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教育:素质教育中的核心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响[1](2020)在《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以河南省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人文素质教育一直是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面对新时代的政策导向和现实问题,人文素质教育需要进行特色鲜明和深度突破的变革,以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满足社会转型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与期待。同时,随着“文化强国建设”和“坚定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出,高校的文化传承创新职能被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也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意蕴深厚、内涵丰富的优秀地域文化资源具有可贵的人文教育开发价值,因此,地方高校可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承担文化传承的责任、建设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从而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文化育人功能,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变革发展,促进高校特色文化建设,推动优秀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明确“人文素质教育”“地域文化”“地方高校”等核心概念,并在高等教育文化功能理论和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理论的指导下,从人文素质教育发展和地域文化传承的相互关系,以及优秀地域文化的人文教育功能和价值方面,论证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性,同时,从政策指引、文化资源现实条件、有效途径三方面分析了可行性。因此,通过对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分析,能肯定地域文化对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明确为何及如何将地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从而实现二者的双向互动。本研究以处于历史悠久、地域文化资源丰富的河南省高校为例,选取了四所位于不同城市且具有一定办学实力的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研、资料收集,归纳当前河南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五项成效,即在育人理念中强调地域文化价值、在部分专业中开设地域文化人文课程、组织地域文化主题的校园活动、在校园建设中引入地域文化元素、依托研究成果丰富人文教育资源。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分析了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有效传承、发展地域文化的影响因素。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调研,本文以现状问题与做法成效为导向,从地域文化的人文教育功能及融入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形式出发,提出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地域文化传承、发展的对策及建议。第一,推进地方高校与本地社会内外联动,提高高校管理层对地域文化传承发展的规划方案制定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与政府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获取相应社会保障,形成地域文化传承发展合力;第二,地方高校要革新教学体系,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挖掘优秀地域文化的育人资源,开发地域文化校本教材,优化人文课程体系建设,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升地域文化育人的实效;第三,要充分利用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整合校内资源,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地域文化主题的人文教育第二课堂体系,扩大地域文化宣传教育途径和覆盖面;第四,在校园景观中融入地域文化特色元素,为高校传承地域文化营造良好的特色校园文化氛围;第五,建立合理完善的地域文化教育教学的相关考核评价制度和保障制度,促进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为优良持久。
孙浩然[2](2020)在《基于ISM的广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研究》文中认为从1995年至今,文化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走过二十多年,在高校对文化素质教育的不断实践与探索中,逐渐摆脱了过去的狭隘的专业技能教育模式,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强。目前,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仍有课程体系杂乱、评价存在随意性、观念滞后等问题的存在。鉴于此,本文通过以广西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的三所高校作为调查对象,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存问题进行探究,提出文化素质教育质量保障系统,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推进提供保障。首先在相关概念上,本文认为文化素质教育是以培养身心健康且综合素质强的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不同于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除了强调课程的作用外,还强调环境的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生态系统理论,意将影响文化素质教育的各系统联系起来。其次,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对广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进行现状调查,以及对影响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归纳和总结。调查发现,广西高校文化素质仍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认知不足,积极性不高;师资队伍不稳不足,教学质量欠佳;课程设置缺乏导向性,课程体系不完善;考核评价方式单一,存在随意性;课外活动文化意涵不足,活动种类不丰富;校园文化氛围淡薄,环境设施不完善。对影响文化素质教育质量的相关因素归纳为四个部分,即学生因素、教师因素、课程及活动因素、学校因素。然后,将总结的各个因素与ISM解释结构模型相结合,构建出广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质量生态系统。最后,利用文化素质教育质量生态系统提出广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质量保障系统:宏观保障、中观保障、微观保障以及机制保障四个部分。宏观保障中包含校园环境及设施和学校学院政策,中观保障主要以教师和课程及活动为主,微观保障主要是以学生为主,机制保障主要是以学校的考核评价机制有关。
王琼[3](2020)在《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研究 ——基于对N市幼儿教师与小学美术教师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儿童具有益于终身发展的美术素养成为基础美术教育目标之一。由于目前我国幼儿园、小学阶段分段教育以及幼小教师各具独立的培养体系两方面的现状,使上述两学段课程的良好衔接问题愈发受到关注。对于美术教育而言,不同学段课程的高质量衔接成为促进儿童美术素养连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本研究以促进儿童美术经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对当前幼小美术课程实施现状对比分析提出幼小美术衔接的必要性并对幼小学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展开调查研究。以自编问卷《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现状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以N市一定数量的幼儿园教师与小学美术教师为调查对象,了解当前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现状、提升途径与提升需求现状。以此为依据,为进一步加强幼小美术衔接,提升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促进儿童美术经验连续性发展提出若干建议与策略。本次研究中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调查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显性衔接素养,直接指向幼小美术课程衔接。包含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观念、衔接知识(即教师对彼此学段美术课程的了解、对儿童美术经验的了解)、衔接实践能力。基于美术独特的学科特性,教师自身美术专业素养是影响不同学段儿童美术经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第二部分为隐性衔接素养,指向不同学段教师美术专业素养。包含教师美术学科素养及美术教育素养。第三部分为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提升途径及提升需求现状。包含教师参与幼小美术衔接活动、提升美术专业素养途径及提升需求现状。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幼小两学段美术课程实施中仍存在诸多差异与不足,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也存在不同差异。在显性衔接素养方面: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观念良好,衔接知识与衔接实践能力均有待加强;隐性衔接素养方面:小学美术教师美术专业素养整体高于幼儿教师。在一系列的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中得出教师美术学科素养与衔接观念是影响幼小教师进行美术课程衔接实践的重要因素。在素养提升途径现状中,与幼儿教师相比多数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师有过参加课程衔接活动的经历。在素养提升需求中,幼小教师显性素养提升需求一致,均表示需进一步提高衔接观念与课程衔接实践能力;在隐性衔接素养的提升需求中幼儿教师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需求趋向。同时,介于幼小分段教育现状,幼小教师均表示希望通过加强沟通交流加深对彼此学段美术课程现状的了解以更好的进行幼小美术课程衔接。最后,结合此次问卷调查现状,研究者从职前培养与职后发展两方面提出若干建议以提升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从而为实现幼小美术衔接、促进儿童美术经验的连续性发展提供支持。
刘斌[4](2020)在《军人综合素质在本科生素质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开拓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自身前途与命运,更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因此,重视高校本科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民族振兴的时代呼唤,更是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建设、高校健康和谐发展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军人综合素质在本科生素质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能够为本科生素质教育与军人综合素质在本科生素质教育中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构建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此外,通过研究能够深入的了解军人综合素质在本科生素质教育中应用的情况,探索出军人综合素质中优秀因素融入本科生素质教育相应的有效路径,为本科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促进本科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本文以军人综合素质在本科生素质教育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调查方法对天津市五所院校进行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研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保障机制,即:加强学校中军人综合素质应用于本科生素质教育建设,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探索全面育人的视角;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充分挖掘高校文化资源;加强部队特色组织建设,不断优化高校氛围设置;提升教育者的素质,优化教师团队结构;强化校园网络阵地,宣扬部队优秀文化;发挥退伍复学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应用于本科生素质教育的作用;建立军人综合素质应用于本科生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希望通过本次研究为军人综合素质融入本科生素质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岳海玲[5](2019)在《综合美育课程建构研究》文中提出综合美育课程是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为载体,将美育渗透课程之中,以实现美育目标的课程组,是学校美育实施的主渠道。2015年教育部要求对美育活动实施课程化管理、建构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至今,美育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已有研究更多地侧重于对审美化学科课程的研究,对其他美育课程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以马克思主义实践美育观为指导,以杜威经验主义美育观为方法启示,展开对综合美育课程的意义及建构策略研究具有意义。首先,论文运用观察法与访谈法,从实践层面把握当前我国学校美育实施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学校存在美育不受重视、美育课程单一、美育目的功利化等问题;学校美育实施效果受教师美育意识、美育课程开发程度、学校规章制度的影响;对学校美育的本质认识还有待明晰、美育地位有待提高、学校美育课程有待开发。其次,论文采用理论思辨和系统分析的方法,阐述了学校综合美育课程建构的基础。一是从美育的本质需要和学校美育实施现状出发,探讨构建综合美育课程的意义及可行性,为其构建提供立论根基。二是从词源学、心理学和哲学的角度明晰美育的本质,为综合美育课程的建构提供理论前提。三是从美育的实践性和渗透性出发,提出了综合美育课程建构的逻辑体系,明晰了综合美育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定位及该课程内在的审美能力发展指向。综合美育课程的建构应以审美人性、渗透性、审美实践性为原则。其课程目标包括:立足于美育实践,从提升学生直观日常事物本质的能力;促进审美经验的积累、积淀审美心理;培养学生审美人格、感悟生命价值意义。最后,论文以马克思实践美育观为指导,以杜威经验美育观为方法启示,提出了学校综合美育课程建构的具体内容,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三类课程中,各自的美育目的、美育内容、实施方法、原则和课程评价。
黄明格[6](2018)在《基于目标管理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研究 ——以广西G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在海量信息资源中迅速而准确地识别并攫取有效信息,并对其进行科学评估和有效利用,已然成为信息社会一种基本的生存手段和必要技能。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就成为高等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十几年来,各高校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均积极探索并取得长足进步,但由于教育职能部门管理力度薄弱,教学目标达成及成效检测手段缺乏,与之对应的信息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缺失,我国大学生整体的信息素质依然偏低。本文采取文献法和实证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广西G大学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进行了个案研究,在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广西G大学学生信息素质调查问卷,掌握广西G大学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安全等现状,得出了该校在信息素质教育上主要存在信息素质教育意识淡薄、师资力量薄弱、教育内容陈旧、教育方式单一、信息资源建设落后等问题,通过对其成因的梳理分析,主要是由于信息素质教育的氛围不浓,教育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缺少对应的评价考核手段、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强造成的。文章得出的结论是,可以针对性地将目标管理引入到传统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领域。在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方案。即通过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设定、目标实施过程的管理、目标结果的考核评价,来有效规避当前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以提升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水平和大学生综合信息素质水平。
于景成[7](2018)在《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依法治国作为我国重要的一项治国策略方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其法律素质的提升直接关乎我国法制进程的发展以及建成法治强国目标的达成。在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途径方面,外国高等教育学中主要运用存在实用主义、人本主义两类教育模式,通过两种教育模式达到不同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方式等差异性分析。因此,在结合外国高等教育经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我国国情、高等教育机制和体制、大学生素质能力与认知能力等多种角度出发进行深入研究,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便是塑造大学生成为高素质法治人才的重要培养环节。现如今,在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大学生法律素质获取渠道也成多样性、便捷性,在获取法律知识和运用法律法规的同时要具有一定精准性。本研究通过明晰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时代使命,总结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历史经验,透析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现实困境,从而提出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实践创新。正文主体分为五部分。第一,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研究基础。研究首先明确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内在规定,其中包括对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内涵解读、概念辨析和要素特质的阐释。理清素质与法律素质、法律教育与法律素质教育之间的概念,解析了法律素质教育与法学教育、公民法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并阐明法律素质教育所包含要素的内在特质。同时也介绍了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理论指导与理论借鉴,分别包括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态度改变理论和大众传播理论,为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研究基础。第二,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时代使命。研究从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现实需要以及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客观必然三点意义出发剖析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时代使命。紧跟时代特征和现实需要,在个人、校园和国家三个层面维度上对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意义予以探讨。第三,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历史经验。研究通过梳理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同时借鉴部分国外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先进经验,对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进行纵深比较与横向观摩,从而厘清自身发展规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为提升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水平奠定基础。第四,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现实困境。通过调查研究洞悉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现实问题,找出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突出短板,进而透析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问题成因。根据对大学生法律素质及法律素质教育的现状把握,深入研究重点,通过数据分析呈现当前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中的瓶颈问题,进而针对问题透析成因,为提出解决对策厘清分析思路。第五,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实践创新。扎根于深厚的研究基础,回应时代的召唤,把握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现实困境和问题成因,旨在为研究的最终目标,即提出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实践创新铺垫前期道路。研究最终针对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形成三大体系创新成果,分别为实施体系创新、环境建设创新以及考核体系创新,为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发展成熟提出创造性的理论构想和实践举措。
卢慰[8](2018)在《茶文化课程在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地位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中国是茶的祖国,茶的故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茶文化课程在我国职业院校广泛开展,成为我国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逐渐成为学院发展与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对于茶文化课程在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体现了增强对茶文化课程重视程度和深化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需求,如何有效地利用茶文化课程推进职业院校素质教育,培养专业化、高素质茶艺人才,是当前茶文化课程研究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为了探索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职业院校茶文化课程设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本文以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九年的茶文化课程为研究对象,以该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情况和学生情况为例,对中国传统文化现状、素质教育及茶文化现状进行了剖析。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搜集国内外茶文化课程开设与教学的文献,综合国内外已有的理论进行整理和分析;后运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结合的方式了解运城职业技术学院茶文化课程的现状及学生的看法;进而采用定性分析法对运城职业技术学院茶文化课程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茶文化课程在学院的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茶文化课程相较于其他课程,实践性更强,与多种艺术形式联系紧密,便于组织活动,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茶文化课程可提升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就业和创业;最后根据茶文化课程实践进行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更好地发挥茶文化课程在素质教育中价值。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说明了研究的缘起,介绍了研究设计的相关概念,综述了当前研究的现状与局限进而说明研究的基本思路与观点;第二部分针对现状调查并分析了运城职业技术学院茶文化课程实践的现状,阐述该校基于素质教育进行的茶文化课程开发情况,分别从学院角度、公选课角度和其他问题三个方面指出茶文化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三部分是在前两步之基础上对运城职业技术学院茶文化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探讨,收集相关的案例,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最后一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条理化地阐述茶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并列举切实有效的教学建议。
班丽娜[9](2018)在《信息素质教育中概念性知识学习游戏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全球信息化时代,信息素质已成为人们自主学习和社会交流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为了提高信息素质教育的效果,图书馆界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游戏兼具娱乐休闲功能与教育功能,将游戏应用于信息素质教育的理念随之产生,“寓教于乐”体现了教育与游戏相互结合的价值。随着知识分类思想的兴起、发展与完善,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将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信息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也是这几类知识的习得、转化、迁移的结果。其中,概念性知识的学习是信息素质教育中最根本的问题。因此,本文立足于安德森的知识分类理论,选择概念性知识这一特定知识类型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游戏的研究,以游戏学习理论指导信息素质教育中概念性知识学习游戏的设计与实现,并运用实测方法检验游戏的学习效果,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梳理国内外关于概念性知识教育游戏、概念性知识信息素质教育游戏的研究现状,并介绍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章介绍概念性知识的内涵、类型及其关系,根据概念性知识的特点提出概念性知识的学习策略,并对概念性知识学习游戏案例进行分析,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流理论、图式理论的指导下,探讨概念性知识学习游戏的设计与实现。第三章论述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依据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对信息素质教育中的概念性知识进行梳理,从中选取一部分具有典型意义的概念性知识,运用知识分类理论进行深入分析,为游戏设计做准备。第四章以游戏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Flash开发一款信息素质教育小游戏《概念屋》。第五章为游戏实测部分,检验游戏的学习效果,并分析调查数据,对实证研究进行总结。第六章总结本文的研究工作和不足之处,指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马启慧[10](2017)在《关学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要求人才具有综合知识及跨专业的技能。在此背景下,以人文素质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发展的重点,我国在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利用传统文化的学习来增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关学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精髓之一,蕴含丰富的人文教育理念,与文化素质教育的诉求一致。加强关学思想在高校的学习和推广,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知识素养,树立正确的大学学习精神,明确大学教育的本质和内涵,实现个人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目标,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论文通过査阅关学相关古籍、以及关学相关资料,从中梳理出关学思想的特点,然后论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相关理论,以及对当前中国推行素质教育中的发展现状,面临的发展困境、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论证加强关学思想文化的学习对推动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的现实意义,最后就如何将关学教育思想实践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提出建议。论文通过六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为绪论,主要论述选题背景、意义和相关研究状况。第二和第三是关学相关理论概述、关学思想特点和大学生文化素南教育相关理论概述和发展。第四,分析关学思想特点与高校素质教育的内在相关性。第五,重点分析关学思想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德育、学风及社会理想价值。最后,提出关学思想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实现途径。文化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人文文化知识为重点的教育模式,关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不仅继承了其中的人文文化知识,还富含浓厚的自然科学精神,将关学思想中的思想理念与大学生的文化教育相结合是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知识教育:素质教育中的核心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教育:素质教育中的核心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以河南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言 |
(一)研究背景 |
1.人文素质教育变革的时代需要 |
2.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的迫切性 |
3.高校承担文化传承使命的召唤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地域文化在地方高校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
2.地域文化在地方高校教育中的应用领域 |
3.地域文化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研究 |
4.地方高校服务地域文化建设与传承发展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1.人文素质教育 |
2.地域文化 |
3.地方高校 |
(六)理论基础 |
1.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
2.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 |
二、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传承发展地域文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必要性 |
1.地域文化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 |
2.人文素质教育是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平台 |
3.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人文教育功能和价值 |
(二)可行性 |
1.地方高校传承发展地域文化的政策指引 |
2.地域文化资源及其教育功能的现实条件 |
3.人文素质教育传承地域文化的有效路径 |
三、河南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
(一)调查设计 |
1.确定调查对象 |
2.相关资料收集 |
3.确定访谈对象 |
4.访谈主要内容 |
(二)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成效 |
1.在育人理念中强调地域文化价值 |
2.部分专业开设地域文化人文课程 |
3.组织地域文化相关主题校园活动 |
4.在校园建设中引入地域文化元素 |
5.依托研究成果丰富人文教育资源 |
(三)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在传承与发展地域文化中的问题 |
1.教育覆盖面有限,育人成效尚不显着 |
2.内涵挖掘不深入,文化认同程度较低 |
3.总体方案未制定,实施牵引动力不强 |
(四)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的影响因素 |
1.教师重视程度 |
2.高校实施强度 |
3.政府支持力度 |
四、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一)推进内外联动,形成文化传承合力 |
1.提高管理层重视度,制定系统规划 |
2.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获取社会保障 |
(二)革新教学体系,提升文化育人实效 |
1.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开发校本教材 |
2.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师资水平 |
3.更新人才培养要求,优化课程体系 |
(三)整合校内资源,扩大文化宣传途径 |
1.开展主题系列讲座,提高地域文化育人效应和质量 |
2.依靠社团组织平台,增强学生参与文化传承的热情 |
3.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会精神内涵和意义 |
(四)融入环境建设,营造特色文化氛围 |
(五)完善制度保障,增强文化传承动力 |
1.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制度 |
2.建立完善有效的保障制度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致谢 |
(2)基于ISM的广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独创或新颖之处 |
1.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2.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研究 |
2.1.2 文化素质教育实践研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通识教育的起源 |
2.2.2 国外通识教育实践研究 |
2.3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相关概念厘清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厘清 |
3.1.1 文化 |
3.1.2 素质教育 |
3.1.3 文化素质教育 |
3.2 理论基础 |
第四章 广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
4.1 问卷调查 |
4.1.1 问卷的设计 |
4.1.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4.2 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
4.2.1 信度分析 |
4.2.2 效度分析 |
4.3 广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 |
4.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4.3.2 广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学生情况 |
4.3.3 广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教师情况 |
4.3.4 广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及活动情况 |
4.3.5 广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校园情况 |
4.4 广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
4.4.1 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认知不足,积极性不高 |
4.4.2 师资队伍不稳不足,教学质量欠佳 |
4.4.3 课程设置缺乏导向性,课程体系不完善 |
4.4.4 考核评价方式单一,存在随意性 |
4.4.5 课外活动文化意涵不足,活动种类不丰富 |
4.4.6 校园文化氛围淡薄,环境设施不完善 |
第五章 基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质量影响因素ISM模型的构建 |
5.1 ISM模型的基本概念与应用流程 |
5.1.1 ISM模型的基本概念 |
5.1.2 ISM模型应用流程 |
5.2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构建 |
5.2.1 ISM模型构成要素确定 |
5.2.2 ISM结构模型的构建 |
第六章 广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构建 |
6.1 广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质量生态系统 |
6.1.1 广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质量生态系统要素关系 |
6.1.2 广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质量生态系统框架及运行机制 |
6.2 广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质量保障系统 |
6.2.1 文化素质教育质量保障系统基本框架 |
6.2.2 广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质量宏观保障 |
6.2.3 广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质量中观保障 |
6.2.4 广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质量微观保障 |
6.2.5 广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质量机制保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广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质量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广西高校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现状调查访谈提纲(教师版) |
附录3 广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现状调查访谈提纲(学生版) |
附录 4 MATLAB运行代码及运行结果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研究 ——基于对N市幼儿教师与小学美术教师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1.有利于幼小美术课程衔接,促进儿童美术经验的连续性发展 |
2.有利于促进幼小美术教育工作者美术专业素养贯通性发展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1.幼小衔接 |
2.课程衔接 |
3.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 |
四、文献综述 |
(一)幼小课程衔接的相关研究 |
(二)教师美术素养的相关研究 |
(三)基础教育教师课程衔接素养相关研究 |
五、研究设计 |
六、研究方法 |
1.问卷调查法 |
2.访谈法 |
3.观察法 |
第一章 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现状调查问卷的编制 |
一、问卷编制的基础与框架结构 |
(一)前期调研 |
(二)理论基础 |
(三)框架结构 |
二、问卷的编制 |
(一)问卷初稿的编制 |
(二)问卷试测分析及修改 |
三、N市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现状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一)问卷的信度检验 |
(二)问卷的效度检验 |
第二章 N市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现状调查及数据分析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幼小美术课程实施现状对比分析 |
三、幼小教美术课程衔接素养现状分析 |
四、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提升途径现状分析 |
五、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提升需求现状分析 |
第三章 N市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现状讨论 |
一、N市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现状讨论 |
(一)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观念良好,衔接知识与能力有待提高 |
(二)幼小教师美术专业素养存在差异,幼儿教师美术学科素养不足 |
二、N市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提升途径讨论 |
(一)教师参与课程衔接活动较少,幼儿教师美术学科素养提升途径单一 |
(二)幼小教师希望加强沟通交流,了解彼此学段美术教育活动现状 |
三、N市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提升需求讨论 |
(一)幼小教师显性素养提升需求一致,均需要进一步提高衔接观念与能力 |
(二)幼儿教师在隐性素养的提升中呈现出多样化倾向 |
第四章 提升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发展的建议 |
一、职前培养层面 |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美术类课程结构提升幼小教师美术专业素养 |
(二)美术能力培养合理化多样化,确保幼小教师美术学科素养平衡发展 |
(三)树立大美术观,丰富幼小教师美术文化素养 |
(四)确立儿童立场,提升幼小教师课程衔接观念 |
二、职后发展层面 |
(一)监督儿童美术档案袋的建立与流通,确保儿童美术经验发展可视化 |
(二)构建幼小合作交流机制,建立幼小教师美术教研共同体 |
(三)设立教师美术素养发展工作坊,促进幼小教师美术素养个性化发展 |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现状调查(幼儿园教师版) |
附录2 |
致谢 |
(4)军人综合素质在本科生素质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军人综合素质的相关研究 |
1.3.3 本科生素质教育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个案研究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军人综合素质应用于本科生素质教育的现状调查 |
3.1.1 天津市部分高校本科生素质教育中军人综合素质的运用情况 |
3.1.2 天津市部分本科生对军人综合素质应用于本科生素质教育的态度 |
3.1.3 军人综合素质应用于本科生素质教育的路径调查 |
3.1.4 学校对军人综合素质应用于本科生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调查分析 |
3.1.5 学校对退伍复学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调查分析 |
3.2 军人综合素质应用于本科生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3.2.1 学生方面的问题 |
3.2.2 应用途径方面的问题 |
3.2.3 学校方面的问题 |
3.3 军人综合素质应用于本科生素质教育中的对策 |
3.3.1 针对学生方面问题的对策 |
3.3.2 针对应用途径方面问题的对策 |
3.3.3 针对学校方面问题的对策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研究生个人简历 |
(5)综合美育课程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述评 |
1.2.2 国外研究述评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整体评析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美 |
1.3.2 美育 |
1.3.3 综合美育课程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和可行性分析 |
1.4.4 研究价值 |
1.4.5 研究创新 |
2 现实审视:学校美育及其课程实施情况调查 |
2.1 学校美育及其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说明 |
2.1.1 调查目的和方法 |
2.1.2 调查对象 |
2.2 学校美育及其课程实施的问题表现 |
2.2.1 美育不受重视、地位边缘化 |
2.2.2 美育课程不足、形式单一化 |
2.2.3 美育目的功利化、工具化 |
2.2.4 学校其他课程中的美育渗透不足 |
2.3 影响学校美育课程实施的因素分析 |
2.3.1 教师美育意识影响美育课程实践 |
2.3.2 美育课程开发影响美育实践 |
2.3.3 学校规章制度影响美育课程实践 |
2.4 学校美育及其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反思 |
2.4.1 美育的本质认识有待明晰 |
2.4.2 学校美育地位有待提高 |
2.4.3 学校美育课程有待开发 |
本章小结 |
3 意义思索:构建综合美育课程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
3.1 构建综合美育课程的意义 |
3.1.1 有助于实现美育对人的价值 |
3.1.2 有助于实现美育对社会的价值 |
3.1.3 有助于完善学校美育课程体系 |
3.1.4 有助于学校美育课程的重新定位 |
3.1.5 有助于提升学校素质教育质量 |
3.2 构建综合美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
3.2.1 美育可以融入学校各种课程 |
3.2.2 国家政策要求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 |
3.2.3 美育的学理性证实了构建综合美育课程可行 |
本章小结 |
4 前提阐释:明晰美育本质是构建综合美育课程的理论前提 |
4.1 美育的词源内涵 |
4.2 美育的哲学内涵 |
4.3 美育的心理学内涵 |
4.4 美育内涵的本质定位 |
本章小结 |
5 理性定位:综合美育课程的逻辑体系构建 |
5.1 综合美育课程的内涵 |
5.1.1 综合美育课程内涵的多重分析 |
5.1.2 综合美育课程的内涵界定 |
5.2 综合美育课程以美育特点为构建原则 |
5.3 综合美育课程的定位 |
5.3.1 综合美育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体系构建 |
5.3.2 综合美育课程中审美能力的发展指向构建 |
5.4 综合美育课程以美育目的为课程目标 |
5.4.1 强调生活实践,培养审美能力 |
5.4.2 强化审美意识,健全审美人格 |
5.4.3 积淀审美经验,提升审美素养 |
5.4.4 发挥心理效应,促进全面发展 |
5.5 综合美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分析 |
5.5.1 综合美育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
5.5.2 综合美育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 |
5.5.3 综合美育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6 策略探寻:综合美育课程的实施策略 |
6.1 综合美育课程以学科课程为载体的实施策略 |
6.1.1 以实现积淀审美经验、提升审美素养为美育目的 |
6.1.2 以渗透领悟的方式为美育方法 |
6.1.3 以学科知识内蕴的美育精神为美育内容 |
6.1.4 以美育实现与学科发展的结合为原则 |
6.1.5 以形成性评价启发学生审美求知动力 |
6.2 综合美育课程以活动课程为载体的实施策略 |
6.2.1 以实现强化审美意识、培养审美能力为美育目的 |
6.2.2 以直接实践体验的方式为美育方法 |
6.2.3 以审美化活动主题为美育内容 |
6.2.4 以感性与理性、经验与自然的结合为原则 |
6.2.5 以档案袋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审美表现 |
6.3 综合美育课程以隐性课程为载体的实施策略 |
6.3.1 以实现美育心理效应、促人全面发展为美育目的 |
6.3.2 以渗透陶冶的方式为美育方法 |
6.3.3 以校园文化环境为美育内容 |
6.3.4 以审美性与民族性的结合为原则 |
6.3.5 以多元化评价引导学生审美体验 |
本章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基于目标管理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研究 ——以广西G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目标管理的研究 |
二、信息素质教育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核心概念在本研究中的界定 |
第二章 目标管理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相关性分析 |
第一节 目标管理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适用分析 |
一、目标管理特点的适用性 |
二、目标管理操作方法的适用性 |
第二节 目标管理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效用分析 |
一、目标引领:助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氛围的形成 |
二、目标激励:加速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的成长 |
三、目标建设:完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
四、结果导向:推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方式多元化的实施 |
五、以人为本:促进当代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 |
第三章 广西G大学信息素质教育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
二、调查步骤与程序 |
三、调查样本汇总情况 |
第二节 调查及访谈结果分析 |
一、广西G大学学生信息素质现状 |
二、广西G大学信息素质教育现状 |
第三节 广西G大学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信息素质教育意识淡薄 |
二、信息素质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
三、信息素质教育内容陈旧 |
四、信息素质教育方式单一 |
五、信息资源建设落后 |
第四章 广西G大学信息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建设不完整 |
一、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不明确 |
二、信息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
三、对大学生信息行为的引导失规范 |
第二节 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建设不完善 |
一、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全面 |
二、信息素质教育的考核手段不合理 |
第五章 目标管理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制定科学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目标体系 |
一、目标制定的原则 |
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
三、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课程目标 |
四、大学生信息素质的达成目标 |
第二节 实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目标的过程管理 |
一、目标的有效衔接机制 |
二、目标的动态推进机制 |
三、PDCA管理循环 |
第三节 推进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结果的考核与评价 |
一、成果的总结与评价 |
二、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学生信息素质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教师与学生辅导员信息素质教育访谈提纲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源起 |
二、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大学法律素质教育研究现状 |
(二)国外大学法律素质教育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视角 |
(三)研究路径 |
第一章 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研究基础 |
一、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内在规定 |
(一)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内涵解读 |
(二)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概念辨析 |
(三)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要素特质 |
二、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理论指导 |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三)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
三、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理论借鉴 |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 |
(二)态度改变理论 |
(三)大众传播理论 |
第二章 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作用与价值 |
一、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
(一)有利于完善大学生全面素质结构 |
(二)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现实需要 |
(一)有利于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方式 |
(二)有利于营造尊法守法的校园环境 |
(三)有利于推进依法治校的发展进程 |
三、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客观必然 |
(一)有利于培养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
(二)有利于提供人民权益的法律保护 |
(三)有利于加速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 |
第三章 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历史经验 |
一、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第一阶段:孕育期 |
(二)第二阶段:初创期 |
(三)第三阶段:成长期 |
(四)第四阶段:发展期 |
二、国外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英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 |
(二)美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 |
(三)日本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 |
三、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经验反思及借鉴 |
(一)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基本经验 |
(二)国外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经验的可借鉴性原则 |
(三)国外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基本经验 |
第四章 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及教育的现实困境 |
一、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现实问题 |
(一)法律知识掌握有限 |
(二)法律意识相对薄弱 |
(三)法律能力有所欠缺 |
二、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突出短板 |
(一)重视程度不够 |
(二)教学方法单一 |
(三)师资队伍薄弱 |
三、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问题成因 |
(一)社会环境影响 |
(二)育人过程偏差 |
(三)主体意识缺失 |
第五章 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实践突破 |
一、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实施体系构建 |
(一)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实施体系创新的指导思想 |
(二)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三维”教育体系构建 |
(三)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三级”援助体系构建 |
二、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育人环境营造 |
(一)营造合力育人的舆论氛围 |
(二)依托全体教师的示范引领 |
(三)借力思政教育的平台优势 |
三、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考核体系创新 |
(一)确保考核机构的权威性 |
(二)提高考核指标的科学性 |
(三)推动考核平台的专业性 |
(四)实现考核机制的动态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茶文化课程在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地位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茶文化概述 |
1.1 相关概念 |
1.1.1 茶 |
1.1.2茶文化 |
1.1.3 茶道 |
1.1.4 茶艺 |
1.1.5 茶产业 |
1.1.6 茶文化产业 |
1.1.7 茶文化课程 |
1.2 中国茶产业发展现状 |
1.3 中国茶文化教育的现状 |
2 传统文化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文化 |
2.1.2 传统文化 |
2.1.3 中国传统文化 |
2.2 职业院校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现状 |
2.2.1 职业院校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知 |
2.2.2 职业院校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兴趣且愿意学习 |
2.3 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途径 |
2.3.1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
2.3.2 结合时代特点完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内容 |
2.3.3 加强教师队伍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 |
3 素质教育概述 |
3.1 相关概念 |
3.1.1 素质 |
3.1.2 素质教育 |
3.2 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现状 |
3.2.1 职业院校素质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
3.2.2 将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狭义的理解为专业技术素质教育 |
4 研究背景及意义 |
5 研究方法 |
6 研究内容 |
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茶文化课程在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
1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
2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茶文化发展简介 |
2.1 茶文化课程 |
2.1.1 茶文化课程简介 |
2.1.2 茶文化作为系部的特色课程 |
2.1.3 茶文化作为学院公选课 |
2.2 组建“清心”茶艺社团 |
2.3 考取中、高级茶艺师资格证 |
2.4 参加各级茶艺技能大赛 |
2.5 参与社会服务 |
3 茶文化课程在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
3.1 茶文化课程在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
3.2 茶文化课程在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
第三章 职业院校茶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 茶文化教育中学院的问题及对策 |
1.1 专业建设及教师问题 |
1.1.1 专业建设不足 |
1.1.2 茶文化师资力量薄弱 |
1.1.3 教师专业素质不足 |
1.2 茶艺实训基地建设问题 |
1.2.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足 |
1.2.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不足 |
1.3 教材问题 |
2 茶文化公选课的问题及对策 |
2.1 学院对公选课重视不足 |
2.2 教师茶艺专业性不足 |
2.3 学生更喜欢茶艺技能训练 |
3 茶文化教育的其他问题及对策 |
3.1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 |
3.2 学生学习能力不强 |
3.3 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 |
3.4 女生茶艺训练较男生更积极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信息素质教育中概念性知识学习游戏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概念性知识教育游戏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概念性知识信息素质教育游戏的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2 概念性知识与游戏学习理论 |
2.1 知识分类 |
2.1.1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
2.1.2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2.2 概念性知识 |
2.2.1 概念性知识的定义 |
2.2.2 概念性知识的类型 |
2.2.3 概念性知识的关系 |
2.3 概念性知识的学习 |
2.3.1 概念性知识的特点 |
2.3.2 概念性知识的学习策略 |
2.3.3 概念性知识游戏学习案例 |
2.4 游戏学习理论 |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2 情境学习理论 |
2.4.3 流理论 |
2.4.4 图式理论 |
3 信息素质教育中的知识体系 |
3.1 信息素质教育概述 |
3.1.1 信息素质的定义 |
3.1.2 信息素质教育标准 |
3.1.3 信息素质教育内容 |
3.2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解析 |
3.3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解析 |
3.3.1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的理论基础 |
3.3.2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的主要内容 |
3.3.3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的先进性与局限性 |
3.4 信息素质教育游戏中的概念性知识 |
3.4.1 信息素质教育中的概念性知识概述 |
3.4.2 信息素质教育中的概念性知识内容分析 |
4 概念性知识学习游戏《概念屋》的设计与实现 |
4.1 教学设计 |
4.1.1 教学目标设计 |
4.1.2 教学内容设计 |
4.2 游戏设计 |
4.2.1 游戏故事与角色设计 |
4.2.2 游戏关卡设计 |
4.2.3 游戏任务设计 |
4.2.4 游戏实现 |
5 概念性知识学习游戏《概念屋》测试效果 |
5.1 测试背景 |
5.2 问卷设计 |
5.2.1 个人信息变量 |
5.2.2 游戏属性变量 |
5.2.3 学习效果变量 |
5.2.4 游戏总体评价及建议 |
5.3 测试样本概况 |
5.4 信度分析 |
5.5 效度分析 |
5.6 测试结果分析 |
5.6.1 游戏属性分析 |
5.6.2 学习效果分析 |
5.6.3 游戏总体评价及建议分析 |
5.7 游戏测试总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6.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致谢 |
(10)关学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选题的社会背景 |
1.1.2 选题的学术背景 |
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2.关学相关理论概述和关学思想特点 |
2.1 关学相关理论 |
2.1.1 关学的起源与发展 |
2.1.2 关学人性理论 |
2.2 关学思想特点 |
2.2.1 尊礼重儒 |
2.2.2 笃实践履 |
2.2.3 求真务实 |
3.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相关理论概述及其发展 |
3.1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相关理论概述 |
3.1.1 文化素质和文化素质教育 |
3.1.2 文化素质教育内容 |
3.1.3 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 |
3.1.4 文化素质教育实施的原则 |
3.2 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 |
3.2.1 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 |
3.2.2 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 |
3.2.3 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 |
4.关学思想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在相关性研究 |
4.1 关学思想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相关理论的关系分析 |
4.1.1 关学思想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内容的相关性分析 |
4.1.2 关学思想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目标的相关性分析 |
4.1.3 关学思想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原则的相关性分析 |
4.2 关学思想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
4.2.1 关学思想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供教育素材 |
4.2.2 关学思想是塑造大学精神的重要思想源泉 |
4.2.3 关学思想是大学生爱国教育的重要支点 |
5.关学思想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价值 |
5.1 关学思想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德育价值 |
5.1.1 以德育人,求为圣贤 |
5.1.2 重视早教,养正于蒙 |
5.2 关学思想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学风价值 |
5.2.1 目标明确,坚定志向 |
5.2.2 循序渐进,自强不息 |
5.2.3 精思熟虑,学会反思 |
5.2.4 勤勉顽强,学则需疑 |
5.3 关学思想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理想价值 |
5.3.1“为生民立道”的人学理想价值 |
5.3.2“为万世开太平”的社会理想价值 |
6.关学思想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实现途径 |
6.1 正确认识大学教育的本质,将关学与素质教育理念相结合 |
6.1.1 学习关学教育方式,转变高校教师的教育态度 |
6.1.2 学习关学学习理念,提高大学生自我学习意识 |
6.2 创新关学思想在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手段 |
6.2.1 增设关学教育课程,设置关学文化讲座 |
6.2.2 创新教育方式,利用新媒体教学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
四、知识教育:素质教育中的核心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以河南省高校为例[D]. 李响.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2]基于ISM的广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研究[D]. 孙浩然. 广西大学, 2020(07)
- [3]幼小教师美术课程衔接素养研究 ——基于对N市幼儿教师与小学美术教师的调查[D]. 王琼.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军人综合素质在本科生素质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D]. 刘斌.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5]综合美育课程建构研究[D]. 岳海玲.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6]基于目标管理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研究 ——以广西G大学为例[D]. 黄明格. 天津大学, 2018(06)
- [7]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问题研究[D]. 于景成.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8]茶文化课程在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地位的探讨[D]. 卢慰.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9]信息素质教育中概念性知识学习游戏的设计与实现[D]. 班丽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10]关学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D]. 马启慧. 西安理工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