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酒泉农民收入列全省前茅(论文文献综述)
王颖[1](2021)在《我国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统计分析》文中认为为了实现“富民、兴边、强国、睦邻”的目标,2006年国家开始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截止到现在,圆满完成了三个五年规划,使得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得到巨大的发展。现利用统计数据对当前我国陆地边境地区发展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9个边境省(区)、140个边境县(区、旗)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进行评价,对于准确把握我国陆地边境地区发展态势,为谋划下一步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十三五期间兴边富民行动成效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利用人口普查、统计年鉴和公安部户籍数据对我国陆地边境地区人口的数量及变化、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的性别和年龄构成、人口受教育水平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从多个角度探析我国边境地区人口发展状况。然后,利用年鉴数据对我国陆地边境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财政支出和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经济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我国陆地边境地区当前经济发展状况。最后,利用年鉴数据构建幸福、美丽、繁荣三个维度的17项发展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指标选取、指标计算、指标赋权、指标体系建立,通过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我国陆地边境地区的综合发展情况。研究发现,在国家兴边富民行动推动下,我国陆地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不同省(区)资源环境等条件的差异性,我国陆地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各自省(区)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不同省(区)陆地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异,“十四五”期间兴边富民行动需要持续开展下去。
罗冰凌[2](2020)在《张掖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已经第17年以“三农”为主题,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进一步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在当前农业以及农村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对资源过度依赖,使得农村环境在不断恶化,农村的生态也被逐步破坏。在此背景下,兼顾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农业地位显着提升。张掖市位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态安全屏障是其区域功能定位,对其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以期更好发挥生态安全屏障的作用。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作为理论支撑,以生态农业的效益研究为主题,对张掖市当前农业发展现状、发展生态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而后结合张掖市实际情况和频度分析法,确立了包含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19项评价张掖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指标。根据熵值法确定这19项指标的单项权重和各个层次下的综合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张掖市2001-2018年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张掖市在2001-2018年18年的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社会效益发展效果最为显着且较为稳定;经济效益提升显着;生态效益增长中有波动,且增长幅度较小。因此张掖市在今后的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在提升生态效益方面多下功夫。根据障碍因素诊断,找出张掖市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主要的限制因素。按层次来说,生态效益的基础较薄弱且发展缓慢成为制约张掖市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单项指标来说,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农膜使用强度,土地复种指数,单位面积柴油使用量,人均粮食产量,城市化水平及人均生产总值成为障碍度较高的指标。研究表明,应当通过加大对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完善生态农业体系建设、完善立法工作促进张掖市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
杨天姿[3](2019)在《甘肃民族地区优势产业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应对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机遇的过程中,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一方面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方面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甘肃民族地区分布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区域,经济发展在全国范围内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单一,竞争力弱。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下,作为经济发展落后地区,需要抓住战略机遇,结合自身经济特点和优势,调整经济结构,培植民族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的高效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和周边地区的发展,实现民族地区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甘肃民族地区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本文分析了甘肃民族地区总体发展状况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明确甘肃民族地区优势产业选择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民族各个地区的优势产业进行测算和选择。定性分析部分,通过对甘肃民族地区的比较优势进行总结,甘南州的自然生态条件、旅游资源和民族特色文化的具有比较优势;临夏州的地理位置、人口数量和旅游资源是其优势所在;五个自治县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民族文化多元、自然资源丰富和旅游资源潜力几个方面。定量分析部分,本文采用区位商理论,对甘肃民族地区“两州五县”的主要产业分别测算,并将显着优势产业与区域GDP增长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证明优势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显着作用。从测算结果来看,甘肃民族地区的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畜牧业和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旅游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依据区位商的初步测算结果及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在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条件下,运用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产业间的延伸融合、产业间重组融合及区域间融合发展四种方法,对民族地区的比较优势产业进行发展研究。研究表明,甘肃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应该顺应国家战略,在明确本地区的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中,既要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要增加与其他地区在产业和经济项目上的合作与交流。在优势产业选择中,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传统优势产业、高效发展资源型产业;在优势产业发展中,注重发挥优势产业带动效应、加强高新技术对产业渗透融合、产业间融合发展、增加区域间产业合作,利用民族地区自身优势,寻求更多经济项目,并重视在产业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
李婷[4](2016)在《吉林省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文中提出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开启了工业化急速发展,在其中涌现了大批的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不惜开采着大量的资源去建设国家,支持工业的发展,留给自己的是一座快要枯竭的城市。作为我国发展工业建设重点的东北地区,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初始的地方,大量的爱国为国的有志者涌入了东北,为祖国生产了大量的工农业产品,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正因为如此,成为了资源问题积淀最大的地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独大直接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由于资源的减少,相关的企业在现代经济潮流中举步维艰,下岗职工多,再就业困难,这些现实问题迫使资源型城市不得不进行产业转型。近几年来,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取得了一定的转型成果,但是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势中相形见绌。资源型产业是这些城市的主导产业,是城市GDP的主要贡献者,同时吸纳着城市大部分的劳动力,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这些劳动者的再就业是个很大的难题。吉林省很多城市选入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对以后吉林省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有借鉴意义的。本文主要研究吉林省的各个资源枯竭型城市,文中着重研究了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资源产业转型遇到的困难,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作出分析,通过城市转型效果评价,发现其在转型中的阻碍因素,并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殷娟[5](2015)在《20世纪50—80年代敦煌农田水利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古以来,水利灌溉就是种植农业生产的生命线。水利是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农业进步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同时体现着政府的执政能力,国家重视水利,水利则兴,水利兴则农业兴,农业兴则社会安定、繁荣,反之则相反。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我国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本文选择笔者家乡河西走廊西部的沙漠绿洲敦煌,对其20世纪50—80年代的农田水利建设进行考察和总结。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是一个主要依靠祁连山融雪灌溉的农业地区,也是河西走廊西部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水利是戈壁绿洲的命脉,水利事业的发展是敦煌工农业和其他各项建设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敦煌农田水利建设的全貌,期间虽然存在许多问题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当时修建的党河水库工程沿用至今,对现在敦煌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本文主要以20世纪50—80年代敦煌农田水利建设为研究重点,利用尽可能详细的文献资料以及当事人的回忆,考察这一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情况。首先通过敦煌的自然环境和近代水利建设的概况,论述了敦煌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的条件。其次分三个阶段展示了20世纪50—80年代敦煌农田水利的建设历程,包括初步开展时期、曲折发展时期以及水利建设的新阶段。其中分析了敦煌典型水利工程——党河水库的修建过程、当时修建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以及党河水库的修建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最后将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与经验教训进行客观分析,尽可能完整的揭示这段农田水利建设的历史,折射出敦煌农田水利建设的深远影响。
苗君强[6](2014)在《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的建设路径研究 ——以东营市为例》文中提出当今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一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巨大变革,粗放的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城市发展需求,向低碳生态城市转型已成为共识,全球掀起了创建低碳、生态城市的浪潮。资源型城市与其他类城市相比,发展时间较短,以粗犷式发展为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自然资源开采强度和规模的不断加大,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开始枯竭,主要依托于自然资源的资源型城市逐步出现了发展困境。本文针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深入探索资源型城市低碳化生态化的建设路径,同时把以石油开采业为主导、整体经济结构单一的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东营市作为现实案例,探索其低碳生态转型发展的具体建设路径,并为同类型城市提供发展的经验借鉴。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提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问题,在世界城市低碳化生态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和趋势下,资源型城市的低碳生态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该章在深入分析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相关概念及其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关于资源型低碳生态城市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提出需要进一步加深研究之处,提炼出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对资源型城市的低碳生态转型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众多国内外经典案例进行系统的梳理。重点阐述了碳循环、低碳生态经济、低碳生态城市政策创新、低碳城市定位等相关理论,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进行低碳转型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系统地阐述了低碳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和资源型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历程,总结其转型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从中得到启示,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规律探索打下基础。第三章是对资源型城市的低碳生态发展的规律进行具体探索,阐述了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发展的特征、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制约因素、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的一般路径。第四章是以东营市为例,对东营资源型城市的低碳生态转型发展的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东营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特征,对东营市碳汇能力及碳排放现状水平进行了初步测算和深入分析,并利用情景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情景设计下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趋势,提出了碳排放控制目标和基本思路,为规划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路径、破解资源环境硬约束、实现脱钩发展提供重要依据。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所处的城镇化、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提出了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总体思路及功能定位、目标定位,寻求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新出路。第五章在以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东营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政策机制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建设的政策体系设计要点;建立了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共性指标和特征性指标,并将指标体系分为系统层、目标层、指标层和导则层四个层次。紧密结合东营的发展实际,从经济产业创新、政策机制创新、指标体系管理创新、低碳能力建设、低碳科技创新、能源管理创新等六个方面研究探索了东营低碳生态转型发展的路径,明确了低碳生态城市发展重点与推进措施。第六章最后得出东营市低碳生态建设的结论和措施,并以此推广到其他资源型城市。这也为今后的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低碳规划提供了有借鉴经验的案例探索。
常颖[7](2013)在《旅游品牌创新能力和产业综合实力的耦合分析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地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事实上,旅游地竞争就是旅游产业的竞争,而地区旅游业能否保持长期竞争优势,从长远来看,则是旅游品牌的竞争。旅游品牌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决定旅游目的地产业综合实力的关键性要素之一;旅游产业综合实力是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现状的表征,其发展程度也为旅游品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必要条件。如何实现两者的互动耦合及协调发展,成为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有助于促进区域旅游的大繁荣。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已成为浙江最具活力与潜力的第三产业。就省域范围而言,浙江省整体旅游品牌创新能力和产业综合实力均处于全国前列,但各地区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差异性,因此,本文选取了浙江省为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基于国内外学术研究成果,首先对旅游品牌创新能力和旅游产业综合实力的概念分别进行了界定,并梳理了比较优势论、创新扩散理论、产业竞争力理论等相关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旅游品牌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因子的权重,运用加权求和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相关的打分分值,对浙江省11个地市的旅游品牌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将结果划分为四个梯队,再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比较其空间差异性。此外,在系统性、科学性和操作性原则的指导下,形成省域旅游产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再运用SPSS等数理统计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浙江省旅游产业综合实力,得到相应的四个等级,并结合Arcgis空间分析得到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在定量测定浙江省旅游品牌创新能力差异和评价旅游产业综合实力差异的基础上,对这两者进行叠加对应分析,借鉴系统耦合理论,建立耦合判断模型,得出各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及同步性,并分别划分为高度耦合协调型、中度耦合协调型和低度耦合协调型,且辅之以空间分析。通过研究两者的互动机制,旅游品牌创新能力作用于旅游产业综合实力,而旅游产业综合实力对旅游品牌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反馈,进而提出了协同发展策略,为区域品牌创新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预测未来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胡昕[8](2013)在《甘肃省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在制度变迁和经济转型的共同作用下,区域经济差异促使人口迁移规模加大。大量实证研究已表明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影响,区域经济差异促使人口迁移频度加大,人口迁移亦对区域经济发展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由于二元结构、城乡分割、区域差异较大,当代中国的人口迁移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甘肃省地域广阔,跨度大,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末尾,且各个地州市在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对甘肃省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具体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详细阐述了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其次分析了甘肃省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研究发现甘肃省各个地州市大部分表现为人口净迁出;再次建立甘肃省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计量经济模型,使用EViews6.0对甘肃省14个地州市的人口、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最后,得出全文结论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闫和成[9](2012)在《宁安市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实际调研,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宁安市的畜牧业发展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应用关联分析的方法得到了宁安市各经济产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得出宁安市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城市,种植业十分发达,这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基础和经济基础。同时,畜牧业产值与经济总产值之间的相关程度很高,这说明大力发展畜牧业将对宁安市的经济总体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进而通过SWOT分析,综合分析了宁安市发展畜牧业的优势和劣势。对于宁安市畜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分别从宁安市畜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人才与科技条件、品种资源及良种繁育体系条件、管理体制条件、市场条件、产业组织条件等六个方面全面系统的研究了宁安市发展畜牧业的基础优势,从资金、雇工、用地、疫病防治、组织化程度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存在的不足,最终认为宁安市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与机遇,更加肯定了发展畜牧业的可行性。其次,通过对宁安市几个主要畜牧乡镇进行走访,了解不同乡镇的发展特点,并应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宁安市8个主要乡镇畜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划分,同时提出了宁安市发展畜牧业的相应措施,即提高畜牧养殖科技含量以促进畜牧业生产要素升级措施;全力打造畜产品品牌以增强畜产品市场竞争措施;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以优化畜牧产业组织措施;全面发展上下游产业以推动畜牧相关产业发展措施;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以突出畜牧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重视环境保护和动植物防疫以促进人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六大措施建设。这些研究都将为宁安市未来畜牧业的科学发展以及有关主管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有助于宁安市制定畜牧业的发展方向、拓展畜牧业的发展思路、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优化畜牧业的管理模式,最终实现宁安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发展目标。
安志刚[10](2012)在《甘肃省市州政府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收入财力支撑评价与政策选择》文中认为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31个省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甘肃垫底,而居民收入是考核市(州)政府经济绩效指标体系中的主要指标,基于省内横向排名压力,市(州)力求继续提高本区域内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收入,达到拉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目的。如何保证市(州)政府一方面有意愿承担责任,一方面能建立合理的居民收入增长机制,笔者将通过对市(州)政府财力支撑情况构建评价体系,分析并提出政策选择建议。
二、酒泉农民收入列全省前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酒泉农民收入列全省前茅(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边境地区人口发展状况统计分析 |
第一节 边境地区基本状况 |
第二节 边境地区人口数量及变动 |
第三节 边境地区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 |
第四节 边境地区人口性别和年龄构成 |
第五节 边境地区人口受教育水平 |
第三章 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统计分析 |
第一节 边境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析 |
第二节 边境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分析 |
第三节 边境地区财政收支状况分析 |
第四节 边境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状况分析 |
第四章 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标体系分析 |
第一节 指标选取 |
第二节 指标计算 |
第三节 指标赋权 |
第四节 建立指标体系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总结 |
第一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张掖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生态农业研究综述 |
2.2 国内生态农业研究综述 |
2.3 文献述评 |
3 研究方法和数据选取 |
3.1 研究方法 |
3.2 数据选取 |
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4.1 研究内容 |
4.2 技术路线图 |
5 创新与不足 |
5.1 创新之处 |
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生态农业的相关理论基础 |
1 生态农业的概念 |
2 生态农业的产生和发展 |
3 生态农业理论基础 |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3.3 循环经济理论 |
4 生态农业的特点 |
5 生态农业相关概念甄别 |
5.1 现代农业 |
5.2 循环农业 |
5.3 可持续农业 |
5.4 绿色农业 |
5.5 有机农业 |
第三章 张掖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1 张掖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
1.1 区位条件 |
1.2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
1.3 生态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
1.4 张掖市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四章 张掖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实证 |
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1.2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层次的划分 |
1.3 指标的构造及解释 |
1.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2.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2.2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2.3 张掖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张掖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障碍因素诊断 |
1 障碍因素诊断方法 |
2 障碍因素诊断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和对策建议 |
1 结论 |
1.1 张掖市生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逐年提高 |
1.2 张掖市生态农业生态效益波动上升,但增速缓慢 |
1.3 张掖市生态农业社会效益显着提高 |
2 促进张掖市生态农业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
2.1 加大对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生态农业的认识 |
2.2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完善生态农业体系建设 |
2.3 加大农膜回收利用和柴油的高效利用,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
2.4 加大绿色资金金融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
2.5 完善生态农业的立法工作,为其发展提供法律、法规的政策保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3)甘肃民族地区优势产业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论文的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优势产业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一、相关理论 |
(一)比较优势理论 |
(二)要素禀赋理论 |
(三)产业集群理论 |
(四)区位商理论 |
(五)区域合作理论 |
(六)产业融合理论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小结与评述 |
第三章 甘肃民族地区发展概况 |
一、甘肃民族地区概况 |
(一)自然地理条件 |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三)甘肃民族地区优势产业研究的必要性 |
二、甘肃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现状 |
(一)甘南州产业发展 |
(二)临夏州产业发展 |
(三)五个自治县产业发展 |
(四)甘肃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三、小结 |
第四章 甘肃民族地区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
一、甘肃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 |
(一)甘南州的比较优势 |
(二)临夏州的比较优势 |
(三)五个民族自治县的比较优势 |
二、甘肃民族地区基于区位商的优势产业选择 |
(一)区位商计算方法与模型 |
(二)基于区位商的甘肃民族地区优势产业评价 |
三、小结 |
第五章 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下的优势产业发展 |
一、产业融合发展 |
(一)产业融合的演进 |
(二)产业融合的方式 |
二、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下的甘肃民族地区优势产业发展 |
(一)基于高新技术渗透方式的优势产业发展 |
(二)基于产业间延伸融合方式的优势产业发展 |
(三)基于产业间重组融合方式的优势产业发展 |
(四)基于区域间产业融合方式的优势产业发展 |
三、小结 |
第六章 甘肃民族地区优势产业选择及发展对策建议 |
一、甘肃民族地区优势产业选择对策建议 |
(一)加快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 |
(二)持续发展优势畜牧业和农业 |
(三)高效发展资源型产业 |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
二、甘肃民族地区优势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一)把握优势产业,发挥优势产业的带动效应 |
(二)加强产业间融合发展 |
(三)增加区域间产业合作 |
(四)利用自身优势,寻求更多经济项目 |
(五)优势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
三、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吉林省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
2.1 资源型城市的相关概念 |
2.2 资源型产业定义及分类 |
2.3 产业转型的相关理论 |
第三章 吉林省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发展现状 |
3.1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概况 |
3.2 吉林省资源枯竭型城市概况 |
第四章 吉林省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分析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 白山市产业转型效果实证分析 |
第五章 吉林省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遇到的困难 |
5.1 资源型企业转型成本高 |
5.2 政府支持力度较弱 |
5.3 吸引外资能力不强 |
5.4 企业缺乏创新能力 |
第六章 吉林省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对策建议 |
6.1 调整产业结构 |
6.2 健全政策制度,加强监督管理 |
6.3 加大企业创新力度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20世纪50—80年代敦煌农田水利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旨趣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重难点及创新点 |
四、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第一章 敦煌农田水利建设的条件 |
第一节 敦煌的自然条件 |
一、地形地貌 |
二、气候 |
三、灌溉水源 |
四、土地资源 |
五、主要自然灾害 |
第二节 近代敦煌的农田水利建设 |
第二章 20世纪 50—80年代敦煌农田水利的建设历程 |
第一节 敦煌农田水利建设的初步开展(1950—1957年) |
一、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年) |
二、“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 |
第二节 敦煌农田水利建设的曲折发展(1958—1976年) |
一、“大跃进”时期(1958—1961年) |
二、调整巩固时期(1962—1965年) |
三、“文革”动乱时期(1966—1976年) |
第三节 敦煌农田水利建设的新阶段(1977—1989年) |
第三章 敦煌主要水利工程——党河水库修建 |
第一节 工程的提出和筹备 |
一、工程的提出 |
二、工程的筹备 |
第二节 工程修建过程 |
一、一期工程的建设 |
二、修复工程的建设 |
三、二期扩建工程的建设 |
第三节 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当时的对策 |
一、施工组织 |
二、工程质量 |
三、伤亡抚恤 |
四、生活保障 |
第四节 水库工程建设取得的巨大成绩 |
第四章 20世纪 50—80年代敦煌农田水利建设取得的成就 |
第一节 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的发展 |
一、有效灌溉面积的扩大 |
二、粮食产量增加,经济水平提高 |
三、瓜果、园圃作物种植规模扩大 |
第二节 农田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局部改善 |
第五章 20世纪 50—80年代敦煌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教训 |
第一节 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 |
一、遵循规律,尊重科学 |
二、依靠群众,勤俭治水 |
三、因地制宜,优化管理 |
四、多方筹资,兴修水利 |
第二节 农田水利建设的教训 |
一、大力发展井灌,地下水采补失衡 |
二、水库防洪标准低,防汛意识浅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6)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的建设路径研究 ——以东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低碳化发展的必然性 |
1.1.2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 |
1.1.3 东营市进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资源型城市相关概念 |
1.3.2 低碳生态城市相关概念 |
1.3.3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现状 |
1.3.4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进展 |
1.3.5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经验分析法 |
1.4.3 实证研究法 |
1.4.4 定量分析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的相关理论和案例分析 |
2.1 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的相关理论 |
2.1.1 碳循环、碳汇和碳排放相关理论与研究 |
2.1.2 低碳生态经济相关理论 |
2.1.3 低碳生态城市政策创新的相关理论 |
2.1.4 低碳生态城市定位理论 |
2.2 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发展案例分析 |
2.2.1 低碳生态转型经济产业创新发展案例 |
2.2.2 低碳生态转型政策机制创新发展案例 |
2.3 理论及实践的总结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的发展特征与规律 |
3.1 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发展的特征与必要性 |
3.1.1 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所具有的特征 |
3.1.2 资源型城市进行低碳转型所具有的特征 |
3.1.3 资源型城市进行低碳转型的必要性特征 |
3.2 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制约因素 |
3.2.1 经济增长目标因素 |
3.2.2 产业结构较为单一 |
3.2.3 引导政策有待完善 |
3.2.4 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滞后 |
3.2.5 能源结构有待调整 |
3.2.6 城市发展历史文化制约 |
3.3 资源型城市进行低碳转型的一般方式 |
3.3.1 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方式 |
3.3.2 政策机制引导方式 |
3.3.3 低碳技术创新方式 |
3.3.4 能源结构调整方式 |
第四章 东营市低碳生态转型的发展特征 |
4.1 现状建设与发展特征 |
4.1.1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 |
4.1.2 能源结构特征 |
4.1.3 生态建设特征 |
4.1.4 主要优势与存在的不足 |
4.2 碳汇和碳排放特征 |
4.2.1 东营市碳汇能力的测算 |
4.2.2 东营市碳排放的测算 |
4.2.3 东营市碳汇及碳排放主要特征 |
4.2.4 东营市碳排放情景分析 |
4.3 转型发展的思路与定位特征 |
4.3.1 低碳生态转型发展的思路特征 |
4.3.2 低碳生态转型发展的定位特征 |
第五章 东营市低碳生态转型的建设路径探索 |
5.1 经济产业创新路径 |
5.1.1 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5.1.2 东营低碳生态经济的优化探索 |
5.2 政策机制创新路径 |
5.2.1 东营创建低碳生态城市的政策基础 |
5.2.2 东营低碳生态城市政策体系设计 |
5.3 低碳科技创新路径 |
5.3.1 建立低碳生态技术创新体系 |
5.3.2 完善低碳生态技术标准体系 |
5.3.3 建设低碳生态技术应用示范载体 |
5.4 能源管理创新路径 |
5.4.1 推进化石能源低碳化 |
5.4.2 提高清洁能源利用 |
5.4.3 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
5.4.4 提高建筑低碳化发展水平 |
5.5 低碳能力建设路径 |
5.5.1 规划调控能力 |
5.5.2 绿色交通保障能力 |
5.5.3 低碳城镇管理能力 |
5.5.4 社会服务能力 |
5.6 指标体系管理路径 |
5.6.1 指标体系的经验借鉴及存在的问题 |
5.6.2 东营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 |
5.6.3 指标体系管理的实施举措 |
第六章 结语 |
6.1 资源型低碳生态城市发展重点与推进措施 |
6.1.1 发展低碳产业,增强经济支撑能力 |
6.1.2 统筹空间规划,增强低碳调控能力 |
6.1.3 提高使用效力,增强资源承载能力 |
6.1.4 发展绿色交通,增强通行保障能力 |
6.1.5 推进低碳建设,增强设施供给能力 |
6.1.6 加快生态建设,增强城市碳汇能力 |
6.1.7 创新社会管理,增强公众参与能力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旅游品牌创新能力和产业综合实力的耦合分析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目标及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目标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基础理论 |
2.1 国内外关于旅游品牌创新能力的研究综述 |
2.1.1 国内外关于旅游品牌的研究综述 |
2.1.2 国内外关于旅游创新的研究综述 |
2.2 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综合实力的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关于旅游竞争力发展的研究 |
2.2.2 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方面的研究 |
2.3 耦合研究进展 |
2.3.1 耦合的研究 |
2.3.2 耦合的应用 |
2.4 相关概念界定 |
2.4.1 旅游品牌 |
2.4.2 旅游创新 |
2.4.3 旅游品牌创新能力 |
2.4.4 旅游产业综合实力 |
2.4.5 耦合 |
2.5 基础理论 |
2.5.1 比较优势论 |
2.5.2 创新扩散理论 |
2.5.3 产业竞争力理论 |
2.5.4 系统耦合理论 |
第3章 浙江省旅游品牌创新能力测度 |
3.1 旅游品牌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1.2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3.2 旅游品牌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的权重计算 |
3.2.1 构建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
3.2.2 因子相对重要性确定 |
3.2.3 排列各因子相对重要性的判断矩阵 |
3.2.4 计算判断矩阵 |
3.2.5 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
3.3 旅游品牌创新能力测度指标量化处理 |
3.3.1 数据择取 |
3.3.2 无量纲化处理 |
3.3.3 旅游品牌创新能力测度 |
3.4 旅游品牌创新能力空间差异性研究及测度结果分析 |
第4章 浙江省旅游产业综合实力评价 |
4.1 旅游产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旅游产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4.1.2 旅游产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旅游产业综合实力的评价——主成分分析法 |
4.2.1 数据来源 |
4.2.2 评价过程 |
4.2.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章 浙江省旅游品牌创新能力和产业综合实力的耦合研究 |
5.1 旅游品牌创新能力和产业综合实力的耦合分析 |
5.1.1 耦合特征分析 |
5.1.2 空间耦合分析 |
5.2 耦合协调度分析 |
5.2.1 高度耦合协调型(C≥0.8) |
5.2.3 低度耦合协调型(C≤0.5) |
5.3 旅游品牌创新能力和旅游产业综合实力的耦合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探讨 |
6.1 浙江省旅游品牌创新能力和产业综合实力协同发展策略 |
6.2 研究结论 |
6.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前景展望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甘肃省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2 难点 |
第二章 人口迁移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人口迁移 |
2.1.2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
2.2 人口迁移理论 |
2.2.1 经典经济理论 |
2.2.2 经典人口迁移理论 |
2.3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3.1 均衡增长理论 |
2.3.2 非均衡增长理论 |
2.3.3 其他理论 |
第三章 甘肃省人口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
3.1 甘肃省人口分布现状 |
3.1.1 人口分布与地理、经济、社会的关系 |
3.1.2 甘肃省人口流动现状 |
3.2 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历史与现状 |
3.2.1 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历史 |
3.2.2 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
3.2.3 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 |
3.3 小结 |
第四章 甘肃省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实证分析 |
4.1 人口迁移数据分析 |
4.1.1 迁移信息分析方法 |
4.1.2 甘肃省人口迁移数据分析 |
4.2 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实证分析 |
4.2.1 人口迁移的区域经济影响因素 |
4.2.2 模型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制定合理区域人口政策,解决劳动人口不充分就业问题 |
5.2.2 进一步建设兰州大都市圈,促进产业聚集 |
5.2.3 发挥比较优势,争先发展优势产业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宁安市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有助于制定宁安市畜牧业的发展方向 |
1.1.2 有助于拓展宁安市畜牧业的发展思路 |
1.1.3 有助于实现宁安市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
1.1.4 有助于优化宁安市畜牧业的管理模式 |
1.1.5 有助于实现宁安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宁安市各行业发展状况的关联分析 |
1.3.2 宁安市畜牧业的 SWOT 分析 |
1.3.3 宁安市畜牧业发展区划与布局研究 |
1.3.4 宁安市畜牧业发展问题探讨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畜牧业概念界定 |
2.1.1 畜牧业的概念 |
2.1.2 畜牧业产业化 |
2.2 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理论 |
2.3 农业产业化理论 |
第三章 宁安市畜牧业发展现状 |
3.1 宁安市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 |
3.2 宁安市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与地位 |
3.3 宁安市畜牧业的内部结构 |
3.4 宁安市畜牧业的区域布局 |
第四章 宁安市发展畜牧业的 SWOT 分析 |
4.1 宁安市畜牧业发展的优势 |
4.1.1 宁安市畜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
4.1.2 宁安市畜牧业发展的人才与科技条件 |
4.1.3 宁安市畜牧业品种资源及良种繁育体系 |
4.1.4 宁安市畜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条件 |
4.1.5 宁安市畜牧业发展的市场条件 |
4.1.6 宁安市畜牧业发展的产业组织条件 |
4.2 宁安市畜牧业发展的劣势 |
4.3 宁安市畜牧业发展的机遇 |
4.3.1 宁安市畜牧业发展的国际环境 |
4.3.2 宁安市畜牧业发展的国内环境 |
4.3.3 宁安市畜牧业发展的周边地区环境 |
4.4 宁安市畜牧业发展的威胁 |
第五章 宁安市畜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
5.1 宁安市畜牧业发展区划与布局 |
5.1.1 宁安市畜牧业发展规划目标 |
5.1.2 宁安市畜牧业区划布局 |
5.2 宁安市畜牧业生产要素升级措施 -----提高畜牧养殖科技含量 |
5.3 宁安市畜产品市场竞争措施 -----全力打造畜产品品牌 |
5.4 宁安市畜牧产业组织优化措施 -----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 |
5.5 宁安市畜牧相关产业发展措施 -----上下游产业全面发展 |
5.6 畜牧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 -----政府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
5.7 重视环境保护和动植物防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甘肃省市州政府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收入财力支撑评价与政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市 (州) 政府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收入的逻辑背景 |
二、市 (州) 政府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收入财力支撑评价 |
(一) 指标变量选择 |
(二) 数据来源 |
(三) 分析方法 |
(四) 区域综合财力结果 |
三、市 (州) 政府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收入政策选择 |
四、酒泉农民收入列全省前茅(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统计分析[D]. 王颖.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2]张掖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 罗冰凌.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3]甘肃民族地区优势产业选择研究[D]. 杨天姿.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1)
- [4]吉林省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D]. 李婷. 长春理工大学, 2016(03)
- [5]20世纪50—80年代敦煌农田水利建设研究[D]. 殷娟.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6)
- [6]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的建设路径研究 ——以东营市为例[D]. 苗君强. 天津大学, 2014(05)
- [7]旅游品牌创新能力和产业综合实力的耦合分析 ——以浙江省为例[D]. 常颖.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2)
- [8]甘肃省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D]. 胡昕. 兰州大学, 2013(11)
- [9]宁安市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D]. 闫和成. 吉林大学, 2012(03)
- [10]甘肃省市州政府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收入财力支撑评价与政策选择[J]. 安志刚. 财会研究, 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