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刘翔:在商业化与飞翔之间(论文文献综述)
陈佩[1](2021)在《论胡学文小说的意象群及其隐喻功能》文中提出胡学文是中国中青年作家中的领军人物之一,是秉持现实主义风格的中青年作家中的代表人物,是河北当代重要的作家,是河北文学“河北四侠”中的领军人物,在文坛的影响力日益扩大。近年来,学界对胡学文的评论和研究的数量也逐年攀升,在期刊、报纸、会议记录和电子文献中可以找到大量有关他的访谈和创作谈。和以往关注的研究方向不同,本文从作品意象现象入手,对胡学文小说中的意象群进行分析,对意象群的隐喻功能进行挖掘。论文以胡学文的意象群及其隐喻功能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此为切入点,在探究其呈现方式、深层意涵和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对作家笔下别具特色的坝上意象群、“飞翔”意象群、“红色”意象群进行整体关照,探究胡学文意象群书写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和价值。引言首先介绍胡学文小说创作概况以及该选题的研究价值;其次,对胡学文的个人访谈、创作主题和叙事特征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简单梳理;接着,指出当下对胡学文小说相关研究中对意象研究关注的空缺点;最后,从意象角度切入,说明意象研究的方法,发现胡学文小说意象群背后的文化关联。第一章以坝上意象群为中心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坝上歌声”、“坝上之风”、“坝上守望者”、“坝上意象群隐喻”四部分进行阐述。坝上意象群书写化生活故乡为文学故乡,歌声是听觉意象,“坝上歌声”唱出小人物的酸甜苦辣,展现了胡学文文学故乡的艺术性;风是触觉意象,“坝上之风”建构了冷硬肆虐的坝上之风与性侵之间的微妙联系,体现了作家的女性关怀和书写小人物的疼痛和苦难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坝上守望者”展现了竭力向上生长的百态人生图,用一批坚守者凸显了坝上草原文化的刚劲和韧性,也突出了中华民族坚守的精神和意志的主题;“坝上意象群隐喻”是胡学文精神故乡的再现,用文学故乡的生命体验建构了独特的精神世界。第二章分析胡学文的“飞翔”意象群,主要从“人的‘飞翔’”、“物的‘飞翔’”和“‘飞翔’意象群隐喻”三部分入手。飞翔意象是向上的生命哲学诉求,“人的‘飞翔’”是超越苦难的抗争,是精神层面的飞升;“物的‘飞翔’”是自由和力量的彰示,寓意着一种梦想崇拜,是生命意识的自我超越,是胡学文展示底层小人物生存困惑主题的艺术符号;“‘飞翔’意象群隐喻”是对抗生存焦虑的姿态,包含着一种有意味的哲学色彩,展现了底层的人性演变。第三章分析“红色”意象所具有的意涵,以作品中出现的核心“红色”意象群:“红灯笼”、“红月亮”、“红房子”、“血梅花”以及“‘红色’意象群隐喻”五个小节展开。“红色”是一种色彩意象,具有多种指向的生命内涵;“红灯笼”是照亮灵魂的物质载体,彰显了理想与人自然天性中美好的矛盾撕扯;“红月亮”是城市异己者自我狂欢式的生命体验,胡学文使月亮这一文学意象在文学观念的变化中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体现了更多的现代性意蕴;“红房子”是施害者和受害者同体的阴暗性的空间见证,是一种限制和禁锢,亦是囚禁的代名词,囚禁人本身,也囚禁灵魂;“血梅花”是民族大义下的红色理想和血色灵魂,打通了胡学文个人想象与历史时空之间的秘密通道;“‘红色’意象群隐喻”展现了多样的夹缝下的生存者。第四章从意象群功能到主题着手,从前三章的意象总体特征中找出意象群深层意蕴的共性,指向胡学文的精神世界。首先分析物质和精神双重困境的生存困惑,揭示生活的真相,展示城乡的精神困顿是胡学文努力探寻的重点;其次探讨执拗的生存意志体现的生命张力,丰富的生命力内涵使这些生存困境下的弱者反而显得无比强大;最后揭示胡学文的人文关怀彰显的生命诗学,胡学文照亮底层人生存状况的同时,也给现代人的精神困顿予以慰藉,试图唤醒读者心中的正义感和底层关怀,指出胡学文意象群独特的精神文化意蕴。本文从研究客体,即胡学文的小说文本出发,对胡学文小说中的出现的典型意象进行分类整理;探究以坝上意象、飞翔意象、“红色”意象为线串连起的意象与胡学文作品主题精神的关系,将意象群书写进行由表及里的拆分阐释,分析每个意象群的深层意涵和审美体现;利用社会学的方法对人物的生存状态进行剖析;利用心理学的方法对人物的心理进行阐释,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胡学文的意象书写进行探讨,归纳意象的隐喻功能对小说主题的呈现。胡学文小说的意象群及其文化隐喻功能构建了垂直的话语关系,体会他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思,构建了小说世界的理想,提供了独特的审视作品的角度。胡学文作为秉持现实主义风格的中青年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中体现的价值深度和视野广度一直不逊于同代作家。作家的特色意象在文本中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意味,深深地嵌入到了小说主人公的生命体验与精神世界中,探究其作品意象的深刻内涵和作家的创作价值有助于把握胡学文文学创作的现状与局限,对于了解中国当代青年作家有一定的帮助;除此之外,探究胡学文作品中意象群的独特性及其隐喻功能有助于彰显经典化作品的文学史意义。
李强[2](2021)在《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上海自开埠以来逐渐成为一座世界着名的城市,并以其特殊的历史与文化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象。雕塑作为一种设置在城市中的艺术表达已有悠久的历史记载,早在建国之前便存在着诸多久负盛名的雕塑作品。然而,“城市雕塑”被定义为一种概念,依法纳入城市建设之中是二十世纪80年代。城市雕塑起初以美化城市、纪念革命、精神导向为理念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工程。上海作为我国城市雕塑的重要试点城市,自建国至今的七十余年中呈现出了跨越式的发展,总体呈现出有如从教化走向美化、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外化走向客观、从官方走向商业、从精英走向大众等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上海的开放性、包容性、合作性、引领性、国际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这座城市的显着特点,其展现城市精神的城市雕塑也越来越需要经得起各种文化思想的检视。本论文研究基于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现象,在性质上可称之为文化雕塑,通过文化批判理论的视角对上海城市雕塑进行全面考察。随着文化工业在我国的风起云涌、突飞猛进,上海城市雕塑显现出了其文化现状堪忧,在潜移默化中将工具理性的效用、拜金主义的观念、功利主义的张扬结合到城市雕塑的建设之中,使得城市雕塑作品在思想内涵上空洞无物,在造型语言上千篇一律,在人文精神上支离破碎,甚至与这座城市形成了鲜明对抗,从而影响着城市精神的追求。为此,需要从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环境与文化构成方面重新探索这种文化雕塑存在的真实本性,通过对城市雕塑现状的批判和城市雕塑实践的分析,在制度性、艺术性、公共性之间阐发城市雕塑未来的向度,以促使城市的管理者、艺术的创作者和文化的享有者形成一种共识,建构起美好城市的意象。在文化批判中产生出创新的进步力量,在公众交流中寻求鲜活的创作题材,在跨界互动中生成共赢的合作方式,让上海的城市建设展现出求真务实的精神态度,城市文化体现出遏恶扬善的人性品格,城市雕塑表现出美丽动人的理想境界。
张开[3](2021)在《文学生产机制与新时期以来文学中的情爱叙事(1978——)》文中认为
董德[4](2020)在《中国大陆当代新民谣音乐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书写的新民谣音乐是现代流行音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传统民歌及流传在民间的歌谣,这种区别既体现在乐理学概念上,又彰显于生产、传播机制中。新民谣音乐起源于西方并历经现代化蜕变,具有工业化生产、媒介化推广、商品化流通、全球化共享的特征。西方传统民谣(ballad)以抒情性与叙事性的传统深刻影响了美国乡村音乐与现代民谣的发展,并为其镌刻上人文性与批判性的印记。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多元、繁荣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以鲍勃·迪伦为代表的现代民谣音乐(folk)的流行,促使其完成精神内核的嬗变,最终成为西方现代知识分子表达思想情感、介入社会世务、开展社会文化批判的媒介与武器,传承并发扬了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受西方民谣音乐形式与台湾现代民歌音乐文化内涵影响所产生,它是以木吉他、口琴为伴奏乐器,以自然质朴的方式歌唱,反映宗教、生活、工作、战争等内容的音乐类型。新民谣音乐具有较强的吟唱感,丰富的文化内涵,深邃的精神空间。它最重要的特征是批判性,不同于校园民谣的风花雪月,正是这种深入大众生活,从边缘涌向主流的小众音乐,以它历久弥新的人文传统、批判精神、审美特征使其极具研究价值与意义。本文试图在文化视域内研究新民谣音乐,论文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重点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方法与意义。民谣音乐是流行音乐众多分支中唯一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关注的音乐类型,具有悠远的历史传统、人文属性、审美特征,在人类历史和生活中承担着记录历史、反映时代、关照思想情感、塑造精神家园的使命。新民谣音乐的本质与功能为论文研究奠定合理基础,建立科学前提。如何引导其扎根于中国大地,葆有其本质的同时发挥其功能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文献资料出发,以史为鉴、以史为脉,找准源头,全面彻底梳理新民谣音乐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发展的历程,精准把握其与中国经济、文化、社会之间的互动,更要深入音乐系统内部,回归其本质与功能。第一章,新民谣音乐概念梳理及文化研究视阈。整体由外到内追寻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的起源和衍变,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的中心之后,英国的新教伦理传统也随之被美国的消费主义浪潮取代。后现代主义消费浪潮对世界的影响甚至主导并不局限于经济结构形式,而是深入文化内在肌理,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引发后工业时代的文化矛盾和文化焦虑,导致亚文化现象异军突起。第二章,新民谣音乐的时空流脉。鲍勃?迪伦赋予现代民谣音乐的意义,不仅影响着美国民谣的发展也对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西方现代民谣经台湾现代民歌运动以及校园民谣影响后,于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大陆形成校园民谣,为21世纪新民谣音乐的复兴奠定了音乐与文化基础。第三章,新民谣音乐的题材分类与文化内涵。本文将新民谣音乐划分为五大类别,每一种类的背后都承载着不同的文化意蕴。新民谣音乐作为一种音乐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代化的制约,在审美的独立与救赎中砥砺前行。其精英文化立场的批判思考突破了大众性的商业桎梏,并在当下启迪着有文化自觉的大众的心灵。新民谣独树一帜的歌唱美学:唯美与粗粝。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色彩形成了演唱中的文化性。第四章,新民谣音乐创作群文化身份分析。在全球化语境与中国大陆现代化时代背景下,新民谣唱作人依然固守民谣音乐的人文传统,坚持开展诗性批判,这些人以鲜明的文化身份占领中国大陆分众音乐市场。除此之外,新民谣音乐积极开掘本土民歌资源,将少数民族音乐与地方民歌等音乐元素融入到作品创作中,与社会现代化的合流是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乃至民间音乐现代化转型的必由之路。第五章,新民谣音乐接受群文化心理解读。亨利?詹金斯提出的参与文化概念有助于理解以新民谣音乐为代表的粉丝社群意义生产的狂热现象。尽管这种文化是非正式指导关系,但其培养和训练公众的文化判断力与审美能力却是极为出色的。值得注意的是,新民谣音乐的接受群相较于流行音乐其他风格类型更显现出一种精英意识:即通过传播新民谣歌曲介入社会批判,通过解读新民谣歌曲获得自我价值的动力。第六章,新民谣音乐的文化价值及影响。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突破了民谣音乐以往的惯性与水准,契合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审美现代性,利用媒介技术与平台进行传播,扩大影响范围及其受众群体,坚持艺术自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新民谣唱作人以美育人,向受众展示出自身独有的文化立场、批判精神和人生意味。在艺术的自律中重建多元音乐文化,激活了流行音乐创作的边缘活力。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在自律与他律之间的挣扎中与流行音乐合谋共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解放了中国民歌和文学。其早已超越了音乐的形态,成为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象征和意义符号。只有正确看待、理解和处理人文传统、审美特性与社会现代化,尤其是市场化、商业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才能避免新民谣音乐沦为消费和娱乐的工具,充分发挥其记录时代、审美育人的文化功能。
钱晖[5](2020)在《不变的信念:诗意抵抗与坚守 ——论欧阳江河诗歌中的写作姿态》文中研究指明欧阳江河的诗歌在当代具有不可复制的意义,他诗歌中的写作姿态具有倾向性和对抗性,其本身包含了诗人情感力量和精神气度,以此保护着诗歌的弹性和活力。论文围绕欧阳江河的诗歌,以写作姿态为研究视角,运用知识社会学与文本细读等研究方法,梳理他个人的诗歌史,分析他诗歌中的写作姿态,阐释欧阳江河在喧哗与骚动的时代中是如何进行诗意抵抗和坚守的。绪论部分对诗歌的写作姿态这一概念进行厘定,综述欧阳江河诗歌研究现状,具体介绍切入选题的研究方法和路径并阐释欧阳江河写作的意义所在。第一章主要探究欧阳江河如何以他诗歌中的精神深度来抵抗消费时代的平面化以及口语化写作。面对1990年代国家意识形态转型时期诗歌界出现的暂时失语状态,欧阳江河发掘日常生活的诗性并进行智性书写,为诗歌创作填补了空白并开拓了新空间。他以精细机敏的感受力和异质混成的语言,把繁复多样的历史文明涵容进诗歌中,运用自己创造的反词系统间接扩大词的张力和意义,祛除词的公共性质和历史记忆,使词挣脱出修辞和句子的枷锁,回归到诗性最原本的状态。面对工业文明和消费主义的泛滥,他以抵抗的姿态维护诗人的尊严和诗歌的崇高气质。第二章分析欧阳江河诗歌中的传统气韵对断裂文化的衔接作用。中国诗人的古典传统和民族文化认同与现代诗的国际性混杂性之间存在差异,但古典传统是现代诗人的胎记,暗含着母体语言的记忆。《悬棺》是欧阳江河有意终结古典,但却无意地承接了传统的开端的诗作,现代诗在众多诗学理念效力消失时,欧阳江河敏锐地发现古典传统对当下诗歌的启示意义。他在创作中展现古典意象和宏阔意境,讲求诗歌韵律,将古诗词的精神赋在现代诗的肉身上,以诗歌的内在古典气质激活与唤醒失落的传统。他的诗歌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取得了适度的平衡,使词语不再只是功能性的能指,而是与中国诗歌精神最高范型万古愁相接通的所指。第三章论述欧阳江河如何通过介入写作来坚守诗人的主体身份。欧阳江河以词语的亡灵身份悬浮于本国与他国之间,以个人旁观者的诗学提出通过本土化写作来介入历史现实。他的诗歌指向个人存在经验的同时也是在重新强调诗人主体性身份。欧阳江河追求对时代主题的宏大叙事和整体观照,以长诗形式为当代生活提供全景式的美学景观。他站在精英文化的立场上,用现代知识谱系和当代话语方式对当代历史现实进行反思,以介入的姿态坚守着诗人主体性。结语阐释欧阳江河写作的价值与启示。作为诗歌战线的守夜人,欧阳江河始终坚守诗歌神圣地位,他反抗消费,接续传统,介入现实。他的诗歌中所显示出的写作姿态正是当代诗人对诗歌艺术的良知和尊严的坚守,他的诗学理念以及诗歌内在生命力的表现,不仅让我们看到现代生活的破碎和危机,同时也让我们听见了诗歌良知的不朽之音。
宋香云[6](2020)在《我国校园青春电影的审美体验研究》文中指出“接受美学理论认为,艺术创作过程的完成并非艺术活动的完成,而接受者接受的完成才是艺术整体过程的终结,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的接受也不无如此。”(1)由此来看,受众在整个电影艺术的鉴赏过程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受众研究就成为本文的研究起点。在体验经济时代,受众通过参与式体验享受当下短暂的狂欢和即时的幸福感,由此出发,本文对受众观影的审美体验过程进行研究,围绕“观影前——观影中——观影后”这一时间架构对电影受众在不同阶段的审美心理及其审美体验进行探究,以期发现校园青春电影发展中受众的审美转向,为校园青春电影的创作提供参考。基于以上逻辑结构,本文分为四章对受众的审美体验展开研究:第一章,“校园青春电影”和“审美体验”简述。在本章中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校园青春电影的概念做界定,分析其出现的背景及发展状况,明确本文的研究样本,梳理了2013年以后校园青春电影的发展概况。第二部分梳理了审美体验的概念及流变,明确了体验经济影响下研究受众审美体验的重要性。第二章,审美主体的审美期待。审美主体也就是校园青春电影的电影受众,审美期待是审美心理活动开始的第一个阶段。在观影之前,受众根据既有的审美经验会对电影产生期待心理,不同的审美主体的审美期待也各不相同,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接受美学下的公共期待视野和个人期待视野展开研究,公共期待视野是从宏观上研究校园青春电影受众群体的普遍观影期待,个人期待视野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多样化观影期待,这些审美期待促使电影受众有强烈的观影欲望。第三章,审美主体的审美过程。审美实现的过程复杂又曲折,审美感觉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感觉,审美知觉的对象不是事物的物理属性,而是事物的审美属性。二者经常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为审美活动提供基础。观影过程是整个审美活动的高潮阶段,影院环境为整个审美体验营造了仪式感,校园青春电影中的视听体验都拉近了电影受众的审美距离,让电影受众处于体验式审美状态,获得一场视听盛宴。视听体验为电影受众进行想象和联想提供了条件,为电影受众的审美理解提供了基础,多种因素影响下,受众对电影的理解层次也是不一样的。电影受众从整个审美过程中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第四章,审美主体的情感共鸣。校园青春电影的受众审美体验的最高境界就是产生情感共鸣,对电影主动进行再创造。但情感共鸣受多种条件限制,校园青春电影为了引起电影受众的情感共鸣,提高电影的票房和口碑,在校园青春电影主题选择的共忆性、叙述视角的代入感、人物形象塑造的相似性、图解式影像的熟悉感几个方面帮助电影受众实现情感共鸣,更好的完成审美体验,获得审美满足。
高飞[7](2020)在《新世纪“非虚构”写作中的女性意识研究》文中指出“非虚构”是新世纪文学绕不开的一个话题焦点,也是当下文坛一个重要的书写场域。其中,梁鸿、李娟、王小妮、乔叶、孙惠芬、黄灯、丁燕等女作家都有不俗的表现,她们或是凭借亲人的身份见证当下乡村生活的裂变;或是以纪实的姿态走进城市的底层世界;或是用亲历的方式书写边疆异域的日常生活,这些现实生活场景的建构,无不包含着作者本人的真实诉求。和以往的女性写作相比,“非虚构”文本呈现出了多元化的主题、多向度的思索,出现了可供研究的新质素。“非虚构”强调“在场”和“亲历”,它要求作家以田野调查、口述实录的方式观察世界,探寻真相。尽管女性作家在这一过程中并未直白地坦露自己的女性身份,但文本还是充斥着女性的目光、声音和姿态。本文从女性意识为切入点,梳理女性意识自现代文学以来至新世纪“非虚构”写作潮流中表露出来的“变”与“不变”,试图将女性作家的“非虚构”写作纳入女性文学史的整体框架中考察,借此总结和评价女性作家“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与价值。本文除引言与结语外,正文由四部分构成:第一章论述了新世纪女性意识的嬗变与“非虚构”的兴起,主要梳理了女性意识的内涵及演变、女性文学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陷入的写作困境以及“非虚构”的出现为女性写作破局求变提供的新可能性。第二章通过女性意识的变与不变两个维度,分析“非虚构”写作中女性写作的行动力、聚焦点和文本特征,既有向男性写作靠拢的一面,同时也保有了女性自身的写作特点。第三章从叙事策略的角度分析女性写作的“非虚构”文本,主要包括:女性作家主体性的隐藏与张扬、细节与经验营造的真实感,以及以家庭和个体为单位的女性视角。第四章主要从价值和局限两个方面,对女性作家“非虚构”写作的文本进行归拢与评价,并试图展望女性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总体来说,始终带有解构与重建特质的女性文学,在“非虚构”写作中重建了与现实的关联,以独特的女性气质赢得了广泛的赞许,并借助转型的契机向着深厚与成熟突破。然而在文本中仍存在着情感过浓、思辨略淡的遗憾,需要女性“非虚构”写作者继续努力。
毕凯月[8](2020)在《二次元外壳下网络爱国主义的官方表达 ——以B站中的“共青团中央”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中国人年龄的代际转移、以及进入新媒体时代,90后、00后等年轻网民开始成为互联网的使用主体,网络空间的话语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带有网络亚文化风格的语言成为他们偏爱的表达形式,并在网络爱国舆论中发挥着强大的动员力量,而原本占主导地位的官方媒体因其传统、严肃刻板的宣传方式被隔离在了年轻人的话语场域之外。为了能在网络空间中实现与年轻人的交流互动,扩大对青年群体的覆盖面和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许多官媒开始尝试转变自己的政治宣传方式,这之中共青团中央的表现尤为突出。在共青团中央进驻的一系列新媒体平台中,作为以二次元文化为主的哔哩哔哩亚文化色彩浓厚,且是深受当下年轻用户偏爱的APP排行榜第一名,能更好的展现共青团中央在青年亚文化社区中建立的不同于以往官媒的宣传形式。本文共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问题的缘起、研究现状、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阐述相关理论概念,并梳理中国网络爱国主义的发展进程;第三部分主要是分析共青团中央在B站的爱国主义表现形式,经过对共青团中央在B站投稿的爱国主义视频的长期参与观察,发现共青团中央的投稿视频较多运用ACG元素、鬼畜的剪辑手法、网络流行符号、明星偶像、塑造“同好”人设等深受B站用户喜欢的二次元表现形式,以试图借此来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第四部分是对共青团中央构建的爱国内核的阐述,主要是从两个层面来进行分析,首先是内容建构上,对共青团中央投稿的687条爱国主义视频,按其内容进行分类分析发现,这些视频包含着不同的爱国议题,像外交活动、国家历史、中华文化等,共青团中央通过在视频中设置不同层面的爱国议题,试图来培养B站用户的爱国情感;其次是话语策略方面,共青团中央在其投稿的视频中,通过运用简化的线性历史叙事、强硬的话语表达等方式,去唤起B站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并引导他们的爱国态度与官方的爱国意识相一致。第五部分提出了共青团中央在B站传播爱国主义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尝试提出了解决对策。共青团中央在B站投稿的爱国主义类视频,形式上运用了二次元的外壳来削弱B站用户的反感对抗,吸引他们的关注,但在这种“外壳”之下,它又通过不同层面视频议题的设置和爱国话语的实践,隐蔽的向B站青少年传递着官方构建的爱国认同。这种将官方的爱国意识形态传递赋予二次元外壳的方式,既打破了B站的二次元文化屏障吸引了其用户的关注,又让爱国主义内涵借助二次元的外壳,润物细无声的渗透进B站青少年的日常媒介实践中。虽然在传播过程中仍旧存在着娱乐化、非理性等问题,不过总体来看官媒在网络中的爱国主义传播仍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李芊芊[9](2020)在《社会临场感视角下Vlog的内容呈现与传播机制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视频已经成为人们进行表达、分享和互动的主流媒介格式,近几年国内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崛起,使得短视频变得异常火热。Vlog(Video Blog的缩写,也被称作视频日志)作为一种将真实性、人格化、生活化结合的新兴短视频形态,从各大社交平台走进人们视野,形成了一种真实感与观赏性兼具的新秩序,形成一股“Vlog热潮”。各大平台试图推出大量扶持策略,开始了国内Vlog行业的发展布局。Vlog在2006年走入国内,2017年再度兴起,又经过一年的蛰伏,2018年在各媒体行业走红,在其内容呈现和表达机制方面呈现出了明显地传播学特点,且由于其独有的真实性表达原则、生活化创作背景、人格化表达方式、沉浸式体验氛围等特点满足了用户在意识、情感、认知等方面的需求,恰恰与社会临场感理论的核心内容完全契合。因此,本文以社会临场感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结合新闻学与传播学相关知识,以VUE Vlog、抖音、微博等Vlog热门传播平台为研究环境,通过论证说理和实例分析,对社会临场感视角下Vlog内容呈现与传播机制进行初步探析,希望能为Vlog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的借鉴。本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运用文献研究法,从技术层面、商业层面、大众需求层面以及社会环境层面这四个层面阐述Vlog的兴起背景和发展现状。第二部分运用内容分析法,从热门作品入手对Vlog作品进行内容分类、主流平台、创作主体、制作传播等方面的研究。第三部分结合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对Vlog作品的发布、分发、互动、受众收受情况等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第四部分结合社会临场感理论对Vlog领域面临问题进行审视与反思,总结出意识、情感、认知等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平台和受众出发深化共在意识传达、提升情感联系、提高认知能力等优化策略,并对Vlog应用的发展可能性及方向作出拓展。
王天阳[10](2019)在《当代我国体育赛事营销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体育赛事作为体育产业中必备且关键的一环,因其营销的商业价值逐渐受到企业品牌重视。体育赛事营销借势重大体育赛事,以品牌形象转移理论为作用原理,提升品牌形象与品牌价值,在企业品牌建设和企业文化传播过程中具有传统营销模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育赛事营销传播渠道的发展呈现着从传统媒体逐渐走向媒介融合的趋势,而其营销模式逐渐从以赞助、广告为主的传统营销模式向线上线下多种营销方式融合创新的整合营销模式转变。本研究从体育产业链、企业的体育赛事营销理念与思路、体育赛事营销传播渠道等角度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结合当代我国体育赛事营销发展机遇,找出阻碍体育赛事营销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从而得出在中国体育赛事营销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近些年来我国体育赛事营销得到政策的鼓励、经济的助推下,实现了其商业价值的不断挖掘,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和传媒产业的媒介融合的不断发展也成为体育赛事营销的发展动力,然而体育赛事营销的发展受到了体育产业链发展不合理、企业品牌对体育赛事营销的认识不充分和其传播媒体的转型与融合困难等多重因素阻碍。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当代我国发展体育赛事营销,需不断调整与完善体育产业结构、丰富体育产业内涵与外延,为企业进行体育赛事营销提供更多的体育赛事选择;企业在进行体育赛事营销时,应认识到体育赛事营销是一种长期的营销行为,避免短视与盲目,利用体育赛事的正面影响力实现企业的品牌价值提升;体育相关媒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新旧媒体的资源整合及盈利模式创新,实现体育赛事营销从创意、传播、分享等多方面资源与价值升级,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消费需求。
二、刘翔:在商业化与飞翔之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刘翔:在商业化与飞翔之间(论文提纲范文)
(1)论胡学文小说的意象群及其隐喻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坝上意象群:化生活故乡为文学故乡 |
第一节 坝上歌声:唱出小人物的酸甜苦辣 |
第二节 坝上之风:建构“风”与性侵的微妙联系 |
第三节 坝上守望者:展现竭力生长的百态人生图 |
第四节 坝上意象群隐喻:精神故乡的再现 |
第二章 “飞翔”意象群:向上的生命哲学诉求 |
第一节 人的“飞翔”:超越苦难的抗争 |
第二节 物的“飞翔”:生命意识的艺术符号 |
第三节 “飞翔”意象群隐喻:对抗生存焦虑的姿态 |
第三章 “红色”意象群:多重指向的生命内涵 |
第一节 红灯笼:照亮灵魂的物质载体 |
第二节 红月亮:自我狂欢式的生命体验 |
第三节 红房子:施害与受害同体的囚禁空间 |
第四节 血梅花:民族大义下的血色灵魂 |
第五节 “红色”意象群隐喻:夹缝下的生存者 |
第四章 精神指向:意象群的深层意蕴 |
第一节 生存困惑: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困境 |
第二节 生命张力:执拗的生存意志 |
第三节 生命诗学:胡学文的人文关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胡学文作品集目录 |
附录二:胡学文小说创作年表 |
附录三:胡学文研究汇编 |
后记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2)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1.1 城市雕塑 |
1.1.2 上海城市雕塑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1.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研究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其主要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其主要观点 |
第二章 从雕塑到城市雕塑的兴起 |
2.1 雕塑的起源及历史形态 |
2.2 雕塑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2.3 城市雕塑在当代中国的兴起 |
2.3.1 从实践活动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外延 |
2.3.2 从城市管理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内涵 |
2.3.3 从雕塑创作中建立城市雕塑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类型 |
3.1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前期 |
3.1.1 上海的古代雕塑遗存 |
3.1.2 晚清时期的上海雕塑 |
3.1.3 民国时期的上海雕塑 |
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时期 |
3.2.1 上海美术教育院校的建设 |
3.2.2 上海美术社团与研究机构 |
3.2.3 上海雕塑创作与雕塑建设 |
3.3 上海城市雕塑的发展时期 |
3.3.1 上海城市雕塑的管理建制 |
3.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建设概况 |
3.3.3 上海城市雕塑的类型特征 |
第四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结构 |
4.1 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 |
4.2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要素 |
4.2.1 上海城市雕塑的制度性文化 |
4.2.2 上海城市雕塑的艺术性文化 |
4.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物态性文化 |
第五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批判 |
5.1 城市雕塑与文化批判 |
5.2 对创作方式标准化与伪个性的文化批判 |
5.2.1 上海城市雕塑“标准化”的表现及其批判 |
5.2.2 上海城市雕塑“伪个性”的表现及其批判 |
5.3 对创作题材仿造性与照搬化的文化批判 |
5.3.1 上海城市雕塑“国内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
5.3.2 上海城市雕塑“国外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
第六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实践分析 |
6.1 编制城市雕塑规划推动城市雕塑建设 |
6.2 搭建展示平台促进城市雕塑建设 |
6.2.1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
6.2.2 上海“雕塑公园”建设 |
6.3 借助国际活动进行城市雕塑建设 |
6.3.1 2007 世界夏季特奥会主题雕塑园建设 |
6.3.2 中国2010 上海世界博览会园雕塑建设 |
第七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未来向度 |
7.1 文化批判意识的内化与审美霸权的解构 |
7.2 地缘性经验的建构与跨学科平台的认知 |
7.3 参与角色的互动合作与社会评价的制衡 |
7.3.1 城市雕塑的管理与委托 |
7.3.2 城市雕塑的创作与合作 |
7.3.3 城市雕塑的评审与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社会项目 |
致谢 |
(4)中国大陆当代新民谣音乐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新民谣音乐概念梳理及文化研究视阈 |
第一节 民谣概念的中西历史钩沉 |
一、英语语境中的民谣概念溯源 |
二、汉语语境中的民谣概念溯源 |
第二节 新民谣音乐的概念辨析 |
一、中国当代民谣音乐现象概述 |
二、新民谣音乐的界定 |
三、新民谣音乐的破旧立“新” |
四、新民谣音乐与流行音乐 |
五、新民谣音乐与摇滚乐 |
第三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研究视阈 |
一、文化中的新民谣音乐 |
二、公共领域中的审美现代性 |
三、大众文化的赋魅与桎梏 |
四、消费社会中的新实用主义美学 |
五、繁盛时代中声音的政治经济学 |
六、文本盗猎者与粉丝批评家 |
第二章 新民谣音乐的时空流脉 |
第一节 鸿蒙初辟:鲍勃?迪伦的民谣音乐 |
一、鲍勃?迪伦的民谣音乐启蒙 |
二、鲍勃?迪伦的民谣音乐创作 |
三、鲍勃·迪伦民谣音乐中的文化意义 |
第二节 落地生根:台湾现代民歌运动 |
一、唱自己的歌:启蒙与寻根 |
二、罗大佑:用音乐介入社会 |
第三节 穿越海峡:大陆校园民谣 |
一、白衣胜雪中的伤感调性 |
二、衰落与边缘化的艰难前行 |
第三章 新民谣音乐的题材分类与文化内涵 |
第一节 新民谣音乐的题材分类 |
一、文化批判类 |
二、审美救赎类 |
三、大地寻根类 |
四、城市游吟类 |
五、身体迷恋类 |
六、纯乐翻唱类 |
第二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之一:文化批判力 |
一、以精英文化立场介入社会生活 |
二、在民间叙事中审视人性的善恶 |
第三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之二:审美的独立与救赎 |
一、作为文化符号的价值规范 |
二、以生命之气对抗现代性的迷失 |
第四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之三:演唱中的文化性 |
一、唯美:自由与自在中的自我疗愈 |
二、粗粝:挣扎与抵抗中的生命质感 |
第四章 新民谣音乐创作群文化身份分析 |
第一节 文化批判实践中的社会观察员 |
一、周云蓬:悲鸣中的抗议者 |
二、万晓利:人性寓言故事的讽喻者 |
三、刘东明:无能与无奈下沉重的叹息者 |
第二节 撞击与转型中的民间音乐重构者 |
一、杨一:中国的伍迪?格思里 |
二、洪启:新疆当代的传歌人 |
三、五条人乐队:方言民谣的集大成者 |
第三节 民谣声音符号的生产者 |
一、小河:文学脱冕的音乐抽象化实现者 |
二、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空我的避世者 |
第五章 新民谣音乐接受群文化心理解读 |
第一节 电子传播中的“参与文化” |
一、参与和抗拒的意义生产 |
二、“网愈云”与“网抑云”的人格重塑 |
第二节 视觉文化中的审美幻境 |
一、爱情空壳化的新伦理焦虑 |
二、性别凝视中的窥淫欲 |
第三节 价值失范下的文化自觉 |
一、理想主义的激情剩余 |
二、傻乐主义的自觉抵制 |
三、唯美主义的政治美学 |
第六章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价值及影响 |
第一节 传媒景观中的文化浸染 |
一、综艺炮制全民参与的文化狂欢 |
二、《经典咏流传》与诗性复归 |
第二节 新民谣音乐建构文化的护城河 |
一、反商业化:从娱乐上升到审美 |
二、平衡艺术自律与他律的关系 |
三、以精英文化匡正大众文化的方向 |
第三节 在文化的撞击中攫取自我认同 |
一、激活流行音乐创作的边缘活力 |
二、新民谣歌唱美学:去声乐化的破坏力 |
三、消费中心论语境下的文化再生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对话民谣音乐人周云蓬 |
附录二 :新民谣唱作人专辑年表(仅限本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不变的信念:诗意抵抗与坚守 ——论欧阳江河诗歌中的写作姿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二、文献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思路与概念辨析 |
第一章 以“精神深度”抵抗“思想的平面” |
第一节 日常书写与智性提升 |
第二节 滞涩语言与反词运用 |
第三节 反抗消费主义 |
第二章 以“传统气韵”接续“断裂的文化” |
第一节 《悬棺》:终结或开端 |
第二节 古今相接的大国写作 |
第三节 作为诗歌精神的万古愁 |
第三章 以“介入写作”坚守“诗人的主体” |
第一节 “汉英之间”的选择 |
第二节 精英立场与诗人担当 |
第三节 长诗书写与当代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我国校园青春电影的审美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研究的背景 |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校园青春电影的审美体验研究现状 |
(二)有关校园青春电影的研究 |
四、论文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校园青春电影”和“审美体验”简述 |
第一节 我国校园青春电影概述 |
一、校园青春电影的概念 |
二、我国校园青春电影的发展流变 |
三、本文研究样本 |
第二节 “审美体验”和“体验经济”简述 |
一、审美体验 |
二、体验经济 |
第二章 审美主体的审美期待 |
第一节 校园青春电影受众的共同期待视野 |
一、受众对校园青春电影的视听期待 |
二、受众对校园青春电影的形象期待 |
三、受众对校园青春电影的文体期待 |
四、受众对校园青春电影的意蕴和情感期待 |
第二节 校园青春电影受众的个人期待视野 |
一、受众对电影导演的期待 |
二、受众对文学创作者的期待 |
三、受众对电影演员的期待 |
第三章 审美主体的审美过程 |
第一节 审美感知——感觉、知觉相互交织 |
一、审美感觉 |
二、审美知觉 |
第二节 观影体验——审美活动的高潮 |
一、影院环境——营造仪式感 |
二、视听体验——体验式审美 |
三、想象力——获得审美愉悦 |
第三节 审美理解的层递性 |
一、对作品的自发性体验——心理定势 |
二、对剧中人物的价值认同——精神需要的同一性 |
三、对电影作品的文化认同——获得精神满足 |
第四章 审美主体的情感共鸣 |
第一节 校园青春电影主题选择的共忆性 |
一、个人与集体的梦想 |
二、无疾而终的爱情 |
三、真挚仗义的友情 |
第二节 校园青春电影的叙事范式的代入感 |
一、叙述视角——主观视角 |
二、叙事时间——顺叙、倒叙、插叙 |
第三节 校园青春电影中人物形象塑造的相似性 |
一、男神、女神的形象建构——“欲望的满足” |
二、老师、家长形象——权威的象征 |
三、富有个性化的其他人物形象 |
第四节 校园青春电影中图解式影像的熟悉感 |
一、清新自然的校园和熟悉亲切的教室 |
二、寝室——学校生活的“私密小天地” |
三、青春朝气的校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参考影片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新世纪“非虚构”写作中的女性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新世纪女性意识的嬗变与“非虚构”写作的兴起 |
(一)女性意识的内涵及20世纪以来的发展演变 |
(二)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与私语化写作的困境 |
1.消费文化影响下浮泛的欲望写作 |
2.单一叙述题材与话语下的审美幽闭 |
3.“向外转”后泛苦难化的“真实” |
(三)“非虚构”写作的兴起与女性创作的新可能 |
1.重回大地:对真实性的吁求和指向 |
2.重返时代:现实远比想象更加精彩 |
3.重塑边界:开放的格局释放新活力 |
(四)突破与嬗变:流向“非虚构”的创作先声 |
二、“非虚构”写作中女性意识的“变”与“守” |
(一)变——走向男性场域的创作实践 |
1.一种方法:以田野调查的思维探寻真相 |
2.一次行动:以亲身的经历介入现实生活 |
3.一条路径:“归乡”视野下的乡土写作 |
(二)守——回归女性写作的性别特征 |
1.对女性群体的再解读、再发现 |
2.“我”眼中的世界——“个人化写作”的另类延续 |
三、女性“非虚构”写作的叙事策略与文本特征 |
(一)女性作家主体性的隐藏与张扬 |
1.隐藏:从个人独白到多声部叙事 |
2.张扬:深度介入后的女性价值立场 |
(二)细节与经验营造的真实感 |
1.普通而有意味的细节描写 |
2.个体经验与公共经验的交叠 |
(三)叙述视角的以小见大 |
1.以“家庭”为单位的女性视角 |
2.以“个体”为单位的具像描绘 |
四、女性作家“非虚构”写作的价值与反思 |
(一)女性作家“非虚构”写作的价值 |
1.构建女性写作的多维话语体系 |
2.自“下”而“上”的思考与审视 |
(二)女性作家“非虚构”写作的反思 |
1.“他者”的真实抑或“经验”的想象 |
2.情感的介入冲淡理性的思辨 |
(三)对女性写作的展望:“非虚构”——终点抑或契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二次元外壳下网络爱国主义的官方表达 ——以B站中的“共青团中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二次元文化的相关研究 |
二、网络爱国主义的相关研究 |
三、共青团中央爱国主义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理论概念介绍与界定 |
第一节 二次元文化概念阐释 |
第二节 网络爱国主义相关概念 |
一、爱国主义 |
二、网络爱国主义 |
三、网络爱国主义与网络民族主义的区别 |
第三节 中国网络爱国主义的兴起发展 |
一、中国网络爱国主义发展第一阶段:20 世纪末--2007年 |
二、中国网络爱国主义发展第二阶段:2008 年--2015年 |
三、中国网络爱国主义发展第三阶段:2016 年--至今 |
第四节 B站中的“共青团中央” |
第二章 二次元外壳:B站“共青团中央”爱国主义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ACG元素的运用 |
第二节 “鬼畜”剪辑手法的使用 |
第三节 网络流行符号的加入 |
一、趣味表情包的运用 |
二、加入网络流行语 |
三、语码混杂的形式 |
第四节 明星偶像的加盟 |
第五节 “同好”人设形象的塑造 |
第三章 爱国内核:B站“共青团中央”的内容建构与话语策略 |
第一节 B站“共青团中央”的爱国主义议题分析 |
一、政治外交事务 |
二、国家、民族精神体现 |
三、国家取得的成就 |
四、国家民族历史与文化 |
五、思想教育与价值观引导 |
六、国家形象展示 |
第二节 B站“共青团中央”的爱国话语实践 |
一、强硬的爱国话语 |
二、简化的线性历史叙事 |
三、“自我”与“他者”的话语形塑 |
第四章 共青团中央在B站爱国主义传播中的不足与对策 |
第一节 共青团中央在B站爱国主义传播中存在的不足 |
一、过度的娱乐化 |
二、非理性现象的存在 |
三、对受众的互动反馈不及时 |
四、原创视频与网友投稿视频较少 |
第二节 共青团中央在B站爱国主义传播的提升对策 |
一、厘清爱国主义传播与娱乐化的边界 |
二、降低过度情感调动,增加理性诉求 |
三、及时对话,消除话语分歧 |
四、增加原创与用户稿件数量,提升原创内容质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期刊类 |
2、着作类 |
3、学位论文 |
4、报纸文章 |
5、相关网站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社会临场感视角下Vlog的内容呈现与传播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相关概念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Vlog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环境 |
1.6 研究方法及过程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内容分析法 |
1.6.3 案例分析法 |
1.6.4 问卷调查 |
2 Vlog兴起背景现状与社会临场感理论概述 |
2.1 Vlog兴起背景概述 |
2.1.1 信息技术支撑 |
2.1.2 社会文化支撑 |
2.1.3 心理需求支撑 |
2.1.4 商业行为支撑 |
2.2 Vlog发展现状概述 |
2.3 社会临场感理论概述 |
2.3.1 社会临场感概念 |
2.3.2 社会临场感属性与维度 |
2.3.3 社会临场感与Vlog的关系概述 |
3 Vlog内容呈现分析 |
3.1 内容分析研究过程 |
3.1.1 研究问题确定 |
3.1.2 研究样本选择 |
3.1.3 类目的构建 |
3.2 内容生产元素分析 |
3.2.1 生产主体类型特征 |
3.2.2 发布频次 |
3.2.3 时效设置 |
3.3 内容制作手法 |
3.4 内容分类及特征 |
3.4.1 日常生活类 |
3.4.2 技能分享类 |
3.4.3 开箱测试类 |
3.4.4 旅行游记类 |
3.4.5 才艺表演类 |
3.4.6 娱乐搞笑类 |
3.4.7 新闻报道类 |
3.4.8 广告营销类 |
4 Vlog的传播机制 |
4.1 协同共生的创作机制 |
4.2 多渠道网状发布和深度互动 |
4.3 Vlog用户收受分析 |
4.3.1 问卷设计及分析 |
4.3.2 受访者群体特征 |
4.3.3 观看时长分析 |
4.3.4 受众使用动机 |
5 问题及策略探析 |
5.1 Vlog存在问题及分析 |
5.1.1 创作力量“断层”致使内容创造力不足 |
5.1.2 传播渠道驳杂影响发展 |
5.1.3 商业化行为发展进程缓慢 |
5.2 社会临场感维度优化策略探析 |
5.2.1 深化内容制作方面共在意识传达 |
5.2.2 打造专属平台提升情感联系 |
5.2.3 提高认知能力辅助商业模式进取 |
5.3 拓展应用可能性及方向 |
5.3.1 结合政府对外宣传工作,助力文化输出 |
5.3.2 结合政务服务事项,推出视频日志 |
5.3.3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视频日志机器人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内容分析法数据表 |
附录B Vlog用户使用行为和动机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当代我国体育赛事营销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体育赛事营销相关研究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我国体育赛事营销发展现状及模式的剖析 |
第一节 我国体育赛事营销的发展现状 |
一、体育产业的发展历程 |
二、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 |
三、体育赛事营销的发展历程 |
四、体育赛事营销的特征 |
第二节 我国企业的体育赛事营销模式 |
一、冠名与赞助为首选操作 |
二、体育赛事广告为主流形式 |
三、新媒体营销为热门方向 |
第二章 当代我国体育赛事营销的发展机遇 |
第一节 助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
一、产业政策的推进 |
二、市场经济的带动 |
三、体育赛事商业化的助力 |
第二节 我国体育赛事营销的价值延伸 |
一、体育赛事营销满足消费文化需求 |
二、体育赛事营销适应粉丝经济潮流 |
三、体育赛事营销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
第三节 我国体育赛事营销的传播环境发展 |
一、专业体育媒体转型升级趋势明朗 |
二、体育赛事营销媒介融合势头凸显 |
第三章 当代我国体育赛事营销发展中的问题检视 |
第一节 体育产业链的发展不合理 |
一、体育产业链的产业结构不均衡 |
二、体育赛事营销与相关产业未能有机结合 |
第二节 企业的体育赛事营销的观念与思路滞后 |
一、企业将体育赛事营销视为短期营销活动 |
二、企业参与体育赛事营销具有盲目性 |
第三节 体育赛事营销的传播媒体亟待升级转型 |
一、体育赛事营销的传播媒体的附加价值存在缺陷 |
二、体育赛事营销的传播媒体转型与融合乏力 |
第四章 当代我国体育赛事营销的发展策略 |
第一节 以体育产业链的延宕拓展体育赛事营销资源 |
一、发展新兴赛事以拓展体育赛事营销范畴 |
二、跨界融合促成体育赛事营销资源联动 |
第二节 体育赛事营销的观念与路径创新 |
一、全面认识体育赛事营销的价值 |
二、挖掘体育赛事资源与商业价值 |
三、优化企业体育赛事营销的规划 |
第三节 以“互联网+”提升体育赛事营销传播价值 |
一、整合新旧媒体资源实现体育赛事营销媒体转型 |
二、以互联网整合资源丰富体育赛事营销价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刘翔:在商业化与飞翔之间(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胡学文小说的意象群及其隐喻功能[D]. 陈佩.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D]. 李强. 上海大学, 2021
- [3]文学生产机制与新时期以来文学中的情爱叙事(1978——)[D]. 张开.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中国大陆当代新民谣音乐文化研究[D]. 董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不变的信念:诗意抵抗与坚守 ——论欧阳江河诗歌中的写作姿态[D]. 钱晖.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6]我国校园青春电影的审美体验研究[D]. 宋香云.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新世纪“非虚构”写作中的女性意识研究[D]. 高飞.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二次元外壳下网络爱国主义的官方表达 ——以B站中的“共青团中央”为例[D]. 毕凯月.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9]社会临场感视角下Vlog的内容呈现与传播机制探究[D]. 李芊芊. 辽宁大学, 2020(02)
- [10]当代我国体育赛事营销发展策略研究[D]. 王天阳.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