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来移动通信的技术挑战和解决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李睿[1](2021)在《面向光前传网的智能多节点路由切换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移动互联网使用的普及,以及信息流量的爆炸式增长,光纤网络凭借着传输速度快、通信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被用来承载大规模网络。而光前传网络作为光与无线融合接入网络的重要承载网络是移动通信网络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同时,随着高铁等交通工具的普遍使用,产生了以高移动性为特点的新兴用户业务类型,这对移动通信网络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从高速移动场景下,由于移动用户小区切换更为频繁而产生的通信服务低质量问题出发,从光前传网络入手,设计了面向光前传网络的多节点智能路由切换方案,从而在频繁切换的状态下提高用户通信质量,降低用户通信中断率。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以及创新成果如下:第一,设计了基于类脑发育模型的智能路由机制,在基本的路由选择算法的基础上,通过类似于大脑的机制,使路由策略可以直接快速地与用户和网络状态进行映射。当网络面临巨大的计算压力时,用户可以在通信过程中快速规划最优路由路径,而无需使用底层的长时间路由选择算法,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平均延迟并降低通信中断的可能性。第二,设计了基于改进的PrefixSpan算法的移动用户轨迹预测方案,在高移动性用户切换到下个小区节点之前,对当前用户未来移动轨迹进行预测,从而提前确定用户即将切换的下一个小区节点,预先为用户选择最优路由路径,预留部分资源,使用户到来时可以快速实现通信。第三,设计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光前传网络智能路由方案,深度强化学习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强大的特征提取以及数据表示能力处理强化学习面临的的高维度环境特征,大幅提高了其收敛速度和性能表现。将深度强化学习引入到光前传路由选择中,使光前传网络通信质量更高的最优路由选择。
高玉兰[2](2021)在《协作通信网络中无线资源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第五代(The Fifth Generation,5G)无线通信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部署,超5G(Beyond--5G,B5G)无线通信网络逐渐成为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前沿研究课题。由于爆炸式移动数据流量的增长以及各类新应用场景的不断涌现,B5G无线通信网络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未来移动通信旨在采取更高效的传输技术以持续提升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其次,伴随着物联网和机器类型通信的蓬勃发展,移动智能设备的数量急剧增长,高效的计算任务卸载对于能量受限的移动智能设备尤为重要;第三,随着智能反射面等新型材料的涌现,未来移动通信将实现低成本、低复杂度和低能耗的可持续容量增长。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和发展趋势,为了解决有限的无线资源和蓬勃发展的业务需求之间的矛盾,高效的资源管理已经成为B5G无线通信网络的研究趋势。由于当前对于B5G无线网络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提升网络服务质量和能量效率、并降低时延以及实现成本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协作通信通过网络节点高效协作挖掘分集增益和效能提升,已经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潜在技术。鉴于此,本文面向B5G移动通信的需求,通过协作通信来提升系统的能量效率,降低时延和实现成本,从系统模型、接入方案设计和性能分析三个方面对不同需求的协作通信网络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总结如下:首先,面向能量效率最大化的需求,探索了基站端和需求侧潜在协作行为对系统能量效率和用户体验的影响。通过定义需求侧协调能量效率,以实现基站与需求侧联合协作通信模式。将系统模型建模为在满足基站最大发送功率以及用户期望速率的约束下,通过功率分配来最大化需求侧协调能量效率。通过将原始非凸问题转化为两个易处理的子问题,提出了一种局部最优的传输方案设计。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充分证明了当考虑基站端与需求侧的协作行为时,系统能量效率将会显着提高并且能够自适应地匹配用户的期望服务质量需求。其次,研究了异构无线网络协作通信的能量效率最大化问题。基于用户社会关系信任度的架构,建立了用户间的频谱-功率交易机制。考虑了用户移动的场景,提出了一种社会意识辅助的自适应接入方案来最大化系统的平均能量效率。理论分析揭示了平均虚拟队列时延与平均能量效率的折中关系。此外,分析结果表明,受益于社会关系的优势,社会意识辅助的自适应接入方案能显着提高系统的平均能量效率,且能够增强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再次,研究了设备对设备辅助协作移动边缘计算系统的加权时延-能耗最小化问题。基于移动智能设备的状态和用户间的社会信任度,建立了四种计算任务卸载模式。将系统建模为在满足计算任务时延约束下,通过联合考虑卸载模式选择、接入方案选择、传输功率分配以及算力分配来最小化系统平均加权时延-能耗。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可通过局部策略使得系统平均加权时延-能耗渐近稳定。最后,基于低成本智能反射面这一新载体,结合点对点通信的场景,提出了一种模块化智能反射面结构,以解决智能反射面尺寸过大和用户体验之间平衡的问题:在满足模块大小、反射系数以及源节点最大发送功率的约束下,通过触发模块识别、传输功率分配和无源波束赋形来最大化最小信噪比。将原始NP-难问题松弛为二阶锥问题,提出了最优的触发模块子集、传输方案设计以及降维的无源波束赋形。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充分表明了当在智能反射面引入模块化结构时,智能反射面辅助的协作通信系统的信噪比会显着提高,并且可达速率与系统总功耗之间存在明显的折中关系。
钱志鸿,肖琳,王雪[3](2021)在《面向未来移动网络密集连接的关键技术综述》文中提出在总结密集连接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未来移动通信网络中密集终端接入的关键技术,分析了网络架构及相关技术、密集连接的传输技术和接入技术等几个重点方向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多种连接形式并存的灵活性网络结构。针对上下行覆盖不对称问题,结合用户的服务质量需求,提出了基于上下行分离网络架构的密集终端接入方案,阐述了为应对大规模组网和密集连接需求要实现的网络架构立体化和通信与计算一体化的必要性,并基于太赫兹和区块链等技术对频段向上延伸和频谱资源共享等未来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刘怡倩[4](2021)在《面向5G移动通信的智能网络资源分配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5G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通信行业的服务质量,为用户带来了更加流畅,便捷,快速的通信体验[1]。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将面临更加庞大的用户群体以及更加复杂的业务场景,从而为承载网络带来了海量数据传输以及超低时延通信等挑战。为了利用有限的网络资源创造更加优质的通信体验,亟需更加高效灵活的资源分配策略,实现高移动性,高时效性的业务场景中的高负载传输,优化网络的资源利用效率。本论文围绕5G移动通信网络面向未来海量接入数据和复杂业务场景下的高效网络资源管控需求,研究针对5G移动通信的智能化网络资源分配技术实现方法,深入研究基于5G移动通信的网络资源编排机制,网络资源的实时高效切片和虚拟网络功能迁移下的灵活资源分配方法,在5G移动网络功能模型下实现对网络资源调控技术的创新和优化。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成果如下:第一,针对5G移动通信网络资源“如何划分”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基于5G移动通信网络背景下网络密集、资源分配复杂多样的现状,定义一种基于5G架构的联合资源配置模型。该模型针对高效,快速,灵活等调控需求对5G移动通信网络架构下的网络资源进行详细划分,在宏观角度上实现对跨层资源的联合调控,打破网络结构中分立的资源分配现状。该模型是针对5G移动通信网络面向更高业务需求下对网络资源管理的一种创新解决方案。第二,针对5G移动通信网络切片根据业务需求与网络环境“如何实时分配资源”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构建5G移动网络资源分配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灵活切片资源整合利用方案。该方案通过提出用户在线业务权益度的概念综合时下用户层业务质量与网络资源利用情况,从而实现对网络切片的灵活资源调控。该方案是平衡实时网络资源利用情况与用户业务需求的一种创新解决方案。第三,针对5G移动场景下网络功能迁移时“如何迁移和配置网络资源”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基于虚拟功能的迁移流程提出一种传输资源的控制方案。该方案通过分层时序记忆系统(HTM)对传输内存的动态变化进行预测,在不影响服务性能的前提下实现信息的高效传输,从而节省传输资源的浪费。该方案是一种在虚拟迁移场景下提高传输资源利用率的创新解决方案。
张永刚[5](2021)在《移动通信网中分布式协作缓存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新型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通信的需求从人与人逐渐转向人与物、物与物的交互和协同。大规模增长的物联网应用如虚拟现实、8K直播、远程医疗等使数据服务逐渐由以连接为中心转向以内容为中心。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呈指数级增长,传统的云-端方式无法应对物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高负荷、网络拥塞等问题。多接入边缘计算技术可在网络边缘提供计算、存储与差异化网络服务能力,推动业务平台同移动网络的深度融合,建立具备低时延、高可靠、高速率的电信级服务平台,以提高用户网络体验质量。本文围绕移动通信网中分布式协同缓存部署策略面临的挑战,从联合边缘缓存与终端缓存技术的角度出发,以最小化用户内容获取平均时延及系统能耗为目标,就如何实现蜂窝网络、边缘缓存与终端缓存资源的协同配置与优化展开深入研究,从而减轻骨干网络负荷,避免网络拥塞现象,提高用户体验质量。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总结如下:针对边缘缓存服务器空间有限和单一服务器中内容多样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分布式协同缓存方案。首先考虑在边缘缓存网络中借助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的优势,通过将流行度较高的内容分段存储至不同网络节点处,构建用户内容获取时延最小化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将内容协同部署归结为一种完全背包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内容分布式协同部署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提高系统内容多样性的同时降低了用户内容获取时延。针对移动场景中缓存部署能耗较高的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最小化缓存系统能耗的内容部署策略。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基础上建立双时间尺度的缓存内容部署/更新模型,采用基于Google S2的交通区域划分模型划分用户移动区域,根据移动用户的位置在边缘节点中预先放置高流行度内容,通过分析内容流行度和用户节点意愿,提出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的内容协同部署算法以获得内容动态部署决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内容部署算法可快速收敛并能够有效降低缓存能耗。
汪博[6](2020)在《5G时代XX移动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通信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前导、基础和支柱产业,电信行业是其重要子行业。以5G、光纤通信、三网融合、量子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迭代的影响使得电信业发展呈现出愈加显着的周期变化特点与趋势。5G技术高速率、低延时、大容量等特点使得网络信息传输更加稳定快速,随着5G商用步伐的加快,人类社会正在迈入一个新的5G时代。要想在市场中拥有核心竞争力及获得新的利益增长点,电信运营商就要抓住5G时代的机遇,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深入分析逐步形成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新战略体系,构建起更加高效的竞争机制,切实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顺利实现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本文在研究中,选取中国移动江苏有限公司XX分公司(以下简称XX移动公司)作为案例,对该企业如何在5G时代构建科学合理的转型发展战略开展系统研究。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定量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分析5G时代XX移动公司发展战略,在分析过程中通过PEST分析法,细化分析XX移动公司发展的行业环境,通过IFE矩阵进行了内部资源评估。在5G时代XX移动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战略设计的调整和优化中,最终形成5G时代XX移动公司发展战略。在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方面,本文提出XX移动公司应当引进和培育人力资源、深化内部治理、完善绩效评价、重塑企业文化、加大资金筹措等保障措施。
曲至诚[7](2020)在《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地面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已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单纯依靠传统地面物联网还远不足以实现“万物互联”的远大愿景。相比于地面网络,天基卫星网络具有高、远和广域覆盖的突出特点,对于实现对海上、空中以及地面系统难以覆盖的边远地区的服务有其明显优势,作为地面网络的补充和延伸或将为实现物联网全球无缝覆盖提供强有力支撑。但现有卫星系统通常存在缺乏一般性、通用性、协作拓展能力弱、与地面网络独立建设等缺点,同样难以满足未来“万物互联”对网络灵活性、扩展性、兼容性的需求,故亟需开展天地融合物联网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为未来物联网的天地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论文围绕物联网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服务需求,在综合考虑天地融合物联网结构复杂、业务多样、海量接入、资源受限等特点的基础上,开展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业务模型、多址接入、干扰分析与频谱共享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实现我国未来卫星物联网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基础。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传统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通信系统相互独立、融合互通性差,难以满足未来物联网“万物互联”的需求。针对该问题,论文在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融合研究基础上,借鉴地面5G移动通信的先进思想,结合卫星物联网潜在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天地融合的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同时,考虑系统资源开销与潜在应用场景,基于该架构提出面向轻量级控制的高效可信通信流程。最后,利用该架构的天地融合设计,从系统资源灵活调度与使用的角度提出天地协同组网机理,研究星地联合接入调度框架与分簇协作传输机制,通过上述设计为系统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灵活调度提供基础。(2)在未来低轨卫星物联网全球化、多领域的应用趋势下,低轨卫星星座的高动态以及物联网业务分布的不均匀性将会给系统的性能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该问题,论文在对低轨卫星物联网的潜在应用类型和业务种类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卫星物联网应用的全球分布趋势,提出基于随机变参分析的全球物联网业务分布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结合卫星的运动规律对系统中不同节点不同时刻的业务量进行分析;通过遍历分析系统中的节点,明确卫星物联网应用分布对系统性能产生的影响,为设计更加合理的系统资源分配方式提供支撑。(3)未来全球覆盖、海量接入的服务场景下,低轨卫星物联网系统中单节点将不可避免地遭遇用户数据碰撞问题。针对该问题,论文在随机多址接入技术研究基础上,结合低轨卫星动态特性与功率差异,提出一种基于导航辅助及环状功率控制的上行准同步容碰撞随机接入方案;该方案利用导航信息完成准同步接入从而简化收端设计,同时,利用环状功率控制提升系统的捕获效率;随后,对系统的捕获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功率控制对系统捕获效率的提升作用,并验证了所提方案在低轨卫星物联接入场景下较同类型方案在系统吞吐率上有显着提升。(4)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作为空间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频谱资源严重不足的背景下,与网内其他系统及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在频率共用时所产生的干扰问题将使全网高效运行受到掣肘。针对上述问题,论文立足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提出了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系统干扰分析模型。在对低轨卫星物联网潜在的受干扰场景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从时间、空间、频率、功率多个维度对空间节点可存在性进行了研究,结合卫星的运动规律提出了轨道和频率联合分析模型,以所提联合干扰分析模型为依托对卫星系统间干扰及星地干扰场景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所列潜在场景的细分深入探究,明确了与低轨卫星物联网共享频率的空、地节点对其产生的干扰情形;随后,针对低轨卫星物联网系统和地面移动系统之间进行频谱共享的其中一类场景,以发射功率和地面系统的干扰门限为约束,以最大化时延受限容量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功率控制的频谱共享方法,为今后系统频率资源分配与频率共用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卓干兵[8](2020)在《蜂窝网络中D2D通信无线资源分配算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近几年万物互联业务的高速发展,数据流量的指数式增长,导致无线频谱资源紧缺的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学者们提出在5G通信中引入设备到设备直通(Device-to-Device,D2D)通信技术来缓解这种现象。在传统蜂窝网络中引入D2D通信技术不仅能够提高频谱利用效率和系统容量,还能降低信息传输时延以及小区基站负载压力,但是,利用该方案实现D2D通信用户与蜂窝用户的频谱资源共享的同时,通信用户彼此之间还引入了同频干扰,干扰严重时将会影响两者通信质量甚至不能通信。为了有效降低D2D通信技术在系统中引入的同频干扰,提升蜂窝网络的系统性能,需要对系统进行合理且有效的通信资源分配,对此,本课题将针对通信网络中蜂窝用户的上行链路频谱资源分配、D2D用户发送功率控制以及D2D用户模式选择方案展开研究,探求合理高效的资源分配算法,从而在降低蜂窝网络中同频干扰的同时,提高系统频谱利用率。本文主要研究单小区混合蜂窝网络中用户通信资源分配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部分:(1)第三章蜂窝网络中D2D通信的模式选择和信道分配算法。该算法通过获取蜂窝网络中的用户地理位置信息实现干扰最小的信道分配,再借助贪心算法进行模式选择,达到最小化复用模式下用户之间的同频干扰。仿真结果表明,本章提出的模式选择和信道分配方案能够在最大化蜂窝网络系统吞吐量的同时,最小化同频干扰。(2)第四章蜂窝网络中基于和声搜索的D2D通信功率控制算法。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再引入全局自适应和声搜索算法,新算法动态的调整复用模式下D2D发送端的发送功率,减少同频干扰,缓解小区基站负载压力。仿真结果表明,本章提出的联合模式选择、信道分配和功率控制算法在保证系统通信用户的通信质量的同时还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总吞吐量。(3)第五章蜂窝网络中基于改进正比例公平的D2D通信资源调度算法。本章中系统通信用户按正比例公平原则进行调度优先级划分,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调度,保证信道状态较差的D2D通信用户优先获得被调度的机会,从而实现在最大化系统总吞吐量的同时保证系统通信用户的调度公平性。仿真结果表明,本章提出的改进正比例公平D2D通信资源调度算法能够实现在最大化系统吞吐量和用户调度公平性之间的折中。
刘赟宇[9](2020)在《泛在学习视域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信息技术发展使得人类生活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互联网+教育给传统教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信息技术革命已经逐步渗透到教育领域并引发教育由内而外的变革。无所不在的泛在网络为泛在学习提供了基础,泛在学习实现了“人人、处处、时时”的学习,也就是4A学习,任何人(Anyone)、任何地方(Anywhere)、任何时间(Anytime)使用手边任何工具(Anydevice)来进行的学习活动,随之而来的是高等院校师生对新形势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得传统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我国良好的网络基础,师生们通过手机、电脑等工具在家中上网获取信息和开展泛在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在空间和时间维度的限制,以其灵活性、便捷性、经济性和人性化的这些优势弥补了传统方式的不足,为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高职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占据半壁江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活动,形成可借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规律,在泛在学习视域下构建新型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本身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梳理和核心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分析互联网+教育给传统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结合线下教学到线上教学的转变,剖析学习方式演变过程和发展规律。(2)在泛在学习视域下,梳理高职教育教学模式五个构成要素及彼此关联,分析教学环境,总结教学理论,归纳了结绳学习规律和泛在学习变维规律,结合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依据五个构成要素构建教学模式。(3)在分析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采用自然实验法进行高职教育通信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移动通信基站运行与维护》的教学实验,其中的理论课程主要采用线上学习,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开展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活动;实训课程采用仿真软件、演示视频、虚拟现实等教学手段,遵循知识可视化、内容情境化、动手动脑的教学理念,开展实训课程教学活动,并通过教学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对比验证教学效果。(4)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确定教学模式有效性的评价指标,构建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教学模式提供评价方法和依据。研究具有三个创新点。第一是基于泛在学习在时间、空间、虚实之间维度变化的特点,结合结绳学习规律和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梳理教学模式五个构成要素及彼此关联,构建了泛在学习视域下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达到学生精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目标,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第二是基于泛在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首次采用自然实验法对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实验,验证了泛在学习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为后续开展相关教学研究提供了方法。第三是从理念和方法上,突出融合创新。在研究思路上,力求将教育学与工学有机融合,结合互联网+教育的信息化时代背景,用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问题,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窦中兆[10](2020)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自组织及反向散射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移动通信已逐步进入5G时代,2G/3G/4G/5G/Wi Fi等多种接入技术以及异构网络(宏蜂窝、微蜂窝、飞蜂窝、5G小小区)的共存,使网络复杂度大幅增加,现有蜂窝移动网络在部署、运维和优化难度方面骤增。因此,加强网络运维自动化、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是运营商的迫切需求。自组织网络(Self-Organizing Network,SON)技术借助于先进的优化算法,能够简化网络部署和降低人工干预,从而提升运维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本文以SON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及工程应用现状和需求展开讨论,跟踪和总结了国际重要项目机构或标准化组织关于SON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SON工程的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在移动通信网上有效运用SON技术开展研究。5G上行覆盖严重受限,使得5G网络部署面临巨大成本压力。针对动态频谱共享这一新技术,开展4G/5G频谱的动态共享试验研究,对于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节约5G网络投资意义重大。借助“一带一路”国际重大项目,为了应对5G组网部署面临的挑战,利用5G新技术引入的试验契机,我们组建了4G/5G试验网环境,对4G/5G网络共存状态下的动态频谱共享方法进行研究与实验验证,相关研究对于当前5G的组网部署具有重大意义和工程价值。在进行无线传感网络自组织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发现,能效和电源供给问题始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有待解决的一个基础瓶颈问题,对当前学术界兴起的在低功耗甚至零功耗的状态下进行通信的反向散射技术方向进行了追踪研究。作为低能量通信系统的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技术,环境反向散射技术兼备无线的便捷性和绿色通信的低能耗特点,是一项很具有商业价值和潜力的无线技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目前LTE蜂窝移动网络在网络部署、运维和优化所面临的挑战,系统调研了包括SON技术在内的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技术的相关进展及工程应用,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主要的算法。(2)对SON算法中的动态频谱共享算法(Dynamic Spectrum Sharing,DSS)进行了重点研究,利用组建的4G/5G试验网环境,研究4G/5G补充上行及动态频谱共享方法。设计了4G/5G频谱资源共用的PRB分配原则(4G/5G动态频谱共享的资源分配原则),评估开启4G/5G动态频率共享后,获得的网络上行速率增益以及对4G现有网络关键性能指标和4G网络上行干扰电平的影响程度。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开启动态频率共享,可获得平均2.43倍的上行速率增益,并且对4G网络的干扰影响比较小,并未对4G网络现有用户的感知及4G网络性能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验证了所提分配原则的有效性。(3)将反向散射技术引入到高铁场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提出一种反向散射辅助无线传输方案(Backscatter Aided Wireless Transmission,BAWT),以减少信号穿透损耗并提高信道估计性能;并针对BAWT和传统无线直传方案(Direct Wireless Transmission,DWT)进行了收发信机设计,包括信道估计以及信号检测。在信道估计方面,通过比较BAWT、DWT传输方案,BAWT方案信道估计的准确性优于DWT方案。在信号检测方面,BAWT方案整体优于中继技术和DWT方案。与高铁无线通信的现有直传和中继技术相比,利用环境反向散射技术可以改善高铁场景下的现有无线通信系统性能。针对广域环境下的环境反向散射通信,提出了一种高铁场景下环境反向散射的链路预算方法,从链路预算角度论证了BAWT方案在广域环境下实现的可行性。(4)推导了环境反向散射辅助无线传输方案(BAWT)的信道容量的下限和上限。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在相同SNR情况下,BAWT信道容量高于DWT信道容量,BAWT方案可获得明显的信道容量提升。此外,BAWT方案在增加信道方差时,相对传统DWT方案可以获得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二、未来移动通信的技术挑战和解决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未来移动通信的技术挑战和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光前传网的智能多节点路由切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工作和论文组成 |
1.3.1 主要工作 |
1.3.2 论文组成 |
第二章 面向光前传网的智能多节点路由切换方案 |
2.1 5G光前传网 |
2.2 光前传网智能多节点路由切换方案 |
2.3 基于类脑发育模型的智能路由机制 |
2.4 仿真与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PrefixSpan算法的移动用户轨迹预测方案 |
3.1 移动用户轨迹预测方案分析 |
3.2 基于PrefixSpan算法的移动用户轨迹预测方案 |
3.2.1 序列模式挖掘概述 |
3.2.2 PrefixSpan算法 |
3.2.3 基于PrefixSpan算法的用户轨迹的移动挖掘算法设计 |
3.3 仿真与结果分析 |
3.3.1 仿真设计 |
3.3.2 仿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能路由机制 |
4.1 深度强化学习 |
4.1.1 强化学习理论基础 |
4.1.2 深度学习理论基础 |
4.1.3 深度强化学习算法 |
4.2 光前传网络智能路由机制 |
4.2.1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能路由算法设计 |
4.2.2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能路由模型训练 |
4.3 仿真与结果分析 |
4.3.1 仿真设计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论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协作通信网络中无线资源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协作通信概述 |
1.1.2 无线资源管理概述 |
1.1.3 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协作通信网络中能量效率最大化 |
1.2.2 协作通信网络中最小化时延 |
1.2.3 低成本协作通信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能量效率优先的基站与用户联合协作功率分配 |
2.1 引言 |
2.2 系统描述 |
2.2.1 信号模型 |
2.2.2 目标函数:DSC-EE |
2.3 问题建模与问题转化 |
2.4 DSC-EE的优化 |
2.4.1 优化问题P2 的功率分配 |
2.4.2 问题P3 的分析 |
2.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能量效率最大化的联合节点选择和资源分配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 |
3.2.1 通信模型 |
3.2.2 社会关系模型 |
3.3 基于社会意识的D2D协作通信模式 |
3.4 动态节点选择与问题建模 |
3.4.1 瞬时数据速率 |
3.4.2 动态节点选择 |
3.4.3 优化问题建模 |
3.5 基于Lyapunov理论的动态节点选择 |
3.5.1 问题P1 的解决方案 |
3.5.2 问题P2 的解决方案 |
3.6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时延最小化的计算卸载模式选择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3 计算卸载模式 |
4.3.1 本地卸载 |
4.3.2 直接云端卸载 |
4.3.3 社会意识辅助的节点协作计算卸载模式 |
4.4 动态卸载模式选择和问题建模 |
4.5 基于Lyapunov的卸载模式选择 |
4.6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成本IRS辅助通信的多资源联合管理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和问题建模 |
5.2.1 触发模块子集识别 |
5.2.2 凸松弛和问题建模 |
5.3 基于two-block ADMM的优化解决方案 |
5.3.1 触发模块子集识别 |
5.3.2 最大-最小SINR优化 |
5.3.3 算法总结 |
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4.1 仿真环境设置 |
5.4.2 Two-block ADMM算法验证 |
5.4.3 性能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部分公式的证明与推导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面向未来移动网络密集连接的关键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进展 |
2.1 网络架构及相关技术 |
2.2 密集连接的传输技术 |
2.3 密集连接的接入技术 |
3 方案探讨 |
4 技术展望 |
4.1 网络架构立体化 |
4.2 通信计算一体化 |
4.3 频段向上延伸 |
4.4 频谱资源共享 |
5 结束语 |
(4)面向5G移动通信的智能网络资源分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5G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研究进展 |
1.2.2 网络资源分配技术研究进展 |
1.3 主要工作和论文组成 |
1.3.1 主要工作 |
1.3.2 论文组成 |
第二章 基于5G移动通信网络架构的资源分配机制 |
2.1 5G移动通信网络资源分析 |
2.1.1 5G移动通信网络架构概述 |
2.1.2 5G移动通信网络资源划分 |
2.2 基于5G移动通信网络架构的资源分配机制 |
2.2.1 基于5G网络架构的资源分配模型 |
2.2.2 资源分配优化算法设计 |
2.3 仿真及数据分析 |
2.3.1 仿真环境与评价指标 |
2.3.2 仿真结果与数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在线业务权益度的网络切片资源分配机制 |
3.1 5G移动网络资源切片方案分析 |
3.1.1 5G切片技术概述 |
3.1.2 切片实时性资源分配性能分析 |
3.2 基于用户业务权益度的网络资源切片设计 |
3.2.1 5G移动通信实时资源分配模型 |
3.2.2 基于用户权益度的实时资源分配的算法设计 |
3.3 仿真及数据分析 |
3.3.1 仿真环境与评价指标 |
3.3.2 仿真结果与数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分层时序记忆的虚拟迁移资源优化机制 |
4.1 5G移动资源虚拟网络功能迁移分析 |
4.1.1 5G网络虚拟功能实时迁移概述 |
4.1.2 分层时序记忆系统(HTM)概述 |
4.2 基于分层时序记忆系统的5G虚拟网络功能迁移机制 |
4.2.1 虚拟迁移资源优化模型设计 |
4.2.2 虚拟迁移资源优化算法设计 |
4.3 仿真及数据分析 |
4.3.1 仿真环境与评价指标 |
4.3.2 仿真结果与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论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移动通信网中分布式协作缓存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多接入边缘缓存技术研究现状 |
1.3.2 终端缓存技术研究现状 |
1.3.3 分布式协同缓存策略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论文主要工作 |
1.4.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分布式协作缓存相关技术 |
2.1 多接入边缘计算缓存 |
2.1.1 多接入边缘缓存基础理论 |
2.1.2 多接入边缘缓存特点 |
2.1.3 多接入边缘缓存优势 |
2.2 D2D通信技术 |
2.2.1 基于资源共享模式的分类 |
2.2.2 基于设备发现方式分类 |
2.2.3 基于控制方式分类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MEC-D2D分布式协作缓存时延优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和问题描述 |
3.2.1 系统模型 |
3.2.2 内容分段获取模型 |
3.2.3 信道干扰模型 |
3.2.4 问题描述及问题建模 |
3.3 基于动态规划的协同缓存策略 |
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DDPG的分布式协作缓存能耗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与问题描述 |
4.2.1 分布式协作缓存系统模型 |
4.2.2 基于DT-MDP的缓存模型 |
4.2.3 内容流行度 |
4.2.4 基于Google S2的交通区域划分及用户移动模型 |
4.2.5 缓存节点选择 |
4.2.6 内容传输模型 |
4.2.7 优化目标 |
4.3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分布式协作缓存算法 |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成果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6)5G时代XX移动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方法 |
1.3.1 研究的方法和准备解决的问题 |
1.3.2 研究的内容和路线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研究概念的界定 |
2.1.1 5G的概念与标准 |
2.1.2 中国移动公司 |
2.1.3 发展战略 |
2.2 5G时代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 |
2.2.1 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
2.2.2 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社会影响 |
2.2.3 5G时代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 |
2.3 运营商转型发展战略研究分析工具 |
2.3.1 宏观环境(PEST)分析法 |
2.3.2 层次分析(AHP)分析 |
第三章 5G时代XX移动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5G时代XX移动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策推动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推动 |
3.2 5G时代XX移动公司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2.1 电信运营行业发展现状 |
3.2.2 5G时代XX移动公司的波特五力分析 |
3.3 5G时代XX移动公司外部因素矩阵(EFE)分析 |
3.3.1 外部关键因素评价模型(EFE) |
3.3.2 外部关键因素评价指标确定 |
3.3.3 外部关键因素评价指标权重 |
3.3.4 评价指标评分来源 |
3.3.5 EFE矩阵分析 |
第四章 5G时代XX移动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战略设计 |
4.1 XX移动公司需求分析 |
4.2 XX移动公司产品战略 |
4.2.1 市场拓展战略 |
4.2.2 基础设施战略 |
4.2.3 客户服务战略 |
4.2.4 产业发展战略 |
4.3 XX移动公司营销和服务优化 |
4.3.1 产品客户定位的优化 |
4.3.2 产品协同的优化 |
4.3.3 产品内部流程的优化 |
4.3.4 产品拓展的优化 |
4.4 5G时代XX移动公司内部资源评估 |
4.4.1 XX移动公司内部资源评估模型 |
4.4.2 XX移动公司内部资源评估的指标确定 |
4.4.3 XX移动公司内部资源评估的指标权重 |
4.4.4 XX移动公司内部资源评估的分析 |
第五章 5G时代XX移动公司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引培人力资源 |
5.2 深化内部治理 |
5.3 完善绩效评价 |
5.4 重塑企业文化 |
5.5 加大资金筹措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天地融合信息网络发展情况 |
1.2.2 物联网业务特征与业务模型研究现状 |
1.2.3 面向海量连接/接入的多址接入技术研究现状 |
1.2.4 空间频谱资源使用与协调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 |
2.1 引言 |
2.2 空间信息网络体系架构 |
2.3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 |
2.3.1 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设计 |
2.3.2 面向轻量级控制的高效可信通信流程设计 |
2.4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协同组网机理 |
2.4.1 星地联合接入调度框架 |
2.4.2 分簇协作接入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球卫星物联网集总业务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全球卫星物联网业务特征分析 |
3.3 低轨卫星物联网全球业务集总建模 |
3.3.1 周期业务的叠加性分析 |
3.3.2 低轨卫星物联网全球业务建模方法 |
3.4 仿真与分析 |
3.4.1 仿真场景与参数设置 |
3.4.2 仿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碰撞容忍的卫星物联网上行随机接入技术 |
4.1 引言 |
4.2 研究现状与场景分析 |
4.2.1 卫星系统上行随机接入技术研究现状 |
4.2.2 上行随机接入系统场景分析 |
4.3 基于导航辅助及环状功率控制的上行准同步容碰撞随机接入方案 |
4.3.1 物联网终端接入过程设计 |
4.3.2 SIC接收机工作流程 |
4.3.3 系统性能理论分析 |
4.4 仿真与分析 |
4.4.1 仿真场景与参数设置 |
4.4.2 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干扰分析与频谱共享策略 |
5.1 引言 |
5.2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系统干扰场景分析 |
5.2.1 卫星系统间干扰 |
5.2.2 星地间干扰 |
5.3 干扰分析模型与频谱共享策略 |
5.3.1 空间节点可存在性模型 |
5.3.2 轨道和频率联合分析模型 |
5.3.3 星地干扰分析模型 |
5.3.4 基于最优功率控制方法的星地频谱共享策略 |
5.4 仿真与分析 |
5.4.1 卫星系统间干扰 |
5.4.2 星地间干扰 |
5.4.3 星地间频谱共享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蜂窝网络中D2D通信无线资源分配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D2D通信关键技术 |
2.1 D2D通信技术 |
2.1.1 D2D通信技术优势 |
2.1.2 D2D通信技术应用场景 |
2.1.3 D2D通信系统架构 |
2.1.4 D2D通信中存在的挑战 |
2.2 D2D通信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 |
2.2.1 模式选择 |
2.2.2 资源分配 |
2.2.3 功率控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2D通信模式选择和信道分配方案 |
3.1 场景描述 |
3.2 基于贪心策略的D2D通信模式选择和信道分配算法 |
3.2.1 问题描述及建模 |
3.2.2 模型求解及算法设计 |
3.3 实验仿真与分析 |
3.3.1 仿真参数设计 |
3.3.2 仿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和声搜索的D2D通信功率控制方案 |
4.1 系统模型 |
4.1.1 场景描述 |
4.1.2 模型建立 |
4.2 基于和声搜索的D2D通信的功率控制算法 |
4.2.1 问题描述 |
4.2.2 经典和声搜索算法 |
4.2.3 自适应全局和声搜索算法 |
4.3 实验仿真与分析 |
4.3.1 仿真参数设计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改进正比例公平的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案 |
5.1 系统模型 |
5.2 基于正比例公平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案 |
5.2.1 正比例公平准则 |
5.2.2 改进的正比例公平准则 |
5.2.3 模型设计及算法设计 |
5.3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实验仿真部分程序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9)泛在学习视域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第2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第3章 学习方式演变及泛在学习产生 |
3.1 学习方式的演变及泛在化趋势 |
3.2 泛在学习的技术基础 |
3.3 泛在学习的课程形式 |
第4章 泛在学习视域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构建 |
4.1 教学模式及其构成要素 |
4.2 职业教育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规律分析 |
4.3 教学环境构建 |
4.4 教学目标及学情分析 |
4.5 教学活动分析 |
4.6 教学评价 |
4.7 教学模式构建 |
第5章 泛在学习视域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实践 |
5.1 设计原则 |
5.2 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 |
5.3 实训课程的教学实践 |
5.4 数据分析及教学效果评价 |
第6章 教学模式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6.1 评价原则 |
6.2 评价方法 |
6.3 评价指标确定 |
6.4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着作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10)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自组织及反向散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1.2 移动通信系统中自组织技术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3 环境反向散射技术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的主要贡献和结构安排 |
1.2.1 主要贡献 |
1.2.2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基本理论和目前研究现状 |
2.1 引言 |
2.2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自组织技术研究现状及工程进展 |
2.2.1 SON技术的功能、用例及标准化研究进展 |
2.2.2 SON主要研究算法 |
2.2.3 有关SON的主要研究成果 |
2.2.4 SON工程应用现状 |
2.2.5 SON未来的挑战和研究方向 |
2.3 动态频谱共享的研究现状及工程进展 |
2.3.1 频谱分配的主要方式及存在问题分析 |
2.3.2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动态频谱分配的研究现状 |
2.3.3 动态频谱共享的标准化、工程应用及开放问题 |
2.4 反向散射技术基本理论及研究现状 |
2.4.1 反向散射技术的通信原理 |
2.4.2 反向散射技术的信道编码、调制及信号检测 |
2.4.3 环境反向散射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开放问题 |
2.4.4 智能反射面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4G/5G网络动态频谱共享方法研究与实验验证 |
3.1 5G组网部署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法研究 |
3.2 试验网环境及网络参数描述 |
3.2.1 测试场景及参数配置 |
3.2.2 试验网测试内容 |
3.3 4G/5G频谱共享方法(资源的调度及PRB分配原则) |
3.4 SUL和DSS技术的近点与远点场强分割点设计 |
3.5 SUL和DSS的实际应用效果 |
3.6 开启SUL和DSS对现有4G网络的影响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铁场景下基于环境反向散射辅助的无线传输方案设计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2.1 直接无线传输(DWT)方案 |
4.2.2 反向散射辅助无线传输(BAWT)方案 |
4.2.3 传输目标 |
4.3 BAWT链路预算分析 |
4.4 DWT方案的收发信机设计 |
4.4.1 信道估计及信号检测 |
4.5 BAWT方案的收发信机设计 |
4.5.1 时变信道f_0和f |
4.5.2 信道估计及信号检测 |
4.6 仿真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铁场景下环境反向散射辅助的无线传输容量分析 |
5.1 引言 |
5.2 DWT方案容量分析 |
5.3 BAWT方案容量分析 |
5.4 BAWT方案容量上下限 |
5.5 仿真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论文所做的工作 |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未来移动通信的技术挑战和解决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光前传网的智能多节点路由切换技术研究[D]. 李睿.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协作通信网络中无线资源管理策略研究[D]. 高玉兰.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面向未来移动网络密集连接的关键技术综述[J]. 钱志鸿,肖琳,王雪. 通信学报, 2021(04)
- [4]面向5G移动通信的智能网络资源分配技术研究[D]. 刘怡倩.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5]移动通信网中分布式协作缓存机制研究[D]. 张永刚.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6]5G时代XX移动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汪博.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7]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D]. 曲至诚.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8]蜂窝网络中D2D通信无线资源分配算法研究[D]. 卓干兵.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9]泛在学习视域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研究[D]. 刘赟宇.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6)
- [10]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自组织及反向散射技术研究[D]. 窦中兆.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