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畜牧业社会化三种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吴越[1](2021)在《齐齐哈尔市现代畜牧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评价研究》文中认为
梁勤芳[2](2021)在《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融合这一问题的研究最早出现于国外的信息通信行业。随后,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阐释。具体来讲,产业融合是指在同一产业内部的不同行业间或者不同产业间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他们之间相互渗透、交叉融合,最终形成一个新的产业。进一步分析,为使农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三产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可以把农业作为基本依托,实行集约化跨界配置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以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本文基于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进行深层次研究。产业融合,指代基于畜牧业进行的产业融合发展。本文中的三次产业是指,以畜牧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以畜牧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以销售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产业融合是新巴尔虎右旗产业结构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巴尔虎右旗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这一课题,就要充分结合当地的民族特色和地域差异,积极依托畜牧业发展,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促进新巴尔虎右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本文借鉴了前辈们对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成果,从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的视角探索其发展规律。本文运用赫芬达尔指数法,测算新巴尔虎右旗2010-2019年间的畜牧业产业融合度,并进行融合度分析。文章由五部分组成,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引言部分:阐明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及评述。第一章相关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分析部分。本章界定了论文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三次产业和产业融合,并对本文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产业集聚理论、分工理论及产业链理论进行系统阐述。第二章阐述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现状。第一,分析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基础。第二,分析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举措。第三,分析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典型村”的发展现状,即“芒来”产业融合模式与“七村”产业融合模式。第三章对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程度进行测算及评价。本文运用赫芬达尔指数法,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表明,在2010-2019年间,新巴尔虎右旗畜牧业与种植业、加工业及旅游业处于中高度融合范畴内,并有小幅波动,呈现出产业融合度总体提高的趋势。第四章分析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指出新巴尔虎右旗存在产业结构安排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扶持力度不够、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滞后等问题。第五章提出促进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在对本课题现状研究、融合度测算以及存在问题分析后,提出确立畜牧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和思路、拓宽畜牧业产业融合发展空间、创新畜牧业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强化推动畜牧业产业融合发展措施、优化畜牧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外部环境的对策,为进一步促进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范海燕[3](2021)在《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内在逻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是马克思在合理吸收、批判继承前人先进优秀思想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工人阶级、投身社会实践,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发现人、认识人、承认人、解放人的思想精华,是最普遍的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在批判、建设和革命中追求进步和解放的科学。人类解放思想是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的一根红线,这根红线自始至终融润于马克思思想的各个方面和整个思想体系。从整体来看,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起点--现实的人为理论基础,运用政治经济学来批判和检验,落脚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向。人类解放思想贯穿于马克思整个体系,真正包含了马克思思想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解放是马克思全部思想的价值旨归。对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思想内在逻辑的归纳,有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人是目的的思想出发点,有助于指引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论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采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从历史、理论、现实相结合的三重维度来架构论文的基本思路,对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历史演进、逻辑起点、主要内容、实现主体、社会空间、当代价值等作了比较系统地梳理和深入地研究。在考察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历史背景和形成发展的基础上,论文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起点,梳理了现实的个人解放的层次和内容;阐释了人类解放的主要内容,探索人类解放经由政治解放、经济解放、劳动解放到实现人自身解放的辩证统一过程;明确了人类解放的无产阶级实现主体,分析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阶级素质和现实条件;探讨了人类解放的共同体社会空间,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发展程度和发展形态的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以及人在这一社会空间中的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解放;探究当今社会人类解放思想的理论意义和时代运用。将历史与逻辑相结合,论文对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内在逻辑作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以六个部分形成主要内容。第一部分,考察了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发展演进,探究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深刻的历史背景、深厚的理论渊源和一定的发展历程。阐述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激化的社会背景,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理论奠基;梳理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发展历程,包括产生、形成、发展等阶段。这一部分为人类解放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部分,阐述了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人。以对现实的人及其本质的科学把握为基础,阐述马克思现实的人的解放的阶段性,即类、群体以及个体的不同层次的解放;展现现实的人的解放的具体内容,包括劳动能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丰富、个性的完善等等。第三部分阐释人类解放的主要内容。人类解放是一个包含政治解放、经济解放、劳动解放和人自身的解放的丰富内容,包括从自然力的控制下获得解放、从社会关系的控制下获得解放、从人自身的束缚中获得解放;同时,人类解放又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人类解放是个别与整体相统一的过程、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第四部分阐明人类解放的主体力量--无产阶级,分析其自身素质、现实条件、终极目标都与人类解放息息相关;实现人类解放,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只有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普遍交往,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斗争,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从而消灭私有制和阶级,才能彻底实现人类解放。第五部分进一步深入考察现实的人及其历史,探究马克思人类解放的社会空间,即作为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方式、个体现实依托的共同体。分别梳理探讨人类解放经历的自然共同体、抽象共同体、虚幻共同体以及真正共同体的系统结构和整体体系,阐述共同体是人的集合,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以直接或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处于一定交往关系并不断发展的“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逻辑终点,最终在“自由人联合体”中真正和彻底实现人类解放。第六部分总结了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对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构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论文以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历史演进为纵轴,以共同体的发展演进作为人类解放的社会空间,探究作为生存空间的共同体的历史时空;以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基本内容为横轴,并将其作为论文重点,以当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面临的困惑和我国的现实国情为现实根据,研究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及当代价值;从整体上揭示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内在逻辑和现实意义,展现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科学性和人民性、整体性和一贯性。
孙彤彤[4](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林俞甫[5](2021)在《文化视角下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适应研究 ——以青海省D市为例》文中指出虽然社区矫正自2009年起就已经在全国推行,但是东西部社区矫正发展情况仍不均衡,西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社区矫正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这直接对当地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适应造成了影响。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适应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其社会融入的程度,而已有研究较少关注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特有文化对他们社会适应的影响,这在一定层面上阻碍了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因此本文从文化视角出发考察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适应现状,以及背后的影响因素,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本研究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选取了青海省D市的17名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访谈,从文化视角出发考察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适应状况及背后的成因,旨在发现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进入社区矫正后在社会适应方面有哪些表现,尝试从文化视角下解释导致这种表现的成因,并给少数民族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带来启示。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在进入社区矫正后在制度适应、心理适应、就业适应、社会关系适应四个方面有其独特的表现。在制度适应层面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表现出向内归因与“认罪不服法”,“意外收获”与积极服从,“服刑人员”身份认同强烈;在心理适应层面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表现出消沉敏感与焦虑不安,平淡坦然与积极面对;在就业适应层面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表现出畜牧业为主,个体户为辅,就业较困难的特点;在社会交往适应层面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表现出家庭矛盾逐步显现,人际交往趋于单一的特点。造成这些的表现主要原因是宗教信仰影响、生活方式影响、生计选择有限、文化教育落后、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基于研究结果,为少数民族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带来的启示为五个方面:首先应该加强针对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分类矫正,根据不同的类别采用不同的矫正方案;其次需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矫正社会工作服务中的作用;再次在分类矫正的前提之下需要着重加强针对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文化教育;从次需要加强针对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帮扶。最后还需要加强针对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家庭与心理支持服务等。
柴青宇[6](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邢丽荣,张雯慧[7](2020)在《山东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产业结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力。基于2009—2018年山东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业产业结构的面板数据,采用混合回归、双向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和组间估计法对比研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机械化和城镇化可以显着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土地生产率和农业规模化发展对种植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提出进一步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因地制宜的新型城镇化和提高联合收获机的使用规模等政策建议,加速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于航[8](2020)在《内蒙古家庭农牧场规模经营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农业振兴的主导力量正在快速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的家庭农场,顺应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形势,是衔接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重要载体。自2013年家庭农场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在探索建设家庭农牧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济组织,扶持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在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如何确定适度规模,影响适度规模经营的因素等问题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答案。本文以通辽市为例,对其家庭农牧场的实际调研数据的分析,通过对内蒙古通辽市等家庭农牧场的实际调研数据,确定家庭农牧场短期和长期的适度规模。并通过调研数据的整理,以机会成本为理论基础,利用收入均等化的测算方法,分析出通辽市家庭农牧场短期和长期的适度规模范围,通辽市以玉米种植为主的种植业家庭农场短期适度规模最小值为136.01亩,长期适度规模的最小值为224.42亩;以肉羊养殖为主的家庭牧场短期适度规模的最小值为359只,长期适度规模最小值为593只,以肉牛养殖为主的家庭牧场短期适度规模的最小值为27头,长期适度规模最小值为79头。“适度规模”也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生产力水平、生产环境、作物牲畜特点的不同,适度经营的规模也不尽相同。本文依据内蒙古家庭农牧场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土地流转、融资渠道、社会化服务体系及人力资本等影响要素,提出了农牧场建立最适经营规模的对策:一是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合理引导土地流转;二是完善金融服务制度,加大扶持力度;三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家庭农牧场的科技水平;四是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周鹏[9](2020)在《兵团四师现代畜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的探究》文中研究指明
凯歌[10](2020)在《经济生活变迁与职业身份转换问题研究 ——以明花乡裕固族社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易地搬迁作为一项重要的扶贫举措在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位于甘肃省肃南县万余名以畜牧生活为主的裕固族人民,也在政府的引导下逐步实现扶贫搬迁。实施该举措后的集中定居生活,不仅减轻了祁连山的生态负荷,而且大力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农牧民步入现代化进程。然而,生活条件的改善并没有完全提高裕固族民众的整体幸福指数,对生产方式的转型以及对集中定居生活方式的不适应,使得部分裕固族民众产生了隐忧,担心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会因此改变或消失。本文以生态移民搬迁为背景,通过对明花乡裕固族社区进行个案研究,从经济生活变迁入手梳理搬迁后裕固族牧民身份认同的困惑及原因,对促进移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对定居后的裕固族农牧民群体进行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切实体悟到因搬迁定居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变化,以及这种改变在部分裕固族群体中所引发的职业身份转换后的“心路历程”。本文试图在身份转换与民族文化认同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缓解集中定居后裕固族群体的“不适应感”,使其转变思想观念,能够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提高幸福指数,使民族文化在新时代得到传承与弘扬。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对明花乡裕固族生态移民背景进行叙述;其次,对移民搬迁前后民众的生计方式、生活方式、社交方式、文化习俗等方面进行对比;再次,对移民后农牧民职业身份转换的不适应带来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社区认同等困惑论述分析;最后,族群认同进行深入思考,并对搬迁后的裕固族群体如何尽快走出困境,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提出了一些浅见。
二、畜牧业社会化三种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畜牧业社会化三种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2)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1)实现牧区现代化战略的重要抓手。 |
(2)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
(3)推动“五化”协同发展的战略需求。 |
(4)有助于游牧文化的繁衍与传承。 |
(三)研究综述 |
1.国外综述 |
(1)关于产业研究现状 |
(2)产业融合研究现状 |
2.国内综述 |
(1)产业融合 |
(2)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 |
(3)畜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 |
3.研究评述 |
(四)研究思路与内容 |
1.研究目标 |
2.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六)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一、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三次产业 |
2.产业融合 |
(二)产业融合理论基础 |
1.产业集聚理论 |
2.产业链理论 |
3.分工理论 |
二、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一)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基础 |
1.经济社会总体发展平稳 |
2.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稳步推进 |
3.畜牧业基础地位持续巩固 |
4.畜牧加工业不断完善 |
5.第三产业发展基础形成 |
(二)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举措 |
1.明晰产业融合发展目标和组织分工 |
2.培育和扶持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 |
(三)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典型村” |
1.“芒来”产业融合模式 |
2.“七村”产业融合模式 |
三、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程度评价 |
(一)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度测算方法 |
(二)数据介绍及处理 |
(三)结果分析 |
四、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产业结构安排不合理 |
(二)经营主体培育发展缓慢 |
(三)畜牧业基础设施不完善 |
(四)配套扶持力度不够 |
(五)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 |
五、促进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确立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和思路 |
1.树立产业融合发展理念 |
2.制定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
(二)拓宽产业融合发展空间 |
1.培育产业融合经营主体 |
2.延伸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 |
3.着力发展畜牧业新型服务业 |
(三)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
1.建立激励监督机制 |
2.健全部门间沟通协作机制 |
3.建立政策和资金支持机制 |
(四)强化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措施 |
1.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 |
2.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
3.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
(五)优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外部环境 |
1.保持良好作风提供优质服务 |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3.营造产业融合发展的法治环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内在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简要评析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历史演进 |
一、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历史背景 |
(一)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激化 |
(二)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
二、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发现” |
(二)启蒙运动关于人的发展理论 |
(三)德国古典哲学家人的解放思想 |
(四)空想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 |
三、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人类解放思想的产生(从中学毕业到《德法年鉴》时期) |
(二)人类解放思想的形成(从《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发表) |
(三)人类解放思想的发展完善(从1848 年革命到马克思去世) |
第二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逻辑起点 |
一、马克思现实的个人 |
(一)人类解放思想的出发点 |
(二)人的存在形态及其内在关系 |
(三)现实的个人及其本质 |
二、现实的人的存在及其解放 |
(一)作为类的人的解放 |
(二)作为群体的人的解放 |
(三)作为个体的人的解放 |
三、个人解放的三重维度 |
(一)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
(二)个人社会关系的丰富 |
(三)个人个性的自由发展 |
第三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政治解放 |
(一)资产阶级的政治解放 |
(二)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 |
二、经济解放 |
(一)经济解放的必要性 |
(二)经济解放的主要内容 |
(三)经济解放的实现途径 |
三、劳动解放 |
(一)劳动内涵的发展 |
(二)劳动解放的必要性 |
(三)劳动解放的实现途径 |
四、人自身的解放 |
(一)人自身的解放的必然性 |
(二)人自身解放的过程 |
五、人类解放的辩证统一过程 |
(一)政治解放是政治前提 |
(二)经济解放是物质基础 |
(三)劳动解放是关键步骤 |
(四)人自身的解放是最终归宿 |
第四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的实现主体 |
一、无产阶级肩负着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 |
(一)无产阶级被奴役和被统治的处境和地位 |
(二)无产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解放具有一致性 |
(三)无产阶级具备进行人类解放的必备条件 |
二、无产阶级是人类解放的主体力量 |
(一)无产阶级具有实现人类解放的特性 |
(二)无产阶级以共产党为解放事业的领导力量 |
(三)无产阶级拥有农民作为解放事业的天然同盟军 |
三、无产阶级争取实现解放的现实条件 |
(一)生产力是人类解放的物质基础 |
(二)普遍交往是人类解放的基本条件 |
(三)无产阶级斗争和革命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根本途径 |
(四)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政治前提 |
第五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的社会空间 |
一、共同体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方式 |
(一)共同体的历史演进 |
(二)共同体的基本特点 |
(三)共同体的发展状况决定着人类解放的程度 |
二、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然共同体 |
(一)“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及其存在原因 |
(二)“自然形成的共同体”的基本特征 |
(三)“自然共同体”的典型形态 |
三、马克思关于抽象共同体思想 |
(一)“抽象共同体”的形成 |
(二)“抽象共同体”的典型形态 |
四、马克思关于虚幻共同体思想 |
(一)共同体从“真实”到“虚幻” |
(二)“虚幻共同体”的产生 |
(三)“虚幻共同体”的典型形态及其虚幻性 |
五、马克思关于真正共同体思想 |
(一)马克思的“真正共同体” |
(二)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形成 |
(三)“真正共同体”的未来形式——“自由人联合体” |
第六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人类解放思想是贯穿马克思思想体系的一条红线 |
(二)人类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完整体现 |
(三)人类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指向 |
二、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现实意义 |
(一)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二)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三)推动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论文类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7 研究述评 |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章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的内涵 |
2.1.2 农业的内涵 |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文化视角下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适应研究 ——以青海省D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研究背景 |
2.研究问题 |
(二)文献回顾及评析 |
1.关于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 |
2.关于社区矫正及民族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 |
3.关于文化视角的相关研究 |
4.文献评析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四)概念界定 |
1.社区矫正 |
2.社区矫正对象 |
3.社会适应 |
4.文化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文化视角下D市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社会适应呈现 |
(一)制度适应 |
1.向内归因与“认罪不服法” |
2.“意外收获”与积极服从 |
3.“服刑人员”身份认同强烈 |
(二)心理适应 |
1.消沉敏感与焦虑不安 |
2.平淡坦然与积极面对 |
(三)就业适应 |
1.畜牧业为主 |
2.个体户为辅 |
3.就业困难 |
(四)社会交往适应 |
1.家庭矛盾逐步显现 |
2.人际交往趋于单一 |
三、文化视角下D市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社会适应成因 |
(一)宗教信仰影响 |
1.道德教化 |
2.心理释放 |
3.教义束缚 |
(二)生活方式影响 |
1.经济生活观念根深蒂固 |
2.矫正对象家庭地位下降 |
3.闲暇时间增多与酒文化的双重加持 |
(三)生计选择有限 |
1.认知固化与能力不足 |
2.“特殊身份”与岗位有限 |
(四)文化教育落后 |
1.教育观念落后 |
2.法律意识淡薄 |
(五)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 |
1.文化差异 |
2.文化冲突 |
四、基于文化视角的少数民族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启示 |
(一)现有的矫正社会工作服务内容 |
1.现有矫正工作的内容 |
2.现有矫正工作的不足 |
(二)基于文化视角的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启示 |
1.加强针对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分类矫正 |
2.加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矫正社会工作服务中的运用 |
3.加强针对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文化教育 |
4.加强针对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帮扶 |
5.加强针对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家庭与心理支持 |
五、结论与讨论 |
(一)结论 |
1.现状勾勒:文化视角下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适应 |
2.成因分析: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社会适应呈现的文化因素 |
3.服务启示:提升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社会适应的措施 |
4.文化视角:少数民族地区社区矫正实践中不可忽视的维度 |
(二)讨论 |
1.社会适应维度与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适应 |
2.文化敏感性在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社区矫正中的重要性 |
3.民族性在民族社会工作服务中的重要性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农村产业融合 |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分工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3.4 创新理论 |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环境条件 |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
3.2.1 整体发展概况 |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1 耦合关系模型 |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
5.1.1 障碍分析模型 |
5.1.2 障碍度分析 |
5.1.3 障碍因子分析 |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
6.2.1 玉米精深加工 |
6.2.2 水稻精深加工 |
6.2.3 大豆精深加工 |
6.2.4 乳业精深加工 |
6.2.5 蔬菜精深加工 |
6.2.6 渔业精深加工 |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
6.7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7)山东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产业结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对农业产业结构影响机理 |
三、山东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
(一)山东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区域发展不平衡,但趋势相似 |
(二)山东省各地市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发展呈现较大差异 |
四、模型构建与指标选择 |
(一)模型构建 |
(二)指标选择与数据统计 |
五、模型检验与实证结果 |
(一)单位根检验 |
(二)协整检验 |
(三)相关性检验 |
(四)回归效应比较 |
(五)回归结果 |
六、结语 |
(一)进一步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
(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
(三)因地制宜构建新型城镇化 |
(8)内蒙古家庭农牧场规模经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家庭农场 |
二、经营规模 |
三、适度规模经营 |
四、土地流转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规模经济理论 |
二、机会成本理论 |
三、农业经济发展理论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二章 内蒙古家庭农牧场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内蒙古家庭农牧场发展现状 |
一、家庭农牧场规模经营现状 |
二、内蒙古家庭农牧场的数量与规模 |
三、家庭农牧场发展特点 |
四、家庭农牧场认定标准 |
第二节 家庭农牧场生产经营中所面临的困境与难题 |
一、土地因素的制约 |
二、资金支持不足 |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不健全 |
四、人力资本要素短缺 |
第三章 家庭农牧场适度规模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家庭农牧场适度规模衡量标准的确定 |
第二节 家庭农牧场适度规模的测算 |
一、研究区域概况 |
二、数据来源 |
三、样本的描述 |
四、家庭农牧场适度规模测算 |
第四章 推进家庭农牧场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合理引导土地流转 |
一、加快产权革新,健全服务体系 |
二、完善农村社保体系,保障劳动力转移机制 |
第二节 完善金融服务制度,加大扶持力度 |
一、创新金融改革,拓宽融资渠道 |
二、扩展抵押范畴,加强信贷服务 |
三、加大政府扶持、建立专项补贴 |
四、强化保险制度、形成稳定机制 |
第三节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家庭农牧场的科技水平 |
一、建立多元化服务、满足不同阶段需求 |
二、依托现代科学、加快信息化建设 |
第四节 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
一、加强已有经营者素质培训 |
二、实施新增经营者快速转型培育 |
三、引入高素质人才投身 |
参考文献 |
附录 通辽市家庭农牧场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经济生活变迁与职业身份转换问题研究 ——以明花乡裕固族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关于经济生活变迁研究 |
(二)关于身份转换相关研究 |
(三)关于裕固族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身份转换 |
(二)理论基础 |
五、研究重点、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裕固族生态移民实践概述 |
第一节 走进田野点 |
一、明花乡 |
二、明花乡裕固族社区 |
第二节 生态移民前的经济生活困境 |
一、牧区经济衰败 |
二、市场导向下的人口流动 |
第三节 政府主导下的生态移民 |
一、明花乡农业综合开发区 |
二、移民群体的多元性 |
三、移民定居与社区发展的统一性 |
第二章 移民带来的经济生活变迁 |
第一节 生计方式:从游牧到农耕 |
一、定居前的游牧生计方式 |
二、定居后的农耕生计方式 |
第二节 生活方式:从分散居住到集中定居 |
一、逝去的毡房到新楼 |
二、一饭三茶到一日三餐 |
三、从骑马放牧到汽车代步 |
第三节 消费环境:从本民族交流到多民族交融 |
一、多民族群体共居的适应性 |
二、“一张网”拉近了距离 |
三、多元化的消费方式 |
第四节 文化习俗:从普遍的生活习惯到民族文化传承 |
一、风俗礼仪的变迁 |
二、传统服装成了“传家宝” |
三、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
第三章 身份转换后的困惑 |
第一节 草原与城乡——社区困惑 |
一、“我”属于哪里 |
二、“亲缘”到“地缘” |
第二节 牧民或农民——身份困惑 |
一、“这群人变了” |
二、“我”是真正的农民吗 |
第三节 历史与未来——文化困惑 |
一、“我”被“抛弃”了吗 |
二、故土情怀 |
第四章 职业身份与民族认同的关联及其调适 |
第一节 身份认同何以决定 |
一、移民对职业身份的困惑 |
二、民族认同的两个维度 |
第二节 身份困惑何以调适 |
一、身份建构——裕固族农民 |
二、促进生计方式可持续发展 |
三、提高移民适应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期刊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四、畜牧业社会化三种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齐齐哈尔市现代畜牧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评价研究[D]. 吴越.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2]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梁勤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内在逻辑研究[D]. 范海燕. 武汉大学, 2021(02)
- [4]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5]文化视角下少数民族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适应研究 ——以青海省D市为例[D]. 林俞甫.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7]山东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产业结构影响研究[J]. 邢丽荣,张雯慧.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8]内蒙古家庭农牧场规模经营研究[D]. 于航.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9]兵团四师现代畜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的探究[D]. 周鹏. 新疆大学, 2020
- [10]经济生活变迁与职业身份转换问题研究 ——以明花乡裕固族社区为例[D]. 凯歌.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