.0)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发现:实验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对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词汇学习兴趣变浓,课堂上表现及课后预习复习更加积极主动。实验组学生的词汇学习效果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词汇知识的掌握和词汇运用的加强。由此得出结论,与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相比,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更具优势。鉴于时间和场所的限制,本研究主要的不足之处,一是本实验为期四个月,时间偏短;二是样本容量为79人,代表性和普适性方面存在不足。为寻求更客观合理的结论,今后的研究可以延长实验时间和增加样本容量。
叶长红[4](2019)在《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担负文化建设和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培育的责任,注重高校的文化建设与培育是提高整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从理论归属上讲,大学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范畴,其文化建设与高校的职能息息相关,高校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其目的是为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以灵活化、终身化为特质,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群体,提高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与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更需要关注高等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对学生群体的关注,从学生个体——人,从马克思主义人学基点”现实的人“入手,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施文化育人,以文化整体观贯穿教育过程,以文化的有机整体,实现“文而化之,以文化人”,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时兼顾文化自觉。在文化育人的内容上,注重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注重文化自觉,在育人过程中,实现文化对人的积极影响与培育作用,重点是以化成天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是以人学理论为指导,界定清楚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外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视角,分析文化育人在高校的实施中对人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学界对于人学理论的讨论与新进展,并关注其他育人理论,主要以人学理论为理论支撑展望文化育人的发展前景,更好地研究关注文化对于人的积极内化作用,培育出更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较高的人才,并将积极关注学界关于人的理论的新进展,为文化育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推进高校文化育人。首先,以人学理论为视角,在本文中将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外延界定清楚,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发展论四个方面阐述文化育人对现实的人的影响。以人学理论透视高校文化育人,其目标是通过文化价值观的整体贯穿,文化对人的影响,实现文化的内化作用,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人的发展,从这一点上来讲,文化育人的目标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所追求的目标是契合的,体现了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关注的理论诉求。人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一部分,人既可以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实施者,同时也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对象,在高校文化育人中,人的存在、人的本质是文化育人实施的对象与基础,而人的价值的实现,人的发展的展开是文化育人所应有的目的。其次,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发展论出发,分别探讨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人的存在论之人的实践性存在、主体性存在和能动性存在是高校文化育人的起点。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和个体性是高校文化育人的立足点,紧紧抓住人的本质的特点必不可少。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观建设中必须厘清人的价值论之人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以及价值的群体本位和个体本位。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也要求准确把握价值的属性和特点。人的发展论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归宿,也是文化育人的人学诉求。本文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以及发展论四个方面出发,分别分析了当前文化育人在这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成因以及解决建议,丰富了文化育人的理论和实践建设。最后,从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理论建构,人学制度建构和人学实践建构三个方面探讨了文化育人的人学建构。人学理论建构包括人学理念、人学目标和人学内容的建构,人学制度建构要以人为本,建立文化育人的行政组织制度、教育教学制度和机制,人学的实践建构主要从文化育人的课堂建设入手,从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入手,关注当前的网络课堂建设,形成文化育人的课堂合力,以文化育人的理论、路径和课堂建设三方面的合力,共同推进文化育人的发展。本研究的难点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研究高校文化育人,在研究的深度上还有很多的欠缺,在二者的理论分析以及方法论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这也是本研究后续会注意的问题,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文化育人将面临新的态势,因此,将更加注重研究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刘季渝[5](2019)在《创新教育背景下儿童艺术教育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21世纪的创新背景下,传统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培养有创造力,有创新性的人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中国大多数家庭模式都是2+1模式,即父母加一个孩子,父母加倍关注孩子的成长。在社会性的家长焦虑情况下,无形中给孩子的自由成长套上了棚锁,如何让儿童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并培养创造力是许多家庭目前迫切的需要,这也是近年儿童教育市场上兴起补习班热潮的主要原因。创造力的培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在学校的空间设计上需要设计相应的空间环境使其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创造力。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儿童创造力艺术教育空间设计普遍缺乏对儿童创造力发展的认识,理论基础与设计实践都缺乏深入研究。大多数儿童创造力艺术教育空间设计只是对传统学校设计的机械复制,空间环境不利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本文结合儿童教育理念发展、教育空间发展、儿童空间认知心理学、建筑空间设计学及笔者自身的儿童教育经验,研究如何营造促进儿童创造力学习发展的空间环境,旨在环境建设上设计能促进创造力发展的儿童创造力艺术教育空间,从而有益于儿童的全面发展。首先,在宏观的设计规划上,论文仔细研究了儿童教育理论的发展,结合当前前沿的创造力艺术教育理论,以提高整体儿童空间设计的质量为目标,深入研究当前儿童对创造力艺术教育空间的基本需求。其次,论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空间认知心理出发,对儿童认知心理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保证儿童活动的安全的前提下,针对儿童对空间的认知特征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进行设计,提出了基本的设计原则。同时,对国内外大量的设计案例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创造力艺术教育空间在设计实践上的优势和不足,并以此指导和修改设计理论。最后,应用笔者本身的课堂实践优势,在创造力艺术教育课堂上对儿童的空间设计偏好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对课堂调研的资料进行挖掘整理,同时吸取优秀案例中对儿童创造力培养的设计方法,对儿童的设计偏好做出设计回应,补充完善了整体的设计体系。论文在结语部分对论文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总结并提出了未来展望。希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并通过较为完整的调研与研究,创造出以儿童为中心的创造力艺术教育新环境。
柯艾廷[6](2019)在《基础教育阶段特长教育的价值 ——基于个体生命历程的回溯研究》文中提出特长教育,作为一种被广泛提及的教育形态,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一种衍生品,在社会发展和多元化趋势不断扩张的背景下,它有效地解决了国家对于各行各业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问题。但由于特长教育不属于国家教育体制下的任何一类教育,因此它的发展并不完善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我们认识水平的相对滞后和国家教育政策的变化也使得近年来特长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价值误区,从而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引起了较多的争议和误解。本研究以多元智能理论和价值理论的“意义说”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出生在不同年代具有某项特长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访谈与文献资料分析的方式了解每位个体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特长教育的经历,从个体生命回溯的视角探讨特长教育从人身、人事、人心、人文、人生五个层面对个体生命发展的价值及从经济、文层面对社会发展存在的价值。从人身层面上讲,个体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接受的身体运动类特长教育能够帮助个体发展身体机能、获得健康及优美的体态;从人事层面上讲,个体通过特长教育的经历能够帮助个体促进交往、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最终通过获得的技能立足社会;从人心层面上讲,个体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特长教育尤其是长期的特长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收获一份长期的兴趣、一种自信的姿态、一份专注和坚韧的精神以及竞争和合作的意识;在人文层面,个体通过不同内容类型特长教育的长期熏陶可以陶冶自身品德,帮助树立人生志向;在人生层面,个体从特长教育经历中国感受的家庭之爱不仅能够为个体带来安全感,也能影响个体对于自己未来家庭教育理念的转变,除此之外,个体通过特长教育所收获的兴趣可以成为个体日后闲暇时的一种精神寄托,帮助个体享受生活,感受生命之美。从经济方面上讲,特长教育的开展有利于为培养不同领域的精英人才做准备,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T型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也为个体就业提供了资本;同时,特长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文教产业的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增长,与特殊人才的就业一起创造社会财富。从文化层面上讲,个体接受特长教育的熏陶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间接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成;另外,不同文化尤其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依赖于一些特定类别的特长教育的开展,文化形式、内容的创新和传播更需要具有个体丰富的特长教育经历来完成。通过此次回溯研究,旨在通过个体真实的生命体验向大众展示出特长教育的诸多价值,为促进我国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理念的转变提供思路,为特长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李光泉[7](2018)在《基于学习者个性的教育资源推荐服务研究》文中认为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线学习、移动学习已成为重要的学习手段,学习活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形式多样的网络教育资源。然而,随着网络教育资源的爆炸式增长,学习者所面临的“信息过载”和“学习迷航”等问题日益加剧。于是,教育资源推荐服务逐渐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教育资源推荐旨在为学习者提供智能化的资源推送服务,使得学习活动由传统的“人找资源”的单一模式转换为“人找资源、资源找人”的智能双向模式,它能够有效缓解海量资源所带来的“信息过载”以及“学习迷航”等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的关注,成为教育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学习者在学习目标、知识水平、学习路径、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其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有所不同,这使得教育资源推荐变得异常复杂,在某种程度上,系统必须引导学习者完成其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因此,在教育资源推荐中,如何挖掘学习者的个性、生成适合学习者个性的学习路径以及设计基于学习者个性的教育资源推荐方法等,成为教育资源推荐领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以小学三年级数学教育为研究切入点,以个性化教育中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研究学习者个性挖掘方法,并设计相应的教育资源推荐方法,对于提高教育资源推荐的精度、提升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学习者个性模型与教育资源模型。对学习者个性等基本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研究了学习者个性挖掘方法,并构建了动态适应性学习者个性模型和基于模糊逻辑的教育资源模型。(2)提出了基于认知诊断模型的知识水平获取方法。针对现有的学习测验缺乏对测验结果的深度挖掘,即无法诊断学习者内在的认知结构,难以准确获取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利用认知诊断理论中的规则空间模型,对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进行了编制诊断性测验,并评估了测验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规则空间模型能够有效诊断学习者在小学三年级数学减法运算中的认知结构,利用该方法可以获取学习者的知识水平。(3)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学习路径推荐方法。针对现有的路径推荐算法的不足,利用贝叶斯网络生成适应性学习路径,为基于学习者个性的教育资源推荐提供了基本的依据。在真实学习环境中进行了实验分析,验证了该推荐方法的有效性。(4)提出了基于学习者个性的学习资源推荐方法。学习资源推荐需综合考虑包括学习者的学习目标、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以及学习风格等多方面的个性,以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学习资源的分类伴有一定的模糊性,学习资源与知识点的关联,不是有无的关系而是关联的深浅程度,本文利用模糊逻辑方法为学习资源进行建模。此外,学习者的知识水平也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学习者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能简单地定义为掌握或未掌握,而是掌握到什么程度。为此,本文利用模糊认知诊断模型更新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并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学习路径以及学习风格等个性提取与其关联度较高的学习资源推荐给学习者。在真实数据集上进行了对比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其余三种经典的推荐方法。同时,通过实际应用效果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推荐方法的有效性。(5)提出了基于学习者个性的习题资源推荐方法。针对现有的习题推荐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所推荐的习题是否符合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习题难度是否与学习者知识水平相一致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学习者个性的习题推荐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了习题的知识点覆盖问题以及知识点的层次结构等问题,并利用作业反馈模型更新学习者知识水平,再根据知识水平为其推荐合适难度的习题。在真实数据集上进行了详细的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准确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以及F1指标上均优于其余两种经典的推荐方法。最后,通过实际应用效果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该习题推荐方法是有效的。本文针对教育资源推荐服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构建了学习者个性模型和教育资源模型,提出了学习者个性挖掘方法,并设计了基于学习者个性的学习资源和习题资源推荐方法。论文的创新性工作可以概括如下。(1)构建了动态自适应学习者个性模型和基于模糊逻辑的教育资源模型。针对学习者个性动态更新的问题,构建了动态自适应学习者个性模型;并利用模糊逻辑方法构建了相应的教育资源模型,解决了教育资源模糊划分的问题。(2)提出了学习者个性挖掘方法。本文详细阐述了学习者个性的基本内涵,并提出了基于认知诊断理论的知识水平获取和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学习路径推荐等个性挖掘方法。(3)设计了基于学习者个性的学习资源推荐和习题资源推荐方法。所提方法弥补了现有的学习资源和习题资源推荐方法中的一些不足,可以为基础教育领域其他学科的教育资源推荐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研究成果可以推广到其它相关学科领域。
吴同喜[8](2018)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成就有目共睹,在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史上也是一个奇迹。然而,就目前现状而言,我国高职教育还存在着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存在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特色不鲜明,社会认识度还不够高,仍处于高等教育的相对弱势地位等问题。同时,高职教育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不足与失误等“历史”问题。其实,高职教育的本质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就是“人”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状态”与“发展”问题。面对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改革开放的新问题、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以及“互联网+”的新媒体等中国现实,可以说,高职教育发展又一次迎来了历史性机遇与关键性挑战,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进行哲学性反思、创新性发展。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关键问题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而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不同的办学特色,它是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根本保障。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存在思想政治弱化、体制机制僵化、个性特色淡化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着高职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使得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用人需求。为此,积极探索适应我国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富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视角,研究和探讨我国高职教育的思想嬗变和实践发展历程,通过历史脉络的逻辑分析、价值判断、综合归纳等研究方式和方法,找出问题、分析原因,以期实现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中国高职教育的有机结合与融合,同时,用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论,发现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探究学习,主动成长,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如此,高职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培养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高职学生,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总体框架有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语,正文共五章,各章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主要从人的本质、需要、价值、权利和发展等方面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基本内涵,并阐释了人的发展的社会实践性和自我否定性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两大特点;探究了从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到习近平的“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思想这一发展脉络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从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实在性”即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来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发展性,这说明任何一个理论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发展的;最后强调在现实社会实践中加强人学的运用,推进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第二章主要研究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基本内涵,探究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分别探究了建国前期党的职业教育思想的初步形成,党对现代职业教育思潮的包容、整合与创新,党对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党对国外职业教育思想的中国化批判与借鉴等方面,进而全面探讨了我国职业教育思想的多元化整合过程,也是继承发展、学习交流、完善提升的过程。第三章追溯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发端,阐述了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启蒙与人的被压迫性,其具体表现为维持生存的“工具”、会说话的“工具”和被压迫的反抗性;阐述了我国近代职业教育萌芽、建立、兴起的发展过程与人的觉醒性;阐述了党领导的职业教育近百年来的实践过程与人的解放性过程,具体表现为反“帝封官”的斗争性、计划体制的能动性、市场经济的创造性。从而全面介绍了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实践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各个阶段人的社会主体性基本特征。第四章主要阐述了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的新发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阐述工业化与高职教育,阐述了在工业化早期的“异化”和人的“异化”,但这只是工业化发展的特殊环节、暂时阶段;阐述工业化后期新型发展道路和人性的不断凸显,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人性发展的社会基础与广阔空间。二是阐述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新特点、新要求、新布局的实践创新发展,以及这个阶段人的社会主体性特点——个性发展的自由性。三是阐述了新时代高职教育思想新成果即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第五章是本论文的重点与核心,构建了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的我国高职教育“人本+工学整合”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从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树立以人为本个性化发展教育理念、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工学整合”管理体制、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和加强SOF模式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打造多元化服务平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等几个关键构成要素进一步阐释了这一模式的基本内涵。最后注重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原则,运用所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案例实践载体,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改革创新,使得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进一步检验、丰富、完善与提升。
彭锦[9](2018)在《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对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推动新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要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MOOC作为一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深入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也是现代教育中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具有大规模、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MOOC的应用和推广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扩大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有着巨大的作用。学分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上其课程选择的灵活性、学习过程的指导性、弹性学制的机动性、学习内容的宽广性以及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等特点而迅速地得到推广和不断的发展、完善,被世界各国高等学校采纳并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民办高等学校实行学分制面临着师资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诸多困难,借助信息化手段,充分利用MOOC这一现代化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是解决民办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面临问题的有效办法。本论文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和网络学习法,基于MOOC这一视角,对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设计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论文首先音剖析了当前民办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面临的问题,如学科专业设置单一,课程面狭窄;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基本教学条件不够完善,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学生选课盲目缺乏导向,学习自主性不强;制度不全与保障缺失等等。为了解决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实施面临的现实问题,论文提出利用MOOC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推进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论文探讨了 MOOC的特征及对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实施的作用和影响,指出(1)MOOC为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的实施提供了更多优质课程资源,促进了精品课程建设,从而助推学分制改革;(2)MOOC为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的实施解决了优秀教师资源不足问题,提高了整体教师队伍质量;(3)MOOC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有利于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顺利推行。论文概括了当前民办高等学校运用MOOC推行学分制可以采用的几种模式:1)自助课程+课程证书认证模式;2)第三方课程平台选课+学校学分认证模式;3)联盟高等学校课程平台选课+高等学校间学分互认模式。并以D校为例,借助尔雅通识教育MOOC平台,设计了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该方案对部分高等学校实行的购买第三方课程平台选课+学校学分认证模式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概括、总结和提炼,上升到理论高度,以期为更多的民办高等学校进行基于MOOC的学分制改革提供参考。该方案对D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减少了必修课的比例,扩大了选修课的比例,并且以优质的、丰富的MOOC通识教育综合素养选修课程替代了原有的狭窄的、贫乏的跨专业选修课程,同时对学分管理及收费制度做了设计。为保证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的顺利实施,论文还探讨了实施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的保障策略,包括经费保障、制度保障、网络等后期服务和管理保障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三点:(1)视角的创新。以MOOC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为切入点对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设计进行研究,构建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的全新模式和路径,这为探索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的新路子打开了视野。(2)内容的创新。论文以尔雅通识教育MOOC平台为依托,设计出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这对创新民办高等学校的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方式具有开拓性意义。(3)方法的创新。本论文运用网络学习法,依据网络学习的特点进行MOOC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广阔性、互动性、自由性和精服务,从而凸显了基于MOOC的学分制方案的优越性。本研究对深化民办高等学校的学分制改革,加快民办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推进民办高等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促进民办高等学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梁艳[10](2017)在《基于当代教育理念的小学教育管理策略初探》文中指出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和关键,它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道德习惯和锻造学生逻辑思维模式的重任。而当下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更需从小学教育管理着手,本文探讨的是基于当代教育理念的小学教育管理策略。策略一:以个性化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管理策略。首先阐释了个性化教育的基本涵义;其次列举了个性化教育的主要思想;进而得出个性化教育对小学教育管理策略的启示,即小学教育管理中要“以人为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实现角色的转变,要改革评价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策略二:以师生为本的管理策略。首先阐释了以师生为本的管理策略的基本涵义,其次分析了以师生为本的管理策略的重要意义,继而初探以师生为本的管理策略的有效途径,从锻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两方面进行了探索。策略三:以民主与集中统一的管理策略。首先建立民主制机制的管理构想,充分激发每一个人的责任感、创新力和创造力,实现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个人幸福与学校繁荣的和谐统一;其次实现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管理,调动全体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更确保校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策略四:以建构多元化教学为中心的管理策略。从课程体系多元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形式主体化、分层作业普遍化、教学评价多元化、教学风格独特化六个方面论述了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大教学观。策略五:以“三结合”教育为依托的管理策略。首先,开设家长学校,通过实施家长学校教学子工程,提高家长学校教学水平;实施家长教子子工程,家长落实家庭教育;实施亲子共读子工程,家长子女共同发展;实施家校合作子工程,密切家校配合;建设家长学校教师队伍,教师主动抓家教;实施家教科研子工程,发挥科研先导作用,最终大幅提高家长素质。其次,联系社区教育,参与社区开展的意义别样的教育活动。另外,引进社会力量,填补学校教育的空缺。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个性教育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元智能理论对个性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大数据让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大数据与教育交叉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析 |
第三节 逻辑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内容框架 |
第四节 重点、难点及预期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解读 |
一、大数据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审视 |
一、感性对象性活动之数据生成逻辑 |
二、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之数据发展动因 |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数据应用的方法论基础 |
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数据应用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自组织系统阐释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复杂自组织系统特征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化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换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数据工作机制 |
第二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
一、基于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分析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者访谈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
一、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
二、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与原则 |
三、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体系 |
四、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转型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优势 |
一、大数据关键技术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
二、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数据交互 |
三、教育管理平台载体的数据智能 |
四、教育管理实践数据的跨域应用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性分析 |
一、基于数据技术的效率提升 |
二、基于证据的日常教育管理 |
三、基于数据评价的工作改进 |
第三章 基于大数据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转向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呈现 |
一、精准画像:大数据精确反映学生行为状态 |
二、规律探寻:大数据有效呈现学生活动规律 |
三、超前感知:大数据准确研判学生活动趋向 |
第二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 |
一、线性思维 |
二、系统思维 |
三、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 |
一、普适教育 |
二、个性化培育 |
三、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 |
一、认知培育 |
二、实践养成 |
三、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的实效性与长效性 |
第五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 |
一、需求侧适应 |
二、供给侧发力 |
三、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
一、以人为本原则 |
二、守正创新原则 |
三、趋利避害原则 |
四、循序渐进原则 |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库建设与运行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采集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预处理与存储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挖掘与建模分析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可视化与应用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解释与反馈 |
第三节 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 |
一、数据画像 |
二、精准资助 |
三、异常告警 |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保障 |
第一节 个体主观条件 |
一、培育大数据意识与大数据思维 |
二、掌握大数据知识与大数据技能 |
三、提升大数据伦理与管理理性 |
四、把握大数据应用的价值导向 |
第二节 技术条件保障 |
一、开发和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平台 |
二、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核心技术团队 |
第三节 组织与制度保障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二、推进教育政策实施与制度建设 |
三、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
第四节 文化环境保障 |
一、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
二、培育校园数据文化 |
三、优化校园人文环境 |
结语: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结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多元智能理论在儿童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绪论 |
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多元智能理论在儿童舞蹈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
1.1 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层面的深刻影响 |
1.2 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对儿童的阻碍 |
1.3 素质教育观念下对儿童舞蹈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
第二章 多元智能在儿童舞蹈教学中的开发与探索 |
2.1 智能在儿童舞蹈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 |
2.2 多元智能的调动与相关教学法的融合 |
2.2.1 多元智能与感官教学法的融合 |
2.2.2 多元智能与口令教学法的融合 |
2.2.3 多元智能与游戏教学法的融合 |
2.3 开展针对性舞蹈教学模式 |
第三章 从教学改革方面看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价值 |
3.1 正确看待儿童之间的智能差异 |
3.2 实现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转变 |
3.3 建立完善的学生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英语词汇教学的相关研究 |
1.2 多元智能理论的相关研究 |
1.3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多元智能的构成 |
2.2 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理念 |
2.3 多元智能理论对于本研究的指导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3.1 实验设计 |
3.1.1 研究问题 |
3.1.2 实验对象 |
3.1.3 实验工具 |
3.2 实验过程 |
3.2.1 数据采集 |
3.2.2 数据分析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对初中英语词汇学习兴趣的影响 |
4.2 对初中英语词汇学习效果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问卷调查 |
附录2 试卷(实验前) |
附录3 试卷(实验后) |
附录4 课堂观察记录表(实验班) |
附录5 课堂观察记录表(控制班) |
附录6 教案(实验班) |
致谢 |
(4)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2 高校文化育人的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依据 |
2.3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视角选择 |
2.4 高校文化育人的经验与教训 |
3 高校文化育人的存在论透视 |
3.1 人的存在论:高校文化育人的起点 |
3.2 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存在特质认识不足 |
3.3 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存在特质认识不足的成因 |
3.4 以重视人的存在的特质促进文化育人 |
4 高校文化育人的本质论透视 |
4.1 人的本质论:高校文化育人的立足点 |
4.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本质把握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本质把握方面问题的成因 |
4.4 以全面把握人的本质促进文化育人 |
5 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论透视 |
5.1 人的价值论:高校文化育人的重点 |
5.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价值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 |
5.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价值引导方面问题的成因 |
5.4 注重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与教育 |
6 高校文化育人的发展论透视 |
6.1 人的发展论: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归宿 |
6.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
6.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问题的成因 |
6.4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问题的解决建议 |
7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建构 |
7.1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理论建构 |
7.2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制度建构 |
7.3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实践建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情况 |
(5)创新教育背景下儿童艺术教育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
1.1.1 我国儿童教育理念的发展与转变 |
1.1.2 当代大众审美的欠缺与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必要性 |
1.1.3 创新教育背景下儿童教育空间的需求转变 |
1.1.4 当代儿童创造力艺术教育理念的提出 |
1.2 课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对象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创造力教育理论研究及代表 |
1.3.2 国外创造力教育建筑空间设计的研究 |
1.3.3 国内研究现状及代表 |
1.3.4 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及评价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4.1 文献资料的收集与归纳 |
1.4.2 实地调研与课堂研究 |
1.4.3 设计实践 |
1.4.4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创造力艺术教育理念与教学空间的发展 |
2.1 儿童教育理念的发展 |
2.1.1 福禄贝尔的儿童教育理念 |
2.1.2 约翰·杜威的儿童教育理念 |
2.1.3 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理念 |
2.1.4 瑞吉欧·艾密莉亚教育体系 |
2.1.5 创造力艺术教育理论的现代发展 |
2.1.6 STEAM教育等创造力艺术教育理论的引入 |
2.2 儿童创造力艺术教育空间的发展 |
2.2.1 幼儿园为艺术教育主体空间环境的年代 |
2.2.2 少年宫为艺术教育主体空间环境的年代 |
2.2.3 新时代创造力艺术教育空间的发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儿童空间认知理论研究及对空间设计的启发 |
3.1 儿童空间认知的理论研究 |
3.1.1 儿童空间感受的特征 |
3.1.2 儿童空间认知理论 |
3.1.3 儿童空间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
3.1.4 儿童空间认知与库尔特·考夫卡的格式塔心理学 |
3.1.5 儿童空间认知与霍华德·加纳德的多元空间智能 |
3.2 儿童空间认知对创造力艺术教育空间的启示 |
3.2.1 儿童认知空间环境的具体方式 |
3.2.2 儿童对空间环境的认知意义 |
3.2.3 传统儿童教育空间的限制 |
3.2.4 创造力艺术教育空间的基础要求 |
3.3 装置艺术与儿童空间认知能力的培养 |
3.3.1 装置艺术与儿童创造力艺术教育 |
3.3.2 装置艺术课程对儿童空间认知能力的培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儿童创造力艺术教育的空间案例 |
4.1 儿童创造力艺术教育空间的分类方法及案例统计总表 |
4.1.1 儿童创造力艺术教育空间的分类方法 |
4.1.2 调研案例统计表 |
4.2 调研案例 |
4.2.1 广州比特橙子创客编程机构 |
4.2.2 广州EF英孚教育青少儿英语 |
4.2.3 广州无艺三语国际学校 |
4.2.4 广州格灵蓝儿童发展中心 |
4.3 调研案例总结 |
4.4 国内外优秀案例 |
4.4.1 纽约We Grow学校 |
4.4.2 波德戈列新时光儿童学校 |
4.4.3 上海1+2+3 早教中心 |
4.4.4 青岛万科成长中心 |
4.4.5 北京保利We Do艺术教育 |
4.4.6 北京艾涂图儿童美术中心 |
4.5 国内外优秀案例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课堂教学的儿童空间偏好研究 |
5.1 课堂研究的研究背景与方法 |
5.1.1 研究背景——百造儿童建筑教育学堂 |
5.1.2 研究方法——儿童创意建筑设计课程 |
5.2 数据整理与儿童空间偏好 |
5.2.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5.2.2 儿童设计偏好选择统计 |
5.2.3 统计数据分析 |
5.2.4 创造力艺术教育课堂中儿童对空间的感知和偏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儿童创造力艺术教育空间设计原则及设计实践 |
6.1 儿童创造力艺术教育空间的设计原则 |
6.1.1 需要能够培养能力的教学空间 |
6.1.2 需要有能尽情运动的活动空间 |
6.1.3 需要有能安静休息的空间 |
6.1.4 需要能调整感官的隐私空间 |
6.2 儿童创造力艺术教育空间的设计要点 |
6.2.1 设计选址及空间基础要求 |
6.2.2 空间布局设计要点 |
6.2.3 水平限定要素设计要点 |
6.2.4 垂直限定要素设计要点 |
6.2.5 比例与尺度设计要点 |
6.2.6 材质与颜色设计要点 |
6.2.7 采光照明设计要点 |
6.2.8 装置艺术课程设计及课程空间需求 |
6.3 百造学堂空间设计实践 |
6.3.1 广州百造学堂基本空间信息 |
6.3.2 武汉百造学堂基本空间信息 |
6.3.3 淄博百造学堂基本空间信息 |
6.4 百造学堂系列空间设计特色 |
6.4.1 以活动空间为中心的广州百造学堂 |
6.4.2 共享活动空间的武汉百造学堂 |
6.4.3 围绕教学空间设计的淄博百造学堂 |
6.5 百造学堂装置艺术课程设计 |
6.5.1 装置艺术课程设计 |
6.5.2 装置艺术课程教学空间设计 |
6.6 百造学堂创造力艺术教育空间的使用跟踪调查 |
6.6.1 百造学堂空间使用情况记录 |
6.6.2 百造学堂儿童空间活动情况记录 |
6.7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基础教育阶段特长教育的价值 ——基于个体生命历程的回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4 理论基础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6 研究对象的选择 |
2 特长教育的误区与价值反思 |
2.1 特长教育的误区 |
2.2 特长教育的价值反思 |
3 基础教育阶段特长教育的个体价值 |
3.1 人身:强健体魄,完善机能 |
3.2 人事:促进交往,夯实生存技能 |
3.3 人心:孕育美好品质 |
3.4 人文:启发志向,陶冶品德 |
3.5 人生:滋养生命,感受幸福 |
4 基础教育阶段特长教育的社会价值 |
4.1 经济:培养多领域人才,创造社会财富 |
4.2 文化:养成良好社会新风,促进文化传承弘扬 |
5 总结和展望 |
5.1 研究的总结 |
5.2 研究的反思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基于学习者个性的教育资源推荐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学习者个性 |
1.2.2 教育资源 |
1.2.3 教育资源推荐 |
1.3 文献综述 |
1.3.1 推荐系统综述 |
1.3.2 教育资源推荐综述 |
1.3.3 教育资源推荐面临的主要挑战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个性化学习理论 |
2.2 教育公平理论 |
2.3 多元智能理论 |
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5 认知诊断理论 |
2.5.1 项目反应理论 |
2.5.2 规则空间模型与属性层级模型 |
2.5.3 潜在分类模型 |
2.6 贝叶斯网络及其推理 |
2.6.1 贝叶斯网络 |
2.6.2 贝叶斯推理 |
2.7 概率矩阵分解 |
2.7.1 矩阵分解 |
2.7.2 概率矩阵分解及其演化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学习者个性挖掘与教育资源模型 |
3.1 知识点 |
3.2 学习目标与知识水平 |
3.2.1 学习目标模型与知识水平模型 |
3.2.2 学习目标与知识水平的数据整理策略 |
3.2.3 基于规则空间模型的知识水平获取 |
3.3 学习路径 |
3.3.1 学习路径模型 |
3.3.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学习路径推荐 |
3.4 学习风格 |
3.4.1 学习风格模型 |
3.4.2 学习风格的获取 |
3.5 学习者个性模型 |
3.6 教育资源模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学习者个性的学习资源推荐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相关研究 |
4.3 推荐模型 |
4.3.1 整体框架 |
4.3.2 基于知识水平和学习路径的候选资源提取 |
4.3.3 基于学习风格的学习资源筛选 |
4.4 算法设计 |
4.4.1 提取候选资源 |
4.4.2 生成推荐列表 |
4.5 实验与评测 |
4.5.1 数据集 |
4.5.2 对比实验方法 |
4.5.3 评价指标 |
4.5.4 结果讨论 |
4.6 应用效果分析 |
4.6.1 实验对象 |
4.6.2 实验内容 |
4.6.3 实验假设 |
4.6.4 实验实施过程 |
4.6.5 结果分析 |
4.7 结论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学习者个性的习题资源推荐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相关研究 |
5.3 融合Q矩阵理论的作业反馈模型 |
5.4 推荐模型 |
5.4.1 整体框架 |
5.4.2 算法设计 |
5.5 实验与评测 |
5.5.1 数据集 |
5.5.2 对比实验方法 |
5.5.3 评价指标 |
5.5.4 结果讨论 |
5.6 应用效果分析 |
5.6.1 实验设计 |
5.6.2 结果分析 |
5.7 结论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8)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的时代背景 |
(二)选题的社会需求 |
(三)选题的职业驱使 |
二、研究意义 |
(一)具有丰富发展理论的意义 |
(二)具有正确指导实践的意义 |
(三)具有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
三、相关概念解读 |
(一)人学的理解 |
(二)模式的界定 |
(三)人才培养模式解读 |
(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概括 |
四、研究述评 |
(一)学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
(二)已有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
五、研究框架及研究难重点 |
(一)研究内容与框架 |
(二)研究难点与重点 |
六、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七、创新点和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本文的研究不足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及其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内涵及其特点 |
(一)基本内涵 |
(二)基本特点 |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社会发展性 |
(一)社会存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
(二)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更加丰富 |
(三)人性的解放更加自由与自觉 |
(四)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人的非理性情感 |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价值取向 |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三)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 |
四、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体系 |
(一)以和谐发展建设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
(二)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三)以劳动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终极价值目标 |
五、启示:我国高职教育理念——以人为本 |
(一)在人才培养理念上要以人为本 |
(二)在教育教学管理上要以人为本 |
(三)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以人为本 |
第二章 我国职业教育思想多元化整合与创新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及其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基本内涵 |
(二)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的中国化 |
二、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形成与创新发展 |
(一)建国前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形成 |
(二)建国后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创新发展 |
三、党对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一)近代职业教育理论的形成 |
(二)对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四、党对国外职业教育思想的借鉴与发展 |
(一)国外近代职业教育的率先发展 |
(二)国外职业教育学习与交流的途径 |
(三)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思想及模式 |
(四)对国外职业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
五、启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模式——工学整合 |
(一)做到工学整合 |
(二)做好现代学徒制 |
(三)做实知行合一 |
(四)做强企业学院 |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实践及其人的主体性发展 |
一、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启蒙与人的被压迫性 |
(一)古代早期职业教育初级实践 |
(二)我国古代社会职业教育人的主体性特点——“工具使用的压迫性” |
二、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学制形成与人的觉醒 |
(一)职业教育运动的兴起 |
(二)职业教育学制的建立 |
(三)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百年丰碑 |
(四)我国近代社会职业教育人的主体性特点—“主动抗争的觉醒性” |
三、党领导的职业教育实践创新与人的解放 |
(一)革命根据地职业教育早期实践与人的“反‘帝封官’的斗争性” |
(二)建国初期职业教育缓慢发展与人的“计划体制的能动性” |
(三)改革开放四十年高职教育创新发展与人的“市场经济的创造性” |
四、启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个性化发展 |
(一)树立尊重的教育理念 |
(二)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 |
(三)打造“仙人掌”式的人才发展模式 |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的新发展 |
一、工业化后期高职教育的新形势 |
(一)工业化的“异化”与“异化”的人 |
(二)“异化”是工业化社会发展的环节 |
(三)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 |
(四)工业化后期高职教育的新机遇 |
二、新时代,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创新发展 |
(一)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
(二)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内涵 |
(三)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观 |
(四)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时代特征 |
三、新时代,高职教育实践创新发展 |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 |
(二)新时代高职教育新主题 |
(三)高职教育“特高”建设新布局 |
(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关键能力新内涵 |
(五)新时代高职教育人的主体性特点——“个性发展的自由性” |
四、启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任务——立德树人 |
(一)加强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 |
(二)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保障 |
(三)加强思政创新是基本要求 |
第五章 “人本+工学整合”HWSI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一、HWSI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
(一)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变迁与新内涵 |
(二)树立以人为本和个性化发展的教育观 |
(三)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四)建立“工学整合”管理体制机制 |
(五)打造“双师型”队伍和加强SOF模式教学改革 |
(六)优化实践选修课程 |
(七)打造多元化服务平台 |
(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
(九)健全程序质量体系 |
二、HWSI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温州文化创意学院发展纪实 |
(一)温州文化创意学院产生背景概括 |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德性+个性”办学理念 |
(三)共享母体的“学园城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
(四)开展HWSI人才培养实践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解析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MOOC的定义 |
2.1.2 民办高校的概念 |
2.1.3 学分制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多元智能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网络学习环境理论 |
3 民办高校实施学分制面临的问题基于四所民办高校的调查 |
3.1 基于四所民办高校的调查 |
3.1.1 调查对象、方法和过程 |
3.1.2 调查内容和结果 |
3.2 民办高校实施学分制面临的问题分析 |
3.2.1 学科专业设置单一,课程面狭窄 |
3.2.2 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
3.2.3 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
3.2.4 基本教学条件不够完善,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
3.2.5 学生选课盲目缺乏导向,学习自主性不强 |
3.2.6 制度不全与保障缺失 |
4 MOOC的特征及其对民办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影响 |
4.1 MOOC的特征 |
4.1.1 大规模 |
4.1.2 开放性 |
4.1.3 个性化 |
4.2 MOOC的技术背景 |
4.2.1 MOOC平台的功能 |
4.2.2 MOOC平台的基本技术架构 |
4.3 MOOC对民办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影响 |
4.3.1 现实与契机 |
4.3.2 MOOC促进民办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几种模式 |
4.3.3 MOOC对民办高校学分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
4.3.4 民办高校利用MOOC进行学分制改革的有利条件 |
5 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以D校为例 |
5.1 D校的基本情况 |
5.1.1 学校概况 |
5.1.2 D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 |
5.2 D校基于MOOC的学分制方案设计 |
5.2.1 指导思想 |
5.2.2 设计原则 |
5.2.3 设计思路 |
5.2.4 方案构架 |
6 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实施的保障策略 |
6.1 制度保障 |
6.1.1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
6.1.2 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 |
6.1.3 建立健全导师制 |
6.1.4 建立健全收费制度 |
6.1.5 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 |
6.2 经费保障 |
6.3 后勤保障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民办高校学分制实施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超星尔雅综合素养选修课目 |
附录四: 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平台介绍 |
附录五: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当代教育理念的小学教育管理策略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基本概念界定 |
(二) 研究意义 |
二、以个性化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管理策略 |
(一) 个性化教育的基本涵义 |
(二) 个性化教育的理论支撑 |
(三) 个性化教育对小学教育管理策略的启示 |
三、以师生为本的管理策略 |
(一) 以师生为本的管理策略的基本涵义 |
(二) 以师生为本的管理策略的重要意义 |
(三) 以师生为本的管理策略的有效途径 |
四、以民主与集中统一的管理策略 |
(一) 建立民主制机制的管理构想 |
(二) 实现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管理 |
五、以建构多元化教学为中心的管理策略 |
(一) 课程体系多元化 |
(二) 教学方法多样化 |
(三) 教学形式主体化 |
(四) 分层作业普遍化 |
(五) 教学评价多元化 |
(六) 教学风格独特化 |
六、以“三结合”教育为依托的管理策略 |
(一) 开设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 |
(二) 联系社区教育,整合优势资源 |
(三) 引进社会力量,填补学校空缺 |
七、结语 |
(一) 简要总结 |
(二) 继续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多元智能理论对个性教育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邓晶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多元智能理论在儿童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杜雷. 山东大学, 2020(10)
- [3]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证研究[D]. 郝思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4]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D]. 叶长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5]创新教育背景下儿童艺术教育空间设计研究[D]. 刘季渝.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6]基础教育阶段特长教育的价值 ——基于个体生命历程的回溯研究[D]. 柯艾廷.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基于学习者个性的教育资源推荐服务研究[D]. 李光泉. 江西财经大学, 2018(01)
- [8]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D]. 吴同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9]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研究[D]. 彭锦. 武汉大学, 2018(01)
- [10]基于当代教育理念的小学教育管理策略初探[D]. 梁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