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村庄发展与西北地区城镇化(论文文献综述)
吕非[1](2021)在《教育资源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模式研究 ——以西北地区为例》文中提出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普遍存在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质量低下等问题,对其长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很大阻力。但近年来,随着各项政策倾斜、新兴的教育理念及各项教育改革普及,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开始得到补充,发生更新和流动,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空间是教育行为的载体,我国对于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研究虽然比较充分,但对乡村小规模学校这一分支研究较少。在此背景下,研究从教育资源的视角出发,以西北地区乡村小规模学校为例,对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模式展开探讨。研究首先分析了近年来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历程、政策背景、改革措施,归纳出当下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职能定位变化和长期发展趋势;继而利用调研数据和相关的统计学方法,对乡村小规模学校进行了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通过现状调研、教育改革分析、案例对比等方式对教育资源视角下各类别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功能构成、总体布局、空间模式进行分析与梳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乡村小规模学校适宜规模为50-150人,班额宜为18-24人;从教育资源的视角进行分类,可分为社区共建型、城乡共建型、远程共享型、弹性办学型四种类型。研究同时对不同类型学校的特征和判别方法进行了阐释和整理;2.通过教育理念梳理和调研分析,认为当下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在教育职能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加强学校社会文化职能的考虑。表现在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功能构成中,主要包括对原有功能区的补充,和对新功能区的增加:如社区共建型学校需要在综合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的基础上,进行资源共享区的设计。研究对各类型学校功能构成进行了细致梳理。3.通过对布局现状分析,和影响布局的学生规模、教育理念等要素的梳理,提出适宜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总体布局形式:分散式布局、延伸式布局、集约式布局、混合式布局。研究对各类学校适宜的布局形式进行了解释。4.对不同类别学校的教学形式差异进行梳理,得出其代表性的空间,通过规范标准、对教学行为的梳理,得出项目式学习、双师教育、复试教学等教学行为下的空间模式;同时提出宿办一体和集体办公两种办公空间模式;最后对各类型学校选配功能空间进行了补充和整理。
祝洪章[2](2021)在《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问题,具有鲜明效率维度的价值追求和经济属性。立足中国特殊国情、农情,耕地流转问题不单纯是经济效率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在自发演化力量和有意识构建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具有自身特定的演进规律。我国现行耕地“三权分置”改革就是考虑到耕地流转的多重属性,通过权利分层方式,兼顾耕地社会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这是理解当下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问题的前提,是耕地经营权流转的制度环境。主流经济学推崇的简约理论模型的研究范式在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上存在明显的缺陷。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理论研究方法,从历史演进规律、制度逻辑的宏观视角,顺推制约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制度环境因素;从制度目标、制度机制的应然预设与流转运行和流转制度经济影响绩效实然状态的差异,逆推权利结构设计和流转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终,针对问题成因提出优化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本文分析了建国至今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历程和演化规律,提出农地产权制度存在制度价值复合化取向,呈现渐进、路径依赖式演化模式,具有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相结合,服务于国家城乡关系的国家意志等发展演进规律。“三权分置”改革以农户分化发展的社会现实为背景,遵循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历史规律,依托多重制度逻辑框架,将“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作为多重逻辑兼容的指引,通过“地权细分”为多重逻辑兼容共存提供载体,通过“走廊调控”方式为多重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机制,通过增量改革和绩效提升为多重逻辑兼容共存提供动力。经营权流转制度是以经济绩效为主导逻辑的农地产权交易制度,相关的政策制定和立法近年取得较大发展。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目标主要是优化耕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保障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实现以上预设功能,国家通过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稳定机制三种制度机制综合推进流转改革。激励机制包括鼓励主体分流、客体强权赋权和完善流转交易市场体系等;约束机制包括设立农地集体所有的制度红线、流转用途红线、农民权利保护红线等;稳定机制包括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等。本文在系统梳理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规模、流转主体、流转方式、流转合约、流转价格、流转效力等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宏观时空角度,运用LMDI法分析了耕地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微观农户行为角度,基于农户流转规模决策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流转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和农户耕地福利保障效应、农户耕地禀赋效应以及农户政策感知、预期与反馈效应等对流转决策的影响。对照流转制度功能目标定位,本文分别分析了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耕地配置绩效、生产效率绩效、粮食安全保障绩效。研究发现,虽然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耕地配置效率,但面积和地块细碎化和耕地撂荒等问题依然存在;耕地流转制度提升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但对流转双方、全国区域间影响存在较强的异质性;现有耕地流转制度对流转“非农化”“非粮化”抑制效果不佳,经济发达地区的流转“非农化”明显,非粮食主产区流转“非粮化”明显,粮食主产区也存在流转“非粮化”趋势。依循“制度环境-制度逻辑-制度功能-制度机制-制度绩效”分析脉络,本文得出了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进程的渐进性约束了流转制度绩效发挥的结论;根据“产权结构-行为激励与约束-制度绩效”分析脉络,本文得出了耕地“三权”赋权方案不确定性、立法内容与技术缺陷影响了流转制度绩效发挥的结论;根据“制度交易成本”分析,本文得出了农户政策认知弱、流转交易平台建设滞后、交易监管薄弱、交易信息化程度低等因素增加了制度交易成本,造成流转制度绩效损失的结论。针对制度环境,本文提出耕地经营权流转应与农业非农转移、城市及乡村非农产业吸纳能力、农业技术进步水平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相适应发展,加快协同配套进程推进。针对赋权环节,本文建议应捋顺三权关系,采取“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的赋权路径,完善立法以减轻经营权非经济属性功能负荷;针对流转制度运行,本文提出从规模化思路、政策指导、主体培育、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降低经营权流转制度交易成本,提高流转制度效能。
成佩昆,胡守庚,张鹏[3](2021)在《西北地区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编制探索与实践——以宁夏回族自治区Y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分类推进乡村振兴。集聚提升类村庄占我国乡村的大多数,是乡村振兴战略布局的关键节点,探索该类型村庄规划编制方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针对西北地区乡村面临的人口流失、产业结构失衡及规划缺位等发展困境,文章以"发展产业、培育乡村内生动力"为抓手,解析了该地区集聚提升类村庄发展路径,提出了"农业主导型、工贸主导型、休闲服务主导型"三种村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立足西北地区乡村特质,重点从"以人为本"开展规划调研、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目标策略、全要素统筹三生空间布局、统筹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西北地区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编制思路和要点。同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Y村为例,围绕打造具有美丽"山水林田湖村草"格局的复合型示范村目标,探索了西北地区"集聚提升类—休闲服务主导型"村庄规划编制方法。
李治兵[4](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薛丹[5](2021)在《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土地是城市经济活动的载体,也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空间,其利用效率深刻影响着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长久以来就存在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快速扩张,有些城市以“摊大饼”形式向外扩延。2018年底,我国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5.61万平方公里,约是1981年的7.80倍,城市扩展系数(用地增长率/人口增长率)高达2.17,远远高于国际上1.12的理想系数。中国西北地区地域辽阔,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地形及水土资源条件适宜城市建设的土地少,在可利用土地少的情况下,与其他地区相比,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却更为不集约。另外,东部地区经过较长时间的快速发展,其经济、产业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加快形成双循环发展格局以及全国产业链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东部地区土地成本、人力成本、环境约束等成本的上升,需要将产业和技术向西北落后地区转移,而这也给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带来了新的压力。对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研究,对于节约集约利用西北地区城市土地,缩小东西差距,改善西北生态环境,助推西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在系统阐述西北地区城市土地的规模、结构、效益等城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利用Super-SBM、GML指数和效率损失模型对西北地区39个城市2004-2018年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做出客观的评价。然后,将静态和动态、时间和空间相结合,详细分析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特征、时序演化特征、空间关联特征和时空动态特征。接着,本文建立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厘出具体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作用机理。最后,构建Tobit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得出本文的结论和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处在较低水平,2004-2018年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变动趋势近似呈“N”型曲线,2018年效率高值向西北地区东南侧聚集,城市群的聚集作用增强。研究期间,省会中心城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增长幅度最快,资源型城市次之,其他类城市增长幅度最慢。从效率损失模型来看,西北地区的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和环境污染的冗余率较高,环境收益的不足率较大,而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的不足率相对较小。(2)2004-2018年西北地区39个城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征,差异的大小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上升,组间差异很小,组内差异占绝对支配地位,资源型城市的效率水平差异最大,省会中心城市次之,其他类城市最小。核密度函数曲线揭示出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两极分化的空间非均衡特征,集聚类型先低值聚集,后高值聚集,省会中心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其他类城市的演进特征有较大的差异。马尔科夫链转移的结果显示,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2012年之后这一现象减弱,效率水平维持在“低”和“高”类型的概率最大,向上转移的概率大于向下转移的概率,而跳跃转移的概率较小。(3)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具有较为显着的空间相关性,局部空间关联呈现“小聚集,大分散”的状态,2018年聚集地区向西北地区东南侧靠拢。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拥有更加动态的局部空间结构,其他类城市次之,而省会中心城市的局部空间结构较为稳定。(4)T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之间存在先降后升的“U”型曲线关系;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人口密度、引进外资和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会显着促进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土地城镇化、环境规制水平、工业用地占比和设施用地占比的提高对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有负面影响,居住用地占比和土地市场化水平对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明显。西北地区的省会中心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其他类城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5)空间计量模型的测算结果显示,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显着为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在考虑了空间溢出效应的情况下,人口密度和土地城镇化的回归结果分别从Tobit回归中显着的促进作用和显着的抑制作用变为了均不显着,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结果与T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一致。(6)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提升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一是控制土地供应面积,实现存量建设用地的内部挖潜;二是发挥城市群的聚集作用,促进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高高”聚集;三是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城市土地所承载的环境污染压力;四是继续推进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序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五是完善西北地区交通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开放水平;六是根据各类城市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陆含芝[6](2020)在《西北地区移民安置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永靖县城北新村为例》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水库移民搬迁安置社区的营建策略,引导安置社区规划同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目标结合。通过研究,帮助移民解决生计问题并缓解地方社会矛盾。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调研、案例研究以及定性、定量分析,对移民安置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现况进行研究,发现了我国移民安置社区规划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和经验启示,总结出指导移民安置社区空间规划设计的一般性要素和核心要素。经对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的识别和对可持续社区理念的梳理,构画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移民安置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愿景。研究以永靖县城北新村为例进行实例论证。该地区先水库移民后生态移民扶贫安置的历程具有典型性,且本身是移民安置解困项目示范村,以其为实证论证探索西北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社区的策略方法具有示范意义,为西北地区移民安置社区规划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张丽[7](2021)在《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文中提出本文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出发,研究了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三个村庄自1958年集体公社时期以来,在生计、文化、空间社会关系三个维度上的社会变迁进程,分析影响社会变迁的核心动力要素是如何参与村内各阶段变迁的,其变迁后果又是如何。在此基础上探讨多民族杂居地带村庄的变迁模式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所在。研究以处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交界地带的天祝县为调研地,选择县内金强河流域的三个村庄为田野点,运用多点民族志、半结构式访谈、生活史研究的方法收集资料,使用比较社会学的方法,描绘三个有着不同特征社区的变迁图景。起初,半农半牧区村庄中“畜牧暖棚大量兴建”但“畜牧数量快速减少”的反常现象引发笔者关注和思考。与半农半牧区村庄相比,处于上游牧区的村庄通过暖棚建设扩大了畜牧规模,经济快速发展;下游农区村庄通过暖棚种植跨入鲜蔬菜市场,发展了地方经济。从比较中看出,暖棚扶助政策在三个村庄所在区域产生了不同的效果。那么,半农半牧区修建的暖棚为什么被废弃了?在持续调研了解过程中发现,农业与牧业并重的区域,村民家庭生计多样组合,集体时期以来,村民的主要生计经历了“农牧业混合—务工为主—农业为主”的断裂式变迁过程,这与上游牧区在牧业中的持续投入与发展,以及下游农区长期以来持续发展农业的生计形态对比鲜明。研究发现,半农半牧区的农牧业资源比重相当,在市场化环境中,虽然有抵御单一生计风险的能力,但同时也使得域内的农牧业生产难以实现集中化、专业化和市场化,与附近农牧业资源相对单一的村庄相比,资源的多样性反而使其在发展中相对受限。在文化习俗方面,半农半牧区村庄同时也是汉藏民族杂居的地带,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吸收了藏族文化元素,但是在村民的文化诉求和表达形式中看到,村民将藏族牧民文化与汉族农业文化进行了巧妙的融合,族群的文化形式与精神内核在这里打破重组,形成了汉藏民族文化互动交融的现象。与藏族牧民习俗文化氛围浓厚的上游牧区,以及长期维系农耕习俗观念的下游农区对比,汉藏交融地带形成了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可以看到,民族文化在这里进行着充分地互融互构。从空间社会关系网的变迁看,因为多元的生计、文化要素在走廊共存,村民的社会关系网也呈现出灵活、扩散的特征,在村庄内外关系网的推拉作用下,也预示着村内的关系网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相对薄弱。从不同维度比较三个村庄的变迁特征,可以看到国家、市场化、行动者是决定着村庄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类动力因素在村内的作用模式有相对的一致性,国家持续的影响力、市场化程度加深、社会关系的松散化是三个村庄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共享的特征。同时,处于经济、文化交融核心地带的社区,在改革开放之后,尚未能从国家政策、市场引导中找到发展的定位,在当地行动者自发的探索尝试中,从多个方面呈现出多样、交错、不稳定的结构性特征,进而也在发展中彰显出一定的不可持续性。研究发现,政策、市场的发展干预策略,在这个经济、文化、行政、社会关系等多要素交融的区域,相对不易获得预期的结果,较难持续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域内行动者个体虽然作出了很多主动的尝试,但是因为个体力量的分散和决策能力的局限,这一区域的整体发展仍然相对受限。走出村庄个案,在我国西北民族走廊沿线的村庄中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政策、市场环境、文化要素的交汇融合,形成了多元共存的走廊景观,然而区域经济发展却呈现出零散化、阶段性的不稳定形态。研究认为,在当前的乡村振兴研究中,应当重点关注多种生计、文化形态交融的民族走廊地带。同时,应当尽早走出刺激短期发展的区域治理模式,而是从区域主体性和特殊性出发,给予这类地区相对灵活的选择和扶持空间,发挥地方混合的资源环境优势,共同探索适合地情的长效发展机制,形成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邹泽敬[8](2020)在《青海循化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街子镇为撒拉族发源地,地处青藏高原及黄土高原交界处,是在独特自然生态环境及宗教文化条件的共同作用下逐步生长发展而来。这些地域特征映射在空间上使街子镇形成独特的适地性空间布局模式。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及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街子镇在城镇发展大潮中不断进行着空间拓展和新的规划建设。由于规划管理者及当地居民对地域环境的忽视,一方面,导致盲目扩张的城镇空间出现与地域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另一方面,历经百年传承的与地域环境相互适应的空间布局特色在城镇化的大潮中被逐步淹没,当地居民的归属感与地域自豪感也在逐步消失。如何保证在地域空间布局特色不被埋没的基础上开展城镇建设,如何使城镇在未来的空间布局中适应地域环境、解决现状问题、传承空间特色成为街子镇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重点关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传承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特色、解决不适地空间布局问题、引导其他类似城镇合理科学布局为目的,采用理论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访谈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法以及借助ArcGIS、Depthmap等软件的定量分析法,以现状地域生态文化环境特征的梳理为基础,从空间功能、结构、形态三方面入手探讨城镇适应地域环境的空间布局思路及实施方法途径。通过现状地域特征的梳理总结出街子镇在生态方面处于河谷地区两山两河相夹、气候温和、水源充沛、秋冬多风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文化方面以撒拉宗教文化为核心,依托特殊地缘社会组织关系的地域文化环境特征。在城镇空间功能、结构、形态布局方面,首先调整街子镇生态及历史文化功能定位模糊的问题,传承地域生态及文化功能特色,打造突出的绿色生态保育功能及历史文化保护功能,并在此核心功能指引下促进以民族文化旅游为主的绿色生态产业功能发展,强化以宗教文化为导向的内向型居住功能传承,协调好外向型文化旅游服务功能与内向型宗教居住功能间的关系,避免相互影响。在空间结构方面,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在不侵犯生态底线的原则下确定合理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及“北限、东进、南控、西延”的城镇拓展方向。基于此,在适应生态方面形成外部生态环境与内部绿色空间相融合的城镇绿色生态网络,适应文化方面构建城镇历史文化保护结构,并以此为原则发展满足文化旅游及文化居住的多功能多层级城镇空间结构,深化以宗教为核心的居住生活结构,促进城镇空间结构与地域生态及文化环境间的有机结合。在空间形态方面,传承适应地域环境的特色空间形态,形成与周边生态环境及自然边界相协调的城镇外部形态,加强街子河两侧组团空间的联系性,实现外松内紧的城镇外部空间形态。城镇内部形态传承历史核心区布局模式,保证其他区域布局与其的相互协调。完善绿化系统,强化服务于居民及游客的城镇核心、轴线,及各功能用地配置。完善居住社区中心除清真寺外的其他日常生活服务设施。综上,打造绿色生态入城、历史保护层级清晰、宗教文化特色传承、游居有序分离、古今融会贯通的街子镇空间布局形态。
阮宇超[9](2020)在《资源导向下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集群化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发展失衡、城乡差异巨大是制约广东省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改变乡村落后的发展面貌,近年来广东省投入了大量公共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整治建设,而分布在珠三角外围相对落后地区的村庄更是扶持建设的重点。尽管相应举措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建设发展水平依旧明显落后于珠三角地区。同时,在大规模的乡村整治建设行动中,同样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方面,缺乏对乡村资源利用与价值发挥的充分考虑,村庄环境面貌得到改善但依旧未能形成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大量以单一村庄为实施对象的“就村论村”建设思路,也往往造成地缘优势相对较弱的珠三角外围地区村庄发展孤立被动、产业结构同质单一、乡村资源闲置浪费等困境。面对这些问题,在当前村庄人居环境已得到较大改善的情况下,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振兴的下一步重点必须有所转变,探索实现村庄资源高效利用、经济产业有效发展的建设模式,以推动该地区乡村整体经济社会水平提升、缩小地区内部城乡差异、拉近与珠三角村庄的差距,促进区域平衡协调发展。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提出了“以资源为导向集群化发展”的思路。通过解读资源导向下乡村建设发展的内涵及其目标方向,明确以多村联合、共享共建的集群化发展模式为实施路径;分析其在促进乡村资源价值整合提升、村庄产业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具体作用,论证资源导向下乡村集群化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并进一步探究影响乡村集群化发展的动力因素和制约因素,分析乡村集群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的相应条件以及可能面临的问题挑战。在此基础上,结合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的现状发展特征,从乡村集群形成、运作、发展的动态视角出发,构建了包含资源普查、规划编制、建设管理、乡村治理、政策保障等五个层面的指导性策略。旨在为珠三角外围乡村地区,提供更加适应新时期需求的建设发展思路,也为全国类似的乡村地区,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万晶[10](2020)在《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构建研究》文中认为2009年在甘肃省康县望关镇发现的一块明代“察院明文”碑证实了陕甘茶马古道的存在,此后陕甘茶马古道开始在学术界受到重视,其相关研究和保护工作有了一定进展。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作为证实茶马古道存在的唯一发现地,同时留存有大量与陕甘茶马古道相关的文化遗存,在进行其保护与研究工作中,由于保护与利用的思路不清晰,大量遗存面临着人为和自然的破坏。面对这种困境,本论文尝试提出“历史文化廊道”的概念,作为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保护和利用的综合方法,旨在为下一步的相关研究、保护和展示利用工作奠定基础。本论文首先通过资料收集与整理,对陕甘茶马古道的的历史变迁从起源、形成、繁荣及转变做了详细梳理,同时对其线路走向以及历史作用进行了总结,为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奠定了研究基础;其次通过资料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对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的历史沿革、遗产价值、遗存现状及周边环境现状等进行了认知梳理,同时总结出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的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整合沿线各类生产、生活和景观生态资源,提出了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的构建目标和构建原则,以及构成该廊道体系的遗产系统、非遗传承系统、解说系统、游憩系统、支撑系统、镇村系统六大构成要素,并根据构建目标对廊道体系内构成要素及空间分布进行探讨。本论文尝试以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为例,提出历史文化廊道的概念和构成要素,为古道类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借鉴。
二、中心村庄发展与西北地区城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心村庄发展与西北地区城镇化(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资源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模式研究 ——以西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对象选择及概念界定 |
1.4.1 研究对象:乡村小规模学校 |
1.4.2 研究范围:西北地区 |
1.4.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我国乡村小校的职能定位与发展趋势 |
2.1 我国乡村学校职能定位 |
2.1.1 乡村学校教育职能研究 |
2.1.2 乡村小校社会文化职能研究 |
2.1.3 乡村小校职能要求 |
2.2 我国乡村小校的发展困境 |
2.2.1 我国乡村小校办学困境 |
2.2.2 我国乡村小校办学差异 |
2.3 我国乡村小校的分类研究 |
2.3.1 乡村小校分类指标 |
2.3.2 乡村小校分类研究过程 |
2.3.3 乡村小校分类结果 |
2.4 我国乡村小校的教学形式研究 |
2.4.1 不同类别的教育改革措施 |
2.4.2 教育资源一体化下乡村小校教学形式 |
2.4.3 不同类别乡村小校的教学形式 |
2.5 本章小结 |
3 我国乡村小校功能构成模式研究 |
3.1 乡村小校功能构成现状 |
3.1.1 乡村小校功能构成现状 |
3.1.2 乡村小校功能构成问题 |
3.2 教育资源一体化下乡村小校功能构成需求 |
3.2.1 不同类别乡村小校功能构成需求 |
3.2.2 乡村小校新兴实践活动 |
3.3 我国乡村小校的功能构成模式 |
3.3.1 社区共建型学校功能构成 |
3.3.2 城乡共建型学校功能构成 |
3.3.3 远程共享型学校功能构成 |
3.3.4 弹性办学型学校功能构成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乡村小校总体布局模式研究 |
4.1 乡村小校布局发展历程 |
4.2 乡村小校布局现状与问题 |
4.2.1 调研学校现状分析 |
4.2.2 乡村小校布局问题 |
4.3 布局调整需求与案例分析 |
4.3.1 学生规模对于布局的需求 |
4.3.2 教育改革对于布局的需求 |
4.3.3 不同布局模式的梳理 |
4.4 各类学校的总体布局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乡村小校空间模式研究 |
5.1 乡村小校空间发展历程与趋势 |
5.1.1 乡村小校空间发展历程 |
5.1.2 乡村小校空间发展趋势 |
5.2 乡村小校教学空间的模式研究 |
5.2.1 教学及教辅空间现状与需求 |
5.2.2 代表性教学空间模式 |
5.2.3 教学空间组织形式 |
5.3 乡村小校办公空间模式研究 |
5.3.1 办公空间现状及需求 |
5.3.2 两种办公空间模式 |
5.4 乡村小校其他空间研究 |
5.4.1 学社共享空间 |
5.4.2 研学基地空间 |
5.4.3 弹性空间 |
5.5 空间模式的应用 |
5.5.1 空间改造示例 |
5.5.2 空间新建示例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我国乡村学校生源回流情况 |
附录2:乡村小校分类过程 |
附录2.1 赋值过程的解释 |
附录2.2 各类别学校的描述性统计 |
附录2.3 乡村小校分类的判别分析 |
附录3:访谈 |
附录4:村野梦想家临洮县项目申请书统计 |
(2)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述评 |
(一)关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研究述评 |
(二)关于我国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研究述评 |
(三)关于家庭承包耕地经营权及流转的研究述评 |
(四)关于农地制度绩效的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耕地 |
二、耕地经营权及耕地经营权流转 |
三、制度及制度绩效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制度经济学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 |
三、多重制度逻辑理论 |
四、小农经济与规模经济理论 |
五、土地用益物权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与“三权分置”改革制度逻辑 |
第一节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与演进特征 |
一、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 |
二、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特征 |
第二节 “三权分置”改革的多重制度逻辑 |
一、以“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指引 |
二、通过“地权细分”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载体 |
三、以“走廊调控”方式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机制 |
四、以“增量改革”和“绩效提升”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动力 |
五、“三条底线”与“放活经营权”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功能定位与运行机制 |
第一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立法现状 |
一、《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相关规定 |
二、《民法典》物权编关于土地经营权及流转的相关规定 |
三、《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办法》关于经营权流转内容的相关规定 |
第二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功能定位 |
一、耕地配置优化功能 |
二、生产效率优化功能 |
三、粮食安全保障功能 |
第三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运行机制 |
一、流转激励机制 |
二、流转约束机制 |
三、流转稳定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现状与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现状 |
一、流转规模方面 |
二、流转主体方面 |
三、流转方式方面 |
四、流转合约方面 |
五、流转价格方面 |
六、流转效力方面 |
第二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一、LMDI法模型设计 |
二、变量解释 |
三、数据来源 |
四、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的微观决策与影响因素 |
一、农户耕地流转规模决策模型 |
二、农户耕地福利保障效应 |
三、农户耕地禀赋效应 |
四、农户政策感知、预期与反馈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绩效评价 |
第一节 耕地配置方面的绩效评价 |
一、耕地经营权流转对“撂荒”的影响 |
二、耕地经营权流转与规模种植 |
第二节 生产效率方面的绩效评价 |
一、研究方法与模型设计 |
二、变量与数据 |
三、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粮食安全保障方面的绩效评价 |
一、耕地经营权流转对“非农化”的影响 |
二、耕地经营权流转对“非粮化”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制约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根源分析 |
第一节 制度环境发展进展约束 |
一、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约束 |
二、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衔接程度约束 |
第二节 三权赋权方案解读的不确定性 |
一、“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经营权(不动产租赁权)”赋权方案 |
二、“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用益物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 |
第三节 立法内容与立法技术缺陷 |
一、现行法律对承包权的性质、内容没有明确规定 |
二、涉及经营权性质的部分表述容易引发歧义 |
三、法条对承包权受让与经营权受让的身份未区分 |
第四节 流转制度实施环节交易费用高 |
一、农户对流转制度认知度差 |
二、耕地流转市场交易平台建设滞后 |
三、耕地流转外部监管缺失 |
四、耕地经营权流转交易规范性差 |
五、耕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信息化水平低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提升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持续引导农村人口有序转移 |
一、引导务农人口的城镇化转移 |
二、引导务农人口的农村非农产业转移 |
三、推进转移人口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二节 推进生产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双轮驱动协调 |
一、推进流转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的互补与转化 |
二、科学设计流转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的优序与组合 |
第三节 采用“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的赋权方案 |
一、“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架构 |
二、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优势 |
三、逐步实现承包权对承包经营权的替代 |
四、明确承包权成员权性质与内容 |
第四节 加强立法平等保护耕地经营权 |
一、明确经营权“分段”式用益物权权利期限细分模式 |
二、修改完善现有经营权权属性质法条内容 |
第五节 加强耕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分类指导 |
一、根据城乡融合差异重点对规模化路径进行分类指导 |
二、根据农业现代化模式差异重点对适度规模标准进行分类指导 |
三、根据粮食安全功能差异重点对流转租金、租期进行分类指导 |
第六节 加快耕地流转市场体系建设 |
一、建立完善耕地流转公开交易平台 |
二、加强流转合同管理 |
三、优化耕地经营权流转抵押担保等配套服务 |
四、加强承包地流转及流转用途的监督管理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表附录 |
图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西北地区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编制探索与实践——以宁夏回族自治区Y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西北地区集聚提升类村庄发展路径 |
1.1 集聚提升类村庄发展状况 |
1.2 西北地区集聚提升类村庄发展困境 |
(1)人口外流普遍,村庄空心化严重。 |
(2)二三产业薄弱,乡村产业结构失衡。 |
(3)乡村规划缺位,村庄建设无序。 |
1.3 西北地区集聚提升类村庄发展模式 |
(1)农业主导型村庄。 |
(2)工贸主导型村庄。 |
(3)休闲服务主导型村庄。 |
2 西北地区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编制思路 |
2.1 深入实地调研,摸清发展现状 |
2.2 明确目标定位,制定发展策略 |
2.3 划定三区三线,统筹发展格局 |
2.4 开展全域整治,提升发展质量 |
3 村庄规划编制实践 |
3.1 突出生态休闲特色,打造复合型示范村 |
3.2 构建“一核两轴四区”产业格局,发展田园综合体 |
3.3 优化空间功能布局,引导要素集聚 |
3.4 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实现生态宜居 |
4 结论与讨论 |
(4)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
1.1 指导思想 |
1.1.1 乡村振兴战略 |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
1.2 理论基础 |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
1.2.2 乡村旅游理论 |
1.2.3 产业融合理论 |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1.3 历史文化概况 |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系统性原则 |
4.1.3 可比性原则 |
4.1.4 可行性原则 |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1.1 老人村概况 |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2.1 桃坪村概况 |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3.1 坪头村概况 |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5.4.1 整体评价 |
5.4.2 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
6.3.1 人力资本欠缺 |
6.3.2 土地资源制约 |
6.3.3 资金制约 |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
6.3.6 村寨原子化 |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
附录五:访谈纪要 |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
致谢 |
(5)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1.3 研究目标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城市土地 |
2.1.2 城市土地利用 |
2.1.3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测度的文献综述 |
2.2.2 关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分异的文献综述 |
2.2.3 关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
2.2.4 关于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的文献综述 |
2.2.5 文献评述 |
2.3 主要理论基础 |
2.3.1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
2.3.2 区位理论 |
2.3.3 效率理论 |
2.3.4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
2.3.5 地租理论 |
2.3.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
3.1 区域的界定与划分 |
3.1.1 研究范围 |
3.1.2 城市的分类 |
3.2 中国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 |
3.2.1 土地面积广阔,但可利用土地偏少 |
3.2.2 自然资源富集,但生态系统脆弱 |
3.2.3 人文历史悠久,但经济发展落后 |
3.2.4 城市规模数量有限,基础设施欠账较多 |
3.3 西北地区所涉及的国家级战略 |
3.3.1 西部大开发战略 |
3.3.2 “一带一路”倡议 |
3.3.3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规模分析 |
4.1.1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分析 |
4.1.2 中国西北地区土地城镇化水平分析 |
4.2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
4.2.1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分类标准 |
4.2.2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
4.3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的产出效益及环境污染 |
4.3.1 经济效益分析 |
4.3.2 社会效益分析 |
4.3.3 工业污染物排放分析 |
4.4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测算 |
5.1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理论分析 |
5.2 研究方法、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5.2.1 研究方法 |
5.2.2 指标选取与说明 |
5.3 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
5.4 GML指数及其分解 |
5.5 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分析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 |
6.1 研究方法 |
6.1.1 差异特征分析方法 |
6.1.2 演进特征分析方法 |
6.1.3 空间相关分析方法 |
6.1.4 时空动态分析方法 |
6.2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特征分析 |
6.3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序演进特征分析 |
6.3.1 核密度函数估计结果 |
6.3.2 马尔科夫链转移结果 |
6.4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相关特征分析 |
6.4.1 全局空间关联特征分析 |
6.4.2 局部空间关联特征分析 |
6.5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动态特征分析 |
6.5.1 LISA时间路径分析 |
6.5.2 LISA时空跃迁分析 |
6.6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 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分析 |
7.1.1 作用机制的综合分析框架 |
7.1.2 具体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分析 |
7.2 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7.2.1 基于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
7.2.2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
7.3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文的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西北地区移民安置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永靖县城北新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利工程的影响 |
1.1.2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开展 |
1.1.3 对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响应 |
1.1.4 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响应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2.1 概念解释 |
2.1.1 移民的相关概念 |
2.1.2 社区的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城市社会学 |
2.2.2 人居环境科学 |
2.2.3 人口迁移理论 |
2.2.4 理论启示 |
2.3 相关研究 |
2.3.1 有关移民安置的研究 |
2.3.2 有关社区的研究 |
2.4 小结 |
第3章 营建到振兴:我国移民安置社区建设情况 |
3.1 我国典型移民安置社区实例 |
3.1.1 吊庄移民——以镇北堡镇(华西村)为例 |
3.1.2 社区工厂——以白果社区为例 |
3.1.3 楼房安置——以栗子园小区为例 |
3.1.4 新农村建设——以北郎中村为例 |
3.2 移民安置社区规划特征解析 |
3.2.1 影响移民安置社区规划的因素 |
3.2.2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
3.2.3 移民安置社区的核心空间要素 |
3.2.4 特征总结 |
3.3 我国典型移民安置社区建设启示 |
3.3.1 移民安置社区的特殊性 |
3.3.2 移民安置社区的建设趋势 |
3.3.3 移民安置社区规划建设的现状问题 |
3.3.4 移民安置社区的规划建设经验 |
3.4 小结 |
第4章 困境与突破:西北地区移民安置社区可持续规划设计 |
4.1 制约西北地区移民安置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
4.1.1 自然生态环境敏感 |
4.1.2 人力资源缺乏 |
4.2 可持续社区规划要点 |
4.2.1 可持续社区的涵义 |
4.2.2 可持续社区营建技术 |
4.2.3 可持续社区氛围环境 |
4.3 西北地区可持续移民安置社区的规划目标 |
4.3.1 宏观目标一——选址合理 |
4.3.2 宏观目标二——构建社会、经济、环境保障三位一体的社区 |
4.3.3 中观目标一——社区功能完善 |
4.3.4 中观目标二——社区氛围和谐 |
4.3.5 微观目标一——使用可持续建造技术 |
4.3.6 微观目标二——具备特色的乡土景观 |
4.4 小结 |
第5章 移民安置示范村——永靖县城北新村案例解读 |
5.1 永靖县概况 |
5.1.1 自然地理 |
5.1.2 区位条件 |
5.1.3 社会经济 |
5.1.4 城镇化发展 |
5.2 城北新村概况 |
5.2.1 社区建设 |
5.2.2 移民背景 |
5.2.3 产业发展 |
5.2.4 社区空间 |
5.3 问卷调研与分析 |
5.3.1 调查方法 |
5.3.2 被访者基本信息 |
5.3.3 居民生活适应性分析 |
5.3.4 居民居住满意度分析 |
5.3.5 安置补偿满意度分析 |
5.3.6 移民居民诉求分析 |
5.4 城北新村现状评价 |
5.4.1 现状成就 |
5.4.2 存在问题 |
5.5 小结 |
第6章 可持续移民安置示范村——城北新村规划设计提升方案 |
6.1 构建三位一体的社区 |
6.1.1 培育特色产业 |
6.1.2 增加本地就业 |
6.1.3 打造优美环境 |
6.2 完善社区功能 |
6.2.1 完善公共服务配套 |
6.2.2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
6.3 打造社区氛围 |
6.3.1 培育社区文化 |
6.3.2 营造公共空间 |
6.4 引入可持续技术 |
6.4.1 缓解热岛效应 |
6.4.2 收集利用雨水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永靖县城北新村居民社区认同感及居住满意度调查问卷 |
(7)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回顾 |
一、国外交融地带研究的发展与演变 |
二、民族走廊社会变迁研究 |
三、天祝汉藏交融地带的相关研究 |
四、小结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论文架构 |
第五节 田野调查 |
一、田野点介绍 |
二、田野资料收集 |
第二章 农牧业交融社区的生计嬗变及困境 |
第一节 雏形:农牧混合生产模式的成型过程 |
一、早期的人口迁入 |
二、从合作化到公社化 |
三、混合税收下的半农半牧雏形 |
第二节 延续:去集体化过程中的农牧业困境 |
一、牧民的困境与选择 |
二、农民的困境与选择 |
三、新的机遇与尝试 |
第三节 探索:现代化农业的尝试 |
一、外来菜商与本地农民 |
二、从传统农牧业走向现代农业 |
第四节 农—牧业社区生计模式变迁的比较 |
一、牧区A村的“资源型”生计模式 |
二、农区C村的“市场型”生计模式 |
三、生计混合地带的发展特征与挑战 |
第三章 汉藏杂居社区的文化交融及演变 |
第一节 汉藏交融:B村文化的成型 |
一、汉藏文化相聚 |
二、未及重建的再建 |
第二节 民间文化的复归 |
一、仪式的兴起 |
二、生命仪式回归 |
第三节 现代化过程中社区文化的流变 |
一、文化与仪式 |
二、现代生活中的生命仪式 |
第四节 汉—藏族社区文化变迁形态的比较 |
一、藏族A村的文化变迁 |
二、汉族C村的文化变迁 |
三、汉藏杂居社区的文化交融与分离 |
第四章 村落社会交往及关系的演变 |
第一节 流域内汉藏民族之间持续地互动与互融 |
一、淘金市场中三村的互动 |
二、佛事活动中三村的相遇 |
三、现代农业市场中三村的互动 |
第二节 半农半牧区B村的空间社会关系变化 |
一、局限在村内的互助与互动 |
二、延伸到村外的社会关系 |
三、市场化语境下村庄社会关系形态 |
第三节 交融地带空间社会关系变迁的对比 |
一、A村的居住与交往状况 |
二、C村的居住与交往状况 |
三、社会空间与关系演变的分化 |
第五章 交融地带村庄社会变迁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暖棚事件的透视 |
一、从修建到废弃 |
二、B村发展受限的主要致因 |
第二节 村庄社会变迁动力与发展路径的比较 |
一、三个时期村庄变迁的动力因素 |
二、半农半牧区的社会变迁模式 |
三、农业与牧业村庄的社会变迁模式 |
第三节 村庄社会变迁中的连续与断裂 |
一、社会变迁与交融地带的一体化 |
二、交融地带的不对称发展 |
三、受益与受限:交融的社会效应再讨论 |
第六章 民族走廊的多元与交融 |
第一节 民族走廊的主体多元特性探讨 |
一、交融地带的客观性 |
二、交融地带的延续性 |
三、民族识别与交融地带的特殊性 |
第二节 民族走廊的交融特性与延续 |
一、区域的调和与适应 |
二、交融维持的动力要素 |
三、交融地带的流动性 |
第三节 民族走廊交融地带的反思 |
一、民族走廊与地图上的贫困带 |
二、交融地带存在的表征与建构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交融地带村庄的多元特性 |
第二节 交融地带在社会变迁中的选择 |
第三节 交融地带主体性的关注 |
第四节 交融地带研究的政策应用 |
第五节 研究的价值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问卷大纲 |
附录二:村庄被访者信息对照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青海循化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城镇建设与地域特征不相适应 |
1.1.2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及发展 |
1.1.3 街子镇与地域环境相互适应形成了突出地域特色的城镇发展路径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空间布局相关研究 |
1.3.2 历史文化名镇相关研究 |
1.3.3 街子镇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街子镇发展现状及地域环境特征 |
2.1 街子镇概况 |
2.1.1 街子镇发展历程 |
2.1.2 街子镇发展现状 |
2.1.3 研究范围确定 |
2.2 街子镇地域生态环境特征 |
2.2.1 地形环境特征 |
2.2.2 水文环境特征 |
2.2.3 气候环境特征 |
2.3 街子镇地域文化环境特征 |
2.3.1 民族宗教文化特征 |
2.3.2 社会组织关系特征 |
2.3.3 其他民族文化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 |
3.1 街子镇空间功能现状特征梳理 |
3.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特色提取 |
3.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问题识别 |
3.3.1 适应地域生态的街子镇功能问题识别 |
3.3.2 适应地域文化的街子镇功能问题识别 |
3.4 街子镇适地性功能定位 |
3.4.1 街子镇发展条件分析 |
3.4.2 体现适地性的街子镇功能定位基本思路 |
3.4.3 体现适地性的街子镇功能定位 |
3.5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基本思路与实施途径 |
3.5.1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基本思路 |
3.5.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实施途径 |
3.6 本章小结 |
4.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 |
4.1 街子镇空间结构现状特征梳理 |
4.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特色提取 |
4.2.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结构特色提取 |
4.2.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结构特色提取 |
4.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问题识别 |
4.3.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结构问题识别 |
4.3.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结构问题识别 |
4.4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基本思路与实施途径 |
4.4.1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基本思路 |
4.4.2 凸显适地性的城镇建设用地选择及发展方向判断 |
4.4.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实施途径 |
4.5 本章小结 |
5.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布局 |
5.1 街子镇空间形态现状特征梳理 |
5.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特色提取 |
5.2.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形态特色提取 |
5.2.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形态特色提取 |
5.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问题识别 |
5.3.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形态问题识别 |
5.3.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形态问题识别 |
5.4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布局基本思路及实施途径 |
5.4.1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布局基本思路 |
5.4.2 街子镇适地性外部空间形态布局实施途径 |
5.4.3 街子镇适地性内部空间形态布局实施途径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9)资源导向下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集群化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业兴旺目标引导下乡村集群化的发展趋势 |
1.1.2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背景下乡村资源高效利用的目标需求 |
1.1.3 广东省区域发展失衡、城乡差异巨大的困境局面 |
1.2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2.1 选题来源 |
1.2.2 选题意义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研究综述 |
2.1 基础理论研究 |
2.1.1 系统整体性原理 |
2.1.2 协同理论 |
2.1.3 产业集群理论 |
2.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2.2.1 乡村资源相关研究综述 |
2.2.2 乡村集群相关研究综述 |
2.3 理论与文献研究小结 |
第三章 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建设发展现状与问题剖析 |
3.1 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整体情况分析 |
3.1.1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
3.1.2 乡村产业结构不协调、规模化发展不足 |
3.1.3 远离主力市场,社会资本难以介入 |
3.1.4 村庄人居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 |
3.1.5 乡村资源丰富,但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
3.1.6 村庄土地利用细碎分散、低效粗放 |
3.2 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整治建设的问题探讨 |
3.2.1 大多停留在简单的改造人居环境,缺乏对乡村资源如何高效利用与发展的考虑 |
3.2.2 乡村资源缺乏系统性梳理与信息化构建,资本无法有效对接 |
3.2.3 “一刀切”的标准满足了公平但牺牲了效率,公共财政资金没有发挥最大的效用 |
3.2.4 更多是“输血式”的资金扶持,未形成“自造血式”的发展动力 |
3.2.5 缺乏区域性的整体统筹,规划建设往往“就村论村” |
3.3 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建设发展的时代机遇 |
3.3.1 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机遇 |
3.3.2 珠三角地区的发展辐射与带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资源为导向的乡村集群化发展思路探究 |
4.1 以资源为导向的乡村建设发展理念解析 |
4.1.1 以资源为导向的乡村建设发展内涵 |
4.1.2 资源导向下乡村建设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
4.2 资源导向下乡村集群化发展的必要性与意义 |
4.2.1 整合、盘活特色资源,引导社会资本注入乡村 |
4.2.2 推动乡村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乡村品牌竞争力 |
4.2.3 构建差异化乡村发展格局,优化城乡空间结构体系 |
4.2.4 引导公共财政有序投放,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
4.2.5 推进城乡资源要素流动,统筹设施共建共享 |
4.3 乡村集群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乡村集群化发展的动力因素 |
4.3.2 乡村集群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集群化发展的策略构建 |
5.1 立足资源导向,开展乡村资源普查与信息化构建 |
5.1.1 全面摸查,充分挖掘乡村资源 |
5.1.2 分类梳理,明确资源特征属性 |
5.1.3 综合评估,判断资源价值水平 |
5.1.4 建立数据库,搭建信息化对接平台 |
5.2 面向多村联动,编制乡村集群统筹引导的规划方案 |
5.2.1 县域层面的乡村集群划定与规划引导 |
5.2.2 单元层面的乡村集群建设规划编制 |
5.3 聚焦多元主体,构建多方协同的集群建设管理机制 |
5.3.1 建立多方联动的实施机制 |
5.3.2 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
5.3.3 建立监督反馈机制 |
5.3.4 翁源县“三青片区”案例——多元主体协同的集群建设实践 |
5.4 强化乡村治理,建立适应集群化发展的乡村治理模式 |
5.4.1 成立党建联合体,统筹领导乡村集群的建设管理事务 |
5.4.2 培育村庄自组织,自下而上激发村民参与集群建设的积极性 |
5.5 抓住时代机遇,创造集群发展的政策制度保障 |
5.5.1 适度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制定灵活、高效的资金使用机制 |
5.5.2 为推动乡村资源的资本化发展提供必要性的政策保障 |
5.5.3 为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和特色化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扶持与引导 |
5.5.4 为促进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完善相关政策制度 |
5.5.5 其他政策保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6.1.1 主要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陕甘茶马古道的提出与研究进展 |
1.1.2 陕甘茶马古道面临的问题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1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相关研究 |
1.4.2 线性文化遗产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陕甘茶马古道的历史变迁 |
2.1 陕甘茶马古道的历史演变 |
2.1.1 唐代—陕甘茶马古道的起源 |
2.1.2 宋代—陕甘茶马古道的形成 |
2.1.3 明代—陕甘茶马古道的繁荣 |
2.1.4 清代至今—陕甘茶马古道的转变 |
2.2 陕甘茶马古道的线路梳理 |
2.3 陕甘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 |
2.3.1 政治军事方面 |
2.3.2 经济贸易方面 |
2.3.3 文化交流方面 |
2.3.4 社会融合方面 |
2.4 本章小结 |
3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现状综述 |
3.1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溯源 |
3.2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线路走向及自然环境 |
3.2.1 线路走向 |
3.2.2 自然环境 |
3.3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沿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3.3.1 经济产业发展 |
3.3.2 城乡建设情况 |
3.3.3 沿线交通现状 |
3.4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遗存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
3.4.1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北线 |
3.4.2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东线 |
3.4.3 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
3.5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遗产价值认知 |
3.6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6.1 保护工作现状 |
3.6.2 利用工作现状 |
3.6.3 存在的问题 |
3.7 本章小结 |
4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的提出与构建目标 |
4.1 历史文化廊道概念的提出 |
4.1.1 我国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探索的思考 |
4.1.2 线性文化遗产与城乡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性 |
4.1.3 “历史文化廊道”的概念 |
4.2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的构建基础 |
4.2.1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的保护与利用需求 |
4.2.2 康县城乡统筹发展的需求 |
4.2.3 古道与乡村振兴的相互赋能 |
4.3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的构建目标 |
4.3.1 相关案例分析 |
4.3.2 构建目标 |
4.4 本章小结 |
5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体系构建 |
5.1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的构建原则 |
5.1.1 相关性原则 |
5.1.2 系统性原则 |
5.1.3 连续性原则 |
5.1.4 综合效益原则 |
5.2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体系的构建思路 |
5.2.1 廊道构建中的基础要素类型 |
5.2.2 廊道体系的系统构成 |
5.3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体系的构成要素及空间分布 |
5.3.1 遗产系统 |
5.3.2 非遗传承系统 |
5.3.3 解说系统 |
5.3.4 游憩系统 |
5.3.5 支撑系统 |
5.3.6 镇村系统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中心村庄发展与西北地区城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资源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模式研究 ——以西北地区为例[D]. 吕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D]. 祝洪章.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西北地区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编制探索与实践——以宁夏回族自治区Y村为例[J]. 成佩昆,胡守庚,张鹏.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1(09)
- [4]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5]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薛丹. 兰州大学, 2021(09)
- [6]西北地区移民安置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永靖县城北新村为例[D]. 陆含芝.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7]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D]. 张丽. 兰州大学, 2021(02)
- [8]青海循化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研究[D]. 邹泽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资源导向下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集群化发展策略研究[D]. 阮宇超.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构建研究[D]. 万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村庄规划论文; 土地利用分类论文; 耕地红线论文;