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满意 百姓放心”是医院行风建设的及格线(论文文献综述)
李杰[1](2020)在《患者满意度视角下秦皇岛市R医院医疗服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宏观上看,各地的三级医院进一步加大对患者满意度的关注度是势在必行之举。就秦皇岛市而言,以R医院为代表的本地医院面临着巨大的外部竞争压力,提高患者满意度以满足本地及周边群众就医就诊需求,已成为该医院的当务之急。因而,通过系统分析找出R医院自身在医疗服务中的差距和不足,思考其对满意度造成的影响,既是进一步提高质量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文件要求的需要,也是提升R医院自身在本地,甚至是京津冀地区医疗服务的行业竞争力的要求。本文使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以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为基础,就秦皇岛市R医院患者满意度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在简要介绍选题的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本选题相关的满意度的相关概念和所应用的公共服务理论、需求层次论等基础理论,对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六方面因素进行了归纳。随后总结了秦皇岛市R医院的基本情况和近年来提升患者满意度的做法,在明确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患者满意度的秦皇岛市R医院服务现状进行分析,结合R医院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通过数据解读指出导致R医院患者满意度不高所反映的对医疗保健基本认知存在偏颇、难于适应复杂的就医流程、对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抱有不满情绪、在医疗后勤服务的需求没有满足、医疗收费水平压力较大等五方面问题,思考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再次,文章归纳了境内外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概况以及在提升患者满意度中的做法,对可借鉴的经验进行了归纳。最后,文章针对导致问题的原因,从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多维度改善R医院现行管理模式、全方位提升医护人员综合素质、切实改善医院就医环境四个方面探索了提升R医院患者满意度的措施。
蒋晨光[2](2020)在《精准扶贫中干部驻村帮扶机制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干部驻村帮扶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的一种农村工作方式,历经土地革命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精准扶贫的各个历史时期,为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精准扶贫场域中,干部驻村帮扶的实际效用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与高度一致的结构制度安排形成了令人困惑的反差。这是为什么?干部驻村帮扶究竟是如何运行的?现有相关研究分别从运动式治理、制度分析、干部特质和嵌入性视角给出了相应的解释,然而前三种视角之间难以调和个体与集体、微观与宏观、结构与行动、理性与非理性的“二元论”鸿沟,嵌入性视角的研究意识到了这一困境,但未能填补这一裂隙。深入实践过程我们会发现,干部驻村帮扶被各种各样的具体事务所充斥,表现为由事件堆叠的散乱集合,呈现多线并行、反复交织、分散碎化的特点,并不是一个清晰的、单线的推进过程,但本文也注意到,以驻村干部为中心的涉事行为体之间的关系网络在事件的影响下是一以贯之、稳步演进的。因此,社会网络的中观视角是一个十分适合剖析干部驻村帮扶机制的研究工具。在综述社会网络理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抽象出“网络特征-网络功能-网络过程”的分析框架,并据此将上述核心关切分成了三个具体问题:(1)驻村干部的社会网络有何特征?(2)驻村干部的社会网络对驻村帮扶成效有何影响?(3)驻村干部的社会网络与驻村帮扶之间的互构过程是怎样的?在网络特征方面,驻村干部的社会网络因其时空特性可以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为村外存量网络、村外增量网络、村内存量网络和村内增量网络四种类型。村外存量网络是干部入村前社会活动的结果,也是其入村后开展工作、拓展增量社会网络的基础和重要倚仗。村外增量网络即驻村工作开始后,驻村干部结识的并提供帮助的人。两类村外网络主要为干部提供工具性支持。村内增量网络由村民和村干部构成,作为资源接收方的他们主要为干部提供情感性支持。村内存量网络只是理论衍生物。在网络功能方面,数据分析表明驻村干部的社会网络确实对驻村帮扶成效有着显着影响,并且在制度环境、干部个体与驻村帮扶成效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但是,这些看似统一的概念实则在因果关系中有着不同的维度和相应的作用机制,它们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因果结构模型,不能仅仅通过其中的偏相关关系下结论,而应该进行整体分析。在网络过程方面,干部驻村帮扶可以分为干部选派与村外网络动员、适应融入与村内网络构建、多元协作与村内外网络交融三个阶段,上述社会网络及相关因素在不同阶段面对具体挑战时发挥各自相应作用,最终促成以驻村干部为中心的社会网络成员协同参与驻村帮扶、完成帮扶任务。以这三个分问题的结论为注解,社会网络视角下干部驻村帮扶机制从理论上可以概括为“网络移植”,即干部驻村帮扶实际上通过驻村干部个体创造了更多元的社会网络集结点,并以政治权力和政策制度为外部驱动力,依靠网络成员的公共服务精神、逐利动机和路径依赖的惯性,以责任、利益、契约和交情为纽带,将以驻村干部为中心的、处在城市和科层组织、靠近更大市场的社会网络移植在偏远、涣散的贫困乡村,通过社会网络的拓展与再造,在城市与农村、国家与社会、先富与贫困人群之间织造一张合力攻坚的脱贫之网,促进各主体之间的交流、互信、协作及资源和要素的优化配置,弥合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裂隙,最终实现扶贫、脱贫。
冯金钟[3](2020)在《迈向高收入阶段中国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研究》文中认为从人均国民总收入变化的视角来看,当前的中国正处在由上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社会发展阶段,该阶段经济与社会都在发生剧烈转型,与之伴随的是社会矛盾和问题也日渐增多,甚至还出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的公共安全事件。这是一个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时代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要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进,作为社会治理最重要主体的政府来说,就必须要加强政府社会治理创新,对中国政府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吸收借鉴有关经验,找到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政府社会治理创新之路。本文首先阐述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理论成果,说明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创新点,概述了论文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思路。其次是对政府、政府社会治理、政府社会治理创新、迈向高收入阶段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和阐释,介绍了治理理论、社会转型理论、利益分化理论以及政治系统分析理论等与迈向高收入阶段中国政府社会治理创新密切相关的理论,阐述了迈向高收入阶段中国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再次是系统梳理中国政府社会治理格局历程,介绍中国政府对社会治理战略的探索,分析中国政府社会治理所取得的成效。第四是从社会结构、社会群体、社会心态、社会政策体系四个方面入手,介绍在迈向高收入阶段过程中中国政府社会治理所面临的新形势;同时分析了在迈向高收入阶段中国政府在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存在着文化、制度、体制、机制以及能力等方面的阻力。第五是提出在迈向高收入阶段中国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方向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职能优化;简政放权,实现政府权力有限;加强政府监管,实现政府准确定位;推动机构改革,实现政府结构优化;完善政府运行机制,实现治理方式创新。第六是梳理国内外迈入高收入地区政府在社会治理创新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实践,分析国内外迈向高收入地区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教训,总结国内外迈入高收入地区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最后是提出迈向高收入阶段中国政府社会治理创新应沿着以下基本思路进行: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迈向高收入阶段中国政府社会治理理念创新;二是构建迈向高收入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多元政府社会治理格局;三是深化迈向高收入阶段中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四是构建迈向高收入阶段中国社会治理全过程的运行机制;五是健全迈向高收入阶段中国政府社会治理中的公共安全体系;六是大力提升迈向高收入阶段社会治理者的能力与素质。通过本文的深入研究,主要有以下研究结果:一是对高收入阶段的界定仅仅从传统的经济学视角来看远远不够,还应该从社会学、政治学等多角度对其有一个基本界定,从而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迈向高收入阶段政府社会治理创新问题。二是多种因素的变化导致迈向高收入阶段社会出现了与以往社会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直接决定了该阶段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着力点也与以往有所不同。政府在治理创新方面要注重将自主创新作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源动力,有针对性地全方位搞好迈向高收入阶段政府社会治理。三是迈向高收入阶段,社会结构、社会群体、社会心态、社会政策体系等方面的变化是最为明显,这些变化也就是政府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新形势,只有对其进行深刻地分析,有的放矢地出台相关政府社会治理政策措施,才能更好地提高政府社会治理效果。而在面对新形势的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可能会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产生影响的一些制约因素,其主要包括文化、制度、体制、机制、能力等方面。四是迈向高收入阶段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主要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元社会治理格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全过程运行机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升政府公务人员整体能力素质,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成效。本文研究的最终结论是:从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态势来看,尽管现阶段中国社会的矛盾和问题不少,但完全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内,社会发展的总体态势是稳定和积极向上的。只要政府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就会真正走出一条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政府社会治理创新之路,成功迈入高收入社会。总之,在迈向高收入阶段过程中,新的形势的涌现对我国政府社会治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我国政府在迈向高收入阶段这一激烈而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要更加注重社会治理创新,正确解决中国在迈向高收入阶段过程中社会治理出现的种种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政府带领广大社会成员进行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就是在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推进现代化高速发展的过程。通过创新中国社会治理,相信我们能够成功地解决迈向高收入阶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成功跨入高收入社会阶段,走向更加美好、幸福的未来,成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查安文[4](2020)在《民营中医医院的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 ——以G医院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国家对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营医院逐渐成为为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自2015年以来,国家开始大力支持中医药的发展,相继发布近20项国家级政策,把中医药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赋予中医药行业空前未有的发展良机,往后民营中医医院将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但与此同时,民营中医医院需要面对来自公立医院、私人诊所和专科医院等不同医疗机构的竞争,在运营上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压力。而绩效管理属于优化医疗机构管理能力的重要途经,是保障医院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构建契合可行的绩效评价体系,在民营中医医院的发展中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G民营中医医院为案例,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监管部门对民营中医医院的考核机制,初步构建出融合BSC与KPI的绩效评价体系框架;其次,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应用于G医院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可行性调查,建立了一套基于4个维度、10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的绩效评价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依据实际情况设定其评价标准,并依据设计思路将整体指标体系细分至各个部门及关键人员;最后,运用该绩效评价体系分析上一年度绩效实施综合评分情况,推测出后续应用该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能达成的效益,并提出配套的保障措施。研究发现,2018年G医院综合绩效得分不够理想,但符合预期,四个维度都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整体层面中,学习与成长指标得分最低,患者负担、患者满意度、整体运营效率、内部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不到位之处。根据整体得分情况进行推测,部门层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人员支出与管理费用过高、部门成员流动性大等,个人层面的深层问题主要是员工的专业性与积极性不强导致的。实施设计的指标体系可以帮助G医院从整体层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规范运营流程,扩大医院的品牌效益,实现整体利润的稳定增长;从部门层面,推动专业学科的建设,促进成本费用的管控,保障部门成员的稳定性;从个人层面,加深医患间的沟通,提升员工整体的专业素质,激发工作的积极性。本文设计的指标体系能为未来中小型民营中医医院实施绩效评价及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樊慧从[5](2019)在《《亮剑》的跨文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99年底,都梁讲述主人公李云龙的传奇一生的小说《亮剑》在毫无宣传的情况下凭借口碑成为红极一时的畅销书。2005年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亮剑》成为当年的收视冠军,剧中传达的“亮剑精神”至今仍然具有很高的时代价值。2011年,《新亮剑》在浙江卫视播出引起一阵观剧热潮。《亮剑》经历的数次改编表明了这是一部具有研究价值的作品。本文从跨文本比较的角度展开研究,将《亮剑》的小说、两版电视剧放置于不同的文化语境中进行跨文本研究,通过探讨文本间的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发现不同文本间的转换规律。进而探析不同文本的思想价值及艺术审美价值。在综合分析作品的同时,深入地了解到作品改编的优势以及不足,为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与经验。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阐述《亮剑》跨文本研究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以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改编剧市场日益繁荣,通过对《亮剑》不同文本研究现状的梳理确定跨文本研究的方向,期望通过《亮剑》的跨文本研究为改编剧提供一条可行之路。第一章探讨的是《亮剑》跨文本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方法。梳理《亮剑》的各个版本,使用跨文本的研究方法掌握不同文本之间的异同,得出《亮剑》成功的原因在于不同文本在主题、人物形象、叙事策略以及修辞与符号等方面的巧妙设置,从而能够向改编作品提供一条可行之路。第二章探讨的是《亮剑》不同文本的主题变迁与亮剑精神的当代价值。《亮剑》的小说文本与两版改编剧在主题上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小说侧重于历史与战争中的悲剧式人生带给读者的思考;05版电视剧则注重人物的个性化、典型性的塑造,亮剑精神成为主题;11版《新亮剑》则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扩充了内容,同时对主题进行了扩充。在把握了不同版本主题意蕴后,对两版改编剧对小说文本的“腰斩”的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得出其主题的变化受大众文化、观众接受程度、国家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的结论。最后结合当下亮剑精神广泛传播应用的现象分析其当代价值。第三章探讨的是《亮剑》不同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变迁。本章从英雄人物形象、日军人物形象、以及女性人物形象的角度进行跨文本比较研究,从《亮剑》小说与改编剧文本之间的差异阐述亮剑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的异同,并且在阐述中对不同文本人物形象塑造出现的问题进行审视和思考。不同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各有优劣,在小说文本向电视剧文本跨越的过程中,应该发挥各文本自身的优势。第四章探讨的是《亮剑》不同文本的叙事策略。小说与电视剧均采用线性叙事结构,同时二元对立模式进行了拆解;电视剧在改编过程中对小说叙事情节进行了适当增删,丰富了细节;小说采用多种方式转换叙事视角让读者体会多种情感,电视剧的全知视角符合电视剧自身特点以及电视观众审美习惯;最后不同文本在叙事节奏方面均张弛有力,电视剧也充分发挥了音乐对节奏把控的优势。对叙事策略在《亮剑》不同文本中的运用进行研究,为在小说文本影视化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条新的思路,在改编中需要根据艺术形式的不同对叙事策略进行调整。第五章探讨的是《亮剑》不同文本的修辞与符号。小说文本与改编剧文本的修辞与符号间的不同使用方式归根结底是艺术形式相异造成的,因此在研究《亮剑》小说文本到电视剧文本的过程中就要对修辞与符号进行研究,寻找改编过程中的规律,加以总结应用。结语部分对《亮剑》的小说文本与电视剧文本在主题意蕴、人物塑造和叙事策略以及修辞与符号的系统性研究之后,对改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改编不能囿于忠实原着,而是在原着的基础上加以深化创新。
饶倩楠[6](2019)在《泰北清迈云南华人村祖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汉语在国际上的推广,中文已成为了世界上最具市场价值的语言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本文在应用语言学新兴的研究领域——祖语及祖语教育相关研究的影响下,结合教育人类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调查了泰北安康村云南裔华人家庭、社区和学校中的祖语教育现状,从中总结经验,一方面,以促进祖语的保持和祖语文化的代际传递;另一方面,为汉语国际推广提供新的角度,将当地的祖语视作国家语言资源,为泰国的汉语教学储备人才,促进汉语在泰国的传播。本文先简单介绍选题缘由、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总结国内外祖语及祖语教育相关研究,对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目的进行简单阐述,再分别对祖语及祖语教育等核心概念进行了阐释,并对安康的社区群体构成、群体成员的文化背景、当地的祖语文化传承形式、社区学校教育、居民收入来源和就业结构进行了深入地刻画和描写,为下文的现状分析做准备。本文在教育人类学的背景下,选取泰北云南村安康立德中学作为调查田野点,首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安康村祖语生在家庭、社区和学校场域中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再以“介入者”和“局外人”的身份进入课堂、社区和当地居民家里收集资料,并结合祖语研究理论和教育人类学理念及方法,从全新的角度对当地的祖语使用保持情况及学校低学业成就现象进行了阐述与分析,最后分别从教育人类学视角下家庭、社区的互动和学校教育两个维度对安康的祖语教育提出思考,以期对当地的祖语使用保持及祖语文化的代际传递带来思考,对祖语相关研究有所贡献。
李淑娟[7](2019)在《《健康报》头版报道的健康议题研究(2007-2018)》文中指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健康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受众通过媒体获取信息,媒体传播的健康新闻报道会对受众的生活产生影响。所以,从事健康新闻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建构主义为研究视角,将2007年以来《健康报》的头版报道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探究《健康报》头版报道的议题建构与演变。研究问题包括:(1)《健康报》头版报道建构了什么样的健康议题?(2)《健康报》头版报道是如何建构健康议题的?(3)《健康报》头版报道的健康议题建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通过梳理《健康报》相关文本,对《健康报》头版报道建构的议题内容、议题建构的方式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中的规律,进而探析健康议题建构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当下的健康报道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是一种文本分析,基于学理上的归纳和思考,作为基础研究。全文共五章,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绪论、论述以及结论。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理论基础、核心概念以及研究设计等进行了梳理与介绍。第二部分为论述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以及第五章。第一章主要回答了本研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即《健康报》头版报道建构了怎样的健康议题?主要对新闻报道的消息来源、主题、体裁、事实来源、新闻报道基调以及涉及的地域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和第三章共同回答了本研究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即《健康报》头版报道通过哪些方式对健康议题进行建构,主要从结构和话语两方面进行探讨。第四章对《健康报》头版报道的健康议题建构的总体演变、不足以及启示等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第五章基于前文的归纳总结,主要从政治、科学技术、国民观念以及健康传播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进一步探究健康议题建构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思路不断层层深入,通过分析现象进而探究事物背后的力量。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对本文的论点进行了更加确切的归纳与总结,在此基础上也对本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本文从内容、结构和话语三个方面对2007—2018年以来《健康报》头版报道的文本进行了分析,经研究发现,《健康报》头版报道在健康议题的建构上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报道议题的时代性。第二,报道基调趋于理性。但《健康报》对健康议题的建构并不全面,还没有将健康议题定位成一个对社会公众具有普遍影响的社会问题。经研究发现,《健康报》在公共健康议题的建构方面存在的不足有:第一,健康议题的建构范畴有限。第二,健康议题建构的话语失衡。第三,健康议题建构的思维模式过于单一。为此,为提高我国健康报道水平,笔者认为首先要客观全面的建构健康议题。其次,要平衡多元主体的媒介话语权。最后,要有灵活多元的报道思维。《健康报》头版报道建构的健康议题之所以具有上述特点,主要受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医疗科技、国民健康观念以及健康传播等因素的影响。
孙志云[8](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及基层政府实践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执政为民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所树立的价值导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对执政为民理念进行发展创新,实现对执政实践的有力指导。目标方针确定后,实践的关键在于人。干部是执政实践的执行者,也是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对象,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贯彻,最终要落实到干部的实际行动中,在政府组织执政为民的实践过程中显现成效。为了考察对干部进行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实际效果,本研究从基层视阈切入,对改革开放以来基层政府实践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观察到,改革开放进程中基层政府实践存在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现象,反映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不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指导基层实践的权威性、统一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究其原因,一些基层政府在利益博弈中存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因,对中央利民政策在执行上有所保留,对执政资源的配置、执政方略的选择有所偏好;一些基层干部在多重利益关系影响下体现出“理性经济人”的自利特点,存在认识偏差和逐利行为;基层的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环境、教育主体、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得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有所欠缺。理论研究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本研究在对执政为民理念进行深刻认识、对其基层实践状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研究解决执政为民理念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推动基层政府执政为民实践的对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研究期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察影响干部认识与实践“知行”转换的外在因素,探寻研究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新视野、新途径,由此增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期望引起相关研究者对于干部实践行为的关注,为相关研究者和干部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期望执政为民理念对基层政府实践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更好地实现。本论文共有8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对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进行说明,对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明确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释义,分析利益关系对基层政府实践的影响,对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进行概括。第三章阐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历史渊源,梳理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为民理念的发展创新过程,总结各个历史时期基层政府实践执政为民理念的主要经验。第四章从基层政府与群众、基层政府与中央和上级政府、基层政府之间、基层干部自身4个层次,分析基层政府和干部出现群众观、政绩观、发展观和个体价值观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问题。第五章分析基层政府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原因,对基层政府利益偏好、基层政府博弈、干部私利、基层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不足等因素进行反思。第六章就执政为民价值理性复归和加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进行阐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建构、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进行分析,对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要求进行概括,对执政为民理念教育主要途径和有效性的增强进行阐述,探讨促进干部从认识到实践的“知行合一”问题。第七章提出基层政府坚持执政为民价值导向的实践路向,对加强利益协调、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基层政府实践创新等进行阐述。论文最后结论部分总结了全文主要观点,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努力方向。本文有三个方面创新之处:第一,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问题的理论论域。中国共产党树立了以执政为民理念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本文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内涵和本质进行阐释,并对其理论渊源、历史发展进程与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理论要点,有助于推动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理论体系建构。第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视野。执政为民理念教育作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是要推动执政为民实践。干部是执政为民理念教育对象也是基层政府实践的执行性主体,考察基层政府实践状况可以对干部群体接受执政为民教育的实际成效加以研判。本文从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有效性出发,对基层政府实践状况进行考察,分析基层政府实践所呈现的“价值导向—价值偏离—价值理性复归”演进趋势,探讨如何解决现实的利益矛盾,使接受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干部实现执政为民从认识到实践的“二次飞跃”,促进干部“知行合一”。第三,对如何促进执政为民理念的贯彻落实提出对策,使研究具备了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发挥学科交叉优势,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工具,从中观和微观多层次进行考察,分析基层政府和干部在实践中出现的价值偏离问题及其原因,从价值理性复归和执政为民理念教育、基层政府实践路向两个方面提出对策,为强化执政为民理念的统一引领、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提供参考。
张耀祺[9](2018)在《基于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建设的药品监管信息化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紧密相关,药品安全监管责任重于泰山。我国目前的药品监管模式已经相对成熟,很大程度上震慑了药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违法行为,有效保障了药品市场的安全。但是近年来,我国药品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铬胶囊”、“疫苗事件”等药品安全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药品领域的安全稳定,损害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些问题暴露出我国药品安全监管方面的工作还有待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药品监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及未来药品安全监管的需求,药品监管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本研究基于药品监管法律法规和电子政务等理论依据,从药品监管的实际流程和需求入手,运用文献分析法、调研分析法、调查问卷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药品信息化监管建设进行深入剖析。本文第一章是本研究的综述,简要概括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并详细分析了总体研究框架;第二章对药品、药品监管和信息化监管等相关概念、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并分析了药品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分别介绍了我国传统药品监管方式和信息化监管建设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通过分析文献,了解发达国家药品信息化监管基本情况,并总结可借鉴经验;第五章对天津市药品信息化监管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简要说明;第六章提出发展药品信息化监管的具体建议。本研究在当前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一是注重一体化综合性平台的建设,力求达成“一站式”监管目标;二是注重监管过程的多角色参与,满足不同参与者的需要;三是注重监管手段的扩充,通过视频、声控、定位导航等技术手段实现药品安全的立体化监管。
蒋楠杰[10](2018)在《中国省级文管部门网站建设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下的中国,正在进行着“从管制型国家趋向服务型国家”的巨大转变。因此,借助电子信息化政务系统改善传统政务方式,给社会大众传播政务服务信息和宣传政务理念,构建一个以人民群众为服务导向、以群众诉求为服务目标的新时代服务型政府,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作为信息化浪潮中公共文化服务的前哨站,政府文化管理类站点在电子政务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政府文化管理类站点,既是我国政府对公众提供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人民群众跟政府实现信息双向传递的重要支点。因此,对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网站建设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将成为考量中国服务型政务体系建设情况的一个重要维度。政府文化管理类网站的建设,是政府面向社会提供文化管理服务的重要窗口,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政府文化管理网站建设、运行的水平高低,也决定着政府文化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对网站建设进行评价,针对具体案例的具体问题,采取具体解决方案,发现政府文化管理网站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政府文化管理网站的建设。本研究使用管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统计学等跨学科领域的知识,使用规范调研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式,多角度考量用户意见与专家意见,结合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模型和模糊综合考察的方法,搜集研读相关文献、专家调查分析,研究国内和国外政务站点的发展经验,结合政府政务站点价值评价的要素、绩效分析报告、满意度调研指标,根据指标内容构建体系的指导基本准则,在这些内容框架上,构建基于服务人民群众的政府文化管理部门信息化站点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此外,本课题将选取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网站(http://wgj.sh.gov.cn),作为分析对象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站点各个文化服务维度进行打分,结合影响政府网站服务水平的要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文化水平、本地风俗文化习惯、使用者习惯等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研究表明,构建有利于省级文化管理部门网站深度发展的良好氛围、明确“以普罗大众诉求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加强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站点资源建设、树立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网站为服务中心的意识、建立标准化的政府网站建设体系,应当成为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的首选策略。
二、“社会满意 百姓放心”是医院行风建设的及格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满意 百姓放心”是医院行风建设的及格线(论文提纲范文)
(1)患者满意度视角下秦皇岛市R医院医疗服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满意度 |
2.1.2 顾客满意度 |
2.1.3 患者满意度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服务理论 |
2.2.2 顾客满意度理论 |
2.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3 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
2.3.1 技术水平 |
2.3.2 服务流程 |
2.3.3 医务人员服务态度 |
2.3.4 就医环境 |
2.3.5 医疗费用 |
2.3.6 患者自身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秦皇岛市R医院医疗服务现状分析 |
3.1 秦皇岛市R医院服务现状 |
3.1.1 秦皇岛市R医院概况 |
3.1.2 R医院提升服务水平的主要做法 |
3.2 R医院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 |
3.2.1 问卷研究设计过程 |
3.2.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2.3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3 导致R医院患者满意度不高的主要问题 |
3.3.1 患者对医疗保健基本认知存在偏颇 |
3.3.2 患者难于适应复杂的就医流程 |
3.3.3 患者对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抱有不满情绪 |
3.3.4 患者在医疗后勤服务的需求没有满足 |
3.3.5 患者对医疗收费水平压力较大 |
3.4 R医院患者满意度不高的原因分析 |
3.4.1 政府惠民政策支持不足 |
3.4.2 医院管理制度不甚完善 |
3.4.3 医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
3.4.4 医院就医环境亟待改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内外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先进经验 |
4.1 国内外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概况 |
4.1.1 美国克利夫兰诊所 |
4.1.2 新加坡中央医院 |
4.1.3 台湾坜新医院 |
4.1.4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4.2 相关经验借鉴 |
4.2.1 创新服务模式 |
4.2.2 优化工作流程 |
4.2.3 精细化管理模式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患者满意度视角下秦皇岛市R医院医疗服务改进建议 |
5.1 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
5.1.1 持续加大政府全方位支持 |
5.1.2 实现政府与市场对医疗服务的合理分权 |
5.2 多维度改善R医院现行管理模式 |
5.2.1 推行精细化管理 |
5.2.2 重塑激励机制 |
5.2.3 优化后勤保障 |
5.2.4 开展立体化宣传 |
5.3 全方位提升医护人员综合素质 |
5.3.1 树牢患者至上思维理念 |
5.3.2 打造素质过硬人才队伍 |
5.4 切实改善医院就医环境 |
5.4.1 加强医院病区配套设施建设 |
5.4.2 完善门诊配套服务设施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R医院就诊群众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精准扶贫中干部驻村帮扶机制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精准扶贫中干部驻村帮扶的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一)运动式治理视角 |
(二)干部特质视角 |
(三)制度分析视角 |
(四)嵌入性视角 |
二、既有研究的评述和本文分析视角 |
(一)既有研究的评述 |
(二)本文分析视角:社会网络分析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干部驻村帮扶 |
(一)干部与驻村干部 |
(二)干部驻村帮扶 |
二、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
(一)社会网络 |
(二)社会资本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 |
一、定性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研究法 |
二、定量研究方法 |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因子分析 |
(三)线性回归分析 |
(四)数据来源 |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社会网络理论的研究综述及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社会网络的代表性理论 |
一、强/弱关系理论 |
(一)格兰诺维特与“弱关系的力量” |
(二)边燕杰与“找回强关系” |
(三)解释争议:关系的概念和作用再探讨 |
二、结构洞理论 |
(一)结构洞的概念 |
(二)结构洞的作用 |
三、社会资本理论 |
(一)社会资本的概念内涵 |
(二)社会资本的作用机制 |
四、既有理论研究评述 |
第二节 社会网络分析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 |
一、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参与者网络和社会资本研究 |
二、应急管理与信息传播研究中的社会网络分析 |
三、社会治理中的行为体关系结构和互动机制研究 |
四、公共服务中的网络合作研究 |
五、社会网络分析既有应用评述 |
第三节 社会网络分析框架:基本要素 |
一、“网络特征-网络功能-网络过程”三维度社会网络分析框架 |
二、社会网络分析框架下的干部驻村帮扶机制探究 |
第二章 干部驻村帮扶的历史沿革和结构-制度环境 |
第一节 干部驻村帮扶的历史沿革 |
一、土地革命至解放战争时期(1927年~1949年):“战斗队”也是“工作队”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1978年):“党和国家的代理人” |
三、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1979年~2012年):改革发展稳定的“助推器” |
第二节 精准扶贫的三个阶段和政策架构 |
一、第一阶段:顶层设计及试点探索期(2013年11月~2016年4月) |
二、第二阶段:集中脱贫期(2015年12月~2018年5月) |
三、第三阶段:脱贫总攻期(2018年6月~2020年) |
第三节 精准扶贫中干部驻村帮扶的结构-制度环境 |
一、党政机构 |
二、制度环境 |
三、村庄 |
四、外部市场和社会 |
第三章 驻村干部的社会网络特征分析 |
第一节 驻村干部社会网络的类型划分 |
一、既有的社会网络类型划分 |
(一)个体中心网与社会中心网 |
(二)具体情境下的网络分类 |
二、驻村干部社会网络的类型划分 |
(一)村内存量网络 |
(二)村内增量网络 |
(三)村外存量网络与村外增量网络 |
第二节 变量测量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一、样本情况 |
二、村外社会网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一)关系向的村外社会网络 |
(二)资源向的村外社会网络 |
三、村内社会网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三节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一、信度分析 |
(一)信度分析方法:α信度系数法 |
(二)α信度系数法分析结果 |
二、效度分析 |
(一)效度分析方法:因子分析 |
(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
(三)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
第四节 思考和讨论 |
第四章 驻村干部的社会网络功能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一、社会网络对驻村帮扶成效的直接影响 |
(一)驻村帮扶成效的操作化:脱贫成效和帮扶措施 |
(二)社会网络与驻村帮扶成效 |
二、社会网络在干部个体/制度环境与驻村帮扶成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
(一)个体特质、社会网络与驻村帮扶成效 |
(二)制度环境、社会网络与驻村帮扶成效 |
三、社会网络功能的综合模型 |
(一)存量网络与增量网络 |
(二)社会网络的功能模型 |
第二节 变量测量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一、因变量:帮扶措施与脱贫成效 |
(一)帮扶措施 |
(二)脱贫成效 |
二、自变量:个体特征、制度环境和社会网络 |
(一)公共服务动机 |
(二)社会地位 |
(三)制度环境 |
(四)社会网络 |
三、控制变量:驻村时长 |
第三节 回归分析与模型修正 |
一、多元线性回归:假设检验和模型修正 |
(一)假设(偏相关关系)检验 |
(二)社会网络的中介效应检验 |
(三)模型修正 |
二、结构方程模型:社会网络的功能模型的整体拟合与模型再修正 |
(一)“社会网络的功能模型Ⅰ’”的整体拟合 |
(二)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社会网络中介效应检验 |
(三)社会网络功能模型的再修正 |
第四节 思考和讨论 |
第五章 社会网络与干部驻村帮扶过程: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案例及其分析逻辑 |
一、案例选择 |
(一)时空场的选择 |
(二)案例基本特征 |
二、分析的逻辑 |
第二节 案例分析 |
一、干部选派与村外网络动员 |
(一)选派动因与网络动力 |
(二)阶段挑战和策略 |
二、适应融入与增量网络构建 |
(一)阶段挑战:村庄的排斥和不信任 |
(二)应对策略和阶段结果 |
三、多元协作帮扶与村内外网络交融 |
第三节 思考和讨论 |
第六章 网络移植:干部驻村帮扶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网络移植的对象:驻村干部的个体中心网络 |
一、嵌入乡村的是一张社会网络而不仅是一名干部 |
二、作为移植对象的干部个体网络的特征 |
第二节 网络移植的动力 |
一、外在驱动力 |
二、内在生命力 |
第三节 网络移植的过程 |
一、干部选派与村外网络动员 |
二、适应融入与增量网络构建 |
三、多元协作与村内外网络交融 |
第四节 讨论:干部驻村帮扶何去何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迈向高收入阶段中国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一、关于社会治理的研究 |
二、关于政府社会治理的研究 |
三、关于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研究 |
四、总结与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基本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有所创新 |
二、研究视阈有所创新 |
第五节 研究基本方法与思路 |
一、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二、技术方法 |
第一章 迈向高收入阶段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政府 |
二、政府社会治理 |
三、政府社会治理创新 |
四、迈向高收入阶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治理理论 |
二、社会转型理论 |
三、利益分化理论 |
四、政治系统分析理论 |
第三节 理论分析框架 |
一、迈向高收入阶段作为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系统环境分析 |
二、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四要素分析 |
三、迈向高收入阶段的新时代与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关联互动分析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历程回顾、战略探索及其成效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政府社会治理创新历程回顾 |
一、政府“一元”社会管控格局(1949-1978) |
二、政府与市场“二元”社会管理格局(1978-2002) |
三、政府和市场、社会“多元”协同社会治理格局(2002 至今) |
第二节 中国政府对社会治理创新的战略探索 |
一、社会管理战略初见端倪阶段 |
二、社会管理战略正式形成阶段 |
三、社会管理战略提升并确立为社会治理战略阶段 |
第三节 中国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成效分析 |
一、社会治理体制更加系统化 |
二、社会治理机制更加全面化 |
三、社会治理制度更加法制化和精细化 |
第三章 迈向高收入阶段中国政府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新形势与阻力 |
第一节 迈向高收入阶段中国政府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新形势 |
一、社会结构正在变迁 |
二、新社会群体逐步崛起 |
三、社会心态日渐变化 |
四、社会政策体系需要完善 |
第二节 迈向高收入阶段中国政府社会治理创新主要阻力 |
一、文化阻力:迈向高收入阶段多元文化的负面影响不断涌现 |
二、制度阻力:政府社会治理职能定位不清以及相关法律政策、制度不健全 |
三、体制阻力:社会治理体制还需进一步科学化 |
四、机制阻力:政府社会治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五、能力阻力:部分政府公务人员的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四章 迈向高收入阶段中国政府社会治理创新主要方向与动力 |
第一节 迈向高收入阶段中国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主要方向 |
一、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进一步实现政府职能优化 |
二、在简政放权的同时进一步实现政府权力有限 |
三、在加强政府监管的同时进一步实现政府准确定位 |
四、在推动机构改革的同时进一步实现政府结构优化 |
五、在完善政府运行机制的同时进一步实现治理方式创新 |
第二节 迈向高收入阶段中国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动力 |
一、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根本动力 |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自主推进是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保障性动力 |
三、社会利益结构变化是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主体性动力 |
第五章 国内外迈入高收入阶段地区的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经验总结 |
第一节 国内迈入高收入阶段地区的政府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存在问题与启示 |
一、近年来北京市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存在问题与启示 |
二、近年来上海市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存在问题与启示 |
三、近年来广州市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存在问题与启示 |
第二节 西方高收入国家社会治理创新历史演进、基本模式与经验借鉴 |
一、西方高收入国家社会治理创新的历史演进 |
二、西方高收入国家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模式 |
三、西方高收入国家社会治理创新的经验借鉴 |
第六章 迈向高收入阶段中国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思路 |
第一节 治理理念创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迈向高收入阶段中国政府社会治理理念创新 |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中国政府社会治理理念创新 |
二、塑造“社会公平”的社会治理价值取向 |
三、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理念 |
四、树立现代风险理念 |
五、强化依法治理理念 |
六、强化协商民主理念 |
第二节 治理体系创新:构建迈向高收入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多元政府社会治理格局 |
一、突出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政府社会治理工作的绝对领导 |
二、强化政府负责:突出各级政府在政府社会治理中的主要作用 |
三、强化多元协同:整合优化多种治理资源参与政府社会治理 |
四、鼓励公众参与: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 |
第三节 治理体制创新:深化迈向高收入阶段中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一、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社会治理中的政府效能 |
二、推进政府内部改革:进一步建设与创新社会治理相关配套制度 |
三、完善社会规范体系:打造规范有序的社会治理环境 |
第四节 治理机制创新:构建迈向高收入阶段中国社会治理全过程的运行机制 |
一、在总体上:完善社会矛盾分类调处机制 |
二、在事前上:创新社会矛盾预警排查机制 |
三、在事中上:创新社会矛盾大调解机制 |
四、在事后上:创新应急管理机制 |
第五节 治理策略创新:健全迈向高收入阶段中国政府社会治理中的公共安全体系 |
一、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监管体系 |
二、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
三、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
四、进一步加强网络虚拟空间治理 |
五、进一步加强社会安防体系建设 |
六、进一步促进社会自我治理 |
第六节 治理方法创新:大力提升迈向高收入阶段社会治理者的能力与素质 |
一、突出民生指标:筑牢政府社会治理的根基 |
二、突出基层:紧抓政府社会治理的源头 |
三、突出民众参与度:进一步完善社会多元治理格局 |
四:突出奖惩并重:引导政府社会治理者的行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4)民营中医医院的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 ——以G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文献综述 |
2.1.2 国内文献综述 |
2.1.3 文献评述 |
2.2 绩效评价理论 |
2.2.1 目标设置理论 |
2.2.2 激励理论 |
2.2.3 绩效评价工具 |
3 民营中医医院的绩效评价的现状 |
3.1 民营中医医院的发展现状 |
3.2 监管部门对民营中医医院的评价机制 |
3.3 民营中医医院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3.3.1 绩效评价的意识 |
3.3.2 评价指标的有效性 |
3.3.3 绩效管理人员水平 |
3.4 改进民营中医医院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
4 G医院绩效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G医院简介 |
4.1.1 医院的发展历史 |
4.1.2 组织构架 |
4.2 G医院的绩效评价现状 |
4.2.1 临床人员的评价内容及运用 |
4.2.2 医技人员的评价内容及运用 |
4.2.3 行政人员的评价内容及运用 |
4.3 G医院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 |
4.3.1 绩效评价目标缺乏战略目标的指引 |
4.3.2 绩效评价内容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 |
4.3.3 绩效评价方式缺乏整体性与科学性 |
4.3.4 绩效评价流程缺乏有效沟通及反馈 |
4.4 建立基于BSC与KPI融合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
5 G医院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及应用 |
5.1 G医院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目标及原则 |
5.1.1 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目标 |
5.1.2 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 |
5.2 G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5.2.1 基于BSC与KPI的整体评价指标 |
5.2.2 基于BSC与KPI的部门评价指标 |
5.2.3 基于BSC与KPI的关键员工评价指标 |
5.3 G医院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过程 |
5.3.1 绩效计划与辅导 |
5.3.2 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 |
5.3.3 绩效评价实施过程问题诊断与提高 |
5.4 G医院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效果预估 |
5.4.1 综合评估结果分析 |
5.4.2 绩效指标体系应用的效益 |
5.4.3 应用绩效评价体系的保障措施 |
6 民营中医医院绩效评价体系改进的建议 |
6.1 监管部门评价体系的改进 |
6.2 合理设置绩效评价的目标 |
6.3 完善绩效评价体系的内容 |
6.4 选用适宜的绩效评价方法 |
6.5 优化绩效评价的实施流程 |
7 研究结论与不足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亮剑》的跨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亮剑》跨文本研究的对象、目的、方法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亮剑》跨文本研究的对象:小说及其影视化作品 |
第二节 《亮剑》跨文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和理论基础 |
第二章 《亮剑》不同文本的主题变迁与亮剑精神 |
第一节 小说:历史反思与悲剧美 |
第二节 电视剧:红色经典的衍生 |
一、2005年版电视剧《亮剑》:“野生”英雄完美诠释亮剑精神 |
二、2011年版电视剧《新亮剑》:致敬经典演绎情感纠葛 |
第三节 从小说到电视剧:《亮剑》的“腰斩” |
一、电视剧不能承受之重 |
二、大众文化驱使 |
第四节 亮剑精神的当代价值 |
第三章 《亮剑》不同文本人物形象的变迁 |
第一节 英雄人物形象 |
一、李云龙:难以割舍的英雄情怀 |
二、赵刚: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
三、楚云飞:难为知己难为敌 |
四、英雄群像:个性鲜明的配角 |
第二节 日军人物形象 |
一、日本军官形象 |
二、日本士兵形象 |
第三节 女性形象的塑造 |
一、田雨 |
二、冯楠 |
三、秀芹 |
第四章 《亮剑》不同文本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叙事结构 |
一、线性叙事中的时空 |
二、二元对立叙事模式的拆解 |
第二节 叙事情节 |
一、小说与电视剧:围绕主题进行的增删 |
二、小说与电视剧:细节的魅力 |
第三节 叙事视角 |
一、小说:巧妙的视角变换 |
二、电视剧: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 |
第四节 叙事节奏 |
一、主次故事的穿插与事件安排 |
二、音乐:锦上添花的艺术 |
第五章 《亮剑》不同文本的修辞与符号 |
第一节 不同文本的修辞 |
一、文学修辞 |
二、影视修辞 |
第二节 不同文本中的符号 |
一、身体符号与空间 |
二、人物的符号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泰北清迈云南华人村祖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汉语作为祖语传承在汉语国际传播中的意义 |
二、研究价值 |
三、个人研究兴趣 |
第二节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二、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Heritage language(祖语) 的由来与译名之争 |
二、国外祖语教育研究综述 |
三、近年来祖语研究领域分布 |
四、研究现状评析与研究展望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安康村祖语教育研究设计及背景介绍 |
第一节 对象选择及调查设计 |
一、研究对象选择 |
二、调查设计 |
第二节 背景介绍 |
一、安康村概述 |
二、安康立德中学简介 |
第三章 安康村祖语教育现状调查 |
第一节 安康村语言文字使用现状调查 |
一、家庭语言文字使用现状 |
二、社区语言文字使用现状 |
三、学校语言文字使用现状 |
四、祖语生语言选用现状及年龄分布特点 |
五、安康村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基本结论 |
第二节 安康村祖语教育现状调查 |
一、祖语家庭教育现状 |
二、祖语社区教育现状 |
三、学校中的祖语教育现状 |
第四章 安康村祖语教育的教育分析 |
第一节 祖语使用情况分析 |
一、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促进祖语保持 |
二、家庭和社区祖语环境的重合扩大了祖语使用范围 |
三、主体语言及文化影响了祖语生的语言和文化策略 |
第二节 家庭文化资本及家长教育行为的濡化 |
一、家庭场域中文化资本的代际传递与濡染 |
二、家长的教育行为与祖语使用保持 |
第三节 社区祖语文化濡化与多边互动中的祖语使用保持 |
一、社区祖语文化濡化 |
二、多边互动下的祖语及祖语文化传承 |
第四节 影响学校中的祖语教育的因素及低学业成就归因 |
一、影响学校中的祖语教育的内外部因素 |
二、祖语生低学业成就现象归因 |
第五章 安康村祖语教育思考 |
第一节“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下的安康村祖语教育的思考 |
一、重视祖语价值,增强文化自觉 |
二、培养多元文化意识 |
三、在多边互动中传承祖语及祖语文化 |
四、加强家校文化互动 |
第二节 学校中的祖语教育思考 |
一、发展双语社区教育 |
二、设置地方课程 |
三、编写泰北特色本土华文教材 |
四、强化师资队伍,培养定向本土师资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本研究基本结论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祖语使用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B 安康村基本情况图集 |
附录C 安康立德中学基本情况图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健康报》头版报道的健康议题研究(2007-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理论基础 |
(五)核心概念 |
(六)研究设计 |
一、《健康报》头版报道的内容分析 |
(一)类目构建及编码说明 |
(二)抽样及样本收集 |
(三)样本分析 |
(四)《健康报》头版报道在内容上对健康议题的建构 |
二、《健康报》头版报道的结构分析 |
(一)样本收集 |
(二)《健康报》头版报道文本结构分析 |
(三)《健康报》头版报道在结构上对健康议题的建构 |
三、《健康报》头版报道的话语分析 |
(一)话语风格分析 |
(二)修辞分析 |
(三)《健康报》头版报道在话语上对健康议题的建构 |
四、《健康报》头版报道的健康议题总结 |
(一)《健康报》头版报道的健康议题演变 |
(二)《健康报》头版报道的健康议题建构的不足 |
(三)我国健康报道建构健康议题的启示 |
五、《健康报》头版报道的健康议题建构的影响因素 |
(一)国家医疗卫生政策的导向 |
(二)医疗科技的发展 |
(三)国民健康观念的进步 |
(四)健康传播方式的变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编码表及编码指南 |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及基层政府实践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释义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 |
2.1.1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内涵 |
2.1.2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实质 |
2.2 基层政府实践 |
2.2.1 基层政府实践的概念 |
2.2.2 基层政府实践的主体、客体及其关系 |
2.2.3 基层政府实践的影响因素 |
2.2.4 基层政府实践的价值标准与评估框架 |
2.3 执政为民理念教育 |
2.3.1 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内涵 |
2.3.2 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主客体关系 |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4.1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理论 |
2.4.2 中国共产党建设理论 |
2.4.3 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理论 |
2.4.4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利益理论 |
2.4.5 理论的应用及关系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发展脉络与实践经验 |
3.1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历史渊源 |
3.1.1 秉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传统 |
3.1.2 汲取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 |
3.2 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为民理念的发展创新 |
3.2.1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党的宗旨 |
3.2.2 明确“以经济建设中心”,抓住为民根本 |
3.2.3 强调“三个代表”,保持党的先进性 |
3.2.4 树立“以人为本”核心立场,推动科学发展 |
3.2.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描绘新时代发展蓝图 |
3.3 基层政府贯彻实践执政为民理念的历史经验 |
3.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民谋取实利,赢得人民拥护 |
3.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基层广大民众为主体推动社会变革 |
3.3.3 改革开放时期:满足群众现实需要,激发发展活力 |
3.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 |
第4章 改革开放进程中基层政府实践的价值偏离问题 |
4.1 群众观偏离:基层政府的责权利失衡现象 |
4.1.1 基层政府履责过程中存在公共服务缺位现象 |
4.1.2 基层政府执政过程中群众的政治参与不足 |
4.1.3 基层政府主导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争利行为 |
4.2 政绩观偏离:基层政府对中央利民政策的“选择性执行” |
4.2.1 基层政府“选择性执行”的突出表现 |
4.2.2 “选择性执行”使基层政府绩效产生价值偏离 |
4.3 发展观偏离:基层政府发展实践的价值选择 |
4.3.1 基层政府面临“公平—效率”选择矛盾 |
4.3.2 一些基层政府制定发展策略趋向功利化 |
4.3.3 基层政府采取功利型发展策略产生负面影响 |
4.4 个体价值观偏离:基层干部党风廉政问题 |
4.4.1 “官本位”意识与表现 |
4.4.2 基层干部脱离群众现象 |
4.4.3 贪污腐化与“隐性腐败” |
第5章 基层政府实践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原因反思 |
5.1 基层政府利益主体地位的产生及工具理性膨胀 |
5.1.1 基层政府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 |
5.1.2 利益集团对基层政府产生显着影响 |
5.1.3 社会阶层分化加剧利益冲突 |
5.1.4 基层政府决策存在利益偏好 |
5.2 基层政府博弈挑战政治伦理秩序并导致自身异化 |
5.2.1 纵向博弈对中央—基层政治伦理秩序的影响 |
5.2.2 横向博弈对基层政府组织自身的异化 |
5.2.3 地方保护主义使中央调控面临现实阻力 |
5.3 干部个人主义利益追求对人的物化 |
5.3.1 生活世界中商品价值观的销蚀 |
5.3.2 基层干部的代理人角色 |
5.3.3 制约失效下的权力寻租 |
5.4 基层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不足 |
5.4.1 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对教育主体形成干扰 |
5.4.2 教育者有效性缺失影响受教育者的认同 |
5.4.3 教育方法单一影响教育的实际效果 |
第6章 执政为民价值理性复归和加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 |
6.1 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为旨归 |
6.1.1 提高干部执政为民意识 |
6.1.2 增强干部的政治认同 |
6.1.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
6.1.4 发扬党的宗旨保持优良作风 |
6.2 以培育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实践群众路线 |
6.2.2 端正政绩观权力观,升华人生价值旨趣 |
6.2.3 重塑价值观利益观,统一精神物质生活 |
6.3 科学把握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原则与要求 |
6.3.1 明确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基本原则 |
6.3.2 把握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现实要求 |
6.4 对干部进行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主要途径 |
6.4.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
6.4.2 深化主题教育活动 |
6.4.3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
6.4.4 优化典型示范教育 |
6.5 知行合一:增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 |
6.5.1 发挥基层干部在实践中的主体性作用 |
6.5.2 实现执政为民理念到实践的“二次飞跃” |
第7章 新时代基层政府坚持执政为民的实践路向 |
7.1 推进利益协调突破利益固化藩篱 |
7.1.1 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 |
7.1.2 优化基层政府利益博弈关系 |
7.1.3 促进共同富裕与社会公平 |
7.1.4 共建共享让利于民 |
7.2 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责任 |
7.2.1 加强政府机构效能建设 |
7.2.2 完善群众利益表达机制 |
7.2.3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7.2.4 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
7.3 建设法治政府提供制度保障 |
7.3.1 推进基层法治建设依法治理 |
7.3.2 优化基层权力运行制约机制 |
7.3.3 完善基层考核晋升激励机制 |
7.4 适应社会变革推动政府创新 |
7.4.1 弘扬中华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建设启示 |
7.4.2 推动乡村振兴:Y县经济发展方式考察 |
7.4.3 优化利益表达:L市网络问政状况分析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1:本文研究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表 |
附录2: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基层实践状况调查问卷(A卷) |
附录3: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基层实践状况调查问卷(B卷) |
(9)基于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建设的药品监管信息化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综合概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调研分析法 |
1.4.3 调查问卷法 |
1.4.4 比较分析法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第2章 药品信息化监管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药品和药品监管的相关理论 |
2.1.1 药品的概念 |
2.1.2 药品监管概述 |
2.2 药品信息化监管相关理论 |
2.2.1 电子政务概述 |
2.2.2 药品信息化监管概述 |
2.3 药品信息化监管建设的必要性 |
2.3.1 适应当前监管需要 |
2.3.2 全面提高监管效率 |
2.3.3 实现管理与服务并行 |
2.3.4 促进行政清正廉洁 |
2.4 药品信息化监管的可行性 |
2.4.1 国家政策的支撑 |
2.4.2 技术手段的成熟 |
2.4.3 现有平台的建设 |
第3章 我国药品监管基本情况 |
3.1 我国药品传统监管方式基本情况 |
3.1.1 监督检查 |
3.1.2 飞行检查 |
3.1.3 监督抽验 |
3.1.4 专项检查 |
3.1.5 投诉举报案件办理 |
3.1.6 应急事件处置 |
3.2 我国药品传统监管方式存在的问题 |
3.2.1 监管力量不足 |
3.2.2 事中监管薄弱 |
3.2.3 监管效率低下 |
3.2.4 缺乏政务公开 |
3.3 我国药品信息化监管的开端 |
3.4 我国药品信息化监管发展现状 |
3.4.1 药品生产和流通环节信息化的应用 |
3.4.2 药品稽查执法环节信息化的应用 |
3.4.3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应急处置信息化的应用 |
3.5 我国药品信息化监管的基本进展 |
3.6 我国药品信息化监管存在的问题 |
3.6.1 未形成联动机制 |
3.6.2 缺乏更新与维护 |
3.6.3 缺乏与传统监管手段对接 |
第4章 发达国家药品信息化监管介绍及启示 |
4.1 美国加州药品信息化监管经验 |
4.1.1 背景介绍 |
4.1.2 技术特点 |
4.1.3 技术优势 |
4.2 欧盟药品信息化监管经验 |
4.2.1 背景介绍 |
4.2.2 技术特点 |
4.2.3 技术优势 |
4.3 国外药品信息化发展总结 |
第5章 天津市药品信息化监管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
5.1 天津市药品监管基本概况与特点 |
5.1.1 天津市药品监管基本概况 |
5.1.2 天津市药品监管基本特点 |
5.2 天津市药品信息化监管建设情况 |
5.3 天津市药品监管相关问题调查问卷分析 |
5.3.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
5.3.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5.4 天津市药品信息化监管建设存在的问题 |
5.4.1 缺乏统一规划 |
5.4.2 信息孤岛依然存在 |
5.4.3 缺乏专业人才 |
5.4.4 数据质量不高 |
5.4.5 缺乏必要的政务公开和公众服务渠道 |
第6章 完善天津市药品信息化监管对策 |
6.1 药品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
6.1.1 药品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 |
6.1.2 药品信息化建设基本原则 |
6.2 药品信息化发展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6.2.1 信息监控与现场检查之间的关系 |
6.2.2 信息化监管与信息化服务之间的关系 |
6.2.3 前期投入和后期维护保障之间的关系 |
6.2.4 信息公开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关系 |
6.3 构建药品监管及稽查执法过程中的信息化手段 |
6.3.1 药品审批信息化 |
6.3.2 药品生产环节信息化 |
6.3.3 药品流通环节信息化 |
6.3.4 药品稽查执法环节信息化 |
6.4 完善药品信息化监管平台工作机制 |
6.4.1 信用体系建设及奖惩机制 |
6.4.2 权威信息发布机制 |
6.4.3 在线评估与风险处理机制 |
6.4.4 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中国省级文管部门网站建设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不足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3.1 论文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网站概述 |
2.1 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网站的概念 |
2.2 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网站的功能 |
2.3 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网站运营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构建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网站评价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
3.2 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3.3 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网站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说明 |
3.3.1 网站内容性指标评价说明 |
3.3.2 网站功能性指标评价说明 |
3.3.3 网站技术性指标评价说明 |
第四章 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以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网站为例 |
4.1 上海市文化管理局网站基本情况 |
4.2 上海市文化管理局网站基本评价研究 |
4.2.1 各项指标得分具体情况分析 |
4.2.2 上海市文化管理局网站建设评价结果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论文总结 |
5.2 进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关于文管部门网站评价指标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社会满意 百姓放心”是医院行风建设的及格线(论文参考文献)
- [1]患者满意度视角下秦皇岛市R医院医疗服务问题研究[D]. 李杰. 燕山大学, 2020(06)
- [2]精准扶贫中干部驻村帮扶机制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D]. 蒋晨光. 中共中央党校, 2020
- [3]迈向高收入阶段中国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研究[D]. 冯金钟. 中共中央党校, 2020
- [4]民营中医医院的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 ——以G医院为例[D]. 查安文.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5]《亮剑》的跨文本研究[D]. 樊慧从.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6]泰北清迈云南华人村祖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D]. 饶倩楠.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健康报》头版报道的健康议题研究(2007-2018)[D]. 李淑娟.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及基层政府实践问题研究[D]. 孙志云.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9]基于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建设的药品监管信息化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张耀祺. 天津大学, 2018(07)
- [10]中国省级文管部门网站建设评价研究[D]. 蒋楠杰.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