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日本森林经营有关问题的考察报告(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吴冬霞[1](2020)在《浙西建德高垣溪流域土地开发研究(1700-1978)》文中研究指明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发展的不均衡性,全球土地利用方式不断转换,并引起土地覆被在不同时空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山区作为全球生态脆弱区,对人类活动的反应比其它地形区更强烈,山区环境变化推动了全球环境变化的速度,且增加其复杂性,而这将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近300年来,在人口、政策、技术等因素的作用下,浙西山区的土地利用及覆被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不仅改变了浙西山区的环境,且以流域整体性来看这会对浙东以至长三角地区的环境与生产都会产生影响。因此为深入理清浙西山区环境变化的历史进程及其驱动力机制,本文综合利用人类学和历史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以浙西的山地中小流域为研究范围,通过对流域和聚落两个尺度的自然和人文驱动力机制进行研究分析,重建历史时期山地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历史进程。全文由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组成:第一章,重建了近300年来高垣溪流域土地开发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与自然驱动力的关系。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人口驱动力与历史时期流域土地开发的关系演变。第三章,主要探究对流域土地开发产生重要影响的政治驱动力因素。第四章,梳理了近300年来高垣溪流域的农田水利技术发展及其对土地开发的影响。
阿丽娜(Moiseeva Alina)[2](2019)在《基于利益相关者冲突与协调贝加尔湖国际生态旅游》文中提出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珍贵、单体资源量最大的液态淡水资源,贝加尔湖的生态保护十分重要。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俄罗斯国内国际旅游者奔赴贝加尔湖,不仅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但也带来环境问题,旅游利益关系者之间发生了利益冲突。本研究选取贝加尔湖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之冲突与协调为研究对象,提出研究课题,以利益关系视角为理论基础,兼顾可持续发展理论,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与实地考察,识别了利益冲突类型,研究了“体外循环”等具体性具有理论意义的冲突模型,阐述了有关导致中俄旅游冲突的社会经济背景的作用,最后提出了解决冲突与利益协调的有关措施。具体而言,本论文由以下章节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从解决贝加尔湖地区旅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和协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角度进行切入,阐述了选题背景。据此,提出了5点研究问题,即(1)研究贝加尔湖地区旅游行业现状,包括其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2)研究中国游客与利益相关者产生矛盾的社会背景;(3)分析贝加尔湖地区旅游利益相关者之间产生的具体矛盾及其类型划分;(4)构建贝加尔湖地区旅游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冲突与协调的理论探讨;(5)对利益相关者之间矛盾的协调和解决提供可行性方案。然后,本文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并提炼出理论、应用和视角三个方面的创新点,来凸显本文的研究价值。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部分。本章分别从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两部分进行阐述,夯实本文的研究基础。首先,文献综述包括一般性研究的文献综述和关于贝加尔湖旅游冲突的文献综述。一般性的文献综述部分包含对旅游者研究、对中俄边境地区性质的认识、贝加尔湖地区自然吸引物、贝加尔湖的文化交流、以及旅游者对贝加尔湖的印象等方面的文献综述。对贝加尔湖旅游冲突的文献综述分别从三个不同的维度进行分析,分别是经济上的冲突、文化上的冲突和汇率与旅游的冲突研究。其次,在理论基础部分,分别从利益相关者的冲突与协调理论、合作理论、交流分析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命运共同体理论等5个理论来进行分析,为本文打下深厚基础。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以文献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为基础进行质性研究。最后,明确了3个基本概念,即利益相关者、冲突类型与利益协调。第三章本文着重分析了贝加尔湖地区的自然地理与人文资源。主要从俄罗斯地理分布、贝加尔湖地理空间与贝加尔湖人文地理与历史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首先,俄罗斯地理分布部分涉及了俄罗斯的时区、距离、地理概况与气候等4个方面。其次,贝加尔湖的地理空间部分包含了贝加尔湖的自然地理、两个年龄、名称起源等3个方面。最后,贝加尔湖的人文地理和历史部分主要从人类学视角下的贝加尔湖人、贝加尔湖地区的人文、俄罗斯族人生活在贝加尔湖以及贝加尔湖本地人的职业四个维度进行展开。深入分析并挖掘该地区的自然地理与人文资源。第四章本文着重分析了产生旅游冲突的社会背景,主要从中俄经济利益分析、贫富差距分析、合法与非法问题、多民族的种族关系、生态问题的重视程度、中国的劳动移民问题、贝加尔湖的森林出口、贝加尔湖的动物消失等八大方面进行分析,深入剖析利益相关者之间矛盾与冲突产生的社会背景,为下文类型划分打下基础。第五章在梳理了贝加尔湖地区旅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基础上,将贝加尔湖旅游冲突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文化冲突、权利冲突、民族冲突、自然权利与当代和未来的冲突。文化冲突包括与当地文化改变问题的冲突、餐饮文化间的冲突和游览不文明行为的冲突。权利冲突是指包括利益分配不均、生活权利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本地人与游客的冲突、本地人与中国游客的冲突、俄罗斯人与中国游客关于旅游接待的问题的冲突、民族冲突、人与资源的冲突以及当代与未来的冲突。其中,着重对俄罗斯人与中国游客的冲突以及人与自然的冲突两部分进行展开分析。其一,围绕着旅游接待,俄罗斯人与中国游客的冲突,可细分成三大场景,分别是:中国人在餐厅的藏污纳垢心理引发的情景、在游览中,尤其是在博物馆与观看芭蕾舞表演时的失控与不文明场景、以及中国人与俄罗斯公民友善交流的场景。其二,人与资源的冲突,可细分为水、空气与垃圾问题三个维度。第六章的内容主要是针对贝加尔湖旅游冲突与协调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主要分为关于冲突与协调两大方面。第一,针对冲突的思考,本文提炼出“体外循环”与中国印象、角色困惑及藏污纳垢心理三大要素。第二,针对协调问题的思考,归纳出远方性、两国性、强化性以及旅游感触等四大概念。其中,远方性中的信任与印象,为协调冲突提供了基础,两国性为冲突与和谐提供了可能性,强化性是指强化吸引物,完善对象物有助于冲突的解决,最后的旅游感触,是本文提出的有助于解决冲突问题而提出的重要概念。第七章在充分梳理以上信息的基础上,为解决冲突与矛盾提供了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如提出,第一,建立起一个面向“第三方旅游市场”的开展协商的制度;第二,与国际标准接轨,减少冲突与矛盾发生的可能性;第三,建设“一带一路”与生态伦理,实现互利、合作与共赢。第四,充分落实远东旅游规划,全方面提升自身建设的规范性与先进性。以此来缓解各方的矛盾冲突,解决现存的痛点问题。希望本文的理论研究与分析,最后能落实在实践之中,能够有效解决贝加尔湖地区的旅游利益相关方之间不和谐的冲突问题,推动中俄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全方位有效而深度地提升两国战略合作关系,树立真正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实现互利共赢。
王欣怡[3](2019)在《20世纪30年代陇海铁路西段沿线实业考察活动研究》文中指出“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举国上下惶惶不安。掌握国家政治大权的国民政府所采取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致使东北、东南相继沦陷。迫于国内形势压力,蒋介石将战略目光转移到中国的大后方——陕西西安,标志着西北作为抗日大后方地位的正式确立。政治上的重大决策必然影响着社会的舆论导向,为顺应政府需求,响应时代号召,各仁人志士面对20世纪30年代西北铁路建设的“零建设”状态,就陇海铁路西段建设在“西北开发”中涉及对中国国防建设、经济建设的重要性,真知灼见迭出。选线对修铁路来说至关重要,针对当时陇海铁路西段路线走向出现的严重分歧,陇海铁路管理局会同陕甘两省政府组织了三次实业考察活动,文中以20世纪30年代的《陇海铁路西兰线陕西段经济调查报告书》《陇海铁路甘肃段经济调查报告书》《陕西实业考察》为基本史料,以陇海铁路西段路线延展方向为切入点,在充分论述考察活动的筹备过程与展开的基础上,分析三次实业考察活动在国难危机下对落后的陕甘地区以及西北大后方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同时在把握战时特点的基础上,对考察活动考察区域的有限性、数据来源的多渠道与不准确性、考察团人员知识结构的局限性以及考察内容的单一性等方面展开深度的检讨,在“求真”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其能“致远”的意识理念,以兹为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资以启迪。
谢健[4](2018)在《民国时期的基层司法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 ——以四川地区为中心(1927—1949)》文中研究表明在外来因素的影响之下,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制度、结构、习俗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管理国家的政府而言,社会变迁所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对国家治理方式进行调整,以适应政府正常运转的需要。辛亥革命之后,虽然原有的封建政权被推翻,但新建立的共和国未能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模式,1927年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在北洋政府的基础之上继续追寻西方治国模式的本土化。在此背景之下,各种治国模式被探讨、实践,也正因于此,南京国民政府即便是在“党治”话语下一再强调国民党的权威,对于“法治”这个潮流性的治国模式并未完全摒弃,从中央到地方的司法体系被逐步的建立起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基层司法建设与基层社会的治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探讨这种联系,以自然、政治、历史都较为特殊的长江上游省份四川最为适宜。有鉴于此,本文以如何实现“依法治国”为问题导向,从法律制度的建构与实践出发,侧重于对基层社会中纠纷处理模式的探讨,从而还原出民国时期四川地区由官方构建起来的基层纠纷处理体系。通过梳理,我们可以将这个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审判系统,包括兼理司法、县司法处、地方法院、兼理军法等制度所形成的司法审判机构系统;二是司法辅助系统,包括律师制度、检察制度等;三是行政调解系统,包括乡镇调解委员会、警察局、乡镇公所、保甲等官方调解机构;四是官方认可的调解模式,如社会团体调解、宗族调解、中人调解等。对纠纷处理系统的历史还原和探讨,不仅是总结基层司法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历史经验,同时也进一步的深化了这样一个认识:虽然在现代国家的构建中司法制度有统一的规范,但“法治”是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并行存在的,基层社会的治理也随着“法治”形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
文世芳[5](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上封闭保守的深刻教训,勇于面对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关自守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虚心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这个伟大觉醒的重要内容,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而成,从改革开放之初一步一步摸索而来。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从改革开放史中寻求历史的逻辑、问题的病灶和成功的钥匙。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和借鉴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从开放和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国际经验视角探求改革开放开启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论文致力于探求的深层次问题。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的现状、问题,研究的资料准备、特点,研究的方法、思路,研究的目标、方向。第一章,主要讨论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整个社会,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社会各界渴望变革;考量党内状况,使命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危机意识日渐浓厚,全党洋溢着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情绪;环顾世界局势,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在两极格局下存在寻求多极化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迅猛发展后进入滞胀阶段,亟需产业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树立了发展榜样,调整和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旧的道路难以为继,变革已是民心所向,国际形势为迎接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登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一种历史的合力,悄然引导着中国朝着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走去,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条件生成。第二章,主要讨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逐渐扩大对外交流,冷眼向洋看世界,以世界为参照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党内和思想理论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不可抑制。中共高层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局势作出新的研判,认为存在长时段和平发展的可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中共又逐渐从“左”的迷雾中走出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工作重心开始务实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派出大批对外考察的“侦察兵”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研究中国应有的对策,部署理论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国外情况。特别是派团对外考察是中共高层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政治局从听取和讨论考察汇报开始,改革开放的思想在酝酿中逐渐生根发芽,经过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两次大讨论,改革开放决策呼之欲出。第三章,主要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经过对盲目冒进的反思,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深化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过程。经过1979年对盲目引进和吸收外资的反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讨论以及初步实施中,中共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行了总结深化,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对外引进规定、吸收外资政策、对外考察办法、国民经济计划。在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中,中共对建设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政策上、试点上、理论上都有重大的转变。在政策上,提出经济政策的三大转变,要求逐步实现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转型;在试点上,创办经济特区,使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从某个领域的试点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理论上,从四个现代化转变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统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指导性思想。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逐步由引进技术、外资和管理经验,朝着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发展经济经验以及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和深化,并最终推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中共高层的支持和部署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和理论以及联邦德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法国经济计划化理论等,成为中国考察和学习借鉴的重点内容。布鲁斯和奥塔·锡克等东欧经济学家的来访,在中国掀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改革理论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和理论探讨的熏陶中,中国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终于在1984年莫干山会议上崛起,逐渐承担起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使命。在和思想理论界的良性互动中,中共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探索获得巨大成功,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为重点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巴山轮会议为标志,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小结,主要对论文作一概括性总结,集中探讨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如何被中共重视、学习和吸收,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究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积累了哪些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为确保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好的效果,中共在探索之中确立和完善了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多方学习、反复比较,解放思想、谨慎渐进等基本原则;形成了从境外经验的学习了解、到决策层多渠道掌握信息、到中共高层利用境外经验进行决策、到中层和基层干部掌握境外先进经验的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路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成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的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关头,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能带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改革应该如何优化调查研究,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如何重视基础性工作。
文世芳[6](2017)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对外经济考察活动》文中研究指明1978年6月,中央政治局听取和讨论了三个出境考察报告,有力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的出台。但是,对外经济考察,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验,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综合性工程,而目前研究中却存在简单化、符号化的倾向。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外经济考察的系统梳理,可以展现出中国兼收并蓄,汲取世界各国各地区先进经验,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路径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复杂面貌。这是探求改革开放成功的"基因密码"和"中国奇迹"何以发生不可忽视的因素。
刘荣昆[7](2016)在《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文中提出森林研究通常被归入自然科学领域,然而由于森林与人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其间又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属性。客观上讲,林学兼有自然和人文双重属性。特别是在人类面临诸多生态问题困扰的时候,绿水青山在社会经济发展及人类生存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森林的资源和生态两大重要功能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决定意义,人类文明的进步大多构筑于对森林开发利用的基础之上,一些文明的衰落或经济、政治重心的转移往往也因森林的毁坏而引起。彝族的生存和发展与森林有着紧密的联系,彝族在认识、利用、保护森林的过程中,形成了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的森林文化。彝族森林文化主要表现在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彝族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以维持生计,在利用森林的过程中,总结出许多利用森林的技艺,这是彝族物质层面森林文化的精髓。精神层面,彝族对森林有着深厚的情感,在原始宗教信仰及人生礼俗方面有很多与森林相关的习俗,从这些习俗中可以看出彝族敬重森林的生态观念。制度层面,彝族有护林组织及护林制度,彝族对森林的维护主要体现在即植树造林、神山森林体系、护林制度等三个方面。彝族地区森林在清代以前变化不大,而清代以后因人口剧增、农业垦殖、矿冶及烤烟耗薪、商业采伐、皇木采办、工业耗材、政治活动、军事活动等致使森林破坏较为严重,引发一系列生态及社会后果。森林变迁、科技进步、现代生活方式介入等引起彝族森林文化变迁,进而使与森林相关的一些文化淡化甚至消失,为森林保护带来挑战和机遇。彝族森林文化的核心是林人共生。林人共生关系中林处于主要地位,林是前提,有林才能有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对森林的认知体系以及利用森林的技术体系。林人共生关系发端于林而又回归于林,发端于林是指林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回归于林是指人类为了森林作用的长久持续发挥而保护森林,林人共生关系的模式为从林到人,再从人到林,即林——人——林,抑或用林——护林——用林。林人共生的生态观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显得弥足珍贵,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彝族森林文化对彝族地区生态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生物多样性减弱以及生态恶化的情况下,应当挖掘并传承彝族森林文化,为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借鉴和路径。彝族植物文化是森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彝族植物文化元素应用到彝族聚居区的城市绿化中,以彰显出彝区城市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陈光文[8](2016)在《西夏至清代敦煌史研究》文中认为敦煌位处河西走廊最西端,汉唐时期一直是中西经济、文化往来的交通枢纽。特别是隋唐五代宋初时期,敦煌户口滋盛,文化繁荣,商贾行旅往来不绝,达到其历史发展的最顶峰。北宋皇佑五年(1053)以后,西夏取代沙州回鹘并开始了在敦煌的统治。自此,敦煌又进入了其历史上的西夏至清代统治时期。1036年,党项军队攻克沙州(敦煌)、瓜州,但次年沙州回鹘势力又将党项军队逐出沙州,并建立短暂统治沙州的回鹘政权;瓜州在破城后一直处在西夏的统治之下。1053年以后,西夏军队击溃沙州回鹘政权,并开始对沙州的统治。西夏前期瓜、沙地区的统治中心在瓜州,1097年以后西夏在沙州设立了监军司,瓜、沙地区的统治中心又移至沙州。西夏在敦煌设立有监军司、转运司、经制司等机构,建立起完备的行政建置与职官体系,敦煌的农业、畜牧业等经济也得到进一步发展。1227年,蒙古军攻克沙州、瓜州,沙州先后属拔都和察合台势力范围。至元十七年(1280),元代设立沙州路总管府,瓜州为其属州,同时任命出伯家族进行镇戍。元代时期,敦煌的农业、畜牧业等经济有所发展,敦煌也成为元朝至西域站赤交通的重要节点。西夏、元时期,敦煌佛教氛围浓厚。尽管敦煌石窟艺术已接近尾声,但其中的西夏、元代壁画仍然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1368年明军攻克沙州,但明朝并未在当地建立统治,而是先后设立了沙州卫和罕东左卫,以蒙古族首领担任都督、指挥使等官职实行羁縻统治。但明中期以后由于西北边疆形势的恶化,明代最终将七卫部众全部内迁,闭关绝贡,彻底放弃关西土地。清朝康熙后期,以平定西域准噶尔之乱为契机,开始经理关西地区。雍正三年(1725)设立沙州所、四年(1726)升为沙州卫,乾隆二十五年(1760)正式设立敦煌县。雍正、乾隆时期,通过设所置卫改县及建城移民屯田等举措,敦煌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均得到了恢复性发展。总体而言,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发展,敦煌在中西交通上的枢纽地位逐渐下降。另一方面,西夏、蒙元时期敦煌汉人数量减少,汉唐时期形成的以汉文化为主体、参之以少数民族文化的敦煌文化已逐渐衰弱。明代敦煌更是进入了其历史发展的最低谷时期。清代时期进行了积极经营,使敦煌的社会面貌和经济发展迅速恢复,但由于敦煌人口全为甘肃各地移民发展而来,其文化、信仰已非昔日之状。
高健[9](2014)在《新疆方志文献研究》文中指出方志即地方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能够持续千年不间断编纂的历史文献。新疆(西域)地处祖国西陲,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具有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自汉代中央政府统一西域以来,西域与内地的交流日益紧密,而方志的编纂正是这种紧密联系的文化纽带。西域的古方志兴起于汉代张骞、班勇等人所纂的西域地记或风土记,这类带有考察性质的文献也正是中国传统方志的源头之一——两汉地记、风土记。新疆方志的兴起与祖国内地方志的兴起是同步的。也正是依靠采择这些早期西域方志材料,《汉书》、《后汉书》等正史史籍中的“西域传”才有了丰富而生动的记述,才最终确立了我国正史史籍中“西域传”的应有地位。因此,新疆方志从一开始就具有备了实地考察和关系国家利益的独特特征。隋唐时期是新疆方志编纂史上的第一个高峰阶段。这些新疆方志虽然大多亡佚,但从仅存的敦煌图经残卷来看,其种类多而体例严谨,记述内容注重当地实际情况,改变了两汉西域地记中志怪传闻较多的局面。宋代及元、明是中国方志的定型和繁盛时期,但与之相反,由于多种历史原因,西域孤悬塞外,新疆的方志编纂进入了长期的低潮期,宋、元两朝基本没有,明代仅有几种根据出使或行记改编的准方志。归根结底,新疆方志的盛衰与中央王朝国力的盛衰一脉相承。尽管如此,在屈指可数的这几部准方志中,中原对西域的交流和影响随处可见,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方志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文化传播功能。自清代乾隆朝重新统一西域后,新疆方志的编纂进入了历史上第二个高峰阶段。这个大的高峰阶段不是瞬间的,而是由持续脉冲式的几个高峰所组成。其成就不仅表现在质量高、数量多、种类繁、规模大、体例新等诸多方面,而且还表现在与西北史地学的完美结合,赋予了方志新内容、新思想,提高了方志的学术地位。这种成就和地位是民国时期乃至今天的新疆方志编纂所难以企及的。本文论题《新疆方志文献研究》将上述自汉代至民国间新疆的方志编纂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按照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汉、唐、明时期西域古方志文献概况;梳理分析了清代新疆方志文献概况;总结了民国时期新疆新方志的特点。其中重点是围绕方志文献来研究,对清代各个细分阶段的代表方志进行了详细探讨,总结了清代新疆方志文献的编纂体例、类型、特征,并对新疆方志文献中的舆图予以了特别分析。最后对全部新疆方志作了提要解题。本文首次对新疆方志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在分析和论述中,笔者发现并运用了一些新材料,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如运用辑佚、考据等传统文献学方法对两汉时期部分西域古方志进行了文献考证,提出了新观点;首次将新疆方志与史学、西北史地学进行了对比研究,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方志所起的作用,提出了一些新观点;首次系统论述了清代新疆方志的编纂特点;提出了清代新疆方志的分期问题;首次对清代新疆方志舆图进行了总结分析:首次对民国新疆方志作了全面总结,并发现了一批新的民国方志文献。此外对日本所编新疆方志也首次予以了总结分析。新疆方志历史久远,内容独特,编纂和流传特别复杂,还有许多空白需要研究填补。笔者所论所述也难以全面,还很不完善,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陈柯[10](2013)在《中国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基层林业站是在乡镇设立的具有行政职能和服务职能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本论文从基层林业站的建设历程、发展现状、问题与原因、改革与建设模式、建设目标与内容、建设途径和办法、保障体系与政策建议等方面对中国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对林业站发展各阶段及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林业站建设发展过程中,政治因素具有很大影响,建设中的行政命令手段起很大作用;在建设中往往强调硬件建设而职能建设滞后,注重投资建设而疏于内涵提升;由于诸多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林业站职能虚化和服务能力低下;职能虚化和服务能力不足是基层林业站建设亟待破解的两大难题;导致问题的原因,既有管理体系不顺、组织系统欠完善、硬件设施落后、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低效工资待遇、机构不稳定等内在原因,也有乡村社会环境恶化等外在原因。对科技服务型林业站建设目标进行分析研究。在问题与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建设模式。这一模式的选择既符合国家林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同时也符合乡村林业,生产经营的现实需求。在确立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模式基础上,从综合目标体系和职能改革与建设目标两个层面,对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目标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分析设定基层林业站改革建设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对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建设内容主要有组织体系建设、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和管理机制建设。要对目前林业科技推广组织体系和林业站管理组织体系进行改革调整,建立一个体系完整、职能完备、运行有效的林业站组织体系。要注重各项制度的有机联系,相互依托,共同发挥作用。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要注重以组织结构为载体,系统相互作用,将行为制度化,采用有效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促使基层林业站有效发挥职能。对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建设途径、建设方法、职能发挥保障体系与政策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强化各级政府与林业行政部门职能,改革现行资金投入渠道与办法通过实施项目带动,强化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采用分区域分类型分步骤建设、监督检查和投资制约、优化乡村社会环境等办法,实施科技服务型林业站建设。通过净化执法环境、加强执法、优化政策环境为基层林业站职能发挥提供政策法律保障,通过指导管理、控制监督、技术支撑为其提供组织保障,通过政府财政进行资金补助和奖励为其提供资金保障,通过提升人员素质、调整人才配置结构为其提供人才保障,通过办公条件改善为其提供硬件设施保障;通过生态文化建设为其提供社会意识保障;实施有偿服务和补贴奖励政策,推动基层林业站职能有效发挥。
二、关于日本森林经营有关问题的考察报告(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日本森林经营有关问题的考察报告(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1)浙西建德高垣溪流域土地开发研究(1700-197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区域 |
五、资料与方法 |
第一章 自然环境:山地流域开发基础 |
第一节 土地开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第二节 高垣溪流域土地开发的时空演变 |
第三节 流域土地开发过程中的自然驱动力 |
第四节 聚落土地开发与自然驱动力 |
小结 |
第二章 流域土地开发中的人口驱动力 |
第一节 流域人口迁移与土地开发 |
第二节 流域人口数量与土地开发 |
第三节 流域内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流域土地垦殖的政治驱动力 |
第一节 清代流域土地开发的政治驱动力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制度、政策与土地开发 |
第三节 新中国政策制度实施与土地开发 |
小结 |
第四章 农业技术与土地开发的关系 |
第一节 流域水利建设对山地开发的驱动 |
第二节 农业技术、单位面积产量与土地开发的关系 |
第三节 高垣村水利发展与耕地开垦的空间选择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浙江省建德市大洋镇高垣村考察报告 |
致谢 |
(2)基于利益相关者冲突与协调贝加尔湖国际生态旅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一般性研究 |
2.1.2 贝加尔湖的旅游冲突 |
2.2 理论基础 |
2.3 研究方法 |
2.4 基本概念 |
2.4.1 利益相关者 |
2.4.2 冲突类型:沟通与信任 |
2.4.3 利益协调 |
3 贝加尔湖自然地理与人文资源 |
3.1 俄罗斯地理分布 |
3.1.1 俄罗斯的时区 |
3.1.2 俄罗斯的远近 |
3.1.3 俄罗斯的地理概况 |
3.1.4 俄罗斯的气候 |
3.2 贝加尔湖地理空间 |
3.2.1 贝加尔湖自然地理 |
3.2.2 贝加尔湖的两个年龄 |
3.2.3 贝加尔湖名称的起源 |
3.3 贝加尔湖人文地理与历史 |
3.3.1 人类学视角下的贝加尔湖人 |
3.3.2 贝加尔湖的人文 |
3.3.3 俄罗斯族人在贝加尔湖 |
3.3.4 贝加尔湖本地人的职业 |
4 产生旅游冲突的社会背景 |
4.1 俄中经济利益关系 |
4.2 贫富:旅游基本权利的均等化 |
4.3 合法与非法问题 |
4.3.1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当地居民财产得不到登记 |
4.3.2 “依法”取水项目被判“违法” |
4.3.3 两国间的法律并不完全一致 |
4.4 多民族的种族关系 |
4.5 生态问题的重视程度 |
4.6 中国的劳动移民问题 |
4.7 贝加尔湖的森林出口 |
4.8 贝加尔湖的动物消失 |
5 贝加尔湖旅游利益关系冲突类型研究 |
5.1 文化冲突 |
5.1.1 当地文化改变问题 |
5.1.2 餐饮文化冲突 |
5.1.3 游览不文明行为 |
5.2 权利冲突 |
5.2.1 利益分配不均 |
5.2.2 生活权利 |
5.2.3 价值观念 |
5.3 民族冲突:敬畏自然的布里亚特 |
5.4 自然的权利:人与资源的冲突(水、空气、植被与垃圾) |
5.4.1 关于水资源 |
5.4.2 大气污染 |
5.4.3 植被破坏 |
5.4.4 垃圾问题 |
5.5 当代与未来的冲突 |
6 贝加尔湖旅游利益相关冲突及其协调的理论探讨 |
6.1 为求解而知其所以然:有关利益冲突的理论思考 |
6.1.1 “体外循环”与中国印象:中国游客通过中国旅行社 |
6.1.2 角色困惑 |
6.1.3 藏垢心理 |
6.2 协调:有利于解决冲突的旅游与历史文化 |
6.2.1 远方性:信任与印象为协调冲突提供了基础 |
6.2.2 两国性:冲突与和谐的可能性 |
6.2.3 有助于冲突解决的强化吸引物,完善对象物 |
7 对策与建议 |
7.1 协商:建议引进第三方,成就大旅游市场 |
7.2 与国际标准接轨 |
7.3 “一带一路”建设与生态伦理 |
7.4 远东旅游规划的落实问题 |
7.5 提升俄国的国际服务能力 |
7.6 旅游感触:有助于解决冲突的一个概念 |
8 研究结论与不足 |
8.1 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附录: 贝加尔湖地区旅游现状考察报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20世纪30年代陇海铁路西段沿线实业考察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选题的创新点、重难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陇海铁路的修建与西段考察活动的兴起 |
第一节 陇海铁路修建历程回溯 |
一、近代西北地区的路况 |
二、陇海铁路的修建历程 |
第二节 陇海铁路西段考察活动的背景 |
一、西北大后方战略地位的确立 |
二、西北开发思潮的高涨 |
第二章 陇海铁路西段考察活动的筹备 |
第一节 考察团的组织机构与人员构成 |
一、筹备处的设立与专员聘请 |
二、地方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
第二节 考察团的路线分布与考察内容的设计 |
一、陕西实业考察团的路线分布及考察门类 |
二、陇海铁路西兰线陕西段考察团的路线分布及考察门类 |
三、陇海铁路甘肃段考察团的路线分布及考察门类 |
第三章 陇海铁路西段沿线实业考察活动的重要事项 |
第一节 陇海铁路沿线的农林业、矿产业考察 |
一、陇海铁路西段沿线的农林业 |
二、陇海铁路西段沿线的矿产业 |
第二节 陇海铁路西段沿线的工商业、交通业考察 |
一、陇海铁路西段沿线的工商业 |
二、陇海铁路西段沿线的交通业 |
第四章 民国时期陇海铁路西段实业考察活动评估 |
第一节 三份实业考察报告的关联性 |
第二节 “甜蜜的事业”—考察活动的积极效应 |
一、西兰线路线走向的敲定 |
二、产业开发方向的明确 |
三、国人对西北关注的加深 |
第三节 “求真与致用”—考察活动的检讨与启示 |
一、对考察活动的检讨 |
二、考察活动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民国时期的基层司法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 ——以四川地区为中心(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资料说明 |
第一章 廿一军与防区制时代的四川基层司法(1927—1934) |
第一节 历史的回旋:廿一军防区的司法系统建设 |
一、沿袭旧制的县司法公署 |
二、基层法院体系建设 |
三、廿一军辖区的兼理司法制度 |
四、廿一军基层司法建设的认识与趋势 |
五、地方治安系统及其运作实效 |
第二节 防区制下司法系统的运作 |
一、基层司法中的人事问题 |
二、基层司法经费问题 |
三、监所运作与监犯管理 |
四、廿一军戍区内的其它司法行政事务 |
第三节 防区制下的基层司法实践 |
一、审案程序与规模分析 |
二、防区制下的案件处理及其弊端 |
第二章 基层司法机关的完善及运作(1935—1949) |
第一节 基层司法机关的发展演变 |
一、民国时期基层司法制度的比较分析 |
二、川政统一后川省基层司法机关的演变 |
第二节 基层司法机关人事与经费的制度分析 |
一、司法官的任用与考核 |
二、司法职员的招录与管理 |
三、司法经费的筹措与司法人员的薪津标准 |
第三节 基层司法机关的运作分析 |
一、基层司法机关处务规范 |
二、诉讼管理与审判实践 |
三、案件指数分析 |
四、监狱协进会与基层监狱的管理 |
第三章 战时实验地方法院与基层司法改革 |
第一节 战时司法改革背景下的实验地方法院 |
一、战时司法改革的背景与内容 |
二、实验地方法院的建立与撤销 |
第二节 实验地方法院案件审判事务的改革 |
一、案件审理的程序简化 |
二、自诉案件的移送与案件书表制作 |
第三节 实验地方法院的院务革新 |
一、实验地方法院的司法行政 |
二、监所改良与监犯管理 |
三、实验地方法院对司法事务的研究 |
第四节 实验地方法院的成果及弊端 |
一、实验地方法院的成果 |
二、对实验地方法院的质疑 |
第四章 兼理军法制度与四川基层社会治理 |
第一节 文本解读:兼理军法制度概览 |
一、兼理军法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
二、兼理军法制度审判范围的变化 |
三、兼理军法制度的审案规定 |
四、兼理军法制度的社会反响 |
第二节 县军法机关的组织与运作 |
一、县军法室的组织、人事及财政 |
二、县军法室受理案件分析 |
三、县军法监与军法监犯的管理 |
第三节 兼理军法制度的审判实效 |
一、军法判决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
二、军法审判中的地方势力因素 |
三、从优势到弊端:兼理军法制度设计与运作的偏离 |
第五章 基层司法建设中的律师与律师公会 |
第一节 基层司法体系中的律师与律师公会 |
一、律师的任职条件及其管理 |
二、律师公会法令的文本解读 |
三、基层律师公会的组织——以璧山律师公会为例 |
第二节 法条变化与权力争夺——成都律师公会换届纠纷中的管辖问题 |
一、1942 年与1946 年的两次选举纠纷 |
二、双重管辖权下的权力争夺 |
第三节 律师、律师公会与基层法治 |
一、基层司法实践中的律师与律师公会 |
二、律师、律师公会与基层司法改进 |
第六章 地方自治下的基层司法建设与法治实践 |
第一节 情、理、法之间:调解委员会制度及其实践 |
一、地方自治框架下的调解委员会 |
二、调解委员群体的历史面相 |
三、调解委员会的调解范围与成效 |
四、对调解委员会制度的反思 |
第二节 基层警政与地方治安维护 |
一、以警察局为中心的基层司法关系 |
二、警察局处理案件的来源与规模 |
三、治安实践:警察与基层案件处理 |
第三节 基层政权与地方法治:基于乡镇公所及保甲运作实效的分析 |
一、纠纷处理及案件评断 |
二、对治安事件的因应 |
三、案件审判中保甲及乡镇 |
第四节 民间组织与纠纷处理 |
一、行会组织与纠纷处理 |
二、默认与支持:宗族调解与纠纷处理 |
结语 |
附录 (一)法规编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资料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资料 |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概述 |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四、研究方法 |
(一) 历史分析法 |
(二) 文献分析法 |
(三) 比较分析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经济社会状况 |
一、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
三、社会各界渴望变革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
一、执政使命意识逐渐觉醒 |
二、执政危机意识日益浓厚 |
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
一、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 |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
三、产业转移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
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改革 |
第二章 对外交流考察与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 |
第一节 历史大转折前的思想“解冻”和发展探索 |
一、世界局势的新研判 |
二、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
三、工作重点逐渐转移 |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 |
一、邓小平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支持 |
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境外经验 |
三、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 |
四、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考察“探路” |
第三节 中共高层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内部讨论 |
一、中央政治局听取讨论考察汇报 |
二、国务院务虚会讨论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 |
三、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境外快速发展经济经验 |
第三章 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总结深化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
第一节 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反思 |
一、陈云、薛暮桥等对盲目引进的批评 |
二、中共高层讨论和部署经济调整 |
三、控制引进规模和制定引进政策 |
四、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经济问题调研 |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深化和落实 |
一、对外考察专业性、针对性加强 |
二、境外访问团和专家的来访与“传经” |
三、参与和召开国际会议 |
四、成立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说的引入 |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
三、西方经济学引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
第四节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
一、经济政策的转变和建立经济特区 |
二、两份《初步意见》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
三、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
第四章 借鉴境外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 |
第一节 学习借鉴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
一、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考察 |
二、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引入 |
三、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探讨和研究 |
四、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等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二节 学习和借鉴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 |
一、联合国提供的考察与培训 |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份考察报告 |
第三节 引进国外智力决定的出台和初步成效 |
一、引进国外智力的历史经验与新的探索 |
二、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讲话和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出台 |
三、引进国外智力政策的初步落实和成效 |
第四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阶段 |
一、改革中的问题和境外因素的影响 |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与商品经济意见再次提出 |
三、1984年莫干山会议与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崛起 |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
五、巴山轮会议标志借鉴境外经验进入新阶段 |
小结 |
一、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原则和路径 |
二、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作用和影响 |
三、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经验和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览表(1976. 10—1984. 12) |
附件2 1978年引进22项工程项目表 |
附件3 赵人伟等就经济改革问题向布鲁斯的提问 |
附件4 一个大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本主义部分)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6)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对外经济考察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外农业考察 |
二、对外工业考察 |
三、对外管理考察 |
四、对外理论考察 |
五、余论 |
(7)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方法 |
第一章 森林文化及彝族森林文化 |
第一节 森林及森林文化 |
一、森林的双重属性 |
二、森林文化及其内涵 |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的定义及生境 |
一、民族森林文化及彝族森林文化 |
二、彝族森林文化的生境 |
第二章 彝族对森林资源的利用 |
第一节 建立在森林基础上的生计活动 |
一、妙用森林的农耕技艺 |
二、以森林为载体的牧猎文化 |
三、靠山吃山的采集文化 |
四、柴的广泛使用及生火、砍柴技艺 |
五、竹木餐饮器具的制作技艺 |
六、茶在彝族文化中的重要性及饮茶技艺 |
第二节 森林文化在人居环境中的立体呈现 |
一、建寨选址对森林环境的追求 |
二、建房取材于林 |
第三节 呈示在服饰上的森林文化 |
一、取于森林的服饰材质 |
二、动植物图案在服饰上的应用 |
第四节 竹木在艺术、体育领域的利用 |
一、采用竹木制作乐器 |
二、漆器的选材及制作 |
三、雕刻绘画的木质用材及涉林图景 |
四、承载彝文的木质材料 |
五、木质体育器材 |
第三章 原始宗教及人生礼俗中的彝族森林文化 |
第一节 彝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森林文化 |
一、山神崇拜 |
二、树神崇拜 |
三、林神崇拜 |
四、花神崇拜 |
五、植物崇拜举隅 |
六、宗教活动中的植物 |
第二节 人生礼俗中的森林文化 |
一、诞生礼仪中的森林文化 |
二、婚恋中的森林文化 |
三、葬礼中的森林文化 |
第四章 彝族维护森林的途径及实效 |
第一节 植树造林以固森林之本 |
一、森林的实用价值为造林护林提供原动力 |
二、植树造林的原则及方法 |
三、植树造林的实践 |
第二节 信仰习俗的护林功能 |
一、风水观中的护林因素 |
二、神山森林体系的护林功效 |
三、具有重要护林意义的护林节 |
第三节 保护森林的制度 |
一、明确森林权属 |
二、保护森林的地方组织 |
三、分类保护、用林有度 |
四、1949前的护林碑刻 |
五、1950年后的护林乡规民约 |
第四节 保护森林的实效 |
一、森林状况较好 |
二、数目众多的名木古树 |
三、提供丰富的生计物产 |
第五章 彝族森林及森林文化的变迁 |
第一节 彝族地区森林变迁及其动因 |
一、彝族地区森林变迁 |
二、彝族地区森林变迁的动因 |
三、彝族地区森林变迁的生态及社会后果 |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变迁 |
一、森林资源利用淡化 |
二、科技进步对森林文化的影响 |
三、神山森林体系的变迁 |
四、彝族森林文化变迁的影响 |
第六章 彝族森林文化的地位及特质 |
第一节 森林文化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基础地位 |
一、彝族文化在森林环境中产生 |
二、富含植物化特征的哲学理念 |
三、彝族文化以森林文化为内核而不断衍生 |
第二节 林人共生的文化特质 |
一、人与植物的生命同构 |
二、林人共生的生态观 |
第三节 彝族森林文化的区域性差异 |
一、彝族地区森林差异及对森林文化的影响 |
二、利用森林资源的区域性差异 |
三、与森林相关习俗的区域性差异 |
第七章 彝族森林文化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林人共生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 |
一、树立自然与人共生的生态导向 |
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
三、林人共生理念在生态教育中的意义 |
四、林人共生理念对生态立法的启示 |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在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 |
一、彝族森林文化对生态恢复的意义 |
二、彝族森林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
第三节 彝族植物文化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
一、彝族植物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
二、彝区城市绿化缺乏地域特色 |
三、彝族植物文化在城市绿化中的意义 |
四、巧用彝族植物文化装点彝区现代城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西夏至清代敦煌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文研究中“敦煌”的时空限定 |
二 西夏至清代敦煌史研究综述 |
三 本文的研究意义 |
四 研究思路与论文架构 |
五 研究资料概说 |
六 研究重点与研究难点 |
第一章 西夏统治时期的敦煌 |
第一节 西夏在敦煌建立统治的过程 |
一 党项军队攻占沙州始末 |
二 西夏前期沙州的外部政治环境 |
第二节 敦煌的行政建置与职官设置 |
一 沙州监军司——正、副、通判、习判、都案、案头 |
二 沙州刺史——都案 |
三 沙州经制司——大人、承旨 |
四 沙州转运司——正、承旨、都案、案头 |
五 沙州——州主、城守、通判等 |
六 沙州的基层建置以及作为民间基层组织的“社” |
第三节 敦煌的社会经济 |
一 族属构成与人口规模 |
二 生产方式与经济构成 |
第四节 西夏时期敦煌的佛教 |
一 西夏统治者的崇佛政策 |
二 敦煌石窟的营建、重修与清沙活动 |
三 信众游客对敦煌石窟的巡礼活动 |
第二章 蒙元统治时期的敦煌 |
第一节 蒙古军攻克敦煌的历史过程 |
一 蒙古军第一次进攻沙州 |
二 蒙古军第二次进攻沙州 |
三 蒙古军第三次进攻并占领沙州 |
第二节 敦煌的行政建置与职官设置 |
一 蒙古帝国时期沙州的隶属情况 |
二 元代沙州、瓜州的行政建置与职官设置 |
第三节 出伯家族及其后裔对敦煌的出镇 |
一 第一代豳王出伯对沙州、瓜州的出镇# |
二 第二代豳王南忽里对沙州、瓜州的出镇 |
三 喃答失太子对沙州、瓜州的出镇 |
四 嗣越王阿剌忒纳失里对沙州的短暂出镇 |
五 出伯家族的支系化与西宁王系对沙州的出镇 |
第四节 蒙元时期敦煌的地理特点与驿站交通 |
一 敦煌的地理特点 |
二 敦煌的驿站交通 |
第五节 元代敦煌的社会经济 |
一 沙州、瓜州城池的修建 |
二 人口规模与族属构成 |
三 屯田举措 |
第六节 元代敦煌的宗教信仰 |
一 佛教信仰 |
二 景教、伊斯兰教与道教信仰 |
第三章 明代时期的敦煌 |
第一节 明军攻克敦煌与关西七卫的设立 |
一 明军攻克敦煌的历史过程 |
二 关西七卫的相继设立 |
第二节 明代敦煌沙州卫历史研究 |
一 设卫背景与卫所性质 |
二 设卫时间与卫治、辖区 |
三 沙州卫兴废史 |
第三节 明代敦煌罕东左卫历史研究 |
一 罕东左卫卫治与辖区 |
二 罕东左卫兴废史 |
三 罕东左卫部众内徙与吐鲁番占据敦煌 |
第四节 明代敦煌社会诸相 |
一 族属构成与人口迁徙 |
二 生产方式与物产 |
三 敦煌的佛教景象 |
第四章 清代统治时期的敦煌 |
第一节 清代经营敦煌的历史背景与行政建置的逐步设立 |
一 清代经营敦煌的历史背景 |
二 敦煌行政建置的逐步设立 |
第二节 清代敦煌的城堡修建与移民实边 |
一 城堡修建 |
二 移民实边 |
第三节 清代敦煌的经济发展与文化教育 |
一 经济发展 |
二 文化教育 |
第四节 清代敦煌的宗教信仰与民间信仰 |
一 佛教信仰 |
二 道教信仰 |
三 伊斯兰教信仰 |
四 民间信仰 |
结语 |
一、行政建置与职官设置 |
二、人口数量与族属构成 |
三、经济发展 |
四、宗教信仰 |
五、西夏至清代敦煌史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新疆方志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背景概况 |
第一节 新疆自然与历史地理环境 |
一、自然地理环境 |
二、历史地理环境 |
第二节 新疆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
一、汉唐至元明新疆行政体制 |
二、清代新疆行政管理体制 |
三、民国新疆行政管理体制 |
第三节 新疆方志概况 |
一、新疆方志数量 |
二、新疆方志类型 |
三、新疆方志名称 |
四、新疆方志体例 |
第二章 西域古方志 |
第一节 汉晋西域佚志 |
一、《出关志》 |
二、班勇《西域风土记》 |
三、道安《西域志》 |
第二节 隋唐西域图经与地志 |
一、隋唐西域佚志 |
二、敦煌文献中的西域图经和地志 |
三、隋唐西域方志的编纂体例 |
四、隋唐西域方志的价值 |
第三节 宋元明西域方志 |
一、宋元西域方志 |
二、明代西域方志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新疆方志的编撰与发展 |
第一节 开端与创新:乾隆年间西域方志编纂的繁荣 |
一、《西域图志》的编纂 |
二、南疆区域志的编纂 |
三、事宜类方志的繁荣 |
第二节 发展与融合:方志与西北史地学的交融 |
一、和宁及其所编方志 |
二、徐松及其所编方志 |
三、《大清一统志》与“新疆统部”的编纂 |
四、清代新疆方志与西北史地学之关系 |
第三节 普及与完善:清末乡土志与《新疆图志》 |
一、建省后的首部通志《新疆四道志》 |
二、新疆乡土志的编纂与流传 |
三、《新疆图志》及其各分志的编纂 |
四、新疆乡土志与《新疆图志》文献关系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新疆方志文献特点 |
第一节 清代新疆方志纂修者之特点 |
一、满族人士的广泛参与 |
二、遣员和流寓文人的参与 |
三、纂修者身份分析 |
第二节 清代新疆方志编纂特点 |
一、体例严谨,体裁多样 |
二、事宜类方志独具风采 |
三、区域性方志多而州县志少 |
四、官修少而私纂多 |
第三节 清代新疆方志内容特点 |
一、多收御制诗文 |
二、门类独特 |
三、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并重 |
第四节 清代新疆方志版本流传特点 |
一、多以稿抄本传世 |
二、总志与分志、单行本并行 |
三、版本系统复杂 |
四、同书异名混乱 |
小结 |
第五章 民国时期的新疆方志 |
第一节 民国新疆方志的变革 |
一、传统方志的艰难维系 |
二、新方志的兴起 |
三、民国新疆兵要地志 |
第二节 民国续修新疆通志的理论之争 |
一、设局修志未成 |
二、续修新疆通志的理论之争 |
第三节 民国时期日本所编新疆方志 |
一、日本对新疆方志的收集 |
二、日本所编新疆方志概述 |
三、日本所编新疆方志特点 |
小结 |
第六章 新疆方志舆图 |
第一节 新疆方志舆图概况 |
一、中国古代方志舆图概况 |
二、新疆方志舆图概况 |
三、主要方志舆图介绍 |
第二节 新疆方志舆图的内容和类型、特点 |
一、新疆方志舆图内容、类型 |
二、编纂体例特点 |
第三节 新疆方志舆图价值 |
一、史料价值 |
二、艺术价值 |
三、方志学价值 |
小结 |
结语 |
附录新疆方志提要 |
一、西域古方志 |
二、清代方志 |
三、新疆乡土志 |
四、民国方志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中国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重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重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概述 |
2.1 林业站基本概念 |
2.1.1 基层林业站基本概念 |
2.1.2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基本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相关理论 |
2.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相关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公共产品理论 |
2.3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2.4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2.5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要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3 中国基层林业站建设与发展历程 |
3.1 基层林业站建立和缓慢发展期 |
3.1.1 基层林业站建立初期 |
3.1.2 基层林业站的缓慢发展 |
3.2 基层林业站数量扩张时期 |
3.2.1 国家提出加强基层林业站建设战略 |
3.2.2 林业部加快林业站建设的措施 |
3.2.3 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支持 |
3.2.4 基层林业站数量扩张情况 |
3.3 基层林业站建设的巩固提高时期 |
3.3.1 基础设施建设 |
3.3.2 人员稳定与素质提升 |
3.3.3 制度建设与职能发挥 |
3.3.4 创办经济实体 |
3.4 基层林业站重点建设时期 |
3.4.1 投资建设资金大幅增加 |
3.4.2 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3.4.3 稳定机构与从业人员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基层林业站现状与问题 |
4.1 中国基层林业站现状 |
4.1.1 全国林业站管理体系现状 |
4.1.2 全国乡镇林业站数量 设置形式及管理体制 |
4.1.3 全国乡镇林业站从业人员总体状况 |
4.1.4 全国乡镇林业站硬件设施总体状况 |
4.1.5 全国基层林业站职能发挥现状 |
4.2 中国基层林业站目前存在的根本问题 |
4.2.1 基层林业站职能弱化虚化 |
4.2.2 服务能力不足 |
4.3 基层林业站职能弱化虚化及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
4.3.1 管理体制不顺组织体系欠完善 |
4.3.2 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滞后 |
4.3.3 从业人员整体专业素质不高 |
4.3.4 工资待遇低 |
4.3.5 机构缺乏稳定性 |
4.3.6 社会环境原因 |
4.4 本章小结 |
5 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目标 |
5.1 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必要性及客观需求 |
5.1.1 强化基层林业站职能建设的客观必要性 |
5.1.2 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现实需求 |
5.2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目标体系 |
5.2.1 综合目标体系 |
5.2.2 职能改革与建设目标 |
5.3 本章小结 |
6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内容 |
6.1 组织体系建设 |
6.1.1 改革调整现有相关部门和机构 |
6.1.2 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体系 |
6.2 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
6.2.1 岗位责任制度建设 |
6.2.2 目标责任制度建设 |
6.2.3 素质提升制度建设 |
6.2.4 项目公开制度建设 |
6.2.5 考核奖惩制度建设 |
6.2.6 管理制度体系的效用分析 |
6.3 管理机制建设 |
6.3.1 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
6.3.2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6.3.3 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7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途径与办法 |
7.1 建设途径 |
7.1.1 调整组织职能 推动林业站建设 |
7.1.2 改革投资路径 优化投资办法 |
7.1.3 实施项目带动 促进建设工作 |
7.2 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实施办法 |
7.2.1 分区域分类型建设 |
7.2.2 分步实施 整体推进 |
7.2.3 监督检查,投资制约 |
7.2.4 优化乡村环境 |
7.3 本章小结 |
8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职能发挥保障体系与相关政策建议 |
8.1 职能发挥保障体系 |
8.1.1 政策法规保障 |
8.1.2 组织系统保障 |
8.1.3 资金投入保障 |
8.1.4 技术人才保障 |
8.1.5 硬件设施保障 |
8.1.6 社会意识保障 |
8.2 强化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服务职能的主要政策建议 |
8.2.1 有偿服务政策建议 |
8.2.2 林业科技推广服务补贴奖励政策建议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9.3 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9.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附录一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清单 |
附录二 基层林业站职能发挥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全国林业站本底调查汇总表 |
四、关于日本森林经营有关问题的考察报告(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浙西建德高垣溪流域土地开发研究(1700-1978)[D]. 吴冬霞.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2]基于利益相关者冲突与协调贝加尔湖国际生态旅游[D]. 阿丽娜(Moiseeva Alina).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8)
- [3]20世纪30年代陇海铁路西段沿线实业考察活动研究[D]. 王欣怡. 青海民族大学, 2019(01)
- [4]民国时期的基层司法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 ——以四川地区为中心(1927—1949)[D]. 谢健. 南开大学, 2018(03)
- [5]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D]. 文世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6]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对外经济考察活动[J]. 文世芳. 中共党史研究, 2017(04)
- [7]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D]. 刘荣昆. 云南大学, 2016(12)
- [8]西夏至清代敦煌史研究[D]. 陈光文. 兰州大学, 2016(02)
- [9]新疆方志文献研究[D]. 高健.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10]中国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研究[D]. 陈柯.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