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灸对拟痴呆大鼠记忆功能及皮层胆碱能系统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柯超,曹洋,夏叶婉,方闯,施森杰,石文英,潘江,章薇[1](2022)在《浅析不同针法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针灸治疗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具有早期性、安全性、有效性、良性双向调整的优势。根据AD发病的不同病因病机特点,学者们将其和针灸理论相结合,提出不同的针灸治则和选穴处方,如嗅三针法、益肾调督针法、三焦针法等。不同学术思想的出现往往有利于百家争鸣,就不同针法治疗AD进行综述,可为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刘德玲[2](2021)在《电针及天麻素对AD大鼠海马、杏仁核GalR 2和Ach E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
张栋亮[3](2021)在《“通督解郁”针法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通督解郁”针法对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的变化,评价该针法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针刺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在山西省针灸医院康复科符合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纳入条件的住院病人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70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通督解郁”针法组)和药物组(盐酸多奈哌齐片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通督解郁”针法进行治疗,主穴选用神庭、百会、内关,辅穴选用通里、三阴交、太冲,每日1次,一周治疗6次,休息1天,3周为1个疗程,共6周;药物组主要以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进行治疗,每晚睡前口服,5mg,3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疗程,持续治疗6周。选取MMSE、Mo CA量表对两组治疗前后评分进行比较,来客观评估“通督解郁”针法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结果1.基本资料比较:观察组与药物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情况、文化程度、HIS评分在内的一般资料均无差异,可进行相互比较。2.MMSE量表分析显示:治疗前观察组与药物组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比较,两者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精神状况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与药物组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且治疗后两组患者间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显着(P<0.01)。3.Mo CA量表分析显示:治疗前观察组与药物组两组比较,Mo CA量表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药物组两组患者的Mo CA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与药物组两组患者的Mo CA量表评分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4.总疗效分析显示:观察组(“通督解郁”针法)的总有效率为82.35%,药物组(盐酸多奈哌齐片)的总有效率73.53%;观察组中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6例;而在药物组中显效者有8例,有效者有17例,无效者有9例,经两组卡方非参数检验,两组的总有效率有差异性(P>0.05),且观察组(“通督解郁”针法)治疗效果更佳。结论1.“通督解郁”针法和盐酸多奈哌齐片在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临床治疗中效果均显着,“通督解郁”针法临床治疗效果更佳。2.“通督解郁”针法和盐酸多奈哌齐片可有效提高MMSE、Mo CA评分,且“通督解郁”针法对MMSE、Mo CA分值的提升速度更快、分值上限提升更高。3.“通督解郁”针法具有配穴精巧,取穴方便,操作简单,为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
王双[4](2021)在《保健食品益智咀嚼片的开发与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益智咀嚼片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经化裁重组而得的一种具有填精益髓、养血补虚、安神益智功效的保健食品,为进一步开发益智咀嚼片提供试验依据,本研究对益智咀嚼片的处方配伍、制备工艺、功能学评价、安全性评价及质量标准进行了系统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考证,对该方中各药物起决定性作用的成分及其相关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检验组方思路的合理性;同时采用功能学实验对处方不同剂量进行优选,采用正交实验进行工艺优选;采用东莨菪碱模型小鼠通过跳台实验、避暗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验证处方改善记忆的功能。此外,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技术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并筛选益智咀嚼片改善记忆障碍的潜在作用靶点,为其潜在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分子对接技术以验证靶点预测的可靠性来进一步阐释益智咀嚼片处方配伍特点。提取工艺中对处方中的原料药经过前处理后,采用了正交设计试验,考察指标为总皂苷的含量,对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加水量、煎煮次数为四个因素,通过设计正交试验进行考察,确定水提取的工艺参数,从而选择最佳的水提工艺,并加以验证。成型工艺中以水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在选择适当的辅料时,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将在使用量上对填充剂、黏合剂及矫味剂进行优化筛选,从而确定最优方案,应用湿法制粒压片工艺,研制出制备方法简单、酸甜可口、携带食用方便的益智咀嚼片。根据最优工艺进行工艺验证。益智咀嚼片3个剂量低剂量组(2 g/kg)、中剂量组(4 g/kg)、高剂量组(8 g/kg),连续对ICR小鼠灌胃给予30 d后,在末次给予受试物后,对空白组以外的其他各组小鼠,采用腹腔注射的方法,每只注射东莨菪碱5 mg/kg,从而制备记忆障碍模型。造模后,通过跳台实验、避暗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等学习记忆相关指标,进一步评价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对小鼠脑组织中的乙酰胆碱(Ach)、乙酰胆碱酯酶(Ach E)及乙酰胆碱转移酶(Ch AT)含量的变化进行检测,以此来评价益智咀嚼片改善小鼠记忆的功能作用。对益智咀嚼片进行安全性评价研究。首先,在给予小鼠、SD大鼠受试物时,以最大剂量(46g生药/kg)、最大灌胃量(20 m L/kg BW)进行灌胃,不间断地观察14天,同时记录动物中毒反应情况;然后设定益智咀嚼片的3个剂量分别为2g生药/kg、4g生药/kg、8g生药/kg连续对SD大鼠灌胃30天,期间动态观察动物一般情况、体重、摄食量,试验结束后对其进行剖检、血液学、血液生化、脏器指数和组织病理检查。在质量控制研究中,以感官评价对其进行视觉、嗅觉、味觉等评判;本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了益智咀嚼片中的总皂苷的含量测定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益智咀嚼片远志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远志中的细叶远志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建立制定了益智咀嚼片产品质量标准草案。结果益智咀嚼片具有填精益髓、养血补虚、安神益智的功效。网络药理学研究显示益智咀嚼片中的活性成分主要活动范围在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胆碱能突触信号通路等上,益智咀嚼片可能是通过豆甾醇、β-谷甾醇、薯蓣皂甙元、海风藤烯酮等活性成分细胞通过增殖凋亡调控、炎症反应、线粒体组成等过程AKT1、VEGFA、PTGS2、Ach、Ach E、Ch AT靶点作用于通路发挥改善记忆作用。益智咀嚼片最佳制备的处方工艺是:将原料药材浸泡在水中1h,加至其10倍体积的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60min,滤过,浓缩成浸膏并采用减压干燥的方法得到浸膏粉末,将浸膏粉末过100筛后,加入处方量的17%乳糖、6%微晶纤维素和17%木糖醇混合均匀,并使用95%乙醇作为润湿剂,湿法制粒过20目筛,将所得的颗粒在50℃真空干燥至水分在5-8%左右过14目筛,最后将制得的颗粒加入处方量的6%二氧化硅和2%硬脂酸镁混合进行压片,即得片重控制在910±3%mg、片子硬度5-7Kg.N,且片重差异检查合格,素片用薄膜包衣预混剂(白色和绿色)进行包衣,得到鲜绿色,十分美观。功能学评价结果显示益智咀嚼片能显着延长东莨菪碱小鼠跳台潜伏期,明显减少3 min内错误次数,显着延长模型小鼠的避暗潜伏期,明显减少5 min内的错误次数,能够缩短小鼠定位航行中逃逸潜伏期,显着增加以及平台进入次数,提示益智咀嚼片能够明显地改善东莨菪碱所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益智咀嚼片4g生药/kg、8g生药/kg剂量组能显着降低东莨菪碱小鼠脑组织中Ach含量,且8g生药/kg组能显着提高东莨菪碱小鼠脑组织中Ach E及Ch AT的含量,益智咀嚼片可明显改善东莨菪碱小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其可能通过调节胆碱能通路,增加Ach、Ch AT和降低Ach E的含量来改善东莨菪碱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在安全性评价方面,益智咀嚼片未见明显的毒副性,新增、肝脏、肺脏、肾脏、脾脏等多个重要器官未见明显损伤,安全最大剂量为46g生药/kg,等同于临床人用剂量的150倍,可见益智咀嚼片安全性之高,具有推广性。在质量标准方面,本文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益智咀嚼片中指标成分总皂苷地含量进行测定,采用HPLC法建立了益智咀嚼片中细叶远志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参照国家标准(GB16740-2014),制定了益智咀嚼片质量标准草案。结论本文研制的益智咀嚼片是一款以改善记忆障碍为主要功效的保健品。通过大量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及功能学评价等手段,全面阐述了益智咀嚼片处方配伍的合理性,确定了工艺参数,并对益智咀嚼片在改善记忆障碍的功能和安全性方面进行了评价,制定了质量标准,大体完成了益智咀嚼片的研制,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马慧慧[5](2021)在《基于肾脑相关理论的温针灸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与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基础药物“盐酸多奈哌齐片”的对照,观察基于肾脑相关理论,以督脉腧穴为主进行温针灸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山西省针灸医院门诊及周边社区招募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AD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5mg/d,每晚睡前,共3个疗程);治疗组予以温针灸疗法(取穴:百会、大椎、命门、肾俞、悬钟、太溪),根据不同的证型适当进行配穴(隔日1次,4周/疗程,共3个疗程)。所有入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进行观测和记录一次MMSE量表、ADAS-cog量表以及ADL量表评分情况,并观察治疗前后AD患者血清Hcy水平值的变化情况。本研究均采取SPSS25.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均可提升轻、中度AD患者的MMSE量表总分(P<0.05),同时也可降低ADAS-cog量表、ADL量表总分(P<0.05),说明在治疗轻中度AD患者方面,盐酸多奈哌齐、温针灸治疗两种治疗手段均具有临床疗效;(2)在疗效判定量表方面,两组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通过温针灸疗法治疗轻、中度AD可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且疗效优于盐酸多奈哌齐治疗;(3)在血清Hcy水平值变化方面,两组均可降低Hcy水平(P<0.05),治疗后温针灸疗法在降低AD患者Hcy水平略低于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说明温针灸疗法在改善AD患者痴呆症状方面略优于盐酸多奈哌齐治疗;(4)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显效有8例,有效有17例,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显效有4例,有效有14例,总有效率为60.00%。治疗组患者MMSE量表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温针灸疗法更能明显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以及生活能力,且临床效果优于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结论:(1)在治疗轻、中度AD患者上,口服盐酸多奈哌齐、温针灸疗法两种治疗手段均具有临床疗效,且温针灸疗法优于盐酸多奈哌齐治疗;(2)基于肾脑相关理论,以督脉穴为主,温针灸疗法可明显改善轻、中度AD患者MMSE量表、ADAS-cog量表、ADL量表评分情况,可降低AD患者血清Hcy水平,能显着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程的发展,对降低AD患者的疾病负担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帅月圆[6](2021)在《基于代谢组学的阿尔茨海默病肾虚精亏证生物学机制及地黄饮子的干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从代谢层面探讨AD肾虚精亏证的部分生物学机制和地黄饮子干预AD肾虚精亏证的作用机制。方法:1.AD肾虚精亏证模型的复制: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结合房事不节法构建肾虚精亏证模型,在肾虚精亏证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侧脑室注射Aβ1-42制备AD疾病模型。2.AD肾虚精亏证模型的验证:Morris水迷宫行为学结合血清β-淀粉样蛋白与Tau蛋白含量测定验证AD疾病模型;检测抗氧化能力相关指标丙二醛和过氧化氢酶及血清睾酮水平,以验证肾虚精亏证证候模型。3.采用氢谱核磁共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AD肾虚精亏证和地黄饮子干预状态下血清、尿液、海马组织中代谢物的变化。结果:1.模型验证:(1)AD疾病模型验证: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AD肾虚精亏证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体内β-淀粉样蛋白与Tau蛋白水平升高;(2)肾虚精亏证模型验证:AD肾虚精亏证组丙二醛的含量升高,过氧化氢酶和睾酮含量降低。2.找出AD肾虚精亏证大鼠血清中差异代谢物共计14个,其中缬氨酸、异亮氨酸、乳酸、丙氨酸、乙酰乙酸、亮氨酸、蛋氨酸含量升高,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N-乙酰糖蛋白、胆碱、磷酸胆碱、甘氨酸、β-葡萄糖、α-葡萄糖含量降低。经地黄饮子干预后,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N-乙酰糖蛋白、胆碱、磷酸胆碱、β-葡萄糖、α-葡萄糖含量升高,缬氨酸、异亮氨酸、乳酸、丙氨酸、乙酰乙酸、亮氨酸、蛋氨酸含量降低。3.找出AD肾虚精亏证大鼠尿液中差异代谢物共计16个,其中甲基丙二酸、乳酸、丁酸、N-乙酰糖蛋白、O-乙酰糖蛋白、乙酰乙酸、α-酮戊二酸、柠檬酸、肌酐、苯乙酰甘氨酸、丙氨酸、三甲基甘氨酸含量升高,乙酸、二甲胺、牛磺酸、马尿酸含量降低。经地黄饮子干预后,乙酸、二甲胺、牛磺酸、马尿酸含量升高,甲基丙二酸、乳酸、丁酸、N-乙酰糖蛋白、乙酰乙酸、α-酮戊二酸、柠檬酸、肌酐、苯乙酰甘氨酸、丙氨酸、三甲基甘氨酸含量降低。4.找出AD肾虚精亏证组大鼠海马组织中差异代谢物共计15个,其中肌酸、DL-乳酸、DL-丙氨酸、抗坏血酸、脯氨酸、组织胺、棕榈酰胺含量升高,次黄嘌呤、L-苯丙氨酸、黄嘌呤、L-正亮氨酸、DL-色氨酸、乙酰左旋肉碱、D-泛酸、DL-苹果酸含量降低。经地黄饮子干预后,L-苯丙氨酸、L-正亮氨酸、DL-色氨酸含量升高,肌酸、DL-乳酸、DL-丙氨酸、抗坏血酸、组织胺含量降低。结论:1.检测出AD肾虚精亏证大鼠血清存在14个差异代谢物、尿液存在16个差异代谢物、海马组织内存在15个差异代谢物;2.AD肾虚精亏证在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肠道微生物代谢、神经递质代谢、维生素代谢上存在异常,这其中以能量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特点;3.地黄饮子通过纠正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肠道微生物代谢、神经递质代谢、维生素代谢异常,改善机体能量代谢发挥对AD肾虚精亏证的治疗作用。
原彬蔚[7](2021)在《化痰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窍型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对比化痰通络汤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和单用盐酸多奈哌齐片对于痰瘀阻窍型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标准分治疗组(常规治疗+盐酸多奈哌齐片+化痰通络汤)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盐酸多奈哌齐片)。通过观察和分析每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12周后的相关中医证候积分量化表、MMSE、Mo CA、ADL评分的数值,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组间、组内差异情况,疗效与疗程相关关系等问题。结果最终纳入68例(治疗组33例,对照组35例),脱落4例。1.确保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各量表评分均较前改善,经检验P<0.05,说明治疗4周后统计学存在差异,治疗组较优于对照组。治疗12周后,两组各量表评分上均进一步改善,经检验,在中医证候积分量化表、MMSE、Mo CA方面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显着;在ADL上P﹥0.05,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从均值来看两组均有所上升。2.各组组内两两比较,观察中医证候积分量化表、MMSE、Mo CA、ADL评分指标,经检验P<0.05,认为中、西药均可改善痰瘀阻窍型SCVCI患者的临床疗效。3.从疗程与疗效看各量表的变化,治疗12周后的疗效比治疗4周后的疗效更显着,认为在一定治疗时长内,疗效与疗程呈正相关关系。4.观察中医疗效评定,治疗组临床痊愈0、显效1例、有效26例、无效6例,对照组临床痊愈0、显效0例、有效11例、无效24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为31.42%,说明化痰通络汤在治疗该病总有效率上作用显着。结论痰瘀阻窍型SCVCI患者加用化痰通络汤治疗,可以改善其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和行为能力,还能缓解患者头重头痛、纳呆腹胀、面色晦暗等不适症状,临床疗效确切。
千雪梅[8](2021)在《朝医清心山药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改善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朝医清心山药汤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认知功能改善作用的实验研究。方法:随机将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喜得镇组、清心山药汤低剂量组、清心山药汤高剂量组,共5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之外,其余实验组均采用“两血管阻断+硝普钠降压法”建立VD大鼠模型。清心山药汤高剂量组给予1.5 g/kg的清心山药汤溶液、清心山药汤低剂量组给予0.375 g/kg的清心山药汤溶液、喜得镇组给予0.6 mg/kg、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上述实验组均以灌胃给药4周,最后4天使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HE染色观察VD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乙酰胆碱酯酶(Ach E)、5-羟色胺(5-HT)含量,一氧化氮测试盒检测大鼠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1.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模型组较假手术组上台潜伏期明显延长,其中第3和第4天差异显着(P<0.01)。清心山药汤组和喜得镇组较模型组上台潜伏期明显缩短。清心山药汤高剂量组在第3天明显缩短(P<0.05),其中第四天潜伏期缩短差异显着(P<0.01)。2.大鼠海马区病理改变:假手术组大鼠脑海马病理切片显示神经细胞排列整齐,其细胞核完整;模型组病理切片显示大鼠脑海马区神经细胞排列紊乱且数量减少,少部分细胞固缩碎裂甚至坏死;清心山药汤高剂量组、清心山药汤低剂量组和喜得镇组相对于模型组,海马组织神经细胞数量增加,结构完整。3.ELISA检测结果:模型组较假手术组相比,大鼠血清Ach E含量显着上升(P<0.01)、5-HT含量显着下降(P<0.01);相比模型组,清心山药汤高剂量组与喜得镇组大鼠血清中Ach E含量均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清心山药汤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喜得镇组5-HT含量显着升高(P<0.01)。4.一氧化氮测试盒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NO含量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心山药汤低剂量组大鼠脑组织中NO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心山药汤高剂量组与喜得镇组大鼠脑组织中NO含量显着降低(P<0.01)。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VD模型组BDNF表达量显着减少,与VD模型组比较,治疗各组能够促进BDNF表达。结论:清心山药汤可提高VD大鼠的学习与记忆功能,可改善VD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的数量和形态。清心山药汤可通过抑制VD大鼠血清Ach E活性,提高5-HT含量,降低大鼠脑组织NO含量,促进BDNF表达,进而保护VD大鼠大脑,且改善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
朱晓婷[9](2021)在《解毒益智方对阿尔茨海默病双转基因小鼠行为学及大脑皮层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及BACE1表达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选题依据:阿尔茨海默病(AD)致残、致死率高,发病机制复杂,大脑内Aβ异常沉积是AD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变化及核心环节,前期研究已证实了解毒益智方具有抑制AD线虫头部Aβ斑块沉积及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随之开展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证实解毒益智方应用6个月后MMSE、MoCA、ADL评分变化明显优于口服尼莫地平片的对照组。黄连为解毒益智方中的君药,为该方的主要成分,在本方中发挥“解毒”的重要功效。经查阅国内外文献发现黄连中发挥“解毒”作用的主要物质为黄连多糖(CCP),因此设计体外细胞实验探究解毒益智方中的君药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CCP对Aβ25-35损伤PC12的保护作用,为“毒损”的病机及“解毒”的治法提供理论依据,为后续研究提供研究基础。因前期开展的研究均是以单基因单细胞的生物为研究对象,不能很好地模拟AD的疾病特点,因此选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作为研究对象,该小鼠很好的模拟了中枢神经系统Aβ异常沉积的状态,通过对小鼠的行为学研究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一步评价解毒益智方的治疗作用。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探讨基于“补肾益髓、活血化痰解毒”法形成的解毒益智方其中君药的有效成分CCP对Aβ25-35损伤PC12的保护作用。通过行为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手段,对APP/PS1小鼠的认知功能、Aβ沉积、BACE1表达的相关蛋白、基因等方面进行检测和分析,探讨解毒益智方对APP/PS1小鼠的作用机制,为中药治疗AD的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研究证据。方法:1.本研究分别从体外实验、动物实验探究解毒益智方的作用机制。体外实验部分采用MTT还原法、Hoechst33258荧光染色等方法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进行线粒体活性、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的测定,探究CCP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动物实验部分选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5组,分别是模型组(APP/PS1组)、盐酸多奈哌齐组(Donepezil组)、解毒益智方低剂量组(JDYZFL组)、解毒益智方中剂量组(JDYZFM组)、解毒益智方高剂量组(JDYZFH组),每组16只小鼠,另选用16只C57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于每日早晨8:30进行灌胃治疗,各组每日灌胃药物及剂量分别是,正常组和模型组0.5%CMC溶液0.20g·kg-1·d-1;阳性对照组:盐酸多奈哌齐溶液0.30g·kg-1·d-1;解毒益智方高、中、低剂量组药物浓度依次为0.60g·kg-1·d-1,0.3g·kg-1·d-1,0.15g·kg-1·d-1。持续6个月治疗结束。2.以Aβ25-35损伤的PC12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细胞活力、LDH释放率、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的水平等评价CCP的神经保护作用。3.通过水迷宫实验,记录解毒益智方对APP/PS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4.通过ELISE及免疫荧光法检测APP/PS1小鼠脑内Aβ水平的变化,观察解毒益智方对APP/PS1小鼠脑内Aβ沉积的影响。5.采用PCR方法检测脑组织SIRT1、NF-κB、BACE1基因量变化,并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脑皮层内SIRT1、BACE1、NF-κB蛋白的变化,观察解毒益智方对APP/PS1小鼠脑内AMPK/SIRT1-PPARγ-PGC1α-BACE1转运蛋白通路SIRT1、BACE1、NF-κB的影响。结果:1.通过体外研究观察CCP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PC12细胞活力测定结果显示:PC12细胞经过浓度为5-50μM的Aβ25–35处理24h后,细胞活力随着Aβ25–35浓度的增加从24%下降至61%。当Aβ25–35在浓度范围为5至50μM时引起PC12细胞中LDH释放增加至对照组的约130-160%。在用不同浓度的CCP(5至200μg/ml)处理PC12细胞24h后,未观察到显着的细胞损失。通过Hoechst33258染色及FCM测定细胞凋亡结果显示:细胞核在荧光显微镜下具有显着的浓缩核和凋亡的细胞形成。与在未处理的PC12细胞中观察到的完整,圆形和相对大的细胞核相比,暴露于50μMAβ25–35 24h的细胞显示出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包括染色质浓缩,核碎裂和凋亡小体的出现。用CCP不同浓度(5,25,50,100,200μg/ml)处理后可有效逆转细胞凋亡,其中100μg/ml效果最明显,FCM分析显示单独暴露于50μMAβ25–35 24h导致58.88±6.12%的凋亡率,这与正常对照组中的7.21±0.82%的值显着不同(P<0.01)。加入100μg/ml的CCP后,细胞凋亡下降至12.51±1.32%。通过JC-1红色荧光与JC-1绿色荧光的比率的变化来检测Aβ诱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结果显示:当PC12细胞暴露于50μM的Aβ25–35中24h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着减弱了JC-1的红色荧光比例,提高了JC-1绿色荧光比例(P<0.01)。用CCP(100μg/ml)预处理Aβ25–35处理的PC12细胞显着抵消了Aβ25–35损伤引起的膜电位损失,JC-1从Aβ25–35处理的PC12细胞中的22.1%变为绿色荧光至84.3%,与正常对照组相近(P>0.05)。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色素C结果显示:经50μMAβ25–35处理PC12细胞24h后细胞色素C在细胞质中的蛋白质表达增加,而预先用CCP(100μg/ml)处理的PC12细胞显着减弱线粒体释放的胞质细胞色素C。2.观察JDYZF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实验天数的后移,各组小鼠潜伏期、路径长度、游泳距离均有所缩短,表明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各组小鼠对象限平台的定位记忆能力随之有所提升。与Control组相比,APP/PS1组逃避潜伏期、路径长度、游泳距离均明显延长,差异显着(P<0.01)。首次到达平台的时间明显延长,目标停留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显着(P<0.01)。与APP/PS1组相比,Donepezil组、JDYZFL组、JDYZFM组逃避潜伏期、路径长度、游泳距离有所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首次到达平台的时间缩短,目标停留次数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Donepezil组相比,JDYZFL组作用与其相当,JDYZFM组略优于Donepezi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6个月的12月龄小鼠的定位航行实验及空间搜索实验结果优于干预治疗3个月的9月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JDYZF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内Aβ沉积的影响。各组小鼠结果如下:与Control组比较,APP/PS1组大脑皮层内可溶性及不可溶性Aβ1-40、Aβ1-42沉积极数量明显增多,具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与APP/PS1组相比,JDYZFL组、JDYZFM组及Donepezil组大脑皮层内可溶性及不可溶性Aβ1-40、Aβ1-42沉积数量不同程度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Donepezil组比较,JDYZFM组大脑皮层内可溶性及不可溶性Aβ1-40、Aβ1-42沉积数量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免疫荧光法测得小鼠大脑皮层内Aβ表达发现,Control组只产生微量Aβ,而APP/PS1组Aβ表达量明显增高,经过用药干预后,12月龄干预组小鼠可溶性及不可溶性Aβ1-40、Aβ1-42沉积数量较9月龄小鼠明显减少,免疫荧光标记从宏观上可以发现干预组Aβ沉积明显减少,APP/PS1组Aβ沉积明显增多。4.调控BACE1表达的相关因子结果(1)PCR检测结果各组小鼠进行的PCR检测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APP/PS1组小鼠大脑皮层内BACE1/GAPDH、NF-κB/GAPDH表达含量明显增高,SIRT1/GAPDH明显降低,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与APP/PS1组相比,Donepezil组、JDYZFL组及JDYZFM组小鼠海马体内BACE1/GAPDH、NF-κB/GAPDH表达含量不同程度降低,SIRT1/GAPDH表达含量不同程度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JDYZFH组在NF-κB/GAPDH表达上无统计学差异。与Donepezil组相比,JDYZFL组及JDYZFM组BACE1/GAPDH、NF-κB/GAPDH表达含量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结果证实药物干预组可通过提高SIRT1mRNA的含量降低NF-κBmRNA、BACE1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Aβ的产生而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各治疗组大脑皮层Aβ的表达均有所降低。连续灌胃6个月的各组小鼠与连续灌胃3个月的小鼠相比,除APP/PS1组及Control组,其他各组SIRT1mRNA的表达均有所提高,NF-κBmRNA、BACE1mRNA的表达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Westorn blot检测结果各组小鼠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APP/PS1组小鼠大脑皮层SIRT1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NF-κB、BACE1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与APP/PS1相比,Donepezil组、JDYZFL组、JDYZFM组BACE1、NF-κB表达降低,SIRT1蛋白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onepezil比较,JDYZFL组、JDYZFM组NF-κB蛋白表达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DYZFL组SIRT1、BACE1蛋白表达无显着差异,JDYZFM组SIRT1表达有所提高,BACE1蛋白表达量略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为期3个月及6个月的干预后,各治疗组大脑皮层Aβ的表达均有所降低。连续灌胃6个月的各组小鼠与连续灌胃3个月的小鼠相比,除APP/PS1组及Control组,其他各组SIRT1的蛋白表达均有所提高,NF-κB、BACE1蛋白的表达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CCP能够保护Aβ25-35损伤的PC12细胞,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活力、抑制细胞凋亡、减少LDH释放、阻断膜电位的丧失,并阻止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修复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2 JDYZF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提高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定位航行实验及空间搜索实验的成绩,说明JDYZF可改善小鼠空间学习及记忆能力。3 JDYZF可不同程度降低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大脑皮层内Aβ的异常沉积。4 JDYZF抑制BACE1的异常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大脑内AMPK/SIRT1-PPARγ-PGC1α-BACE1信号通路的相关因子表达实现的。
李雪娜[10](2021)在《头穴联合颈夹脊穴排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头穴联合颈夹脊穴排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深入探讨该疗法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支撑和临床研究依据。研究方法本课题病例均来源于2020年3月至2020年11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特需科门诊患者。按照血管性痴呆的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60例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均可接受中风病恢复期常规治疗,如降压、调节血脂、血糖等药物可按医嘱照常服用,以排除影响本课题研究的各项干扰因素。治疗组取穴:神庭至风府之间的督脉,及其两侧旁开1.5寸的膀胱经:三线头部腧穴均每间隔1.5寸取1穴排刺、双侧颈夹脊穴排刺;对照组取穴:参照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针灸学》中痴呆的针刺处方:印堂、神庭、百会、四神聪、风池(双侧)、足三里(双侧)、悬钟(双侧)、太溪(双侧)。疗程:两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10次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分别于入组即刻、第4疗程末,对两组患者进行ADL、MMSE、HDS-R评分及痴呆总疗效评价,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变化。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研究结论。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脑卒中类型、受教育程度及痴呆程度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MMSE评定:两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前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评分均值较治疗前均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3.ADL评定: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前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评分均值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4.HDS-R评定:两组治疗前、后HDS-R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前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评分均值较治疗前均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5.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30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30例,显效5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7%,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评价:研究过程中,两组均无脱落病例及晕针、滞针等不良情况发生。研究结论1.本研究表明:头穴联合颈夹脊穴排刺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轻中度血管性痴呆均有效果,均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智力及日常生活能力。2.头穴联合颈夹脊穴排刺法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智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3.头穴联合颈夹脊穴排刺法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疗效显着,可有效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且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适宜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二、针灸对拟痴呆大鼠记忆功能及皮层胆碱能系统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灸对拟痴呆大鼠记忆功能及皮层胆碱能系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不同针法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现代医学理论特色针法 |
1.1 嗅三针法 |
1.2 头穴针刺法 |
2 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特色针法 |
2.1 智三针法 |
2.2 益肾调督针法 |
2.3 三焦针法 |
2.4 其他针法 |
3 讨论 |
(3)“通督解郁”针法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表 A 脑卒中诊断标准 |
附录表 B 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 |
附录表 C |
附录表 D 缺血指数量表(HIS) |
综述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针刺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保健食品益智咀嚼片的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参考文献 |
2 本课题研究目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思路 |
2.3 技术路线图 |
2.4 研究内容 |
2.5 创新点 |
第一章 益智咀嚼片处方研究 |
第一节 益智咀嚼片配方组成 |
第二节 益智咀嚼片改善记忆障碍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第三节 益智咀嚼片处方优选研究 |
第二章 益智咀嚼片制备工艺研究 |
第一节 提取工艺研究 |
第二节 成型工艺研究 |
第三章 益智咀嚼片改善记忆的功能学评价 |
第一节 益智咀嚼片改善小鼠记忆功能的研究 |
第四章 益智咀嚼片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
第一节 急性毒性试验 |
第二节 30天喂养试验 |
第五章 益智咀嚼片质量标准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与小结 |
4 益智咀嚼片的质量标准草案 |
总结与展望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Morris水迷宫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肾脑相关理论的温针灸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综述 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表 B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代谢组学的阿尔茨海默病肾虚精亏证生物学机制及地黄饮子的干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AD的认识 |
2 西医对AD的认识 |
2.1 Aβ级联假说 |
2.2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假说 |
2.3 氧化应激假说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AD肾虚精亏证动物模型的制备及验证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仪器 |
1.3 药品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试剂配制 |
2.3 模型制备 |
2.4 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检测 |
2.5 待测样本的收集与处理 |
2.6 指标检测 |
3 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行为学检测结果 |
4.2 肾虚精亏证指标检测结果 |
4.3 AD病理特征产物检测结果 |
5 讨论 |
实验二 AD肾虚精亏证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仪器 |
1.3 药品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构建AD病证结合模型 |
2.3 配制试剂 |
2.4 待测样本的收集与处理 |
2.5 核磁检测条件 |
2.6 ~1H-NMR谱图处理 |
2.7 数据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血清~1H-NMR谱图 |
3.2 血清~1H-NMR谱图两两比较模式多元统计分析 |
4 讨论 |
实验三 AD肾虚精亏证大鼠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仪器 |
1.3 药品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构建AD病证结合模型 |
2.3 待测样本的收集与处理 |
2.4 核磁检测条件 |
2.5 ~1H-NMR 谱图处理 |
2.6 数据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尿液~1H-NMR谱图 |
3.2 尿液~1H-NMR谱图两两比较模式多元统计分析 |
4 讨论 |
实验四 AD肾虚精亏证大鼠海马组织代谢组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仪器 |
1.3 药品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构建AD病证结合模型 |
2.3 配制试剂 |
2.4 待测样本的收集与处理 |
2.5 LC-MS方法条件 |
2.6 LC-MS谱图处理 |
2.7 数据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海马组织LC-MS谱图 |
3.2 海马组织 LC-MS 总离子流图两两比较模式多元统计分析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阿尔茨海默病肾虚精亏证生物学机制及地黄饮子的干预作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化痰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窍型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病例来源 |
2.诊断标准 |
3.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治疗前后组间比较 |
3.治疗前后组内疗效分析 |
讨论 |
1.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 |
2.研究治疗痰瘀阻窍型CSVCI的必要性 |
3.导师对CSVCI的认识 |
4.导师从“痰瘀”论治CSVCI的思路 |
5.导师诊疗CSVCI的经验总结 |
6.化痰通络汤的相关分析 |
7.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综述 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2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朝医清心山药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改善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
1.1.1 中医对VD的认识 |
1.1.2 中医治疗VD |
1.1.3 VD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西医治疗方法 |
1.2 总结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2.2 实验动物 |
2.3 实验器材 |
2.4 实验试剂溶液配制 |
2.5 实验方法 |
2.5.1 实验动物分组 |
2.5.2 提取物的配制 |
2.5.3 动物模型的制备 |
2.5.4 体重测定 |
2.5.5 Morris 水迷宫实验 |
2.5.6 血清的采集与取大鼠脑组织中的海马 |
2.5.7 石蜡包埋和切片 |
2.5.8 HE染色 |
2.5.9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
2.5.10 检测VD大鼠脑组织中NO含量 |
2.5.11 检测 VD 大鼠脑 BDNF 表达 |
2.5.12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清心山药汤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
3.2 清心山药汤对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
3.3 清心山药汤对 VD 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影响(HE染色) |
3.4 清心山药汤对VD大鼠血清中Ach E、5-HT含量的影响 |
3.4.1 清心山药汤对VD大鼠血清中Ach E含量的影响 |
3.4.2 清心山药汤对VD大鼠血清中5-HT含量的影响 |
3.5 清心山药汤对VD大鼠脑组织中NO含量的影响 |
3.6 清心山药汤对VD大鼠脑BDNF表达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解毒益智方对阿尔茨海默病双转基因小鼠行为学及大脑皮层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及BACE1表达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AD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进展 |
1 中医学对痴呆的系统认识及研究进展 |
1.1 中医学对痴呆病名由来及发展的认识 |
1.2 中医学对痴呆病因病机的古代认识 |
1.3 中医学对痴呆辨证论治及相关研究的认识 |
1.4 中医学对痴呆治疗的古今认识 |
综述二 西医学对A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AD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1 AD的概述及流行病学 |
1.2 现代医学对AD发病因素的认识及研究 |
1.3 现代医学对AD发病相关机制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AD治疗的认识 |
2.1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hEIs) |
2.2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 |
2.3 甘露特纳胶囊 |
2.4 其他非药物治疗 |
3 问题与展望 |
综述三 Aβ在脑内异常沉积的机制 |
1.Aβ的产生、分布与清除、传递与运输的研究进展 |
1.1 Aβ的产生 |
2 Aβ的清除 |
2.1 细胞的清除作用 |
2.2 Aβ被降解酶的清除作用 |
2.3 中枢Aβ的清除途径 |
2.4 血液成分介导的Aβ清除 |
综述四 解毒益智方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 |
1 解毒益智方的创立 |
1.1 脑髓理论 |
1.2 髓虚毒损 |
1.3 补肾益髓,活血化痰解毒法 |
2 解毒益智方通过调节SIRT1/AMPK通路抑制BACE1表达改善Aβ的沉积 |
3 解毒益智方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应用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CCP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保护性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JDYZF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行为学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JDYZF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内Aβ水平变化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JDYZF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内BACE1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10)头穴联合颈夹脊穴排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或中止试验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基线资料收集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价标准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线资料比较 |
3.2 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
3.3 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
3.4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关于血管性痴呆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关于血管性痴呆的认识 |
3 现代医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现状 |
4 立题意义 |
5 头穴理论依据 |
6 颈夹脊穴理论依据 |
7 排刺针法的应用 |
8 观察指标的应用依据 |
9 临床观察及疗效分析 |
10 存在问题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针灸对拟痴呆大鼠记忆功能及皮层胆碱能系统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不同针法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研究进展[J]. 柯超,曹洋,夏叶婉,方闯,施森杰,石文英,潘江,章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
- [2]电针及天麻素对AD大鼠海马、杏仁核GalR 2和Ach E表达的影响[D]. 刘德玲. 皖南医学院, 2021
- [3]“通督解郁”针法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栋亮.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保健食品益智咀嚼片的开发与研究[D]. 王双.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基于肾脑相关理论的温针灸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研究[D]. 马慧慧.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6]基于代谢组学的阿尔茨海默病肾虚精亏证生物学机制及地黄饮子的干预作用研究[D]. 帅月圆.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7]化痰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窍型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 原彬蔚.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8]朝医清心山药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改善作用的实验研究[D]. 千雪梅. 延边大学, 2021
- [9]解毒益智方对阿尔茨海默病双转基因小鼠行为学及大脑皮层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及BACE1表达影响的研究[D]. 朱晓婷.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头穴联合颈夹脊穴排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雪娜.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